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贫困户搬迁政策必须搬迁吗

汪洋:易地扶贫搬迁必须紧盯脱贫目标
【字体:大 中 小】打印本页
汪洋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题会议上强调
易地扶贫搬迁必须紧盯脱贫目标
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汪洋近日主持召开扶贫专题会议,研究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他强调,易地扶贫搬迁是生存条件恶劣地区贫困群众脱贫的根本措施,是新一轮脱贫攻坚的标志性工程,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盯脱贫目标,从实际出发,积极稳妥推进,切实做到搬迁一户、脱贫一户。
汪洋充分肯定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以来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取得的积极进展。他强调,易地扶贫搬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吃透政策、统筹谋划、有序推进。要按照“理顺机制、明晰目标、守住底线、确保脱贫”的要求切实做好下一步工作。理顺机制,就是要抓紧建立和完善省级投融资主体,并与市县项目实施主体做好衔接,形成顺畅的资金筹措、项目运作、贷款偿还、风险防控、监督检查等运行机制。明晰目标,就是要紧紧围绕搬迁群众脱贫这个目标来推进各项工作,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决不能为搬迁而搬迁。守住底线,就是要严格按规定落实住房建设面积和标准,避免因面积过大、标准过高增加贫困户负担,决不能让贫困户因搬迁而增加负债。确保脱贫,就是对搬迁贫困户不能一搬了之,要加强后续政策扶持,确保如期脱贫。
责任编辑: 黄林昊
国务院部门网站
发展改革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国土资源部
环境保护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
交通运输部
卫生计生委
原子能机构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安全监管总局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
知识产权局
发展研究中心
社保基金会
自然科学基金会
国防科工局
测绘地信局
煤矿安监局
南水北调办
地方政府网站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驻港澳机构网站
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
中央政府驻澳门联络办
驻外总领馆
驻外团、处
新闻媒体网站
中央电视台
中国广播网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中央企业网站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
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哈尔滨电气集团公司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中国铝业公司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
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
中国航空集团公司
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五矿集团公司
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
国家开发投资公司
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
华润(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港中旅集团公司[香港中旅(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公司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中国中钢集团公司
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公司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
中国轻工集团公司
中国工艺美术(集团)公司
中国盐业总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公司
