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贵州省军区领导班子班子成员又是谁

南京军区现任司令员是赵克石,接的是朱文泉的...[详细]
伴随高官落马,他们往日不易被公开传播的私生...[详细]查看: 14064|回复: 0
现任大军区以上解放军高级将领人员构成
主题帖子积分
白金会员, 积分 892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80 积分
白金会员, 积分 892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80 积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序列
中央军委主 席:胡锦涛
& && &&&副主席:郭伯雄(上将)徐才厚(上将)
国防部部 长:梁光烈(上将)
总参谋部总参谋长:陈炳德(上将)& &
副总参谋长:葛振峰(上将)张&&黎(上将)刘镇武(上将)马晓天(中将)
总政治部主&&任:李继耐(上将)& &
副主任:刘永治(上将)孙忠同(上将)刘振起(上将)贾廷安(中将)
总后勤部部 长:廖锡龙(上将)政治委员:孙大发(上将)
总装备部部 长:常万全(上将)政治委员:迟万春(上将)
海& & 军司令员:吴胜利(上将)政治委员:刘晓江(中将)
空& & 军司令员:许其亮(上将)政治委员:邓昌友(上将)
第二炮兵司令员:靖志远(上将)政治委员:彭小枫(上将)
军事科学院院长:刘成军(中将)政治委员:刘&&源(中将)
国防大学校&&长:王喜斌(中将)政治委员:童世平(中将)
沈阳军区司令员:张又侠(中将)&&政治委员:黄献中(上将)
北京军区司令员:房峰辉(中将)&&政治委员:符廷贵(上将)
兰州军区司令员:王国生(中将)&&政治委员:李长材(中将)
济南军区司令员:范长龙(上将)&&政治委员:刘冬冬(上将)
南京军区司令员:赵克石(上将)&&政治委员:陈国令(上将)
广州军区司令员:章沁生(上将)&&政治委员:张 阳(上将)
成都军区司令员:李世明(上将)&&政治委员:张海阳(上将)
武警部队司令员:吴双战(上将)&&政治委员:喻林祥(上将)
以上现役军人共计43人,其中
徐才厚、葛振峰、孙忠同、孙大发、彭小枫、黄献中、符廷贵、王国生、范长龙、陈国令来自沈阳军区。.
郭伯雄、张&&黎、常万全、房峰辉、刘冬冬、张海阳来自兰州军区。
许其亮、邓昌友、马晓天、刘振起、刘成军来自空军。
陈炳德、李长材、赵克石、喻林祥来自南京军区
王喜斌、李世明、吴双战来自北京军区。
梁光烈、刘永治来自济南军区。
刘镇武、张 阳来自广州军区。
廖锡龙、张又侠来自成都军区。
吴胜利、童世平来自海军。
李继耐、靖志远来自第二炮兵。
迟万春来自总装备部的前身国防科工委。
刘晓江、章沁生来自总部机关。
贾廷安和刘 源则是由地方转入军队系统。
一、.沈阳军区
经历了2007年6月和9月的大换班,沈阳军区仍是出大军区以上将领人数最多的单位,除海军、空军外,沈阳军区的干部几乎遍及全军各大单位:
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
副总参谋长(第一)葛振峰&&
总政治部副主任孙忠同
总后勤部政委孙大发
第二炮兵政委彭小枫
沈阳军区政委黄献中
北京军区政委符廷贵
兰州军区司令员王国生& &
副司令员关&&凯
济南军区司令员范长龙
南京军区政委陈国令
成都军区参谋长艾虎生
而广州军区则更象沈阳军区特别16军干部外出的中转站,先是曾任16军军长和政委的朱敦法、方祖歧90年4月一起南下广州军区,分别任司令员和政治部主任,92年11月又一起北上进京,分别任国防大学校长和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93年末方祖歧再度南下,出任南京军区政委。陈国令沿着老领导的路线来到广州军区任副政委,今年6月直接去了南京。
1.39军仍是正军职干部升入大军区正职的起飞场,继23军和64军的同志在这里起飞(王建民 符廷贵),16军的同志(陈国令)也从这里起飞了。而39军现任军长潘良时则是40军成长起来的干部。
39军本军成长起来的干部就没那么幸运了,政委李栋恒调武警部队任政治部主任,2002年16大上当选中央委员,本待2003年底徐永清退下来后接任武警部队政委,岂料在“文革”中和他同时期到39军的彭小枫升任了第二炮兵政委,第二炮兵原政委隋明太转任武警部队政委,李栋恒被平调总装备部任副政委。军长阎丰因得罪了军界某要人,刚満55周岁就转到地方去了;艾虎生倒是升任成都军区参谋长,但他与现任北京军区司令员房峰辉同岁,年龄上没有任何优势,自1996年以来,晋升大军区正职的年龄已严格控制在60岁以下,现任大军区司令员最早的2012年到站,而那时艾虎生已61岁,说来有趣39军竟有三任军长(王东保、傅秉耀、王建民)是在成都军区退休的。
