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国当前的社会边缘群体及其蒂特马斯社会政策十讲问题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熟悉权威文献资料的检索编辑,立足网络,服务大众
 下载此文档
低保边缘群体社会救助困境分析
下载积分:586
内容提示:低保边缘群体社会救助困境分析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24|
上传日期: 15:29:49|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586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低保边缘群体社会救助困境分析
关注微信公众号把你最喜欢的栏目添加到这里来哦
猎奇、审丑与异化,是看向社会底层和边缘群体的残酷目光
10:33 来源:澎湃新闻
某视频软件首页截图。《残酷底层物语:一个视频软件的中国农村》(下文简称《残酷底层物语》)刷屏了不少人的朋友圈,接着,又因为多次举报,作者X博士的公众号被封禁,引发了众多争议,有读者甚至留言惋惜这些“严肃的思考和考据”就此消失。然而,这篇在文末号召大家不要以猎奇的目光来看待中国广大农村阶层的文章本身却颇具魔幻色彩,用过分夸大的例子讽刺性地折射出这个时代并不鲜见的一种荒诞:看上去拉近了不同地区和阶级的互联网上,文化与经济的巨大裂痕愈发明显,边缘群体和底层阶级这些“失语者”则以相当扭曲的形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从山歌教到快手:“农村面貌”的展现与异常化《残酷底层物语》中的荒诞集锦尚不能代表这个app用户的全貌,更不能代表庞大且面目复杂的农村底层群体。  快手APP截图互联网的普及看上去抹平了人与人之间的所有界限,当隔壁村王二丫和李狗蛋都可以开始网聊的时候,他们的生活也似乎透过屏幕触手可及。怀着最强烈的好奇心,无数看客们随着各种的指引向中下阶层的“神秘世界”大举进军。由此,一种“乡村魔幻现实主义”流传开来。例如,《残酷底层物语》一文就通过一个直播app,详细描述了各种匪夷所思的“底层奇葩生活”:自虐吃玻璃、鞭炮炸裤裆、十五岁年轻孕妇、6岁纹身小孩等等耸人听闻、不可思议的故事被隆重地推出,满足了中上阶层心中压抑已久的窥探欲。通过这些故事,农村底层民众,这个一直以来都广泛存在但在公共视野中几乎没有发言权的庞大群体似乎被重新发现和看到了。不少看客的想法正像X博士所宣称的:“如果毛主席生活在今日的话,他不必花几个月时间走访农村,只需扒拉扒拉这个app,就能了解中国乡村的精神面貌。”在微信号被封后,X博士也在一封给粉丝的公开信中总结说:“经过这次事件我好像有些明白了,这世界的真实现象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的。”然而,其实只要简单的浏览就会发现这些信息的荒诞和夸大,和“这世界的真实现象”相距甚远。就算在作者举例的快手这一app上,展现农村地区生活的视频中的绝大多数,就算和城市的风貌有一定差距,也基本是一些泛滥可陈的内容,如直播家中的宠物产仔;直播通过异形相机扭曲形象搞怪;直播附近的活动;直播自己新买的衣服……与中上阶层的趣味和生活方式差别并不巨大。《残酷底层物语》中的荒诞集锦尚不能代表这个app用户的全貌,更不能代表庞大且面目复杂的农村底层群体。尽管如此,《残酷底层物语》的广泛传播并非偶然。无论刚刚接受互联网普及的底层如何渴望在互联网上彰显自己的生活,互联网的主流话语权者绝大多数依旧是对农村一无所知,自小生活在城市里的中上阶层。对于绝大多数网民来说,平庸无奇的农村景观并不值得一看,永远只有最惊奇的景观才值得传播。