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古人的号是什么意思指引他们行善

行善积德 行善消灾[古人故事]
宋代时建康江宁县衙之后,有个开酒店的王公,一生平直,敬信神佛,从无一点欺心之事。平日以买卖公平闻名,时常接济穷困之人,人们都称他为王老实。癸卯二月十五日黄昏之夜,店小二正要关店门,忽见朱衣幞头将军数人,带着不少车马仆从,来到店前大喊:&可速开门,我们要在此歇马。&店小二急忙走进对王老实说知此事,王老实说快快接进来,到店里一看,那数个将军都已进来坐下了。王老实恭敬的端上酒食奉请,又拿些酒食犒劳仆从。顷刻间,一群从人手里拿了一大捆绳索,长千万丈,又有几十个人,手里拿着木钉签子几百枚,走到朱衣将军面前禀道:&请布围。&朱衣将军点头应允。这些众人们就出去,都将木签子钉在地下,又将绳索缚在上面,四围系转,凡街前街后、巷里巷外坊曲人家,并窝窝凹凹之处,尽皆围了绳索。这些众人都弄完了,走来禀道:&绳索俱已围完,此店亦在围中。&朱衣将军数人议论道:&这王老实,一生无欺心之事,诚善待人,乐善好施,上帝所知,此一店可以单单饶恕。&众将军都说道:&若咱们不饶恕这一店,便不见天理公道之事了。可将此店移出围外。&众人应允,急忙拔起木签,解去绳索,将此店移出在围外。朱衣将军对王老实道:&以此相报。&说罢,都上马如飞而去,转眼就消失了。王老实和店小二再看那四围钉的木签和绳索都已不见了,非常惊骇。恰值这时夜巡官带人巡夜来到酒店前,问王老实为什么深夜开着门还点着灯烛,王老实一一说知。夜巡官将此事禀与上官,上官不信,说他妖言惑众,遂将王老实监禁狱中。两天后,建康发生大火灾,自朱雀桥往西直到凤台山,凡前日绳索经系之处,尽数焚烧,片瓦无存。惟王老实酒店安然无恙,周围却是一片灰烬。王老实于是被释放回家了。人的命运与祸福,都是有因有果,都是取决于自己行为的结果,惟有行善向善才是人明智的选择,才是给自己积累福德。人的一举一念,神明都在监察着。只有正视因果法则,一切遵循天理而为善,才能得到上天的保佑和庇护,纵使是在危难关头,他们也能够趋吉避凶,化险为夷。(资料来源《太平广记》等)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也喜欢
泰国留学小姐姐~一不小心卡了?心疼我~
天气凉了哒
放假了,我在等着你
周末愉快宝宝们~
你的女孩豆豆
热门日志推荐
人人最热标签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子孙兴旺富贵的秘密---告诉你古人的99个故事——【来源:百度贴吧】2
席世臣去世后,子孙仍继其业。清军和太平军之战,扫叶山房书版在苏垣者,十毁七八。直到光绪六年扫叶山房把经营中心迁往上海,并率先引进石印、铅印等新技术,扩大经营规模和经营范围,先后在棋盘街(今河南中路)等地设立营业所,在松江以及汉口等地也设立分店,又把总店迁到沪上,成为很有影响的以刊印古籍为主的出版机构。他们印的古籍,四部皆备,其中有不少是丛书,也有新式图书,所出版的连史纸线装古籍,多系石印本,价廉物美,一度风行全国。据1913年《扫叶山房书目》所载,已出书二千多种。据《中国丛书综录》著录,传世石印丛书有144种,其中席氏一家印的就占18种。但随着民间更大规模的现代民营出版企业如商务印书馆、开明书店等先后出现,古籍市场的萎缩,扫叶山房业务日见萧条,苏州分号于1949年歇业,上海总店于1954年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扫叶山房能够经历三百年多年的风雨,除资产雄厚和历代经营扫叶山房的席氏主人皆有经商头脑外,也由于清康熙帝亲临席宅,对进呈之书大加赞赏以及苏州大小官吏对席氏给予了某些特权。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六月廿八日勒石的《吴县禁书坊印手把持行市碑》云:“除席元章一坊不加外,每节每人给酒钱三十文”,“如敢故违,许书坊各铺指名禀县,以凭究办”。同治十三年(1874)《书业捐资重建崇德公所碑》中也记载了席威是崇德公所负责人,规定为同业订正书籍,讨论删原。“有妨工作者,许即指名禀县,以凭提究。”可见席氏在同业中长期处于较特殊的地位。
  洞庭东山席氏还是著名的藏书世家,清代除席启图、席启寓、席鉴、席世臣外,还有席世昌、席恩赞、席璞等人也是著名藏书家。在席氏家族文化的熏陶下,明清时期的席氏女性成员中也涌现了不少才女。在《清代闺阁诗人征略》中就有出自洞庭东山席氏的席文卿、席佩兰、席淑媛、席蕙文等四位女诗人。如三十四世席蕙文,著有《采香楼诗草》、《自怡集》,以一弱女子而其诗沉雄苍老。又常熟席佩兰,有《长春阁集》,其诗不拾古人牙慧,天机清妙,被袁枚收为女弟子。另外还有席筠、席仲田、席香谷等人也是当时著名才女。豪富的席氏家族颇爱结纳风雅之士,钱谦益、吴伟业、汪琬、徐乾学等时集其门。席启寓娶吴梅村的妹妹为妻,吴梅村的一个女儿又嫁给了席启寓的儿子席永恂。席启寓还聘理学家陆陇其来家教子。陇其没,厚赙其丧,为刻遗书,还命席永恂的长子席祜镐娶陆陇其的孙女。也许正是因为这种文化熏陶,后世的席氏逐步增长了文化底蕴,涌现出不少学有所成的家族成员。据《江苏艺文志·苏州卷》统计,明清时期洞庭东山席氏家族有作品结集的共四十多人。
  洞庭东山席氏还把旧中国第一大报——《申报》从英国人手里买回。三十八世后裔席裕福,字子佩,青浦朱家角人,为清末买办。兄裕祺,字子眉,两人皆精通英语。同治十一年(1872年)英人美查在上海创办《申报》,裕祺任经理。当时各省筹办水旱捐赠,以申报馆为收集捐款的集中点,款额有数万之巨,由裕祺经管出纳,帐目无一差错,声誉卓著,《申报》也办得甚为发达。裕祺任职廿三年后病故,弥留之际力荐裕福任经理。裕福与裕祺一样,办事认真踏实。宣统元年(1909年)英人美查回国,申报馆由席裕福出七万五千银元收买,从此《申报》由中国人自己掌握。当时《新闻报》由美国人福开森接办,与《申报》竞争激烈,发行量渐渐追上并超过《申报》。1912年,席裕福以十二万元将《申报》转让给史量才。隔了三年,裕福忽又向史要求补偿,经法庭判决,补得廿四万五千元。后来史把《申报》办成上海最有影响的一张大报。席裕福还先后参与或主持了点石斋印书局、图书集成局、中国图书公司等,是近代上海新闻、出版界的著名人物。
叱咤海上 金融世家
  在旧中国豪杰辈出的上海滩,东山席氏发展成了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买办世家,他们几乎垄断了上海各大外资银行的买办业务,席氏世家在金融上可以说呼风唤雨,对当时的上海乃至整个中国的金融都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东山席氏由商界转入金融界与其同乡姻亲沈二园有密切关系,上海开埠后不久,沈二园就到上海经商,1860年前后就被上海新沙逊洋行聘请为第一任买办,成为洞庭东山商人在上海担任外商买办的第一人。沈二园之妹嫁与在上海附近开办钱庄的东山席氏三十六世后裔席元乐(中席左源支敦大堂派)为继室,沈二园膝下无子,就以席元乐的第四个儿子席素恒入嗣为子。席元乐共四儿,前妻生素煊、素贵,继妻沈氏生素荣、素恒。此前的席元乐仅仅是旧式钱庄老板,正是他的四个儿子完成了席氏由传统钱业走向近代金融世家的转型。
  先从席素恒说起,他过继给舅舅沈二园之后,改名沈吉成。沈二园死后他继任新沙逊洋行买办,沈吉成由于在席家排行第四,当时人便称他为沙逊阿四。沈吉成死后,由他的儿子沈增荣继任新沙逊洋行买办。沈氏祖孙三代在新沙逊洋行当买办前后达三十五年,积累了巨额财富。沈吉成在1906年过世时,在上海的遗产估计达500多万两银子,其中房地产价值近270余万两,现银110余万两,另外还有绸缎局两家,典当两家。在其七终祭奠时,沈家在上海南京路逢吉里两端搭盖东西辕门和吹鼓厅迎送宾客,如此显赫的场面和影响交通的做法在上海公共租界管辖的南京路上是不允许的,但是竟然得到工部局的默许。沈吉成的女婿王仁荣(宪臣)早在1894年起历任中华汇理银行副买办、新沙逊洋行副买办,从1907年起连续三十年担任麦加利银行的买办。另外一个女婿黄振之在1903——1907年间也担任了俄国人在上海开办的华俄道胜银行的副买办。
  席元乐的四个儿子中以次子席素贵(正甫)的名气最大,席氏能够垄断上海买办行业,席正甫功不可没。1857年,19岁的席正甫和兄弟为躲避太平军和清军的战火,一起从苏州到上海。不久他就自开了一家钱庄。1866年,在舅舅沈二园的大力举荐下,懂英语的席正甫当上了英商汇丰银行的跑楼。1874年,席正甫代表汇丰银行与清政府成功地签定了200万两10年期的“福建台防借款”,开创了汇丰银行政治贷款的先例,将该行从财务窘境中解脱了出来,也使席正甫从此得势,既当上了汇丰银行买办,又受到了清朝大臣李鸿章和左宗棠等的赏识。为了获得巨额贷款,他们争相拉拢席正甫,李鸿章还特意上书朝廷,替他保荐官职,席正甫获得二品衔红顶花翎,又捐了道台一职。他倚靠与清廷的关系和汇丰银行买办的身份,左右逢源。从年,清政府向汇丰银行借款17笔,绝大多数是席正甫一手经办,他由此得到了大量佣金,而汇丰银行业务也蒸蒸日上,对他优渥有加。19世纪80年代,汇丰银行某大班在一事上与席正甫发生冲突,席正甫一气之下辞职,汇丰银行总行坚决不允,不仅专门来信挽留,还撤换了该名大班,使席正甫稳坐买办交椅长达30年。当时上海钱庄为了获得流动资金,常常向外商银行借款,再用这部分钱贷给大小商号以获取利润,由于席正甫掌管了汇丰银行借款的签字盖章权,几乎所有的钱庄都要求他入股,或聘用他介绍的人当助手。同时,席正甫广泛投资钱业、银楼、典当、金号,还在浦东、南京路、凤阳路一带购置了众多的房产。1905年,席正甫寿终正寝,祭奠之日,从外滩到凤阳路席家,沿途各个路口都搭了白布帐棚,中外商家及一些外国银行的门口,都设置了坛台路祭,公共租界巡捕还武装护送这支送殡队伍从南京路上通过,当时在上海滩死后能够享受这种待遇的买办,也仅席正甫一人而已。
  席正甫死后,长子席裕成继任买办近二十年,再传给儿子席德浚(1923——1929年)。执上海金融界牛耳的汇丰银行,买办一职由席家祖孙三代担任了55年()。席正甫的次子席裕昆于1908——1911年任营口大清银行经理。席裕昆的儿子德熏曾任美商运通银行副买办。席正甫第三子席裕光先后任美商宝信银行买办、户部银行上海分行副经理、大清银行上海分行协理。席裕光的儿子席德懋历任华义银行买办、中央银行业务局局长和中国银行总经理。席裕光的另外一个儿子席德炳曾任上海中央造币厂厂长。席正甫的第四子席裕美曾任台维银行买办。席正甫的第五子席裕奎历任大清银行汉口分行经理、英商汇丰银行副买办、日商住友银行买办、英商有利银行买办达32年。
