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在建国前抗战牺牲的国民党将领去世的我军高级将领,能评什么军衔

建国前牺牲的20位中共高级将领;叶挺:“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中国人民解放军1955年授衔时,陈毅对叶剑英感叹;叶挺被誉为“北伐名将”,屡建奇功,威名远扬;他在陈炯明炮轰广州总统府时率部苦战,保护孙中山和;千古奇冤,皖南事变;可惜壮志未酬身先死;左权一代名将血洒太行山;左权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场上牺牲的最高将领;周恩来称他“足以为党之模范”;赫赫战功;他
建国前牺牲的20位中共高级将领
叶挺: “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中国人民解放军1955年授衔时,陈毅对叶剑英感叹说:“若是叶挺同志还在,就该有两个叶帅了!”
叶挺被誉为“北伐名将”,屡建奇功,威名远扬。
他在陈炯明炮轰广州总统府时率部苦战,保护孙中山和宋庆龄脱险。孙中山对他十分感激,叶挺却从不把此事挂在嘴上。他精于练兵,长于野战。攻平江,战汨罗,夺汀泗,袭贺胜,破武昌,他率领的独立团打遍两湖无敌手,赢得“北伐先锋”和“铁军”称号。 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叶挺连续参与领导南昌、广州两次起义,对于执行党的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方针和创建人民军队,作出了重大贡献。
千古奇冤,皖南事变。1941年1月在皖南新四军军部被国民党军队围攻的危急关头,毛泽东致电决定新四军由叶挺指挥。叶挺率军血战。兵败之际,叶挺提出,以一身而赎部下。在狱中,蒋介石亲自劝降。叶挺作《囚歌》以表心志:“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日经中共中央努力交涉,叶挺终于获释,并被批准重新入党。
可惜壮志未酬身先死。日,叶挺奉命赴延安参加中央整军会议。午后2时许,叶挺乘坐的飞机在山西省兴县黑茶山遇雾,触山焚毁。叶挺不幸遇难。叶挺去世后,周恩来在发表的悼文中说:“希夷(叶挺字希夷)!你是人民队伍的创造者。北伐抗战,你为新旧四军立下了解放人民的汗马功劳。10年流亡,5年监牢,虽苍白了你的头发,但更坚强了你的意志……”
左权 一代名将血洒太行山
左权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场上牺牲的最高将领。
周恩来称他“足以为党之模范”。朱德赞誉他是“中国军事界不可多得的人才”。 长征后他率部夜战山城堡。一场没有枪声的战斗打得敌将丁德隆从此只谈佛经、不论军事。在抗战时期,他出任八路军副参谋长参与指挥百团大战、黄崖洞保卫战,立下
赫赫战功。
他不仅善于带兵,而且擅长著述。他著有《论坚持华北抗战》、《埋伏战术》、《袭击战术》、《论军事思想的原理》等军事论文。
他在这些著作中所阐述的军事思想也构成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 不幸一代名将血洒太行山。日,遇日寇合击率总部突围时,身为副参谋长的左权领少数人断后。午后2时许,大队人马转移到山西省辽县十字岭的一个山腰间。这里是敌人枪炮打不到的死角,左权组织部队略作休整。这时,一位已送彭德怀到达安全地带的警卫连长转身回来拉左权先行转移。左权一把甩开他的手,说:“我有我的岗位,不能走。你快去跟彭总。他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枪毙你!”这位警卫连长第一次看到左权发这么大的火,只好含着泪离开了。偏西的太阳越来越低。日军的炮火对准了十字岭东阳坡突围的人群,敌机也在上空盘旋轰炸。子弹、炮弹像密集的雨点倾泻而来。一时间烟尘滚滚,天昏地暗。面对敌人已形成的立体火力网,左权见有人想隐蔽,就登上一个高坡,大声高喊:“同志们,不要隐蔽,冲出山口就是胜利,往前冲啊!”这时,一颗炮弹打到他身旁爆炸。左权壮烈牺牲。
黄公略是平江起义的领导人之一。 他与毛泽东、朱德、彭德怀被人们并称为“朱、毛、彭、黄”。他在创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和中央革命根据地历次反“围剿”斗争中,屡建奇功。毛泽东曾几次赋诗给予高度赞扬。
他能谋善战,紧紧依靠湘鄂赣边区军民粉碎了国民党多次进攻,直打得敌人一听到“黄公略”3个字,就心惊肉跳。1930年他奉命担任红6军军长后,将部队分布在赣西南的广大地区开展游击战争,使分散的游击区连成一片,成为大块的革命根据地。