于是,网络疯传的几乎都是一些“极致”的农村生活碎片,在这些以偏概全的碎片中,广袤而失语的农村被一再扭曲:有着乡愿情怀的知识分子们反复转发并歌颂着山青水秀的乡村景色,而普罗大众更热衷于观看“农村婚礼闹洞房大全”,“某村冥婚习俗”,“某地极度重男轻女”等带着一种由文明社会向下窥探蛮荒之地风俗意味的作品。有时候,一些从农村传播出来的文化作品甚至会因为其“落后”而受到猎奇人士的追捧。爆红一时的“山歌教”就是一例,“山歌教”是指一群在网上热烈追捧制作粗糙的山歌mv的网友们。尽管他们自诩为热爱山歌的“教徒”,但这种热爱和山歌本身并无关系,主要是惊叹于因为mv中粗俗的台词和糟糕的拍摄手段,演员土气的服装等。前不久,几支较为著名的云南山歌mv还被传上了youtube,并且获得了巨大的播放量。底下的评论不是直接进行嘲讽,就是饶有兴趣地表示围观。在一些粉丝推广的帖子中,称之为“魔性”的“乡土奇幻风格”。这些数年前拍摄的低画质音乐mv充分满足了观看者们猎奇的趣味,审丑的癖好和对低俗乡村文化的想象。需要奇观抚慰的中产,迎接着庞麦郎,张全蛋和其他面目模糊的表演者庞麦郎。  视觉中国 资料图一名姿态局促,名字土气的流水线工人自以为是地说着口音浓重且错误频出的英语来博人一笑——如果说山歌教和快手视频只是城市精英对于部分农村生活的夸大和不全面认知,张全蛋这一虚构角色的创造和风靡则完全体现出了很大一部分某种刻板印象中恶毒而优越的趣味。凭借夸张的演绎,“销魂”的发音和犀利的“吐槽”风格,张全蛋被网友称为“富土康质检小王子”,就这样,一个虚假的底层工人形象被建构起来。 亚里士多德说:“可笑的东西,是并不招致痛苦和危害的某种丑怪的东西。”而张全蛋的搞笑特质就源于他身上“丑怪”的部分,但却很难说它是“不招致痛苦的”。节目雇佣的工作人员演绎了一个大众刻板印象中的底层工人形象,他蹩脚的发型,粗糙的工作服,夸张的表情动作和自以为是的“无知”让人发笑,而这种“无知”所来带的乐趣,大概只有英语说得比他好,学历比他的高,工作比他的更“体面”的人才能懂得。 与此同时,真正的富士康工人们在现实世界遭遇的苦涩, 在那个逗乐的张全蛋身上被消解掉了。笑声过后,工人们发出的声音仍然显得微弱不堪。需要奇观抚慰的中产阶级如果不能发现奇观,就选择创造奇观,“审丑”在网络流行文化中铺天盖地地流传开来。不少网络节目和视频作品中开始有意塑造一些奇特丑陋的底层形象,他们大多有着油腻的头发,穿着不得体的廉价衣服,他们通过“装X”,奋斗,追求“男神/女神”等等方式拙劣地想要挤入上层社会而不得,频出丑态,不由得令人觉得妙趣横生,捧腹大笑。从奇葩小月月到“鉴黄师”唐马儒,这样形象屡见不鲜。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自发的底层文化由于“画虎不成反类犬”,显得尤其具有戏剧效果,以至于被追捧,被反复演绎。庞麦郎的走红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带有浓重口音和乡土气息的rap和自以为酷炫的对滑板鞋的追求给观看者们带来了巨大的优越感,以至于《我的滑板鞋》曾作为“神曲”传唱,还有公司为他炒作,给他出mv。认真写歌的庞麦郎也许很难理解,许多自称他的“粉丝”的人们看向他的目光中有多少鄙夷和戏谑的成分。甚至就连媒体,对他也并不友好,一篇采访他的著名文章《惊惶庞麦郎》中刻画他是一个“头发板结油腻,弓着身子站在上海普陀区十字路口”的男人,反复暗示着他的精神问题和不自量力,而且还着重描写了他糟糕的卫生习惯:“女服务员正在把旧床单扯下来,一抖,毛发,皮屑泼泼洒洒地散在空气中”。一个个“奇葩”的出现和塑造充斥着精英文化对底层阶级流动努力的嘲笑,嘲笑的背后映射了社会底层阶级的尴尬处境: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信息逐步流通,底层阶级在努力向上层靠拢,例如几年前流行的农村“杀马特”青年,凭借廉价仿名牌服饰和“山寨手机”等穿戴追求城市流行文化以及现在淘宝普及之后,很多偏远山区的买家也开始在买家秀上“秀大牌”;另一方面,中国的城乡差异尚不能较好弥合,收入微薄且文化资本缺乏的“杀马特”青年和穿着艳俗豹纹的农村大妈们任何的一次精神文化上的更新以及努力向城市文明靠拢的行动,都难逃被围观、被贬损、进而又很快被忽略的命运。