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朋友现在在卖元宝锡箔纸,想问一下,这个真的赚钱吗?

<article>
<section>
&lt;h3&gt;“剃头”、“扦脚”、“收旧货”、“画铅照”、“卖刨凝花”,这些或耳熟能详,或久已尘封在旧上海历史中的老行当,通过画家生动的画面、幽默的文风,以白描的手法得以再现。&lt;br&gt;&lt;/br&gt;&lt;/h3&gt;&lt;/br&gt;&lt;h3&gt;平民出身的贺老先生启动自己独有的历史记忆和内心感知,把20世纪上半叶上海的各行业人物瞬间的典型和表情,用手中的毛笔极其生动地描绘和记录下来,又用口语化的文字描写为绘画内容增添了背景素材,自写自画,颇见功力。&lt;/h3&gt;&lt;/br&gt;&lt;h3&gt;一幅幅旧上海底层市民的生活百态图鲜活地呈现于观者眼前,给曾在旧上海生活过的人们带来几许怀旧的慰籍。它是贺老绘画中的珍品,也是集艺术、史料为一体的藏品。&lt;/h3&gt;&lt;/br&gt;&lt;h3&gt;
&lt;h3&gt;&lt;strong&gt;卖珠珠花白兰花&nbsp;&lt;/strong&gt;&lt;/h3&gt;&lt;/br&gt;&lt;h3&gt;这两种花作为妇女的佩饰起于何时?没有去查过。但自到上海后的六十几年里,每到热天都会听到“卖珠珠——花白兰花”轻轻软软的叫卖声。这用料样式,随时代而不断翻新,唯独这几十年一贯。用细铁丝穿扎,或两朵像并蒂,或排列成扇形,总是这模样。它普通得只配铺在竹篮子里沿街叫卖,却受到不同身份的妇女的喜爱。&nbsp;&lt;/h3&gt;&lt;/br&gt;&lt;h3&gt;论它的身价,还比不是一棵花菜,说它的工艺,及不上塑料胸花考究。可是它令人感觉纯洁、素雅,有生命。它还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无论佩在何等人的衣襟上,虽不耀眼夺目,却显得自然大方,透出平易脱俗的气息。&nbsp;&lt;/h3&gt;&lt;/br&gt;&lt;h3&gt;佩饰也是艺术,帝后的佩饰是显贵气,名富豪的佩饰是显其阔气,大款们的佩饰只有暴发户的俗气。有种女人的佩饰散发的是妖气,而“珠珠花白兰花”这种佩饰则是通俗的雅气。艺术若能做到通俗得雅。雅得通俗,就会使人永远不厌。&lt;/h3&gt;&lt;/br&gt;&lt;h3&gt;
&lt;h3&gt;&lt;strong&gt;广东人卖橄榄&nbsp;&lt;/strong&gt;&lt;/h3&gt;&lt;/br&gt;&lt;h3&gt;旧时上海,串街走巷卖小吃食品的。不仅种类繁多,并且各有地方特色。如山东人卖高脚馒头。苏北人卖“老虎脚爪”“草炉饼”;本地人卖白糖梅子;广东人卖橄榄,菱交(音)糕……在众多的叫卖中,要数广东人的卖橄榄最特别。卖橄榄的,挎一布做的大口袋。这不特别,然而提的一把胡琴却很特别,他的琴筒与平常的胡琴不一般,是用火油箱(煤油桶)做的,拉不出复杂的声调,只会Gang
Li Ge Gang Gang,但虽单调,也不甚好听。然而粤味浓浓。现今小贩的促销手段迈向高精尖,最起码的电喇叭,多数的是收录机大音箱“吆喝”起来听是好听,但总不如火油桶胡琴来的特别,发噱,有意思了。&lt;/h3&gt;&lt;/br&gt;&lt;h3&gt;
&lt;h3&gt;&lt;strong&gt;画铅照&lt;/strong&gt;&lt;/h3&gt;&lt;/br&gt;&lt;h3&gt;这个行业曾经风光过相当长的时期,并且主要是在城市里发展。城市越大,人口越多,干这行的人也就越多。偏僻乡村,极少见这个行业开店设摊的,道理何在?没有研究。画沿照,就是凭照片据“九宫格”放大,用炭金粉擦笔方法画成(月份牌画也是用此法先处理人物和景,尔后铺色)。&lt;/h3&gt;&lt;/br&gt;&lt;h3&gt;旧时,在祭奠仪式上,大不见悬挂亡者遗像而多用灵牌,但丧事办过,需要有幅故去的人的像以作纪念。可是人不在了,无从摄影,只得依据留下的照片,放大画成沿照。如当地人口多,这种需要也相应也多,才所以它的从业者也就多了。是不是这个道理,可能有一定的因素。&lt;/h3&gt;&lt;/br&gt;&lt;h3&gt;
&lt;h3&gt;&lt;strong&gt;画“小书”&nbsp;&lt;/strong&gt;&lt;/h3&gt;&lt;/br&gt;&lt;h3&gt;读小学时,父亲给我买了几套世界书局出版的连环图画,记得其中有《三国演义》,陈丹旭画,当时很佩服他画的,今日还是很佩服。当时书的封面上就是印的“连环图画”。不过,在众人的口里都把它称为“小书”。为何称其为小书?是书小?是给小人(小孩)看的?恐怕至今还未曾弄明白。当时我也把它称为“小书”,却不曾料到日后竟然也以画“小书”为生了。&nbsp;&lt;/h3&gt;&lt;/br&gt;&lt;h3&gt;我开始画“小书”时,被前辈们视为新手,称做是画新连环画的,现在我画的也显得老了,对现在流行的外来卡通简直看不懂,对用电脑可以画出连环画更是弄勿懂了。&nbsp;&lt;/h3&gt;&lt;/br&gt;&lt;h3&gt;据说旧时(解放以前)连环画队伍的培养是师傅带徒弟,连环画的制作程序是师傅“拗壳子”(画人),下手“着布景”(配景),学徒“着花头”(填衣服上的花纹),编故事的配文写说明,口白,如此一个周转,一幅图画从画到文字就完成了。学徒,就从这周转中学到了本事。&nbsp;&lt;/h3&gt;&lt;/br&gt;&lt;h3&gt;我曾建议在上海建立“连环画博物馆”,王亦秋先生说得更具体;这个博物馆要造成石库门式的,客房间按过去的格局摆设。画“小书”的人物和蜡像,围桌而坐,一如昔日作画之情,仿佛使人看到当时的连环画是这样生产出来的。&nbsp;&lt;/h3&gt;&lt;/br&gt;&lt;h3&gt;
