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中越商贸素志商贸公司法人代表是谁

邯郸市永冠商贸有限公司 专营(咖啡机 奶茶 果汁现调浆 )
邯郸市永冠商贸有限公司 经销批发的咖啡机、奶茶、果汁现调浆、可乐现调机、冰淇淋粉、现调机、咖啡、果汁粉、五谷杂粮粉、进口咖啡奶茶畅销消费者市场,在消费者当中享有较高的地位,公司与多家零售商和代理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邯郸市永冠商贸有限公司经销的咖啡机、奶茶、果汁现调浆、可乐现调机、冰淇淋粉、现调机、咖啡、果汁粉、五谷杂粮粉、进口咖啡奶茶品种齐全、价格合理。邯郸市永冠商贸有限公司实力雄厚,重信用、守合同、保证产品质量,以多品种经营特色和薄利多销的原则,赢得了广大客户的信任。
主营产品:&&&&&&&&&&&&&&&&&&&&
联系人:赵鹏磊先生(销售部总经理)邮编:056001地址:中国河北邯郸市邯山区春风小区6号楼1单元7-28号传真:86联系电话:商铺:
广告经营许可证:豫B2-|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您好,欢迎您访问邯郸市政府网站!
&&&&&&&首页&-&&政务公开&-&&计划规划&-&&总体规划-&
邯郸市政府门户网站
www.&&日&&来源:
【字体&&&】&&
邯郸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
(1996?1)
年是跨越世纪、开创我国现代化建设新纪元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我们将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和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和第三步战略目标。按照这一要求,制定邯郸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个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
一、“九五”和到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二、跨世纪的机遇和挑战
三、主要任务和基本目标
四、区域布局和基础设施
五、产业结构和发展重点
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七、主体战略
八、政策措施
一、“九五”和到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八五”以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抢抓机遇,加速发展,国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国民生产总值提前五年实现了翻两番的奋斗目标。
1.国发经济持续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1995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实现256亿元,比1990年增长77%,年均增长12%。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分别为6.1%、14.2%和19%,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协调,结构由1990年的23.7:46.2:30.1调整到21:46.8:32.2。农村经济全面发展,1995年粮食总产量达到326万吨,棉花总产12亿元,年均增长47.9%。工农业实力进一步增强,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均比“七五”末有较大增长,其中生铁增长223%,铁矿石增长134%,钢增长111%,钢材增长152%,水泥增长78%,棉纱增长46%,化肥增长60%,日用陶瓷增长178%。财政收增长较快,1995年地方财政收达到9.66亿元,比上年增长29.9%。
2、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各项改革有了新的进展。“八五”以来,我市各项改革全面展开,逐步深化,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农村经济承包任制进一步深入,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逐渐得到确立,政府行为逐步向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转变,各种经济成份全面发展,非国有制经济成为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围绕企业这个中心环节,我市采取了转机建制措施,筛选了20家企业作为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试点,设立了股份制公司改革试点企业7家。与此同时,住房制度和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展开,财税、金融、外汇、投资、价格、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改革全面启动。
3、利用外资步伐加快,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八五”期间实际利用外资2.3亿美元,是“八五”前累计利用外资的4倍多,建成三资企业201家,比“八五”前累计的15家增长12倍多。对外贸易增强,出口渠道拓宽,1995年出口总额完成1.2亿元,比上年增长87%,由上年的12个国家和地区增加到33个。与4个国家的城市和地区结为好城市。对外经济技术协作进一步加强。
4、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八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269.88亿元,年均增长44.2%,平均投资率29%,新增固定资产200亿元,随着一批基建、技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经济实力和发展后劲行到增强。新增灌溉面积28.4万亩。新增煤炭524万吨、洗煤260万吨、装机容量24.1万千瓦、棉纱11.6万锭、棉布织机2745台、铁126万吨、钢54.5万吨,生产能力大大增强。新增市内程控交换机容量12.7万门,通车里程828公里,城市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
5、科技教育成效显著,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八五”期间,我市共安排科研项目846项,完成514项,推广先进科技成果70项次,增加效益7.8亿元。工农业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2%。教育事业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办学取得较大进展。基础教育明显加强,初等教育基本普及,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都在99%以上。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青壮年非文盲率达到98.6%。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1%以内。文化、卫生、体育、广播电视、档案、环保等各项社会事业也都取得了长足发展。
6、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增长,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1995年城市居民人均生活费收达到3481元,年19.6%。农民人均收1591元,年均增长24.3%。南大堡蔬菜市场、武安摩托车市场、永年标准件商城等一大批市场初具规模。新增商业网点79个,改建和新建邯山、赵都、万达、天民等大型商场,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88.6亿元,年均增长21%。城市人均居住面积达到7.2平方米,农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
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一是思想解放的程度不够,特别是企业结构层次低,原材料、初级产品多,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尤其是名优特新产品少,工装设备水平落后,技术投入不足,企业组织结构,集团化、专业化程度低。三是县域经济比较薄弱,农村经济结构低度化,乡镇企业发展不快,大县与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矛盾突出。四是固定资产投入不足,经济发展自我积累能力弱,新上项目少,发展后劲不足,五是综合科技实力不强,劳动者素质较低。
二、跨世纪的机遇和挑战
今后一个时期,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环境和持续稳定发懈的国内环境将为邯郸的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
1、国家开发开放战略的调整和投向重心由沿海向内陆的转移,使我市的区位优势更加充分地得以体现。我市是晋冀鲁豫接壤地区的中心城市,又是内陆京广线的重镇。随着京深高速公路、邯济铁路和邯郸飞机场的开工建设,邯郸市作为晋冀鲁豫接壤地区的区域交通枢纽、通信枢纽和经贸中心的地位将更加突出和重要。国际国内区域经济格局的这一系列变化趋势,将是邯郸充分发挥自己的区位优势、经济优势和组织好跨世纪发展的大好机遇。
2、国家产业政策向基础产业的倾斜和外资投向逐渐转向回报率稳定、持久的能源、等基础性行业,将为我市传统改造注入新的活力。我市是全国的煤炭基地、铁矿石和钢铁生产基地、纺织工业基地和八大瓷区之一,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又是华北电网的核心。随着邯峰电厂等一批基础产业项目的相继上马,将对我市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对于全省乃至全国资源、能源“瓶颈”制约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3、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产业结构的转移重组,为我市产业结构演进升级带来新的机遇。随着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和产业政策作用的进一步增强,生产要素将更多地流向资金技术密集型的高附加值和高新技术产业,市场需求层次将不断提高,对产业结构升级也将产生持久的拉动作用。这些都将有力地推进我市产业结构升级进程,使我市市场潜力大、产业关联度强、技术含量高的煤化工、精细化工、生物制药、绿色食品、信息等待业形成规模,并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从而对整个经济产生强劲的推动作用,推进全市经济在更高层次上加快发展。
4、八十年代以来的经济建设奠定了进一步发展的雄厚物质基础。通过十几年的努力,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对外开放打开了新局面,综合经济实力得以增强,产业结构初步调整,城市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大大改善。综合分析,我市支撑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和基础条件具有一定的潜力,今后15年国民经济可保持持续快速增长。
