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县现存的经历过战争80年代国产战争片的老党员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西汉诸侯王陵墓形制的演变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西汉诸侯王陵墓形制的演变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20|
上传日期: 03:44:40|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10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西汉诸侯王陵墓形制的演变
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华印刷通史--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 近代印刷术的传入和发展
近代印刷术,主要包括以铅活字排版直接印刷和以铅活字版为母版,采用泥版或纸型翻铸成
复制版,以及照相术用于印刷制版后产生的照相铜锌版进行印刷的凸版印刷术;以石版、珂
罗版和照相平版、间接印刷的平版印刷术;以雕刻凹版和照相凹版(影写版)进行印刷的凹版
刷术。这些近代印刷术在十九世纪初开始的百余年中陆续传入中国,并在民族危亡之际和中
民族与外国侵略者的抗争中得以迅速发展。其传入时间,一般均以在中国本土用西方铅活字
制作技术制作中文铅活字的1807年为始。客观上,西方近代印刷术传入中国的时间和用西方
近代印刷术研制中文铅活字,以及采用近代凹版印刷技术印制中国地图和图画,均比在中国
本土制作中文铅活字的1807年为早。在西方近代印刷术传入中国的时间问题上呈现着相当复
杂的情况。
第一节 凸版印刷术的传入和发展
凸版印刷术,是用图文部分高于空白部分的凸版进行印刷的工艺技术。中国发明并延用一千
多年的传统印刷──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皆属之。本节所讲的凸版印刷术,专指由西方传入
的西方近代印刷术中的凸版印刷术。西方传入中国的近代凸版印刷术,按其传入时间先后,
有铅活字版印刷,以铅活字版为母版的泥版翻铸铅版印刷、纸型翻铸铅版印刷和照相铜锌版
印刷。其中,以铅活字版直接印刷传入为始。
铅活字版直接印刷工艺,主要由字模镌刻、铸造铅活字、拣字排版、装版印刷等工序组成。这一工艺技术传入中国,印刷中文书刊,首先要解决中文铅活字的制作技术问题。中文铅活
字制作的研究,早在铅活字印刷术传入中国之前已经开始,现知最早的含有由活字排印的汉
字的西文书籍是《中华大帝国志》,时在1585年。《中华大帝国志》中使用汉字甚少,没有
引 起人们的广泛注意。1696年,德国柏林出版了德文版Ch.Mentzel所着ChTonologia
Oder Zei t-Register Chinesischen Kayser一书。该书正文收入中国清朝康熙大帝以前所有皇帝的中
文名称。可见,早在十七世纪末,西方国家已经用西法在研制中文铅活字的制作技术了。韩琦着《十九世纪上半叶西方人对中文活字之研制》,载《活字印刷源流》267-269
页,印刷工业出版社1990年版。此后,1804年英国伦敦出版的巴罗(Sir
John Barrow, )着《中国游记》一书中,
也穿插着一些汉字,并于汉字后附有英文意译(图13-1)。早期西文书中的汉字,字体歪斜,
很不美观,质量上与中国乃至东方各国制作的金属活字是无法比拟的。
图13-1 巴罗着《中国游记》上的汉字
 一、铅活字版印刷术的传入和发展
铅活字版印刷术,是用铅活字排成完整版面进行印刷的工艺技术,中国古已有之。所不
西方传入的近代铅活字印刷术的铅活字,是用铅、锑、锡三种金属按比例配比熔合而成,
机器印刷。是一种比中国传统的铅活字印刷术更为先进的印刷术。其传入时间,一般均以马
礼逊在广州雇人刻制中文字模的1807年为始。
1.铅活字版印刷术的传入
1805年(清嘉庆十年),英国伦敦布道会选派基督教新教传教士马礼逊(Robert
Morrison, 17 82-1834)来中国传教,日到达广州。这是西方殖民国家首次派遣新教传教士来华
。在中国传教,急需中文圣经,且宜通晓中文。于是,马礼逊继续致力于学习汉语(当时马
礼逊是欧美通晓汉文汉语的三人之一),仿效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并译成汉名"马礼逊"
,开始在广州秘密雇人刻制中文字模,制作中文铅活字。马礼逊的行为既为基督教旧教所忌
恨,又为清朝政府所严禁,后为官府得知,刻字工人害怕招来灾祸,才将所刻字模付之一炬
,以求灭迹。这使马礼逊的事业遭受重大损失和挫折。幸因马氏当时兼任东印度公司翻译而
被驱逐。马氏此举,是在中国本土采用西方铅活字印刷术制作中文字模、浇铸中文铅活字之
始,故史学界将其作为西方近代印刷术传入中国之始。
1814年(清嘉庆十九年),马礼逊重操旧业,继续用西法制作中文字模和铅活字。为避免重蹈复辙,乃派助手米怜(Dr.William
Milne)及新收华人教徒蔡高(一云蔡高和梁发),到马六甲
设立东方文字印刷所,并于1819年(清嘉庆二十四年)排印了第一部《新旧约中文圣经》。此乃西方近代铅活字印刷术较早用于中文的排印。与此同时,英国人马施曼(Dr.Joshus
Marsh man)在印度学习华语,于1815年(嘉庆二十年)在槟榔屿 张树栋、张耀昆着《中国印刷史简编》,百家出版社1991年版。译印《新旧约圣经》,因托汤姆氏(P.P.
Tnoms)在澳门铸刻字模,浇铸中文铅字。这是
早期在中国本土用西法制作中文铅活字的又一尝试。此后,西方各国纷纷效仿,研究制作中文铅活字。数十年间,英、美、法、德等国家均潜心研制,但皆成效不大。直到英人戴尔(或译作台约尔)采用铸刻
钢模,用钢模冲制铜模,再用铜模制作活字,中文铅字的研制才出现了突破性进展,到姜别利发明电镀(铸造)法,可以说,中文铅活字的制作技术方趋于成熟。
2.外国人对中文铅活字制作的进一步研究
西方铅活字印刷传入中国,在中国印刷中文书刊,首要的,是数以万计中文铅活字的制作问题。1807年马礼逊在广州、1815年马施曼托汤姆氏在澳门雇人镌刻中文字模,首开其端。其后,西方各国纷纷效法。大致情况,概要如下:
1827年8月,英国牧师戴尔来到槟榔屿,开始研制中文铅活字。1828年到达马六甲,从事印
刷中文书籍的工作。
1833年(道光十三年),《中国文库》(Chinese Repository)刊载马礼逊给《中国文库》编辑
的一封信,信中谈到如何经济地铸造中文活字的问题,并刊载了戴尔论述金属活字的长文。戴尔的论述分五部分:第一,中文活字的特点;第二,中文金属活字的必要性;第三,以往
试制中文金属活字的弊端;第四,改进金属活字的建议;第五,建议雕刻钢模。韩琦:《十九世纪上半叶西方人对中文活字之研制》,《活字印刷源流》267页,印刷工业出版社1990年版。戴尔建议雕刻钢模,原因是他先搞到一套雕版,用以浇铸铅版,再锯成单个铅字;这些铅字
因木材柔软,浇铸的铅字字体粗俗,且只能使用五六年,又得重铸,成本较高
韩琦:《十九世纪上半叶西方人对中文活字之研制》,《活字印刷源流》267页,印
刷工业出版社1990年版。
同年,德人郭实腊(Karl Friedrich August Giitzlaff, Cnarles
Gutzlaff )雕 刻反文凹 雕的中文字模4000个,用于浇铸铅字。
1834年(道光十四年),美国教会为在华传教之需,在中国搞到一副华文木刻版,送到波士顿
,用浇铸铅版的方法制作汉文铅活字,再返运回中国,排印中文教会书报。
1836年(道光十六年),法人葛兰德,因鉴于汉字浩繁,镌刻汉文字模、铸造汉文活字,工程
浩大,遂倡导采用汉文"叠积字"。即将汉字分割镌刻,然后拼合组成完整文字。如将蜿、
碗、妒、和、秋等字,分别镌刻虫、石、女、禾等偏旁和宛、户、口、火等字,然后根据需
要再分别拼排组合成字。美国长老会对此颇感兴趣,用五千多元订购了三千个字模,送至澳
门长老会印刷所,用以印刷教会书刊。然此法虽可减少字模和铅字数量,但排版繁复,而且
排出来的字大小、长短不一,既不整齐,又不美观,故未能久行。
1838年(道光十八年),法国皇家印刷局(设在巴黎)在中国购到木刻汉字一副,用以浇铸铅
版,锯成单个铅字,送回中国,排印教会书报。据说,使用颇为便利。
同年,新加坡伦敦教会之戴尔牧师,在英国和美国朋友资助下,研制钢模铸字,是年已有
字样展出,备极精美。鸦片战后,迁来香港,开局印刷,1843年病逝。生前刻成汉字大字模
1845枚,及少量小字模。
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美国长老会在澳门设立"花华圣经书房",由美国人谷立(一名谷
玄,Richard Cole)主持。据说,有一个在美国学过印刷的中国少年随谷立回到中国。开始
从美国运来少量字模,有一个排字工和两个印工。后来使用了戴尔制作的铅字。为了印刷
中文书刊之需,谷立继承戴尔之业,继续雕刻字模,并制作小字及数目字字模,广为印书
。谷立制作的字模和铅字,除自己排印书报所需外,还出售给其它印书者使用,甚至远销泰
国的曼谷。1845年,花华圣经书房迁到宁波,更名美华书馆。1846年,由美国运来一台新的
铸字炉和其它一些材料。1847年谷立辞职,美华书馆改由他人主持。
1858年(咸丰八年),美国长老会派遣姜别利(William
Gamble)来华主持美华书馆事务。姜别
利早年曾在美国费城学习印刷,来华后,鉴于汉字字体复杂,字数繁多,且雕刻阴文字模,
字体细小,镌刻困难,乃于1859年在宁波创制电镀字模。其法乃先用黄杨木做字坯镌刻反体
阳文,再镀制紫铜阴文,然后将此紫铜正体阴文字模锯成单字,镶入黄铜壳子。此法不仅大
大减少了镌刻工时,而且质量甚佳,即使蝇头小字,也能雕刻。此后,姜氏将汉字按照西文
活字规格,制成七种不同大小的汉文活字,分别命名为:一号"显"字,二号"明"字,三
号"中"字,四号"行"字,五号"解"字,六号"注"字,七号"珍"字。由于这七种汉
文铅字的大小分别等同于西文的七种铅字(字身高度为23.546mm、0.927英寸),从而解决了
中西文的混排问题。
从采用西法刻模铸字,到美国开办的美华书馆姜别利发明电镀法,可谓
成绩卓着。1859年(咸丰九年),美华书馆迁至上海北四川路横滨桥北,继续用此法制作铅活
