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数链课堂是用和数链技术架构做的吗?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社会的基石,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落实网络强国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支撑全省数字化改革,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新时期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本规划依据《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浙江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等编制,是“十四五”时期指导全省数字基础设施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范围涵盖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算力基础设施、新技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等。规划期限为年。

(一)国家战略部署提出新要求

2020年3月,中央政治局作出了加快发展新基建的决策部署,4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定不移地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努力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时,为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落实对国际社会的承诺,我国正在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势必要求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多地通过数字赋能促进节能减排。这一系列战略部署对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二)数字基础设施发展进入新阶段

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发展,与各行各业的融合不断深化,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应用领域,促进了数字基础设施的演进升级和重构,数字基础设施呈现出新的特点和形态,进一步向高速、泛在、安全、智能方向发展,数字化平台、智能终端等设施将成为重要组成部分,部署范围也将由陆地发展为主转向陆海空天全方位发展。

(三)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新动能

我省正在推进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制定出台了《浙江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大力发展以新技术、新制造、新基建、新业态和新治理为主要特征的数字经济,推动工业、农业、服务业的数字化转型,势必要求加快部署以5G、数据中心、下一代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基础设施,并推进其在国民经济各领域的广泛应用,为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四)省域治理现代化需要数字新基础

我省是政府数字化转型先行省份,先后承担了国家电子政务综合试点、“互联网+政务服务”试点、公共信息资源开放试点等工作。“十四五”期间,我省将以数字化改革撬动各领域各方面改革,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对省域治理的体制机制、组织架构、方式流程、手段工具进行全方位系统性重塑,推动各地各部门流程再造、数字赋能、高效协同、整体智治,这就需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先行一步,打下良好的基础。

”顶级域名基础及增值服务能力。

国家互联网交换中心提升:深化国家(杭州)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建设,建成涵盖骨干网、中小型网络,汇聚各类企业,兼顾网络互联基础业务和网络安全、新技术新业务部署的综合化平台,实现“一点接入,多点连通”,提高流量疏通能力。开展与国际互联网根镜像服务器、“.cn”顶级域名解析设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节点、国际互联网出口专用通道等网络基础设施的协同部署和融合应用。在运营模式、管理体制、监管制度、发展模式、网络安全等方面先行先试,形成服务全省、辐射全国的网络互联新生态,成为重要的国家级基础网络设施。

国际互联网出口专用通道扩列:优化提升杭州、宁波、桐乡互联网国际出口专用通道,加快舟山、义乌互联网国际出口专用通道建设。争取嘉兴、温州等地互联网国际出口专用通道建设,建成6个左右城市国际互联网出口专用通道,全面提高重点区域国际通信服务能力。

3.高起点建设量子通信网

对接国家及长三角区域量子通信商用干线网络,协同共建长三角量子通信网络,在省内有条件的地区布局建设量子通信专网及城域网。推动量子通信在政务、金融、科技等领域的应用,鼓励省内对保密要求高的部门及金融科技企业先试先行,培育量子通信技术创新和应用生态。

(二)建成绿色高效的算力基础设施

1.打造云边协同的绿色数据中心集群

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建设长三角国家级区域型数据中心集群和国家级超算中心。以杭州主核心区和宁温金义副核心区为重点,加强大型以上数据中心布局建设。在重点应用场景按需部署集网络、存储、计算为一体的边缘数据中心节点。优化超大型/大型数据中心间网络连接,满足跨地域数据资源调度和互访需求。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部署,加快老旧小散数据中心淘汰升级,强化绿色节能设计,加快研发应用液冷服务器、能源管理信息化系统、分布式供能等新技术,减低数据中心传统电源用电负荷。

绿色云数据中心集群建设:以杭州主核心区、宁波温州金华义乌副核心区为重点,集约化布局建设60个以上大型数据中心,建成45万个以上机架。推进数据中心云化、绿色化,新建数据中心PUE值不高于1.4,淘汰并整合提升120个以上小散旧数据中心,中小型数据中心数量占比下降至60%以下。在有条件的地区建设长三角国家级区域型数据中心集群,实现算力资源调度与共享。

2.建设安全可控的云计算服务平台

推动安全可控的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高性能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支持省内优质云服务提供商提升云计算服务输出能力,打造全国云计算协同创新样板。完善全省政务“一朵云”建设,推进党政机关云计算平台和应用服务原生化、可信化。推动工业、医疗、教育、物流、金融、媒体等领域的行业云平台建设,建成10个以上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行业云应用示范平台。

专栏2-2 媒体云平台提升工程

新型媒体平台建设:依托主流媒体建立数字化、智能化媒体资源共享中心,建设融媒体集控分发平台分中心,打造区域性传播平台。搭建“媒体监管+社交”新媒体服务平台,加强内容传播、信息引导服务能力建设。建设超高清+5G、超高清+AI、超高清+VR的泛内容生产基地,提供全息化、沉浸式、交互式视听体验,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需要。

(三)建设特色鲜明的新技术基础设施

1.打造高效精准的时空智能服务平台

升级北斗时空智能基础设施,依托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构建城市级北斗时空网,建设基于北斗的城市时空智能操作系统,支撑城市治理、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等多元需求。打造北斗精准时空服务平台,形成厘米级定位、毫米级感知、纳秒级授时的时空智能服务能力,推动北斗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融合创新和应用,满足智能驾驶、智能手机、物联设施等海量终端对高精度、高可用、高可靠、高并发的应用需求。

时空智能基础设施升级:面向城市治理、公共服务、智慧交通、产业发展、创新应用等多元需求,打造高度集成、方便易用的时空智能操作系统。基于北斗卫星系统基础定位数据,优化整合省内地基增强基础设施,升级星地一体、云端一体的北斗精准时空服务平台,形成高精度、高可用、高可靠、高并发的服务能力,提供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服务性能全球领先的精准时空服务。

