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9轰炸机苏联装备过哪些国家

  自小喜欢观看二战题材影视剧,在此将我所认为的各大国做一个简单的横向比较。依次序分别为美国,德国,苏联,日本,英国,意大利,波兰,南斯拉夫,法国,中国。  一美国:  1:地理位置,十分。  在那个大炮,坦克唱主角,远程轰炸机航程受限制,而没有洲际导弹的年代,矿产资源丰富而没有强大邻国的美国,地理位置的确是得天独厚。本土没有受到任何攻击,不会因为工业区遭受敌国的狂轰滥炸而减慢军舰,飞机,大炮甚至是普通士兵步枪中需要的子弹的生产速度,无疑使得美国强大的工业机器在战场中保持了高速运转,为战胜德国,日本,意大利轴心国提供了长时间,有力,而且无法逆转的巨大优势。  2:政治谋略,九分。  当我们的东三省被日寇占领之时,美国不但做壁上观,还向日本出口石油等重要战略资源,大发其财,保持中立。从人道主义角度来说可以斥责其无耻,但从政治角度来说,又不失为最高明的做法。  日,希特勒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以事先拟订好的一份代号叫“巴巴罗萨”的计划,以闪电战的方式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当欧洲被纳粹铁蹄蹂躏,元首希特勒的闪电战看似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时候,以罗斯福总统为首的美国高层,却清醒的认识到了苏联绝非外强中干的法国可以相提并论,纳粹德国这部轰隆前进,看似横扫一切的“虎式坦克”面对广袤,高寒的领土,和人口,资源众多,工业潜力巨大的苏联这个对手时候必然陷入泥沼而不可自拔,美国介入战争的时机到了。  日,美国宣布对日禁运,并冻结日本在美的银行存款。  日清晨,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舰载飞机和微型潜艇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瓦胡岛上的飞机场。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这次袭击最终将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  美国真是像他们自己政府所宣传的那样受到最为卑鄙的偷袭而被迫参战的么?我看未必,原文引用自好搜百科的资料,疑点如下:  A: 袭击前美军向珍珠港突然调派大量的医药物资和医护人员,并在袭击前一天通知取消第二天的休假,进行战备值班(袭击当天是星期天),这是有档可查的。  B 一些不合常理的军事调动,在袭击前美军将一些战斗机分散到偏远的小机场,而留在主机场的飞机则空着机库不用,整整齐齐摆在跑道上,给人一种所有的飞机都在的假象。袭击开始后升空作战的飞机都是小机场起飞的,这在大片《虎、虎、虎》《珍珠港》中都有描写。  C:在袭击结束后,美军以惊人的速度将击沉的军舰打捞出水,并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修理好,并且进行了改装,使这些军舰的战斗力上升到新的水平。军舰的改装是非常复杂的,要将新装备对军舰的影响都要考虑进去,当这么多的军舰需要改装,仅图纸就要花费好几个月的时间,更不用说各种设备、材料的采购与生产。当这些军舰开始改造时,工人们发现什么都是现成的,包括图纸、武器、雷达都是现成的,好像在等待这一天似的。〔“加利福尼亚”号、“西弗吉尼亚”号后来被打捞起来,重新参战。美军也对沉没的“亚利桑那”号进行过探察,看看是否有打捞的可能,最后见实在没有希望,就将暴露在水面上的舰体拆除,水底部分的舰体仍留在沉没的地方。日珍珠港纪念日,在该舰的残骸上建成珍珠港纪念馆,现在已成为夏威夷最著名的游览胜地。“俄克拉荷马”号后被扶正,并被拖走,虽然也进行过修复,但徒劳无功,后于1944年9月退役,日在拖回美国本土的途中遭遇风浪沉没。“犹他”号是1909年下水的老战列舰,已拆除了大部分武备而被降格为靶舰,所以美军没有进行挽救。布雷舰“奥格拉拉”号建成于1907年,是珍珠港内最老的军舰,早已极少升火起航,据说连烟囱里也有海鸟筑巢,自然美军也不会进行修复。所以实际上美军在偷袭珍珠港中最终的损失,就只有这四艘军舰。〕  D:在偷袭的前一天晚上,珍珠港的军舰就曾击沉一艘参加偷袭的日军舰艇;即便这个事件没引起美军的警觉,那么,在日军飞机飞向珍珠港时,美军驻珍珠港的雷达兵曾向上级汇报“发现大量可疑飞机”,这样的情报竟然也被疏忽过去了。