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角三角形高70cm,长175cm,求cm?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进行回顾和分析,从而做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写总结有利于我们学习和工作能力的提高,因此好好准备一份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不会千篇一律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奇+奇=偶奇×奇=奇

  奇+偶=奇奇×偶=偶

  偶+偶=偶偶×偶=偶

  3.数的整除特征:

  2末尾是0、2、4、6、8

  3各数位上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

  9各数位上数字的和是9的倍数

  11奇数位上数字的和与偶数位上数字的和,两者之差是11的倍数

  4和25末两位数是4(或25)的倍数

  8和125末三位数是8(或125)的倍数

  7、11、13末三位数与前几位数的差是7(或11或13)的倍数

  ⑤a个连续自然数中必恰有一个数能被a整除。

  一般地,如果a是整数,b是整数(b≠0),那么一定有另外两个整数q和r,0≤r

  当r=0时,我们称a能被b整除。

  当r≠0时,我们称a不能被b整除,r为a除以b的余数,q为a除以b的不完全商(亦简称为商)。用带余数除式又可以表示为a÷b=q……r,0≤r

  等差数列:在一列数中,任意相邻两个数的差是一定的,这样的一列数,就叫做等差数列。

  基本概念:首项:等差数列的第一个数,一般用a1表示;

  项数:等差数列的所有数的个数,一般用n表示;

  公差:数列中任意相邻两个数的差,一般用d表示;

  通项:表示数列中每一个数的公式,一般用an表示;

  数列的和:这一数列全部数字的和,一般用Sn表示。

  基本思路:等差数列中涉及五个量:a1,an,d,n,sn,通项公式中涉及四个量,如果己知其中三个,就可求出第四个;求和公式中涉及四个量,如果己知其中三个,就可以求这第四个。

  通项=首项+(项数一1)×公差;

  数列和=(首项+末项)×项数÷2;

  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公差=(末项-首项)÷(项数-1);

  关键问题:确定已知量和未知量,确定使用的公式

  小学奥数几何知识点整理

  鸟头定理即共角定理。

  燕尾定理即共边定理的一种。

  若两三角形有一组对应角相等或互补,则它们的面积比等于对应角两边乘积的比。

  有一条公共边的三角形叫做共边三角形。

  这几个定理大都利用了相似图形的方法,但小学阶段没有学过相似图形,而小学奥数中,常常要引入这些,实在有点难为孩子。

  为了避开相似,我们用相应的底,高的比来推出三角形面积的比。

  例如燕尾定理,一个三角形ABC中,D是BC上三等分点,靠近B点。连接AD,E是AD上一点,连接EB和EC,就能得到四个三角形。

  很显然,三角形ABD和ACD面积之比是1:2

  因为共边,所以两个对应高之比是1:2

  而四个小三角形也会存在类似关系

  三角形ABE和三角形ACE的面积比是1:2

  三角形BED和三角形CED的面积比也是1:2

  所以三角形ABE和三角形ACE的面积比等于三角形BED和三角形CED的面积比,这就是传说中的燕尾定理。

  以上是根据共边后,高之比等于三角形面积之比证明所得。

  必须要强记,只要理解,到时候如何变形,你都能会做。至于鸟头定理,也不要死记硬背,掌握原理,用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

  练习本宽13(厘米)

  铅笔长17(厘米)

  黑板长2(米)图钉长1(厘米)

  一张床长2(米)一口井深3(米)

  学校进行100(米)赛跑

  教学楼高25(米)宝宝身高80(厘米)

  跳绳长2(米)一棵树高3(米)

  一把钥匙长5(厘米)

  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

  讲台高90(厘米)

  门高2(米)教室长12(米)

  筷子长20(厘米)

  一棵小树苗高1(米)

  小朋友的头围48厘米

  爸爸的身高1米75厘米或175厘米

  小朋友的身高120厘米或1米20厘米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两位数加两位数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4、和=加数+加数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二、两位数减两位数

  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3、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加10再减,十位计算时要先减去退走的1再算。

  4、差=被减数-减数

  三、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连加、连减的笔算顺序和连加、连减的口算顺序一样,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①连加计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②连减运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减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加、减混合算式,其运算顺序、竖式写法都与连加、连减相同。

  3、加减混合运算写竖式时可以分步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减)一样,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也可以用简便的写法,列成一个竖式,先完成第一步计算,再用第一步的结果加(减)第二个数。

  四、解决问题(应用题)

  1、步骤:①先读题②列横式,写结果,千万别忘记写单位(单位为:多少或者几后面的那个字或词)③作答。

  2、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用减法计算。用“比”字两边的较大数减去较小数。

  3、比一个数多几、少几,求这个数的问题。先通过关键句分析,“比”字前面是大数还是小数,“比”字后面是大数还是小数,问题里面要求大数还是小数,求大数用加法,求小数用减法。

  4、关于提问题的题目,可以这样提问:

  ①…….和……一共…….?

