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这个数字在道家哲学与中国书法或者在中国的哲学里面有什么特殊含义

您当前所在位置:
全站搜索:
道家伦理思想的特点浅谈
【编者按】中华民族的哲学。它致力于研究世界的本原和古今历史演变的规律,形成了自己独具民族特色的自然观、历史观、伦理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精品学习网论文网为您提供中国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论文摘要]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先秦道家,常以否定的形式表述其伦理思想。主要有:无为之为的道德原则和道德实践;无知之知的道德认识和道德修养;无我之我的道德境界和道德理想。道家以否定形式阐述的伦理思想实际上具有肯定的现实意义。
[论文关键词]无为之为;无知之知;无我之我
与儒家的伦理思想相比,道家的伦理思想无论是从表现形式上还是从表现内容上都有明显的不同。如果说儒家是以积极人世的态度,以大量肯定性的命题,全面地阐述了其伦理思想,那么,道家则是以消极人世的态度,以大量否定性的命题,阐明了其别具特色的伦理思想。道家的伦理思想虽然具有否定的形式,但是其伦理思想同样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无为之为的道德原则和道德实践
为了了解&无为&之为的内涵,我们先来看看无为和有为的含义。道家的无为,作为世界本原的特点,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第十七章),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道德经》第五十一章)。就是顺应自然规律,使自然万物成为它应该成为的样子。换句话说,道家的&无为&,强调的是对自然规律的严格遵循,强调不能为了某种目的而人为地改变事物的自然本性。&无为&并不是不作为,而是遵循自然规律以达到目的。道家的无为,作为一种道德的实践原则,它的基本要求就是不能违背社会发展规律,不能违背人性,去求得&善&的美名,应该顺应社会发展规律,符合人的本性,达到社会的稳定和安宁。与道家&无为&相对应的所谓&有为&,作为世界本原的特点,就是或多或少地干预自然的演化过程,违背事物的自然本性,以达到人类的某种目的。作为道德实践规范的有为,就是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希望在社会政治舞台上有所作为。他们固守于一定的道德规范,希望通过积极有为的行动,干预社会的发展过程,以达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根据道家的理论,无为和有为的主要区别就在于是否干预自然、社会的演化、发展规律。
所谓无为之为,就是像&道&一样的行为,而道归根到底是&法自然&。老子明确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道家的无为之为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人们的行为应该遵守&无为&的道德原则,为了确保遵守&无为&的道德原则,道家认为有一些道德规范也是应该遵守的。如老子提出了&慈&、&俭&、&不敢为天下先&三个重要命题,主张宽容和退让。其二是以体&道&、达&道&为目的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为了像&道&那样行为,人们要努力悟&道&,达到&道&的境界。其三是得&道&之后,人们就会像&道&那样符合事物的自然本性,遵循事物的规律而行为。
道家伦理思想强调无为之为,即用人类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行为去实现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平衡,有其超越时代的积极意义。例如,在环境伦理思想方面,道家主张人类不能贪得无厌地掠夺自然,否则的话,就会破坏自然的和谐和平衡。这个话题是现代社会或者说是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都十分重要的话题。在人生修养方面,道家认为,如果人们在现实社会中能遵守无为之为的道德原则,作为统治者就会以人为本,社会就会稳定和谐;个人可以以无欲、主静养生,以退让、宽容处世,人的身心健康就可以得到保证。无为之为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当然,道家的这种伦理思想也有其局限性,如它以&无为&说立论,反对世俗道德规范对人们行为的约束,它没有意识到其&无为&说及其相关理论,其实质是一种具有自然主义和某种近乎伦理非理性主义的特点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由于过分强调自然观和伦理观的统一,而忽略了人伦的社会性特点。道家&无为之为&的道德原则和道德实践的片面性和消极性也是比较明显的。
