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叫停bt模式为什么对MBO叫停

今年3月12日,财政部叫停了MBO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今年3月12日,财政部叫停了MBO
上传于||文档简介
&&今​年月2​日​,​财​政​部​叫​停​了​M​B​O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2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昨天看《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头版文章说财政部对MBO紧急叫停。    暂缓实施,呵呵。。。。。这一拖下来就不知道后继如何了?    很多已经到了边缘的企业,眼睁睁只差最后一步了,眼看从老总到高管都将身家暴涨,却在这最勃起的时候,衣服一拉,不给他玩了。    目前文章还未扫到网络上来,明天把文章粘贴上来吧,今天这里想听听大家看法。    现在MBO紧急叫停了
那接下来该怎么玩?        
楼主发言:6次 发图:0张 | 更多
  他敢进行下去,中国就是下一个阿根廷
  郎咸平曾说过MBO是铺满鲜花的死亡之路。    在我看来,MBO有三大害:  1,侵吞国有资产,一些地方国有资产定价是由当地政府制定,国有资产往往被低估,给高层管理人员侵吞国有资产提供合法手段。  2,因为我国的MBO禁止银行贷款,而管理者为收购企业股份需要大量的资金,实现MBO后的管理者往往背负巨大的债务,高额债务对管理者造成极大压力,往往迫使管理者铤而走险,追求高风险高收益的活动,破坏原有的正常稳定经营。  3,圈钱!MBO后,管理层为实现手中股票的增值,而通过合法经营获利速度缓慢,常常采取关联交易或着虚假信息从股市中圈钱,最后实现他的个人资产的增值。    中国目前的MBO很不成熟!它的不规范给一批人提供了自股市监管后的又一次大规模圈钱活动~
  据成都商报报道:        同样是个人欠债,还清1个亿史玉柱花了3年,可面对2061万的“欠单”,海通集团董事长陈龙海在公司上市两个月后,便已在谈笑间应对自如了。        借钱买股权欠债2061万          海通集团董事长陈龙海最初引起市场关注,是因为他创造了中国股市的一个纪录:首位上市前就欠债数千万的董事长,个人负债高达2061万。而海通集团的总经理和两位副总也欠债几十万到几百万不等。一群上市公司高管为何“负债累累”呢?欠债其实是为了MBO,即管理层收购。     2000年9月,陈龙海等人借钱分两次受让和认购了海通集团的部分股权,也形成了个人的巨额负债,慈溪恒通投资有限公司是他们的第一个债主。此时陈龙海手中持股超过4282万股,其余3人一共持有2663万股,4人成为了海通的大股东,完成了MBO计划。          在日之前,他们将全部借款归还了慈溪恒通投资,但这并未改变其欠债的局面,因为他们还债的钱也是借来的。多此一举的目的是为了符合股票发行上市的规定,因为慈溪恒通投资后来变成了海通集团的第一大股东慈溪恒通物产。          股票发行后,陈龙海的持股比例是26.064%,与其余3人共持有公司42.281%的股票,超过了公司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掌握着海通集团的控制权。        仅分红就超过856万元          不过,上市短短两个月后,借钱买股的陈龙海已看到了光明的“钱景”。近日海通集团公布年报,2002年每股赚了0.32元,并准备每10股派2元(扣税后)现金。海通昨日的收盘价是12.69元,对于手握4282万股的陈龙海而言,却意味着超过856万元的红利,足以还清4成债务。         但股市创造的神话远不止此。今年1月8日,海通集团发行前每股净资产只有1.56元,通过每股6元的价格溢价发行,目前已上升至每股2.68元。以此计算,陈龙海的股权价值暴增71%,增值4795万元,还清债务只是时间问题了。          如果还债之后以净资产计算,陈龙海手中的股票将会使他身家过亿,一步就可跨入“亿万富豪俱乐部”。          从欠下2061万,到即将拥有亿万身家,陈龙海的神话依靠的是股市。股市就像一条富豪生产线,过去制造出了王文京、朱保国,让成功的创业者获得了财富暴增的机会。而MBO来了,又将新的暴富机遇留给了出色的企业管理者。   