2.打造分类分级的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

通过融合遥感、城市多维地理、BIM、城市感知等多源信息,构建集多元数字要素于一体的城市“一张图”,打造标识感知、协同计算、模拟仿真、深度学习等数字能力,形成可视化、可诊断、可预测、可决策的三维数字底座,在有条件的城市建立表达和管理城市三维空间全要素的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推进其在城市规划管理及其他行业领域的广泛应用。

3.打造智能开放的数据中枢赋能平台

完善省市两级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打通国家、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多层级数据交换通道,逐步建立和完善省市县乡一体化的城乡基础数据库、主题库、专题库,形成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的数据共享和开放能力。融合区块链、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城市数据汇聚、分析处理、共享交换、开放利用、展示反馈等各环节提供安全、可信、智能的数据运行环境。建设数据工具模型开源平台,支撑政府履职、民生保障、市场监管等多业务场景应用,助推省域治理现代化。

城市大脑建设和应用:基于我省一体化公共数据平台,以设区市为主体部署建设“城市大脑”通用平台,构建以逻辑架构、技术支撑、数据资源、标准规范、安全保障、应用服务、运营支撑等为主要内容的总体框架,加强数据资源整合能力、计算处理能力、算法服务能力、物联感知汇聚能力、网络安全保障能力等基础能力建设,推动政企数据双向对接与开放,不断接入、叠加、升级行业应用,支撑跨领域、跨行业、跨层级的协同应用。

4.打造全国领先的人工智能、区块链服务平台

建设以市级“城市大脑”通用平台为中心,区县(市)级“城市大脑”分平台、部门及乡镇(街道)特色应用平台为补充的城市大脑体系,重点提升城市大脑业务定义、交互体验、连接调度、运营管理、创新支撑等服务能力。推动国家级、省级人工智能开源平台建设,聚焦交通、物流、医疗等领域,打造一批具有全国乃至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服务平台。迭代完善区块链技术架构,支持区块链底层平台建设部署,构建区块链开放生态。聚焦金融、信用、教育、医疗健康、数字媒体、版权交易、物流电商等领域,打造多个行业级区块链服务平台,提供共性、安全的区块链支撑能力。

专栏3-3  人工智能及区块链平台示范工程

人工智能及区块链平台:聚焦工业互联网、医疗、交通、物流、社会治理等典型领域,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垂直领域人工智能开源开放平台、计算平台、算法平台,争取建成国家级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及若干个具有影响力的行业人工智能服务平台。以自主可控底层平台为基础,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块链服务平台,全面支撑数字金融、电子票据、司法政务、产品溯源、知识产权保护等应用。

5.打造可靠可控的网信安全设施

以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平台为基础,构建覆盖全方位、多维度,融合动态监控、主动防御、协同响应于一体的网络安全综合防控体系。运用高性能防火墙、入侵防御、虚拟化安全、数据安全隔离与加密、安全中间件、数据备份与恢复等技术,构建公共数据安全防护平台,建立数据共享开放、数据开发利用和安全监督管理机制,确保数据在开放共享中的安全可控。建设网信安全实验室,开展网络信息安全的实验、模拟验证、核心科研技术攻关、自主可控生态环境等领域的科学实验研究。

网信安全防护:推进自主可控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公共数据安全防护平台建设,建立健全新型安全态势感知及风险评估体系,构筑关键领域数字基础设施的安全防护体系,全面提升网信安全技术服务能力,重点保障金融、能源、电力、通信、交通、工控等领域的关键数字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数据的安全。

(四)布局全域感知的物联基础设施

1.部署泛在互联的物联感知设施

根据安防、交通、医疗、文旅等重点场景的应用需求,部署神经元感知节点,建设若干个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感知设备广泛接入、高效管理和感知数据共享利用。推进工业、交通、环保、建设、应急、林业、物流等领域物联感知设施的规模部署。在公安、交通等领域,结合雪亮工程、平安城市建设,重点部署机器视觉设施。

智能物联管理平台:以设区市为重点,从试点起步,部署建设物联网管理平台,通过“统一设备标识、统一设备接入、统一物联数据标准、统一资源共享”,实现泛感知设备接入、数据资产管理、数据分析挖掘、运维运营、服务开放和安全保障等功能。聚焦城市安全、交通、环保、应急等重点行业,构建物联资源“一张图”,实现全域感知、统筹管理与维护,确保物联数据实时汇聚共享,有效支撑行业物联应用。

2.部署便民服务的城市服务设施

推动城市服务终端向多功能融合终端发展,满足广大群众就近办理政务及公共服务业务的需求。建设智能取物柜、无人配送站等智能末梢配送设施,以及智能售货机、智能微菜场、智能回收站等智慧零售终端,智能水表、智能燃气表等智能计量终端,实现在未来社区的优先部署和在社区园区、重点乡镇、行政村的规模部署,全面提升市民美好生活体验。

3.部署集约共享的市政应用设施

推进具备条件的路灯杆、交通信号杆、视频监控杆、电力杆、通信杆、充电桩等杆塔资源共建共享,推动“多杆合一”,有序改造存量杆塔,优先在有宣传示范效应的交通要道、产业园区、风景区及公共场所等区域进行智慧杆部署。推进电网变电站、充换电站(储能站)和数据中心站“三站合一”建设。开展综合管廊智慧化试点建设,部署安全防范、火灾报警、信息广播、引导标识、环境监测等前端感知设备,实现管廊内管线、环境、设备及巡检人员的实时监控、运营管理和安全预警。

市政数字化建设: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数字化建设,加强CIM、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GIS、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综合管廊规划、建设、运营全过程的智能应用创新,实现管廊、管线智能管理,打造国内领先的地下综合管廊数字化示范工程。制定智慧杆建设标准,推进智慧杆塔建设,有序推进各类存量杆塔的智慧杆分批改造,推进一杆多用,推动杆塔资源共享。