5、1995年召开的市五次党代会,按照省委领导对我市提出的要求,明确提出了“第二次创业”和“建设经强市”的奋斗目标,全市上下形成共识、思想统一、步调一致,加快经济发展的氛围浓厚,这必将为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在看到上述有利条件的同时,还要正视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一是从总体上看,全国宏观形势“九五”开局偏紧邯郸将继续面临与全国同样的高物价压力,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转机建制与改造、劳动力转移、城市建设等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将使奖金短缺矛盾更加突出;二是国内各地经济发展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城市间的竞争更趋激烈,特别是周边地区和省内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都将对我市加快发展提出有力的挑战;三是随着国内市场的进一步放开,邯郸传统优势产业的传统市场面临着剧烈冲击。新兴来自其它发展较快的城市的挑战。
综上所述,处于世纪之交的邯郸,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善于把握机遇、抓住机遇、才能发挥我市优势,克服不利因素,新的挑战,赢得发展机遇,实现预期目标。
三、主要任务和基本目标
(一)指导思想
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总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贯彻“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基本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大力推进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全面“科教兴市”和开放带动两大主体战略,切实抓好农业和国有大中型企业两大重点,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平抑物价,繁荣市场,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促进国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主要任务
根据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我市实际,今后15年邯郸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形成与国际经济紧密融合的对外开放格局:回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培育现代化产业结构体系,力争经济发展整体素质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和全民素质,实现人民生活由小康向富裕目标迈进;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形成晋冀鲁豫接壤地区的经贸中心,把邯郸建设成为实力雄厚的现代化经济强市。
(三)指导方针
实现上述主要任务,要遵循以下指导方针: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观念,强化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效益意识和人均意识,充分发挥国民经济增长的潜力,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国了经济快速增长。
--坚持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回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发展市场体系,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增强经济发展的微型机和活力。坚持开放带动战略,拓宽经济发展的空间。
--坚持把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放在突出地位。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优化资源配置和结构调整中的基础性作用,集中力量在加强基础产业、培育主导产业、启动新兴产业等方面实现重点突破,向结构升级要速度、要效益。
--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把经济建设切实转移到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轨道上来,啬经济发展中的技术含量。
--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扬民主,健全法制,反腐倡廉,保持社会稳定,全面提高人民的思想首先水平。
(四)基本目标
“九五“期间我市国民经济的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为:
1、经济总量指标。到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50亿元,争取630亿元,五年平均增长15-18%,比1980年翻三番,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6700元,争取7700亿元,比1980年翻2.6-2.8番。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100-110亿元,年均增长7-9%;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250-280亿元,年均增长16-19%;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90-220亿元,年均增长18-22%。地方财政收达到18.6亿元,年均增长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累计达到750亿元,年均增长15%,平均投资率保持在34%左右。累计实际利用外资9亿美元,年均增长30%。2000年出口总值达到5-6亿美元,年均增长33-38%。
2、结构调整目标。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八五”末的21:46.8:32.2调整到2000年的15:48:37,劳动力就业结构由53:25:22调整为44:30:26,城镇化水平达到40%。
3、技术水平和效益目标。到2000年工业、农业科技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55%和45%以上,社会劳动生产率平均每年提高10%,主要工业产品按照国际标准组织街道,产品销售率达到98%以上,万元国民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降低3%。
4、人民生活。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逐步向富裕型迈进。到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达到7200元,年均增长15%,城市人均居住面积达到8.8平方米。
5、社会发展目标。到2000年,九年义务教育,城区和经济发达的城镇普及九年教育,城区和经济发达的城镇及高中阶段教育,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总人口不突破825万人。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在全面实现“九五”目标的基础上,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2010年,邯郸经济和社会将发生巨大变化。
经济实力雄厚。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700亿元,年均增长12%,在2000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半。产业结构基本实现合理化、高级化,农业形成产业化、专业化、化新格局,工农业基本完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化转变,功能完善的第三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三次产业比例调整到8:48:44。
经济机制健全。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体系发育成熟,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宏观管理灵活高效。经济发展的外向度较高,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基础设施完善。形成开放式、立体化、快捷畅通的交通通信网络。城镇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完善,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农村城镇化,市区集聚、辐射和带动功能更强,县(市)驻地和重点建制镇发展为规模适度的中心小城市,形成布局合理、大中小配套、功能完善的城镇体系,城镇体系,城镇化水平达到50%左右。
物质生活富裕。人民生活更加宽裕,达到小康更高阶段,吃、穿、用等生活资料更加丰富,住房和交通条件明显改善,城市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2.5平方米,农村居住条件明显改观。文化、体育、旅游、娱乐设施完善。卫生保健体系健全,城乡环境优美。
社会文明进步。建立起多形式、多层次的现代教育体系,人口素质明显提高,政府廉洁高效,民主法制健全,治安秩序良好,社会首先高尚,精神生活充实,人民安居乐业。
四、区域布局和基础设施
(一)区域布局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强化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以提高规模效益和产业的高效重组、转移和升级,不断提高资源配置的整体效益,其基本思路是:实行点线面相结合,产业聚集升级与辐射扩散相结合,按照“三、三、二”的框架,构筑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城镇市局合理、功能互补的现代化城镇体系。
1、三大经济类型区
--中部高新技术区。包括市区三区及邯郸县。这一区域工业相对发达,是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是全市的“龙头”。重点是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开发和第三产业发展,抓好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同时,有重点地改造开发中央商务区和中心商业区。纺织、钢铁、化工工业区及高新技术开发区。
--西部资源开发区。包括峰峰矿区、武安、涉县和京广线以西的永年、磁县、围绕矿产资源和现在工业基础,大力发展冶金、建材、陶瓷、电力、煤炭和非金属矿等产业,加快产品升级和延伸,积极发展林、畜产品深加工。加快工矿集中区和城镇的建设步伐,带动资源开发和山区脱贫致富。
--东部高效农业加工区。包括京广线以东10县和永年、磁县东部。在稳定提高粮、棉总产的基础上,实现农业产业,面向国内、国外两大市场,大力开发多种经营和农业产业化,面向国内、国际两大市场,大力开发多种经营和家农副产品深加工,积极发展乡镇企业。县办工业和第三产业。加快现有城镇建设步伐。
