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应该履行哪些义务

第一单元 权利义务伴我行

第1课 国家的主人 广泛的权利

一.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1)我国的国家性质: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我国现阶段人民的范围:

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3)公民的概念、我国公民的含义:

公民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我国公民是指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 (4)公民和人民的区别:

第一: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第二:公民比人民范围大,公民包括全体社会成员,人民不包括全体社会成员,依法被剥削政治权利的人不属于人民。公民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5)公民的权利和基本权利的含义:

公民的权利指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这种权益受国家保护,有物质保障。

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权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 (6)我国的权利保障体系:我国通过建立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核心——宪法

立法保障:将公民权利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运用国家强制力加以维护。 司法保障:通过法律制裁各种侵权行为,保障公民的权利。

二、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公民权利的广泛性)

1、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内容:

(五)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取得赔偿权

(八)妇女的权利,婚姻、家庭、儿童和老人受国家保护

(九)华侨、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2、公民应该如何正确行使权利:

(1)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

(2)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3)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4)公民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第二课 我们应尽的义务

(1)法定义务:法定义务是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

(2) 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与启示: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具体表现在:第

一、我国公民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第

二、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例如:纳税。第

三、劳动权和受教育权既是权利又是义务,本身就是一致的。

(3)公民的基本义务的含义与内容: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义务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具体包括: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保守国家的秘密,爱护公共财物,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等等。

(1)道德义务的涵义与意义:道德义务,是指社会成员依据社会道德规范,自觉自愿地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责任。意义:广大社会成员自觉自愿地履行道德义务,既利于形成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又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

(2)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1、如何忠实履行义务:(1)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2)法律要求我们做的,我们必须去做;(3)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2、我国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我国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凡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行为,有许多法律上的义务,同时就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我们积极实施法律所提倡和鼓励的行为,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第二单元 我们的人身权利 第三课 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

1、生命健康权是首要的人格权

(1)人格权的内容:人格权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做人的基本权利。包括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身份权是人们基于特定的身份而享有的人身权,包括亲权,配偶权,监护权等

(2)生命健康权的地位

在公民的人格权中,生命健康权居于首要地位。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不容他人侵犯。(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

(3)人格权还包括人身自由权

人身自由是一项重要的人身权利。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公民的人身和意志完全由自己支配。人身自由权是我们参加各种活动,充分享受其他各种权利的基本保障。类似非法搜身、非法紧闭、非法拘禁等剥夺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都为法律所禁止。

2、法律捍卫我们的生命健康权

(1)未成年人的生命和健康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比如法律禁止用工单位非法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等。 (2)当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受到非法侵害时,受害人有权请求国家保护。任何非法侵害他人生命和健康的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我国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和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都是对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加以保护。

二、同样的权利 同样的爱护

1、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方式;表现)

(1) 我们有权珍爱生命,维护健康,积极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使自己拥有强健的体魄和焕发向上的精神;

(2) 有权在患病时及时医治,恢复健康,增强体质;

(3) 当自身生命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时,有权依法自卫和请求法律保护。

2、注意自身生命安全和健康是一种对自己、家人、社会责任的表现

因为人具有社会性,生命一旦诞生就具有社会责任。一个人如果因为困难、挫折、失意而自杀,必然会给亲朋好友带来无尽的哀伤、较大的财产损失,还会引发老者无人赡养、幼者无人抚育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若公民损害自己的身体,如乞丐为博取他人同情而自残,必然造成更大的社会负担。因此,轻生或自残等行为都与社会道义相悖,与法不合。

3、关爱他人的生命与健康

(1) 我们在享有生命健康权的同时,负有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的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

(2) 任何人都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生命,即使大义灭亲也不允许,因为这是侵害生命权的行为,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任何人不得故意或者过失造成他人受伤、生病,因为这些是侵害健康权的行为。

第四课 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

一、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

(1) 我们每个人都有人格和尊严。现代社会,法律赋予每个公民人格尊严权。这一权利表现为自尊与他尊两个方面。.

(2)人格尊严权是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集中体现为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人格尊严不可侮,侮辱者必将受到社会道义的谴责,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人格尊严权是精神性的人格权。

2.维护名誉是我们的权利

(1)人的名誉是对特定人的品德、才干、信誉等方面的客观的社会评价。每个人一生都处在这种评价中,名誉集中体现了人格尊严。-

(2)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看重名誉的民族,崇尚“士可杀而不可辱”,以自己的主观努力追求一个好名声,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要继承这一传统,做受人尊重和赞誉的人。

(3)良好名誉首先取决于个人的良好表现。人的名誉权受到侵害危害性:侵害名誉的行为不仅践踏了他人的人格尊严,而且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破坏社会道德、危害社会秩序。因此,各国法律毫无例外地赋予公民保护自己名誉的权利。

(4)我国法律明文规定公民享有名誉权。所谓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它为人们自尊、自爱的安全利益提供法律保障。名誉权主要表现为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 可查阅一下我国宪法、民法通则、治安管理处罚法等关于公民名誉权的若干规定。

(5)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名誉权不受侵害,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侮辱或诽谤他人。侵权者轻则受到舆论的谴责,严重的要承担法律责任

