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电子信息产业优势加村产业科技有限公司是怎么样的一个公司?

日升月恒,昭昭之宇。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顺德作为珠三角制造业强区,近年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迈出了一条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一个个“四小园”,点缀在岭南大地;一条条示范带,串联起美丽乡村。顺德坚持城乡一体化整治提升,打造高品质城市“后花园”,重塑水韵凤城魅力。

一条条鱼“游上”消费者的餐桌,“跃进”万亿新赛道。顺德推进现代化农业产业发展,抢占预制菜产业新高地,全力打造农产品品牌,为农产品质量安全贡献“顺德经验”。

一支支党员先锋队,奔走在街头巷尾,下沉至基层一线,构建起强而有力的党群服务体系。顺德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党建示范引领,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迈进乡村振兴新征程,开启新阶段驻镇帮镇扶村、东西部协作,顺德“铁军”干劲不减、思想不松,抓稳“接力棒”,扛起“顺德担当”,携手铺展乡村振兴新画卷。

微波荡漾的溁川湖上,一座红桥跨越两岸,不远处的木质水车汩汩转动,与沿岸的绿植花草相得益彰,勾勒出岭南水乡画卷。这里位于顺德区乐从镇大墩村,原先沿岸乱搭乱建的窝棚、年久失修的危桥如今已摇身一变,成为村里的新晋网红打卡点“水车公园”,而这正得益于该村大力开展的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

大墩村与佛山新城隔湖相望,2022年以来,通过成立村级物管公司,全面动员党员群众,深入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两个多月彻底消灭“脏乱差”,从“城中村”蜕变为“城市花园”,并荣获佛山市2022年第一季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检查明检村第二名。

顺德区乐从镇大墩村新晋网红打卡点“水车公园”。 李睦宇 摄

顺德始终坚持以系统思维一体推动城乡规划建设,以城市眼光提升乡村品位。2021年,顺德牵头成立区城乡品质提升攻坚队,“拆、清、建、管”进行城乡一体化整治提升。如今,越来越多村庄被打造成与高品质城市争相辉映的美丽“后花园”。2022年,北滘镇黄龙村、乐从镇上华村、均安镇沙头社区被评为“佛山市乡村振兴示范村”。

在大墩村,更为亮眼的是穿梭在街巷中的一个个精致“四小园”。“‘善邻园’原先是块闲置宅基地,我们围绕屋主留下的龙眼树打造花镜草坪,环境大有改善。”大墩村村干部介绍,除此之外,该村还建有“屋润园”“悦和园”“韶年园”等,皆依据原有风貌规划设计而成,既延续村落文脉,又扮靓了人居环境。

以“四小园”建设为抓手,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不仅刷新了乡村“颜值”,也提高了村民的生活品质。据了解,顺德将“四小园”建设列入了“十四五”整体规划,并出台《佛山市顺德区园美行动“四小园”等小生态板块建设实施方案(年)》,通过“线上+线下”宣传,各地纷纷掀起建设高潮,“四小园”成为村居间亮丽的点缀。

据统计,该区已建成4808个“四小园”,纳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范围的98条行政村100%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其中美丽宜居村81条、精品村17条。

顺德区乐从镇大墩村“四小园”。 受访者供图

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必须根植于地域特色文化。顺德“水乡文化”历史悠久,该区围绕“以水美城,以水兴城”,对水道沿岸乡村进行深入调研,挖掘重点乡村的农业特质、乡村特性、文化特色,力争重塑顺德水韵凤城魅力,打造岭南水乡文化超级IP。

走进顺德区勒流街道江义村,桑基鱼塘,阡陌相交,水道两岸滨水景观带环境优美,呈现出一派现代田园水乡新景象。近年来,勒流街道以创建文旅田园示范片为契机,坚持“景村一体化”的理念,重点推进村容村貌整治提升、基础设施完善配套,实现传统水乡与现代人居的协同共融。

通过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片的建设,顺德推动美丽乡村“遍地开花”,形成以点带面、串珠成链、织景成片的示范集聚效应。截至目前,该区重点打造龙江水乡景观示范片、杏坛“山水永春”示范片、均安乐韵水乡示范片等12个有顺德特色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片,美丽乡村建设成果不断涌现。