当时毛泽东看到这种大好形势写下了“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的诗句。 第二次反“围剿”开始后,担任主攻国民党军28师的由黄公略率领的红3军先于敌军占领了制高点―― 白云山将军帽。待敌人进入伏击圈后,黄公略指挥全军从山上横压下来。霎时,数千颗手榴弹从天而降,枪炮齐响,杀声震天。敌人溃不成军。当时,黄公略率军从天而降的英姿给在白云山观察战斗的毛泽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挥笔写下“飞将军自重霄入”的诗句。
1931年9月,红3军军长黄公略带领部队行至吉安县东固附近的六渡坳时,突遇敌机袭击。他立即指挥先头部队躲进树林隐蔽。这时,一位参谋向他报告说7师部队还
在路上行进。黄公略一听,倏地从隐蔽处跳了出来。警卫员急忙拦住说:“军长,危险!不能出去!”“一个师的安全要紧!”黄公略边说边走。他跃上山坡,命令行进中的7师部队隐蔽,又指挥机枪手对空射击。就在这时,敌机俯冲下来,疯狂地扫射。黄公略倒在了弹雨中。
方志敏 视死如归一代英雄浩气长存
血染东南半壁红,忍将奇迹作奇功;文山去后南朝月,又照秦淮一叶枫。
这是叶剑英1940年在重庆读方志敏狱中手书后写下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热情歌颂了方志敏创建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红10军的丰功伟绩,高度赞扬了他坚贞不屈、为革命英勇献身的崇高品德。
1927年夏,国民党反共后,方志敏潜回家乡江西弋阳县,以“两条半枪”起家,发动数万农民举行暴动,并依靠一套土战术连续粉碎国民党的4次围攻,于1929年建立红军并逐步扩大。
这种在本乡本土就地发动农民创建根据地和红军的方式被毛泽东称为“方志敏式”。 他从不讳言死亡。1935年1月身为闽浙赣军区司令员的方志敏率抗日先遣队北上作战。为救援主力,他毅然重返绝境;兵败怀玉山,他几次想饮弹自尽;被俘时,他因为赤贫,令一心想发横财的国民党官兵大失所望,险些被手榴弹炸得粉碎。
他身陷囹圄,舌战说客。他在囚室中写下《清贫》、《可爱的中国》,教育了无数后人。驻赣公署军法处密报蒋介石:“方志敏冥顽不化,见佛灭佛。劝导者昂然而进,颓然而归,更有为之倾倒者。狱卒争相为之奔走。”蒋介石下令:秘密处死!
日夜晚,无星无月,天气闷热。临近黎明时分,空中飘起蒙蒙细雨。一辆全副武装的军车从看守所驶出,朝城北方向急驰。军车上捆绑着方志敏。荷枪实弹的宪兵押解着他,紧张地注视着漆黑的夜空。军车快到下沙窝时,由于路面狭窄,停了下来。宪兵将方志敏拖下车。这时,方志敏大声高呼:“打倒卖国的国民党!”“红军万岁!”“苏维埃万岁!”宪兵们见状慌忙用一条白布堵住他的嘴巴,把他推向刑场。方志敏就义时年仅36岁。
刘志丹 毛泽东称他是“为党立下大功”的人
刘志丹牺牲后,毛泽东题词“群众领袖,人民英雄”。
这两句话概括了这位西北红军和陕甘宁边区创建者的光辉一生。
他在经过陕甘组织起义的屡次失败后,决心要学习井冈山的做法,搞武装割据。于是他四处游击,艰苦转战,最终在陕甘两省交界处南梁一带建立了最初的根据地。面对国民党的“围剿”,他运用声东击西的奔袭战术,连续取得3次反“围剿”胜利,保卫了陕甘宁根据地。
万里长征后,这个根据地为党中央和各主力红军提供了宝贵的落脚点,党中央也最终把大本营放在陕北。为此,毛泽东称他是“为党立下大功”的人。
他是陕北的“活地图”,哪一塬哪一村人家多少,窑多少,锅多少,一清二楚。当地居民惊呼:“老刘咋比咱还知根底呢?”他是陕北群众眼中的“活孔明”,“有事难,找志丹”成为当地广为流传的口头禅;他是国民党军队将领眼中的“人精”,都怕与他对阵。
1936年4月,红28军军长刘志丹与宋任穷率军攻山西省中阳县三交镇。14日战斗打响后,刘志丹亲临前线指挥。他伏在一个棱坎后,用望远镜冷静地观察敌我火力配置,发现敌晋绥军用一挺重机枪遏制了前进的道路。刘志丹立即吩咐作战参谋:“让1团团长组织突击队,去消灭那个机枪火力点。”1团即刻照命令去做了。刘志丹嫌棱坎前的灌木丛碍眼,就站到就近的高坡上观察战场形势。突然那挺重机枪射来的子弹打中了刘志丹左胸。他昏倒后被抬下,清醒过来只说了一句要宋政委(即宋任穷)指挥部队赶快消灭敌人,便停止了呼吸,年仅33岁。
许继慎是中国工农红军第1军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是一位有勇有谋的红军杰出将领。
周恩来赞许他“政治上很强、很能打仗,把叶挺独立团的战斗作风带到了红四方面军”。
他是叶挺独立团的主要战将。在北伐中,身为独立团2营营长的他总是身先士卒。就凭这种不怕牺牲的勇气,他在平江战役、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中屡立战功。
