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款可以把无人机比喻成什么成抢手货?

2020-05-13 17:07
来源:
创客火无人机
无人机驾驶员指通过远程控制设备,驾驶无人机完成既定飞行任务的人员,俗称无人机“飞手”。
无人机具备一定的特殊性,能够近距离接触到我们常规设备无法接触的地方,解决很多过去的探测手段无法发现的问题,过去在军用领域应用比较广泛,现在逐步扩展到影视航拍、农林植保、电力巡检、航空测绘等方面。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无人机驾驶员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内容来看,在这四大领域中无人机从业人数超过总数的55%,而在警用、消防、应急救援等领域中从事无人机工作的也占比较大。
随着无人机的各种优异性能凸显,无人机在其他领域也逐渐开展使用,使得无人机从业人员的就业机会逐步增加,毫不疑问无人机“飞手”将成为就业市场上的抢手货。
根据国际预测公司(Forecast International)的最新预测,未来10年亚洲将成为无人机系统最大的客户地区,预计市场份额占比达50%。
而从IDC(国际数据公司)数据分析内容来看,到2019年底,我国无人机年销售量将达到196万架,其中消费级无人机150万架,工业级无人机46万架,预测未来五年无人机驾驶员人才需求量近100万人,现在保守估计注册的加上未注册的我国无人机保有量至少过百万架。
当下全球的无人机发展,中国以及美国占据了大半江山,在i智库对2014-2015的全球无人机航业融资统计了解到,中国无人机企业总融资金额在全世界总额中占比43.9%,而在民用无人机领域,在全球十大无人机企业中,中国更是占据半壁江山。
数博会无人机表演
根据2017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促进和规范民用无人机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内容,要实现到2020年民用无人机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产值达到600亿元,年均增速40%以上的目标。而五年一个小目标,到了2025年民用无人机产业将由高速成长转向逐步成熟,按照年均25%的增长率测算到2025年民用无人机产值将达到1800亿元。
2019年年初民航局发布的《中国民航驾驶员发展年度报告(2018年版)》,从内容可知截至2018年12月31日,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执照总数为44573个,分布在各民用无人机生产研发企业、相关应用单位以及各大院校等等。
此外还有取得其他相关协会或企业颁发的证书,以及未取得任何形式许可的无人机从业者。据此推算,无人机驾驶员的相关从业者总数有数十万人,而这个数量根据未来五年的需求情况还有极大的上涨空间。
根据民航局执照从业者的数据样本,发现无人机驾驶员从业者25-35岁从业者在全部从业人员中占比超过一半,无人机驾“飞手”已经成为诸多职场新人选择的就业岗位。
无人机驾驶员年龄结构分布图片源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
无人机产值增速快,当下的从业人员在数量上占据一定的优势,甚至不乏有机无人的情况,毫不疑问当下的无人机“飞手”也是就业市场上的香饽饽,在这个体系下使得这个航业从业人员收入不低。
根据《无人机驾驶员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中关于无人机“飞手”的收入来看,约68%的收入持平或高于当地平均收入水平。而收入水平达到或高于当地平均收入水平2倍以上的占13%,极少数无人机驾驶员的收入可达到当地平均水平的3倍以上,大部分无人机驾驶员的收入为当地平均水平的1-2倍之间。
笔者记得大学时,同班一个同学在大四就进入一家无人机公司兼职,课程少的时候才去公司上班,一个月的收入足够我们一年的学费,而毕业后这位同学的收入立刻翻番,成为不少人羡慕的对象。
收入不低,不过打铁还需自身硬,记得当时这位同学说在那个刚刚成立的无人机公司,会飞无人机、会自己动手做航模、会用软件设计的三者兼而有之的只有他一个人。
别看无人机“飞手”就是一个人拿着一个遥控器随便指挥飞机那么简单,实际上要做一名合格的无人机“飞手”并不容易,了解的内容较多,工作也没有那么轻松。
