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坦克海上泛水荷塘最大距离仅5公里么?更远的是啥

中国建成世界最大两栖装甲战队 规模碾压美军
为了保持强大的两栖登陆能力,中国还专门研制了05式系列高速两栖装甲突击车,最早在2005年就开始装备部队,目前已经全部取代老式的63A两栖坦克和各种旧式两栖装甲步战车。05式系列高速两栖装甲突击车使用可收回的液气悬挂系统,双功率大马力发动机,喷水推进,尾舱压浪板。车体由排水型演进为滑水型,从而获得了接近40公里/小时的海上最大航速。具有极强的机动能力和作战能力,特别是水中速度,突击车能够高速抢滩,在距离滩头20公里远的海上就可以开始冲击滩头,30分钟就可以上岸。做为两栖装甲车,高速冲滩是一个很重要的性能指标,减短了两栖装甲车在冲滩中的暴露在火力打击中的时间。而以往的旧式两栖装甲车辆,水上速度只有12公里/小时,甚至更慢,按照半小时航渡时间,进行登陆作战的泛水冲击距离只有5公里,登陆舰艇和车辆都暴露在岸防直射火力下,生存力很成问题。&
导读:近期北京对日本海上作出了高强度的军事计划,先是海警巡航,最后更是派出了轰炸机自由的出入在日海的上空。
&来源:微看点
图为位于日本横须贺市的三笠号战列舰,在100多年前的日俄战争中,这艘战舰曾是日本联合舰队旗舰,见证了全歼俄罗斯太平洋舰队的对马海战。
&来源:百家论市
张召忠:他们送我一本书,但是我翻了几页,实在是看不下去。总的感觉是一些发牢骚的东西,没有理论,讲了一堆事,没有解决的方案。
&来源:环球新军事
中国外长王毅正在日本出席中日韩外长三方会谈,日方希望能够借此促成中日首脑会谈。另外,日媒称...
&来源:微看点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解放军在全国有很多的阵地工事还有秘密坑道,但是这些阵地工事并不是每天都驻军的,只是预备阵地。
&来源:深度军事
资料图片: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23日说,他期待年内与中国就南海争端举行对话,并说在9月参加地区峰会时...
&来源:新华网
文/鑫石点金近日,辽宁舰在渤海某海域展开海上训练,同时在央视报道的画面中出现了7-8架歼15舰载机在辽宁号航母甲板上完成...
&来源:坐下聊聊爱情
对于中国这些年的发展大家有目共睹,从抗日战争时的小米加步枪到今天的坦克加飞机,不过也就几十年的时间,我们成长成为军事强国。
&来源:辣评军事
在谈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关系时指出:“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这就是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
&来源:微看点
从美国研 制出全世界第一架四代机F-22之后,世界各主要强国就在奋力追赶美国前进,先是俄罗斯研制了T-50...
&来源:军事讯息
日至18日深夜。法国巴黎郊外的奥利机场,灯光通明,井然有序。23点整,奥利机场雷达站的屏幕上出现了一个回波...
&来源:天天探索
日本海上保安厅在官网上公布的所谓日方巡逻船在钓鱼岛附近应对中国公务船的视频截图。来源:央视人民网北京8月25日电 (邱越)23日...
&来源:人民网-军事频道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帖子主题:两栖战车其实不必要追求高的水上速度
共&1399&个阅读者&
军号:45743 工分:48522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两栖战车其实不必要追求高的水上速度
以美国为代表的先进两栖战车其实是进了歪路了。两栖战车主要的还是上岸后的作战性能,把性能点到水上漂去简直 是舍本求末了,毕竟水上能力好必然影响上岸后的战斗能力,所谓两者不可兼得吗。减少水上航渡时间,要么依靠气垫船,要么你两栖舰艇直接开到滩头。在近海,两栖舰艇停下来,再让两栖战车下水,这个时间浪费得可太多了,还不如舰艇直接抢滩呢。美国搞先进两栖战车主要是他是远程干涉作战,两栖舰艇都是大型的,没办法抢滩,单纯依靠气垫船,一次投放能力有限,攻击波次连续不上,所以要高水上速度的战车和气垫船配合。我们基本上在家门口,现有登陆舰艇多能直接抢滩,和大型两栖舰艇的气垫船能配合起来,根本没必要高水上速度的战车;即使将来有海外作战任务,从我国的外交上看,也是小规模的,单纯依靠大型两栖舰艇的气垫船就足够用。装备还是跟本国的战略相适应,不能一味跟着美国学。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两栖战车其实不必要追求高的水上速度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373743 工分:27620
左箭头-小图标
现在世界主流的装甲部队通过江河湖泊,都采用潜渡方式,99式主战坦克和96式主战坦克都可以在预有准备的情况下潜渡溪河湖泊。这是很浅显的军事常识。99式主战坦克进行涉水潜渡试验96式主战坦克进行涉水潜渡试验96式主战坦克进行涉水潜渡试验96式主战坦克潜渡准备时间为20分钟以内。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373743 工分:2761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这个小白还要继续胡说八道,那我只能继续打脸!1、中国的海军陆战队只执行两栖登陆作战的滩头第一波次突击任务,不象美军海军陆战队那样,除登陆作战外还执行纵深突破的地面作战任务。2、全世界的海军陆战队己基本完成了海军陆战队装甲部队重型化建设,即装备和陆军同型号的主战坦克,而不是水陆两栖坦克。全世界的军队中,除了中国以外,就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还在研制装备新型号的两栖战车。这是世界军事发展的趋势,不是一两个固步自封的小丑能挡的住的发展趋势。3、解放军的装甲部队,直到九十年代,在长江以南只有一个五九式坦克团,其余全部装备63式水陆两栖坦克和62式轻型坦克。现在这种装备己更新换代,南方的装甲团己基本换装了96式主战坦克,只剩下承担两栖作战任务的海军陆战旅、陆军两栖轻型机步师还装备63A型水陆两栖坦克。这种装备模式,是因为中国的国力所限造成的一种落后。中国没有两栖攻击舰,没有大型舰载直升机和垂直起降的固定翼飞机,己用了四十多年的垂直登陆作战战术,解放军还不能完成,所以只能尽力完善平面登陆作战的装备。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落后。这种情况己在改变,进口了两艘野牛汽垫登陆艇,国内仿制了四艘野马汽垫登陆艇,建造了四艘船坞登陆舰(每艘可载2艘野牛汽垫艇)。对比美军来看,美军的两栖攻击舰可以一次运载四艘汽垫登陆艇,美国海军共有70多艘汽垫登陆艇,一个波次就可以把一个重型旅战斗队投放到滩头登陆场。大家可以想一下,野马汽垫登陆艇可以运载六十吨级的主战坦克,以中国的造舰能力,只要十几年建设就能接近美军的两栖登陆作战能力。所以落后的平面登陆作战和相应的装备,如水陆两栖坦克和两栖战车必然被逐步]淘汰,替换成现役的主战坦克和重型步兵战车。4、解放军的一个师是一万二千多人,战时加强可以再增加到160%左右。一个旅是四千三百多人,海军陆战队旅编制稍大一些,大约两个半海军陆战队旅相当于一个机械化步兵师。两军攻防作战,实力相当的情况下双方投入的兵力、兵器应在同一层次上。只有白痴才会想出用两个轻装的海军陆战队旅向三个师另一个团(蓝军两个海军陆战队旅要向拥有5倍兵力、兵器的红军发起进攻)的防御部队发起决死进攻。只有在伊斯兰国打伊拉克伪军,二战的德军打意大利军队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获胜。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8628 工分:14258
左箭头-小图标
......20楼&侦察兵用的突击车是快速突击的战场侦察装备,力求不被敌人发现,发现了也能快打快撤。所以低底盘,越野能力强,无装甲防护能力。这是一种特殊用途的侦察装备。你水陆两栖坦克和两栖装甲战车能不被敌人发现么,能快打快撤在敌人面前撤退么,你不能用于一线承担作战任务,那还叫什么坦克和装甲战车。装备好不好用,一线使用的军人最清楚,脱离一线部队的使用经验设计出来的装备只是废品。在你们眼里,只有你这种半桶水才是天才,你们挥挥手,就可以在小说里把敌人消灭一百遍再一百遍。当然,战场上流的不是你的血,死的是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里养出来儿子当的军人,你当然不会当一回事。所以你们除了闭门造车,耍耍嘴皮子外,还会做什么!26楼&还没说上几句就gou急跳墙了,开始骂人扣帽子了??说得就跟你带过队上过前线一样大义凌然。你的方案连兵棋推演都过不了,还让师首长怎么写决心书?咱们看看哪个是除了耍嘴皮子啥也不会做!演习科目:蓝方以我军两个海军陆战旅为两栖突击主力,自广州市南沙区龙穴岛附近登陆,战役目标:1夺取南沙深水港以备后续陆军主力登岸及补给舰队靠泊;2绕过珠江口沿岸岸防部队直插广州红军司令部(模拟就攻到中山路附近即可),破坏红方指挥体系,并占领广州市内各主要电台及电视台(模拟攻击到淘金路附近即可)。任务要求兵贵神速在24小时内完成。战场条件:战斗发起时红蓝双方在争夺制空权,不能保证空军近地支援,双方武直无法使用。不考虑制电磁权争夺。红方除岸防部队外在南沙区和番禺区有一个预备役步兵师、XX摩步师一部(兵力一个团)、市区布防一个预备役步兵师、XX摩步师一部(兵力两个团)、军直属炮兵团。条件够宽松了吧。所有桥梁战前均已安放炸药,红方撤退时均已摧毁不能使用。蓝方拥有96、99、各式坦克及各类工程保障车辆,工程兵任配,只要是中国海军有的都配上(除了两栖车辆)龙穴岛距广州市中心城区约50至60公里,高速公路车程约1个小时以内(85公里左右)请你好好看看地图,如何用96、99等坦克以及配属工程兵舟桥部队打进广州城!南沙区光大的河涌就有18道,还没算上番禺区(过了南沙区就到番禺区的水网)的,到了广州市区你还要过珠江主航道。光过几十道河涌你的重装部队就要垮掉!更不要说顶着步兵师的火力(用最弱的预备役都可以在你渡河的时候虐你)你根本就不理解两栖战车的用途,最多也就是1941年苏军指挥官的水平(拿昂贵的两栖车辆当普通装甲部队来使用),真正的两栖装甲部队就是一个轻装骑兵的角色。