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毕业就月薪过万,月薪2万是什么体验验

与刚毕业的你分享跳槽经验
与刚毕业的你分享跳槽经验
  记得以前在学习P&G面经的时候,曾看见一个人说过,真正带给你成功的不是成功者的面经,而是失败者的总结,因为成功只有一个模式,而失败却有千千万万的可能。跳槽的过程并不是单纯的面试的过程,但这个定律同样适用,从2月开始编写简历开始到7月最终决定完全放弃去波兰工作的机会而离开公司,这一百多天来,我经历了很多很多,有成功也有失败,而真正对我有价值的,想要和大家分享的,则是那些曾用心去感受过的职场历练……以下是我所有的总结,希望能和刚毕业不久的朋友们交流一下,互相学习。当然咯,对于应届生来说,也有一定参考意义,但是要记得,跳槽和应届找工作之间的差别其实是非常大的。  需不需要跳槽?  其实所有人都该知道,频繁跳槽是不稳定的表现,职场里很是忌讳,特别对初入社会的新人来说,但是,事情总不能一概而论,在很多情况下,树挪死,人挪活。跳 槽成为了很多人必然的选择。比如说,发现自己所从事的职位不合适自己,或者自己所从事的行业,自己并不喜欢,拥有这个类型的跳槽理由的朋友,跳是越早越 好,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行业和你的职业对你的限制越来越大,不同行业,不同职业对你来说,进入的门槛也越来越高。此时不走,再等一年,恐怕就回天 乏力了。而且,在工作几年之后,即使成功转型,让你象应届生一样从零开始,拿着微薄的薪水,你愿意么?但是如果是因为薪水问题寻求跳槽的朋友,我的意见 是,有机会就上,没有机会也别强求。你的经验的积累总有一天会有回报的,要是觉得在这个公司没发展,或者办公室政治,那么就参考第一种情况,你也是逼 不得已的。  我的反省:有人说先就业再择业,但我认为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决定了你的行业和职业。否则在以后跳槽的时候,想要改变,会有很大的行业职业的 限制,即使你只当了半年的HR,想要再换到财务工作,和当了3年HR,再换财务工作的性质其实差别并不太大。我去年毕业的时候就是仗着自己面试超高的成功 率,找了一个月工作,就草草签约,从此之后睡大觉,才换来了现在的辛苦。而原本凭当时的竞争力,找一个好得多的工作并不是难事,而现在也不得不和我最 爱的市场类工作说永别了……  还有一点需要特别申明一点:在找到下家前,千万千万别先辞职了,你以为你是飞特族?不,只是成为了待业青年,吃过这个苦头的,我所知道的就有三星一个朋 友,西门子一个朋友,通用一个朋友。特别是西门子那家伙,据说已经在家荡了6个月了,万念俱灰,女朋友吹了,老爸也在天天讽刺,现在只能靠打游戏度日。我 自己刚开始打算跳的时候,也在盘算着先辞职再说,这个是很不好的。而且,面对HR时,怎么解释你的这么长一段时间职场空白?  如何制作你的工作简历?  其实毕业一年之后的简历,最大的区别就是要对原先的工作要有详尽的描写,而对学校的种种荣誉,你不得不放弃了,最多一笔带过。因为这样 HR才会认为你已经成功成为了一个职场白领,而不是一个学生仔。其他的要求和应届生相类似,求简,但是要有美观的格式。我自己使用的就是51JOB版 式的改良版,但是有一个小技巧,在邮箱投递的时候,可以使用PDF格式,而不是WORD,这个是泽东的公司喜力HR的经验谈,值得大家分享。接着,简历需 要突出你的优势是技术?还是管理?还是商务?千万别泛泛而谈,需要有关键字。而针对不同的职位,最好有不同的简历,这个也是满重要的。而目标职位这一 栏,千万别写太多,样样合适就代表样样不合适,这个是SGB的HR姐姐亲自对我的教诲。  我的反省:我做的是项目管理,曾经就不幸的把简历写的各个优势都写一点,又都不突出,被批评了。还有就是因为大学阶段比较辉煌吧,不太舍得把大学的东西都删掉,好在这个后来有不少改进了。  如何投递简历和寻找工作机会?  一、求职网站。一般我用的是三个,51job,chinahr,而智联是后来开始用的。哪个更好,我就不说了,尽量坚持经常投吧,以防止漏过一点急聘的 机会,但要记得不同职位不同简历,还有就是特别有兴趣的职位,还可以直接发邮件给招聘启示里的hr邮箱,记得把简历贴在邮件正文,而不是附件,不然有 肯定对方邮件系统拒收的。  