二、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

(1)肖像是以容貌为中心的人体形象的再现。肖像是肖像人的人格标志。

肖像再现了个人的基本特征,是每个人人体容貌的有形识别标志,所以,肖像与特定人的人格不可分离。

(2)为了保护公民的肖像不被丑化或非法利用,法律确认公民的肖像权。公民依法享有对自己肖像的支配权,包括肖像制作权、使用权和获酬权。未成年人在使用自己肖像和获取报酬方面须由监护人代理或同意。

(3)公民的肖像权不容侵害,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恶意毁损、站污、丑化公民的肖像,或利用公民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也属于侵害肖像权的行为。

未经本人同意,不是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或者经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只要是符合相关法律规定,都不是侵犯肖像权的行为。

(4)当肖像权受到侵害时,我们要拿起法律武器,追究侵权人的责任,必要时可提起诉讼以讨还公道。

(l)姓名作为将人区别开来的文字符号,包括正式姓名、笔名、艺名等,是每个人人格的基本标志。法律赋予公民姓名权。

(2)姓名权是公民依法享有决定、使用、变更姓名,并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的姓名权由其监护人代为行使。

(3)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得干涉他人行使姓名权。既不要干涉他人决定姓名、使用自己的姓名,也不要干涉他人改变自己的名字。否则,就侵害了公民的姓名权。

(4)侵犯他人姓名权的表现:盗用,冒用他人姓名(具体表现)盗用他人姓名是指未经他人同意或授权,擅自以他人的名义实施某种活动,以抬高自己的身价或谋取不正当的利益。冒用他人进行活动,以达到某种目的。盗用,冒用都得承担法律责任,可以诉讼方式维护自己的姓名权。 第五课 隐私受保护

(1)隐私的含义:人生在世,总有一些不愿为人所知、侵扰的秘密;总有许多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这些都属于隐私。

(2)隐私的具体内容:私人信息,如家庭住址、身体缺陷、婚恋情况、家庭关系、财产状况等;个人私事,如日常生活、社会交往等;私人领域,如住宅、个人行李、书包等。

(3)保护隐私的意义:每个人都渴望在社会中保留一块只属于自己的空间,这样才能自由地放松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从而获得内心世界的安全感和私人生活的安宁,体会到做人的尊严。

2.让自己心灵有个家的权利 (1)什么是隐私权

隐私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并排除他人干涉的一种人格权。

(2)隐私权的内容:隐私权的内容是与公共利益、社会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个人生活安宁权; 个人信息和生活情报的控制、保密权;个人通讯秘密权; 个人对其隐私的利用权。

(3)保护隐私权的意义

隐私权赋予公民对其个人秘密的自由决定权,它划定了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界限,维护了个人的人格独立和人格自由。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的安定。

隐私权的真谛是私生活的自由与安宁,保护正常生活不受干扰,内心世界不被侵扰。

公民的住宅属于公民个人的生活领域,未经本人允许,任何人不得擅自侵入或非法监听,监视,执法人员不得无视法定程序非法搜查。 二. 尊重和维护隐私权

1. 尊重隐私是道德的期盼

(1)如何尊重他人隐私

1.尊重他人隐私,就要树立隐私意识。

2.尊重他人隐私,需要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 3.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彼此的隐私 2. 依法维护隐私权

(1)侵害隐私权的表现

侵扰他人私生活、公开他人隐私的表现

监视、窥视他人私生活,以偷看日记、私拆信件等手段千方百计刺探他人的秘密,道听途说传播他人的隐私,非法利用他人的个人信息等。

(2)法律保护隐私权的方式

当隐私权受到侵害时,应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采用自行与侵权人协商、请求司法保护等方式,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若因此造成较大的精神痛苦,还有权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3)青少年要增强自我保护隐私的意识。尊重他人隐私的同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上网时要掌握网上安全运行的知识,以避免个人隐私在网络中被浏览. 能够自觉地尊重和维护隐私及隐私权,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1、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是领导的,以为基础的的社会

主义国家。在我国,国家的权力属于

2、宪法规定的权利是公民的。

6、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最重要、最有效的保障是————(家庭、学校、社会、他人、法

7、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涵盖家庭、学校、社

会等诸多方面,说明了。

8、权利和义务的关系:①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②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

有。③我们每个人既是的主体,又是的主体。因此我们应该正

9、如何正确行使权利?

10、公民如何履行义务?①③

11、广义的义务,既包括民的义务;道德义务是公民依据社会道德规范履行的。

12、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13、我国法律和道德的关系:①都是③有许多法律上的义务,同时就是④社会主

义道德着我国法律的不足,法律的贯彻实施。

14、实施法律所提倡和鼓励的行为,有利于

15、在我国现阶段,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包括 ()

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 ②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③全体社会主义公民 ④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6.下列不属于我国公民的是 ()

A、我国14岁的未成年人 B、美籍华人 C、有我国国籍的外国人 D、住在外国的中国人

小丽的父母嫌她是个女孩,出生后就将她遗弃。一位好心的老奶奶把她抱回家抚养,生

活很辛苦。小丽6岁时,因没有正式户口不能就近报名入学。据此回答以下两题

17.小丽理应享有却未能实现的权利是 ()