对其他边缘群体的消费:扭曲和失语的他者们《为什么朝鲜男人都热衷纹身》、《你想知道午夜巴黎妓女的味道吗》、《连毒枭都不敢进入的墨西哥黑市里,卖器官的小贩和人妖在教堂门口踢球》……这些刺激眼球,耸人听闻的标题都来自于近年来引起较大关注的公众号公路商店。可以说,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猎奇话题已经成为了公路商店的一种特色。而《残酷底层物语》的作者X博士由于在近日连续发出《气功热:魔幻现实主义在中国》、《核战争之后的乡村爱情》、《黑帮,宗教与铁锈:忧郁的东北》、《你小时候在公园里见的那些人头蛇身,花瓶姑娘到底是什么》等奇文,被网友评论笑称其正在逐渐地“公路商店化”。从标题上就不难看出,并不只是广大的农村群众在互联网上有着被围观,扭曲的风险,其他不常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的小众文化和边缘群体,往往也难逃异化的命运。一旦详读这些文章内容就会发现,诸如此类的文章,尽管打着关心小众群体的旗号,但多半依旧是以大众的视角出发,将一些“爆点”作为猎奇的噱头,选取某些极端和罕见的事例或者私人感受来代表一个群体,完全谈不上客观,更谈不上全面,只是指向一种窥探“异世界”的可能——通过对离奇图景的观赏和意淫,看客们似乎能够短暂逃离庸常的平日生活。更令人惊讶的是,这种猎奇还可以直接转化为文化标签和消费。通过夸大独特疯狂的生活形态,公路商店号召大家购买的要义是:想要迅速变得像这些人一样酷吗——非常简单,只要点击购买我们的同款商品即可。而X博士也开始参与一些线下商业活动公开售票的艺术展会。宣传文案里还开玩笑表示,可能真的会有“人头蛇身”参展。失语的边缘群体所拥有的生活方式被简化或者被异常化了,打造成文化标签,接着消费让一切都变得更加简单明了——想要变酷的人们买了很酷的商品,觉得自己酷极了,然后心满意足地回家,他们根本不真的关心世界是不是真的如同这些文章里说的一样:人妖总在教堂门口踢足球,80年代的气功是一门严肃的科学,舔毒树蛙的摇滚青年才最酷,男同志总是在北京某地铁站的男厕所里猥亵行人——没错,以上内容都曾真实地出现在不少公号的“爆款”文章里。“希望有更多的目光关注这个一直被忽视的群体”,X博士在公开信里这么写道。然而猎奇、审丑与异化,是不少人看向底层阶级和边缘群体的残酷目光。
责任编辑:李丹澎湃新闻报料:9 &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残酷底层物语
评论(188)
澎湃新闻APP下载  我们常常责问打击不彻底,可谁又在乎失业的她们将往何处去?其实这个群体也并非孤例,多少年来,总有这么一小撮人,在社会的边缘辗转:下岗难再就业的工人也好,卖饭卖菜的小贩也好,我们看的到,就是没人管。没有现实的社会保障,没有完善的解决机制,这些社会边缘人,只能在政策动荡中不断转行,最终成为这个投机社会的牺牲品。
声色场走出下岗工,我们无法忽视的特殊群体
“小姐将往何处去?边缘群体冷暖无人知”
被忽视的边缘人:奔向新生活还是重回旧彼岸?
“她们不是一个人,边缘的生活是群体写照”
没有完善的政策体系,弱势群体永远在转行
“不给出路的政策不是一条惠民的好政策”
&&&&声色场走出下岗工,我们无法忽视的特殊群体
&&&&——“小姐将往何处去?边缘群体冷暖无人知”
  近一个月时间以来,记者暗访北京多处娱乐场所发现,不少洗浴场所已成烫手山芋,纷纷转行。浴所关门了,小姐改行了,这似乎是有关部门乐见其成的结果。可转念一想,这些失业人口也将面临下岗再就业的难题。或许那些妙龄女还能再找一碗青春饭吃上几年,可其中也不乏三四十的中年妇女,本就是迫于生计谋此下策,如今又断生路,满腹苦水谁人知?
失业率总是秘而不宣,近3成小姐转行?