  赶紧停吧~~    等我成了“M”,再重新开始MBO好了~~~
  最近也在思考相关的东西。总有一些事情需要做。只是万全之计难
  管理者收购本来是件很普通的事情,但是需要健全的法规规定,才可避免国有资产流失。财政部叫停,我看有可能是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有意出台相关规定了。
  呵呵,怕什么,  怕那些散落的民众呀,  怕那些时而鼓噪时而退却的舆论呀  讲声音,老百姓有我们大?  讲理论,老百姓有我们养的人多?  讲沟通渠道,老百姓知道个屁?  讲专业精神,我们下辈子可全靠这个拉?不但敬业,还要玩命。活活  。。。。。。。。。。。。。  活活,拭目以待吧,大环境只会利好。
很好玩。    同一个报业集团下属报纸,《二十一世纪经济》日头版是《财政部建议暂停MBO 》,而本期的《南方周末》,却又是另外一个口吻,看来,是相互间的沟通没有做好啊。集团内部资源没有共享,呵呵。        财政部建议暂停MBO   21世纪经济报道
  15:23:16           本报记者李红兵北京报道      MBO风向突变    变化起于MBO(企业管理层收购)正酣之时。    “我对财政部的这个文件早在意料之中。”上海荣正咨询公司业务总监丁中民对本报记者说。    这个文件,指的是前不久财政部发至原国家经贸委企业司关于《国有企业改革有关问题的复函》(财企便函【2003】9号)。文件建议:“在相关法规制度未完善之前,对采取管理层收购(包括上市和非上市公司)的行为予以暂停受理和审批,待有关部门研究提出相关措施后再作决定。”    文件说:“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扩大,一些新的交易方式逐渐出现,活跃了国有企业产权交易行为。最近较多出现的管理层收购、职工持股即属于这类行为。但是,由于法律、法规的制定相对于实践活动有一定的滞后期,对这类交易行为现行法规和管理水平难以严格约束。”文件还说,这么做是为了“防止一些当事人利用新的交易形式谋取不当利益。”    记者就此向财政部和原国家经贸委相关部门求证,未得到正式回应。    在我国,一般认为,MBO主要用于解决“红帽子”民营企业的产权虚置和传统公有制企业的转型。    而此前,早有国家相关官员对愈演愈烈的MBO浪潮发出过警告。    在日上海举行的“企业重组、股权激励和信托服务”论坛上,国家有关部门官员就已明确指出,中国的MBO运作还属于试点阶段,对于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的处置,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严防国有资产的流失:    第一,收购主体要符合法律要求。职工持股会只是过渡型的收购主体,其发展方向是应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股份合作制是特殊形式的管理层收购,但目前并没有相关的正式法律条文来确认。另外,管理者不能是我国法律规定的禁止进行商业盈利的自然人。    第二,必须要注意的是收购要经过当地政府部门的审批。    第三就是法人控股下的MBO,上市公司双方尽管可以通过协议方式来进行,但必须要经过严格的审计,并且要履行相关的信息披露。    而市场对此次MBO的“风向突变”表现得多少有些意外。“不知道,一点儿也不知道”,恒源祥老总刘瑞旗的一位助理在25日上午对记者说。    2001年3月,刘瑞旗斥资9200万元,从万象股份手里收购了”恒源祥“,完成了堪称圆满的一次MBO。      是否MBO之争    “我早就向有关部门提过建议,叫停MBO。”25日中午,首都经贸大学教授刘纪鹏对本报记者说。    刘纪鹏对MBO的态度很明确,他认为,MBO不适合中国的上市公司。因为MBO引发的对财富的重新分配是一场产权制度的革命,影响非同一般。