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是谁打仗损失了30万中俄兵力集结湛江 姓郑

古代打仗死亡率这么高, 为何士兵会向前冲?
古袋,两军对战,死亡是不是很高?因为古代打仗,是以消灭对方兵力为胜,不像现代,可能就死两三个人,但是已经把你的军事通训系统控制住了就算赢了。&br&&br&比方说,你方三万,我方一万,共4万人火拼,按常理,假设大家的武力、智商是一样的,我方一万战死,同样砍死你方一万,共死亡2万,也即死亡率是50%,对吗?而你方活着的2万人中,至少有几千个要残吧?那可是操真家伙干的啊!&br&&br&又比方说,你方三万,我方也三万,假设大家的武力、智商是一样的,我方三万战死,你方顶多留下三千,那么死亡率将高达95%?&br&&br&以上的死亡率,仅仅是针对全军做统计的,对于冲在前面的人来说,死亡恐怕更高啊。比如我军一共三万人,我冲在最前面,碰到敌军中冲在最前面的,假设我俩武力、智商相同,我活下来砍死他的机率是50%,我再砍死下一个而自己不死的机率是25%,再砍死第三个而自己不死的概率是12.5%,以此类推,我砍死第十个敌人而自己不死的概率是0.097%,也就是说,我砍死十个敌人并且成功活下来的机率连千分之一都不到。&br&一场三万人vs三万人的战争,至少要持续一个小时吧,其实砍死一个人也不过就一二十秒的事情,这一小时的战争里,如果我是冲第一个的,我恐怕要和几十个敌人交手,按概率计算,我活下来的机率,可以说连一亿分之一都没有。&br&而对于冲在最后面的兵来说,活下来的机率稍大,因为前面有几万人,一小时都未必轮得到你,如果幸运的话,你还没开始战斗,我军已灭了对方。但是倘若我军不敌,你最后一个落单,双拳难敌四手,必死。总体上来说,最后面一个兵的死亡率在50%左右。&br&&br&当然,以上只是都只是基于一个假设,假设大家都是英勇做战。倘若都是甩滑头之人,我是第一个的,故意走慢一点,让第二个行外,然后我再往部队后面挤,绕到第三,四上的后面,趁机开跑,便有机会活命了。而冲最后一个的更是容易活命,只要看前面行势不对,拔腿便跑,反正你是最后一个,前面的都死绝了,不死的也是跟你一起跑的,你也不用难为情。&br&&br&这样一计算,问题就来了,倘若英勇做战,冲第一个存活率不到亿分之一,冲在最后一排的存活率为50%,那为何不甩滑头跑掉?我相信人性都是怕死的,尤其冲第一个的面对99.9999999%以上的死亡率时,谁敢说他不害怕?&br&古代战争的真实情况究竟如何,有没有高手可以解读一下?
古袋,两军对战,死亡是不是很高?因为古代打仗,是以消灭对方兵力为胜,不像现代,可能就死两三个人,但是已经把你的军事通训系统控制住了就算赢了。比方说,你方三万,我方一万,共4万人火拼,按常理,假设大家的武力、智商是一样的,我方一万战死,同样砍死你方一万,共死亡2万,也即死亡率是50%,对吗?而你方活着的2万人中,至少有几千个要残吧?那可是操真家伙干的啊!又比方说,你方三万,我方也三万,假设大家的武力、智商是一样的,我方三万战死,你方顶多留下三千,那么死亡率将高达95%?以上的死亡率,仅仅是针对全军做统计的,对于冲在前面的人来说,死亡恐怕更高啊。比如我军一共三万人,我冲在最前面,碰到敌军中冲在最前面的,假设我俩武力、智商相同,我活下来砍死他的机率是50%,我再砍死下一个而自己不死的机率是25%,再砍死第三个而自己不死的概率是12.5%,以此类推,我砍死第十个敌人而自己不死的概率是0.097%,也就是说,我砍死十个敌人并且成功活下来的机率连千分之一都不到。一场三万人vs三万人的战争,至少要持续一个小时吧,其实砍死一个人也不过就一二十秒的事情,这一小时的战争里,如果我是冲第一个的,我恐怕要和几十个敌人交手,按概率计算,我活下来的机率,可以说连一亿分之一都没有。而对于冲在最后面的兵来说,活下来的机率稍大,因为前面有几万人,一小时都未必轮得到你,如果幸运的话,你还没开始战斗,我军已灭了对方。但是倘若我军不敌,你最后一个落单,双拳难敌…
第一,古代打仗死亡率并不高,一般都是阵型一乱,士气一丢,大家都争相逃命了。第二,现代战争死亡率才是高的吓人,一战的凡尔登,索姆河等,一仗下来就死几十万人。第三,集团冲锋,如果你一起冲,死亡率反而会降低,如果你孤零零落在后面,就等着被集火吧。第四,古代有闻鼓不进斩,还有督战队这种东西。
可能有点乱 你自己慢慢看 我想到哪儿说到哪儿首先你得明白 打仗这事儿不是打架 不是说一堆人轮了砍刀上去就干逮谁砍谁军队是有组织性跟纪律性的 你念书的时候军训天天整那个整齐划一 就是为了这个效果各个国家时代的军队建制我就不一一赘述了 每个国家每个时代每只军队 都是有自己的建制的 打个比方 军师旅团营连排班从冷兵器讲起 不要被国产电视剧给迷惑了 打仗讲究个战略战术 战略是大方向 战术则是临阵指挥就是咱说的 排兵布阵 一只军队 是由不同装备 不同质量的兵种所搭配而成的 从武器到铠甲装备 再到职能 而指挥官要做的就是如何搭配使用这些部队
就跟你打牌怎么搭配使用手里的排是一个道理 你看看好莱坞的古代战争片 士兵都是结阵行进战斗的 为什么? 为了发挥最大战斗力 歌怎么唱的? 团结就是力量
士兵可以根据自己在战场上的不同职能而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以及防御力 你可以理解为 无数只小部队排成的方阵 圆阵 再组成一个宏观的大阵型 这些小方阵既能发挥战斗力 又便于指挥官指挥
这时候你会问了 这跟怕死不怕死有什么联系?