(1)抚养权 (2)姓名权 (3)受教育权 (4)平等权 (5)社会经济权

A(1)(2)(3) B(1)(3)(5) C(1)(3)(4) D(2)(4)(5)

18. 有的同学认为,违法是要受法律制裁的,所以我们不去干违法的事,至于是否遵守道德,

则是无关紧要的事情。下列对这种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

A 他的看法是正确的,法律禁止的事情坚决不做 B 他没有认识到遵守道德也是我们应尽的

义务 C 他认识到法定义务比道德义务更重要,是正确的 D 他维护了法律的尊严,是守法的

19、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证书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中华人

20.下列行为属于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是()

①小东拒绝父亲让他辍学卖菜的要求,坚持回校学习 ②小明打电话到有关部门举报附近有

一家黑网吧 ③受到同学欺负的小文找自己的哥哥教训那个同学 ④小梅的爸爸没有足额交

齐税款,她视而不见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第八单元 权利义务伴我行

了解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主要特征,理解宪法的含义、掌握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具体内容。

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具有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帮助学生初步树立权利意识,使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能够正确行使法律权利,认真对待法律义务,培养法制观念,将自己的一切行为都纳入到法制轨道中,严格依法办事,自觉与破坏法制、侵害他人权利的行为作斗争。

1、教学重点: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权,遵守宪法和法律。

2、教学难点: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

本单元着重要求学生掌握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遵守宪法和法律,帮助学生树立起基本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以及宪法至上的观念。

教材中的内容,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已有了初步了解,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各种图表,问题设计、知识链接、阅读材料等教学内容和手段,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让学生轻松尝到知识。

法律是由国家专门机关制定或认可的,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并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调整行为关系的规范。

2、法律的特征 (1)国家制定可认可 (2)强制性 (3)普遍约束力

3、权利与义务 (1)法律权利

是指依法享有的权利 (2)法律义务

是指依法必须承担履行的义务

权利义务伴我行 第一课

知识目标: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和公民的区别;公民基本权利的含义;我国的权利保障体制;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

能力目标:正确认识自己主人翁地位的能力;分辨公民和人民的能力;认清公民可以享有的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的能力;提高正确行使权利的能力;自觉遵纪守法,学会寻求法律保护。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和我们是中国公民的自豪感。在行使权利时,不能我行我素,要重视他人的权利,要维护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要遵循法定程序和法律规定。 2.重点和难点

国家的性质;人民和公民的区别

3.教学方法:情感激励法;讨论法;小品表演法; 4授课过程 导入新课:

学生有受教育的权利,它可以得到国家社会的帮助;而民工他有劳动义务,也有获得报酬的权利等等。我们未成年人的权利问题已是当代一个世界性问题。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青少年作为中国公民,享有广泛而真实的权利。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第一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第一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的知识。

新授:板书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 第一框

(一)大家了解我们的国家吗?我们先来谈谈我们的国徽。

1、大家看见哪些地方悬挂国徽的?

2、所有的公共和私人场合都能悬挂吗?为什么?(国家的象征和标志)

3、请大家观察国徽的图案是怎样的?你知道每个图案和整个图案体现了什么吗?( 请同学准备一个一元的硬币)

1、国徽的图案正是体现了我们国家的性质,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谁是我们国家的主人?(人民)

3、人民包括哪些人?P4

4、哪些人不属于人民的范畴?(少数敌对分子)

说明:人民当家的地位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真正实现。

二、法律确认、保障权利

(一)大家属于人民吗?你们觉得自己是国家的主人吗?在我国,作为人民,宪法赋予了人民管理国家的权力。作为国家的公民,宪法和法律赋予了公民各项权利。

1、阅读P5材料,举一些选举人大代表的例子。提问:上述情景表明了什么?(我国人民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力,其具体途径是人民选举自己的代表即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代会,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2、公民权利的含义(举例:受教育的权利、人身自由权利、隐私权、名誉权)

3、什么是公民基本权利?(举例: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

(1)人民和公民是一回事吗?是不是年满18周岁才成为公民?(人民--政治概念,与其相对应是敌人;公民--法律概念,与国籍密不可分;公民的范围大于人民;)

(2)在押犯人是不是公民?他们是否享有公民权利?(是,比如同样享有隐私权但不享有全部权利如选举权、被选举权,不能履行服兵役义务)

(二)我国的权利保障体制

(1)阅读案例(小品表演)

(2)小寒的哪些权利受到了侵害?(抚养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

(3)小寒作为公民理应享有各项权利,可她的权利为什么未能实现?(没有得到家庭的保障)

小结:我们享有的权利,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以及他人来保障。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是法律保障。

我国通过建立以宪法为核心(母法)、以立法保障(制定各部法律)和司法保障(公、检、法)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2、法律和保障公民权利的关系是怎样的?(P7写一写、说一说)

3、案例分析 (1)阅读案例

(2)讨论:傅某把6名同学带到治安室强行搜身是否侵犯了学生的权利?什么权利?(人身自由权利--公民的人身(包括肉体和精神)由自己支配和控制,非经法定程序不受逮捕、拘禁、搜查和侵害的权利。)

(3)6名同学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得到司法保障)

4、司法保障的含义 小结:

法律是保障我们权利的法宝,有了法律,我们就有了维权的利剑。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在于人权能够得到尊重和保障。

知识目标: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

能力目标:正确认识自己主人翁地位的能力;分辨公民和人民的能力;认清公民可以享有的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的能力;提高正确行使权利的能力;自觉遵纪守法,学会寻求法律保护。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和我们是中国公民的自豪感。在行使权利时,不能我行我素,要重视他人的权利,要维护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要遵循法定程序和法律规定。 2.重点和难点

3.教学方法:情感激励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

书本田甜的案例导入。从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公民享有的权利是广泛的。学生讨论完成书本的填空,回答书本的问题:

1、这些权利对她有什么好处?你认为我们还应该享有哪些权利?