&lt;h3&gt;&lt;strong&gt;电车卖票&nbsp;&lt;/strong&gt;&lt;/h3&gt;&lt;/br&gt;&lt;h3&gt;老上海的电车、公共汽车卖票,全是男的。上海电车卖票的本领,在全国是顶尖的。举个例子:法商2路有轨电车,从徐家汇开出到十六铺,到福开森路上来几个人,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卖出的票,有到善钟路的,有到金神父路的,有到八仙桥的。车到“牛奶棚”,有上的,有下的。眼睛顾着下的,手里卖给上的,一心二用,绝不会弄错。上一站上车的,还有几个没有买票,闷声勿响,他打招呼:“买票啊,勿买,查着罚啊。”车到东新桥,几个人抢着下车,他拦住一个:“票?”“……”“呒没?买。”随手撕下一叠最高值的票。逃票的服服帖帖掏钱受罚。&nbsp;&lt;/h3&gt;&lt;/br&gt;&lt;h3&gt;他不只是记住谁买谁没买,还能记住谁到哪个站,谁买几钿的票,只可乘到哪个站,一般会在到站前提醒乘客。高峰时,车厢被挤得密不透风,那么多的头粘成一团,他认出一只面孔:“大家当心袋袋啊。”扒手上车了,他不好指明,但会打招呼。他不仅管卖票,肚皮里还装着这条路线经过的地理图:有几条横马路,哪几条大的马路,哪几条小的马路,有几条有名的弄堂,有几爿名店商行,你要&nbsp;&lt;/h3&gt;&lt;/br&gt;&lt;h3&gt;换乘18路,告诉你在八仙桥下车;3路,到东新桥调;8路,外滩调;16路,江西路调,一点勿会弄错,有问必答,态度极好。&nbsp;&lt;/h3&gt;&lt;/br&gt;&lt;h3&gt;
&lt;h3&gt;&lt;strong&gt;冷阴哦卖冰哦&nbsp;&lt;/strong&gt;&lt;/h3&gt;&lt;/br&gt;&lt;h3&gt;这是卖冰者的吆喝。这里的阴,不是阴阳的阴,也不是冷饮的饮(音),是阴冷的阴,冷阴,是冷的发阴的意思。&nbsp;&lt;/h3&gt;&lt;/br&gt;&lt;h3&gt;卖的冰,是机制冰,是将整大块的冰敲成小块批发给小贩的。卖冰的小贩真是小,大都是十来岁的男孩,又大都是顶穷顶穷人家的孩子,只能做做这种几毛钱的本钱小生意。天热,冰溶化得快,不尽快卖掉,本钱即刻化水,看着他们提着废水果篮,在乱辣辣的毒日光下,在晒得发软了的柏油路上奔跑,汗爬雨淋,声嘶力竭的叫喊,其心里的焦急凄苦,是可想而之的。&nbsp;&lt;/h3&gt;&lt;/br&gt;&lt;h3&gt;这种“饮料”的做法很简单。把冰块盛在碗里,加黄糖和醋即成。黄糖有色,醋是酸的,又甜又酸,有点像“郑福斋”的酸梅汤,这大概又是穷苦人在喝着时才会有的感觉。&lt;/h3&gt;&lt;/br&gt;&lt;h3&gt;
&lt;h3&gt;&lt;strong&gt;破布换糖&nbsp;&lt;/strong&gt;&lt;/h3&gt;&lt;/br&gt;&lt;h3&gt;当今幸福的孩子可供吃的零食真多,有冷的热的,甜的咸的,硬的软的,脆的韧的中国的外国的,只要掏钱,想吃啥就有啥。可是在过去,富人能有几个,宽裕者也不多,多的是穷人,穷苦人的孩子想吃点零食就难了。我小的时候,常吃的零食只是盐炒豆、山芋干,炒花生要到过年时才有,这还要同盐炒豆和在一起供客时才拿出来的。&nbsp;&lt;/h3&gt;&lt;/br&gt;&lt;h3&gt;这里画的“破布换糖”的糖,阿拉宁波人叫糖饼,是麦芽制作成的一种糖,正规称为饴糖。这种糖比粽子糖还要低几个档次,简直是糖果类最低的一档。但是,吃这糖已是穷人孩子相当高的闲食了。&nbsp;&lt;/h3&gt;&lt;/br&gt;&lt;h3&gt;旧时普通人家的穿着,是新老大,旧老二,缝缝补补穿三年,长的穿旧的改成短的,短的穿破了撕开当作抹布拖把,抹布拖把烂了,就拿去换糖吃。穷人家能有多少可撕来当破烂的?所以,一年里也难得换几块糖来甜嘴的。这就是当年的景况。&lt;/h3&gt;&lt;/br&gt;&lt;h3&gt;
