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节长三米宽和高都是12厘米的长方形东西管至少需要多少铁皮,做十五节这样?

已知的圆圈越多,无知的边界越长。作为中国最具学习能力的房地产企业,万科在“已知”与“未知”中螺旋上升,在自我修炼中经历了一系列发现与迷失。回头看,万科和王石从不断的摸索中一路走来,他们经历过中国企业经历的,也犯了中国企业几乎可能犯过的错误,幸存者的幸运在于他们在错误还没能把他们毁灭时就觉醒改变了,也就有了今天的故事。

不论是在深圳通过玉米饲料的倒卖赚得第一笔金,还是百战归来欧美读书,王石一直保持自己对外界的好奇与热情,学习市场管理建筑,参与环保公益低碳,从一名商人到一位企业家,海纳百川,追求完美卓越的同时,看得惯残破。

王石这一代人是幸运的,他们是最早被商品经济打湿衣襟的勇者,带着张狂胆量和果敢坚毅去克服困难,对大势有着精敏的把握,前辈的气度与高度有助于解决现在的浮躁时代年轻人的困惑与迷茫。王石能在英雄辈出的年代中脱颖,永葆一颗归零的心态,在万科高速增长时提出专业化精细化发展,

中年成名之时退让总经理职务给年轻人机会,深处功利商业时代摆脱喧嚣去攀登珠峰挑战极限追求自由,中年独自游学哈佛剑桥名校领悟国运族运,在思考中缓解自我身份的焦虑和获得大道至简的真谛。

     万科这一路走来,也积极主动地向海内外的优秀企业学习,借鉴前辈的经验,并恰当的用在了中国市场中。

索尼带给万科良好的营销能力和服务意识

最早,万科主要学习对象是日本索尼公司。取经索尼,万科进入工业领域。1984年,以贸易起家的万科,一项主要的业务就是销售索尼录像机。此后万科进入工业领域,也选择生产录像机作为战略重点。1988年,万科完成股份制改造,发行1亿元股票就是用于生产当时市场热销的VHS录像机,日本索尼公司购进40万元股票以示支持。

当时王石的梦想是让“万科”牌录像机成为“中国的索尼”畅销大江南北,为此还专门把现代企业有限公司给改名为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实现公司与产品品牌的统一。万科的梦想很快就破灭了,当时国家对录像机生产实现定点生产,万科与有生产资格的北京广播器材厂联营计划出现问题,抱恨退出。

万科曾经派人到索尼的日本工厂考察,对其产品工艺和设计的变化之快,感到不可思议,觉得中国企业很难在这个产业立足。对榜样的敬畏,也是万科最终决心退出电子制造业的原因,至此,万科从销售索尼摄录像设备赚到第一桶金后,涉足房地产业。万科至今深受索尼一些企业文化的影响,影响最深的一点就是索尼的服务意识。索尼不仅考虑它的电器使用的前两年,还考虑到使用的后两年怎么为消费者服务。

深受索尼影响,在进入房地产开发领域后,万科便迅速以营销优势打开市场局面,物业管理获得了极佳的口碑,当时业内的说法是:“买万科的房子,就是买万科的物业管理。万科的物业管理就是从索尼的售后服务总延伸的。

新鸿基地产启迪万科走向专业化

万科从多元化转向专业化的进程中,万科从中国香港新鸿基地产的客户关系管理模式中获得不少启示,新鸿基成为万科的下一个学习目标。万科对于专业化的理解,对于客户服务的理解,都是受新鸿基影响的。万科与新鸿基的最早接触是在2000年,当时王石有意将万科“卖给”中国香港大企业,新鸿基与华润同被列为热门卖家,后来虽然新鸿基退出,但是万科和新鸿基的“师徒关系”由此确立。

1998年,万科的这位“老师”的营业收入达247亿美元,净利润正式开张,一个公共性的网站,开设了“与王石对话”、“投诉万科”等论坛。

8月11日,《万科》周刊网站“与王石对话”论坛正式开通,后改名为“王石online”,王石注重它所表达的平等、自由、开放和透明的观念。网络信息平台突出的作用,是使消费者逐渐摆脱信息弱势,当专家和外行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的时候,开发商必须重新审视客户,认真面对客户的需要,也就是真正以客户为中心。这不仅仅是一种服务理念,更是一种商业价值观,在供求双方站在对等的信息交流平台上所产生的良性互动,只有买卖双方建立起这种互相激荡的关系,才能持续满足、超越市场和客户不断增长的需求。互联网作为颠覆性的力量,对万科的影响才刚刚开始。

十、中南巴士,品牌推广

2001年元旦,王石站在深圳最高峰海拔980米的大梧桐山顶,鸟瞰世界第四大集装箱港盐田港,狭窄的海湾对面,青葱翠绿的山脉,下午4点活动结束,没有任何意外发生,开年好兆头。2000年,中城房网在上海发起“新住宅运动”论坛。王石认为面对普通人,应该反省住宅开发中的贵族化倾向,以舒适、实用、经济为前提,提供满足普通居民需求的产品。有社会责任感的开发商也应该考虑通过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使不同收入层次的消费群体能够和谐共处、共享城市文明的成果,“新住宅运动”中,万科提出“面向新经济,关注普通人”,下一年,万科更有意识落实这一理念。