联系大着了 你听我慢慢道来首先 按国产电视剧的演法 将军一嗓子一喊 大家就冲上去砍 战斗模式为 一一捉单搏杀 砍了完一个 你再去找下一位 这时候你碰上一位比你魁梧穿着厚实铠甲的哥们 你怎么办 而且你还得考虑 要是我受伤了 力气用完了战斗力防御力降低了怎么办 是我我也怂 因为你是一个人在战斗结阵就不一样了 我左右都是哥们紧挨着我 每个人各司其职 有人攻击有人掩护 敌人单个能力强不怕
咱们人多就是力量 一根长矛捅你你能格挡开 七八根呢? 不是人人都跟赵云似得假定你在阵前第一排(一般站在最前面的都是最勇敢最健硕的士兵),是不会让你一直在第一列的 你受伤或者力气用尽或者陷入危险 这时候这个小部队的指挥官(什长、百夫长一类的)则会指挥其他士兵掩护你 你则退后(不是说跟你感情好爱惜你,是因为你所在的位置如何出现缺口,你会害死你周围的战友,导致整支小部队陷入危险) 阵型一散 这支部队就剩下溃散跟被屠杀 并且疲惫、伤亡较大的部队 只要允许的情况下 指挥官都是会撤回来的 不会要求你一直战斗 否则只会降低效率 增加伤亡 然后发生溃散 让其他其他部队 甚至整个军团陷入困境战场上 事实上跟上面其他朋友回答一样 真正在战斗阶段的死亡率是不高的 一只部队要么出现一定伤亡率 并且在持续攀升的情况下 或者是突然受到惊吓(比如被埋伏、被大规模武器比如投石车、重弩、大炮从人群中间贯穿、被骑兵从屁股后面冲锋如此等等)或者战斗无望的情况下是会立刻转身逃跑的
甚至前面的部队溃散 后面的还没接敌 看见前面跑 后面的也跟着溃散的 而精锐部队 老兵部队 所展现出来的优越之处就在此——士气比普通部队(特别是充斥杂兵、新兵的部队)要高出一截 他们对于战斗的惨烈承受能力更高 更淡定 又或者是本部队的精神士气所感染所爆发的荣誉感 致使他们能承受更高伤亡更惨烈的战斗 甚至在特殊情况下战斗到最后一个人那么伤亡从哪里来?追击!敌人一旦溃散,失去战意,就等于屠宰的羔羊,胜利方部队当然不会心慈手软,等着你恢复元气了再跟他玩命。 一旦一方发生溃散 并且引起连锁反应 这时候才是毁灭性的的 咱们成语怎么说的 兵败如山倒 为了逃命 会发生大规模的踩踏 混乱 自相残杀(比如人多堵路堵桥) 几千人的骑兵都能追着几万人跑 你会问 为什么跑的人比追的人多都不掉头还击? 还是一个字 乱! 士兵乱成一团 无法形成组织 士兵找不到军官 军官找不到将军 你想要呼唤战友组成阵势还击 却无奈身边都是陌生人 没人响应你那么这个战损跟逃跑伤亡比例多大? 打个比方 一场败仗几千人的伤亡 可能战斗阶段死两到三百人 追击阶段则是剩下绝大部分......那么一支军队 能恶劣情况下死扛的老兵 精锐 都是少数 绝大多数都是情况不对就散伙的士兵 作为指挥官 你该怎么做?
答案是 胜利!让敌人先崩溃 没有人会在敌人逃跑 投降的时候 自己也转身逃跑精锐 普通部队 杂兵 让每一种部队所受的伤亡都在他们的能承受伤亡以及心理打击范围以内 并且互相配合 支援 尽量以优势打劣势 比如说 敌人几百骑兵冲上来 你这支部队装备的是朴刀 骑兵一冲锋 铁定玩完 怎么办? 火枪 弓箭 弩手占据高地拦截射击 长枪兵正面迎击 如果对面弓箭手放箭怎么办? 长枪退下来 装备大盾的士兵列阵防御掩护 战术多变 你可以自己思考 只要指挥官指挥巧妙合理 伤亡是不高的然后心理题主见过鱼吧 大海里的鱼群 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
假设一只鲨鱼一次性只吞掉一只鱼 你一只鱼出现在鲨鱼面前的时候活下来的几率是多少?
如果你跟一百只鱼呆在一起 出现一只鲨鱼 那么你被吞掉的几率 就是百分之一
况且鱼群结成鱼阵 本身就有一种防御能力在里面 如此类推 人总会有一种侥幸心理 总会觉得 不会是我 并且随着你参加战争次数的累积 你对于生死会逐渐麻木然后就是人的盲从性 有本书 是个法国哥们写的叫《乌合之众》 讲的是大众心理学 大概意思就是说 单个的人 一旦进入某个集体 群体当中 你会被去自我化 你会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 你的思维会被周围的群体环境所感染 打个比方 平时你一个人没胆子干的蠢事情 几个哥们在一起一怂恿 你就有胆子去干了 平日里挺怂的一哥们 你被融入到环境当中去了 大家嗷的一嗓子就热血沸腾的冲上去了 你也会控制不足肾上腺素一激动就跟着上了 (集结号看过吧,看里面那个戴眼镜的指导员在战场上的转变你就明白了)再加上国家、军队对你的教育
你可以理解为洗脑 然后站前热血沸腾的动员 然后自身的荣誉感 整只部队的集体思思 对敌人的仇恨 这些都能支撑你冲上去最后是制度军中有赏罚奖惩制度 赢了 升官
发财(缴获战利品) 改变命运
输了 全军溃散 也不是你的责任 但是你主动逃跑先逃跑 督战队这种存在你知道吧
不当场砍了你杀一儆百 也得过后追究你的畏战行为(现代比较文明 除了战场上 都得上军事法庭) 古代都是抓回来吊死或者砍头
还别说你的行为 对你的将来 家庭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某志愿军战士因为被炮弹震昏被俘,被开除党籍军籍剥夺政治权利关起来,然后孩子前途全毁,WH大革命再被.....你懂得)说的有点乱 明天要上班 就讲到这里 有空再补充
