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棚户区改造名单保留区为什么不给产权

乌海市棚改:城区中心位置留给百姓|棚户区|住房_凤凰财经
乌海市棚改:城区中心位置留给百姓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乌海市棚改:城区中心位置留给百姓如果说棚户区改造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的话,那么矿区的棚户区改造可以说是难题中的难题。原有土地难以利用、异地搬迁、安置人口需要就业培训,这些问题无不考验着政府的智慧。投入资金232亿元,15万多棚户区居民搬进了新居,这是内蒙古乌海市棚户区改造的答卷。小康不小康,关键在住房尽管已经搬进乌海市海勃湾区依林佳苑社区1年多了,65岁的董永胜有时候仍然觉得自己像在“做梦”。老人原来一直在海南区老石旦矿区棚户区居住。棚户区有多苦,矿区人深有体会——“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房子超过90
如果说棚户区改造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的话,那么矿区的棚户区改造可以说是难题中的难题。截至目前,乌海市累计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房和棚户区改造房103151套,基本建成77946套,有56363户棚户区居民、共计15万多人搬进了新居。
原标题:乌海市棚改:城区中心位置留给百姓如果说棚户区改造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的话,那么矿区的棚户区改造可以说是难题中的难题。原有土地难以利用、异地搬迁、安置人口需要就业培训,这些问题无不考验着政府的智慧。投入资金232亿元,15万多棚户区居民搬进了新居,这是内蒙古乌海市棚户区改造的答卷。小康不小康,关键在住房尽管已经搬进乌海市海勃湾区依林佳苑社区1年多了,65岁的董永胜有时候仍然觉得自己像在“做梦”。老人原来一直在海南区老石旦矿区棚户区居住。棚户区有多苦,矿区人深有体会——“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房子超过90%,人均住宅面积不足15平方米,没有暖气、没有燃气、平均200多人共用一个旱厕。”“冬天要打炭,生火,夏天赶上连雨天,家就不像个家了,房子漏雨接了一桶又一桶。一次,下了大暴雨。半夜房子里进了齐腰深的水……”想起以前的生活,董永胜至今仍心有余悸。“夏天怕雨,冬天怕雪”。72岁的周宝玉在乌达区苏海图矿区棚户区生活了30多年:“冬天受冻不算啥,关键是怕积雪,因为害怕积雪压塌房子,得及时爬到房顶上除雪,把雪铲到院子里,再从院子里铲到巷子里。”周宝玉的工作地点在400多米深的矿井里,四处是黑黢黢的矿石、煤渣,“每天几乎见不到太阳”。下班回到家,全家4口人挤在一间自建的土坯房里,连着炕头的灶台把墙面熏得漆黑。在苏海图这个曾经有上千人的国有大矿中,周宝玉曾是著名的技术能手。但直到1997年退休,他始终住在一间破旧潮湿的小平房里,从没有机会搬离。在乌海市,像周宝玉这样生活在棚户区里的居民有6万多户。乌海市是内蒙古自治区西部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经历了先有矿、后有市的发展历程,长期依矿而建形成了一边高楼大厦,一边棚户连片的城市二元结构格局。五虎山、梁家沟、教子沟、公乌素,这些曾经为国家、自治区的经济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老矿区早已变得破旧不堪。在收入水平上,矿区居民也与城区居民存在较大差距。以海勃湾区为例,那里的棚户区家庭年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达3859户,占棚户区总户数的59%;1.1万余人无固定工作,占总人口的62.3%。简陋拥挤、收入水平低还不是棚户区的全部。受堆积如山的煤矸石和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以及煤田自燃的影响,棚户区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恶劣。另外,乌海市100平方公里采煤沉陷区与采空区引发的地面塌陷,也严重影响着棚户区居民的生活。为彻底改善棚户区居民居住环境,乌海市从2007年开始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涉及工矿棚户区3大片17小片的煤矿和国有工矿棚户区居民6.6万户、近20万人,超过城市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搬到这边,生活条件好,尤其是空气好。”董永胜现在住的是一个90多平方米的两居室,说起这个刚刚住了一年多的新居,董永胜高兴地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2012年,董永胜搬进了这套新房,当时的价格是每平方米2600元,其中65平方米以内,政府每平方米补贴300元,董永胜所在的单位神华集团乌海能源公司每平方米补贴400元。