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口在古蔺鸡 舌尖上的中国人在护国住可以在护国上户口不

四川发生多起吃野生蘑菇中毒事件 超10人身亡
来源:央广网
原标题:四川发生多起吃野生蘑菇中毒事件 超10人身亡
  古蔺叙永等地发生多起吃野生蘑菇中毒事件,超10人不治身亡
  毒蘑菇种类、形状、毒性尚无系统研究,辨别及中毒救治成难题
  一个月前,一起蘑菇中毒事件,带走了古蔺县观文镇村民李胜强的妻子和两个孩子。在当地,这样的中毒事件几乎年复一年地重演。
  今年9月~10月,吃野生蘑菇中毒、死亡事件,在泸州市古蔺、叙永等地集中爆发。古蔺县人民医院半年内就接收了72名吃蘑菇中毒者。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食物中毒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169起,中毒5926人、死亡121人。其中因误食毒蘑菇造成的食品安全事件41起,中毒178人,死亡65人。
  毒蘑菇频繁伤人的背后,是对毒蘑菇的种类、形状、毒性没有一个系统的完整研究。到底哪种蘑菇有毒,中毒后又该如何救治?从当地卫生医疗机构到基层群众,几乎无人能回答。尽快研究编制一份尽量完整的毒蘑菇家谱成为当务之急。
  致命的蘑菇
  县医院半年接收72名中毒者
  泸州市古蔺县观文镇的李胜强家一下冷清了。妻子和两个孩子在医院相继去世,大女儿至今还在上吐下泻,他一脸茫然。10月2日晚,李胜强一家5口吃下用水煮过的野生蘑菇,次日全家人开始呕吐、胸闷,被紧急送往古蔺县人民医院,后转至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治疗。3天后,妻子和两个孩子抢救无效去世。
  过去的10月份,古蔺县及周边地区频发的吃野生蘑菇中毒事件,惊动了这座川南边陲的小县城。相关报道显示,今年10月前后,川滇交界的古蔺、叙永、威信、镇雄等地,集中发生多起吃野生蘑菇中毒事件,中毒人数达到数十人,最终抢救无效去世的在10人以上。
  仅据古蔺县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的统计,今年以来,医院接收的吃野生蘑菇中毒患者就达到了72人,主要集中在5月至10月。以今年国庆节为例,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收治蘑菇中毒病例14例,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蘑菇中毒儿童高达30余例。
  泸州市疾控中心相关工作人员介绍,2015年,泸州市7家哨点监测医院通过食源性疾病检测系统,共报告食物中毒200多例,其中野生蘑菇中毒病例比例较高,死亡人数占全部食物中毒死亡病例数的75%。而截至今年10月,泸州市有17家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作为哨点监测医院,对接诊的食源性疾病病例进行网络信息报告。从目前上报情况分析,已达到去年全年的数据。
  危险的采食
  量多味鲜 吃野蘑菇成村庄传统
  一边是频繁发生的蘑菇中毒事件,另一边则是村民对吃蘑菇的热衷。泸州古蔺镇枣林村,沿当地所称的高家山纵向分布,葱郁的松林、阔叶林围绕着民宅,为蘑菇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村民刘华芳说,每年蘑菇出来的时候,全村人都要上山去采,然后煮着吃。今年9月30日,该村二组胡广利的家人及朋友共8人,在食用野生蘑菇后全部中毒住院。