到10年之后的2011年,万科销售产品中144平方米以下普通住宅户型占比88%,90平方米以下普通住宅户型占比55%,用于首次置业、首次改善置业的产品类型占64%,同时万科积极研发15平方米左右的极小户型,并在西安、北京等城市试点,以满足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的经居住需求。四季花城是万科早年郊区大盘的代表作,万科在一个意想不到的地段做出了一个人们意想不到的“美好社区”,它改变了一个地段的定位,改变了城市局部的气质,在那些年成为中国房地产行业从业人员必参观的楼盘项目。由于四季花城所在的片区整体规划起步较晚,公交系统配套与市区相比滞后许多,2001年4月,中南巴士在万科四季花城正式开通。

巴士开通后就一直存在投诉,严重超载,车票贵,服务态度差,随意更改班次等问题。对于一些热点问题,深圳万科与中南巴士有限公司协商过,但情况一直没有好转。8月17日,由于巴士晚点,等车的人很多,部分业主无法上车。又因为有人下车时没买票,部分业主拒绝买票,矛盾升级了。车到花城大门时没有开车门,而是直接开到车总站,四季花城业主群情激愤,与中南巴士员工发生争执。8月21日晚,中南巴士调度又出现了问题,等候多时的业主忍无可忍在莲花二村拦截七辆中南巴士服务专车,造成了莲花二村交通堵塞。深圳万科管理层与中南巴士副总经理现场协调处理,可在场的紧急协商会尚未结束,中南巴士的六七个司机在叫嚣中挥拳向业主砸去,花城业主愤怒了!第二天,数百名业主自发聚集在昔日一派祥和的商业广场,业主们在被殴打业主准备的纸上签名声讨。

8月23日中午,王石登上开往四季花城的中南大巴快线车,车上乘客寥寥无几,空调凉风吹足,20分钟左右的时间便达到四季花城。据反映,搭乘的高峰期在早上上班和下午上班期间,问题也出现在这个时间段。试乘中安巴士快线后,王石给深圳万科总经理电话:“你知道四季花城班车的事吗?”“知道的!”“你去体验过坐班车吗?”“没有。”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即使表态,也应该是在调查之后。班车问题,花城业主早有反映,矛盾激化才去现场感受已经是马后炮,是万科的失察。王石认为万科必须四季花城的业主表示歉意,还需要亡羊补牢,积极改善交通条件,给业主一个放心的结果。接连几日的沟通,8月24日,在四季花城召开了由10名代表、深圳万科、中南巴士公司参加的磋商会,最终达成共识并宣布张贴10条改进措施。9月6日,中南巴士实施无人售票,基本无投诉,交通运行恢复正常。

如果极早重视预警信号,可能中南巴士不会形成这样一场激烈的风波,对早期预警信号的忽略,对事件的错误判断,导致了危机的最终爆发。万科的行动缺乏主动性,也是事情未能第一时间解决的重要原因。“客户是万科存在的全部理由”,“衡量万科成功与否最重要的标准,是万科让客户满意的程度”,这些都是万科企业核心价值观的组成部分。客户对万科日益增长的期望源自对万科品牌的信任,源自万科对自身的定位。持续超越顾客不断增长的期望,不但是万科核心价值观中最为重要的理念,也是万科持续发展的基础,中南巴士对万科的启示,在于此。2000年,万科在地产和零售连锁这两个行业都很有发展前途,许多行内人士羡慕万科的经营模式,“一手房地产有赢利来源,一手零售有现金流,要赚钱有房地产,要规模有零售连锁”。

王石却不这样认为,万科人不自信,想要放弃其中一项。王石和管理层权衡,:万科资源的85%在房地产业,零售业只有15%;人力资源95%在房地产业,零售业只有5%,并且从行业地位来看,万科的房地产已在全国70多家上市房地产公司中排名第一,零售却排在第十三位。那就很简单,万科不仅要做房地产,还要赶快把连锁丢掉,因为零售业竞争非常激烈,需要迅速扩张。如果万科长期处于两者兼顾状态,就会相互牵制,两种业务都无法得到快速发展,而扩张力度不足不仅不会带来机会,还会带来麻烦。对于万科来说,经营连锁销售比房地产难度大得多,万科要迅速卖掉万佳——这是个看似艰难实则明智的决定。

2001年9月在深圳东湖宾馆举行的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上,通过了转让万佳百货股权的议案,将万佳卖给了正好有意扩大内地零售业务的大股东华润,彻底退出零售行业,也标志着专业化战略调整全部完成。时间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想要更大更强,必须忍痛,走向专业化。2000年,万科全年新增土地储备438.8万平方米;2001年,土地储备继续增加,先后签署上海、深圳、北京、成都、沈阳等地的项目,并进入了南京、武汉、长春、南昌4个城市。第二轮扩张开始。万科越做越简单,没有越做越小,王石和万科相信这种简单的力量。一个企业要把注意力放在核心业务和自己的核心优势上,不懂得放弃,就永远什么都得不到。

2002年1月,万科公司总部搬迁至梅林路63号。按照王石的设想,王石刻意离开公司,给年轻管理团队留出空间,2月份动身攀登乞力马扎罗峰。2002年5月,万科在北京东方君悦酒店举办“倾心体验无限生活”企业形象推广会,正式启动全国性品牌形象推广。房地产开发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不同地区,从地理气候、历史风俗到消费心理、生活习惯、社会构成都有差异。这种情况下,公司各项目之间、项目与公司之间的品牌形象往往是脱节的。在消费者头脑中,开发商不存在明显的品牌差异,他们对开发商的印象基本都来自居住楼盘的体验、舆论报道甚至仅仅是对开发商名字的联想,对品牌的认识非常模糊。