大革命失败后,许继慎潜心学习革命游击战争理论,使自身的军事理论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1930年,受命任红1军军长的许继慎来到鄂豫皖苏区后将3支各自为战的小股红军锻造为一支铁师劲旅,为红四方面军奠定了最初的基础。他和时任副军长的徐向前默契配合,在一年的时间内,指挥2000余人消灭1.5万余人的国民党正规军,创造“小蛇吞大象”的奇迹。
1930年8月,徐向前带领红1师遭到国民党戴民权师的追击。双方在黄安西北四姑墩一带展开激战。红1师顶住敌人猛攻后发起反击。两军正在拉锯较劲时,突然在敌军后面涌出两支红军部队,形成夹击之势。这一变化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很快红1师的官兵醒悟过来,欢呼:“许军长回来了!许军长带着部队回来了!”其实,许继慎根据侦察员的情报,早已获悉四姑墩的战场形势。为了取得更大的战果,他匠心巧运,没有正面增援兵力吃紧的红1师,而是挥兵迂回至敌阵后侧,形成夹击之势,一举夺取战场的主动权。两支部队前后用劲,一夹一挤,一举击溃敌军两个旅。战斗结束后,战士们俏皮地说:“军中来了?许神仙?,什么敌人都不怕了!”
1931年10月许继慎不幸牺牲,年仅30岁。
1908年10月生,辽宁省朝阳县人,1919年随全家流亡哈尔滨,早年投身学生爱国运动。
1925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东北地区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同年冬受命南下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4 期学习。1926年5月受党组织派遣回到哈尔滨参加建立党组织和从事反帝反军阀的革命活动。曾两次被捕入狱,面对敌人的软硬兼施,他严守党的机密,始终坚贞不屈。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经党组织营救出狱,被任命为中共满洲省委常委、军委书记。
1933年10月领导创建北满珠河反日游击队,任队长。游击队创立时,他与战友们发出誓言:“我珠河东北反日游击队全体战士,为收复东北失地,争回祖国自由,哪怕枪林弹雨,万死不辞,赴汤蹈火,千辛不避,誓心武装东北三千万同胞,驱逐日寇海陆空军滚出满洲,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奋斗到底!”。
随着部队的发展壮大,1934年6月任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司令,与李兆麟等创建了珠河、汤原抗日游击根据地。1935年1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军长。1936年1月任北满抗日联军总司令部总司令。同年8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军长。后任中共北满临时省委执委会主席、东北抗日联军第2路军副总指挥。面对日伪军的疯狂“讨伐”、“清剿”,在极其艰难困苦的险恶环境中,赵尚志率领抗联部队对日伪军进行了英勇无比的艰苦战斗,远征松嫩平原,爬冰卧雪,餐风宿露,作战百余次,打破了日伪军一次次的重兵“讨伐”和“清剿”。
日,赵尚志在率部对敌人作战中身负重伤被俘,他宁死不屈,视死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外语学习资料、高等教育、各类资格考试、应用写作文书、中学教育、32建国前牺牲的二十位中共高级将领等内容。 
 建国前牺牲的中共高级将领黄公略 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委员 叶挺 新四军军长 项英 ...\? 韩永禄 红二十二军军长 1931.03 就义 错杀 阵亡 阵亡 错杀 阵亡 错杀...  建国前牺牲的二十位中共... 15页 2下载券 解读品评36位中共军事家... 3页...彭雪枫--共和国三十六位军事家中文采飞扬的一位,人称“风流大将军” 。 ...  建国前中共历届重要会议 建国前中共历届重要会议 一 1927 年,八七会议。 1.背景 南昌起义后,革命遭到失败,为了审查和纠正过去的错误。确定新的革命方 针的重要会议...  国共二十位抗日名将 1/1 中共抗日十大名将: 中共...吕正操抗日很坚决,不仅在八路时期,抗战前是东北军...同时还因为他是抗战时期牺牲的国军最高将领(李家钰...  