  席元乐的另二个儿子也实力不弱,大儿子席素煊(缙云)曾任英商麦加利银行买办间司帐,他的儿子席裕康历任英商麦加利银行副买办、买办,俄商华俄道胜银行买办、法商中法工商银行买办达四十余年。裕康去世后其子席德渊继承中法工商银行买办之职,后来还任瑞士商某轮船公司买办。裕康另一个儿子席德淕(济群)曾任美商信济银行买办。裕康还有一子席德鋆,曾任俄商华俄道胜银行跑楼、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副经理。席元乐的三儿子席素荣历任德华银行买办、英商有利银行买办、华俄道胜银行买办。其女婿叶明斋自1893年开始担任日商横滨正金银行买办达25年。
  席家在中国人自办的官营、民营银行中出任经理、副经理和其他高级职员的也很多。席氏家族又将积累起来的巨资开设钱庄、纱业银行和惠丰银行。席姓家族除从事金融业外,经营活动还遍及其它领域,像席春元的席华丰丝栈、席守愚(三十七世,属右源后裔)的大纶绸局,在上海丝绸业中都是赫赫有名的,席守愚还当上了上海绪纶公所会长,成为上海绸缎业的领袖。再如席德灿的阜丰面粉厂,席裕成投资公益纱厂和浦东的滩地等,席素煊也在逢吉里、长吉里、永吉里等处从事房产经营。
  洞庭东山席氏家族和当时的达官贵人关系也极为亲密,如席正甫和李鸿章、左宗棠、沈葆桢、盛宣怀、袁树勋等都有很好的私交。其三子席裕光则与陈立夫、陈果夫缔姻。席正甫孙子席德懋也和宋子文结为姻亲。席氏的其他姻亲洞庭东山王氏、沈氏、严氏,徽商胡氏等也都是当时有名的富商,他们也多借助席氏之力出任外国银行的买办。据统计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外商在上海开设有较大影响的银行和洋行二十多家,其中十三家外商银行由席氏家族(包括女婿)中的23人先后担任买办,两家洋行的买办由席家中的5人担任,这在近代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19世纪末流传着这样一首口谚:“徽帮人最狠,见了山上帮,还得忍一忍。”有钱有势的洞庭东山席氏家族成为上海滩上风云一时的金融世家。
  今日席氏群星璀璨
  据家谱载,洞庭东山席氏从明代末期的二十八世席端樊、端攀兄弟开始,辈分为“端本启永祜,绍世存元素。裕德与时行,秉维昌尔祚。”从明末直至民国,该家族富商大贾辈出。1949年前后由于政治等原因,席氏子孙开始大批迁居海外。也许是传承了数百年来那种勇于开拓奋进的家族精神的缘故,如今海内外的洞庭东山席氏家族成员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精英人物。
65.山东诸城刘翁,家境富饶。赶上灾荒之年,米价暴涨至每斗千钱,民不聊生。刘翁自己核计,家里钱财这么多,周围的饥民怎么会坐以待毙,而不发难呢。于是决意倾家荡产去救助荒年的饥民,救活的人数不胜数。
   后来刘翁的儿子刘统勋、孙子刘墉,相继做了宰相;曾孙刘镮之也官居尚书;累世登第做官不绝,都说是行善的结果。
66.清朝潘世恩相国的父亲潘翁,是个救人急难,乐善好施的人,别人家有婚丧嫁娶之事,因为事情急迫请求帮忙缓解找到他,无不应允援手,整个县城(吴县)的人都称他潘善人。
  有一天,潘翁在郊区散心闲逛,看见在凉亭中有个老人在哭泣,解下裤带要上吊自杀,急忙上前制止,询问原由。老人说:“过几天我就要为儿子娶媳妇,子啊亲戚家借了三十金,今天去城里买衣服,被小偷摸去,没脸见家人,故而寻死。”潘翁说:“这是小事而已,我替你出钱成全这桩婚事,你就别轻生了。”说完,拉着老人进了城,向熟识的商家借了三十金送给了老人,老人感动的哭了,磕头拜谢,问潘翁的姓名,潘翁也没告诉老人就走了。
  之后过了几年,潘翁为死去的先人寻找葬地,找了很久也没找到合适的,偶然领着风水师来到光福镇,看见一处水中有个土墩,环绕两边的是土堤,好像二龙抢珠的样子,风水师惊讶地说:“这里是上好的地,葬在这里,后代一定会有考取状元并登相位的。”四处遥望打听不到地主人的姓名,就到一家酒馆中寻访。坐下来后,看见柜台前的一个老人,好像是以前赠送给他金子的那个人。老人看见潘翁高兴的说:“我家的大恩人,您来者为了何事?”潘翁就把原委告诉了老人。老人更加高兴地说:“这是我家的废弃之地,以前承蒙您出手相救,大恩一直没忘,想报答您也不知道怎么做,只是早晚烧香,祝您多福多寿。现在这块地可用,我就送给您,略表寸心。”潘翁不同意,和老人商量价钱,老人也不同意,再三推让,就把以前赠送三十金,重新写了了收据,送给了老人。等到安葬了先人以后,潘世恩逐渐显达,果然像风水师说的一样。有识之士说:“所谓的阴地不如心地,心地好,阴地才会转好啊。”
  相传,潘世恩家里生儿子的那天,庭院中忽然生出一棵灵芝,此后,潘世恩就自号:潘芝轩。清朝道光年间,武英殿大学士潘世恩辞官在浙江老家闲居。
  道光三年夏天,潘世恩的家乡发了一场大水,淹没了许多村庄,饥民乞食载道,许多人饿死在路边,朝廷的灾粮又遥遥无期,潘世恩便首先自已开仓把家里积屯的粮米赈施给百姓。由于灾民太多,仓中赈米有限,潘世恩只得分咐管仓库的家人,赈灾时间每日自辰至午,饥民来者一律每人给一升,过了中午则不再发放。
  一天下午,饥民都已散去,忽然来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手里拿着一个青布囊,向管仓库的家人要粮,家人拒绝给她,她便哭号着不肯离去。不得已家人只好禀告潘世恩,潘世恩看她颤栗而老态龙钟的样子,恻隐之心顿起,于是便让她跟随自已,亲自到粮仓给她盛了一斗米。老婆婆的青布囊很小而且中有一孔,一斗米没装完布囊便满了,老婆婆止住潘世恩对他说:“可以了,公这样的乐善好施,上天一定会赐福给您啊!”说完,便携布囊去了。
  等潘世恩分咐家人打扫几案上遗落的米粒、封仓锁门时,家人发现斗中刚才给老婆婆没装完的那些米,一瞬间都变成了粒粒大小不等的明珠。潘世恩这才明白,自已的善举感动了天地,那位刚离去的老婆婆,一定是位菩萨化身,才让那些米都化成了宝珠!于是潘芝轩后半生家业更广、也更行善不缀。这就是著名的遗米化珠的典故。
  他的长子潘恭甫孝廉,乐善好施,不求进仕升官。父亲在任十余年,他隔年进京拜省一次,很快就回来。居住在家,不与当道官员私下交往。如果他们来求见,他也不拒绝。若向他询问地方上的利弊征求意见,他对答得很详细,了若指掌。但始终不以私情相交,也不去回拜他们。
  四十岁以后,虔心修佛。与人相处,不分贵贱,都待以平等之礼。有急难求他,没有不答应的,潘家有田产数千亩,佃户主动来交租,就收下,不来交,他也不计较。家中有喜庆之事,或者遇到天灾欠收,往往全部免除租粮。
  咸丰初年,潘世恩告老还乡。天子对元老大臣待以优礼。潘祖荫是潘门长孙,蒙皇恩钦赐举人,第三年(壬子年)成进士。祖孙三人皆是鼎甲,于是成为词林佳话。这固然是由于祖德隆厚,也是因为恭甫以善济世所成。潘氏之兴旺,才开始呢!
  附记:太傅文恭公潘世恩祖籍安徽歙州,后来,以经商迁移,入籍浙江。再移居江苏吴县。尚未及第,他与他的兄弟潘树庭声名盖过诸生。他的父亲潘云浦请人写幅对联“老苏文学能传子,小宋才名不让兄”以示鼓励。潘世恩参加童试时,终日端坐不离席,吴县令李昶亭就出了个对子上联:“范文正以天下自任”让他对,潘世恩即刻对出:“韩昌黎为百世之师”。李县令又出横批“青云直上”,潘世恩又对上“朱绂方来”。李县令惊诧不已。后来,在乾隆五十八年,潘世恩得中状元,授职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
    嘉庆三年(1798),潘世恩以大考一等,升为侍读。先后历任詹事府左春坊左庶士、署日讲起注官、翰林院侍讲学士、充会试同考官、侍读学士、咸阳宫总裁、两次升任詹事府少詹事、云南学政、兵部左、右侍郎、提督浙江学政。后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嘉庆十七年,历任工、吏、户等部尚书。嘉庆十九年,署武英殿总裁,旋以全唐文缮刊告成,复署吏部尚书,充庶吉士散馆阅卷大臣、国史馆总裁,复署武英殿总裁。潘世恩母丧回家,以老父年迈,请求在家侍养,仁宗不悦,以他陈情轻率,有悖于人臣之礼而降为侍郎。
    道光四年(1824),潘世恩父丧,归乡丁忧。道光七年,服阙。署工部左侍郎、任吏部左侍郎。充国史馆副总裁、左都御史。道光八年,充任殿试阅卷大臣。吏部尚书,充武会试正考官。署礼部尚书,经筵讲官。道光九年,充殿试读卷官、朝考阅卷官,复署翰林院掌院学士、礼部尚书、经筵讲官。道光十年,潘世恩升工部尚书。道光十一年,转吏部尚书。道光十三年,超授体仁阁大学士。道光十四年,在军机大臣上行走。道光十五年,授东阁大学士。潘世恩与其他三位内阁大学士:卓秉恬、穆彰阿、宝兴号称“满汉四相”。道光十六年,潘世恩任上书房总师傅、武英殿大学士。道光十七年,加太子太保衔。道光十九年,殿试差阅卷大臣、顺天乡试正考官。宣宗对他宠遇特隆,特许他紫禁城乘轿,入宫派太监扶持。每逢大寿,宣宗都御书对联赐他。道光二十八年,晋升太子太傅衔。道光三十年,因病以大学士致仕。
      咸丰即位。潘世恩屡次乞休,以大学士官位衔职退休。咸丰二年,壬子科乡试后,潘世恩以乾隆壬子科举人,重与鹿鸣筵宴。三年癸丑科会试,重与恩荣筵宴。咸丰四年,潘世恩卒。入祀贤良祠,谥文恭。
    潘世恩一生中在清代四朝为官,他为人处事端正、勤劳、谨慎,善始善终。潘世恩与其弟潘世璜、其孙潘祖荫合称为“苏州三杰”。
    吴县潘世恩是苏州状元中获状元生重逢甲子的人。他是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癸丑科状元,咸丰三年(1853年)癸丑科会试时,他被应邀参加礼部的“琼林筵宴”,而主持这科会试的主考官是他的孙子、礼部侍郎潘祖荫(字星斋),这真是少有的科场盛事。为此,潘世恩特地赋诗,志喜记盛,其中有“却喜新荫桃李盛,小门生认老同年”之句,一时被传为科场佳话。
    著有《真意斋文集》二卷、《恩补斋诗集》六卷、《正学编》八卷、《读史镜古编》三十二卷、《熙朝宰辅录》二卷、《恩补斋笔记》八卷、《潘史恭自订年谱》一卷。
67.江阴季芝昌字仙九,以探花及第,官至闽浙总督。其子季念贻,也考中进士步入翰林,家门兴旺,大有渊源。
  季芝昌的父亲季麟,为官仁慈惠民。季公在直隶巨鹿县做知县的期间,地方上传言说,有青莲教、白莲教教匪谋逆的事。季公正在严查的时候,总督派人急报说,朝廷派钦差前来查办。此时季公已经抓获了首犯,并且搜到了二本名册;仔细追查发现,并不是青莲、白莲教匪,不过是借着鬼神、福祸招摇撞骗,恐吓愚民,敛财的几个骗子,一点也没有谋逆的情节。等到看完名册发现,县里士绅、富户占了一半以上。