最先了解的就是政策法规,就不谈论做一名“飞手”的资质问题了,当下按照规章要求所有的室外飞行都需要进行申报飞行计划,而规模大以及比较正统的飞行比如航测以及航拍等还需要提前申报飞行任务,天空虽然广阔,但也不是我们想飞就能飞的,不清不楚的很容易飞入禁区导致更多的麻烦。
对于飞行区域这一块毫不疑问现在大部分开始玩无人机的其实都属于黑飞状态,但是这个也不能管喜欢飞无人机的朋友们,毕竟大部分的空管部门不对个人开放申报以及申报时间较长。
当然对于执行任务的“飞手”而言,这些政策法规的问题有专人负责,“飞手”需要面对的就是苛刻的工作环境以及复杂的人事关系了,比如植保无人机,有时候农户不了解具体的情况,比如密度过大的电线以及电线杆等会对无人机会造成干扰,但是农户可不管这些,不管怎样你就得给我打药维护,而成天户外精神高度集中并不比干农活轻松。
而在航拍领域,不光光要懂得如何控制自己得无人机,作为“飞手”还得有一定得拍摄技术基础,这样才能找到更好得切入点拍出更好更清晰得画面,所以作为无人机“飞手”或者说无人机驾驶员,除了过硬得飞行技术,更多得还需要懂一些测绘、拍摄技巧等,才能把“无人机”这个工具发挥到最大得作用。
无人机驾驶员所在行业分布图片源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
在个人发展空间方面,根据《无人机驾驶员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在满足无人机驾驶员职业要求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工种的准入专业技能条件,无人机驾驶员职业发展将细分到各个领域,如航拍驾驶员、植保驾驶员、巡检驾驶员、安防驾驶员或者航测驾驶员等,而晋升渠道对于不同工种而言可以通过职业技能鉴定由初级向高级发展,有点像我们常说得技术通道,而在企事业单位中,还可以向技术管理层发展,这对于在企事业单位中得个人而言也是个人职业规划发展的新方向。
当然,这个航业当下正是兴起状态,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有证而熟悉无人机飞行志在这个领域的朋友可以说好好准备大施拳脚,而有兴趣却不知道如何入门,当下有不少职业院校以及一些培训机构开展专门的培训,通过这样的培训能够让这个航业更加的标准化以及规范化,能够让无人机飞行更加的安全。
所以,面对较大的市场需求,这个正在兴起的行业无人机“飞手”,毫不疑问成为未来就业市场上的抢手货。
参考资料:《无人机驾驶员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
更多无人机STEAM教育资源下载,可关注公众号“创客火无人机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在俄乌冲突中,无人机已成为一种新型的军事技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最近,克里姆林宫遭遇无人机袭击事件,再次引起了人们对无人机的关注。一些美国媒体表示,价格低廉的无人机将来必定会成为未来俄乌冲突中的主流武器,这种观点早在很久以前就有人提出过,毕竟与传统的飞机和导弹相比,无人机成本低廉,易于操作,因此,无人机在战争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逐渐改变了传统军事作战的方式。俄乌战争也已经打了这么久,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损耗都是巨大的,俄罗斯虽然有自己的军工厂,可以加班加点的制造武器弹药,但是乌克兰也不弱,背后有美西等国家撑腰,也有大量的武器弹药补给,面对如此情形,俄罗斯也开始补货了。据俄罗斯军事媒体“俄罗斯之春”报道,中国制造的民用无人机最近被交付给了俄军南方机群的一线部队。这些无人机主要用于侦察、监视和目标定位等任务。报道还称,这些无人机可能是中国制造的翼龙-1或翼龙-2型号,它们具备较高的飞行稳定性和飞行时间,并可搭载多种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和设备。这一消息引发了外界的关注和猜测。一些专家认为,这可能是中俄两国军事技术合作的一个新的例证。此外,也有人担心,中国的无人机技术越来越先进,在未来可能会对俄罗斯的军事优势造成威胁,不过,对于这些担忧,俄罗斯似乎并不在意。据报道,俄军对这些中国制造的无人机进行了全面测试和评估,认为它们的性能和质量均达到了要求。未来,俄军可能还会继续采购和使用中国制造的无人机。中俄两国的军事技术合作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在过去的几年中,两国之间的合作范围已经不仅限于传统的武器出口和研发,而是开始涉及到新兴领域,如人工智能、信息技术、航空航天等。