农行存农行取款机取款步骤图上出来个电子账户而没有存款项目了

您的当前位置:&>&
新生偏爱带现金 撑爆银行存款机
(武汉晚报)在汇款十分便利的今天,居然有很多外地大学生都是身带大额现金来汉上学。昨天,记者从中行、农行、工行等网点获悉,近来,武汉高校附近银行网点的自动存款机频频被钱撑到爆满。工作人员说,原本一天清一次机仓的,这几天至少得开三到四次。
&&&&“我随身带的现金有2万多元吧,一部分是交学费,一部分要购买手机、电脑等。”昨天,正在地质大学附近的一家中行机构办理现金业务的王同学说道。&
&&&&据中行网点大堂经理介绍,最近正是大学新生入校的高峰期,很多学生到校后的首要事就是到银行存钱或开户,已经办理了银行卡的学生则多到自动存款机上自助存款,因此存款机常常“爆满”。
&&&&“以前一天只需开一次机仓,现在一天至少得开5次。”大堂经理说,存钱太多了,把存款机都撑到不能正常工作了。
&&&&武汉大学对面工行洪山支行也同样如此。“有时学生到校后错过了银行营业时间,自动存款机就会出现排队存钱状况,多次出现存款机的存钱槽都满了的情况。”银行人员介绍。
&&&&在银行网点看到,排队存钱的学生大多手握大把现金,少则七八千元,多的有几万元。&
&&&&孩子最烦“母子卡”
&&&&携带大额现金,既不方便又不安全,为何熟悉电子银行的大学生们,仍喜欢携带现金?
&&&&从襄阳到武汉读书的陈同学说,这些钱里有上学前亲戚送的,也有父母给的3个月的生活费。来武汉前,她妈妈特地去银行办了一张带有副卡的银行卡,并让把钱存在这张卡上带过来,陈同学以异地支取要收手续费为由,没让存。
&&&&“说是为了方便汇款,其实,我每一次刷卡花钱、在哪里花钱,她都知道,一点都不自由。”陈同学说道,因此,来汉后她便自己到银行开了一张卡,准备每月通过转账,将生活费转到自己的账户上。
&&&&民生银行理财师艾莉说到,很多父母都很喜欢办“母子卡”,但好多“母子卡”因为孩子的抗拒而成为“准睡眠卡”,即仅供父母存钱用。
&&&&家长应该放松财务管制
&&&&“刚刚踏进大学的孩子,都十分渴望独立,而财务自由则是象征独立的第一步。”华夏银行武汉分行理财师王雪认为,作为家长应该相信孩子,把生活费交给孩子自己支配,不要太多干涉。某种意义上说,理财就是一种生存能力,这种能力应该尽早锻炼。
&&&&据工行洪山支行介绍,有很多大学生都在该行开设有理财账户,几乎一半以上都会有炒股、炒基金的投资。银行也根据大学生的理财需求特制了一些产品,如基金定投、黄金定投等,每月只需100元就能启动,很受大学生欢迎。
&&&&不过,理财师们也提醒大学生们,“财务自由”可以向家长争取,但携带大额现金的方式还是不可取的。另外,身上的银行卡最好不要超过两张,多了容易遗失,密码也容易混淆,给管理带来麻烦。
责编:娄琦
微信扫一扫分享朋友圈
长江互动传媒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鄂ICP证:020001
联系电话:0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 举报邮箱:市民称在农行自动存款机存钱后少2万元_新浪上海_新浪网
不支持Flash
市民称在农行自动存款机存钱后少2万元
  遭遇ATM机故障时,一定要保持冷静,及时联系银行工作人员。 本版摄影 记者 马骏
  随着自动存款机和自动取款机开始遍布上海的大街小巷,我们可以不必在银行工作时间内请假去存钱、取钱、转账,也不用在柜台前排长长的队伍。但是,机器也不是万能的,自动存款机也有出错的时候。最近以来,本报就频频接到有关自动存款机吞钞的投诉。 本报记者 吴华
  午夜惊魂 ATM机吞了我的钱
  存款机的放钞口关闭了,熟悉的“咔嚓咔嚓”点钞声响起,突然,自动存款机黑屏了。卡被机器吐了出来,钱,却没了。
  插卡,输密码,放钞――三十多岁的丁先生站在自动存款机前,轻车熟路的操作着。存款机的放钞口关闭了,熟悉的“咔嚓咔嚓”点钞声响起,突然,自动存款机黑屏了。丁先生觉得不妙,接着,机器显示出现故障。就在丁先生焦急万分时,他的卡被机器吐了出来,钱,却没了。
  丁先生告诉记者,当时已经是夜里11点多钟了,银行早就关门了。丁先生唯一能够想到的办法就是打电话。他先拨打了招商银行的客服电话。工作人员听他讲完情况告诉他,银行工作人员第二天上班后会进行轧账,如果发现钱多出来了,就会转到他的账户上。
  但丁先生对此说法很不放心。他希望银行可以尽快派一个人过来,至少能够给他提供一点证明。但银行方面表示,现在已经是下班时间了,没有人可以派过来,还是让他等明天的消息。
  想来想去不放心,丁先生又拨打了110,向警察求助。不过,警察也表示这样的问题只能等银行来解决,警方无能为力。已经是午夜了,折腾得疲惫不堪的丁先生只能先回家,等待明天银行的电话。
  第二天中午时分,银行果然打电话来了。工作人员告诉丁先生,那台自动存款机里的钱确实多了3000元,这笔钱会在次日打到他的账户上去。又等了一天,丁先生的账户打进了3000元钱。至此,他悬了两天的心才终于放了下来。但回想起整个过程,他仍觉得有些后怕。
  新卡未开 ATM机“保管”钱
  机器忙活了一通之后,钱被吞进去了,卡却被吐出来。机器屏幕上显示了两行字,意思是说这些钱将由存款机“代为保管”。
  无独有偶,家住普陀区的薄先生也在不久前遭遇了一次被自动存款机“吞钱”的事故。
  当天下午六七点钟,他持自己新办不久的一张中信银行的白金卡到自动存款机上存了9000元钱。没想到,机器忙活了一通之后,钱被吞进去了,卡却被吐出来。机器屏幕上显示了两行字,意思是说这些钱没有存进薄先生的卡中,将由存款机“代为保管”。
  用惯了银行卡的薄先生还是第一次碰到这种情况。他赶紧打银行的客服电话询问,没想到,当他报上自己的身份证号码之后,客服人员居然回答说,在他的名下没有这张白金卡存在。
  薄先生当即蒙了。怎么会没有这张卡存在呢?难道前几天帮自己办卡的人是骗子?打了几通电话后终于发现,这张卡片还没有开卡。
  原来,薄先生办的是借记卡,一般都是在银行内开通后才发放给持卡人的,但这次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把尚未开通的卡片发给了薄先生。工作人员马上在后台为薄先生开了卡。
  虽然开了卡,但钱也不能马上打到薄先生的账户中。按照规定,银行还是要在第二天清点存款机后才能确定这笔钱的归属。也是在等待了两天之后,这9000元钱终于被“代为保管”的取款机还给了主人。
  口说无凭 2.84万还是4.84万?