二、社会招聘会。别去了,全垃圾,就东方明珠那个还过得去,不过我去了一次,连英业达这种烂公司投了都没反应。毕业找工作,上,m.yjbys.com  三、靠朋友亲戚介绍。其实这个才是王道啊,有些很好的公司甚至不对外公开招聘,只进行内部推荐,比如说标致什么的,而且一般靠推荐进去的职位薪水更高,发展更好,大家有路就多找找吧,还有就是校友资源是很重要的哦。  什么是好的行业,怎么判断好的公司?  第一个问题很难回答,但如果说哪个利润高的话,参考talentzf学长的话:卖劳动<卖产品<卖技术<卖标准,别的不是很清楚,不过 一般来说有自己产品的公司都还不错,ems,oem这个行当是最不赚钱的,大家慎进,典型企业:富士康,伟创力,旭电,hip....  第二个问题么,说一下我的经验吧,可能有一点厚黑的味道。  1、上海人多的公司一般比较好,因为上海人成本高,眼界也高,所以养得起很多上海人的公司,同时上海人比较愿意去的公司一般都好些。当然这个不是绝对的,比如ppg就很好。  2、500强不能保证一定好,但是能保证不至于太糟糕,我指的是薪资方面,你如果说管理的话,那么p&g,mei风评不错,泰科,ibm那就是垃 圾,这个不谈,不是主题。其他跨国公司的话,那就尽量选欧美的吧。问清楚老板是谁,有的欧美公司,老板是亚洲人,那就倒霉了,典型的就是维兰德,德国 公司,来了个新加坡老板,待遇就不行了。  3、有电面的公司一般比较好,这个不是真理,但是确实我见过的大多数好些的公司都有面试,比如美其林,sgb,heineken……当然也有例外,比如 honeywell,因为经理想直接见我,而没电面的公司就总不对味了,即使是很大的500强,比如旭电什么,因为可能人事制度并不完整。  4、有实体产品的公司比较好,而只卖服务的,会差很多。珊瑚是hr的,她极力反感这类公司,而我在这类服务类公司做的同学反馈也不好,风险大啊,比如:世博物流,而我也因此拒掉了易贸这样的公司。  5、外资吞并的原国有企业明显比起独资建设的企业差一个档次,比如科尔本施密特,也算是上汽集团下的,是融入外资的原国有企业,那个5s叫差啊,人事更 差。居然连我去面了都不知道我面什么,后来还告诉我我要面的那个部门的老外度假去了,问我要不要随便和hr经理谈谈,开国际玩笑啊……而一个大 公司旗下的合资和独资企业也境况很不一样,这个大家理解了。  6、外国人太多的公司可能不是好公司,这个是和demag以及dhl的雇员共同得出的结论,以demag为例,一个外籍员工,一个月2w的住房房租,配一量车和一个司机,每个月还双薪,还有多少利润给中国员工了,所以大家要注意啊。  我的反省:早有人提醒我了,日企很糟糕,我还是面了几家,忏悔中,谋杀了我的时间。  怎么请假和从公司逃跑?  跳槽有个很大的特点是,因为你在工作,时间是很不自由的,不可能随心所欲的面试,所以这个时候又需要一点的厚黑技巧给自己争取时间。  1、先询问hr是否可以安排双休日面,这个呢,成功率不高,但问一下还是有机会的,比如ppg就会,然后就是尽量把几个面试时间安排在同一天,这个是个人都懂。  2、请假的哲学,一个"吹":我用过的理由有,胃疼,一日初检,隔两天还要复检,一下就两天请好了;然后其他的有亲戚从国外回来了要接机啊,比如说路上遇见车祸去录口供啊。呵呵,到后来就直接用一个"私事了事了。  3、非正常逃跑,我做项目管理的,经常要跑客户供应商,于是慌称去公务,而借此面试。还有就是趁领导不注意,上班时间溜出去,然后及时回来,不过这个要看公司和职位情况了,hip这里管得比较松,顺便还用公司的钱报销了面试用的交通费。  我的反省:请假也别太多,3月就因为连续请了n次假,我的经理对我变的有点意见了,这个sphnix同学也遇到了,所以跳槽面试的频率不能太高,你不是应届生么。  另外,除非确定要去新公司了,不然别和老板提你要面试...我就傻子一样得在3月喜力最后一面前和经理说了,指望他能理解,后来offer是拿到了,我又 放弃了,之后的日子,我们经理人很好,没说什么,但是我很尴尬。虽然说有些事情是心照不宣的,但是职场里有个游戏叫"装戆",大家都不点破, 什么事情都没有。  