中国中材集团公司
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
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公司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国中车集团公司
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
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公司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总公司
中国中纺集团公司
中国中丝集团公司
中国林业集团公司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中国国旅集团公司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
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民航信息集团公司
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
中国航空器材集团公司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黄金集团公司
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华录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华侨城集团公司
南光(集团)有限公司
珠海振戎公司
中国西电集团公司
中国铁路物资(集团)总公司
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有 关 单 位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
中央政府采购
国家域名注册管理网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版权所有: |
京ICP备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央视曝光云南扶贫搬迁村停建 贫困户寒冬艰难度日-安置点,李坤,建档立卡,贫困户,易地,扶贫办,威信县,扶贫,搬迁,脱贫,-中国频道-东方网
央视曝光云南扶贫搬迁村停建 贫困户寒冬艰难度日
  原标题:央视曝光:扶贫搬迁村竟停建了!云南威信贫困户寒冬艰难度日...  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发布,这是新春的一大重磅消息,文件发出一系列惠农政策,其中明确要求,进一步推进精准扶贫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确保2017年再脱贫1000万人以上。  这是在去年脱贫攻坚首战告捷,全年超额完成1000万脱贫任务的基础上,向贫困的再次宣战。但是,就在近期,《经济半小时》栏目也接到了一些贫困户的电话,说他们那儿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停滞不前,未能按预期顺利搬迁入住。扶贫工作为何会遭遇减速呢?《经济半小时》记者前往云南进行了调查。  扶贫搬迁房未能如期完工 安置点建设遭遇“各种难”  日,春节刚过,记者赶往云南省威信县簸火村。车子在山路上行驶了一个多小时后,到达了位于簸火村的坪上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安置点。远远望去,偌大的安置点上,没有正在施工的迹象,这些房屋有的建好了两层;有的门前贴好了瓷砖;有的则刚刚建起一层主体结构、没有安装门窗、没有任何装修。房屋里随意摆放的砂石和木板、屋外生锈的钢筋、泥泞的道路,看上去,这个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至今还没有完工。  事实上在日记者采访时,威信县簸火村党总支书记李坤称,根据县委县政府和镇里面的要求,号以前必须完成验收。  那么这个扶贫项目为何会遭遇减速?减速背后遇到了怎样的麻烦?项目涉及到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又能否如期脱贫呢?  威信县地处云南省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乌蒙山腹地,是一个集老、少、穷、山为一体的国家级贫困县。截至2015年年底,三分之一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共11499人都属于易地扶贫搬迁户。2016年,威信县启动易地扶贫搬迁,并提出到2017年要成为昭通市第一个脱贫摘帽县。簸火村坪上安置点就是其中一个易地扶贫搬迁项目,项目共涉及24户搬迁户,其中19户都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看到记者的到来,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说开了。  