2、三个层次的城市体系
--中心城市。即邯郸市区,是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核心。中心城区全面实施“退二进三”,加速老城改造步伐,完善基础设施,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形成以人民路为轴心的中央商务区、以和平路为轴心的中心商业区和以中华北大街为轴心的政务管理区。形成以金融、贸易、科技、信息、综合管理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密集区,中心城区外围重点建设纺织、钢铁、化工、陶瓷、建材五大工业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罗城头高教区。突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努力培育一批高技术、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的大型企业集团和综合商社。建成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生活方便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卫星城。武安市、彻卣颉⒋胖菡蛞荼镜鼗『捅讣兄氐愕匚珊头⒄共皇屎喜季衷谥行某鞘械牟泛筒担怀龈髯蕴厣嘤鞯疾担炕鞘凶酆戏窆δ埽銮糠浜痛饔茫鸩酱锏街械瘸鞘泄婺#晌行某鞘械奈佬蔷们! 。〕钦颉P〕钦蚪ㄉ枋羌涌斐钦蚧痰墓丶方冢彩俏膳┐迨S嗬投Φ闹魈濉R虻刂埔耍侠砉婊俳缯蚱笠迪蛐〕钦蚓奂纬汕蚬婺!W帕ψプ〗煌ā⒂实纭⒅行∩桃导白ㄒ岛妥酆厦骋资谐〗兄氐阃黄疲拐獬晌┮瞪姆窕亍⑴└辈芳⒒亍⑾缯蚱笠导庸せ睾团┟裎镏省⑽幕钪行摹
3、两条经济走廊
以107国道、邯济邯长铁路和309国道为轴线的两个产业聚集带,是我市经济发展的增长轴。要充分发挥已经形成的产业优势,带动全市经济的发展。
--107国道经济走廊。实施107工程,形成以纺织、冶金、化工、电力工农业和商贸服务业为特色的产业聚集带。要以科技为先导,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动力,重点向产业高级化和现代化发展,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着力培育大规模、高技术、高效益的大型企业集团,形成“龙头”企业。努力开发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出口创汇、节能低耗的名牌产品。
--邯济邯长铁路和309国道经济走廊。随着邯济铁路的建成运营,邯济邯长铁路将成为横贯晋冀鲁三省的东西铁路运输干线,对沿线的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要制定相应的产业发展政策,农业上着重建设粮、棉、油、林果等农副产品基地,发展创汇农业和“两高一优”农业。工业上重点培植建材、陶瓷、煤炭及其深加工、非金属矿综合开发利用和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形成规模效益,带动沿线地氏经漳发展。
(二)基础设施
按照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先行的原则,加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提高综合服务功能,为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创造良好的硬环境。
1、交通运输。集中力量建成一批高等级、高标准的主干道和大通道,加强运输生产的管理和调控,提高通行能力和辐射功能,形成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现代化、立体、快速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
公路。以京深高速公路为依托,形成“五纵五横”高标准的公路网主骨架,快捷的公路网络.突出搞好京深高速公路邯郸段建设,1997年建成通车。309国道邯郸至馆陶段汽车用线,1996年底完成。“九五”前两年,重点建设磁峰线、邯大线邯郸至魏县段、邯临线、邯武线、曲魏线和魏磁线等。106国道、沙曹线、茶临线和涉左线,力争2000&年前完成。到“九五”末,建成调整公72公里,一级公路50公里,二级汽车专用线228公里,二级公路529公里。全市通车里程达到6000公里。
铁路。重点加快邯济铁路建设,争取1996年开工建设,1998年建成运营。完成邯郸路枢纽改造工程,修建邯郸段电气化改造工程,做好邯长复线改造项目前期工作,争取1997年开工建设。
机场。加快邯郸机场扩建工程步伐,探索股份合作、引进外资等筹资方式,力争尽早建成试飞投入运营。
2、邮电通信。围绕建设现代化通信网络,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实现传输手段数字化、电话交换程控化、邮电业务微机化、信函分检机械化。建设邯郸第二长途枢纽大楼和邮区中心局。在发展可视电话、DDN网、分组交换网基础上,抓好智能网、窄带数字综全业务网、数字同步网等建设。到2000年,市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42.9万门,电话普及率7.6%,长途自动交换机3.54万路端,农话交换机容量34.5万门,邮电业务总量8.1&亿元,年均增长33.5%。乡镇以上市镇全部开通国际直拨。
3、水资源及水利建设。水资源是对邯郸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瓶颈”制约因素,“九五”期间,要把解决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摆到全局性、战略性的位置,加快现有水资源的综全开发利用,进一步搞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供水要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以节约为主的方针,积极抓好城市供排水设施建设,提高供水能力。农业用水要积极推广旱作农业,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断续搞好东武仕、青塔、口上水库的除险加固和排灌渠系配套及河道治理工程,搞好南水北调整前期工作,力争1997年实施我市配套工程。在产业布局上,严格限制高耗水产业,积极采用节水先进技术和工艺,搞好水资源综合利用,提市水资源利用效率。
五、产业结构和发展重点
产业发展要以市场为导向,加快两个转变,巩固强化第一产业,调整提高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由适应性调整转向战略性调整,形成技术先进、基础稳固、主导明显、相互协调整、高效运行的现代化经济结构体系。
(一)农业和农术经济
农业和农村经济总体思路:围绕实现农业强市的总目标,坚持以小康建设统揽农村工作全局,加快发展高效农业和乡镇企业,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确保农产品稳定长和农民收入的不断加,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到2000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220亿元,年均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年均瘟长15%。分期分批建成小康村、乡(镇)和小康县,全市进入小康行列。
1、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发展“两高一优”农业
种植业。稳定粮棉面积,主攻单产,提高总产。加强基地建设,实现规模种植。积极发展瓜果蔬菜,提高种植效益。粮食,种面积稳定在1150万亩,抓好永年、临漳、大名、魏县四个粮食基地建设,建成“双千田”180亩,“吨粮田”200万亩。到2000年粮食产量达到400万吨,年昀长4.2%;棉花,播种面积稳定在260万亩,抓好邱县、肥乡、曲周,成安四个棉花基地建设,扩大低酚棉种植面积,建成高产棉田100万亩,到2000年棉花总产量达到15万吨,年均长4.5%;油料,播种面积保持在&45万亩,抓好大名油料生产基地建设,到2000年油料总产7万吨,年均增长5.4%;瓜果蔬菜,种植面积50万亩左右,推进蔬菜种植区域化,抓好“菜篮子”工程,向精细菜、错季菜发展,蔬菜总产达到200万吨。
养殖业。以千家万户发展养殖为基础,努力促进生产集约化,大力加强良种繁育、饲料工业、防疫灭病、储藏运销四大体系建设,逐步实现精养高产,形成种类齐全、品质优良的养殖体系。“九五”期间,建成&100个种养加基地,肉、蛋、奶、水产品产量分别达到30万吨、30万吨、2万砘和1.4万吨。
林果业。要把农民致富与生态环境改善结合起来,林果业的发展要充分利用荒山、荒滩,大搞植树造林,力争全市大部分县(市)建成高标准甲级绿化县(市),在铁路、公路沿线和河流沿岸建成8条绿色“长城”。加快培育引进优种果品,提高林果效益。五年累计造林100万亩,林木覆盖率提高到23%,干鲜果品总产50吨。
为此,一要搞好农业的基地建设。抓好“双千田”和“吨粮田”等基地建设,粮棉油基地的综合生产能力达到全市粮棉油总产量的一半以上,继续发挥“双百工程”的延伸效应及其已经形成的龙头作用,进一步推进“两高一优”农业向深层次发展。二要搞好农业综合开发。以改造中低产田和开发“三荒”作为主攻方向,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到2000年,完成中低产田改造250万亩,开垦宜农荒地30万亩,山区综合治理50万亩,新建高产稳产田120万亩。三要坚持不懈地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幅度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到2000年,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60万亩,旱涝保收面积达到600万亩。四要加强气象事业,进一步完善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尽快建成气象卫星综合应用系统,提高天气监测预警预报质量,积极开展人工防雹增雨工作,增强气象减灾防灾能力,为经济建设服务。
2、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大投入,强化管理,依靠科技进步,上规模、上水平、创名牌,实施“第二次创业工程”实现乡镇企业升级晋档。坚持发展与提高并重,多轮驱动、多轨远行、因地制宜、放开发展,大力推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对现有的乡镇企业,要逐步向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转换,新上乡村集体企业都要争取办成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要实行分类指导,市内三区以提高为主,重点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提高产品生产规模、质量、档次,在提高中求得大发展;西部六县(市)区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尽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在巩固中提高;东部起步晚的10个县要以发展为主,充分种用当地资源,开发农副产品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在发展中逐步提高。乡镇企业要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围绕县城、建制镇、工矿区和干线公路,形成一批工业小区和乡镇企业带。到2000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1400亿元,争取实现1600亿元,年均增长30-34%,乡镇企业职工发展到160-20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5%。
