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精准扶贫的卡在精准扶贫账单会显示吗?

(刊载于《湖南日报》2021年4月30日14版)

洪 樱 成依潇 刘雯娟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宣布: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当天,湖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信贷管理部进京捧回了沉甸甸的奖牌,“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的大字熠熠生辉。

三湘大地上,精准扶贫与金融支持深度融合,是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关键。

近年来,湖南省农信联社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讲话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金融扶贫的安排部署,积极担当精准扶贫的社会责任,深化与省扶贫办的合作,积极服务脱贫攻坚,勇担金融服务“三农”主力军责任,开创了金融参与精准扶贫工作的新局面。

“贷款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2014年,湖南省农信联社与省扶贫办共同探索形成了“四跟四走”金融扶贫思路,不断创新扶贫模式,鼓励贫困农户采取自主发展、抱团合作发展和分包联营发展三种模式参与生产经营,发展特色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在洪江农商银行帮扶下,龙船塘瑶族乡光明村探索出“基地+专业合作社+电商”的产业脱贫新路子;泸溪农商银行围绕柑橘、铁骨猪、玻璃椒、油茶、生姜、烤烟、佤乡米、葡萄八大特色产业,按照“一乡一品、一户一计”的扶持方略,为泸溪县制定了金融服务措施;麻阳农商银行以水果、瓜菜、优质稻、养殖等四大农业特色支柱产业,重点培育龙头企业和致富带头人,支持麻阳打造联村(乡)产业链……

多年来,湖南省农信联社在全省11个深度贫困县、549个深度贫困村留下了金融供给的印记。支持11个深度贫困地区立足资源禀赋、产业特色培育当地主导产业;合理调配信贷资源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在贷款额度、期限、利率等方面实行优惠;相关农商银行结合深度贫困地区实际需求,合理优化网点布局,推动已有网点服务升级;继续向深度贫困地区乡村下沉营业网点,扩大业务范围。

2015年,湖南农信的扶贫小额信贷产品荣获“2015年度中国银行业最佳社会责任实践案例奖”;2019年,在宜章开展的深化试点工作获得“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

脱贫攻坚的路上,湖南农信人用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和炙热的情感传递着农信温度,把大爱种在了一个个贫困地区的土地上,长出了产业,长出了真情,更长出了责任与担当。

组织保障,政策引导,勇当扶贫“主力军”

深化组织保障,锻造脱贫攻坚的“主心骨”。湖南省农信联社相关负责人介绍,湖南省农信联社高度重视金融产业扶贫工作,成立了以主任为组长,分管副主任为副组长,办公室、人力资源部、信贷管理部、信息科技部、支付结算部、电子银行部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金融扶贫领导小组和贫困村金融服务站建设小组。

各级农商银行相应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扶贫工作领导(协调)小组,明确联络部门和人员,制定金融扶贫实施方案,落实专班人员、单列计划、单建台账、单设考核要求,积极对接各级政府、行政村组,落实扶贫政策和措施,有效促进金融扶贫工作有序开展。

紧接着,湖南省农信联社制定下发《关于开展金融产业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湖南省农村信用社金融扶贫规划(2016—2020年)》《贫困农户评级授信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规范扶贫贷款管理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小额信贷规范管理和风险防范工作的通知》《关于扎实做好金融产业扶贫防止因“疫”返贫致贫的通知》等50余个文件,出台金融产业扶贫系列工作方案,按年制订工作实施计划,确保扶贫工作有规划、有目标。

有了组织保障和政策引导,扶贫工作小组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筹划,可贫困农户既无资金,也没技术,如何才能脱贫?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扶贫小额信贷产品应运而生。

“贷款金额不超过5万元,贷款期限3年,风险分担、财政贴息。” 湖南省农信联社率先在全国推出扶贫小额贷款,为符合“四有两好一项目”条件的贫困农户打通了获得贷款的绿色通道,疫情期间将贷款对象拓展到了贫困边缘户,解决了扶贫小额信贷“贷得到”的问题,放大了金融参与精准扶贫的“造血”功能。

为了确保精准高效地投放扶贫贷款,湖南省农信联社升级改造信贷管理系统,优化评级授信指标体系,简化业务操作流程,完善贫困户放贷标识和控制条件,对接人行金融扶贫专项统计制度,建立健全逐笔信息取数规则,开发专项统计系统。

6年多来,扶贫小额信贷实现全省全覆盖,在全省192.3万户建档立卡贫困农户中,对191.5万户进行了评级,评级比例为99.6%;有170余万户通过评级获得了授信,授信比例为88.42%,授信金额445.05亿元。至2020年底,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276.96亿元,累计发放额占全省金融机构的94.52%,2020年当年累放额占全省金融机构的97.55%,直接和间接带动 50余万户贫困人口发展生产增收脱贫。

疏通“畏贷”,精准放款,产业“造血”辐射广

“开展金融产业扶贫既是好事又是实事,既是大事又是难事。”金融产业扶贫为什么难?贫困农户“畏贷”心理严重,信贷投放率偏低,为此,省联社探索贷款模式、服务方式和管理机制创新,确保扶贫资金真正惠及贫困农户。