  ②……比……..多多少/几……?

  ③……比……..少多少/几……?

  第三单元元角的初步认识

  (1)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2)画角的方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线。

  (3)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2、直角的初步认识

  (1)直角的判断方法: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顶点对顶点,一边对一边,再看另一条边是否重合)。

  (2)画直角的方法:①先画一个顶点,再从这个点出发画一条直线②用三角尺上的直角顶点对齐这个点,一条直角边对齐这条线③再从这点出发沿着三角尺上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线④最后标出直角标志。

  (3)比直角小的是锐角,比直角大的是钝角:锐角

  (4)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

  (5)每个三角尺上都有1个直角,两个锐角。红领巾上有3个角,其中一个是钝角,两个是锐角。一个长方形中和正方形中都是有4个直角。

  (一)本单元知识网络:

  (二)各课知识点:

  可爱的校园(数数)

  1、按一定顺序手口一致地数出每种物体的个数。

  2、能用1-10各数正确地表述物体的数量。

  快乐的家园(10以内数的认识)

  1、能形象理解数“1”既可以表示单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个集合。

  2、在数数过程中认识1-10数的符号表示方法。

  3、理解1~10各数除了表示几个,还可以表示第几个,从而认识基数与序数的联系与区别:基数表示数量的多少,序数表示数量的顺序。

  玩具(1~5的认识与书写)

  1、能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

  2、会正确书写1-5的数字。

  小猫钓鱼(0的认识)

  1、认识“0”的产生,理解“0”的含义,0即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和分界点。

  2、学会读、写“0”。

  文具(6~10的认识与书写)

  1、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10的物体的个数。

  2、会读写6―10的数字。

  小学数学知识点全总结之一:运算定律

  乘法交换律 a×b=b×a

  ■积的变化规律:在乘法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推广:一个因数扩大A倍,另一个因数扩大B倍,积扩大AB倍.

  一个因数缩小A倍,另一个因数缩小B倍,积缩小AB倍.

  ■商不变规律:在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推广:被除数扩大(或缩小)A倍,除数不变,商也扩大(或缩小)A倍.

  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A倍,商反而缩小(或扩大)A倍.

  ■利用积的变化规律和商不变规律性质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但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要注意余数.

  如:= 可以把被除数、除数同时缩小100倍来除,即85÷2= ,商不变,但此时的余数1是被缩小100被后的,所以还原成原来的余数应该是100.

  小学数学知识点全总结之二:简易方程

  用字母表示数是代数的基本特点.既简单明了,又能表达数量关系的一般规律.

  ■用字母表示数的注意事项

  1、数字与字母、字母和字母相乘时,乘号可以简写成““或省略不写.数与数相乘,乘号不能省略.

  2、当1和任何字母相乘时,“ 1” 省略不写.

  3、数字和字母相乘时,将数字写在字母前面.

  ■含有字母的式子及求值

  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或利用公式求值,应注意书写格式

  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等式.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含有未知数;二是等式.所以,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解方程.

  ■在列方程解文字题时,如果题中要求的未知数已经用字母表示,解答时就不需要写设,否则首先演将所求的未知数设为x.

  1、直接运用四则运算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去解.如x-8=12

  加数+加数=和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被乘数×乘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除数×商

  2、先把含有未知数x的项看作一个数,然后再解.如3x+20=41

  先把3x看作一个数,然后再解.

  3、按四则运算顺序先计算,使方程变形,然后再解.如2.5×4-x=4.2,

  要先求出2.5×4的积,使方程变形为10-x=4.2,然后再解.

  4、利用运算定律或性质,使方程变形,然后再解.如:2.2x+7.8x=20

  先利用运算定律或性质使方程变形为(2.2+7.8)x=20,然后计算括号里面使方程变形为10x=20,最后再解.

  小学数学知识点全总结之三:比和比例

  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例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方法通常叫“按比例分配”.