建国前牺牲的二十位中共... 15页 2下载券 建国后中共重要会议一览... 2页...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前召开的九次重大会议 遵义会议 八七会议 中共二大 中共三大 ...我军34位可授但未授大将以上军衔人物点评&中国人民解放军自建军以来,涌现出多位文韬武略、运筹帷幄的统帅,更有许多身经百战、战功卓著的高级将领。在众多将领中,享有&#8220;军事家&#8221;称号的只有36人,可谓凤毛麟角。1989年,经中央军委确定,如下33人被冠以&#8220;军事家&#8221;称号,他们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叶挺、杨尚昆、李先念、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许继慎、蔡申熙、段德昌、曾中生,左权、彭雪枫,罗炳辉。1994年8月,中央军委又确定增补3人为军事家:黄公略、方志敏、刘志丹。被称为军事家的,按我党我军传统及惯例标准,都可授予元帅或大将军衔。但55年实际只授衔10大元帅、10大将。另外16人并未授衔,原因有下:一、&& 8位自己谦虚拒绝或已转行工作的军事家毛泽东,解放军创始人之一,一直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国家主席。内定授大元帅衔,自己谦虚坚决拒绝。周恩来,解放军创始人之一,曾任南昌起义前委书记、红军总政委兼第一方面军总政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55年内定授元帅衔,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总理。自己谦虚坚决拒绝。邓小平,百色起义领导人,曾任刘邓大军(129师、第二野战军)政委、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时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后任总书记(相当于现书记处常务书记),55年内定授元帅衔,因转党务工作不授衔。11届3中全会后任中央军委主席。李先念,战争各时期军内职务分别先后为红30军政委、新四军5师师长兼政委、中原军区司令、晋冀鲁豫野战军副司令,55年内定授大将衔,因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财政部长,转政务工作不授衔。谭震林,战争各时期军内职务分别先后为红12军政委、福建军司令兼政委、新四军6师师长兼政委、第三野战军第一副政委,55年内定授大将衔,因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转政务工作不授衔。邓子恢,闽西红军和苏区创建人。战争各时期军内职务分别先后为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 1941年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政治部主任、华中军区政委、中原军区兼中原野战军副政委、第四野战军兼华中军区第二政委,,55年内定授大将衔,因1953年后任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转政务工作不授衔。张鼎丞,闽西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建者。战争各时期军内职务分别先后为中共闽西特委军委书记,福建省苏维埃政府主席、闽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新四军第二支队司令员、华中军区司令员。55年内定授大将衔,因1954年当选最高检察长,转政务工作不授衔。杨尚昆,战争时期军内最高职务先后为红一方面军政治部主任、红三军团政委,后转任党务工作,抗战后期任中共中央副秘书长、中央办公厅主任、中直机关书记,55年因转党务工作不授衔。11届3中全会后任中央军委副主席。二、&& 11位建国前牺牲或病逝的军事家叶挺,&#8220;北伐名将&#8221;,南昌起义时任前敌总指挥兼第十一军军长,新四军首任军长,仅此两条足以有资格评为元帅。&#8220;皖南事变&#8221;时被捕,<st1:chsdate w:st="on" isrocdate="False" islunardate="False" day="8" month="4" year="年4月8日获释后赴延安时飞机失事殉难。 