  村民梁红翻出手机里的照片向成都商报记者展示,箩筐里的野蘑菇颜色各异,“红丝菌、石灰菌、绿豆菌&&村里的人吃了几十年了,味道鲜。”八、九月的时候,村民结伴上山采蘑菇,城里人为蘑菇骑摩托车而来的场景,让村民何克良印象深刻,“不要说自己吃,每年蘑菇生长的时候,采了拿到街上去卖,每家都可以挣一两千元”,每斤野蘑菇能卖到六七十元。
  泸州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每年春秋两季雨水充沛时,山区潮湿,地下存在大量腐质,地面有地衣,非常适合蘑菇生长。而野生蘑菇通常味道鲜美,因此山区群众很早就有食用蘑菇的习惯。一位基层疾控部门工作人员说,群众把采食新鲜蘑菇当成“打牙祭”改善生活,慢慢地形成了习惯。
  救治的难点
  凭土方法辨毒蘑菇 中毒难救治
  11月3日,枣林村村民何克良带着簸箕沿小道上山,他弯身在石壁上采下一朵黄色蘑菇,他称之为“松菌”。“采到一些带颜色的菌子,都会先咬一点尝尝,是不是有怪味。”老何把菌子拿到嘴边,如果不苦不辣,他就会把菌子装进簸箕。
  村民们判别蘑菇是否有毒的“土办法”很多。古蔺县水口镇村民陈方说,“煮蘑菇时要敞开煮,不加盖子才能排出毒气。同时加大蒜或白米,只要蒜或米发黑了,就说明蘑菇有毒。否则就没毒,可以吃。”还有村民认为,颜色艳丽的不采,没有虫子的不采,这表明蘑菇有毒。
  但泸州市疾控中心的专家却表示,“这些所谓的经验,毫无科学根据”,蘑菇生长一直处在变异之中,去年前年没毒的,不代表今年就没毒。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教授田鸿表示,根据蘑菇毒性不同,将其分为肝毒型、肾毒型、胃肠毒型、血液毒型和神经毒型,有一些毒蘑菇中毒的临床表现与以上各型不尽相同,包括以急性肾脏损害、横纹肌溶解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者,由于证据尚不充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田鸿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多数毒蘑菇中毒患者在消化道症状后呈1-2天的“假愈期”,此时谷丙转氨酶已经升高,之后出现恶心、呕吐、腹部不适、肝区疼痛、肝脏肿大、黄疸、有出血倾向,一旦发作很难救治。田鸿表示,由于野生蘑菇种类太多,目前还无法做到完全分类,在中毒救治上,没有任何特效药。
  警示的尴尬
  毒蘑菇难识别 宣传遭遇难题
  10月18日,古蔺县水口镇村民陈方一家5口拣回约二两“滑滑菌”,和着青菜炒了吃之后,全家中毒,最小的孩子去世。但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陈方无法提供具体中毒蘑菇样本,也无蘑菇学名,医生也搞不清楚到底是何种蘑菇导致中毒。
  这种中毒与蘑菇“对不上号”的尴尬同时反映在宣传上,地方上的宣传者也搞不清楚哪些蘑菇有毒,因此宣传内容只能以提醒为主。古蔺县一基层干部告诉记者,每年夏秋季,县城农贸市场内,都会有社区工作人员用喇叭喊话,劝导群众不要买野生蘑菇食用。“村民把菌子采来卖,卖的蘑菇有没有毒,我们也辨别不了。”
  其实,在古蔺县,关于不要食用野生蘑菇的宣传,年年都有。在当地各医疗机构的展板上,写有关于毒蘑菇种类、危害和辨别的宣传资料,“一到菌子生长的季节,这些是必不可少的工作。”观文镇李胜强家出事后,当地村民的平房外贴出了“预警公告”,上面提到,野生蘑菇中存在有毒品种,“鉴别野生菌目前没有简单易行的方法,民间传的一些识别方法经证明并不可靠”。在当地,关于勿食野生蘑菇的宣传,从内容上只能走到这一步。
  / 呼吁 /
  如何识别毒蘑菇?