一是自主发展模式。对个人参与产业扶贫开发或自主选择较好的小型生产经营项目的建档立卡贫困农户,发放扶贫小额信贷,自主创业、自担风险。

二是委托帮扶模式。产业“能人”吸纳贫困农户入股和就业,入股资源主要是信贷资金和土地等生产资料,贫困农户委托“能人”管理产业项目,赚取分红和劳动报酬。

三是深化试点模式。在2023年前,对产业发展较好且还贷守信的脱贫农户继续给予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对脱贫农户扩大生产合理资金需求,贷款额度可提高到10万元,利率比一般农户小额信贷低20%,其中50%享受基准利率贴息。

贫困村引来了“金融活水”,产业发展有了新引擎。

“好一派田园风光!” 泸溪县武溪镇黑塘村的“狮子山葡萄沟”被村民杨新勇一手打造成为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1700多亩的葡萄园交相辉映,有阳光玫瑰、巨峰、黑巴多拉等十多个葡萄品种。

泸溪农商银行武溪支行为其发放贷款80万元,支持杨新勇将休闲旅游、农事体验与农业种植融为一体,走农旅融合发展之路,带动当地5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89人通过种植葡萄,实现了脱贫摘帽。

在黑塘村,该行共对80户农户发放贷款,金额581万元,支持当地葡萄种植面积4500亩,实现年产值达3500余万元。

行走在蓝山县荆竹瑶族乡江源村,山坡上、田野里种植的中草药生机盎然。村支书赵雪旺创办的江源道地药业种植合作社将七叶一枝花、白芨、黄精、黑老虎等中药材发展为江源村增收脱贫的支柱产业,让越来越多的贫困农户尝到“甜头”。

蓝山农商银行与合作社达成协议,采取“银行+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发放小额扶贫贷款200万元,支持40户贫困户参与药材种植。合作社与贫困户股东签订每年10%的保底分红协议,务工人员另按每人每天80至100元的标准发放工资,帮助贫困户实现户均年收入2万元左右。

自2014年7月以来,湖南省农信联社借助长期服务“三农”积累的有利条件和经营经验,探索出一套金融参与产业扶贫开发的新路子,将“输血式扶贫”变为“造血式扶贫”,让金融真正成为产业扶贫的“利器”。

金融下乡,传递温度,打通“最后一公里”

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和推进乡村振兴,农村金融机构是不可或缺的力量。将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才能打通金融扶贫的“血管”,将养分供给到各个“细胞”。

信用先行,金融精准扶贫才能有的放矢。

在麻阳苗族自治县谭家寨乡,麻阳农商银行与楠木桥村委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三方合作,把“先评级—后授信—再用信”的信用评价模式引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金融服务中,试点联合担保贷款。

“以村集体资金为主、吸收社员资金为辅,建立专业合作社信用联保风险补偿金机制,按补偿金5至8倍放大贷款。” 麻阳农商银行在联保贷款无不良、到期收回率达到98%及以上、收息率为100%的情况下,每年按利息额的5%返还费用奖补合作社。

楠木桥村62户贫困农户获得180万元贷款,投入村级专业合作社发展高山富硒刺葡萄产业,贫困农户每年享受20%分红,并通过劳务用工在合作社获得报酬。

基于这一成功模式,麻阳农商银行与麻阳蓝凤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发放扶贫小额信用贷款2200余万元,支持九个乡镇899户贫困户参与公司经营的蛋鸡养殖、商品蛋销售产业。带动贫困户每年增加劳务收入370万元,累计分红612万元,实现每户增收8048元。

金融扶贫如何才能通往田间地头?浏阳农商银行的回答是:脚步为亲。

“选派消息一发出,大家参与的热情都很高!”浏阳农商银行官渡支行副行长李伟是最早一批接受任命的“金融村官”,他们前赴后继,奔走在田坎上,留下一个个脚印。

“根据信息,竹联村共有27户表外不良贷款,其中有15户的基本信息有所缺失。”上任第一天,李伟先对联点官渡镇竹联村的信用底子摸了个遍,随后又挨个敲门,摸清补齐基本信息,了解村民遇到的困难,提供解决方案。

“采集信息还只是基础,我们的工作重点应该更多地倾斜到为群众提供基层金融服务上。” 浏阳农商银行行长胡琦文说,在古港镇梅田湖村做“金融村官”时,他了解到养殖户周才勇面临资金极度短缺的困境,便上门详细了解其生产经营情况,及时提供资金支持,以解燃眉之急。

从2020年4月28日在官渡镇试点以来,浏阳农商银行向全市323个村(社区)派驻在编在岗员工330人,从董事长、行长到各支行行长、信贷经理都兼任过“金融村官”,走进千家万户,为农民送去小额借贷资金、普惠金融产品以及金融服务和防骗知识。

为了打通金融扶贫服务“最后一公里”,湖南省农信联社推进金融扶贫服务站建设,制定《湖南省农村信用社贫困村金融扶贫服务站建设实施方案》,层层建立金融产业扶贫组织体系,为建档立卡贫困农户提供基础金融服务,并不断丰富金融服务站功能,推进金融服务、助农取款、电商服务“三站融合”共建。目前,贫困村金融服务站已成立5403家,有效缓解了贫困农户“贷款难、取现难、结算难”等问题。

驻村帮扶,奉献真情,“扎根”乡村扶真贫

2020年7月24日,桃源农商银行驻香山村帮扶工作队员罗绍平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扶贫路上。