字。为了称呼上的方便,后来人们用一到七号字次序排名。有关此种活字规格、名称等情况
,见表13-1
此表采自何步云着《中国活字小史》,载《活字印刷源流》76页,印刷工业出版社1990年版。。
表13-1 姜别利创制的七种活字规格、名称一览表
相 当 美 国 活 字 名 称
相当当时美国老数点
Double Pica(双派卡)
美国老点较现用点大一些
Small Double Pica(小双派卡)
Two-line Brevier(二行布列维)
Three-line Diamond(三行达蒙特)
有的说是依据英国活字英格利English规格
Small Pica(小派卡)
Brevier(布列维)
Small Ruby(小罗培)
美华书馆姜别利创制的七种活字,制作快、质量好,应用甚广。上海《申报》馆、土山湾印
刷所、同文馆印刷部等都曾采用之。
1869年(同治八年),姜别利离职返美、路经日本长崎时,将其所创电镀制模技术传授给当时
日本活版传习所的木本昌造。日人因鉴于这批活字不够美观整齐,乃重新研制,并改变了姜
氏所创七种活字的字身大小和高低规格,制作了中日两国长期使用的七种汉文活字。
3.华文排字架的改良和新式铸字机的传入
中国传统的活字印刷,曾采用过元朝王祯发明的转轮排字架和清朝武英殿字柜等设施进行拣
字、排版。到了近代,美华书馆姜别利于发明电镀华文字模之后,又致力于华文排字架的改
良。他首先以美华书馆印刷的《新旧约全书》等28本书中使用的汉字为依据,进行汉字使用
频度之检测,并根据所获得的统计资料(在28册书、4166页、110万字之中重见1万次以上者1
3个 字,重见1千──1万字者224个字,重见25次以内者3715个字,余者均在重见25-1千次之间)
, 将汉字按其使用频度分成15类,再将这15类汉字归纳、划分为常用字、备用字和罕用字三大
类,造木制汉文"元宝式"活字架以盛之。元宝式活字架又称三角架、升斗架,分左、中、
右三部分。其正面居中设24盘,这24盘又分成上、中、下三层各8盘,中8盘装常用字,上8
盘和下8盘装备用字;两旁(左右二部分)设64盘,装罕用字。各类铅字均以《康熙字典》的
"部首检字法"分部排列。排版时,拣字者于中站立,就架取字,颇为便利,大大提高了活
字排版速度。这是姜别利为中国近代铅活字版印刷的发展作出的又一重要贡献。
十九世纪初期,由西方传入中国的铅活字制作技术,字模为镌刻,铅活字为铸造,这本来是
中国古之成法。此后,铜模制作可谓日新月异,铅活字铸造也随之改进,并由手工操作向机
械化发展。起初,浇铸铅字用的是手拍铸字炉,每小时仅能铸字数十枚。后来改用脚踏铸字
炉和手摇铸字炉,速度增至每小时铸字七八百枚。到民国初年商务印书馆引进"汤姆生自动
铸字炉",不仅铸字已日造一万五千余枚,且铸出铅字不必加工即可直接使用。至此,铸字
技术已臻于成熟。
二、泥版、纸型铅版印刷术的传入和发展
泥版、纸型浇铸铅版制成的印版,通常称其为"复制版"。复制版的制作工艺,是首先按要
成与铅活字版直接印刷完全相同的活字版,再以活字版为母版用泥或专用厚纸压制成
称作泥型和纸型的阴文型版,然后用泥型或纸型浇铸铅版,最后用铅版(整版)作为印版装机
印刷。这一工艺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标志着近代的凸版印刷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随着
事业的发展,社会对印刷书报在速度上的要求越来越高,致使铅活字版直接印刷难以满足和
适应,铅排活字版印刷工艺之弊暴露的越来越突出。正如贺圣鼐、赖彦予在其所着《近代
刷术》一书中所述:"活字较之木版便利数倍矣,然仅以活字排版,其用仍未广也。卷帙浩
瀚之书,一面排版,一面印刷,稽时既久,活字必不足用,其不便一也。印竣之后,售罄
印,又需重排,其不便二也。木版无此二弊,是活版未必胜于木版矣。中国毕升之泥活字,
发明远在有宋,而未能发展,或为此二弊所致。"历史的经验显示,活字版印刷之二弊,在
中国印刷史上早已暴露,中国也曾有过吕抚泥版和徐志定"泰山磁版"之改良。所憾者,吕
抚泥版和泰山磁版均未突破作为印版直接印刷之羁绊,活版之弊未能消除,故难以久行,致
使中国的活字印刷难以取代雕版印刷而为社会更为广泛的应用。而英人士坦荷(Earl
of Sta nbope)则针对活字版之二弊,首先想到用排好的活字版压制泥型,然后用泥型再浇铸铅版的
方法并付诸实用。时在1804年。泥版传入中国的时间,当在铅活字印刷术传入后、刻模铸字
技术得到初步发展之时。美国设在澳门的花华圣经书房、上海的字林西报馆、着易堂和申报
馆等于建立初期,均曾采用泥版复制铅版进行印刷。
泥版浇铸铅版之法的最大弊端,是一经浇铸铅版,泥版必碎,即只能一次性使用,无法保存
。而铅版一经损坏,亦无法再行浇铸。要重印,则需再重新排版。可见,泥版并未克服活字
版之弊,故未能久行。不久即为新发明的纸型所取代。
纸型是法国人谢罗于1829年发明的。到1871年,美国人拨力克惠尔(B.B.Blackwell)创用薄
铅版,垫以木底印刷。纸型的发明应用,使凸版铅印技术趋于成熟。当时一副纸型可以浇铸
铅版十余次。这样,铅活字版排好后,一经打成纸型,即可拆版还字,留存纸型待用。纸
不仅便于保存,且因其轻便,可以运往遥远的外地,多地印刷。为书刊、尤其是报纸的印
与发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纸型传入中国的时间,约在光绪中叶。当时日本人在上海开办
的修文书局,多用纸型浇铸铅版印刷。
三、照相铜锌版的传入和发展
凸版印刷术的进一步发展,是照相术应用于印刷制版而出现的照相铜锌版的发明和应用。此
前虽有电镀铜版、石膏版和黄杨版之发明应用,但因其各有不足之处而均未久行。其中:
电镀铜版为美人魏尔考士(John W.Wilcox)发明于1846年。方法是先用凸版(木刻雕版或铅版
)制出阴文正体蜡型做型版,再将蜡型置于电缸之中镀铜制成铜凸版。电镀铜版质量甚佳,
版面图文与原版几乎一般无二,只是由于造价昂贵,难以推广应用。
石膏版系在平面石膏板上雕刻阴文正象图文做型版,然后以此型版浇铸反体阳文做印版进行
印刷。石膏版的质量远不及电镀铜版和照相铜锌版,故亦未能久行。
黄杨版系在黄杨木板上移置图象,然后按版上图象进行雕刻,制成印版。此法与中国传统的
雕版印刷并无实质性区别,未能久行。
上述系近代凸版印刷术传入与发展过程中曾经采用过的三种凸印工艺,虽未久行,但从中
可见当时凸版印刷术传入与发展的一些片断和概况。凸版印刷术中最有成效的,除纸型铅版
之外,当属照相铜锌版的传入和应用。
照相铜锌版是照相术应用于印刷制版之产物。主要包括照相铜版和照相锌版,习惯上合称铜锌版。由法国人稽禄脱(M.Cillot)发明于1855年,十九世纪末传入中国。以其发明与传入前
后次序,有单色照相锌版和铜版,二色、三色、四色彩色照相网目铜版之试制和应用。其中,前者为单色凸版,后者为彩色凸版。
照相铜锌版发明初期,为单色线条图照相凸版,图面无浓淡层次之分。1882年,德人縻生白克(Meisendach)发明照相网目版,将照相制版术向前推进了一大步,遂有单色照相网目铜版
和二、三、四色照相网目铜版之创制,为照相制版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照相锌版和照相铜版的制作工艺大致相同,均首先将原稿拍摄成阴像底片,然后将
阴像底片贴敷在涂有感光层膜的锌版或铜版之上进行曝光,曝光之后,底片上的图文即可
转移到锌版、铜版表面,再经化学药液腐蚀处理,制成图文高于版平面的金属凸版,上版印
刷。所不同者,锌版一般用于单色线条图画之印制;而铜版则多用来制作带有浓淡层次的图
画,故需在拍摄底片时加上网目版,用网点来反映原图的浓淡层次。如需制作彩色图稿,
则 需采用三色照相铜版法,即在拍摄照相阴像底片时,在镜头前面(或后面)分次插入红、绿、
蓝三原色滤色镜,并改变网目角度,拍摄出黄、洋红、青三种分色底片。再用三张分色底
片分别晒制三块分色铜版。这三块分色铜版经过腐蚀、修版之后,即可作为分色印版,逐
版套色印刷。
中国的照相制版术,始于上海江南制造局。该局印书处刘某曾于十九世纪末试制照相铜锌版
,用以印刷广方言书馆出版的图书。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上海徐家汇土山湾印刷所的蔡
、范神父和安相公继夏相公之后试制照相铜锌版成功,并传授给华人顾掌全、许康德(
进才)。洪荣华、张子谦主编《装订源流和补遗》第376页,中国书籍出版社1993年版。此后,照相铜锌版技术日趋成熟,单色加网以至彩色网目铜版也随之研制成功并迅即推广应
用。因这些多由国人和国人自办印刷企业所为。故在第十四章"中国民族近代印刷业的崛起
"中记述。此处从略。
四、凸版制版、印刷机械的传入和发展
凸版印刷机械,主要包括凸版制版机械和凸版印刷机械两部分。其中,凸版制版机械主要是
用于活字制作的铸字机械和用于翻制复制版的压型机,以及照相术用于凸版制版后出现的
版照相设备;凸版印刷机械则主要是各种凸版印刷机。这些机械设备,尤其是早期的比较简
单的机械设备,因其在欧洲已在应用中,故多是直接来自西方各国或经日本传入中国。其与
各种凸版印刷术同时传入,当属必然。
谷腾堡的近代铅活字印刷术虽系在比其早约400年的中国北宋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的影响
下所创制,但因其成功地发明了由铅、锑、锡三种金属按科学、合理比例熔合铸成的铅活字
,并采用机械方式印刷而功勋卓着。西方各国以此为先导,在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的推动下
,开创了以机械操纵为基本特徵的世界印刷史上的新纪元。
凸版印刷制版机械进入中国,当以清万历十八年(1590年)欧洲耶稣会士在澳门出版印刷拉丁
文《日本派赴罗马之使节》为最早(图13-2)。既然在澳门排印,自然用的是从欧洲运来的
铅 印设备。这批铅印设备,有可能是日本大正年间(年)天主教组成的"遣欧少年使
节"从欧洲返回日本长崎带来,后因幕府严禁信仰外教而转运到澳门的那批铸字和印刷设备
。这批设备虽然进入中国年代较早,但因其在澳门,排印的又是西文,未对内地造成影响。还不能以西方近代印刷术及其设备最早传入中国相待。故西方近代铅印设备以十九世纪初传
入中国的说法较为适宜。
图13-2 在中国排印的第一本书《日本派赴罗马之使节》
西方近代铅活字印刷术及机械设备进入澳门之后,何以在澳门停留二百多年却没有向内地转
移、渗透和推广?