2.16军风光依旧,继朱敦法(广州军区司令员、国防大学校长)、方祖歧(南京军区政委)、徐才厚、隗福临(成都军区司令员、副总参谋长)、范长龙(济南军区司令员)、孙大发(总后勤部政委)、黄献中(沈阳军区政委)之后,陈国令续写16军的辉煌。
其中方祖歧、徐才厚、孙大发是军区机关下放镀金的政工干部,而朱敦法、隗福临、范长龙、黄献中、陈国令则是16军本部队成长起来的干部,多出自退出现役的16军47师:朱敦法、隗福临、黄献中。
而今年的上将晋升仪式更使16军大放异彩:3名晋升上将军衔的将领中竟有2人出自16军,.这种情形大概只有1988年出现过;秦基伟、向守志出自15军,尤太忠、李德生出自12军,但毕竟那一次获上将军衔的有17人,当时的军委主席是二野的邓政委。
3.40军的悲哀,自1990年4月,吴家民升任沈阳军区参谋长后,此后五任军长多为从外调入,
何道泉(23军军长)、杨福臣(39军副军长)、王国生(64军参谋长、40军副军长)、侯继振(23军副军长)、彭勃(39军参谋长)。据说只有杨福臣原为40军参谋长,1990年4月到39军任副军长。看来40军旅团制后,就更难产军长了。
4. 1998年64集团军被撤编了,64军的余脉依然紧挺,曾为第一机械化师的190师为我军培育了:刘精松、罗有礼、葛振峰、王国生等领军之材,这还不包括符廷贵、黄献中这些半路过来的干部。
5.2003年23集团军也撤编了,这可是当年威镇大江南北的新四军1师“叶王陶”部队,抗日战争时期名声盖过39军当时所属的各部队,包括3师7旅(即现在的54集团军127师)和后来归建的4师10旅(即名冠四野最有朝气的头等主力师的39集团军116师),日 刘少奇在中共中央华中局第一次扩大会议上作总结报告,指出:“我一师几年来工作是获得了最大的成绩,在抗战中建立了最大的功劳。在我全军中以第一师部队作战最多,战果最大”。
1945年2月至6月,在粟裕的指挥下,“叶王陶”部队进行了浙西天目山三次大规模自卫反击作战,沉重地打击了顽军,尤其是第三次作战,歼灭了向我进攻的顽军精锐主力六千八百余人(内俘近三千人),缴获各种炮十七门,轻重机枪一百三十余挺,长短枪千余支。不在歼敌多少,最为宝贵的是部队获得了大规模运动战、歼灭战的作战经验,这在当时全军绝无仅有。38军军歌写到:“秀水河子歼灭战,队伍打成钢”,此次战斗包括打援共歼敌1600余人,还要分给3师7旅(即54集团军127师)一半,是在一年后。
解放战争时,粟裕负责华野的战役指挥,作战经验丰富的1、4、6纵队几乎每阵少不了,仗仗是主角,作战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歼敌数量之多,在全军名列前茅。
& &如今这一切都成为了历史。23集团军的主力69师划归了16集团军.,1985年以来,69师历任师长:刘长富(64集团军的最后一任军长、沈阳军区副参谋长退役)、柳凤举(23集团军倒数第二任军长、沈阳军区副参谋长退役)、岳惠来(吉林省军区司令员退役)、侯继振(40集团军军长、现任16集团军军长)、盛斌(40集团军副军长)、高光辉(现任师长、16集团军46师副师长调任)。一句话:人脉无法同64军相比。
二、 兰州军区
1982年末,赴任兰州军区司令员,临行邓小平交代:“带兵打仗你是行家,不用我
多说,两件事:一是搞好大西北的绿化,二是选10个接班人。”,郑维山将军到任后,要求军区常委把选接班人当做一项政治任务完成。不到半年时间,在1983年5月军队领导干部年轻化之际,兰州军区就选出了20个接班人。选了哪些人在《一代名将—郑维山》书中没有提及,书中有郑维山和时任21军军长王克和政委费龙山的合影;在和郭伯雄的合影中老将军喜笑言开,对郭的欣赏尽在言表,郭伯雄当时由军区作战部副部长重回19军任参谋长。
说到兰州军区,不能不提21集团军61师,出自兰州军区的很多高级将领都在这里工作过:裴怀亮、张海阳、常万全、彭勇、何清成,他们的成长和自郑维山将军以来的历任兰州军区领导班子大胆使用和提拔年轻干部是分不开的,请看下面的报道:
解放军报日报道:《兰州军区一批年轻干部崭露头角》
  本报讯特约通讯员岳启华报道:兰州军区军师团领导岗位上涌现出一批35岁左右的团长、团政委,40岁左右的师职干部,45岁左右的军职干部,各级领导班子尤其是作战部队团级以上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得到了改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兰州军区党委把加强干部队伍年轻化建设作为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关于军区作战部队团以上领导班子年轻化的意见》。《意见》规定,干部转业复员调出后空出的位子要用1/2优先提拔安排优秀年轻干部;提升到作战部队任团长、政委的年龄不得超过40岁。同时,对提升进作战部队军师级领导班子的干部都明确规定了年龄限制。&&