2019年4月,50多岁的罗绍平同志被选派为桃源县委派驻村帮扶工作队成员,负责农商行在黄石镇香山村的贫困户脱贫帮扶工作。期间,他把帮扶对象当成亲人,甚至有贫困户把银行卡和存折都交给了他。村民饮水难,他就修水池、找水源,并统筹资金修建取水点,彻底解决了3个村民小组70多户村民的饮水难题……7月21日,他在骑摩托车给贫困户送药途中,不慎坠入深沟,永远离开了这片他深爱的热土。

“驻村,就要住进老百姓心里。”下乡扶贫的不只有政策、资金,还有湖南农信人。心系脱贫攻坚,情牵困难群众,他们带头俯下身子,做群众的贴心人。把群众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

“孙主任,我一直在养鸡,也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在想再进一批鸡苗,能到农商银行贷款吗?”一张桌子、一张床,怀化市鹤城区凉亭坳乡尹家岭村扶贫工作办公室里,孙宏伟一住就是5年。

作为怀化农商银行驻尹家岭村的扶贫专干,孙宏伟授人以渔,一改农户“贷款难”“不敢贷”的观念。村民“峰哥”在孙宏伟的帮助下走上了黄牛养殖的创业之路,目前已成为本村产业扶持龙头企业,再加上“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新路子,带动了28户100余人加入养殖专业合作社。

“辰溪农商行的干部真好,这个老郑比亲人还好!”村民口中的“老郑”是55岁的郑明禄,2017年4月,他主动请缨驻点道光屯村。驻村期间,老郑经历过一场肿瘤切除手术,术后33天便返岗,全然不顾纱布下隐隐作痛的伤口。

亲人、调解员、扶贫明星,这些称号都是在老郑帮困扶贫中得来的口碑。山村交通不便,他还是坚持每天走访;孤寡老人生活困难,他就帮忙劈柴、买菜。一点一滴的积累,让全村人感受到了农信人的温度。

在泸溪县解放岩乡水卡村,泸溪农商银行21名干部与水卡村68户263名贫困人口进行结对帮扶,驻村工作队员每月驻村20天,协助村支两委开展扶贫工作,落实产业扶持资金71.76万元,惠及110户贫困户,44户贫困户获得扶贫小额信贷资金支持,共计220万元。

2014年以来,蓝山农商银行先后选派4名员工,开展驻村扶贫工作,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95户,金额476万元,支持荆竹瑶族乡凌江河村贫困户依托合作社发展油茶、藏香猪等特色种养,实现户均年增收5000多元。

2019年底,凌江河村如期“摘帽”,该行结对帮扶的20户贫困户也顺利脱贫,且无返贫现象。

}

  根据《*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关于举全省之力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的意见》和《云南省领导干部“转作风下基层析民情奔小康”遍访贫困村贫困户试行办法》要求,__县委于6 月26日召开了十二届四十次扩大会议,专题研究扶贫工作,为进一步摸清我县贫困状况,深入分析致贫原因、找准脱贫思路,县委、县*决定对全县贫困状况进行一次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由县挂钩处级领导、县挂钩扶贫单位、新农村指导员组织各挂钩联系的镇村干部深入村、社、农户开展了全县扶贫摸底调查工作。现结合各乡镇调研组的调研情况综合报告如下:

  根据本次摸底调查统计,我县贫困人口总数为24768户96118人(超出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分解下达给__县总数80135人的19.95%,超出净人数15983人)。其中:需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的贫困人口有14557户56055人,占总数的58%;需移民搬迁安置的贫困人口有5311户 21063人,占总数的22%;需低保政策兜底的贫困人口有3850户15000人,占总数的15%;需医疗救助扶持的贫困人口有1050户4000人,占总数的5%。目前,全县贫困状况还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贫困人口多、分布广、程度深。全县贫困人口总量为24768户96118人,占全县30.82万农业人口的31%,80%以上的贫困人口分布在高寒偏远山区、深山石山区等重点贫困村,也是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20%的贫困人口分布在非重点村。全县现有住房困难户18814户,其中破烂茅草房 20xx户,丧失生存条件的有1725户5304人。

  (二)致贫原因多种多样。全县贫困户致贫原因主要有:因病致贫、因学致贫、因残致贫、因灾致贫、缺生产资金、缺致富办法、缺技术、缺劳动力、缺水、交通不便、用电困难、通讯及社会事业落后等13类。其中,因病致贫1558户、因缺生产资金致贫8237户、因缺技术致贫6679户、因缺少劳动力致贫 1642户、因交通不便致贫5412户、因学致贫1101户、因灾致贫183户、因缺水致贫992户、因残致贫202户、因缺致富办法5307户。致贫原因比重较大的为因缺资金、缺技术、缺致富办法、交通不便,占总人数的80.84%。