电面  这个没什么好说的,基本上hr会问你为什么跳槽,我的回答一般都是原来公司路远,如果那个公司也很远,我就回答,我很喜欢原来公司,但是如果有 其他好的机会,我也愿意尝试,云云。自己权衡吧,其他就是问你些你现在的工作情况什么的,还有英文怎么样,这个基本上不太会不过.,我失败过一次就,是美其林,唉,太可惜了。那个时候刚有跳的打算,什么都没概念,电话里乱说了一通。  一般来说,如果hr听完你的话,回答说要和部门经理商量下再给进一步消息,基本上就game over了,但是有一个例外,就是sgb,我实在没想到后来真的打我电话让我去面试了。  面试准备?  跳槽和应届生区别很大,经常有应届生手上拿着很多offer在选择,有谁听说过跳槽者手上有很多offer来着?这个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不同的公司准备有很大不同。  我对自己比较满意的是,我在这个方面做的不错,一般对于我很在意的公司,我很认真得准备。甚至超乎所有人的想象,比如honeywell吧,在见经理 之前,我花了2天时间整理了这个公司所有资料,翻译了他的主页,因为面的是cctv产品市场职位,我还自己做了个文字版的市场分析,以及ppt。而喜力这 里,我也同样花了很久准备了齐全的资料,以及及时自学物流方面的很多知识以及精益生产的分析和很多相关专业问题。而p&g这方面,我对各个关卡的 通过率都进行了分析,对pst,toeic,phonepass还有就是p&g八大问题都收集了很多材料和洋题进行试做(主要是toeic以及 phonepass),同时看了不下几十篇面经。  一般来说,需要准备的是公司资料,产品及行业信息,同时还需要一些工作相关的专业问题,到时候提问环节可以有话可说。还有就是要准备若干常用英文面试的 问答,这个wish的外语版块有这么一个帖子,我就是看那的。当然还有其他的,比如pg八大问题是个很好的素材,别以为自己英文多好,有的时候多准备 下是非常重要的。  我的反省:好了,因为honeywell比较早,我的英文准备没充分,虽然我的中文面几乎完美无缺,但却败在最后一关上。经理问我,最成功的三件 事情(英文面),我只想的出两件,第三件想不起了,然后就英文说的一塌糊涂,真的很可惜。pg,基本上我只要过了phonepass,我 就有很大的信心拿offer的,但是我做题的时候却用了免提,导致了音效问题带来的失败。  正式面试  着装这样的应届生问题就不多说了,大家都明白的。说下主体内容吧,和应届生不同的是,一般来说跳槽面没有这么多轮次,当然也有例外,比如 heineken,和pg。那是因为我要面一年工作经验的mt职位,再比如延峰伟世通,这个是个好公司,同时也是个bt公司,以下慢慢说。应届毕业生手机版_,YJBYS微信号[yjbys_com]  heineken:包括了电面,一面--1vs1,二面--5vs2(群面,及笔试),三面---4vs 5(对过都是高层,内容包括自由讨论,问答,案例操作) 。  (在这个公司里,我和众多usster正面交手了,大家应该对我有印象,包括最后的胜出)  pg:网申,online性格测试,pst, toeic or phonepass,(去年开始改革的,ps部门要求比较低), 面一, 面二(可能广州) 。  yfwst:400题左右性格测试,组面(关于救人顺序的那个老题),4道题笔试,hr面,部门面。  再然后,很多公司直接就两轮一轮hr面,一轮hiring 经理面。  这个包括日立,emerson-bransh,威埃姆,日本精工,一胜百,wintop等等无数公司,一般hr面你的素质,部门经理面你的专业技能。  其他很多公司则采用hr与部门经理同时面的形式,但是hr一般不太参与,只是观察,只要搞定部门经理就ok。  这个类型的公司包括了 app,博特兰,ppg,sgb等公司,很简洁的方法,不过有点压力哦。应届.毕业生网校园招聘会信息一网打尽,宣讲会微信公众号[xiaoyuan_xjh]  再然后有一种类型就光是部门经理面试,这类公司也很多。  比如太太乐,赛科利,demag,solectron等等,不一一列举了。  我的反省:在后面所有有部门经理参与的面试中,我的失败率是相当高的,而鲜明反差的是hr面试我的通过率又极高,因为hr面主要是考察素质,这个方面我在还是应届生 的时候优势就很明显,但是部门经理主要考察工作经验方面的问题,这个我很惨,如果是和我目前职位接近的职位,我的经验实在太短。