二、无知之知的道德认识和道德修养
在道家那里,无知之知,作为一种道德认识和道德修养,是指通过非理性的认识过程,达到对&道&的直接领悟。无知之知不是追求具体事物的小知识(&为学&),而是以悟&道&(&为道&)为目的的大智慧。道家提倡用一种神秘主义的直觉的认知方式去认识和体悟作为世界本原和道德根据的&道&,这个道德认识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道德修养过程。所谓无知之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作为道德的认识对象的道是不可言说的。老子明确指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第一章)意思是说,&道&如果能够说得出的话,那么它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名&,如果是可以具体命名的话,那么它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这里强调的是关于&道&的知识是不能用日常语言来表达的。
第二,道德认识的过程是排除感官认识和理性思维的。道家的道德认识的过程是通过排除感官和理性思维,向内用功,达到&玄同&和&坐忘&的境界而直接体悟&道&。老子描述这一过程是:&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道德经》五十六章)庄子在《大宗师》里虚构了一段颜回和孔子的对话,详细地说明了这一由忘仁义到忘礼乐,再到坐忘的非理性的认识过程。
第三,道德认识和道德修养的目的是体&道&和达&道&。老子描述这一过程是&致虚极,数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日静,是日复命。复命日常,知常日明。&(《道德经》第十六章)这一体道的过程主要表现为:有知有欲的个体,通过体道,不断地内在超越,臻于虚静的境界,返朴归真,达到无知无欲,便可归于常道,与自然合一。   当然,在道家那里,道德修养的目标是根据不同的人,分为不同的层次。这样一种&体道&、&达道&的理想境界,只有少数社会精英才能完成。这是一种&有智&的&无知&状态,如在现实生活中为某些真正的聪明人所推崇的&难得糊涂&即属于这一境界,这是一种大智慧,一般的老百姓是不可能达到的。为了社会的稳定,道家主张统治者对老百姓实行使其真正&无知&的道德教育,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愚民&政策,这是道家政治上的&愚民&政策在道德领域中的体现。
道家认为,有知之&知&(智)是对自然和人类本性的破坏,都是对天下的安宁和人心的扰乱。只有达到&无知无欲&的心理状态,才能&无为而无不为&。在这里,既没有正常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又无需必要的道德教育,而这正是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所要复归的人类道德生活的&本然&或理想境界。老、庄道家道德认识和道德修养的突出特点是在强调朴、真的价值的同时,否认人类文明、智力开发的意义,它片面夸大了道德与知识、道德与文明的对立性,带有一定的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色彩。
三、无我之我的道德境界和道德理想
所谓无我之我,在道家那里指的是经过道德认识和道德修养而得&道&的理想人格,是从有&己&、有&我&到无&己&、无&我&;从有&待&到无&待&的个人,是超越了个体小&我&,而达到与&道&同一的至人、圣人和神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无我之我的内涵:
首先,无我之我是超越世俗情欲和知识的&我&。为了达到与&道&同一的理想,道家比较倾向于否定感性的自我,而肯定超现实的精神自我及其自由。如庄子写道:&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所谓无&己&、无&我&,就是泯灭自我的好恶之情,以至达到&形若槁骸,心若死灰&,庄子又称之为&丧我&,也就是&坐忘&。而&丧我&之后的我,才有资格在&无何有之乡&中&独来独往&。庄子所理想的人生自由,不是现实的感性自由,而是超现实的精神自由。