  (三)贫困农户收不抵支、增收困难。全县贫困人口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外出务工和从事传统农业生产。全县现有丧失劳动力和无劳动力的贫困户共1642户,这部分农户基本无任何收入来源。同时,由于贫困人口素质低、文化落后、观念保守、自我谋生发展能力低,“等、靠、要”思想严重,致使脱贫无门路、无条件、无能力,只能靠天吃饭,加之产业单一,更无力发展其他经济作物,没有其他收入来源,且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贫困农户增收根本无从谈起,甚至会加深贫困程度,返贫率反而有增无减。此外,因劳动技能低,贫困人口中有*90%的外出务工多选择在建筑工地、矿厂等生产一线,不仅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而且工资相对较低、务工渠道更窄,收入也极为有限,增收脱贫十分困难。

  (四)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滞后。数据显示,全县用电困难的贫困户有680户,农村中住危房的农户有20894户,占总量的25%;饮水不便的农户有 14812户,占总量的18%。全县还有不通公路的村民小组286个,通路不通车的村民小组930个,由于交通基础设施落后,村组之间道路不畅通,严重影响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步伐。

  (五)贫困村产业发展滞后、集体经济贫瘠。全县55个贫困村普遍地处边远山区,基础条件差,交通不便,自然环境恶劣,无集体经济和主导支柱产业,专业合作社带动不明显,发展的产业也存在“小、散、乱”等特点,品种繁多,零星分散,不成规模,质量不高,加上产地远离集镇,运输成本高,很难进入市场,即便实现销售,其产品附加值也很低,经济效益不明显。同时,由于农民缺乏创新意识,想发展但苦于无门路,不知道该发展什么、怎样发展,即使在*扶持下发展了产业,但没有龙头企业带动,造成“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经营格局无法形成,使得产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一旦取消扶持,产业也就随之消失。出现“年年扶持产业,年年不见产业”的怪象,农民看不见增收前景,产业也壮大不起来,集体经济收入更是基本为零。

  (六)公共服务不足、社会保障有限。调查显示,贫困人口中因病、因残、因灾、因学、因缺技术的共有9540户,占总量的38.52%。由于卫生医疗保障、社会救助能力不足,致使贫困人口看病难、上学难、获得救助、减免和技能培训更是难上加难,如此恶性循环,只会造成贫困的代际相传和扩大蔓延,出现“原本贫困的人会越来越贫穷”的情形。

  (七)重视不够、人员不整、经费缺乏。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形势依然严峻,任务十分艰巨,要确保到20xx年与全省同步实现小康目标,需要全县、全社会更加重视扶贫、关注扶贫、共同参与扶贫。目前,由于县、乡两级扶贫办工作人员较少,尤其乡镇扶贫办人员大多为事业人员且身兼多职,流动性较强,其工作业绩既不能参与评职称,又不能享受其他方面待遇,工作情绪受到影响,导致队伍难以稳定。同时,因乡镇财政困难,人员经费得不到充分保障,致使扶贫工作开展力度不够,个别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工作积极性也不高。

  二、全县精准扶贫面临的问题及困难

  (一)精准识别难。一是受建档立卡对贫困对象总数控制的要求,贫困对象统计工作难度大,情况复杂。我县的实际情况是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广、因灾因病返贫对象较多,出现“僧多粥少”现象。二是贫困户真实的收入难以概定,没有一个严格的统计方法来衡量谁才是真正的贫困户,造成少数较富裕户被纳入,还有部分真正的贫困户没有被纳入。三是一些地方未严格执行贫困人员认定标准和评选程序,贫困人口、贫困户的确定多由村干部决定,村民没有太多的话语权,“关系户”、“人情户”依然存在。

  (二)精准实施难。一是精准扶贫工作量大、任务重、质量要求高,运行机制也不够成熟,精准扶贫尚处于政策衔接期、机制转轨期,扶贫干部、乡村干部对精准扶贫政策把握不准,思想上有为难情绪。二是乡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差,能力素质有待提高。过去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是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乡村在组织实施过程中有 “油水”,现在实施精准扶贫一改过去“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要求项目要到村到户到人到产业,乡村无利可图,工作热情减退。同时,部分村干部对精准扶贫的概念认识还把握不清,在政策宣传层面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扶贫政策讲的不详不透、宣传也不到位,在组织实施上也欠周密严谨。三是扶贫资金整合难度大。现有财政扶贫资金远远不能满足整村推进、易地搬迁、信贷扶贫等项目的资金需求,资金缺口较大。而部门资金都有各自考量和使用要求,整合使用资金难度大。同时,在整合有关涉农资金项目时,一些部门认为扶贫只是扶贫办的事,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现象。四是扶贫组织机构不健全,人员不足,地位不高。县扶贫办现有工作人员不足,人员老化、结构不合理,处于“小牛拉大车”现状,部分乡镇和部门对扶贫开发不重视、不关注,分管扶贫工作领导对业务把握不清,政策不熟,对本地方情况不明,扶贫人员不能专职专干,部分乡镇扶贫办业务人员更换频繁,严重影响精准扶贫的实施开展。五是财政预算无法充分保障扶贫开发工作经费。当前,全县扶贫开发工作进入全面攻坚期,工作任务量成倍增加,乡镇是扶贫开发工作责任主体,而乡镇没有扶贫工作经费和项目管理费,致使工作难落实、难推进。