  扫黄风暴波及至少26个大中城市,查获有偿陪侍等涉黄人员数千人。而另个数字涉及人数远不止这些:今年6月起,北京警方在娱乐场所推行IC卡管理制。千余家歌厅等娱乐场所,8万余人办理IC卡。,若近三成小姐转行,涉及人数恐不止千人。这样庞大的失业群体,罕有人关注,媒体鲜见报道。
灰色行业备受诟病,失业群体冷暖无人知
  有人高调扫黄,有人低调下岗。与轰轰烈烈的扫黄行动相比,这些从业者下岗后的生活则鲜有媒体关注。如果小姐不干这一行,她们又该香归何处?虽然凭着她们常年在这个畸形行业里打拼的劲头,找个糊口饭碗或许并不太难,可谁又能保证,迎接她们的,是安心安全安定的未来呢?
&&&& 被忽视的边缘人:奔向新生活还是重回旧彼岸?
&&&&——“她们不是一个人,边缘的生活是群体写照”
  扫黄虽然号称精确打击,可往往是多面受力,影响不可小觑。就像当年的国企改制工人下岗,就像现在的小摊小贩走街串巷,虽然是社会边缘常受冷遇,却也吸纳了大量社会就业者,如今鸟兽散,这股失业大军重新涌入社会,没有再就业配套服务,没有社会救助机制,更多的人,则是作为旁观者,冷眼看这个边缘群体的兴衰沉浮。没人可以给他们一个未来,只能靠自己。
被抛弃的边缘群体:她们艰难转身,看不到未来
  有些人或脱下艳装,重新去端盘子;有些人或回到农村,找个人草草嫁了;有些人或借助人脉,改做高官或富贾的情妇;更多的人在动荡的政策中观望,等待东山再起的那一天。这个不太光彩的行业给了她们一碗青春饭,如今饭碗被打掉,青春也不再,留给她们的,只有看不见的未来。
下岗后难寻出路:她们似曾相识,活在社会底层
  上世纪末的国企改制,曾产生了大批4050下岗工人。有些人找到了新出路,有些人却再也没站起。社会面对一批批国有企业倒闭、职工下岗失业的现象,从抵制到接受,再从沉默到熟视无睹,任由千千万万的下岗职工在贫困线下挣扎。他们总能从百姓中获得同情和支持,却很难从政府那里得到彻底的帮助和解决。
被打击或被漠视:她们漂在城市,难获身份认可
  小姐也是城市中的普通人,就像卖菜卖饭的小摊贩一样。城市管理是个头疼的事,政府也常常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有心情想整治了,派些城管草草收拾现场;无暇顾及了,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凭小贩们占满了道,喊破了嗓。除非是某天大家打成一团,有关部门才会出来稳稳阵脚,风平浪静后又各走各的路。
&&&&没有完善的政策体系,弱势群体永远在转行
&&&&——“不给出路的政策不是一条惠民的好政策”
  打击并不是政策的目的,建立一个稳定和良性发展的社会才是我们致力的目标。扫黄失业的小姐也好,下岗难再就业的工人也好,卖饭卖菜的小贩也好,他们都是我们这个不健全社会中的边缘群体。因为缺乏一整套的解决思路,他们的问题成为社会的痼疾,或许有关部门也会“临时起意”整治一下,但大多数时候,这些问题就被有意无意的忽视了。
边缘群体不是社会垃圾,想扫到哪就扫到哪
  在当下浮躁的社会而言,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快速致富路”,只不过途径不同而已,政府亦然。有人评说,色情业的泛滥皆因地方招商引资的风潮而起。虽有些片面,却亦有道理。当政府需要GDP和政绩时,或许会欢迎这些人,当她们一旦成为绊脚石时,便下狠手挥之即去。
打击离不开指引,惠民政策必须要负责到底
  解决好小姐的思想问题和培养生存的职业技能,远比打击和查处更有效,也能为创造财富和立足社会打下基础。在打击同时,在转型、就业上提出指引及安排,才是负责任的政府,才能防止年年打击后的死灰复燃,避免滋生新的社会问题。如果社会的财富天平永远只向一边倾斜,那么还会有一批又一批的小姐。
动荡的政策和投机的社会,谁许给她们未来
  正如网友所言,“政策的动荡性造就社会的投机性。在中国挣钱靠投机,挣了就赶快跑,慢了就会血本无归。”一味的靠强势打击,没有稳定健全的保障措施,没有提供谋生的出路,在强大的生存压力下,这些边缘群体只能不断转行,寻找活路。中国城镇低保边缘群体社会救助制度研究--《河南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中国城镇低保边缘群体社会救助制度研究
【摘要】:城镇低保边缘群体是指家庭人均纯收入略高于城镇低保群体,而又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不能被低保人群的各类救助政策所覆盖,生活处于相对贫困状态而又无力摆脱的社会弱势群体。
本文通过对城镇低保群体与低保边缘群体的对比研究,从城镇低保边缘群体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状况入手,给出城镇低保边缘群体自身存在的特点,即:收入不稳定、生活消费支出比重高、就业率低、政治地位低下、社会参与度不高,并依据这些特点分析了城镇低保边缘群体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与完善城镇低保边缘群体社会救助制度的迫切性。
同时,在对中国城镇低保边缘群体的社会救助制度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城镇低保边缘群体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着,救助标准界定缺乏科学性、社会救助资金不足、社会救助体系不完善、政府职责不到位的问题。而思想认识不到位、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影响、社会救助法制不完善、社会救助管理体制不健全是造成城镇低保边缘群体社会救助制度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应尽快建立与完善城镇低保边缘群体的社会救助制度。
最后,对建立与完善城镇低保边缘群体社会救助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客观分析:实现社会公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完善生活保障体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防止贫困陷阱及”养懒汉”现象的出现都需要专门的社会救助制度的支持;而城镇低保边缘群体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条件,经济的发展为其提供了物质基础,国家政策的支持提供了政治基础,各项社会事业的进步为其提供了社会基础,理论界的不断探索为其提供了理论支持。针对这一现状,笔者提出了建立与完善城镇低保边缘群体社会救助制度应有的路径选择:第一,大力完善发展性社会救助政策;第二,完善”低保—低保边缘”双线救助模式;第三,建立稳定的救助资金筹措机制;第四,发展专项救助制度实现斜坡式救助模式;最后,深化社会救助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改革,积极调动社会力量进行救助。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1【分类号】:D632.1【目录】:
中文摘要4-5
ABSTRACT5-9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9-11
二、研究综述11-12
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难点及创新点12-15
第一章 中国城镇低保边缘群体的界定、特征及成因15-27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15-18
(一)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群体15-16
(二) 城镇低保边缘群体16-18
