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个内向的民族,如果日本人是什么民族呢不内向,会变成什么样的国家?

123456789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527282930
為什麼你在日本街头會被一眼認出是中國人?
万景路写作者,常年行走日本,对日本的自然景色及社会人文有细致的观摩和深刻的了解,对中日差异和中日文化互动有深入的研究。
虽然说日本古代由中国拿来的儒道释等文化都已经被日本人去芜存菁变成了与中国传统文化似是而非的日本国风文化,但究本溯源,日本文化的根本还是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
正因此,随着大批国人涌入日本,一方面因由国人的“日本古代文化都是源自中国”以及诸如两国人相貌、衣着、文字的都差不多的思维惯性,就觉得无论是从语言表达习惯还是行为习惯等来看,中日理应也都是大同小异差不多的。一般来说,国人在日的表现比在欧美显得更随性一些,似乎与这些就不无关系。
而另一方面,惊见中国人在日言行的日本人,却是以他们已经国风化了的礼仪文化在冷眼看着国人在日的表现。如此,以国人的理所当然的惯性思维及付之于行动的言行,与循规蹈矩的日本人之间不时的在言行方面发生一些误解、误会、甚至不愉快也就都是在所难免的事情了。
那么,探究中国人与日本人在人际交往的语言表现和行为习惯等方面有哪些意识上的差异和具体行动上的不同,找出并揭示其中内在因素,对于国人更好的了解日本或者融入日本社会就是善莫大焉之功了。
我们先从语言表达上来看,外国人一般都嫌中国人声音大,而我们自己的辩解有些却让人哭笑不得,比如有的说是国人肺功能好,所以讲话声音如洪钟大吕。也有人说说话声音大那是中国人的优点,那叫一个声若洪钟,先声夺人。如果说一个人低声下气,那形象有多窝囊就可想而知了。
就拿国内一些地区生孩子来说,孩子甫一落地,哭声越大,主人家就会越高兴,那是因为孩子出生时嗓门大就是象征着健康和长大肯定不是窝囊废的意思。可见,声音大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那可还是国人的一个追求呢。国人在大街上、饭店中、市场内,车厢里等场所,无论是普通谈话还是吆五喝六猜拳行令,乃至大声叫卖,是不是都是基于上述道理打小儿练就,这个真不知道,在一切没有特殊限制的公众场所大声喧哗这个却绝对是如假包换的国人的特色。
其实,对于国人说话声音大,也不是没有理性的解释声音,比如就有人从国语与日语的发音上来指出中日语音的区别:中国人说话的声音,之所以比日本人大,原因之一是因为中文的发音系统与日文不同。日文的发音是平的,没有高低起伏,所以,日本人说话,会给人感觉特别安静、淡定而又透着优雅。
但中文发音跟日文不同,中文有一、二、三、四高低起伏各不相同的四声,所以国语在每一句话中的发音都会有高有低、有起有伏。表面给人的感觉就是抑扬顿挫感情丰富。
换一种表现形式更容易理解,那就是如果将语言按性格分类的话,那么日文属于安静型,而中文则属于热情型。
而如果将这个语言发音系统放大来看,甚至可以看到两个民族不同的民族特性,日语的假名发音系统,令日本人的表达方式显得安静、平稳、理性。而国语的发音系统,则令国人的表达方式显得热情、洋溢、感性。
以上种种,虽然公说公有理,但个人还是认为,声音大小不是完全不可控的,关键还是入乡随俗的意识不够,
才导致国人在世界范围内被公认声音大,没礼貌。当然,
所谓的积习难改不是不可理解,问题是据笔者所见,来日国人中更多的是根本很少有入乡随俗尊重他国风习这种意识,还是像在国内一样我行我素为所欲为,这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大嗓门儿,在国内众人如是尚不显,可到了国外那可就变成“刺耳”了。
中国有句老话叫“见面三分熟”,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国人人际交往的特性,事实上也正是这样,不论在火车上还是飞机上,我们常常会看到本互不相识的人却不一会儿就聊得热火朝天的情景,而且交谈内容也有很多诸如“结婚了吗”、“有几个孩子呀”甚至“有房子吗”、“你家一定很有钱吧”等等涉及个人隐私的内容。