  按比例分配的有关习题,在解答时,要善于找准分配的总量和分配的比,然后把分配的比转化成分数或份数来进行解答

  ■正、反比例应用题的解题策略

  1、审题,找出题中相关联的两个量

  2、分析,判断题中相关联的两个量是成正比例关系还是成反比例关系.

  3、设未知数,列比例式

  1、圆是平面内封闭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2、圆的特征:外形美观,易滚动。

  3、圆心O:圆中心的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圆多次对折之后,折痕的相交于圆的中心即圆心。圆心确定圆的位置。

  半径r: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且所有的半径都相等。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直径d:通过圆心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且所有的直径都相等。直径是圆内最长的线段。

  同圆或等圆内直径是半径的2倍:d=2r或r=d÷2

  4、等圆:半径相等的圆叫做同心圆,等圆通过平移可以完全重合。同心圆:圆心重合、半径不等的两个圆叫做同心圆。

  5、圆是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有一条对称轴的图形:半圆、扇形、等腰梯形、等腰三角形、角。

  有二条对称轴的图形:长方形

  有三条对称轴的图形:等边三角形

  有四条对称轴的图形:正方形

  有无条对称轴的图形:圆,圆环

  (1)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圆的半径。(2)画圆步骤:定半径、定圆心、旋转一周。

  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周长用字母C表示。

  1、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

  2、圆周率: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

  即:圆周率π=周长÷直径≈3.14

  所以,圆的周长(c)=直径(d)×圆周率(π)―周长公式:c=πd,c=2πr

  圆周率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3.14是近似值。

  3、周长的变化的规律:半径扩大多少倍直径也扩大多少倍,周长扩大的倍数与半径、直径扩大的倍数相同。

  4、半圆周长=圆周长一半+直径=πr+d

  1、圆面积公式的推导

  如图把一个圆沿直径等分成若干份,剪开拼成长方形,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像越接近长方形。

  圆的半径=长方形的宽

  圆的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长

  长方形面积=长×宽

  所以:圆的面积=圆的周长的一半(πr)×圆的半径(r)

  2、几种图形,在面积相等的情况下,圆的周长最短,而长方形的周长最长;反之,在周长相等的情况下,圆的面积则,而长方形的面积则最小。

  周长相同时,圆面积,利用这一特点,篮子、盘子做成圆形。

  3、圆面积的变化的规律:半径扩大多少倍,直径、周长也同时扩大多少倍,圆面积扩大的倍数是半径、直径扩大的倍数的平方倍。

  4、环形面积=大圆

}

四年级暑假作业数学答案

四年级暑假作业数学答案1

  一,1,4,亿;2,,二十三亿零七百二十六万;

四年级暑假作业数学答案2

  3、每公顷需要4÷5=0.8小时;每小时耕5÷4=1.25公顷

  11、连环画看做1份,故事书是2份还多5本,两种书一共的245本就是3份还多5本,所以245-5=240,连环画240÷3=80本,故事书80×2+5=165本

  18、第六天白天一下就爬了110米,就没有滑下来;前五天每天爬110-40=70米,所以70×5+110=460米

  20、如果被除数968加上35就刚好被这个数整除,商就是17,所以这个数(968+35)÷17 二、计算

  (5)三个数一组,每组分别是0、3、6、9…27,和一共是135

  21、运用倒推还原(8.6-1.7×3)÷5,当然也可以设这个数为X,列方程解答。

  22、129减去余数3,再减去商3得123,就是被除数和除数的和,被除数是除数的3倍多3,所以123-3=120就是除数的4倍,120除以4就是除数等于30,所以被除数是93.

  25、先算油的重量:(86-53)×2=66千克。所以桶重20千克

  26、6位一循环,20xx÷6=334……3,第三个是5

  31、苹果每千克(3.2+1.4)÷2=2.3元,一共带了2.3×3+1.4=8.3元 13、考虑除数应该比余数大,24-3=21,所以除数可以为7和21,商就有两个答案

  32、相加就是这个数的2倍,相减是0,相除是1,所以101-1=100就是这个数的2倍,这个数是50

  33、甲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是扩大10倍,才等于乙数一半,所以乙数就是加数的20倍,63÷(20+1)=3,所以甲数是3

  34、距离中点150米相遇,就说明走得快的甲比比走得慢的乙就多走了两个150米,就是多300米,甲的速度是乙的1.4倍,那么他走得路程也是乙的1.4倍,接着就是差倍问题了,300÷(1。4-1)=750米,(750+150)×2=1800米 17、5×5×4×3=300