  季公想了数日,就到了郡里拜见太守说:“这些人名义是教匪,实际并不是,名册上二千多户人家,都是良民,不过是一时糊涂,被骗子以鬼神福祸之说所蒙蔽,与其有点往来,就被列到了名册上,并不是想跟从谋逆的教匪。钦差到来后,如果将名册献上,必然要挨家挨户捉拿审讯,最终虽然会水落石出,真相大白,可是二千多户人家就会因此而破产。”太守说:“你打算怎么办?”季公回答说:“以我愚笨的想法,把名册烧掉,只将为首的几个法办就够了。”太守说:“这么做却是很好,可是你却要获大罪,罪责不只是撤职,要不你再想别的办法吧。”季公说:“我已深思熟虑,我一人获罪,数千家平安无恙,还顾虑什么而不行动呢。”太守说:“你愿意做的话就好自为之吧,不要让后人笑你的愚蠢。”
  季公回去后,就拿出名册投进火中烧掉了;县衙的属吏全都大惊失色,可是也无可奈何了。钦差来后,将首犯审讯清楚后,命令呈上名册。季公说:“卑职我已经查明,名册上所列的都是良民,留着它怕对百姓有牵连,就烧掉了。”钦差大怒,也别无他策。只好据实上报,请示严惩季公。批示将他撤职后发配新疆效力赎罪,季公神色安然的走上发配的道路。
  有人怜悯,有人不屑。可是这数千家实质上的良民,虽然漏网,地方上也没有发生谋逆的事。季公后来47岁死在了戍守的地方。
  季公死后不到十年,他的儿子季芝昌就考中了探花,芝昌生子念诒,道光三十年(1860年)进士,官至编修。孙邦桢,同治十二年(1873年)进士,官至福建布政史。
  季芝昌的子孙后代,在戊戌变法中受迁连,因避难而迁徒,其一回原籍江苏江阴,其二去河北蔚县,其三流落山西浑源,后该支季氏族人在浑源得到很大的发展,名人辈出,行成望族。
  附录:
  季芝昌()字云书,号仙九,江苏江阴人,清代军机大臣,。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生,江阴桐岐人。清道光元年(1821年)中举,任国子监(京师最高学府)助教。十二年中一甲三名进士(探花),授翰林院编修。次年适逢大考,他荣获第三名,升为皇帝讲学,不久出任山东学政。十九年大考,年近半百的季芝昌又考得第三名。
  从此,他深得道光皇帝的赏识,升为詹事府少詹事、詹事,并奉旨主持江西乡试,担任浙江学政,曾国藩、田雨公、钱振伦、杨重雅等一批名宦大家皆出其门下。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起,季芝昌由礼部侍郎出任安徽学政,后又调任吏部侍郎,代理户部左侍郎,充武英殿副总裁,经筵讲官、仓场侍郎、山西巡抚,直至军机大臣。季芝昌勤于吏事,忠于职守,文才高超,办事干练,经常受道光皇帝派遣,赴各地或清查仓场、或巡阅海防、或筹办盐务。
  在“节浮费、裁冗员”,停办捐纳举人、附生,严禁盐商代销官运等方面,政绩卓著。道光三十年,季芝昌升任都察院左都御史。掌监察、弹劾全国官吏和参予审理重大案件之权。在道光皇帝病危后,季芝昌又作为“顾命大臣”,扶持咸丰皇帝登基。
  咸丰元年(1851年)季芝昌出任闽浙总督,赏戴花翎,代理福州将军等职。咸丰三年季芝昌因病辞职归里。咸丰十年(1860年)病逝,谥“文敏”。
  季芝昌著有《丹魁堂诗集》、《外集》、《诗赋合钞》及《怡云馆试贴》等,还自订《年谱》并附有《感遇录》一卷,记述受皇上各种宠遇的感受。
李文安(1801年-1855年),又名文玕,字式和,号玉川,别号愚荃。安徽合肥县(今属合肥市)人。清朝官员,清末重臣李鸿章之父。在科举入仕前,长期在家乡以课馆为业。李文安为道光十八年(1838年)三甲进士,榜名李文玕。任刑部主事,历官员外郎、督捕司郎中,记名御史。李文安与曾国藩同年登科,并令其子李瀚章、李鸿章拜曾国藩为师。跟其学“经世之学”。 
 李文安是京城里刑部的执法官,曾任主管广西、奉天、山西的司员,当过提牢厅和秋审处的主管,掌管着犯人的生杀大权,还亲自管理过2个监狱。李文安严禁狱吏虐待囚犯,规定囚饭每人要保证给足1满勺饭,为了防止狱吏克扣斤两,遇到开饭就要亲自检查,并且亲自尝尝生熟。甚至自己捐献粮食熬粥,用来接济晚饭后关进牢房挨饿的犯人。春夏季节,狱中易发传染疾病,他就行文祈求神明消除瘟疫,病人全都痊愈起床。并派人准备好药物用来救急,甚至夏天买来扇子和席子,冬天捐献棉衣,还在每个“所”备置12条棉被,供生病的犯人发汗养病之用……李文安所作的种种善事不可枚举,因而在他管事期间,狱中没发生过意外死亡之事。
李文安在刑部一干就是18年,一贯秉公办事,官私毫无闲言,最后官至督捕司郎中,记名御史。54岁英年早卒,李公身后子孙非富即贵。
长子:李瀚章,官至两广总督。
次子:李鸿章,本名章桐,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作为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晚清重臣,他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
三子:李鹤章,同治三年,捐赠黄马褂,授甘肃甘凉道。
四子:李蕴章,追随李瀚章,办理军饷,税务厘金,后以残废之身居家不出。封徵仕郎,赠通奉大夫,后赠中宪大夫,晋赠荣禄大夫。
五子:李凤章,李家首富,所作善事无数。早年随父读书于京邸,游太学,充国史馆誊录。议叙州同,后因军功保升直隶州知州,赏戴花翎,候选知府,加道台衔。1892年诰授光禄大夫,1894年赠荣禄大夫。
六子:李昭庆,官至记名盐运使,赠太常寺卿。
孙:李经义,李鹤章之子,官至云贵总督。
李经榘,候选知州,候补知府,赏戴花翎,赏给一品封典,1895年诰授光禄大夫。
李经叙,上海制造局会办,金陵制造局总办,1897年随驻美大臣至美,以二等参赞住驻秘鲁,代办出使大臣事物。
李经方:驻美参赞,驻日公使,出使英国大臣。
李经述:诗人,三品参赞官。   
李经迈:出事奥国钦差大臣。
晚清重臣李鸿章(曾预言日本为中国肘腋大患)。
69.清朝初期,江西新建县大塘的程老翁,性格耿直不俗,靠种田自食其力;夫人操持家务。家道逐渐富裕起来,夫妻二人力行善事,持续不断几十年。例如,所造的计量的升斗,下面都有夹层,买米的时候就小斗进,卖米的时候就大斗出。晚年的时候赚了很多钱,儿孙绕膝。俩人古稀之年庆祝的那天,亲戚朋友都聚集祝贺,老夫人接受祝贺完毕后,回到房里端坐不久,吃了点药后,就安然而逝了。
当时正值酷暑,举家悲哀惶恐不知所措。因为天热不能棺椁久停,只好草草殡殓,又怕别人说三到四,仓促之间就葬在了田垅间。后来又风水师路过,看到后就大叹说:“此处风水极佳,热天下葬容易得气,子孙发迹比较快。”
几年以后,程老翁的孙子程矞采,号晴峰,辛未科进士,做官至湖广总督;程焕采,号霁亭,庚辰科进士,做官至江苏布政使、江苏巡抚;程茂采,字憩棠,甲戌科进士,做官至安徽巡抚,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察,兼提督衔,并理安徽学政。
此后大塘程氏家庭人才辈出,特别是在清朝,仅嘉庆五年至宣统二年100多年间,这里出了举人21名、进士7名,遍布清朝各部各省官员100余名,受封为“总督”、“尚书”、“一品夫人”有十几位,成就了当时大塘“一门三督抚,五里六翰林”的辉煌。原国民党“中常委、中宣部长”程天放也是大塘程氏的后裔。
风水之说虽有实效,但古语云:阴德不如心地。没有阴德,就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般,奢望只靠风水使子孙兴旺的人不是白日做梦吗?
宜兴县有位藩台大人(万荔门),其父万彦斋老先生,当年还是位秀才时,家庭相当贫寒,但禀性大方正直,从不取非义之物,而且见义勇为,遇人有急难,即便是委曲自己,也要想方设法给以周济帮助,虽至声誉被人沾污,也不顾惜。
  (一)他曾在乡间设馆教书,有一年除夕,徒步回家。半途之中,遇见一位中年妇女,边走边哭。万先生感到奇怪,上前问怎么回事,她不回答。万先生坚持要求,她生气说:“行路之人,各有心事,哪里有空逢人就细说!”先生见她言语坚厉,神色哀痛,就安慰说:“我不是随便问你。真有急难,对我说说,或许能为你想点办法。”妇人才说:“我丈夫是地保,亏了官府银子三十多两,被关在监狱中,天天遭拷打追缴欠银。我去探监时,他说已被打得支持不住了,如到期不能缴足,就是死罪。
我们有个年幼的女儿,嘱附我速速卖了,来抵官银。我听从丈夫意见,将女儿托媒人变卖。媒人乘人之危,诳称年关,没有人买,故意压价,只卖了十千。想起失去了女儿还不能救得丈夫。细细考虑,没有办法,只得自己卖身来解决问题。我悲痛丈夫被困牢狱,女儿受辱当人婢妾,我自身也保不住。转眼间,一家人就要分开,不禁悲从中来!”
先生说:“三十两也不算很困难的大事,你丈夫难道没有亲戚、好友暂时借贷一下,而必须出此下策吗?”妇人叹了口气说:“先生说得倒容易。他的亲族中,穷的自顾不暇,稍有余钱的人,早就闻风远避了,乞求见一面都找不到人,谁肯舍得出一文钱来救苦难中的人呢!先生就请不要问了,免得耽误我的事!”说完,呜咽着要走。
万先生叫住她,说:“你不必这样。我虽家寒身微,三十金还可以筹措。你女儿已卖,如果有了钱,还能赎回来不?”妇人哭着说:“如能幸蒙先生哀怜,我女儿还没有立卖身契,交还了银子,马上可以领回来。”先生就从怀中拿出十二金交给她说:“这点钱你先拿去,明天到城里某个地方等我。届时我如数把钱补齐!”
此事大出妇人所料,立刻跪地嗑头泣谢,询问先生的姓氏住处,并说:“明天把女儿领回来,就送到府上服役劳作。”先生笑了笑说:“你别这么说!我怜悯你们骨肉分离,不是想要你的女儿。”也没有告诉她自己的姓名和住址,掉头而去。走了几步,回头说:“明天早点来,不要自己耽误了大事!”妇人含泪应声:“好!”就拿着钱走了。
  先生回到家里,早饭还未作好。夫人向他要教书钱,好去买米。先生吱吱唔唔说:“白费了一年的辛苦!山路崎岖,摔了多少次跤,差些堕入深谷之中,哪来得及顾及到手中的钱包!”夫人知道他好周济别人急难,笑着说:“如果跌跤失落了,还容易找回来,恐怕又是救人急难了!”先生说:“正是!奈何银两尚不足。”就把实情告诉了夫人。
夫人本性贤淑,并无怨言,还表示赞成地说:“这是件大善事。但已近岁末,哪里去筹措二十金。且你既然已答应人家,不能中止。家里还可以典当东西过年。你就赶快去想办法,家里事,你就别分心了!”先生高高兴兴地走出了家门,跑了几家亲戚朋友,只借到十余金,还不够。想起县城里有放债的,但非得以物作抵押,否则就是至亲也休想借出一分钱,先生心里默想:“这事又急,除此没有其它的办法,且仓促中又无可抵之物,怎么办!”
