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硕士进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所好还是进中国移动好

学霸宿舍6姐妹5人上中科院 自信要成6位女博士
[本站声明] 上网看看奇闻网刊载此文或图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本网站部分文章或图片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最近,青岛科技大学四方校区慧园甲北313宿舍在校园里比较火,原因是该宿舍的6名女生全部顺利考上了研究生,更重要的原因是录取学校含金量较高——5人被中科院录取。昨天,记者走进这6名材料化学专业女生的宿舍,听她们讲自己的考研故事。
  5人上中科院读研究生
  “其实2月下旬考研初试成绩出来的时候,发现我们6个人全部过线之后,我们就小得意了一把。”6名女生告诉记者,每个人查到自己的成绩确实挺高兴,但更高兴的是姐妹6人一个也没有掉队。初试过了之后还有复试,6人并没有放松,而是相互鼓励着准备复试。“从初试成绩公布,到最后一个人复试结束,我们没有一人去参加招聘会,或者有其它想法。”李金燕说,想考研就不能给自己留后路。
  “自断后路”的6名女生,最终都找到了好的出路。李金燕要去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读研,秦艳敏要去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单友娜和李阳去的是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两人读的是同一个研究方向,她们不仅没在竞争中自相残杀,还实现了当初“联合对外”的目标;张彦彦考上了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6个人中5人考取中科院的研究生,只剩下刘秋红留在了本校继续读研。
  大三敲定考研目标
  材料化学专业是青科大众多专业中比较热门,也比较有优势的学科,高考录取时学生成绩普遍较好,因此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学生在校园里普遍心气较高,学院的考研氛围也比较浓厚。“我们学院有一项传统,就是每年考研成功的师哥师姐在离校前,学院都会组织他们给下一届要考研的学弟学妹开会,传授考研心得。”学院分团委书记毛常明告诉记者。
  “我是听完师哥师姐的经验分享会后就确定了报考院校,没有丝毫犹豫。”李金燕是宿舍里公认的“学霸”,她在大三下学期就计划考研了,也是宿舍里动手复习最早的一个,“大部分同学都是在大三暑假才开始复习,我是在三月份就开始复习了。”李金燕说,她对硅酸盐方向比较感兴趣,而在这一研究领域上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几乎是最强的,“前两届都有师姐考上这个所,搜集复习材料比较方便。”和李金燕一样,平时学习优异的秦艳敏、单友娜也在大三下学期定下要考研,去年清明节前投入复习。
  “我们俩下手比较晚,去年清明节她们三人都已经开始泡图书馆了,我们还在爬崂山。”张彦彦和李阳属于宿舍里的考研第二梯队,因为下手晚了一段时间,在复习过程中一直在奋力追赶李金燕、秦艳敏和单友娜的进度,“我们五个人考的专业课是一样的,所以进度特别好对照,搞得我们心里一直有压力。”
  刘秋红觉得自己基础不够好,在考不考研的问题上曾一直犹豫,又考虑到父母年龄已大,还曾一度想尽快工作养家。在父母的支持下,刘秋红最终也走上考研道路,去年9月份才开始复习,“我感觉宿舍里浓厚的考研氛围,也是促使我选择考研的一个重要原因。”刘秋红说。
  新闻延伸
  相互鼓励不让一人掉队
  青科大宿舍实行统一管电,每天早晨6点宿舍来电,为了争取更多复习时间,宿舍六人每天6点前就会起床,走最晚的张彦彦也会保证宿舍早晨六点半前就锁门。“这样我们宿舍的人可以争取每天比其他人多复习一个小时。”秦艳敏说,考研期间中午她们从来不睡觉,困了就趴在课桌上眯一会,为此每个人都备有一个小枕头,“缺觉”成了共同感受。
  早晨6点半宿舍关门后,313宿舍灯光再次亮起已经是晚上10点多了,“基本上教室楼的楼管阿姨往外赶,我们才会离开教室。”单友娜说,那段时间感觉每一分每一秒都显得弥足珍贵,“有段时间我感觉白天洗头发都是在浪费时间。”白天是六人埋头学习的时间,晚上熄灯后就是六人集中讨论再提高的过程了。李金燕说,五个考中科院的舍友考的专业课都是一样的,专业课复习经常遇到瓶颈,很多问题都是在“卧谈会”上讨论出来的。即使有时候讨论不出结果,但是通过交流可以缓解心里的压力,调整一下心态,复习思路也更清晰。不管卧谈多长时间,宿舍里都没人说考不上、不想考等泄气的话,反而互相鼓励要考就得考上。
  “舍友之间的相互鼓励和监督,给了我很大力量。”李阳说,每次遇到瓶颈想放弃的时候,就会想到宿舍里的每个人都在努力坚持,自己也不能放弃。对于3年后的打算,6名女孩没有多想,“说不定那时候313宿舍的6人会变成6名女博士。”她们自信地说。 (记者 臧旭平 实习生 廉红月 通讯员 毛常明 摄影报道)小木虫 --- 500万硕博科研人员喜爱的学术科研平台
&&查看话题
谁了解中科院研究所,化工女硕士进去非编制,以后发展怎么?
化工女硕士,去研究所非编制,待遇一般,不知道以后发展怎么样
现在中科院都在去编制化,硕士刚开始进去基本都没有编制,是项目聘用,但是有些好的所在工作两三年之内还是能够有编制的,不过我这个感觉应该是没有机会
其实并不是太想搞科研,但是比起私企怎么样,毕竟目前没有太好的选择
我觉得女生最好不要找做实验相关的工作,对身体影响还挺大的,这个我不太好比较,要看是什么样的私企
亲身经历:我见过有应届硕士进中科院的所里就有正式编制的,当然也有项目聘用的。主要取决于你的小老板(不是课题组组长或研究室室长)的地位。当然,有的研究室的效益好,工资也是会逐年乘以系数的增长的,但是和正式的肯定有差距,不同的所,不同的研究室不同。地位是最底下的,在读博士都不如。让干嘛干嘛。想好决定。
给编制也是给行政编制,不给科研编制,
我只能说你不了解科学院
那你能说说科学院是怎么样的吗?
谢谢,很中肯,确实都不一样
也一直想避免做实验,不过不太好跳
我也想知道:hand:
为什么呢,求赐教
本人博士,在科学院某新建所混了4年,项目聘用,赚的文章不少,所以以前还自我感觉还不错。由于给老板打工的,感觉累了,没有上升渠道,就去高校了。高校一看,还可以,来吧;再一看尼玛怎么没职称呀,你的干部履历表呢?你得这你得那呢,档案一片空白呀。我说我在科学院是副高呀,人家说你自己评的有什么用,都没人事厅章的,我。。。既然这样,就按6个月后讲师定岗吧,许诺的职称可能不好弄,按校内的给你聘吧。
没去中科院,去了私企,毕竟对搞科研并不感兴趣了
浏览器进程
打开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聊科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