3、改革传统生产经营方式,实现农业产业化
积极推进贸工农一体化的农业生产体系。各县(市)区要选准本地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大力发展龙头企业,推广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龙”型经济发展模式,&走小生产、大群体、产业化路子。到2000年,各县(市)区要形成3-5个以农产品为基地的主导产品,主导农产品的商品率达到95%以上,外销率80%以上。围绕加快科技开发和科技推广,建立农户加科技实体模式,形成完善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到2000年,全市技术推广体系发展到5800个,形成“三级一户”的科技示范网络,科技示范乡(镇)、示范村、示范户分别达到30%`20%和5%。建成一个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加快以农协、专协为主体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农协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完善服务网络,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由行政指导型向实体服务型转变,继续巩固、健全、完善、提高“六站一会”和农协服务大院。各级农协要继续推广政、技、物、财四位一体集团承包等行之有效的服务形式,农协服务覆盖面在达到80%以上。专协建设要以产业化经营为基础,建立高层次、多元化、跨区域、开放式的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和专业批发市场,促进农业向一体化、产业化、实体化服务方面发展。
(二)工业和建筑业
1、加速工业结构调整,带动产业产品结构升级
工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调整优化内部结构,提高整体素质和效益,力于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积&极培育主导产业,强力启动新兴产业,逐步实现传统产业现代化、主导产业规模化、新兴产业科技化,建产起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化工、冶金、机电、建材工业具有相当规模和优势特色的总体结构。2000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680亿元,年均增长24%,其中乡及乡以上工业产值590亿元,年均增14%。
(1)积极培育主导产业
培植一批主导产业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国内外市场况争力,推动全市工业持续、快速、高效、协调发展的关键。以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为目标,以实现规模经济为重点,紧紧抓信强化带动作用、强化产业关联度、强化专业化分工、强化市场占有率四个环节,集约投入,高标准起步,努力培植四大主导产业。
化学工业。坚持改造现有优势企业与新建大项目并重的原则,突出发展煤化工、集化工、盐化工、农用化工精细化工五大系列,重点抓好煤化工基地建设和以滏化集团为主的化工区建设。煤化工力争“九五”开工建设,并组织开发从煤气化出发的碳--化学系列产品。建设邯郸焦化厂10万吨焦油加工装置,发展焦化工深加工系列。着力改造氯碱、橡胶和有机化工行业,抓好滏化集团2万吨硝基苯和1万吨苯胺、2万吨离子膜烧碱、500吨聚苯硫醚、5000吨癸二酸扩建、轮胎硫化改造、5000吨氰尿酸和3000吨三异氰尿酸等工程。加快以联产甲醇为重点的小化肥改造,发展甲醇及合成氨、碳铵、氢气、一氧化碳等下游系列产品,走肥化并举、以化养肥的路子。建设魏县尿素、临漳玉米甘油、武安伊利石综合利用及永年、魏县、曲周化肥厂联醇工程。到“九五”末,化学工业主要指标迈入全省先进行列,部分产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冶金工业。围绕上规模、上品种、上水平,依托邯钢、2672工厂等大型企业,带动矿山和地方冶金发展,发展钢铁后部加工系列产品。矿山建设,北澈涌笊搅φ“九五”期间建成投产,加快邯钢自备矿山建设,涉县、武安地方矿重点加强骨干企业建设。钢铁生产,搞好邯钢80万吨薄板坯连铸连轧工程建设,形成钢铁双300万吨生产能力。优化铁、钢、钢材比例,培植骨干企业,实现规模经营,限制小钢铁、小轧材、小炼焦盲目发展,开发不锈钢包覆管、离心球墨管等钢铁延伸产品和特钢产品。有色金属重点搞好马铝扩能技改,增加品种,向深加工系列化发展。到2000年,矿石产量达到1500万吨、焦炭400万吨、生铁700万吨、钢500万吨、钢材400万吨、电解铝1.6万吨、铝型材1万吨、金属镁1.5万吨。
机电工业。以机电一体化为先导,以“高效、系列、成套”为方向,围绕汽车及配件、基础机械及机式基础件、电子新门类和重大技术装备,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改造创新,形成一批骨干企业和拳头产品。加快广平农用运输车扩能改造,形成10万辆能力,并向轻型车转型。建设制氧机厂涡旋压缩机式汽车空调器项目,形成30万台生产能力。轴承,发展冶金、矿山轴承和汽车专用轴承。紧固件,生产开发高强度异形件、微型自攻螺钉等,形成160亿件生产能力。发展铸造、锻造、热处理和模具基础工艺,使之向专业化发展。抓好以氧化沟污水处理成套设备为重点的大型环保设备研制开发,建成北方最大的环保设备生产基地。石化机械、冶金机械、纺织机械、包装机械、汽车配件要瞄准国外先进技术水平,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向大型、成套、系列化发展,到2000年建成小型空分设备、棉花机械、标准件和皮带轮四个出口基地。积极培植电子新门类,抓好汉光机械厂微机扫描器开发生产,实现产品系列化、生产规模化,形成85万只能力。
建材工业。继续发挥水泥和建筑陶瓷两大优势,促进建材工业的规模、上水平。水泥,搞好技改和产品开发,增产优质高标水泥、特种水泥、发展散装水泥。完成太行集团的综合技改配套工程,地方小水泥要逐步采用回旋窑生产,限制年产8.8万吨以下的生产线。到2000年,全市水泥产量达到700万吨。建筑陶瓷,开发内外墙砖、地砖、高档石砖的花色品种用高档卫生洁具,以新坡建陶基地为龙头,建设新坡二期、马头墙地砖二期等重点项目,组建冀南建筑陶瓷企业集团。墙地砖生产能力达到2000平方米,卫生洁具100万件以上。开发生产轻型墙体材料、铝塑门窗、PU板材活动房屋、机械商品砼等新型建材产品。大力发展粉煤灰砌块、煤石砖、灰砂砖等工业废渣综合利用建材产品。
(2)优化改造传统产业
坚持新建和内涵挖潜相结合,走集约化发展的路子,以产品精深加工为方向,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增强传统产业的生机和活力。
能源工业。充分利用国家产业政策和煤炭资源优势,加强能源建设,适应国民经济增长需要。煤炭工业,抓好现的矿井挖潜改造,基本建成梧桐庄、大淑村和辛安等3对大型骨干矿井。地方矿重点选择一批骨干矿点,搞好改造,强化管理。坚持节约和保护资源,保持合理开采,取缔无证小窑开采。原煤产量稳定在2000万吨。加快炼焦、洗煤、煤变电、煤化工、焦化工等煤炭深加工项目建设。电力工业,抓好邯峰电厂建设,“九五”末投运,并网发电,2010年形成264万千瓦规模。加快马电9号机组建设,邯郸热电厂扩建和热网改造工程。地方小火电向节能洁净、规模效益和高效先进方向发展,重点建设电联产、坑口电站、劣煤发电和小水电项目。提倡集资办电,突出抓好输变电配套工程,不断改善供电状况。
纺织工业。坚持“高档次、深加工、外向型”的发展方向,控制总量,优化存量。棉纺织业,重点进行压锭改造,提高纺纱平均支数和精梳纱、无结头纱、无梭织布比重。到“九五”末把现有71万锭压缩到60万锭,其中三分之二以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印染,向小批量、多品种发展。针复制,搞好后部染整配套改造,系统内自用纱比重由目前的52%提高到75%以上。大力发展工业用、装饰用纺织品。服装,建成一批出口基地,完成出口服装系列化生产线改造,发展适应国际市场和国内中低档市场产品,到2000年生产能力达到&1100万件。化纤原料,搞好锦纶二期、三期和以煤化工为原料的醋酸纤维系列产品开发。“九五”末逐步形成以发达、雪弛企业集团为核心,羽绒服、高级时装、西装、经纬编、氨纶、弹力服装、精梳高支高密织物、工业用布系列、锦纶系列等深加工、高附加值和高市场占有率产品为主的新格局。
陶瓷工业。日用陶瓷,以出口为导向,优化产品结构,提高质量和档次。大力发展象牙瓷、骨灰瓷、淑玲瓷、方石英瓷及其它新瓷种、新造型、新花色,提高高档细瓷生产比例和出品创汇水平,建成全国陶瓷出口基地。工业陶瓷,以反应烧结碳化硅为龙头,重点开发氧化铝陶瓷基片、氮化硅高温结构陶瓷、重结晶碳化硅瓷,形成功能陶瓷开发生产基地。逐步实现全系统原料标准化、辅料专业化、燃料煤气化、生产过程现代化和产品高档化,建成北方陶瓷基地。
轻工业。大力开发高档次、有特色的深加工系列产品,提高舞台灯具、印刷、工艺美术、日化产品质量和档次,形成地方特色;大力发展食品、造纸、家具行业,形成优势;改造提高皮革、塑料行业,向高技术深加工方向发展;培育室内装饰、小型家电等轻工的主体行业。食品饮料,向多品种、精包装、系列化、方便化和营养保健方向发展。丛台、东龙酒创出名牌,开发高档兑制酒。形成青泉、中瑞两大集团20万吨啤酒生产能力。开发天天牌食品系列产品,形成北方名牌。组建肉食加工集团,开发生产肉类加工系列产品。搞好曲周、广平、馆陶粮油加工、鸡泽辣椒和永年大蒜等佐料调味品、魏县鸭梨原汁饮品及西部山区天然矿泉水等无酒精饮料。造纸、胶印书刊纸、铜板纸、高强度牛皮箱板纸、工业用纸、高档生活用纸。发挥舒而美名牌优势,形成妇幼用系列产品。家具,以曲周人造板二期、广大家具公司扩建为重点,促进和带动全市家具业共同发展。皮革,开发皮衣、皮件等深加工产品,形成内外贸并举、高中档多品种的新格局。塑料,发展彩印包装制品、功能编织品和工业配件产品。
医药工业。大力发展传统中成药、医疗器械新品种,开发高科技生物医药产品,向大规模、高科技、高效益跨越。抓好冀南药厂10万吨山梨醇和3万吨淀粉车间改造、滏荣制药公司125吨庆大霉素粉扩产改造、宏宝公司1000万瓶坤柔液生产线等大项目,在巩固提高三黄片、摩罗丹、坤柔液等传统中成药知名度的同时,抓好五大产品系列开发,一是以摩罗饮、摩罗冲、复方摩罗制剂为代表的摩罗系列;二是以搞骨松颗粒剂、康力春胶囊、至灵菌丝为代表的传统中药营养保健品系列;三是以X射线机、小型B超诊断仪、脑电诊断产品为代表的医疗器械及超声波诊断系列;四是以淀粉、山梨醇、葡萄糖、玉米油为代表的淀粉系列;五是以IL-2、IL-6、链激酶、升白能等为代表的生物工程系列。
(3)强力启动新兴产业
新兴产业是我市今后产业结构发展的方向,具有高科技、高附加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要尽快形成规模,为全市工业蓄积实力和后劲,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从开发扶持高新技术产品入手,能过兴办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培育新生长点启动新兴产业。形成以邯郸、永年、武安、磁县和邯郸县五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依托的新的工业小区。分阶段选择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进行重点扶持,建设好一批国家级技术开发基地。重点开发生产TPA、EPO、IL-11、EGF等生物技术产品为代表的生物制药产业;以超细碳酸钙、有机膨润土、金属镁、钾氮肥、高级耐火材料等非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产品为重点的非金属工业;以醋酸纤维、醋酸长丝、二醋酸纤维束为人表产品的煤化工和深加工产业;以氧化沟污水处理技术和设备研制生产为内容的环保设备产业。努力发展新兴产业,为全市工业经济运行和产业结构向高精化发展奠定基础。