在目前MBO操作不透明,程序、细则尚未统一完善的情况下,MBO隐患太多。    早在2002年11月中旬,刘就撰文指出:“MBO过程中最大的障碍就是低价购买国有股,然后高价套现。”10天后,刘再次撰文《补偿式全流通试点可成为重大利好》,提出4条建议。    1.终止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以MBO的方式向上市公司经营者管理层转让的审批。    2.暂停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向现在的民营企业转让的审批。    3.暂不办理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向外商转让的审批。    4.待中国资本市场全流通问题解决之后再行恢复。”    刘指出:上述建议是考虑到目前财政部门加速审批上市公司国家股向私营企业和经营者转让的背景:    其一,财政部门本身并没有国有资本经营管理和保值增值的职能,目前只是代管;    其二,中共中央十六大报告已明确我国将在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成立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即后来成立的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来负责国有资本的经营和运作。这一部门是深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的组织保证。因此,财政部门向国资委移交目前代管的国有资产的职能指日可待。所以在目前这样一个过渡时期,财政部门应暂停和暂缓审批国家股的转让,以避免国资委成立时,上市公司的国家股已转让殆尽,对上市公司无家可当。    对于因MBO带来的种种风险,中国证券业协会战略发展部副主任巴曙松曾在2003年1月总结了5大风险:    第一是行政风险。行政因素的介入,使得有的环节(如定价)变得相当简单,而有的环节(如人员的安排)则相当复杂。实际上,由于中国特殊的股权结构使得管理层收购大多数都需要通过协议转让非流通股的方式来实现,而目前非流通国有股须经行政审批方可进行转让。    第二是定价风险。管理层收购涉及到管理层、大股东和中小股东,涉及到股权结构变动,内部人有可能利用内幕的信息等侵犯到中小股东的利益。    一个典型的操作动作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管理层将有可能先做亏公司,做小净资产,然后以相当低廉的价格实现收购的目的。如果地方政府不同意,则继续操纵利润扩大账面亏损直至上市公司被ST、PT后再以更低的价格收购。一旦MBO完成,高管人员再通过调账等方式使隐藏的利润合法地出现,从而实现年底大量现金分红以缓解管理层融资收购带来的巨大的财务压力。    第三是融资与分红风险。管理层收购会动用大量资金,管理层收购以后就面临偿还资金的压力,在目前没有股权转让渠道的情况下,必然要通过分红来承担这个压力,这样管理层有可能采取过度的大比例的分红,这对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是不利的。从年报中披露的情况看,高派现与管理层收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管理层有可能为了加速还债而加大分红力度,从而降低上市公司现金流量,加重企业的经营风险。    第四是运作风险。实施管理层收购之后,管理者成为企业的大股东,企业的命脉完全掌控在一个或几个人的手里,如果监管不力,大股东通过各种方式滥用股权侵吞中小股东的利益将更为便捷,而且所获的利益更为直接。    最后,收购主体的合法性在现有法律框架下还存在障碍。目前的管理层收购通常是由管理层注册成立一家新公司作为收购目标公司的主体,然后以新公司的资产作为抵押向银行贷款,以获得足够的资金来购买目标企业的股份,这个新的公司的资金来源大部分需要银行的贷款。这种壳公司也应当遵循《公司法》,而《公司法》要求对外累计投资额不得超过公司净资产50%,从目前已发生的几个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收购的案例来看,就存在有些公司对外投资超过净资产50%的现象。      