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换成收敛域内的其他值结果就不一样

我们在做频率响应分析的时候,默认研究的是正弦波输入的稳态响应。经过数学推导可以发现,此时的结果与 正好符合。更加详细的解释和推导可以参考以下图片。

}

大家都知道《信号与系统》是一门很难的课,很多人虽然学过了,但其实什么也没得到,今天给大家推荐这篇文章,看了之后,相信你会有收获。

第一课 什么是卷积?卷积有什么用?

很多朋友和我一样,工科电子类专业,学了一堆信号方面的课,什么都没学懂,背了公式考了试,然后毕业了。

先说"卷积有什么用"这个问题。(有人抢答,"卷积"是为了学习"信号与系统"这门课的后续章节而存在的。我大吼一声,把他拖出去*毙!)

张三刚刚应聘到了一个电子产品公司做测试人员,他没有学过"信号与系统"这门课程。一天,他拿到了一个产品,开发人员告诉他,产品有一个输入端,有一个输出端,有限的输入信号只会产生有限的输出。

然后,经理让张三测试当输入sin(t)(t<1秒)信号的时候(有信号发生器),该产品输出什么样的波形。张三照做了,花了一个波形图。

"很好!"经理说。然后经理给了张三一叠A4纸: "这里有几千种信号,都用公式说明了,输入信号的持续时间也是确定的。你分别测试以下我们产品的输出波形是什么吧!"

这下张三懵了,他在心理想"上帝,帮帮我把,我怎么画出这些波形图呢?"

于是上帝出现了: "张三,你只要做一次测试,就能用数学的方法,画出所有输入波形对应的输出波形"。

上帝接着说:"给产品一个脉冲信号,能量是1焦耳,输出的波形图画出来!"

张三照办了,"然后呢?"

上帝又说,"对于某个输入波形,你想象把它微分成无数个小的脉冲,输入给产品,叠加出来的结果就是你的输出波形。你可以想象这些小脉冲排着队进入你的产品,每个产生一个小的输出,你画出时序图的时候,输入信号的波形好像是反过来进入系统的。"

张三领悟了:" 哦,输出的结果就积分出来啦!感谢上帝。这个方法叫什么名字呢?"

从此,张三的工作轻松多了。每次经理让他测试一些信号的输出结果,张三都只需要在A4纸上做微积分就是提交任务了!

张三愉快地工作着,直到有一天,平静的生活被打破。

经理拿来了一个小的电子设备,接到示波器上面,对张三说: "看,这个小设备产生的波形根本没法用一个简单的函数来说明,而且,它连续不断的发出信号!不过幸好,这个连续信号是每隔一段时间就重复一次的。张三,你来测试一下,连到我们的设备上,会产生什么输出波形!"

张三摆摆手:"输入信号是无限时长的,难道我要测试无限长的时间才能得到一个稳定的,重复的波形输出吗?"

经理怒了:"反正你给我搞定,否则炒鱿鱼!"

张三心想:"这次输入信号连公式都没给出来,一个很混乱的波形;时间又是无限长的,卷积也不行了,怎么办呢?"

及时地,上帝又出现了:"把混乱的时间域信号映射到另外一个数学域上面,计算完成以后再映射回来"

"宇宙的每一个原子都在旋转和震荡,你可以把时间信号看成若干个震荡叠加的效果,也就是若干个可以确定的,有固定频率特性的东西。"

"我给你一个数学函数f,时间域无限的输入信号在f域有限的。时间域波形混乱的输入信号在f域是整齐的容易看清楚的。这样你就可以计算了"

"同时,时间域的卷积在f域是简单的相乘关系,我可以证明给你看看"

"计算完有限的程序以后,取f(-1)反变换回时间域,你就得到了一个输出波形,剩下的就是你的数学计算了!"

张三谢过了上帝,保住了他的工作。后来他知道了,f域的变换有一个名字,叫做傅利叶,什么什么... ...

再后来,公司开发了一种新的电子产品,输出信号是无限时间长度的。这次,张三开始学拉普拉斯了......

不是我们学的不好,是因为教材不好,老师讲的也不好。

很欣赏Google的面试题: 用3句话像老太太讲清楚什么是数据库。这样的命题非常好,因为没有深入的理解一个命题,没有仔细的思考一个东西的设计哲学,我们就会陷入细节的泥沼: 背公式,数学推导,积分,做题;而没有时间来回答"为什么要这样"。做大学老师的做不到"把厚书读薄"这一点,讲不出哲学层面的道理,一味背书和翻讲 ppt,做着枯燥的数学证明,然后责怪"现在的学生一代不如一代",有什么意义吗?  


第二课 到底什么是频率 ,什么是系统?

这一篇,我展开的说一下傅立叶变换F。注意,傅立叶变换的名字F可以表示频率的概念(freqence),也可以包括其他任何概念,因为它只是一个概念模型,为了解决计算的问题而构造出来的(例如时域无限长的输入信号,怎么得到输出信号)。我们把傅立叶变换看一个C语言的函数,信号的输出输出问题看为IO

1. 到底什么是频率?

一个基本的假设: 任何信息都具有频率方面的特性,音频信号的声音高低,光的频谱,电子震荡的周期,等等,我们抽象出一个简谐振动的概念,数学名称就叫做频率。想象在x-y 平面上有一个原子围绕原点做半径为1匀速圆周运动,把x轴想象成时间,那么该圆周运动在y轴上的投影就是一个sin(t)的波形。相信中学生都能理解这个。

那么,不同的频率模型其实就对应了不同的圆周运动速度。圆周运动的速度越快,sin(t)的波形越窄。频率的缩放有两种模式:

(a) 老式的收音机都是用磁带作为音乐介质的,当我们快放的时候,我们会感觉歌唱的声音变得怪怪的,调子很高,那是因为"圆周运动"的速度增倍了,每一个声音分量的sin(t)输出变成了sin(nt)。

(b) 在CD/计算机上面快放或满放感觉歌手快唱或者慢唱,不会出现音调变高的现象:因为快放的时候采用了时域采样的方法,丢弃了一些波形,但是承载了信息的输出波形不会有宽窄的变化;满放时相反,时域信号填充拉长就可以了。

2. F变换得到的结果有负数/复数部分,有什么物理意义吗?

解释: F变换是个数学工具,不具有直接的物理意义,负数/复数的存在只是为了计算的完整性。

3. 信号与系统这们课的基本主旨是什么?