  先生一直保管着本姓宗祠的大门钥匙,他竟然把祠堂里的桌椅门窗乘夜里搬去作抵押,借到十金。族人都不知道。第二天带着钱去到约定地点,那位妇人已先到了。先生拿出钱给了她就匆匆回家。妇人悄悄尾随在后,看到先生在路上与一人交谈了几句,妇人就向此人打听先生的姓名和住址。
没多久就和丈夫领着女儿来到先生家叩谢,并请求把女儿留下作婢女。先生看这女儿还不到十岁,长得挺好,就说:“此女长得很好,可为她找门好女婿,快把她带回去,别陷我于不义!”坚决拒绝。他们只好一齐跪下,谢恩而去。
  到了大年初一,全族人来到宗祠祭祖,见祠中空无所有,大惊以为遭盗。先生极力对族人坦白说:“年关缺钱,暂借去当了钱,请求大家等我回到馆里,取钱把家具赎回来!”族人都感忿怒,吵嚷责骂,先生沉默不加辩驳,既无愧色,也无怒容。
当时族长某老先生,知道先生素来忠厚,又好周济急难,怀疑其中必有缘故,就劝众人先回去,三日以后再商讨此事,众人才散去。族长一人独自来到先生家,悄悄向夫人询问情况,了解到实情后,很高兴地说:“这也是一桩大善事么!今年秋试,一定考中。但是私自盗用祠中之物,不加以小小惩罚,以后就会有人跟着学。”
于是就召集全族人,把先生盗物抵押之事说了,并说:“应该暂时开除他出祠。乡试为期不远,等他考中举人,得喜报,才准他再回祠。”大家都表示同意,先生很平静,也不在意。到了秋试,果然捷中,领了上赐鹿鸣宴后回到乡里,族长为他设宴庆贺。
  先生后来作了通州学正,生二子,次子就是荔门藩台大人。大家都认为这是好心救人急难的报应。
  (二)、万彦斋先生中举之后,和同伴一起进京赶考。走到山东某县,同伴中陆以宁,卧病不起。同伴们都暂留旅馆,等他康复。过了两天,病更重了,请医诊视,看病势很难马上就好。大家因为试期逼近,都争着早点动身,并邀先生一起走。先生决断地说:“把一个重病之人托给旅店,没有一人为他关照医药,这不等于让他早点死吗!我这一趟来,只不过借赶考之便看看京城风光,本无意于功名。你们各位请上路吧,我就留下来等他痊愈吧!”
陆以宁听了,深感不安,极力劝他和大家一道走。先生坚持原意,就一人留下来请医煎药侍候病人,早晚守视二十多天。陆以宁竟一病不起,临终时握着先生的手说:“我和你虽是同乡,但并非深交,承蒙你的厚恩,深过大海。我此生业已无望,如果真有轮回,我要请求阎王让我投生作你的儿子,以报你的大德!”说完闭上眼睛死了。
  这时两人的旅费都已用尽,先生就把随身带的衣裘等行李,全部典当掉,买棺木装殓了陆以宁。又想,陆家贫寒,儿子幼小,若不乘便把棺木送回他家,以后就更无力运回去了。于是把棺木寄放在旅店里,一人步行乞讨进京。访问到同乡伙伴们住的旅店。当时考期已过,大家怪他来迟了,又见他衣着破烂,鞋子露出脚趾,神色黑瘦,都很同情。
问他,他把分手以后的事叙说一遍,并自己打算把陆的棺木送归故里的想法说了,“幸得诸位体念同车进京之情,若能让他归葬故土,九泉有知,定图结草衔环以报诸位大恩”。众人为他的诚义之心所感动,都踊跃出资,又向同一批来的常州考生募捐,共得数十金,交给先生。先生出京,依旧步行乞食,不妄用一文钱。
  到了旅舍,把募化款摆在陆以宁的灵柩前,呼唤着陆的名字说:“因同行诸友的惠赐,得金如数,让我护送你回家吧!你要有知,可随我一起上路!”先生运送灵柩回到陆家,到时还剩十余金,全部交给陆的妻子。
  数年以后的一个夏天,先生偶而和戴、朱两位朋友,登上城墙,眺望晚景。先生的家就在城墙下面。忽然见一人挥动扇子,急急忙忙地走进先生家中。姓戴的朋友伸手指着那人对先生说:“那不是陆以宁吗?!”
先生一看也相信是陆,忘了他早已亡故,大声呼叫。姓朱的朋友从后赶来,听到他们呼唤,吓了一跳,说:“陆早就死了,怎么会来!”先生才醒悟过来,又仔细看去,见他已进了自己家门,就急忙和二友追踪跑下城来,刚到门口,家僮迎出来报告说:“夫人临产了!”急忙进去,婴儿已落地,长相和陆极相似。这时才清醒地悟到,城上所见真是陆以宁,是来履践他的诺言投生的,故意现形让他看见,以表示因果之不爽。
  孩子长大,聪慧超人。后成进士,入词部当了观正(即礼部主事),他就是荔门的藩台大人。
  坐花主人说:“天下只有真正有智慧的人才能够做出把个人利益置之度外的义举。象彦斋先生的所做所为,哪里是那些施人一点小恩惠也很执著的人所能做到的呢?因为救人而去偷盗以至名誉受损,并没有令他感到羞愧。考上进士是非常荣耀的事,失去了这个机会也并不着急。一心把助人脱离苦难作为自己的急务。这难道不是真仁者的大勇吗?!而上天也尽量地回报他。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然而世间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常会借口说:‘我的力量不够啊。’看看彦斋先生的义举,难道还不能够闻其事而争相效法吗!
附记:万贡珍,字荔门,江苏宜兴人。道光癸未进士。由庶常改官户曹,充军机章京。出守归德府知府,以才敏称。调开封,清厘积狱,卓著治声。丁艰。服阕,选黄州。有争沙洲命案事,连坐数十人,上台主严惩,欲尽置之法,贡珍力为洗濯,惟坐主要。陈臬皖省,首除势豪。淮西寇起,立主遣将梅青长平之。当时总匪不至猖獗,人皆佩公先见。擢湖南布政使。己酉,大饥,倾廉助赈,眷属簪珥,皆斥助归赈。尽檄属府县建义仓,办积谷,州县以拯饥助赈为殿最,饥区赖以保全。权巡抚事。时粤寇势已蔓延,湘省为出入门户,贼屡犯,调镇筚兵协剿,累挫贼锋。复内调大理正卿,旋以病告归。
  贡珍以寒儒起家,历官中外,有人伦鉴。曾文正丁忧在籍,贡珍首列荐剡。谓湘省团练,得公训练指挥,必能号召梓桑,巩固门户。兵皆子弟,人尽忠良,将来必成劲旅。江忠烈未遇时,一见惊为奇士,深相器重。尝曰:此君当以忠节见。其藻鉴类此。尤工诗,精于书法,得二王之髓,上追襄阳涪翁云。以画兰竹名,写竹石有逸致。《历代画史汇传附录、历代画史汇传补编》。
清朝桐城的叶凤奎,天性孝顺友爱,慷慨好施。母亲得了顽疾,叶翁端汤送药五年如一日。弟弟客居塞外,叶翁衣着单薄孤身骑马出关寻找,兄弟相见,欢喜过望。叶翁的哥哥在四川做官,只有一女,哥哥死后家产很多,但叶翁都直接送给了侄女。有人提议说,应该少留点回乡归葬的丧葬费,叶翁谢绝道:“侄女是我哥哥最钟爱的,我不忍心斤斤计较,伤了我们的骨肉之情。”遇到亲友贫穷窘迫的,叶翁毫不吝啬去帮助;遇到经商之人有急事的,叶翁一定想办法找人借钱再借给他;由此被人欠的钱超过了千金,债券放在盒子里厚度超寸;如果有人到期不还钱,他就把那人的债券烧掉。
叶翁壮年的时候,有事坐船停靠在镇江,看见临近的船上,一个少年脸色凄惨,手拿一只碗在哭,问他原因,少年哭着说:“我家在苏州,从亲属那拿了数金回乡,钱被贼人偷走了,无路可走,只能喝药自杀了。”叶翁急忙把碗夺下来,投进了江中,身上钱不够,就招呼少年和他一起回家,为少年筹够了回家的钱。叶翁平生好善不倦,这样的事迹不可枚举。
后来,叶翁的长子叶树南,在湖北做了知县;次子叶树桐,中了已未科进士,官至吏部文选司主事;三子;叶树棠,被委任做了“教谕”的学官;四子叶湛元,考中了辛酉科的副举人(乡试取人副榜直接送往国子监的,称为副贡,即为副举人。);五子叶毓荣,考中了乙丑科进士,官至工部屯田司郎中。
正所谓------施肥禾苗壮,积德子孙兴!
清朝时,望江有个倪老翁,他就是倪濂舫的父亲,倪人垧县令所谓祖父。倪老翁曾经客居金陵,金陵有个星相术士看相非常准确,百无一失。这个相士见了倪老翁后,说其气色暗晦,不出一月将寿终,催促他赶快回家安排后事,晚了就来不及了。倪老翁听后闷闷不乐,便急忙雇了艘船往家赶。
走到芜湖时,倪老翁在夜色中登岸远望,突然发现有一女子抱着婴儿哭泣着站在江边,想要投江自尽。倪老翁问:“你是什么人?为什么要寻短见呢?”女子擦着泪说道:“我的丈夫嗜赌成性,昨天赌输了很多钱,准备将我卖给赌徒。我上难舍公婆,下难抛幼小的孩子,想来想去,还是一死了之吧。”
倪老翁问卖了多少钱,女子说二十两。倪老翁说:“这是小事,你赶快抱着孩子回家吧,明早我拿钱给你丈夫还债就可以了。”女子犹豫不信,倪老翁指江发誓,又详细打听记下了女子的住处,女子这才哭着叩谢离去。
倪老翁回到船上后,没有让船家解开缆绳赶路。在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带上银子寻访那女子的家。找到后,那女子喜出望外,告诉公婆说:“这就是我在江边遇到的善人啊!”倪老翁让把那些赌徒都找了来,替其丈夫偿还了赌债,并且训诫他们以后不要再同其丈夫赌钱,以免让他们夫妻分离。那些受到感动的赌徒都应声答应了。
倪老翁又拿出三十两银子给了其丈夫,说:“这些钱给你,可以稍微维持一下生计。你以后好好做人,一家数口不会再受饥冻之苦的。你的妻子非常贤惠孝顺,你应当爱护和敬重她,不嫌冒昧的话,我愿意收她为义女。我经常从这里往返,走到这里我一定会来探望的,缺什么我会帮你们的。”一家人听后大喜,都跪拜地下,叩问恩公姓名,倪老翁只是笑笑说:“时间长了会知道的。”
从此以后,倪老翁每次路过芜湖,都会到这里探望。这家的丈夫从此戒赌,对妻子和孩子也很好,慢慢富裕起来。
一晃一年过去了,倪老翁再次到金陵拜访那位相士,责问他为什么说的话根本就不灵验呢?相士一见倪老翁就惊奇的说道:“看你阴德纹满面,不但寿命延长了,而且后福无量啊!”并问他自上次分别后到底做了什么积德的好善。倪老翁茫然不知所以,想来想去,可能就是在芜湖边救那欲投江女子的事吧?
