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尼克松水门事件件下台的美国总统是

大家都在搜:
扫描二维码安装房天下APP
手机浏览器访问房天下
> > 问题详情
由于“水门事件”下台的美国总统是:
浏览次数:0
美国总统是: 尼克松
不知道下面这条知识能否帮助到您
3月15号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又要到了,对于购房者来说,因为买房子带来的维权事件也是层出不穷,闹心的事就没停过。房屋质量问题、车位问题等等。其实这些问题,在买房前多注意的话,也是可以避免发生的。
看一看315常见维权事件 这些骗局我们本可避免
手机动态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邮箱/手机号码!
请输入密码!
没有房天下通行证,
ask:30,asku:1,askr:22,askz:19,askd:12,RedisW:20askR:1,askD:107 mz:nohit,askU:0,askT:0askA:110
Copyright &
北京拓世宏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Tuo Shi Hong Ye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信息举报邮箱:由于“水门事件”下台的美国总统是:尼克松
  水门事件(The Watergate Scandal)指美国共和党政府在1972年总统竞选相关信息中的非法活动暴露后的政治丑闻。
  水门是华盛顿的一座综合大厦。日有五个人因潜入位于华盛顿特区的美国民主党总部——水门大厦而被捕。随后的调查表明,尼克松政府为破坏选举的进程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闯入水门只是其中之一。结果导致政府的几个官员锒铛入狱以及美国历史上破天荒第一遭出现的总统辞职。
  在5个人被捕后几天,前白宫助理小亨特和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总顾问利迪即被指控犯有盗窃......
由于“水门事件”下台的美国总统是:尼克松
  水门事件(The Watergate Scandal)指美国共和党政府在1972年总统竞选相关信息中的非法活动暴露后的政治丑闻。
  水门是华盛顿的一座综合大厦。日有五个人因潜入位于华盛顿特区的美国民主党总部——水门大厦而被捕。随后的调查表明,尼克松政府为破坏选举的进程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闯入水门只是其中之一。结果导致政府的几个官员锒铛入狱以及美国历史上破天荒第一遭出现的总统辞职。
  在5个人被捕后几天,前白宫助理小亨特和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总顾问利迪即被指控犯有盗窃罪和窃听罪。
  1973年1月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地方法院首席法官赛里卡主持审讯7名被告。在7名被告中有5人认罪,另外2人由陪审团定罪。
  日宣判时赛里卡法官宣读了被告之一麦科德的来信。信中指控白宫至今仍在掩盖它与闯入水门的关系。麦科德还说白宫曾对7名被告施加压力,要他们认罪并保持缄默。在白宫显然有牵连的情况下,尼克松总统于日宣布他已开始一次新的调查。4月30日尼克松公开声明他对卷入此案的白宫工作人员的行动负有责任。他接受了顾问霍尔德曼和埃利希曼以及司法部长克兰丁斯特的辞职,并宣布解除迪安的职务。然而尼克松一口咬定他对政治谍报活动以及掩盖错误的努力毫不知情。他选择哈佛大学法学教授考克斯为水门事件的特别检察官。后来调察中心转向参议院,开始由该院总统竞选活动特别委员会(由参议员小欧文领导)举行由电视播放的公众听证会。欧文委员会根据证词判定白宫和竞选委员会成员有罪。然而只有迪安一个人证明尼克松总统有直接卷入掩盖活动。
