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产业完蛋了吗问题的背后是什么

全国咨询热线:
中国运营中心
免费热线:
地址:阜阳市颍州区阜阳合肥现代产业园天柱山路18号
&2月16日,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主办的&光伏行业2016年发展回顾与2017年形势展望研讨会&在北京万寿宾馆隆重召开。本次会议延续了此前四届回顾展望系列会议&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的宗旨,力邀行业主管部门领导及业内重要研究机构专家代表,对2016年光伏产业的政策、产业、市场、技术、外贸等方面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盘点,发布了权威行业数据,分析了行业发展特点,并对2017年走势作出了预判。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王威伟处长、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邢翼腾副调研员、国家开发银行评审一局刘宏波处长等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商务部对外贸易司段崇波副处长、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史科路等出席了会议。协会会员单位、相关行业组织、科研院所、咨询机构、金融领域等230家单位的48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刘译阳副秘书长主持。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王勃华秘书长指出,回顾2016年,我国光伏产业蓬勃发展,产业规模稳步增长,企业产能利用率得到有效提高,盈利能力显著提升。1-12月,我国多晶硅产量约为19.4万吨,同比增长17.6%;硅片产量超过63GW,同比增长31%以上;电池片产量超过49GW,同比增长超过19.5%;组件产量超过53GW,增长15.7%以上。2016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达到34.54GW,连续4年位居全球第一,其中地面电站30.3GW,分布式电站4.24GW,体现了从西北部向中东部等地区发展的市场格局大转换和从地面电站向分布式发展的市场结构大转换。同时,产业技术水平持续进步,中国企业多次打破世界纪录,先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进程也在明显加快。另外,在&一带一路&战略引导及国际贸易保护形势的影响下,我国光伏企业海外布局加速推进,&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产能扩张依然强劲,生产布局渐趋合理。
彭博新能源财经分析师在会上对行业进行了2016的回顾和2017的展望。并总结了五个主要关注点。
1、如何理解&十三五&规划发展目标的实际指导意义?
较低的风光装机目标既是&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15%&倒推出的数字,也可能是各部门之间妥协的结果。虽然这个目标只是一个不具备约束力的下限,也不应该影响行业对装机持续增长的预判,但是这背后存在着很高的消纳风险。在主网资源有限的情况之下,依托微电网与分布式的发展是持续增长的主要空间。
2、限电会恶化吗?
国网预测2017年弃风弃光量将达到712亿千瓦时,这是2016年全国全口径发电量的1.2%。我们预计限电率在青海、宁夏、陕西、内蒙都会上升,一些中部省份有可能开始面临系统性限电,东部省份可能局部地区面临类似问题。甘肃和新疆的限电率可能不会持续大幅升高,但也难以改善。
3、2017年指标会不会明显减少、导致2018年新增装机明显下滑?
从能源局的2017工作计划来看,这个情况不太会发生。虽然一部分省份的普通地面电站指标已经预支,但领跑者和光伏扶贫的指标都将增加,大盘平稳。屋顶分布式是否会面临大的政策变动,也影响着2018年最终装机量。
4、竞价会继续吗?
能源局估计,去年的领跑者竞价使得补贴压力一年减少15亿人民币。竞价会继续,但激进的投标者可能需要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加深了解隐形成本、当地政府承诺如何实现等问题。出于几个主要原因,我们预计招标平均价格会进一步下降。
5、绿证购买什么时候开始强制执行?