实现产业、产品结构升级,一是实行集团化经营,发展企业集团是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和优化企业组织结构的重要途径。要打破行政隶属关系和所有制界限,采取综合配套改革措施,组建一批大批连锁企业、企业集团、综合商社和跨国公司,实现多元化经营,在国外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九五”期间,重点支持&20家在国内省内有一定地位的企业集团,发展1-2家具有国际化经营能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围绕我市大型项目和优势产品多先决条件,率先在化工、冶金、机电、建材、轻工等行业中组建10家产值过10亿元、利税超亿元的企业集团,组建和完善滏化、邯钢、煤化工、陶瓷、马铝、发达、舒而美、生制药、汉光复邱机、太行水泥等集团。以县办骨干企业和重点乡镇企业为依托,组建临漳化工、武安球黑铸铁管和交通设施、魏县隆生隆固件、鸡泽辣椒加工、正大饲料和昱成塑料、矿区煤焦化等10家具有县域经济特色的企业集团。积极培育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企业集团。按照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推动企业联合、兼并、破产、改组,加快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重组,培植名优产品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前伸后延到零部件生产、产品销售、对外贸易以及金融、科技咨询等企业,建成以资产为纽带的紧密型集团公司。强化集团投融资、科技开发和辐射功能,实现集团经营多元化、产品开发系列化、内部分工专业化,形成灵活的生产经营机制,缩短产品升级换代周期,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成为开拓国内外市场的生力军。
二是强化名牌效应。把创造弛名商标、开发名牌产品置于经济发展的突出地位,抓住重点创名牌,抓住名牌突规模,大力支持名牌产品的生产开发,切实改变我市规模行业无名牌、名牌产品无规模的发展格局。“九五”期间,实施名牌塑造战略的中心内容是巩固传统名牌,培育新兴名牌,引进国外名牌,创立最佳名牌,形成名牌效应。对于汉光优美复印机、雪弛羽绒服、舒而美卫生巾、丛台酒、红宝石棉纱等现有名牌产品,促其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强化宣传,扩大市场占有率。选择三箭牌仿石砖、力力牌强化瓷、离心球墨铸管、生物药品等20种基础条件好、带动作用大、市场前景广的主导产品,实行集约投入,重突破,按照国际标准培植一大批在国内外知名度高的名牌产品。广泛与国外知名企业合资合作,引进国外驰名商标、名牌产品,达到国际统一认证质量标准,努力开拓国际市场。强化名牌效益延伸,拓展名牌领域,突出名品(产品)名人(企业家)名厂(大型企业集团)效应。做到培育一个名品带动一批产业,立一个名人造就一批企业家,建立一家名厂促进一批相关企业,使之成为工业结构调整的中坚力量和先锋队。
三是加快现代化管理步伐。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全面提高的市经济的整体素质,必须尽快摆脱过去小生产和作坊式管理模式,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要求,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高效管理体制,努力实现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积极学习和引进市场经济国家反映现代大生产和市场经济要求的先进管理知识、管理经验和管理办法,加强对企业厂长、经理的培训,拓宽经营思路,实现知识更新,提高管理水平,积极推广邯钢成功经验。要建立一支具有较高知识层次、有胆有识、懂技术、会管理的企业家队伍。
2、建筑业和房地产业
建筑业。立足本地,面向全国,走向世界。进一步稳定和发展建筑安装队伍,提高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型建筑材料,提高工程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工程质量一次交验合格率达到100%。积极组建筑集团,进一步开拓国内建筑市场,争取承揽更多的国外工程。到2000年建筑业增加值达到25亿元,年均增长17%。
房地产业。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指导方针,调整和规范用地结构和开发强度,以房地产综全开发为龙头,房地并举,协调发展。对城市土地进行集约化开发与再开发,实行城市土地有偿有期使用制度,提高城市土地使用功能和效益。正确引导房地产业企业的投资方向、重点建设解困、解危商品住宅以及为重点项目建设配套的房地产开发和旧改造。到2000年,市区综合开发率达到70%以上,各县(市)、镇分别达到50%和30%以上。切实抓好安居工程,“九五”期间完成中华南、人民东等10个较大规模的住宅小区建设,逐步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和住宅困难户的住房问题。
(三)市场建设和旅游业
1、加快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
发挥我市的区位、资源、产业优势,加速发展大商贸、大流通、大市场、大服务。到200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30亿元,年均增长21%。基本形成布局结构合理的市场体系的雏形,体现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规范化的市场体系,并与国际市场并轨,参与国际竞争。建立与现代营销方式相适应的商业服务企业组织机构,到2000年,建成5-10家交易方式和商业设施现代化、产销一条龙、工科贸、贸工农相结合,既是投资中心是多元化经营的大型商业集团公司。
商品市场。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以国家级批发市场为龙头,区域性批发市场为骨干,形成辐射性较强的工业消费品、农副产品、生产资料批发市场网络。生活资料市场,重点建设和扩大一批在全省和全国有一定影响的专业市场和综合批发市场,搞好马头私营经济城、永年蔬菜名城、大名花生市场、魏县果品市场、磁洲新市场、峰峰建材市场等一批骨干大市场的建设。建成以中心城市和县城一群为依托的布局合理、渠道畅通的“商贸中心”骨架基础,市区内形成四大商业区,即以和平路与陵西路交叉口为中心的集中商业区,以万达工贸大厦为中心的联纺商业区、以人民商场的天民购物中心为轴心的光明商业区和以赵苑为中心的赵苑商业区。建设2-3家三星级宾馆。在东庄修建邯郸大世界商城。每个县城建成一座造型新颖、功能齐全的购物中心。生产资料市场,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发展大型专业化市场。钢材市场、永年标准件市场,要发展到国家级规模,有计划地发展汽车商城、武安摩托车交易市场、邯郸机电产品交易市场、邯峰建材陶瓷交易市场等大市场专业市场。
金融保险市场。完善中央银行为领导、商业银行为主体、各种金融机构分工协作的金融体系,组建交通银行邯郸分支机构分工协作的金融体系,组建交通银行邯郸分支机构,积极引进外资金融机构。在发展和完善以银行融资为主的基础上,开拓多种融资渠道,逐步扩大直接融资比重,积极推进投资基金证券、可转换债券、浮动利率俩券、信托受益债券等业务筹资、融资。尽快建设工商行大厦、人行大厦、中行大厦,形成人民路中央商务区。保险业,要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拓宽保险种类,成立人寿保险公司,发展海外保险业务,农村保险围绕高效农业扩大险种。
劳动力市场。形成在政府宏观管理的平等竞争、自由流动、自择业,工资主要由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力市场供求决定的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改革统包统配制度,促进劳动力市场。发展多种形式职业介绍机构。巩固和扩大就业训练基地,大力发展定向培训和专业训练。建立健全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房地产市场。按照土地有偿、有限期出让、转让和住房商品化的原则,搞活房地产经营,大力发展房地产信息、咨询、评估、保险、代理等中介服务体系。政府要垄断一级地产市场,除非经营性公益设施用地、基础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实行协议批租外,均实行土地使用权有偿、有限期出让制度,土地出让金重点用于公益性、基础性项目。加强二级土地市场管理,建立有序的土地使用权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加快住房商品化,完善房地产交易中心。
信息市场。加快信息茂盛设施建设尽快兴建信息中枢大厦。以市信息中心为龙头,形成规模大权威性强的信息咨询机构和信息交易中心,促进信息的产业化、社会化和商品化。各县(市)区也要成立信息中心,使全市信息上下左右联网,信息共用共享。
产权交易与技术市场。建立起产权自由流动、优化配置的产权交易市场体系,促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企业组织结构合理调整。完善市级产权交易市场,并在有条件的县筹建分市场,采取兼并、拍卖、单项或成套资产流动、股权交易等方式进行产权的直接交易,以产权市场为媒介,鼓励境内法人、自然人兼并、承包、租赁企业,实现间接的产权交易。技术市场,建立以技术中介为主体,开发经营、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多种类型的技术经营机构。各县(市)区要建立起多功能的技术市场。完善市技术市场,成为全市技术贸易中心,逐步建成功能齐全、综合性的“邯郸科技商城”。
2、开发赵文化,发展旅游业
挖掘我市人文和自然景观旅游资源潜力,以赵文化、梦文化、邺城文化、磁山文化和革命历史文化为重点,以文物史迹为依托,以开发区域旅游为主导,加快现代化旅游城建设,重点开发赵苑、黄梁梦、曹魏三台、北朝墓群、磁州窑等人文景观旅游区,响堂山和崇州、京娘风景名胜区,广府太极拳游览区和一二九师革命胜一等具有不同风格和特色的旅游区。到2000年使我市跻身于“沈阳-北京-邯郸-洛阳-西安”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线之列,成为晋冀鲁豫接壤地区的旅游中心城市。
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千方百计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使居民生活资料更加充实,消费结构趋于合理,生活环境明显改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服务和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达到新的水准,建立起较为富裕、稳定、安乐、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生活模式和社会风貌。
(一)建立新型居民生活模式
1、提高居民物质生活水平
居民收入与消费结构。到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达到72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年均增长分别为16%和15%,城乡居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要积极调整消费结构,在居民心入增长的基础上,提高居民的消费数量和质量,正确引导消费,使之与国情、市情与适应。在消费结构中,食物支出比重下降到40%左右,居住、穿着比重相应增加,教育和娱乐消费大幅度提高,中高档耐用消费品基本普及。