这在众多学者看来简直是个不可思议的问题。究其原因,不外有二:一是
朝政府对西方诸教进入中国采取了严加限制的政策,尤其是十八世纪初发生罗马教皇与清朝
皇帝在中国传教能否祀孔祭祖的礼仪问题上发生争执之后,限制益发严厉;二是在中国排印
中文书刊,需制作中文铅活字,而中国的汉字一字一形,笔画繁杂而又字数甚多,难以突破
活字制作这一难关。情况与西方雕刻铜版滞留于清廷之内而未推广完全不同。
1.凸版制版机械的传入和发展
最早传入中国的铅活字印刷制版设备是手拍铸字炉。手拍铸字炉铸字,效率低且质量差,每
小时仅能铸字数十枚。随着铜模制造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后逐渐改用脚踏铸字炉和手摇铸字
。脚踏、手摇铸字炉的铸字效率虽已增至每小时可出七八百枚,但仍难以适应高速发展着的
社会对活字制作在速度和质量上之需求。直到民国初年,中国开始采用汤姆森自动铸字机,
情况才有所改观。这种新型的自动铸字机,不仅效率已达每小时铸字一万五千个,而且铸出来的活字完好可用
,无需再做铲边、磨身、刨底等加工处理。质量上已远非手拍、脚踏、手摇铸字工艺可以比
拟。此后,活字铸造技术和设备发展迅速,又有万年式铸字机和万能式铸字机之使用。其中
,万年式铸字机的结构和功能大致与商务印书馆率先采用的汤姆森式自动铸字机相似,只是
较之汤姆森式更换字模容易,且更适合于铸小号活字;万能式铸字机因系日本制造,故东北
地区的印刷厂使用较多。其与汤姆森式、万年式铸字机比较,效率较低,适于片模铸字和小
量活字制作。
铸字机械设备的进一步发展,是铸字与排版合而为一的排铸机的出现。以摩诺和立诺两种西
文排铸机应用较早。其中:
摩诺活版自动排铸机,是由打孔机和铸排机两部分组成的排铸机(图13-3)。这两部分完全分
离而又分工合作,缺一不可。排铸前,先用打孔机依照原稿在打孔纸带上打上与原稿文字相
对应的小孔,再将打有小孔的纸带装入自动单字排铸机进行排铸。最后排铸成一个完整的版
面。此机为美国人兰斯顿(Tolbert Ianston)发明于1899年,一分钟能排铸一百四五十个字
,排铸颇为迅速。
图13-3 摩诺排铸机
立诺自动排铸机为英国根塔拉尔(一译梅根太勒,Cttmar
Mergenthaler)发明于1886年。其
排铸方式与西文打字颇似,即按照原稿文字,按动排铸机上的字键,排成铜模一行,则铸出
铅字一排(一行),故其又称作"条形排铸机"。这种条形排铸机的优点是以一排铅字为单位
,用以排出的版面整齐,排印迅速;缺点是一排铅字中,只要排错一个,哪怕是一个标点,
也需整版重排。这种机器能排铸西文五十余种,于西文排版非常便利。
摩诺和立诺排铸机的出现,标志着活字铸造技术开始由一般意义上的机械铸字向自动铸字兼
排版演进,时间上也已处在中华民族近代印刷业崛起之时。随后开始的中文自动排铸机的研
制和应用,非本章内容,容后记述。
2.凸版印刷机械的传入和发展
凸版印刷使用的印刷机械,随着凸版印刷工艺技术由铅活字版直接印刷,向用铅活字版通过
版或纸型浇铸铅版复制版的演进,逐渐由简单的平压平方式向圆压平、圆在圆方式演变,到
用于报纸连续印刷的卷筒纸轮转印刷机和多色套印的彩色印刷机出现并用于生产,凸版印刷
机械已达到当时相当先进的水平。凸版印刷机的传入与发展情况,大致如下:
西方传教士最先带入中国的凸版印刷机是手扳架(图13-4)。印刷速度极缓,日印刷不过
数百张。遂有上墨工艺之改进,由原来的手工上墨改为自来墨架自动上墨,印速有所提高。
图13-4 手扳架
同治十一年(1872年),上海申报馆开始使用手摇轮转机,印速虽增至每小时数百张,但仍不理想,且
颇费人力,为解除人力负担,墨海书馆曾用牛拖拉机器,以代人力印刷,为当时一大奇闻。一些文人墨客观后纷纷咏诗以记之。浙江嘉兴诗人孔??(字次公)于日到
上海墨海书馆拜访王韬时,在墨海书馆印书房见到用牛
拖拉机器印刷的实况,见景生情,遂作《咏墨海书馆诗》一首以记之。诗云:"车翻墨海转
轮圆,百种奇编宇内传;忙煞老牛混未解,不耕禾陇种书田"。伯熙所着《老上海》一书
录此诗。还有一个叫黄钧珊的,也于见到墨海书馆用牛拉机器印书之后,作《咏墨海馆》一
绝:"牍题墨海起高楼,供奉神仙李邺候;多恐秘书人未见,文昌火焰借牵牛"。可见当时
墨海书馆用牛拉机器印刷在社会上已传为奇闻佳话,同时作为印刷发展史上的一个典故也必
将流传后世。此后又有蒸汽引擎和自来火引擎以代人力的印刷机械的引进和使用,印速也因
之提高了一倍。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上海从日本购进一批日本仿制的欧式一回转印刷机,因其价格较之
欧制印刷机低廉,故华人多用之。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从英国购进以电气马达为动力的华府台单滚筒印刷机,印速达到一
小时出千张。英国华府台单滚筒印刷机系英国华府台之道生(William
Dawson)和何脱莱二人 发明于1860年,即通常大家所习称的"大英机"。
民国元年(1912年),上海申报馆购进亚尔化公司的双轮转印刷机,印速已高达每小时印二千张。
民国八年(1919年),商务印书馆购进了美国人米利(Robert
Miehle)发明于1889年的二回转
平台印刷机。该机开动后滚筒轮转不停,印刷效率大大提高,且印刷质量、尤其是印刷图片
,图文清晰、质量甚佳。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米利机"。米利机有单色米利机、双色米利机
、双面米利机等多种。其中双面米利机于印刷双面图文的书刊,颇为便利。
凸版印刷机械的传入和发展,到清末民初购进和采用大英机、米利机,已与半个世纪前的手
板、手摇、脚踏机,不可同日而语。此时已处在中华民族近代印刷业崛起之时,此后更有带
折页设备的滚筒纸、双面轮转印刷机和彩色滚筒纸轮转印刷机的引进,这些印刷机的速度之
快、质量之佳,更非以往印刷机可比。这些先进设备的传入和发展,使中国的近代印刷业迅
即跃进到远东的先进水平。为中国印刷业的崛起和发展创造了极为光明、广阔的前景。
第二节 平版印刷术的传入和发展
平版印刷术,是用图文与空白部分处在同一个平面上的印版(平版)进行印刷的工艺技术,始
于奥人塞纳菲尔德(Alois Senefelder)于1796年发明的石版印刷,主要包括石版印刷、珂罗
版印刷和橡皮版印刷三种印刷方式。其中,石版印刷和珂罗版印刷以及曾一度采用过的铅版
印刷,系印刷版面与承印物直接接触,从而将印版上的图文直接转印到承印物上去的直接印
刷;橡皮版印刷,则是先将印版上的图文转印到橡皮布上形成橡皮版,再由橡皮版与承印物
接触,进而将印版上的图文间接转印到承印物上去的间接印刷。橡皮版(大陆称作胶版)间接
印刷的发明,是平版印刷术的一项重大改革,对平版印刷的进一步发展乃至整个印刷事业的
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石版印刷术的传入和发展
石版印刷是以石板为版材,将图文直接用脂肪性物质书写、描绘在石板之上,或通过
照相、转写纸、转写墨等方法,将图文间接转印于石版之上,进行印刷的工艺技术。其中,
前者称作"绘石",后者称作"落石"。绘石和落石是石版印刷术的两种制版方法。绘石
版工艺简单,只能用来印刷简单、线条图文印件,是石版印刷发明初期应用的工艺技术。落
石制版工艺复杂,是在绘石制版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工艺技术,分彩色石印和照相石印两种,
是进一步发展了的石版印刷术。
石版印刷传入中国的时间,大约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初。据1833年出版的《中国文库》《中国文库》(Chinese Repository),美国传教士裨治文创办的杂志,记载鸦片战
争前后史实甚多,是研究中国近代印刷史的重要文献。介绍,英国传教士麦都思(W.H.Medhurst,)曾于年间在巴塔维亚(今印
度 尼西亚雅加达)用石印术印刷中文书籍。随后他来到澳门,在澳门设立了一个印刷所。1832
年,麦都思又在广州设立了一个石印所,用石印术在广州印刷中文书籍。另外,英国派来中
国的第一个基督教新教传教士马礼逊在回顾他25年来的工作时,曾提到中国最早的石印工屈
亚昂,他说:"我用印书的方法,已经把真理传得广而且远,亚昂已学会了石印术。"麦都
思 在广州设立石印所和马礼逊对他25年工作之回顾,均发生在1832年,且屈亚昂学会石印术又
自需时日,由此可以断定,石版印刷传入中国的时间不会晚于1832年。美国传教士卫三畏(S
amuel Wells Williams)在1833年说:"上季一个石印所开设在广州,我们高兴的知道它是
成功地在运行。"为此提供了另一个文献证据。1834年出版的《中国文库》报道:"1833年
5月至1834年5月间广州发展到有二个石印所,并出版了一些小册子",
韩琦、王扬宗《石印术的传入与兴衰》,载《装订源流和补遗》第359页,中国书籍
出版社1993年版。则为1834年中国广州已不少于两个石印所提供了又一个文献证据。
1.绘石石印的传入与发展
1796年塞纳菲尔德发明的石版印刷术,是在具有多孔性、善吸水、质地细密,且能较长时间
保留水分的石版石上,用脂肪性物质直接描绘、书写图画和文字,再经化学腐蚀而制成的石
版(印版)上进行印刷的绘石石印术。这种早期的石印术由西方传教士于1832年前带入中国,
开始在中国印刷布道小册子或其它简单印件。现知最早用石版印刷的中文书籍,是麦都思于
1829年石印的《东西史记和合》。现存最早的石印书刊则是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九月和十
月两期《各国消息》(图13-5)。《各国消息》是英国传教士麦都思在广州主编、出版的中文
月刊,只出数期,用连四纸石印。现存仅二册,藏英国伦敦。
在十九世纪上半叶铅活字版印刷术的中文制模铸字技术尚未得到很好解决的情况下,石版印
刷较之铅活字版印刷有着明显的优势:其一,石印便于印刷各种不同大小的书籍;其二,对
传教士们热衷于印制的字数、页数都很少的布道会小册子,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印成;其三,
众多、较小的布道点,人手不足,传教士本人即可制版印刷;其四,便于印刷各种文字,即
不受文种的限制。这四种优点,尤其是后两种,在西方传教士狂热的传教激情所激发的、急
需大量印刷中文布道小册子,而铅活字版印刷又无法满足这一需求的情况下,石版印刷理应
得到迅速发展和普及,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原因有二:其一是1840年前后,清政府对西方传
教士在中国的传教活动采取了严加限制的政策,传教士们印刷布道书籍都是秘密进行的,而
且石印业完全掌握在西方传教士手中;其二是石版印刷用的石板和油墨等原材料均需进口
,材料供应困难。加之,当时中国人仍然采用传统的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石印乃至铅印尚