赞同的答案 冷兵器时代战争死亡率远没有现在高,大的死亡率往往发生在屠城和杀降。至于为什么士兵往上冲,可能有很多原因:军功:如秦军,个人升迁、进爵、奴隶脱藉、罪犯免罪、甚至家人免除赋税、劳役都可以通过敌军人头换算,秦朝法律又严苛,很多平民因罪充军,因此秦军作战异常勇敢(史书多有记述,不举例了)。财物:很多游牧民族把打仗当成发财的机会,因此每到打仗,男女老幼毫无悲戚感(应该是抢别人时的表现吧,被人家杀进家里估计不是这个表现)。生存:游牧民族如果遇到天灾,整个部族都会面临生存问题,为了活命,还有什么豁不出去的。汉族人也一样,如果撑破了要被屠城还有什么可顾忌的。尚武的习俗:整个社会对军人、尚武的认同会从小熏陶军人的气质,那个著名的斯巴达母亲的故事很能说明问题。军纪:如果逃跑要被砍头,那还不如冲上去拼一把,中外都有这样的军纪。士气:对于一直长胜部队来说,强横的气势会使人不顾性命。信仰:这个不多说了,狂热起来什么都不吝了。环境:不知你有没有时候脑子一热不管不顾的经验?记得有不少参加过战争的老兵都提到过,战场上有时候看见战友牺牲或是几碗壮行酒下肚,眼就红了,什么都不在话下了。荣誉和责任:军人有军人的荣誉和责任,有时候生命并不是最重要的,所以很多时候可以不死的场合也会有人慷慨赴死,比如舰长与战舰共沉,中外都有。有些退却的的军人受不了指责或是自责而自杀,或者在下次战斗中更疯狂地往前冲。据说温泉关幸存下来的两个人的遭遇也说明了这个问题。
鸣金收兵,在战争现代化之前,两军交战基本是双方各列战阵交战,士兵以战旗军鼓为令,大部分情况下那种死战磕到底的情况基本是大决战了。(这也是为什么古代那些万军丛中,一骑绝尘,砍军旗杀敌将的人受人追捧了)列阵对砍太傻?请参考欧洲近代史步兵站桩对射。
请题主尝试一下在好几万人冲饭堂的时候逆着人流前进…噢,对了,他们手上还都拿着叉子,磨利了的。
古代打仗没人会闲着没事往前冲啊喂!古代都是阵型战,前进都是整个阵一起动的。一堆人往前冲要么是有极大优势,比如敌军溃逃,要么是在打群架。
。。。。。题主能举出一个实际战役中双方的战损比都达到你说的这个水平的例子么?事实上多数古代战争战损比达到个百分之十左右就可能出现崩溃了吧?就算是精锐部队,野战而非守城战的话,也很难承受30%以上的战损比,那种十几万人被打得就剩几千人都是主要在崩溃中被追杀和逃散而损失的,正面战场上对冲出现那么大伤亡还不跑是不可能的。至于说为什么会往前冲,第一,违抗军法,临阵退缩,都是死罪,除非你能确定这场仗输定了,大军会被打散没人会来追究你的责任,否则你往前冲还有可能活,往后退必死无疑,可能家人还要连坐。第二,冲在前锋的一般都是老兵,他们很清楚,冲上去压制住敌人,生存几率比较大,作为前锋崩溃逃跑,那么要么是被后面大军执行军法,要么就是被敌人追上从背后杀死,活命几率更小。第三,如果是军户制的兵,那么是世世代代吃这碗饭的,你当了逃兵不但要被通缉,全家的饭碗也就砸了,很可能就此就归入贱籍了。如果是募兵制来的兵,多半都是指望着当兵打仗养家活口,立功受赏的,逃跑之后基本也就是衣食无着,面临饿死,跑了也没意义。但即使如此,古代的军队还是很容易崩溃的,战损比一大,大家觉得仗打不赢,非精锐的部队一般就崩溃逃散了。
很多时候,是用铁链子锁着步兵,由骑兵押着往前走的。比如波斯军队在卡笛西亚战役中是这么干的。还要搭配督战队,打赢了有可能活,转身跑确切无疑是个死扣押全家老小做人质,逃跑了统统处死,这是曹操军队干的事。最后就是,博命成功好处很大。打下座城市,分套房子和女人是可以的。
楼主知道坎尼会战吗?汉尼拔指挥五万人以伤亡1000人的极小代价,全歼七万人的罗马军队。这是古代军事历史上最经典的歼灭战,汉尼拔的中路部队诱敌深入,两翼迅速包抄,将罗马军队围在了一处盆地,在罗马军队无处可逃只能死战的情况下,迦太基人竟然也几乎没什么伤亡。真正的古代战争就是如此,往往是胜利的一方付出极小的代价,失败的一方却损失及其惨重,倒不是双方指挥官水平差距太大,而是正如之前几位回答的那样,阵型一旦被破坏或者处于极不利的形势,就会兵败如山倒而被对方随意砍杀。在十五年后击败汉尼拔的扎马战役中,坎尼之战的败将之子,大西庇阿率领罗马人在面对战象的情况下也仅以1500人的伤亡代价就消灭了迦太基人的三万五千大军,而且是如法炮制了汉尼拔的成功战术,这场会战的过程是这样的,摘自百度百科:敌对两军战斗队形编成的原则是:轻装步兵在前,其后两列横队是重装步兵;两翼是骑兵。罗马人特别加强了自己战斗队形的右翼,在此配置了努米底亚骑兵;在左翼是罗马骑兵。迦太基人把自己的骑兵平均分配,而将战象和轻装步兵置前,并把战斗队形的第二列横队配置在第一列之后200米。为了同迦太基的战象斗争,西庇阿指定了专门投掷手。受过训练和具有经验的罗马军队在素质上超过迦太基军队。战斗由迦太基人发起,把战象投入冲击。但由于罗马军队投掷手机智行动,并用喇叭和号角发出强烈的喧嚣声,致使迦太基战象调头回走,在步兵和骑兵队伍中造成混乱。罗马骑兵趁此转入冲击,尔后有意后退并将迦太基骑兵从战场上吸引开。汉尼拔决心以自己的步兵包围敌人两翼,并为此使军队的两列横队从两翼开进。罗马人也重复了这种机动,于是战斗成为战线正面的冲突。在激烈战斗过程中,西庇阿命第二列横队的军人——主力兵成大队地前出至两翼侧并拉长战斗横队而包围敌人。迦太基人由于受到从两翼的冲击, 开始后退。 罗马人将最有经验的军人——后备兵投入战斗,编成方阵(10列)并冲击由老兵组成的迦太基人的第二列横队。迦太基人经受住了这次突击。但这时他们受到展开的罗马骑兵从后方的冲击,于是这就决定了交战的结局。迦太基的军队被粉碎。其损失达万人之众。汉尼拔得以逃命。罗马人共损失1500人。 点评:在扎马的交战中第一次实行了战斗队形的梯次配置,扩大了军队的机动能力。战斗队形的第二列横队得以机动灵活打退突击或向敌人翼侧和后方实施突击。战斗队形的纵深增大了。不仅骑兵,而且成纵深梯次配置的步兵也成了机动的手段。对罗马人胜利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交战开始之前东努米底亚皇帝马西尼萨转到了他们一方,他强有力的骑兵在罗马人的骑兵中造成了总的优势。可以看出,这两位军事奇才都没有把自己最精锐的部队放置在最前排,罗马人的主力部队始终在第二梯队,处于前排的是投掷部队,这样可以实现部队的交替战斗,从而就减少了楼主说的前排部队战斗压力太大的问题。在战役的决定性阶段,罗马人才动用了最精锐的老兵,向迦太基人发起了致命一击,这就等于第二梯队的大部队全部得到了轮换,同时也避免了最精锐的部队被对方的远程火力和骑兵部队消耗掉。