还有一点,你嘴里所谓的重装坦克的顶装甲并不比两栖装甲车辆厚多少,现在的反坦克导弹好多是攻顶的(比较先进的可穿700mm匀质装甲),进攻的势头只要稍微慢下来,喘息过来的敌军就可以给所谓的重甲部队以灭顶打击!当然战场上流的不是你的血,死的是别人的孩子,你以为敌人都像你想象的那样文盲,你当指挥官就是对人民的犯罪,请你耍嘴皮子之前看看地图,回忆一下指挥学院的基础课程,了解一下现役武器装备的技术参数。战争不是游戏,你先在地图上推演一遍再来喷两栖战车无用论,否则战时会被送军事法庭的27楼&你也就纸上谈兵的水平,连最基本的战役想定,作战决心都写的不符逻辑。你见过广州的交通基础设施么,没见过就开车去跑一趟。不要满嘴牛皮天上飞。………………………………………………你这朱哥亮给大家讲讲,除了中国外,世界那个国家还在发展现役的两栖战车。你给大家讲讲,预备役师怎么在广州能狙击解放军一个机步师的进攻作战。你有指挥预备役师打赢现役机步师的水平,还轮的到你在论坛上吹牛发言,总参怎么没把你这牛皮大王请去!最后告诉你一句,海军的海军陆战队旅装甲团是水陆两栖坦克和两栖战车的配置,一个摩步师是两个多海军陆战队旅的编制,更不用说还再加两个预备役师和军炮兵团(这那年的老黄历),三个师另一个团差不多是一个完整的集团军的编制,或是两个全旅化集团军的兵力。进攻方要向5倍的敌军发起进攻,除非红军是伊拉克军队这种豆腐渣的水平才有可能获胜。你连这都不懂,就不要随便乱吹牛!34楼&因为有你这样的高参指挥呀,随便你用什么精锐部队,就是把美军机步师给你指挥也白搭,就是个草包都打赢你!!你得排队过河!!你得排队过河!!你得排队过河!!36楼&你这种人就剩张嘴!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坦克部队打东溪、高平穿插,穿插路上只有一条连坦克都无法通行的山间道路,两侧都是越军的伏击阵地,一路上近30条河流和小桥。要突破一个越军主力师和地方部队节节抗击, 解放军的装甲兵42军坦克团配属124师的一个步兵团都能杀出一条血路,完成穿插任务。三十年前都能做到的事,到你这小白嘴里,就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事。你还象幼儿园的小朋友一样,一定要拍着小手在老师的安排下排队过河。你这种人,最适合你的生活就是天天做白日梦,不靠白日梦你这种家伙就活不下去。 两栖战车不用等舟桥部队架桥,直接选择合适地段渡河,多点渡河,三个师的步兵根本无法布防,打起来就是像高机动的骑兵虐步兵一样。你的架桥车多还是敌人的炮弹多?你架完桥还得收桥去下一个河流继续架桥。你可以开车从京港澳高速路过一下,也可从南沙港快线路过一下,看看那些小河用96、99是不是容易过去!你的重装部队要排队过河!!你的重装部队要排队过河!!你的重装部队要排队过河!!两栖战车可以直接同时多点渡河!!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8628 工分:14257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我觉得楼主没有把制空权考虑进去,中国搞两栖战车不是跟着美国学。中国海陆进行两栖进攻时不一定能够获得完整的制空权(尤其是有西方空军干扰的时候),全靠气垫船运送主战坦克上岸不大现实,由于成本缘故,高速气垫船装备的不多,也就是说重甲的坦克用气垫船运上岸的数量也有限,这个条件下就需要两栖战车具备水面高速行驶能力。少量主战坦克用于巩固滩头阵地,两栖战车登岸之后穿插至敌后,执行分割包围任务(如遇多山多水地形,主战坦克很难快速穿插)。真正大量主战坦克登陆要夺下港口后由滚装船运过来!有前军官说什么两个两栖陆战旅面对三个步兵师就不敢打穿插了,说什么要多少比多少的兵力才能进攻,实在让我汗颜。两个陆战旅后面就没有主力部队了么?既然陆战旅全军出动,后面大批的陆军还会少么。还好他不是伞兵的指挥官,呵呵。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838671 工分:100
左箭头-小图标
实用性最重要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373743 工分:27617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19楼&上不上得了战场要看对手的,照你那个刻舟求剑的中校参谋的想法,侦察兵用的突击车是一点装甲都木有的,可以全扔进海里了,伞兵都可以去剖腹了。装甲再厚,没有制空权制电磁权就是一堆铁棺材!二战德军丧失制空权后,大批重型坦克丢弃在撤退的路上20楼&侦察兵用的突击车是快速突击的战场侦察装备,力求不被敌人发现,发现了也能快打快撤。所以低底盘,越野能力强,无装甲防护能力。这是一种特殊用途的侦察装备。你水陆两栖坦克和两栖装甲战车能不被敌人发现么,能快打快撤在敌人面前撤退么,你不能用于一线承担作战任务,那还叫什么坦克和装甲战车。装备好不好用,一线使用的军人最清楚,脱离一线部队的使用经验设计出来的装备只是废品。在你们眼里,只有你这种半桶水才是天才,你们挥挥手,就可以在小说里把敌人消灭一百遍再一百遍。当然,战场上流的不是你的血,死的是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里养出来儿子当的军人,你当然不会当一回事。所以你们除了闭门造车,耍耍嘴皮子外,还会做什么!26楼&还没说上几句就gou急跳墙了,开始骂人扣帽子了??说得就跟你带过队上过前线一样大义凌然。你的方案连兵棋推演都过不了,还让师首长怎么写决心书?咱们看看哪个是除了耍嘴皮子啥也不会做!演习科目:蓝方以我军两个海军陆战旅为两栖突击主力,自广州市南沙区龙穴岛附近登陆,战役目标:1夺取南沙深水港以备后续陆军主力登岸及补给舰队靠泊;2绕过珠江口沿岸岸防部队直插广州红军司令部(模拟就攻到中山路附近即可),破坏红方指挥体系,并占领广州市内各主要电台及电视台(模拟攻击到淘金路附近即可)。任务要求兵贵神速在24小时内完成。战场条件:战斗发起时红蓝双方在争夺制空权,不能保证空军近地支援,双方武直无法使用。不考虑制电磁权争夺。红方除岸防部队外在南沙区和番禺区有一个预备役步兵师、XX摩步师一部(兵力一个团)、市区布防一个预备役步兵师、XX摩步师一部(兵力两个团)、军直属炮兵团。条件够宽松了吧。所有桥梁战前均已安放炸药,红方撤退时均已摧毁不能使用。蓝方拥有96、99、各式坦克及各类工程保障车辆,工程兵任配,只要是中国海军有的都配上(除了两栖车辆)龙穴岛距广州市中心城区约50至60公里,高速公路车程约1个小时以内(85公里左右)请你好好看看地图,如何用96、99等坦克以及配属工程兵舟桥部队打进广州城!南沙区光大的河涌就有18道,还没算上番禺区(过了南沙区就到番禺区的水网)的,到了广州市区你还要过珠江主航道。光过几十道河涌你的重装部队就要垮掉!更不要说顶着步兵师的火力(用最弱的预备役都可以在你渡河的时候虐你)你根本就不理解两栖战车的用途,最多也就是1941年苏军指挥官的水平(拿昂贵的两栖车辆当普通装甲部队来使用),真正的两栖装甲部队就是一个轻装骑兵的角色。还有一点,你嘴里所谓的重装坦克的顶装甲并不比两栖装甲车辆厚多少,现在的反坦克导弹好多是攻顶的(比较先进的可穿700mm匀质装甲),进攻的势头只要稍微慢下来,喘息过来的敌军就可以给所谓的重甲部队以灭顶打击!当然战场上流的不是你的血,死的是别人的孩子,你以为敌人都像你想象的那样文盲,你当指挥官就是对人民的犯罪,请你耍嘴皮子之前看看地图,回忆一下指挥学院的基础课程,了解一下现役武器装备的技术参数。战争不是游戏,你先在地图上推演一遍再来喷两栖战车无用论,否则战时会被送军事法庭的27楼&你也就纸上谈兵的水平,连最基本的战役想定,作战决心都写的不符逻辑。你见过广州的交通基础设施么,没见过就开车去跑一趟。不要满嘴牛皮天上飞。………………………………………………你这朱哥亮给大家讲讲,除了中国外,世界那个国家还在发展现役的两栖战车。你给大家讲讲,预备役师怎么在广州能狙击解放军一个机步师的进攻作战。你有指挥预备役师打赢现役机步师的水平,还轮的到你在论坛上吹牛发言,总参怎么没把你这牛皮大王请去!最后告诉你一句,海军的海军陆战队旅装甲团是水陆两栖坦克和两栖战车的配置,一个摩步师是两个多海军陆战队旅的编制,更不用说还再加两个预备役师和军炮兵团(这那年的老黄历),三个师另一个团差不多是一个完整的集团军的编制,或是两个全旅化集团军的兵力。进攻方要向5倍的敌军发起进攻,除非红军是伊拉克军队这种豆腐渣的水平才有可能获胜。你连这都不懂,就不要随便乱吹牛!34楼&因为有你这样的高参指挥呀,随便你用什么精锐部队,就是把美军机步师给你指挥也白搭,就是个草包都打赢你!!你得排队过河!!你得排队过河!!你得排队过河!!你这种人就剩张嘴!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坦克部队打东溪、高平穿插,穿插路上只有一条连坦克都无法通行的山间道路,两侧都是越军的伏击阵地,一路上近30条河流和小桥。要突破一个越军主力师和地方部队节节抗击, 解放军的装甲兵42军坦克团配属124师的一个步兵团都能杀出一条血路,完成穿插任务。三十年前都能做到的事,到你这小白嘴里,就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事。你还象幼儿园的小朋友一样,一定要拍着小手在老师的安排下排队过河。你这种人,最适合你的生活就是天天做白日梦,不靠白日梦你这种家伙就活不下去。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8628 工分:1425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17楼&自身有浮渡能力的装甲战车,车体正面只能防御高射机枪,现在的战场环境下,你敢乘坐这种薄壳装甲战车投入作战,你敢让士兵乘坐这种战车投入作战?提高防御能力,战车就浮不起来。对越自卫还击战时,41军坦克团的一个营打穿插,就有一个舟桥连随伴保障,网络上有这次穿插时工兵搭建的舟桥照片,现在只要15―30分钟就可以展开一座可以通过主战坦克的舟桥。以前南方水网稻田地多,你现在再去南方看一看,那还有水网稻田地,早就变成了密密麻麻的工厂和城镇,有密布的道路桥梁。当年南方以水陆两栖坦克为主,现在己普遍换成了96式主战坦克。我办公室里曾有一名参谋原是坦克旅坦克营中校营长,对我讲过水陆两栖坦克的实际情况,样子货,上不了战场。19楼&上不上得了战场要看对手的,照你那个刻舟求剑的中校参谋的想法,侦察兵用的突击车是一点装甲都木有的,可以全扔进海里了,伞兵都可以去剖腹了。