如果是跨职业的职位,比如 我面过的市场,物流什么的,我在该领域又是一片空白。所以经常和其他就职者不在同一起跑线上,于是某500公司的hr姐姐就直言不讳得对我说:我其他方 面都很好,但是经验实在太缺乏了。大家也要有心理准备,毕业一年的跳槽面试,这个是一个很难逾越的困难。  用我前面一个帖子对我的这几个月的部分面试经历做一个总结就是:  经历了p&g,emerson,honeywell,的败北,放弃了hitachi,heineken等的offer 。  由于种种原因和赛科利,延峰伟世通。太太乐。日本精工的貌合神离;走过一些还够不上500强的外企,app,威埃姆,一胜百,wintop,博特兰;放弃了易贸,维兰德,法国永冠的面试;仍然等待着着demag,solectron这些500强的消息 ;还有siemens,英格索兰,ge,gm丝毫没有缘分。  一般来说跳槽的过程可能要持续半年甚至一年,别惊讶,比起应届生来,一般这个的过程低效得多,当然也有很快就完成的。这个要看运气和机遇的,还有很多公司 的要求很高,如果有闲就多充电吧,象英格索兰这样的公司,培训生这样的职位都需要高学历的,去年招的最低学历都是双学位。  面试的时候还要多准备一些原来工作的信息,但是记得千万不能把自己公司的档案带出去即使是已经作废了的。  我的反省:谈谈我的典型失败案例,在emerson-bransh面的时候,hr让我讲几个我项目的包材供应商名字,我居然一个都答不上来,那是以为在我的项目 里,包材都是客户指定的,我只需要象sourcing询一下价格。然后没有太多的供应商管理内容,所以不太熟悉也正常,但是hr并不知道,所以事先准备 下是需要的,否则就和我一样尴尬了。再然后,我在app,demag面的时候都出示了一些公司旧文档来说明我的工作内容,但是这很糟 糕,demag的商务部严经理对我说:我知道你们刚毕业经验不足,不过以后千万别出示这些文档,每个公司都有保密要求,这样子hr印象会不好。  心理状态的危机  这个是这段时间来最欣慰的事情,让我原本脆弱的心理素质得到了很大的锻炼.所以我的开心不是因为offer有多好,只是因为我战胜了自己的心理问题。  我的反省:怎么说呢,3月的时候是浮躁,因为之前应届生时代的极高胜率,所以我希望在一个月内搞定跳槽,因此一旦没有了面试就很烦躁。而之后拿到offer之后,正因为这样的浮躁情绪,做出了一个冲动而欠缺考虑的举动,很轻易的拒了,虽然现在从结果看,这个事是做对了,但是从做事的方式上来说,绝对是大错特错的。而pg兵败之后,突然进入了一个招聘淡季,这个时候我的心理调节就出问题了,越来越深的烦躁和担忧的感觉,并在6月初整个心理 状态降到了底点,仿佛世界末日一样,当然也许没有这么夸张,但是四月以来,整个心理状态都在走下坡路。一直等到6月中旬,我才突然走出了心理的阴影,现在 想想,6月初这个时候就是心理的一道槛,调节不好,之后难说会不会不能收拾,调节好了,也就可以起死回生了。很幸运,我是后者,因为从小受挫折比较少,所 以我的抗击打能力不强。而这一次,是对我真正的考验,其实心理对自己的做事影响很大,在我心理状态很糟糕的时候,就连博特兰,万印这样的小跨国公司,我都 面得一塌糊涂,逻辑能力下了好几个档次。  所以希望大家吸取我的教训,一是做事要深思熟虑,千万不能冲动。此后当我面对去波兰弗洛茨瓦夫工作一年还是再跳槽的时候,我就冷静缜密了很多。二是在暂时 无力改变现状的时候,千万别太烦躁了,你的心理状态再差都带来不了新的面试。至于调节的办法,我初期使用的是,多听听比我更倒霉的家伙的故事,寻找心理安 慰,而后期是努力转移注意力。我6月后把很大的经历放在足球上,关注着我最爱的葡萄牙的比赛,让我居然暂时忘记了自己的职业问题。  还有一点经验之谈,烦躁的时候别去看求职网站,求职网站这个东西很妖,对人影响很大,我后来很长时间没去看,心理状态就恢复了。  录取后和hr交流技巧?  这个版块主要说的是如何和hr谈薪资什么的,通常来说,hr在报给你价格的时候,都会有一定压低,想对他们的可接受价位来说,所以你可以在他问你:多少多 少钱一个月,可以接受么?