而真正决定这场战役胜负的因素,则是双方的骑兵,是迦太基骑兵的失败导致了步兵大部队遭到包抄,包围之势一旦形成,步兵阵线立即就会瓦解,迦太基人也只能被宰杀了。西庇阿和汉尼拔究竟谁的军事才能更高,一直是史学家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但是这两人都毫无疑问是伟大的指挥官,指挥才能不相上下,汉尼拔两次与西庇阿父子较量,双方的军力和军事才能都差不多,但两次战役都是胜利一方付出极小的代价而失败一方几乎被全灭。胜利一方的士兵可能还没正儿八经的和对手过几招,就看到己方的骑兵已经出现在对手身后了,然后就是追上去砍脑袋这么简单了。那么有没有胜利一方九死一生的战役?有,罗马人又给出了师范,这就是著名的皮洛士战争。以下摘自百度百科:皮洛士战争 (前280-275年),又称为大象战争,是指罗马出兵消灭意大利半岛南部的希腊城邦的战争。这场战争因为希腊伊庇鲁斯的皮洛士大王使用大象攻击罗马而得名。公元前3世纪初,罗马在统一意大利北部后,便开始计划占领南义的希腊城邦。公元前282年,罗马在从海路救援其在南义的同盟图利市的时候,因不慎闯入另一城邦他林敦的范围,而遭到其攻击,两国于是开战。他林敦为南义最强的希腊城邦,罗马希望成功占领他林敦,以威慑和统一希腊其他城邦。他林敦自知不是罗马强大的陆军的对手,因此以自费雇用三十五万步兵和两万骑兵为条件(事后证实为吹嘘)请希腊的皮洛士大王出兵相助。公元前280年初春,皮洛士大王亲率极高素质的职业雇佣军共两万五千多人,在他林敦登陆。其军队组合为骑兵三千人,弓箭手二千人,投石手五百人,重装步兵二万人,大象十九头。但皮洛士看到他林敦歌舞升平的情况后,大失所望,自知他林敦的三十七万大军没有指望。但因皮洛士怀有征服罗马的雄心壮志,因此决定以自己所带来的兵力与罗马军决战。首度交战:开战之初两军均无法突破对方阵列。皮洛士便命令战象冲锋,形势瞬间变化,罗马士兵完全不能抵挡,吓得四散奔走,皮洛士的骑兵随即对罗马军进行围歼,罗马损兵七千多人,退守维努西亚,死守不出。但皮洛士亦损失四千多人,且无法在异地补充,因此并未获得很大优势。再度交战:皮洛士派人与罗马议和,但因条件过高未果。双方继续僵持。公元前279年,双方在准备充足后,再度决战。罗马人诱使皮洛士至阿普利亚的阿斯库路姆进行决战,成功利用山谷、两侧树林等有利地形化解了皮洛士大象和骑兵的威力,双方打成均势。第二日皮洛士成功占领地利,其大象再次发挥威力大败罗马军,致罗马损失六千兵马及一名执政官。但此次胜利皮洛士也损失了三千五百人,其中大多为马其顿式的精锐佣兵,难以补充。皮洛士无奈地说:“再这样胜一次,我就可能没有军队了。”后人于是称这种得不偿失的胜利为“皮洛士式胜利”。两次交战,皮洛士之所以惨胜,在于胜负的天平总是反复波动,在首度交战时皮洛士的战象冲垮了罗马人的阵线,但罗马人及时的退守关口,致使皮洛士大军的追击受阻,由于罗马人死守维努西亚,可以看出皮洛士的追击部队进攻维努西亚也付出了代价,算是为罗马人挽回了一些战场上的颓势。我没有找到关于双方均势时的伤亡数据,然而罗马人的两次崩盘都是出现在战象登场之后,而战象无疑对阵线具有毁灭性的打击,所以可以推断,罗马军队的伤亡主要发生在被战象冲破阵线之后。而皮洛士是塞琉古的国王,塞琉古是亚历山大大帝的直系血脉建立的希腊化国家,因此皮洛士大军的作战方法是非常希腊化的,也就是依赖精锐的重装步兵组成的方阵来维持阵线。方阵作战的特点就是阵型严密,不能像罗马人那样轮番换着进攻,方阵步兵确实存在着楼主担忧的那种前排士兵持续作战的问题,但是前排士兵持续作战不等于必死,因为方阵兵都手持4米长毛组成长矛阵,方阵的杀伤力不在于士兵的格斗技巧或勇武,而在于密集的长矛向前推进所产生的不可抵挡的冲击力,方阵兵并不需要什么格斗技巧,只要把长矛端直了就有杀伤力,后排士兵主要是为前排提供推力,从而推着前排士兵向前进,同时也可以鼓舞前排士兵的士气。所以如果对方没有强大的投射部队的话,站在方阵前排的死亡率不一定高,而由于方阵极其重视阵型,冲击方阵侧后就成了击垮方阵的最佳方法,所以处于方阵后排和侧翼的士兵可能死亡率更高些。讲了这么多罗马人的战役,不得不说罗马人把冷兵器时代的各种对手都打遍了,强大的近战步兵如希腊人,强大的近战骑兵如帕提亚人,强大的游牧骑兵如匈奴人,强大的战象军团如迦太基人。罗马的无数战例已经足以说明,势均力敌的两支部队的正面交锋往往分不出胜负,而且由于双方在正面对抗中打得都很小心,毕竟中路阵线被打乱就肯定被分割包围了,所以也不会有惨烈的中路拼杀,而真正能决定胜负的往往在于侧翼的战斗。谁的骑兵强,谁的机动部队能先完成包抄,谁就能稳操胜券,而侧翼的战争一般都是机动部队实施快速打击,所以也不会经常出现双方排着整齐队列互相猛砍的情况。这样一来,前排士兵其实最担心的是阵线崩溃时几乎逃不掉,而不是进攻时几乎死定了,在战线崩溃前可能镇守侧翼的死亡率会更高,所以总而言之一句话,想活命就必须打赢。
其实古代受限于指挥效率和训练水平,古代战争一般是击溃战而非歼灭战。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中的描写我觉得还是贴近史实的。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MAO主席说中国最会打仗的皇帝是刘秀,为什么,刘秀是个书生,却用7千人击败王莽30万_百度知道查看: 4605|回复: 96
中国古代史籍的一个通病:夸大兵力——以长平之战为例
该用户从未签到
& && && & 本人关注长平之战已久,因对军事动员、后勤较为了解,更兼阅读了近年大量的研究文献,遂以此战为例,点破中国古代史籍夸大兵力的通病。
一、长平之战过程还原