  日前白宫工作人员巴特菲尔德揭露:在总统办公室的谈话都录了音。考克斯和欧文委员会立即(7月23日)票传录音带。尼克松以行政特权和国家安全为由拒绝交出。当赛里卡法官命令尼克松交出录音带的时候,尼克松表示可以提供有问题的录音带的文字提要,但以不再索取总统文件的协定作为交换条件。考克斯拒不接受这个建议。10月20日总统命令司法部长理察森解除特别检察官的职务。理察森和副部长拉克尔肖斯宁肯辞职也不执行这个命令。最后考克斯的职务是由副总检察长解除的。群众抗议的怒涛迫使尼克松于10月24日交出了录音带。但赛里卡要的是9盘,他只交出了7盘。白宫声称另外两盘根本就不存在。5月20日赛里卡法官命令尼克松向特别检察官贾瓦斯基提交其他的录音带。
  7月27日—30日期间众议院司法委员会通过弹劾案。
  8月5日总统提交三盘录音带的文字本,这些文字本清楚表明总统与掩盖活动有关。因此尼克松在国会里失去了最后的支持者。他于8月8日宣布辞职,次日上午11时35分离开白宫。日继任总统福特给予尼克松以无条件的赦免,不受进一步惩处。
  日,美国联邦调查局前副局长马克·费尔特承认自己就是“水门事件”中那个曾被称为“深喉”的人,曾向美国《华盛顿邮报》记者提供尼克松总统“水门事件”的关键线索。
  1972年,美国《华盛顿邮报》记者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依据内线“深喉”的消息,捅开“水门事件”的内幕,导致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辞职下台。两名记者一直拒绝透露当时线人的身份,但是总编辑西蒙斯引用了当时一部知名色情电影《深喉》的片名,作为告密者的化名。
  日,星期日。 温暖的阳光,清新的海风,茂密的树林,松软的沙滩,构成了一幅美妙的初夏海滨风景画。画里还有错落有致的几幅别墅,那是美国总统在佛罗里达的比斯凯恩湾的寓所。正在这里度假的尼克松总统,心情和这天气、景色一样的好。 4个月前的2月21日至27日,尼克松总统在他的对外政策首席顾问基辛格博士的陪同下,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历史性的访问,从而结束了两国之间20多年的敌对状态。此举赢得了世界舆论的广泛赞扬和美国人民的普遍欢迎,尼克松的声望大振。 1个月前的5月22日至28日,尼克松又赴莫斯科同苏联领导人会谈,达成了关于限定美苏双方各自拥有 2个反弹道导弹发射场的协议,让世界在日益升级的军备竞赛中看到了一丝有所克制的曙光。 有一系列令人瞩目政绩的尼克松总统,今年任期已满,他正踌躇满志地开始了竞选连任的准备工作。这次度假,他的公文包里还放着一份竞选备忘录。在他的案头, 放着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回忆二次大战的书著《胜利与悲剧》,这本书他已读了几遍, 他想进一步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尼克松并没有意识到,正当他向胜利的高峰攀登时,悲剧也在悄悄地向他袭来。 此刻,尼克松正端坐在沙发上,漫不经心地浏览当天的报纸。他有早读的习惯, 看报就像吃早餐一样必不可少。《迈阿密先驱报》第一版左侧的一段小新闻引起了他的注意,其标题是:“企图在民主党总部装窃听器的迈阿密人在华盛顿被拘留”。 到自己的竞争对手民主党总部去实施窃听,真有意思,尼克松不由自主地看了下去。报道说,昨天(6月17日)夜里有5个人在华盛顿的水门大厦被捕,民主党全国委员会总部就设在该处。这5个人中,有4个是从迈阿密去的,其中一个自称是中央情报局的职员,另3个是古巴人。