江义村“美丽田园”也是“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顺德段的重要节点之一。该示范带跨越顺德5个镇街、28个村居,是顺德区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用心用情为群众打造的家门口的“诗和远方”,围绕“有特色、能带动”、示范片+重点村,将顺德乡村最美好的亲水空间串珠成链,从人居环境改善、乡村产业发展、治理能力提升等多角度出发,数管齐下,不断推动顺德农业农村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2021年,顺德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方案(年)》,引导社会资源参与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50个包括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区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片等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打造黄龙等6个乡村振兴标杆村,高标准建设3000个四小园,重点在顺德水道两岸(伦教、勒流、北滘)打造30公里的佛山市“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顺德)精华段,通过示范带建设赋能乡村振兴,带动全域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协同发力,打造顺德区乡村振兴第一方阵。

顺德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区里已建立“美丽乡村设计师库”,充分发掘和利用各类社会资源服务乡村,为顺德美丽乡村建设出谋划策。截至目前,93位设计师加入美丽乡村设计师库。

走进顺德区北滘镇黄龙村,宽敞整洁的村道、清澈的河涌、青翠茂盛的绿化树木,大人们在石临公园拉着家常,小孩们欢快地玩耍,一派安乐祥和的景象映入眼帘。

经济差、村容村貌差、治安差,曾是黄龙村的代名词,在顺德200多个村(居)中黄龙村也曾名列倒数。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黄龙村考察基层党建,提出“农村党建要让群众更满意”的期望。如今,黄龙村成为了“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社区”,被授予“佛山市乡村振兴示范村”的称号,一跃成为顺德基层治理的“优等生”。

顺德区北滘镇黄龙村。魏民 摄

党建引领是黄龙村从“后队”变“前队”的奥秘。黄龙村成立了一支超过百人的党员先锋队,他们以宣讲员、参谋员、调解员和监督员等多重身份协助村党委解决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问题。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黄龙村构建起“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新型基层治理模式,实现“小事不出村”。

党建引领之下,顺德于2020年率先在全省探索出“1234”的乡村振兴共建共享新模式,通过1个乡村振兴促进会平台,本地企业和乡亲乡贤2个支撑,企业、乡村和群众三方共赢,议事决策、投资合作、定向帮扶、直接捐赠4种结对共建模式,创新开展村企结对共发展。目前,顺德205个村(社区)已实现村企结对全覆盖,结对企业832家,结对项目740个,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轻点鼠标,各村居的人口、房屋、农村“三资”、股权、宅基地等情况一一显示在电子地图上,一目了然。这样的智慧化场景能够在乡村实现,得益于顺德建设“数字乡村”。2019年起,顺德以北滘镇黄龙村数字乡村管理平台(“智慧黄龙”)为试点,建设数字乡村项目,依托AI大数据分析平台,实现出租屋管理、垃圾监管、车辆违停等全面智慧化管理,全面提升顺德基层治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

过去,在缺乏科技管理手段的情况下,乡村治理容易出现底数不清、集体资产流失、股权纠纷等问题。如今,顺德搭建起农村集体“三资”综合平台,建立起完整的农村集体“三资”综合信息采集处理和监督管控顶层系统,实现多平台数据互联互通。2020年,顺德全区新增交易全流程上平台率达到99.8%。同时,大力推广陈村集体资产网上交易经验,联合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阿里拍卖)在全区推广农村集体资产网上交易模式。

数字乡村也提升了基层治理的效能。在2020年新一轮农村综合改革中,顺德建立村(社区)“议事云平台”项目,旨在进一步提升全区基层治理效能,拓宽群众参政议政渠道。截至2021年底,“议事云平台”已实现205个村(社区)全覆盖,注册用户超过13万。

打造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样板

在顺德花卉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核心区陈村花卉世界,工人们正忙碌着把一株株包装好的蝴蝶兰成花装箱,通过电商平台,发往全国的客户;广东顺德均健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养殖场内,工人们通过智能化手段操控增氧机,准确记录鱼儿投喂、饲料损耗、鱼群游动情况等数据,通过大数据探索标准化养殖模式;在乐从镇上华村美丽田园示范区,小朋友正在集渔业科研展示、推广、科普教育、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游乐嬉戏。

顺德是珠三角制造业强区,更是农业强区。2019年以来,顺德区紧紧围绕农业高质量发展,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集花卉和淡水养殖两大特色产业,以“做大做强一产、引导发展二产、做优做精三产”的发展思路,推动创建顺德区花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顺德区优质草鲩产业园和顺德区优质加州鲈产业园,聚集资源要素,为顺德乡村产业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经过三年发展,产业园示范引领作用初显。顺德花卉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陈村镇,辐射带动北滘、伦教、勒流和均安近3万亩花卉企业生产转型;优质草鲩产业园以均安镇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镇村2万多亩水产养殖引入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延长活鱼储存、锁鲜及加工产业链;顺德区优质加州鲈产业园涵盖乐从镇和龙江镇全域,园区以优质加州鲈主导产业,着力打造“一核、三区、一平台”的总体格局,构建生产、加工、物流、销售、旅游、品牌、科技于一体的全产业链。