9家上市公司实施了MBO    据相关报道称,目前国内上市公司通过MBO达到管理层控股的早已超过百家,只是其中的大部分因种种原因尚未完全浮出水面。    仅从已经公开披露的信息看,国内共有9家上市公司实施了MBO。一些已经实施MBO的公司,其收购价格基本上都低于公司的每股净资产。    如先前媒体相关报道显示:粤美的(000527)每股净资产4.07元,而两次收购价格分别为2.95元和3.00元;深圳方大(000055)每股净资产3.45元,两次收购价格分别为3.28和3.08元;佛塑股份(000973)每股净资产3.18元,收购价2.96元;洞庭水殖(600257)净资产5.84元,收购价5.75元;特变电工(600089)的收购价更是大大低于净资产。公司2002年中期净资产3.38元,向3家股东的收购价最高为3.10元,最低的居然只有1.24元。    同时,2002年9月胜利股份(000407)的MBO方案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胜利股份原拟按日的每股净资产2.24元进行国有股权转让,这一转让价格低于该公司2002年中期的每股净资产2.27元。在财政部最终批准的方案中,收购价格被调高到每股2.27元。    刘纪鹏在《MBO不适合上市公司》一文中指出:“MBO的价格都是在净资产价格附近,中国股民希望国家能够按净资产价格转让国家股,但这个目标他们追求了几年没有得到,而被这些MBO的经营者轻易地得到了。”    但是,作为国内颇有影响的MBO咨询管理公司、上海荣正咨询公司业务总监丁中民对MBO则是一往情深。“MBO是国有资产退出的一种方式,把国有资产的流失简单地归结为MBO是不科学的。同时,在现实的MBO实例中,几乎所有的MBO交易价格最后都不会低于净资产,因为道理很简单,交易价格的最终审批权,在财政部手中,如果财政部觉得价格太低,根本上就通不过。”丁说。    丁同时列举了恒源祥的例子。在2001年恒源祥的MBO中,4500万元的国有资产最后以9200万的价格成交,结果双方都很满意。    财政专家王福重博士认为,“MBO是近年来探索出的改革国资管理体制、完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较为有效的办法,事实上,并不是MBO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人为因素如某些政府官员腐败不廉、国有资产转让或出售暗箱操作更容易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由于MBO在明确产权、强化激励等方面可以对企业管理、尤其是对管理者产生积极作用,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着手实施MBO,更有专家将2003年定为MBO年。”此前,长期从事企业战略研究的IMU中国区首席执行官孙一鸣还对媒体做出如是预言。    “从近期看,财政部叫停MBO可能与国资委职能交接,容易造成管理真空有关。同时,便函要真正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下发,恐怕也只有等到国资委正式挂牌运转以后才有可能。”25日,专门从事MBO法律事务的北京安理律师事务所的苏文俊律师对记者说。    同时,财政部企业司的一位官员也于25日告诉本报记者,作为专司国有资产管理的财政部国有资产评估处,已经撤销。        
                           
  《南方周末》的本期报道呢,则是。。。。。。:呵呵            投行抢食MBO           南方周末 