  亟待系统研究
  制作“毒蘑菇族谱”
  到底如何识别毒蘑菇?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在上世纪80年代已开始进行真菌的分类研究,研究表明,我国真菌估计有18万种,迄今已知真菌约1.5万种,也就是说,90%以上的真菌种类还未被认识,泸州市古蔺县就紧邻被称作“真菌王国”的云南。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杨祝良博士,被业内称为“蘑菇先生”。在看了古蔺县当地村民提供的野生蘑菇照片后,杨祝良说,村民食用的野生蘑菇种类繁杂,可能混合有少数有毒蘑菇,“辨别蘑菇确实很难,很多研究生都会搞混。”
  “从图片上能清楚辨认的红菌,也就是村民所说的红丝菌,有可能是导致中毒的元凶。”杨祝良很确定地说,红菌少说有十种,形态颜色差不多,其中两种吃了会中毒,这种在山上常见的红菌很容易被搞混,“即便是专业人员也需要在显微镜下才能将它们准确辨别出来。”
  作为中国菌物学会副理事长,杨祝良前些年采集了大量蘑菇标本并进行了研究,对我国西南蘑菇资源有了深入认识。根据他的研究发现,目前,国内已知真菌有1.5万多种,其中有毒蘑菇有430多种,食用后不及时治疗会致人死亡的仅20余种,其中四川省境内分布较多的包括黄盖鹅膏、毒红菇、灰环纹鹅膏、有毒易色牛肝菌、黄盖鹅膏白色变种和拟卵盖鹅膏等剧毒或有毒蘑菇,以上这些蘑菇和古蔺县老百姓所说的红丝菌、石灰菌、荞粑菌等形态很像。
  杨祝良和同事今年曾编写过一本名为《毒蘑菇识别与中毒防治》的书,里面对我国常见的200种有毒蘑菇做了详细介绍,并给出了毒蘑菇诊断和治疗的要旨。“不过由于毒蘑菇种类太多,也无法做到每种毒蘑菇都有照片。”杨祝良说,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目前正在对西南地区较为常见的有毒蘑菇进行分类说明,并将制作出专门的宣传画册,已经准备明年在云南各地进行推广。
  如何更准确地辨别毒蘑菇,并将辨别方法、对症救治手段纳入基层宣传的内容中,成为古蔺县群众和医疗机构人员长久的疑问,如今更成了一种呼吁。“我们希望能有这方面的系统研究,把当地常见的毒蘑菇形状、照片、辨别方法、对症救治方法列举出来,就像一个族谱一样,这样,我们也可以告诉群众,哪些蘑菇不能吃。”古蔺县一基层干部说。
(责任编辑:齐贺 UN656)
&&&&&&</div
中国人哪来这么多钱?[]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移民入籍他国后怎么做才可以不注销中国户籍?_洲际海外_新浪博客
移民入籍他国后怎么做才可以不注销中国户籍?
前段时间有位入籍多年的华人反应,自己回中国后从海关出境时,被查出户籍未注销,要求注销后才能出境,中国有关方面表示,只有当事人出入中国国境时,前后使用不同的护照,才会被发现并要求取消户籍。
中国不承认双重国籍
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公民又加入其他国籍时,自动丧失中国国籍,这只是在理论层面上的法律定性,这种客观的国籍变动却无法立即反映到国籍、户籍管理查询系统上。
据了解,隐瞒双国籍的手段有多种,比如采用改名换姓、第三国(地区)过境等“暗箱操作”手法。以加拿大为例,拿到护照后,每次从香港出境加拿大就用加国护照,经香港回国时则出示中国护照,可避免被怀疑和发现。业内人士透露,有不少选择加拿大投资移民的富人都是如此操作。
为何不愿主动注销户口
虽然移民后还保护中国户籍目前在中国虽然并不合法,但对“移民不移国”者来说,却是能享受到“两头获利”的便利。即享有中国置业、子女教育、退休金和医疗保险、入住酒店便利性等福利保障,同时又不影响在中国的生活和发展,可谓“进可攻,退可守”的理想选择。
注销户口不便&#9312;:回国需签证。情景模拟——你有急事回国,你不办签证入不了境,但签证并非立马拿到的。除非你一直保持有效签证,但现在长期签证又不好签,续签也麻烦。
注销户口不便&#9313;:国内财产问题。情景模拟——如果你被销户了,国内财产、股票、以及一些公积金、养老金的过户成了很大的问题,转接的过程也有点复杂。更不用说房产了,税率也会变。
&入籍他国后如何保住中国国籍?