  35、12.21,如果这个题没做对,该好好修理一下。

  36、第一把钥匙去开,运气太差了,连试4次都不行,就一定是最后一把锁的钥匙了。第二把运气差就要试3次,以此类推,所以4+3+2+1=10次 20、0-99有20个2,100-199有20个2,200-300有120个2,共160个2

  37、长和宽相差2,周长20除以2就是长和宽的和,和差问题,长:(10+2)÷2=6,宽就为4

  38、有点难,要做辅助线,要补成一个大长方形ABCD,答案就等于15乘8 计算

四年级暑假作业数学答案3

  暑假的来临,生机勃勃的气息让同学们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整理编辑了四年级数学暑假作业答案。

  五.1 3 6 边的条数不一定等于角的个数

  3时-直角 4时-钝角

  2.(顺时针方向转)东北 东 东南 南 西南 西 西北 90 45

  三.④ ⑥ ② ④ ② ⑤

  三.○☆☆☆○○○

  三.略 学习要好好努力了

四年级暑假作业数学答案4

  2、一个数由4个十,6个十分之一和7个千分之一组成,这个数是()。

  4、20xx年我国小学生人,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保留两位小数)是()亿人。

  5、把一根木头锯成三段要用6分钟,如果锯成5段要用()分钟。

  1、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5.40和5.4的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也相同。()

  4、用一个放大1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70°的角,看到的角是700°。()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验算:验算:验算:

  2、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在格子里画一个锐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并分别画出它们的一条高。

  2、填一填,画一画。

  3、画一个边长4cm的正三角形,并作出它的一条高。

  1、修一条长9.7千米的公路。第一天修了1.35千米,第二天比第一天多修0.2千米。还剩下多少千米的公路未修?

  2、水果店购回苹果150千克,购回梨比苹果的.4倍还多30千克,购回梨、苹果一共多少千克?

  3、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积3.61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多多少亿平方千米?

四年级暑假作业数学答案5

  一、填空。(17分每空1分)

  1、6.976保留两位小数是(),精确到十分位是()。

  2、有一个数千位上和百位上是6,其余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读作(),它的计数单位是()。

  5、5厘米=()米(用小数表示)

  6、一个数的近似值是9万,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7、一根木料,每锯断一次要2分钟,把这根木料锯成5段要()分钟。

  8、甲数是356,比乙数多48,甲、乙两数的和是()。

  9、0.056扩大到它的()倍是56。

  11、把2.5的小数点向()移动两位是0.025。

  一、直接写出各题得数.

  2.一百零四亿零三十万写作( ),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是(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它的近似数是( ).

  3.用字母式子表示乘法分配律是( ).

  8.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商×除数=( ).

  9.已知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800,则被减数是( ).

  10.甲、乙两个数的平均数与丙数的积是270.已知甲数是30,丙数是6,乙数是( ).

  二、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12分每题2分)

  1、把小数点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倍。()

  5、0.8与0.80大小相等,而且计数单位也相同。()

  6、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8分每题2分)

  A、交换律B、结合律C、交换律和结合律D、分配律

  A、一样多B、多1C、少1D、多2

  3、把0.85的小数去掉,它()

  A、大小不变B、扩大10倍C、扩大100倍D缩小100倍

  4、小刚在读一个小数时,把小数点丢了,结果读成三万二千零一。原来的小数只读一个零,原来的小数是()。

  四、计算我能行。(26分)

  1、直接写出得数(8分)

  2、用简便方法计算。(12分)

  3、用递等式计算。(6分)

  五、小小向导我来当。(8分每空0.5分)

  (1)小兵家去学校的路线是向()偏()、()方向。距离是()米到邮局,再从邮局向()的方向走()米到超市,再从超市向()偏()、()的方向距离是()米就到学校。

  (2)小红去学校的路线是向()方向走()米到医院,再从医院向()偏()、()的方向距离是()米就到了学校。

  六、应用题。(29分)

  1、一个玩具厂5天生产150辆玩具车,照这样计算,今年二月能生产多少辆玩具车?(3分)

  2、新世纪游乐园开张后,第一天上午卖出287张门票,比下午少卖出28张,第二天卖出744张,第一天比第二天少卖出多少张门票?(4分)

  3、小华家的书架上层有120本书,下层有72本书,从上层取出多少本书放入下层后,两层的书本数相同了?(4分)