董永胜说,“要让我买商品楼房这一辈子都买不起”。记者了解到,2012年乌海的价格每平方米近5000元。董永胜要的是带电梯的高层楼房,价钱要稍微贵一点,他的一些老邻居有些是搬进了不带电梯的步梯楼,每平方米仅1250元,一套65平方米的房子,除去补贴,棚户区的居民拿3万多元就住进了新楼房。异地搬迁,把城区中心位置留给老百姓“乌海棚改,最大的特点是异地搬迁。”乌海市房产管理局副局长郝利平介绍。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乌海矿区绝大部分区域已成为采空区,基础设施差,环境恶劣,既无产业支撑,也不适宜居民居住和就地改造。周宝玉位于苏海图煤矿的平房已变成一片废墟,只能规划平整,恢复植被。周宝玉说,房子下面就是采空区,随时有塌陷的可能,已经不适合人居住。“乌海市的大多数矿区棚户区,底下大多数都已经成了采空区,不具备商业开发价值,棚户区改造全部实施异地搬迁,就是把所有的矿区居民全部搬入基础设施条件好的新建社区。”郝利平说。一边是大量的采煤沉陷区,不能通过商业项目开发变成资金;一边又是作为国家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区域面积仅有1754平方公里。对于乌海市来说,资金和土地无疑是棚户区改造过程中最大的难题。乌海市委书记侯凤岐说:“在加快发展中,既要看经济数据,更要看百姓表情。我们在推进棚户区改造之初,就从群众切身利益和城市长远发展出发,决定实施跨区域搬迁改造和异地搬迁改造,努力还上经济欠账,补上民生短板,让市民都享有现代化的居所,享受现代化的文明生活。”记者在乌海看到,矿区棚户区改造异地搬迁的住房基本都是在城市中心区中心地段。一路之隔的商品房现在卖到每平方米5000多元,而另一边棚户区安置房扣除各项补贴,多层的步梯楼价格是每平方米550元,带电梯的高层楼是每平米不到2000元。让老百姓住得起、住得好、住得安心董永胜所在的依林佳苑社区A区绿荫蔽日,还有文化广场、喷泉、雕塑,周边拥有三个高标准的公共站点,还有大型的幼儿园、医院和学校,是一个有4007户居民的大社区,这些居民都来自矿区棚户区。截至目前,乌海市累计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房和棚户区改造房103151套,基本建成77946套,有56363户棚户区居民、共计15万多人搬进了新居。对棚改群众来说,以往居住在矿区,生活支出成本低,搬入安置区生活,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有了大的改善,但支出成本也相应增加,需要缴纳水、电、暖、气、有线电视、物业等费用。根据测算,户均每年需增加生活开支3625元(按每户65平方米计算,水费400元;电费600元;供暖费1065元;煤气费600元;有线电视360元;物业费600元)。侯凤岐认为,棚户区改造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仅是建房和住房问题,还涉及其他一系列急需解决的问题。大量的棚户区居民搬入城区后,政府需要建设水、电、暖、气、道路、桥梁等配套基础设施,需要加大学校、医院、社区、公园、公交等公共设施投入力度,还需要解决医疗、社保问题。另外,棚户区居民搬入城区后虽然生活环境改善了,但还需要从产业发展的角度保障就业,促进就业。因此,如何让老百姓住得起、住得好、住得安心,这是乌海市的决策者们在推进棚户区改造中一直思考的问题。近年来,乌海市通过中央专项补助、神华集团补助、市区两级政府财政投入以及银行贷款、发放城投债券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232亿元,在所有安置区都建设了学校、医疗机构、公园广场、社区服务中心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市里还针对搬迁居民的实际,出台就业帮扶、社保统筹等相关政策,对因搬迁造成暂时失业的给予免费就业创业培训,并提供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4050”人员;将棚户区搬迁居民纳入社会养老保险统筹范围,只要缴纳一定比例的养老保险金在达到退休年龄后即可按月领取养老保险金;对于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及时予以参保。乌海市政府主导建成的27个棚户区安置小区,一律按照每平方米0.35元的标准收取物业服务费,远远低于全市多层住宅0.6元/平方米的平均水平,不足部分由市、区两级政府补贴。像董永胜、周宝玉这样的企业退休人员每年还可以享受到1380元的取暖补贴。通过一系列保障措施,搬迁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真正实现了安居乐业。(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robot]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2208330
播放数:2690160