对于通信和电子类的学生来说,很多情况下我们的工作是设计或者OSI七层模型当中的物理层技术,这种技术的复杂性首先在于你必须确立传输介质的电气特性, 通常不同传输介质对于不同频率段的信号有不同的处理能力。以太网线处理基带信号,广域网光线传出高频调制信号,移动通信,2G和3G分别需要有不同的载频特性。那么这些介质(空气,电线,光纤等)对于某种频率的输入是否能够在传输了一定的距离之后得到基本不变的输入呢? 那么我们就要建立介质的频率相应数学模型。同时,知道了介质的频率特性,如何设计在它上面传输的信号才能大到理论上的最大传输速率?----这就是信号与系统这门课带领我们进入的一个世界。

当然,信号与系统的应用不止这些,和相同的信息理论挂钩,它还可以用于信息处理(声音,图像),模式识别,智能控制等领域。如果说,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是数据表达的逻辑模型,那么信号与系统建立的就是更底层的,代表了某种物理意义的数学模型。数据结构的知识能解决逻辑信息的编码和纠错,而信号的知识能帮我们设计出码流的物理载体(如果接受到的信号波形是混乱的,那我依据什么来判断这个是1还是0? 逻辑上的纠错就失去了意义)。在工业控制领域,计算机的应用前提是各种数模转换,那么各种物理现象产生的连续模拟信号(温度,电阻,大小,压力,速度等) 如何被一个特定设备转换为有意义的数字信号,首先我们就要设计一个可用的数学转换模型。

设计物理上的系统函数(连续的或离散的状态),有输入,有输出,而中间的处理过程和具体的物理实现相关,这不是这门课关心的重点(电子电路设计?)。信号与系统归根到底就是为了特定的需求来设计一个系统函数。设计出系统函数的前提是把输入和输出都用函数来表示(例如sin(t))。分析的方法就是把一个复杂的信号分解为若干个简单的信号累加,具体的过程就是一大堆微积分的东西,具体的数学运算不是这门课的中心思想。

那么系统有那些种类呢?

(a) 按功能分类: 调制解调(信号抽样和重构),叠加,滤波,功放,相位调整,信号时钟同步,负反馈锁相环,以及若干子系统组成的一个更为复杂的系统----你可以画出系统流程图,是不是很接近编写程序的逻辑流程图? 确实在符号的空间里它们没有区别。还有就是离散状态的数字信号处理(后续课程)。

(b) 按系统类别划分,无状态系统,有限状态机,线性系统等。而物理层的连续系统函数,是一种复杂的线性系统。

符号系统的核心是集合论,不是微积分,没有集合论构造出来的系统,实现用到的微积分便毫无意义----你甚至不知道运算了半天到底是要做什么。以计算机的观点来学习信号与系统,最好的教材之一就是《Structure and Interpretation of Signals and Systems》, 作者是UC Berkeley的Edward A.Lee and Pravin Varaiya----先定义再实现,符合人类的思维习惯。国内的教材通篇都是数学推导,就是不肯说这些推导是为了什么目的来做的,用来得到什么,建设什么,防止什么;不去从认识论和需求上讨论,通篇都是看不出目的的方法论,本末倒置了。


第三课 抽样定理是干什么的

1. 举个例子,打电话的时候,电话机发出的信号是PAM脉冲调幅,在电话线路上传的不是话音,而是话音通过信道编码转换后的脉冲序列,在收端恢复语音波形。那 么对于连续的说话人语音信号,如何转化成为一些列脉冲才能保证基本不失真,可以传输呢? 很明显,我们想到的就是取样,每隔M毫秒对话音采样一次看看电信号振幅,把振幅转换为脉冲编码,传输出去,在收端按某种规则重新生成语言。

那么,问题来了,每M毫秒采样一次,M多小是足够的? 在收端怎么才能恢复语言波形呢?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们考虑,语音信号是个时间频率信号(所以对应的F变换就表示时间频率)把语音信号分解为若干个不同频率的单音混合体(周期函数的复利叶级数展开,非周期的区间函数,可以看成补齐以后的周期信号展开,效果一样),对于最高频率的信号分量,如果抽样方式能否保证恢复这个分量,那么其他的低频率分量也就能通过抽样的方式使得信息得以保存。如果人的声音高频限制在3000Hz,那么高频分量我们看成sin(3000t),这个sin函数要通过抽样保存信息,可以看为: 对于一个周期,波峰采样一次,波谷采样一次,也就是采样频率是最高频率分量的2倍(奈奎斯特抽样定理),我们就可以通过采样信号无损的表示原始的模拟连续 信号。这两个信号一一对应,互相等价。

对于第二个问题,在收端,怎么从脉冲序列(梳装波形)恢复模拟的连续信号呢? 首先,我们已经肯定了在频率域上面的脉冲序列已经包含了全部信息,但是原始信息只在某一个频率以下存在,怎么做? 我们让输入脉冲信号I通过一个设备X,输出信号为原始的语音O,那么I(*)X=O,这里(*)表示卷积。时域的特性不好分析,那么在频率域 F(I)*F(X)=F(O)相乘关系,这下就很明显了,只要F(X)是一个理想的,低通滤波器就可以了(在F域画出来就是一个方框),它在时间域是一个钟型函数(由于包含时间轴的负数部分,所以实际中不存在),做出这样的一个信号处理设备,我们就可以通过输入的脉冲序列得到几乎理想的原始的语音。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的抽样频率通常是奈奎斯特频率再多一点,3k赫兹的语音信号,抽样标准是8k赫兹。

2. 再举一个例子,对于数字图像,抽样定理对应于图片的分辨率----抽样密度越大,图片的分辨率越高,也就越清晰。如果我们的抽样频率不够,信息就会发生混 叠----网上有一幅图片,近视眼戴眼镜看到的是爱因斯坦,摘掉眼睛看到的是梦露----因为不带眼睛,分辨率不够(抽样频率太低),高频分量失真被混入了低频分量,才造成了一个视觉陷阱。在这里,图像的F变化,对应的是空间频率。

话说回来了,直接在信道上传原始语音信号不好吗? 模拟信号没有抗干扰能力,没有纠错能力,抽样得到的信号,有了数字特性,传输性能更佳。

什么信号不能理想抽样? 时域有跳变,频域无穷宽,例如方波信号。如果用有限带宽的抽样信号表示它,相当于复利叶级数取了部分和,而这个部分和在恢复原始信号的时候,在不可导的点上面会有毛刺,也叫吉布斯现象。