二、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

(一)公民权利的广泛性

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内容(宪法规定的9点),请同学们齐读,老师做简单解释。

我们已经知道公民的权利是广泛的,但是要注意,权利多并不意味着可以滥用权利,我们要正确行使权利,不正确行使,可能就会作出违法甚至犯罪的事情。先让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1、学生阅读书本冯某养狗的案例

(1)在都市生活的冯某由养狗的权利吗?(有)

(2)冯某不文明养狗侵犯了邻居和其他居民的哪些权利?(休息权、环境权、人身权) (3)你认为文明养狗应注意什么?(冯某养狗不应该损害他人的休息权、环境权、人身权。进而提升为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他人的权利,对他人权利的侵害,就是对自身权利的侵害。应该在不损害他人合法权利的前提下,行使自己的权利,满足自己的需求。) 结论1: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作简要解释)

3、学生阅读书本非典的案例

(1)提问:蒋某的所作所为是在正确行使言论自由吗?其危害是什么?

通过讨论师生达成共识,结论2: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权益。

4、学生阅读书本造纸厂厂长的案例

(1)提问:诬陷别人,属于言论自由吗?

诬陷别人,于人于己于社会有什么危害?(重点讨论)

(2)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自由。任何自由都是有限制的,都要受法律的制约。 结论3: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2、学生阅读书本球迷打算游行的案例

(1)提问:这些球迷将要实施的行为,受法律的保护吗?(学生辩论方式展开讨论) (2)帮助学生认识行使权利必须采取合法方式,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

(3)引导学生全面看问题,即一方面看到这是爱国的情感和表现,对此应充分给予肯定;另一方面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得到批准方可采用游行方式表示庆贺,得不到批准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表示庆贺。

(4)了解相关链接关于集会游行示威法的规定 结论4: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1)学生阅读老吴家和小辛父母的案例

(2)学生回答书本问题,教师检查掌握知识的情况。 小结: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但是在行使权利的时候要注意哪些方面?(四个方面,即四个结论)。 教学反思:

知识目标: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道德义务含义,法律义务和道德义务的关系; 能力目标:增强对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这一道理的理解能力,提高对履行道德义务重要意义的认识能力,提高践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明确履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重要意义,明确忠实履行应尽的义务的要求;增强对国家、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责任意识,做负责任的公民。 2.重点和难点

重点:公民为什么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

3.教学方法:课前调查法;情感激励法;小品表演法;设疑讨论法 4.授课过程 导入新课:

从活动"小明履行了哪些义务?"导入(帮助学生认识义务来自亲情、道德、法律等各个方面,法定义务是必须履行的义务。) 1、请学生仔细阅读图文资料

2、经过思考,分四组分别讨论其中的一个方面,将相关内容分别填在表格中。 3、几个学生介绍自己填写的内容后,教师对此发表自己的见解。 4、小明的上述活动,分别履行哪方面的义务?哪项是法定义务?哪一项义务是我们必须履行的?

小结:我们在社会中生活,不仅享有宪法规定的各项基本权利,还要对他人、对社会履行相应的义务。这些义务来自亲情、道德、纪律、法律等各个方面。其中,法定义务是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

我们不能只获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强调)。对于法定义务,我们必须履行。

朗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

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探讨一下关于公民的义务的问题

新授:公民的义务(板书)

一、我们的法定义务(板书)

(一)我们为什么要履行法定的义务。

案例分析:小珊应该纳税吗? 1、小品表演

2、在思考,小组辩论(甲方认为小珊是未成年人不要纳税;乙方认为小珊是中国公民要依法纳税,这是公民的义务)基础上,在班上交流见解。(辩论中论述精彩的学生加5分,参加辩论的加3分,获胜团队每人加1分) 3、教师小结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 。

朗读并请学生说说马克思的话的意思。

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马克思(相关链接)

(二)我国公民应履行哪些义务? 1、学生朗读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义务,教师作简单分析。 2、除了上面谈到的义务,我们还应该法律履行哪些义务?

3、"只想享受权利,不想履行义务;想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的认识正确吗?为什么?(学生讨论,教师适时发表自己的见解)

总结提问: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们要履行法定的义务,为什么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呢?

(一) 道德义务和含义以及道德义务与法定义务的区别和联系

1、分析小龚的案例引出道德义务的含义。

2、广义的义务,既包括法定义务,又包括道德义务。

3、公民履行道德义务的意义。

4、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的区别和联系(相关链接)

5、列举各种义务让学生分辨哪些是法定义务,哪些是道德义务?