的时候,你可以和他谈一下薪水,最多可以上浮一千,这个就要你揣摩hr的想法和他的低线了,否则等到offer签掉了,也就很难 操作了。  我的反省:我在之前谈offer的时候就犯了以上这个错,甚至在其后,hr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再次问我想要多少钱的时候,我却含糊其词,根本没有说出个具体数字来,失败,真的是很失败。  还有就是该问的问清楚了,薪水,补贴,奖金,保险,加薪,年假等等。至于涨薪幅度,我个人认为,超过40%就是高的了,对于毕业一年的同学来说,如果连 20%都没有达到,那又有点偏低了。不防先自己了解下市面上这个职位的薪资水平再和hr谈。而且其实hr定薪资也是以你的职位的level的市场价来左右 浮动的,关于这个,hip的hr就是如此操作的,可浮动区间在1000以上。  体检的策略?  特别在精细化工行业,因为体检被删掉的人很多,如果在体检结果出来的之前,就辞职了那就倒霉了,珊瑚就这样拒掉了好多个人。真是陪了夫人 又折兵啊,一般的要求都是普通体检加两对半,特殊的职位会有特殊的体检要求。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尽量和hr谈,晚些体检,然后自己先去医院做一次自检,然后对照资料分析下自己的体检结果,如果好的,就可以自己上阵了,否则的话,厚黑一点。(这个有点无良,不过珊瑚说的对,如果身体 实在不合适,还是别勉强了,这个对自己太不负责了)。不过也要看情况,如果说公司让你自己体检,然后自己送表到公司,这个你可钻的空子很大,完全可以让人 代替你体检。但是如果是指定医院,那就麻烦了,他们也不会接受你把自己原来自检的体检表当作体检文件寄过去,这个我问过,然后体检时候,特别是抽血的时候 还要出示身份证(omg)。结束了,报告会直接给公司,而不经你手了,所以先自检也有个好处,可以更好的了解自己身体状况。相关文章:1.2.3.4.5.6.7.8.9.
本文已影响人
行业名企导航
推荐名企讨论区
推荐热门话题JRS觉得月薪过万对于一个刚毕业的人来说是什么水平?
46回复/2亮 5199浏览
从自身出发,考虑实际你们觉得就自己的条件来说,月薪过万是毕业多久能达到的事情?楼主三本毕业,花了一年半的时间,在帝都。
08年的老jr表示,三观太low的,我没义务拉你上岸。
这些回帖亮了
刚毕业3000一个月,干了一年4000,嫌少换了个工作1500一个月
初中毕业做小姐,刚入行就过万了
硕士生当公务员嘛。。。。。这辈子够呛了
ps:公务员体系中最高的正国级官员最高基本工资从7020元(人民币),增加到1万1385元,换言之,这是国家主席*河蟹*的基本工资。
刚毕业1月9000,坐标广州,住不花钱,管中餐。13薪。就那样吧
引用2楼 @ 发表的:
刚毕业1月9000,坐标广州,住不花钱,管中餐。13薪。就那样吧
肯定宇宙机喽?
引用2楼 @ 发表的:
刚毕业1月9000,坐标广州,住不花钱,管中餐。13薪。就那样吧
广州物价不算很高,挺好的了,程序员么
08年的老jr表示,三观太low的,我没义务拉你上岸。
反正我现在不敢想……
买喜欢的鞋,做喜欢做的事~
了不起的水平,,,,
往左还是往右
引用3楼 @ 发表的:
肯定宇宙机喽?
宇宙机什么鬼
看行业,你要是干IT的很正常的水平
qq:345 25 22 71(私人账号,购物请直接旺旺说,qq拒加)
1.88m,87kg
自营小店:
引用7楼 @ 发表的:
宇宙机什么鬼
晶天计算机呀发自手机虎扑
平凡 不平庸 ~~~
初中毕业做小姐,刚入行就过万了
硕士生当公务员嘛。。。。。这辈子够呛了
ps:公务员体系中最高的正国级官员最高基本工资从7020元(人民币),增加到1万1385元,换言之,这是国家主席*河蟹*的基本工资。
真牛牛牛牛
引用2楼 @ 发表的:
刚毕业1月9000,坐标广州,住不花钱,管中餐。13薪。就那样吧
目测程序员、、
引用4楼 @ 发表的:
广州物价不算很高,挺好的了,程序员么
引用8楼 @ 发表的:
看行业,你要是干IT的很正常的水平
我想说,IT里不到10000的人还是占多数的
08年的老jr表示,三观太low的,我没义务拉你上岸。
引用9楼 @ 发表的:
晶天计算机呀
现在谁还看工资,都看家产的!