虽然相关的交易政策还远不足够详细,我们还是在一定的假设基础上计算了多个情景下的绿证价格。无论哪种情景,如果政策制定者希望绿证价格可以足够高来替代现有的补贴,一个强制、有效的配额制是必不可少的,而这需要得到强制购买方的默认许可。比起制度设计本身,这不见得是一个更为轻松的挑战。
地址: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阜阳合肥现代产业园天柱山路18号, 咨询热线:, &手机:安徽国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2015All Right Reserve&
设计制作:&
服务热线: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的现状及未来
>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的现状及未来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的现状及未来
  发电是当今世界利用太阳能最主要的一种方式。面对当今全球面临的严重化石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发电从资源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这两个角度都具有显而易见的优势,作为全球新兴行业的一个重要代表,长期来看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吸引着大量企业参与和投资。本文引用地址:
  过去十年中国产业的发展
  伴随着全球对能源、环境危机关注的不断增强,光伏产业在过去十年中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也在经历跨越式的发展,经济总量跃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作为全球举足轻重的制造业大国和能源消费大国,中国的光伏产业在世界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同时也经历了产业发展的几次阶段性的起落。
  日,在由中国民生银行主持召开的中国光伏产业整合专题研讨会上,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秘书长王勃华先生对于过去十年光伏产业发展历经的几个重要阶段进行了概括和回顾,如图1所示。
  快速发展期(年)
  随着德国出台EGG法案,欧洲国家大力补贴支持光伏发电产业,中国光伏制造业在此背景下,利用国外的市场、技术、资本,迅速形成规模。2007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发电设备生产国。以尚德电力、为代表的一批光伏制造业企业先后登陆美国资本市场,获得市场追捧。光伏发电设备的核心原材料&&多晶硅的价格突破400美元/公斤。
  首度调整期(年)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光伏电站融资困难,加之欧洲如西班牙等国的支持政策急刹车等导致需求减退,中国的光伏制造业经历了重挫,产品价格迅速下跌,其中多晶硅的价格更是跌落到约40美元/公斤的水平。
  爆发式回升期(年)
  德国、意大利市场在光伏发电补贴力度预期削减和金融危机导致光伏产品价格下跌的背景之下,爆发了抢装潮,市场迅速回暖。而与此同时,我国出台4万亿元救市政策,光伏产业获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位,催生了新一轮光伏产业投资热潮。作为光伏产业晴雨表的多晶硅价格也迅速回升到90美元/公斤的水平。
  产业剧烈调整期(年)
  上一阶段的爆发式回升导致了光伏制造业产能增长过快,但是欧洲补贴力度削减带来的市场增速放缓,导致光伏制造业陷入严重的阶段性过剩,产品价格大幅下滑,贸易保护主义兴起。我国光伏制造业再次经历挫折,几乎陷入全行业亏损。多晶硅价格在此时期一度跌落到约15美元/公斤的历史最低位。
  产业逐渐回暖期(2013年至今)