依据军区党委的《意见》,各级党委进一步解放思想,对优秀年轻干部打破常规,实行“小步快走”,果断提拔使用。驻南疆某步兵团团长何清成,年轻优秀,素质全面,军区党委对其委以重任,跨单位提升他到应急机动师担任副师长。某师师长彭勇提升任集团军参谋长时,刚刚45岁。军区还注重用人所长,对在某一方面有很强能力的年轻干部,提拔到领导岗位上任职,做到人尽其能,才尽其用。&&
中国青年报2005年10月报道《指挥千军万马,我浑身都来劲 ——新疆军区某机械化师师长何清成的军演经历》。
胡主席说:“对那些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的地方工作的干部要格外关注。”如今出自西北的领军人物:郭伯雄、常万全、房峰辉、徐粉林、彭勇、何清成,年龄梯队配置、层次分明、稳步前进。
2002年“十六大”政治局年龄最长的是罗干和曹刚川,均为1935年出生;2007年 “十七大” 政治局年龄最长的是贾庆林,军队方面的是梁光烈和廖锡龙,都是1940年出生的,如此算来下一届军委的领导人应是1945年以后出生的,故在现任军委委员中未来军委的领导人选清晰可见。
除郭伯雄、常万全、房峰辉三人外,兰州军区出身的大军区正职干部还有:济南军区政委刘冬冬、成都军区政委张海阳和政工干部出身的副总参谋长张黎。刘、张二人恰好是1986年47军轮战老山时两个参战师的政委,而二位师长黄俊杰(139师师长)、马殿魁(21师师长)已经回家安渡晚年了,当时139师的副师长常万全却如日中天,正所谓年龄是个宝。
兰州军区真是个神奇的地方,两个集团军所辖各师旅新时期几乎都出过上将(包括划归武警部队的63师):刘华清(56旅)、王克(63师)、郭伯雄(55旅),刘冬冬、常万全(139旅)、裴怀亮(61师)。
步兵第五十六旅,前身是一九四五年十月七日在河北省邯郸东南之河沙镇成立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二纵队第六旅,王天祥任旅长,刘华清任政治委员,刘华清整个解放战争大部分时间是在这个部队工作,1949年3月调任11军政治部主任。刘华清回忆说:升官是好事,但离开自己工作、战斗过三年多的部队仍然依依不舍……前几年我还去西北看望了这支部队。
相反,网上广为流传的《让世界震惊的中国陆军四大王牌师》-127师、116师、112师、113师新时期竟没出一个上将,这真是令人不解。也许有人说张万年是出自127师,但张万年是1969年由广州军区作战部副部长调任127师师长的,原本是41军123师的,说张万年是在127师成长起来的有些牵强。
三、 陈炳德任总参谋长众望所归的
解放军报9月21日电记者吕德胜报道: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陈炳德今天下午在八一大楼与来访的乌干达国防军司令阿龙达举行了会谈。一时间军界内外为之瞩目,应当说陈炳德任总参谋长是众望所归。
1993年对众多军级指挥员是重要的一年。众所周知,在1985年的大载军中,中央军委再次调整各军的主官,一大批年龄在41至46岁之间年轻军事指挥员走上了军一级领导岗位。由于提拔的步伐较快,1990年4月的大军区领导班子调整中,这批人都没能再进一步,多被同级平调。
蒙进喜&&1944年9月生,1985年9月-1988年9月任陆军第14集团军军长。1989年7月任昆明陆军学院副院长兼训练部部长。
吴玉谦&&1943年生,1986年任第67集团军军长&&1990年调任第23集团军军长
陈希滔&&1943年生, 1986年任第31集团军军长&&1990年调任第12集团军军长
李乾元&&1942年生,1985年任第1集团军军长& &1990年调任广州军区副参谋长
陈世俊&&1942年生,1985年任第13集团军军长
裴怀亮&&1941年生, 1986年任第21集团军军长&&1990年调任南京军区副参谋长
梁光烈&&1940年生,1985年任任第20集团军军长 1990年调任第54集团军军长
钱国梁&&1940年生, 1985年任第27集团军军长&&1990年第26集团军军长
傅秉耀&&1940年生, 1985年任第39集团军军长& &1990年调任新疆军区副司令员
藏文清&&1940年生, 1985年任第65集团军军长&&1990年调任第63集团军军长
吴铨叙&&1939年生, 1985年任第1集团军政委& &1990年调任第1集团军军长
钱树根&&1939年生, 1986年任第47集团军军长&&1990年调任第21集团军军长