计算机方面的路人水平。。。普通本地大学软件出来的比我们这些985211挣得多好多
别人拼命我挖坑
计算机毕业的水平
引用13楼 @ 发表的:
那是从事哪方面的嘞?金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
& 允许多选
148人参加识货团购278.00元357人参加识货团购748.00元83人参加识货团购269.00元34人参加识货团购298.00元87人参加识货团购248.00元80人参加识货团购798.00元31人参加识货团购129.00元44人参加识货团购119.00元33人参加识货团购559.00元48人参加识货团购89.00元140人参加识货团购1049.00元111人参加识货团购359.00元对于我这种刚毕业,拿着两千五一个月工资的,今天遇到一个说自己月薪八千,公积金每个月交一千多的人。实在是想知道每个月到卡工资八千是个什么体验
13年的时候,大四便开始工作了,进了哈尔滨一家担保公司,试用期三个月之后,便开始拿正常的薪资,薪资待遇是四千起,在哈尔滨的应届生平均工资是两千左右的环境,对于我当时来说,四千块钱是一个巨大的收入。然而,就在拿四千块钱的半年之后,我的工资,突然涨到了1万以上,对于我当时来说,这笔收入绝对是巨款。我甚至有相当一段长的时间有过一阵自我迷失,忘乎所以的认为自己真的值这个身价,当我突然有一天,看到了一个企业从公司手里倒下,我就觉得我狗屁不是,只是这个平台很牛b,因此我选择了逃离。逃离之后,目前选择了一家互联网公司,目前的收入是6k起,这应该是我一个正常的身价。那种通过,剥夺别人的利益来赚取剩余价值的收入,我觉得跟创造财富的能力者身上的寄生虫没有两样,所以我选择了逃离。现在的我通过两双手一分一分的来挣这个钱,我觉得用的实在。你的劳动,不足以支撑你现在所得到的,那么我觉得你的身价就不够支持你目前的工资。价值是需要通过劳动去创造的,当你目前的工资是通过剥夺别人所创造的价值而赚取自己的工资的时候,那么我觉得你对于社会的贡献度是不足够的。也就是说你不配,尤其是金融行业,银行领域,投资行业等各种金领行业。
我是突然才想到,我居然也是符合这个条件的,所谓的刚毕业就税后过万。&br&&br&要说什么体验,只能说,如今想起来,竟然恍如隔世。&br&&br&我是08年毕业的,当年的我们,谁也没有想到我们见证的是很多行业多年的最顶峰,甚至有可能是最后的辉煌。&br&&br&那一年,石油的价格冲到了150美元一桶,大家都认为石油这种不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少一点,只会越来越贵。&br&那一年,上海政府在夏天会不厌其烦地播出节约用电的警示,工厂还会轮流停工保障居民用电。&br&那一年,中国拿着满手的美元全世界到处买矿买资源,必和必拓淡水河谷这种拗口的名字连菜场大妈都听到烂熟。&br&&br&整个中国就是个大工地。到处是项目,到都在建工程,石油,电力,煤炭,钢铁,造船……全部在扩建,全部供不应求。&br&&br&我是学机械的,我们专业每个学生手里都是好几个offer,虽然工资和IT什么相比并不高,但差距并不大。&br&&br&还记得当时的三一重工,号称工程机械界的华为,在各个学校开宣讲会,一次就同时录取几十人,在企业宣传上,甚至在员工薪酬上都有大手笔向华为看齐的野心。三一的老板梁稳根,一度也是中国的首富。&br&&br&当时的制造业,给人感觉是前途还算光明。有一些岗位当时工资不那么高,大家也都相信以后“老了就值钱了”。&br&&br&而我自己,则在好几个offer里面选择了某个业内一流的外企。&br&就在入职转正后没多久,领导跑过来告诉我:现在美国项目更缺人,你赶紧准备准备,去美国总部报道,支援美国项目。&br&&br&去了后我才知道,原来不止是中国,整个世界都是一片欣欣向荣。&br&&br&一百五十美元一桶的石油,客户赚的盆满钵满,给我们的项目经费也是极其优厚的,只有一个要求:快!快设计,快建造,快产出。加班费,两倍!去美国的机票住宿,报销!租车吃饭公司包了每天还给零花钱。&br&&br&我同事曾经打趣说,你要是在某某机场大喊一句:我会做有限元!会立马窜出来好几个公司的HR把你绑票走再给你双倍工资。&br&&br&就这样,我每个月打到卡里的人民币收入就超过了一万,还不包括美元收入。&br&&br&你要问我当时什么感受?这么说吧,我从来没有像那个时候一样,感觉天是那么的蓝。&br&&br&我是五线小镇出来的贫困学生,读书时穿的最好的衣服是真维斯,到美国后给自己买了好几条一直觉得只有富二代才穿得起李维斯。除此之外,还陆续装备上了Tommy的衬衫,Clarks的鞋,IBM的笔记本电脑,自己都觉得自己奋斗了这么多年,终于可以和当年的同学一起喝咖啡了。