村民:刚开始,他们说12月31号必须完成。  村民:年底就建好,搬进去过春节,一直没建好。  《经济半小时》记者:在咱们这儿盖一层房子,正常的话需要多长时间?  村民:要不了多长时间的,这个就是半个月就能弄好,15天差不多。  记者:那这个为什么这么慢?  村民:他们就是不搞了,他们说不搞了就不搞了。  按照村民们的说法,在当地建这么一层砖混结构的房屋,快则15天,慢则两个月。而坪上安居项目从日正式动工至今,已经过去了近十个月。十个月的时间里,房屋仅仅建成了主体结构,就停滞了下来。没有门窗、没有装修,没有达到入住的条件,可梁明丽一家五口,大年初一那天,还是硬着头皮搬了进来。  村民梁明丽:没办法,老房子漏雨太厉害了。  目前在坪上安置点,像梁明丽一家这样仅仅装好门窗就入住的共有4户,可是屋里条件简陋、配套的公共基础设施也没有建好,这让他们的生活苦不堪言。  梁明丽:你看搬进来人家怎么住。下水道也没有,洗手间也没有,你说多麻烦。  安置点上没竣工的不仅仅是房屋,水、电、道路,这些由当地政府承担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同样尚未完成。因此,绝大多数的贫困户都还继续住在山上。我们决定跟着杨大相夫妻一起去山上的老房子看看。连日的雨水,道路变得泥泞不堪,大伙儿深一脚浅一脚地行走在山路上。  经过了一个多小时的跋涉,终于来到了他们的家。眼前这间破败不堪的木屋就是他们一家5口人生活的地方。夫妻俩一直居住在这间矮小、局促的屋子里。顺着梯子爬上阁楼,有一张床,这是12岁的杨成军睡觉的地方。再往上爬,是杨成慧、杨成凤姐妹俩睡觉的地方。几根木头做房梁,秸秆堆起来做屋顶,塑料布搭起来就是墙壁,脚下铺的则是一层薄薄的木板。  《经济半小时》记者:下雨的时候会不会漏雨?  杨成慧:会,这些都是漏下来的。  记者:冬天会冷吗?  杨成慧:冷,没有什么办法。  几年前,杨大相在一次干农活儿时摔断了胳膊,于是种地、照顾3个孩子的重担就全部落在了妻子张在飞身上。可是他们家只有不到两亩玉米地,山里又搞不了养殖,张在飞辛辛苦苦忙碌一年下来,只够一家人的口粮,额外的收入根本无从谈起。这次搬迁涉及到的1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家庭情况,都跟杨大相一家很相似。从山高坡陡的“坡上”搬到交通便利的”坪上”,是他们祖祖辈辈的期望。  半年时间就能脱贫致富?基层干部道出原委:其实就是个统计数字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在簸火村采访的时候,一谈起搬迁到山下的新房,贫困户们的喜悦之情都溢于言表。可是,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项目停滞不前?“易地搬迁”这个朴实而强烈的愿望为何迟迟不能实现呢?村民们反映就是没有钱闹的。记者在和贫困户沟通的过程中,他们无一例外的把停工的原因归结为:缺钱。  事实是否真的像他们所说的那样呢?在这份日威信县政府印发的红头文件上,关于建房补助资金,有着这样的表述:集中安置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补助资金4万元,并可享受政府贴息贷款6万元,共计10万元。然而村民表示他们实际上只拿到了两万块钱的补助和六万元的贷款。而且当初为了把这两万块钱发到他们手中,威信县罗布镇扶贫站站长袁从立和威信县簸火村党总支书记李坤冒了极大的风险。  原来按照当地建房补助资金的拨付方法,贫困户们必须先打起地圈梁才能拿到补助资金的50%,即2万元。可是初步测算下来,要想完成房屋的基础工程需要花费2万元左右,对于这些年收入不足2800元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来说,2万元无疑是个天文数字。没有钱就动不了工,整个安置点的施工进度就会受到影响。  当时,在扶贫资金使用的规定与贫困户缺少资金的窘境之间,袁从立和李坤私下里背着所有人,冒险给每户预支了现金两万元。为此还让村民按手印签下保证书,2万元钱只能用于启动建房资金不作它用。  这两万块钱解决了当时贫困户们当时面临的启动资金难题,却违反了建房补助资金的拨付流程,曾引发了项目领导小组成员之间一场激烈的争论。如今,十个月过去了,除了开工之初的两万块钱,剩余的两万块钱补助资金至今也没有到位。于是,关于最后这两万块钱的各种传闻开始在贫困户们中间甚嚣尘上。  村民梁明丽:他们有的说是要扣一万六,有的说要扣一万八,有的说是要扣两万,这个就是要从这笔补助这笔钱上扣的。扣出来以后我们就这个补贴都没有了。  这些说法到底是不是空穴来风?剩下的两万块钱建房补贴,他们究竟还能不能拿到?  李坤:之前说过的,就是按标准,就是像这样的地,含一千块的青苗费,就是三万三一亩,按你占地的平房来计算。  袁从立:一户大概就是一万六千左右。  原来,由于坪上安居项目安置的贫困户全部来自坡上村民小组,属于村组外易地扶贫搬迁,因此,按照威信县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安置点的土地费用要由安置群众自行承担。