他们随身携有照相机和电子侦察设备,是戴着橡胶手套安装窃听装置时被发现,当场被捕的。 据尼克松自己在回忆录中说,他的第一个感觉是这段新闻荒谬得很,古巴人到美国民主党总部来装窃听器,真会开玩笑。所以,他把报纸放一旁,便自由自在地投入大海畅游了好久。后来他甚至觉得,这是有利于他竞选连任的消息,因为它可以声明, 由于有“左派”之称的竞选对手、民主党总统候选人麦戈文一向对古巴卡斯特罗政权采取谦让政策,在美国国内的古巴侨民都害怕这一点,故在民主党总部实施盗窃。这样的消息传播开来,可以狠狠打击民主党。 然而,事情并非像尼克松想象的那么简单,那么如意。被捕的5个人中,那个自称是中央情报局职员的麦科德,实际上是尼克松的“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的安全顾问,其余4人也不是什么古巴人,很可能是受雇于“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的特工人员。 一石激起千层浪。有如此前景的麦科德等人的被捕,使水门事件很快变成了新闻界热炒、全国关注的爆炸性新闻。 专门辞去司法部长职务、充任尼克松的竞选连任委员会主席的米切尔,不得不向新闻界声明,在水门大厦被捕的那 5个人的行为,纯属他们的个人行为,与本委员会毫无关系。 民主党展开了攻势。它们对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和这伙窃贼提出民事诉讼,要求 赔偿100万美元,后来又增至640万美元。当时它们并没有想到,它们本来可以得到的更多——当然,并非是指金钱的数额。 两天后,即 6月20日上午,《华盛顿邮报》的一则消息使尼克松不安起来。报道 说,从被捕的人员随身携带的通讯录中,发现了曾在白宫任职的前中央情报局特工人员,他叫霍华德·亨特,在尼克松的高级顾问科尔森手下任职。闻此消息的白宫,像挨了地震。 昨天刚从度假地返回华盛顿的尼克松,见报后马上召来其心腹、白宫办公厅主任霍尔德曼商谈此事。一个多小时很快过去了,似乎还没有找到万全的对策。下午继续探讨同一个问题。情况不明而又怕牵连的尼克松,首先要求霍尔德曼如实告诉他,在 我们“自己人”中,不管属于哪一层次的官员,是否已经使我们卷入这个尴尬的局面。 然后一起研究,目前的一切调察与口供,如果进行深察细究,会不会让民主党抓住把柄,对我们竞选不利。据尼克松日记记载,米切尔曾在电话里神秘地告诉霍尔德曼别卷入此案。但此时霍尔德曼很肯定地向尼克松保证,白宫的官员不会被牵涉到此案中, 米切尔也与此事无关,尽可以放心。听到这一保证,尼克松担心被信心所取代,他决定采取以攻为守的策略。 然而,霍尔德曼还告诉他,察究水门行动的主使人已经察到竞选连任委员会财政 组的法律顾问戈登·利迪身上,联邦调察局正在追察因水门事件被捕的麦科德身上携带的款项,该款项很可能出自竞选连任委员会。“必须阻止联邦调察局追察那笔钱的 来源!”尼克松不容置疑地说。后来,中央情报局的一位高级官员授权向联邦调察局代理局长打电话,请他“别管这件事”,因为在这两个局之间,早有互不干涉对方秘 密行动的协议。 尽管白宫利用其执政的权力进行掩盖和阻挠,检察机关对水门事件的调查仍在进行。9月15日,在取得必要的证据之后,在这一事件中当场被捕的麦科德等5人被依法起诉,同时被起诉的还有中央情报局的特工人员霍华德·亨特和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的法律顾问戈登·利迪。 尽管有水门事件的阴影缠绕,尼克松争取连任的竞选依然搞得有声有色。大选前夕的10月26日,从巴黎回国的基辛格特使,向美国人民公布他与北越代表黎德寿进行一系列秘密会谈的成果,宣称:“和平即将到来。”这给尼克松政府的政绩本上又增添了浓重的一笔。尼克松毫不留情地嘲笑他的竞争对手民主党总统候选人麦戈文之流, 是“嘲笑我们国家的过去和将会妨碍它的未来的激进集团”。