据洛杉矶当地华文媒体报道,一位入籍美国多年的华裔青年回国探亲,想多待一段时间,于是到北京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办理续签旅游签证,却被工作人员查出他户籍尚未注销,并告诉他,中国不承认双重国籍,必须注销户籍后,才能办理延期手续。
这让他很苦恼,“用美国护照在中国办理酒店入住特别麻烦,但中国身份证就好用许多”,他说,从没想过入籍这么多年后,中国政府还能查出他的身份,他说;“当时工作人员把电脑屏幕转给我看,上面有我完整的户籍信息时,我真的非常惊讶。”
这让许多海外华人担忧回中国也会遇到这种麻烦,有华人抱怨,注销户籍必须回到户籍原住地办理,出来多年全家都早已迁出了户口原住地,还要专门回去办理此事,非常麻烦。
据悉,只有当事人出入中国国境时,前后使用不同证明文件,例如持中国护照进入中国国境,却又持外国护照离境,这样才就会被查出来;若外籍华人用外国护照出入中国,管理部门是不容易察觉的,但这仍违反了中国法律,根据中国“国籍法”和“护照法”等规定,中国不承认双重国籍。凡取得外国国籍的原中国公民,不应再持有中国护照,也不应保有中国常住户口。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0
博客访问:16,490
关注人气:0
荣誉徽章:古蔺人注意…有一个电话要打给你!
? 推送古蔺本土文化,同城活动,吃喝玩乐,本土资讯,商家优惠等内容,古蔺最接地气、重服务
今日22℃—33℃小雨转阴 明日23℃—32℃小雨
平安,是世间最美好的期盼,
古蔺县综治委围绕平安创建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努力做到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关于“平安建设”您了解多少呢?
下面这些问答我们有必要来好好看一看!
什么是平安建设?
平安建设是指在党委和政府领导下,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障系统工程、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保障工程、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民心工程、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基础工程。
平安建设的目标是什么?
通过开展争创活动,全面落实社会治安治理和维护社会稳定各项措施,巩固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维护党的执政地位、国家安全和人民利益,力争使我县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护工作跨入全省优秀行列。
当前我县提升群众安全感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重点在严打整治、社会治安防控、社会矛盾源头治理、安全监管、服务群众、舆论引导、群众安全感调查、政法队伍建设和宣传教育等方面下功夫。
为什么说提升群众安全感需要群众参与?
平安建设的主题是广大群众,平安建设的最终受益者也是广大群众。把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引导到参与防范、促进稳定上来,使平安创建过程成为服务群众的过程,让人民群众在平安建设中得到实惠。
什么是基层社会治理“131”模式?
“131”指以建设“1个中心”为基础,即建立以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综治中心为平台的一体化运行工作机制,搭建基层社会治理平台;以推进基层信访治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社会治安突出问题专项治理“3项工作”为抓手,创新社会治理模式;以强化“1个责任”为保证,即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推动社会治理落地见效。
平安创建,就是让老百姓感受到舒心、顺心、放心
有了平安才有发展
每个人都是创建平安的一份子
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国泰民安的红利
人人知晓、人人参与
平安创建便能取得最大成效
什么是网格化服务管理
网格化服务管理是一种通过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将村(社区)合理划分为若干网格状单元,整合基层现有服务管理资源,对网格实行全方位、精细化的动态管理,为网格居民提供多元多样、优质高效的服务,实现社区民意及时收集、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刑事治安发案降低、安全事故隐患减少、信访案件下降、基层管理健全、服务不断完善、社会平安和谐、人员群众安全满意。
网格员工作职责
(一)采集信息:集中收集、整理、分析属地人口、房屋、环境等各类基础信息,并录入信息平台。
(二)排查隐患:对各类维稳、治安、安全隐患进行排查。
(三)信息上报:各网格长定期对网格区调查到的信息进行整理汇总,对居民反映求助的事,进行分类进行处理。
我县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基本概况
目前,全县26个乡镇均成立了网格化服务管理监管分中心,设26个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站,共划分网格382个,配备专职网格员40名,兼职网格员342人,确保县、镇(乡)、社区(村)、网格的“四级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实现了网格全覆盖。通过县、镇(乡)、社区(村)和网格员的联动,健全完善发现、处置、上报、交办、回访网格化服务管理运行机制,形成分级管理、梯次互动的工作合力。实行定期考核、通报、总评制度,责任倒查,突出抓住群众诉求和民生事件受理、流转、办理和情况反馈这个核心,建立健全群众满意度考评机制,切实为群众解决具体困难。
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运行情况
2017年全县共上报事件6742件,办结6699件,办结率99.36%,其中县网格化服务管理监管中心交办部门处理事件17件,办结17件,办结率100%。全县民生事项累计1558条,占比23.11%,社情民意收集707条,占比10.49%,特殊人群服务146条,占比2.17%,矛盾纠纷劝解614条,占比9.11%,突发事项报告45条,占比0.67%,参与治安防控1383条,占比20.51%。
平安建设群众满意度调查电话:
欢迎您的耐心接听和客观评价!