那么,扣除掉这笔硬性支出,坪上安置点的搬迁户最后得到的建房补助资金总额只有两万四千元左右。  这些贫困户给央视财经记者粗略算了一笔账,以一层120平方米的房屋为例,包括主体结构、门窗在内的费用,共计80199元左右。要想简单装修、达到入住标准,需要投入10万元左右。如果仅仅依靠两万四千元的补助资金、和六万元贷款,完成一层的建设都已经捉襟见肘,而事实上,根据簸火村坪上安置点最初的规划,每户则要求修建两层、共240多平方米的房子,投入高达近20万元,这个对于手里只有两万四千元补助资金、和六万元贷款的贫困户们来说,更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就在样,这个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陷入了绝境,可就在大家走投无路之时,两则政策信息似乎给事情又带来了新的转机。首先,根据 日,云南省政府一份《云南省易地扶贫搬迁资金政策的通知》,其中明确指出:建档立卡贫困户均补助标准为6万元。也就是说,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房屋建设补助金从4万增加到了6万。  同时,按照日,由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等部门研究起草的《“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方案》,中央补助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住房建设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要坚决防止盲目扩大住房面积。根据国家的这一要求,坪上安置点的住房标准又从二层变成了一层。  叫停二层、建房补助又提高到六万,按照常理,接下来的施工似乎应该步入正轨。但记者在坪上安置点采访的五天时间里,除了偶尔有零星的瓦匠在干活儿,大部分时间,这个安置点都安安静静的,看不到任何施工的迹象。那么,导致这个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始终无法一帆风顺推进下去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杨大发:弄不好的,那个贷款拿到之后就先还了一万多块钱欠账嘛,还要生活支出,就不够用了。  袁从立:这家人,我就晓得,他赌钱输了五千。  村民:没有,五百。  袁从立:不老实  记者:这个钱发给老百姓之后,具体他们怎么使用,政府有没有权力去监管?  袁从立:不能,他说你把他控制起来,他就要搞你,他没有自主权,他要去省里反映。  发放给贫困户的房屋补助资金和贷款是否需要管理?怎么管理?如何才能确保这笔钱全部如期用到建房上?记者在云南省各级易地扶贫搬迁资金管理办法上都没有找到。就这样,管理上的空白,让已经发放的资金和贷款在使用中出现了“跑冒滴漏”。而剩下还没有支付给贫困户的建房补助资金,按照资金拨付流程,要分别在房屋验收合格、入住,以及把山上的老房子拆掉、恢复耕地之后才能发放。手头没有钱,这些贫困户便选择了等待。  可是再拖下去,搬迁日期更加遥遥无期。一边是制度,一边是现实,时隔十个月,这样的难题又一次摆在了簸火村支部书记李坤的面前。  李坤:你为了监督它们把房子建好,你得搞好这个资金,要不然这个资金先发出去了,最后房子还修不好,到时候怎么脱贫,你就是追责,怎么追,你无法追责。矛盾重重。  而且按照目前移民搬迁房只能建一层的规定,簸火村又出现了新问题。120平米的房子,除去一间“利用率不高”、却是苗族“必须有”的堂屋、一间用于烤火、接待客人的客厅、以及厨房、卫生间,能够住人的房间就只剩下两间。以张在飞家的情况为例,夫妻俩住一间、两个女儿住一间、儿子就没了住处;如果家里三代同堂,就更住不下了,有的村民只能让孩子到原来山上的房子住。  好不容易通过易地搬迁在山下交通便利的地方拥有了新房、但由于“住不下”,还得返回山上居住,这是坪上安置点遇到的又一个窘境。而政策的“朝令夕改”,更让李坤和贫困户们都有些无所适从。  李坤:整个扶贫攻坚,应该说它没有一个完整的模式到现在为止讲。大方向是有了,大框架是有了,但是在综合实施过程当中,存在方方面面细节上的问题,从威信到我们下面,工程的设计模式,今天改,明天改。  按照威信县政府的最新规划,簸火村坪上扶贫易地搬迁项目推迟到了今年的6月30号之前必须完成搬迁入住。为了打破停滞的施工进度,村支书李坤决定行动起来,首先就要解决大规模用电的问题。可是4个月前,李坤就联系电力部门安装好的变压器,直到现在都不能使用,李坤有些着急,2月15号这天,他决定再到镇上的供电所跑一趟。但供电所说自己做不了主,还是要向上面反映。但坪上安置点却等不了了,李坤反复和对方沟通,希望能尽快解决安置点上的用电问题。  记者:你觉得6月30日能住进去吗?  李坤:必须,在时间上,确保6月30日是必须入住。  记者:如果6月30号没有如期入住呢?  李坤:那我的乌纱帽就保不住了。  按照《威信县年精准脱贫攻坚计划》,簸火村要在2017年实现脱贫出列。那么,即便这些贫困户能在今年的6月30日顺利入住新房,如何在仅剩的半年时间内就让这些贫困户彻底脱贫呢?