  (三)精准到户难。一是“一户一策”实施难。在实施精准帮扶过程中,虽对每户贫困户制定了“一对一”的帮扶措施,但部分贫困户家庭青壮年、明白人外出打工,留守在家的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在实施规划扶持项目中出现劳动力紧缺和种植项目后期管护难到位的现象。二是市场变幻莫测导致难以培育扶贫主导产业。受当前经济大环境影响,市场风云变幻莫测,一些农产品、畜产品价格呈现不稳定、阶梯式变化,农民难以摸清市场规律,无法规避市场风险,就算产业搞起来了,但终因市场因素而半途而废,一直也未形成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即使一村一户搞了一品一业,但由于市场发育不良,有的甚至远离市场,造成产品滞销,农民怨声载道。三是龙头企业带动力弱。县域涉农龙头企业较少,龙头企业对产业发展的带动辐射作用不明显,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多是空壳子、空架子,吸纳带动贫困户作用不明显。四是部分贫困户发展意识差,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落后,“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严重,凡事都等国家和社会的救助。甚至有些贫困户不以贫困为耻,反以贫困为荣,感觉戴上了贫困户的帽子就可以享受国家一系列扶持优惠政策,心理上存在“被扶持的优越感”。也有些贫困户有摆脱贫困的愿望,但由于思路不明,观念不清,缺失资金,缺少引导,盲目发展,导致失败,最终失去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勇气。

  (四)精准帮扶难。我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广。全县所有党员干部和单位部门要挂钩帮扶9.6万贫困人口,*均每名干部就要帮扶2户贫困户以上,驻村干部和村干部也要帮扶多位贫困户。很多机构较小的单位和部门也相应安排挂钩联系1个村,由于机构小、单位干部职工也少,任务相对也更重。全县一个村就有贫困户几十户、甚至是上百户,县、乡干部按照县领导每人包联3户,县直领导班子成员每人包联2户,县直一般干部职工每人包联1户的帮扶要求进行帮扶,结对帮扶剩余的全由村干部帮扶,大部分村干部每人包联8户以上。由于精力有限,导致帮扶效果不明显,实施帮扶被动应付,甚至不少单位把扶贫帮扶按照民政救济来做,搞搞看望慰问、发发油米红包就算帮扶,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开发式扶贫帮扶应有的作用。

  三、开展精准扶贫的对策与建议

  (一)瞄准贫困对象,切实做到“扶真贫”。

  一是及时更新完善建档立卡数据库。建立脱贫退出和返贫纳入机制,实行动态管理,对不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及时更换,应该纳入而没有纳入的要及时加进来。二是对五保户、低保户和无发展潜力的对象,与民政部门做好有效衔接,纳入民政保障。三是对具备条件容易脱贫的对象,要优先纳入脱贫计划,让其早日脱贫。四是对贫困户致贫原因进行分类,因户制宜研究实施“四个一批”的精准扶贫行动计划,即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这样采取针对性的扶持措施,调集有限的资源,让贫困户得到有力扶持,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

  (二)记准扶贫理念,切实做到“真扶贫”。

  牢固树立“一切为了贫困群众”的扶贫理念,带着真实感情“真扶贫”。一是落实“第一责任”。 党政一把手要当好扶贫开发工作第一责任人,把扶贫工作记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要强化扶贫开发工作领导责任制,落实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坚持以片为重点、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切实做好政策制定、项目规划、资金筹备、人力调配、检查指导等工作。二是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打破以往的政绩观,少一点锦上添花,多一点雪中送炭。要把扶贫工作的主战场转移到边远高寒落后的山上。要建立考核问责机制和奖惩激励机制,加大对乡镇、县直单位党政一把手履行扶贫责任制的考核问责力度,每年对扶贫开发成效进行考核问效,对工作开展不力的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实行问责机制。三是加强扶贫队伍建设。配强配优县乡扶贫队伍,增加人员编制,保证扶贫干部能够专职专干,队伍稳定。四是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把扶贫开发同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因村选派第一*到村任职,鼓励和选派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愿意为群众服务的优秀年轻干部到贫困村工作,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

  (三)选准致富路径,切实做到“真脱贫”。

  脱贫致富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必须要选准致富路径,变输血为造血,否则会出现“一边扶贫、一边反弹”现象。一是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不断调整产业结构,要充分结合贫困村实际,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选择适合本地条件,有优势、有特色的产业和产品作为发展的方向和重点,积极引导贫困户规模发展,逐步形成有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培育出贫困户增收项目。二是培育市场主体,发展产业要与市场衔接。通过采取“企业+基地+农户”和“ 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等模式,因地制宜的帮扶贫困村和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产业大户和专业合作组织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主动引导贫困户加入发展生产,走共同富裕道路。三是发挥贫困户主体作用,激发贫困户致富愿望,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要建立惠农政策激励机制,实行以奖代补,鼓励贫困户发展生产。四是将片区开发与精准扶贫相结合,打破行业部门限制,进行扶贫资源的大整合、大规划,在片区范围内针对不同的贫困特征和不同的制约因素,从“点、线、面”不同层级立体解决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的整体发展问题,使最贫困的人群既能够分享到精准扶贫开发的资源,又能够从片区扶贫开发及区域经济发展中受益,真正实现集中各方力量,彻底改善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和贫困村公共基础设施环境。