装甲再厚,没有制空权制电磁权就是一堆铁棺材!二战德军丧失制空权后,大批重型坦克丢弃在撤退的路上20楼&侦察兵用的突击车是快速突击的战场侦察装备,力求不被敌人发现,发现了也能快打快撤。所以低底盘,越野能力强,无装甲防护能力。这是一种特殊用途的侦察装备。你水陆两栖坦克和两栖装甲战车能不被敌人发现么,能快打快撤在敌人面前撤退么,你不能用于一线承担作战任务,那还叫什么坦克和装甲战车。装备好不好用,一线使用的军人最清楚,脱离一线部队的使用经验设计出来的装备只是废品。在你们眼里,只有你这种半桶水才是天才,你们挥挥手,就可以在小说里把敌人消灭一百遍再一百遍。当然,战场上流的不是你的血,死的是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里养出来儿子当的军人,你当然不会当一回事。所以你们除了闭门造车,耍耍嘴皮子外,还会做什么!26楼&还没说上几句就gou急跳墙了,开始骂人扣帽子了??说得就跟你带过队上过前线一样大义凌然。你的方案连兵棋推演都过不了,还让师首长怎么写决心书?咱们看看哪个是除了耍嘴皮子啥也不会做!演习科目:蓝方以我军两个海军陆战旅为两栖突击主力,自广州市南沙区龙穴岛附近登陆,战役目标:1夺取南沙深水港以备后续陆军主力登岸及补给舰队靠泊;2绕过珠江口沿岸岸防部队直插广州红军司令部(模拟就攻到中山路附近即可),破坏红方指挥体系,并占领广州市内各主要电台及电视台(模拟攻击到淘金路附近即可)。任务要求兵贵神速在24小时内完成。战场条件:战斗发起时红蓝双方在争夺制空权,不能保证空军近地支援,双方武直无法使用。不考虑制电磁权争夺。红方除岸防部队外在南沙区和番禺区有一个预备役步兵师、XX摩步师一部(兵力一个团)、市区布防一个预备役步兵师、XX摩步师一部(兵力两个团)、军直属炮兵团。条件够宽松了吧。所有桥梁战前均已安放炸药,红方撤退时均已摧毁不能使用。蓝方拥有96、99、各式坦克及各类工程保障车辆,工程兵任配,只要是中国海军有的都配上(除了两栖车辆)龙穴岛距广州市中心城区约50至60公里,高速公路车程约1个小时以内(85公里左右)请你好好看看地图,如何用96、99等坦克以及配属工程兵舟桥部队打进广州城!南沙区光大的河涌就有18道,还没算上番禺区(过了南沙区就到番禺区的水网)的,到了广州市区你还要过珠江主航道。光过几十道河涌你的重装部队就要垮掉!更不要说顶着步兵师的火力(用最弱的预备役都可以在你渡河的时候虐你)你根本就不理解两栖战车的用途,最多也就是1941年苏军指挥官的水平(拿昂贵的两栖车辆当普通装甲部队来使用),真正的两栖装甲部队就是一个轻装骑兵的角色。还有一点,你嘴里所谓的重装坦克的顶装甲并不比两栖装甲车辆厚多少,现在的反坦克导弹好多是攻顶的(比较先进的可穿700mm匀质装甲),进攻的势头只要稍微慢下来,喘息过来的敌军就可以给所谓的重甲部队以灭顶打击!当然战场上流的不是你的血,死的是别人的孩子,你以为敌人都像你想象的那样文盲,你当指挥官就是对人民的犯罪,请你耍嘴皮子之前看看地图,回忆一下指挥学院的基础课程,了解一下现役武器装备的技术参数。战争不是游戏,你先在地图上推演一遍再来喷两栖战车无用论,否则战时会被送军事法庭的27楼&你也就纸上谈兵的水平,连最基本的战役想定,作战决心都写的不符逻辑。你见过广州的交通基础设施么,没见过就开车去跑一趟。不要满嘴牛皮天上飞。………………………………………………你这朱哥亮给大家讲讲,除了中国外,世界那个国家还在发展现役的两栖战车。你给大家讲讲,预备役师怎么在广州能狙击解放军一个机步师的进攻作战。你有指挥预备役师打赢现役机步师的水平,还轮的到你在论坛上吹牛发言,总参怎么没把你这牛皮大王请去!最后告诉你一句,海军的海军陆战队旅装甲团是水陆两栖坦克和两栖战车的配置,一个摩步师是两个多海军陆战队旅的编制,更不用说还再加两个预备役师和军炮兵团(这那年的老黄历),三个师另一个团差不多是一个完整的集团军的编制,或是两个全旅化集团军的兵力。进攻方要向5倍的敌军发起进攻,除非红军是伊拉克军队这种豆腐渣的水平才有可能获胜。你连这都不懂,就不要随便乱吹牛! 你不是说两栖装甲战车都是样子货么,给你全部用陆军的重装备+海陆的精锐,你怎么又不行了呢????有种别让海陆用两栖战车呀忘了告诉你,从南沙区途经番禺区再到海珠区还有几个湿地公园,够你用96、99玩耍的,所有的桥梁都断了之后,只有两栖战车才能多线同时涉水攻击穿插。我用预备役已经是照顾你的面子了,其实只要是你指挥,随便拉一堆民兵骚扰一下你就不行了。你的重装部队渡河的时候就是无人机校射的时候,你的舟桥部队是固定靶,民兵炮兵都射得中,这么多水坑水沟你慢慢爬。还幻想什么大城市的基础设施,那是你能用的么?没用火箭布雷车给你撒几把已经对得起你了,没在你过桥的时候起爆也降低了难度。你不是说两栖战车是样子货的么???给你M1,挑战者,随便用,就是不给你薄皮大馅的两栖战车。我在广州玩耍的时候,天河体育中心旁边还是稻田呢,我真没见过广州,我只知道去南沙十四涌那里买海鲜吃。打字太累,就这样吧,你这种老子天下第一的心态,不想跟你再谈,谈啥都是对牛弹琴,真庆幸你转业了,是我军之福。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8628 工分:14255
左箭头-小图标
......17楼&自身有浮渡能力的装甲战车,车体正面只能防御高射机枪,现在的战场环境下,你敢乘坐这种薄壳装甲战车投入作战,你敢让士兵乘坐这种战车投入作战?提高防御能力,战车就浮不起来。对越自卫还击战时,41军坦克团的一个营打穿插,就有一个舟桥连随伴保障,网络上有这次穿插时工兵搭建的舟桥照片,现在只要15―30分钟就可以展开一座可以通过主战坦克的舟桥。以前南方水网稻田地多,你现在再去南方看一看,那还有水网稻田地,早就变成了密密麻麻的工厂和城镇,有密布的道路桥梁。当年南方以水陆两栖坦克为主,现在己普遍换成了96式主战坦克。我办公室里曾有一名参谋原是坦克旅坦克营中校营长,对我讲过水陆两栖坦克的实际情况,样子货,上不了战场。19楼&上不上得了战场要看对手的,照你那个刻舟求剑的中校参谋的想法,侦察兵用的突击车是一点装甲都木有的,可以全扔进海里了,伞兵都可以去剖腹了。装甲再厚,没有制空权制电磁权就是一堆铁棺材!二战德军丧失制空权后,大批重型坦克丢弃在撤退的路上20楼&侦察兵用的突击车是快速突击的战场侦察装备,力求不被敌人发现,发现了也能快打快撤。所以低底盘,越野能力强,无装甲防护能力。这是一种特殊用途的侦察装备。你水陆两栖坦克和两栖装甲战车能不被敌人发现么,能快打快撤在敌人面前撤退么,你不能用于一线承担作战任务,那还叫什么坦克和装甲战车。装备好不好用,一线使用的军人最清楚,脱离一线部队的使用经验设计出来的装备只是废品。在你们眼里,只有你这种半桶水才是天才,你们挥挥手,就可以在小说里把敌人消灭一百遍再一百遍。当然,战场上流的不是你的血,死的是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里养出来儿子当的军人,你当然不会当一回事。所以你们除了闭门造车,耍耍嘴皮子外,还会做什么!26楼&还没说上几句就gou急跳墙了,开始骂人扣帽子了??说得就跟你带过队上过前线一样大义凌然。你的方案连兵棋推演都过不了,还让师首长怎么写决心书?咱们看看哪个是除了耍嘴皮子啥也不会做!演习科目:蓝方以我军两个海军陆战旅为两栖突击主力,自广州市南沙区龙穴岛附近登陆,战役目标:1夺取南沙深水港以备后续陆军主力登岸及补给舰队靠泊;2绕过珠江口沿岸岸防部队直插广州红军司令部(模拟就攻到中山路附近即可),破坏红方指挥体系,并占领广州市内各主要电台及电视台(模拟攻击到淘金路附近即可)。任务要求兵贵神速在24小时内完成。战场条件:战斗发起时红蓝双方在争夺制空权,不能保证空军近地支援,双方武直无法使用。不考虑制电磁权争夺。红方除岸防部队外在南沙区和番禺区有一个预备役步兵师、XX摩步师一部(兵力一个团)、市区布防一个预备役步兵师、XX摩步师一部(兵力两个团)、军直属炮兵团。条件够宽松了吧。所有桥梁战前均已安放炸药,红方撤退时均已摧毁不能使用。蓝方拥有96、99、各式坦克及各类工程保障车辆,工程兵任配,只要是中国海军有的都配上(除了两栖车辆)龙穴岛距广州市中心城区约50至60公里,高速公路车程约1个小时以内(85公里左右)请你好好看看地图,如何用96、99等坦克以及配属工程兵舟桥部队打进广州城!南沙区光大的河涌就有18道,还没算上番禺区(过了南沙区就到番禺区的水网)的,到了广州市区你还要过珠江主航道。光过几十道河涌你的重装部队就要垮掉!更不要说顶着步兵师的火力(用最弱的预备役都可以在你渡河的时候虐你)你根本就不理解两栖战车的用途,最多也就是1941年苏军指挥官的水平(拿昂贵的两栖车辆当普通装甲部队来使用),真正的两栖装甲部队就是一个轻装骑兵的角色。还有一点,你嘴里所谓的重装坦克的顶装甲并不比两栖装甲车辆厚多少,现在的反坦克导弹好多是攻顶的(比较先进的可穿700mm匀质装甲),进攻的势头只要稍微慢下来,喘息过来的敌军就可以给所谓的重甲部队以灭顶打击!当然战场上流的不是你的血,死的是别人的孩子,你以为敌人都像你想象的那样文盲,你当指挥官就是对人民的犯罪,请你耍嘴皮子之前看看地图,回忆一下指挥学院的基础课程,了解一下现役武器装备的技术参数。战争不是游戏,你先在地图上推演一遍再来喷两栖战车无用论,否则战时会被送军事法庭的27楼&你也就纸上谈兵的水平,连最基本的战役想定,作战决心都写的不符逻辑。你见过广州的交通基础设施么,没见过就开车去跑一趟。不要满嘴牛皮天上飞。………………………………………………你这朱哥亮给大家讲讲,除了中国外,世界那个国家还在发展现役的两栖战车。你给大家讲讲,预备役师怎么在广州能狙击解放军一个机步师的进攻作战。你有指挥预备役师打赢现役机步师的水平,还轮的到你在论坛上吹牛发言,总参怎么没把你这牛皮大王请去!最后告诉你一句,海军的海军陆战队旅装甲团是水陆两栖坦克和两栖战车的配置,一个摩步师是两个多海军陆战队旅的编制,更不用说还再加两个预备役师和军炮兵团(这那年的老黄历),三个师另一个团差不多是一个完整的集团军的编制,或是两个全旅化集团军的兵力。进攻方要向5倍的敌军发起进攻,除非红军是伊拉克军队这种豆腐渣的水平才有可能获胜。你连这都不懂,就不要随便乱吹牛! 因为有你这样的高参指挥呀,随便你用什么精锐部队,就是把美军机步师给你指挥也白搭,就是个草包都打赢你!!你得排队过河!!你得排队过河!!你得排队过河!!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67269 工分:84433
左箭头-小图标