广东顺德均健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为合租农户统一提供种苗、饲料、药物和生产过程标准化技术指导,采取“基本工资+销售分成”的模式进行回购,与合作农户达成利益共享机制,帮助周边100多户农户、1500多亩水塘实现了标准化生产。

以品牌促进农产品附加值提高,顺德走在全国前列。顺德围绕渔业、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三大领域,深入挖掘全区优势特色农产品资源,推动“粤字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的申报、培育、保护和提升,顺德鳗鱼、陈村年桔、顺德国兰、陈村蝴蝶兰先后荣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顺德区优质草鲩产业园渔民喜迎丰收。 戚伟雄 摄

入选国家地理标志源于顺德农产品质量过硬。在顺德区优质草鲩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水产品质量快检点,每批出塘的鱼要提前一天抽取样品,只有过了关的水产品才能“游上”消费者的餐桌,顺德区顺利通过了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考核验收。2021年,顺德区农业农村局通过加强农产品生产过程管控、加强检测能力建设、推广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实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全流程、全链条监管。其中,北滘镇按照“强化镇一级、发展村一级”的思路,构建了镇、片区、村(居)及小组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体系,作为“顺德经验”在全省推广。

实施数字振兴行动是顺德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另一重要举措。2021年,区农业农村局出台了《顺德区数字农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年)》,以数字赋能,推进现代农业与美食文旅产业深度衔接和高质量发展。“中国鳗鱼之乡”“中国兰花之乡”“全国重点花卉市场”“中国花卉之都”“中国水产预制菜之乡”等区域农业品牌在文旅产业呈现出“多点开花”的喜人局面。

在勒流街道稔海村,鳗鱼养殖(含外延)面积超过2.5万亩,产量占顺德一半,养殖面积和产量在全国村级名列首位,年产值达到29亿元,烤鳗产品畅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立足于鳗鱼养殖产业特色和优势,稔海村从鳗鱼特色产业出发,探索乡村“鳗生活”融合发展,已逐渐成为集鳗鱼养殖、文旅观光、生态休闲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值得一提的是,稔海村还入选了2022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亿元村。

预制菜一头链接田间地头,一头链接市场餐桌,是顺德农业跨界融合发展的一个“样本工程。”2022年,顺德把“探索推进预制菜产业发展”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印发《加快推进顺德区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六个一”工程实施方案》,建立工作专班,调动全区23个部门力量全面推进落实。

高位推动之下,顺德预制菜取得喜人成绩。今年6月,顺德区预制菜产业园成功入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名单,8月25日,摘得“中国水产预制菜之乡”金字招牌。

作为“世界美食之都”“中国美食之乡”,顺德全力发展预制菜产业,推进农产品工业化、农产品食品化,抢占预制菜产业新高地。目前,顺德区预制菜规上企业(年销售额2000万以上)20家,年产总量约13万吨,年销售总额约60亿元。

接续奋斗,“组团”帮扶

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2015年,脱贫攻坚的号角正式吹响,顺德亦响应号召,派出精兵强将,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扛起“顺德担当”。

跨越山海,五年奋战。顺德在省内对口帮扶湛江雷州、徐闻两县(市),省外对口扶贫四川省凉山州雷波、美姑、金阳三县,对口帮扶期间,顺德共投入各级统筹资金15.14亿元,先后派驻了3名处级干部、369名驻县干部、24名专业人才到当地开展帮扶工作,实现了湛江雷州、徐闻两县(市)26个镇65条相对贫困村100%退出、贫困户100%脱贫;凉山州雷波、美姑、金阳三县全面脱贫摘帽。顺德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党中央和省、市交付的脱贫攻坚任务,打了一场漂亮的脱贫攻坚战。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2021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征程开启。这一年,广东启动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和新一轮东西部协作,顺德对口帮扶省内的云浮市新兴县、肇庆市广宁县和怀集县,省外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台江、剑河、三穗四县。