3. 为什么傅立叶想出了这么一个级数来? 这个源于西方哲学和科学的基本思想: 正交分析方法。例如研究一个立体形状,我们使用x,y,z三个互相正交的轴: 任何一个轴在其他轴上面的投影都是0。这样的话,一个物体的3视图就可以完全表达它的形状。同理,信号怎么分解和分析呢? 用互相正交的三角函数分量的无限和:这就是傅立叶的贡献。


第四课 傅立叶变换的复数、小波

说的广义一点,"复数"是一个"概念",不是一种客观存在。

什么是"概念"? 一张纸有几个面? 两个,这里"面"是一个概念,一个主观对客观存在的认知,就像"大"和"小"的概念一样,只对人的意识有意义,对客观存在本身没有意义(康德: 纯粹理性的批判)。把纸条的两边转一下相连接,变成"莫比乌斯圈",这个纸条就只剩下一个"面"了。概念是对客观世界的加工,反映到意识中的东西。

数的概念是这样被推广的: 什么数x使得x^2=-1? 实数轴显然不行,(-1)*(-1)=1。那么如果存在一个抽象空间,它既包括真实世界的实数,也能包括想象出来的x^2=-1,那么我们称这个想象空间 为"复数域"。那么实数的运算法则就是复数域的一个特例。为什么1*(-1)=-1? +-符号在复数域里面代表方向,-1就是"向后,转!"这样的命令,一个1在圆周运动180度以后变成了-1,这里,直线的数轴和圆周旋转,在复数的空间里面被统一了。

因此,(-1)*(-1)=1可以解释为"向后转"+"向后转"=回到原地。那么复数域如何表示x^2=-1呢? 很简单,"向左转","向左转"两次相当于"向后转"。由于单轴的实数域(直线)不包含这样的元素,所以复数域必须由两个正交的数轴表示--平面。很明 显,我们可以得到复数域乘法的一个特性,就是结果的绝对值为两个复数绝对值相乘,旋转的角度=两个复数的旋转角度相加。高中时代我们就学习了迪莫弗定理。 为什么有这样的乘法性质? 不是因为复数域恰好具有这样的乘法性质(性质决定认识),而是发明复数域的人就是根据这样的需求去弄出了这么一个复数域(认识决定性质),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研究方法。为了构造x^2=-1,我们必须考虑把乘法看为两个元素构成的集合: 乘积和角度旋转。

因为三角函数可以看为圆周运动的一种投影,所以,在复数域,三角函数和乘法运算(指数)被统一了。我们从实数域的傅立叶级数展开入手,立刻可以得到形式更简单的,复数域的,和实数域一一对应的傅立叶复数级数。因为复数域形式简单,所以研究起来方便----虽然自然界不存在复数,但是由于和实数域的级数一一 对应,我们做个反映射就能得到有物理意义的结果。

那么傅立叶变换,那个令人难以理解的转换公式是什么含义呢? 我们可以看一下它和复数域傅立叶级数的关系。什么是微积分,就是先微分,再积分,傅立叶级数已经作了无限微分了,对应无数个离散的频率分量冲击信号的和。 傅立叶变换要解决非周期信号的分析问题,想象这个非周期信号也是一个周期信号: 只是周期为无穷大,各频率分量无穷小而已(否则积分的结果就是无穷)。那么我们看到傅立叶级数,每个分量常数的求解过程,积分的区间就是从T变成了正负无穷大。而由于每个频率分量的常数无穷小,那么让每个分量都去除以f,就得到有值的数----所以周期函数的傅立叶变换对应一堆脉冲函数。同理,各个频率分量之间无限的接近,因为f很小,级数中的f,2f,3f之间几乎是挨着的,最后挨到了一起,和卷积一样,这个复数频率空间的级数求和最终可以变成一个积分式:傅立叶级数变成了傅立叶变换。注意有个概念的变化:离散的频率,每个频率都有一个"权"值,而连续的F域,每个频率的加权值都是无穷小(面积=0), 只有一个频率范围内的"频谱"才对应一定的能量积分。频率点变成了频谱的线。

因此傅立叶变换求出来的是一个通常是一个连续函数,是复数频率域上面的可以画出图像的东西? 那个根号2Pi又是什么? 它只是为了保证正变换反变换回来以后,信号不变。我们可以让正变换除以2,让反变换除以Pi,怎么都行。

}

向量的线性运算;向量的数量积、向量积及混合积;两向量垂直、平行的条件;直线方程;平面方程;平面与平面、直线与直线、平面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点到平面、直线的距离;球面、母线平行于坐标轴的柱面、旋转轴为坐标轴的旋转曲面的方程;常用的二次曲面方程;空间曲线在坐标面上的投影曲线方程。

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定义及其性质;无穷小和无穷大的概念及其关系;无穷小的性质及无穷小的比较;极限的四则运算;函数连续的概念;函数间断点及其类型;导数与微分的概念;导数的几何意义和物理意义;平面曲线的切线和法线;导数和微分的四则运算;高阶导数;微分中值定理;洛必达法则;函数的切线及法平面和法平面及切法线;函数单调性的判别;函数的极值;函数曲线的凹凸性、拐点;偏导数与全微分的概念;二阶偏导数;多元函数的极值和条件极值;多元函数的最大、最小值及其简单应用。

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不定积分的基本性质;基本积分公式;定积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包括定积分中值定理);积分上限的函数及其导数;牛顿-莱布尼兹公式;不定积分和定积分;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有理函数、三角函数的有理式和简单无理函数的积分;广义积分;二重积分与三重积分的概念、性质、计算和应用;两类曲线积分的概念、性质和计算;求平面图形的面积、平面曲线的弧长和旋转体的体积。

数项级数的敛散性概念;收敛级数的和级数的基本性质;级数收敛的必要条件;几何级数与p级数及其收敛性;正项级数敛散性的判别法;任意项级数的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幂级数及其收敛半径、收敛区间和收敛域;幂级数的和函数;函数的泰勒级数展开;函数的傅里叶系数与傅里叶级数。

常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变量可分离的微分方程;齐次微分方程;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全微分方程;可降阶的高阶微分方程;线性微分方程解的性质及解的结构定理;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