此次中国制造的无人机被交付给俄军,也许是这种合作的又一次体现。据美国兰德公司最新报告,目前在俄乌冲突地区,双方都在广泛使用类似无人机。每10公里的战线上,据估计,每时每刻都有25-40架无人机在空中活动,对战局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这些无人机除了传统的侦查、监视、瞄准外,还有更高级的作战功能,如精确打击、电子干扰、搜寻敌人隐身设备等。其中,俄罗斯军方的“猎人”无人机具备近似于小型轰炸机的打击能力,可搭载多种导弹、炸弹等武器,而乌克兰的“飞马”无人机则能对地面目标进行精准打击,还能搜寻敌人的隐形设备。这些无人机的广泛使用已经改变了传统的战争模式,使得战争更加智能化和信息化。据乌克兰的一位匿名官员透露,由于俄军在无人机干扰方面的技术更加出色,乌克兰每月平均会损失约1万架类似无人机。这个数字甚至已经接近了乌军轻武器消耗的量。不过,双方都不担心补货问题,因为这种无人机被明确定义为民用品,在中国有大量产能,俄乌双方都可以大量采购。据报道,乌方曾通过采购商在中国以各种方式采购了大量穿越机,数量在5万-10万架之间。同时,俄罗斯媒体也报道过民兵组装车间堆积的大批印有中文标志的零件,很可能是从中国某地采购的,这些零件也可能用于制造被提供给俄罗斯军队的无人机。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中俄两国的军事合作,也引发了一些国际社会的质疑和担忧。有人认为,这种合作可能会对全球安全格局产生影响。对此,中俄两国都表达了自己的立场,认为其合作是针对国际恐怖主义和地区稳定的需要,不会对任何第三方构成威胁。总体来看,中俄两国的军事技术合作,既有积极的方面,也存在一定的挑战和风险。双方需要在平等和互惠的基础上,加强合作,推动彼此的军事技术进步,同时也要避免对周边地区和国际安全造成负面影响。}
2013年02月21日 17:17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0)“赫尔墨斯-900”大型无人机  以色列军用无人机“推陈出新”  以色列军用无人机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该国的“先锋”、“云雀”等型号的无人机是国际军火市场上的抢手货。随着无人机在实战中的成功应用,以色列的科研人员也在不断推陈出新,研制出数个型号的新型无人机。  “苍鹭TP”与“赫尔墨斯-900”  大型长航时无人机可说是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在无人机领域是不是一流强国的“标尺”,美国的“全球鹰”无人机就是一款典型机型。以色列也是少数几个拥有大型长航时无人机的国家之一,其“苍鹭TP”和“赫尔墨斯-900”,都堪称是世界领先水平的大型无人机。  “苍鹭TP”无人机于2007年下半年首次试飞,2012年初投入使用。据研制方以色列IAI公司称,该型无人机的研发历时十年,是以色列空军迄今为止尺寸最大、续航力最强、也是机载设备最完善的无人机。  根据公开资料,“苍鹭TP”无人机翼展26米,机体尺寸接近波音737客机,动力为1台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最大升限超过12000米,最大飞行速度每小时234公里,可连续飞行20小时,足以执行远距离飞行任务。“苍鹭TP”无人机配备有遥控和自动驾驶系统,可搭载数百公斤的电子设备。  在以色列2012年公开展示的“苍鹭TP”无人机上,不仅装备了光电侦察设备和合成孔径对地成像雷达,还配置有多种天线。军事专家判断该机可以执行雷达和光学遥感、电子信号侦测(或许还包括电子干扰)等任务。从机体上方的小型圆盘形天线来看,“苍鹭TP”可能还有导弹中继制导或通讯中继功能。  以色列推出的另一种大型无人机是“赫尔墨斯-900”。该型无人机于2009年试飞,2010年交付以色列空军,其尺寸比“苍鹭TP”略小,采用单台活塞发动机,升限也相对较低。根据公开资料,“赫尔墨斯-900”的最大飞行速度为每小时220公里,连续飞行时间长达36小时,机腹下有设备舱,可携带300公斤载荷。有消息称,“赫尔墨斯-900”装备有以色列埃洛普公司研制的超光谱传感器,能根据目标材质进行识别。这一功能除了可以用于军事侦察外,还可用于评估海洋污染、探测矿床和监测植被等商业和科研目的。123下一页【编辑:张志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可以把无人机比喻成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