&lt;h3&gt;&lt;strong&gt;算命&lt;/strong&gt;&lt;/h3&gt;&lt;/br&gt;&lt;h3&gt;旧时的上海,在小街、弄堂里时常能见这样的算命的。干这行算命的,几乎都是瞎子(现在称盲人)。瞎子敲小锣(不知此物该叫什么,姑且已锣称之),挡娃(宁波话里的“挡”,除阻挡之意外,还作搀、扶之解,如“挡我一把”,“挡牢”。“娃”应读于乖切,音挽)引路,锣声叮叮,确会招来一些人求他算命。他给人算吉凶,指祸福,知过去未来,说得煞有介事,其实全是可作种种解释的江湖诀,只要有人信,它就难绝种。&nbsp;&lt;/h3&gt;&lt;/br&gt;&lt;h3&gt;旧时的上海,在这个行当里,也分三六九等。高档的,在二三等的饭店里包长房间,在报纸上登广告,还要摆架子,求他算命需事先预约。这等算命的,就不一定是瞎子。次一等的,要有寓所,摆出一定的排场,这是抬高身价的必需包装。这两等算命的,虽靠嘴,但主要是靠批命纸,一份命纸,要价不等,视求算命者的身份而定。我现在画的是其中的末等,几近于要饭的了。&nbsp;&lt;/h3&gt;&lt;/br&gt;&lt;h3&gt;算命的,既然能算别人的命,何不算算自己的命呢?我不信算命。要算命,自己算;我信奉事的人为。&nbsp;&lt;/h3&gt;&lt;/br&gt;&lt;h3&gt;
&lt;h3&gt;&lt;strong&gt;描花&lt;/strong&gt;&lt;/h3&gt;&lt;/br&gt;&lt;h3&gt;“描花”,是专画花样的。这花样,就是刺绣的底样,是画在待绣的绸缎上。绣时,依画的图样配线行针。绣品的范围很广,大的有被面、袄、袍、裙、床帏、卓帏,小到枕套、香袋荷包、鞋子、手帕,在北方,烟袋、褡裢上也有绣花的。有的花样,绣的人自己也会描,或者借得纸样(粉本),用复写纸拷贝(还没有复写纸时,不详用何法)。&nbsp;&lt;/h3&gt;&lt;/br&gt;&lt;h3&gt;绣花的图样不全是描的,有的是依据纸样绣的,这只限于不上绷子的,如绣鞋花。旧时,妇女多会绣花,这一手从小就要学,是对女孩子的家庭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目。会绣花的人多,是由于绣品的需要大,所以,靠此为生的“描花”也就成了一种行业。&nbsp;&lt;/h3&gt;&lt;/br&gt;&lt;h3&gt;不过,“描花”没见开店或设摊的(绣品店有兼营出售印刷和剪纸的花样,供人选购),他们都是通过关系介绍的,一家要描花样的,通过熟人一找,很快就可寻得。有时在这家描花样,周围邻居得知,立即会聚拢不少人趁便求画,其中好手,在一定范围里也会小有名气。&lt;/h3&gt;&lt;/br&gt;&lt;h3&gt;
听到这吆喝,就明白是收旧货的,至于这几个音标的几个什么字,似乎无人考究过。现在我要写文,不可不有个确定,这我又猜想是不是在喊“易货易我”,如是这样,这吆喝语倒是相当古的了。&nbsp;&lt;/h3&gt;&lt;/br&gt;&lt;h3&gt;上海的收旧货,倒不只是限于破烂,它也收铜、瓷器、旧书画、古玩钟表。只要能转手可赚钱的,样样都收。有时,真正的名家字画,宋明孤本也会被当作破烂落到他们的手中。&nbsp;&lt;/h3&gt;&lt;/br&gt;&lt;h3&gt;旧时的上海,有几处大的旧货市场,如平济利路(今济南路)、虬江路、满庭芳(广东路、福建路),都各有特色。平济利路的是杂货,虬江路的多是美国剩余物资,满庭芳的是小五金零件,缺什么的都到那里去掏寻,定可找到满意而归。&nbsp;&lt;/h3&gt;&lt;/br&gt;&lt;h3&gt;收旧货的相互之间也有交易市场,这大都在老虎灶式的茶馆中进行。边喝茶,边看货,边议价,这我见过。&lt;/h3&gt;&lt;/br&gt;&lt;h3&gt;
&lt;h3&gt;&lt;strong&gt;汏衣裳作&nbsp;&lt;/strong&gt;&lt;strong&gt;&lt;/strong&gt;&lt;/h3&gt;&lt;/br&gt;&lt;h3&gt;旧时上海的汏衣裳作。有几种类型。一种是既汏又染;一种是不汏不染,并且只承接旅馆、饭店、浴室、医院等大批的活计;一种是两者兼顾。一种汏衣裳作有店面,专做上门生意,这类店有的还附设织补;一种则只有作场,活计是上客户处取来,汏好后送去。&nbsp;&lt;/h3&gt;&lt;/br&gt;&lt;h3&gt;那时的汏,真正是从水,几乎都是水洗,并且几乎都用人力汏,用人力搓刷,脱水,用人力摇脱水桶,熨烫用煤炉上烤的烙铁。汏过的衣裳,多是挂在屋内晾干的,大批的如被单、台布、号衣,则运到空旷荒地去晒。&nbsp;&lt;/h3&gt;&lt;/br&gt;&lt;h3&gt;我现在画的就是那种专做“包生活”的汏衣裳作,1938至1941年,我就住在这种作场的隔壁。&lt;/h3&gt;&lt;/br&gt;&lt;h3&gt;
&lt;h3&gt;&lt;strong&gt;织补&nbsp;&lt;/strong&gt;&lt;strong&gt;&lt;/strong&gt;&lt;/h3&gt;&lt;/br&gt;&lt;h3&gt;织补这个行当,过去多数附设于洗衣店,补的多数是毛料衣服,或钩破的,虫蛀的;像画里补“玻璃丝袜”的,60年代末还能在街边、墙角见到,后来就自然而然消失了。何故?其中恐怕与不需要了有关。&nbsp;&lt;/h3&gt;&lt;/br&gt;&lt;h3&gt;袜子这东西,洋袜未过来之前,是穿布袜的,这我小时候在农村见到过。机器摇(织袜机有手摇机和电动机之分)的袜,有用粗纱、细纱之分,最高级的是120支纱织的,女人穿的长统丝袜有的是用这种高档原料织成的。&nbsp;&lt;/h3&gt;&lt;/br&gt;&lt;h3&gt;粗纱织的袜子破了,贴块布补,反正破洞总在脚趾脚跟部位,套上鞋,补丁不会露相,而这种精纺细纱织的袜子,不是穿破而是抽丝,并且抽成破相之处往往是最显眼的部位,破在这样的部位,一不可贴布,二不可缝扎,必须从原来的袜子里抽出线,用这线顺袜子的原经原纬穿针编织,做到恢复原状不露痕迹,要达到这种程度,要心细,更要手巧。&nbsp;&lt;/h3&gt;&lt;/br&gt;&lt;h3&gt;现在“玻璃丝袜”已不是稀罕物,几乎已经跌到一次性物品的档次,破了就丢,穿的人不愿动手去补,更不会出钱请人来补,所以,补袜这个行当就自然地消失了。至于衣服是否还需要织补,我只知道洗衣店里没有这个服务项目了。但不明白人们对破了的衣服(限于毛料)如何处置,所以就无从说起了。&lt;/h3&gt;&lt;/br&gt;&lt;h3&gt;