  14:45:57             投行抢食MBO    国内网络泡沫破灭之后最大规模资金流动已经开始。忘掉那些机关算尽的管理者吧,那些藏在幕后的金融猎食者才是真正的主角      □《环球企业家》记者申音和姗姗      投行梦想    李晓春身为国泰君安收购兼并部总经理,他希望有一天,国泰君安能够像摩根士丹利、美林一样成为真正的投资银行,为客户提供全程融资方案,轻易调集以亿计的资金,并且亲自参与到杠杆收购中来。而在股市低迷公司主业不振的现实情况下,他更有创造利润的实际压力。    所以不难理解李晓春这么热衷于出席各种MBO研讨会。他并不否认已经开始拓展这方面的业务,“我手头的项目最大的资产规模有4个亿,小的也就两三千万。”    但李的收购兼并部目前更多的是作为财务顾问出现,提供融资方案设计,其本身不具备投资能力,背后也没有大资金支持。    不少券商都像国泰君安这样流露出了对MBO基金的浓厚兴趣,据说有的已把它当成主攻业务。但他们都面临着同样的难题———券商的国内融资环境很差;前两年IT泡沫后,国外风险投资都处于亏损状态,而且国内私募基金规模都不是很大,国外资金是否参与、怎样参与也是未知数;国内资金都是短线资金,通常一两年之内就要求回报。这意味着大部分都是过桥贷款,而不是股权投资,券商将为此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    不妨看一下“得天独厚”的信托投资公司。    信托公司介入MBO可以解决收购主体的法律障碍。通过信托公司接受管理层与联合收购者的委托,或者自身作为联合收购者中的成员,出面进行目标公司股权或资产收购,成为股权或资产的名义持有人,信托财产的受益人则是管理层和联合收购者,这样就合理解决了管理层设立壳公司收购产生的有关问题。信托公司通过发行资金信托计划,为收购方提供资金来源。由信托公司出面收购,还可以满足委托人的保密要求。    而私募MBO基金可将资金作为信托资产,由信托公司贷款给管理层设立的收购公司。根据信托公司的有关管理办法,信托公司管理、运用信托资产时,可以按照信托文件的约定,采用出租、出售、贷款、投资、同业拆借等方式,由此规避了政策障碍。    第一起完整的信托公司介入MBO的案例诞生在成都。四川衡平信托投资公司以“信托贷款”方式为18位全兴集团高管提供2.7亿元融资,支持其收购国有股份。    新华信托去年11月18日宣布将设立5亿元规模的MBO基金,以100万元为起点,全部向机构投资者私募。据说有多家券商想与之合作。    欲搭上信托公司这班车的还有各种“地下”私募MBO基金。业内流传的版本是,私募MBO基金可将手中资金作为信托资产,由信托公司借贷给管理层设立的“壳公司”。但一般的贷款利率并不高,只比银行同期贷款利率高一到两个百分点。关键的在于幕后协议:管理层在实行收购的同时,以同样价格将一部分股权转让给私募MBO基金。      大亨    财大气粗无疑是内地大亨们最好的写照。MBO基金只是他们日渐多元化的企业帝国中又一个新生意。    出乎观察人士意料的是,或者是事情到了“只做不说”的阶段,或者是金融领域的相对陌生感使然,现阶段的产业进入者显得有些孤寂。    再到浦东金茂大厦2604B房,已经找不到一个多月前热炒的“申滨投资管理公司”了。据媒体报道,这是烟草大王红塔集团、深圳国投、花旗银行和梧桐基金的联手得意之作,将是国内规模最大的MBO基金。    这家据说投资规模达到10亿元的基金本该去年11月底就可以正式运作。但直到现在也毫无动静。坐镇北京远洋大厦的红塔创投拒绝了本刊的采访请求。    由于事涉外资,难道中途出了什么变故?但记者遍询金融业内人士,也无人知道答案。    但红塔创投总裁王雷无疑是个有故事的人。他的智商很高,获得过英国伦敦大学电子工程博士。其早期海外金融生涯一直是以成功的证券分析师和股票经纪人的身份出现,他曾出任英国亚洲证券公司证券及股票经纪执行董事、英国LMM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董事总经理。1998年王加盟红塔集团,负责策划并组建集团资本运营,同年创建红塔兴业投资有限公司。    王雷以灵活务实著称。他评价企业的两个主要指标是市盈率和现金流折现。据说他的投资价格很少超过企业市盈率的8倍。    在其他风险投资商纷纷追逐互联网企业的时候,红塔创投却盯着新材料、高效农业、生物医药。对于员工的诘问,王的回答是:“有人一定要将经济分为新经济和旧经济,但我认为钱没有新旧。”    当然,你如果把风险投资当成王雷的主业就错了。不要忘记,红塔系从来都是股市的一支“大鳄”。这才是王的本行。    对于去年刚刚换帅的红塔集团而言,此项投资意义重大。