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谷到郓城不走高速黄河浮桥可以过吗?

《荡寇志》是清代小说家俞万春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从其文本及其本质来看看,是完全反《水浒传》的《水浒传》续书。主要内容写的是雷部三十六将剿灭梁山,收束贯华堂本《水浒传》的故事。因为这部著作似乎是站在了梁山好汉的对立立场,完全颠覆了二百余年以来人们对《水浒传》的认识而遭到无情的鞭挞,《荡寇志》被批判为格调低俗的反动小说,俞万春则被划入反动文人之列。

但是,事情远远不会如此简单,是非也绝非一言可以判定《荡寇志》就是一部丧心病狂的反《水浒传》的坏书。这部总共七十回的长篇小说,内容极为丰富,思想也极为复杂,不是一篇短文所能概述和剖析得清楚的。本回答撷取其中最为主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与大家分享《荡寇志》的一点读书心得。

继承金圣叹衣钵 实现金圣叹“梦想”

这部书没有另起炉灶,而是承接贯华堂七十回书往下写,第七十一回是它的第一回,大致内容是卢俊义从恶梦中惊醒,梁山泊发生了一场火灾,杏黄大旗被大火卷走,公孙胜拼了老命做法也没能灭掉大火。一开篇,梁山便陷入混乱,命运开始发生逆转,梁山好汉也开始回归魔性,变成一群丑陋不堪的草寇盗贼。

这部书也是七十个回目,贯华堂本在回目前有一篇“楔子”写妖魔是如何出世的,《荡寇志》则以一回“结子”与《水浒传》形成首尾照应,讲的是江西龙虎山伏魔大殿的妖魔最终被镇压在平南府的牛渚山下。很明显,俞万春就是按照金圣叹所评点的贯华堂本架构,创作了这部反《水浒》著作。

金圣叹因为痛恨宋江招安,腰斩了《水浒传》,自己写了一段“梁山泊好汉惊恶梦”,稀里糊涂的做了结尾。金圣叹所斩之版本,学界称之为贯华堂本。此处,不妨称这个版本为“金批本”。在金批本的结尾故事中,金圣叹如此大骂梁山好汉:

俞万春完全按照这个思路,写张叔夜等雷部三十六将剿灭梁山,把包括宋江、卢俊义在内的被俘的梁山好汉全部凌迟处死,归结了金圣叹所设计的“恶梦”。

对此,张恨水先生非常不满,称俞万春“为金圣叹所欺,变本加厉”。诚然如此,金圣叹不敢触犯众怒,假装把梁山好汉分为三六九等,制造梁山矛盾。但是,在他的骨子里,梁山好汉则是“群丑”,都是“万死枉贼”。这等“群丑”绝不能让他们以招安逃脱朝廷惩处,必赶尽杀绝而后快。

俞万春完全继承了金圣叹的这一思想观点,把金圣叹剿灭梁山的梦想变为“现实”,《荡寇志》中,极尽丑化梁山好汉为能事,把金圣叹的笔下的“群丑”生动的刻画了一番,并让“群丑”个个不得好死。

维护统治者利益 栽赃诬赖罗贯中

俞万春本人没有被授予任何官职,早年丧母,长年居住在父亲任所,参与过对百姓武装反抗的镇压行动,平定了道光年间的两次瑶民民变。因而,非常反感梁山这种“乱民”造反。尤其认为,这伙人不该被招安,而应当严厉佂剿,依照国家法度予以严惩。他非常赞同金圣叹厌恶招安而腰斩水浒的做法,接其七十回书,创作了这部令无数正读《水浒传》的读者和学界反感的长篇小说。

所以,在《荡寇志》的序言中,俞万春特别道明了自己的创作意图和动机,是要“杜邪说于既作”,以达到“提明真事,破他伪言,使天下后世深明盗贼、忠义之辨”的目的。

这其中的“他”,指的是《三国志通俗演义》(《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也就是说,《水浒传》七十回后的续书,俞万春认定是罗贯中所作。在续书中,罗贯中所写的故事都是“邪说”,都是“伪言”。俞万春认为,历史上的宋江并没有在招安后得以封官,也没有去《征四寇》,而是被张叔夜所率领的雷部三十六神将悉数剿灭,死状可怖——这就是俞万春所要提明的《水浒传》的真相,梁山好汉是万恶的贼,必须死无葬身之地。