(五)打造数智赋能的融合基础设施

1.建成深度覆盖的智能制造基础设施

深化推进“1+N”工业互联网体系建设,统筹发展行业级工业大脑,推进各类场景云化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推动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及重点企业节点建设,推进企业开展内网升级改造、5G专网建设。引导大中型企业搭建基于云架构的数据中台等企业级平台,解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信息系统割裂、数据共享难、协同效应差等问题。

工业互联网提升:以supET为核心,完善“1+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在工业领域部署5G、IPv6等新型网络,升级改造企业内网。建设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及重点企业节点,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与数字孪生、工业智能、工业知识图谱、工业APP等的深度融合,支持云制造、柔性制造、共享制造、C2M(用户直连制造商)、D2M(设计者直连制造商)等新制造模式。

2.打造智能网联的车路协同基础设施

部署集感知、通信、边缘计算于一体的智能路侧设施,建立支持高级别自动驾驶运行的高可靠、低时延专用网络,布设城市道路基础设施智能感知系统,对车道线、交通标识、护栏等进行数字化改造,提升车路协同水平。推进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等地开展智能路侧设施和测试场建设,打造一批5G+网联车试点示范工程,争取成为国内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先行示范区。推进网联汽车智能管理平台、智能网联驾驶测试评价和监管平台、城市级共享停车平台建设,为交通治理优化提供全方位服务。

智能网联汽车建设:加快5G-V2X网络在主要高速公路和部分城市主要道路的部署,提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差分基站等设施建设水平,面向典型场景和热点区域部署边缘计算能力,构建低时延、大带宽、高算力的车路协同环境。在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等城市部分高速公路和部分城市道路,构建集感知、通信、计算等能力为一体的智能基础设施环境,并逐步辐射至整个杭州湾区域。打造云栖小镇、地理信息小镇、城市微公交等一批5G+网联车试点示范工程,开展自动驾驶在亚运场馆间部分道路的先试先行,并逐步推广到旅游景区、工业及物流园区、未来社区等场景。

3.部署融合创新的智慧海洋基础设施

统筹部署海洋及船体相关智能传感设备,综合应用海底光缆、5G网络、高通量卫星、北斗、水声通信、船舶电台/短波/超短波等技术,建设近海岸智慧海洋基础设施体系。构建涵盖技术研究转化、通讯设备制造、网络建设运营、解决方案开发及推广等方面的船联网产业生态,有效支撑海上政务、海上商务、海上服务的应用开展,支持有条件的沿海地区开展船联网试点建设。

海洋船联网建设:以舟山等沿海地区为重点,综合运用5G、短波/超短波通信、卫星通信、北斗短报文等技术手段,构建综合覆盖我省重点海洋区域的船联网。以“智慧海洋”项目建设为抓手,着力解决海上通信覆盖难、信号差等问题,实现我省海域通信优质覆盖,以“民生+应急”服务为核心,铺就一张“海上生命网”。

4.建设全国领先的飞联网基础设施

推进低空电子围栏、地面增强站等飞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借助北斗卫星网络、地面5G网络等形成体系化的数据获取、处理和通信能力,为航空飞行器、无人机提供精准、安全的导航和低空区域监视服务。鼓励杭州及其他有条件的地区开展飞联网建设试点及规模推广,抢占飞联网创新高地。

低空飞联网建设:建设全省通用航空低空通信监视网络设施,在全省范围内布设VHF、ADS-B等地面通信监视设备,并依托甚高频、北斗和ADS-B技术,实现多模信息融合,搭建起全省低空航线监视网络,实现省内900米以上低空航线通信监视信号的有效覆盖,向省内通用航空飞行活动提供精确、实时的动态信息,达到实时有效监控通航飞行的目的。低空飞行网在重点试点区域实现全面覆盖,开放更多低空空域用于无人机商用物流、应急救援、无人巡检等领域,有效满足航空飞行器、无人机低空飞行的需求。

(六)建设合作开放的数字基建生态体系

1.打造要素完善的数字基建产业生态

围绕数字基础设施相关产业链,补齐通信芯片、关键射频器件、高端光器件、操作系统等技术短板,培育发展一批5G、数据中心、卫星通信、量子通信等领域的骨干企业。发挥数字经济强省的特色优势,做大做强智能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网信安全、车(船、飞)联网等产业领域,打造若干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细分领域产业集群。加强对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要素资源保障,营造共建共享、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环境。推动数字基础设施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融合应用,促进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

2.开展深度融合的数字基建应用示范

围绕生产制造、交通物流、民生服务、政府治理等重点领域,促进数字基础设施与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各重点行业的深度应用,促进数字化转型;推动车联网在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等场景应用,推广船联网在港口物流、航运交通、商品贸易等领域的应用,开展飞联网在物流、安防等领域先试先行;聚焦医疗、教育、旅游、应急等领域,推动5G、人工智能、AR/VR 等新技术基础设施在远程会诊、无线监护、远程互动教学、全息课堂、古建文物数字观览、应急处置演练等典型场景的融合应用;按照我省数字化改革要求,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在党政机关整体智治、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法治等领域的应用。

专栏6-1  社区(园区)数字化设施建设工程

社区(园区)数字化建设: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未来社区试点及美丽乡镇建设,打造1000个以上数字化社区(园区)信息(数字)基础设施配套示范工程,重点推进5G 及光纤网络、传感及智能终端、边缘数据中心、社区(园区)数据中台等的部署建设,提升数字社区民生服务、数字园区产业服务水平,提升数字社区民生服务、数字园区产业服务水平,为打造数字化社区、数字化园区建设“浙江样板”提供支撑。

建立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统筹、省有关部门参与的工作协调机制,完善规划实施体制机制,建立规划实施年度监测、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机制。各市县要建立相应工作推进机制,研究协调解决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问题,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推动工作落实。

电力资源保障。强化用能保障,落实电力接引。对符合省重点布局的数据中心给予能耗指标保障,落实5G基站及配套机房等设施的电力接引需求,推动由转供电改直供电。

土地资源保障。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应当体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要求,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应当对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确定的设施位置、空间布局等内容作出安排。