行列式的性质及计算;行列式按行展开定理的应用;矩阵的运算;逆矩阵的概念、性质及求法;矩阵的初等变换和初等矩阵;矩阵的秩;等价矩阵的概念和性质;向量的线性表示;向量组的线性相关和线性无关;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判定;线性方程组求解;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概念与性质;相似矩阵的概念和性质;矩阵的相似对角化;二次型及其矩阵表示;合同矩阵的概念和性质;二次型的秩;惯性定理;二次型及其矩阵的正定性。

随机事件与样本空间;事件的关系与运算;概率的基本性质;古典型概率;条件概率;概率的基本公式;事件的独立性;独立重复试验;随机变量;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常见随机变量的分布;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方差、标准差及其性质;随机变量函数的数学期望;矩、协方差、相关系数及其性质;总体;个体;简单随机样本;统计量;样本均值;样本方差和样本矩;x2分布;t分布;F分布;点估计的概念;估计量与估计值;矩估计法;最大似然估计法;估计量的评选标准;区间估计的概念;单个正态总体的均值和方差的区间估计;两个正态总体的均值差和方差比的区间估计;显著性检验;单个正态总体的均值和方差的假设检验。

气体状态参量;平衡态;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的压强和温度的统计解释;自由度;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原理;理想气体内能;平均碰撞频率和平均自由程;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方均根速率;平均速率;最概然速率;功、热量、内能;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对理想气体等值过程的应用;绝热过程;气体的摩尔热容量;循环过程;卡诺循环;热机效率;净功;制冷系数;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统计意义;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一维简谐波表达式;描述波的特征量;阵面,波前,波线;波的能量、能流、能流密度;波的衍射;波的干涉;驻波;自由端反射与固定端反射;声波;声强级;多普勒效应。

相干光的获得;杨氏双缝干涉;光程和光程差;薄膜干涉;光疏介质;光密介质;迈克尔逊干涉仪;惠更斯-菲涅尔原理;单缝衍射;光学仪器分辨本领;射光栅与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布拉格公式;自然光和偏振光;布儒斯特定律;马吕斯定律;双折射现象。

3.1物质的结构和物质状态

原子结构的近代概念;原子轨道和电子云;原子核外电子分布;原子和离子的电子结构;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周期族元素性质及氧化物及其酸碱性;离子键的特征;共价键的特征和类型;杂化轨道与分子空间构型;分子结构式;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分子间力与氢键;晶体与非晶体;晶体类型与物质性质。

溶液的浓度;非电解质稀溶液通性;渗透压;弱电解质溶液的解离平衡;分压定律;解离常数;同离子效应;缓冲溶液;水的离子积及溶液的pH值;盐类的水解及溶液的酸碱性;溶度积常数;溶度积规则。

化学平衡反应热与热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速率;温度和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活化能的物理意义;催化剂;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化学平衡的特征;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3.4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

氧化还原的概念;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还原电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原电池的组成和符号;电极反应与电池反应;标准电极电势;电极电势的影响因素及应用;金属腐蚀与防护。

有机物特点、分类及命名;官能团及分子构造式;同分异构;有机物的重要反应:加成、取代、消除、氧化、催化加氢、聚合反应、加聚与缩聚;基本有机物的结构、基本性质及用途;烷烃、烯烃、炔烃芳烃、卤代烃、醇、苯酚、醛和酮、羧酸、酯;合成材料;高分子化合物、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工程塑料。

平衡刚体;力;约束及约束力;受力图;力矩;力偶及力偶矩;力系的等效和简化;力的平移定理;平面力系的简化;主矢;主矩;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式;物体系统(含平面静定桁架)的平衡;摩擦力;摩擦定律;摩擦角;摩擦自锁。

点的运动方程;轨迹;速度;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平动和绕定轴转动;角速度;角加速度;刚体内任一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牛顿定律;质点的直线振动;自由振动微分方程;固有频率;周期;振幅;衰减振动;阻尼对自由振动振幅的影响;振幅衰减曲线;受迫振动;受迫振动频率;幅频特性;共振;动力学普遍定理;动量;质心;动量定理及质心运动定理;动量及质心运动守恒;动量矩;动量矩定理;动量矩守恒;刚体定轴转动微分方程;转动惯量;回转半径;平行轴定理;功;动能;势能;动能定理及机械能守恒;达朗贝尔原理;惯性力;刚体作平动和绕定轴转动(转轴垂直于刚体的对称面)时惯性力系的简化;动静法。

5.1材料在拉伸、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低碳钢、铸铁拉伸、压缩实验的应力-应变曲线;力学性能指标。

轴力和轴力图;杆件横截面和斜截面上的应力;强度条件;虎克定律;变形计算。

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剪切面;挤压面;剪切强度;挤压强度。

扭矩和扭矩图;圆轴扭转切应力;切应力互等定理;剪切虎克定律;圆轴扭转的强度条件;扭转角计算及刚度条件。

静矩和形心;惯性矩和惯性积;平行轴公式;形心主轴及形心主惯性矩概念。

梁的内力方程;剪力图和弯矩图;分布载荷、剪力、弯矩之间的微分关系;正应力强度条件;切应力强度条件;梁的合理截面;弯曲中心概念;求梁变形的积分法、叠加法。

平面应力状态分析的解析法和应力圆法;主应力和最大切应力;广义虎克定律;四个常用的强度理论。

拉/压-弯组合、弯-扭组合情况下杆件的强度校核;斜弯曲。

压杆的临界载荷;欧拉公式;柔度;临界应力总图;压杆的稳定校核。

6.1流体的主要物性质与流体静力学

流体的压缩性与膨胀性;流体的粘性与牛顿内摩擦定律;流体静压强及其特性;重力作用下静水压强的分布规律;作用于平面的液体总压力的计算。

以流场为对象描述流动的概念;流体运动的总流分析;恒定总流连续性方程、能量方程和动量方程的运用。

6.3流动阻力和能量损失

沿程阻力损失和局部阻力损失;实际流体的两种流态——层流和紊流;圆管中层流运动;紊流运动的特征;减小阻力的措施。

6.4孔口管嘴管道流动

孔口自由出流、孔口淹没出流;管嘴出流;有压管道恒定流;管道的串联和并联。

明渠均匀水流特性;产生均匀流的条件;明渠恒定非均匀流的流动状态;明渠恒定均匀流的水平力计算。

6.6渗流、井和集水廊道土壤的渗流特性;达西定律;井和集水廊道。

6.7相似原理和量纲分析

力学相似原理;相似准数;量纲分析法。

电荷与电场;库仑定律;高斯定理;电流与磁场;安培环路定律;电磁感应定律;洛仑兹力。

电路组成;电路的基本物理过程;理想电路元件及其约束关系;电路模型;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支路电流法;等效电源定理;迭加原理;正弦交流电的时间函数描述;阻抗;正弦交流电的相量描述;复数阻抗;交流电路稳态分析的相量法;交流电路功率;功率因数;三相配电电路及用电安全;电路暂态;R-C、R-L电路暂态特性;电路频率特性;R-C、R-L电路频率特性。