毫无疑问,这个观点也是出自金圣叹,俞万春并没有写出任何新意来。金圣叹在“忠义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惊恶梦”这回书的总评中写道:

笑杀罗贯中横添狗尾,徒见其丑也……后世乃复削去此节,盛夸招安,务令罪归朝廷,而功归强盗,甚且至于裒然以“忠义”二字而冠其端,抑何其好犯上作乱,至于如是之甚也哉!

据俞万春的家属称,这部书是俞万春受父亲之托,用了二十二年时间写就。或许是为了完成父亲的嘱托,在平定民变之后,谢绝了朝廷的叙功授官,回到杭州悬壶济世,完成了《荡寇志》的创作。大约在俞万春死后的第三年,这部反《水浒传》著作得以刊行。

继承父志写《荡寇志》,此说或许有理,因为,他们父子都是为统治者服务的。但是,从其思想根源来看,俞万春并不完全是继承父志,而是继承了金圣叹的衣钵。因而,别看金圣叹很有反骨,他同样是一个卫道士,骨子里也是维护统治者利益的。

所以,绿野老道在此也“破他伪言,提明真相”,不要相信金圣叹对梁山好汉划分的等次,不要受金圣叹的影响,制造梁山好汉的各种矛盾,给梁山好汉划分山头派系。金圣叹绝对是丑化梁山好汉的鼻祖之一,俞万春不过是其衣钵继承者,一个隔世的跟班小厮而已。

完全没有读懂《水浒传》 俞万春吃了金圣叹的馊饭

上文提到,金圣叹、俞万春无一例外的指责罗贯中狗尾续貂,制造邪说、伪言。其实,这是完全没有读懂《水浒传》,甚至,《水浒传》的版本问题都没有搞清楚的结果。

罗贯中到底是不是施耐庵的学生,这个暂且不论。而从《水浒传》与《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源流来看,施耐庵有明显的仿写罗贯中部分人物与场景的痕迹。难道老师会“抄袭”学生的作品?以绿野老道对《水浒传》的研读,这部书写到了朱棣的“靖难之役”,施耐庵至少活到了永乐十年(1412年)左右,恐怕比罗贯中还小。因而,罗贯中不可能为“老师”写续书。

而且,《水浒传》续书《征四寇》是在不同时期由不同的作者完成的,哪里是罗贯中一人的“功劳”?

版本问题都没有搞清楚,就大放厥词,这等“才子”,实在不敢恭维。而俞万春只顾吃金圣叹的馊饭,还十分自得的要破罗贯中的邪说、伪言,对象都搞错了,还买什么瓜,夸什么瓜?

《水浒传》早在大明王朝时就被腰斩,以绿野老道之见,其中原因恐怕涉及到了明成祖的“靖难之役”,以及对待朱允炆的态度。这一点,从施耐庵前七十回书中可以探轶得到。

“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的故事中,明确是在影射“朱洪武”,放走妖魔的不仅是北宋的太尉,还有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这是一击双鸣的写作手法。洪太尉放走的是梁山一百单八将,朱洪武放出来的则是“孙立”。

孙立,就是立孙子做皇帝。施耐庵认为,朱洪武没有按照皇位传承的礼制,越过燕王这一代,立朱允炆为帝,导致“靖难之役”,给百姓带来了战乱苦难。对照赵匡胤结束五代战乱,宋仁宗时期的“三登盛世”,朱元璋引发战乱,这便是“妖魔”。所以,燕王这辈人继承大统,才是“燕顺”。洪太尉在龙虎山上遇到的“白额锦毛虎”,隐喻的就是“锦毛虎燕顺”。而那条雪花大蛇,正是朱允炆。朱允炆生于1377年,干支丁巳,属蛇。大明王朝的虎蛇相斗,在龙虎山上就有了伏笔。