公共资源开放。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公共财政支撑的单位等带头免费开放所属非涉密楼宇及公共区域。公共机构以及公共场所、公共设施的使用者、管理者或者使用者应当支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开放建筑物、绿地、杆塔等资源。禁止收取进场费、分摊费等不合理费用。

加强金融扶持。对数字基础设施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和产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对符合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条件的数字基础设施项目给予优先安排。争取国家开发银行中长期贷款对我省数字基础设施项目的支持。

拓宽资金渠道。灵活运用PPP、REITs、产业基金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社会投资积极性,撬动各界资本参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投资形式,拓宽投资渠道。

加强政府采购。把数字基础设施作为公共服务产品,加大政府采购和应用力度。

落实法律法规。贯彻落实《浙江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浙江省通信设施建设和保护规定》等法律法规,对数字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保护、监管等逐项予以落实。

加强标准制定。积极参与国家在数字基础设施相关领域的标准制定工作,研究制定我省建设工程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多功能智慧杆建设标准等标准规范,为数字基础设施提供建设指南。

强化改革创新。贯彻我省数字化改革总体思路和要求,深化5G基站建设“一件事”集成改革,以此为切入点,破解落地建设难的问题,并以此撬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部署。

放宽市场准入。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对于清单之外的所有行业、领域,都要给予各市场主体公平参与的机会。打破数字基础设施单一投入模式,创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探索社会化市场化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模式。

加强设施保护。完善并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数字基础设施保护,加大对破坏数字基础设施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

加强宣传引导。强化舆论宣传,加强正面引导,普及相关知识,消除群众误解,营造良好的建设氛围。

数字基础设施:指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信息网络为基础,为经济、社会发展及居民生活提供传输、存储、计算、感知及融合应用等基础性服务的公共设施体系。数字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算力基础设施、新技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等。

互联网交换中心(Internet Exchange Point):是不同电信运营商之间为连通各自网络而建立的集中交换平台,一般由第三方中立运营,是互联网的重要基础设施。

国际互联网出口专用通道:是直达我国互联网国际关口局的专用链路,以优化提升园区国际通信服务能力。

根域名服务器:主要用来管理互联网的主目录,完成互联网的顶级域名解析服务。

量子通信:利用量子叠加态和纠缠效应进行信息传递的新型通信方式,基于量子力学中不确定性、测量坍缩和不可克隆三大原理提供了无法被窃听和计算破解的绝对安全性保证,主要分为量子隐形传态和量子密钥分发两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是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的国家重要空间基础设施。

边缘计算:指在靠近物或数据源头的一侧,采用网络、计算、存储、应用核心能力为一体的开放平台,就近提供服务。

数字孪生:是充分利用物理模型、传感器更新、运行历史等数据,集成多学科、多物理量、多尺度、多概率的仿真过程,在虚拟空间中完成映射,从而反映相对应实体装备的全生命周期过程。

数据中台:是指数据采集交换、共享融合、组织处理、建模分析、管理治理和服务应用于一体的综合性数据能力平台,在大数据生态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功能,提供面向数据应用支撑的底座能力。

城市大脑:是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支持下的城市级类脑智能系统,通过解决城市运行中面临的复杂问题,满足城市各成员的不同需求,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和治理效能。

融媒体:是充分利用媒介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等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

工业互联网:通过开放的工业级网络平台把设备、生产线、工厂、供应商、产品和客户紧密地连接和融合起来,高效共享工业经济中的各种要素资源,通过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方式降低成本、增加效率。

车联网:即车辆物联网,以行驶中的车辆为感知对象,借助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车与X(车、人、路、服务平台等要素)之间的网络连接,为用户提供安全、舒适、智能、高效的驾驶感受与交通服务,提高交通运行效率。

船联网:即船舶物联网,以船舶为主要对象,借助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船与(船、人、海岛、航线、平台等要素)的网络连接,为航运管理精细化、行业服务全面化、出行体验人性化提供网络支撑。

飞联网:低空航线监视网络,利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实现900米以上低空航线通信监视信号的有效覆盖,为低空飞行器、无人机提供精确、实时的动态信息,达到实时有效监控通航飞行的目的。

智慧杆塔:是综合承载多种设备和传感器并具备智慧能力的杆、塔等设施的总称,包含但不仅限于通信杆/塔、路灯杆和监控杆。

综合管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

ADS-B: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utomatic dependent surveillance – broadcast),是一种飞机监视技术,飞机通过卫星导航系统确定其位置,并进行定期广播,使其可被追踪。空中交通管制地面站可以接收这些信息并作为二次雷达的一个替代品,从而不需要从地面发送问询信号。其他飞机也可接收这些信息以提供姿态感知和进行自主规避。

AI: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AR: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技术,是一种将虚拟信息与真实世界巧妙融合的技术,广泛运用了多媒体、三维建模、实时跟踪及注册、智能交互、传感等多种技术手段,将虚拟信息模拟仿真后,应用到真实世界中,两种信息互为补充,从而实现对真实世界的“增强”。

BIM: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通过对建筑的数据化、信息化模型整合,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

CIM: 城市信息模型(City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以城市的信息数据为基础,建立起三维城市空间模型和城市信息的有机综合体。

4G、5G、6G:第四、五、六代移动通信系统。

GI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IDC:互联网数据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为互联网内容提供商(ICP)、企业、媒体和各类网站提供大规模、高质量、安全可靠的专业化服务器托管、空间租用、网络批发带宽等业务。

PON:无源光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使用点到多点树形光纤分配网络进行信息传输的技术。

PPP:又称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模式,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在该模式下,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

PUE:电源使用效率(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是评价数据中心能源效率的指标,是数据中心消耗的所有能源与IT负载使用的能源之比,PUE值越接近于1,表示一个数据中心的绿色化程度越高。

REITs: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是一种以发行收益凭证的方式汇集特定多数投资者的资金,由专门投资机构进行房地产投资经营管理,并将投资综合收益按比例分配给投资者的一种信托基金。

V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

V2X(Vehicle to X):是未来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关键技术。它使得车与车、车与基站、基站与基站之间能够通信,从而获得实时路况、道路信息、行人信息等一系列交通信息,从而提高驾驶安全性、减少拥堵、提高交通效率、提供车载娱乐信息等。

}

3. 数字化管理师在企业内部推动考勤管理的时候,首先要进行企业发展现状,行业特点及人群特点的分析

6. 已通过审批单是不支持修改/撤销的

8. 审批模版增加地点联系人外部联系人控件支持外出上报位置等场景

9. 即使组织出现条条框框、至上而下、等帮催,管理一刀切,仍不会对管理协作产生太大影响

10. 创建日志模板时,只能选择现有模板填写,暂时无法新建自定义模板.