&lt;h3&gt;&lt;strong&gt;缝穷&nbsp;&lt;/strong&gt;&lt;/h3&gt;&lt;/br&gt;&lt;h3&gt;缝穷、缝穷,越缝越穷,越穷越缝。不是吗?只有穷的才穿破衣,只有破的衣衫才需要缝补,所以,这个行当才是因穷而生的。这个行当多见于工厂码头区,专为穷苦工人缝衣裳,所以直截了当地称之为缝穷。现时满街走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几乎都穿着得鲜亮入时,哪里挑得出一个穿打补丁的?也有,那是电影、电视剧里,不过说的都是过去。说现在的也有,那是报道需要扶贫的地区的镜头。每每见到满眼衣衫褴褛的人们,心里不由感到一阵酸楚。&lt;/h3&gt;&lt;/br&gt;&lt;h3&gt;
&lt;h3&gt;&lt;strong&gt;手拉风扇&nbsp;&lt;/strong&gt;&lt;/h3&gt;&lt;/br&gt;&lt;h3&gt;旧时,夏天,到浴室汏浴,到理发铺剃头,多见这种手拉风扇,在它的底下,扇起的风,这边来,那边去,一阵一阵的,也蛮惬意。这种风扇,有单片的,两片相连的,也有三片的。这种风扇是要用人力拉才会扇动的。拉的十有八九是未成年的男孩。孩子力小,拉一片看上去还不吃力,拉两三片,又不许停,拉过一阵就渐渐缓慢下来。师傅一感觉到,就要骂、就再奋力。如此,虽有凉风,心里就难有惬意之感了。&lt;/h3&gt;&lt;/br&gt;&lt;h3&gt;
&lt;h3&gt;&lt;strong&gt;擦背&nbsp;&lt;/strong&gt;&lt;/h3&gt;&lt;/br&gt;&lt;h3&gt;汏浴(上海方言,称洗澡为汏浴),对头脸、胸腹、四肢尚可自理,对项背,总有部分够勿着,即使够得着,总有点用勿出力,这就除垢难尽,这就要借助于人,因之混堂(浴室,是上海地方的称谓)里配一擦背的服务项目。擦背,被擦的出于自愿;擦的,拿了钱为人服务;一方干净了,一方得利了,大家乐意。&lt;/h3&gt;&lt;/br&gt;&lt;h3&gt;
&lt;h3&gt;&lt;strong&gt;梳头娘姨&nbsp;&lt;/strong&gt;&lt;strong&gt;&lt;/strong&gt;&lt;/h3&gt;&lt;/br&gt;&lt;h3&gt;娘姨,并非是娘,也不是姨,是过去上海对女佣的称谓。梳头娘姨即是给人梳头的女佣。&nbsp;&lt;/h3&gt;&lt;/br&gt;&lt;h3&gt;过去的上海有这种行当。干这种行当的大都是中年妇女,人长得干净灵巧,嘴能说会道,眼见貌辨色,心善揣人意。讨不得人喜欢,难做好这行当。我学生意时,老板的娘每早梳头,有梳头娘姨上门来给她梳。梳头娘姨的服务对象都是老年妇女。我说的那个年代,中年妇女已多时兴烫发,只有年老的还保持着梳髻。有钱人家的老太,或因手臂僵硬梳不好头,或笨,梳不好看,或讲派头,不愿自己动手,社会就多出来这个行当。现今的妇女,无论年老的,中年的,青年的,头发行烫行披,这个行当自然而然地被烫掉披掉了。&lt;/h3&gt;&lt;/br&gt;&lt;h3&gt;
&lt;h3&gt;&lt;strong&gt;剃头&nbsp;&lt;/strong&gt;&lt;strong&gt;&lt;/strong&gt;&lt;/h3&gt;&lt;/br&gt;&lt;h3&gt;街上有一个老头,每次去剃头定要挖耳,定要掏出耳垢来才肯罢休。掏耳垢不同于蹲茅坑,要屙屎才会去蹲,凡蹲必有所出。耳垢则并非每掏必有,这就难煞了剃头师傅。如何对付?亏他想得出,备上一条油条,进到挖耳工序,装作煞有介事,瞄瞄张张,掏掏扒扒,待他适意得眯细眼睛,乘其不备,掐一丁点油条末屑,放到他张着的手掌心上。老头见挖得这么大一块,满意了,再换一只耳朵……&nbsp;&lt;/h3&gt;&lt;/br&gt;&lt;h3&gt;这是我小时候亲见的。&lt;/h3&gt;&lt;/br&gt;&lt;h3&gt;