这是《水浒传》的大架构,施耐庵写的都是历史。这一点,无论金圣叹、俞万春都没有读出来。同时,也没有读出《水浒传》其实是一部隐藏着北宋王朝兴衰历史的大书,宋江的投降招安,必定是如正史记载的那样,被张叔夜战败,为救被擒获的副将而无奈以苦肉计投降然后招安。这段历史,施耐庵在朱武、杨春以苦肉计救陈达时,就提前预写了。

梁山好汉以这样的方式投降招安,金圣叹应当是读到了的,所以,才写了卢俊义做了一个恶梦。但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利益,金圣叹就是不让梁山好汉投降招安,借张叔夜的屠刀将一百单八将全部斩首,金先生便十分开心了。

然而,无论正史、野史,写的都是张叔夜奉诏招降宋江。张叔夜是有名的忠诚良将,绝不可能违背皇帝旨意,私自斩杀投降的梁山好汉。而且,历史真实也表明,宋江确实被招安,至少是参与了征讨方腊的战斗。金圣叹枉顾施耐庵文本,更不屑历史的记载,因为其深恨梁山反贼,而将梁山好汉全书斩杀。

俞万春更是拙劣,编写故事竟然连时间节点都混淆不清,胡编滥造。《水浒传》中,时间顺序是十分清楚的,施耐庵以种种暗伏信息,点明了宋江起义的时间,以及几个重大历史节点的时间次序。这一点,绿野老道多有论及,此处不再重复。

俞万春吃馊饭竟然如此自得,其目的不言而喻,就是在满清面临内忧外患的时候,表达自己的忠心。

变本加厉丑化梁山好汉 丧心病狂程度远超金圣叹

据俞万春自己说,他是因为雷部上将陈丽卿托梦而创作了这部《荡寇志》。这大概是因为俞万春曾经得病,接受过一个叫陈丽卿的道士治疗的缘故。因而,故事从陈丽卿开始,并以此为主线索,展开了一场道家雷部的大内战。

俞万春承接金圣叹恶梦,也为梁山好汉设计了全伙战败被斩杀的结局。俞万春认为“既为忠义,必不做强盗;既是强盗,必不算忠义”。金圣叹虽然对梁山好汉很是不齿,也深恶痛绝。但是,却不敢明目张胆的直白自己的观点,多少还赞赏了部分梁山好汉而瞒天过海,避免了后世的谩骂。而俞万春则坚决要剿灭梁山反贼并绳之以法,旗帜鲜明的丑化《水浒传》。这便是张恨水所说的俞万春受金圣叹之欺,“变本加厉”丑化梁山好汉。

以下,稍微点一点梁山好汉在俞万春笔下的遭遇,一窥《荡寇志》的丑恶面目:

宋江、吴用之死。鲁智深战死后,宋江、吴用悄悄逃走,路过长清县夜明渡时被渔人贾忠、贾义兄弟所擒,押赴京城凌迟处死。在《荡寇志》中,吴用屡次设计均被识破,竟然还不如一个叫刘慧娘的雷部神将。

玉麒麟被凌迟。卢俊义在书中被写得十分勇猛,与雷祖座下神将张伯奋、张仲熊大战百余回合不分胜败,这两员神将排位仅次于张叔夜,比雷部三十六神将地位还高。但是,卢俊义虽然勇猛,但却被张叔夜一箭射中肩膀而被二张所擒,然后,被押赴京城凌迟处死。这倒照应了卢俊义被一个拿着长弓的人捉拿的金圣叹恶梦中的情节。

道家雷部自相残杀。公孙胜是《水浒传》中仅次于罗真人的神一般的存在,掌握着道家雷部最高法术“五雷天罡正法”。但是,在《荡寇志》中因为生辰八字泄露,被陈希真摄取魂魄而遭擒,同样押赴京城凌迟处死。公孙胜代表着道家雷部,俞万春不顾施耐庵的设计,雷部神仙们也瞎了眼,同门相残。

关圣人也吃了瓜落。关胜在战斗中施祖传拖刀计,却被雷部神将傅玉识破,以飞捶打伤,关胜回到寨中伤重而亡。俞万春不仅丑化了梁山好汉,还顺带灭了关圣人的威风,其绝学拖刀计在雷部神将面前不堪一击。