他针对麦戈文借口水门 事件攻击他的政府是“最腐败的政府”一说进行抨击道:“这些年来批评美国的制度已变得很时髦。批评者们坚持认为,它是如此偏颇,如此腐败,如此不义,以致我们应该摧毁它,用别的什么东西取代它。我完全不同意,我相信美国的制度。” 麦戈文显然不是尼克松的对手。在中学时代就以擅长演讲和辩论著称的尼克松, 巧妙地将对手指责他和他的政府的腐败,变成了攻击美国制度的腐败。尽管水门事件的许多事实已经揭露,但美国选民们似乎对此并不太在意,他们更看重尼克松政府的政绩,所以,11月7日公布的大选结果,尼克松就得了61%的选民票和520张选举人票, 而麦戈文只获得 34%的选民票和17张选举人票。这是在美国总统选举的历史上少有的 以如此悬殊的票数决出胜负的一次。 以米切尔为首的总统连任竞选委员会成员个个喜形于色,他们似乎忘记了还有 7 个“难兄难弟”因水门事件正在失去自由的监狱里接受审讯。 尼克松满面春风,走马上任,开始了新的一届总统任期。在1973年 1月20日的连任就职演说中,他还没有忘记抨击他的对手:“在每一个关键时刻,我们总是受到那些认为美国一无是处、绝少正确的人们的困扰。但是,我深信,这不是历史对我们有幸经历这些非凡的年代的评判。”他在演说中自豪地用了一连串“让我们感到自豪的是……”的字句,宣称“本世纪美国的经历在世界历史上是无与伦比的”。 然而,水门事件的阴影并不因为尼克松满面春风而消散,相反却一步步向他逼来。 当尼克松在台上发表连任就职演说时,对水门事件被告的审讯也在抓紧进行。这场审讯从1月8日开始,被告在巨大的压力下开始交代其犯罪事实,有的公开表示对各种指控服罪。他们究竟做了哪些交代,会不会将白宫里更大的人物牵扯进去?还有,为掩饰真相而做出的种种努力,会不会弄巧成拙,欲盖弥彰,反而增添新的罪证?这一切, 都使白宫弥漫着一种焦虑的气氛,尼克松及其心腹官员更是坐立不安,失眠频频。 本来应该沉浸在竞选连任胜利的喜悦之中,如今却被水门事件的阴影所笼罩,尼克松未免感到沮丧。他这时似乎已经意识到,从一开始阻止调查就是个错误,而且是比到水门大厦民主党总部安装窃听装置本身更大的错误。但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身份和形象,这条路哪怕是错了也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风雨飘摇的白宫,仿佛在经受地震后日益增强的余震的煎熬,谁能保证这不是又 一次更大的“地震”到来的前兆呢?
  丢卒保车,大总统挥泪斩马谡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曾想以攻为守的尼克松总统,渐渐地处于防不胜防的境地。 尼克松在1973年 2月14日的日记中,忧心忡忡地写道:“我可以料想得到,假如法官把亨特叫到面前,拿35年的刑期来恫吓他,他很可能为了免受刑罚而就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全盘吐露。” 亨特,这个中央情报局的特工人员,不仅与潜入水门大厦民主党总部的 5名案犯 有牵连,而且他曾和总统竞选连任委员会的法律顾问利迪一起,在白宫的纵容下,私闯心理治疗专家埃尔斯伯格的办公室,企图窃取加害埃尔斯伯格的材料。这个埃尔斯伯格曾经把五角大楼关于越南战争的秘密材料交报社发表,对尼克松政府不利,政府 起诉他盗用文件罪,正在受审。白宫显然想置他于死地。一旦这一事件抖露出来,岂不是又一次“地震”。 如何使亨特保持沉默,或者绝不供出幕后的纵容者,是一件棘手的事情。 3月21 日上午,在尼克松的椭圆形办公室,总统和他的法律顾问约翰·迪安商谈着。 “亨特给竞选连任委员会的一名律师写信,索取12.2万美元,作为个人和请律师的费用。他甚至规定了交款期限。”迪安向尼克松通报了这一情况。 “他们到底想要多少钱?”尼克松知道,有第一笔,就会有第二、第三笔钱;有第一人,就会有第二、第三人要。 “在整个诉讼期间,至少要付 100万给各个被告。”