其次,无我之我是超越有&待&而达到无&待&的精神自由的&我&。所谓&犹有所待&(有待),其意思是说,对世俗事物有所依赖。如果对外物有所依赖,则必然为外物所役使、所牵累(为物所役),就不能获得逍遥自由。与之相反,&恶乎待哉&(无待),如果不依赖于世俗之物,就不能为外物所累&&&不物于物&,就可以游无穷,达到&逍遥游&的境界。不仅如此,&恶乎待哉&(无待)还可以变&为物所役&为&物物而不物于物&,主宰外物而不为外物所主宰。达到&无待&的自由境界,不仅可以在&无何有之乡&中&独来独往&,甚至具有某种常人所不具有的神性。由此可见,庄子的自由,是自我通过对客观必然性的内在超越而获得的自由,而不是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和在对客观世界进行物质改造中所获得的自由,这种自由只能是想象的内心神游。
再次,无我之我是游心和顺世、理想和现实统一的我。我们通过对道家的思想,特别是其伦理思想的研究,可以看出,道家既不主张&出世&,也不主张一般隐士的遁世,而是要在乱世中处世。他们生活的重点是今生今世。他们生活的目标是如何在乱世中求生存,并获得精神的愉悦和自由。庄子以精神上的超现实的逍遥游和现实的顺世处物的统一来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在现实生活中,庄子主张&与时俱化&(与物俱化)、和顺外物。庄子的处世态度可以概括为&虚己游世&,&与时俱化&。&虚&与&化&是顺世态度的本质内涵。在庄子看来,&唯道集虚&,(《庄子&人间世》)&万物皆化&。(《庄子&至乐》)所以&虚而能和&,&化而不僻&,是得&道&者的处世态度。
庄子的顺世态度在作为一种得道的精神境界的体现时,就不再仅仅是对外在力量的被动的顺从,并由此换得生命的安全,而是在消除了这些外在力量与主观上的对立情况下,获得的自然方面的吻合和精神方面的自如,如同&以无厚人有间,恢恢乎必有余地&(《庄子&养生主》)的游刃那样自如。庄子的人生哲学就是这样从任何必然的缝隙里顽强地寻找自由。当然,庄子&顺世&的人生态度,在现实社会中有可能发展为&滑头主义&或&混世主义&,甚至可能发展为见风使舵和同流合污的行为,但这不是庄子的本意。总之,庄子追求的自由,尽管是有很多限制的自由,也不可能真正解决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人的个体存在和独立人格以及对人生自由的向往,在缺乏自由主义传统的中国伦理思想中,确实是独树一帜的。我看《道家与中国哲学》--理论--人民网
我看《道家与中国哲学》
】【】【】【】【】
新建网页 3
我看《道家与中国哲学》
  凡180万字的《道家与中国哲学》,分为先秦、汉代、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代和明清六卷。我浏览了6卷中部分重要章节,形成了 下列一些印象。
  一、先秦卷关于道家文化源头的考证、考辨方面有可喜的进展。作者重视史料,综合运用传统考据学、文献学、历史地理学和地域文化学成果,一方面,鉴于“古之道术”之于道家起源亦如“先王之道”之于儒家起源一样重要,作者从《易》、《诗》、《书》及春秋史官志行出发,试图勾勒和描绘“古之道术”究竟是什么;另一方面,对载藉失传的先秦道家人物及其思想进行了考辨和梳理;再者,作者提出了一个看法,即:淮河流域是“道家文化发源地”,这个观点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先秦部分诸子令人费解的说法、迁固记传的疑窦、唐宋学者的置疑和断定,及至古史辩派的观点都得到扬弃和继承。美中不足的是,本卷没有更多地运用地下文书对前道家思想观念起源问题进行探讨。
  二、展示出中国古代哲学是“以儒道互补为主体的多元互补哲学”,认为这是中国哲学的特色。这是贯穿全书的基本思路,也是全书内容上的一个特点。全书目录设计巨细无遗,孔子与老子、战国子学、道家与道教、佛道争论的理论焦点、理学和道家道教等之间的关系,近些年来探讨颇深,但是这套书有它自己的特色。其一是这些问题被放在整体的框架下讨论,其二是作者们的论述以哲学思想的历史演变线索为经,又以范畴学、形而上学、认识论、辩证法方法论为纬,较为完整地把握了中国古代哲学内部持续活跃的互动、渗透和交叉作用,各卷都较为恰当地把握了时代特点。
  三、这套书有若干启示值得参考。我想其一是,过去学术界大多数人以为道家消极(尤其是在人生观、政治哲学方面)、道教迷信,我想大家读了这套书后会有新的认识。道家对中国古代思想的延续、深化和传播有重要价值,道教从朴素的民间形式到重玄学、内丹学等众多精致的理论形式,也有哲学思想上的建树,对道家思想的传承发扬起到一定作用,不能以“消极”二字简单化对待。举个例子,明清之际早期启蒙思想的产生和话语形式就与道家有密切关系,近代启蒙思想家也使用道家话语来格义或接受西方民主思想。其二是,坚持整体研究和个案研究结合,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中国哲学思想传统有其固有的生态特点,需要完整把握,力戒偏废而主张现代新某家。其三是,全书使用比较的视角,也值得重视。人们通常认为比较哲学就是中西比较、中印比较等,其实一国之内哲学思想史内部、思想体系间、学派间、部分和整体间也需要比较,这一点这套书去做,而且作出了成绩。古代思维方式的谱系和异同很复杂,全书在这方面的工作尚有待深化。最后,全书经过详细的历史检查,得出结论认为中国哲学是互补、开放、多元的。我觉得很有启发性。书中关于以因缘观为理论基础的佛教怎样与以“自然”为原则的道家,经过冲突到融合再到创新的讨论,抓住了佛教中国化的理论逻辑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中国哲学研究的重大拓展