这是口口声声要回归烟草主业的新班子在无烟领域下的最大赌注。    什么都要插一脚的还有新希望集团。去年底,新希望投资5.6亿人民币,在上海浦东成立独家控股的“新希望投资公司”,将积极建立管理者持股基金。刘永好还与福建省政府联手成立“联华信托有限公司”,据说目前5.1亿元人民币的总投资已完全到位,新希望是继福建省政府之后的第二大股东,股权在20%左右,联华信托的具体开业日期在今年2月左右。    此外,刘永好眼下还正与数十位深圳的民营企业家商谈,争取今年上半年在深圳成立另一家投资公司。据称,今年新希望在投资、信托公司上投入资金的规模将达到10亿元人民币。      主要力量    一向嗅觉敏锐的外资自然也不甘寂寞。不过,在现有的政策环境下,他们得与国内的伙伴联手,才能拿到通行证。    据悉,管理135亿美元资产的美国凯雷集团(CarlyleGroup),亦正紧锣密鼓,跟内地的买壳高手新疆德隆,筹备成立MBO基金。    美国国际集团(AIG)也于去年11月中表示,有意在国内联合中信实业银行提供MBO融资服务。但实际上,AIG在中国已牛刀小试———2000年,江苏的好孩子儿童用品集团实行MBO,除早已投资的香港的投资银行“第一上海”,还引进了AIG旗下的中国零售基金(ChinaRetailFund)以及日本软库旗下的软库中国控股,买下了政府的主要股权,外资股东占股达78%。    不过,原富明畅投资顾问公司的CEO胡云耿指出,由于国内金融领域的高管制,基金的形式无法确定,外资基金只能以投资公司面目出现,而且在税收和投资渠道等方面还有很多问题。“从市场情况来看,真正开始行动的外资基金其实很少,大规模涌入的情况更不明显。”    行事低调、出手谨慎是外资基金的共同特质。    英联投资在中国的CEO首席代表何瑞德,也许是第一个公开表示对国内MBO兴趣浓厚的外资基金管理人。    40多岁的何瑞德看起来不像一个金融家,他没有穿西装,衬衫也不笔挺,他的助手评价他“温和腼腆”。何的语速总是不急不缓,并且始终微笑着。也许是出身工程师的缘故,他非常愿意用图来说明问题,不止一次在白板上画出方框来解释他的工作。    他领导的5人小组,负责着1亿美元资金在内地的投放和管理。他与郑培敏这样的内地玩家联系紧密———英联是利宝俱乐部惟一一家向外界公开的外资投资方。    英联投资有限公司(CCP)成立于2000年6月,分别由两家英国顶级金融机构———商联保险和英国联邦投资集团———各出资50%。商联保险是英国最大全球第六的保险集团。而英国联邦投资集团是最早在新兴市场上冒险的直接投资机构之一。    到目前为止,英联在中国完成MBO收购的纪录还是空白。从2000年到现在,它们做了哪些事情呢?投资1000万美元给了中海油,这是英联首次投资一家国有石油公司。另外1000万投给了一家帐篷、折叠椅的生产商,还有300万给了一家牛奶厂:“中国成长最快企业”蒙牛。    英联的MBO操作模式是与管理层共同组建一个新的公司来购买目标公司。当然如果需要的话,还会引入其他合作伙伴。在投资前,双方需要就商业计划达成共识,管理层应该按照商业计划管理企业,对商业计划的任何更改,都应得到投资各方的同意。融资安排和结构则完全由英联负责。如果成功入主,英联将派人留守董事会,介入财务管理。它给自己定下的回报期通常是3-5年,必要时还会继续延长。    何瑞德不肯透露英联现在操作的两个项目。事实上,好像所有的金融家都拒绝谈论他们正在做的事情。他只表示其中一个涉及国有产权,另一个是从事半导体业务的企业。后者在去年的营业额4.19亿元,税后利润3600万。现在主要股东有意出让45%的股权,管理层已经拥有9%的股权。他们以此外加1000万人民币现金投资,英联投资同意出资1.5亿元人民币,管理层和英联投资将共同获得控制权。    这个圈子其实很小。    何瑞德的一位女助手曾在中国国际金融公司(以下简称中金公司)服务6年,担任直接投资部副总经理。她当年的顶头上司就是现在鼎辉投资有限公司的总裁吴尚志。    吴尚志是麻省理工的博士,年近50。年,他在世界银行下面的国际金融公司任高级投资官员。后任中金直接投资部董事总经理,名列“中金五常委”之一。在金融圈内,吴亦属顶尖高手之列。他拥有近20年国际融资背景和国内实战经验,包括对新浪的早期投资。    