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能说一下众托帮互助对比保险有那些优势?

大病互助医疗基金是社保范畴里的,是针对发生某些重大疾病,社保的一个医疗报销方案。先花费后报销,并且很多是不能保的。
重大疾病保险是商业保险的一个险种,只要疾病发生,就可以领取保金,用以治病。以平安保险的重疾险为例,保金最高可以达到90万,救治费用是足够了,还可以保障整个家庭的生活水平不因此而下降。
所以说,建议是在社保之外再购买一款重疾险,平 安这款一年只要200不到,买个安心是很值得的。

重大疾病保险主要包括强制保险和商业保险二中。强制性的就是我们所谓的社保体系里说的大病保障。商业保险主要是指由各大保险公司推出的保险产品,根据不同的公司有其特定重大疾病保障范围:如恶性肿瘤、心肌梗死、脑溢血等为保险对象,当被保人患有上述疾病时,由保险公司对所花医疗费用给予适当补偿的商业保险行为。大致可分为消费型重大疾病保险和返还型重大疾病保险。关于这点可以具体咨询各大保险公司的相关保障服务产品。
重大疾病保险的特点: 1、保多少,赔多少。2、有效转移高额医疗费用资金风险。3、承保机构属于保监会监管单位,承保项目有足够的保障力度。4、购买费用条件一般不同公司有不同标准,消费性的投入低几百左右,返还型的投入几千上万。
这个互助保障与上面的保险不同,提问者的互助保障应该是指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类似水滴筹、爱心筹、各拉帮、众托帮等互助机构所提供的类众筹服务。上述机构提出的重大疾病互助保障其实不属于保险产品。这种互助保障更倾向于抱团取暖的性质,就是发动大量用户,通过共同参与某一个保障项目,所购买的服务金额形成一个拥有一定规模的保障资金存量,实现对全体参与用户的提供相互保障的一种保障措施。通过大众一起分担来解决遭遇重大疾病时出现的看不起病,或者因病返贫的问题。是目前于社保体系,商业保险体系之外的一种经济型新兴保障模式。
互助保障特点:购买门槛很低,一般也就10-30元之间,保障金额一般在几十万-一百多万(据官方网站描述)。保障期一般是按年计算。

(一)不冲突。商业重疾险是按照条款约定被保险人罹患合同约定的重大疾病病种后即可进行赔付,而“大病医保”是报销医疗费用,所以不会产生冲突。
(二)“大病医保”是根据参保人住院实际花费的高额费用进行的二次报销,申请赔付时需提供相关住院材料及发票,商业重疾险申请理赔时只需提供被保险人罹患重大疾病的医学证明材料,而不需要住院相关医疗费用发票。

大病保险和大病医疗互助保险有很大不同,这两个属于不同类型的险种,大病保险属于给付型,已经发现首次发现重大疾病,马上拿上医院症断书可以到保险公司理赔,一次性赔付基本保额保险金,3-10天到账,至于赔付的钱用来治病还是什么的,看自己意愿。
大病医疗互助保险属于医疗保险,是高端医疗保险,医疗保险的性质就是补偿型的,意思就是先花自己的钱后行赔付,住院治疗出院后,带上资料报案理赔,除去免赔的按照比例报销,原则就是补偿,赔付的不可能超过花费的,一般大病保险和大病高端医疗都是组合销售的

这个项目是社保范畴内项目,属于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充保障,你可理解为附加险。即拥有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才可以买“ 大病互助 ”。既然是社保范畴,所以它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所决定的。我以我所居住的成都市为例,予以说明。

它在成都的官方叫法是: 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 。

参保人员:参加统账结合方式参保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单位职工、个体工商户及雇工、以统账结合方式参加成都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的个体参保人员。

1、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基数的1%;

2、以住院统筹方式参加成都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按上年度成都市平均工资的80%为缴费基数,1%为缴费费率,由个人按年度缴纳;

3、参加成都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按上年度成都市职工平均工资的80%为缴费基数,1%为缴费率,由个人按年度缴纳;

4、未参加成都市基本医疗保险,但在本办法实施前已参加《成都市住院补充医疗保险办法三》的人员,按上年成都市职工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1%为缴费率,由个人按年度缴纳。

5、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办理退休手续后,才不用继续缴纳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

如果你问的“ 平常的保险 ”是社保中的基本医疗保险,你可以理解为一个意思。因为前面说了,它其实是 基本医疗保险的附加险 ,也是个政策性险种。

但若你说的“ 平常的保险 ”是商业保险,那就不是一个意思。

1、 城镇职工参保人员的支付标准为:〔一次性住院费用总额(除单价在10000元及以上的特殊医用材料的个人首先自付费用)-全自费-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额〕×75%;

2、 城乡居民参保人员的支付标准为:〔一次性住院费用总额(除单价在10000元及以上的特殊医用材料的个人首先自付费用)-全自费-按城乡居民第三档缴费计算的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额〕×75%;

3、未参加成都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的支付标准为:〔一次性住院费用总额(除单价在10000元及以上的特殊医用材料的个人首先自付费用)-全自费-按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计算的统筹基金支付额〕×75%。