理想变压器;变压器的电压变换、电流变换和阻抗变换原理;三相异步电动机接线、启动、反转及调速方法;三相异步电动机运行特性;简单继电-接触控制电路。

信号;信息;信号的分类;模拟信号与信息;模拟信号描述方法;模拟信号的频谱;模拟信号增强;模拟信号滤波;模拟信号变换;数字信号与信息;数字信号的逻辑编码与逻辑演算;数字信号的数值编码与数值运算。

晶体二极管;极型晶体三极管;共射极放大电路;输入阻抗与输出阻抗;射极跟随器与阻抗变换;运算放大器;反相运算放大电路;同相运算放大电路;基于运算放大器的比较器电路;二极管单相半波整流电路;二极管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与、或、非门的逻辑功能;简单组合逻辑电路;D触发器;JK触发器数字寄存器;脉冲计数器。

计算机系统组成;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的分类;计算机系统特点;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及控制系统;总线;数模/模数转换;计算机软件系统组成;系统软件;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定义;操作系统特征;操作系统功能;操作系统分类;支撑软件;应用软件;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

信息在计算机内的表示;二进制编码;数据单位;计算机内数值数据的表示;计算机内非数值数据的表示;信息及其主要特征。

9.3常用操作系统Windows发展;进程和处理器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输入/输出管理;设备管理;网络服务。

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网络概念;网络功能;网络组成;网络分类;局域网;广域网;因特网;网络管理;网络安全;Windows系统中的网络应用;信息安全;信息保密;工程管理基础。

10.1资金的时间价值

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利息及计算;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现金流量及现金流量图;资金等值计算的常用公式及应用;复利系数表的应用。

10.2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

项目的分类;项目计算期;财务效益与费用;营业收入;补贴收入;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流动资金;总成本费用;经营成本;项目评价涉及的税费;总投资形成的资产。

10.3资金来源与融资方案

资金筹措的主要方式;资金成本;债务偿还的主要方式。

财务评价的内容;盈利能力分析(财务净现值、财务内部收益率、项目投资回收期、总投资收益率、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偿债能力分析(利息备付率、偿债备付率、资产负债率);财务生存能力分析;财务分析报表(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利润与利润分配表、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基准收益率。

10.5经济费用效益分析

经济费用和效益;社会折现率;影子价格;影子汇率;影子工资;经济净现值;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效益费用比。

盈亏平衡分析(盈亏平衡点、盈亏平衡分析图);敏感性分析(敏感度系数、临界点、敏感性分析图)。

方案比选的类型;方案经济比选的方法(效益比选法、费用比选法、最低价格法);计算期不同的互斥方案的比选。

10.8改扩建项目经济评价特点

改扩建项目经济评价特点。

价值工程原理;实施步骤。

11.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总则;建筑许可;建筑工程发包与承包;建筑工程监理;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法律责任。

11.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总则;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

11.3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总则;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和中标;法律责任。

11.4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一般规定;合同的订立;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合同的变更和转让: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违约责任;其他规定。

11.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总则;行政许可的设定;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行政许可的实施程序;行政许可的费用。

11.6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总则;节能管理;合理使用与节约能源;节能技术进步;激励措施;法律责任。

11.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总则;环境监督管理;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法律责任。

11.8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

总则;资质资格管理;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发包与承包;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的编制与实施;监督管理。

11.9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总则;建设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勘察设计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施工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工程监理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工程质量保修。

11.10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总则;建设单位的安全责任;勘察设计工程监理及其他有关单位的安全责任;施工单位的安全责任;监督管理;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

2-1·公共基础题目数量分布

科目题目分布题目数量 科目题目分布题目数量

1.1材料科学与物质结构基础知识

1.1材料科学与物质结构基础知识

材料的组成:化学组成;矿物组成及其对材料性质的影响。

材料的微观结构及其对材料性质的影响:原子结构;离子键;金属键;共价键和范德华力;晶体与无定形体(玻璃体)。

材料的宏观结构及其对材料性质的影响。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密度;表观密度与堆积密度;孔隙与孔隙率特征;亲水性与憎水性;吸水性与吸湿性;耐水性;抗渗性;抗冻性;导热性;强度与变形性能;脆性与韧性。

1.2材料的性能和应用

无机胶凝材料气硬性胶凝材料:石膏和石灰技术性质与应用。

水硬性胶凝材料水泥的组成:水化与凝结硬化机理性能与应用。

混凝土原材料技术要求:合物的和易性及影响因素;强度性能与变形性能;耐久性;抗渗性;抗冻性;碱骨料反应;混凝土外加剂与配合比设计。

沥青及改性沥青组成性质和应用;建筑钢材组成组织与性能的关系;加工处理及其对钢材性能的影响;建筑钢材和种类与选用;木材组成性能与应用;石材和粘土组成性能与应用。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面点位的确定;测量工作基本概念。

水准测量原理;水准仪的构造使用和检验校正水准;测量方法及成果整理。

经纬仪的构造使用和检验校正;水平角观测垂直角观测。

卷尺量距;视距测量;光电测距。

2.5测量误差基本知识

测量误差分类与特性;评定精度的标准;观测值的精度;评定误差传播定律。

平面控制网的定位与定向;导线测量;交会定点高程控制测量。

地形图基本知识;地物平面图测绘;等高线地形图测绘。

地形图应用的基本知识;建筑设计中的地形图应用;城市规划中的地形图应用。

建筑工程控制测量;施工放样测量;建筑安装测量;建筑工程变形观测。

3.1我国有关基本建设建筑房地产城市规划环保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3.2工程设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与行为准则

(四)土木工程施工与管理

桩基础工程;土方工程的准备与辅助工作;机械化施工爆破工程;预制桩灌注桩施工;地基加固处理技术。

4.2钢筋混凝土工程与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制作;混凝土冬雨季施工;预应力混凝土施工。