& && && &&&此战记载,一般追溯至《史记》的《白起王翦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亦有所涉及。大体而言,前262年,秦攻韩国,截断上党郡与韩国本都联系;上党守将联络赵国,献上党,欲引赵抗秦,赵国应允。前260年,秦攻克上党,上党百姓奔赵,赵王遣廉颇出战,在长平(长平城今山西高平市西北10公里长平村,双方交战不限于此一地)附近与秦军对敌,屡败于秦将王龁,坚壁不出。秦用反间计,使赵王用赵括代廉颇,秦以白起待王龁。赵括转守为攻,白起诈败,退入秦军营垒,引赵军来攻,以两万五千人断赵军后路,又以五千人插入赵军中间,截其军为二,并总体围困。赵军无后援四十六日,出现自相食人的惨况。赵括带兵冲杀,被射死,余军降秦,白起认为人心不稳,一夜坑杀赵卒四十万,赵军前后两年多战死人数竟多达四十五万。
& & 《史记》中这段记载,其实有很多漏洞。一:上党太守献城是前262年,赵军何以等前260年上党失陷才派大军增援,其间各种谈判、拖延,太史公未予详述。二:秦军出兵既然以上党为目标,何以前后延宕两年,而不是在截断上党后立刻攻击,其间战事如何,亦未记载。三:也是最重要的,赵军前后所亡四十五万,绝无可能,纯粹夸大其词。
二、长平之战赵军兵力质疑
& & 1、赵国人口与战略
& && && & 一般认为,秦统一时全国人口在2000万上下。长平之战早于始皇统一40年,假设这40年最剧烈的统一战争消耗的人口不算,仍以2000万人计,战国七雄,平均而言一国也不超过300万人,而实际上秦、楚两国的人口远多于其他几国,赵国作为中等大国,人口差不多也就是250万,其中男性假设占一半,即125万。男性中可参军者称“丁”,指15——55岁身体健康者,假设占2/3,则赵国理论上可服役总人数为81万,实际服役人数则不可能超过20万。& &
& && && & 按照战国古制,一兵三伕——仅后勤人员即为作战人员的三倍,赵军后勤要越过太行山,民夫甚至可能超过1:3的比例,加之后方需正常维持的农业生产、装备制造、行政管理、地方治安等,已经占去男性大半。《孙子兵法》曰:“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处骚动,怠于通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亦即作战人员和后方男性服务人员比例大致为1:7、与后方总服务人员大致比例1:28——1:35(一户按四口或五口算)。即便说战国动员能力有所增强,将前一比例降至1:5,则赵国服役人员(包括作战人员和辅助人员)总数最多也就是81万的1/6,即差不多15万,这还是夸大的计算。
& & 这15万人都到了长平前线吗?也不可能。
& && && & 首先,从兵力配置上讲,赵国四战之地、强邻环伺,北方对游牧民族的防守尤其重要。长平之战时,李牧恰在北方率领着赵国第二大方面军。此外,都城邯郸和各处险要,必然也有军队驻守,即便保守估计,也要占去赵军总数1/3,所以长平之战,10万部队已经是上限。
& & 其次,从战略上看,长平之战不是举国总决战,赵国虽然大举投入,但不可能倾注全国之兵。秦赵交兵,本为上党。赵军出兵时,上党已归秦,《史记》说赵军到边境是为了“按据”奔赵的上党民众。三个月后,王龁才举兵攻赵。可见,赵国出兵时并无夺取上党的打算,更不确定秦军是否会大举攻赵,廉颇所带兵力只为防守,并无求战之意,人数必定有限。就战事发展而言,赵军前期小败不断,廉颇不得不退守。王龁并非名将,从后来被白起替换可知也不是陆逊那样的潜伏高才,而面对百战名将廉颇反能胜之,除了秦军平日训练有素外,最好的解释就是秦军有备而来、兵力占优。当然,合理的推论是,赵军随着战事的发展,也从后方源源不断增调而来,但长平主要战事前后迁延不过两月,赵军何来时间动员全国之兵?可见,10万作战人员的上限非但合理,简直是多算了不少。一些学者和网友认为长平之战只是寻常大战,实际上这也不够客观,应该属于方面军级别的战略决战。
& & 2、前后战事和数字的对比
& && && & 长平之战中,秦军所以大胜,一是白起战术得当,二是地形提供了极大便利。经考古学者考证,秦赵两军初战时,大抵是在晋中高平市南的一片高原附近,廉颇之所以屡战屡败却没有覆灭,是因为把握了地形,步步退却,最终退至长平坚守。长平古城,恰扼死丹河河谷北段,两侧高山无法行军,谷最窄处宽不过70步,秦军在此处强攻长平城垒,寸步难进,是廉颇的高明。赵括上任后,白起命秦军诈败,引赵军进入河谷,再以25000军断赵军后路,又以5000军穿插到赵军中间截其为两段,反使赵军拘于河谷无法脱身,最终溃败。以数字计,40万人的大部队进入丹河谷地,在面积上过于拥挤,本身已经不可能。要截断如此大军,秦军竟只出动奇兵总计3万人。试想,赵括真有40万人在手,怎么可能让秦军3万人从容地筑起营垒、就地坚守?又怎么可能被区区5千人斩断全军?这违反起码的常识。反之,秦军出动3万奇兵,其本部想来也不过就是数万人,相加也就是不到10万,赵军与之兵力相当,也不会超出10万。
& && && & 知长平之战者,莫如白起。长平战后,秦王欲灭赵,白起劝阻:“今秦虽破长平,而秦死者过半”(《史记》),“今王发军虽倍于前,臣料赵国守备,亦以十倍矣……其国内实”(《战国策》)。由此两句,亦可推知赵军四十五万阵亡、四十万坑杀的数字纯属捏造,随之秦军数字也被大大夸张。按照史记说法,秦军消灭赵军四十五万,其自身无论如何也要有相当的兵力,因为长平之战是秦军主攻,本来就有兵力优势,且历史上并没有长平之战以弱胜强一说,所以秦军兵力应不低于四十万。“已死者过半”,即阵亡二十万人以上(此处也是夸大),伤者更多,何来继续进攻的能力?如果长平之战真的是80万人的决战,秦王又准备所发之军“倍于前”,即秦国要再动员80万人,两战相加120万人以上,两年间投入秦国总人口三成来打仗,秦人真天神也?再者,赵国如真的阵亡四十五万人,再要动员同样军队,除非借火星人补充人口,再将农业、制造、采矿和其他地方的防御全部交给妇孺,这已是荒谬绝伦,又何来“十倍矣”一说?
