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后的李鸿章是李鸿章一个人的战争,怎么可能不失败

甲午战争,并不是清朝和日本的战争,而是李鸿章一个人的战争
甲午战争,并不是清朝和日本的战争,而是李鸿章一个人的战争
麻辣历史小讲堂
清朝晚期历史上有很多名人,无论名声好坏,都使我们印象深刻。我们所熟悉的李鸿章,曾国藩等,都是因为代表签订各种条约而为人所知,所以在人们的印象中,这些人都是服务于腐朽清朝的卖国贼,更有人将中国近代的一切不幸都推到了这些人身上,这样做,未免太冤枉这些人了。就以李鸿章为例。李鸿章固然签订了很多让人扼腕的条约,但这不是他能左右的,他只是一个代表,代表的是大清朝,身为人臣,不得不听命于自己的上级。何况,一个国家的存亡又怎是一个人能决定的?难道中国就如此无能么?其实也不是。甲午战争之前,中国可是打败过法国的,使法国内阁覆灭。而且我们应该知道,洋务运动也不是空口说说而已,它是有实质的成效的。造船业,铁路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虽说当时日本已经完成了明治维新,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可再怎么日本也是个小国,底子薄,当时在各方面还是比不过清朝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是怎么败的?深究原因,其实有三点。一是中国虽大,然而内里已然疲软,实在是无力回天。二是当时中国的老大是慈禧,可她一心为自己好过,动不动就割地赔款,没有要倾力对抗的打算。三是当时的中国不团结。所有的这些造就了一个结果,在与日本的对战中,中国方面一直都是李鸿章一个人。当时无论是陆战还是海战,都基本上是李鸿章的淮军。清朝的战争一直都是那么几个军队在打,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打不过就赔款。清朝原本的一些军队因为战斗力一直在下降,所以根本靠不上,所以李鸿章他们才又组建了自己的军队,正是这些军队,在近代的战争中打了几场胜仗。李鸿章的淮军在战场上其实起了不小的作用,比如在甲午战争中,他的军队就牺牲了很多将领。而且维持军队的费用一直只有李鸿章在出,即便是为国出力,慈禧也从未管过。北洋舰队是清末有名的舰队之一,可是这支舰队的大小事宜都由李鸿章管,或许有人说了,这是他的职责所在,但是他能做的是管理,但管理的费用还需中央来掏,但慈禧当时一心想着的是她的生日大寿,根本不给舰队军费,李鸿章也是心有余力不足,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舰队由于缺乏经费,不能买设备,被日本舰队打败,其实这也是一种必然。当时的日本,全国上到天皇,下到百姓,省吃俭用只为供军队的开销,而中国可倒好,把本应给军队的开支挪用到慈禧的生日上,两相对比,谁胜谁负,早有预示。李鸿章以一己之力撑起的军队终究不敌倾举国之力拼出的日本军事,这也是为什么数量比日本多一倍,但还是被人家打败了,当一个军队,一个国家只有一个人时,无论你再有钱,再大,都免不了失败的命运。清政府的不管不顾,国事的衰微,造就了李鸿章,北洋舰队,洋务运动的失败,一个本应受尊敬的臣子沦为了百姓口中的卖国贼,是他的不幸,还是国的不幸?倘若中国从一开始就能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又怎会是那般结局?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麻辣历史小讲堂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严格的说,刚刚就已经成为历史
作者最新文章分享给朋友:纵议院:甲午战争就是李鸿章一个人和日本全国打下载至电脑扫码用手机看用或微信扫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二维码2小时内有效纵议院:甲午战争就是李鸿章一个人和日本全国打扫码用手机继续看用或微信扫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二维码2小时内有效,扫码后可分享给好友没有优酷APP?立即下载请根据您的设备选择下载版本
药品服务许可证(京)-经营- 请使用者仔细阅读优酷、、、Copyright(C)2017 优酷
版权所有不良信息举报电话:有人说甲午战争是李鸿章一人与日本的战争,你怎么看
有人说甲午战争是李鸿章一人与日本的战争,你怎么看
历史小家族
有一种说法,甲午战争是日本和李鸿章一个人的战争。因为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后,按照西方国家的体制建立了新的国家模型,主要一点就是军队国家化,陆海军分别由陆军省、海军省管理,职业军官带领军队,陆军省、海军省受议会的投票进行调动,由内阁代表国家行使军队权力。这种体制基本和现在大部分西方国家一样。甲午战争而中国当时是清朝末年,朝廷的正规军八旗军、绿营兵都已经腐朽堕落,严重缺乏战斗力。清朝的主力国防军就是陆军是淮军,海军是北洋水师。淮军是李鸿章一手建立的私人部队,在镇压太平军时,李鸿章组建的以安徽同乡为基础的团练地主武装,后来经过朝廷改编为正式的军队,但是这样的军队只听李鸿章一人的,没有日军的国家意识,只有自己的升官发财、贪生怕死的意识,不过也有不畏生死的硬汉。甲午陆战中的左宝贵、叶志超、宋庆等人都是过去淮军的将领。而北洋水师更是李鸿章一手组建的,几乎就是全部听李鸿章的,水师最高长官水师提督丁汝昌也李鸿章的铁杆手下。李鸿章李鸿章在那个时候,几乎是权倾朝野,管理了大量的经济、军事事务,让朝里很多人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满洲宗亲们更是狠透了李鸿章。所以在甲午战争时期,大批官员看到中国战败反而高兴,因为可以搬到李鸿章,可以镇压李鸿章的势力。北洋海军其实这句话主要是指出当时清政府对全国的动员能力的薄弱,和没有现代战争中的总体战意识。在战争中,参战的主要是北洋,其他各地都是打酱油状态。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历史小家族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最美的青春留在路上,最后的温暖献给希望!
作者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原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