来源:古蔺县综治委
古蔺郎网 综合编辑(如果新闻线索,请联系小编微信:guiduoduo110)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古蔺大影易影院》每日同步影讯不用太久,不用太难,瞬间即可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地方领导留言板?领导回复&&四川省领导回复
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省长魏宏回复21条网友留言【3】
&&&&来源:&&&&
&&&&&&字号
【网民留言】
王书记: 我是四川自贡市的一位公民。我们市大安区对从农村村干部干了20-30年的干部,每月给105元的生活费。我查了相关规定,虽符合相关规定。但是现在这些老同志都是70岁左右的人,有些家庭经济条件较差,还有慢性病。虽农村医保报销了50%多一些,但自已还要承担一部份。 我是觉得,这些在农村基层为党的事业工作了几十年的人,现在面临年老体弱,现在经济情况,105元可以做得了什么?相关政策是否可以调整?该由那些部门来管这些事呢?
答复意见:
网友: 您好!您留言反映农村干部离职补助的问题,大安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立即责成大安区委组织部调查处理。现就留言咨询问题答复如下: 经查,您反映的问题是目前全区执行的村(社区)干部离职补助政策。根据省委组织部《关于建立健全村干部离职保障制度的指导意见》(川组通〔号)文件精神,为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广大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区委、区政府于2010年制定了《关于村(社区)干部离职生活补助的试行意见》(大委发〔2010〕19号)。文件对建国以来离职村(社区)干部的补助标准为:未满3年的按100元/人实行一次性补助;任职满3年及以上的按每任满一周年每人每月补助3.5元。符合省委组织部“原则上按每任满一届给予每人每月不低于10元的生活补助”的补助标准规定。 离职生活补助是党委政府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对离职村(社区)干部给予的生活补助政策,不是生活费,由区本级财政负担,自2010年村(社区)干部离职生活补助政策执行以来,全区已有3500余人享受离职补助政策,区财政每年支出近200万元。下一步,我部将会同区民政局、区财政局等部门积极向上争取,按照上级的政策标准,同时根据大安经济发展的情况适时调整补助标准。同时,会同乡镇(街道)进一步加强对困难离职村(社区)干部的关心关爱,在符合政策的情况下,协助解决其生产生活有关困难。 感谢您的留言!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理解、关心和支持!
【网民留言】
我们是崇州市街子镇唐公社区的居民,地震前因规划拆迁安置在文化活动中心边上的小区.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解决吃水用水问题,由于长期没有水,住户只能找空地方自己打井取水,刚开始打下去10米还能抽到水用,这几年取地下水的人多了,10多米深也没有水可抽,我们只能到处去借水、挑水,将就可以维持吃喝用水和必要的使用,长年累月都没法洗澡,夏天还可以去河沟里泡泡,可这冬天就来了,不可能再去沟里泡澡啊,咋整嘛。说起是住在国家级的景区,外地游客看到我们外表光鲜,实质上过的苦不堪言。 因为用水难的问题,我们多次向社区、镇上反映,总是说要解决,一拖就是好多年,还是老样子。现在搞群众路线教育,是为群众解决困难的吧,可都结束了,还是没有人过问群众吃水难的问题。 请领导帮我们过问一下吧,谢谢啦!