7楼& 军事论坛里,现在对登陆战术了解的网友很少。现行的两栖登陆战术是垂直登陆战术。垂直登陆是指直升机平台由海上运载登陆部队向敌岸实施的机降突击行动。在现代条件下,美军针对垂直登陆具有速度快、不受地形限制等特点,提出在未来登陆作战中应改变以往平面登陆为主、垂直登陆为辅的做法,转为以垂直登陆为主,提高垂直登陆兵员比例,加大立体攻击力度,实施纵深立体进攻。美国《海军陆战队两栖作战手册》规定:第一登陆梯队以2/3的兵力用直升机或倾转旋冀飞机运送到敌抗登陆防御纵深,实施垂直登陆 。其余l/3的兵力从海上登陆。美军的登陆训练和实战均按手册规定实施 ,例如在一次登陆作战演习中,90分钟内上陆的8246名美军陆战队员中,搭乘“鱼鹰”倾转旋冀飞机和直升机实施垂直登陆的有4944人,占60% 。搭乘气垫登陆艇实施海上登陆的为3302人,占40%。…………………………………………………………………………………………………………………………全世界范围内,现役的水陆两栖坦克也只剩下中国海军陆战队和陆军部分两栖机械化步兵师有装备,在全世界范围内己属于淘汰装备。美军用的是汽垫登陆艇把海军陆战队的M―1主战坦克直接输运到滩头阵地,两栖突击车只装备自卫机枪或榴弹机枪,主要承担高速人员运输艇的任务,把海军陆战队员从登陆舰艇换乘两栖突击车到滩头。以中国的63A式水陆两栖坦克为例,储备的浮力只有12%,而且设计有误,63A式水陆两栖坦克头重脚轻,在海上浮渡时要在车尾加载沙袋等配重。63A式水陆两栖坦克车体己比主战坦克大一圈,正面装甲只能防14.5高机穿甲弹,加大防御能力的后果就是超重,63A式水陆两栖坦克一入水中就沉到海底。不要说63A式水陆两栖坦克上了滩头后有没有战斗力,就是在海面上,炮弹掀起的涌浪也会让战车沉入海底。属于一种粪蛋表面光,没有一点实际作用的装备。63A式水陆两栖坦克陆地上浮渡江河、小湖还勉强可以,到海上泛水登陆就是草菅人命。8楼&两栖战车应该向需要时加装浮过渡器材的方向发展.22楼&加浮渡器材不是两栖车发展方向,是陆地轻型装甲车部分采用的一个思路而已,且目前几乎没人用了。目前大部分陆地车辆都用潜渡能力来替代浮渡。而两栖车则倾向于提高航渡速度,尽可能缩短水面航渡时间来提高性能。29楼&加浮渡器材应该是两栖战斗车辆发展方向!提高航速及拥有浮游能力其实二线需要,让陆地轻型装甲车通过加装浮游装置实仍利益最大化的方向,没有人用则是大错误!目前大部分陆地车辆都用潜渡能力来替代浮渡,但这是横跨江河,距离短,为些付出战斗性能的降低实在是不必要,而登陆作战用的车辆加装舰头船尾既能提高浮游性能,又能提高航速,何乐而不为?30楼&装甲车辆加装浮箱是不能提高水上速度的,这个已经被证明了无数次了。装浮箱会提高车体体积,增加阻力,导致速度无法提高。如果前浮箱被击中损失部分浮力,则车辆还会低头,恶化航行性能,如果速度略高车首上浪会让两栖车直接扎进水里。高速两栖车是滑行艇思路,不是靠浮力的。 普通的装甲车辆不加装浮箱别说提高航速,连能不能漂浮都是问题!证明了什么?一个方盒子加上舰头船尾提高不了速度?那不成了胡话?说损失部分浮力车辆还会低头也真可笑,这问题就是专门设计的两栖车辆也始终存在,干脆不搞得了?说得不是两两栖车,是说装备发展上让普通轻型装甲车辆具备浮过渡能力是最佳选择.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373743 工分:2761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2楼& 楼主到江面上去看那些船,基本航速在14节以下。以现在的武器装备技术,这么慢的小船基本是靶子。登陆舰艇直接抢滩登陆?要多没脑子才能想出这种坑爹的登陆战术,现在不是二战,就是二战时期这种泛水登陆作战,第一波次的阵亡也在50%以上。以现有的装备水平,你永远没有登陆上岸的可能。美军的高速两栖战车只是一种快速人员运输艇,不承担第一波次的两栖抢滩登陆任务。楼主有胆量坐到小登陆艇或只能跑14节以下的老式两栖战车里,给人当靶子打半个小时么?所以不要想当然。21楼&14节?做梦啊。大部分具备浮渡能力的装甲车,水上速度只有5-8节,也就是时速10公里上下的水平,摆现在整个就是靶子。靠箱体浮力履带划水或者小螺旋桨划水的玩意只能这么快,阻力太大。现代的高速两栖车是使用滑行艇理论造的,前后有可收放的板子,水上行驶放下来,靠水升力把车体抬起来,大幅度降低航行阻力,才能把速度给提上去的。23楼&老式的登陆舰艇一般航速在14节以下,所以我顺手说两栖车辆都在14节以下。算是口误。31楼&就现在的登陆舰,抢滩类型的,速度一样也就这点,要求浅吃水冲滩设计导致阻力大这是无解的。 是这样,现在登陆作战因防御方火力增强,打击范围扩大,换乘的泛水线己退到了55公里以外,再用传统的两栖作战车辆发起登陆作战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现在是垂直登陆作战,用垂直起降的飞机、直升机把第一波次的登陆陆战队员送上敌防御纵深,打开登陆场后,高速的人员输送艇输送人员,汽垫登陆艇输送重型装备上陆。我曾在训练时,用炮位上的加农炮直瞄海上的货轮,不要说炮瞄,就是打开炮闩,直接用炮膛瞄准海上的货轮,没有近半分钟,货轮都离不开炮膛直瞄的范围。可想而知,传统的登陆艇、两栖战车在这种打击下有多少幸存的可能。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94564 工分:190064
/ 排名:6664
左箭头-小图标
2楼& 楼主到江面上去看那些船,基本航速在14节以下。以现在的武器装备技术,这么慢的小船基本是靶子。登陆舰艇直接抢滩登陆?要多没脑子才能想出这种坑爹的登陆战术,现在不是二战,就是二战时期这种泛水登陆作战,第一波次的阵亡也在50%以上。以现有的装备水平,你永远没有登陆上岸的可能。美军的高速两栖战车只是一种快速人员运输艇,不承担第一波次的两栖抢滩登陆任务。楼主有胆量坐到小登陆艇或只能跑14节以下的老式两栖战车里,给人当靶子打半个小时么?所以不要想当然。21楼&14节?做梦啊。大部分具备浮渡能力的装甲车,水上速度只有5-8节,也就是时速10公里上下的水平,摆现在整个就是靶子。靠箱体浮力履带划水或者小螺旋桨划水的玩意只能这么快,阻力太大。现代的高速两栖车是使用滑行艇理论造的,前后有可收放的板子,水上行驶放下来,靠水升力把车体抬起来,大幅度降低航行阻力,才能把速度给提上去的。23楼&老式的登陆舰艇一般航速在14节以下,所以我顺手说两栖车辆都在14节以下。算是口误。就现在的登陆舰,抢滩类型的,速度一样也就这点,要求浅吃水冲滩设计导致阻力大这是无解的。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94564 工分:190063
/ 排名:6664
左箭头-小图标
7楼& 军事论坛里,现在对登陆战术了解的网友很少。现行的两栖登陆战术是垂直登陆战术。垂直登陆是指直升机平台由海上运载登陆部队向敌岸实施的机降突击行动。在现代条件下,美军针对垂直登陆具有速度快、不受地形限制等特点,提出在未来登陆作战中应改变以往平面登陆为主、垂直登陆为辅的做法,转为以垂直登陆为主,提高垂直登陆兵员比例,加大立体攻击力度,实施纵深立体进攻。美国《海军陆战队两栖作战手册》规定:第一登陆梯队以2/3的兵力用直升机或倾转旋冀飞机运送到敌抗登陆防御纵深,实施垂直登陆 。其余l/3的兵力从海上登陆。美军的登陆训练和实战均按手册规定实施 ,例如在一次登陆作战演习中,90分钟内上陆的8246名美军陆战队员中,搭乘“鱼鹰”倾转旋冀飞机和直升机实施垂直登陆的有4944人,占60% 。搭乘气垫登陆艇实施海上登陆的为3302人,占40%。…………………………………………………………………………………………………………………………全世界范围内,现役的水陆两栖坦克也只剩下中国海军陆战队和陆军部分两栖机械化步兵师有装备,在全世界范围内己属于淘汰装备。美军用的是汽垫登陆艇把海军陆战队的M―1主战坦克直接输运到滩头阵地,两栖突击车只装备自卫机枪或榴弹机枪,主要承担高速人员运输艇的任务,把海军陆战队员从登陆舰艇换乘两栖突击车到滩头。以中国的63A式水陆两栖坦克为例,储备的浮力只有12%,而且设计有误,63A式水陆两栖坦克头重脚轻,在海上浮渡时要在车尾加载沙袋等配重。63A式水陆两栖坦克车体己比主战坦克大一圈,正面装甲只能防14.5高机穿甲弹,加大防御能力的后果就是超重,63A式水陆两栖坦克一入水中就沉到海底。不要说63A式水陆两栖坦克上了滩头后有没有战斗力,就是在海面上,炮弹掀起的涌浪也会让战车沉入海底。属于一种粪蛋表面光,没有一点实际作用的装备。63A式水陆两栖坦克陆地上浮渡江河、小湖还勉强可以,到海上泛水登陆就是草菅人命。8楼&两栖战车应该向需要时加装浮过渡器材的方向发展.22楼&加浮渡器材不是两栖车发展方向,是陆地轻型装甲车部分采用的一个思路而已,且目前几乎没人用了。目前大部分陆地车辆都用潜渡能力来替代浮渡。而两栖车则倾向于提高航渡速度,尽可能缩短水面航渡时间来提高性能。29楼&加浮渡器材应该是两栖战斗车辆发展方向!提高航速及拥有浮游能力其实二线需要,让陆地轻型装甲车通过加装浮游装置实仍利益最大化的方向,没有人用则是大错误!目前大部分陆地车辆都用潜渡能力来替代浮渡,但这是横跨江河,距离短,为些付出战斗性能的降低实在是不必要,而登陆作战用的车辆加装舰头船尾既能提高浮游性能,又能提高航速,何乐而不为?装甲车辆加装浮箱是不能提高水上速度的,这个已经被证明了无数次了。装浮箱会提高车体体积,增加阻力,导致速度无法提高。如果前浮箱被击中损失部分浮力,则车辆还会低头,恶化航行性能,如果速度略高车首上浪会让两栖车直接扎进水里。高速两栖车是滑行艇思路,不是靠浮力的。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67269 工分:84414
左箭头-小图标