尽管如此,万科执意要在这个品牌效应较弱的行业中建立品牌。1988年进入房地产开发领域,经过十几年发展,万科的产品和服务在社区规划、环境景观、产品设计、格调、物业管理、售前售后服务,以及企业文化等方面,初步赢得业内同行和消费者的口碑。在这种背景下,万科推出了自己的第一代品牌口号:建筑无限生活。几年后推出第二代口号:让建筑赞美生命。

听到这个说法,王石一愣,没想到自己会成为一个企业家,更不用说成为房地产行业的企业家,因为一开始王石对房地产、建筑是完全没有感觉的。王石认为,人人都希望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并且能有一番成就,但在多数情况下,人对自己只能在喜欢什么,终身职业从事什么,未必很清楚。在不知道自己真正热爱什么之前,要把现有事情做好,因为它们都是生活的体验和积累,会和日后找到的兴趣领域发生联系。既然想做好,首先得了解相关知识。

上至董事长,下至一半员工,都必须经历从外行转向内行的训练,即使不喜欢也要强迫自己接受培训、考察、交流、学习。万科公司请来清华、同济、东南大学的老师、学者给万科管理层、一线总经理系统地授课,还分批组织骨干人员赴国外考察。考察次数最多的是日本,因为文化特征相似,城市化特征接近——人多地少、城市人口高度集中、有大量超高层住宅建设等,加上日本住宅产业化的高度发展,适合万科借鉴。

2002年第10月,王石与万科同事前往日本考察,安藤忠雄的建筑和日立电梯、梦舞台等让王石反思,以后出国考察,建筑与城市成为主要的学习内容。王石在希腊赞叹巨石间的严丝合缝,在马赛看见现代流线型的列车从古老的火车站内穿行,阿尔勒街道上的黄色房子等等。慢慢地,在王石眼中,城市不再是钢筋水泥的组合,而是人们栖居其中的有机体。从没有感觉慢慢变得热爱,王石强迫自己在改变。

十一、帕尔迪6+2,阿拉善SEE

2003年10月王石参加云南弥勒举行的企业家论坛,探讨伦理话题,发言介绍万科奉行诚信守法的经营原则,绝不行贿。2003年万科全年营业额人民币63亿元,占全国市场份额1%,资产总值105亿元,其中净资产47亿元。一个简单的问题摆在王石面前:房地产业务到底能支持万科发展多久?这个行业的前景在哪里?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找标杆,学先进”是最简单的战略。过去20年,万科先后以日本索尼和中国香港新鸿基地产为标杆,

从索尼学来了服务,从新鸿基哪里学到了房地产开发和营销。当万科确定专业化道路后,提升项目获取、开发节奏等营运水平,定位市场和客户、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产品等,需要找到新的标杆,帕尔迪公司。万科集团企划部派出学院远赴美国登门求教,随后请来帕尔迪前任资深副总裁到万科授课。一套“客户服务七步法”的方法论:在销售前、主体框架落成、质量检验、成品参观、一个月回访、三个月回访、十一个月回访这七个环节,学习帕尔迪,梳理流程,积累经验,万科推出了自己的客户服务“6+2”步法。

当开改革先放先河的深圳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完成了曾经赋予它的特殊角色和使命时,深圳需要站在一个同全国城市一样的平台上,去面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进程。同样的问题摆在万科面前,2004年2月,万科集团在深圳云海山庄召开务虚会,曲折公路延伸向山海间,尽头就是云海山庄,再没有去路,万科未来的路在哪里?未来的万科将努力实现精细化——在专注的住宅领域做到更专业,更优秀,更卓越,“第三个十年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万科的战略目标是有质量增长,衡量标准有三个:占用资源回报率、客户忠诚度、产品与服务创新,这是万科的持续增长之道。

4月的武汉垃圾场群诉爆发,王石此时正好去武汉大学演讲。王石主动积极与业主见面,了解情况后心情沉重,并表态万科对此事有重大责任,表态与业主共同面对,必要时给予补偿。当万科团队明白董事长不惜一切代价解决这件事的底线,多方寻找共同解决方案。万科接管垃圾场,买泥土,负责现场覆盖,同时给予拾荒者一定补偿。武汉垃圾场事件给万科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文化和制度,红线外不利因素提示。在销售产品时,必须向客户提示项目范围内所有不利因素,以及项目红线外一公里内所有不利因素。今天,走在万科每一个销售现场,都能清晰看到这份文字提示,销售人员也会口头知会客户这些信息。

在一个组织中,正是深植于每个成员的文化意识构成了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2004年6 月,受首创董事长刘晓光邀请,前往内蒙古阿拉善月亮湖参加阿拉善SEE(Society,Ecology,Entrepreneurss) 生态协会成立大会。最后王石担任了SEE的副会长,王石感慨良多。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家以治沙为载体的第一次尝试,在这一过程中体现了民主的精神和氛围,这对社会进步的意义更大。这不仅是对大自然荒漠的改造,更是对企业家内心荒漠的改造,那天在场的企业家都因为这个创举而感到兴奋。海归派、本土派、宝岛派,尝试融合、妥协、一起做事情,王石被这种新鲜的尝试所吸引,从此成为SEE的热情参与者。2004年是万科创业20周年,主体年就采用了20周年司庆主题:成就*生活*梦想。