迪安报出了一个不少的数目, 虽说这一数目对美国总统来说是不难办到的,但在风声很紧的情况下,毕竟要冒不少风险。 从迪安的口气中,似乎不想再去冒险。骑虎难下的尼克松总统,却只有按照既定方针走下去这一条路。他曾两次向公众信誓旦旦地保证,他和他领导的白宫在水门事件一案中是清白的,经得起调查的。如果退缩的话,他和他的政府岂不成了信誉扫地的说谎者和骗子。 “也许我们这样做是错的”,尼克松缓缓而又坚定地说,“但此时此刻,你难道不同意最好的出路是把亨特的问题妥为应付吗?我想,此时此刻,这是值得一为的。” 他显然把赌注押在了让被告守口如瓶上。他是在位的总统,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这样押宝也许有他的道理。因为,如果这些被告拿了钱,还想获得自由,即使法院判他 重刑,作为总统还有特赦罪犯的权力。有总统作强大的后盾,聪明的被告是不会吐露对总统及其领导下的白宫不利的事实的,尼克松相信这一点。 迪安嘴上答应了总统的要求,心里却像挂了15个吊桶,七上八下,惶惶不安。 尼克松在回忆录中承认:“从事后看,这一天是我任期内一个悲惨的转折点。” 事实正是这样。不久便“反戈一击”的迪安,使尼克松和白宫狼狈不堪。 迪安不仅说出了白宫几名重要人物与5名窃贼潜入水门大厦民主党总部一案有关, 而且坦白了案发后的一系列掩饰真相的企图。他公开表示,白宫的办公厅主任霍尔德曼、总统的内务顾问埃利希曼以及他自己,都卷进了此案,有“阻挠司法的举动”。 他还透露,总统的私人律师坎姆巴克曾受命筹款给水门事件一案的被告。 而关在狱中受审的麦科德,也指控争取总统连行委员会主席,前司法部长米切尔应对他们潜入水门大厦民主党总部行窃一案负责,并且供出在受审期间,有人表示可以宽赦,交换条件是他缄口不语。 负责审理水门事件一案的联邦地方法院法官也似乎打定主意要与白宫过不去。在 3 月底进行的宣判中,对第一位将政界要人牵进这一事件的被告麦科德从宽处理,予以保释,而对其余4名潜入水门大厦行窃的被告则予以重判,暂定为40年徒刑;与此案有关、又犯有私闯埃尔斯伯格医生办公室行窃之罪的亨特和利迪,前者被暂判为入 狱35年,后者曾因不肯开口而犯了蔑视法庭罪,就此暂判为6年零8个月徒刑,另处罚款4万元。 轻重悬殊的宣判,给至今抱有侥幸心理、不愿吐露全部事实的被告形成了巨大的威慑力。尼克松明知这样的判决过重,甚至实属蛮横,因为对一些杀人犯的判决也不至于如此;但也不得不承认,这是地方法院法官所采取的一种文明的策略,就是要促使被告说真话,因为他们的宣判并非最后的判决,如果坦白交代,检举揭发有功,麦科德就是他们的榜样。 随着水门事件真相的不断抖露,群情激愤,舆论大哗。尼克松的防线是如此脆弱, 已经到了不找几个替罪羊就难以过关的程度。 4 月中旬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接替米切尔担任司法部长的理察德·克兰丁斯特, 急匆匆地求见总统尼克松,说有要事相告。无心度假、正在白宫举行午后宗教礼拜仪 式的尼克松,在仪式结束后马上同他进办公室密谈。克兰丁斯特省去了拐弯抹角的客套话,直截了当地告诉总统:“迪安把我们告了。霍尔德曼和埃利希曼被认为是授权闯入水门大厦行窃的主谋人。”“不,这不可能。”尼克松惊讶得差点叫了起来,紧接着又半信半疑地问他的司法部长:“真有其事?”克兰丁斯特没有正面回答,说: “让刑事厅长来谈,您看如何?”尼克松点了点头。 不一会儿,身穿一件脏兮兮的T恤衫和一条湿漉漉的牛仔裤,脚蹬一双网球鞋的司法部刑事厅厅长亨利·派德逊,在克兰丁斯特的带领下,走进了尼克松的办公室。 他是在洗刷游艇时被召来的,连衣服也没来得及换。下属官员如此打扮到白宫来,实属不敬,要是在平时非被轰出去不可,但这次尼克松只是皱了一下眉头,便让他将掌握的迪安指控的情况一一道来。这位厅长迟疑了一会,瞥了身旁的部长一眼,在得到 “照实说”的眼神暗示后,便将迪安如何指控总统的办公室主任霍尔德曼、内务顾问埃利希曼卷入水门刑事案的情况做了汇报,末了还斗胆建议:“应该让他们两个辞职, 不然会有麻烦的,会使您和您的总统职位处境难堪。” 