7楼& 军事论坛里,现在对登陆战术了解的网友很少。现行的两栖登陆战术是垂直登陆战术。垂直登陆是指直升机平台由海上运载登陆部队向敌岸实施的机降突击行动。在现代条件下,美军针对垂直登陆具有速度快、不受地形限制等特点,提出在未来登陆作战中应改变以往平面登陆为主、垂直登陆为辅的做法,转为以垂直登陆为主,提高垂直登陆兵员比例,加大立体攻击力度,实施纵深立体进攻。美国《海军陆战队两栖作战手册》规定:第一登陆梯队以2/3的兵力用直升机或倾转旋冀飞机运送到敌抗登陆防御纵深,实施垂直登陆 。其余l/3的兵力从海上登陆。美军的登陆训练和实战均按手册规定实施 ,例如在一次登陆作战演习中,90分钟内上陆的8246名美军陆战队员中,搭乘“鱼鹰”倾转旋冀飞机和直升机实施垂直登陆的有4944人,占60% 。搭乘气垫登陆艇实施海上登陆的为3302人,占40%。…………………………………………………………………………………………………………………………全世界范围内,现役的水陆两栖坦克也只剩下中国海军陆战队和陆军部分两栖机械化步兵师有装备,在全世界范围内己属于淘汰装备。美军用的是汽垫登陆艇把海军陆战队的M―1主战坦克直接输运到滩头阵地,两栖突击车只装备自卫机枪或榴弹机枪,主要承担高速人员运输艇的任务,把海军陆战队员从登陆舰艇换乘两栖突击车到滩头。以中国的63A式水陆两栖坦克为例,储备的浮力只有12%,而且设计有误,63A式水陆两栖坦克头重脚轻,在海上浮渡时要在车尾加载沙袋等配重。63A式水陆两栖坦克车体己比主战坦克大一圈,正面装甲只能防14.5高机穿甲弹,加大防御能力的后果就是超重,63A式水陆两栖坦克一入水中就沉到海底。不要说63A式水陆两栖坦克上了滩头后有没有战斗力,就是在海面上,炮弹掀起的涌浪也会让战车沉入海底。属于一种粪蛋表面光,没有一点实际作用的装备。63A式水陆两栖坦克陆地上浮渡江河、小湖还勉强可以,到海上泛水登陆就是草菅人命。8楼&两栖战车应该向需要时加装浮过渡器材的方向发展.22楼&加浮渡器材不是两栖车发展方向,是陆地轻型装甲车部分采用的一个思路而已,且目前几乎没人用了。目前大部分陆地车辆都用潜渡能力来替代浮渡。而两栖车则倾向于提高航渡速度,尽可能缩短水面航渡时间来提高性能。 加浮渡器材应该是两栖战斗车辆发展方向!提高航速及拥有浮游能力其实二线需要,让陆地轻型装甲车通过加装浮游装置实仍利益最大化的方向,没有人用则是大错误!目前大部分陆地车辆都用潜渡能力来替代浮渡,但这是横跨江河,距离短,为些付出战斗性能的降低实在是不必要,而登陆作战用的车辆加装舰头船尾既能提高浮游性能,又能提高航速,何乐而不为?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373743 工分:27611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陆军第四十二军坦克团协同步兵三七二团担任快速穿插部队由布局向高平穿插战斗一 地形和敌情高平为越南高平省省会,位于我广西靖西县龙邦以南30公里,东南距我布局约70公里,四面环山,并有平江,献河环报,是越北交通枢纽之一,地形复杂险要,易守难攻。布局经靠松山,东溪,弄梅隧道,那外,博山,魁但至高平,沿途路多弯急,桥多且窄,不便于机械化部队运动。布局至靠松山仅有一条乡村路,靠松山道东溪为通向复和的公路,东溪至高平为越北4号公路,路面宽约3。5米左右。从布局至东溪有桥梁6座,其中5座木桥坦克不能通行,东溪至高平有各种桥梁22座,桥宽一般只能通过一辆坦克,道路两侧,群山连绵,多峭壁,峡谷和自然洞穴,便于敌人分散隐蔽地配置兵力兵器和阻击。坦克观察射击受限。嫩金山口为一长2公里左右的峡谷,弄梅隧道在峡谷顶部,地形险要,是通往高平的咽喉。 高平地区防御之敌为越军三四六师,地方部队和民军,敌人利用山高林密,路窄桥多等有利条件组成要点式防御。布局至弄梅隧道为石安县独立营防守,那外至纳菲为三四六师八五一团二营,特工二十营,公安连和部分民军防守,其具体部署:靠松山为石安县独立营一部和一个公安连,嫩金山口,弄梅隧道约一个加强排,那外地区约一个加强连,各要点上一般均构筑有野战工事,配备有各种火器,并使各种火器远近,高低相结合,组成了多方向,多层次的交叉火网,反坦克武器多配置在峡谷,隘口,隧道,桥梁附近和公路转弯处,严密控制道路和接近地。二 任务和决心 四十二军坦克团奉命配属给陆军一二四师搭载步兵三七二团(欠三营)组成快速穿插部队,在师的先头,由布局出境,在四十三军团(欠三营)之后跟进。当一二六师夺占东溪后,沿四号公路向高平实施战役穿插,占领扣屯地区,断敌退路,阻敌增援,保障主力歼灭高平之敌。 二月十六日六时,坦克团在空这待机地域接师作战命令后,当即召开团常委会,党委扩大会,传达了任务,在原预定作战方案和战斗准备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敌情和任务,编组了穿插队形。决定全团成一路纵队。二营为先头营,一,三营为本队。前进序列为二营,团指,三营,一营。坦克五连为团的尖兵连。坦克三营,一营分别搭载步兵三七二团的一,二营前进。此外,在前一段战斗准备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政治思想动员,组织步坦协同,加强物资器材准备,增大油料弹药的携行量,做好车辆检查保养。三 战斗经过1,直插东溪。十七日六时十份,全团奉命由待机地域前出,在我炮火掩护下,先头坦克二营于七时四十五分全部从20号界碑通过国境线。八时四十分,部队进至班波西北侧山口,被路上两块巨石所阻,团指即令运动保障队前出用爆破方法排除,开辟了通路,部队继续前进。九时三十分,尖兵连进至班波河,由于四十三军坦克团(中型坦克)通过该河后,河岸泥泞,通行困难。四十二军坦克团尖兵连通过时,只冲过一辆坦克,第二辆坦克淤陷水中。这时两侧高地之敌不断向我射击,团即令尖兵连,侦察排就地掩护,令运动保障队和团步兵连前出开辟通路,采取爆破河岸,利用陷车河垫束柴,,铺车辙桥等方法,保障坦克通行。当先头坦克二营河团指通过后,通路严重破坏,后续坦克无法通行,为争取穿插时间,团除令二营继续前进外,又采取牵引方法,使后面96辆履带车(含130自行火箭炮营23辆)于十八时三十分全部通过班波河,十六时三十分,坦克三营进至那娘,由于敌人在班波河上游炸坝放水,造成长约800米,宽约400米,深约1米的泛滥区,坦克采取自救和互救的方法通过了该地区,十六时许,尖兵连进至靠松山,遭敌火突袭,连长一面令全连集火射击歼灭敌人,一面指挥全连继续前进。此时,507车中弹起火爆炸,炮塔被炸掉,全车成员壮烈牺牲,将道路堵塞,后续坦克试图将其推向路旁,但没有推动,即以右侧履带从该车的车体上,左侧履带利用山的断崖强行越过。十六时四十分,尖兵连进至东溪桥,发现桥被四十三军坦克团压塌,当即从桥的左侧迂回通过。由于河底淤泥太深,团指挥车通过时淤陷。坦克三营,一营受阻。这时运动保障队还未上来,团首长即亲自组织成员河搭载步兵用束柴,自救木另行开辟通路,克服了河障,保障了部队快速前进。2 夜战弄梅隧道。二月十七日十九时,该团进至东溪,在四十三军坦克团保证侧后安全的条件下,沿4号公路向高平穿插。当时接道上级通报:“友军已经控制弄梅隧道,要注意联系,不要发生误会。”十九时三十分,尖兵连接近弄梅隧道,因地形复杂,道路狭窄弯多,视度不良,尚未判明隧道的具体位置,便遭隧道两侧高地敌反坦克火力突然袭击,战斗中我坦克被击伤4辆,击毁一辆,尖兵连连长负伤,全连仅剩完好坦克4辆,团前指令该连撤至有利地形,以原地火力压制敌人,抢救伤员和战伤坦克。指导员车后撤时翻于坡下。二十四时步兵三七二团一营迫击炮连(迫击炮4门)到达,团前指当即与其组织协同,研究打法。决定以两辆坦克协同迫击炮连向弄梅隧道口炮击,经十余分钟战斗,摧毁敌无后座力炮1门,火箭筒1具,将敌大部歼灭,拖开了毁伤坦克。团决定由坦克六连接替坦克五连担任尖兵连,十八日十一时三十分,该团继续向高平穿插。3。迅速通过515高地。十八日十二时十分,尖兵连进至515高地以南一公里处19号桥,发现桥被敌人炸毁,前进受阻,道路右侧敌人不断向我射击。尖兵连连长即一面组织火力压制敌人,一面上报情况,团指即命令运动保障队前出,开辟通路,该队在敌火作业时,005号装甲车被敌火击伤,步兵下车沿19号桥两侧肃清残敌,十八时二十五分,运动保障队修好了通路,部队继续前进。 十八日十八时五十五分,尖兵连进至515高地北侧转弯处,遭敌各种火力猛烈射击,连长即令各排区分火力,压制和消灭敌人,同时发现盘山路3处被敌炸断,每处直径约4。5米,倾斜深度约2-4米,坦克无法通行,步兵继续向前穿插。团指根据尖兵连的报告,立即组织装甲步兵连,运动保障队在步兵的协助下,连夜进行抢修。经十四小时连续作业,修复了道路。为了加强尖兵连的突击能力,团决定坦克四连三排配属给坦克六连。十九日九时,部队继续前进。4 突破那外守敌拦阻。十九日九时二十分,尖兵连进至那外地区15号桥时,遭敌火猛烈射击,先于坦克前出的步兵受阻。尖兵连猛打猛冲,告诉冲过15号桥。在连长车接近14号桥时,发现右侧山坡敌人向我射击,即令全连向敌集火射击,这时,坦克三排长发现左侧高地有敌反坦克火器向我射击,当即命令全排向左转移火力,消灭敌人。战斗中,连长车中弹,连长负伤,指导员继续指挥边打边走,压制了敌人的火力点,并迅速冲过了13号桥,该车猛打猛冲,当即毙,伤敌四人,夺占了桥梁。尖兵连冲破了那外守敌阻拦后,团主力边打边走,迅速通过了该地区。5 激战博山。 十九日十时十四分,尖兵连在接近博山南侧9号桥时,发现该桥是石拱桥,桥中间被敌炸了个洞,随即停止前进,步兵也被敌火阻于道路两侧,此时,敌疯狂向我射击,指导员车中弹爆炸,全车成员壮烈牺牲,三排长主动指挥全连战斗。十二时三十分,团指根据二营损伤较大的情况,令三营接替二营担任先头营,三营令七连担任尖兵连。三营于十三时三十五分超越二营投入战斗。先头706车(二排长车)勇猛冲过9号桥后,排长中弹牺牲,二炮手负伤,一炮手一面向上级报告情况,一面指挥驾驶员高速向高平前进,沿途毙,伤敌十余名。十四时通过高平,因迷失方向,误上高平西南2公里处指316高地,遭敌四面火力射击,中弹16发,车被击毁,两名成员下车战斗。707车在向9号桥接近时被敌击毁,该团根据军首长只是,令尖兵连停止前进,原地与敌战斗。十七时许,该连以原地火力掩护步兵乘夜夺占前进道路两侧高地,保障团主力继续向高平穿插。二十日三时,坦克三营为了增强尖兵连的突击力量,将坦克八连二排加强给坦克七连,拂晓,团令运动保障队在9号桥右侧开辟迂回路,并拖开战伤坦克,十时三十分,我步兵占领博山北侧高地顶部,发出联络信号,尖兵连奉命前出。当进至博山东北侧时,突遭山坡下敌反坦克火器猛烈射击,第三辆坦克被击毁,尖兵连原地与敌战斗。十四时三十分,尖兵连继续前进,边走边打,又被敌击毁击伤坦克四辆,该连原地与敌战斗,步兵由山顶向下搜剿敌人。战斗至十六时十八分,上级通报,有敌人坦克向我实施反冲击(情况判断不确),该团奉命就地组织防御,准备抗击敌人发冲击。6 强攻魁但,只逼高平。二十一日十一时许,该团奉师首长命令,坦克采用逐断跃进,以火力支援步兵的方法,向魁但进攻。根据师长指示,团立即召开了党委扩大会,传达和明确了任务,并令坦克三营调整部署,博山战斗后,坦克三营根据七连损失较大的情况,决定由八连担任尖兵排,由七连指导员指挥该排行动。坦克八连受领任务后,在现地与步兵三七二团三营进行协同,决定坦克先以火力支援步兵战斗,而后视情况交替前进,并明确了各种协同信,记号。 二十一日十五时三十分,尖兵连前出,在魁但东南侧进入战斗,与步兵密切协同,逐段跃进,进展顺利。十七时三十六分,进至6号桥,继续以火力支援步兵占领了纳菲西测高地。十九时许,坦克团奉命就地组织防御。三月一日该团奉命经东溪,复和全部撤回国内。