未引起中国国民的兴趣和重视。
1842年,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签订后,上海成为中国对外五个通商
口岸之一,次年麦都思来到上海,在上海开设了近代印刷史上着名的"墨海书馆",并采用
石版印刷术印刷了《耶稣降世传》、《马太传福音注》等书籍。为上海石版印刷之先驱。
清光绪二年(1876年),上海徐家汇土山湾印刷所的石印、铅印部开始采用石版印刷书籍,由
法国人翁相公和华人邱子昂主其事。专门印刷天主教宣教印刷品。
清光绪三年(1877年),英国商人美查在上海开设"点石斋印书局",聘清原上海徐家汇土山
印刷所的邱子昂为石印技师,并购进了手摇石印机,印刷《圣论详解》、《康熙字典》(图1
3-6)等书籍。姚公鹤《上海闲话》说:"闻点石斋印第一获利之书为《康熙字典》,第一批
印四万部,不数月而售罄;第二批印六万部,适逢科举子北上会试,道出沪上,率购五六部
,以作自用及赠友之需,故又不数月即罄。"一部字典,数月之间销售十万部,这在当时的
版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点石斋印书局为此获利颇丰,各地书商遂也纷纷效仿,中国近代的石
印业也随之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2.彩色石印的传入和发展
彩色石印,是以石板为版材,按彩色原稿设色、分版,套版印刷的工艺技术。
工艺流程是:彩色原稿◆描刻轮廓◆填红粉◆落石◆分色描绘◆翻制印版◆版面处理◆印刷
具体做法是:先将玻璃纸(或称胶纸)覆于彩色原稿之上,用尖钢笔依图描刻;次在描刻过的
玻璃纸的针缝中填入红色砥粉;再将填入红色砥粉的玻璃纸反覆于石面上,加压,使红粉落
于石上;然后按照原稿的轮廓和色度进行分色、分石描绘;将描绘过的各色石版翻制成印版
;最后逐版依次套印,印成彩色图画《艺文印刷月刊》第二卷第七期第32页。
图13-5 《各国消息》 图13-6 康熙字典
彩色石印与绘石石印不同。彩色石印采用落石制版法。落石制版是通过书写、描绘、照相等
方法,先将图文制作在转印材料上,然后再将转印材料上的图文转移到石面上的工艺技术。彩色石印和照相石印皆采用落石制版法。
落石制版中的落石,有照相胶纸落石,用汽水墨描写在转写纸上落石,用转写墨及转写纸或
浆糊纸翻印成的版子落石,以及用刻画上图文的玻璃纸落石等多种。方法不同,目的归一,
均为把图文转移到石面上,以便下工序通过化学方法制成印版,进行印刷。
彩色石印的制版工艺,因其全凭制版人员的眼力和经验进行点绘分色,因此技术水平要求高
,工艺复杂。其传入中国的时间较之单色绘石石印晚了半个多世纪。贺圣鼐着《三十五年
来 中国之印刷术》云:"光绪三十年(1904年),文明书局始办彩色石印,雇用日本技师,教授
学生,始有浓淡色版。其印刷图画,色彩能分明暗,深淡各如其度,殆与实物仿佛。至光绪
三十一年(1905年),商务印书馆更聘日本彩色石印技师和田满太郎、细川玄三、冈野、松
、叶田、武松、村田及丰室等来华从事彩印,此道益精。仿印山水花卉人物等古画,其设色
能与原底无异。"彩色石印之传入与发展情况大致如此。
3.照相石印的传入和发展
照相石印是制版照相术应用于石版印刷之产物。为奥司旁(John
W.Osborne)发明于1859年。其工艺方法,在1892年《格致汇编》刊登的傅兰雅着《石印新法》中作了详细介绍:
"凡石版所能印之画图,不能用平常所照之像落于石面印之,须有浓墨
成之样,或木板铜板印出之稿,画之工全用大小点法,或粗细线法为之。画成之稿连于平板
,以常法照成玻璃片,为原稿之反形,即玻璃面之明处,为原稿之黑处;玻璃面之暗而不通
光处,为原稿之白处。此片置晒框内,胶面向上,覆以药料纸,照常法晒之。晒毕,置暗处
,辊以脱墨,入水洗之。未见光处洗之墨去,见光处墨粘不脱,洗净则花样清晰与原稿无
异。将此纸样覆于石板或锌板面,压之,则墨迹脱下,此谓之落石。照常法置石于印架,辊
墨 印之"。
照相石印分单色照相石印和彩色照相石印两种。其中:
单色照相石印传入较早,中国早期的石印书籍多用此法。
彩色照相石印,又称"影印",1931年由美国人汉林格(L.E.Henlinger)传入中国。因其为
照相分色,故原理与三色照相网目版相似。彩色照相分色用于石版印刷,其制版工艺与技术
较为复杂,需每色一石版,每一石即印刷一次,五色、十色者,需制五块、十块版,分五次
、十次套印之。各种彩色图画均可印刷。在石版印刷工艺中,是最先进的。
二、珂罗版印刷术的传入和发展
珂罗版是以玻璃为版基,在玻璃板上涂布一层用重铬酸盐和明胶溶合而成的感光胶制成感光
版,经与照相底片密合曝光(晒版)制成印版进行印刷的工艺技术。其工艺流程是:
原稿◆拍摄连续调阴片◆修版◆准备玻璃板◆涂布感光液◆干燥◆晒版◆印刷。
珂罗版印刷,技术复杂,印品精良,多用于珍贵图片、绘画、碑帖及文献、照片的印制。其
工艺方法,简言之:
首先是用原稿拍摄正像阴片。拍摄时在镜头前面要加放转向三棱镜,这样拍摄的底片是
正像,正像底片晒在印版上是反像,印刷品才能是正像。底片经冲洗、干燥后,要人工修版
,制成可供晒版用的原版。
第二步是准备玻璃板。玻璃板因需直接印刷,厚度在6-10mm间,并需用金刚砂研磨,使玻璃
平面产生细小的砂目,在经清水或碱溶液冲洗、去除杂质后,在玻璃板上涂布媒解剂硅酸钠
,以增加玻璃板面对感光胶层的粘附力。
第三步是在准备好的玻璃板上涂布感光液明胶铬盐。感光液的涂布务要均匀,之后放入烘箱
烘烤、干燥。
第四步是晒版,即将拍摄的正像阴片与感光版密合放入晒版机内,抽真空曝光,使感光版上
的感光胶膜因底片深浅密度不同而产生不同程度的硬化。之后,将其放入显影槽内显影,将
未受光硬化的胶膜溶解,版面形成不规则的皱纹。经干燥后,即可上机印刷。
最后是上机印刷。其法与石版印刷颇似,即用皮辊或胶辊在版面滚动上墨,覆纸印刷。
珂罗版印刷,英文称作Collotype,德文则称其为Lichtdruck,皆为胶质印刷之意。为德国慕
尼黑的摄影师海尔拔脱(Joseph Albert)所发明,时在1869年前后。此前,英国科学家塔尔
博特(William Herry Fox Talbot)于1852年发现了经重铬酸盐处理的明胶膜层见光会发生硬
化的现象,这是构成珂罗版印刷制版的基础和实践;1855年,法国人柏德范(A.L.Poitevin)
以此为基础,发明了在玻璃版上涂布重铬酸盐明胶感光层的石版印刷新工艺;1865年德国人
(T.Dumotay)又将重铬酸盐明胶感光膜层涂布在玻璃版材之上进行珂罗版印刷。
珂罗版印刷传入中国的时间大约在光绪初年,当时上海徐家汇土山湾印刷所首次用珂罗版印
了"圣母像"等教会图画。同时,英商别发洋行也曾采用珂罗版印刷。由于珂罗版印刷美术
书画极其精美,故不久即为国人所引用。
三、金属平版和间接平版印刷的传入和发展
平版印刷中的石版和珂罗版,一为以石板为版材,一为以玻璃板为版材;石板笨重、玻璃易
碎,不便制版和印刷,尤其是难以适应社会文化事业在快速方面的需求,遂有以金属板为版
材的直接印刷和把金属版上的图文转移到橡皮之上进行间接印刷方式之发明。
金属版直接印刷,一般均以铅板或锌板为版材,将图文落于金属板面上,制成印版进行印刷
。平版印刷中金属版用的版材,俗称"铅皮、铅皮版",实为锌版或铅版。最先出现的金属
版印刷从石版印刷演变而来。发明石版印刷的塞纳菲尔德,曾于1817年尝试过利用锌版代替
石版之法,到1868年,用金属薄版代替石版才得以付诸实施。石版容易破损,且有许多不便
如石版笨重只能用平台机印刷,而不能用速度快捷的轮转机印刷,遂有落石于铅版,用铅版
取代石版直接印刷之法的发明。其落石之前各工序,均与石版印刷同。
1900年,美国人罗培尔(Iva W.Rubel)发明了间接平版印刷。俗称"橡皮版"。橡皮版印
刷的印版与直接印刷的金属版基本相同。所不同者,直接印刷的石版和金属版,版面均为反
图文,而用于橡皮版印刷的金属版,版面上的图文是正向的。因为只有正向的图文转印到橡
上才是反向的,印刷到纸上才是正向的。这是由橡皮版印刷系间接印刷所决定的。橡皮版间
刷比之金属版直接印刷,无论印刷耐印率、印刷速度、还是印刷质量,都有明显的提高,且
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四、平版印刷机械的传入和发展
平版印刷机械的传入和发展,主要是平版印刷中的制版机械和印刷机械的传入和发展。制版
机械包括制版照相机、晒版机等;印刷机械则有以平压平、圆压平和圆压圆三种转印方式制
造的各种平台、轮转印刷机。印刷机械的传入和发展更能反映出近代印刷术传入和发展概貌
图13-7 塞氏木质石印架
近代印刷术的一大特点,是采用机械印刷。塞纳菲尔德发明的石版印刷术,早期使用的是塞
氏自己研制的木质石印架(图13-7),将石版置于架上,覆纸加压印刷。上海徐家汇土山湾
刷所曾于光绪初年使用过这种石印机。木质石印架,形如旧式凹版印刷机,靠人力扳转,劳
动 强度大。随后又出现了铁制手摇石印机(图13-8)。再后是英商美查开办的点石斋印书局曾使
用过的轮转石印机。轮转石印机仍用人力手工摇动,因劳动强度大,需每机8人,分作两班
,轮流摇机。一人续纸,二人接纸,效率很低,每小时只能印数百张。光绪中叶,始改用自
来火引擎以代人力的石印机,印刷速度稍有增加。相比之下,比较先进的石版印刷机是用电
力驱动的圆压平式电动石版印刷机(图13-9)。圆压平式电动石版印刷机,用电力带动版台
做平面运动,在圆筒形压印滚筒下通过,完成印刷过程。印速可达1000张/小时。
图13-8 手摇石印机
图13-9 电动石印机
图13-10 吴友如绘点石斋石印工场图
光绪十年(1884年),着名画家吴友如绘制《春江胜景图》,卷上绘有点石斋石印工场实
景(图13-10 ),并
缀以诗云:"古时经文皆勒石,孟蜀始以木板易;兹乃翻新更出奇,又从石上创新格
:不用切磋与琢磨,不用雕镂与刻画,赤文青简顷刻成,神工鬼斧泯无迹。机轧轧,石粼粼
,搜罗简策付贞珉。点石成金何足算,将以嘉惠百千万亿之后人。"反映出当时石印之盛和
人们对石印的赞美。从图上看,工场里的石印机有两种,其中大者为圆压平式轮转平台石印
机;小者平压平式。二者皆由人力摇动。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商务印书馆曾采用以金属薄版代替石版进行直接印刷的轮转铅版印
刷机。此机印速每小时可达1500张。民国之后,上海英美烟公司印刷厂购进多色铅版印刷机
,可同时套印四色,印速也有所增加。
民国四年(1915年),商务印书馆购进用于间接印刷的海立司平版印刷机,并聘得美国技师魏
拔(George Weber)。此后,在中国民族近代印刷业日益崛起的年代里,更为先进的多色轮转
印刷机亦相继引进,中国民族印刷业也随之进入了一个堪称"中兴"的历史新时期。
第三节 凹版印刷术的传入和发展
凹版印刷,是用图文部分低于空白部分的印版进行印刷的工艺技术。凹版印刷的印版多为铜
质。早期的铜质凹版用手工雕刻而成。雕刻铜版印刷,中国古已有之,只是不如近代西方传
入的铜版印刷精致。