在1992年10月的“十四大”后,为了平稳过渡,各大军区班子成员已到最高服役年限的,退下来的并不是很多,自然也就没有多少空缺,只有吴铨叙、钱树根、傅秉耀三人晋升大军区副职。
1993年底,根据邓小平的指示,对各大军区班子进行大幅调整,已过和已到最高服役年限的都要退下来。八年过去了,谁能在这一轮调整中率先晋升大军区副职,对以后的前程至关紧要。
陈炳德是60军成长起来的军事干部,38岁任师参谋长,40岁任师长,1983年军队领导干部年轻化,42岁的陈炳德升任60军副军长,并入解放军军事学院学习。“十六大”的军委领导大多也是1983年晋升副军职的:郭伯雄由兰州军区司令部作战部副部长升任19军参谋长,梁光烈由20军58师师长升任20军副军长,李继耐由第二炮兵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升任第二炮兵五十四基地副政委,廖锡龙和徐才厚则差了半级:廖锡龙由11军31师副师长升任11军31师师长,徐才厚由吉林省军区政治部干部处处长升任政治部副主任。
在1985年的大载军中,陈炳德所在的60军分别并入1军和12军,陈炳德也就失去晋升正军职的机遇,先后在12集团军和1集团军任副军长兼参谋长。1990年6月,陈炳德调任南昌陆军学院院长,终于升入正军职,1992年9月任陆军指挥学院院长(副大军区级)。 1993年2月任1集团军军长,已是副大军区级的陈炳德这次重回1集团军,完成了在野战军任职经历的全过程。
& &在1993年底的大军区班子调整中,七大军区共有8位正军级军事干部步入大军区大军区副职岗位,他们是:
& &23集团军军长何道泉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北京卫戍区司令员;
26集团军军长钱国梁任济南军区参谋长;
原21集团军军长、南京军区副参谋长裴怀亮任济南军区副司令员;
47集团军军长郭伯雄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
& &54集团军军长梁光烈任北京军区参谋长;
& &1集团军军长陈炳德任南京军区参谋长;
41集团军军长龚谷成任广州军区参谋长;
云南省军区司令员朱成友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
在这8个中,有5人日后出任大军区正职以上职务,1996年1月陈炳德率先脱颖而出:出任南京军区司令员,并首创参谋长直接升任军区司令员的先例。
时值台海危机,我军在九六年三月台湾总统大选时进行军事演习。
有报道说:演习的底线原先是:实弹射击、越过海峡中线、动员 潜舰、攻占外岛。整个演习的预算,解放军编列了四十亿人民币以上,约合台币近二百亿元,规模惊人。
根据刘连昆提供的情报,在演习前,台湾开始展开反制的军事部署,同时美国也表达强烈关切,及派出两个航空母舰战斗群。中共高层因此担心爆发大战, 立即下达「三不原则」:导弹不飞越台湾本岛、战机和军舰不过海峡中线、不占外岛。这些讯息,透过刘连昆即时提供,让台湾领导人顺利完成选举。
从军人的角度,作为台海前线南京战区司令员的陈炳德失去了千载难逢建立功勋的机遇。
1999年,为了三年后“十六大”的新老交替,中共中央调整了中央军委组成人员:胡锦涛出任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郭伯雄、徐才厚任中央军委委员,随后分别担任常务副总参谋长、总政治部常务副主任。
毫无疑问,选郭、徐二人为军委委员是为“十六大”后和胡锦涛搭班子。而当时大军区司令员中1942年以后出生的只有郭伯雄一人,大军区政委中1942年以后出生的有徐才厚和杨德清二人。徐比杨小一岁,任大军区正职却比杨早近六年,总政、大军区都干过,并且是大学毕业,这在当时十分罕见,故徐才厚任军委委员当仁不让。
接着,1999年底,中央军委又调整了沈阳、济南、南京三个军区的司令员:钱国梁任沈阳军区司令员,陈炳德任济南军区司令员,梁光烈任南京军区司令员。众所周知;自1980年3月杨得志出任总参谋长以来,除了迟浩田以外,历任总参谋长都在二个以上的大军区担任过司令员。这次大军区司令员的调整无疑与“十六大”时总参谋长人选有关。当时军事斗争的焦点仍是台海前线,钱国梁的任职与南京军区无关,自然不在人选之列,梁、陈二人一个调进,一个调出,意味不言而喻。
南京军区的同志回忆说:“陈炳德将军的毅力非常强,坐在军车里颠簸几个小时不成问题,据说有一次长途演练,有个参谋被颠得晕车连喊吃不消,还总是下车方便,首长现场一句话没有说,到了集结地给大家上了“没有身体素质怎么能打仗”一课,后来军区机关的会操跑步演练机关基层干部交流的要求就更高了。”
“当然,人言可畏,部队也会从方方面面得到一些传言,但陈炳德的口碑特别的好,没有听到什么不好听的话。特别是当时平调到济南后,他反而做得更好,从济南传来的是对他的赞誉而不是让人担心,真金不怕火炼,也让我们这些小兵欣慰。是的,做人就应该这样持之心恒,一心为党为人民。”