& & 再以长平之战后一年著名的邯郸保卫战来说。邯郸之战,秦王极其重视,秦军倾巢而出,兵力超过长平之战,围困赵国都城邯郸,但两年多竟不能克。试问,秦赵军队真的如此悬殊、赵国真的已无兵力,何以据守两年多?若以长平之战死亡45万计,邯郸保卫战时,赵国“丁”也只剩36万,实际能聚集在都城的也就几万人,如何能支撑许久?可见,“所亡四十五万”实不可能。
& && && & 也许有人会说,赵国被围困、坑杀的40万人,军队确实只有10万左右,但还包括三倍于军队的民夫在内,加起来不是正好40万吗?这也是谬论。民夫负责搬运,必然分布于邯郸到长平之间广袤、漫长的补给线上,跨越一千里而活动,怎么可能所有民夫跟着军队一块进入河谷前线?这是运粮的还是吃粮的?也许还有人说,秦军在长平之战中,曾发全国15岁以上男丁参军,以截断赵军后路。请注意,原文是:“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也就是说,总动员只涉及于河内一地,而不是全国。赵军被围约50日,何来时间动员秦国全国男性?就算来得及,生产运输又怎么办?河内一地,就算是当时行政机关所能发动的全部人口,也不过数万人而已,不能根本改变会战兵力的数量级。
& & 3、动员能力
& && && & 古代受生产、行政、交通、地域限制,一国所能动员兵力是极其有限的。据张羽《战争动员发展史》一书总结,在工业化时代以前,人类一国所动员的总兵力一般而言不可能超过其总人口的3%。欧洲非工业化时代动员能力最强的路易十四法国,1600万人口,50万军队,勉强达到3.1%;腓特烈二世的普鲁士为一纯粹军国,在征召大批外国人的情况下,勉强达到3.5%。以中国的几个关键时间而言,东汉末,袁绍坐拥四州,倾力攻曹,10多万人而已。曹操攻赤壁,尽发北兵,又得荆州之众,也不过20万人。隋炀帝攻高丽,尽发全国之兵,60万而号称百万,占3000多万总人口的4%。唐太宗晚年复攻高丽,也只动员了50万人。动员能力的提高,大大依赖于生产、交通等要素。19世纪初,大革命后的法国首创“全民皆兵”,也不过让1800万法国人中的30万人参军。美国内战时,南北双方使劲全力动员,让5%的人口走上了战场。人类动员总人口1/10进入战争,是到二战时才由美、苏、德、日完成的,而且空前绝后。晚清太平天国时,清朝总人口已近4亿,八旗军加绿营军总兵力才120万,而国民党抗战结束时坐拥全国人口近两亿,亡国灭种,也只动员了不到500万人,试问,领土、人口、生产力、运输力、管理能力、行政水平与后世天差地远的战国之秦赵,何能在一次方面军级别的决战中就投入40万服役人员?这难道不是一个神话么?
& & 4、坑杀的技术分析
& && && & 坑杀,需要以下步骤:一为缴械,二为关押和看守,三为刨坑,四为押送至坑洞,五为镇压和填埋。其中第一步倒不难,我们来分析其他几步。
& && && & 关押和看守:赵军40万投降,以挤北京公交车的标准算,一人占地0.25平方米,降军共占地10万平米。这是什么概念?打个比方,秦朝统一后大建宫室,其中最大的宫殿是阿房宫,修了好多年,总共才占地8万平米。赵军就算不躺着坐着,一个挤一个站着,也要把阿房宫挤爆,秦军是如何在极短的时间内修好这么个战俘营的,我无法想象。如果是在野地里看守,又是如何能保证赵军不逃散甚至暴乱的,我也无法理解。
& && && & 刨坑:活埋,自然每个人都是躺着而无法反抗的。人躺着,占地面积大出三倍不止,但考虑活埋时人可以分为上下好几层,权且认为这两项抵消,则这个坑大致也必须是10万平米级别的。坑杀必定分许多坑,如果是一个10万平米的大坑,那埋的时候土是扔不到中间的。要想埋得快、埋得准,一个坑最多也就长50、宽50,即2500平米(事实上可能宽度很小、长度很长,埋万人左右),就算个个坑都这么大,也要40个之多,这还是少算的。而根据考古学者在战场遗址的考证,当地坑洞一般高度为3米,即秦军要挖出30万立方米的土石,相当于靠人力铁铲几天内给阿房宫打好地基,这不是痴人说梦?
& && && & 押送至坑洞、镇压并填埋:依照上文,秦军把40万人从一个10万多平米的大型战俘集中地,押送到几十个大坑中,其间如何保证赵军看到大坑还像绵羊一样乖乖下去不逃亡、造反,不得而知。为防止暴动,秦军必动用了十万级别的军队,且不论组织、管理、后勤上不可思议的障碍,已经损失惨重、又有大量战区需要防御、又被战俘营工程和挖坑工程累得半死的秦军,如何还能发动如此大规模的填埋行动,实乃匪夷所思。
& && && & 有人提出疑问:秦军会不会是把赵军骗到天然坑洞、山谷中,居高射死,然后再埋呢?首先,考古学者找到坑道的地方,地形相对平坦,并无如此大规模的坑,而天然具有谷地的山中,又并无大量遗体、遗物出现,且山谷中土质坚硬,根本不适合挖土填埋。再者,战场遗址既然已经出土了很多埋有尸体的大坑,就说明《史记》所说的“坑”有其真实性,而这些尸体中又并未发现大量的箭矢,可见赵军士兵的物理死因非常明确,所以此种猜测亦无根据,更难以解释一夜坑杀40万人的世界第十大奇迹。
三、笔者对长平之战兵力和进程的推论
& && && & 长平战时,赵军除地方守备部队外,机动部队分对秦、对胡两个大的集团。三类军队相加,平时大约10万,其中守备部队各处总计2万,对胡方面军约3万,对秦方面军5万左右,但起初到长平安抚难民的差不多1、2万人。秦军主攻,前期动员兵力5万左右,占据优势,廉颇不得不退守。秦赵两军分别大规模动员,秦军前线兵力渐次增至10万左右,赵军全国总兵力上升到15万,征发民夫等后勤人员数十万,长平前线增至8万左右,但廉颇见秦军势大善战,仍取守势。由于补给困难、急于决胜等原因,赵王撤廉颇,换上主攻的赵括。赵括见秦军败退,引大约6万主力出长平,进入丹河河谷追击,由于离开营垒太远,被秦军25000人意外截取后路。河谷狭窄,赵军后军反攻的兵力无法有效展开,进攻秦军不力。同时,秦军5000人的精锐军队将一小股赵军前军截断。赵军被围,与外界失去联系,粮草逐渐不足。起初驻垒防守、期盼援军。月余,援军不至,随军粮草基本耗尽,甚至出现人自相食,赵括不得不拼尽全军、躬冒矢石,进攻秦军坚固的营垒,结果被射死。剩余赵军大约3、4万人,全部投降,遭到杀害。赵军半数军队经长平一战耗尽,举国震惊。
(2楼继续)
德迷联盟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该用户从未签到
四、夸大数字的通病及其他
