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的县城名称属于南方还是北方?

1、湖北省属于南方。南北方的分界线为秦岭-淮河d一线,分界线以南为南方,以北为北方,湖北位于分界线以南,故属于南方。

2、湖北因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地处中国中部,东邻安徽,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与河南毗邻。

}

在我国原则上纬度越靠北,天气越寒冷,湖南湖北以长江为界,冬季湖北日光照时间短一些,所以温度要更低湖南是属于南方还是北方。不过南部的湖南虽然日照时间长,但因为地形原因,冬季也很冷。

准确的讲湖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不过湖南自身地形呈现一个“V”字型,冬季来自北部的冷空气从洞庭湖平原长驱直入,并在湖南腹地形成回旋,所以体感温度比较低。另外,湖南的平原主要集中在中北部,且城市也多分布在这些平原之上,北部寒流侵入后,由北至南串联起湖南大部分城市,比如长沙、湘潭、株洲等。

另外,有气象数据显示,湖南相比于同纬度的江西,冬季温度也要更低,原因在于两个省份北部的地形屏障不一样。江西省北部是连绵大别山山脉,冬季能够阻挡冷空气南下侵袭江西,而湖南北部直接是湖北江汉平原,再往北便与华北平原相连,虽然也有山脉,但没有大别山主脉那么高,也没有那么连绵。

其实湖南冬天的寒冷与湖北差别不大,湖南更潮湿,冬季湿冷包裹在身体周边,给人的感觉比北部干冷更胜一筹。所以,温度上湖北更低,但对于寒冷的体感温度上,两者相差也不算非常大。湖北年平均气温15-17度,湖南年平均气温一般为16-19度,1-2度之差不算明显。

欢迎点击关注,留言一起探讨。

为什么感觉湖南的气候那么恶劣?

为什么感觉湖南的气候那么恶劣?

湖南省地处我国中南部、长江中游,因其位置大部分处于洞庭湖的南部而得名。湖南省幅员辽阔,总体上看省域南北略长,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在全国排第10位,人口近7000万,是我国长江流域重要的经济大省、农业大省、矿产大省。这里气候分明,水资源丰富,自古以来就是发展农业和渔业的重点区域,然而,一些人却认为湖南省的气候比较恶劣,是这样的吗?

气候恶劣与否的判断标准如果仅从身体的主观感受来判断的话,那么就很难找出一个地方来,让大部分的人都觉得满意,比如很多人都认为湖南夏天太热、冬天太冷,以此为标准为评价说湖南气候恶劣,我想这样的评价是非常不客观的。因为有这样感受的人,不可能只在湖南一个地方才会有这样的切身感受,长江中下游地区基本上都是这样,这和区域气候带有明显的关系。

在气候学上,通常应用几个指标来衡量区域气候的总体特征,比如:气温、降雨、湿度是三个最基本的衡量指标,在此基础上可以适当加以拓展,增加大气水平环流、水汽垂直分布等若干影响指标。如果这些指标经常呈现极限性的变化、或者突发性的变化,则意味着这里的气候特征比较活跃,对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产生不利的影响,我们可以将这类的气候称之为“恶劣”。

因此,我们可以将出现以下情况作为气候恶劣的评价标准,一是一段时间内出现较高温或者低温的频次和时间较长;二是短期内温差变化很大;三是降雨量整体上太高或者太低;四是降雨年内分配十分不平衡,经常出现旱灾和洪灾;五是大气环流和水汽输送不稳定,经常出现台风或者大风天气。除此之外,在对生态环境保护日益重视的今天,还可以增加一项,那就是地形条件不利于空气的流通,经常出现重污染天气。

湖南省的地形特点湖南省的地形,总体上看呈现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的特点,南部、东部和西部三面环山。南部为南岭,是长江和珠江的分水岭,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湖南的最高峰八面峰就座落在南部;东部有连云山脉、九岭山脉等小型山脉,高度在1000-1600米之间,是湘江和赣江的分水岭;西部有雪峰山脉,一直向东北延伸,海拔在1500-2000米之间。湖南的东北部是洞庭湖区,周围是巨大的冲积平原,海拔普遍在50米以内。

按照地形的总体走势,湖南省的地形地貌占比大致为山地占据一半,丘陵占据十分之三,平原和水面占据其余的十分之二,可见湖南是一个以山地和丘陵地形为主的省份。

湖南省的气候特征从温度上看,湖南省多年平均气温在16-18度之间,夏季湖南的东部地区平均气温较高,达到28摄氏度以上,其中长沙的最高温度可以达到39摄氏度,是我国著名的火炉城市。冬季,由于北面地势较低,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很容易长驱直下,来到湖南的腹地,1月份平均气温总体在4-7摄氏度之间,湿得比较阴冷。

从绝对温度来看,湖南省的高温虽然很高,但也仅限于东部的部分地区,与湖北、江西、广东、广西等邻的省份相比,高温占据的时间和区域都不是最多的。而从冬季来看,湖南省与邻近的湖北、安徽等省份相比,湿冷的程度也不是最大。

从降雨来看,湖南年平均降水量在毫米之间,属于降雨量比较充沛的省份,这也保障了工农业生产对用水的基本需求。降雨主要集中在5月-9月份,占全年总降雨量的70%左右,夏季多雨、冬季少雨以及年际降雨量变化较大,成为湖南省气候的不利因素,有时也会出现短时的强降雨以及长时间的无雨天气,西部山区的泥石流和东部平原的旱灾因此时有发生。