& & 2004年9月,胡锦涛接任了中央军委主席,陈炳德出任中央军委委员、总装备部部长。“十七大”前夕,符合上述条件的总参谋长人选竟只有陈炳德一人,所以说:陈炳德任总参谋长是众望所归。
四、南京军区
1.第1集团军难现昔日的辉煌。
在1军工作过的沈伟光同志回忆:“那几年,我们军搞学术研究的风头很劲,从军长到战士,人人动手,我们作训科也订有指标,并向师司令部作了保证:每年人人要见报。年底,我所在的陆军第一军颁发通报,表彰年度军事学术研究先进单位和个人,称:“自1981年军召开军事学术研究成果报告经验交流会以来,各级对军事学术研究普遍引起了重视,列为军事训练的重要内容,作为改革训练、提高训练质量的先导和突破口,紧紧围绕改革课题,广泛深入地开展研究,有力地指导了部队训练和改革。”这次共通报表彰了5个先进单位,47位先进个人。先进个人中设一等奖3名。我是其中一名,还有当时已任2师副参谋长的陈光运、时任2团参谋长顾守成(现任南京军区副参谋长,少将);二等奖9名,有时任军司令部副参谋长李稼夫、2师师长张天富(现任浙江军区副司令,少将)、5团参谋长刘洪凯(现任陕西武警总队队长,少将);三等奖35名,有时任军司令部副参谋长李乾元(现任兰州军区司令,上将)、3团2营营长戚建国(现任某集团军军长,少将)。这份发于日的文件,我至今仍保留着。当时印了55份,存档2份。20年过去了,已是档案工作者的我,深知这份文件的档案价值,但对我最大的意义是,她激励我从此把军事学术研究当成终身的爱好和事业,而不像许多人把学术研究、发表文章当作一种工作、任务、职业,甚至向上走的手段。”
当时陆军第1军的领导班子刚调整完,军参谋长傅全有升任军长,2师政委史玉孝升任军政委,炮兵师副师长冯金茂升任副军长,2师师长吴铨叙升任军参谋长。
值得一提的是后任3师师长的王聚生和2师师长张天富,前者闻名全军的“蓝军司令”。 后者是是研究《孙子兵法》的专家,主要著作有《连排干部指挥手册》(1975年军队内部版)、《诸葛亮将苑注译》(1987年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深得当时的总政治部主任余秋里将军的欣赏,余秋里将军一生最喜欢的有两种人:一种是敢打敢冲、誓死取胜的硬骨头;一种是好学爱钻、有真本事者。张天富属于善思考、有见解的儒将,将军喜欢与这位“年轻的师长”彻夜倾谈,是因为这样的具有现代先进军事知识和军事意识的年轻干部在军中并不多见。他们在一起时谈诸葛亮的《将苑》、谈《曾国藩》、谈海湾战争、谈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惟独将军没有跟“年轻的师长”谈职务问题。
1993年2月,第1集团军领导班子再度调整,可谓是阵容豪华:军长陈炳德重,政委王同琢,副军长王敬喜(181师师长)、王聚生(3师师长)、王义斌(坦克10师师长),军参谋长张天富(2师师长)。但后来王敬喜、王聚生、张天富都调离了第1集团军,分别至上海警备区、安徽省军区、浙江省军区去当副司令员,现在都退役了。 俱往矣,多少风流人物。自从张中华出事,第1集团军风光不再三!
& &2.风水轮流转& &31军风头正劲
日,新当选的中共上海市市委常委同公众见面。新当选的市委书记习近平在介绍到市委常委、警备区司令江勤宏时亲切地说:“他是我们这里的老大哥。”
由于习近平长期在福建工作,鉴于他在中央的地位,一时间,地处福建前线的31集团军再度引起公众的关注。近几年来从31集团军走出的军以上干部有:
南京军区司令员赵克石
兰州军区政委李长材
济南军区副司令员张鹤田
济南军区政治部主任王 健
南京军区参谋长蔡英挺
南京军区装备部部长李增林
31集团军现任军长王宁
第12集团军军长 韩卫国& &
政委 苗 华
上海警备区司令员 江勤宏
江苏省军区司令员 陈一远
江西省军区司令员 彭水根
数量之多,恐为全军之冠。这些人中未来最有希望的还是蔡英挺,但能否在2012年接任南京军区司令员,还不好说。围绕下一任总参谋长的人选,明年以南京军区为中心的几个大军区司令员可能要调整。
考虑到江南风景秀丽,军委多会让南京军区的政工干部去大西北领略大漠风光、增长才干,然后再去北京养老,路线基本确定:南京-兰州-北京,温宗仁、刘永治、喻林祥、李长材,只不过喻林祥多走了一趟新疆。
3. 12军期待着辉煌
同沈阳军区的40集团军一样, 旅团制的集团军本部队产生军长已很难了,故12军的近两任军长都是外部队调来的,目前,南京军区领导班子中出自12军的有副司令员有徐承云和王教成,年底徐承云就退了,有蔡英挺在前面,王教成升大军区正职的希望不大。
目前出自南京军区的大军区正职以上将领只有:陈炳德(60军)、喻林祥(1军)、赵克石(31军)、李长材(12军),人数不能算多,南京军区同样期待着辉煌!