而把这些习性带到日本来,跟日本人“见面三分熟”,那可就要把日本人吓到了,日本民族是个内向型的民族,日本人从不轻易向别人打开自己的心扉,因为这不仅仅是个人隐私问题,同样也是不想给他人添麻烦带来困惑的的问题,所以日本人一般不会说出自己的隐私,也不会打听别人的隐私,哪怕是对朋友、亲人亦如此。即使是普通的谈话,一般也是以“今天天气真好啊”、“身体好吧”等等无关痛痒的应酬话为主,而对于对方的年龄、收入、家事等等是一概避而不谈的。
也所以,日本人也被称为“灰色日本人”,而他们自己竟也不反对这种形容。盖因灰色,乃不黑不白之色,在不同场合还可以亦黑亦白,可黑可白,需要时甚至能颠倒黑白,可谓极尽暧昧之能事。曾几何时,日本人领会了灰色之妙境,从此,他们出没在灰色地带里,如鱼得水,徜徉怄意。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算是我们的儒家礼教惹得祸吧,正是日本人完全继承并发扬光大了“礼教”,才使得日本人多礼,礼多人不怪么,日本人就渐耽于辞令,久而久之,真话就自然减少了,而暧昧灰色的用语则成为了主流。
日本人从不讳言自己暧昧,谈起灰色地带更是心领神会的相互莞尔。无论是听日本人的应酬对话,还是同僚、上下级的工作相谈,拟或是公器发言的外交辞令,看日本人之间那不断画圈的用语;太极推手般的云山雾罩;猜谜语似的政府发言。老日本们尚能听出一二,初来乍到的外人们就只能眼看耳听着日本人之间在享受着那暧昧的愉悦和快感的同时,慨叹自己“岛语”不精了。
不过,暧昧了,灰色了,日本人倒确是受益良多。记得曾在报纸上看过一篇介绍如何解消在工作中的精神压力之方法的文章,作者开篇即高呼“不问黑白,灰色前进”,强调在工作中选择暧昧的灰色对应法是温柔、亲切的表现;是体谅、关怀他人的良好用心,可谓极尽美化之能事。文章说: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不使对方处于尴尬、不利的立场,也是尊重对方的表现。漂亮话说尽,不过作者在最后着重强调的却是,选择了暧昧灰色对应法,才能使自己处于一种可以临机应变的灵活立场上,
“哪路猴头”(原来如此)!
只有灰色的暧昧,才能让日本人在遇到发生问题时能够左右逢源、以模棱两可的对应来逃避责任。说穿了,这才是日本人对灰色情有独钟,誓将暧昧进行到底的原动力。这就与我们的人际交往哲学有着相当大的出入了,不了解日本的人与人相处的特性,而冒然以中国式人际交往方法去与日本人打交道,轻则是拿热脸贴人家的冷屁股,重则你把底牌都抖露尽了,却发现还没摸着人家脉呢,相信与日本人有生意往来的国人对此深有体会吧。
我们再来看中日两国人在行为习惯上的差异。我们知道,日本人是个重视团队精神,强调集团性的民族。那么,他们的个人行动就必须首先要优先考虑集团利益,注重随众意识,而忌讳突出自我,否则就会受到其他人的疏远甚至孤立。而在中国,个人所处的集团与自己的私人生活很少融合在一起,是彼此分离的。这就从源头上决定了两国人在行为习惯上的不同。
而从另一方面来看,在日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国土狭小、地理位置相对独立的国家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就需要充分考虑他人或所属组织的立场、心情及相互关系,强调相互间的依存和尊重,以此作为言行的基础。为了避免摩擦与冲突,日本人在人际交往中注重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也就是日本“间”意识产生的根源所在。正是这种人与人之间的“间”,这种日本人得意的暧昧的表现形式,让日本人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时如鱼得水,从而,也让我们认识到了“间文化”在日本人心中的重要性。
比如,日本人不喜欢打官司,遇到纠纷尽量以常识、规矩作为指导行为、解决争端的准绳,就是为了避免人与人之间因诉诸法律而致使最后的一点暧昧的“间”也丧失殆尽。日本人视法律条文为恶文,因为必须小葱拌豆腐的法律条文使得“间”没有了用武之地,没有了转圜的暧昧空间,这些都是日本人生活中要极力避免发生的现象。因此,日本人在得到他人帮助时或给他人造成麻烦时,日本人对他人表示感谢至少是两次以上。不论事情大小,时间长短,再次见面或致电时总是要提及,并反复表示感谢。
而在中国,过分客气、过分拘礼反而让人觉得虚伪。