(二)我国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

1、案例分析单先生的行为为什么受到人们的称赞?

(感受不能仅仅局限在拾金不昧上,引导学生扩展思路)

2、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公民要履行很多的义务。义务分为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公民履行义务,是每个人责无旁贷。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忠实履行义务的要求;法律鼓励做得我们积极去做,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得我们坚决不做。 能力目标:增强对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这一道理的理解能力,提高对履行道德义务重要意义的认识能力,提高践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明确履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重要意义,明确忠实履行应尽的义务的要求;增强对国家、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责任意识,做负责任的公民。 2.重点和难点

重点:公民为什么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

3.教学方法:课前调查法;情感激励法;小品表演法;设疑讨论法 4.授课过程 导入新课:

马克思说过: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享有权利的同时,要忠实的履行义务。

一、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

(一)某中学师生援助灾民的行为,体现了宪法提倡的什么公德?

1、出示东南亚地震和海啸发生后,我校师生纷纷捐款的图片资料(引用身边的实例,更有说服力,学生感兴趣。)

2、师生援助灾民的行为,体现了宪法提倡的什么公德?(人道主义)

(二)相关链接--"五爱"

(三)法律和道德的关系--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 (举例说明两者的关系:人们的道德水平高了,不但自己会自觉守法,而且敢于同违法现象做斗争。法律所禁止的,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法律所鼓励的,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倡导的。法律不可能规范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需要道德来补充。道德涉及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深入人们的心灵,以特定的方式在更广的范围内约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四)实践活动:我国法律提倡和鼓励公民实施的行为还有--(抢答加分) 结论

1、对法律所提倡的,我们要积极去做,这是忠实履行义务的重要表现。

二、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

(一)地理环保小组同学践行法律的案例

3、教师点播--法律要求做的,应该像地理环保小组同学那样积极去做,自觉去做,不要无可奈何勉强去做。如果不做,就要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法律后果。如法律要求公民要依法纳税。

(二)观察图文材料,根据材料讨论我们对于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做,我们可以怎样来做?(一小组为一个团队,选择一个法律要求做的义务进行讨论,哪一个团队想出来的做法多而且可行,获胜加分。)

(三)实践活动:我国法律要求公民必须作出的行为还有--(抢答加分) 结论

2、对于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按照法律的要求去做,而不能不做。

三、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一)贾某和姜某受到法律制裁的案例

2、围绕设问展开讨论(重点放在第二个问题上)

3、教师小结--第一,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实施了法律禁止做的行为的危害。第二,帮助学生明确实施了法律禁止做的行为的后果,即会受到法律的惩处。

4、阅读相关链接,让学生明白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就是触犯法律,会受到法律制裁。

5、实践活动:我国法律禁止公民实施的行为还有--(抢答加分) 结论

3、对于法律所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做了就是触犯法律。

总之,我们只有做到正确地行使权利,忠实地履行义务,才能是一个具有高度法制观念和高尚道德的合格公民。

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知道怎样来忠实的履行公民的义务了吗?(三个结论) 教学反思:

八年级政治第一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测 试

1.在我国现阶段,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都平等地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共同建设自己伟大的国家。这表明

A.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B.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C.现阶段,阶级斗争已经不存在了 D.全体公民是国家的领导者和管理者

解析:材料所述的是我国的国家性质。从表述中可以看出,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C、D两项观点错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已不再是阶级矛盾,但阶级斗争仍然存在;D项应是“全体人民是国家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因为公民既包括人民,也包括人民的敌人。C、D两项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希望同学们要加强理解,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答案:AB 2.中学生王某因打架被学校予以警告处分而怨恨在心,于是在学校的网站上,大肆辱骂学校,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王某辱骂的是学校而不是个人,因此并不违法

B.假如王某在公开场合辱骂学校是侵犯了学校名誉,在网上辱骂则没有侵犯学校名誉 C.王某在行使自己的言论自由权D.王某的做法是错误的,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损害了集体的利益

解析:王某的行为没有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因为他触犯了他人、集体的合法权益,是违法的。 答案:D 3.如今校园内,加入“手机一族”的中学生日渐增多。但有的同学却在上课时间用手机玩游戏、发短信,影响了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受到老师的批评。这一事实说明,公民在行使权利时 A.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B.要限制在法律规定的权利范围之内,不得超越合法权利的范围C.要自觉履行公民义务,做到权利和义务的统一D.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解析:材料中一些同学的行为既违反了校纪校规,影响了他人的学习,也没有很好地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公民应正确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否则将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答案:ABCD 4.小伟的父母发现小伟上了八年级之后,学习成绩越来越差,遂对小伟失去信心,并强迫14岁的小伟到深圳某爆竹厂做了学徒工。学校多次要求小伟的父母送小伟返校,但都遭到拒绝。小伟可以采取的正确做法是

①向父母宣传法律知识,告诉父母自己的权利有法律保障 ②向劳动部门举报爆竹厂 ③向亲友求助,或向教育行政部门投诉 ④必要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这是一道与我们生活联系密切的题目。在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为保障公民的权利,我国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小伟的受教育权受到了侵犯,可以向父母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有关知识。如果达不到维权的目的,还可以采取其他方式或寻求司法保障。