五、 广州军区
& & 日天上午,中央军委关于广州军区领导班子部分成员调整命令大会在广州隆重举行。会上,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宣读了胡锦涛主席签署的命令:经党中央批准—— 挟?&崀雫&&
&&8丛6A&&广州军区司令员刘镇武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 b ?m天tv&&
& & 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章沁生任广州军区司令员、党委常委、党委副书记; 仳&&巽?N4&&
&&iQ嚃b& & 广州军区副政委陈国令任南京军区政治委员; V虀??党&&
& &&&广州军区参谋长房峰辉任北京军区司令员; 獚8荥&&?
&&楝皔p& & 驻香港部队政治委员张汝成任广州军区副政委兼纪委书记;&&泑m[em13]F&&
&&J聟;?壋鰽& & 兰州军区21集团军军长徐粉林任广州军区参谋长;&&s宇铹?~閷&&
&&G+ ?& & 广州军区42集团军军长刘粤军任兰州军区参谋长; 軚坟qL25n&&
&&% q?哅x/k& & 广西军区政治委员刘良凯任驻香港部队政治委员(享受大军区副职待遇)。 扸?ム?2?&&
宣布命令之后,徐副主席发表了重要讲话。徐副主席说,这次调整共涉及广州军区8名领导同志。调任副总参谋长的军区原司令员刘镇武同志,是从广州军区成长起来的,在广州军区工作了46年,对军区部队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刘镇武同志担任副总参谋长,有利于加强总参对全军军事工作的指导。新任司令员章沁生同志,经历丰富,军政素质全面,工作勤奋刻苦,作风务实果断,在历任岗位工作实绩都很突出。
9月6日,广州军区政治部主任张阳又接任广州军区政治委员,41军政治委员郑卫平接任广州军区政治部主任。
日,王继堂、郑勤、吕丁文分别担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田义功担任军区副政委,20集团军军长张仕波升任驻香港部队司令员,军区副参谋长李作成提升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
半年时间,广州军区人事变迁沧海苍田。
我军任职历来讲究资历,大军区司令员,以杨得志为例:战士、班长、排长、连长、小团团长(相当于营长)、团长、副师长、师长(抗日战争时期把团长、副旅长、旅长又作了一遍)、军长、兵团司令员、志愿军(相当于大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大军区司令员、总参谋长。一级不拉。在美军,没当过师长的军长,一般被认为是政客。新时期,为了领导干部年轻化,象杨得志那样一级不拉地提拔干部,显然行不通了。要想当大军区司令员,军长还是要的当的。没当过正军级部队主官的大军区司令员大概只有四位。其中竟三位是在广州军区。
李希林:42军参谋长、广州军区副参谋长、参谋长、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
陶伯钧:20军副军长、成都军区参谋长、广州军区参谋长、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
章沁生:军区军训部副部长、国防大学战役教研室主任、国防大学教育长、总参谋部作战部部长、总参谋长助理、副总参谋长、广州军区司令员。
其中以章沁生的经历最为独特,在作战部队至多当过连长,编写本文笔者犯愁了:章沁生算
哪里出身:北京军区?国防大学?总参谋部?大概只能算大机关干部,正所谓不拘一格降人材。章沁生以这样的资历出任广州军区司令员,显然军界高层有更深层次的考虑。今年底,张黎副总长退役,明年葛振峰、刘镇武两位上将退役,同时,南京等军区司令员可能也要调整,届时,章沁生是重回总参接任主管作战的第一副总长,还是2012年“十八大”直接进中央军委,我们轼目以待。
其实,刘镇武也属机关干部,网上纷传1979年中越自卫还击战时刘镇武是124师作训科科长,并曰:中越边境升起的将星,据最新的《中共中央委员大辞典》(在世领导简历均经本人审核),刘镇武。1961年7月至1970年8月任陆军42军124师370团战士、班长、排长、团作训股参谋、团作训股股长。1970年8月至1973年8月任广州军区司令部军训部训练科参谋。1973年8月至1981年6月任广州军区司令部军训部训练科副科长。1981年6月至1983年1月任广州军区司令部军训部训练科科长。1983年1月至5月任广州军区司令部军训部副部长。1983年5月至1990年6月任陆军42军参谋长,即在作战部队工作了9年,在广州军区司令部军训部工作了13年,半年时间连跳两级,与其说刘镇武是42军成长起来的干部,不如说刘镇武是广州军区司令部军训部成长起来的干部。