4.3结构吊装工程与砌体工程

起重安装机械与液压提升工艺;单层与多层房屋结构吊装;砌体工程与砌块墙的施工。

施工组织设计分类;施工方案;进度计划;平面图措施。

节奏专业流水非节奏专业流水;一般的搭接施工。

双代号网络图;单代号网络图;网络计划优化。

现场施工管理的内容及组织形式;进度技术全面质量管理;竣工验收。

(五)结构力学与结构设计

5.1.1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

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律及其应用

5.1.2静定结构受力分析与特性

静定结构受力分析方法;反力;内力的计算与内力图的绘制;静定结构特性及其应用。

5.1.3静定结构位移

广义力与广义位移;虚功原理;单位荷载法;荷载下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图乘法;支座位移和温度变化引起的位移;互等定理及其应用。

5.1.4超静定结构受力分析及特性

超静定次数;力法基本体系;力法方程及其意义;等截面直杆刚度方程;位移法基本未知量;基本体系基本方程及其意义;等截面直杆的转动刚度;力矩分配系数与传递系数;单结点的力矩分配;对称性利用;超静定结构位移;超静定结构特性。

5.1.5结构动力特性与动力反应

单自由度体系;自振周期;频率;振幅与最大动内力;阻尼对振动的影响;

5.2.1钢筋混凝土结构

材料性能:钢筋混凝土。

基本设计原则:结构功能;极限状态及其设计表达式;可靠度。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受弯构件;受扭构件;受压构件;受拉构件;冲切局压;疲劳。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抗裂;裂缝;挠度。

预应力混凝土:轴拉构件;受弯构件;单层厂房:组成与布置;柱。

基础多层及高层房屋:结构体系及布置;剪力墙结构;框-剪结构和框-筒结构设计要点。

抗震设计要点:一般规定;构造要求。

钢材性能:基本性能;结构钢种类。

构件:轴心受力构件;受弯构件;拉弯和压弯构件的计算和构造。

连接:焊缝连接;普通螺栓和高强螺栓连接;构件间的连接。

材料性能:块材;砂浆;砌体。

基本设计原则:设计表达式。

混合结构房屋设计:结构布置;静力计算。

构造房屋部件:圈梁;过梁;墙梁。

挑梁抗震设计要点:一般规定;构造要求。

(六)岩体力学与土力学

6.1岩石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能及其试验方法

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能等指标及其试验方法;岩石的强度特性、变形特性、强度理论。

工程岩体分级的目的和原则;国标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9-94)简介。

6.3岩体的初始应力状态

初始应力的基本概念;量测方法简介;主要分布规律。

6.4土的组成和物理性质

土的三相组成和三相指标;土的矿物组成和颗粒级配;土的结构;粘性土的界限含水量;塑性指数;液性指数;砂土的相对密实度;土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土的工程分类。

6.5土中应力分布及计算

土的自重应力;基础底面压力;基底附加压力;土中附加应力;

6.6土的压缩性与地基沉降

压缩试验;压缩曲线;压缩系数;压缩指数;回弹指数;压缩模量;载荷试验;变形模量;高压固结试验;土的应力历史;先期固结压力;超固结比正常固结土;超固结土;欠固结土;沉降计算的弹性理论法;分层总和法;有效应力原理;一维固结理论;固结系数;固结度。

土中一点的应力状态;库仑定律;土的极限平衡条件;内摩擦角;粘聚力;直剪试验及其适用条件;三轴试验;总应力法;有效应力法

软土;黄土;膨胀土;红粘土;盐渍土;冻土;填土;可液化土

静止土压力、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Rankine土压力理论;Couloumb土压力理论

土坡滑动失稳的机理;均质土坡的稳定分析;土坡稳定分析的条分法

地基破坏的过程;地基破坏型式;临塑荷载和临界荷载;地基极限承载力;斯肯普顿公式;太沙基公式;汉森公式

7.1岩石的成因和分类

主要造岩矿物;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的成因及其分类;常见岩石的成分、结构及其他主要特征。

7.2地质构造和地史概念

褶皱形态和分类;断层形态和分类;地层的各种接触关系;大地构造概念;地史演变概况和地质年代表。

7.3地貌和第四纪地质

各种地貌形态的特征和成因;第四纪分期。

7.4岩体结构和稳定分析

岩体结构面和结构体的类型和特征;赤平极射投影等结构面的图示方法;根据结构面和临空面的关系进行稳定分析。

地震的震级、烈度、近震、远震及地震波的传播等基本概念;断裂活动和地震的关系;活动断裂的分类和识别及对工程的影响;岩石的风化;流水、海洋、湖泊、风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滑坡、崩塌、岩溶、土洞、塌陷、泥石流、活动砂丘等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发育过程和规律及其对工程的影响。

渗透定律;地下水的赋存、补给、径流、排泄规律;地下水埋藏分类;地下水对工程的各种作用和影响地下水向集水构筑物运动的计算;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和化学性质;水对建筑材料腐蚀性的判别。

7.7岩土工程勘察与原位测试技术

勘察分级;各类岩土工程勘察基本要求;勘探;取样;土工参数的统计分析;地基土的岩土工程评价;原位测试技术:载荷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旁压试验;扁铲侧胀试验。

(八)岩体工程与基础工程

8.1岩体力学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

边坡的应力分布、变形和破坏特征;影响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边坡稳定性评价的平面问题;边坡治理的工程措施。

8.2岩体力学在岩基工程中的应用

岩基的基本概念;岩基的破坏模式;基础下岩体的应力和应变;岩基浅基础、岩基深基础的承载力计算。

浅基础类型;刚性基础;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扳基础;箱形基础;基础埋置深度;基础平面尺寸确定;地基承载力确定;深宽修正;下卧层验算;地基沉降验算;减少不均匀沉降损害的措施;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共同工作的概念;浅基础的结构设计。

深基础类型;桩与桩基础的类型;单桩的荷载传递特性;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方法;群桩效应;群桩基础的承载力;群桩的沉降计算;桩基础设计。

地基处理目的;地基处理方法分类;地基处理方案选择;各种地基处理方法的加固机理、设计计算、施工方法和质量检验。

2-2·专业基础题目数量分布

科目题目分布题目数量 科目题目分布题目数量

土木工程材料1-77 结构力学结构设计22-3312

土木工程施工与管理17-215 岩体工程与基础工程51-6010

熟悉根据场地条件,各类工程特点和设计要求,合理布置勘察工作。

1.2岩土的分类和鉴定

掌握工程岩体和土的分类和鉴定,熟悉岩土各种指标的意义和应用。

1.3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

掌握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的技术要求和工作方法;掌握各类工程地质图件的编制。

了解工程地质钻探的工艺和操作技术;熟悉岩土工程勘察对钻探、井探、槽探、洞探的要求;熟悉土样分级,各级土样的用途和取样技术;熟悉各种取土器的规格、性能和适用范围;熟悉取岩石试样和水试样的技术要求;了解主要物探方法的基本原理、适用范围和成果的应用。