十二、颠覆引领,住宅产业

迎来2005年,许多同行把经历放在开拓新项目的时候,对万科而言,项目已不是最大的问题。2005年是万科第三个十年战略规划的开端,关于主题年会的讨论,王石主张用一个词:颠覆,因为他足够分量,足够凛冽,令人清醒。万科所走的道路不仅颠覆自己,也是在颠覆整个行业,带动行业的发展,这就是引领,是万科期望成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领跑者”的理想。

企业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是不可分割的,有志于“颠覆、引领”的企业,还应当做到与客户、股东、合作伙伴、同行,与大环境共生发展,这就是共生。这一年的主题词就是:颠覆,引领,共生。3月,万科和南都进行战略合作,为房地产行业制造了这一年度最大的新闻。3月3日,在上海,万科集团旗下上海万科公司、万科浦东公司、深圳万科公司与南都集团下属的上海中桥基见公司签署协议,万科集团以总计18.6亿元人民币受让南都集团通过中桥持有的在上海、江苏的70%的权益,以及在浙江的20%的权益。

这是房地产行业呈现资源整合趋势以来,企业间最大的一次合作。通过这次合作,万科新增项目储备近220万平方米,成本远低于当时土地的市价。在浙江,依托南都在市场上数一数二的地位,以及在消费者中的品牌影响力,万科以合作方式进入浙江,风险也低于购买土地独自开发。

从2004年以来,万科开始与资力雄厚的投资机构中展开合作,如新加坡的GIC、德国的HI投资银行和多家信托基金。在国内,也和招商地产、中航、中粮、五矿等公司展开多种合作。万科开放各种形式的合作,不管是国有的、央企、民营、股份制、外资、占股比例1/2、1/3还是1/4,万科都乐意敞开合作的大门。万科在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长期建立起来的良好记录,透明、规范、诚信的形象,也使得各种机构乐于与万科合作。对于住宅产业化,对内对外,王石都表现得信心满满。张纪文担任万科分管产品线的副总经理,被赋予推进住宅产业化的重任,王石对他的第一个要求是先把住宅产业化说清楚,这个概念形象地传达给公司内外每一个相关的人。

经过对国际上各种产业化住宅体系的调研对比,结合国内实际情况,万科建研从轻钢结构、木结构、预制混凝土三种结构体系中,选择了第三种作为研究方向。10月,一号实验楼动工,一号楼是模仿中国香港的住宅产业化技术。做完一号楼实验,万科建研的学习对象也从中国香港转到了日本。中国香港大多数建筑仅用预制混凝土外墙相比,日本的产业化住宅发展史更加完整,低层、中层和高层建筑中均有相适宜的成熟技术和产品体系,以及与之配套的供应体系。

2005年10月,万科在上海与东京建物株式会社、大成建设株式会社签约,三方合资开发上海华漕158号地块。大成建设旗下有专门开发混凝土预制住宅的公司,独树一帜。在万科推进住宅产业化过程,大成自然成为学习的标杆,有了合作业务之后,参观学习就方便了很多。2005年,王石参加“滨海*深圳”文化活动,探寻滨海城市发展轨迹、风土人情,为深圳未来提供建议。活动策划者要求,每个嘉宾谈一个主题城市,王石选择巴塞罗那。对于旅行者或研究学者而言,滨海城市首先让人强烈感受到的是建筑、住宅。但是海洋的本质是运动的,而不是静止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建筑、住宅仅仅是海滨特色的表面符号。海洋城市的性格特征就是沟通意识、冒险精神。

希腊、罗马人长期艰难在海上开拓,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西方人的开放意识和勇于探索的冒险精神。这种精神延续在威尼斯、巴塞罗那、阿姆斯特丹等,海洋精神,奠定了英美人的民族气质。2005年4月,北京首都机场,王石和同伴即将出发徒步北极之旅,送行的人群中,北大生物学系潘石文教授,给王石一个北大崇左生物多样性保护基地旗帜,还有一封信,信的大意是他很佩服探险的英雄行为,觉得探险是对大自然的尊重,与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的精神是一致的,衷心祝王石成功。4月24日,王石抵达北极点,回来后策划徒步南极,并提出口号“探险有限,公益无限”。这一次探险有一个特别的主题,为拯救白头叶猴进行募捐。12月28日,王石走近南极点,经过7天120公里的艰难徒步,终于站在地球最南端,料想已久的激动和喜悦被漫天的雪粒和狂风摧残着。

十三、企业公民,捐赠灾区

2006年5月,王石重回珠峰北坡大本营,顺利登顶,安全撤下。对于个体的人而言,雪山具有极强大的力量,看起来平和安详,却可能突如其来释放出致命的雪崩、暴风雪和极度低温。正是因为有了对超自然神秘力量的敬畏和信仰,才能让藏人在生死面前坦然和超脱。7月王石受瑞士旅游局邀请,穿越莫尔特拉奇冰川,随后参观苏黎世马苏阿拉热带雨林植物园,对瑞士人的精确性和科学性叹为观止。

2005年10月,在建设部支持下,发起“海螺行动”,在全国征集“中低收入人群居住解决方案”,表明万科不仅仅考虑股东、员工、客户等直接利益相关者,还要考虑间接利益相关者。2006年11月27日,“万汇楼”即万科城市中低收入人群居住试点项目奠基,直到这一年,王石才真正感觉自己不仅仅“成功”,而且还“比较高尚”。这一年,万科发布了自己的企业公民规划,2006年成为万科企业公民元年,主题年口号“变革先锋,企业公民”。