11. 通过钉钉"项目空间",可直观了解每位成员的工作排期,使项目规划和资源调配更合理.

12. 数字化是为老板决策服务的,只需要根据老板的发展思路设计,并制定出固定的标准模式

13. 组织过程数据的积累,也是企业数据管理库的重点:

14. 在梳理关键人物关系时,需要特别关注数字化工作方式和工作习惯的匹配程度.

15. 数字化(钉钉)协同以极低的成本、高安全防范等级,实现内外生态全链路大协同.

}

  为什么要学习区块链?

区块链是价值互联网的基石,是未来必然的趋势,会成为像HTTP一样基础的技术,所以也应该是每个技术人员都要掌握的技术。

在信息互联网时代你需要熟悉HTTP,那么,在价值互联网时代你就需要熟悉区块链。

  互联网从业者为什么要学习区块链?

快速进入区块链应用技术开发,为迎接DAPP时代做好入场准备,创造有价值的应用。

参与区块链相关的投资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

  带着问题快速了解概念

区块链技术到底有什么价值?

区块链1.0、区块链2.0、区块链3.0有什么区别?

什么是分叉?硬分叉和软分叉有什么区别?

什么是隔离见证?闪电网络?雷电网络?

什么是以太坊?以太坊和以太坊经典有什么区别?

什么是币圈?什么是链圈?

哪里买虚拟货币?怎么买?

区块链和各种虚拟货币的前景如何?

比特币的历史要追溯到2008年10月,一个名叫中本聪的神秘人物在一个密码学朋克论坛上发表了一篇基于P2P协议来构建分布式加密数字货币系统的文章,这篇文章被看成是比特币的白皮书。 随后在08年11月,中本聪发布了比特币的第一版代码。09年1月,中本聪挖出了比特币的第一个区块——创世区块,比特币网络正式开始运行。

用一句话概括,数字货币是基于数学加密原理构建的不可伪造的货币系统,而比特币是第一个基于数学加密原理构建的分布式数字货币系统。

全球没有法律禁止发行私人货币,关键问题在于是否有使用者对其认可。Q币也是私人发行货币,私人货币还由中心化的机构来发行,比如迅雷币、商场购物卡。

有很多人对比特币的理解就是账上的那串数字,但严格意义上来说,比特币是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是一整套系统,这点从比特币白皮书的标题上就已经说明了。可以将比特币简单理解为就是区块链技术的第一个应用。

“比特币”的概念要比“区块链”早,“区块链”这个概念是比特币发展了一段时间之后,将比特币的底层技术抽象出来形成的。另外,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比特币总量恒定为2100万个,人们认为其价值可以和黄金相比。

  李笑来解读比特币:

1. 比特币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最成功的区块链应用。

2. 比特币是一家世界银行,只不过它不属于任何权威管辖,它是由一个去中心化网络构成的。

3. 这家叫做比特币的,去中心化的世界银行,发行了一个货币,恰好也叫“比特币”。有些人更喜欢使用相对小心的说法,把这个货币指称为 BTC,而不是“比特币”(Bitcoin)。

4. 比特币横空出世的七年后(2017),也很少有人意识到比特币(或者 BTC) 其实也可以被理解为这家叫做比特币的去中心化的世界银行的股票。

在比特币出现之后,前后有几千种加密货币被发行。尽管它们中的绝大多数早已灭绝,但仍然有少数依然不仅活着,还活得相当不错。比如,莱特币,就是一个著名的山寨币,另外,狗币也算是一个著名的例子。

刚开始的时候,许多人认为那些加密货币只不过是“山寨货”,根本就没有真正的价值。后来,见证了那些在他们眼里毫无价值的东西不仅长存而且还不断升值之后,人们开始使用另外一些概念,比如“竞争币”。也许这世界需要不止一家“世界银行”罢?谁知道呢?又,谁在乎呢……

李笑来:“在市场上,人们买入的价值有两种:“真正的价值”和“以为的价值”。有个事实不可否认:对于那些买入“以为的价值”的人来说,那些东西和“真正的价值”看起来是一模一样的。”

  什么是竞争币MBA?

MBA 是李笑来杜撰的一个缩写,代表 Meaningful Blockchain Applications (MBA),即,有意义的区块链应用。所谓的“有意义”,是指这些区块链应用在尝试着解决比特币实际上没有解决的问题。(比特币已经解决过的,就无需再解决一遍了嘛!)