物价。抓好“米袋子”、“菜篮子”工程,确保和增加主要农副产品和人民生活必需品的有效供给。努力扩大适销对路产品的生产,加强物资储备和营销,增强国合商业吞吐商品、平抑物价、调节市场的能力。健全和加强价格调控全系和市场监管工作,力争使我市零售价格总指数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劳动就业。在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的基础上,鼓励和倡导多种经济成份、多种产业层次、多种就业方式,广开就业门路,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在推理企业改制、改组、改造和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实施“再就业”工程,对转移出来的劳动者再就业提供必要的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鼓励和引导农术剩余劳动力逐步向非农业转移,到2000年,城镇待业率控制在3%以内,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200万人。
卫生保健事业。断续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卫生服务水平为重点,巩固和完善城乡三级预防、医疗、保健网络,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加强医疗设施建设,增加投入,改善医疗条件,重点是农村基层医疗卫生设施建设,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做到房屋、设备、人才三配套,县以上医院50%达到二级医院标准。到2000年,全市每千人口拥有床2.7张、卫技人员4.3人。加强在职人员的培训,提高卫生队伍素质,到“九五”末,50%以上的医生达到大学文化程度,15%的护理人员达到大专文化程度,80%的乡村医生达到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积极开展预防保健工作。继续实施农村预防保健基金制,使全市健康教育普及率达到85%。进一步控制各种传染病,降低地方病的发病率。
社会保障制度。积极探索具有我市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到2000年,力争建立起资金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权力和义务相对应,管理和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按照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原则,逐步健全完善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加快推进职工养老、失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积极发展农村养老保险的合作医疗保险,使之与小康村建设同步进行。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建成市老年人公寓和社会福利综合康复中心,继续做好优抚、安置、扶贫、救灾、救济、福利生产等工作。
2、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以城市道路、供排水、住宅、供气供热和餐饮娱乐设施为重点,集中力量抓好一批对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有较大影响的基础设施项目,强化城市功能,改善居住环境,抽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城市道路,建设市南环路、西内环路,扩建东、北环路,打通中华大街南北段和人民路西段,完成铁西大街、滏东大街和丛台路延伸,县城道路新建、改造110公里,形成开放型的现代化都市快速道桥网;供排水,建设铁西水厂和岳城水库引水工程,加快铁西污水处理厂建设,搞好供排水管网配改工作,2000年城市供水能力达到158万吨/日,县县建成自来水厂;住宅,坚持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并举,到2000年,城市人均居住面积达到8.8平方米,县城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0平方米;供气供热,建设10万立方米煤气三期工程,增上5万立方米对置气柜,建成煤气调度中心,利用热电厂四期工程和开发利用邯钢余热,增加供热面积,矿区供热工程一、二期投运,有条件的县镇发展集中供热供气,城市燃气率达到92.6%,集中供热率达到30%;积极抓好城市容貌和环境污染的治理,使市容市貌明显改观,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3%,建成国家卫生城;切实做好防震减灾工作,建成防震减灾指挥中心,使全市具备抵御6级左右地震的能力,保证经济发展、社会稳定。
(二)树立现代文明风貌
1、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
围绕弘扬民族精神、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以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教育,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精神塑造人,以模范的榜样鼓励人。大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不断提高全体市民的思想道德、文化修养和文明素质。教育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腐朽思想的侵蚀,反对封建迷信,破除陈规陋习,打击歪风邪气,形成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良好社会风气,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2、发展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丰富居民文化生活
文化事业。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和经济发展服务”的方针,鼓励创作内容健康、反映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积极开展健康的、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满足不同层次的文化需要。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九五”期末,每个县都要有图书馆和档案馆,市图书馆实现全自动化管理。广播电视要不断提高节目制作能力和质量,到2000年全市电视、广播混合覆盖率均达到90%,有线电视的入网户占总户数的8%,卫星地而接收站达到200座。
体育事业。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抓好学校体育、农村体育、职工体育和社会体育等多方面、多形式的体育活动,使我市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口达到总人口的45%。进一步提高竞技体育水平,注重体育人才的培养。加快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到本世纪末,使我市的场馆建设达到能承办省综合运动会和全单项比赛的能力。
(三)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社会稳定
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好地发挥人民代表联系群众的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人民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作用,建立健全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程度和制度。支持依法治市,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地方性法规体系,使各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继续开展普法教育搞好法制宣传,增强人民的法制意识。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巩固和发展多种形式的社会治安防范风络,严厉打击各种危害社会治安和国家利益的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活动。保持良好的社会风气,公众安全感得到增强,为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七、主体战略
为全面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要把实施“科教兴市”和开放带动作为两大主体战略。
(一)“科教兴市”战略
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促进科技、教育、经济紧密结合,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把经济增长引导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轨道上来的重要途径。
科学技术。认真贯彻“经济建设必须食用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突出抓好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
围绕实现工农业生产现代化,加强科技成果和适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农业上,继续抓好新品种的研制和引进、示范、推广,实现“两高一优”的农业综合技术开发,发展高效种植模式。“九五”期间,推广50项次重点农业科技术成果,建成20个星火示范基地,加快成安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到2000年,主要农作物品种更新一遍,优良品种率达到95%以上。工业上,要围绕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重点抓好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和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1000项,其中省级以上740项,使主要行业重点产品和生产技术水平达到国际九十年代初水平。
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点抓好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永年、武安、磁县、邯郸县四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建设,扩大规模,“九五”期间要使进区企业达到240个以上,发展高新技术企业160家,开发高新技术产品200项。
建立新型的科技发展机制。加快科研机构改革步伐,促进科研成果商品化、科技人员社会化的进程,建立以国家、集体、厂办、民办等多种形式为主体的科技发展机制,不断壮大科技队伍,增加科技投入。到&2000年,全市工业、农业科技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55%和45%以上。
教育事业。到本世纪末,全民教育水平有明显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教育有较大发展,各类专门人才的拥有量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基本适应,初步形成面向21世纪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