  4、明明上星期坚持做奥赛题,前3天每天做6道,后4天一共做31道题,这个星期明明平均每天做多少道题?(4分)

  5、小华家住六楼,他从一楼走到3楼,用了28秒,他以这样的速度回到家,他上楼一共用了多少时间?(4分)

  ③、4.05吨3小时36分④、乘法结合律⑤、0.05⑥、⑦、8⑧、664⑨、1000⑩、1(11)、左

  二、①、×②、√③、×④、√⑤、×⑥、×

  三、①、C ②、D ③、C④、D

四年级暑假作业数学答案6

四年级暑假作业数学答案7

  1、P3 近似数一般写成用千、万、百万、千万、亿为单位的数

  2、P5 一格自然数的近似数是5亿,这个数最大可能是 ,最小可能是

  3、P9 麦子放到第 28格,这一格已经超过1亿粒;第64格大约要放亿粒

  4、P11 判断,3和4是错的,其余都对。

  6、P19,画一画,注意画垂线,标上直角符号

  7、P20认一认,梯形有5和6,轴对称图形是1、3、4、5

  收款收据:大写:叁仟八佰陆拾伍元零角零分

  15、P53 十四世纪,中国人

  19、P60 2填表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20、P61 想一想填一填 (3) 明明骑自行车一共用了2.5小时,平均每小时行12千米。

  (1)×(水能溶解一些固体,也能溶解气体和液体。)

  (2)×(冰糖放入水中溶解后,冰糖仍存在。)

  (3)×(在热的菜汤中放入一些猪油,猪油分解成更小的。)

  (4)×(当水分蒸发后,溶解于水的物质仍存在。)

  (5)×(不能溶解于水的物质,放入水中不一定都会沉到水底。比如:菜油。)

  (8)× (声音是能在水中传播的。)

  (9)× (声音可以朝着四面八方传播。)

  (10)√ (没有空气传播)

  2.不能溶解的物质是:面粉、油菜、土块

  提示:做小实验时尽量多放点食盐,选择的瓶子也尽量小瓶口,这样观察结果会明显些。

  结果说明:食盐量多,瓶口小,则水面上升明显些;食盐量少,瓶口大,则水面上升不明显,但原理上也是增加的,水面也是会上升的。

  4.小资料的内容,希望好好读读,联系实际说说记记。

  说明第(3)题:(注意区别)

  把两节电池串联起来,能使小灯泡发光更亮。

  把两个灯泡串联起来,能使小灯泡发光更暗。

  (1)自制吹管乐器原理说明

  试管:水位低,试管震动快,发出声音高。反之,水位高,试管震动慢,发出声音低。(图上所示应该是音高 音低)

  吸管:空气柱短,振动快,发出声音高;空气柱长,振动慢,发出声音低。(图上所示应该是音高音低)

  盐水升温灯泡变亮,盐水降温灯泡变暗。原因是盐水升温加快分子活动,水中电解质增多,加大了水的导电性能。

四年级暑假作业数学答案8

  1、我们把每小时(每分、每天等)完成的工作量叫做()。

  3、工厂一天组装20台机器,34天组装680台。

  表示工作量的数是(),20台表示(),34天表示()。

  4、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圆括号,又有方括号,要先算()里的,再算()里的。

  5、把“45-15=×10=60”合并成综合算式: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入()。4%

  1.与36×25结果相等的算式是()

  A、加→减→乘→除B、加→乘→减→除

  C、乘→加→减→除D、乘→除→加→减

  四.根据树状算图列出综合算式并解答。5%

  五、用下列各组中的四张牌算“24”,你行吗?请列出综合算式并计算。10%

  4、3、6、8                  10、4、2、8

  六.应用题。30%

  1、玩具厂生产一种玩具,原计划每天生产60个,4天做完,实际3天就完成了任务。实际每天多做几个玩具?

  2、一辆卡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驶50千米,12小时后到达两地中点,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

  3、学校买来180米长的绳子,先剪下10米做了5根跳绳,剩下的绳子可以做这样的跳绳多少根?

  4、小巧、小胖和小亚一起去游泳池游泳。小胖游了400米,比小巧多游100米,小亚游的距离正好是小巧的2倍。小亚游了多少米?

  5、商店运来600千克桔子,比香蕉多3箱,已知每箱桔子20千克,每箱香蕉重26千克,运来的香蕉一共有多少千克?