4、使用植入人体材料和人体器官等特殊医用材料单价在10000元及以上的,个人首先自付部分按50%纳入支付。

5、 最高支付限额是 :一个自然年度内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资金为 个人支付的医疗费累计不超过40万元。

商业医疗保险则是针对上述“大病互助补充医疗保险”不予报销的部分,可以通过商业医疗保险报销。因此商业医疗保险又是在社保范畴的医疗保险体系基础上的补充保障。

没怎么接触过农村合作医疗,就不多说了。
关于社保中的医保和商业保险中的重大疾病是不冲突的。
应该说两者是相互补充的,社保对于发生重大疾病的保障能力是非常差的,一些特效药、医疗器械,都是属于自费项。所以如果没有商业保险的话,那么自费部分话费会很高。报销方面也不是很方便。
而商业保险,大部分公司只要医院方面确诊是你投保险种的合同中所写的重大疾病,那么就会一次性按照合同赔付给你。可以用于看病、治病、养病,也可以留给家人等。

}

  距离网络互助平台风险排查期结束已不足10天。

  此时的网络互助行业一片沉寂。这一方面归因于保监会2016年11月初的那次表态。另一方面或是因为全行业都在等待政策明朗。

  据了解,2016年11月3日,保监会曾发布《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网络互助平台有关问题答记者问》,就误导消费、风控不完善以及预收费制度等方面提出质疑。随后,各平台迅速做出反应,分别针对保监会监管方向进行规范整改。

  日前,《中国经营报》记者向开展网络互助业务的数家平台发送采访请求,拟了解最新进展,但遭到不同程度的婉拒。其中一家平台的公关部人士告诉记者,“早在11月份之后就已经整改”。但是,对于具体整改的方向,该人士表示,“目前不便置评,等过段时间确定了再回复”。

  此前也曾有业内人士预测,监管态度及细则可能会在1~2个月内逐步落实,政策风险排除将会在2个月内见分晓。

  部分网络互助平台以“互助共济”的名义,公开承诺责任保障,已涉嫌向社会公众“承诺赔偿给付责任”。

  网络互助的初衷并非定位于盈利平台。

  据了解,国内最早的网络互助平台应该是2013年的“抗癌公社”。当时,该平台实行的是后缴费模式,在操作模式上与传统保险行业有明显的区别。

  后来,在演变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网络互助的效率和覆盖面,网络互助平台开始明显借鉴保险的做法。例如,强调平台的中介属性等。“这就导致网络互助平台滋生瓜分传统保险行业蛋糕的念头”,北京轻松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副总裁于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指出,当时有众多资本看好这一行业,纷纷关注。

  记者梳理资料发现,截至2016年10月,已上线互助平台接近100家,其中至少有14家网络互助平台获得近2亿元融资,顺为、真格基金、IDG等22家VC参与投资。

  不过,在上海一家成立不久的网络互助平台负责人看来,网络互助看起来门槛很低,但其实不然。实际运作起来后,要想保持平台持续运转,会员的充值金额要求并不低,只比商业保险略低一点。“有一批平台,没看清局面就进来了。结果发现大家并没有接受这个概念,没用户加入,赶紧溜。” 

  此外,“10元加入,最高可得50万元互助保障;预存9元,最高可得30万元互助保障”等网络互助平台的宣传内容,此前也频频刷屏朋友圈。

  据了解,在2016年6月的发布会上,保监会强调,近期一些互联网平台相继推出了多种形式的互助计划,一定程度上扰乱了正常保险市场秩序,损害了消费者正常权益。

  11月初,保监会再度发声强调,当前部分网络互助平台以“互助共济”的名义,公开承诺责任保障,公开宣称足额赔付和提取准备金,向公众收取费用并积累资金,将互助计划与保险产品进行挂钩和比较,发布误导或虚假宣传,有的甚至还宣称有上百万会员,以上行为已涉嫌向社会公众“承诺赔偿给付责任”。

  目前规避风险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取得相互保险牌照;二是后付费模式;三是把资金交给公益基金打理,做成真正的公益项目。

  鉴于保监会在清理整顿中提及清查非法资金池风险,这让预收费模式陷入争议。

  据了解,目前常规的网络互助模式包含预收费、后付费两种。记者注意到,在预收费模式中,平台大多以会员费名义收取。但是收取之后的用途和宣传上不相同,一些平台仍在沿用“保障”等字眼。

  于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平台上的互助业务也采用了会员预收费模式。“不过,我们明确,成为互助会员需要先为基金会捐赠10元,一旦会员需要救助,基金会从所有捐赠里面均摊救助金,每个会员的捐赠资金都在基金会的官方账号中。”

  目前业内总结规避风险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取得相互保险牌照;二是后付费模式;三是把资金交给公益基金打理,做成真正的公益项目。“其中,后付费模式最考验用户素质,随着管理的会员量越来越大,也就越来越难管理,当然也最能筛选出忠实可靠的用户。”前述负责人分析称。