坦白说,李笑来个人认为山寨币并没有解决任何比特币没有解决的问题。李笑来希望(注意,不是“相信”),最终,这世界其实只需要一个世界银行。

事实上,这个世界需要更多的区块链应用。也许世界上第二个 MBA 币是 Namecoin,一个去中心化的域名服务系统。以太坊是另外一个成功的 MBA,使用区块链技术提供一系列的功能,包括智能合约。

迄今为止(2017 年 6 月),许多 MBA 已经运行超过 6 个月,有一些还跑得相当不错。比如,Sia,简单讲,就是提供了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的类 Dropbox 服务。Steem 是另外一个新晋选手,用区块链技术颠覆了版权领域的商业模式。

  电子货币,比特币的区别

电子货币本质上仍然是法币,它仍然是由央行发行,只是以计算机技术把货币以实体纸币形式的流通变成了通过网络以电子转账方式的流通。和纸币相比,电子货币具有更高的流动性。我们每天使用的网上银行、支付宝、微信支付等,都是这种方式。

比特币作为一种数字货币,它和电子货币不同的是,比特币不需要一个类似银行的中央信任机构,就可以通过全球P2P网络进行发行和流通,这一点听上去有点不可思议,但比特币正是一种通过密码学理论建立的不可伪造的货币系统。

创建了无需信任中心的货币发行机制(Decentralization/去中心化)

发行数量由程序决定,无法随意修改

交易账本完全公开可追溯,不可篡改(Blockchain/区块链)

密码学理论保证货币防伪造,防双花

数字签名机制保证交易完整可信,不可抵赖和撤销

比特币网络是一个P2P网络,它不需要中央节点。任何时候,都可能有新的节点加入进来,也可能有节点离开。有些节点是钱包,他们可以把比特币交易发送到网络中,有些节点是矿工,这些节点负责把网络中的交易打包到区块链中,并赚取挖矿的费用和交易手续费。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一个用户要发送比特币给另一个用户,实际上就是通过钱包软件把这笔交易发送到比特币的P2P网络中,过一段时间,矿工会把这笔交易打包,这样,收款用户就可以接收到这笔比特币了。

  为什么比特币不可篡改?

由于区块链作为全网总账本记录了所有用户的所有比特币余额以及交易记录,所以,为了防止有人篡改区块链,比特币的区块链在P2P网络的每一个节点都进行复制,也就是说,每个节点都有一份完整的区块链数据。任何一个节点,自己私自修改账本记录,是不会被其他节点承认的。

随着用户不断产生交易,每隔大约10分钟,比特币网络上的矿工就会把新的一批交易打包成一页新账本,并且追加到区块链的末尾。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区块链就会越来越长。新增到末尾的区块也会被广播到整个P2P网络,确保每个节点都拥有完整的、一模一样的区块链数据。

  比特币网络运行机制

用户创建交易并签名发送给P2P网络

矿工验证交易后将一批交易打包成新区块并获取挖矿奖励

其他节点验证并接受或拒绝该区块

每个新区块都指向前一个区块并形成区块链

全网所有账户余额与全部历史交易记录都保存在区块链中

  区块链不可篡改原理

区块链就是一个不断增长的全网总账本,每个完全节点都拥有完整的区块链,并且,节点总是信任最长的区块链,伪造区块链需要拥有超过51%的全网算力。

区块链的不可篡改特性是由哈希算法保证的。

SHA-256的理论碰撞概率是:尝试2的130次方的随机输入,有99.8%的概率碰撞。 注意2130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大约是1361万亿亿亿亿。以现有的计算机的计算能力,是不可能在短期内破解的。

比特币使用两种哈希算法,一种是对数据进行两次SHA-256计算,这种算法在比特币协议中通常被称为hash256。

另一种算法是先计算SHA-256,再计算RipeMD160,这种算法在比特币协议中通常被称为hash160。

区块链依靠安全的哈希算法保证所有区块数据不可更改;

工作量证明机制(挖矿)保证修改区块链的难度非常巨大从而无法实现。

  去中心化P2P交易原理

比特币使用数字签名保证零信任的可靠P2P交易;

私钥是花费比特币的唯一手段;

而钱包软件是用来帮助用户管理私钥;

所有交易被记录在区块链中,可以通过公钥查询所有交易信息。

  工作量证明的挖矿原理

比特币的挖矿原理就是一种工作量证明机制。工作量证明POW是英文Proof of Work的缩写。

什么是工作量证明?工作量证明是指,证明自己做了一定的工作量。例如,在驾校学习了50个小时。而其他人可以简单地验证该工作量。例如,出示驾照,表示自己确实在驾校学习了一段时间:

比特币的工作量证明需要归结为计算机计算,也就是数学问题

由于目前全网算力超过了10000PH/s,而单机CPU算力不过几M,GPU算力也不过1G,所以,单机挖矿的成功率几乎等于0。比特币挖矿已经从早期的CPU、GPU发展到专用的ASIC芯片构建的矿池挖矿。

比特币总量被限制为约2100万个比特币,初始挖矿奖励为每个区块50个比特币,以后每4年减半。

比特币挖矿是一种带经济激励的工作量证明机制;

工作量证明保证了修改区块链需要极高的成本,从而使得区块链的不可篡改特性得到保护;

比特币的网络安全实际上就是依靠强大的算力保障的。

从狭义上来说,区块链就是一种分布式的数据库,数据结构上就是按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相连的一条链表,链上的每个节点就是一个区块,区块一般通过二叉树(如Merkle Tree)将每笔交易数据打包在一起,形成一个汇总的哈希值,再加上时间戳,就是一个区块的唯一标识。

从广义上来说,区块链是结合了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P2P)、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多种技术的一种分布式基础架构模式。

区块链是比特币的核心与基础架构,是一个去中心化的账本系统。

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数据库,是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和比特币是相伴相生的关系。区块链本身其实是一串使用密码学相关联所产生的数据块,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了多次比特币网络交易有效确认的信息。

区块链的七层架构(来源: 万向区块链陶曲明)

  无论是互联网还是人工智能,技术带给我们一直都是生产力的解放。但是区块链是一个从一开始就要改造“生产关系”的技术。

  区块链是一个底层技术协议,或者说是一种新生产关系的思想。

  区块链是一种“生产关系”的技术(这个有别于人工智能和云计算),区块链技术是促进人类大规协作的一种技术。机制设计大师-中本聪,一群无需任何信任的“乌合之众”,基于自私的目的,客观上有效维护了一份全网公开的账本。