接下来的2007年,主题是“大道当然,精细致远”,同样是表达万科对自己企业公民的期许。这一年,发布了《万科企业社会责任绿皮书——暨2007年企业公民报告》。绿皮书,不仅仅是对万科过去践行社会责任的总结,还是未来的战略蓝图和行动纲领,公司从独善其身走向大道当然,从懵懂暗合走向系统实践,并希望接受利益相关群体与公众的监督。进入2007年,以住宅市场为主导的中国房地产市场被定义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当年产值超过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0%。这一年,王石在东莞万科建研中心参加了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的挂牌仪式,用预制方法建造的住宅项目在上海投放市场。

面对城市化过程需求和业务快速扩张,从日本引进的产业化预制生产工艺进入操盘阶段。市场过热背景下,2007年万科净利润48.4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110.8%。2007年7月,万科参加广东东莞塘厦地块拍卖,起拍价6.4亿元,以平均1分钟一个亿的速度上涨,最后被万科以26.8亿元拍下,成为“广东地王”。同年9月,经过239轮激烈竞争,万科又以27.2亿元拍得福州五四北一地块,造就了“福州楼王”。如果说意识,王石还只是感受到不对劲,到2007年底,房价涨速已到了让王石心惊肉跳的地步。12月,王石明确对外宣布:万科不拿“地王”。这句话首先讲给管理层听的,万科脚下的路并不确定,或许正在犯错,还来得及挽救。万科的策略是,在不确定的形势下,做确定的事情。

面对市场变化,万科管理层坚决调整了开工计划,全集团将2008年的计划开工调低20%,同时管理层决定顺应市场趋势,坚决调价,12月9日广州万科金色康苑项目开盘,每平方米均比周边楼盘低元,这正是因为万科管理层基于市场信息进行充分研究后,形成共识和判断,改变市场策略,并且当机立断付诸行动。

2008年5月,美国《商业周刊》和《建筑实录》评选建筑奖,万科成为中国的获奖大户:良渚文化博物馆获“最佳公共建筑奖”,位于万科总部大楼内的体验中心获“最佳室内设计奖”,而万科则被评为“最佳业主”。王石认为万科再也没有创业时代那些惊心动魄的故事了,万科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按照已经定型的逻辑一步一步发展下去。万科不是没有故事,故事才刚刚开始。2008年5月12日,四川发生7级以上强震,震中位于汶川、北川一带,全国除黑龙江、吉林、新疆外, 各省均有不同程度的震感。这个傍晚,刚刚成立的万科企业公民办公室紧急行动,向灾区捐献200万人民币。

万科总部和成都公司的同事投入紧张的救灾工作,而王石和网友在互联网上的对话在不知不觉中积聚着某种风险。一位网友回复:“万科才捐200万,太失望!”王石回复:“一些网友对这个数字很不以为然,大呼和万科形象不相称。什么形象呢?”不少帖子列出捐款超过1000万的企业名单,呼吁万科多捐点。这篇回复引来铺天盖地的批评、质疑、嘲讽和谩骂,万科最终被迫退出“绿丝带行动”,王石被全国网民共讨之,口诛之,酿成了万科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舆论危机。5月21日,王石接受凤凰卫视采访,说了两句话:第一,因为我的几句话,使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个帖子上,影响力抗震救灾精力的投入;第二,我这个帖子给投资者和消费者造成困扰,给管理层和员工造成压力,这些都是负面的影响。为此,我无条件道歉!”6月5日的股东大会,王石代表经理人团队,提请股东大会允许向灾区追加1亿捐款,大会以99.8%的高票通过向灾区捐赠1亿元的议案。多年后谈论这个事件,王石觉得,如果没有当时的负面压力,灾后重建的效率不会那么高,可能不会有现在的成果。王石也因此改变了自己的态度,现在的路走得更踏实。

十四、绿色住宅,尊重可能

2009年初的一天,深圳万科第五园,白墙黛瓦,绿竹细雨,王石与美国佩罗集团的当家小罗斯佩罗相谈甚欢,相约考察马斯达尔,一个未来城市的试验,讲究细节,立足减排,内敛自省,面向未来。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王石出席的身份为SEE、中国企业家年会、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中城联盟等四个中国企业家非政府组织的代表。

这次到哥本哈根就是告诉世界,面对全球变暖的困境,中国企业家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中国企业家承担责任,理所当然。王石的演讲主题为:让建筑赞美生命。万科已做好迎接低碳经济的准备,这是因为过去数年在住宅产业化方面的努力,万科推行住宅产业化的初衷是为了提升企业竞争力,不是为了应对气候的变化,后来发现推行住宅产业化节约能源、节省木材,与绿色经济的要求一致,才从不自觉走向自觉推行绿色住宅。无论如何,万科在低碳经济的预期中占得先机。2010年王石第二次攀登珠峰,60岁,