  日本出台力度空前的光伏发电补贴政策,使市场供需矛盾有所缓和。同时,中欧光伏贸易纠纷通过承诺机制解决,中国以国务院24号文为代表的光伏产业支持政策密集出台,配套措施迅速落实。中国因此掀起光伏装机热潮,带动光伏产品价格开始回升,多晶硅价格微涨至约18美元/公斤。
  光伏产业的核心问题&&严重的补贴依赖
  从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在历史阶段中,可以明显地发现光伏产业对于补贴政策的依赖,以及由于对补贴的依赖,导致的补贴政策变化对产业周期和起落的影响。
  随着过去十年光伏产业的迅速发展和技术水平提升,光伏发电效率不断提高,组件价格持续下跌,但是相比其他发电方式,光伏发电的成本仍然高居不下。其中,火力发电的成本大约在0.4元/度,水电的发电成本为0.2~0.3元/度,核电的发电成本为0.3~0.4元/度,同样的重要新能源之一的风电的发电成本为0.6元/度,然而,光伏发电的成本却仍然高达0.9~1.0元/度。因此,至少在目前的技术水平条件下,光伏发电仍然严重依赖政府的补贴支持,还没有具备脱离补贴、独立参与电源市场竞争的能力。
  同时,对补贴的&唯马首是瞻&又进一步导致光伏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不平衡风险分配。一端是光伏发电应用环节的相对低风险,而另一端是光伏制造环节的相对高风险。
  由于政策补贴力度容易受到宏观经济周期等因素的影响,经济疲弱就容易引致补贴力度的收紧,欧洲是摆在眼前最活生生的实例。
  补贴力度的削弱,对于光伏电站的投资商有影响,但是充其量也就是让投资商削减投资规模或者不投资,最多是打乱投资计划,谈不上太大损失;而对于已经投产并享受了补贴政策的光伏电站而言几乎没有影响,所谓&老人老政策,新人新政策&,投产电站已享受的补贴政策一般都承诺了持续期,仍然可以保持原有收益水平。因此,虽然政策的变化给光伏产业发展带来不确定性,但是对光伏发电应用环节的影响是相对较小的。
  然而,对于上游光伏制造业而言,补贴政策的变化却影响巨大。光伏制造业特别是以最上游的多晶硅制造业为例,属于高度资本密集型产业,投资金额巨大。在光伏发电补贴力度增加和持续的阶段,由于电站投资活跃,对于上游组件、原材料的需求旺盛,光伏制造业拥有相对稳定良好的收益空间,多晶硅产业甚至曾经经历暴利阶段。然而一旦补贴削减,电站投资会放缓节奏,或者要求上游产品降价。而在上下游的博弈中,由于上游巨大的产能摆在那里,制造商们与电站投资商之间的博弈高下分秒立见,风险很自然地就都转移到上游制造环节。在此情况下,光伏制造企业势必要调整价格加速销售,弥补巨大的固定成本,保持账面盈利,向资本市场&交作业&,同时,维持资金链运转。但是,如果补贴调整过大,需求疲弱导致产品价格下跌到连变动成本都无法覆盖,制造企业会产生现金性亏损。为防止过渡失血,企业无奈将只能停产,或者采用以次充好等不正当手段,但是这又无异于饮鸩止渴,无法持续。同时,企业经营业绩下滑,资金链紧张还会导致多米诺骨牌效应,如资本市场融资成本高企、再融资困难、上游原材料供应商的商业信用收紧以及金融机构防御性的信贷收缩等,这些对于光伏制造企业而言无疑都是雪上加霜。负能量积蓄到一定程度,企业最终就将破产倒闭。昔日的中国光伏产业先行者和佼佼者&尚德电力&的例子就在眼前。
  中国光伏产业投资的前景
  2013年下半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即通常所说的24号文。之后各相关部门的配套措施、政策也纷纷到位。这其中最重要的几个文件和政策包括《财政部关于分布式光伏发电实行按照电量补贴政策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调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标准与环保电价有关事项的通知》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等。这些支持性政策的核心内容包括:&十二五&期间光伏装机量目标从21GW上调到35GW;确定补贴电价水平,大型并网光伏电站上网电价按照三个区域分别执行0.9元/度、0.95元/度、1.0元/度的上网电价,分布式光伏发电享受0.42元/度的全电量补贴,自用有余部分按照当地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上网的政策;明确补贴年限为20年;明确及充实补贴资金来源,即明确通过向非居民用电户收取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费的方式筹集补贴资金,并且把现有标准从8厘/度上调到1.5分/度。