从湿度来看,与降雨量的多少以及域内水资源的丰富程度有直接关系。给合湖南省地形地貌、地表水分布、降雨量综合来看的话,其平均湿度要比邻近省份湖北、安徽和贵州要高,比江西、广东、福建、广西要低。因此,虽然夏季有时也会感到闷热,冬季非常湿冷,但并不是邻近省份体感舒适度最差的。

从大气环流特别是台风来看,湖南省所处的锋面雨分布区域,正好位于暖湿气流比较强劲的华南雨带、冷空气比较强劲的华北-东北雨带之间,总体上看受到了两个雨带的缓冲,由强势的大气环流或者由台风带来的强降雨会得到一定程度地削弱。

总结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湖南省因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地形地貌,其气候特征具有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质,但是总体上是水、热、光资源非常丰富的省份,气候条件除了年际变化稍大以外,没有什么明显“恶劣”的地方,正好相反,这种气候条件为湖南省的工农业特别是农业发展带来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

我国中东部地区将有##天气


每当遇到天气预报中的地理术语

我国中东部地区具体指哪儿?

西北北部包括新疆地区?

华北北部涉及呼伦贝尔?那里不算东北吗?

南北分界线到底怎么划?

以往在天气预报等服务产品中看到的

气象服务地理用语也是准确的

其主要源自地理区划的国家标准用语

不过,对于气象服务实践来说

的确会让百姓有一定困惑

中国气象局印发《气象地理区划规范》

和《国家级气象服务产品地理用语业务规定》

(以下分别简称《规范》和《规定》)

旨在进一步提高气象服务产品的

通俗性、实用性和服务效果

印发《规范》《规定》的初心

在于气象服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要让百姓真正看得懂、用得上

那么,《规范》《规定》

究竟如何优化气象服务地理用语?


该《规范》根据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通识以及气象服务长期使用并广为接受的常用地理用语,结合目前决策气象服务和公众气象服务文字产品表述特点,将中国陆地气象地理区划分为地区区划、特定区域区划和流域区划三类,并规范了各级区划的名称和所辖范围

二级地区区划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中国陆地气象地理二级地区区划图

三级地区区划是按照东西、南北方位,结合当地通识的区域划分和天气气候特征,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分若干方位区,如北京的北部、中部、南部、西部和东部。

中国陆地气象地理三级地区区划图。省内有两条蓝色线的,自北向南依次为北部、中部、南部;有一条蓝色线的,自北向南依次为北部、南部;省内有两条红色线的,自西向东依次为西部、中部、东部,有一条红色线的,自西向东依次为西部、东部。

确定都记住了吗?那么问题来了——

图片【向左滑动】依次为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珠江流域、淮河流域、海河流域、辽河流域和松花江流域分布图。

流域区域划分这一部分对公众来说可能有点难度,就不一一考大家了。但大家要清楚流域的重要性——防灾减灾救灾要坚持系统观念,加强流域上下游、左右岸信息共享、天气会商和联防是我们安全度汛的必答题。

根据《规定》,国家级气象服务产品地理用语应简洁、全面、概括性强。如标题一般应使用地区区划中二级和三级区划名称,如“北京天津河北等地”“湖北北部和河南南部”,涉及省份较多可采用简称,如“京津冀晋豫鲁等地”。

我们先拿一些媒体报道里的用法举例,基本上是这样的——

涉及某流域或子流域时,应使用流域区划中一级流域或二级流域名称,如“长江上中游地区”。譬如,在媒体上,我们看到的是这样的——

另外,气象服务产品中,在列举极端天气、极值以及特定区域区划的重大突发事件时,可以细化到市、县,但应在前面加上隶属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名称。这也符合媒体报道的习惯——

做百姓看得懂用得上的预报

你知道吗?使用多年的预报地理用语迎来新规。那些曾让你“迷惑”的地域术语——华北北部、西北地区北部、华西、黄淮、江淮、江南——将不再频繁出现,取而代之的是简明易懂的“北京西部”“湖北北部”“江苏南部”等。小小变化,折射出气象服务以人为本的坚定决心。

长久以来,部分模糊难懂的地理用语,是公众理解气象预报的一大障碍。例如江淮地区包含淮河至长江间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四省各一部分,具体边界除非是专业人士,否则很难说清,更不用说诸如江淮西南部等更精细的定位。

此次调整后,国家级气象服务产品仅在特定少数情况下才会使用一级区划(如华北、华东)和特定区划(如江淮、黄淮)名称,表述地理范围的“主力军”转为各行各业和社会公众所熟知的34个省级行政区,如内蒙古西部、广州中部。如“省级行政区 方位”的方式仍不能准确描述天气过程涉及区域时,气象部门还会使用市、县乃至具体地点等更精细的区划加以表述。当然,各地也可以结合本地特点和需求制定自己的气象地理区划规范。

越来越精细的表述方式背后,是越来越精准预报的底气和不断追求更加精准的志气。在气象工作者的努力下,我国气象科技水平不断进步,预报时空分辨率日趋精细,使得过去只能相对模糊的表述方式同步细化。气象工作者也希望通过更精细化的地理区域表达,促使气象预报精准水平进一步提升,促进气象预报服务产品表述更加科学、规范、通俗、实用,真正让百姓看得懂、用得上。


编辑:刷克 叶奕宏 张格苗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昌发现阳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