当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海军,联合舰队的日本气势汹汹,和美国在谈判桌上讨价还价的时候,美国上至决策层,下至太平洋舰队指挥官可能这样麻痹大意高卧于干柴烈火上不自知,犯下这般白痴的错误么?  深刻影响二战格局的偷袭珍珠港,的确是疑云重重。  经济萧条下的美国政客们也有自己的苦恼,工厂倒闭,大量工人失业使得社会不稳定性增加,美国民众产生了严重的孤立主义,不愿管德国打英国,德国打苏联的“闲事”,内部矛盾重重下政府需要一个巨大的外部矛盾来转移民众视线,消化内部矛盾,珍珠港被偷袭无疑是最好的“外部矛盾”。  美国“被迫参战”了,美国政府可以颁布绕开,甚至违背宪法的战时法令,采取一些较为激进的手段,数以万算的飞机,坦克,大炮,和无法计算的枪支弹药,后勤补给使得美国的工商业寡头们又可以从政府那里接到海量的生产订单,工人们又可以继续开工,而且美国人不用担心德,日,意的炸弹,炮弹从天而降,何乐而不为?  3:工业实力,9分  战争拼的就是双方正营,各交战国工业产量,潜力,研发,改进速度。根据蒂佩尔斯基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中的数据,1940年美国钢产量达到2800万吨,居当时的世界之首。  仅仅在1945年冲绳战役中,美国军舰向冲绳岛发射的炮弹如下:  127毫米榴弹 66653发 约 2000吨  127毫米炮弹 432008发 约13000吨  152毫米炮弹 46020发 约 2000吨  203毫米炮弹 32150发 约 3300吨  305毫米炮弹 2700发 约 900吨  356毫米炮弹 16046发 约10000吨  406毫米炮弹 4411发 约 4500吨  开辟第二战场,和苏联两线夹击德军,促使纳粹德国加速败亡的诺曼底登陆中,史无前例的庞大舰队更体现了了美国这个工业航母的巨大威力。  4:军事谋略与指导思想9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军队要形成强大的战斗力,必须依赖军队决策层与时俱进的武器装备战略,系统,职业化的军人训练等等条件为依托。  单从陆军,空军武器装备的火力,先进程度来说,美国逊于德国一筹,但从海陆空三军的平衡性发展,立体型进攻来说,美国强于二战中任何一个大国。尤其是作为一个大陆型国家而不是日本,英国那种严重依赖海军的岛国,美国发展出了以航母舰队为中心强大舰队,并歼灭日本联合舰队无疑说明了美国军方高层的高瞻远瞩。  在太平洋和日本的岛屿争夺战中,手持火焰喷射器,汤普逊冲锋枪,加兰德步枪,柯尔特1911式点45口径勃郎宁手枪的美国大兵们,在日军疯狂阻击下可以呼叫轰炸机,人都能钻进去的大口径舰炮对地方阵地进行火力压制,无疑是“蛙跳式岛屿争夺战作战”,步步逼近日本本土,最后致命一击的广岛,长崎原子弹攻击的强有力保障。  横向比较一下二战中各大国的冲锋枪,手枪,之所以不比较步枪,是因为德国KAR98K,美国加兰德,苏联莫辛纳干,英国李恩菲尔德,日本三八式等各国步枪各擅胜场,美国未必占据优势。  德国,美国都是普通士兵拥有冲锋枪,士官拥有手枪。日本百式冲锋枪,仅仅少量装备海军陆战队,日寇拥有制造冲锋枪的技术,但缺乏铜的日本陆军指导思想,显然更追求三八式步枪的远距离精准射击和近距离刺杀,冲锋枪这种弹药消耗巨大的武器对于他们来说过于奢侈。  苏联工业实力强大,但军事思想上对于冲锋枪的认识的确落后于德,美两国。大名鼎鼎的世纪突击步枪之王,AK47的创造者,坦克组成员,卡拉什尼科夫先生都是目睹了苏联卫国战争中,苏德梁军中近距离厮杀下下,城市巷战中德军所持有的MP40冲锋枪,STG-44突击步枪的凶猛火力,见下图才由此制作出第一支AK47。至于大名鼎鼎的苏联波波沙冲锋枪,则是苏联高层在战争中士兵面对德军冲锋枪血流无数,深刻吸取教训后所加班加点研制所得。    如果说STG-44冲锋枪的射程远,精度高,连发等优点使得二战中的德军突击步枪技术力压美国一筹,更领先于苏联,日本的话。那么美国军队装备达70年之久的经典名枪,1911式点45口径勃郎宁手枪,综合性能则属于绝对第一。电影《风语者》中很好体现了美国大兵汤普逊冲锋枪对日军三八式,士官用1911式点45口径勃郎宁手枪,日寇高级军官才拥有手枪,低级军官没手枪的巨大优势。  战争是武器最好的实验场,没有之一,这句话很残酷,但也很真实。  美国人面对日本疯狂军国主义,神风敢死队,全民皆兵的疯狂思想下的致命打击,广岛,长崎原子弹轰炸。  二战末期,美国空军的B29轰炸机已经可以肆无忌惮,犹如闲庭信步般对日本各大城市执行轰炸任务。