&lt;h3&gt;&lt;strong&gt;押宝&nbsp;&lt;/strong&gt;&lt;strong&gt;&lt;/strong&gt;&lt;/h3&gt;&lt;/br&gt;&lt;h3&gt;这里画的,不是正规的押宝。正规的押宝,必用牌九牌,台面不是那么简单,规矩也甚复杂,除打牌点子外,还有“进门”、“出门”、“青龙”、“白虎”。做牌的人不露面的,据说是避免被人从表情上摸着出牌的路数。这种场面我见过,但没有赌过,什么叫“进门”,什么叫“出门”,什么是“青龙白虎”,也未弄明白过。上面说的,可能是瞎三话四。&nbsp;&lt;/h3&gt;&lt;/br&gt;&lt;h3&gt;解放之前,西藏路上,新世界之南,沿跑马厅的墙根,多的是耍人骗钱的小摆摊,如摆残局的棋摊,三根棒,一根绳子两个头,以及这种押宝。摆这种摊一般需要三四个人,一个做宝,其他二三个“连裆”装作是赌客。做宝的放牌时有意露露牌面让人窥见。“连裆”的把赌注押在这张牌上,开出宝来,果然押中,若过路人见了信以为真,进而入彀,钱就被骗去。我路过这种摊子,也会伫立观察,是研究他到底用的什么手法,使明明看到放进盒子里的是只“天牌”,怎会开出来时变成了“地牌”?这时,“连裆”的就走过来,轻声地警告:“爷叔,帮帮忙。”你得识相,赶紧走开。&nbsp;&lt;/h3&gt;&lt;/br&gt;&lt;h3&gt;
&lt;h3&gt;&lt;strong&gt;贩大米&nbsp;&lt;/strong&gt;&lt;strong&gt;&lt;/strong&gt;&lt;/h3&gt;&lt;/br&gt;&lt;h3&gt;这里画的是1942年——1944年的事。&nbsp;&lt;/h3&gt;&lt;/br&gt;&lt;h3&gt;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之时,上海虽是四面陷于敌手的孤岛,但尚能借英美等洋人势力与外界取得联系,民众生活所需的物资还能勉强维持。自这一天入寇进入租界后,进出物资受到它的控制,进出通道多被封锁,生活所需实行严格的配给制度,而其中对关系生命存亡的粮食的控制更为突出。配给既不定期也无定量,卖的或者是碎米或者是苞米粉(俗称六谷粉、珍珠米粉),贫苦百姓只能以此活命,稍有能力者则另求来源。这样就出现了贩大米的行当。&nbsp;&lt;/h3&gt;&lt;/br&gt;&lt;h3&gt;干贩大米这行营生的,都是最贫苦的人,又多是妇女小孩。因为要远到莘庄、七宝,又要偷过几道封锁,还要赶在天黑天亮之前进出铁丝网,没有体力,不灵活是不成的。老的背不动逃不快;青壮年,如被抓住他被杀或送当劳工的危险。背一袋能有几斤,就让你每天顺顺当当地来回一趟,能赚几个钱。我的老伴童年时也受过这苦,她说:“有时到浦东,有时到漕河泾。有次正在摆渡,突然窜出几个鬼子,后面的船被抓住,所有的米被充公”。我在当时还听到过在钻铁丝网时被抓住,挨打还算小事,有遭枪杀的。“大米要伐大米”的喊声里,深含着血与泪,还饱含着民族的灾难,凡是从当时过来的人都不会忘记这凄苦的叫卖声。&nbsp;&lt;/h3&gt;&lt;/br&gt;&lt;h3&gt;
&lt;h3&gt;&lt;strong&gt;行贩&nbsp;&lt;/strong&gt;&lt;strong&gt;&lt;/strong&gt;&lt;/h3&gt;&lt;/br&gt;&lt;h3&gt;行贩,如今都叫摊贩。行贩是阿拉宁波人的叫法。并且宁波人叫作行贩的主要是指贩卖鱼鲜海货的。为何会在“贩”字头上加一“行”字,可能是宁波的行贩除在集市摆摊之外,还要挑着担子走乡串村地叫卖,所以要加“行”的方式,不过,此说是我的想当然,不可作准。&nbsp;&lt;/h3&gt;&lt;/br&gt;&lt;h3&gt;上海市里小菜场的摊贩,摊位是要付钱租约的,所以每个人占的摊位基本上是固定的,他们虽属贩子,却不存在“行”的行为。有的人到十六铺、鱼市场进货,做熟了,缺钱的可以赊,有的还可定期结算(物价稳定时),到时鱼行会派伙计去收。若这种贩子无固定摊点而到处流“行”,有谁会放心放贷。所以,在上海把他们叫做行贩的,恐怕也只有阿拉宁波人。&nbsp;&lt;/h3&gt;&lt;/br&gt;&lt;h3&gt;行贩并无多大特别之处,但最最令我佩服的是他们的心算本领。&nbsp;&lt;/h3&gt;&lt;/br&gt;&lt;h3&gt;现在的摊贩卖物,计量计价依据电子称。东西往称盘上一放,有按键纽,单价、重量款数历历在目,一点不费心思。旧时就没有那么简单了。现在的市斤是十两制,那时是十六两制;现在一元一斤,一两就是一角;那时一两算多少?算起来就不那么简便了。一元一斤一两就要用十六除一才能求出一两的价值答数,即1÷16
= 0.625。由此,先人创造出了一套斤两法口诀:一退六二五,二一二五,三一八七五,四二五,五三一二五,六三七五,七四三七五,八作五,九五六二五,十六二五,十一六八七五,十二七五,十三八一二五,十四八七五,十五九三七五,十六进一。这就是每多一两,加一个六二五。如果是一元三角一斤,怎么算?一元是0.625,三角是三个0.0625的和,等于0.1875,它的算式应是:0.625 +
0.8125(此数正合上诀中之第十三)这就是一元三角一斤的每一两价数。它的规律就是将任何位数的一化作六二五,多于一的以倍相加,在小数点之上之下的,或退位进位,就可算出一件物品的总值。行贩做一笔交易,从买主挑拣放上称盘,一称心里一算,立刻报数,真是在顷刻之间,这要有多快的运算速度,这是真功夫,这功夫是练出来的,也是逼出来的。如今都是计算器不需要表达这种功夫了。有人担心脑子不用会否退化。计算机原理不就是人用脑子想出来的?这就是进步。&nbsp;&lt;/h3&gt;&lt;/br&gt;&lt;h3&gt;