数字化迁徙,们目前正处于从物理空间向数字空间迁徙的进程中,要完成这样的迁徙,需要许多新技术支持,包括互联网、AI、区块链等等。

基于生物学逻辑的信息社会进化论: 《失控》,去中心、分布式、自组织。

货币的非国家化:哈耶克的自由主义经济学

无政府主义的思潮在数字世界的重新泛起

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机制设计理论

分布式账本 -> 分布式账本+智能合约 -> 分布式账本+操作系统

“区块链三个代表”,区块链1.0:货币 -> 区块链2.0: 智能合约 -> 区块链3.0:超越货币,经济和市场的公正应用

比特币在Block的生成过程中使用了POW机制,一个符合要求的Block Hash由N个前导零构成,零的个数取决于网络的难度值。要得到合理的Block Hash需要经过大量尝试计算,计算时间取决于机器的哈希运算速度。当某个节点提供出一个合理的Block Hash值,说明该节点确实经过了大量的尝试计算,当然,并不能得出计算次数的绝对值,因为寻找合理hash是一个概率事件。当节点拥有占全网n%的算力时,该节点即有n/100的概率找到Block Hash。

POS:也称股权证明,类似于财产储存在银行,这种模式会根据你持有数字货币的量和时间,分配给你相应的利息。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根据你持有货币的量和时间,给你发利息的一个制度,在股权证明POS模式下,有一个名词叫币龄,每个币每天产生1币龄,比如你持有100个币,总共持有了30天,那么,此时你的币龄就为3000,这个时候,如果你发现了一个POS区块,你的币龄就会被清空为0。你每被清空365币龄,你将会从区块中获得0.05个币的利息(假定利息可理解为年利率5%),那么在这个案例中,利息 = 3000 * 5% / 365 = 0.41个币,这下就很有意思了,持币有利息。

比特股的DPoS机制,中文名叫做股份授权证明机制(又称受托人机制),它的原理是让每一个持有比特股的人进行投票,由此产生101位代表 , 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101个超级节点或者矿池,而这101个超级节点彼此的权利是完全相等的。从某种角度来看,DPOS有点像是议会制度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如果代表不能履行他们的职责(当轮到他们时,没能生成区块),他们会被除名,网络会选出新的超级节点来取代他们。DPOS的出现最主要还是因为矿机的产生,大量的算力在不了解也不关心比特币的人身上,类似演唱会的黄牛,大量囤票而丝毫不关心演唱会的内容。

PBFT是一种状态机副本复制算法,即服务作为状态机进行建模,状态机在分布式系统的不同节点进行副本复制。每个状态机的副本都保存了服务的状态,同时也实现了服务的操作。将所有的副本组成的集合使用大写字母R表示,使用0到|R|-1的整数表示每一个副本。为了描述方便,假设|R|=3f+1,这里f是有可能失效的副本的最大个数。尽管可以存在多于3f+1个副本,但是额外的副本除了降低性能之外不能提高可靠性。

区块链2.0的典型代表,主要实现了智能合约的功能,开发人员可以在以太坊平台建立和发布各种分布式应用,这些应用,其实就是合约,智能合约说白了其实就是当达到某条件时会自动执行的代码。

很多ICO的代币就是在以太坊平台上创建的应用,你可以基于以太坊几分钟就可以发布你的代币。

以太坊 = 区块链 + 智能合约。

当一个预先编好的条件被触发时,智能合约可以自动执行相应的程序,自动完成数字资产的转移。保险、贷款等金融活动在将来都可以以智能合约的形式执行。智能合约以程序来替代传统的纸质文件条款,并由计算机强制执行,将具有更高的更低的信任成本和运营成本。

以太坊的最大作用就是让每个人可以发行自己的代币。并且发行自己的代币变得很简单,不需要自己创造或者管理一个区块链。我们知道的大部分代币都是基于以太坊发行的。

可以把以太坊理解为一个股票发行结算系统,每个公司都可以在以太坊上发行自己的股票 (把代币可以简单理解为股票),而不需要去管理这些股票如何交易结算,以及不需要担忧个 交易系统的安全性。交易结算,安全性等都由以太坊区块链帮你解决。

与比特币相比,以太坊最大的不同点是:它可以支持更加强大的脚本语言(用技术语言讲就是图灵完备的脚本语言),允许开发者在上面开发任意应用,实现任意智能合约,这也是以太坊的最强大之处。作为平台,以太坊可以类比于苹果的应用商店,任何开发者都可以在上面开发应用,并出售给用户。

就目前而言以太坊网络的性能太弱了,并不能支撑并发量很大的程序。

区块链3.0的典型代表,挑战替代ETH。

EOS是一个全新的为企业应用而建的分布式区块链开发平台。这个平台天然就会集成许多程序猿们开发程序所需要的工具比如数据库,文件备份,任务调度等等。

EOS最终的目标是达到每秒钟处理百万次请求的性能。

BitShare和Steemit现在每秒钟能够处理2千请求,日平均处理60万次次请求。

虽然EOS将会使用SteemIt和BitShare相同的架构,石墨烯架构和委托股权证明法,大家认为EOS的性能绝对会大大超越BitShare和Steemit。

公有链、联盟链、私有链是什么?

公有链就是完全公开的区块链,像比特币、以太坊;

联盟链则不是完成公开的,是指有若干个机构共同参与管理的区块链,每个机构都运行着一个或多个节点,其中的数据只允许系统内不同的机构进行读写和发送交易,并且共同来记录交易数据,该联盟链的每个参与方不用担心自己数据存在哪里,自己产生的数据都只有自己看到,只有通过对方授权的密钥才能看到其他参与者的数据,这样就解决数据隐私和安全性问题,同时能够实现去中心化;

私有链则是完全私有的,一般适合跨国公司,目前这一块还没了解到有什么代表性应用。

ICO 是 Initial Coin Offering 的缩写,是区块链创业公司向公众募集资金的一种方式,有点类似于股票市场上的 IPO,但与IPO有本质区别,ICO更像风险投资天使阶段的私募。

ICO是从IPO来的,IPO是首次发行股票融资,ICO是首次发行Token来融资。

IPO是一个企业走到成熟阶段,有盈利,商业模式很固定,现金流很好,我们才去做IPO;

ICO是风险投资、天使投资,只有一个商业计划白皮书就去融资。

ICO相比于IPO有什么优势呢?