他们每次派遣单独一架轰炸机前往广岛上空盘旋,并不投弹就返航,为什么?  耗资二十亿美元的“曼哈顿计划”让美国拥有了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毁灭型新武器,原子弹。内华达州沙漠中那颗试爆的原子弹,尽管释放出了超越他的那些制造者,政府高层的预估,但显然他们并不是特别满意,因为日本各大城市都修筑有完善,坚固的空防设施,如果大量的日本人钻进防空洞,无疑会大大降低原子弹核爆的杀伤力,无法完成惊世骇俗的沉重打击,无法完成“核爆实验”。所以美国人希望日本人习惯另一种“侦察机来了”的游戏,以配合他们的打击和实验。  “狼来了,我躲,狼没来。”  “狼来了,我躲,狼又失约。”  “狼来了,我草,谁躲谁SB,狼真的来了,我。。。。。。”  “空袭警报,美国飞机,日本人钻洞,B29轰炸机逛一圈,飞走了。”  “空袭警报,美国飞机,日本人钻洞,B29静悄悄飞走,不留下一丝云彩。”  “空袭警报《美国飞机,日本人想起以往灰头土脸躲避“侦察机”的经历,上学,上班耽误了,买菜做饭耽误了,OOXX耽误了,指着天上的美国B29破口大骂,我草,谁躲谁SB。”  日本人对于尖利的空袭警报,不再躲避,因为美国人耍了他们好几次,他们不甘心再被耍了,他们有战无不胜的“武士道精神”。  轰鸣的B29轰炸机上,负责投弹的的美军空军军官摁下了按钮,投下了“胖子”。因为美国高层在经历硫磺岛,塞班岛,神风敢死队的自杀性攻击下预估占领日本本土美军保守伤亡一百万人。  “ 胖子”拖曳着降落伞缓缓落下,它的历史使命是避免美军大量伤亡,让日本这个疯狂的军国主义洗脑的国家,民族付出他们难以想象的沉重代价。  伴随着地动山摇的爆炸,耀眼的火光,横扫一切的冲击波,矗立于天地间的蘑菇云,日本广岛“SB”了接近十万人。这种搞笑的说法似乎有违人道主义精神,但回想起那些倒在日寇屠刀下的同胞,至今不肯反思战争给他国人民,本国人民所带来沉重灾难,丑陋的日本政客的所作所为,我点起了一支烟,吐出烟圈,释然。日本人都不同情日本人,我犯得着么?  5:战后最大化掠夺资源:9.9分  1945年纳粹德国投降,苏,美,英,法等同盟国军队浩浩荡荡开进德国,展开战后“收尾”工作。  “ 一把扳手都不放过”的苏联红军把德国工厂中用得着,用不着只要能拆开打包的全部装上火车运回了苏联,这无疑能弥补些许苏联在二战中惨胜的所付出的沉重代价。  美国人冷眼旁观苏联人的所作所为,不禁嗤之以鼻,翻身奴隶拆地主家的吃相恁难看。启动了他们的“回形针”计划,什么是回形针?那就是曾经帮助纳粹德国,帮助希特勒研发V1 V2导弹,研发世界上最快,最灵活的战斗机的那些工程师,技术人员。掌握了了一枚枚“回形针”,就掌握了数之不尽,代表这个时代,甚至未来的科技。2000多名德国顶尖技术人员,无疑远远胜过了一辆辆满载而归的火车。美国人搜索德国科技人才的同时,也没有放松对于先进武器的搜索,他们甚至在德国人的工厂中获得了一架快要完工,具备降低雷达波反射,也就是隐身功能的轰炸机,并连同那些科学家送回了本土,拉开了他们在科技上于他国的距离,甩了人家一大截。  如果说战争是一场豪赌的话,美国无疑在最正确的时机加入了赌局,以本土没有受到任何攻击的代价却赢得了最多的筹码。
楼主发言:2次 发图:
  二:纳粹德国  1地理位置:7分  矿产资源不多,严重依赖占领区的掠夺。对于一个发动世界大战,需要生产海量坦克,飞机,汽车的国家来说,德国矿产资源捉襟见肘,尤其是石油和铁矿石。  2 政治谋略:前期9分自进攻苏联为分水岭后5分  前期,希特勒充分把握住了英法这两个老对手,从政府高层到普通公民在一次世界大战后元气大伤,深受世界经济大萧条困扰,不远卷入战争,甚至惧怕战争的绥靖心理,兵不血刃拿下前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地区,和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狼狈为奸,吞并波兰。  中期严重低估了苏联的战争动员能力,军队战斗力,以及资源丰富,疆域辽阔及自然条件等客观因素。  严重低估了英国人的抵抗决心以及这个老牌海军国家的军事实力。  为什么没有美国?因为元首希特勒压根就没想和美国开战,他之所以和日本结盟是希望进攻苏联之时,日本能趁势北上,自背后插苏联一刀。岂料日本在诺门坎战役见识苏军的空军,炮兵,坦克的强大火力后被打得胆寒,改北上策略为依靠联合舰队南下攻取南洋各岛国,随着偷袭珍珠港,给元首拉进了最大的变数与最不想开战的对手,美国。  3工业实力:9.9分  轻武器:MP40冲锋枪,毛瑟步枪,STG44突击步枪,盟军士兵的梦魇,希特勒链锯,MG42机枪。  