&lt;h3&gt;&lt;strong&gt;归亡&nbsp;&lt;/strong&gt;&lt;strong&gt;&lt;/strong&gt;&lt;/h3&gt;&lt;/br&gt;&lt;h3&gt;有人说过,没见过的东西最好画。这意思是,谁也没有见过,就不存在像或不像的标准,因之画画的可以乱画或杜造。这说法似乎有点道理,其实不然。鬼,谁也没有见过,但以从画上见到的鬼而论,不管是三分像人七分像鬼,或七分像人三分像鬼,都是以人为依据,只不过是加上画者的想象部分,使之不大像人而已。“十殿阎罗”,谁也没有见过,但殿殿的刑法,则是现世衙门的翻版,“牛头马面”,牛头人身,则是真实的牛真实的人的组合,据此论来,凡在画上的,都属见过的。&nbsp;&lt;/h3&gt;&lt;/br&gt;&lt;h3&gt;我现在画的这一行当,上海有,阿拉宁波也有。上海叫“Guan
Mang”,只知道这么叫,不清楚这两个字怎么写,请教了人,说是“归亡”。亡过的人能归来,就是鬼魂再现,用这两字称呼此行当,倒也符合。不过,阿拉宁波人称呼吃这行饭的巫婆叫“肚仙”,这名称取得颇具广告效应:肚里有仙人,有求必有应。我不信“Guan
Mang”,也没有见过“肚仙”来招魂会亲,只在敌伪时期见过打“花会”的人向“肚仙”求梦的情景。这巫婆并没有打哈欠,哼调调,拍拍桌子划空瞎抓像滑稽戏里表演的那套程式动作,只是闭起眼睛含含糊糊地说些前言不对后语的鬼话,毫无特别之处。虽然也听人形容“肚仙”装作鬼附身时的腔调,因非亲眼目睹,所以,在这里画的才会如此的概念和空洞了。不过,由此却引证出一个道理:没有见过的,不是最好画,而是必定画不好。&nbsp;&lt;/h3&gt;&lt;/br&gt;&lt;h3&gt;既如此,又何必要画这没有见过的事呢?是因为这个行当至今还没有绝种,还有人相信骗人的鬼话,所以,在我画的系列里不可缺这一行。至于画得不像,只好求读者包涵了。&lt;/h3&gt;&lt;/br&gt;&lt;h3&gt;
&lt;h3&gt;&lt;strong&gt;收尸&nbsp;&lt;/strong&gt;&lt;strong&gt;&lt;/strong&gt;&lt;/h3&gt;&lt;/br&gt;&lt;h3&gt;现今上海,没有这个行业。现在只有殡葬业,都是办理追悼仪式处理尸体火化的,受人委托才上门或到医院收尸。而旧时的收尸,是专门收倒死在路上的无主尸体。收尸者受慈善机构雇佣,因为这也成了一种社会职能,形成了一支小小的队伍,所以也应该归入一种行业。&nbsp;&lt;/h3&gt;&lt;/br&gt;&lt;h3&gt;旧时上海,一到三九严寒,常会见到倒在路边的尸体,死状都很惨。我在法大马路的街廊下亲眼目睹一个小叫化子一抽一咽的断气过程。当时我想,这不是有病,是由于饿极而体内没了热气,身骨顶不住寒气,是活活地饿死冻死的。此时若喂他一口热汤,裹上一件棉衣,还有可能被挽救过来。可是……&nbsp;&lt;/h3&gt;&lt;/br&gt;&lt;h3&gt;旧时上海,有一慈善机构普善山庄,它专收路尸,至于这个机构由哪些人主持,有什么样的背景,做这种事的目的是什么,我全然不知,所以写此文时,提供不出任何有关资料。不过,对他们做的这事,应该说是一件好事。倘若没有人行此善举,将会给社会环境造成一种多么可怕可憎的气氛。&nbsp;&lt;/h3&gt;&lt;/br&gt;&lt;h3&gt;
&lt;h3&gt;&lt;strong&gt;卖长锭&nbsp;&lt;/strong&gt;&lt;strong&gt;&lt;/strong&gt;&lt;/h3&gt;&lt;/br&gt;&lt;h3&gt;长锭,应是纸锭。长锭是上海人的叫法。&nbsp;&lt;/h3&gt;&lt;/br&gt;&lt;h3&gt;纸锭有金色的,表示是金元宝,是供神用的,银色的,表示是银元宝,是祭鬼的。元宝以个称为锭,如一锭元宝。纸摺的元宝也以锭称之,就叫纸锭。许多纸锭穿成长串,故称之为长锭。我这么认为,没有依据,是想当然的。&nbsp;&lt;/h3&gt;&lt;/br&gt;&lt;h3&gt;旧时上海,每逢初一月半的前一天夜晚,就会响起“长锭要伐啦长锭”、“卖长锭哦”的叫声。因为初一月半要祭鬼。祭鬼不同于祭祖。祭的是野鬼,是为了求得太平,烧化烧化,免得野鬼作祟。这卖长锭的都是女的,也几乎都是浦东人,“浦东人,卖长锭”,在浦西人眼里,“卖长锭”成了浦东人的代号了。&nbsp;&lt;/h3&gt;&lt;/br&gt;&lt;h3&gt;我这里画的情景,是看见过的。长竹竿的两头穿着长锭,扛在肩上渡船过江,刮风会否吹掉长锭?下雨怎么办?一阵浪来会否把人颠到江里?赚几个钱真是不容易啊!&nbsp;&lt;/h3&gt;&lt;/br&gt;&lt;h3&gt;