二、城镇低保边缘群体的特征18-22
(一) 政治生活状况18-19
(二) 经济生活状况19-21
(三) 社会生活状况21-22
三、城镇低保边缘群体形成的原因22-27
(一) 政治历史原因22-23
(二) 社会经济原因23-25
(三) 群体自身原因25-27
第二章 中国城镇低保边缘群体社会救助制度面临的挑战27-37
一、城镇低保边缘群体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27-31
(一) 救助标准界定缺乏科学性27-28
(二) 社会救助资金匮乏28-29
(三) 社会救助体系不完善29-30
(四) 政府职能缺失30-31
二、城镇低保边缘群体社会救助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31-37
(一) 思想认识不到位31-32
(二) 财政体制改革的影响32-34
(三) 社会救助法律法规不完善34
(四) 社会救助管理体制不健全34-37
第三章 建立与完善中国城镇低保边缘群体的社会救助制度37-51
一、建立与完善城镇低保边缘群体社会救助的必要性37-42
(一) 实现社会公平的前提37-38
(二) 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38-39
(三)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需要39-40
(四) 缩小贫富差距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40
(五) 对低保边缘人员有激励作用40-42
二、建立与完善城镇低保边缘群体社会救助的可行性42-44
(一) 经济的发展为其提供物质基础42
(二) 国家政策的倾斜为其提供政治基础42-43
(三) 社会事业的发展为其提供制度基础43-44
(四) 理论界的发展为其提供理论基石44
三、建立与完善城镇低保边缘群体社会救助的路径选择44-51
(一) 大力完善发展性社会救助政策44-45
(二) 完善“低保—低保边缘”双线救助模式45-46
(三) 建立稳定的救助资金筹措机制46-47
(四) 发展专项救助制度实现斜坡式救助模式47
(五) 深化社会救助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改革47-48
(六) 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实施救助48-51
参考文献53-5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59-60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馨璇;[D];东北农业大学;2012年
伍鑫;[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徐洪林;[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朱德云;;[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06期
王磊;;[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05期
沈苏燕;李放;;[J];城市问题;2007年10期
丁建定;;[J];东岳论丛;2009年02期
文魁;谭浩;;[J];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东禾;;[J];共产党员;2008年01期
郭健美;;[J];管理观察;2009年11期
杨立雄,陈玲玲;[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1期
唐钧;[J];江海学刊;2001年02期
郭健美;邢洁;;[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年0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梁志军;[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邓建敏;[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顾华详;[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史军;;[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张志勇;;[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张君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孙强;杨秋军;;[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官庆;[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2期
项勇,陶学明;[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1期
杨岑;彭盈;陈玉水;;[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5期
项勇;任宏;;[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6期
项勇;陶学明;王永强;;[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全林;;[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交叉学科卷)[C];2005年
胡建一;;[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黎秀蓉;;[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李五四;;[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常慧娟;;[A];2011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1年
李春;;[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李恩平;;[A];我国城市发展与建设的若干问题及对策研究——抗击“非典”初战告捷后引发的思考[C];2003年