重武器:高平两用,对付敌机,坦克的利器,88毫米火炮。虎式,豹式坦克,U型潜艇。梅塞施密特109战斗机,重达180吨,可在夜间开火的巨鼠式坦克,巡航导弹的鼻祖V1,弹道导弹的鼻祖V2,梅塞施密特ME262,世界上第一种投入实战的喷气式飞机。具备隐身功能的战斗轰炸机,没有完工的“纽约火箭”,听名字就知道设计用途。甚至胎死腹中的原子弹。  纳粹德国拥有原子弹技术,却受制于原材料“重水”的制约,最终没有搞出这玩意儿,好不容易制造的重水被英国及挪威的反抗军摧毁在挪威境内。  可以说纳粹德国拥有当时世界上第一流的机械工程师,航空航天技术人员,物理学家,美国今天的很多军事技术都来自于队纳粹德国的技术掠夺及启发。  4军事谋略与指导思想  说到这个话题,不得不嘲笑一番我在网上所见过的那些崇拜元首希特勒的毛孩子,叶公好龙般的幼稚可笑。  陆军9.5分,空军9分,海军6分,军队发展极不平衡。  希特勒一战身为陆军下士,其军事思维也受自己以往经历影响,对空军和陆军的发展不遗余力,却忽略了海军的发展,停留在以战列舰厚甲巨炮的一战时代。U型潜艇虽然依据“狼群战术”在大西洋击沉了大量美国援助英国战略物资的商船,暂时占据上风,但在战略思维领先他一代的美国海军,老牌海军强国英国联手下终究无力回天。  试想假如纳粹德国拥有日寇联合舰队三分之一,美国海军二分之一,且以航母集群为主的实力,宽不过几十里的英吉利海峡能抵挡多久,元首寄予登陆英国的海狮们厚望,却舍不得饲料,海狮们很郁闷。  希特勒的三大战略失误  1暂停进攻,敦刻尔克。  当纳粹德国装甲部队这支当时世界上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军队依靠“闪电战”一个月内以摧枯拉朽之势击溃英法联军,数十万英法军队溃不成军,抛下各种重武器在敦刻尔克海滩上惶惶不可终日,德军在西,南,东三个方向形成合围,距离海滩最近的坦克仅有十公里之遥,瓮中捉鳖已在眼前时。日,德军装甲部队指挥官古德里安却收到了希特勒要求暂停进攻的命令。  英国“发电机计划”得到了元首不遗余力的支持,在海军舰船和那些冒着德国飞机扫射,轰炸的危险下英勇救助的私人船主,船长帮助下,三十多万英法联军得以顺利撤退到英伦三岛,为英国本土防御及后来开辟第二战场的诺曼底登陆保留了至关重要的有生力量。假如这数十万训练有素的盟军被歼灭在敦刻尔克,后果不敢设想。  日,赫斯被任命为纳粹党副元首,日下午,赫斯与妻子伊尔莎o赫斯匆忙告别,在副官、传令官、保安官和司机的陪伴下驱车来到德国奥格斯堡机场。赫斯换上德国空军尉官制服,留给副官一封如果赫斯离开4个小时之后仍未返回就得尽快转交希特勒的信件,然后单独驾驶业已准备就绪的Me110战斗机飞往英国苏格兰,其时为中欧时间17点45分。当晚23点09分,飞临苏格兰的赫斯伞降在汉密尔顿公爵住宅区所在的格拉斯哥附近。  希特勒显然是低估了英国人的战斗决心与意志,寄望于依靠强大的军事实力,使得英国人低头回到谈判桌前,接受苛刻的条件。  2进攻苏联,虎头蛇尾的“台风”。  如果说元首希特勒一生中的致命错误,无疑就是这个妄图依靠屡次得手的“闪电战”击败并占领苏联,在苏联广袤的国土上,纳粹德国损失了数百万军队,特别是战斗力强悍的装甲部队。  一个月内打得号称拥有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投降,使得希特勒在国内民众,军队高级将领中拥有了近乎神话般的崇拜,疯狂的胜利必然导致目空一切的自大,他踌躇满志的指挥着人类有史以来破坏力最强,最凶悍的纳粹军队扑向苏联,希望一口咬断这只大笨熊的咽喉。  当苏联和美国,英国因为政治体制等多方面因素互相敌视情绪严重,苏联乐于对欧洲战场隔岸观火,坐视资本主义国家互相撕咬,而美国还身在局外的时候,妄图征服全世界的元首犯下了这个不可饶恕的致命错误。  如果希特勒不进攻苏联而发展海军压制英国,并充分利用法国,波兰,罗马尼亚,挪威的资源进一步增强实力的话,美国人敢不敢介入战争,对纳粹德国宣战都是未必。  3错误中的错误,分兵乌克兰  德军在占领明斯克后,日,通过激烈战斗,攻占了苏联首都莫斯科的门户斯摩棱斯克(Смоленск),合围了苏联红军十几个师,切断了苏联西部最重要的交通干线明斯克-莫斯科公路,并将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司令部设在此地。而此时德军离莫斯科仅有380公里了。但为了歼灭这些苏联部队,抽掉了原计划进攻莫斯科的24个师,对进攻莫斯科造成了影响。而此时德军离莫斯科仅有380公里了。  