&lt;h3&gt;&lt;strong&gt;收纸锭灰&nbsp;&lt;/strong&gt;&lt;strong&gt;&lt;/strong&gt;&lt;/h3&gt;&lt;/br&gt;&lt;h3&gt;在旧时,多数的废物会有人出来回收,使之物尽其用,收纸锭灰就是其中的一行。&nbsp;&lt;/h3&gt;&lt;/br&gt;&lt;h3&gt;纸锭,阿拉宁波人叫锡箔。可是对抹在黄纸上的那层金属却又叫作镴箔。查《辞海》的镴条,注曰:锡和铅的合金。我们那里称打纸锭上金属箔片的人为“打镴箔的”。纸锭上附着的到底是锡还是镴,就不去管它了,反正它被烧成灰了,还会被人看中。据说,因为从这种灰里可以回收到锡镴,才所以有人干这一行赚钱。从灰里能回收得多少?其利之微,可怜得很。&nbsp;&lt;/h3&gt;&lt;/br&gt;&lt;h3&gt;在旧时,也有把纸锭灰叫作锡箔灰的。锡箔被当作银元宝,烧化就是当作从阳间“转汇”到了阴间,可供祖先亡灵花用。这当然是信则有,不信则无。鬼图锡箔,犹如世人图钱,但有一档比鬼还要坏的鬼,连锡箔灰也不肯放过,这就是在世人眼里的贪官污吏、奸商、骗子等等这些昧了良心捞钱的人,对他们的无耻行为就咒之为是“捞锡箔灰”,“捞的钱买药吃”,“买棺材睏”。咬牙切齿,恨之切骨。老百姓对这种“捞锡箔灰”的无可奈何,只能咒骂咒骂出出气。&nbsp;&lt;/h3&gt;&lt;/br&gt;&lt;h3&gt;
  &nbsp;&lt;/h3&gt;&lt;/br&gt;&lt;h3&gt;上海人把拾香烟屁股(即香烟吸剩的一段)叫做捉“ZhanJie”。这到是很形象的。小小的烟屁股,“停”在地上、桌下、壁角,像似一只小小的“ZhanJie”。在竹竿头上按一枚铁针,一戳一只,一戳一只,动作多生动,多艺术。可是这捉“ZhanJie”者的这样是在求得一种情趣?当然不是。是“捉”来为自己吸?也不是。是把拾得的烟蒂,卖给手工卷烟摊,得几分养家活口的。&nbsp;&lt;/h3&gt;&lt;/br&gt;&lt;h3&gt;
&lt;h3&gt;&lt;strong&gt;赶猪猡&nbsp;&lt;/strong&gt;&lt;strong&gt;&lt;/strong&gt;&lt;/h3&gt;&lt;/br&gt;&lt;h3&gt;人穷,应该得到同情,因遭难而沦为乞丐,应该给予救济。若是把乞讨当作职业,对这类要饭的大可不必心存恻隐,对于无赖式的强讨饭,则只有感到可恶了。把被求讨者称作“猪猡”,跟在后面满口的“爷爷哎,奶奶哎,做做好事来”号叫,不停打扇叫做“赶猪猡”,这是何等的刻薄;这种心态是十足的无赖。人会穷,不必虑,心态穷,则是可怕的。因为心太穷了,先有低三下四,进而会变得无赖,最终,就有可能演化成被骂的东西了。时下,有的若从外头进来的人身上讨不找便宜,就出口难听,瞧起当时的嘴脸,与“天蓬”相去无几。&lt;/h3&gt;&lt;/br&gt;&lt;h3&gt;
 &nbsp;&lt;/h3&gt;&lt;/br&gt;&lt;h3&gt;在旧时,叫化、扒手、抢包、抛顶宫(抢帽子)以及地痞流氓,甚至警察,包打听,凡是讨、偷、抢、骗、拐、敲诈勒索的行当,都与黑社会恶势力有关。他们划地段建立势力范围,大都走私毒品枪支,小到包出头吃讲茶;恶到绑票杀人,偷盗拐抢更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帮瘪三,归不入行业,也纳不进阶层,这类东西中,富的可列为社会闻人,穷者就是叫化,但他们的品行,都可称瘪三。
 &nbsp;&lt;/h3&gt;&lt;/br&gt;&lt;h3&gt;瘪三这类东西,只要社会尚不健全,他们就有滋长的条件。它过去有,现在也有;我们这里有,别的地方也有。我们今天要努力的,应该包括扫除这种社会垃圾。&lt;/h3&gt;&lt;/br&gt;&lt;h3&gt;
&lt;h3&gt;&lt;strong&gt;白相人&nbsp;&lt;/strong&gt;&lt;/h3&gt;&lt;/br&gt;&lt;h3&gt;画旧上海的行业,不可漏掉“白相人”这一档人。&nbsp;&lt;/h3&gt;&lt;/br&gt;&lt;h3&gt;上海人说的“白相人”,指的就是流氓。因为这档人不做正经事体,只见他整日里东游西荡白相相,名称大概就是由此而来的。&nbsp;&lt;/h3&gt;&lt;/br&gt;&lt;h3&gt;不过我知道的几个“白相人”倒是并非不做事的。我当学徒的印刷厂的对门,住着一个“白相人”,但他在法国巡捕房里当“包打听”,看他早出晚归忙得很。阿拉乡下大碶头附近出了一个大亨,据说在上海开XX饭店,是大“白相人”(老头子),发迹了,在原籍造新屋,连唱三天大戏,本人我没条件见,戏是看过的,场面很“海威”(气势大)。我的先生(老板)拜了一个“老头子”好像是姓马,住在环龙路(今南昌路),每逢八月半、年三十,先生叫我送孝敬,到过此人的家。是沿马路的三层洋房,黑漆铁门,东西交给看门的人收下,我当然不可能见到本人,只是猜想,这个姓马的很威风。也真是有整日在街面上弄堂里荡来荡去钻进钻出的,然而他也并非在白相,而是在寻隙畔端,找敲诈勒索的对象,这是“白相人”中的“小脚色”。&nbsp;&lt;/h3&gt;&lt;/br&gt;&lt;h3&gt;“白相人”不全是男的,也有女的,人们称其为“白相人嫂嫂”。“嫂嫂”并不含“白相人”老婆的意思,只是指明其为女的“白相人”。住在老西门时,见过一个“白相人嫂嫂”,一天,她和一个烟纸店老板“打棚”(闹着玩),一失手、把老板桶死了。出了人命,事后却没听说有什么事。由次看来,把“白相人”理解为“白相白相”别人的人,倒是更为确切。&lt;/h3&gt;&lt;/br&gt;&lt;h3&gt;
&lt;h3&gt;"这里画的,只有90种行业,原打算是画100种的,记不得是什么缘故,终止了……作以上说明,以示老实。若有错处,谨向读者致歉。″&lt;/h3&gt;&lt;h3&gt;
</section>
</article>}