突出抓好基础教育。基础教育工作的重点应放到农村,把实施义务教育作为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在基本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到2000年基本及九年义务教育,市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初中学率达到92%以上,小学入学率达到99%以上。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市区基本普及学前三教育,农村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加快师范学院校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继续抓好扫盲工作,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适应社会需求,有计划的高好小学后、初中后、高中后三级分流,逐步形成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系列。到本世纪末,高中阶段职业学校在校生占高中阶段在校生的60%,市区新增劳动力要受到高中阶段教育,农村50-70%的初中毕业生要通过中等职业教育。
积极发展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搞好人才需求预测,进一步改善才结构,缓解人才需求矛盾,使95%的职工能够接受比较规范的岗位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参训率达到90%,完成7.5万人“绿色证书”的培训任务。高等教育形成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的高教体系,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重点发展地方高等教育,2000年市属高校在校生达到1.1万人。
(二)开放带动战略
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和竞争,是加快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要认真贯彻“三外并举、外资突破”的方针,实施“内外结合、以内联促外引”,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开放力度,使我市外向型经济向深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发展,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
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统筹兼顾规模与效益,进一步扩大领域,提高档次,促进利用外资由要弥补资金短缺向带动技术进步、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积极吸引一批国外大商社、大财团、大跨国公司来邯郸投资兴办大项目。鼓励外商直接投向基础设施、基础产业、主导产业、高新技术和第三产业。重点放在高出口创汇、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占有率项目上,特别重视利用外资&改造现有企业,选择一批大中型骨干企业,实行整厂改造和产权出让等形式,运用国际先进技术和装备加速企业改造,有条件的大企业集团要立足国际市场,组建跨国公司,逐步实现与国际市场接轨。“九五”期是,全市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到9亿美元,新建三资企业500家。
改善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吸引外资的软硬环境,完善地方涉外经济法规,理顺外资项目管理渠道,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按照统一政策公平竞争、全面开放的总要求,在扩大对外开放领域和规模的同时,建立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具体布局上,以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四个产业园区、县(市)区工业小区为龙头,推动铁路和公路两侧进行成片开发,形成以市区中心,主要干线带动的放射状开放经济带。
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出口产品结构,降低换汇成本,提高产品竞争能力,重点开展直接进出口贸易,增加出口创汇。发挥我市纺织、陶瓷、服装、钢铁、化工产品优势,增加工业制成品及精加工产品的出口比重。建立和巩固农业出口生产基地,大力发展创汇农业。外贸企业要由出口收购转变为直接出口创汇型,增加一批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提高综合创汇能力。建立内陆二类口岸,拓宽出口渠道,扩大出口规模。到2000年,全市外贸出口总额达到5-6亿美元。
加强横向联系与经济技术合作。充分利用以我市为中心的中原经济协作网络,加强横向联合和经济技术协作,本着“近联”与“远交”直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京、津及周围省会城市的优势,加强同这些城市经济部门、大企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上级部门的联系,引进项目、资金、人才和技术,促进与海外的经济、贸易合作,借外力发展自己。
八、政策措施
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经济将全面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轨道,为加快两个根本转变,政府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管理将逐步转向以制定政策和政策导向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方式,经济政策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制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一)全面深化体制改革
农村改革要继续完善家庭承包责任制,大力推行农村股份合作制,积极探索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搞好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进农业产业化和集约化经营,提高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
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深化和完善企业改革。要围绕建立“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采取多种形式,对现有进行改组改造,到本世纪末,使三分之一国有大中型企业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对于关系国计民生、社会化程度较高的基础设施、能源、重要原材料等企业,逐步改造为国家独资公司或国家控股的股份公司;对于我市确立的主导产为企业,发展混合型股份公司;对于一般竞争性行业的企业,鼓励不同所有制企业相互对股;对于国有中小型企业,区别不同情况,采取“租、售、转、包”等方式,加快改革、改组步伐,力争“九五”前三年基本完成国有小型企业的改革、改组、改造;城镇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要在界定资产来源、明晰产权关系的基础上,依法改组为合伙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或有限责任公司。进一步改革企业的财会、人事、劳动、分配制度,全面实施《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建立产权明晰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加快建立健全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按照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在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同时,要通过税收调节等措施解决社会分配差别过大问题。加快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九五”期间要形成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相结合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市场经济有序运和社会安定。
(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处理好速度与效益、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坚持把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坚持走投入少、产出多质量好、消耗低、效益高的发展路子。把转秋经济增长方式作为今后15年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应把握好以下几点:一要在加大投入争上项目的同时,各行各业都要在现有企业的挖潜、改造、充实和提高上下功夫,加大对现有企业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二要加快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力度。依据我市“九五”期间确定的精深成熟产业、优化成长产业、启动新兴产品市场占有率和附加值,促进产为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三要提高生产集中度,向规模要效益。集中抓好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发展一批以大中型企业为主体,以产权联结为纽带的跨地区、跨行业的企业集团,形成规模效益。四要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原材料的利用效率。五要大力促进技术成果转变,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广泛采取先进技术装备生产部门,增强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逐步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的企业经济机制,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有利于市场公平竞争和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运行机制。
(三)大力加强宏观调控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宏观调控体系是促进邯郸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条件,要按照国家的总体要求,强化计划、财政、金融三大杠杆的调节作用,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建立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