1979年中越自卫还击战时,李希林任陆军42军参谋长,战后,124师师长固辉升任42军副军长,李希林仍任陆军42军参谋长(其间:1979年至1980年在解放军军事学院高级系学习),1983年,固辉升任42军军长,李希林调任广州军区副参谋长,刘镇武接任42军参谋长,网上广为流传《中越边境升起的将星》,无一例外漏掉了李希林将军,特此说明。出自42军另两位上将于永波和雷鸣球,1979年中越自卫还击战时也没在42军,于永波1978年12月任广州军区司令部办公室主任,1983年重回第42军任政治委员。雷鸣球1971年后,任广州军区政治部干事、副科长、科长。1980年入解放军政治学院学习。1982年任师政治部主任。1983年任42军副政治委员,1985年任42集团军政治委员,速度惊人吧。
说到42集团军,不能不提起42集团军另一支劲旅,原属55军的163师,163师是1979年中越自卫还击战中歼敌数量最多、战果最突出的一个师。可自1983年5月,163师第九任师长邢世忠升任55军军长后,163师出的干部非常少,到1994年,163师没有一名在职的师领导提升到军级以上领导岗位。
1988年,时任163师长的王艮章被授予少将军衔。少将军衔的最低职务为副军职,军委考虑到保留部队军事骨干的需要,对少数野战师师长破格授予少将军衔,条件之一是:参加过实战并在师长岗位上任职五年以上,其中参战是必备条件。
据悉,1988年,实行新的军衔制,全军仅有五名师长被授予少将军衔之一。王艮章是其中之一。当时大家很看好王师长,但他最终还是从正师领导岗位上(1990年,调任惠州军分区司令员)退了下来。1985年至1995年,是163师建设和发展的低谷期,同其它部队一样,也出了不少事,有的甚至惊动了军委领导,不少优秀的军政干部被埋汰。
1990年、1994年,时任军委主席的江泽民先后两次在该部驻地接见师和“红一团”领导并为部队题词。日,江泽民又在武汉龙王庙险段亲自接见了在抗洪抢险一线的163师领导和“红一团”官兵,发出了“让‘红一团’旗帜高高飘扬”的号召。
1996年,辛荣国、张阳主政163师,在他俩的带领下,163师经历了恢复、爬坡和上升的发展阶段。当时辛荣国任师长、张阳任政委。张阳是1996年初从炮兵一师副政委岗位上调入163师任政委的,算是163师半路出家的领导。
1999年初,辛荣国升任第42军参谋长,这是163师百万大裁军后出的第一位副军职领导(后又任42集团军副军长、广西军区司令员,现任广东省军区司令员)。2000年,张阳任第42军政
治部主任,2002年任集团军政委、2004年任广州军区政治部主任。2007年任广州军区政委,
继辛荣国之后出任163师师长的是尤海涛(第十三任师长),尤海涛于2007年7月任42集团军军长。尤海涛是原广州军区司令员尤太忠之子,据迟浩田回忆唐山大地震:“一位老首长、老红军的儿子叫尤海涛,当时是救灾部队的战士,一次他身带腐臭味、满手血污地闯进我的帐篷里,喊了声“迟叔叔,我饿坏了”,便不管三七二十一,把找到的东西狼吞虎咽地往嘴里塞。他才十六七岁。”
如此推算尤海涛应为1959年或1958年出生,当时在北京军区,大概是后来通过考军校分到广州军区的。尤海涛和彭勃、何清成、许勇等是我军目前最年轻的集团军军长,想必是会大有作为的。
41军第一任军长吴克华,60年代起历任炮兵司令员、铁道兵司令员、成都军区司令员、新疆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连叶帅都说:老吴你五任司令员,在我军绝无仅有。吴克华广州军区司令员任从日起至日,共计2年零9个月,在此期间他从未回过老部队41军,显然是有意回避,也许与当时所处的位置有关。与此相反,日,在“红一团”团庆五十周年之际,原“红一团”老团长、时任总参谋长的杨得志同志在广州军区司令员尤太忠的陪同下,回到163师487团参加纪念红军长征50周年暨“红一团”团庆。并亲自为该团题词“大渡河水源远流长,红军精神代代相传”。但487团乃至163师的干部并没因此接连高升。
41军新时期出的大人物当属张万年和李新良,张万年从1945年到1966年在41军工作、战斗了21年,战争年代多担任通信班班长、警卫员、通信股股长等职务,离开41军时是123师367团(塔山英雄团)团长,在41军影响不是很大。李新良越战结束后,即由副师长平调广西军区任边防师副师长。总之,此二人都是较早地离41军才得以升迁。
目前在职大军区副职中,出自41军的大概只有李作成和刘粤军。李作成是由广州军区守备第1师半路来41军的,并于1998年任41集团军军长。正因为当上了41军军长,他的前程才不被看好。41军历任军长中,除第一任军长吴克华外,再也没出过大军区正职领导,果不其然,李作成在正军级岗位上坐了近10年才升大军区副职,而他当军长时41军参谋长刘粤军却比他早了半年,军委领导的倾向性不言自明,