倪老翁因为一念之仁而救活了多条人命,保全了一个家庭,他因此而积德并延长了寿命,又过了十二年才寿终,享高寿八十余岁。
倪良耀(),字孟炎,号濂舫,别号石辑居士,又号大雷生,清代安徽望江雷池乡人。嘉庆十三年(1808)入县学;十八年选拔贡,授江南江宁县训导。道光十年(1830)任云南宜良知县,旋调补桂林灵川知县。十二年调任临桂知县。十三年升太平府龙州同知。十六年任江西南安知府。十八年调补南昌知府。二十八年至咸丰三年(1853)先后署理江苏、甘肃按察使、布政使,总办江、浙两省海运事务,并曾代理江苏巡抚。
倪人垧(),字次卿,号野渔,清代安徽望江雷池乡人。道光二十二年(1842)由附贡生报捐盐大使,分发两淮。道光三十年以知县分发陕西。咸丰二年(1852)题补西安府兴平县知县。四年赏加同知衔,办理团练。咸丰五年调署临潼县知县,未到任,闻讣奔丧。咸丰八年丧满,分发直隶。九年委办天津所属团练,兼海防总局文案。后迭任大城县、内邱县知县。咸丰十一年题补水平府卢龙县知县。同治二年(1863),调署滦县知县。同治四年卒于任所。
73.清代汤敦甫(汤金钊字敦甫)宰辅的父亲汤元裕,幼时读过几年书。为生计,开了一家汤团店,买卖公平,老小无欺,是萧山一带有口皆碑的“仁厚商人”。当年汤翁来往于南方和北方贩运货物,虽然精于赚钱之道,生性却轻财好义,有古代侠士之风。
  一次,从京都返归途中,偶然来到荏平县,住在客栈里。听到隔壁房里,传来女人的哭声。他向店主打听,说是一位老翁带着一位少女去京城,到了这里,病倒了。时间一长,路费全部用完了。准备卖掉女儿作路费,女儿舍不得离开父亲,所以哭泣不止。汤翁深感同情,请店主把他父女叫过来,询问他们家在何处,也是萧山人,父亲带着女儿进京城,去投靠京城某部作部吏的一位亲戚。
汤翁问他为什么卖女?老翁流着泪说:“我病了很久,欠了店主钱达数十千,穷途无计,不得已才出此下策。”汤翁就拿出一百两银子给他,说:“你拿去还店主的帐,剩下的作旅费,别卖女儿了!”老人惊喜过望,立即把女儿叫过来,说:“幸蒙汤大恩人给我们这么多钱,你就跟他去吧,好歹咱们和他都是同乡,总比流落在这里,举目无亲的好!”女儿进门来叩拜。汤翁一看,是一位十六、七岁的美丽姑娘。汤翁严肃地说:“我这样做,就是为了不忍心你们父女离散,哪里想要你的女儿!你把她带到京城,应该为她找个好女婿,不要再卖了!”父女叩谢感泣,问得汤翁家居情况,就走了。
  有一天有个杭州大酱园店老板的收账者前来吃点心,吃了一碗汤团后拔腿就走,却把收账回来的账篮遗忘在汤团店内。至夜不见来拿,汤元裕将其收管里面。时隔一年,该酱园店收账人收账回归复来吃汤团,与该店主在言谈中提及一事,汤即喜悦地说:是有一只账篮去年遗在我店保管至今,天天盼望,未见有人来领,既是仁兄,理该归还原主。说着从里边拿出送还于他。失主说:我里面有一万多两银票。打开一看,原封不少,失主即刻付银三千两给汤,汤坚拒不收。
时过许久,某日杭州突然来了一大船酒,开店物具一应俱全。带船人领了汤元裕租了店屋,委托汤元裕开起了酒店。由于汤为人老实,生性仁义,每年除缴还本钱外,酱园老板利钱全部归汤,不久大富。
  与此同时,汤翁的儿子汤敦甫已经被选拔为“补弟子员”,要去参加甲寅年秋季科考,来到杭州。忽然被学师传去,秘密地把考试要点告诉他,并说:“这是监考传达主考的意思。”汤翁儿子置之不理,说:“传错人了吧!学生我与主考官素未相识,连一天的交情都没有,怎么会这样呢!况且学生我也不愿用这种办法考中!”学师坚持给他,他坚决不受。考试一完,马上回家。
考榜一公布,竟然考中了解元。送喜报的来了,县长也来了,向他传达主考大人的话,催促他去赴宴。不得已去省城杭州,拜见座师(举人称本科主考官为座师)。这位主考是南汇县的学台吴大人,见了汤敦甫就告诉他:“你的事,是和相国亲自嘱咐的,你应立即进京,可三元高中。”汤敦甫急红了脸,说:“学生是乡间小民,怎么会当朝相国都知道我呢!而且用这种门路进身当官,道义上我不敢做!”学台大人也无话可说。
等到他出来,监考官又把他召去,询问他:“你的父尊,在荏平县途中,是否曾经救过一家穷途父女?”答说:“不知道。”抚军说:“你回去问一下你父亲就知道了。这个,姑娘进京以后,又被他父亲卖进了和相国的府第,受到相国宠爱。她就把尊父的大恩告诉了相国,并说你马上就要参加秋试。所以相国亲自嘱咐主考。大家在考场中,到处找你的考卷,都找不到。填榜时,又把所有落榜卷封拆开,一一寻找,也不见。又翻检中卷,才知道你中了第一名。这当中自有天命安排。但是相国对你,真可说拳拳之心不忘啊!
你应尽快进京,不要违逆他的好意!”汤敦甫婉言谢绝而出。回到家里,询问了父亲,才知道这件事的详情。他竟然没有去参加礼部的考试。等到和相国倒台的第二年,已是己未年才进京,当年就中了进士,入了翰林。
  附记:汤敦甫(),浙江萧山人。嘉庆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汤敦甫在朝为官六十多年,是四代元老(乾隆、嘉庆、道光、咸丰),曾任吏、户、礼、工、兵部侍郎,及四部尚书(礼部、吏部、工部、户部),平时不发高论,不苟言笑,吃小米,盖布被,节俭如同平民。学习勤奋,七十五岁还诵读《周易》、《资治通鉴》等。
  道光元年(1820),汤敦甫任户部侍郎时,有总督孙玉庭奏本上调赋税;南漕浮收不能尽,议请八折收漕。汤敦甫据理抗争:“康熙帝有永不加赋之明诏,此大清亿万年培养国脉之重计也……成朝开加赋之端,臣窃惜之!”坚决反对加赋,其奏获准,维护了国家典章制度的严肃性,深受群臣称赞,道光帝在汤金钊奏文中批道:“朝中有诤臣,使朕胸中黑白分明……”诤臣是把正确的意见敢于直言规劝皇上的大臣。
  汤敦甫在京师的时候,坐车经过宣武门大街,有个卖菜的老翁放下担子坐在路旁,赶车人不小心碰上了,把菜都打翻在地上。老翁抓住赶车人不放,又骂又打,叫赔菜钱。汤敦甫掀开帘子问:“值多少钱?我赔你。”老翁要一贯钱,汤敦甫摸了摸袋子,里边没钱,就叫他一块儿到家里拿钱。
老翁不肯,说:“要赔就在这儿赔。”这弄得汤敦甫很是尴尬。正好南城兵马司指挥到了,相互行完了礼,就说:“这纯属小人,让我抓回去重重治罪就行了。”老翁开始害怕起来,磕着头哀声乞求。汤敦甫对指挥说:“不用,借我贯钱就行了。”指挥把钱给了他。老翁磕头道谢就走了。汤敦甫停着车与指挥讲了好一会话,算着老翁已经走远(怕指挥去找老翁的麻烦),这才告别指挥,叫车子离开。
  汤敦甫为官刚正不阿,严明纪律,不徇私情,办事公道,深受朝廷器重,宣宗在位时,全国各种案件较多,有很多省市的按察院判的案件,出现上衙堂击鼓鸣冤,直至上京城鸣冤。道光七年(1827),任左都御史、礼部尚书的汤敦甫受宣宗皇帝的指派,前往山西、宣化、四川、武昌、湖北、浙江、福建等地重新调查刑狱案件,对那些判刑不服者,给予重新调查核实,做到不冤枉好人,但也不放过坏人,实事求是地办案,显示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历时四年,一共出京奉差五次,行程万里,使得一些冤民得以平反昭雪。就连道光皇帝也深感满意,一度人称“汤青天”。
  道光二十年(1840)九月,第一次鸦片战争,汤敦甫推荐林则徐为两广总督赴虎门禁烟,后被革职,主和派善琦主持广东边界事务,国情每况愈下,道光皇帝问汤敦甫,“广东边疆谁去合适?”汤敦甫就豪不犹豫地提出只有林则徐去才能边疆安宁。
此时,道光皇帝已听信奸佞谗言,失去了抗英禁烟的信心。已将林则徐充军新疆,还牵连七十多岁的汤敦甫,处以连降四级的重罚,次年汤敦甫以年迈为由辞别朝政。咸丰六年(1856)四月十九日,汤敦甫离开了人世。冬,敕葬萧山所前镇东山夏村黄虎山南麓,今墓犹存。
  咸丰皇帝得知汤金钊去世的噩耗后,认为对清廷是一大损失,深感悲痛。
73. 钱塘人王际华的父亲王云廷积了很多的阴德。
    有一年除夕,有商贩到王家找一仆人讨账,当时这个仆人已经离开王家另随他主了。王云廷告诉了商贩,结果商贩破口大骂。厚道的王云廷平心静气的替仆人将钱还上了。
    还有一次,王家人到集市上买扫帚,卖扫帚的人离开一会儿再回来时,说他少了一把扫帚,于是王云廷就给了他少了那把扫帚的钱。卖扫帚的人收了钱,却说:“如果不是你拿了,你怎么会给我钱呢!”王云廷安然如故,一点也没有生气的样子。别人因此讥讽他,王云廷也很安然自如,他所作的善事,大多是这样忠厚。
    后来王云廷于雍正丙午乡试中举,儿子王际华乾隆十年中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曾任《四库全书》总裁官。谥号文庄。王际华的儿子王朝梧被提升为黔西观察、河间太守。
陈廷敬,清代名臣,入仕五十三年。历任经筵讲官(康熙帝的老师),《康熙字典》的总裁官,工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
山西阳城县陈氏家族,逐渐成为方圆百里的富户巨族,但并不是那种为富不仁的财主,历代祖先做了很多积德行善的事情。
  陈廷敬的曾祖父陈三乐(yao)就是一位远近闻名的大善人,每遇到灾荒年,他自己常常节食减用,尽力接济饥民。
  他家门前有一棵大槐树,他经常坐在大槐树下,备下茶饭招待过路的行人。这一棵大槐树,就像是他家接待客人的客厅,人们遇到为难的事情,就到这里来找他,他就会立即想法帮助解决,一定要让对方满意为止;即使是偶然有困难,一时不便,他也要想尽办法,满足对方所求,不让对方不欢而去。
  史书记载:有一年腊月,陈三乐偶感风寒,发冷发热,卧病在床。夜间,突然有一个人遇到急事,需要花钱,来向陈三乐告急。陈三乐正要起床给那人拿钱,他母亲阻止说:“风太大,你正发烧,明早再给吧。”于是他又睡下了。
  但他在睡下之后,辗转反侧,不能入眠。他就委婉地对母亲说:“人家遇到急事来求我,必然心急如焚,度刻如年;我没有帮他解决问题,也正在为此事焦心,难以入睡。这样双方都不安宁,是为两不安,不如早帮他解决了,双方就都安心了。”
  他母亲听后觉得有理,同意了。于是他急忙起床,取出钱,赠给那位告急的人,笑着说:“这样,我就可以安睡了。”陈三乐象这样救人急难的事情多得举不胜举。
  陈三乐死后,老百姓都说:天不留公,吾侪如失慈父母!
  后来陈廷敬的父亲陈昌期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槐云世荫记》,歌颂了陈三乐乐善好施的美德,并且表示要把这种风尚继承下来,世代相传。
  陈三乐善好施,为陈氏家族赢得了美誉。那么,其他的陈氏族人又是如何做的呢?