“九五”期间,要把建立计划、财政、金融之间相互配合和制约,综合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和正确运用经济杠杆的机制作为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的重点。计划工作要把重点放在研究制定中长期计划和专项计划上,合理确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宏观调控目标,制定产业政策,规划重大经济结构、生产力布局、国土整治和安排重点建设,积极培育和发展市场经济;财政要通过实施财政政策,强化预算内外管理,规范财政支出,增加建设性财政支出比重,建立科学合理的转移支付制度,调节收入分配结构;金融要逐步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建立市级计划与金融机构的协调机制,在重大项目选择、资金投放与回收等方面,加强沟通交流,优化投资结构,保证重点建设。
转变政府职能,建立起有利于加快发展的宏观经济管理体系。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转变政府职能,使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真正转变到制定和执行宏观调控政策,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上来,把不应由政府行使的职能逐步转给企业、市场和社会中介组织。进一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把综合经济部门逐步调整和建设成为职能统一、精干高效、具有权威的宏观管理部门,把专业经济管理部门逐步改为经济实体或自律性行业管理组织和国家授权经营国有资产的单位。精简机构分流人员,有计划、有步骤地并乡建镇。
(四)优化固定资产投入
全面实现“九五”目标,关键是正确引导投资方向,调整投资结构,加快项目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正确引导投资方向。投资重点要放在对全市经济发展有举足轻重的重点项目上,在资金投向上实行四个倾斜:一是向采用现代农业技术,实行集约化经营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倾斜,改善农业基础条件,促进农副产品深加工升值;二是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出口创汇、高市场占有率和低污染、低消耗的“四高两低”项目倾斜,增强工业发展后劲;三是向改善投资环境的基础设施项目倾斜以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形成良性循环;四是向科技、教育倾斜,提高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
切实抓好重点项目建设。“九五”期间,全市安排重点项目150个,计划投资300亿元。突出抓好煤化工、邯峰电厂、邯济铁路、邯钢80万吨薄板坯连铸连轧、城市引水工程、荣耀生物制药、武安日积球墨铸铁管、制氧机涡旋式汽车空调器、广平农用运输车扩能及向轻型汽车整型、曲周棉籽全价开发、马铝带材生产线、邯郸大世界商城等战略项目,这是启动全市经济发展的骨架工程,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扎扎实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切实抓好资金落实、施工进度、竣工验收、投产达标等工作,保证其顺利实施,使其尽快发挥效益。
继续抓好战略项目的谋划和储备工作。积极谋划一批跨世纪的战略性项目,建立健全各级项目库,坚持大小项目一齐上,形成结构合理的项目群,以适应不同时期、不同层次、不同投资意向的国内外投资需要。做到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确保投入不断档,发展不停步。
(五)千方百计筹措建设资金
要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有大的投入,“九五”期间我市安排投资750亿元,这样大的投入,必须加大筹资力度,保证建设需要。一要在充分发挥各银行筹资渠道的同时,积极组建金融机构,支持经济建设。组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邯郸分支机构,成立交通银行邯郸分行。农村信用社要与农行脱钩,组建农业合作银行。二是发展证券市场,拓宽融资渠道。拓宽省融资中心邯郸办事处业务,有计划地扩大债券发行规模,增加投资基金、信托受益债券、上市发行A、B股票等证券品种,适应不同投资要求。三是引进海外资金。在积极引进国外银行、大财团直接投资,争取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的同时,有目的地组织企业按国际惯例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争取在海外发行股票、债券。四是培育投资新机制。加快市建设投资公司运作,筹集地方基建基金,增加市级投资能力。地方基建基金的来源主要是以经济建设为目的征收的各种专项基金和部分税费(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土地、资产、营运费等),主要用于投资市级承担的基础性、公益性项目,形成良性循环。
(六)加快发展非国有制经济
非国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必须制定配套政策,创造宽松环境,加快非国有制经济尤其是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力争到2000年非国有制经济增加值和就业人数比“八五”末翻一番。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克服思想上、政策上、管理上沿用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种种弊端,真正还权于企业,促使其运用灵活的机制,依靠相对雄厚的基础快速发展。
为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要建立健全支持政策,支持个体私营经济跨行业、跨地区经营,促进其扩大规模、提高档次,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各种形式的横向联合,参与承包、租赁、兼并、购买国有和集体企业,参股入股投资兴办股份制企业。完善保护政策,对于个体私营企业在登记注册、征地、供电、供水、人才等方面实行与国有企业同等政策。同时,要加强对个体私营经济的引导。实行边发展、边引导、边规范、边服务,强化对个体私营经济经营行为、管理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培训,提高个体经营的整体素质。
(七)坚持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
控制人口、合理利用土地和保护环境是三大基本国策,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实行计划生育,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继续实行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在采取教育、经济、行政措施的同时,逐步纳入法制轨道,实现计划生育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流动人口上,到本世纪末,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总人口不突破825万人。
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国土观念,强化节约意识,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加强土地计划管理和审批,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用地,特别是严格控制乡镇企业和农村建房用地,全面推行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切实保护耕地。建立土地复垦制度,坚持“占一亩,补一亩”的原则,有计划开垦荒地。争取到本世纪末,全市耕地面积不少于1015万亩。
加强环境保护,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推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强化环境监督管理。重点搞好污水治理和水资源保护,抓紧城镇和主要工业区的大气污染防治,控制市区和西部的大气环境恶化,积极搞好农村环境保护,使全市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水污染治理,抓好水环境功能区划工作,确保城市水源地不受污染,重点对滏阳河和清漳河等流域的污染进行治理,在搞好东污水处理工程的同时,加快西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到2000年,水源地地面水质达到二类以上标准,水体水质达到地面水三类标准。大气污染治理,重点搞好邯钢、马铝、电厂、水泥厂的烟尘、粉尘治理,严格限制发展土炼焦、小冶炼等,积极推广工业型煤,加快煤气三期工程建设,到2000年,工业废气处理率达到72%。市区铁路以西,武安市、峰峰矿区、涉县城关、磁县中部大气环境质量达到三级标准,市区铁路以东其它城镇和广大农村达到二级标准。固体放弃物治理,主要是粉煤灰、煤矸石、冶金渣的综合利用和城市垃圾处理,到2000年,使固体废物利用量达到750万吨,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杜绝污染源转移,严禁城市中把污染严重的产品生产转移给没有防治能力的乡镇企业。
(八)强化规划实施的严肃性
一是完善各县(市)区和行业发展规划,县(市)区及各行业、部门要依据全市“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结合自己的实际,提出具体的实施步骤和方法,确保全市规划实现。二是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各级、各部门要把规划规定的目标和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基层和各项工作中,各级领导及督察考核部门要对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经常性的督察考核工作,严格进行奖惩。三是保持规划实施的连续性,制定年度计划必须依据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和重大项目做出具体安排,并制定组织实施意见,要通过必要的法律形式确保规划的顺利实现。
经过十五年的奋斗,要全面实现我市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是历史赋予我们光荣而艰巨的使命。只要全市人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同心同德,发奋图强,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就一定能够胜利完成“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确定的各项任务,邯郸将以新的姿态矗立于中原大地。
| && | && | &
邯郸市人民政府&&&&冀IP备字0529117号
COPYRIGHT & 2006 HTTP://WWW.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邯郸韩国商贸公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