许继慎,红一军军长,中共鄂豫皖军事委员会皖西分会主席,1931年11月在"肃反"中被错杀。蔡申熙,红15军军长,鄂豫皖特委委员兼军委副主席,<st1:chsdate w:st="on" isrocdate="False" islunardate="False" day="9" month="10" year="年10月9日在战斗中壮烈牺牲。段德昌,湘鄂红军和苏区创建人之一,红6军军长,<st1:chsdate w:st="on" isrocdate="False" islunardate="False" day="1" month="5" year="年5月1日在"肃反"中被错杀。 曾中生,红4军政委,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长,因反对张国焘的错误路线于1935年8月被杀害。左权,红一军团参谋长,八路军副总参谋长,<st1:chsdate w:st="on" isrocdate="False" islunardate="False" day="25" month="5" year="年5月25日在指挥战斗中牺牲。彭雪枫,新四军第4师师长兼政委、淮北军区司令员,<st1:chsdate w:st="on" isrocdate="False" islunardate="False" day="11" month="9" year="年9月11日在指挥作战中牺牲。罗炳辉,罗炳辉,原是云南的彝族娃子,后参加滇军当到营长。1929年率部起义参加红军。从团长一直当到红九军团军团长。抗战以后担任新四军2师师长、第二副军长,1946年病逝。黄公略,平江起义领导人,红三军军长,<st1:chsdate w:st="on" isrocdate="False" islunardate="False" day="15" month="9" year="年9月15日作战中伤重牺牲。方志敏,赣东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st1:chsdate w:st="on" isrocdate="False" islunardate="False" day="6" month="8" year="年8月6日于南昌就义。刘志丹,西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创建人,红十五军团副军团长兼参谋长,<st1:chsdate w:st="on" isrocdate="False" islunardate="False" day="14" month="4" year="年4月14日在指挥作战时中弹牺牲。上述11人中,参照55年的评将帅衔条件,除叶挺肯定可评为元帅外,其他10人均够格授大将军衔。三、15位军事家外的可能人选参照55年的评将帅衔条件,如下19位按战争时期的军事履历,也够&#8220;大将资格&#8221;。 萧克,战争各时期军内职务分别先后为红12师师长、红5师师长、红8军军长、红六军团军团长、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红31军军长。八路军120师副师长、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参谋长兼华中军区参谋长。因毛泽东的个人好恶,55年仅授上将衔,明显偏低。滕代远,与彭德怀、黄公略一起领导平江起义,战争各时期军内职务分别先后为红第五党代表兼第十三师党代表、红四军副党代表、红三军团政委、中央军委武装动员部部长。1938年1月任中共中央军委参谋长, 1940年5月调任抗日军政大学副校长兼副政委, 1942年8月任八路军前方总指挥部参谋长,抗战后任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1948年5月任华北军区副司令员。11月任中央军委铁道部部长,后兼任铁道兵团司令员、政委,建国后长期任铁道部部长。因转政务工作不授衔。程子华,战争各时期军内职务分别先后为红独立3师师长、红5军40师师长、41师师长兼政委、14师师长、22师师长、粤赣军区代参谋长、红25军军长、政委。红15军团政委。1939年1月任冀中军区政委, 晋察冀军区副政委、代理军区司令员和政委。冀察热辽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东北野战军第2兵团司令员、北平警备司令员兼政委、第四野战军13兵团司令员。1949年末任山西省委书记、省政府主席、省军区司令员兼政委。1950年10月调任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副主任、主任,因转政务工作不授衔。卢德铭,秋收起义总指挥,曾任叶挺独立团营长、参谋长,武汉国民警卫团团长,该团是秋收起义的绝对主力。