滕吉文;阮小敏;张永谦;闫雅芬;;[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邱国良;郑延恒;;[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高峰;;[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道宇;[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杜熙茹;[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晋入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江翔宇;[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李平英;[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马晓丽;[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刘家国;[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杨皎平;[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刘嘉莹;[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祁峰;[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阮晓毅;[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邵江婷;[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庞飞;[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孙舟燕;[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董芳芳;[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胡纯;[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陈姝媛;[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张丽;[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周晨冰;[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高晓辉;[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韩君玲;;[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林晓洁;[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李元;金英喜;;[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刘艳艳;;[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沈苏燕;李放;;[J];城市问题;2007年10期
王睿萱;;[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2期
吴彬;;[J];党政干部学刊;2011年04期
何明洁,关信平;[J];东南学术;2002年06期
胡瑾;;[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5年04期
徐月宾;张秀兰;;[J];东岳论丛;2009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胜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丁明慧;[D];南京大学;2011年
梁娟芳;[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翁钱威;[D];辽宁大学;2011年
唐时钊;[D];宁波大学;2010年
何涛;[D];四川大学;2004年
齐洁;[D];天津大学;2004年
袁学军;[D];湖南大学;2005年
伍仁华;[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葛卫;[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姜品竹;[D];吉林农业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邱莉莉;;[J];北京观察;2007年10期
齐心;;[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北京城市贫困阶层问题研究课题组;[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关丽;费艳颖;;[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李春燕;丁建定;;[J];长江论坛;2006年01期
俞荣根;张立平;;[J];重庆行政;2006年03期
杨灿明,赵福军;[J];财政研究;2004年06期
刘明慧;[J];财政研究;2005年04期
钱大军,王哲;[J];当代法学;2004年03期
曹艳春;;[J];当代经济科学;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N];人民日报;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鲁叔媛;[J];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魏丽艳;[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李尚敏,朱同丹;[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李尚敏;朱同丹;;[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郭国祥;郭曙岩;;[J];探索;2007年03期
周晓红;;[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贺程;;[J];华东经济管理;2009年07期
余婉;;[J];经营管理者;2009年21期
陈奕平;;[J];人民论坛;2010年34期
李;;[J];当代社科视野;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军;周娅;;[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罗霞;;[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华中师范大学教师
杨朝清;[N];中国教育报;2014年
张锐 闫子君;[N];淄博日报;2010年
禾刀;[N];文艺报;2011年
秋舟;[N];中国社会报;2007年
青岛日报、青报网记者
杨晓星;[N];青岛日报;2014年
王燕;[N];西安日报;2013年
湘君 通讯员
武强;[N];青海日报;2010年
本报记者 翟江玲;[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高双骥;[N];团结报;2013年
;[N];玉溪日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三梅;[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黄蓉;[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孔德树;[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许艳艳;[D];河南大学;2011年
张翠平;[D];长春工业大学;2013年
赵俊男;[D];吉林大学;2009年
韩彦婷;[D];兰州大学;2012年
赵丽杰;[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邓丽益;[D];苏州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会政策研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