一、 先 声
西方近代铜凹版印刷传入中国的时间大约在十八世纪初。当时意大利传教士、画家兼雕刻师
马国贤(Matteo Ripa,)在清廷任职,颇受康熙皇帝恩宠,因其学过雕刻铜版术,
故康熙命其在宫廷镌刻铜版画。马国贤经过几年试验、研究,于1713年前后,成功地刻印了
《热河三十六景图》。深得康熙皇帝赞赏。遂命其用铜版印制清代大地图(即《皇舆全览图
》)。此后,马国贤共镌刻中国地图44幅,并应康熙之邀,
将雕刻铜版技术传授给中国人。这是铜凹版印刷术最早传入中国的情况。只是因其局限在清廷,未产生多大影响。故一般未
将其作为近代凹版印刷术正式传入中国之始。
此后,干隆御览德国画家Rugendas()的铜版画战争图,非常赞赏,遂命郎世宁等
起草战图小稿16幅。法国印度公司与广东十三行签订契约,约定将第一批战图4幅,交法国
印制,每幅制成铜版,各印200张,事毕连同底稿和铜版送回中国 韩琦《铜版印刷术的传入及其影响》,载《装订源流和补遗》第388-400页,中国书
籍出版社,1993年版。。随后,其余12幅也送往法国印刷。直到干隆三十八年(1773年),16幅铜版画才全部刻印完送
回中国。即干隆年间用铜版印刷的《平定准部四部战图》。系法国技师镌刻印刷。中国人镌刻铜凹版印刷铜版画始于1783年。对此,法国传教土晁俊秀在给Delatour的信中有
如下几句话可资证明: 韩琦《铜版印刷术的传入及其影响》,载《装订源流和补遗》第388-400页,中国书籍出版社,1993年版。
“三年前,皇帝欲将圆明园之西洋建筑测绘成图,俾与前奉敕测绘之华
宫室图并为一编。乃召至郎世宁修士弟子二三人,皇帝亲自监督测绘,时常指正之,已而将
图锓为铜版,是为华人雕刻铜版之初次尝试。”
此次由中国人镌刻的铜版图,系干隆年间刻印的《圆明园20幅西洋建筑图》。北京大学图书
藏。用镌刻铜版画之法,记载和显示康干时期的赫赫战功,深受干隆皇帝青睐。遂又命隶属
清廷造办处的中国刻工继续镌刻诸如清朝平定大小金川、台湾、尼泊尔、安南、云南、湖南
,及第二次平定新疆之战绩。虽刻印质量不佳,但为中国刻工所为,为中国人采用铜凹版印
刷术印刷之初步尝试。
在交由法国镌刻16幅战图的同时,干隆皇帝曾命法国耶稣会士蒋友仁在北京镌刻铜凹版舆图
(即《干隆十三排地图》)104幅,并使用了铜凹版印刷机等设备。可见,十八世纪下半叶,
西方近代铜凹版印刷机已经进入中国。
前后数百幅铜版画和地图的镌刻和印制,虽为清廷内部所为,但不可能不对外界产生影响。
致使一些中国文人对此有所了解,并留下了简要记载。中国学者赵学敏着《本草纲目拾遗》
对当时清廷用强水腐刻铜凹版一事做了如下记载:
“王怡堂先生云:'西人凡画洋画必须镂版于铜上者,先以笔画铜,或
水人物,以此水渍其间一昼夜,其渍处铜自烂,胜于雕刻,高低隐显,无不各有其妙。铜上
有不欲烂处,先用黄蜡护之,然后再渍。俟一周时,看铜有烂痕,则以水洗去强水拭净蜡
迹。其铜版上画已成,绝胜雕镂,且易而速云。” 赵学敏着《本草纲目拾遗》卷一"水部强水条",商务印书馆1955年版。文内强水
,即硝酸。
前已述及,在西方传教士马国贤、郎世宁、蒋友仁等在清廷镌刻铜版之时,均有中国人参
与和学习。1751年,有两个曾跟随法国耶稣会士蒋友仁学习的北京人、耶稣会士,被送到法
国继续深造,学习法文、拉丁文和神学。这两个人一个叫高类思,一个叫杨德望。他们在法
国学习长达14年之久。于学习法文、拉丁文、神学、物理学、化学及应用之后,在回国之前
又学习了绘画和印刷术,学会了用强水腐蚀法制作铜凹版的技术和实践。遗憾的是这二位学
专长的中国学子回国后,由于国内环境方面的种种原因,未能学有所用,为国家效力。使得
近代铜凹版印刷技术未能在中国付诸实施和推广应用。
二、雕刻凹版的传入和发展
雕刻凹版,是以金属(主要是铜板和钢板)为版材,在金属板平面上雕刻凹下的图文制成凹版
,在凹版上施墨、印刷的工艺技术。分手工直接雕刻凹版和在涂有耐酸抗蚀剂的金属板上用
手工或机械雕刻出图文后,再用化学腐蚀的方法制成凹版两种。
近代的雕刻凹版,起自十五世纪中叶。据说,在意大利的佛罗兰亭(Florentine)有一个金匠
,名叫腓尼格拉(Maso Finiguerra),无意中发现了金属的可蚀性,进而发明了用化学腐蚀
金属板而制作凹版的技术。直到十九世纪初,欧洲才始用雕刻凹版印制名画,弥足珍贵。
西方近代雕刻凹版之传入中国,分南北二系。南方为意大利派,经由日本传入中国;北方则
为美国派,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北京度支部印刷局初建时所引进。
1.手工雕刻腐蚀凹版的传入和发展
手工雕刻腐蚀凹版,系在金属版材上用手工雕刻出原稿图文,再用化学腐蚀液进行腐蚀制成
凹版,进行印刷的工艺技术。由意大利首先传入日本,再由日本传入中国。中国人首先学会
手工雕刻腐蚀凹版技术的是元和王肇??。当时王肇??游学日
本,攻习地舆之学,成书12卷,
于口岸形势,纤细毕载。因其卷帙繁重,图幅纤细,难以付梓,遂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将
总图用雕刻凹版印刷。又因各分图系沿海各岛险要,不便交付外人,遂又自己潜心考求,研
精而习之,最终学会了雕刻凹版印刷术,并于次年(1889年)着成《铜刻小记》,详细记述了
雕刻铜凹版的工艺过程。王肇??之业绩,倡我民族精神,实 堪
嘉奖。况且,王氏所着《铜刻小记》,乃中国印刷史上少有之珍贵文献,故全文刊录如下,
以飨读者。
铜 刻 小 记王肇??字振夫。本文作于光绪已丑(1889年),有石印本。
自 叙&&&&&&& 天下事有一技一物,虽至纤至微,用之得当,因小以成大,足以立功而显名。宋
人不龟手之药,用于??????耳,一善用之
,即利于水战,得裂地而封;然非卖以百金,研精而习之,亦不能适于用也。??一
介诸生,痛先人之志以终也,思为有用之学,以继先志,遂东
游日本。自揣不文,惟于舆地为性之近。但孤寒无力,提挈无人,薄游三载,始尽得其沿
海各岛险要。有未备者,更转辗求诸彼国海军署中。成书十二卷,于口岸形势,纤细毕载
。是时遵义黎公,出使是邦,先以呈之公,公阅而首肯。今年春,始得以咨达海军及总署北
洋诸处。只以卷帙繁重,图幅纤细,力难付镌,仅于戊子春将总图付诸铜版。因知彼国刻铜
之法,创自泰西,较之石印为精。虑分图之未便再假手东人也,乃考求其法,研精而习之,
尽得其方。爰分绘刻铜诸器,各系以说。世有知者,或以为用之异于??????也,资助而成之
,不独是书之幸能印成,即环宇诸舆图均可精绘而付锓,虽牛毛之细,亦朗若列眉,则
??之获是法也,其亦如吴人之用以水战乎,抑仅适用于 ??????
乎。或有以图籍付书肆为牟利计告予者,笑谢之曰:此乃鬻技数金耳,况适为彼
国所忮忌;??犹思续游东瀛,更周阅其险要,以上备国家
之用,讵有利之见存于中耶。杨子云:"雕虫小技,壮夫不为"。??欲因小以成大
,而用之得当也。故叙其缘起如此。
光绪已丑十月  王肇??叙于都门寓次
总论  刻铜版之法,创自泰西,行诸日本。镌刻极精图式,宜取诸
此。虽细如毫发之纹, 亦异
常清楚。其免燥湿伸缩之虞也,胜乎木刻;其无印刷模糊之病也,超乎石印。惟刊刻之
法固难于木刻,亦迟乎石印。非心粗气浮者所能从事也。滋就其工之次序缕言之:先磨版,
次上蜡,次钩图,次上版,次刻蜡,次烂铜,次修版。法以平薄铜版,用坚木炭磨净,将版
在炭火上微烘,擦以黄蜡,软毛板刷刷匀之,阴凉数时听用。一面先将玻璃纸用针刀钩图,
钩时画破纸半层,以红粉揩入纸纹中,将此纸覆于版面,在纸背摩擦,粉落蜡面,再移火上
稍烘,粉俱粘牢,仍阴凉片时,始可动刀。照红粉处划去蜡,划时目视显微镜,将刀缓缓移
动。刊迄,放版于平处,灌上烂铜药水,俟一二时铜即烂深。洗净药水,揩去黄蜡,先印样
张校阅,有遗漏则可添刻;有差误则可改正。倘磨版时不能净,起有细纹,印出之纸上即有
黑丝;刷蜡时不匀,起有极小之孔,印后即成黑点;或刻时偶带伤蜡面一块,则更成墨团矣
。盖药水见铜即烂之故也。如未灌药水时知之,尚有留药敷涂,药水即留住,而不能下矣。版
成后,须擦净藏妥,以免起锈碰伤。至刷印也,亦有赖乎机器等物。盖阴文之不同阳文耳。凡应用诸器,运用诸法,皆得笔之于书,神而明之,则存乎其人也已。
磨版  以红铜打成薄版,其厚薄视乎大小,厚者不过一分;用坚木
炭磨之,使其极光净为
度。磨时不可:第一磨横磨,第二磨直磨。须俟满版磨到,始可转手。则版上之光归一律。
乱磨则光必错落,刻时耀目也。粗磨则以水,细磨则以油,或更以毡卷一圆式帚蘸油加擦之
上蜡  以铜版就炭火(文火)炉上烘热,将蜡擦之。版热则蜡烊下,
用软板刷(式如糊刷帚毛 长半寸木柄上圆而下扁阔),将蜡刷匀。刷法同磨法,勿横直错杂。蜡须极薄而匀,刷时有
灰沙粘入必起粒,此处易脱,烂铜后即成深孔。上蜡后须阴凉若干时刻,使其蜡老结。
图13-11 《铜刻小记》附图
钩图  用玻璃纸罩于图面,四角用盖钉(式如第十一图)钉牢。钉后
,手握针刀(式如第二图), 目视显微镜(式如第四图)细细钩画,将纸画破半层;此纸一着口中热气即不平正,须留意
之 。宜将近身处遮没。至钩时应用之器,平行直线则用三边版(式如第三图),曲线则用曲线规
(式如第十三图),圈线则用活股规(式如第七图),与画图无异,不过彼用铅笔墨笔,此用铁
一笔可到,此则须双钩耳。玻璃纸西洋者白且厚,日本者稍黄而薄,其价仅十倍之一,然已
尽可应用。盖钉铜面铁脚,面径四五
分,脚长二三分。针刀长约四寸,圆木柄,头镶铜套,
中插一针,套内面有螺丝纹转紧,不致摇动。显微镜分三节,下础极重,中节上下曲尺式
,下插孔中,上套显微镜,转动灵活,伸缩远近如意,以省屡移下础。三边版以坚木为之,
大 小不等,
厚约一分,上有圆孔,便于以指移动,弦合弦安放,按住下版,而移动上版,平行线用之最
见均匀。曲线规式样极多随图配用,质系明角等类之物最佳,明若玻璃可透见下图。活股规
两股可开可合,一股半截活动,有螺丝转紧。
上版  玻璃纸钩好图式后,用棉花粘红粉擦之,则粉入纸
纹中,鲜明可观,如有脱漏,甚
易见出。将此纸覆于版蜡面,用光洁圆头物擦纸背,则粉落蜡上。然粉易揩落,须将版再就
火上微烘,蜡热则粉俱粘住。惟擦摩纸背时不可移动,否则起双线而花样不清。
刻蜡  上版后须待蜡老透,始可动刀。刻时版上放一有脚
搁手版(式如第一图),始中间空虚,不着蜡面。搁版之长短,视乎铜版,其脚须在铜版外。
手握针刀,照显微镜,将红纹 处缓
缓划去其蜡,不必用大力,铜版上仅针头带过耳。其握刀之法,将大食中三指捧住刀柄,柄
尾适搁在食指下节上,无名指小指适托住中指,再将左手中指捺刀头处,其食指则骈于中指
也。不可性急,否则针头一快必逾闲,蜡面即带伤。有不顺手处勿勉强刻划,宜将铜版倒转
横转为妥,否恐犯屈曲之病。总之,刻之工夫较迟钩之工夫三五倍,盖遇粗纹,钩时总归双钩,刻则费三刀五刀不等。如遇一分粗者,先双钩复画布纹,且不能一气成之;先烂双钩,后
再划布纹再烂,两番之工必不能省作一番也。不然,铜烂后粗纹之表里皆毛矣。其刻平行线
,亦可用三边版;曲线不必定用曲线规,圈线亦可用活股规。其刻断续线处,
则用轮刀(式如第八图)。线之疏密
,依轮齿之多少;线之粗细,依齿轮之厚薄。倘地图中须铺满细点者,用针刀恐不匀而费工
,则另有机器也。
烂铜  刻去蜡后,用有嘴磁钵(式如第九图)盛烂铜药水灌