  揭示道家哲学发展的全过程和它在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是我久存的心愿,却无暇顾及,如今看到了这样有份量的研究成果,
真是欢欣不已,由衷地钦佩作者们的见识和毅力。
  许多学者早就意识到,以往的中国哲学史的理论框架已经陈旧;不少人都在探讨以影响中国哲学最著的重大学派的发展为线索,来重写中国哲学的历史,这就不能不面向儒、佛、道三家。中国哲学的核心组成,汉代及其以前,主要是儒家哲学与道家哲学的并立与互补;魏晋以降,又在儒道互补的基础上形成儒、佛、道三家的共存与合流,左右了中国哲学发展的方向,然后旁及诸子百家。在以往的研究中,儒学通史和佛教通史的著作已有多种出版,唯有道家的研究尚未打通古今,一直未见一部完整的道家思想史或哲学史著作问世,这是颇令人遗憾的。困难在哪里呢
从先秦老庄之学,到秦汉黄老道家,再到魏晋玄学 人称新道家
,这条道家早期哲学的发展脉络是比较清楚的;但隋唐以后,独立的道家学派不再存在,表面上它似乎消失了,这就给道家后期历史的研究带来了挑战。其实道家哲学并没有中绝,它主要在道教中特别是在道教重玄学和全真内丹学中继续发展,并深深渗入宋明儒学和佛教禅宗之中,又通过注《老》、解《庄》的道家经学的不断解释发挥,延续其哲学生命。“道隐无名”,道家并不张扬自己,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存在于众多学派和民众心理结构之中,必须深入发掘才能加以把握。
  《道家和中国哲学》的贡献在于:第一,它阐述了道家哲学发展的全过程,故分为先秦卷、汉代卷、魏晋南北朝卷、隋唐五代卷、宋代卷、明清卷,具有通史的规模,这是前人未曾做的工作;第二,它横向地阐述了每一历史阶段中道家与其它各家哲学之间的互动关系,特别着力于阐发道家与儒学、佛教之间的矛盾与互渗关系,揭示了中国哲学的网状结构;第三,它阐释了道家哲学的特质及其在中国哲学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即为中国哲学提供形上学的本体之道,提供高度辩证的思维方式,提供旷达超俗的自由精神,提供一系列启迪智慧的哲学范畴,而这些正是儒家所缺并注意吸纳的;第四,开拓出很多被前人忽略的道家哲学存在的园地,从而扩大了研究的视野,例如“道家与《大学》、《中庸》”、“董仲舒‘独尊儒术’中的道家因素”、“柳宗元、刘禹锡的道家思想”、“道家与实学”、“苏氏蜀学与道家”、“王夫之与道家”等。在目前中国哲学研究“儒佛强而道弱”的情况下,《道家与中国哲学》六卷本的出版,无疑会在推动儒佛道研究平衡发展中起积极的作用,也有利于儒学和佛学研究的深化。
一部比较哲学史
  这套书的编写体例是一种创新。过去
写道家哲学史,只写道家哲学本身的发展史,道家以外的不涉及,这自然是一种正常的专门史。但这种专门史有两个缺陷:一是道家哲学在其他各家中的影响体现不出来,二是将受道家哲学影响的思想家都划归道家又显得勉强。这套书则避免了这两个缺陷,使受道家思想影响的学者仍在应在的“
家”中,只是指出其中有道家思想因素,表现在哪些方面。例如汉代董仲舒立足于儒学,吸收其他各家思想,创立汉代新儒学,他是汉代大儒,是学术界公认的。孙先生主编的这套书中说黄老道家思想“成为汉代新儒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论断是有分寸的,合理的,令人信服的。这个论断否定了董仲舒是汉代新道家的观点,也否定了董仲舒与道家无关的看法。
  这套书的重要特色就在于侧重探讨学术思想之间的相互关系,既探讨道家哲学内部的相互关系,也探讨道家哲学与儒、墨、法、名、阴阳、佛各派哲学的关系,从总体上看,可以说是一部中国哲学内部的比较哲学史。在具体论述各家、各派之间的相互关系时,既能注意到道家哲学对其他学派的影响,也能注意到其他学派哲学对道家的影响,还能注意考察各学派哲学的同源问题、合一问题,持论全面而客观。在论述不同哲学之间的相互影响时,不流于泛论,而是从学术渊源、哲学概念范畴的使用、哲学观点、思维方式等具体层面加以比较,说异说同皆有理有据。
  这套书在道家哲学的研究上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它系统全面地探讨了道家哲学的主导思想、发展历程,发掘、梳理了一些哲学史上影响不大或久已湮没的道家学者的思想。在具体论述上也有特色,如关于老子其人其书的考证、道家学说起源的地域文化特色等,用力甚勤,论述精到,自成一说。同时,这套书能够广泛吸收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在综合各家观点基础上又有所取舍,得出的结论较为稳妥。如在评述“道家主干说”时,尊道但不抑儒,既坚持老先孔后的观点,又客观分析、评价现有支持“道家主干说”的各种论点、论据,不盲目搬用,以理服人。但本书提出的中国古代哲学“道家根基说”,可能会在学术界引发更大的争论。