这时德军犯了一个可能是事关全局的错误,德军分调部分进攻莫斯科的中央集团军群主力进攻南方的基辅,以占领苏联的粮仓——乌克兰。基辅战役从盛夏打到秋初,苏联红军在基辅防御战中严重失利,不仅损失了前沿兵力,而且用于这个方向上的预备队也消耗殆尽,部署在基辅地域上的两个方面军中,有6个集团军被合围,西南方面军主官全部阵亡,尚有几个集团军的司令被俘,据德军方面宣布,德军围歼苏联红军66.5万人,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歼灭战。9月,北方集团军群已经占领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全部,进抵列宁格勒近郊,并联合芬兰军队完全封锁了列宁格勒,开始了持续达900天的列宁格勒保卫战。德军虽然在南方和北方取得重大胜利,但在北路列宁格勒却没有完全得手,而中路却错过了进攻莫斯科的最好时机,也错过了一举击溃苏联的最佳机会。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B29轰炸机的遥控炮塔是怎么运作的?_百度知道B-29 超级轰炸机
超级轰炸机
纪念对日作战胜利 58 周年
  1940 年 2 月 5 日,星期一,近些日子来一直阴雨绵绵,上午
8:30,波音公司董事长费尔.詹森端着一杯热咖啡坐在办公桌前开始翻阅早间信件。通常在读正文前他习惯先浏览一下信件地址,这一封吸引了他的注意“美国陆军航空队,陆军部,俄亥俄州莱特机场(Wright
Field)”。信封里装着厚厚的文件,拆开后封面上写着“美国陆军轰炸机规格说明”,日期是 1940 年 1 月 29
日,詹森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意识到波音的机会来了。从这天起,揭开了 B-29 超级空中堡垒(Superfortress)传奇的序幕……
  波音 B-29 超级空中堡垒是整个二战中最杰出的重型轰炸机,创下了多个轰炸机之最:载弹量 9 吨、航程 6,000 公里,能在万米高空巡航,极速 600
公里/小时。B-29 的研制是对当时航空科技的重大挑战,它是首架全部依靠遥控自卫武器并应用中央火控系统和全增压乘员舱的生产型轰炸机。B-29
在二战中是专门用于对付日本的武器,很好地完成了美国陆军航空军“让战火在敌国的领土上燃烧”的战略轰炸意图,摧毁了日本的战争基础,加速了太平洋战争的结束。也许今天人们提起
B-29,就会想起在广岛和长崎上空爆炸的两枚原子弹。
长崎原子弹
  B-29 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波音 Model316 方案,该方案从 1934 年的 XB-15 发展而来,与 XB-15
主要的不同之处是将下单翼布局改为上单翼布局,并采用先进的前三点起落架。鉴于 XB-15 的动力严重不足,Model316 计划采用尚在设计阶段的四具 2,000
马力的赖特(Wright)双旋风(Duplex Cyclone)十八缸气冷星型发动机,军用型号 B-20,但后被军方取消。
  此后波音根据陆军航空队的需求,在 1938 年 3 月推出了 Model322 方案,这基本上是 B-17 空中堡垒(Flying
Fortress)的改进型,具有增压舱和前三点式起落架。波音公司此时已经具备设计大型增压飞机的经验,设计制造的 Model307
平流层客机(Stratoliner)成为首架投入商业运营的增压客机。Model322 的增压舱结构与平流层客机很相似,继承了标准型 B-17
的机翼与尾翼,但机身经过重新设计,加大了直径。Model322 装备四具普惠 R-2180 发动机。在 7,620 米高度时可以达到最大时速 500
公里,最大载弹量载 4.5 吨。由于此时陆军缺乏启动该方案的资金,波音决定自筹资金继续发展该项目。
Boeing 307 平流层客机
  进一步的研发结果是在 1938 末出现的 Model333A。安装四具 1,150 马力的艾利森(Allison)V-1710 直列 12
缸液冷发动机。因为轰炸机需要在高空打开炸弹舱投弹,所以采用全增压直通舱是不切实际的,波音决定只在驾驶舱和机身中段有人员的部位进行气密增压,形成前后独立的增压舱,增压舱之间由通过炸弹舱上方的气密管道相连,机组可以通过管道达到另一个气密舱,这个特点被以后波音所有的远程轰炸机设计所继承。
B-29 后机身的增压乘员舱,通过前方的管道可以到达前增压舱
B-29 结构图,炸弹舱上方的就是人员通道
通道内部,通向机尾,都包覆了软质保护材料