5月22日成功从南坡登顶珠峰,并将上海世博会旗帜和万科旗帜带上峰顶。在一个多月时间里,由腾讯公益基金会、万科公益基金会联合举办的“零公里行动”同时进行,呼应“尊重的可能”主题。活动包括:珠峰北坡垃圾清扫、社区垃圾分类和互联网推广垃圾分类。解决垃圾危机,决定性的环节是前端的垃圾分类,是我们每个人把垃圾丢出去的那一刻,这就是“零公里行动”名字的含义。“零公里行动”的珠峰北坡清扫行动由西藏登山学校的15名专业队员执行,腾讯、万科志愿者配合,贯穿从3月到5月底的整个珠峰登山季。作为“零公里行动”的一部分,万科在自己服务的社区发起垃圾分类行动,虽然是海拔低的活动,但实现的难度远远大于珠峰清扫垃圾。作为住宅行业的领跑者,

万科2010年实现主流产品全部装修房,并努力推行住宅产业化,可以将建筑垃圾至少减少70%。建筑部2007年公布了类似美国LEED标准的建筑指标体系——绿色三星,2010年更多的企业申请绿色三星,30多个达标项目,万科达到60%。万科还与WWF合作,从开始减少木材使用,到保护热带雨林。WWF于1961年成立,已走过51年历程,是全球最大的独立性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发起超过12000个环保项目,其中保护野生老虎、海洋动物、热带雨林、控制象牙和犀牛角等项目已深入人心。

2011年1月11日11点11分,深圳壹基金正式揭牌并召开第一届理事会,王石担起执行理事的重任。2011年百战归来后,王石游学哈佛读书,在万科的管理上,多次子夜凌晨通过视频召开董事会。以现代通信技术,不用面对面也主持会议是很常见的,万科董事长制作战略、用人和担当这三件事。

2011年暑假,王石趁短暂回国机会,考察新加坡水资源利用系统和日本资源循环系统,新加波新政府选择了发展蓄雨水、循环再生产技术和节约用水,城市的每个角落都连接到污水处理系统,所有污水都被收集起来,经过污水处理厂净化,再用高科技进行超微过滤、逆渗透和紫外线消毒,最后成为可以饮用的新水,这一做法值得中国政府借鉴。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发展迅猛,已经在全球占据重要地位,但是从模式、效率和创新能力来看,值得中国企业家学习的东西有很多。

十五、尊重周期,市场必将向社会平均回报率回归

万科在投资过程中遵循四个基本点:第一是两个70%原则。房地产是万科经营结构的核心,房地产的盈利在集团的比重要达到70%以上。房地产本身也是一项范围很广的业务,设计住宅、商业楼宇、写字楼、工业用喽等各种投资领域,万科在房地产业务中操作的主线是城市居民住宅,保证城市居民住宅项目的经营规模在房地产业务中的比重达到70%以上。第二,高于25%的利润不做。不是万科不想赚钱,而是从长远的角度看,公司想要持续发展,必须确定以一个合理的回报率水平。理论上,随着竞争的加剧以及政策的调整,市场必然向社会平均回报率回归。

万科在最早做贸易时,利润率会达到十几倍的水平,但是公司发现市场是十分公平的。后来万科在贸易低谷时赔的钱超过在暴利时期赚的钱。王石和万科的这一回报率原则,是基于对平均利润率的判断,规避了高风险,加强了公司适应经济周期的能力,培养公司的竞争力。第三,投资大众城市居民住宅。专业化经营要求有明确的市场定位。万科认为,发展城市居民住宅具有长远和稳定的市场潜力,以城市居民住宅为核心的万科地产业务已在社会上树立了“精心设计、质量第一、物业管理出色”的经营风格,并形成地产品种系列化。第四,海外融资不投资。

公司集中精力开发国内市场,形成规模开发的优势,对于海外,更多的考虑是利用海外资本市场融资,但不会在海外投资。随着宏观调控的推进,外部环境趋于秩序化和市场化,为万科坚持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专业化发展创造了更有利的空间,以专业化为本的投资策略,也为万科公司的稳健增长,以及给予社会更多的回报提供了基础性的保证。

在万科,企业的核心理念就是“万科化”,它涵括了专业化、规范化、透明度三大内核。这三大理念已经成为万科成长的核心支持,成为万科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万科专业化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通过提高专业化水准来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这是万科发展的必由之路。专业化可以创造优势,而只有内部协作,才能够维系优势于长久。人才是万科的资本,万科以为人本的企业理念,以为员工提供理想之终身职业为己任,并努力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这些都极大增强了万科的凝聚力。

对于地产行业,质量和成本是一对矛盾体,强调一方往往会忽略另一方,而王石决定万科的成本质量的落脚点是质量,而且是全面质量,对全面质量的重视贯穿整个房地产开发过程。选项质量上,发展商对开发产品类型进行清晰的选择,其次是地点、开发周期和开发节奏。建造质量上,万科不仅在市场定位、促销、包装、样板房等方面做得出色,也在建筑质量和监理水平上适应市场和客户的缩影。

创业家往往具备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打破传统。而企业家要在既定的游戏规则下,在一个有秩序的环境下工作。一个是要打破制度,一个是要遵守现存规则,所以创业者做企业家面临是能不能转换好角色的问题,投资者需要的是企业稳定持续地增长,企业家必须按照规律经营发展企业,对企业进行有条理的管理。王石正是做到了角色的转换,成就了自己和万科,学习他和它,有每个人自我超越的机缘。

真正的购买力在悄然生长,未来已至,只是还未流行。所有的资源和机会对每个自由准入行业的参与者日渐公平,只有真正有创造价值的人和企业才可以在竞争的时代中长存。

是为万科归零,王石归零,机遇在生长,大道至简。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1页第8题、第22页。

  1.通过综合练习,我能熟练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2.我能运用2、5、3的倍数的特征解决问题。

  熟练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运用2、5、3的倍数的特征解决综合问题。

  1.互动分享独学部分的完成情况。

  1.小组合作,完成课本第21页第8题。

  讨论:你能说出3个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偶数或奇数吗?