“当地所需,顺德所能。”在黔东南四县和云浮肇庆三县,顺德累计投入财政专项资金6.05亿元(其中黔东南四县4.31亿元,肇庆云浮三县1.74亿元),引导投入各类社会资金7977.27万元(其中黔东南四县7186.27万元,云浮肇庆三县791万元),先后选派了314名优秀干部到当地开展帮扶工作,为帮扶地区带去一个个希望的种子,携手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自从工作队来到这里,灯亮了,路也通了!”肇庆市怀集县甘洒镇金龙村村民望着家门口新安装的太阳能路灯不禁感慨。甘洒镇位于怀集县东部,13个行政村中有9个是革命老村,基础条件比较薄弱。驻甘洒镇帮扶工作队进驻以来,积极争取组团单位及社会帮扶资金,补齐各项基础设施短板:为罗密村罗密小学改建学校围墙、铺贴教室地面;为上屈村入村主道路进行修缮与硬底化;为金龙村等三个村安装太阳能路灯……如今,甘洒镇各村庄“旧貌换新颜”,村民幸福感大有提升。

凝聚社会力量,筑牢民生保障。一年来,顺德对口帮扶云浮肇庆三县,通过充分发动社会力量捐赠款物791万元,其中助学帮扶160多万。同时,积极开展捐赠医疗用品、慰问和特色义诊系列活动,共接诊群众740人次。

穿过桂林山水,位于700公里之外的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同样有人为顺德帮扶队伍的到来感到欣喜。

“很喜欢!有独立卫生间、阳台,这是我从小到大住过最好的房间。”看着学生们兴奋地搬进新建的宿舍,贵州省台江县民族中学(下称“台江民中”)支教校长赖良才倍感欣慰。

赖良才是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中学副校长,临近退休却毅然决定来到台江民中支教,成为粤黔协作工作队的一名成员。“我们17位支教老师一年来落实‘爱心和责任’,统筹用好各类教育帮扶资源,取得良好成效。”他介绍,为提升当地办学条件,顺德投入帮扶资金完善该校办公设备、教学设施,并改善住宿条件等。在顺德教育帮扶的加持下,台江民中2022年高考保持稳中有升,一本上线率突破30%,本科上线率突破80%。

聚焦教育医疗短板,顺德东西部协作实行“组团式”帮扶。教育方面,18家中小学结对帮扶,共派出45名骨干教师帮扶台江县5所学校,并协调广东高校派出8名研究生帮扶台江中小学,实现涵盖普通高中、职业教育、义务教育的“全链条”组团教育帮扶。医疗方面,13家医院结对帮扶,其中选派8名医疗专家赴台江县,将“组团式”帮扶拓展至中医康养领域。

“民以食为天”,在国家关于保障粮食安全的工作部署之下,保护耕地,守牢粮食安全底线也成为顺德帮扶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怀集县桥头镇新兴村,一片绿油油的番薯地生机勃勃,藏在地下的蜜薯皮红个大,迎来丰收。难以想象,这片土地原先杂草杂木丛生,撂荒了二十多年。如今,在驻桥头镇帮扶工作队的推进下,该村引进企业流转复耕,按照“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启动241亩红薯、水果玉米种植,打造成桥头镇乡村振兴撂荒地种植示范基地,让荒地得以“重生”。

严守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目前为止,顺德协同整治怀集、广宁、新兴三县撂荒地一万多亩,并致力于“变废为宝”“由荒转富”,大力发展镇村产业项目。

在中国“村BA”的出圈地,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台盘乡,碧桂园集团援助资金达2个亿的鲟鱼三产融合示范产业园建设工作正如火如荼,这是顺德帮扶台江县最大的产业项目,目前水面养殖区域已完工,预计年底正式进入养殖运营。

据碧桂园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产业园将直接带动当地劳动力就业,提供养殖、育苗等技术岗位,月工资3000元以上;一期项目建成后,预计带动全县1000多名农户,以“产业园+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提供鱼苗、饲料、养殖技术,并以市场价优先收购,形成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

鲟鱼三产融合示范产业园水面养殖区域。 受访者供图

产业帮扶增强“造血”功能。在黔东南四县,顺德助力当地共建现代农业产业园6个,并引进22家企业。在肇庆云浮三县,顺德助推36个产业帮扶项目落地,为当地群众创造了更多在家门口就业创业的机会。目前,全区还设有消费帮扶专卖店、展销店12家,消费帮扶专柜1700多台,帮助销售对口地区农副产品超过10.3亿元。

不负韶华,展望未来,顺德将以更加坚定的铁血担当、高昂的奋斗姿态,持续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征途上铺展更新、更美的画卷。

【撰文】戴弯弯 杨俊鹏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深圳电子信息产业优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