井冈山斗争早年卢德铭就牺牲,年仅22岁。如果卢德铭不死,朱毛井冈山会师成立红四军时,卢德铭肯定是副军长,前途无法估量。王尔琢,曾任北伐军代师长,南昌起义失败后与陈毅协助朱德收集起义军残部,后与朱陈发动湘南暴动,率部队上井冈山。朱毛会师后建立红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陈毅任政治部主任,王尔琢任参谋长兼28团团长。是井冈山初期的杰出将领,参与指挥几次战斗全部获胜。后在追击叛变部队时被叛徒杀害,年仅25岁。王尔琢牺牲后,一营长林彪升任28团长。张子清,红四军11师长,黄埔军校教官,参与秋收起义,朱毛会师前是井冈山的最高军事首长。朱毛会师后任11师长兼31团长,因战伤住院,由毛泽东代师长,朱云卿代团长。因当时部队缺医少药,终久病不愈,最后牺牲。朱云卿,参加南昌起义,后任张子清团的参谋长兼任31团长,指挥了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以两个连打退了敌人三个团的围攻。后升任红四军、红一军团、红一方面军参谋长。后因病住院,在医院被国民党特务杀害,年仅24岁。朱云卿牺牲后,由叶剑英接任他的职务。王良,黄埔六期毕业,秋收起义时任连长,后一直接林彪手下,林任纵队长,王任支队长,林升军长,王升纵队长(后改为师长),林升红一军团长,他升红四军长(罗荣桓任军政委,粟裕任军参谋长。)。后在一次行军时被地主武装冷枪击中牺牲。&董振堂,红五军团军团长。1931年与季振同、赵博生等举行宁都暴动,参加红军,任五军团副总指挥,后季振同被错杀,董振堂升任五军团长。该军团为中央红军三大主力之一。后编入西路军,在甘肃与马家军激战,董振堂光荣牺牲。刘畴西,黄埔一期毕业,参加南昌起义,曾就读于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回国后担任红21军长,后到方志敏部担任军区司令兼红10军长,是方志敏根据地的最高军事首长。红10军与红7军团合并组成红10军团后,任军团长,粟裕任参谋长。后与方志敏率领部队北上抗日,被国民党重兵围堵,刘畴西和方志敏先后就义。吴光浩,黄埔三期毕业,黄麻起义副总指挥,红7军军长,后改编为红11军31师,任军长兼师长。吴光浩牺牲后,徐向前来接替其职务。吴光浩的地位有点类似卢德铭。秋收起义打出了一个红一方面军,黄麻起义打出了一个红四方面军。杨靖宇,&#3;18&#8221;后被中央军委派到东北工作,从游击队政委做到抗联第一军军长兼政委、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东北抗联总司令。当时金日成是其下属师长。东北抗联不受中共中央领导,而是由共产国际远东局领导,虽然有十二路军,但有一半是收编的"胡子"。由于日本关东军的过于强大,抗联大部分被消灭了,只有少数金日成等逃到了苏联。1940年2月在战斗中壮烈牺牲。&卢冬生,红二军团第四号人物,八路军120师358旅旅长, 1945年担任松江军区司令员时,在哈尔滨被苏军违反军纪的士兵杀害。1955年许光达被授予大将军衔,作为一个山头的代表,他比许光达更有资格。如果卢冬生活着,这个照顾名额很可能是卢冬生的。&朱瑞:早年在苏联学习炮兵,回国后任红五军团政委,红二方面军政治部主任,抗战后为山东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共山东分局书记,是115师的最高首长之一。1948年时任东野炮兵司令,在辽沈战役中踩地雷牺牲。朱瑞早年曾长期任罗荣桓的领导。&陈光,红四军12师师长、少共国际师首任师长、红2师师长、长征时抢渡乌江天险、攻取遵义,抢占娄山关,飞夺泸定桥,攻克腊子口,攻克直罗镇,都是红2师独立承担或率先参战。&#8220;西安事变&#8221;后,接替林彪任红一军团代理军团长,后在115师343旅旅长任上,又接替林彪出任115师代师长。随后数年,陈光和罗荣桓一道创建山东抗日根据地,山东军民提到115师便呼为 &#8220;陈罗&#8221;。解放战争任东北民主联军六纵司令、松江军区司令、第四野战军副参谋长。由于性格的原因,与林彪矛盾达白热化。在广东军区副司令兼广州警备区司令任上又与广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叶剑英发生矛盾。旋被开除党籍并监禁,1954年6月7日自杀身亡。1988年中央恢复其党藉和名誉,此时距陈光蒙冤去世已是整整34年。
欢迎转载:
推荐: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抗战牺牲的最高将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