此次穿插连续战斗5昼夜,协同一二四师三七二团共毙敌557人,伤敌44人,俘敌93人,缴获各种炮17门,各种枪235支,m79掷弹筒3支,冰雹火箭发射架一部,(弹18枚)汽车15辆,摩托23辆和一批军需物资,摧毁炮2门,汽车90辆,摩托车13辆,火力点173个,火箭筒20具,我坦克团战毁坦克11辆,装甲车2辆,战伤坦克15辆,装甲车2辆,牵引车1辆,人员伤亡42人,伤63人。四 主要经验教训 ……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373743 工分:2760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16楼&每一款武器的研发都要考虑它的使用环境和体系中的位置。你让美军海军陆战队来中国南方水网地区演习一次之后,你看他们会不会努力解决两栖战车的渡水速度问题??在连续作战的情况下,哪里有时间给主战坦克找渡船找浮渡器材。渡海攻岛可能不需要两栖战车太高的水面速度,但是进入陆地之后,每隔几公里就要渡一次河的情况下,如何保持攻击速度?这时候水面高速两栖战车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尤其是中国军队惯于打穿插的战术,对装甲车辆高速渡水的能力更是有着很高的要求!17楼&自身有浮渡能力的装甲战车,车体正面只能防御高射机枪,现在的战场环境下,你敢乘坐这种薄壳装甲战车投入作战,你敢让士兵乘坐这种战车投入作战?提高防御能力,战车就浮不起来。对越自卫还击战时,41军坦克团的一个营打穿插,就有一个舟桥连随伴保障,网络上有这次穿插时工兵搭建的舟桥照片,现在只要15―30分钟就可以展开一座可以通过主战坦克的舟桥。以前南方水网稻田地多,你现在再去南方看一看,那还有水网稻田地,早就变成了密密麻麻的工厂和城镇,有密布的道路桥梁。当年南方以水陆两栖坦克为主,现在己普遍换成了96式主战坦克。我办公室里曾有一名参谋原是坦克旅坦克营中校营长,对我讲过水陆两栖坦克的实际情况,样子货,上不了战场。19楼&上不上得了战场要看对手的,照你那个刻舟求剑的中校参谋的想法,侦察兵用的突击车是一点装甲都木有的,可以全扔进海里了,伞兵都可以去剖腹了。装甲再厚,没有制空权制电磁权就是一堆铁棺材!二战德军丧失制空权后,大批重型坦克丢弃在撤退的路上20楼&侦察兵用的突击车是快速突击的战场侦察装备,力求不被敌人发现,发现了也能快打快撤。所以低底盘,越野能力强,无装甲防护能力。这是一种特殊用途的侦察装备。你水陆两栖坦克和两栖装甲战车能不被敌人发现么,能快打快撤在敌人面前撤退么,你不能用于一线承担作战任务,那还叫什么坦克和装甲战车。装备好不好用,一线使用的军人最清楚,脱离一线部队的使用经验设计出来的装备只是废品。在你们眼里,只有你这种半桶水才是天才,你们挥挥手,就可以在小说里把敌人消灭一百遍再一百遍。当然,战场上流的不是你的血,死的是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里养出来儿子当的军人,你当然不会当一回事。所以你们除了闭门造车,耍耍嘴皮子外,还会做什么!26楼&还没说上几句就gou急跳墙了,开始骂人扣帽子了??说得就跟你带过队上过前线一样大义凌然。你的方案连兵棋推演都过不了,还让师首长怎么写决心书?咱们看看哪个是除了耍嘴皮子啥也不会做!演习科目:蓝方以我军两个海军陆战旅为两栖突击主力,自广州市南沙区龙穴岛附近登陆,战役目标:1夺取南沙深水港以备后续陆军主力登岸及补给舰队靠泊;2绕过珠江口沿岸岸防部队直插广州红军司令部(模拟就攻到中山路附近即可),破坏红方指挥体系,并占领广州市内各主要电台及电视台(模拟攻击到淘金路附近即可)。任务要求兵贵神速在24小时内完成。战场条件:战斗发起时红蓝双方在争夺制空权,不能保证空军近地支援,双方武直无法使用。不考虑制电磁权争夺。红方除岸防部队外在南沙区和番禺区有一个预备役步兵师、XX摩步师一部(兵力一个团)、市区布防一个预备役步兵师、XX摩步师一部(兵力两个团)、军直属炮兵团。条件够宽松了吧。所有桥梁战前均已安放炸药,红方撤退时均已摧毁不能使用。蓝方拥有96、99、各式坦克及各类工程保障车辆,工程兵任配,只要是中国海军有的都配上(除了两栖车辆)龙穴岛距广州市中心城区约50至60公里,高速公路车程约1个小时以内(85公里左右)请你好好看看地图,如何用96、99等坦克以及配属工程兵舟桥部队打进广州城!南沙区光大的河涌就有18道,还没算上番禺区(过了南沙区就到番禺区的水网)的,到了广州市区你还要过珠江主航道。光过几十道河涌你的重装部队就要垮掉!更不要说顶着步兵师的火力(用最弱的预备役都可以在你渡河的时候虐你)你根本就不理解两栖战车的用途,最多也就是1941年苏军指挥官的水平(拿昂贵的两栖车辆当普通装甲部队来使用),真正的两栖装甲部队就是一个轻装骑兵的角色。还有一点,你嘴里所谓的重装坦克的顶装甲并不比两栖装甲车辆厚多少,现在的反坦克导弹好多是攻顶的(比较先进的可穿700mm匀质装甲),进攻的势头只要稍微慢下来,喘息过来的敌军就可以给所谓的重甲部队以灭顶打击!当然战场上流的不是你的血,死的是别人的孩子,你以为敌人都像你想象的那样文盲,你当指挥官就是对人民的犯罪,请你耍嘴皮子之前看看地图,回忆一下指挥学院的基础课程,了解一下现役武器装备的技术参数。战争不是游戏,你先在地图上推演一遍再来喷两栖战车无用论,否则战时会被送军事法庭的你也就纸上谈兵的水平,连最基本的战役想定,作战决心都写的不符逻辑。你见过广州的交通基础设施么,没见过就开车去跑一趟。不要满嘴牛皮天上飞。………………………………………………你这朱哥亮给大家讲讲,除了中国外,世界那个国家还在发展现役的两栖战车。你给大家讲讲,预备役师怎么在广州能狙击解放军一个机步师的进攻作战。你有指挥预备役师打赢现役机步师的水平,还轮的到你在论坛上吹牛发言,总参怎么没把你这牛皮大王请去!最后告诉你一句,海军的海军陆战队旅装甲团是水陆两栖坦克和两栖战车的配置,一个摩步师是两个多海军陆战队旅的编制,更不用说还再加两个预备役师和军炮兵团(这那年的老黄历),三个师另一个团差不多是一个完整的集团军的编制,或是两个全旅化集团军的兵力。进攻方要向5倍的敌军发起进攻,除非红军是伊拉克军队这种豆腐渣的水平才有可能获胜。你连这都不懂,就不要随便乱吹牛!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8628 工分:14254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16楼&每一款武器的研发都要考虑它的使用环境和体系中的位置。你让美军海军陆战队来中国南方水网地区演习一次之后,你看他们会不会努力解决两栖战车的渡水速度问题??在连续作战的情况下,哪里有时间给主战坦克找渡船找浮渡器材。渡海攻岛可能不需要两栖战车太高的水面速度,但是进入陆地之后,每隔几公里就要渡一次河的情况下,如何保持攻击速度?这时候水面高速两栖战车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尤其是中国军队惯于打穿插的战术,对装甲车辆高速渡水的能力更是有着很高的要求!17楼&自身有浮渡能力的装甲战车,车体正面只能防御高射机枪,现在的战场环境下,你敢乘坐这种薄壳装甲战车投入作战,你敢让士兵乘坐这种战车投入作战?提高防御能力,战车就浮不起来。对越自卫还击战时,41军坦克团的一个营打穿插,就有一个舟桥连随伴保障,网络上有这次穿插时工兵搭建的舟桥照片,现在只要15―30分钟就可以展开一座可以通过主战坦克的舟桥。以前南方水网稻田地多,你现在再去南方看一看,那还有水网稻田地,早就变成了密密麻麻的工厂和城镇,有密布的道路桥梁。当年南方以水陆两栖坦克为主,现在己普遍换成了96式主战坦克。我办公室里曾有一名参谋原是坦克旅坦克营中校营长,对我讲过水陆两栖坦克的实际情况,样子货,上不了战场。19楼&上不上得了战场要看对手的,照你那个刻舟求剑的中校参谋的想法,侦察兵用的突击车是一点装甲都木有的,可以全扔进海里了,伞兵都可以去剖腹了。装甲再厚,没有制空权制电磁权就是一堆铁棺材!二战德军丧失制空权后,大批重型坦克丢弃在撤退的路上20楼&侦察兵用的突击车是快速突击的战场侦察装备,力求不被敌人发现,发现了也能快打快撤。所以低底盘,越野能力强,无装甲防护能力。这是一种特殊用途的侦察装备。你水陆两栖坦克和两栖装甲战车能不被敌人发现么,能快打快撤在敌人面前撤退么,你不能用于一线承担作战任务,那还叫什么坦克和装甲战车。装备好不好用,一线使用的军人最清楚,脱离一线部队的使用经验设计出来的装备只是废品。在你们眼里,只有你这种半桶水才是天才,你们挥挥手,就可以在小说里把敌人消灭一百遍再一百遍。当然,战场上流的不是你的血,死的是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里养出来儿子当的军人,你当然不会当一回事。所以你们除了闭门造车,耍耍嘴皮子外,还会做什么! 还没说上几句就gou急跳墙了,开始骂人扣帽子了??说得就跟你带过队上过前线一样大义凌然。你的方案连兵棋推演都过不了,还让师首长怎么写决心书?咱们看看哪个是除了耍嘴皮子啥也不会做!演习科目:蓝方以我军两个海军陆战旅为两栖突击主力,自广州市南沙区龙穴岛附近登陆,战役目标:1夺取南沙深水港以备后续陆军主力登岸及补给舰队靠泊;2绕过珠江口沿岸岸防部队直插广州红军司令部(模拟就攻到中山路附近即可),破坏红方指挥体系,并占领广州市内各主要电台及电视台(模拟攻击到淘金路附近即可)。任务要求兵贵神速在24小时内完成。战场条件:战斗发起时红蓝双方在争夺制空权,不能保证空军近地支援,双方武直无法使用。不考虑制电磁权争夺。红方除岸防部队外在南沙区和番禺区有一个预备役步兵师、XX摩步师一部(兵力一个团)、市区布防一个预备役步兵师、XX摩步师一部(兵力两个团)、军直属炮兵团。条件够宽松了吧。所有桥梁战前均已安放炸药,红方撤退时均已摧毁不能使用。蓝方拥有96、99、各式坦克及各类工程保障车辆,工程兵任配,只要是中国海军有的都配上(除了两栖车辆)龙穴岛距广州市中心城区约50至60公里,高速公路车程约1个小时以内(85公里左右)请你好好看看地图,如何用96、99等坦克以及配属工程兵舟桥部队打进广州城!南沙区光大的河涌就有18道,还没算上番禺区(过了南沙区就到番禺区的水网)的,到了广州市区你还要过珠江主航道。光过几十道河涌你的重装部队就要垮掉!更不要说顶着步兵师的火力(用最弱的预备役都可以在你渡河的时候虐你)你根本就不理解两栖战车的用途,最多也就是1941年苏军指挥官的水平(拿昂贵的两栖车辆当普通装甲部队来使用),真正的两栖装甲部队就是一个轻装骑兵的角色。还有一点,你嘴里所谓的重装坦克的顶装甲并不比两栖装甲车辆厚多少,现在的反坦克导弹好多是攻顶的(比较先进的可穿700mm匀质装甲),进攻的势头只要稍微慢下来,喘息过来的敌军就可以给所谓的重甲部队以灭顶打击!