尼克松默默地听着,思索着,眼睛直愣愣地望着天花板,半晌没说一句话。克兰丁斯特部长和派德逊厅长面面相觑,不知所措。“你们走吧。”尼克松有气无力地说。 宽大的办公室只剩下沉思的尼克松一人。“好一个吃里扒外的迪安!”尼克松想 对他施加压力,让他明白作为总统可以阻止他获得行政豁免权,到头来一样受刑,可 是又担心把他逼急了眼,说不定会把指控的矛头直接转向他。 “我没有什么把柄掌握在迪安手里。”尼克松的心里暗暗地为自己打气。虽说他事先确实没有授权任何人去干闯入水门大厦民主党总部安装窃听装置这样的蠢事,但事后的掩盖行动他能逃脱罪责吗?一想到这里,他的心又有点发虚。虽说他和年轻的法律顾问迪安商谈掩盖对策时,没有第三者可以出来证明,但谁又能保证没有留下任何可以作为证据的话柄呢? 苦思冥想,绞尽脑汁,还是没有找到自己满意的对策。想找几个心腹顾问来集思广益,可是不少人已经涉嫌水门一案,要是再冒出一个像迪安那样“反戈一击”的顾问,那不就更惨了。看来,只有变以攻为守为以退为进了,“丢卒保车”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尼克松终于拿定了主意。 几天后,霍尔德曼和埃利希曼被召到总统办公室。尼克松把上次司法部长及该部刑事厅厅长谈的情况一五一十地讲给他们听,然后,婉转地请他们拿个主意。这两个人是尼克松的得力助手和多年的忠实朋友,为他谋取总统职位立下过汗马功劳,如今, 要尼克松开口让他们辞职,实际上是把他们开除出白宫,尼克松真是有点开不出口。 霍尔德曼和埃利希曼显然被总统介绍的不利于他们的事实惊呆了。虽说这些事实都是他们经历过的,但一旦作为罪证指控则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非常敏感而又特别能领会总统意图的办公厅主任和内务顾问,此刻,只有吞下辞职这杯苦酒,以便保全总统和白宫的面子。“我们会现实地面对这一切的。”霍尔德曼和埃利希曼说这话时,眼睛有点发红,鼻子开始发酸。 三人相对无语。谁也没有说出“辞职”这两个令人难堪的字眼,但谁的心里都非常明白。还是彼此心照不宣吧,各自的心情当然有所不同。 尼克松后来在回忆录中这样描述他当时的心境: “我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要他们离职,真是自私得可以了;不过我还不至于狠心到 能够心安理得地伤害自己所深切关怀的人。我忧虑他们被迫辞职时所受的打击,但我 更忧虑他们留任不去会使我遭受的打击。”“我现在的问题,是必须把做过一些我亦有份之事的几个朋友开除。” 4月30日晚上,尼克松向全国发表讲话。他重申自己与水门事件没有牵连,但接 着又说,他将为那些“在一件他们原来深信是正确的事情中可能犯了错误”的下属承 担应负的责任。尼克松借此机会宣布:“今天,我做出了任期内最难的一项决定,我接受了白宫两位最亲信僚属的辞呈。他们是霍尔德曼和埃利希曼,称得上是我有幸遇到的最优秀公务人员中的两位。”他用如此赞美的语句,送给被迫辞职的朋友,与其说是对朋友的抚慰,倒不如说是为了使自己的心里也好受些。同时宣布已经辞职的还有那个“反戈一击”的顾问迪安,以及司法部长克兰丁斯特;前者如果不从白宫清除 出去,怎解尼克松的心头之恨,后者辞职是因为他的一些亲密同事可能“与违反美国法律的某些行为有牵连”。 尼克松演出了一幕现代“挥泪斩马谡”的话剧。然而,就像马谡被斩并不能夺回 失去的街亭一样,丢了“卒”的尼克松能保住自己这个“车”吗?
美国立国200多年来,迎来送往,共有44任总统。值得赞赏的是,这些 总统们在权力交接时都是平稳过渡,没有一个人会贪恋权位而拒绝下台,也 没有哪次选举不是按照法定...
日,星期日。 温暖的阳光,清新的海风,茂密的树林,松软的沙滩,构成了一幅美妙的初夏海 滨风景画。画里还有错落有致的几幅别墅,那是美国总统在佛罗...