& & 以上具体数字大多出于笔者的推论,并不确实,但就数量级而言,比《史记》等古籍更合理、更确切。有大量文章关注长平之战兵力的问题,但往往是默认了《史记》四十万人的记载,再进行其他推论。实际上,深谙动员、后勤者必然能够理解供养四十万人在战国时是何等不可能,绝非古籍中所记载的那么理所当然。以战国而论,动不动一场大战双方动员百万人,违反常理,殊不可信。《史记》虽然权威,荒唐者不在少数,如说刘邦之母怀孕来自天神感应,说北方蛮族为动物交合所生,说明司马迁大量采用了传说和靠不住的文献。秦末战乱,先秦文献大量佚失,汉初文人为了斥秦残暴,多有夸大之词。即使是秦本身,为了震慑宇内,也常常夸大自身的战报,这种把戏,直到1947年国民党还在演,后人应批判地看待。
& && &动员,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就数字而言,要权衡好生产、运输、和参战的人口比例关系,又要协调好这些环节相互之间的管理、配合、联络,所消耗的精力、人员难以胜数。此外,动员还取决于一个政府以多大的能力控制着社会。古代政府对偏远乡村控制力极弱,基本没有稳固的行政机构,多半依靠自治,所以古代所谓动员,实际远不是今天我们所理解的“全民皆兵”,“化外闲民”仍占据相当一部分。对于这些问题,中国古代史籍基本是忽略不谈的。夸大兵力数字,以悬殊差异凸显胜利者之光荣,实乃此类史籍的一大问题。特别是牵涉到异族相争或正邪对立时,什么秦朝发骊山刑徒70万、东晋8万人胜前秦80万、韩世忠8000人困住金兀术10万,都是语焉不详、夸大其词,更有无数的所谓光辉战役,细究之下,漏洞百出。翻看史书,动辄某某“起百万大军”、“起兵三十万”、“斩首十万”、“降者二十万”,感觉动员军队、打仗杀人如同儿戏。实际上,以古代专制社会的动员水平,战争一般而言都是几万人级别的,即便是统一全国的皇朝倾全国之兵,服役人员总数也很难超过百万。而后世记载者往往受惑于当时人夸耀武功的传说乱写一气。观察古代对兵力记载的变化,会看出一个很有意思的结果,随着动员能力的进步,越到明清时期,军队数量反而越来越少。而动员能力更差的古代,军队数量反而多得吓人,从而出现了秦朝军队比清朝还多的奇怪场面。究其原因,是档案制度和治史态度在明清的大幅度进步所造成的。夸大军队数量,不单单是中国古代历史记述者在历史著作上的一个通病,更反映了历史记述者乃至所有学人、文士、政治家在定量分析上的冷漠和对同一事物定性分析上不求论据、夸夸其谈的毛病。就这点来说,中国古人讨论问题确实没什么逻辑。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没插楼吧?
最近联盟刮起一阵论史、皇的风潮,不错,继续看
该用户从未签到
fealfcbayern 发表于
没插楼吧?
最近联盟刮起一阵论史、皇的风潮,不错,继续看
没有……发完了……这篇文章我很早写的&&现在看看写得虽然不算严谨但也还不错&&拿出来大家聊聊& &
签到天数: 441 天[LV.9]以坛为家II
自爆帝该知道,古今中外,在19世纪以前的历史文本,大多是为了政治宗教服务的,靠得住的没几本,但他们依然是信史。
想想自己学希腊文的文本,色诺芬的远征记,据说已经很严格记叙史实的了,但也只是文学著作。
这种夸张简直都是正常范围了,人家犹太人可以冠冕堂皇地写他们围着座城吹着号角绕上几圈就把城墙给绕倒了,还堂而皇之地写进他们的历史经典里面经常温习一下,咱们夸大点胜绩算啥啊。
签到天数: 1 天[LV.1]初来乍到
那个40万,我也绝得挺玄乎的。
签到天数: 441 天[LV.9]以坛为家II
其实我觉得,史记之所以还是信史,实在是我们找不到比它更靠谱的史料了,当然,史记对大事的记叙基本靠谱,也是它还能保持信史地位的重要原因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观点部分认同,但是严谨性上确实不够,很多都为推测。这么说吧,为什么至今我们都说长平之战赵国损失40万,那是因为没有其他史料来证明这仗不是40万。40万这个数字自然是从逻辑上严重不合理和客观的,但是经过始皇的焚书坑儒,所有其他可能佐证的材料几乎都丧失殆尽。就像是法庭上即使你知道这个事情明明绝对就是他做得但是没有证据也没办法定罪一样。现存史料只剩下了司马公的史记,而史记只能参考秦始皇烧过之后秦人自己夸大的书籍,所以没办法,再没有其他更加可信或者更确切的数据之前,只能暂时取用这个,同理秦国灭楚国战争时候的60万人玩一年国家还供得起。
签到天数: 1 天[LV.1]初来乍到
安修 发表于
自爆帝该知道,古今中外,在19世纪以前的历史文本,大多是为了政治宗教服务的,靠得住的没几本,但他们依然 ...
这个到不能绝对化,罗马人的历史关于军事方面还是很少水分的,至少己方兵力没什么乱吹的余地,几个军团就是几个军团(对手就不好讲了,凯撒的高卢战记里面,对高卢人的兵力应该就有不少夸张的地方)。
古代战争将领虚报夸张战绩,这是常态,夸大了有好处没坏处,何乐而不为?史官也不可能去核实,只好照写。
至于司马迁写的战国战争史乃至楚汉争霸史,不是基于传说,就是基于战国策一类胡吹乱说的文字,大概的事件应该是对的,数据什么的就不要去追究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从各方面来说,赵国此战动员能力不会超过25万,但是苦于没有证据没有证据啊。参看后代历朝,动员军队数量,没有如同战国这一个时代一般夸张者。
签到天数: 1 天[LV.1]初来乍到
那个三国志,官渡之战里也有曹操坑杀袁绍几万人的记载,感觉也不怎么靠谱。
签到天数: 1004 天[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的推断也算有理有据,只可惜还是推断。事情本身没有这么复杂,长平那里现在还有好几个万人坑在前几年被发掘出来,央视的探索发现频道也有过相关的节目。
如果真的感兴趣,去那里的考古遗址蹲几天或者去附近的考古队走访一下,应该就会有个比较清晰的答案。
多读书,多思考是好事,不过没有多取证就下断言就有点武断了。
比如楼主的主要推断有“一般认为,秦统一时全国人口在2000万上下。长平之战早于始皇统一40年,假设这40年最剧烈的统一战争消耗的人口不算,仍以2000万人计”,40年的征战对人口的消耗竟可以不算?
那我们是不是可以以三国末年中国150万户的人口剩余来推断之前40年间三国中的战役,比如赤壁之战都是小规模战斗?
而以此为依据来断言史书的夸大,岂不是也有点“不求论据、夸夸其谈”?