  简单一读,悉数皆是对光伏产业的利好,资本市场反应敏锐,看一看A股的光伏概念股在2013年政策前后的涨势便一目了然。
  如今,距离政策出台已经半年有余,随着市场情绪的平稳,我们应该静下心来仔细推敲推敲这种利好到底是速效救心丸,还是延寿丹,再或是返老还童水。
  光伏制造业较高的不确定性风险并未得到缓解
  中国出台支持政策,拉动国内光伏装机市场发展,有助于改变我国光伏制造业市场几乎&两头在外,受制于人&的格局。相比中国光伏制造业早在2007年就已经跃居全球第一,中国光伏装机量的增长却相对缓慢。
  2009年底,中国的光伏累计装机量仅仅为0.3GW。内需不足使中国庞大的光伏制造业除了依赖补贴,还严重依赖外部市场,从而面临双重的风险。
  在经历了年光伏产业的首度调整期后,2009年中国出台了&金太阳&示范工程,拉开了中国光伏装机加速的序幕。2011年新增2.5GW,2012年新增5.0GW。伴随着2013的新支持政策出台,当年新增装机容量10GW(新增量居世界首位),并且预计未来3年均新增装机量不会低于10GW。
  10GW是什么概念呢?中国现有光伏制造能力大约为每年35~40GW,也就是说内需部分相当于中国光伏制造业现有年产能的25%~30%。虽然这个比例还不算太高,但是相比前几年九成以上依赖海外市场的局面来说,新政策对于降低中国光伏制造业的外部市场依赖风险肯定是有明显作用的。当然新增需求也有可能刺激一些落后产能死灰复燃,或者再次掀起光伏制造业增加产能的热潮,不过本次出台的政策实际是有扬有抑,除了鼓励光伏发电应用,同时也对光伏制造业进行了约束限制,明确提高了准入门槛,只不过市场更愿意提&利好&、提&鼓励&,这部分控制产能的政策比较少被媒体提到。
  中国光伏制造业对外部市场依赖的风险有所降低,但是固有的补贴依赖风险,以及与下游光伏发电环节博弈的弱势局面并没有实质改观,依然显现出高风险的特质。
  同时,光伏发电技术目前仍然处于比较快速的技术变革期,新的技术、工艺随时可能出现,比如多晶硅制备工艺路线的变革,或者薄膜材料方面的技术突破等,现有的技术和已投入产能的企业可能面临随时被替代的风险,这进一步增加了光伏制造业投资的不确定性。
  因此,除了坐拥深厚的技术创新实力的业内巨头以外,其他机构如果考虑投资光伏制造业,还是要慎之又慎。
  光伏电站投资的关键是财务杠杆,最大的不确定性风险是技术快速进步。
  再来说说光伏产业的下游,也就是光伏电站投资。
  光伏电站投资的优点在于:一次投资,长期回报,后续运营维护成本低,收益稳定。特别是国内的最新补贴政策出台,明确了20年补贴期限,进一步巩固了投资收益的稳定性。
  国内曾有众多的分析师、研究机构都基于国内的补贴电价水平、现有的电站投资水平等,对国内光伏电站投资的回报率进行了测算分析,结果显示光伏电站投资的项目回报率基本能到10%,资本金回报率甚至可以超过15%。
  不过,既然是测算,就有一些关键的假设条件,比如说,关于项目的杠杆率和杠杆的价格。在详细阅读了几份知名的测算报告后,我们可以看到,这些都假设项目的总投资中能够拿到70%~80%的长期贷款支持,期限都在8~10年,并且贷款年化成本都采用的是国内中长期贷款的基准利率水平或稍有调整,在6%~7%的水平。
  在现如今国内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如此的期限和资金杠杆成本实现的概率似乎比较小。杠杆的大小和成本高低是光伏电站投资能否成功的最关键因素。
  此外,光伏产业技术更新快的特点,也使电站投资作为一项投资周期长达20年以上的项目面临着新技术带来的未来发电效率、并购技术、设备维护更新等不确定性风险。
  对于光伏电站资产,A股定增退出溢价收益空间有限,跨境定增值得探讨
  光伏电站投资收益的实现,无外乎持有运营到期和转让。