答复意见:
网友:你好! 你留言反映街子镇唐公社区安置居民用水难的问题,经崇州市街子镇人民政府调查,现回复如下: 经调查核实,群众反映情况基本属实。2013年8月,街子场镇实现了同鸡冠山水厂碰网,供水区域在规划区实现了全覆盖。但街子镇现用管网确实存在局部供水压力不足的情况,个别小区内3楼以上用户用水较困难,但饮水问题基本能解决;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加快原有管网改造工作。因您匿名留言,暂无法查证具体情况。现街子镇政府正积极同街子景区管理局协调,进行彻底的摸排、检查,及时查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努力加快升级改造进度,力求尽快解决群众“用水难”问题。 鉴于饮用水安全问题,街子镇也不提倡住户自行打井取地下水饮用。
【网民留言】
古蔺县石屏乡政府乡收群众的钱打水泥石^公路已几年了路也不打钱又不退是不是领导把钱吞了呢希望上面来人查查看看,我们石屏乡前几年好多煤矿是个富裕乡可是连个政府大楼也没修还是危房希望领导认真来仿一访查一查
答复意见:
网民朋友: 您好!您反映石屏乡人民政府组织老百姓自己修水泥路,但几年过去了没有修,钱也没退老百姓的留言收悉,经调查处理,现将有关情况反馈如下: 经调查核实,古蔺县石屏乡辖区涉及群众自愿筹资修建水泥路工程为石茅公路(石屏街-茅坝村)。2011年县公路办下达修建计划,设计总长7.3公里,路面宽3.5米,下达资金146万元(路面硬化部分、不包括路基部分),经县公路办、财政评审中心评审,总造价预算250万元,与下达资金差额100万元。经茅坝村、石屏村分别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同意,由村民筹资进行路基建设,共筹资18.4万元。(其中:茅坝村15.4万元,石屏村3万元),筹资款已存入乡财政专户,另由乡政府筹资86万元补足资金缺口。2012年4月经招投标由攀枝花市建筑机械化施工有限公司承建,截止2013年7月原设计路基工程已经完工,路面硬化工程还未施工,已支付资金289140元。 在茅坝公路施工过程中,广大村民认为3.5米宽的路面已不适应当前发展的需要,多次向乡政府反映,要求把路面变更为4.5米宽。另外,上级交通部门也要求通村公路宽度必须达到4.5米以上。在此形势之下,经乡政府积极向县政府争取,2013年12月,县公路办以z2013{6号对茅坝公路重新下达了修建计划,公路里程7.3公里,路面宽度4.5米,补助资金219万元,前后两次共下达资金365万元。因涉及到项目资金变更,为了保证该项目顺利实施,日,县发改局、纪委招投标监察室、财政局、审计局、公路办、乡政府等相关人员在县发改局开会,研究工程变更的相关事宜,参会人员一致同意工程由原施工单位攀枝花市建筑机械化施工有限公司继续建设,但要核定原工程量,并要按照古府办z2012{82号的要求对现有工程进行预算,由财政评审中心进行评审,按程序提交县政府领导研究同意变更方案。目前,石屏乡政府已同承建单位对原已施工工程量进行核定。县公路办已经对路面部分进行预算,拟提交财政评审中心评审。待程序完善后,乡政府将及时组织实施,争取早日完工。 感谢您的留言! 日
【网民留言】
叙永县马岭镇石龙村一组,从将军滩到坝上的公路需要村民自筹每人700元钱。实际居住和有户口的算,连死了几年的人也要算吗?村上有具体的文件可让村民了解吗,这样的收费是否合理。国家有具体补贴数目吗?