林冲死得最冤。在梁山二关之战中,林冲遇到被高俅逼走的同僚、九纹龙史进的师父王进。这二人在关前大战三百回合不分胜败。王进见不能取胜,便出言大骂林冲。王进这一场骂简直太毒舌,真令人为其不齿,完全颠覆了《水浒传》王进的好汉形象,俞万春简直是适得其反,毁掉了王进的形象。林冲遭这样一顿羞辱,倒顚下马,一病不起。后来,见着高俅头颅而被活活气死。

小李广死于自己的绝技。花荣与陈丽卿斗箭术,被这员女将一箭射死。可怜《水浒传》无敌神箭竟然落得如此下场。

武二郎屈辱战死。武松被敌方三将围攻,战至累到,被活活屈辱而死。鲁智深则被张叔夜的两个儿子折磨,走火入魔,心力交瘁而死。

矮脚虎王英继续好色,临阵调戏陈丽卿,被陈丽卿活活夹死。扈三娘为王英报仇,冲出阵来,却与陈丽卿相撞。没想到,对方力气更大,竟然将一丈青活活掐死。

安道全死法更奇葩,因为得病,吴用为他请了个庸医,给活活治死了。

其他如陈达被风吹死,凌振被自己的炮炸死,孙立被栾廷玉千刀万剐死。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但凡俞万春能够想到的死法,都一一按照梁山好汉的原本故事,让一百单八将得到了果报。“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恶毒如斯,何以复加。

写到这里,就此打住。俞万春继承金圣叹衣钵,吃金圣叹的馊饭,自然要遭到后世的“掌掴”。说俞万春“丧心病狂”的反《水浒传》,确实没有冤枉他。

最反《水浒传》的续书,竟然不是《荡寇志》

但是,俞万春,乃至其祖师爷金圣叹其实都没有读明白,《水浒传》早就被颠覆。施耐庵的原著中,宋江绝对不是投降招安的阴谋家,此人召集聚义,不断向朝廷发起攻击,甚至斩杀了国舅慕容彦达,是十分坚定的造反派。续书《征四寇》反转了《水浒传》,把宋江写成了一个摇尾乞怜、跪求招安的丑陋形象。

亡国之君宋徽宗在续书中彻底咸鱼翻身,变成了一个好皇帝——这本来就完全符合金圣叹、俞万春之流的卫道士口味。遗憾的是,这两大卫道士并没有读懂续书,他们只看到了招安,没有看到招安之后,宋徽宗得了一群打手。因而,究其一点,不计其余,可想而知,金圣叹、俞万春对梁山好汉痛恨到了何种程度。

施耐庵在前七十回中,是以正面的描写,塑造了一群让读者喜爱的梁山好汉形象。虽然一百单八将在早期的经历中,都有做劫匪、开黑店、滥杀无辜等“妖魔”行为。但是,在“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的梁山聚义后,逐渐转变为反抗朝廷,反抗宋徽宗,然后,“去边上一刀一枪”搏杀的英雄豪杰。

《水浒传》中的“替天行道”,出自老子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以天道替代“损不足,奉有余”的人之道。这个主题,金圣叹、俞万春并没有读懂。或者读懂了,但他们却极力赞同“人之道”,甘当卫道士。抑或,他们把“替天行道”解读成了“替天子行道”。

金圣叹、俞万春把“替天行道”误读或者故意误读为“替天子行道”似乎并不十分奇怪,迄今为止,仍然有人持此观点。何以见得?因为,《水浒传》的续书《征四寇》讲的就是“替天子行道”,替宋徽宗卖命。

很多解读《水浒传》的观点,其观点大致出自续书《征四寇》,甚至,出自金圣叹。俞万春与金圣叹一脉相承,所以,尽管《荡寇志》被批驳得一塌糊涂,但是,却早已深入人心,成了反《水浒传》最具杀伤力的利器。

其实,最反《水浒传》的续书不是《荡寇志》,而是“水浒全传”。在最反施耐庵的《征四寇》面前,俞万春的《荡寇志》显得极其渺小,不值一提。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郓城武安到阳谷县导航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