  由于艾利森发动机高空性能太差,所以波音改用普惠(Pratt & Whitney)或赖特新设计的气冷星形发动机,这就是 1939 年 2 月出现的
Model333B。Model333B 重 23,668 千克,在 6,000 米高度最大时速 585 公里,能够装载 907 千克(2,000 磅)炸弹飞行
4,000 公里。
  1939 年 3 月又出现了 Model334 方案。翼展延长到 36.57 米以容纳足够的燃料来达到 7,240
公里的惊人航程,发动机舱设计成埋入厚厚的主翼中,减低阻力,双垂尾设计为尾炮手提供良好的射界。Model334 重量增加到 30,000 千克,最大载弹量 3.5
  波音在 1939 年 7 月的 Model334A 方案中,将埋入式发动机舱又改回到常规形式,双垂尾改为单垂尾。采用赖特 R-3350
发动机,并使用高长宽比翼展 41.15 米的机翼。此时波音轰炸机的外形已相当接近日后的超级空中堡垒了。
  1939 年 12 月,波音自费建造了一个 Model334A 全尺寸模型,设计翼载高达每平方米 312 千克,可以装载 907 千克炸弹飞行 8,045
  此时欧陆上空战争阴云密布,为了扩充军力,美国陆军航空队司令享利.H.&哈普&.阿诺德将军授命成立一个由
W.G.克尔纳准将主持特别委员会,负责为航空队远期装备需求提出建议。著名飞行员查尔斯.林登伯格也是委员会一员,他最近参观过德国飞机制造厂和德国空军基地,为德国的军事实力深感震惊。在该委员会
1939 年 6 月的报告中,克尔纳向陆军航空队推荐了一些新型的远程中型轰炸机和研制中的重型轰炸机。9 月 1 日欧洲战事爆发,受此刺激,1939 年 11 月
10 日阿诺德将军请求国会授权航空队与一家大的飞机制造公司签约研制超远程轰炸机,未来一旦爆发战争,陆军航空队有能力使战火在战争发动国的本土燃烧。12 月 2
日该请求被批准,位于莱特机场的航空器材司令部的唐纳德.L.帕特上尉率工程师开始制定性能要求。
  1940 年 1 月,“超级轰炸机”项目开始公布设计标准:最高时速 643 公里,最大航程 8,580 公里,并要求装载 907
千克炸弹时作战半径能达到最大航程的一半,这就是 R-40B 数据文件和 XC-218 设计规范的最基本内容。1940 年 1 月 29 日,陆军部将 R-40B
文件递交给波音、康绍里德(Consolidated)、道格拉斯和洛克希德公司。根据英国提供的欧洲空战的经验教训,官方规范在四月进行修正,加强了自卫武器和装甲,并增加了自封油箱。
  显然波音公司在竞争中已经捷足先登,Model334A 的许多特性与陆军的要求不谋而合。并且在 1939 年 8 月,波音就已经正式启动了由
Model334A 进一步改进的 Model341 方案,特点是具有翼展 37.873 米的大长宽比机翼,高升阻比翼剖面。Model341 在 7,620
米高度时最大时速 651.6 公里,采用四具 2,000 马力的普惠 R-2800 发动机,重量 38,860 千克,装载 907 千克炸弹时最大航程达到惊人的
11,263 公里,飞行较短距离时最大载弹量 4,536 千克。
  为了符合 R-40B 的要求,波音将 Model341 修改为 Model345。Model345 的乘员舱全部增压,使用赖特 R-3350 发动机取代
Model341 的 R-2800,十二人制机组,前三点起落架,都为双轮,主起落架收入发动机舱而不是以前设计中的收入机翼内。装备 4
座可收放的炮塔作为自卫武器,每座炮塔有两挺 12.7 毫米机枪,尾炮塔除了两挺 12.7 毫米机枪外还装备一门 20
毫米机炮。自卫炮塔采用斯佩里(Sperry)公司的动力旋转炮塔,由炮手通过周视镜瞄准,遥控操作。Model345 装载 907 千克炸弹,以 466
公里/小时的经济巡航速度飞行时,航程 8,580 公里,最大载弹量 7,300 千克,在 7,620 米高度时最大时速预计 615 公里,重 44,316
  1940 年 5 月 11 日,波音将 Model345 方案正式提交给陆军。陆军对此十分感兴趣,6 月 17 日给与波音一笔拨款进行附加的风洞测试,并于
6 月 27 日又追加一笔拨款。
B-29 外形的演进
  1940 年 6 月 27 日,陆军与四家飞机制造商签订“超级轰炸机”预研合同,并按优先顺序赋予波音 XB-29 的型号,洛克希德的方案是
XB-30,道格拉斯 XB-31,康绍里德 XB-32。 在看到处于明显的竞争劣势后,洛克希德和道格拉斯公司在细节设计没有完成之前就退出了。1940 年 8 月