比如说,日本人之间身体接触的礼仪很少,相互见面时总是退后一步点头或鞠躬行礼。除了避免身体上的接触,日本人也避免视线上的交流,在谈话时,日本人的视线一般很少停留在对方眼睛上,但是因为日语的暧昧,
日本人在相互交谈时又不得不时时注意对方的言辞和肢体语言,以便能更好的把握对方的真实意图,这些都是日本“间文化”的具体表现。
但中国人在人与人交往的行为习惯上与日本人相比却是大不一样,正因为缺少这种“间”的意识,
因此,常见到的情景就是两位即使互相不熟的中国人也会拍拍肩以示欣赏表现亲热,好哥们之间勾肩搭背的让身体亲密接触更是屡见不鲜,而这在日本人之间却是极少见的,因为日本人骨子里的“间意识”是放之“列岛”而皆准的行事准则。
透过日本网站调查日本人讨厌中国人的理由,
也能折射出两国人的言行举止之不同。通过调查,日本人总结出了讨厌
中国人的几个理由,
一是中国人“乌鲁晒衣”(吵);
二是中国人不爱卫生;
三是中国人穿着土气;
四是中国人不遵守规则。
当然,还有别的一些理由,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之内,不赘述。
我们先来看第一条,轻声慢语,安静安适,不给他人添麻烦,本就是日本人的性格特征,因此,日本人在公众场合尤其是电车里几乎不会打电话,也不会大声说笑,以免影响到别人。
而来日的国人却是我行我素,丝毫没有入乡随俗之观念,自然给日本人的感觉就是“吵”了。
再来说说第二条,日本人特别爱卫生,公共场所,都随时能见到喷手的酒精消毒液等,使用过公共场所后临走时都会主动的把自己用过的公用物品整齐的摆放好,垃圾带好才走,而反观我们,可以说在除去自己家以外的所有公共场所,走后一片狼藉的景象随处可见。
至于第三条,日本人喜欢穿衣打扮,注重细节,男生修眉都很常见,女生甚至欧巴桑都几乎不化妆不出门。而来日的华人中牛仔裤配西服正装旅游鞋的都还大有人在,一些女士不修边幅也能昭然街上,就难怪日本人看着中国人说“大傻姨”(土气)了。
最后一条的不守规矩,看看国人自从走出国门后就开始不断受到世界范围的诟病就足以说明问题了。尤其是在日本这样一个卫生堪称世界一流的国家,国人的随地吐痰、乱扔垃圾、随处吸烟扔烟头,上车抢座位,购物不排队,甚至窝里反在国外大打出手,这一切换来的只能是日本人鄙夷的眼神儿,你不自重就不要怪别人不尊重你。
当然了,随着近几年来日深度游的游客的增多,感觉国人的整体素质确实在明显的提高,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换来日本人的尊重,还真就是任重而道远。
综上所述,在语言上,日本人尽量轻声慢语,使用敬语表达对对方的敬意,要向对方传达自己的意思,也是尽量委婉地表述自己的主张或意见。而在行为上,一切以不给别人添麻烦为准绳。在与别人相处时,首先考虑自己与对方的关系,从而制造出一个“间”的领域,以此与对方保持适当的距离来调整自己的言行。
与日本人相比,国人比较喜欢强调自我,常常直抒胸臆,直接并明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而且,国人为了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一般采取的是主动热情地向对方表示关心与关怀,对对方的事表现出极大兴趣与关注,以求尽量尽快缩小彼此间的距离。
如此看来,两国人在语言使用、人际交往和行为习惯上既然有如此大的不同,那么,我们在日本如果还是照搬国内的做法就只能是让日本人懵圈了。
除此,国人要想真正了解日本这个民族,了解日本人,个人认为尚需放下两种身段,一种是自古传下来的以日本之师自居的身段,一种是今时的的土豪身段,然后虚心的学习适应那已经变异的从中国传来的文化,真正做到入乡随俗。如此,虽不能立竿见影的改变日本人对中国人的看法,但只要我们自己的素质上去了,实力上去了,这正如当年我们强大,日本就师之敬之,而近代西方强大,他马上掉过屁股又去效之尊之一样。
相信,对角色转换游刃有余的日本人,也会很快适应中国客脚踏富士买遍日本这一现实的。到那时,也才会换来日本人的真正尊重,否则,就只能继续让人看不起。
(本文来自公众号“西洋参考”,搜索ID&iwestbound&关注更多好玩有趣实用的海外信息)
参加メンバー 45000名 で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变成多民族国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