当然战场上流的不是你的血,死的是别人的孩子,你以为敌人都像你想象的那样文盲,你当指挥官就是对人民的犯罪,请你耍嘴皮子之前看看地图,回忆一下指挥学院的基础课程,了解一下现役武器装备的技术参数。战争不是游戏,你先在地图上推演一遍再来喷两栖战车无用论,否则战时会被送军事法庭的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373743 工分:27607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2楼& 楼主到江面上去看那些船,基本航速在14节以下。以现在的武器装备技术,这么慢的小船基本是靶子。登陆舰艇直接抢滩登陆?要多没脑子才能想出这种坑爹的登陆战术,现在不是二战,就是二战时期这种泛水登陆作战,第一波次的阵亡也在50%以上。以现有的装备水平,你永远没有登陆上岸的可能。美军的高速两栖战车只是一种快速人员运输艇,不承担第一波次的两栖抢滩登陆任务。楼主有胆量坐到小登陆艇或只能跑14节以下的老式两栖战车里,给人当靶子打半个小时么?所以不要想当然。3楼&先进两栖战车时速又有多少?折合几节你算过没有?我军登陆舰艇航速已经提高了好不?哪场登陆战第一波次阵亡那么多?是在登陆舰艇上阵亡的还是上岸后阵亡的?搞清楚了再说。24楼&先进两栖车,目前使用滑行艇机制,速度大约在25-30节,和冲锋舟差不多速度。而传统两栖车,使用履带划水前进的,速度大约为5-8节,使用喷水推进的,速度10节左右。具体到使用上,传统两栖车,换乘地域大约是离岸3-5公里,水上航行15分钟左右。而高速两栖车,换乘地域大约离岸10公里以上,甚至更远,同样15分钟冲击时间。这一比较,就发现高速两栖车换乘,也就是从船上下来到水上,摆成攻击队形这个区域,离待登陆海岸线远得多,各种直射武器对其基本无威胁,其15-20分钟航渡过程中,大部分直射武器对其能有效射击时间短到只有3分钟以下,远比传统两栖车在对方直射距离里慢悠悠的跑10-15分钟安全得多。再结合高速气垫船和直升机,就将两栖登陆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领域,超地平线登陆。换句话说就是利用高速两栖车的速度,可在远离海岸线处发起两栖突击,此时本方攻击部队在发起攻击时还在地平线之下,对方基本无法有效攻击。两栖登陆作战,两栖舰船集结地域叫泛水线。泛水线是根据敌人的岸防火力决定的安全距离,而不是根据机枪、步枪的火力决定距离。二战时期的登陆作战,换乘的泛水线一般离岸滩6、7公里左右,这是当时现役的中口径火炮射程之外。现代平面登陆作战的泛水线一般规定在10海里外(18.52公里)(复制粘贴:导致两栖登陆作战样式发生重大变化,从而使现代两栖登陆作战从平面走向立体...换乘点距离海岸约10海里左右(约18公里),舰队不得不长时间暴露在敌多种岸防火力打击之下……)欧美各国的海军陆战队现在为垂直登陆作战,泛水线换乘正常是55公里左右,这是根据现在的岸防火力打击距离决定的换乘距离。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94564 工分:190059
/ 排名:6664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2楼& 楼主到江面上去看那些船,基本航速在14节以下。以现在的武器装备技术,这么慢的小船基本是靶子。登陆舰艇直接抢滩登陆?要多没脑子才能想出这种坑爹的登陆战术,现在不是二战,就是二战时期这种泛水登陆作战,第一波次的阵亡也在50%以上。以现有的装备水平,你永远没有登陆上岸的可能。美军的高速两栖战车只是一种快速人员运输艇,不承担第一波次的两栖抢滩登陆任务。楼主有胆量坐到小登陆艇或只能跑14节以下的老式两栖战车里,给人当靶子打半个小时么?所以不要想当然。3楼&先进两栖战车时速又有多少?折合几节你算过没有?我军登陆舰艇航速已经提高了好不?哪场登陆战第一波次阵亡那么多?是在登陆舰艇上阵亡的还是上岸后阵亡的?搞清楚了再说。先进两栖车,目前使用滑行艇机制,速度大约在25-30节,和冲锋舟差不多速度。而传统两栖车,使用履带划水前进的,速度大约为5-8节,使用喷水推进的,速度10节左右。具体到使用上,传统两栖车,换乘地域大约是离岸3-5公里,水上航行15分钟左右。而高速两栖车,换乘地域大约离岸10公里以上,甚至更远,同样15分钟冲击时间。这一比较,就发现高速两栖车换乘,也就是从船上下来到水上,摆成攻击队形这个区域,离待登陆海岸线远得多,各种直射武器对其基本无威胁,其15-20分钟航渡过程中,大部分直射武器对其能有效射击时间短到只有3分钟以下,远比传统两栖车在对方直射距离里慢悠悠的跑10-15分钟安全得多。再结合高速气垫船和直升机,就将两栖登陆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领域,超地平线登陆。换句话说就是利用高速两栖车的速度,可在远离海岸线处发起两栖突击,此时本方攻击部队在发起攻击时还在地平线之下,对方基本无法有效攻击。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373743 工分:27606
左箭头-小图标
2楼& 楼主到江面上去看那些船,基本航速在14节以下。以现在的武器装备技术,这么慢的小船基本是靶子。登陆舰艇直接抢滩登陆?要多没脑子才能想出这种坑爹的登陆战术,现在不是二战,就是二战时期这种泛水登陆作战,第一波次的阵亡也在50%以上。以现有的装备水平,你永远没有登陆上岸的可能。美军的高速两栖战车只是一种快速人员运输艇,不承担第一波次的两栖抢滩登陆任务。楼主有胆量坐到小登陆艇或只能跑14节以下的老式两栖战车里,给人当靶子打半个小时么?所以不要想当然。21楼&14节?做梦啊。大部分具备浮渡能力的装甲车,水上速度只有5-8节,也就是时速10公里上下的水平,摆现在整个就是靶子。靠箱体浮力履带划水或者小螺旋桨划水的玩意只能这么快,阻力太大。现代的高速两栖车是使用滑行艇理论造的,前后有可收放的板子,水上行驶放下来,靠水升力把车体抬起来,大幅度降低航行阻力,才能把速度给提上去的。老式的登陆舰艇一般航速在14节以下,所以我顺手说两栖车辆都在14节以下。算是口误。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94564 工分:190058
/ 排名:6664
左箭头-小图标
7楼& 军事论坛里,现在对登陆战术了解的网友很少。现行的两栖登陆战术是垂直登陆战术。垂直登陆是指直升机平台由海上运载登陆部队向敌岸实施的机降突击行动。在现代条件下,美军针对垂直登陆具有速度快、不受地形限制等特点,提出在未来登陆作战中应改变以往平面登陆为主、垂直登陆为辅的做法,转为以垂直登陆为主,提高垂直登陆兵员比例,加大立体攻击力度,实施纵深立体进攻。美国《海军陆战队两栖作战手册》规定:第一登陆梯队以2/3的兵力用直升机或倾转旋冀飞机运送到敌抗登陆防御纵深,实施垂直登陆 。其余l/3的兵力从海上登陆。美军的登陆训练和实战均按手册规定实施 ,例如在一次登陆作战演习中,90分钟内上陆的8246名美军陆战队员中,搭乘“鱼鹰”倾转旋冀飞机和直升机实施垂直登陆的有4944人,占60% 。搭乘气垫登陆艇实施海上登陆的为3302人,占40%。…………………………………………………………………………………………………………………………全世界范围内,现役的水陆两栖坦克也只剩下中国海军陆战队和陆军部分两栖机械化步兵师有装备,在全世界范围内己属于淘汰装备。美军用的是汽垫登陆艇把海军陆战队的M―1主战坦克直接输运到滩头阵地,两栖突击车只装备自卫机枪或榴弹机枪,主要承担高速人员运输艇的任务,把海军陆战队员从登陆舰艇换乘两栖突击车到滩头。以中国的63A式水陆两栖坦克为例,储备的浮力只有12%,而且设计有误,63A式水陆两栖坦克头重脚轻,在海上浮渡时要在车尾加载沙袋等配重。63A式水陆两栖坦克车体己比主战坦克大一圈,正面装甲只能防14.5高机穿甲弹,加大防御能力的后果就是超重,63A式水陆两栖坦克一入水中就沉到海底。不要说63A式水陆两栖坦克上了滩头后有没有战斗力,就是在海面上,炮弹掀起的涌浪也会让战车沉入海底。属于一种粪蛋表面光,没有一点实际作用的装备。63A式水陆两栖坦克陆地上浮渡江河、小湖还勉强可以,到海上泛水登陆就是草菅人命。8楼&两栖战车应该向需要时加装浮过渡器材的方向发展.加浮渡器材不是两栖车发展方向,是陆地轻型装甲车部分采用的一个思路而已,且目前几乎没人用了。目前大部分陆地车辆都用潜渡能力来替代浮渡。而两栖车则倾向于提高航渡速度,尽可能缩短水面航渡时间来提高性能。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94564 工分:190057
/ 排名:6664
左箭头-小图标
2楼& 楼主到江面上去看那些船,基本航速在14节以下。以现在的武器装备技术,这么慢的小船基本是靶子。登陆舰艇直接抢滩登陆?要多没脑子才能想出这种坑爹的登陆战术,现在不是二战,就是二战时期这种泛水登陆作战,第一波次的阵亡也在50%以上。以现有的装备水平,你永远没有登陆上岸的可能。美军的高速两栖战车只是一种快速人员运输艇,不承担第一波次的两栖抢滩登陆任务。楼主有胆量坐到小登陆艇或只能跑14节以下的老式两栖战车里,给人当靶子打半个小时么?所以不要想当然。14节?做梦啊。大部分具备浮渡能力的装甲车,水上速度只有5-8节,也就是时速10公里上下的水平,摆现在整个就是靶子。靠箱体浮力履带划水或者小螺旋桨划水的玩意只能这么快,阻力太大。现代的高速两栖车是使用滑行艇理论造的,前后有可收放的板子,水上行驶放下来,靠水升力把车体抬起来,大幅度降低航行阻力,才能把速度给提上去的。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373743 工分:27601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16楼&每一款武器的研发都要考虑它的使用环境和体系中的位置。你让美军海军陆战队来中国南方水网地区演习一次之后,你看他们会不会努力解决两栖战车的渡水速度问题??在连续作战的情况下,哪里有时间给主战坦克找渡船找浮渡器材。渡海攻岛可能不需要两栖战车太高的水面速度,但是进入陆地之后,每隔几公里就要渡一次河的情况下,如何保持攻击速度?这时候水面高速两栖战车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尤其是中国军队惯于打穿插的战术,对装甲车辆高速渡水的能力更是有着很高的要求!17楼&自身有浮渡能力的装甲战车,车体正面只能防御高射机枪,现在的战场环境下,你敢乘坐这种薄壳装甲战车投入作战,你敢让士兵乘坐这种战车投入作战?