24 日,陆军订购了两架 XB-29 原型机和一架静态测试机,作为 XB-29 的失败保险,9 月 6 日又向康绍里德订购了两架 XB-32 原型机。
洛克希德公司提出的 XB-30 方案,类似该公司的“星座”民航机
道格拉斯 XB-31 模型
康绍里德公司的 XB-32 统治者轰炸机,基本上是 B-24 的放大型
  11 月下旬检视过全尺寸模型后,陆军对波音的方案更有信心,并于 12 月 14 日增购了第三架原型机以加快研制进度。
  1941 年 5 月波音开始建造第二架全尺寸模型。由于日益增长的战争威胁,陆军航空队在 1941 年 4 月进行了扩编,并改称陆军航空军(US ARMY
AIR FORCE)。B-29 计划更加紧急,在 XB-29 原型机还未完工的情况下,航空军又订购了 14 架 YB-29 服役测试机。1941 年 5 月
17 日,陆军决定在政府租给波音的堪萨斯州威奇塔(Wichita)工厂生产首批 250 架 B-29,金额高达 30 亿美元(当年货币价值)。1941 年 12
月珍珠港事件爆发,美国卷入战争,1942 年 2 月 B-29 的定购数量增加到 500 架,3 月份又增加到 1,000
架。为了提高产量,陆军又指定另外三家飞机制造商按许可证生产
B-29,分别是贝尔在佐治亚州玛利埃塔市(Marietta)的新建工厂;北美飞机公司位于密苏里州堪萨斯市的新建工厂;通用汽车费希尔兄弟(Fisher
body)分部在俄亥俄州克里夫兰市的新建工厂。但直到此时 B-29
原型机还没有开始试飞,投产的决定显得十分冒险,在航空史上也十分罕见。在生产线建立之前,被指定的 3 家非波音工厂只能先生产 B-26 掠夺者轰炸机过渡。
  在量产开始之前,B-29 工厂又进行了调整。考虑到北美的堪萨斯工厂专注于生产 B-25 米切尔轰炸机,所以其 B-29
的生产任务移交给波音在华盛顿的兰顿市(Renton)工厂。兰顿工厂原来准备为海军生产波音 PBB-1 海上巡逻兵(Sea
Ranger)双发水上巡逻轰炸机,为此航空军说服海军取消 PBB-1 项目,让兰顿工厂转产 B-29。作为补偿海军将得到陆基的 B-25 和 B-24
轰炸机用以执行海上巡逻任务。
外形怪异的波音 XPBB-1 原型机
  后又由于费希尔兄弟工厂专注于生产 P-75 护航战斗机,所以其 B-29
生产任务移交给格伦.L.马丁飞机公司,在其设在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的一个新建国有工厂内生产。
  除了威奇塔、玛利埃塔、兰顿和奥马哈四个主要的 B-29 总装厂外,为 B-29
生产机身组件和部件总成的子承包商遍及美国,其中克莱斯勒、哈得逊、固特异、布里格斯(Briggs)、墨里、塞斯纳公司被选择为生产 B-29 的主要机身构件。
设计中的碰到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如何设计完美的机翼。现有的翼型设计都不适合这个史无前例的怪物,能在规定尺寸内产生足够升力的翼型,不是巡航阻力太大就是失速特性太差;巡航阻力和失速特性都能满足要求的翼型在起飞时却无法产生足够的升力,一旦采用,世界上将没有一处机场可以满足它超常的起飞滑跑距离。于是波音推翻现有方案,为
B-29 设计了波音 117 型机翼,全长 43.15 米,翼面积 161.25 平方米。为了解决起降升力问题,117
型机翼后缘设置了一组富勒襟翼,当襟翼全部展开时,全部翼面积可增大
20%,有着很好的低速操控性,襟翼收起后,机翼阻力很低,可以达到较高的巡航速度。随后波音将四分之一尺寸的 B-29
机翼安装在一架仙童(Fairchild)PT-19 教练机(序列号 41-20531)上进行试飞,结果令人满意。
波音将四分之一尺寸的 B-29 机翼安装在一架仙童(Fairchild)PT-19 教练机(序列号
41-20531)上进行试飞
  波音还修改了 Model345 的设计,将机翼内侧发动机舱后段延长伸出机翼后缘,增加了襟翼效率。波音 117
型机翼的两个翼梁是用整块铝冷挤压成型,成为是当时世界最大和最重的整体翼梁,在进行结构破坏测试时,压力增加到 136 吨时机翼才断裂。
  另外对 Model345 的气动改进就是将前机身从 28.35 米延长到 29.9 米,并将机头外形改为球形,垂尾根部向前延伸以增进安定性。
  由于 B-29 的作战飞行高度通常接近万米,外界气温为零下 50
度,再加上全增压乘员舱设计,无法使用人操炮塔,所以采用了遥控炮塔系统。原型机机身上一共安装了 5
个炮塔,机身背部前后各一个,腹部前后各一个,最后一个是尾炮塔,每个炮塔装备 12.7