  6、学校买来20xx千克煤,用了4天,还剩1400千克,平均每天用煤多少千克?

  7、有一个长方形的操场,长60米,比宽长20米,求操场的面积。如果沿着四周跑一圈,是多少米?

  8、游泳池的地面长4米,宽2米,如果用边长为2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铺地,需多少块?

  1、我们把每小时(每分、每天等)完成的工作量叫做(工作效率)。

  2、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

  3、工厂一天组装20台机器,34天组装680台。

  表示工作量的数是(680),20台表示(工作效率),34天表示(工作时间)。

  4、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圆括号,又有方括号,要先算(圆括号)里的,再算(方括号)里的。

  5、把“45-15=×10=60”合并成综合算式:

  207减87除以29的商,再乘65,积是多少?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入()。4%

  1.与36×25结果相等的算式是(D)

  A、加→减→乘→除B、加→乘→减→除

  C、乘→加→减→除D、乘→除→加→减

  四.根据树状算图列出综合算式并解答。5%

  五、用下列各组中的四张牌算“24”,你行吗?请列出综合算式并计算。10%

  六.应用题。30%

  1、玩具厂生产一种玩具,原计划每天生产60个,4天做完,实际3天就完成了任务。实际每天多做几个玩具?

  2、一辆卡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驶50千米,12小时后到达两地中点,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

  3、学校买来180米长的绳子,先剪下10米做了5根跳绳,剩下的绳子可以做这样的跳绳多少根?

  4、小巧、小胖和小亚一起去游泳池游泳。小胖游了400米,比小巧多游100米,小亚游的距离正好是小巧的2倍。小亚游了多少米?

  5、商店运来600千克桔子,比香蕉多3箱,已知每箱桔子20千克,每箱香蕉重26千克,运来的香蕉一共有多少千克?

  6、学校买来20xx千克煤,用了4天,还剩1400千克,平均每天用煤多少千克?

  7、有一个长方形的操场,长60米,比宽长20米,求操场的面积。如果沿着四周跑一圈,是多少米?

  8、游泳池的地面长4米,宽2米,如果用边长为2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铺地,需多少块?

四年级暑假作业数学答案9

  一、计算题(能简便的要简便)

  1、25除175的商加上17与13的积,和是多少?

  2、从4000除以25的商里减去13与12的积, 差是多少?

  4、一个数的8倍减去480,得16,这个数是几?

  1、服装厂计划6天生产720套服装,实际提前1天完成生产任务,实际每天生产多少套?

  2、有苹果8000千克,原来计划每箱装16千克,实际每箱改装20千克,可以比原来少用箱子多少个?

  3、一架飞机的飞行速度每小时840千米,比火车速度的10倍还多40千米,火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4、食堂运来一批煤,原计划每天烧60千克,可以烧12天;由于改进了烧煤的装置, 结果每天少烧15千克,这批煤可以烧多少天?

  5、电讯工人装一批电杆,每天装12根,30天可以完成,如果每天装15根,只要几天就能装完?提前了几天?

  6、王师傅一月份共生产840个零件, 二月份 比一月份的2倍少生产120个, 二月份生产零件多少个?

  7、卫生间的地面长4米,宽1米,如果用边长为2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铺地,需要多少块?

  一、计算题(能简便的要简便)

  1、25除175的商加上17与13的积,和是多少?

  2、从4000除以25的商里减去13与12的积, 差是多少?

  4、一个数的8倍减去480,得16,这个数是几?

  1、服装厂计划6天生产720套服装,实际提前1天完成生产任务,实际每天生产多少套?

  2、有苹果8000千克,原来计划每箱装16千克,实际每箱改装20千克,可以比原来少用箱子多少个?

  3、一架飞机的飞行速度每小时840千米,比火车速度的10倍还多40千米,火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4、食堂运来一批煤,原计划每天烧60千克,可以烧12天;由于改进了烧煤的装置, 结果每天少烧15千克,这批煤可以烧多少天?

  5、电讯工人装一批电杆,每天装12根,30天可以完成,如果每天装15根,只要几天就能装完?提前了几天?

  6、王师傅一月份共生产840个零件, 二月份 比一月份的2倍少生产120个, 二月份生产零件多少个?

  7、卫生间的地面长4米,宽1米,如果用边长为2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铺地,需要多少块?

  4平方米=400平方分米

【四年级暑假作业数学答案】相关文章: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70厘米的三角形斜边等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