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也科技上线的小微服务功能专区是做什么的?

6月27日,正值联合国第六个中小微企业日。上海金融信息行业协会、信也科技联合举办了一场公益讲座,探讨用数字科技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数据显示,在中国,有着8000万小微商户,占据了中国90%的市场主体。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是增加就业岗位、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作为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成员之一,信也科技长期助力小微经济发展,针对当前疫情冲击影响部分行业企业困难增多等问题,着力提升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能力,稳就业创业、稳经济增长。

会上,信也科技小微业务负责人王士毅指出:“当前,小微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融资渠道成了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数字化经济下,金融科技企业所具有的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既能够赋能金融机构,提供智能风控、用户画像等业务能力,也能够直接帮助小微企业降低融资门槛与成本。依赖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长期积累,信也科技通过风险识别前置、投放全流程结合,从最源头控制风险,积极探索为小微客户提供更加全面、系统、便捷的金融服务,助力小微拥抱数字化升级。”

今年4月以来,在多城市疫情较严重的情况下,信也科技为逾期90天内的上海、长春、泉州等9个受疫情影响严重城市的用户、防疫工作人员提供息费减免关怀政策,为抗击疫情、共克时艰略尽绵薄之力。

为更好地满足小微企业主所需,信也科技旗下APP今年还上线了涵盖车辆评估、房产评估、企业保险等20余个服务项目的小微服务功能专区,一站式满足小微企业经营所需。该服务专区上线3个月以来,累计服务54万小微企业用户,在竭力缓解小微企业在现金流、数字化、运营等方面难题的同时,提供更为及时有效的专业对口企业服务。

数据显示,信也科技2022年一季度单季为超过50.7万家小微企业提供服务,在小微领域单季促成的借款金额增长至98亿元,占当季促成借款总额的24.7%,小微服务覆盖面持续扩大,为我国小微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未来,信也科技将在扶持小微、助力公益与绿色低碳等方面持续耕耘,继续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积极践行普惠金融与企业社会责任,助力实现国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

  商业保理作为一种贸易融资工具,是服务供应链金融和中小企业的一支新兴力量。虽然相对于银行、保险等传统金融机构,商业保理行业属于“小行业”,但在行业政策法规总体向好、市场需求持续旺盛的带动下,商业保理行业持续深耕小微市场,积极为中小企业提供应收账款管理及融资服务,在支持贸易融资、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发挥出日益重要的作用。

  《金融时报》记者近日采访了解到,商业保理公司充分发挥保理服务中小企业的优势,灵活调整业务方案,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客户的金融服务力度,积极为小微企业排忧纾困。

  发挥保理功能助企纾困

  近日,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商业保理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举办了《中国商业保理行业发展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线上发布会。据介绍,《报告》调研了81家商业保理企业,这81家调研企业业务增长、收入下降。具体而言,81家调研企业2021年的保理融资总额为4008.22亿元,同比增长32.40%;而保理业务收入合计为98.70亿元,同比下降57.29%。

  对此,委员会有关负责人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这与疫情防控期间商业保理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让利中小企业有关。

  实际上,商业保理通过利用供应链平台生态中核心企业的信用优势,可为供应链条上下游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面对中小企业经营困境,业内商业保理公司纷纷行动,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业务方案分类施策,进一步加大了对小微企业客户的支持力度。

  今年5月,天津某汽车及新能源汽车重点产业链企业受疫情影响,货物运输和财务结算受阻,资金周转遇困。汇鑫商业保理(天津)有限公司作为其融资服务机构,迅速启动助企预案,高效组织风险研判,最终将对该企业的融资款免责展期30天,企业受益金额超200万元,有效缓解了企业的困境。

  宿州某商贸公司是安徽宿州地区某知名快消品牌的经销商,是一家典型的小微企业,在与品牌方初次营销合作时,恰逢年前备货旺季,经销商面临较大打款压力。《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在了解到经销商的困难后,平安商业保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保理”)当即为客户申请小额标品,3天内实现批复额度,助力客户顺利完成年底冲刺。

  数字化提升服务效率

  《报告》显示,数字化平台化成为商业保理主要运营模式。

  据委员会的企业调研实况,行业内搭建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有100多个,平台大多是由产业背景的核心企业、保理公司、科技公司搭建。依托于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开展的电子债权凭证多级流转业务,每年业务流转量在万亿元规模,其中,保理融资达数千亿元。

  在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商业保理公司日益重视金融科技在保理业务中的作用,推进保理业务线上化、平台化、数字化,底层嵌入大数据纵深运用,提高企业服务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更好地服务中小微企业。

  尤其是疫情发生以来,业内保理公司进一步加大线上展业力度,为供应链条上的客户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

  例如,平安保理通过自动化数据对接、多维总对总合作等方式,与厂商深化合作,共同为核心企业上下游商家赋能。据介绍,2021年,平安保理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客户服务的精准力度,其线上小额产品投放超25亿元。通过产品模式创新和流程再造,小额标品可以实现线上化作业、移动化办公和自动化运营,为大批量小微客户提供线上高效审批放款;又如盛业保理,为客户提供全线上化操作平台,数字化、前置化提供融资服务。