毫米机枪两挺,尾炮塔再增加一门20毫米炮。有四家公司竞争遥控炮塔系统的合同,包括本迪克斯(Bendix)、通用电气、斯佩里(Sperry)和威斯汀豪斯公司。由于斯佩里为
B-17 和 B-24 设计的人操可升降球形炮塔已在实战中使用过,所以赢得了合同。
  XB-29 机腹有前后两个炸弹舱,每个弹舱有独立的舱门。投弹时有一个定时器控制投放顺序,使炸弹在两个弹舱中交替释放以保持飞机重心。
  XB-29 的发动机是全新设计的赖特 R-3350 双旋风十八缸气冷星型发动机,2,200 马力。为了增强高空性能,R-3350 配备有两个通用电气
B-11 涡轮增压器而不是通常发动机的一个,增压器由霍尼维尔公司(Honeywell)的电子系统自动调节。原型机安装直径 5.18 米的三叶螺旋桨,由减速比为
100:35 的减速机驱动。发动机舱在外形设计上尽力减少空气阻力,将滑油散热器和增压器中间冷却器直接直入发动机进气口下,减少迎风面积。
虽然庞大,XB-29
的结构却十分传统。除了控制翼面是织物蒙皮外使用全金属材料。每个起落架配备双轮,尾部有一个可伸缩的缓冲器,在飞机进行高姿态着陆和起飞保护尾部。
  机组编制预计 10 到 14 名,一般为 12
名,包括正副驾驶、领航员、投弹手、机械师、无线电报员、雷达操作员和五个炮手。投弹手与投弹瞄准具和射击瞄准具一起被安置在机鼻最前方,正副驾驶并排坐投弹手后面,周围有防弹钢板和防弹玻璃的保护;机械师、无线电报员和领航员紧挨着驾驶舱后。后段的增压舱是四个炮手和雷达操作员的位置,都有装甲隔板保护;尾炮手坐在尾部单独的增压舱中,只有在非增压飞行时才能进出尾部小舱。
<font color="#42 年 9& 月 8 日,XB-29 进行第一次发动机测试
  1942 年 9 月 21 日,首架
XB-29(41-0002)终于在波音机场进行了首飞,由波音首席试飞员爱德蒙.T.“埃迪”艾伦驾驶。在这天之前,陆航已经订购了 1,664 架
B-29,波音公司压力巨大。XB-29 没有安装自卫武器,发动机是四具 R-3350-12,但是在一系列的试飞后发现 R-3350
发动机有过热问题,并且在过热时有起火的危险,发动机起火从此时起成为 B-29 的“顽疾”,如噩梦般伴随 B-29 经历整个二战。到十二月为止,艾伦已经完成了
23 次飞行,共计 27 小时,在此期间一共更换了十六个发动机,十九个排气系统,二十二个化油器,另外还发现调速器有问题。在 12 月 28 日的一次试飞中,一具
R-3350 发动机起火,迫使艾伦立即返场紧急降落。除了发动机问题外,XB-29
的气动性能和操纵品质还是优秀的,根据试飞结果,去掉了方向舵助力器,没有发现必要的空气动力学上的改进。首架 XB-29 作为测试机一直留在波音公司。
  1942 年 12 月 30 日,第二架 XB-29(41-0003)也开始首飞,但是这次飞行又遇到了发动机起火事故,直到将更换了 XB-29
一号机上的发动机后才开始恢复飞行。1943 年 2 月 18 日第二次试飞,但是结果是悲剧性的,起飞 8
分钟之后发动机起火。当艾伦尝试在波音机场紧急降落时,大火烧穿了机翼主梁造成机翼弯曲变形,燃烧的 XB-29
撞向机场附近的弗赖伊(Frye)肉类包装厂,艾伦和全部机组以及地面的 20 名工人丧生。
<font color="#43 年 2 月 18 日,第 2 架 XB-29 开始了悲剧性的试飞
  这次坠机震惊了美国上下,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本来就对 B-29 的一再延误感到不快,在他的时间表中,1943 底 B-29
就应部署在印度轰炸日本。国会介入,哈里.杜鲁门参议员领导的特别委员开始调查在 B-29
项目有无价格欺诈和其他违法行为。这次事件的处理雷声大雨点小,委员会的结论是发动机承包商赖特航空公司交付了低于标准的有缺陷的发动机,陆军航空军也承担了一部分责任,承认在研制过程中向了赖特公司施加了过大的压力以催促其尽快交货。
  国会并没有干预波音的研制工作,在吸取了前两架原型机的经验教训后,第三架原型机(41-18335)在 1943 年 6
月飞上天空。这架飞机的发动机和其他方面经过广泛的修改,试飞很顺利,完成后被送往威奇塔工厂协助建立生产线。后又转交于陆航进行武器测试。最后这架飞机坠毁,但无法证明是设计或制造缺陷。
试飞中的第 3 架 XB-29 41-1833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b29轰炸机苏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