  (四)精准帮扶责任,切实做到“真落实”。

  落实精准帮扶责任就是帮扶单位和帮扶责任人要根据包村、包户任务,因村制宜、因户制宜、因人施策。一是明确帮扶责任。各级帮扶单位要将驻村帮扶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并积极为挂钩帮扶的贫困村脱贫致富出谋划策办实事;要加强对社会扶贫力量的动员、整合和配置,使各种社会扶贫力量能够发挥出自身的优势与特点,形成共同推动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合力。一方面要选派农村工作经验丰富,能力强的干部组成驻村工作队参与指导贫困村扶贫各项工作,尤其是产业培植上,另一方面要做好督促监察工作,在做好帮扶工作的同时,负责监督所帮扶村的资金落实及项目实施情况,监督项目实施进程和质量。二是加强情感帮扶,驻村帮扶党员干部要积极走村入户与贫困群众交心谈心,利用报纸、广播、电视、政务公开栏,宣传政策,了解贫困群众的思想,积极鼓励其增强信心,帮助其树立自信,克服消极的思想情绪和“等、靠、要”的惰性心理,引导贫困户自力更生,勤劳致富。三是形成帮扶合力。要积极扶持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专业合作社、产业大户和致富带头人,鼓励其带领贫困户共同发展产业,要在税收减免、扶贫贴息等政策上给予优惠,以形成贫困户增收、企业增效互惠互利的双赢机制。要改革农村信贷体制,建立扶贫信贷制度,加强对资金短缺贫困农户发展产业的支持和帮助。要加大科技扶贫、智力扶贫、文化扶贫的力度,建立健全技术扶持体系,用足用好农业科技人员到村到户进行现场技术培训指导,不断加强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提高贫困农户的综合素质,保证贫困户户均有1名熟练掌握和应用先进农业技术,充分显现出科技扶贫在脱贫致富中的重要性。同时,社会各界帮扶资源也要向贫困村、贫困对象聚集,要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形成精准扶贫的最大合力,确保到20xx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四、全县下步精准扶贫工作打算

  通过开展此次全面摸底调查,彻底摸清了我县贫困人口现状,也有效掌握了全县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形势,为今后扶贫工作指明了方向。下步,全县将以实现贫困行政村“四通四有”、特困自然村“五通一有”、贫困户“十有一保障”为目标,以__县贫困村扶贫行动计划为抓手,扎实苦干、合力攻坚,确保到20xx年完成减贫脱帽,与全省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具体按照提出的“四个一批”精准脱贫总体思路,即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

  (一)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实现贫困人口脱贫14557户56055人。计划从20xx年至20xx年分年度实施产业扶持增收和劳动力就业引导培训,逐年逐批完成全县14557户56055人的脱贫任务。各乡镇要将符合此类条件的贫困人口纳入其中,通过扶持、引导贫困户劳动力发展种养产业,并配套建设好水利、道路、电力等公共基础实施,充分实现贫困户稳定创业、就业,达到增收脱贫。

  (二)移民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移民搬迁安置实现贫困人口脱贫5311户21063人。计划从20xx年至20xx年分年度采取易地扶贫搬迁、移民搬迁安置等措施,逐年逐批完成全县生存条件恶劣的5311户21063人的搬迁安置及脱贫任务。各乡镇要将现仍居住在高寒、偏远及生存环境恶劣复杂、不适宜发展生产的贫困人口纳入其中,通过实施移民搬迁集中安置,彻底改善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在安置地分配新的土地给搬迁户发展生产或是转移就业,确保贫困户搬得来、住得下、能脱贫。

  (三)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实现贫困人口脱贫3850户15000人。计划从20xx年至20xx年分年度对无劳动能力及缺乏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施低保政策兜底全覆盖,逐年逐批完成全县残、孤贫困人口3850户15000人的减贫任务。各乡镇要将因灾、因祸、因病等原因而致残并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纳入其中,通过给予低保救助,保障贫困户生活,缓解其困难,逐步减轻其贫困程度。

  (四)医疗救助扶持一批。通过医疗救助扶持实现贫困人口脱贫1050户4000人。计划从20xx年至20xx年分年度对因病、因灾、因学致贫、返贫的贫困户,采取医疗减免补助、社会救助、助学帮扶等措施,逐年逐批完成全县病患贫困人口1050户4000人的减贫任务。各乡镇要将因病、因灾、因学致贫的贫困人口纳入其中,通过实施医疗救助扶持,减轻贫困人口医疗负担,解决贫困户看病难、治病更难的问题。同时,实施社会救助、助学帮扶,对因灾、因学致贫的贫困人口进行生活救助和助学帮扶,缓解其实际困难,阻止其再次返贫,从而巩固扶贫成效。

  *日市质监局组织调研专班,深入精准扶贫联系点——xx县xx镇xx村进行调研,深入分析xx的现状、问题及下一步帮扶措施。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xx村发展的现状

  1、基本村情现状。xx村位于xx县xx镇北部,距镇*约30公里,距县*约88公里,是典型的偏远高山村。版图面积约70*方公里,由过去的4个村和1个林场合并而成,全村旱地4426亩,水田325亩,共有5个村民小组。xx村村内主要资源有闪长岩、石煤、黑板石、魔芋、猕猴桃、蜂蜜和烟叶等。