新建网页 4
“重写”的可行之路
  几十年来,中国哲学史的写作、教学和研究都是以儒学为主线而展开的,这里面既有儒学独占两千年思想领域的话语权的历史原因,也是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在现实中产生的思维惯性使然。在这种惯性的作用下,儒学几乎成了中国哲学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代名词,而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另一个主干的道家学说却长期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和客观的评价。《道家与中国哲学》的问世,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这一认识上的偏差,对科学地清理中国历史上的哲学遗产做出了贡献,为重写中国哲学史探索出一条可行之路。
  作者对中国哲学史的基本判断有两个:一个是“儒道互补”说,认为“中国古代哲学是以儒道互补为主体的多元互补哲学”;另一个是“道家根基”说,认为道家哲学是中国古代哲学这棵大树的“树根”。应该说,前一个判断正是目前学术界的主流见解,至于后一个判断,在读过该书“前言”中关于判断道家哲学的历史地位的“四点原则”之后,笔者认为这一判断的理由已经是足够充分了。《道家与中国哲学》可以说就是在这两个基本判断主导下写成的一部《中国哲学史》,尽管为了贯彻这两个基本判断,该书在某些部分或细节上难免会由于史料的不足而出现论证上的困难,但其贡献却是有目共睹的。
  由于研究领域的关系,笔者特别注意了该书的第一卷“先秦卷”,认为该卷在如下方面对先秦哲学的研究有所推进。第一,作者一改以往先秦哲学史的一贯写法,坚持将老子哲学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开端。第二,关注到老子学说向北方传播的问题,勾勒出杨朱、文子、范蠡、环渊的发展线索。第三,梳理出老子之后的道家在先秦时期发展的两个路向:其一是杨朱、列子和庄子,这一派的特点是发挥了老子的形上本体论,并由修道、体道而转向养生和养性之学;其二是文子、范蠡到《黄老帛书》和稷下道家,这一派发展了老子学说中的辩证思维和救世之弊的一面,实现了早期道家向现实政治的转向。第四,重点论述了道家学说对各家各派的影响,所论涵盖了儒家的孔、孟、荀、《易传》、《学》、《庸》,法家的商、韩,兵家的孙子,名家的惠施和公孙龙,墨家、阴阳家,以及杂家的《吕氏春秋》,作者在这方面的论证着力最多,使其“道家根基”说在中国哲学的奠基阶段得到了充分的论证。关于道家思想对各家各派的渗透和影响,作者把重点放在了道家的“哲学”上,即宇宙论、本体论、思维方式等形上之学以及认识论、辩证法等方面,这无疑是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道家与中国哲学》(全六卷)孙以楷主编人民出版社出版
(责任编辑:李静)
精彩推荐:
热点新闻榜
互联网搜索
镜像: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俺自个儿想了半天没想明白。古代《孙子兵法》《鬼谷子》《棋经》都只列十三篇,而且九天玄数,也共十三个数,如果以六合代表空间,七曜日代表时间,加起来也是十三。请问在道家里面,十三这个数字到底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存在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由一至三,而至万物。一和三两个数字分别在十位和个位,合起来就是十三。所以就有了你问题所问的“十三”崇拜。ps.上面的内容是别人和我说的,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正确,等高人来解答吧。
十二为地数,周而复始 ,十三则相天,由地而天。敝而新成之象。此为诸子。&br&十为天数,周流不息,十而有三,由天而道。复本还源,开辟成真之象。此为太上。
十二为地数,周而复始 ,十三则相天,由地而天。敝而新成之象。此为诸子。十为天数,周流不息,十而有三,由天而道。复本还源,开辟成真之象。此为太上。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十三这个数字在道家或者在中国的哲学里面有什么特殊含义_百度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道家哲学思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