是的,我在美国喝了人生第一杯星巴克,还在沃尔玛买了好多哈根达斯冰激凌放在冰箱,因为我记得安妮宝贝笔下的美女曾经在出租车上捧着哈根达斯流下激动的泪。&br&&br&那时我们工作中讨论的是墨西哥湾的石油,是澳大利亚的铁矿,或者是非洲的铜。我们和美国人,印度人,新加坡人,菲律宾人一起合作,一起在地图上指指点点,觉得全世界都等着我们去开发,觉得只要我们努力,我们的未来会远比今天更美。&br&&br&周末的时候我们在酒店的温水游泳池游泳,在庭院里BBQ,或者干脆就开着车去一个远方的城市。&br&&br&几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有男有女,开着车,唱着歌,行驶在宽阔无人的高速路上,空气极好,头顶是蓝天白云,身边是碧海金沙……&br&&br&我本以为,我们会一直这样,就这样唱着歌一路驰骋向前。&br&&br&然后,九月份,我们在电视里看到雷曼倒闭了。&br&&br&再后来,石油一路下跌。&br&&br&我们每天盯着电视看石油走势。因为60美元一桶,是我们项目的成本线。&br&&br&后来到了40美元。&br&&br&客户选择了中止项目,无限期中止。&br&&br&我们回国。&br&&br&然后不止是石油,所有的大宗商品都噼里啪啦往下掉。&br&&br&后面通用汽车也破产了。&br&&br&工程机械开始卖不掉了,当年大手笔招人的企业,后面是大手笔裁人。&br&&br&挣扎了半年,公司的业务还是没有气色,客户们基本中止了所有的项目。公司决定把两年内经验的人全部裁掉。&br&&br&我是其中一个。&br&&br&失业的感觉不想多说了,懂的人自然懂。至今我还记得,那个时候我看了一部电影,日本的《入殓师》,真的是好电影,对失业中的我给了很大的鼓励。&br&&br&然后,感谢后面的四万亿,我重新有了工作。但,以前的那种心态,再也回不去了。&br&&br&如今2016年,又是新一轮的去产能,感觉又是一个轮回。&br&&br&哦,我的第一个东家,那个在我入职时雄心勃勃要在几年内把中国分公司人数扩张到多少多少人的行业巨头企业,在两个月前彻底关闭了整个中国办公室,遣散了所有的人。&br&&br&前几天,我在我现领导的桌子上看到了几份简历,其中有我以前师傅的。40多岁的人了,技术大拿,应聘一个比较初级的岗位。现公司的HR觉得这样的人才来做这个岗位有点over-qualify了,觉得估计做不长,就没要。&br&&br&想到几年前他开车带着我去沃尔玛,去奥特莱斯,去环球影城,想到他专心给他女儿挑芭比娃娃的样子,再想想他现在的处境,我有点难过。&br&&br&可能,那样的黄金时代再也回不来了。&br&&br&当年的那些意气风发,无忧无虑的年轻人们,现在都已年过三十,结婚生子。可能在行业的寒冬里谨小慎微地保存着自己一份饭碗,也可能已经壮士断腕出去寻找一片新的天地。&br&&br&希望我的那些同伴们一切都好。&br&&br&我有点想他们。
我是突然才想到,我居然也是符合这个条件的,所谓的刚毕业就税后过万。 要说什么体验,只能说,如今想起来,竟然恍如隔世。 我是08年毕业的,当年的我们,谁也没有想到我们见证的是很多行业多年的最顶峰,甚至有可能是最后的辉煌。 那一年,石油的价格冲到…
年的这段时间,大学本科就业的「鄙视链」的顶点已经从早先的「四大」(指普华永道、德勤等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到后来的外企(指 P&G、壳牌、Mars 这些国际化的消费型企业)的管理培训生,来到了「投行」。其中标志性的事件,应该是证监会在 2004 年 12 月批准了高盛集团在中国组建合资的投资银行,也就是后来的「高盛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br&&br&进入中国不久后,以高盛、摩根士丹利为代表的外资大型投行们就开始实行了所谓「Global Pay」的薪资制度。也就是,不管你驻扎在哪个城市——伦敦、纽约、香港还是北京—— front office(前台部门,基本上指直接创造收入的部门,比如 IBD、Trading 等等)的 entry level (指刚一进入公司的入门级职位)的年薪都是基本一致的。在那个年代,这个数字大概是 8 万美金左右。&br&&br&于是,在拿到 offer 的时刻,一个之前月生活费只有七八百块钱的普通大学生(那个年代真的够花啦),就一跃成为了每个月可以挣 4-5 万人民币的职业金领——这还只是基本工资。