  2.自主完成第22页第10题,然后与同伴交流。

  3.小组合作,完成第11题,然后组内代表汇报。

  4.小组交流“生活中的数学”。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0页的例2。例2是探究3的倍数特征,教材仍然采用百数表,让学生先圈数,再观察、思考。

  在探究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中,学会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和思考,进一步积累观察、猜想、验证、归纳的思维活动经验。

  1.借助百数表,经历探究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在探究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中,学会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和思考,发展合情推理的能力,积累数学思维活动经验。

  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

  归纳举证3的倍数的特征

  (1)回忆我们研究过的2、5倍数的特征是什么?并能给同学们解释是怎样探究出来的。

  (2)自制一张百数表。

  师: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2、5的倍数特征是什么?我们是怎样研究出来的?

  学生自由发言,重点引导学生回忆知识形成的过程。

  小结:我们是利用百数表,先找数,然后观察、猜想,最后进行验证和归纳,得出了2、5倍数的特征。

  师:这节课我们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2、5倍数的特征及探求的方法,唤醒学生的记忆,为探求3的倍数的特征做铺垫。

  师: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你们准备怎样研究?

  师:你们准备借助百数表,利用研究2、5倍数特征的方法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现在拿出你准备的百数表。同桌合作先找出3的倍数,然后观察圈出的数,看看有什么发现?

  (2)全班交流、讨论

  学生展示圈好的百数表。

  师:说说你们的发现?

  预设:只看个位不行。

  横着看:个位上的数0-9都有,竖着看:个位上的数也是0-9都有。

  师:同学们发现,在百数表中(课件出示),横着、竖着观察3的倍数,只看个位上的数,没有规律可循。横着、竖着看,看不出规律,换个角度思考,我们还可以怎样看?只看个位不行,我们还可以看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引导学生斜着看。

  师:大家认为除了横着、竖着看,我们还可以斜着看,现在请你斜着观察3的倍数,你又有什么新发现?

  生独立观察、发现。

  设计意图:因为3的倍数的特征比较隐蔽,根据探究2、5倍数的特征的经验,学生发现不了规律。在学生实在没人看出规律时,教师再提示学生可以换一个角度去观察、去思考,接着重新去探索。

  师:把你的发现和根据发现引发的猜想,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并想办法来验证你们的猜想。(可以用计算器)

  小组合作交流后全班汇报。

  (3)归纳3的倍数的特征

  师:你们的发现和猜想是什么?

  小组汇报,引导学生评价补充。

  引导小结:斜着观察发现,每一行数的个位与十位的和分别是3、6、9、12、15,它们都是3的倍数,各个数位上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也是3的倍数。

  师:这个猜想对不对呢?你们是怎么验证这个猜想呢?

  生汇报验证的过程。

  师:举什么样的例子既简单又有代表性?

  举的例子包含有两位数、三位数、四位数……,多举几个

  师:有没有同学发现反例的,各个数位上的和是3的倍数,但是这个数却不是3的倍数。

  师:通过验证,你们得出的3的倍数特征是什么,谁再来说一说?

  归纳小结: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设计意图:经过引导,学生进行二次探索,发现、猜想、验证并归纳出3的倍数的特征,积累数学探究的活动经验。

  (1)课本第11页“练习二的第3题”

  (2)课本第10页“做一做”

  (3)小明拿了5个圆片,小军拿个6个圆片,用他们拿的圆片在数位表上摆数,谁拿的圆片摆出的数一定是3的倍数?谁拿的圆片摆出的数一定不是3的倍数?

  先独立完成,然后同桌合作操作验证。

  师:通过这节课的探究,我们获得了什么新知识?采用了什么样的研究方法?

  在探究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什么新问题?

  小结:通过找数、观察、猜想、验证、归纳的研究方法,得出了3的倍数的特征。

  师:为什么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只要看个位数?而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要看各位上数的和呢?请大家课下阅读第13页的“你知道吗”我们下节课进行交流。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

  1.初步认识立体图形、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2.通过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继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形成勇于探索、善于合作交流的学习品质。

  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通过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一些长方体物品,课件。

  1.谈话引入,回忆以前学过哪些几何图形?它们都是什么图形?(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

  2.投影出示教材第18页的主题图。提问:这些还是平面图形吗?(不是)教师:这些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它们都是立体图形。提问:在这些立体图形中有一种物体是长方体,谁能指出哪些是长方体?

  3.举例: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长方体的物体?长方体又具有什么特征呢?引出新课并板书课题。

  1.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1)请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学具,摸一摸,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长方体有平平的面)

  (2)再请学生摸一摸长方体相邻两个面相交的地方有什么?讲述:把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

  (3)再请同学摸一摸三条棱相交的地方有什么?(一个点)讲述:把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4)师生在长方体教具上指出面、棱、顶点。学生依次说出名称。

  2.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①请学生拿出长方体学具,按照一定的顺序数一数,长方体一共有几个面?(6个面)有几组相对的面?(3组)前?后,上?下,左?右。

  ②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的6个面各是什么形状的?