  2、贫困人口现状。xx全村共340户,1339人,其中户口在本村但早已在外地安家约300人,实有劳动力825人,贫困人口177户673人,贫困人口超过50%。在贫困人口中五保户20人,低保户86人。可以说,留在村里的大多是贫困户。根据走访了解到的情况,除了35户烟农收入较为稳定外,其他贫困家庭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xx村交通不便,全村水泥路9公里,通组公路60余公里,路面较差,遇到雨天,大多数道路无法通车。村民居住分散,除2家房屋是新建的两层小楼外,其他农户房屋均是土坯房,居住条件极差。村内无学校,孩子均在外村和镇上上学,目前有8名在读大学生和6名高中生。村内无卫生室,村民看病去30公里外的xx镇,因交通不便,很多村民小病都是能忍则忍。村党员活动中心是4间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土墙房,办公环境差。因环境限制,该村电力资源短缺,经常晚上供电,停电的情况时有发生。当前没有网络,很多地方没有手机信号,通讯极其不便。

  4、产业发展现状。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以种烟、种粮、发展林特产业和打工为主,20xx年人均收入4242元。烟叶种植是该村主导产业,在烟叶公司支持下,种植面积达到850亩,有烤房22座。由于条件所限,招商引资相对困难。20xx年引进一家石材加工厂,因交通不便,运输成本高,目前处于停产状态。

  5、基层组织现状。xx村现有党员22人,村两委班子5人,年龄结构较为合理,但村支书、村主任、村会计3人长期不在本村居住,村妇联主任是一名20多岁年轻女性,很少参与到村集体事物中来,村两委作用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

  二、市质监局帮扶的情况

  1. 加强领导,组建帮扶工作机构。市委*“精准扶贫”活动专题工作会议召开后,市质监局迅速成立了以局长曾勤为组长,局班子成员,各分局局长及直属事业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迅速召开专题会议,制定 “结穷亲、帮穷户、拔穷根”精准扶贫工程实施方案,同时成立了以党组成员、副局长欧阳华同志为队长,抽调6名同志为成员的“精准扶贫”工作队,为“精准扶贫”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2、走访调研,摸清村内基本情况。我局扶贫工作队迅速深*系村逐户走访,全面调研。工作队员共驻村180人次,走访入户80%以上的村民及所有贫困户家庭,先后4次与xx镇党委*领导座谈商讨xx村扶贫计划, 5次召开村民大会,详细了解xx村的基本情况,并将走访了解的详细情况归类建档。通过调查,在177户贫困户中,有烟农35户,全家在外打工6户,仅留老人在家23户,伤残户3户,老年户3户。经统计,需要重点帮扶的困难户共96户354人,致贫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力不足,同时村民思想保守、缺乏技术和资金。通过走访调查,确定了扶贫的重点对象,真正做到底数清、问题清。在走访过程中,工作队员积极宣传党的惠民政策,争取村民对 “精准扶贫”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3、明确职责,全员参与结对帮扶。按照市委*“干部包户(人)”的要求,结合贫困村的实际,建立了县级领导干部包户和一般干部包人责任制。我局县级干部13人,帮扶13户共计48人,一般干部206人,共计帮扶81户306人,剩余贫困群众由工作队兜底帮扶。任务确定后,通过春节慰问、组织活动等方式,组织干部职工分批前往xx村,走访、慰问、帮扶困难户,为各户脱贫致富出谋划策。其中在20xx年春节前夕,局党组成员以及二级单位负责人走访慰问了该村老党员和一批困难群众,共计为该村177户结对帮扶户提供了价值1.2万元的慰问品,同时为14名在校高中生和大学生每人提供500元的助学金,支持他们克服困难完成学业。

  4、结合实际,帮助制定脱贫计划。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产业扶贫是村民彻底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经实地走访,该村蜜蜂养殖、猕猴桃和中药材种植有一定的产业基础。目前有30余户村民散养蜂蜜200多箱,但缺乏技术和龙头企业带动,蜜蜂养殖未能形成规模,产量也较低,多数蜂蜜养殖户年收入只有100多元。该村地处高山,很适合猕猴桃生长,已有几户村民正在发展猕猴桃,其中村主任朱磊建有60亩猕猴桃基地,其中20亩已挂果,年收入超过10万元。通过调查,后与村两委沟通,决定以产业扶贫为主导,将蜂蜜养殖、猕猴桃和中药材种植作为该村新的经济增长点,予以重点扶持,做到户户有产业,人人能脱贫,同时联系龙头企业,帮助建立产业合作社,推行“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以产业扶贫彻底实现脱贫致富。为加快发展壮大猕猴桃产业,局主要领导专程赴全国最大的猕猴桃基地——陕西省眉县考察猕猴桃标准化示范县建设,了解猕猴桃的种植、加工、储藏、销售、发展前景等情况,帮助xx村制定了科学、详细的猕猴桃产业发展计划。每亩猕猴桃年产斤,每斤2-3元,每户种植3-5亩,可收入1-2万元。力争通过5年努力,该村猕猴桃发展至500亩,收入达到200万元。为发展蜂蜜产业,我们先后5次到湖北神农蜂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调研,得知当前新的养蜂技术每箱年产50公斤左右蜂蜜约800-1000元,且在第二年1箱蜜蜂可分箱为3-4箱,第三年可分箱到十几箱。1箱蜜蜂在第二年经分箱后年产值可达到元,第三年分箱后的收入可达一、两万元。同时,该产业对劳动力要求不高,属于“懒人”产业,老弱病残均可发展。我们将了解到的信息及时该村两委沟通,帮助该村成立了蜜蜂养殖合作社,与湖北神农蜂语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争取在2-3年将该村蜜蜂发展至1000箱,年收入达到80万元。