  陈廷敬的祖父陈经济,也是一位乐善好施的人。在清代文人的一本笔记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有一次,陈廷敬的祖父陈经济得了一笔银子,很高兴。他睡在农村旧式的土炕上,就把这笔银子放在土炕边上的小洞里,高兴了就顺手在炕洞里把银子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
  有一个陈家远房后生,游手好闲,惯于偷窃,他发现陈经济把银子放在土炕的炕洞里,于是就时刻寻找机会下手。
  一天夜晚,陈经济已经睡下了,他的夫人范氏尚未睡下,到外面去上厕所,出去时虚掩着房门,并且吹灭了灯。陈家是富户,在这些小事上,都能看出他们平常节俭的习惯。
  就在这时,这个后生乘机悄悄摸了进来,到陈经济的炕洞里掏银子。可是,陈经济并没有睡着,这后生一进门,陈经济就发现了,但他不动声色。
  等这个后生掏了银子出来,陈经济一把就把这个小偷的手抓住了。点着灯一看,原来不是别人,是一个本族后生。
  他很生气,说:“你怎么这么不争气,干这种丢人现眼的事呢?”然后,他放开手说:“拿去吧,把这银子作为本钱,谋点正经事,以后再不准干这种败坏门风的事了。”
  这个小偷千恩万谢,拿着银子走了。回去之后,果然改邪归正,干起了正当营生。
  陈经济善于教育人,在乡里享有很高的威望,成为乡里效法的榜样。乡人有了纠纷,他三言五语就平息了。乡人做了错事,就怕受到陈经济批评,所以乡里人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宁为刑罚所加,不为陈君所短。”
  与陈三乐不同的是,陈经济在乐善好施的同时,还善于从小处教育人,感化人,为一方民风的教化做出了贡献。
  到了陈廷敬的父亲陈昌期的时候,他治家谨严,勤俭节用,和他的先辈一样,常以钱粮周济族人和乡亲。每逢饥年,必拿出家里的钱粮解救灾荒,乡人皆感其恩德。
  陈昌期积德行善的名声很大,传得很远。当时朝里有一位大臣叫魏象枢累官至刑部尚书。
  魏象枢知道陈廷敬的父亲陈昌期的义行善举,就写了一首五律来歌颂,诗曰:
  古道何能遘?高风尚在今。
  痌瘝原素念,桑梓况关心。
  尽饱仁人粟,争传义士吟。
  贞珉书不朽,遍满太行阴。
  ——魏象枢《寒松堂全集》
  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陈昌期将几代储积的粮食数十万石全部发放给乡人,因此而保全生命的饥民不可胜计。与此同时,他又把乡人历年向他借钱的债券全部当众烧毁,共计捐金钱数十万。
  乡里的百姓得到好处,心怀感激,大家就联合起来,共同请求官府,希望地方官员逐级上报,奏请朝廷,对陈昌期的义行善举进行旌表。旌表就是表彰。
  陈昌期知道了,他想,自己行善的目的是为什么,难道是为了获得朝廷表彰吗?他的义行善举如果只是为了获得朝廷表彰,那就是沽名钓誉,就失去了积德行善的本来意义。所以他知道乡亲们要奏报朝廷,就赶紧出来制止,说:“何可乃尔?”意思是:“怎么可以这么办呢?”
  可是大家不听,众意不可挽回,坚持要请求官府上报朝廷,并且山西巡抚己经准备把请求旌表的公文上达礼部。巡抚是一省的最高行政长官。
  陈昌期见制止不了,就派人骑快马用七昼夜的时间飞速驰往京师,命陈廷敬迅速出面阻止此事。当时陈廷敬已经是吏部尚书,他接到父亲的书信,按照父亲的意思立即具牒于礼部,要求礼部按下山西巡抚的公文,不要将此事上奏朝廷。
  礼部尚书感到陈昌期是出于一片诚心,说:成长者志。意思是说“既然老人家坚持要这样,那就成全老人家的心愿吧!”于是停止向朝廷上奏。
  这件事虽然没有上奏朝廷,却在京城不胫而走,到处传颂。京官中能写诗古文者,上至王公大臣,下至翰林学士,纷纷吟诗作文歌咏此事,以为这样可以劝化风俗,激励世人。这些诗文后来集为一卷,名曰《惠民录》。
  乡人为歌颂这件事,在交通大道上立碑纪念,接连数十里,达三十多处。在晋城市城区晓庄附近还有一块碑,至今尚保存完好。
  陈昌期积仁累义,乐善不倦。到了清康熙三十一年七月十二日,这一天是陈昌期的诞辰,他已经是85岁的高龄,风烛残年。
  这天,他又拿出家中所有的钱,换米数百石,周济乡人。自康熙二十七年陈昌期赈济乡人之后,陈廷敬弟兄几人的家中已经很贫困,但陈昌期并不放在心上,此时又尽其所有周济乡人。
  试问天下有倾其家财以济人者吗?没有。都是以富余的钱粮接济别人,而陈昌期却是倾其所有,这实在是古今难能之举。
  乡里士民心里感激,要为他建生祠,来纪念他的恩德,陈昌期不许。
  在陈昌期最后一次周济乡人13天之后,就是清康熙三十一年的七月二十五日,这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去世了。
  他逝世之后,陈廷敬与诸兄弟商量,为了纪念陈昌期乐善好施的义举,决定为他建立祠堂。康熙三十一年十月,陈廷敬兄弟在陈氏所居东山之麓,修建了惠民祠,对他一生的义行善举,予以永久的纪念。
  陈昌期,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七月十二日生,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七月二十五日卒,终年85岁。是顺治十一年甲午科(1654)拔贡生,以子廷敬贵诰封正一品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吏刑二部尚书、左都御史。
  陈昌期的封阶高贵至极,无比尊荣,而他善处乡邻,善待百姓,其高风亮节,义行善举,有口皆碑,古今罕俦。
陈家从陈廷敬的祖父起兴盛五代,明清两朝,陈氏一共出现了41位贡生,19位举人,陈氏家族从第四代传人陈天佑于明嘉靖二十三年(1554年)中进士始,先后有陈昌言、陈廷敬、陈元、陈豫朋、陈壮履、陈观勇、陈随贞、陈师俭等九人中进士,并有六人入翰林,成为明清之际中国北方显赫一时的文化望族。
康熙皇帝对陈廷敬有"房姚比雅韵,李杜并诗豪"的评价。乾隆皇帝亲书"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的楹联,对陈廷敬及陈氏家族予以褒奖。
陈廷敬共有兄弟8人,他是长兄,由于顺治皇帝赐他“廷”字,弟弟们也都以“廷”字起名。依次为:陈廷继()、陈廷荩()、陈廷愫()、陈廷扆()、陈廷统()、陈廷弼()、陈廷翰()。兄弟8人中,除老二廷继和老五廷扆是陈昌期之妾程氏所生外,其余均为其妻张氏所生。在这个书香门第中,兄弟8人都是芝兰玉树,绣口锦心,为官有政绩,为文有著述。
作为老大陈廷敬无论从科举功名,还是业绩寿命都居于第一。老八廷翰,虽系举人,只为拣选知县(清制,凡参加三次会试未中的举人可以候补知县,称为拣选)其实并未任职,他只活了33岁,著有《梅庄唱和集》。其余6人,除老三廷荩是州禀生外,都为贡生(科举时代,在府州县儒学学习的人称生员即秀才,经考试升入京师国子监学习的人称贡生)。老三只活了19岁,是兄弟8人中的最不幸者。老四廷愫,生性孝友,有经济才能,以抚孤济急救荒为己任,用自己的粮食办社仓救饥人。任武安知县,简办漕米手续与民方便,有“陈青天”之称,离职后,武安百姓建“一钱亭”词。工钟繇、王羲之小楷,著有《南游草》、《归田诗录》等。老五廷扆由太原、平阳训导,调任广东钦州佥判继为湖广郧阳通判,简办军饷,惜苦百姓,开渠灌田,立决疑案。升为罗定知州,百废俱兴,声誉甚好。长于诗,著有《梅庵遗稿》、《自怡草》、《信口吟》等。老六廷统,初任四川成都通判,由大理寺副升刑部郎中,调任湖广长沅靖道,改福建延建邵道。临乱不慌,指挥若定,曾平息地方苗民叛乱。因剔除奸弊,宽恤人民而被“吏议”落职。壮年离开官场,即纵情烟霞诗酒之间。著有《握兰草》、《桑干集》等。老七廷弼,自幼聪颖,喜谈《左传》、《史记》,行文独出心裁。任临江知县清丈民田,革除积弊。改任澧州知州,毁弃淫祀。调任桂阳知州,对苗民开诚布公,使之心服口服。后调任粤东粮驿道,任粤东粮驿道,修仓三百余所,平治江岸险途四百余里。著有《澧阳清田录》、《王屋山庄诗抄》。老二廷继因兄弟做官在外,留家照顾父母。老人去世后,初任永宁学正,升任国子监学录,以培养人才为己任。性耿直,朴实无华,谦谨公正,为乡民所敬重。著有《绵斋诗稿》、《世德堂遗稿》等。
75.乾隆年间,江苏省遭灾荒。江阴县令,安抚措施失当,民众造反,有人领头闹事。县令就宣上报民众谋叛。