于版面。其腐烂之时刻,视乎药力
之强弱。见水面浮沫,则吹开沫,照以显微镜,如尚未深,则再待片时,视深浅适度,即将
药水仍泻入钵,下次尚可用也。其药水涂迹,先用纸或布轻轻揩抹,后用醋少许,灌上(无
醋时以食盐少许擦上代之)冷水净洗,然后在炭火上抹去其蜡,始能刷印样张。
修版  印出样张后,见有未刻到处,另用锓
刀(式如第十二图)硬刻之。刀长四
寸许,四方形,刀尾装短木柄,形如半荏。装刀入柄,须一棱向下,一棱向上,将刀头磨
斜,故 斜面成斜长方形(亦有长木柄者柄下面起三角槽将刀镶入槽内外用铁圈套紧之)。握刀之法,
心抵住木柄,无名指小指钩转木柄,下面中大二指捧刀两旁棱上,食指捺住上棱,将下棱锓
缓缓推去,其左手中指仍须捺于刀头,庶不致锓出界限也。如有小孔细纹须磨去之
,则用磨刀(式如第六图)用力磨平之。刀长五寸,其头如鞋钉形,其握刀之法,将刀尾夹入
名指小指指缝中,食中二指搭于刀头外,大指抵于内,磨时甚着力也。如因有改正处,磨去
之地步不少,则用弯头斜铲刀(式如第五图)铲平,再将炭蘸油加磨之。如有许多细纹欲磨净
之,则用枪头形大刮刀(式如第十图)刮之。
烂铜药水  此药水盛于玻璃瓶中,用时倒入磁钵(式如第
九图)内,由钵嘴灌于版,版
烂成后,仍倒入钵内,由钵入瓶,水色初如淡湖,随用随深,烂铜之力则逐缓。然新者烂铜
纹必阔而浅,旧者则细而深;盖新者力强,易于横走,旧者不过时刻久耳。其药水之名,西
人名阿斯哈鲁托。舶来者药力太强,不过数分时版即烂深;日本自合者,用盐酸一磅,盐酸
加里(加里者倭语也系盐酸之干块其色白而如冰一般)七钱,清水五合,用瓦罐在火上配
融蜡  合蜡之法,以松脂黄蜡等分用瓦罐在文火上煮七日
,乘热用绢筛过于别器,稍停即
结牢器中;再于火上旋转微烘,蜡即脱然而出,然后卷条切断听用。惟并合之分量,四时
变迁,寒则松脂多而黄蜡少,暑则反之。
留药  以松脂及挨鲁壳鲁(西洋药水名)各等分,安放玻璃中
,隔数日即化合,用时将毛笔蘸点伤蜡处,见风即凝。烂铜时药水被其留住,而不入矣。
藏版  用木箱上下做槽,将版背对背,两枚放一槽内,恐
版面碰伤也。藏时须揩净墨迹,
揩法以毡卷作圆帚,蘸油擦之至亮,再用软布揩净,以免起锈。
簿纸上版  不用玻璃纸者,用洁薄之纸,描出图样后,将
纸稍着湿,反贴于蜡面,衬纸数
层,徐徐摩之,墨即印于蜡面。其纸名雁皮纸,又名转写纸,滑而结,练画时墨水不化也。
缩刻  缩刻之法有二:一须缩绘后付刻;一用照相法,照
小再钩出付刻,故能与原样相肖。
刷印  刷印之法,先以纸根切齐,须较铜版稍小,将清水
着湿,叠在机器上边,一面将墨
膏调匀,用斜版刮墨,刷于铜版,再行转手刮去,则版面无墨,而阴文中有墨矣。将湿纸覆
上,上衬一呢,入机器轴中轧之,则纹中之墨皆在纸上也。此纸须高挂阴干,始能折叠。
(日本印刷局内则夹厚纸于烘橱中烘干)至铜印之机器,有木有铁;如版在方一尺五寸左右
者,可用木机器印之,每日可印二百张至三百张。
王肇??学会雕刻凹版术并着《铜刻小记》之后数年,上海江
海关印务处,开始采用雕刻铜凹版之法印花。此时该法应用未广。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
年)商务印书馆聘清日本雕刻铜版技师和田满太郎、三品福三郎和角田秋成来华,传授雕
刻凹版印刷术于华人,雕刻凹版印刷在中国才得以发展。
2.机械雕刻凹版的传入和发展
手工雕刻凹版的进一步发展,是机械用于凹版之雕刻后出现的机械雕刻凹版。中国引入机械
雕刻凹版术者,是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创办的北京度支部印刷局。
清朝末年,封建主义的清王朝,历经鸦片战争、甲什战争等帝国主义的屡屡浩劫,国内太
天国等反清运动的频频震荡,内忧外患无穷,财政经济混乱。当时全国各地方和私人,任意
设钱庄、开银号、铸造金钱、滥发钞票,而中央政府无力控制;各地区有的用小银元,有的
用番银和毫银,使用习惯不同,币值兑换不便;有的甚至使用名为"特字票"的空白钞票,
可以随意填写金额,货币流通十分混乱。在这样的情况下,各帝国主义者又趁机搞经济渗透
,为许多地方和私人银行代印钞票,明抢暗夺,给中国本已岌岌可危的财政经济和金融币
制雪上加霜。面对如此严重的危难局面,清朝政府中的一些主张革新图存的官员纷纷上书,
议奏改革,引起清政府的重视。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一月二十六日派度支部(原户部)郎
中萨阴图和主事曾习经赴日本考查纸币印刷。当年三月,度支部向朝廷呈交了关于建立官方
印刷局的奏摺。这是北京度支部印刷局建立的背景和起因。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度支部
再次议奏设立印刷局的办法及意见书。当时的清王朝一为"统一圜法,挽回利权",准备统
一印制和发行钞票,以求控制财政;二为当时使用的钞票质量差、易造假,信誉低下,不能
适应因工商业发展而对外贸易增多的需要。遂批准了度支部的奏议,决定成立度支部印刷局
,采用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印刷中国自己的钞票。并派陈锦涛赴美考查印刷,为印刷局开工
生产作物质技术准备。
清宣统元年(1909年),度支部印刷局用重金从美国聘来着名雕刻技师海趣。手工雕刻技师格
兰特、机器雕刻技师基理弗爱、花纹机器雕刻技师狄克生、过版技师司脱克,也按双方合同
于1908年冬-1910年初陆续来到度支部印刷局。随后,即从美国购进当时最为先进的"万能
雕刻机"(图13-12)全套设备和打样机、试印机等机器。
美国雕刻技师海趣来局后,任职技师长,主管产品设计、雕刻钢凹版和教授艺徒。海趣在教
授艺徒、培养华人雕刻技术的同时,亲自设计并雕刻了度支部印刷局开局后的第一套大清银
行钞票的钢凹版,其间为在票面上雕刻摄政王头像,还亲自拜见了摄政王载沣。这套大清银
行钞券,分一元、五元、十元、百元四种,1910年8月刻成,雕刻精密,线条清晰,层次分
明,色调鲜艳醒目,质量甚佳。为当时国内印刷品之最高水平。开辟了中国采用机器雕刻凹
版的新纪元(彩图13-13)。
图13-12 万能雕刻机
雕刻凹版,工艺技术复杂,图文线条纤细,而印品又量大用久,一但损伤,难以复制。为保
护原版,一般均采用复制版印刷。即用原刻铜版或钢版翻制成锡版(图13-14),然后再把锡
版放在电镀 缸内镀铜,制成铜质复制版印刷。民国十二年(1923年),商务印书馆曾聘请美国技师福考司
特(Frost)来华指导。其法:"以钢制圆辊为之,手续即省,版又耐用。同时并购轮转凹印
机。上墨印刷,相继不断。每小时可印五百张,较诸旧式手扳凹印架,出数增加五倍。印刷
纸币尤为适宜。"
张静庐编《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编》,群联出版社1954年版。
三、照相凹版的传入和发展
照相凹版,俗称影写版,是照相制版术应用于凹版制作的工艺技术。早期的照相凹版工艺系
照相腐蚀凹版制版工艺,为1894年嘉立许(Karl Kleisch)所发明。1895年嘉氏赴英国兰加斯
德耳设利白兰脱凹印公司,开始以照相凹版印刷 名画,盛行一时。1902年德国人梅登(Doctor
Mertens)在嘉氏基础上继续改良,使照相凹版 技术日臻完善。到1930年,美国拔脱立克图书公司又试制彩色照相凹版成功。此后,欧美各
国对此颇为重视,竭力提倡、推广。这自然会引起中国人的注意。加之,民国初年,适逢世
大战期间,中国参加协约国,已对德、奥宣战。为宣传计,英国人在上海发行《诚报》,时
而附送用照相凹版印刷的战事画报,极其精美,这更加激发了中国人研究仿制照相凹版之动
机 。民国十二年(1923年),日本大地震,东京一照相凹版印刷公司遭受火灾,在该公司工作的
德国技师海尼格(F.Heinicker)准备离日反德,商务印书馆闻讯即刻电请海尼格来华,继续
其用照相凹版印刷杂志插图和风景名画之业。这是中国最早引进照相凹版。后来,海尼格又
在上海与华人合资开办了中国照相版公司,用照相凹版印刷了《申报图画周刊》等刊物和印
图13-14 翻制锡版示意图
民国十三年(1924年),上海英美烟公司印刷厂因欣赏羡慕欧美彩色照相凹版印刷品的精美悦
目,乃派遣照相师奥司丁(Austin)等3人赴荷兰来丁,在荷兰照相凹版印刷公司学习彩色
版技术,并于次年购得照相凹版设备来华,拟开设照相凹版印刷业务。后因故未曾实施,其
备转售给商务印书馆。照相凹版的引进之时,正处中国民族近代印刷业崛起之日,使发展中
的中国近代印刷业犹如锦上添花。预示着中华民族印刷工业的崛起和中兴即将到来。
第四节 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建立的印刷机构
以铅活字印刷为先导的西方近代印刷术,是伴随着西方传教士──尤其是基督教新教的传教
国传教一起传入中国的。在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的中国传教,需要大量《圣经》等布道书籍
;另一方面,基督教(新教)与天主教相比,有着较强的世俗观念,强调间接布道,即通过一
些文化传播活动,譬如翻译、印刷一些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方面的书籍,以及出版一些刊载
新闻时事的报纸和期刊,来推动布道事业的发展。这就需要为数众多的出版印刷机构的配合
此,西方传教士不遗余力,在中国创办了采用西方近代印刷工艺和设备的印刷机构,承担着
以在中国传教和配合西方列强侵略、瓜分中国,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为宗旨的报刊和书籍的
印制任务。
西方传教士在中国传教和建立出版印刷机构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十九世纪初期,中国清朝政
府执行闭关锁国和严格禁止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教和出版印刷布道书籍的政策。马礼逊1807年
在广州雇人刻字模、制作中文铅活字几近被驱逐一事,为此提供了实际例证。这种情况一直
持续到1840年的鸦片战争之后。
鸦片战争,以帝国主义用军舰和大炮轰开闭关锁国的中国的大门、清王朝的彻底失败而告
。鸦片战争的失败,导致众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的签定;导致西方传教士在不平等条约
保护下犹如潮水一般的涌入。当然,大量的、潮水般涌入的这些传教士,势必在中国创办和
出版为数众多的报刊和书籍,建立大量的、与之相适应的出版印刷机构。因为,在他们看来
"单纯的传教工作,是不会有多大进展的,因为传教士在各方面都要受
到无知官吏的阻挠。学校可能消灭这种无知,但在一个短时期内,在这样一个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的国家里,少
数基督学校能干什么呢?