答复意见:
网民朋友: 您好,您反映叙永县马岭镇石龙村一组修建公路集资不合理等问题的留言收悉,经马岭镇人民政府认真调查,现将有关情况反馈如下: 一、关于叙永县马岭镇石龙村1社从将军滩到坝上的公路建设问题 马岭镇石龙村1 社将军滩到坝上有近2公里的村道涉及马岭镇石龙村和高店村交通连接问题,两村大部分社道已经接通,该段村道直接影响了两个村群众的出行,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在马岭镇石龙村和高店村“两委”干部的带领下,受益群众硬化该路段的积极性很高,希望通过“一事一议”自筹资金和争取国家财政奖补等渠道争取资金将石龙1社将军滩到高店村3社坝上村道连接硬化。 二、有关群众“一事一议”筹资和国家匹配资金情况。 2014年9月,通过走访群众,召开群众代表大会初步形成该段村道硬化方案:一是公路硬化所需资金情况:通过招投标形式每公里所需硬化资金大约在26-28万,村上通过申请财政项目资金18-20万,尚差部分每公里大约在8万左右,由受益群众筹资6万元/公里。不足部分村级负责解决。按照受益群众的几种情况平均摊,每份大概需要筹资700元左右。二是“一事一议”决议筹资情况。即:在该段路所在社有承包田地的,按照田地份数筹资;户籍在所硬化段所在社的,按照人头筹资;长期居住在当地的,按照人头筹资。属于这三种情况之一的都需交一份筹资款(不重复交纳)。三是不参与筹资人员不作强制要求,该段路的管理按照村民“一事一议”进行。四是该路段硬化《村民“一事一议”决议》将通过户代表大会后发放到各户。 感谢你的留言! 日
【网民留言】
尊敬的王东明书记:您好! 投诉人:杨顺熙,男,52岁,高中文化,家住泸州市古蔺县椒园乡椒园村。现任椒园村调委会主任。 被投诉人:古蔺县纪委。 日,古蔺县纪委亲自主持了有椒园乡党委主要领导参加的椒园村全体党员大会,就计划生育和建房问题专门讨论对我的处分问题。在此之前的3月17日,乡党委不知以什么理由撤销了我的村支部书记党内职务。支部大会讨论结果:建房问题,正在行政诉讼阶段,待行政诉讼终结后才能结论;计划生育问题作出了“不予处分”的决定。 可就在02年11月30日,被投诉人在古蔺县委机关报--《古蔺报》上登报开除了我的党籍。理由是计划生育和建房问题。建房行政诉讼是02年11月12日作出了一审判决,维持了县政府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为什么不等二审判决? 日,中级法院作出撤销一审判决;撤销古蔺县政府行政处罚决定。但是我的党籍却被开除了。 今年5月,被投诉人又复议县纪委的处分决定。复议对建房问题只字不提。对县纪委、乡党委、村支部三级党组织对我的计划生育问题作出“不予处分”的决定还是只字不提!仍然作出“仅凭计划生育问题就可以开除你的党籍”为由,作结论。县纪委适用了“川纪委(1995)31号”文件对我处分,我的最小孩子是1991年3月出生的,那是还没有川纪委这个处分决定啊,如果继续让县纪委复查县纪委自己的处分决定,还是顾忌自己面子,不会纠正的。 为此,请求王书记维护一个农村党员的政治信仰和抱负,恢复我的党籍!
答复意见:
杨顺熙同志: 你好!你致信人民网省委书记信箱,对2002年古蔺县纪委以“侵占国有土地建房”和“违反计划生育”两个问题开除你党籍不服,要求恢复党籍的问题,古蔺县纪委组织人员进行了复查,现将有关情况回复如下:一、给予你党纪处分的有关情况 经查,日,因你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县纪委决定对你党纪立案检查。调查过程中,国土资源部门向县纪委移送了你强占椒园乡中学已征用的土地建房问题,县纪委进行了并案调查。日,经县纪委常委会研究,决定给予你开除党籍处分。处分的主要事实依据是: 1、1986年10月,你与闫国芬结婚,婚后于日有计划生育第一孩(男孩,取名杨欢)。日,你夫妇无计划生育了一女孩。为逃避计生部门的处罚,你夫妇将该孩隐藏在椒园村4社杨时勇家喂养。此后,你夫妇将该孩领回家中,并将其户口入在同村四社杨顺柳名下,取名杨霜。日,你夫妇又无计划生育了一女孩,取名杨静。 2、1994年,椒园村村民闫永芬将强占椒园乡中学已征用的土地120平方米,以2500元现金卖给椒园村六社村民闫国银,闫国银和你将该宗国有土地作集体土地申请上报审批建住房,骗取了县政府以古府函(1994)93号建房批文,修建了门面商服用房六间,你分得两间,占地53.726平方米。1998年,你又侵占中学国有土地37.638平方米,扩建加层二楼住房。 日,古蔺县国土资源局对你的土地违法行为下达了行政处罚决定书(古国土资监〔2002〕第26号)。