答案:C 5.王宇是一个聪明活泼的男孩,今年以优异的成绩高中毕业,并获得“优秀毕业生”的称号。假期中他勤工俭学,将挣的钱捐给“希望工程”。在勤工俭学期间,他发现很多乡镇企业招收童工,于是写信给有关部门,建议查处非法使用童工的企业。适逢县级人代会换届选举,刚满18周岁的王宇对自己满意的代表候选人投下了庄严的一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王宇享有的权利非常广泛 B.王宇不享有政治权利和自由 C.王宇享有的权利涉及政治、文化各个领域,这表明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

D.王宇享有受教育权、荣誉权、劳动权、选举权等

解析: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涵盖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诸方面。但公民选举权的享有是有条件限制的,必须是年满18周岁、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王宇已满18周岁,他可以享有选举权这项政治权利。 答案:B 6.漫画中人物的行为

A.必然要违法,应受刑罚处罚 B.割裂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C.先享有权利,后履行义务 D.坚持了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解析:漫画中的人物紧抱着“权利”,而丢弃了“责任”,体现了他只想享有权利,而逃避义务的错误行为,割裂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答案:B 7.“五一”黄金周期间,游客到阳新的仙岛去旅游,有的游客一边享受着优美的环境,一边乱丢瓜子果皮,不履行爱护公共环境的义务。这些游客对权利和义务的理解错在 A.不懂得权利与义务的差异 B.割裂了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

C.没有行使自己所享有的权利 D.不懂得公民享有权利时,还必须履行义务 解析: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游客在观赏美景的同时还要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答案:BD 8.爱占小便宜的个体户孙某长期拒缴税款。他烧毁税务部门对其下达的《限期缴税通知书》,并威胁、谩骂税务人员,气焰嚣张。对此税务机关及时立案查处,公安机关将其逮捕,孙某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孙某拒不履行纳税的义务,理应受到制裁 B.孙某没有按照法律的要求去做,所以受到制裁 C.公民应增强权利义务观念,自觉履行义务 D.侵犯了孙某的人身自由权,他应该依法维权

解析:依法纳税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孙某不但拒缴税款,还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理应受到法律的制裁;对孙某的处罚,也是符合法定程序的。 答案:ABC 9.肖薇一次和父母去饭店吃饭,被饭店餐桌上放的灯架砸伤,她将饭店告上法庭,胜诉后获得赔偿。肖薇的经历告诉我们

①要遵循必要的法律程序,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 ②不能学肖薇,她的做法有些过分,太斤斤计较 ③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能忍气吞声 ④应时刻把维护自己的权利放在首位,并不惜采取任何方法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这种现象经常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能打击报复或忍气吞声。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时,应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不能侵害他人的利益等。很显然①③的说法是正确的。 答案:B 10.至2010年4月2日,威海市年收入12万元以上者个人所得税申报工作自行截止。地税部门表示,对逾期不申报者将依法严惩。这表明

①依法纳税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②拒不纳税是违法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 ③税收具有强制性,公民必须依法纳税 ④国家通过税收对纳税人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④

解析:依法纳税是宪法规定公民应尽的一项基本义务,具有强制性,公民必须增强纳税意识,自觉履行依法纳税义务。依法纳税光荣,偷税、欠税、骗税、抗税不仅是可耻的,而且是违法的,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①观点表述错误,④观点虽正确但与材料无关。 答案:B

二、分析与说明(共50分)

11.(15分)情景:小明一家在看有关日本政府授权企业对东海的天然气田进行钻探的新闻,由此引出的一段家庭成员间的对话:

小明:我认为日本太嚣张了,应该用武力给它点颜色看看。

妈妈:我认为应努力以和平的方式解决,武力应是最后解决的方式。

爸爸:(从外面下班回来)我回来了!

妈妈: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爸爸:单位出了点事,我单位小李平时工作不认真,经常迟到、旷工。实行聘任制后,他落聘了,于是心怀不满,在厂门前贴小字报,公开辱骂厂领导,结果被派出所抓走了。抓他时,他还振振有词地说:“你们凭什么抓我,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是我的言论自由。” (1)上述对话体现了公民的什么政治自由权利? (2)为什么派出所要抓走小李?

(3)你赞成小李的说法吗?假如你是公安人员,你会怎么回答他?

解析:小明一家对当前的新闻事件发表各自的看法,是在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宪法规定公民享有言论自由权,但是言论自由并不是毫无限制的绝对自由。小李滥用言论自由权进行侮辱、诽谤他人,理应受到法律的制裁。 答案:(1)言论自由。

(2)滥用言论自由,散布侮辱他人的言论,侵犯了他人的自由和权利,触犯了法律。 (3)不赞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和其他公民的自由和权利。在行使言论自由的时候同样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和其他公民的自由和权利(也可以从行使言论自由时不得与宪法和法律相违背的方面去回答)。 12.(20分)伍某高中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某边防部队。退役后,自筹资金,经营餐饮业,同时悉心照料年迈的父母。虽说赚钱不多,却一家充满温馨。由于守法经营,按规定纳税,多次被评为先进分子,还被选为县人大代表。 (1)伍某享受了宪法赋予的哪些基本权利? (2)伍某履行了宪法规定的哪些基本义务? (3)公民应该怎样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解析:此题综合性很强,解答时一定要反复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伍某的成长经历进行逐一分析。伍某高中毕业体现了其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参军履行了服兵役的义务,经营餐饮业体现了其享有社会经济权利,照料年迈的父母履行了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当选为人大代表体现了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要想准确解答此类题目,必须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学会建构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