  当时巡抚大人听说,亲自前来视察,路经常州。当时费鹤汀中丞大人的祖父,正是常州郡的招房吏。随郡守出来迎接。郡守到船上进见巡抚,让费先生在外面等候。隔了很长时间,巡抚大人送郡守出来,见到了费先生,觉得他相貌奇特,问郡守:“他是什么人?”郡守答说是招房吏。当时乱民的头头和他的党羽骨干共几十人,已经被抓。外面传闻说,因为谋判之罪大,全城人都要被杀,群情十分恐慌。抚军大人就把费先生叫进去,说:“你是招房吏,历来的案情应当很熟悉。江阴县饥民作乱,按例应当不分年少,年长,一律处死。怎么处置才能做到人情与罪惩公允适当?”费先生回禀说:“台公是打算依法处置呢,还是以公侯万代之虑来处置?”巡抚说:“你说说看,二者有何区别?我来决择。”回说:“如果是全城背叛,固然应该全部斩首。但是江阴之事,事起仓卒,都是因为穷苦百姓饥饿求食,希望得到升斗之粮以糊口,并不是胆大妄为想反叛。倘若因此就屠戮全城,就不是圣上天子爱养小民之本意。现在幸亏首犯已经拘捕。在下的愚见,不如按照强盗聚众行劫论处,把为首的斩首,其它人分别处以充军流放。这样办似乎于情于罪较允妥恰当!这就是公侯万代处置的办法!”巡抚极其同意他的看法,当即命令费先生照此拟定呈文,斩一人,流放十几人。
  懂得道理的人,都说费先生一言救了万人之命,他的后辈中一定要出发达的人。费先生生了一个儿子,由例贡资格,任命为陕西潼商道台,孙子名开绶,就是费鹤汀中丞。费老先生累累受封至光禄大夫,振威将军。至今后人中作官受封的连续不断。
纪昀,又称纪晓岚,晓岚是他的字。他是直隶献县人(今属河北沧县)。乾隆十九年考取进士。先后担任过贵州都匀府知府、翰林院侍读学士、四库全书馆总纂、翰林院侍读学士、兵部侍郎、左都御史、礼部尚书(相当于国家教育部长)、协办大学士等官职.受加太子少保。嘉庆十年去世,谥文达。
纪晓岚的主要功绩在于对《四库全书》的贡献,一生参与了许多重要典籍的编修。除了编书以外,他干得较多的,就是担任乡试和会试的考官。因他学识渊博,文思敏捷,所以深受清高宗的器重。在仕途上一帆风顺。
关于纪晓岚的家世,他的祖上原本是应天府上元县(今南京江宁)的人。明永乐二年,奉命“迁大姓实畿辅”,这时才北迁到了献县。到纪晓岚时,已历经了十四世。纪氏迁至献县以后主要从事农业,成为献县的富户。但其家虽然富有,却不是那种“见识狭隘”的土财主。纪家的思想非常“开明乐善”。
有一年,遇大灾,难民很多。纪氏捐粮施粥,却招来官怨被诬入狱,并令其自己出钱盖牢房,凿水井。水井凿于县城东门外,人称纪家井。纪晓岚的曾祖父名叫纪钰,这位老人家一生有善行义举,多次捐出谷物赈济饥荒,救活无数乡亲的性命。
到了纪晓岚的祖父纪天申这一辈,更是做了许多善事。雍正三年,河间、献县发生了大饥荒。纪天申立即捐米六千石,煮粥赈济灾民。可见,纪晓岚的曾祖父和祖父都是大善人。又纪家是一个书香门第,从纪晓岚向上推七世,都是读书人。纪晓岚的祖上几代人,皆有“济世”的思想和作为。这些无疑都是从“读书明理”得到的受益,种子播撒下去,是会开花结果的。前人积善的滋培,也终有一天会收获善报的。
纪家世代皆以读书为理想,对后人也期望“贫莫断书香”。而老纪家的子孙,恰好出了有“清代第一才子”美誉的纪晓岚,而且是乾隆朝最重要的文臣之一。看看这个世上,有多少父母为儿女读书读不好而头痛,并非人有美好的愿望,就都容易实现的。纪氏一门能够出纪晓岚这样的人物,不仅仅是“教育得当”。应该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我将其总结为“善人有愿,天必助之”。
77.刘琯,河中人,是宋朝枢密学士刘综之孙。他母亲王氏是侧室,生下他不久就被赶出刘家。刘琯侍奉孝顺嫡母任氏三十年未曾懈怠。嫡母死后,他开始寻访生母王氏,由于长久没有音信,无法找到。为此刘琯辞去了官职,布衣粗食,立志徒步走遍天下寻访生母,然而生母是生是死都不知道。寻找几年未果,但刘琯的志向却更加坚定了,他发誓找不到母亲誓不为人。
某一年的除夕那天,他在汝州和洛阳之间的彭坡那里,住在旅店里,感慨已年过去了,还没有如愿以偿,在酒馆里悲伤落泪之时。忽然看见一个算卦的,刘琯在忧郁中,没抱任何希望,让算卦的为自己卜卦,卦成后算卦的说:“这是《坤》卦乘《乾》卦,父母爻动,一定是求访父母啊。现在《坤》卦为主,则必是求访母亲。”刘琯因而欢喜回应说:“我平生求访母亲而未曾碰见。”算卦的说:“喜神来得太快,你不需离开,只要在此等待。不只在今天,而且只在一个时辰之内,这就是所谓的大庆,可向您祝贺了!”刘琯虽然内心高兴算卦的能知道自己的心意,但看他后来说的有些玄乎其玄,是算卦的惯用伎俩,就应付着没有附和。算卦的临走还说:“马上就应验了,别忘了我。”刘琯看他这么坚定,还真有些疑惑了。
没多久,听到外面箫鼓喧阗,原来是村人在除夕嫁女儿。整个酒馆里的客人都跑出去观看,只有刘琯很无聊,独坐在里面没出去。过了一会,观看的人回来就坐,纷纷议论着。一个老兵在座位上说:“这是本县富人家的女儿,嫁到这个村里的富人家。所嫁出去的女儿是她亲生的,女婿家离这不过十几步远。这家的夫人先是在一个大官之家做侧室,听说以前生下的孩子现在已经做了官;后来又进了一家,做了这家夫人的侧室,生了三个儿女,今天嫁出去的是最小的女儿。因此今天亲自来送女儿。她家里的正室已经去世了,家道很富有,由她主持家事,所以送给女儿的嫁妆很丰厚。”
刘琯将身子挪到近前,询问老人说:“您知道老太太姓啥吗?还有以前嫁的那家姓什么?”老人说:“这个老太太姓王,听说以前那家姓刘,她儿子小名叫琯。”刘琯很震惊,问老人说:“您怎么知道的这么详细呢?”老兵说:“我是解除兵役的老兵,曾在她家里服役;并且老太太经常嘱咐我这事,因此我常挂在心上。大致画她儿子的姓名、相貌的纸就数千张。”说着拿出系在腰间的小纸片给刘琯看,并简要说明了来龙去脉。
正在双方互相说话的时候,村里头脑灵活的小孩子,已经悄悄地前去向老太太通报消息了。后来老兵又仔细盘问刘琯的来历,说:“会为你核实这事。”可是刘琯长久寻访母亲未果,已经有些麻木了,看着相仿的很多。即使是家境和名字相同,也不敢轻易相信了。不久后,小孩子们和老兵都去了老太太那。老太太听说后,急忙派车马来迎接刘琯。刘琯此刻还没有相信,只是姑且去看看。等去了之后,仔细核实,真的是刘琯的母亲。
掩藏在内心中的思念太久,而相见却在意想不到之时。母子相持,长久在村市中恸哭,数次晕厥……..事后,刘琯去寻找算卦的,却找不到,问村里人,都说从没有这样一个人。大家都猜测因为刘琯的纯孝,感动上天,假借神灵来告诉他。刘琯稍后把母亲接回家,住在一起。很久以后,老太太才高寿而终。
刘琯在宋神宗时重新做官,累任显要的官职,为当世的名臣。刘琯有儿子:刘何、刘勃都进士及第,家族显赫富贵昌盛,这也是上天的厚报啊。---译自宋代《默记》
<font COLOR="#.朱寿昌,宋朝天长(今安徽省)人,字康叔。任岳州知官时,善于治理水盗,邻近州郡也学用其法。又历任阆州知官,治理讼狱,办案如神,政绩卓著。
   其父朱巽,官任京兆太守,其母刘氏,是朱巽小妾,出身微贱,刚怀孕寿昌时,就被休离,出嫁于民间,寿昌出生三岁后,才回到父家,从此母子分离,经过五十年,全无音讯,寿昌思念母亲,从未间断。到了其父去世后,哀慕之情,更加殷切。
   当寿昌任各州知官时,常委托吏役,探听其母消息,又常写信委托同僚,代为访问其母刘氏下落,可是毫无消息。于是用佛家忏法,在背、顶上燃香,又刺血书写金刚经及水忏,日夜受持诵念,誓愿早日找到慈母。
   宋神宗熙宁初年,有一天叹息道:“我年已五十,尚未找到生母,身为人子,如何做人?古人说:“求忠臣于孝子之门”“孝”尚且未能尽到,如何谈到“忠」呢?我宁可舍弃官职,一心寻找母亲……。”于是辞去官职,并向家人辞别说:“我此去,如果不得见到母亲,我也不回来了。”于是跋山涉水,历经寒热,不辞辛苦,一村挨过一村,沿途探问,后来到了同州,果然皇天不负苦心人,忽然会遇了离别五十年的慈亲,母子抱头大哭,感动路人。于是迎接老母回归孝养,由此以孝传闻天下。朝廷以其孝行可嘉,又起用他为司农少卿。当时苏轼及朝中士大夫等,都为他作诗歌咏称赞他孝行卓绝。数年后其母去世,寿昌哀伤哭泣,过于常情,安葬后,有白鸟集在墓上,时人以为孝思所感。寿昌累官中散大夫,享年七十岁去世。
   母子离别五十年,毫无音讯,当时又无户籍可以查讯,天下之大,何处寻觅?而寿昌竟能为母燃香,刺血书写经忏,精诚所感,终得会遇,其至诚孝德,真是可歌可颂。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云:“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由朱寿昌事迹,可以体悟我辈生死凡夫,修净土法门,忆佛念佛,果能如同孝子思念慈母这样志切精诚,何患现前当来不能面见慈尊呢?
本故事为二十四孝之一。
79. 菱湖王以衔先生,号文简,他祖父是当地乡里手屈一指的大富翁。二十岁以后,接连生了九个儿子,一个个都是顽劣蠢钝,毫无慧根可言。
乾隆间有一年大旱,颗粒无收,老百姓都饿得面黄饥瘦。老先生把全部家产拿出来赈济,救活了许多人,自己家也因此中落。不久,大儿子得病死了,不到一年功夫,九个儿子前后都夭折了,一个都没有剩下。
夫妻两人悲愤之极,神情恍惚,若痴若呆。他们一向供奉观音大士,就写了一份措词相当哀怨的呈疏,在所供的佛像前焚烧,以示泣诉。
当晚梦见观音大士告诉他们说:“你们以前所生的九个儿子,是九个魔头,都是败家子。因为你家祖辈有隐恶,是让他们来败坏你家的。后因你能倾其家财赈济,阴德浩大。天帝特下令所司收回这几个魔鬼,另派文人降生你家,以振兴你的家业。如果能更加努力修善,二十年后,文曲星将降生在你家。不要埋怨不满!”