提高防御能力,战车就浮不起来。对越自卫还击战时,41军坦克团的一个营打穿插,就有一个舟桥连随伴保障,网络上有这次穿插时工兵搭建的舟桥照片,现在只要15―30分钟就可以展开一座可以通过主战坦克的舟桥。以前南方水网稻田地多,你现在再去南方看一看,那还有水网稻田地,早就变成了密密麻麻的工厂和城镇,有密布的道路桥梁。当年南方以水陆两栖坦克为主,现在己普遍换成了96式主战坦克。我办公室里曾有一名参谋原是坦克旅坦克营中校营长,对我讲过水陆两栖坦克的实际情况,样子货,上不了战场。19楼&上不上得了战场要看对手的,照你那个刻舟求剑的中校参谋的想法,侦察兵用的突击车是一点装甲都木有的,可以全扔进海里了,伞兵都可以去剖腹了。装甲再厚,没有制空权制电磁权就是一堆铁棺材!二战德军丧失制空权后,大批重型坦克丢弃在撤退的路上侦察兵用的突击车是快速突击的战场侦察装备,力求不被敌人发现,发现了也能快打快撤。所以低底盘,越野能力强,无装甲防护能力。这是一种特殊用途的侦察装备。你水陆两栖坦克和两栖装甲战车能不被敌人发现么,能快打快撤在敌人面前撤退么,你不能用于一线承担作战任务,那还叫什么坦克和装甲战车。装备好不好用,一线使用的军人最清楚,脱离一线部队的使用经验设计出来的装备只是废品。在你们眼里,只有你这种半桶水才是天才,你们挥挥手,就可以在小说里把敌人消灭一百遍再一百遍。当然,战场上流的不是你的血,死的是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里养出来儿子当的军人,你当然不会当一回事。所以你们除了闭门造车,耍耍嘴皮子外,还会做什么!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8628 工分:14253
左箭头-小图标
16楼&每一款武器的研发都要考虑它的使用环境和体系中的位置。你让美军海军陆战队来中国南方水网地区演习一次之后,你看他们会不会努力解决两栖战车的渡水速度问题??在连续作战的情况下,哪里有时间给主战坦克找渡船找浮渡器材。渡海攻岛可能不需要两栖战车太高的水面速度,但是进入陆地之后,每隔几公里就要渡一次河的情况下,如何保持攻击速度?这时候水面高速两栖战车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尤其是中国军队惯于打穿插的战术,对装甲车辆高速渡水的能力更是有着很高的要求!17楼&自身有浮渡能力的装甲战车,车体正面只能防御高射机枪,现在的战场环境下,你敢乘坐这种薄壳装甲战车投入作战,你敢让士兵乘坐这种战车投入作战?提高防御能力,战车就浮不起来。对越自卫还击战时,41军坦克团的一个营打穿插,就有一个舟桥连随伴保障,网络上有这次穿插时工兵搭建的舟桥照片,现在只要15―30分钟就可以展开一座可以通过主战坦克的舟桥。以前南方水网稻田地多,你现在再去南方看一看,那还有水网稻田地,早就变成了密密麻麻的工厂和城镇,有密布的道路桥梁。当年南方以水陆两栖坦克为主,现在己普遍换成了96式主战坦克。我办公室里曾有一名参谋原是坦克旅坦克营中校营长,对我讲过水陆两栖坦克的实际情况,样子货,上不了战场。上不上得了战场要看对手的,照你那个刻舟求剑的中校参谋的想法,侦察兵用的突击车是一点装甲都木有的,可以全扔进海里了,伞兵都可以去剖腹了。装甲再厚,没有制空权制电磁权就是一堆铁棺材!二战德军丧失制空权后,大批重型坦克丢弃在撤退的路上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009 头衔:吃老虎的猪 工分:343518
/ 排名:2669
左箭头-小图标
台海登陆。。。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373743 工分:27591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16楼&每一款武器的研发都要考虑它的使用环境和体系中的位置。你让美军海军陆战队来中国南方水网地区演习一次之后,你看他们会不会努力解决两栖战车的渡水速度问题??在连续作战的情况下,哪里有时间给主战坦克找渡船找浮渡器材。渡海攻岛可能不需要两栖战车太高的水面速度,但是进入陆地之后,每隔几公里就要渡一次河的情况下,如何保持攻击速度?这时候水面高速两栖战车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尤其是中国军队惯于打穿插的战术,对装甲车辆高速渡水的能力更是有着很高的要求!自身有浮渡能力的装甲战车,车体正面只能防御高射机枪,现在的战场环境下,你敢乘坐这种薄壳装甲战车投入作战,你敢让士兵乘坐这种战车投入作战?提高防御能力,战车就浮不起来。对越自卫还击战时,41军坦克团的一个营打穿插,就有一个舟桥连随伴保障,网络上有这次穿插时工兵搭建的舟桥照片,现在只要15―30分钟就可以展开一座可以通过主战坦克的舟桥。以前南方水网稻田地多,你现在再去南方看一看,那还有水网稻田地,早就变成了密密麻麻的工厂和城镇,有密布的道路桥梁。当年南方以水陆两栖坦克为主,现在己普遍换成了96式主战坦克。我办公室里曾有一名参谋原是坦克旅坦克营中校营长,对我讲过水陆两栖坦克的实际情况,样子货,上不了战场。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8628 工分:14249
左箭头-小图标
每一款武器的研发都要考虑它的使用环境和体系中的位置。你让美军海军陆战队来中国南方水网地区演习一次之后,你看他们会不会努力解决两栖战车的渡水速度问题??在连续作战的情况下,哪里有时间给主战坦克找渡船找浮渡器材。渡海攻岛可能不需要两栖战车太高的水面速度,但是进入陆地之后,每隔几公里就要渡一次河的情况下,如何保持攻击速度?这时候水面高速两栖战车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尤其是中国军队惯于打穿插的战术,对装甲车辆高速渡水的能力更是有着很高的要求!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335233 工分:2029
左箭头-小图标
......8楼&两栖战车应该向需要时加装浮过渡器材的方向发展.9楼&加浮渡器材只能用于陆地上的江河湖泊,在敌方威胁少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敌方拦阻火力强大时,就是靶子。在海面上两栖战车加浮渡器材,一方面车体庞大,航速更慢。另一方面,你想一下象99G这样的60吨级主战坦克,你要多大体积的浮渡器材才能让它浮在海面上。能经的起岸防火力打击么,能抵御炮弹掀起的涌浪么,能在海面上当半个小时靶子么?费这工夫,还不如用垂直起降的飞机把登陆人员送到纵深没有敌军防御的地段,打开登陆场后再用汽垫登陆艇快速把主战坦克送上陆地。不要闭门造车!10楼&不要任意扩大发挥!什么地方说是要把60吨的坦克加浮渡器材,再说了,这种加装浮游装置的方法早就有,还用得着你我跑来发挥?说得是两栖车辆采用加装办法!在海面上两栖战车加浮渡器材,可以得到阻力小的船型,航速应该是加快了.至于车体庞大,那也是对比条件下的说法,63A体积不庞大?都是体积庞大,不影响上岸作战性能的是不是更好一些?用垂直起降的飞机把登陆人员送到纵深没有敌军防御的地段?那是作战思路的改变,这里是谈两栖车辆设计,你不要搞错行情!不要瞎评论!把点子踩中是王道.11楼&算了,跟你这种榆木脑瓜子讲不到一起。全世界除了中国,己没有任何国家再研制和装备水陆两栖坦克。全世界除了中国以外,没有任何国家新研制的装甲战车要有求浮渡能力。美国研制的先进两栖战车现在己停止研制和装备。世界军事发展己说明了一切,就是有一些人死抱着二战的理念,永远在家里闭门造车,在他们眼中凡是不符合他想法的都是错误的。对于你这样的人,讲两遍己多,第三遍没时间理会你!14楼&全世界除了中国,己没有任何国家再研制和装备水陆两栖坦克。全世界除了中国以外,没有任何国家新研制的装甲战车要有求浮渡能力。因此中国要研制两栖车辆就要采用附加装置来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要在现在装置上通过附加装置实现两栖功能.世界军事发展己说明了一切,就是有一些人死抱着二战的理念,永远在家里闭门造车,在他们眼中凡是不符合他想法的都是错误的。呵呵,这句话说给你自己听还差不多,你瞧你给别人扣了多大的帽子?对于你这样的人,讲两遍己多,第三遍没时间理会你!呵呵,还是说给自己听更合适!俄罗斯估计在家里给小人打针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67269 工分:84367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7楼& 军事论坛里,现在对登陆战术了解的网友很少。现行的两栖登陆战术是垂直登陆战术。垂直登陆是指直升机平台由海上运载登陆部队向敌岸实施的机降突击行动。在现代条件下,美军针对垂直登陆具有速度快、不受地形限制等特点,提出在未来登陆作战中应改变以往平面登陆为主、垂直登陆为辅的做法,转为以垂直登陆为主,提高垂直登陆兵员比例,加大立体攻击力度,实施纵深立体进攻。美国《海军陆战队两栖作战手册》规定:第一登陆梯队以2/3的兵力用直升机或倾转旋冀飞机运送到敌抗登陆防御纵深,实施垂直登陆 。其余l/3的兵力从海上登陆。美军的登陆训练和实战均按手册规定实施 ,例如在一次登陆作战演习中,90分钟内上陆的8246名美军陆战队员中,搭乘“鱼鹰”倾转旋冀飞机和直升机实施垂直登陆的有4944人,占60% 。搭乘气垫登陆艇实施海上登陆的为3302人,占40%。…………………………………………………………………………………………………………………………全世界范围内,现役的水陆两栖坦克也只剩下中国海军陆战队和陆军部分两栖机械化步兵师有装备,在全世界范围内己属于淘汰装备。美军用的是汽垫登陆艇把海军陆战队的M―1主战坦克直接输运到滩头阵地,两栖突击车只装备自卫机枪或榴弹机枪,主要承担高速人员运输艇的任务,把海军陆战队员从登陆舰艇换乘两栖突击车到滩头。以中国的63A式水陆两栖坦克为例,储备的浮力只有12%,而且设计有误,63A式水陆两栖坦克头重脚轻,在海上浮渡时要在车尾加载沙袋等配重。63A式水陆两栖坦克车体己比主战坦克大一圈,正面装甲只能防14.5高机穿甲弹,加大防御能力的后果就是超重,63A式水陆两栖坦克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屋面泛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