  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认为,从2016年11月初保监会“亮剑”之后的行业反应来看,平台还是抱着找寻监管漏洞或者规避监管的心态,这说明潜在的风险仍旧无法排除。“这不是说打什么样的幌子就可以规避监管的问题。如果是保险,就应该按照保险管理的要求做,接受保监会监督。如果是互助,就应该坚持公益的属性。现在一些平台,用各种手段拉拢用户进来,既不做资金公示,也不找第三方对资金进行管理,甚至还有平台说自己是银行监管,纯粹是欺骗公众。”于亮说。

  分析称,没有资本支撑的小平台一旦遭遇会员充值风险,或提前选择结束互助保障计划,会引发类似互联网金融那样的“跑路”。

  随着监管趋紧,行业忽然消沉。

  记者统计发现,2016年11月,仅有一家平台获得数百万元融资,这与10月的兴盛形成巨大反差。

  曾有业内观察人士撰文称,网络互助行业可能会在2017年的前几个月出现“洗牌潮”。于亮分析称,根据当前国内的癌症发病率等数据测算,如果要维持平台正常运转,每个会员的累计充值额度会高于商业保险,所以会员用户在100万以下的预收费平台可能会陆续退出。

  据了解,目前国内百万以上用户平台寥寥数家。其中,轻松互助、众托帮、水滴互助均拥有百万以上用户。截至2016年10月底,水滴互助以150余万用户数量排名第三。不过,上述数据排名尚未得到第三方权威机构监测确认。

  于亮向记者透露,目前大多数网络互助平台都存在一个巨大的隐患。“前期为了获得用户,大多数平台都会赠送一定额度的会员费。这本身没有问题,就像互联网金融行业获客成本一样。但是,一旦发生一次比较大的互助案例,会员的个人救助金额就会低于下限,这个时候,平台就要面临那些不坚定客户的充值风险。一旦用户不再充值,就会被踢出保障会员,这个时候留下的用户就要面临高额充值压力,从而觉得自己上当,然后离开。”

  前述平台负责人也认同上述说法,他补充分析称,没有资本支撑的小平台一旦遭遇上述困局,为了避免产生法律纠纷,可能会提前选择结束互助保障计划,从而引发类似互联网金融那样的“跑路”。

  部分网络互助平台融资数据一览

  根据公开数据整理,未经第三方权威认证

  部分网络互助平台会员人数情况

}
<article>
<section>
近日浙江普法发布一起诉讼案件:课间掰手腕致骨折,责任谁来担?引起校方和家长们的注意,事情发生在2022年3月9日,两名高一年级的同学在课间休息之际,举行一场掰手腕“较力游戏”。结果不小心发生了意外,造成了一名同学左手肱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为此住院治疗26天。出院后,因协商无果。把同学,学校,和保险公司告上了法庭。在9月4日终于有了结果:被告同学及原告同学应负同等责任,校方承担40%的补偿责任。投保的保险金额为10000元,由保险公司负责承担。整个事件看下来我们关注到:学生在校的安全意识一定需要加强,避免发生意外。另外还有就是发生意外责任方也该积极承担责任。减少受害方的时间,精神消磨。
众托帮国内领先的互助健康管理平台正对骨折伤害推出骨折意外互助计划,出生满28天到80周岁均可加入。涵盖全年龄段,发生骨折意外可获得4类29项骨折互助保障,最高2万元互助金,加入互助服务费用为12元/年每人,一天不到一毛钱,没有任何的负担。一家老小都可加入帮助他人,保障自己!
另外众托帮百万综合意外互助计划(标准版),意外风险保障多方位,多场景涵盖,包含:公共交通工具意外身故,意外医疗,意外伤残,意外身故。最高210万额度,因意外伤残,意外身故最高30万元互助金,因公共交通工具意外生个最高100万元互助金,因意外医疗最高100万元互助金。投入成本低,额度高。单例互助最高3元,年度不超过30元。覆盖年龄全,保障全方位,出生满28天至65周岁均可加入。并且参加意外互助计划和参与骨折互助计划,二者计划不互斥,可同时享有。如果发生意外骨折,可以同时获得骨折意外互助计划和意外互助计划互助金。
无论是从保障力度、保障范围,还是从年龄范围及其他门槛来看,上述两项互助计划完全可以为意外伤害带来充分的保障。事实上,众托帮其他互助计划,住院宝住院津贴互助计划(标准版)对于意外住院也有互助津贴。并且不区分有无社保,只要住院符合互助即可申请住院津贴。当然还有意外保障(省心版)互助计划。多项互助计划都是正对意外伤害的互助计划,全面的保障自己和家人,同时也帮助了他人。
目前众托帮已拥有超过1200万会员,累计帮助2236人,累计捐助金额超过1.18亿元,位居行业前列。未来,众托帮将在医疗健康领域持续布局,当前已与国内50余家三甲医院达成合作,为会员提供购药服务、远程医疗、在线问诊、康复指导等服务。相信不远的将来 “让中国没有看不起病的人”的平台愿景必将成为现实。
</section>
</articl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众托帮一年费用多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