门就是丑闻的意思
日,理查德·尼克松成为第一位辞职的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辞职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水门”丑闻。
  日凌晨2点半,...
水门事件的得名是因为当时事情发生在美国华盛顿的水门饭店,而后来的“情报门”等等都是从水门事件引申出来的名字,只有水门事件确与“门”有关,后来的都没有门了,呵呵…...
答: 备孕需要注意什么啊?听说孕前也有许多事情要注意的,但不是很了解,有亲能给我说说吗。
答: 嗯,还不错啊~~我同学去年报的他们的班
答: 哦!我去年的!我面试前一星期就去了,找到导师,就拿了一点土特产,表表心意,表示会努力好好学习.
导师很善意,不会为难学生,问我带专业书没,拿出来,给我大概讲了一...
答: 教育硕士没出成绩呢,其他的差不多了。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因水门事件而下台的美国总统是-3
观世音菩萨的道场是在: 南海菩陀 由于“水门事件”下台的美国总统是: 尼克松 “四大人种”中的黄种又做: 蒙古人种 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的领导人...
由于“水门事件”下台的美国总统是―― 尼克松 5. .“四大人种”中的黄种又做―― 蒙古人种 6. 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的领导人是―― 陈独秀 7. 辽宁又称...
“水门事件”下台的美国总统是: 尼克松 世界三大人种是: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黄种人又做: 蒙古人种 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的领导人是: 陈独秀 三大火炉是: ...
“水门事件”下台的美国总统是: 尼克松 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的领导人是: ...才思教育 才思教育,因才思教。 0 0 0.0 文档数 浏览总量 总评分 相关文档推荐...
“水门事件”下台的美国总统是: 尼克松 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的领导人是: ...才思教育 才思教育,因才思教。 0 0 0.0 文档数 浏览总量 总评分 相关文档推荐...
“水门事件”下台的美国总统是: 尼克松 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的领导人是: ...才思教育 才思教育,因才思教。
3.6 文档数 浏览总量 总评分 相关...
出于拉拢选民的考虑,将&祸水外引&是美国政客转移矛盾的伎俩,反华 言论则是他们...然而,尚未来得及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尼克松就 因“水门事件”提前下台。继任总统...
朝阳 我国大陆轮廓基本形成的地质时代是: 岩浆活动 下列关于埃及的说法,错误的是: 农业仍是国民经济中的主要支柱 由于“水门事件”下台的美国总统是: 尼克松 “...
杜鲁门因罗斯福去世,约翰逊因肯尼迪遇剌,福特因尼克松下台而分别继任总统。此外,有...结局最尴尬、最有争议的总统理查德?尼克松 1974 年 8 月,尼克松因“水门事件...
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在《华盛顿邮报》上曝光了“水门事件”,这次事件直接导致了尼克松的 下台。 回顾历史,不难发现:肇始于 18 世纪末美国总统竞选活动始终与各类...观点>1976:专机迎接尼克松访华
《中国新闻周刊》
编辑部稿件推送平台
1976:专机迎接尼克松访华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中国人邀请尼克松(再次)访华,是在刻意强调福特小心迟缓的步伐和尼克松举世瞩目的破冰之举之间鲜明的对比,从而清晰地释放出这样的信号:他们对中美关系的进展缓慢深感不满。”
  日,外交部礼宾司司长朱传贤(左一)、中国驻美联络处政务参赞钱大镛(右一)随专机抵达美国洛杉矶机场,接尼克松及夫人一行访华。
四人在飞机舷梯顶端合影。图/受访者提供
& & &原标题:1976:专机迎接尼克松访华
  &中国人邀请尼克松(再次)访华,是在刻意强调福特小心迟缓的步伐和尼克松举世瞩目的破冰之举之间鲜明的对比,从而清晰地释放出这样的信号:他们对中美关系的进展缓慢深感不满。&