签到天数: 1 天[LV.1]初来乍到
本帖最后由 丹尼尔·施瓦布 于
01:10 编辑
40万不止是军队,还有老百姓。
首级就是军功,为了多报军工,杀老百姓充数而已。
再者那块地方是韩国新降赵国之地,属于韩赵腹地,离秦国本土较远,没有经营的必要,不需要什么民心,大开杀戒,是可能的。
签到天数: 1236 天[LV.10]以坛为家III
&&关于楼主文章中的 动员能力的说法&&我想举个例子&&就是三国时期的蜀国& &蜀国灭亡时 户28万 人口94万 带甲十万 官员二万&&军民比例已经略低于1/7了 而且蜀汉建立42年间 有29年是处于战争状态的 !! 所以 当处于极端情况下 领土较小而且国家机器运转正常的赵国&&是很有可能凑出20万+的队伍的 甚至更多 !!
&&而且赵国的疆土主要有当今河北省南部、河南省北部、山西省中部,这些在当时都是熟耕之地,承载人口的基数可能比我们想象得要大。哪怕只按300万记,按照蜀汉的那个比例&&再加上民夫的数量 四十万恐怕不是空穴来风 而且基于太史公的严谨性 这个数字还是有一定的可信度的!!
签到天数: 293 天[LV.8]以坛为家I
世界范围内,先秦史料的可信度是相当高的,先秦时期有多少史官宁肯被杀甚至祖孙三代被杀也绝不按照君主意志改写史书。因为我们现在也找不到其他证据来证明长平之战没有这么多参战的军人,所以也就只有信史书的了。另外,从理论上来说,赵军40w是完全可能的。史书记载,邯郸7万户,户不下三男子,每户出2个男子,仅邯郸一郡就有14w,赵国全国有7个郡,每个郡出3w多人,是完全可能的。先秦时各国军制也不一样,秦赵常年作战,平时大部分不是常备军,而是农民,打仗时才参军。秦军更是要自带口粮和衣物,国家的后勤压力远不如想象的那么大。因此,理论上来说,两国之间打一场持续3年以内,双方总投入100w的战争是完全可能的。要知道长平之战后,秦国三年无力东进,可见,虽然是战胜国,秦国也是消耗极大!照理来说,当时的赵国更是岌岌可危,随便再踹一脚就完蛋了,秦国此时更应该趁胜追击。由此可见长平之战的消耗确实大到惊人的程度。如果双方实际战斗部队是十万级别的,作为战胜国的秦国绝对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另外,不要太低估古人。以今天人们的眼光,耐力,决心,毅力和想象力,万里长城,秦直道,灵渠,郑国渠这种东西跟本就不应该存在的,以西方人严谨的思维和推理,也绝对不可能想象的出,在公元前三世纪,人类能够造出这么雄伟的工程。说白了,那个年代咱老祖宗就能造出长城这么逆天的建筑了,召集100w人打个架也不是多不可能的事。对吧?
楼下的大秦帝国看多了。。。&
长平之战后,白起想要直取邯郸,秦王不同意。结果休整了一段时间才去攻打邯郸,那时候主帅已经不是白起了。结果邯郸城下打了败仗。连同长平之战这段时间,秦军一共死伤了超过60万人,也是损失惨重。&
好像战后合纵的呼声很高,秦国怕灭赵后,压力太大,就主动撤军了.
长平之战就是个坑爹货.战胜国在战后并没有啥实际利益,还要被迫收缩防御.我记得似乎放弃不少领土,退回函谷关了&
长见识,佩服,看来以后要多看书。&
该用户从未签到
Steffan 发表于
楼主的推断也算有理有据,只可惜还是推断。事情本身没有这么复杂,长平那里现在还有好几个万人坑在前几年被 ...
赤壁之战可能还真算不上大战,因为:
1、曹魏集团的高级将领,甚至于说有名有姓的将领几乎没有死于此战的。
2、曹魏集团要真是损失了10w+人马,怎么可能只过3年就能进军西凉?想想淝水之战后,前秦才挺了多长时间?苻坚的能力肯定不比曹操差。
3、若真有此大胜,孙刘联盟没什么不乘胜追击(参见土木堡)?
所以赤壁之战肯定远未伤及曹魏筋骨,损失的应该都是荆州降兵。
看来华容放曹也是杜撰啊,阿瞒若死,北方必然群雄割据,于孙刘都大大有好处。&
签到天数: 1 天[LV.1]初来乍到
Sea 发表于
赤壁之战可能还真算不上大战,因为:
1、曹魏集团的高级将领,甚至于说有名有姓的将领几乎没有死于此战的 ...
关于苻坚的倒台,这个到有一说。苻坚之所以淝水一战就此一蹶不振,和战役中损失的主要是他的国人——氐族军队有关。氐人军队数量并不多,战败之后苻坚还不得不留下相当多的一部分于关东,以监视慕容垂等,关中其实是完全空虚的。
南北朝时一战而亡国的例子很多,原因就是那时的这些胡人国家都是少数国人挟持多数胡人统治更大多数的汉人的政权,那些关键的大战,一旦作为主力的“国人”军队被歼灭,国家就崩溃了。
淝水之战前秦出动80万人或有夸张,但也不至于差得太远,四五十万甚至更多,恐怕真是有的。淝水之战是一个战役,80万(或者X十万)并不都在一个战场上,出现在淝水战场上前秦军队当然会少得多。
签到天数: 1 天[LV.1]初来乍到
Sea 发表于
赤壁之战可能还真算不上大战,因为:
1、曹魏集团的高级将领,甚至于说有名有姓的将领几乎没有死于此战的 ...
曹操总共也没100万人吧,三国志里好像也没100万人的说法吧?
签到天数: 1004 天[LV.10]以坛为家III
看一场战争,我觉得更多要看他对历史的影响。如果赤壁之战的胜利易主,整个中国历史都会改写。
曹魏集团的高级将领都是陆军,即使最后退败也不是一溃千里,要说损失真谈不上。
孙刘联盟以弱胜强,以少胜多,如果战争不是均势下的失衡,鹿死谁手还很难说。追击是要有本钱的,孙刘联盟的陆军跟曹军比起来略渣了些。如不是长江天险和蜀道艰深,天下何以三分?
战略目的已经达到,守住了江东,又获得了荆州这个缓冲地带,魏军要再来犯,必须要打比赤壁更大的战役,以当时的国力和曹军的水军水平,这几乎不可能。
淝水之战不是个很好的参照物,前秦只是个游牧民族的松散联盟,再强也不若是蒙古帝国,一场溃败的后果是致命的。
曹操手上有着整个中原的兵力和军需支持,如果不是自大轻敌,盲目冒进,我们可能就没有三国史可以看了。
签到天数: 92 天[LV.6]常住居民II
干正事的人不多.打杂的多. 干正事的人顶不住了,打杂的也被连累,秦军可不管你是上战场的还是打杂的,直接一起杀.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解放广西损失多少兵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