答案:(1)受教育权、社会经济权利(劳动权)、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受教育义务、依法服兵役义务、赡养扶助父母义务、依法纳税义务。

(3)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忠实履行义务。要做到:法律鼓励的,积极去做;法律要求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

13.(15分)卢勇的一天:早晨,八年级学生卢勇背起书包上学。到了学校,卢勇把吃剩的早餐随手往教学楼的楼梯边一扔,走进了教室。午饭后,卢勇到邮局寄信,回校的路上,看到有两名社会青年在持刀敲诈勒索一名低年级的同学,卢勇急忙到附近的公用电话亭打“110”报警。放学后,卢勇用自己的零花钱给生病的妈妈买了一块她喜欢吃的蛋糕。晚上,他就前两天社会调查中了解到的“六H彩”赌博泛滥的现象,向有关部门提出综合治理的书面建议。

(1)卢勇享受了哪些权利?履行了哪些义务? (2)请你当一回小法官,说说在卢勇的一天活动中,哪种行为是不正确的,并就公民权利义务问题对卢勇说几句话。

解析:用卢勇一天的活动巧设情景,接近我们生活实际,同时考查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迁移能力、分析能力。解答时,一要分辨情景材料中的是与非,材料中卢勇有六种行为,即到学校学习、乱丢垃圾、到邮局寄信、看到抢劫行为及时报警、为妈妈买蛋糕、向有关部门提建议,要逐一分辨。二要将情景材料中人物的行为逐一与教材及自己的思想实际结合起来,符合哪些知识,并明确对策,一般从知识、思想、行为、认识等方面入手。

答案:(1)卢勇享受了受教育权、通信自由权、建议权;履行了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义务、扶助父母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

(2)卢勇随手乱扔垃圾行为是不正确的。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保护环境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我们青少年要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严格依法律己,绝不做污染环境的事。

三、探究与实践(共20分)

14.为了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禁止公民实施某些行为。如: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明文规定,青少年不得酗酒、流浪、吸烟,禁止去营业性网吧、歌舞厅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

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是忠实履行公民义务的又一重要表现。但在我们身边,却有很多同学都去过营业性网吧,甚至流连忘返。也有很多同学染上一些恶习,吸烟甚至尝试毒品,耽误了学习,损害了自己的身心健康,有的同学则滑向犯罪的深渊。

在本班召开一次以“与网吧(或香烟、毒品等)说再见,做忠实履行义务的好公民”为主题的主题班会,请你为本次班会制订活动方案。

解析:解答实践与探究题的关键是关注实践、身体力行。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突破书本和课堂局限性,积极参与活动课学习,在实践中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主题班会一般包括:班会主题、班会目的、班会准备、班会步骤等内容。主题是班会的灵魂,主题设计要紧密联系材料和教材的内容,中心要明确。班会的目的是根据主题来确定的,活动目的要紧紧围绕主题、突出主题、践行主题。班会准备就是要做好思想发动和各项组织工作,如:确定班会的内容、形式、人员分工、活动安排、发言稿等事宜。做到全体发动、发挥所长、各尽其能,使各项活动落到实处。班会步骤是班会的主体,在设计时,要做到:方向正确、目标明确、条理清楚、灵活多样、详略得当、讲求实效。班会步骤一般分为开始、进步、结束三部分。

答案:活动方案:(1)活动主题:与法律禁止的行为说再见,忠实履行公民义务。

(2)活动目的: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迷恋上网、吸烟、吸毒等不良行为的危害,从而自觉抵制不良行为的侵蚀,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3)活动准备:一是思想准备。即做好思想发动工作,调动同学参与的积极性。二是组织准备。即搞好人员分工,明确各自的职责。三是内容准备。即确定活动内容,包括搜集准备有关的材料等。四是程序准备。即确定活动步骤,使活动落到实处。

(4)活动步骤:①汇报各小组的调查情况;②畅所欲言:实施法律明确规定禁止的行为的危害;③讨论:怎样做一个合格小公民;④集体签名:举行“与网吧(或香烟、毒品等)说再见,做忠实履行义务的好公民”集体签名活动,班会结束。

}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由用户提供并上传,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邮箱。资料中的图片、字体、音乐等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中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广告使用和商用。