  产融结合发展趋势渐显

  业内人士表示,相较于传统金融机构,商业保理公司具备贴近市场、深耕产业链上下游的专业化服务能力,是供应链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于大型产业集团而言,商业保理是天然的产融结合平台,可盘活主业板块及上下游产业链条上的应收账款,从而更好服务中小企业。

  据《金融时报》记者观察,近几年,央企纷纷成立商业保理公司,产融结合发展态势愈发凸显。保理行业的主体结构也随之不断调整,委员会的数据显示,在2021年396家监管名单企业中,民营保理公司数量占比为58%,央企、国企类保理公司占比为41%。央企保理企业发展迅速,成为保理行业内的生力军。

  近日,()在上海成立商业保理公司,注册资本为3亿元,该公司由中国移动100%持股。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全国已经注册的、具有央企背景的商业保理公司78家,目前存续的共计71家。

  此外,为了进一步发挥商业保理服务中小企业的差异化功能,多家商业保理公司也在逐步加强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合作,如创新银保合作模式、开展保理资产证券化方式等,从而为更多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提供服务。

  中车集团旗下中车商业保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安晓表示,当下,在疫情和国际形势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下,商业保理行业从业者更应该看清保理业务真正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商业保理行业一定要深耕产业、服务行业、练好内功、突出优势,做好银行与企业间的服务角色。

}

长连接和短连接哪个更好, 一直是被人反复讨论且乐此不疲 话题。有人追求短连接的简单可靠, 有人却对长连接的低延时趋之若鹜。那么长连接到底好在哪里, 它是否是解决性能问题的银弹? 本文就从 gRPC 长连接的视角, 为你揭开这层面纱。

那么什么是长连接, 什么是短连接? 他们和 TCP 有什么关系呢?

为了理解这个概念, 我们来看下图中 TCP 连接的三种行为。

图一 展示了 client 和 server 端基于 TCP 协议的一次交互过程, 分为三个阶段: 三次握手, 数据交换和四次挥手。这个过程比较简单, 但是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个问题。假如 server 处理请求过程非常耗时, 或者不幸突然宕机, 此时 client 会陷入无限等待的状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图二 展示了 keepalive 的工作机制。当该机制开启之后, 系统会为每一个连接设置一个定时器, 不断地发送 ACK 包, 用来探测目标主机是否存活, 当对方主机宕机或者网络中断时, 便能及时 得到反馈并释放资源。

在图一和图二中可以看到, 虽然连接的持续时间不同, 但他们的行为类似, 都是完成了一次数据交互后便断开了连接, 如果有更多的请求要发送, 就需要重新建立连接。这种行为模式被称为短连接。

那有没有可能在完成数据交互后不断开连接, 而是复用它继续下一次请求呢?

图三 展示了这种交互的过程。在 client 和 server 端完成了一次数据交换后, client 通过 keepalive 机制保持该连接, 后面的请求会直接复用该连接, 我们称这种模式为长连接。

理解了上面的过程, 我们便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

  1. TCP 连接本身并没有长短的区分, 长或短只是在描述我们使用它的方式
  2. 长 / 短是指多次数据交换能否复用同一个连接, 而不是指连接的持续时间
  3. TCP 的 keepalive 仅起到保活探测的作用, 和连接的长短并没有因果关系

这里需要注意的几个点:

  • DCL 双检查避免连接泄露
  • 当使用自定义的 dialOptions 时, 切换到短连接模式

我们在 Istio 平台下, 对同一个接口在长连接和短连接两种模式下的响应时间和吞吐量进行了压力测试。

首先是对响应时间的测试, 结果如下图所示。

对短连接来说, 当并发数 <350 的, 响应时间呈线性增长, 当并发数超过 350 时, 响应时间陡增, 很快达到了 10s 并引发了超时。

对长连接来说, 当并发数 <500 时, 响应时间虽然也呈线性增长, 但比短连接要小。当并发数超过 500 时, 响应时间陡增并很快超时。

接下来是吞吐量的测试, 结果如下图所示。

对短连接来说, 当并发数 <350 时, 吞吐量基本维持在 290, 超过 350 便开始骤减。

对长连接来说, 当并发数 <500 时, 吞吐量基本维持在 325, 超过 500 便开始骤减。

从测试结果来看, 长连接和短连接都存在明显的性能拐点 (长连接为 500, 短连接为 350), 在到达拐点之前, 性能变化较为平稳,一旦超过便急剧下降。但无论是从响应时间,QPS, 或是拐点值大小来看, 长连接都明显要优于短连接。

本文深入解释了长连接和短连接概念, 并阐述了长连接的优势及使用时应考虑的问题。结合 Biz-UI 的业务系统, 分析了 Istio 平台中 gRPC 连接的管理方式和长连接基于 Go 语言的实现, 并通过性能测试展示了长连接带来的响应时间和吞吐量上的提升, 为 gRPC 框架中使用长连接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希望此文会对你有所帮助!

张琦,FreeWheel Biz-UI 团队高级研发工程师, 热衷于新技术的研究与分享,擅长发现与解决后端开发痛点,目前致力于 Go,容器化和无服务化相关的实践。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信也科技地推销售做的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