夫妇两人所梦都一样。于是更加兢兢业业作善事,扶危救困,孜孜不倦,生怕做得不周到。  不久,妻妾几人,先后都怀孕了。几年之间又得了五个儿子,都喜读书,而且会写文章,在学界很有好誉。再下一辈就是文简公,大魁天下(中状元),官至尚书;文简公的弟弟王以铻,就在他哥哥中状元那一年中了举人。此后,他家子孙后代中,考中当官的没有中断过。
80.阳翟郭氏世家持法宽平的厚报---
郭弘,自幼学习小杜律(小杜律:西汉杜周、杜延年父子皆明法律,断案严谨,周称大杜,延年称小杜。东汉法律大多源于延年,故称小杜律),因精通刑律法例,在颍川名噪一时。汉光武帝刘秀建国之初,就被颍川郡的郡守寇恂辟(音b&,召见并授与官职)为郡决曹掾(官名)。郭弘执掌一郡司法事务,断狱理刑长达30年之久。因他执法公允,量刑有度,颍川郡的黎民百姓将他与当时以执法公正严明而著称的东海(今山东兖州)于公(于公:西汉丞相于定国之父,以执法公正而闻名天下)相比。
郭躬(1——94年)。自幼随父攻读刑律法令,后来又开馆授徒,讲习法律,学生多达数百人。中年时,曾被辟为郡守从吏(郡守的随从官员),继承父业。由于他审狱断案公正廉明,被颍川郡守推荐给朝廷。朝廷公车征召(征召:东汉初年选用官吏的办法之一。征是皇帝下诏书启用地主阶级中的名流做官。辟是公卿大臣及郡守自行启用地主阶级中的名流做属员)入仕于三公府(东汉时的三公指的是司徒、司空、太尉,名为丞相,却没有实际权力。这里的三公府指的是朝廷)为曹掾,成为东汉王朝的一员。&#57348;
汉明帝永平十六年(73年),奉车都尉(官名)窦固率四路大军征战匈奴,骑都尉(官名)秦彭为副将,当时,窦固和秦彭分别带兵屯驻两地,秦彭没有向窦固请示就处决了一批不服从命令的将校士卒。窦固上书明帝,弹劾秦彭不服督帅,妄自诛杀将校,要求汉明帝颁诏诛杀秦彭。汉明帝与朝臣共同商议,当时朝中大臣慑于窦固是皇亲国戚,又执掌兵权,纷纷支持窦固,认为秦彭越权擅杀,应治罪处死。
郭躬力排众议,他指出:依照律例,秦彭有权处斩违令将士。他执行军纪属职权范围以内之事,妄加治罪,于律相悖,于理不合。汉明帝困惑地说:“大军远征在外,随营将校一律听命于督军大将。秦彭身为副将,朝廷并没有钦赐符节(符节:古代派遣使者或调兵时用作凭证的东西。用竹、木、铜、玉等制成,刻上文字,一半存朝廷,一半给外任官员或出征将帅),赋予他生杀大权。他不经督帅同意就擅杀将校,怎么能说他无罪呢?”郭躬从容不迫地回答说:“听命于督帅,是指同在一个营寨而言。
现在秦彭既然是独自带领一队人马,又与督帅分营驻扎,自然不同于共驻一营之时。军情紧急,瞬息万变,如不当机立断,恐怕会贻误军机。因此不可能事事都向督帅请命。再说,依照汉朝定制,授兵于将就等于赐给符节。依律而论,秦彭并无罪过,不应降罪。”汉明帝见他说得有理有据而又于律不悖,就驳回了窦固的奏议,宣布秦彭无罪。&#57348;
郭躬断案,历来公正廉明。凡是经他审定的案子,从来就没有人说他执法不公、量刑不准。
有一件兄弟两个合伙杀人的案子,地方官甚感棘手,不知如何判决。于是上奏朝廷请示裁决。汉明帝在征求了郭躬的意见后,做出如下裁决:兄长为主犯,因为他没有教育弟弟奉公守法,判他死刑。弟弟为胁从,念其年轻无知,可将死罪免除。兄弟两个对此判决,表示心悦诚服。
可中常侍孙章在传达旨意时,误将两人说成是皆被判为重罪处死。尚书台(机构名称)的官员上奏明帝,说孙章假传圣旨杀人,罪当腰斩。汉明帝询问郭躬对此事的看法,郭躬认为对孙章只能处以罚金。汉明帝就恼怒地责问:“孙章矫诏杀人,罪该问斩!焉能避重就轻,只判他交纳罚金了事?”郭躬答道:“例律规定,量刑定罪有故犯与误犯之分,对于误犯的处罚自然就轻一些。”
汉明帝又说:“听说孙章和这两兄弟是同乡,孙章可能与他们有宿怨而故意这样做。”郭躬说:“虽然会有这种可能,但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孙章和他们有仇。王法大如天,执法量刑的事决不能凭想象和推测来给人定罪。”汉明帝听了郭躬的这番话,就从轻发落了孙章。事过不久,汉明帝提拔郭躬担任廷尉正(官名)的职务。
汉章帝刘炟(音d&#257;答)元和三年(86年),郭躬以耄耋之年担任廷尉之职,执掌全国的司法大权。他感到当时的律例过于繁密,并且以苛刻严酷为宗旨,动辄就判犯人死罪,以至诛灭亲族。于是就将可以删改更动、以重变轻的四十一条奏明汉章帝,章帝准奏后颁布实施。而后,郭躬以年老体弱为由,多次上疏请求辞官还乡,但因他熟悉前朝各代及本朝的律例法令,朝廷始终未予放行。在汉和帝永元六年(94年),以95岁的高龄,死于任所。&#57348;
郭躬的后代,也都以习刑法律令为业,入仕任职,史称“家世衣冠”。他的二儿子郭蛭(音zh&#299;质),亦通晓律例法令。官至南阳太守,史称“政有名迹”。他的侄子郭镇,少年时代就随郭躬的父亲郭弘学习法律法令,后来被公车征召为太尉府的官员。汉安帝延光年间被升迁为尚书(食俸六百石的官员)。
125年,郭镇因参与诛杀江京和外戚阎显,拥立汉顺帝刘保有功,再度升迁为尚书令(尚书台的长官,食俸一千石),东汉的尚书令为实际意义上的宰相)。不久,群臣上奏皇帝说:“镇冒犯白刃,手剑贼臣,**殄灭,宗庙以宁,功比刘章,以显爵士,以励忠贞”,郭镇被封为定颍侯,食邑二千户。
郭镇的儿子郭贺、郭桢也都官至廷尉。郭贺死后,汉顺帝又想起郭镇的功劳,就下诏赐郭镇谥号为昭武侯,郭贺为成侯。郭镇的侄子郭僖,自少年时代学习法令例律外,还兼攻儒学,在东汉时代很有声誉,入仕后官至廷尉、太尉。
郭氏一门自郭弘起到东汉灭亡,代代精于法律。子孙中封侯者三人,廷尉七人,刺史、侍中、中郎将等二千石的官吏多达二十多人,其它官至侍御史的人亦有很多。三国时期郭嘉等名士都来自于阳翟郭氏。
81.东汉南阳邓氏家族兴盛的秘密---
邓禹少时敏慧,13岁便能诵诗,后游学长安。时刘秀也游学于长安,邓禹虽年幼,但见刘秀后,知其非常人,遂跟随刘秀,数年后方归家。
邓禹才识过人,少有知人之明。王莽末年农民战争爆发后,绿林军将领拥立刘汉宗室刘玄为帝,建元更始。绿林豪杰们以邓禹青年有为,通晓文韬武略,争相荐举;但邓禹深知刘玄庸碌无能,不肯答应。更始元年(公元23年)九月,绿林军攻克长安,推翻王莽统治。
十月,刘玄自南阳北上,建都洛阳(第二年迁都长安),但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政令所及,仅限于洛阳、长安、南阳一带,其他广大地区则处于分崩离析状态,既有起义的农民军,又有割据的地主武装,还有一部分王莽政权旧官吏仍在行使管辖职权;尤以同洛阳近在咫尺的河北地区形势最为严重,光是不相统属的农民起义军就有铜马、青犊、五幡、五校、五楼、尤来、大枪、枟乡、大彤、高湖、重连、铁胫、富平、获索等数十支,众达数百万人。所以更始政权建立不久,立即派遣刘秀以破虏将军行大司马事名义持节北渡黄河,抚慰河北各州郡。  
邓禹听到这个消息,立即渡河北上追赶刘秀,追到邺城(今河北磁县南)才得相见,促膝谈心,为之出谋画策。他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指出:更始政权腐朽无能,群臣争权夺利,不能成大事,劝说刘秀“莫如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
刘秀对刘玄的所作所为本来不满,又怀有帝制自为之心,所以对邓禹的献策深表赞同,“因令左右号禹曰邓将军,常止宿于中,与定计议”。从此,邓禹成为刘秀帐下参与决策的最亲信的谋士。  
邓禹不仅是一位善于运筹帷幄的谋士,而且他还是一员勇于冲锋陷阵的将军。由于能文能武,故能出将入相,在平定河北、河东和建立东汉政权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更始二年(公元24年)平定王郎的战役中,刘秀自蓟至信都,派遣邓禹征发数千人,令自将之,别攻拔乐阳。后来,邓禹又随刘秀击王郎横野将军刘奉,大破之。在进攻河北农民军的战斗中,邓禹奉命与盖延等击铜马于清阳,延等先至,战不利,还保城,为铜马军所围。禹遂进与战,“大破之”;又从刘秀追铜马军至蒲阴,“连大克获”。  
邓禹不仅能将兵,还能发现将才,举荐将才。当时任使诸将,多访于邓禹,禹每有所举者,皆当其才,光武“以为知人”。所以在“北州略定”中,他不仅是有定策、荐贤之功,也在征战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建武十三年(37年),东汉削平各地割据势力,完成了统一大业。
邓禹以功更封为高密(今山东高密县西)侯,食邑达四县之多。其弟邓宽亦因邓禹功封明亲侯。东汉初年,光武“以天下既定,思念欲完功臣爵土,不令以吏职为过,故皆以列侯就第”。邓禹深知光武对待功臣采取的赐以高官厚禄而不令其执掌朝政的旨意,“天下既定,常欲远名势。有子十三人,各使守一艺。……资用国邑,不修产利”。所以“帝益重之”,令其与固始侯李通、胶东侯贾复与公卿大臣参议国家大事。光武中元元年(公元56年)又命其“复行司徒事”,即行宰相之职,这在东汉功臣中是罕见的破例之举。  
明帝即位后,“以禹先帝元功,拜为太傅,进见东向,甚见尊宠”。太傅位在三公之上,是最高的官职。一般臣僚进见皇帝都是北向,东向是以宾礼相待,这也是十分罕见的事例。永平元年(公元58年),邓禹逝世,终年五十七岁,谥为元侯,有确认他为中兴功臣之首的意思,故后来凌烟阁标名也以之为首。  
太傅邓禹曾对人说:“我率领百万大军,从未乱杀一人,后世必定有子孙兴起。”历史资料记载邓禹有十三个儿子,《后汉书》记载:邓禹长子邓震、次子邓袭、三子邓珍、六子邓训和少子邓鸿。
邓绥,东汉和帝皇后,邓禹的孙女,父亲邓训为护羌校尉。延平元年(公元106年),殇帝夭折,邓绥定立清河王刘祜为汉安帝,是年不足13岁,邓太后继续临朝。她一直到永宁二年(公元121年)病死,垂帘听政达16年之久。她专门为内戚和邓、马、窦氏家族子弟开设学堂,传授经书,培养名门之后。她对蔡伦改革造纸术极为赞赏,下令宣传推广,并封蔡伦为侯,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铺平了道路。大臣们纷纷上书歌颂邓太后:“兴灭国,继绝室,录功臣,复汉室……巍巍之业,可望而不可及,荡荡之勋,可诵而不可名。”日夜操劳使年仅41岁的邓太后染病咯血,卧床不治。公元121年,她抱病下诏,大赦天下,是年3月逝世,与和帝合葬于顺陵。
宋代姓氏学家邓名世、邓椿哀父子所撰《古今胜氏书辩证》说:“自邓氏中兴后累世宠贵,凡侯29人,公2人,大将军以下13人,中二千石14人,列校22人,州牧郡守48人,其余侍中、将、大夫、郎、谒者不可胜数。”
南阳邓氏与扶风窦氏、弘农杨氏、汝南袁氏都是东汉时期显赫的世家大族。
82.虞琪,字齐年,隆州人(治所在阆中),做过一任夔路及二任潼川路转运判官。对蜀中百姓有很多救生葬死以及保全百姓家庭的恩德。在其他路的转运使鞭打索要聚敛牛马的时候,虞琪赴任之时,蜀中百姓丝毫没有被惊扰。安然如故,把他当做“大司命”(主管生死之神)来依仗。
  南宋绍兴丁卯年六月,虞琪无疾含笑而逝。他平生对人施恩的阴鸷很多。虞允文丞相是他的儿子。---言行录
在宋人洪迈写的夷坚志中,还有关于虞琪死后成为更生道更生佛的记载。
83.张文瓘(公元605—677年),字稚圭,于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出生于清河郡(今邢台市清河县张宽乡)张氏的名门望族。该族原为西汉留侯张良的后裔。文瓘出生在世代为官的家庭里,自幼就饱读经书深明礼义。他孝敬母亲,尊敬兄长,以孝友闻名乡里。
  唐太宗李世民登位之后的贞观(公元627—649年
)初年,张文瓘通过明经科考试,被补作并州参军,步入了仕途。当时,英国公李绩为并州长史,他协助李绩料理军政要务,无不得心应手。李绩夸赞他为当代的管仲、萧何,说他有名相之才,并对他以深厚的礼遇相待。
  张文瓘屡经升迁后,成为朝中的水部员外郎。当时,他哥哥文琮是户部侍郎。因按照当时的制度兄弟不许并居台阁,张文瓘又被调任云阳县令。他在云阳为官清正廉明,治理得政通人和,深受百姓称赞。唐高宗李治的龙朔(公元661—663年)年间,因他政绩显著,屡加升迁,官至东西台舍人、参知政事,成了名副其实的宰相。不久,又迁升为东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兼知左史事。
  咸亨三年(公元672年)张文瓘改任黄门侍郎,兼太子左庶子。不久,又升迁为大理寺卿,依旧参知政事,成了主管审理刑狱的宰相。他上任后,不到十天,就把多年堆积下来的四百余件疑案审理清楚,无一不当之处,使许多冤案都得以平反昭雪,真有罪者,按律治罪也毫无怨言。当时的人们都夸张文瓘执法公平而宽恕,称其为张青天。
  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张文瓘被任命为侍中,兼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人的号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