}

履行义务 承担责任教案 课程名称] 《经济政治与社会》 [教学单元] 第11课 履行义务 承担责任 [课 时] 2课时 [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公民应该履行的义务有哪些啊?承担的责任有哪些? 2、理解履行公民义务承担责任的意义。 能力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公民应该知道如何履行义务和承担责任? 2、能举例说明维护祖国统一、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能认同履行义务、承担责任是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教学重点难点] 1、公民应该履行的义务有哪些啊?承担的责任有哪些? 2、公民如何履行义务和承担责任? [教学方法] 引入实例法、自学阅读-讲授法、教师启发、引导,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 [教学过程设计] 第11课 履行义务 承担责任 【课首案例】: 我国《宪法》规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巩固的国防,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每一个公民都应承担的义务。 【教师提问】1、如果祖国需要你,你会去当义务兵吗? 2、公民应该履行哪些义务? 一、公民自觉履行的义务 (一)遵纪守法 【教师引导】:你玩过各种球类或者其他体育活动吗?在活动中什么最重要? 【学生活动】:各种答案 【教师点拨】:规则 社会生活中也是一样的,各种规则最重要。我们每个人必须遵守规则——遵纪守法 包括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劳动纪律。 遵纪守法是公民应尽的义务,纪律和法律都是规范和调整人们行为的准则,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行为规范。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必备的道德品质,是现代社会生活对每个公民的基本要求。一个人只有遵纪守法,才有可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在社会生活中,每个社会成员既要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也要遵守特定公共场所和单位的有关纪律规定。我们应当全面了解公共生活领域中的各项法律法规,熟知校规校纪,牢固树立法制观念,“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自觉遵守有关的纪律和法律。 【多媒体资料】: 劳动纪律的范畴大致包括以下内容: 1. 履约纪律 2.考勤纪律 3.生产、工作纪律 4.安全卫生纪律5.日常工作生活纪律 6.保密纪律 7.奖惩制度 8.相关其他纪律。从列举的8项劳动纪律的内容看,用人单位可从五方面来制定规章制度,即:劳动合同管理(或称人事管理)、考勤与休假、生产与工作、奖励与惩罚、其他 【学生讨论】:学习、工作中不遵守纪律会是什么样? 【教师归纳】:我们现在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中,都是在集体中进行的,每一集体都有自己的规章和纪律要求,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必须严格遵守,否则任何事情都办不成。一个成功的集体更离不开严格的规章制度。因此,我们就应该从现在做起,严格执行学校纪律,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师提问】:怎样才能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呢? 【多媒体】 努力做到知法明纪。只有知道了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人们才能自觉地控制自己的行为,调整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纪律和法律的要求。正如一场球赛一样,只有了解了比赛的规则,才能减少比赛的混乱局面,使比赛正常有序地进行。所以,青年学生应该不断学习法律知识,明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时刻树立牢固的遵纪守法意识。公民的遵纪守法意识是实现法制的必要条件。只有树立牢固的遵纪守法意识,使纪律、法律这种外在强制性的他律要求变成人们内在的自律要求,才能自觉地遵纪守法。 懂得纪律无情、法律无情的真正含义。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在纪律和法律的遵守上不能存在无所谓的态度。漠视法纪的结果是极易触犯法纪,最终会受到法纪的惩罚。 (二)尊重社会公德 【学生活动】:让学生举例说明社会生活中缺少公德的行为。 【多媒体资料】教师出示大量图片: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文明上网图片,让学生逐个分析。 [活动平台]:社会公德小剧场 目标:了解我国当前的社会公德状况,对本学校的学生社会公德状况做调查 步骤:课前教师指导学生拟定调查提纲,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网上查阅资料和实地考察,上课由学生汇报调查结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调查编写成剧本,课上分组表演。 【学生活动】:学生可以针对多媒体给出的图文资料进行讨论分析。 【教师点评】:结合学生活动及讨论的结果以及多媒体给出的相关图文资料师生总结归纳 1、文明礼貌。文明礼貌是社会交往中的必然要求,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它反映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 2、助人为乐。它是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把帮助别人视为自己应做之事,看作是自己的快乐,这是每个社会成员应有的社会公德,是有爱心的表现。 3、爱护公物。对社会共同劳动成果的珍惜和爱护,是每个社会公民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它既显示出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也是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4、保护环境。保护环境主要是指保护自然环境,诸如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生态环境、矿产资源、动物资源等,也包括保护文物资源、文化资源、社会管理资源等人文资源。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是当今时代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从根本上说,是对全人类的生存发展的利益的维护,也是对子孙后代应尽的责任。作为一个有责任的青年学生要牢固树立环境保护意识,身体力行,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带头宣传和践行环境道德要求。 5、文明上网。我们应当积极倡导网络文明,坚持文明上网,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上网习惯,在网络生活中加强社会公德自律。要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健康进行网络交往,自觉避免沉迷网络,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三)依法服兵役 【多媒体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义务依照本法规定服兵役。” 公民履行兵役义务有服兵役、服预备役、参加民兵组织、高级中学和高等院校的学生实施军事训练等四种形式。 【图片资料】:公民应征入伍 二、公民自觉承担的责任 (一)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我国社会安定和谐的前提和保证,是我国公民的最高法律义务。任何人都不得以任何形式破坏国家统一、制造民族矛盾和民族冲突。 【图片资料】:各族人民共植团结树 【多媒体资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分裂国家法》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因此,每个中国公民,都应当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地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大家庭团结和睦,始终是人心所向,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把各民族的兴衰荣辱牢牢的维系在一起。新中国成立后,党

履行义务 承担责任 履行 义务 承担 责任

  蚂蚁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民不履行义务的后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