接到急诊医生的汇报,急诊科主任陆远强主任医师觉得老李的病情蹊跷,得知老李在冶金厂工作多年,凭借多年的职业敏感,他建议老李抽血进行微量元素检测。结果令人大吃一惊,老李的血铅浓度1531微克/升,严重超标,为极重度铅中毒。

(1)不算中毒:血铅水平<100微克/升

(2)高铅血症:静脉血铅100~199微克/升

(3)铅中毒:静脉血铅水平≥200微克/升

轻度:血铅200~249微克/升

中度:血铅250~449微克/升

重度:血铅水平≥450微克/升

极重度:血铅水平>700微克/升

“可是我老公有很长一段时间不在厂里工作了,怎么会突发腹痛?”老李老婆有些摸不着头脑。

夫妻俩双双铅中毒,可能是接触了这些

医生护士和他们深入聊天才知道,中元节(8月22日)那天,夫妻俩在密闭的农民房里为逝去的亲人烧了很多锡箔折成的“元宝”。为了纪念逝者,他俩早早准备,早在几个月前,就开始操持,购买来多箱锡箔纸,不仅自己家用,还折好之后分给亲戚朋友、并且将“成品”售卖。为了尽快解毒,急诊科主任陆远强主任医师和副主任丁晨彦主任医师还分别再去询问夫妻俩是否“喝了符水”,二人支支吾吾、一直没有正面回答。

由于现在锡的价格每吨26万~27万元,而铅的价格每吨只有1.3万~1.4万元,因此一些生产纸钱的小作坊为了节省成本,会用铅箔替代锡箔,或者在锡箔中混入过半的铅。“银元宝”要用到的“锡”箔,成为了铅的主要源头。锡箔表层能生产有毒的铅白和氢氧化钠,折元宝的过程中,就可能会发生慢性铅中毒。而焚烧的过程,有吸入性铅中毒的风险。

那些使用铅箔纸或是含铅的锡箔纸,在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氧化铅尘微粒在空气中飘散,粘在房间的墙壁、家具和地板上,也会对人体造成慢性的铅中毒。

专家介绍,铅进入人体,主要有呼吸道吸收、消化道吸收和皮肤吸收三种途径。

“浙大一院是浙江省中毒急救防治中心及浙江省中毒救治基地,对各类中毒救治有多年的专业经验,急诊科就接诊过多例类似的铅中毒患者。这些年,职业性铅中毒的患者逐步减少,生活中铅中毒的患者却多了起来!”陆远强主任介绍,随着患者的病因逐渐有些眉目,他们强烈建议老李老婆也检测下血铅。果不其然,这一查,老李老婆的血铅高达592微克/升。至于老李的血铅浓度为什么比他老婆高出好几倍,“不排除职业接触、误服两种可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锡箔纸的折法大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