门槛低:由于数字货币的可分割性和流通性,投资的门槛被大大的降低了。你可以投资一个比特币,你也可以投资0.0001额比特币.

无地域性:无论你在世界任何区域,只有有网络,你都可以参与ICO。

ICO资金的利用性:相比于IPO,ICO不需要审计,也不需要满足法律的要求,也不要路演参与ABC轮融资谈判,极大地提高了资金的利用效率。大部分的精力和金钱都可以用在项目的开发上,这也是为什么ICO可以带来这么大收益的一个重要原因。

法律监管的空白先说IPO吧,一个公司想要IPO,它需要经过非常多的审核才有资格进行IPO,有些公司为了IPO需要经过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经营,IPO的公司受到法律的监管,每年必须要公开它的财报供投资者们参考,可以说现在的证券界监管已经非常完善,投资者们的利益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而在数字货币ICO领域,除了美国,大部分国家目前还是一片空白。没有法律的监管,那就意味着,ICO的公司不需要对您负有任何责任,他们可以告诉你钱用完了,但是产品却没有做出来。而事实证明,目前90%的ICO都是失败的,大多数甚至连一个产品都做不出来,只是创造了一个山寨货币或者山寨Token在投资者们之间交易。这不就是庞氏骗局吗?

技术风险,区块链技术目前还处在早期。区块链技术还不是那么的成熟。就拿以太坊为例子,从以太坊2014年诞生到现在,以太坊出现了许多致命的安全问题,导致投资者们承受了很大的损失。例如DAO,一个基于以太坊的ICO项目,在募集到1.5亿美金之后,收到了黑客攻击,6千万资金被盗,最后为了挽回损失,以太坊便回滚分叉成了两条链ETH和ETC,让投资者们血本无归。

发布ICO的门槛极低ICO的门槛极低,你所需要的仅仅是一个想法,一个网站,一个人。数字货币是一个分布式,不成熟,缺少监管的市场,因此ICO从去年到现在一直在野蛮地生长。现在的币圈真的非常混乱。在2016年之前,靠谱的ICO一个月一个就很不错了,而看看现在,每个月几十个ICO,其中很多ICO都是圈钱的垃圾项目。所以作为投资者的我们,一定要好好地擦亮自己的双眼,好好去甄别哪些优质的ICO,哪些是圈钱的骗局。

从金融市场的角度看数字货币

Money , Money是金融机构眼里的货币,或者叫资金,因为我们所有金融机构做的都是资金的生意

Coin , Coin原来只是硬币,零钱的含义,现在因为有了区块链和数字货币,又多了一层含义,代表着公有区块链上面的数字货币;

Token , Token是指用数字货币换来的使用凭证。

期货 (珍爱生命,远离杠杆)

杠杆:一种金融工具,你可以把它想象成数学中的乘号(*),其最终目的是放大你的投资结果。(无论你是赚钱还是亏钱,最后的效果将成倍放大)

做多:指你未来看好和种投资品,觉得它未来会升值,因此立刻借钱买入,等未来价格上涨之后抛售获利。

做空:指你未来看衰和种投资品,觉得它未来会败值,因此立刻向庄家借贷投资品并立刻抛售,等未来价格降低之后,以更少的成本买入归还庄家,这产生的差价就是你的获利。

从比特币支付的脚本可以看出,比特币支付的本质是由程序触发的数字资产转移。这种支付方式无需信任中介的参与,可以在零信任的基础上完成数字资产的交易,这也是为什么数字货币又被称为可编程的货币。

由此催生出了智能合约:当一个预先编好的条件被触发时,智能合约可以自动执行相应的程序,自动完成数字资产的转移。保险、贷款等金融活动在将来都可以以智能合约的形式执行。智能合约以程序来替代传统的纸质文件条款,并由计算机强制执行,将具有更高的更低的信任成本和运营成本。

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它建立在坚实的密码学理论基础上,并且通过精巧的设计,实现了不可修改的区块链存储,去中心化的可靠交易,并且引出了可编程的智能合约。这些技术将会成为下一代的互联网金融的基础架构。无论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在将来能否成功,每一个IT行业和金融行业的从业人员都值得花时间去学习和掌握数字货币与区块链技术。

  价值的本质 --- 王利杰

如果我们不对一个事物赋予价值,任何事物都没有内在“价值”。

政府强制只是共识产生的一种方式而已。

  区块链技术场景化应用

如何投资区块链资产?( 认定比特币和区块链是一个人类技术前进方向,否则就没有必要进行长期投资。)

原则:长期投资追随价值,短期投资拥抱泡沫。

数字货币主要是指以成为货币为目标的产品,例如,btc,bch,包括一些匿名货币(xmr,xrp,zencash)

数字货币里更细分的领域分为POW币和POS币,POW工作量证明就是挖矿,POS是股权证明,就是按币多少来说了算。POW币鼓励市场竞争,应该是更有投资价值。

区块链资产主要是以使用区块链的技术来实现某些细分领域的功能。如去中心化存储的代币,以太坊这个平台上的以太币也往往被归类为这一领域,主要是为了实现智能合约的代币。

最安全和收益最高的投资区块链资产的方向应该是投资那些底层的资源,如协议类公链的资源代币。

产品类的区块链资产,我个人认为应该采取更加保守的策略。因为产品是否真的需要区块链这种技术真的很难讲,更难看的明白。

第一这种产品在逻辑上有必须使用区块链技术,即使用区块链比不使用要更有优势。

第二是这种产品一定得是中心化的公司运作,那种强调搞出来就去中心化的,最好别碰,产品的生命周期依赖于市场,没有市场基础的区块链产品一定会在目前这种竞争下落败的。

第三是要看这个中心化公司或团队的运营能力,这个和传统的投资某个公司的逻辑是一致的,你得投牛逼的人啊。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区块链技术的基本架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