  5、筹措资金,启动扶持产业发展。为加快xx村脱贫步伐,市质监局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年初,局党组号召全局干部职工每人集资捐款400元,共募集到9万多元启动蜜蜂养殖产业,计划为110户困难村民每户免费提供1箱蜜蜂。我局已与湖北神农蜂语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由神农蜂语公司提供蜜蜂种群和技术指导,*期已有6箱蜜蜂送到村民手中。为改善该村医疗卫生条件和产业合作社的发展,局党组计划每年想办法筹措一定的资金,支持该村“一中心三室”建设(党员活动中心、产业合作社办公室、卫生室、文化室)。目前已筹措10万元资金,计划为该村村民每户提供1亩猕猴桃苗木,并聘请陕西眉县的技术人员,定期为该村猕猴桃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

广泛动员,邀请企业参与扶贫共建。扶贫是一项社会责任,我局积极动员企业参与共建,借助企业的资金、市场,帮助联系村脱贫致富。经沟通,目前已有湖北世纪中远集团、十堰福堰钢铁公司、葛洲坝公司十堰办事处、湖北帕菲特工程机械公司、湖北神农蜂语公司、十堰海亿魔芋食品公司以及市液化气公司等8家企业愿意参与到xx村的扶贫工作中来。其中,湖北神农蜂语公司已先后2次派技术员前往xx村讲解传授蜜蜂养殖技术,葛洲坝公司十堰办事处愿意为xx村移民搬迁工程免费提供水泥100吨。

  三、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

  1、村民素质不高。在扶贫开发之中,劳动力资源是最关键、最活跃的因素。但xx村村民文化素质低,思想保守,给精准扶贫增加了难度。目前有一定能力的已经迁出村外,年轻人常年在外打工,留守的多是老、弱、病、残、小,劳动能力有限,无法有效参与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导致贫困村缺乏“造血”功能。

  2、资金投入不足。xx是极度贫困的村庄,需要建设的项目多,需要扶持的资金多。该村一直致力打造的猕猴桃产业,200多亩土地流转已经到位,但前期每亩*3000元基地建设费用成了门槛,村民缺乏资金投入,只能望地兴叹。目前政策扶贫资金有限,村民自筹资金无来源,帮建部门零基预算,也无资金投入。加之农业产业投入大、周期长,市场风险也很大,村民无法承担投入成本,资金制约成为扶贫的最大障碍。

  3、技术服务不够。xx镇党委*及xx村两委十分重视产业发展,先后发展了烟叶、魔芋、猕猴桃、蜜蜂养殖、玄生种植等产业,只有烟叶公司技术服务到位,发展较好。可烟叶种植面积900亩已基本饱和,无发展空间。其他产业发展水*仍然较低,村里曾大力发展中药材——玄参,因村民缺乏种植技术,辛苦一年,收入不及成本,加之缺乏龙头企业兜底,结果村民都放弃了玄参种植。村里还发展过莲藕、核桃、魔芋等产业,但都是原始的粗放经营,广种薄收,陷入停滞状态,根本问题是缺乏技术指导。

  4、联动帮扶不力。xx村贫困面大,返贫率高,每年因灾、因病、因学等原因当年返贫的人口居高不下。加上缺项目、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才,扶贫攻坚任务非常艰巨。目前市委*安排我局和浙江海天建设集团共同帮扶xx村,我局也积极争取其他8家企业从不同层面参与到xx村扶贫中来。但总体感觉是企业积极性不高,特别是市里统一安排的浙江海天建设集团至今还没有实质性行动,社会联动帮扶的效果也不是太好,单靠一个部门的力量难以完成艰巨的脱贫任务。

  四、今后扶贫的主要措施

  1、结对帮扶增强干部责任。今后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结穷亲、帮穷户、拔穷根”精准扶贫精神,扎实开展“双包双建双带双促”活动,细化干部一对一帮扶的任务,强化干部责任。加强督导检查,督促帮扶干部与包联户沟通联系,有针对性地制定贫困户脱贫计划。建立考核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减贫项目精准,帮扶措施精准,帮扶效果明显。

}

农村信用社扶贫贷款需要什么手续

农村信用社扶贫贷款需要什么手续

  • 农村信用社扶贫贷款需要办理的手续如下:1、申请人到乡镇扶贫部门领取借款推荐表。2、申请人持身份证和借款推荐表,到当地农村信用社提交贷款申请。3、农村信用社接到申请之后,对用户的信用等级进行审核,并核定出申请人可贷额度,然后给申请人发《贷款证》。4、申请人持身份证和贷款证,再到当地农村信用社申请办理贷款。5、农村信用社把申请人提交的贷款资料进行审核,审批完成后,借款人在信用社柜台签订贷款合同,并且借款借据上需要加盖精准扶贫的标识。6、完成以上相关手续,信用社开始放款,申请人收到资金之后,按时还款就可以了。

  • 对以上回答仍不满意?您可以向我们的专家咨询您的问题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村信用社精准扶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