  本刊记者/周瑶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本文首发刊载于《中国新闻周刊》总第643期
  &我在等你们的父亲。&
  日,在中南海&游泳池&,毛泽东对应邀来访的尼克松的女儿朱莉&艾森豪威尔和女婿戴维&艾森豪威尔说。
  此时,美国总统福特前脚刚走。12月1日,福特对中国进行了为期4天的访问,双方没有发表联合公报。1972年曾让毛泽东和尼克松走到一起的苏联问题,在1975年成了毛泽东和福特之间的障碍。
  为了打破僵局,毛泽东作了一个谁都想不到的决定:邀请因水门事件下台的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访华。&
  &超礼宾&
  这并不是尼克松下台后第一次接到访华邀请。
  1974年8月,尼克松辞职回到加利福尼亚没几天,就意外收到了周恩来的电报。周恩来表示了对他的良好祝愿,邀请他再次访华。
  两个月后,尼克松因患静脉炎住院,毛泽东亲自打来电话慰问,并表示中国在任何时候都欢迎尼克松来访。
  1975年7月,美苏首脑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尔会晤,签署了旨在改善共产主义阵营与西方国家关系的《赫尔辛基协定》。同月,毛泽东在与来访的泰国总理克立会谈时说:&水门事件过分夸大其辞了。请写信告诉尼克松,说我很想念他。&
  当时,中国&出土文物展&正在美国举行,8月28日将在加州的旧金山举行闭幕式。时任中国驻美联络处政务参赞钱大镛在党委会议上向联络处主任黄镇建议,闭幕式后可以顺道拜访尼克松夫妇。黄镇认为,尼克松是下台的总统,时机不合适。没想到,过了两天就收到外交部的电报,指示黄镇去拜访尼克松夫妇。
  闭幕式结束当日,黄镇、朱霖夫妇带着钱大镛和一等秘书沈若云,前往洛杉矶圣克利门蒂拜访。
  87岁、曾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的钱大镛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们按约定时间抵达时,在大门外摁了很久的门铃,才有一个警卫人员来开门。晚上吃过便餐后出来,庭院里一片漆黑。总统夫人解释说,可能是工作人员忘了开灯。这不禁令钱大镛感慨,总统一旦下台,&门前冷落车马稀&。
  这一次,黄镇带来了中国更为迫切的邀请:如果尼克松的身体状况允许的话,毛泽东希望尽早见到他。
  尼克松马上给时任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打电话,说只要福特不反对,他准备于9月份动身前往中国。基辛格说服了他:如果辞职不满一年的前总统,在现任总统福特本人访华之前先访华的话,会让新政府很难堪。
  现在,福特的访华已结束,对于女儿女婿捎回来的毛泽东的再次邀请,尼克松立刻接受了。
  1976年新年过后不久,时任外交部副部长王海容向外交部党委传达了毛泽东的指示:派专机赴美,迎接尼克松,而且,仍然要按照元首的规格来接待他。
  79岁的朱传贤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派礼宾司长坐专机去接一位下台的总统,这属于&超礼宾&。
  在已在外交部礼宾司工作了整整10年的朱传贤的印象中,中国派专机去接他国政要只有一次。那是在1975年,他随专机前去迎接非洲莫桑比克候任总统萨莫拉访华,因为&对方穷&。
  这次情况更特殊。尼克松在任时,为其前任林登&约翰逊总统安排的待遇是出门旅行可以使用军用飞机,但他的继任者福特并没有给他同样的待遇。
  按照惯例,外交部成立了一个专门的接待组,除朱传贤外,成员还有钱大镛。他陪同朱莉夫妇从美国来华,之后奉命留在北京参与此次接待工作。
  尼克松办公室主任、海军上校杰克&布伦南是主要对接人。他发来电报告知,尼克松不久前刚做完静脉曲张的手术。为此,接待组决定,机组返程时尽量不停留,减少在途中的时间。
  中国民航总局北京管理局迅速组建了专机机组,由北京管理局副局长曲延绍带队,和机长李学忠、肖德亮一起,执行专机任务。
  管理局专门对飞机进行了改造。机舱中部隔出了两个房间,尼克松和夫人各占一间,机舱后部作为美国随行人员的休息处,前部供中方人员所用。机上还配备了小灶,可以同时供应中西餐。 &
     
copyright(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14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门事件是怎么回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