  光伏发电项目平均有15~20年的期限,对于大多数投资商而言可能都太长。目前来说,除了&国家队选手&们,有意愿持有到期的投资商估计是凤毛麟角。因此,建成后通过转让或与资本市场对接获取收益是大多数投资商比较倾向的实现收益的方法。
  在目前A股市场的并购重组热潮中,以定向增发方式将光伏电站资产装入上市公司,是很多电站投资商向各类&金主&争取融资时描述的首选退出渠道,并且电站投资商往往描述了溢价退出的美妙前景。
  但是,基于市场日趋理性的假设,我们对于光伏资产的增发溢价,特别是在国内股票市场,还是持相对审慎观点。光伏电站资产收益稳定是其优点,但是从另一面看,这也意味着其缺乏让人想象的增长空间,限制了溢价空间。发电量都是稳定的,后续几乎没有什么维护成本,期限也是固定的,那么理论上,光伏电站资产的价值几乎可以用个非常简单的DCF模型就能算出来。
  如果非要说出一些光伏电站资产的想象空间,那么无外乎电价上涨和再融资成本的下降。电价长期上涨的预期肯定是有的,但是回头看过去十年煤价和电价的涨落对比,我们还是相信电价仍然会处于政府的严格监管之下,毕竟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制造业大国和人口大国,电价对通胀的影响太大。
  而另外的一个想象空间是未来长期融资成本下降,通过再融资获得收益,但这需要市场对未来的国内宏观经济长期稳定增长构筑足够的信心,而在目前国内经济转型期间,构筑这种信心需要时间。考虑到以资产装入上市公司为目的的投资通常期限有限,平均2年左右,是否能等到国内经济形势真正企稳,确实还是个问号。
  当然,降低融资成本的另一个方法是打通跨境融资的渠道,例如把资产装入香港或主要国际资本市场的上市公司,通过外币融资替换境内的融资,这在当前可能是一条可以探索的道路,特别是对于已经握有境外上市平台的投资者。
  合适的资产就是&优质&的资产
  长期看,在成熟的市场环境中,任何投资都绕不开&风险与收益匹配&这条投资的基本原理。即便某些投资有短期的套利空间,也会被市场迅速修复。因此,对于投资者而言,资产无分优劣,而只有合不合适,符合不符合自己的投资理念。能够匹配投资者的风险收益偏好,就是合适的资产,就是&优质&的资产。
  因此,笔者认为具有长期性、收益稳定性的光伏电站投资,对于保险公司、社保基金等机构而言,无疑是非常合适的一种资产配置选择,有利于这些机构进行比较稳健的资产负债管理和投资组合。
  当然,从操作层面看,引导保险公司、社保基金介入光伏电站的投资领域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例如,资产的标准化。截至当前,由于光伏电站资产并非标准化的金融资产,如果保险资金或社保基金投资想介入,只能通过间接投资的方法,比如作为投资光伏电站基金的LP方式等。但是非标准的投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其参与的规模、决策的效率、资产的流动性、风险的快速考量等。同时,非标准资产的处置成本高、流动性差,不利于保险公司或社保基金调整投资组合。因此,通过证券化的方式将光伏电站资产稳定的现金流进行打包证券化,并将该证券放到主要的交易平台进行场内交易,将无疑会吸引和方便保险公司、社保基金更广泛的参与。
  光伏电站资产的标准化过程中,还有一项必不可少的配套措施,这就是光伏电站保险。毕竟光伏发电虽然理论上收益稳定,但是有一些风险因素影响其成为标准化证券的基础资产,例如光照水平的异常变化、组件质量的长期稳定性等,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离不开保险。
  并且,通过引入和推广光伏电站保险制度,甚至将其作为一种强制手段,还可以让保险公司增加新的保险合约品种,扩大业务范围。同时,保险制度还将进一步对光伏电站的上游,即光伏制造业进行有效的激励和约束,通过强制保险制度下的产品准入考查,敦促上游制造环节提升技术水平和确保产品质量,从而令光伏产业上下游全产业链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和促进机制。
  通过完善配套措施,引导保险公司和社保基金广泛介入光伏电站投资环节,用合适的钱做适合的投资,与前期已经投入的社会资金形成接力,这将大大促进我国光伏发电事业的发展,是一种一举多赢的尝试,为此进行尝试的机构也无疑将分得更丰厚的收益,给光伏产业带来更为稳定的可持续性发展。