如果你对那个「黄金时代」有所了解的话,当其他行业还在探索「十三薪」或者「十五薪」的奖金制度的时候,投行在年底就可以发出睥睨众生的 12-36 个月的奖金来——具体数额视当个年度整个公司和你个人的表现而定。所以,如果你来自于一个普通家庭,大学毕业进入投行工作,可以称得上是一次小型的「阶级跃迁」。&br&&br&当年外资投行对员工「血统」的执着程度人尽皆知,不管是在美国英国还是中国,每年毕业进入投行的学生一定都来自于全国最好的大学。美国的常春藤+斯坦福+MIT 是标配,在中国一度只有「清北复交」的学生有资格入选。这个状况直到 2008 年金融危机的发生、以及 iPhone 引领的第二波互联网浪潮的兴起,使得很多名校学生转战硅谷和互联网行业之后,才有所改变。时至今日,硅谷能给毕业生 10-15 万美金年薪+期权的公司已经比比皆是,弄得华尔街的老牌金主们也纷纷开始提高基本工资和减少员工加班的举动,不过这是后话了。&br&&br&对于这些学生来讲,这是一次实实在在的,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绝佳实例。中国的高考难度人尽皆知,能考入清华北大的都不是等闲之辈,而投行每年又只在这几所学校遴选那么几个可怜的名额......最终能进去的,无一不是机遇、实力和运气共同作用的结果。但终究,寒窗十数载,算是有了一个非常完满的结果。所以这些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是教育的拥护者。阶级的跃迁、生活环境的改变、人脉圈子的升级,让「知识改变命运」的逻辑深深地镌刻在了 TA 们的心里。当然,这个逻辑在当今中国是否仍然成立,又是另外一个话题了。&br&&br&「突如其来」的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还带来了其他事情上的一些冲击。大学时候一个学期辛辛苦苦攒下来的几千块钱买的一台相机,工作之后一个月的工资就可以买上三台。这种「挣钱 && 存钱」的财务观念,也会伴随这个人群相当长的一段时间——TA 们相信:如果你对自己的未来有所期待,就应该在什么时候做什么样的事。而不是攒钱到天荒地老,然后有一天发现,该做的事没有做,存的钱好像也不值钱了。投资自己永远是最重要的。&br&&br&然后,你自然开始尝试一些「符合自身阶级」的事情:登山、潜水、冲浪或者不太低 buy-in 的德州扑克......直至你发现哪个好像都不真正喜欢。工作提供了高级餐厅和五星级酒店的出入权,让你又习惯于将生活维持在某个水准之上。想起描写次贷危机的电影《Margin Call》里饰演 Sam 的凯文·斯派西说:(为什么赚这么多钱还不够?)...因为我真的很缺钱啊。要交好多房子的房产税、老婆要购物、孩子要上私立学校......&br&&br&另外,当你得到了远超社会平均水平的回报时,心里总会隐隐有个声音是:「我真的有这么好么?我真的配得上别人付给我的报酬么?这样的状态能持续么?」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 imposter syndrome (冒充者综合症)说得就是这个现象。如果你在高盛,别人自然高看你一头,而如果离开了呢? 「狐假虎威」的阴影会一直如影随形,直至你离开的一刻。&br&&br&所有这些东西,都无形中推高了 TA 们选择的机会成本。在这个行业里,我看过太多并不开心,但又无法离开的人们。Ayn Rand 说,自由的定义是「To ask nothing. To expect nothing. To depend on nothing.」(无所求、无所待、无所依)。当无法舍弃太多的时候,你就失去了自由。&br&&br&最终,一切又回到了那个著名的斯坦福 MBA 的面试题:What matters most to you, and why?
年的这段时间,大学本科就业的「鄙视链」的顶点已经从早先的「四大」(指普华永道、德勤等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到后来的外企(指 P&G、壳牌、Mars 这些国际化的消费型企业)的管理培训生,来到了「投行」。其中标志性的事件,应该是证监会在 2004…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数码/互联网/金融/手机/评测文章狂热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月薪2万是什么体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