你不服县国土资源部门的处罚,向泸州市国土资源局申请复议,市国土资源局于日作出复议决定,维持县国土资源局对你的处罚决定。此后,你不服市国土资源局作出的复议决定,向古蔺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县人民法院一审判决维持国土资源部门对你的处罚决定。你不服一审判决,上诉至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日,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2003)泸行终字第37号作出终审判决:一、撤销古蔺县人民法院(2002)古蔺行初字第28号行政判决; 二、撤销古蔺县人民政府日作出的古府函(2002)41号《关于撤销古府函(1994)93号&关于椒园乡杨顺熙、闫国银二户村民申请使用土地建房的批复&的决定》。根据市中院的判决,你侵占国有土地违法建房的问题证据不充分,但你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无计划生育两孩的问题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在此后的申诉过程中,你也未对违反计划生育问题提出过异议。 二、你申诉的有关情况 日,你对处分不服,向县纪委申诉,要求恢复党籍。经复查,仅你违反计划生育一项错误事实,就可以给予你开除党籍处分。日,县纪委作出了《关于对杨顺西开除党籍处分申诉的复审决定》(古纪发〔2005〕7号),决定维持给予你开除党籍处分。此后,你不服县纪委的复审决定,又向泸州市纪委申请复查。日,市纪委作出了《关于维持给予杨顺西开除党籍处分的决定》(泸纪〔2005〕43号),决定维持给予你开除党籍的处分决定。 在此次来信之前,你在今年曾三次致信市长信箱等,要求恢复你的党籍。按照相关要求,县纪委分别于日、8月5日、10月13日作了回复。 三、你反映其他几个问题的有关情况 (一)关于你反映日,乡党委不知什么理由撤销了你村支部书记职务的问题 经查,2002年你因违反计划生育,涉嫌严重违纪,已不适合继续担任村支部书记,故乡党委免去了你的支部书记职务。乡党委免去你的村支部书记,是一种组织处理行为,不是纪律处分上的撤销党内职务。 (二)关于你反映土地违法行为未等到二审判决就给予你处分,并且在《古蔺报》上刊登相关消息的问题 经查,县纪委在给予你纪律处分时,你的土地违法问题已经市国土资源局复议、县人民法院一审判决,且你违反计划生育的问题事实是清楚的,证据是确凿的。就你违反计划生育一项违纪事实,已经可以给予你最严的党纪处分,故县纪委未等到二审判决,就给予了你纪律处分。 县纪委对你作出纪律处分后,为达到办理一案,治理一线,教育一片的目的,在《古蔺报》上刊登给予你党纪处分的相关消息并无不妥。 (三)关于你反映村支部、乡党委、县纪委三级组织对你违反计划生育作出“不予处分”决定的问题 经查,县纪委、乡党委从未对你违反计划生育问题作出过“不予处分”的决定。日椒园村支部召开大会,讨论对你的处分问题时,支部的确作出过对你免予处分的决定,但我们党实行的是下级服从上级,上级发现下级的决定违反了有关党内法规时,有权予以纠正,故椒园村支部对你作出免予处分并不是最终决定。 (四)关于你反映最小的小孩在1991年出生,县纪委以1995年发布实施的规定对你作出处分不当的问题 县纪委未给予你纪律处分之前,你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该严格按照《党章》的要求,带头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但你夫妇1988年10月无计划生育第一孩后,你不仅未向组织上如实报告自己存在的问题,而且将无计划生育的小孩隐藏在他人家喂养,并将其户口入在他人名下,逃避计生部门的处罚和组织上的处理。1991年3月你夫妇无计划生育第二孩后,将其作为无计划生育的第一孩上报接受处罚。直至2002年,根据群众反映,组织上才查清你夫妇共计划外生育两孩的事实,故县纪委根据当时实行的相关法规,对你作出纪律处分并无不妥。 综上所述,县纪委原对你的处分恰当。希你接回复后,安心生产、生活。 日
(责编:吴昊、韩月)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特别关注|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蔺县中国联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