光伏发电相关文章:
分享给小伙伴们:
我来说两句……
最新技术贴
微信公众号二
微信公众号一新闻源 财富源
光伏产业过剩背后的政府之手
&&&& 15:07
  光伏产业陷入危机至今一年有余,但仍未看到走出的希望。
  此次危机是由严重的过剩所导致。数据显示,2011年全球光伏总安装量为27GW,国内目前已经量产、再加上在建的光伏产能却达到了50GW,而在这场过剩危机中,地方政府难辞其咎。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中国光伏产业的崛起正是由地方政府在背后推手所致。
  无锡尚德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光伏电池生产商,其董事长施正荣曾是我国第一位以从事而成为首富之人,他也素有“光伏教父”之称。而此后无锡尚德崛起的模式也更如星星之火般点燃了中国各地对光伏制造的狂热。
  2000年,施正荣带着技术和在澳洲两年的薪水40万美元,回到江苏省无锡市准备创办公司,但缺少资金。为此在无锡政府的支持下,拥有国资背景的无锡当地知名企业纷纷出手相助,这其中包括了小天鹅集团、无锡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公司、山禾制药等8家国企,施正荣共融资600万美元。之后他则以40万美元现金和价值160万美元的技术参股,成立了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2005年,尚德在美国上市,占股75%的国资全盘退出。
  从中不难发现无锡尚德的成功背后的政府隐形之手,如无政府的支持,难有尚德今日之成就。
  另一位新能源首富江西赛维董事长彭小峰的崛起也同样缘于地方政府之手。2005年7月,在苏州从事劳保用品生产的彭小峰华丽转身,在江西新余市成立赛维,从事太阳能硅片生产和高纯度和太阳能组件制造。2007年赛维在美国上市,彭小峰成为国内新一任新能源行业首富。
  据了解,当时把赛维建在江西省新余,也同样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全力支持,当时,彭小峰设立赛维面临融资困境,财政年收入仅为18亿元的新余市就给彭小峰提供了2亿元的贷款作为项目启动资金。
  当然此后这些企业也给了地方政府丰厚的回馈。尚德成为无锡这座老工业城市转型新能源的标志,而赛维也曾一度占据江西省总出口的六分之一。
  尚德与赛维的成功,让地方政府看到了光伏造富的机会与美好的前景,各地开始纷纷仿效上马光伏产业。江苏、河北、浙江、河南、安徽等多地政府都在力推光伏,全国建立了几十个光伏产业园,在政府的推动下,一些地方老牌企业和上市公司也开始纷纷转型光伏制造,整个行业一片热浪滚滚。
  仅江苏省而言,在无锡的尚德成功之后,苏州、南通、扬州、南京等地区纷纷涌现了各种光伏企业,但多数是电池组件的同质化竞争,重复建设项目居多。而其他省份也大多如此,这也为以后的过剩埋下了隐患。
  一位江苏的国有空调企业就向记者表示,他们在经营遇到困难时曾向政府要求救助,但政府相关负责人却表示,空调属落后产业,无法进行拨款,并建议该企业朝光伏产业转型,而后该企业增加了光伏业务,果然顺利获得贷款,但此后由于缺乏光伏生产技术和经验,该公司产品滞销严重,公司反而陷入亏损泥潭。
  从2007年开始,各个地方政府都开始打造光伏产业大省,标榜新能源概念,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国内从几十家光伏企业飙升至近千家光伏企业,但鱼目混珠者甚多,真正成功的不多。
  一位光伏组件商向记者表示,地方政府都在简单地复制尚德模式,同质化竞争严重,一味求大,不求销量只为规模。有的地方政府甚至为了发展光伏制造,而特意去建造一批光伏发电的市政工程,但当外地光伏企业来竞标时,必备的条件就是需要在当地投资建厂,并且声称可以帮助贷款、融资等,这些无疑进一步催生了光伏产业的泡沫。
  “在行业初期,地方政府确实曾发挥过显著作用,但如今却已成为光伏产业过剩的根源。”上述人士说,他表示,迟迟不散的危机将让光伏产业重新洗牌,明年将会有大批企业倒闭,而到那时,地方政府自酿的苦果只能自己来吃。
  在新兴产业拉动经济如火如荼的今天,光伏产业的前车之鉴,地方政府不能健忘。