1999年,刘粤军由41军参谋长调任驻澳门部队司令员,2002年2月任42集团军军长,很快他的前程被许多人看好,毕竟自1990年以来42军出了两任大军区司令员,这真是说不清的道理。如果没有太大意外,现任兰州军区参谋长的刘粤军在2012年的大换班中晋升大军区司令员应无悬念。
六、 成都军区
在“十七大”前,关于中央政治局常委人事安排流传最广的一个版本是:原常委中只留胡、温、曾三人,其余全退,笔者当时就不以为然,凭什么呀?果然,最终的结果依然是“中国特色”:一刀切,30年代出生的全退,40年代出生的全留,这样谁都没话说。这样,军队的两位重量级人物梁光烈、廖锡龙也以留任军委委员,但也很难说谁借谁的光。
时任总参谋长的梁光烈自不必说,就说廖锡龙吧,大家都知道廖锡龙在收复者阴山和老山防御中的经历,但多数人不了解廖锡龙在“拉萨戒严”这段经历。在“拉萨戒严”中,作为成都军区主管作战的副司令员,廖锡龙飞至拉萨,负责戒严部队的前方指挥,并结识了时任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的胡锦涛。
廖锡龙是在任大军区副职满10年后升任成都军区司令员,在1985年提拔的五位40年代出生的大军区副职的年轻干部中,他是硕果仅存的,毕竟是有战功的。快20年了,当年雄姿英发的廖锡龙已68岁了,在前不久,军委领导接见参加的奥运会的军队系统的运动员,廖锡龙坐在椅子上好象睡着了,让人感到英雄迟暮。
在2007年的“大换班”中,成都军区占了一席:原13军军长张又侠出任沈阳军区司令员,为13军“破了纪录”,因为13军从建军日起60年间,就没出过一位大军区正职。说起来,这个纪录还是外援破的,张又侠毕竟是14集团军成长起来的。不算原11军的廖锡龙、何其宗,14军近10年来已出了王祖训、朱启、张又侠三位大军区正职,原14军军长、现任济南军区参谋长的赵宗歧日后势头也不容低估。
说到“拉萨戒严”, 不能不提13集团军的149师,在1962年的中印自卫反击战中,该师战果最大。在1979年的中越自卫还击战有句战评,叫:“东有五十五,西有一四九!”说的是55军歼敌最多,毙敌即超过一万,而149师是我军唯一以一个师对越军一个师、且是对方参战唯一的主力师316A师作战,并将其重创。1990年,江总书记在拉萨检阅驻藏戒严部队,在其他军队方阵停留时间很短,问候也很普通,都只说: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但是在149师方阵面前却改为:149师好!149师辛苦了!,由此可见这支部队在中央领导心目中的地位。
1985年,13军和50军合编为13集团军,来自原13军的陈世俊任军长, 来自原50军的朱成友任副军长,在1985年提拔的这批年轻军长(年龄在41至46岁之间)中,唯有陈世俊没有在1990年轮换岗位,直到1994年12月才升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比副军长朱成友(后任云南省军区司令员)晚了一年,2002年10月,与他同岁的王建民任成都军区司令员,而王建民当军长比他整整晚了10年。在13集团军不动发展不起来,原13军的干部调到别的部队怎样昵?历任37师师长、13集团军副军长的夏国富调到14集团军当军长,但两年后就让位于赵宗歧,而如今赵宗歧已是济南军区参谋长,夏国富还在四川省军区当司令员,原13军的干部在军委历任领导心目中的地位令人深思。陈世俊之后,除了张又侠、赵宗歧是14军调来的,13集团军的军长都来自149师:桂全智、王西欣、许勇。
王西欣、许勇(1979年分别是149师446团二营炮连四班班长和特务连排长)已成为闻名全国的明星军长,如日中天,自不必说。这里要说的是桂全智将军,师447团血战黄连山再次打出名号,时任447团参谋长的桂全智(与廖锡龙、何其宗同为副团级)是核心指挥员。“拉萨戒严”时是149师师长(这时廖锡龙已是军区副司令员),1995年3月任13集团军军长(与范长龙同时),2000年6月任成都军区参谋长(比范长龙早半年),再往后就没优势了,2003年底退役。随着149师地位的上升,149师的后生一定不会有负老领导的期望。
荣誉勋章→风雨同舟
注册ID满1年以上会员
荣誉勋章→论坛卫士
荣誉勋章—论坛卫士
荣誉勋章→优秀会员章
荣誉勋章-优秀会员章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酉藏军区现任领导班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