熟悉岩石试验和土工试验的原理、方法和指标间的关系;熟悉根据场地地基条件和工程特点,提出岩土试验和水分析的要求;熟悉岩土试验和水分析成果的应用。

掌握载荷试验、静力触探、圆锥动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现场剪切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旁压试验、扁铲侧胀试验、波速测试、岩体应力测试等的原理、方法和技术要求;熟悉以上原位测试方法的适用范围和成果的应用。

熟悉地下水的类型和运动规律;熟悉岩土渗流特性及其对工程的影响;掌握抽水试验、注水试验、压水试验的方法及其成果的应用;掌握地下水和土对建筑材料和金属腐蚀性的评价方法。

1.8特殊性岩土的勘察

熟悉软土、湿陷性土、膨胀性岩土、红粘土、填土、盐渍岩土、多年冻土、混合土、风化岩土和残积土等特殊性岩土的基本特征、勘察要求、试验方法和分析评价。

掌握岩土工程特性指标的统计和选用;熟悉各类工程场地稳定性的分析评价;熟悉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的分析评价;掌握勘察资料的整理和勘察报告的编写。

1.10现场检验与监测

了解各类工程现场检验和监测的内容、方法;掌握检验和监测的工作布置和成果分析应用。

2.1地基基础设计的荷载与设计原则

了解各类工程设计对荷载的规定及其在地基基础设计中的选用原则;熟悉地基基础设计的各种极限状态及其适用条件;掌握各种极限状态的设计方法。

2.2浅基础方案选用与比较

了解各种类型浅基础的传力特性、构造特点和适用条件;掌握浅基础方案选用和方案比较的方法。

2.3地基的评价与计算

熟悉不同类型上部结构、地质条件以及特殊性岩土对地基基础设计的要求;熟悉在地基基础设计中土的各种物理力学指标的换算与应用;熟悉地基破坏的类型及影响地基承载能力的各种因素的作用;熟悉确定地基承载力的各类方法;掌握地基承载力深宽修正与软弱下卧层强度验算的方法;了解各种建筑物对变形控制的要求;掌握地基应力计算和沉降计算方法;了解地基稳定性验算的要求。

了解各种类型浅基础的设计要求和设计步骤;熟悉基础埋置深度与基础底面积的确定原则;掌握基础底面压力分布的计算方法;了解在地基基础设计中控制基础底面压力分布的作用与意义;熟悉各种类型浅基础的构造要求、设计计算内容;掌握浅基础内力计算和钢筋配置的方法。

了解各种动力基础的设计要求;了解天然地基动力参数的取用。

2.6减小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损害的措施

了解建筑物的变形特征以及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的各种危害;了解产生不均匀沉降的原因,防止和控制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损害的建筑措施和结构措施。

2.7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共同作用的概念

了解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共同作用的概念及进行共同作用分析的意义。

3.1桩的类型、选型与布置

掌握桩的类型及各类桩的适用条件;掌握桩的设计选型应考虑的因素,能够根据具体条件进行合理选型;熟悉布桩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了解单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荷载传递机理和破坏机理;掌握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概念及如何根据静载试验结果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熟悉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常规计算式;熟悉单桩竖向承载力的静载试验法;了解静力触探法、物理指标经验法的要点;掌握嵌岩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掌握大直径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考虑尺寸效应的计算;掌握桩身承载力(桩身强度)验算要点。

3.3群桩的竖向承载力

了解竖向荷载下的群桩效应及基桩、复合基桩的概念;掌握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及地震作用效应基本组合条件下的复合基桩或基桩的竖向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掌握复合基桩和基桩竖向承载力计算;了解不考虑承台效应的条件;了解桩基软弱下卧层的验算。

3.4特殊条件下桩基的设计及其竖向承载力

了解负摩阻力发生机理与条件;了解中性点的物理意义;掌握负摩阻力和下拉荷载的计算方法;了解消减负摩阻力和避免发生负摩阻力的技术措施;了解桩基出现拔力的条件及受拔桩基承载力验算;掌握单桩及整体破坏群桩中基桩的抗拔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掌握桩基沉降变形的四个控制指标及不同建筑物的容许值;熟悉等效作用分层总和法的基本假定、计算式、荷载与土参数取值及具体运算方法。

3.6桩基水平承载力和水平位移

熟悉单桩水平静载试验方法及根据静载试验结果如何确定临界荷载和极限荷载;掌握按强度和位移控制的单桩水平承载力设计值计算方法;掌握考虑群桩效应的群桩基础中复合基桩水平承载力设计值计算方法。

能够根据布桩情况合理确定承台形式并了解各类承台的有关构造及配筋要求;熟悉承台的受弯计算、受冲切计算及受剪计算。

熟悉灌注桩、预制混凝土桩和钢桩的主要施工方法和适用条件、工艺要点及质量标准;了解各类灌注桩容易发生的质量问题及其发生原因与预防措施。

掌握各种基桩承载力及桩身完整性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与适用条件;了解基桩验收应提供的基本资料。

掌握沉井基础的应用条件及沉井施工下沉的原理与方法;熟悉沉井施工的主要工序及沉井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与处理方法。

熟悉常用地基处理方法的加固原理、适用范围、施工工艺和质量检验方法。

熟悉各类软弱地基和不良地基的加固原理,并根据工程条件,合理选用地基处理方法。

掌握各类工程地基处理设计内容及工作程序,以进行地基处理设计;熟悉复合地基加固原理;掌握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计算方法。

了解地基的防渗处理技术及其工程应用。

4.5既有工程地基加固与基础托换技术

熟悉既有工程地基加固原理和加固程序;掌握常用加固技术及应用范围;根据工程条件,提出合理的加固方案,进行加固设计;熟悉既有工程基础托换的常用方法和适用范围。

(五)土工结构、边坡与支挡结构、基坑与地下工程

熟悉路堤、堤防和土石坝的设计原则及计算方法;熟悉土工结构的防护与加固措施;了解土工结构填料的选用及填筑标准;熟悉土工结构施工质量控制及监测;熟悉特殊土质及特殊条件下土工结构的特殊要求及设计方法。