来源:中国广播网
编辑:张垚
高清图集赏析光伏产业危机背后的问题
来源:财新网
发布日期: 11:24:39
查看次数:
自2005年无锡尚德在美国上市以来,中国以惊人的速度坐上了过山车。施正荣2005年问鼎中国首富的巨大财富效应,致使光伏产业一度&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目前,仅浙江就有200多家从事光伏产品制造的企业,其中一大半是2007年之后进入的。
无限风光在险峰。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光伏产业就遭遇了需求持续萎缩、供给不断增长的严重挑战,2011年形势更急转直下。多晶硅已从2008年的500美元/公斤跌至21美元/公斤&28美元/公斤。目前,该行业库存高企、经营性现金流锐减,面临资金链条紧绷甚至断裂的风险。2012年一季度,包括江西赛维、尚德电力、英利在内的10家境外上市光伏企业全部亏损,合计亏损高达6.12亿美元。
江西赛维是一个典型案例。从2007年至2011年,赛维总负债由6.17亿美元一路膨胀至2011年末的60.1亿美元。截至今年3月末,赛维总资产337.10亿元,负债总计293.46亿元,其中流动负债231.48亿元,陷入了资金链危局。
近期媒体报道地方政府以财政资金替江西赛维还债,引发舆论鞭笞。在笔者看来,地方政府不仅不是光伏产业的&救星&,而且是光伏产业陷入如今困局的罪魁祸首。
首先,在现行政绩观指导下,好大喜功成为地方官员的通病。光伏产业投入大,既能创造高额GDP,又具有环保节能的概念,符合&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政策要求,遂令地方官员趋之若鹜,纷纷将光伏作为重点产业来发展。青海格尔木、黑龙江绥化、江西新余、河北保定、江苏无锡纷纷宣誓打造&光伏城&。
其次,地方政府为光伏产业的过度发展提供了错误激励。中国光伏产业迅速崛起,不是因为中国光伏企业的技术如何领先,而是因为中国的污染成本极为低廉。不仅如此,地方政府还常常为光伏企业提供大量的电费补贴,而电费是光伏企业主要的成本因素之一。
由于这样的扭曲激励,中国的光伏企业拥有了欧美企业难以奢望的成本优势。国内光伏企业普遍采用电弧法用炭还原制取低纯度的工业硅,然后作为工业原料常常以1美元/公斤的极其低廉的价格卖到国外,工业技术极为简单,却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资源,从生产工业硅到全过程综合电耗约220万千瓦时,同时带来极为严重的环境污染。
2011年晶科能源在海宁的工厂就因为污染问题引发群体性事件,被迫关闭。国内太阳能电池98%用于出口,相当于大量输出国内紧缺的能源。从某种意义上说,光伏企业是&黑了中国的环境&去帮助欧美国家实现&绿色&。
在地方政府的助推下,光伏产业在中国出现了明显的过度投资与产能过剩,为今日的危机埋下了伏笔。中国2011年的光伏组件总产能达30GW,而全球装机量预计只有20GW,产能过剩问题严重。
再次,地方政府阻碍了光伏产业的&优胜劣汰&。由于地方政府出于形象考虑,不愿意自己支持的光伏企业倒掉,遂动用公共资源为光伏企业提供支持。结果,那些本应自动出局的企业得以苟延残喘,这就无法消除过剩的产能。最终,所有光伏企业都在地方政府卵翼之下痛苦地煎熬。
除了面子因素,光伏企业也绑架了一些地方经济和财政收入。月,赛维LDK在新余高新区纳国税40412万元,纳地税19975万元。所纳国税占高新区光伏企业纳税总额的93.6%,所纳地税更是占到96%,是全市居首的纳税大户。据《南方周末》报道,赛维实际上已经申请了破产保护,但却被江西省政府驳回,因为江西无法承受这样一家大企业的倒掉。
如果冷静分析一下全球光伏产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不难理解这场危机的必然性。地方政府在前期通过扭曲性激励导致了光伏产业的过度投资,如今又试图以阻止企业破产的方式影响正常的优胜劣汰。从单个光伏企业来看,地方政府的确是他们的救星;但放大到全行业来看,地方政府实则&罪魁祸首&。
光伏产业危机,折射了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一些深层次问题:
第一,地方政府为了追求GDP,往往纵容企业污染环境,一方面使得这些企业享有了&扭曲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也把污染成本&外部化&给了全社会。从长期来看,这种牺牲环境来发展经济的做法,不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污染问题的爆发带来了社会矛盾的激化,威胁到了社会稳定。
第二,在缺乏财政民主的体制下,地方政府有浪费纳税人资源的&道德风险&。目前的财政制度不仅透明度不足,公众难以知晓资金使用的细节,而且人大对政府开支的制约也流于形式化,地方官员出现了&有钱花、随便花&的危险趋势,社会成本高昂。
第三,在&政治经济一体化&的模式下,地方政府过度涉足经济建设活动,甚至成为经济建设型政府。由于地方政府的&公司化&,环保、质量安全等执法功能就被边缘化,甚至屈从于GDP主义。长此以往,不仅带来了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系列危机,更破坏了法治,容易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
光伏产业危机,理应成为推动中国财政民主化的契机。唯有如此,中国经济才能走向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正规。
查看数 1322
《办法》要求,申请公告的光伏制造企业应具备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相关发展规划的要求、符合《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要求、无重大违法行为等。
查看数 1237
曾掉进“冰窟窿”的光伏产业,正在感受政策的阵阵暖意。从7月中旬至今,国家密集发布多条促进光伏行业发展政策,原本困顿的光伏企业眼前出现曙光。
查看数 1175
业内人士纷纷表示,这是继今年8月底国家发改委出台光伏发电度电补贴政策以来,针对光伏产业链下游电站开发运营领域的又一重大利好。面对已经风生水起的光伏电站开发市..
查看数 1324
第一条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光伏制造行业管理,引导光伏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 [2013]24号)..
查看数 1162
8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了新的光伏发电项目价格政策,对并网型光伏电站标杆电价和分布式光伏发电价格进行了规定。该新电价补贴政策实施以来,江苏作为我国光伏..
查看数 1151
接连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定调,以及包括电价在内的一系列配套执行细则的纷纷出台,显示出国内光伏发电应用市场以分布式为主的推广策略,正在逐渐清晰。
查看数 1197
“电价补贴政策落地前,公司已建设的一批分布式发电项目,有的虽已并网,但不敢实施过多。有了明确的电价补贴标准,公司吃了定心丸,正加大力度投资分布式发电项目。”..
查看数 1147
中国光伏产业最先在江苏破题,光伏是我省具有比较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也是目前为数不多能与发达国家直接竞争的前沿产业,产业链完整,发展基础好,不能因为暂时..
查看数 1171
整体来看,前期的“事前投资”已经拉动了光伏市场,完善了相关机制。国内光伏行业检测认证机构北京鉴衡认证中心主任秦海岩认为,今后光伏产业的发展,可以向技术创新上..
查看数 1536
24小时热点
相关专题报道
(打造中国建材第一网)
九正建材网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
传真:02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光伏产业完蛋了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