鼎辉投资董事、吴尚志的得力助手王振宇向本刊透露,鼎辉实际上是从中金公司分拆而来,它的前身就是中金公司直接投资部。日,中国证监会发文券商不得从事直接投资业务,中金只好将其剥离。筹备一年多后,去年10月才开始在北京正式运作。原中金直接投资部的6员大将齐聚于此。考虑到中金和国际投行摩根士丹利的血缘关系,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初出茅庐的鼎辉能和摩根斯坦利、英联一道共同投资蒙牛两个多亿。    王振宇并不否认鼎辉对MBO很有兴趣,这也是公司从最初的“鼎辉创业投资中心”变更为“鼎辉投资有限公司”的原因。但更多的细节,王拒绝透露,“鼎辉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海外,至于基金的规模到底要做多大还不确定,但我们已经成功地操作了几个项目。”    这已是一笔不小的经验财富。    “MBO不是谁都可以做。每一桩案例都是完全不同的,从价格谈判到融资方案设计,再到经营结构,需要很多技巧,没有10年以上的操作经验是不行的。而且还要熟悉中国市场情况。这样的人眼下屈指可数。”原富投资的胡云耿分析说。    胡云耿进一步指出,像英联和鼎辉这样国际经验和国内资源兼具的玩家会成为国内MBO基金的“主要力量。”    当然还得加上新桥投资———LBO(杠杆收购)的开路者、亚洲最大的LBO基金,因为MBO本是LBO的重要一支。这就使得广为业内人士推崇的单伟建的态度成了风向标。    单伟建1980年代初留学美国,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企管博士。6年前进入金融界。曾任JP摩根北京首代和董事总经理,现任新桥投资董事总经理。他的成名之作是几乎单枪匹马说服韩国政府,成功收购韩国第一银行。并在一年后,将其扭亏为盈。眼下国内备受瞩目的新桥接管深圳发展银行的艰难谈判,亦由其领衔。    单伟建认为中国的投资环境对新桥这样的长期金融投资者并不乐观。在过去5年中,新桥在中国的投资仅为1亿美元———“按照行业标准来看的话,是属于非常小的数字”。而前两年在中国搞风险投资的外资“差不多都赔了”。    不幸故事的原因大体相同。在法律和道德约束缺乏的情况下,侵犯外资的现象屡屡发生;而外资的国内伙伴往往有很多关联交易,想避免,外资必须取得控制权,这在目前还比较难;不完善的退出机制无疑也设置了障碍;而就所投行业本身而言,中国虽然有很多行业急速增长,但没有进入壁垒,各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不赚钱。金融投资者还很难进入。  
                           
  中国自相矛盾的事情简直太多了:M只是分工不同,都是平等的,为什么让他们收购;又不让贪污受贿,M哪来的RMB?    
  修罗贴的东西,我也有耳闻.上海这边现在有门道的是挖空心思,进行这个时髦的私有化动作.当然,上海是有名的强势政府,其势头还赶不上江苏那一块来的猛烈.而我的家乡浙江宁波那边倒比较平静.因为浙江那边情况特殊,民营(私营)的比例实在太高,这个mbo没什么市场.    接下去怎么玩?这些名词游戏肯定会有高人能继续构思出来的,毕竟中共剩下的肥肉还是让人眼惭啊!!
  加强监管就可以了    管理能力就是资源,这需要认可.
  制度的变革以及一些大的更迭动荡的时期,都会有这么一些情形出现,不奇怪的。    在缝隙及衔接的过程中谋求到利益,也正常。    100%的公平是不可能的,尽量完善了。    说白了是一个还富与民的动作,没玩好就还到某些少数人的腰包里去了。少量的既得利益者与大量的失落者之间的平衡以及所带来的仇富心理等社会心理不安定因素,恐怕不是短时间能够消散的。    
  作者:我是和尚我怕谁 回复日期: 14:17:56     加强监管就可以了      现在的关键是凭什么来监管?依据那一条法律来监管?谁来充当监管者,而监管者又被谁来监管??    法律的缺失是个大问题。    要知道
目前保护私产都还没入宪呢!!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创dna为什么被叫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