了解边坡稳定影响因素与边坡破坏的类型和特征;掌握边坡的稳定分析方法;熟悉人工边坡坡度的确定方法。

了解边坡防护的常用技术;熟悉喷锚支护、桩锚结构、钢筋混凝土格构等的设计方法和施工要点;熟悉重力式挡墙的结构形式及设计方法、施工要点;掌握地面排水工程的设计方法。

了解基坑工程设计、施工特点及选型原则;掌握常用支护结构的设计、计算方法;熟悉基坑工程的检测、监测方法;了解防止和减少基坑施工对环境影响的技术措施。

了解洞室围岩稳定的影响因素及基本理论;了解太沙基理论的分析方法;熟悉围岩分类及支护类型的设计方法;熟悉新奥法施工的原理和技术要点;了解矿山法(爆破法)、掘进机法、盾构法的特点及适用条件;熟悉土体应力、地应力、应变测试和弹性波测试方法及应用。

熟悉各类降排水措施的适用条件、布置方式,掌握其设计计算方法;熟悉各种防渗和排水技术及其适用条件;掌握各种地下水控制的施工方法;了解地下水控制对环境的影响与防治措施。

(六)特殊地质条件下的岩土工程

了解岩溶与土洞的发育条件和规律;了解岩溶的类型与形态;了解岩溶与土洞的塌陷机理;掌握岩溶地区不同勘察阶段的勘察评价方法;掌握岩溶与土洞的处理方法。

了解滑坡与崩塌的形成条件,危险性分类与评估方法;掌握滑坡与崩塌的勘察与稳定性的验算方法;掌握治理滑坡与崩塌的设计方法。

了解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和分类方法;了解泥石流的流量和流速的计算方法;掌握泥石流的勘察方法和防治泥石流的工程设计。

了解采空区的危害;了解采空区地表移动规律及特征;了解采空区地表移动和变形的预测;掌握采空区的勘察评价原则和处理措施。

6.5地面沉降与地裂缝

了解地面沉降、地裂缝的危害及形成原因;了解地面沉降的估算和预测方法;掌握地面沉降地区和地裂缝的勘察评价方法;了解防止地面沉降的主要措施。

熟悉湿陷性土的试验及评价方法;掌握对各类建筑物应采取的设计措施和地基处理的原则、方法;了解建筑施工和维护的原则。

熟悉膨胀土的特性指标、试验及评价方法;掌握膨胀土地基设计、计算原则及地基处理方法。

熟悉冻土的分类、特性指标、试验及勘察评价方法;了解冻土地区的岩土工程设计原则与处理方法。

7.1抗震设防的基本知识

了解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图》中“两图一表”的基本内容,以及该标准与各类工程抗震规范之间的关系;了解建筑抗震设防的三个水准要求;掌握《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地震分组、设计地震动参数、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特征周期的概念;熟悉土动力参数的试验方法及这些参数的主要影响因素;了解影响地震地面运动的因素;熟悉场地与地基的地震效应。

7.2地震作用与地震反应谱

了解设计地震反应谱的基本概念;掌握建筑物、桥梁工程及水工建筑物抗震规范中地震设计加速度反应谱的主要参数的确定方法及其对勘察的要求。

7.3抗震设计中的场地问题

熟悉进行建筑场地选择时各类地段的划分标准及评价准则;掌握建筑场地类别划分的方法;了解建筑场地类别划分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了解土的液化原理及危害;掌握建筑物、桥梁工程和水工建筑物有关规范中的液化判别方法;掌握地基液化指标的计算和地基液化等级的评价方法;掌握地基抗液化措施及选择依据;了解建筑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存在软弱粘性土层和湿限性黄土时,应采取的抗震措施。

7.5地基基础的抗震验算

熟悉可不进行建筑地基基础抗震承载力验算的建筑条件;掌握天然地基抗震承载力计算方法;熟悉可不进行建筑桩基抗震承载力验算的土质、荷载和建筑条件;熟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对非液化土中低承台桩基和存在液化土层时低承台桩基进行抗震验算的方法。

熟悉土石坝地基中液化土层的判别方法及可选用的抗震措施;熟悉土石坝的抗震措施;掌握用拟静力法对土石坝进行抗震稳定性计算的方法;掌握土石坝的抗震计算中,瑞典圆弧法与简化毕肖普法的应用条件和计算方法。

8.1现行建设工程项目总投资构成及其包含的内容

了解现行建设工程项目总投资的构成,进入固定资产投资各项费用和流动资产投资所包含的内容。

8.2工程建设的基本程序与岩土工程各方面技术经济分析

了解工程建设的基本程序,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概念、作用、工作程序;了解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技术经济分析的原则,岩土工程设计方案技术经济评价的原则、一般程序,岩土工程治理(施工)技术经济分析的意义、主要内容和一般程序。

8.3岩土工程概预算及收费计算原则

了解岩土工程设计概算的作用、编制依据、步骤与方法,岩土工程施工图预算的作用、编制依据与方法,岩土工程治理(施工)预算费用的编制,岩土工程施工预算与施工图预算的差异和对比分析;掌握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监测、检测、监理的收费计算原则。

8.4岩土工程招标与投标

了解现行岩土工程招标投标的主要方法,招标投标程序;掌握投标报价的依据和基本原则,编制标书的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

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的建设工程合同部分的主要内容;了解与岩土工程有关的合同种类;了解岩土工程勘察、工程物探、岩土工程设计、治理、监测(检测)合同的主要内容;了解岩土工程监理参照《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示范文本)》的相关内容。

了解岩土工程监理的基本概念及业务范围,基本特点和依据;了解岩土工程监理的对象、主要工作目标、工作方法和基本原则。

8.7有关工程勘察设计咨询业的主要行政法规

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等法规体系的主要内容;熟悉《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工程勘察资质分级标准》、《建设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办法》。

8.9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了解建设项目法人的职责,建设项目法人应具有的业务技能,总承包的组织系统,工程项目实施阶段项目管理的基本内容,项目经理部的基本构成,项目经理应具备的条件,项目经理的职责和授权,项目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应用。

8.10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的权利与义务

了解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的权利和义务;了解全国勘察设计行业从业公约和全国勘察设计行业职业道德准则。

专业案例考试,多参考各类相关规范及设计手册考察,其考试大纲暂未获得。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求收敛域为什么要小于1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