  记得存款4.84万元,机器显示只存了2.84万元。警方调出了监控录像,也不能清晰显示出到底存了多少钱。
  家住闵行区华漕镇的威女士来电反映说,她在今年8月15日到农业银行华漕镇纪王村分理处的自动存款机去存了4.84万元,结果查询余额发现,机器显示她只存进2.84万,她即时收到的银行短信提醒也显示她进账2.84万。
  她赶紧打了银行的客服电话。对方告诉她,银行工作人员第二天早上会打开自动存款机对账的,如果查出来有多的钱,就会还到她的账户里面去。
  第二天,威女士放心不下,又赶到银行去问情况,结果得知,银行清点存款机里的钞票并对账后,没有发现多出钱来。银行给她出具了机器的流水账单,其中也显示她的存款总金额只有2.84万元。
  对此,银行方面解释说,威女士存款当天,那台自动存款机是空箱上柜,里面没有钱,而且,这台机器的存款和取款功能之间进行了隔断,因此不会发生存进去的钱被取走的情况。
  威女士对银行这种说法并不认同。和银行协商不成,她选择了报警。双方在派出所调出了银行的监控录像,但监控录像也不能清晰地显示出她到底存了多少钱。银行表示,录像中威女士先后四次在自动存款机里放钞,根据自动存款机的设定,每次最多只能存款1万元,因此,最终的存款总额也不可能达到4.84万元。
  各方声音
  银行说法:工作人员很难“私吞”
  一位银行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自动存款机确实可能发生瞬间信号传递失败的情况,因此“吞钞”的情况确实可能存在。但银行已经从制度上弥补了机器可能发生的故障所带来的误差。
  首先,机器会自动打印流水单,在这台机器上每时每分每秒发生的变动都会在流水单上体现出来。即使有人把卡插进存款机中,马上又把卡取出来了,这个细微的过程也会被记录在内。另外,银行有严格的制度,每天有工作人员进行轧账,如果发现钱多出来(长款),就一定要对照流水单一一查对,找到是哪笔交易产生的错误,并把这笔钱打到对应的账户中去。那么,核查流水账的工作人员是否会“私吞”多出来的钱呢?业内人士表示对此也有制度保证加以避免。一方面需要两位工作人员同时清点,另一方面,工作人员的任何举动都在摄像头的监控下进行,所以很难“私吞”。
  银监局说法:不满银行处理可投诉
  上海银监局有关人士表示,自动存款机吞钞事件是低概率事件,并不普遍。
  监管部门也要求银行要做好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工作,一旦发生机器故障,或者引起“吞钞”等事件,一般来说银行都会进行相关的处理。如果当事人对于银行的处理感到不满意,可以向相关部门进行投诉。
  新闻背景
  “吞钱”概率还是非常低的
  搜索近期的新闻不难发现,类似的ATM机故障导致吞钞的事件并不鲜见。去年就有媒体报道,深圳一名环卫工人因为在某银行自动存取款点被机器“吞款”7000元,情急之下,他甚至搬来床、自行车和桌子,在原地守候了一夜。
  仅今年以来,见报的类似 “吞钞”事件就有多起。未经媒体报道,直接在网上发帖求助的就更多了。仅315消费电子投诉网9月份以来就有6起ATM机吞钱方面的投诉。这些事件遍布全国各地,涉及不同的多家银行。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10年第一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截至2010年第一季度末,我国拥有的ATM机已达22.16万台,较2009年第四季度末增加0.67万台。
  以今年一季度末全国22万台的ATM机总量来判断,如果每台ATM机平均每天提供10次服务 (实际数量可能远远高于这个数字),每天通过ATM机处理的存取款等业务就高达几百万笔。因此可以大致判断,ATM机发生故障和误差的总体概率还是非常低的。这应该可以让习惯于使用ATM机的人群放心。
  据统计,中国最近几年ATM机增长速度维持在10%以上,远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3%的增长率。不过,频频曝光的ATM机故障显示,在自动柜员机如此迅速的发展速度中,机器本身和其相配套的环境、制度等当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也正在迅速的暴露出来。银行方面显然需要寻找合适的途径弥补机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种种问题。毕竟,这个极低的差错概率落到每一个具体的持卡人身上时,对个体来说,概率就是百分之百。
不支持Flash
小胖看车团热募
不支持Flash}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行取款机跨行转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