我们还有一个办法,一个更迅速的办法,这就是出版书报的办法
。这是基督教传教历史上最常见的办法。传教士对于这一办法研究的结果,使他们相信,只要
他们首先取得了当权人物的信任,一切就会容易发展。他们准备出刊杂志和书籍,在该项杂
志和书籍内,不但传播基督福音,同时也传播一些现代科学和哲学。"
广学会编《没有更迅速的道路》,原载卿汝辑《美国侵华史》第二卷,本文转引自
张奇《新教在华出版书报活动初探》,载《中国近代现代出版史学术讨论会文集
》154页,中国书籍出版社1990年版。
据统计,1860年传教士在中国出版报刊32种,比1840年鸦片战争前增加了
一倍;1890年出版 报刊76种,比1860年又增加近1.4倍;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到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将近半个世
纪的时间里,外国人先后在中国创办中外文报刊多达170余种,约占当时中国全国报刊总数
的95%。可见来势之猛,发展之速。掌握在外国人手中的、以基督教为主的、为数众多的近
代印刷机构也随之建立。
一、基督教建立的印刷机构
西方传教士在中国传教,以基督教传教士人数最多,也最为活跃。因此,外国人在中国开办
的印刷机构,大多都是基督教公理会等组织和基督教传教士创办的。据不完全统计,在十九
世纪前后的百余年间,基督教在中国创办的印刷机构不下60所(参见表13-2)。其中有些印刷
机构,譬如美华书馆、墨海书馆等,规模宏大、技术先进、设备精良,在近代早期的中国
版印刷业中独步一时,占尽风骚。有关近代基督教及其传教士在中国创办印刷机构的情况,
从美华书馆和墨海书馆等几个主要机构的设置情况,可大致见其一斑。
表13-2基督教创办印刷机构统计表 此表系以《中国印刷近代史》第三章(万启盈先生撰写)为基础,参考叶再生、张奇
、杜昕生等先生的着作罗列、整理而成。
澳门东印度公司印刷所
巴达维亚印刷所
墨海书馆前身
马六甲英华书院印刷所
马礼逊、米怜
另有1821年创办说
艾宾印刷所
美国传道会书馆
又称布鲁因印刷所
中国益智学会
美国长老会开办澳门铅印所
前美国长老会
香港英华书院印字局
又名伦敦布道会印刷所
华花圣经书房
美国长老会书馆迁到澳门更用此名
姜别利主持
华花圣经书房由宁波迁上海后更名美华书馆
又名清心书院
汉口花楼总教堂、博学书院
杨格非、郭修理
北京美国Board印刷所
美国教会开办
福州卫理公会书馆
1891年设兴化印刷分所
兴化宗教书馆
为福州卫理公会分馆
宁波传教士协会书馆
汉口中国圣教书会
原华中宗教书报学会
上海益知书会
汕头英国长老会书馆
英国长老会
哥伦比亚小书馆
苏格兰教会
先在牛庄后迁沈阳
奉天朝鲜文印刷馆
台南聚珍堂
俗称"新楼书房"
一名格致书院,1874年创办于上海
汉口苏格兰全国圣经会书馆
又名汉口教会书馆
京都美华书院
前美国公理会
同文书会印刷所
镇江内地会印刷所
武昌文华书院印刷所
前基督教圣公会
福州红衣主教团印书馆
福州红衣主教团
九江华中书馆
前利特尔牧师
海南岛长老会教会书馆
1890年前后
基督教长老会
1890年前后
北京圣公会印书馆
1890年前后
英国圣公会
又名北京公理会印书局
北京卫理公会印刷所
美国卫理公会
金陵大学堂印书馆
为基督书院印书馆
嘉定教文馆
福州美华印刷所
英美传教士
后更名为大中华印刷所
长沙传道书局
美国传教士
美华浸信会印书局
美国传教士
有华人参加
威海卫宗教出版社
传教士多人
中国卫理公会书局
后与美华书馆合并成教会图书公司
汉口圣教书局
华北协和大学书馆
美国公理会
安息日基督降临会
喀什福音堂印书馆
瑞典传教士
又称瑞典印书馆、西洋印书馆
广文学堂书馆
一作黄翟辅
福州孤儿院印刷科
福音派联合会
真理印刷局
纪念尼普(Knipp)印刷所
广州基督教主教团
康定基督教会印刷所
福州彬文印刷所
基督教闽籍教徒
西安浸礼会书馆
萧罗克主持
初名大同印字馆
博文印字馆
宁波三圣教会印书馆
圣公会华中教会
温州圣公会印书馆
英国圣公会
上海青年会书局
中华信义会书报部
美国中华信义会
1.墨海书馆
墨海书馆(The London Missionary Press),是英国基督教伦敦教会在上海开办的近代出版
印刷机构,创办于1844年。其前身是1816年英国基督教伦敦教会的传教士麦都思创办的"巴
达维亚印刷所"。1843年上海开放为对外通商口岸后,伦敦教会决定将该印刷所迁到上海。为此,麦都思于日抵达上海,筹办
印刷所迁沪事宜。并将迁到上海后的中文厂定名为"墨海书馆"。由麦都思负责。主要任务
是为教会出版圣经和传教宣传品,以及数学等一些科学技术方面的书籍。初创时的墨海书馆
馆址在上海小北门外大境阁一带。后英国伦敦教会委托麦都思出面在上海购地,并于1861年
迁入新址麦家圈。麦家圈在今上海福州路南的山东路一带,因其为麦氏所购置,故当地居民
称其为"麦家圈"。
初期的墨海书馆,从英国运来三台印刷机,并置有中、英文铅字和泥版浇铸铅版等设备。对
此,伯熙着《老上海》有较为详细的记载,说当时墨海书馆有大小英文铅字七副;中文铅字
两副,铅字大小相当于今二、四号字;有泥版浇铸铅版设备;印刷机器系铁制,长一丈数尺
,广三尺,旁置有重齿轮二,以两人司理印事,用一牛旋转机轴,墨汁、胶辊大致与今式相
同。秋翁《六十年前上海出版界怪现象》,也对墨海书馆当时印刷书籍的情况有与前述相似
的记载:"铁制的印书车床长一丈数尺,宽三尺余,旁置齿轮两个。两个工人管理印刷,用
一头老牛拖拉机轴,使车轮旋转。下铺书版,上叠纸张,垫以毛毯,随印随揭。书版以泥胎
刻字,装在铅版上,墨汁胶辊,大致与今式略同。"
墨海书馆虽备有中、英文铅字,但因印刷机器不够精密,加之上海电力供应不足,因此,除
圣经等一些传教读物和书馆编辑出版的《六合丛谈》月刊采用活字印刷外,不少出
版物仍采用中国传统的雕版印刷。
墨海书馆创办初期,以艾约瑟(Jeseph Edkins,)为编辑。1847年英人伟烈亚力到
书馆任翻译,与英国基督教传教士韦廉臣和中国数学家李善兰合作,翻译数学等西方科技书
籍。1849年又聘中国近代报刊政论家王韬为编辑。该馆于1860年美华书馆迁至上海后关闭。有关墨海书馆的情况,在麦金托什着《上海教会书馆》一书中,有一段慕维廉牧师的回顾性
文章,可与上述资料相印证。慕维廉牧师的回顾说:
"那时我们开始传闻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内地发展起来,他们信奉基督
万 能。这个前景在国内(指英国)引起极大的兴趣。为了满足当时估计的需要,经詹姆斯牧师(J
ohn Angell James)的努力,预订了《新约全书》修订本(通常称之为有代表性《圣经》全译
本)100万册。为了实现这项任务,在不列颠及国外圣经会的要求下,将几部大机器运往上海
。在上海以牛车为运转工具。认为这样会较快地完成这项工作,并使神圣的《圣经》有广泛
的传播。这些机器安装后,立即开始昼夜印刷。几十万册《新约全书》从这里发出。然而,
不久就发现机器损坏严重。这些机器运转不正常,印出许多难以阅读的模糊字迹。不论出现
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决定将机器运回英国,而用手印机代替。手印机当时亦在使用
中。从了解到有关太平天国的事到他们败迹的显露,发现并不急需发送上百万册《新约全书
》,因此,工作进度减缓下来。美国教会书馆(美华书馆)建立后,我们发现这个书馆基本上
可以完成圣经出版协会及本教会所要做的工作。我们大可把教会书馆关闭,并处理掉印刷器
材。与伟烈亚力先生离开的同时,伦敦教会书馆关闭。" 转自《中国印刷近代史》76页,印刷工业出版社1995年版。
慕维廉的回顾,秋翁《六十年前上海出版界怪现象》,伯熙着《老上海》,孙??作
《洋泾浜杂诗》,黄钧珊作《咏墨海馆》,……如此多的学
者挥墨记述墨海书馆及其用牛拉机器印刷事,可见当时墨海书馆影响之大,传闻之远。近代
印刷术传入初期用牛拉机器印刷及其引导中国印刷业发生历史性大变革的情景,必将以印刷
历史上的奇闻典故而载入史册。
2.美华书馆
美华书馆(The American Presbyteran Mission Press),是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开办的规模最
大、设备最为齐全的出版印刷机构。其前身,是美国基督教长老会的"长老会书馆"(Ameri
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1844年2月,美国传教士柯尔将其迁至中国澳门,更名
为"华花圣经 书房"(The Chineseand American Holy Classic Book Establishment )。次年,根据柯尔
的建议,将华花圣经书房又迁至宁波。1860年又从宁波迁到上海,并更名为"美华书馆"。
1844年柯尔将美国基督教长老会书馆迁至澳门、更名为华花圣经书房初期,设备简陋,仅有
从美国运来的323个字模和戴尔生前制作的1845个字模;人员有一名排字工和两名印刷工。排印了《路加福音》、《使徒行传》、《两个教友》,计三万九千五百册。1845
年迁到宁波后,增加了两名工人,计有三名排字工、两名印刷工。规模仍很小。此后陆续购
进一些铅字和设备,规模不断扩大。譬如:1846年从美国运来一台铸字炉,从香港购入铅字
1197磅,还从泰国曼谷订购了一些印刷器材;1849年从德国柏林购进一副铅字和一套完整的
浇版设备。该馆在宁波期间仍沿用旧名华花圣经书房(图13-15), 一说该馆迁宁波后改名美华书馆。图13-15为该馆于1849年在宁波印刷的《天文问
答》,封面印有华花圣经书房字样,足证该馆在宁波仍沿称旧馆名。印刷教会传教书籍,不接受布道以外印刷品的印制业务。
1858年10月,美国基督教长老会派该会传教士姜别利到宁波,主持华花圣经书房的业务工作
,带来一些新制作的字模、铅字和铸字炉。考虑到购买印刷器材和销售寄发图书的便利,姜
别利迁址上海的建议得到其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于1860年将华花圣经书房由宁波迁至上海
小东门十六铺。更名为"美华书馆"。
美华书馆在上海建馆开业后,陆续添置印刷设备和中文(包括满文和蒙文)、英文、日文等各
种文字的字模。到1895年,已拥有各种型号的印刷机九台,其中滚筒式印刷机四台,平台印
刷机一台,手动印刷机四台。另外还有照相机、液压机、电镀设备、装订机械和网线版等设