播放数:283655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官方!#乌海市棚户区改造征收补偿协议开始签约_乌海街头巷尾-爱微帮
&& &&& 【官方!】乌海市棚户区改造征收补偿协议开…
今日头条说到大拆迁,《天方地圆》是以咱自己的口吻来聊这个事,现在一起看看官方怎么说:信息发布及合作请联系小尾个人微信号:★3月26日,在经过入户征询意见、公示补偿协议等标准程序后,乌海市海勃湾区长青西街北一街坊开始签订房屋征收补偿协议。当天上午9点,征收现场办公室内人头攒动,墙壁上张贴了关于回迁房屋的示意图。有的居民围着公示墙挑选着自己可心的房子,有的居民与工作人员交流签约细节。有意向的居民逐个和工作人员核对着房屋最后的补偿金额,并在补偿协议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据悉,两天内共有45户签订了房屋征收补偿协议,其中有44户选择了回迁户型,1户选择了货币补偿。长青西街北一街坊的征收工作是《内蒙古自治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出台以后,海勃湾区正式签约的第一片区,涉及征收户86户,计划安置于月星家居北的高层电梯楼,该片区拆迁后计划建成城中水系二号公园项目。★目前,随着海勃湾区棚户区改造工作的顺利开展,部分平房片区已经基本完成居民入户调查,在海勃湾区最先开展入户调查的新华西街南一街坊,居民对房屋征收政策就很满意。居民&这个地方出进不好,卫生又不好,现在倒水,挖煤,挖灰就是不方便。这么大岁数了,我们也喜欢把这个地方以旧改新。居民&对棚改的看法,我早就同意拆了,我想买房买不起,给点退休金够生活了,国家现在的好政策住楼房呢,冬天暖和又不用烧火。咱们应该享受,你还上哪找去。提到棚户区改造政策,居民同样很赞成。居民告诉记者,家里两代人曾在旧窑洞房里住了三十几年。这不足40平的窑洞房距今有六十多年的历史了,由于建设年代早,再加上饱受风雨侵蚀,已无法居住。没办法几年前她就搬了出去,如今三代六口人只好选择租房。居民:住这个房子当时又冷,家里得烧火墙,烧炉子,下雨从家里头露,冻的我,生一身病,在家里睡的腰也疼,露雨,没有采光。后来就去我姐那租的房子。新华西街南一街坊的平房大多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还有几栋和居民家一样的旧窑洞。房屋以砖瓦结构为为主,也有部分土坯房。由于年久失修,有些平房成了危房,居民一直盼望通过政府征拆改善居住条件,今年这里被纳入到棚户区改造范围内,3月初工作人员通过张贴房屋征收意见,入户调查宣传等途径,让百姓了解棚户区改造政策,得到90%以上居民的认可,征收工作进展顺利。征拆工作人员:该片区涉及被征收户210户,计划安置于新兴商城西,就是我们的维多利项目高层电梯楼。具体的补偿方案有三种供老百姓选择:以产权登记处登记的房产证为单位,第二种就是产权调换,房屋沿高达到2.2米有产权证的,可以每平米置换到1.3平米;无产权证房屋也达到2.2米以上的,是1:1置换。再一种就是货币化安置。居民:拆了平房住楼房,让我们尽快住进新楼房里,下水道、卫生间都有,挺好的。希望能让我们尽快住进新楼房里面。海勃湾区征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市计划对海勃湾区27个平房片区实施棚改,第一批10个平房片区入户调查工作进展顺利,这将便于推动下一步的棚改计划,同时有利于推动城市发展。征拆工作人员:此次棚改涉及15000户的居民,通过此次大面积的棚改,可以让老百姓告别低矮破旧的平房,住进宽敞明亮的楼房,不仅改善老百姓的居住环境,同时也为我市的城市转型提质创造条件。 &居民:我们乌海市已申报文明城市了,就是平房居住的人生活各方面条件不太好,这样的话,乌海市这做挺好的,因为我爸妈,爷爷奶奶确实感觉到住楼房好,感觉住楼房各方面条件都挺好,我觉得现在的生活水准应该达到这样的才对。信息来源:乌海新闻、活力海勃湾、乌海电视台信息发布及合作请联系小尾个人微信号:和十万乌海青年共同发现城市的美好!主编微信:转载乌海街头巷尾原创内容必须注明出处,违者必究!微信号:whjtxw↑↑↑长摁二维码自动识别关注▼点下面“阅读原文”获得更多精彩内容!
点击展开全文
悄悄告诉你
更多同类文章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阅读原文和更多同类文章
可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后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介绍乌海好吃小店、好玩儿新去处、招聘信息、民生政策和各类消息爆料】 【底部菜单可查询公交、火车、社保、应急电话、入学划片等】 【免费发布招聘信息、读者求助信息】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进入
删除,或发送邮件到 bang@ 联系我们,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棚户区改造安置房产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