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看到,在坪上安置点每排安居房的一侧,都有一块空地,这里的贫困户告诉记者,这是政府用来给他们发展养猪、养牛产业的圈舍。可记者十分好奇,即便是修了圈舍,半年之内就能彻底脱贫吗?村支书李坤向我们道出了他们的办法。  李坤:比如喂五头猪,最终的结果,五头,每头两千,五头一万,人均可以到两千,然后他房子装修完了以后,他可能半年的时间,就地务工。两个人每个月就是两千,然后他去半年,两个人就是多少钱,就是两万。  原来半年内快速脱贫,最终只能体现在数据的统计上,村支部书记李坤对这样的现状,极为痛心。这名常年工作在扶贫一线的基层干部告诉记者,真正的扶贫方案,需要因地制宜的灵活运用,把长远的事情,在眼下就规划清楚,为了扶贫成绩而扶贫的事情,真的不能在基层再继续下去了。  李坤:一年到一年半这个时间是可以保证的,但是这一年半的时间够了以后,它怎么办?政府的投入不是连续性的投入。是不是真通过这一次扶贫攻坚,这一户人就彻彻底底脱贫了?  如何才能重新盘活坪上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搬迁以后的产业到底该如何发展?记者也来到了威信县扶贫办,希望能进一步了解相关情况。办公室里的这位工作人员都告诉记者,进入扶贫攻坚的最后阶段,扶贫办的其他工作人员几乎每天都得下乡了解各地的进度,因此没有人能够解答记者的问题,而他本人并不是特别了解具体情况。当记者向这位工作人员索要一份威信县易地扶贫搬迁最新的实施方案材料时,他告诉记者,由于相关信息变动太多,很多数据不确定,因此无法提供。  威信县扶贫办工作人员:变动的非常多。  记者:变更多少次?大概的一个数字是多少?  威信县扶贫办工作人员:这个没有统计。这个多了,变动的次数多了。  记者:有20次?  威信县扶贫办工作人员:那就多了。现在很多数据不确定。  记者:什么数据不确定?  威信县扶贫办工作人员:像易地搬迁,市里面也没有统一的标准,以前是按人数,后面又改了要按户数,后面又要按人数,到底按人数。  记者:这个变动对咱们实际一线的扶贫工作会有影响吗?  威信县扶贫办工作人员:影响大了。  记者:哪方面的影响?  威信县扶贫办工作人员:比如说同一个表册,今天让你这样填,明天让你那样填,到时候你问乡镇的扶贫干部,你们报的是哪一个?他自己都不清楚,表册比较多,工作就比较乱,存在多重指挥的情况。  记者:像这种情况会直接应该扶贫搬迁一线工作的进度吗?  威信县扶贫办工作人员:会。  半小时观察:脱贫攻坚时间等不起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全国还有5000万贫困人口,到2020年一定要实现全部脱贫目标。这是他当前最关心的事情。近年来,国家把精准脱贫工作放到了重中之重的位置、投入前所未有,但今天的节目我们看到,在一些地方,投入的增加并没有带来相应的效果,扶贫项目超期延期、停滞不前,虽然有多重原因造成,但究其根源,还是因为政府部门不做周密的计划安排,政策朝令夕改;出了问题又不及时解决,就连通电工作等了四个月都等不来依然没有主管部门出面协调。  中央、省、市出台了一系列扶贫政策,但如果解决不好‘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再好的政策都会浮在空中,难以落地。我们希望威信县扶贫部门尽快行动起来,解决坪上安置点遇到的方方面面难题,让贫困户早日搬出大山,脚踏实地发展产业,真正过上小康生活。秦小国江村调研:易地扶贫搬迁要特别注重贫困户 后续产业发展问题发布时间: 08:36:47 来源:红网双牌站 作者:朱万飞
卢小花 编辑:spnews
  5月2日,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秦小国轻车从简,带领县易地扶贫搬迁负责人,到江村镇调研视察了江村镇花坪柑橘场和江村渔场两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每到一个安置点,秦小国都认真查看工程建设情况,询问工程施工中是否存在问题,并一再叮嘱乡镇负责人和工程施工方依法依规、抓紧时间,在确保工程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工程进度,确保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顺利完成。
  调研中,秦小国特别强调了两个集中安置点的贫困户搬迁后的后续产业发展问题,要求镇里必须完善好规划,落实每一位易地搬迁贫困户的产业扶持措施,让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让他们搬迁后的生计无后顾之忧,做到让群众满意。(朱万飞、卢小花)易地移民搬迁档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易地移民搬迁档案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7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贫困户脱贫的必须指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