备。这时的美华书馆,已采用手动式铸字机铸造铅活字。所铸铅字除满足本书馆应用外,还
为北京、福州、宁波,以及日本、德国的一些印刷厂提供字模和铅字。随着美华书馆规模的
不断扩展,书馆雇用的员工也日益增多。1895年,书馆有工人77人,校对、店员、办公、勤
杂工19人,馆外装订工30人,共约120余人。到1914年,书馆雇员已多达二百余人。
图13-15 天文问答
美华书馆的销售部于1915年与设在上海的卫理公会书局(The
Methodist Publishing House) 合并,联合组成教会图书公司(The Mission Book
Company)。年间,美华书馆停 业,设备器材盘给了商务印书馆。
1871年出版的《教会新报》第165期,刊有《美华书馆述略》一文,名为"述略",而对美
华书馆的一些情况,譬如铅字、排版、印刷、电镀铜版等,记述颇详,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节摘如下,以助了解当年美华书馆印刷状况之一斑。
"上海小东门外之美华书馆,西国排印活字版书之馆也。初以排印美国
籍及中华书籍,故名曰美华。其活字及铅字,有大字、中字、小字、极小字数种,凡《康熙
字典》所有字皆有之,并有字典所无之字。每一常用字者,备百字、数十字;不常用者,只
备十余字、数字,故同时排印数书而不穷于用字。列架别部,如字典之部,分画次,井然也
。故排字者按部按画取字,不稽时,一人一日可排数千字,排成书页,有边栏焉,有直格焉
,则铅线条为之也。铅字极工,排成,而无大小参差。印而校,校而再印再校,故鲜讹字。印毕仍入架,仍部属画次,不紊乱焉。其印也,用机器,日印万页。盖中国印书,一印则一
一页。西国机器印书,一印则一纸数页也。机器以铁造成,大如长桌,阔二尺有奇,长约三
尺,形长方如盘。其底平,以排成书版,数页平联置内,上墨而印也。既铺纸,即挽机。其
机螺旋引其盖下,而平压纸上。以机螺转,故力大压重,而印字极清,既印,而通机之螺,
即盖启,一纸出,而一纸复入。一纸也,已印数页矣。印百纸千纸,即已数百页数千页矣。其墨用外国墨,粘如油糊。机器形圆如筒,包革于外,沾墨于上,器转而字皆上墨矣。不用
中国墨者,以字系铅制,中国墨不能上铅也。其墨名曰自来墨,以机挽而进,则纸入盖下而
压,印已成,挽机而退,即盖启纸出,而机筒前转,即自上墨,而又可入纸矣,不烦人力,
故曰自来墨也。"
……"又有铜版,则非铜字排成,乃铸铜而成有字之全版。其法,始则以铅字为模,依书排
字,继将排字覆印于蜡版之上,以黑铅粉涂蜡版上,以铜板与蜡版对置,置电气箱内,俄而
电气化铜,蜡版吸铜而成铜版。铜版之字,坚光精妙,胜木版远矣。……诸书中有铜版者,
如圣书之五编五常撮要,圣书之酒财气色四戒撮要及马太传、福音之言、耶稣之言、天道溯
源、天路历程、续天路历程、亨利实录、训儿真言诸书,皆铅字本外又有铜版者焉。"
转引自《中国印刷近代史》第81-82页,印刷工业出版社1995年版。
二、天主教建立的印刷机构
早在欧美基督教新教传教士进入中国之前的十六世纪,西方的天主教派系已经来到中国,并
在中国的北京、广州、上海、南京、杭州、西安、福州、南昌、开封、宁波、肇庆、澳门、
韶州、绛州等地建立出版布道书籍的印刷所多处。其中印书最多的是北京南堂、杭州天主堂
、福州钦一堂。出版图书约二百余种。只是这些图书都是采用中国传统的雕版印刷的。
天主教在中国建立的近代印刷机构不少于20所(见表13-3),其中规模最大或较负盛名的是
上海土山湾印书馆和北京遣使会印书馆。
表13-3天主教创办印刷机构统计表 根据《中国印刷近代史》97-103页文整理而成。
土山湾印书馆
罗马天主教会
1864年迁至土山湾
北京遣使会印书馆
法国天主教会
法人梅士吉主持工作了54年
献县张庄天主堂印书馆
法人溥若思修士主持
安国县天主堂印刷所
烟台天主堂印书馆
玫瑰印书局
又名南宁玫瑰印书局
崇礼天主堂印书馆
在察哈尔崇礼县西湾子
青岛天主堂印书局
原名教会印刷所
兖州保禄印书馆
德国天主教会
太原天主教印书馆
意大利天主教会
采用雕版印刷
天津益世主日报
原为《广益录》周刊
福州公教印刷所
法国天主教会
延吉天主堂印刷所
德国天主教神甫
香港拿撒勒出版社
罗马天主教会
重庆天主教会
芜湖天主堂印书馆
广州石室天主堂
彝文印刷厂
由法国神甫支持建立
武昌方济印书馆
&1.上海土山湾印书馆
上海土山湾印书馆,又称土山湾孤儿院印书馆、土山湾孤儿院印刷所。因其地处为明末
天主教教徒徐光启墓葬地而得名的徐家汇,故人们习惯称其为徐家汇土山湾印书馆。上海人
一般简称其为"孤儿院"。
"孤儿院"由巴黎耶稣会传教士所创建,初建时在上海青浦横塘,1850年迁到蔡家湾。蔡家
湾孤儿院只收男孤,让其学习包括雕版印刷在内的各种手艺,此为孤儿院有印刷之始。1864
年蔡家湾孤儿院的印刷所毁于战火,遂又迁到徐家汇土山湾。孤儿院早期的印刷所系雕版印
刷。到1870年前后,因盘进了一家外国人的印刷所才有了外文的铅字和印刷机。随后又购买
中文字模,成立了铅印部。铅印部成立后,设备不断增加,规模日益扩大。除铅印设备外,
又陆续增添石印设备、制版照相设备和珂罗版印刷设备,并于1912年成立了照相制版部。有
马里诺尼(Marinoni)石印机二台、大型凸版印刷机四台、脚踏架二台、西文赉纳铸排机一台
,以及照相制版、珂罗版等相应设备。承担着中文圣经,中、西文教会出版的刊物,宣教用
的小册子,教会学校的教科书,法租界当局的文件、通告和报表,有关气象、地质、地震、
水文等方面的书籍,以及地图、挂图、圣像和宗教画片等的印制任务。仅图书印制一项,18
75年为180种;1889年为221种;1890年为293种。可见,土山湾印书馆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
起,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2.北京遣使会印书馆
北京遣使会印书馆,因其为法国天主教会创设于北堂(即北京西什库教堂),又称北堂遣使会
印书馆,或简称为北堂印书馆。该印书馆创建于1864年。是天主教在中国采用近代铅活字印
刷术印书最早的印刷机构。张秀民先生在其名着《中国印刷史》中,提到这个印书馆和在该
馆看到1860年法国军队撤离北京时留下的一台铅、石两用的斯坦荷普铁制印刷机。该馆从18
建立印书馆起,陆续购置印刷设备和各种铅字,具有排印中、日、梵、德、英、法、意、荷
、西斑牙、波兰、希腊、拉丁、希伯来、佛兰芒、叙利亚、马来、大宛,以及中国藏、满、
蒙等少数民族文字的能力。建馆后的八十年中,印书达四百万册。其间,法国梅士吉修士在
北堂印书馆工作长达54年之久。
3.献县张庄天主堂印书馆
献县张庄天主堂是一个占地广、规模较大的天主教堂,因系笔者故里,故笔者亲眼见过、参
观过这个教堂。该堂创建于1856年,1874年夏在总教堂(即张庄教堂)建立印书房,以便为当
地及附近教堂──譬如位于张庄以东二十多公里的百兴庄天主堂──的传教士、教徒和在教
的学校读书的学生印刷圣经、课本等书籍和读物。时而也印刷像《道真来华》(图13-16)之
类的官话小说。献县张庄天主堂的传教士来自欧美数国,印书房主持人──精通汉文的法国修士溥若思曾于
年内用木板刻雕汉字四万个,并用其制作字模,浇铸铅字。印书房建立初期,使用人力手摇
印刷机,后改由电力拖动。1890年到1894年间,曾印刷《法华大字典》、《初步华语会谈》
、《崇修引》、《民众道德及习俗》等图书。值得特别指出的是,这个教堂除印制上述书籍
外,还着意搜集中国各级政府及国家诸如指示、上谕、记录、碑铭等情报,并将其排印成中
文、拉丁文和法文的《文件选集》,从而引起了罗马教廷和法国公使馆、领事馆的重视。本
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中国在张庄天主堂破获两起外国传教士窃取中国情报间谍案,为这个教堂
及印书房从事宗教以外的不正当活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据河北编着《出版纪事》载,献县
总堂曾于1868年在天津建印字馆和报馆。可见,献县天主堂印书房是一所具有一定规模的印
图13-16 献县张庄天主堂印刷的官话小说《道真来华》封面
 三、东正教和外国商人建立的印刷机构
1.东正教在中国建立的印刷机构
俄国的东正教于1902年以后在北京东直门内重建修道院。这个修道院俗称为罗刹庙北馆,除
面粉厂、织布厂、铁工厂、牛奶场、养蜂场外,北馆还建有造纸作坊、石印局、铸字房和装
订房等从事出版印刷的机构。其中出版印刷机构由俄国技师主持工作,承接中、西文的印刷
业务。十月革命后,俄国政权更换,该教会不接受苏联政令。之后,该教后继无人,自然消
亡,印刷厂下落未见史料记载。
2.外国商人在中国建立的印刷机构
前已述及,外国人在中国建立的印刷机构,绝大部分属宗教性质,由基督教、天主教会和他
们的传教士所创设。俄国的东正教只有北京罗刹庙北馆一家。除此之外,则是欧美和日本商
人建立的印刷机构。
(1) 英商美查建立的《申报》馆和点石斋印书局。清朝同治十一年(1
87 2年),英国商人安纳斯脱&美查(Ernest Major),联合另外三人合资创办了上海《申报》馆
。由英人美查负责经营。起因是美查原以贩茶、布为业,因经营不当亏本,才思欲改营它业
。当时他见《上海新报》畅销,乃调查香港报业,遂仿效之,出版印刷《申报》的前身《申
江新报》。初创时期的报纸,用原始的单面、单滚筒印刷机在毛太纸上印刷,到1874年9月
改用赛连纸和机制油光纸印刷。幅面均为单面八版。1906年添置"大英机"后改用新闻纸印
刷。此后,年,又先后购进双轮转机(二回转机)和日本制造的卷筒纸轮转机。
《申报》馆建馆初期,曾采用泥版浇铸铅版法,继而又采用纸型浇铸铅版法制作铅版印刷。出版印刷书刊多种。其中仅《聚珍版丛书》即多达160余种。后来,美查的《申报》馆转售
给华人经营,为华人所有。
美查经营《申报》馆之后,又于1876年后开办点石斋印书局、图书集成局、申昌书局等印刷
机构。其中,以点石斋印书局最负盛名。
点石斋印书局,又名点石斋石印局、点石斋书局,光绪二年(1876年)由英商美查创办于上海
。书局名"点石斋",喻意"点石成金",是上海规模较大、影响深远的印刷机构,设有印
刷总厂和分厂,还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50年代老电影战争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