  板书: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教师分别出示这两种情况的教具。

  ③引导学生进一步验证长方体相对的面的特征。

  板书: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④请学生完整叙述长方体面的特征。

  (2)棱的认识。教师出示长方体框架教具,引导学生注意观察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

  理解并熟记3的倍数的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培养理解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经历自主实践、合作交流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培养的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知识探究的条理性,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体验合作的乐趣。

  探究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竞赛导入

  1、请说出2的倍数的特征、5的倍数的特征。

  2、下面各数哪些是2的倍数,哪些是5的倍数,哪些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有什么特征?

  3、你能说出几个3的倍数吗?上面这些数中,哪些是3的倍数。你能迅速判断出来吗?

  4、比一比。请学生任意报数,学生用计算器算,老师用口算,判断它是不是3的倍数。看谁的数度快!

  5、设疑导入: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这节课就来学习3的倍数的特征。我相信:通过这节课的探索大家也一定能准确迅速地判断出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揭示课题)

  二、猜想探索,归纳验证

  1、大胆猜想:猜一猜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1)交流猜想。(有的说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有的同学举出反例加以否定)

  (2)整理认识。只观察个位上的数不能确定它是不是3的倍数,那么3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呢?

  2、观察探索:出示第10页表格。

  (1)圈一圈。上表中哪些是3的倍数,把它们圈起来。

  (2)议一议。观察3的倍数,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与同桌交流一下。(学生交流)

  (3)全班交流。横着看圈起的前10个数,个位上的数字有什么规律?十位上的数字呢?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只看个位行吗?

  大家再仔细看一看,3的倍数在表中排列有什么规律?

  从上往下看,每条斜线上的数有什么规律?(个位数字依次减1,十位数字依次加1)

  个位数字减1,十位数字加1组成的数与原来的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相等)

  每条斜线的数,各位上数字之和分别是多少,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各位上数字之和都是3的倍数。)

  3、归纳概括:现在你能自己的话概括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吗?

  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大家真了不起!自主探索发现了3的倍数的特征。但如果是三位数或更大的数,你们的发现还成立吗?请大家写几个更大的数试试看。

  (1)尝试验证。(生写数,然后判断、交流、得出结论。)

  教师说一个数。如342,学生先用特征判断,再用计算器检验。

  一个更大的数。4870599,学生先用特征判断,再用计算器检验。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正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棱长的含义;

  2、掌握正方体的基本特征,体会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联系与区别;

  3、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 教学

  掌握正方体的特征。

  正方体与长方体的比较。

  教法学法 实践法、讨论法

  1、昨天,我们学习了长方体。请大家回顾一下:长方体有哪些特征?

  2、口答:说出每个图形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3、设疑:第4个图形的长、宽、高相等,说明:这样的物体叫作正方体。大家想不想研究它?这节课我们要研究它的有关知识。

  (揭示课题:正方体的认识)

  1、以小组为单位发学具。

  2、以小组为单位研究手中的正方体。建议:用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量一量、比一比的方法来研究。

  3、自主探究。让学生结合手中的实物进行探究,再让他们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

  (1)让生结合实物说说面有什么特点?你是怎样验证的?从中明确:正方体的6个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2)让学生说说棱有什么特点?你是怎样验证的?从中明确:正方体的12条棱长度都相等。

  (3)让生说说有几个顶点?你是怎么验证的?

  5、提问:谁能完整地说一说正方体有什么样的特征?

  多指名几个同学说特征。

  6、结合直观图小结:正方体6个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它有12

  条棱,每条棱的长度都相等。它还有8个顶点。

  7、提问:依据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正方体?

  8、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运用手中的学具验证一下我们今天学习的正方体的特征。然后找代表说一说。完成表格。

  三、观察比较,体会异同

  1、提问: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

  2、让学生结合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进行观察、归纳,再同桌交流观察的结果。

  3、汇报交流。相同点是: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4、根据比较结果,想一想正方体和长方体有什么关系?

  不同点:长方体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正方体6个面都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长方体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正方体每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练习 完成P20做一做

  总结 今天这堂课我们认识了正方体,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6个面 (完全相同,都是正方形)

  立体图形正方体 12条棱 (长度相等)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

  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会把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

  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法,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充分展示数学的魅力。

  重点:初步学会准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难点:区分奇数、质数、偶数、合数。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六一”快到了,老师给大家送来了礼物!(出示百宝箱)大家想要吗?可是这上面有锁,而且是一个密码锁,打不开,怎么办?

  师:密码是一个三位数,它既是一个偶数,又是5的倍数;位上的数是9的因数;十位上的数是最小的质数。你能打开密码锁吗?

  学生质疑:什么是质数。教师引入本节课内容,板书:质数和合数。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认识质数与合数。

  师:找因数--找出1到20的各个数的因数,看一看它们的因数的个数有什么特点?

  学生分组进行,找出之后进行分类。

  生:老师,我发现这些数的因数有的只有1个,有的有2个,有的有3个,还有的有4个或更多。

  师:很好,我们可以把它们分类,大家把分类结果填在表中。

  投影展示学生的分类结果。

  设计意图: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找出1~20的因数后总结出特点,为下文概念的出示做准备,使学生亲身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印象深刻

  师: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如2、3、5、7都是质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如4、6、15、49都是合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师:再举出几个质数和合数的例子,举得完吗?说明了什么?(质数和合数都有无数个)

  想一想:最小的质数(合数)是几?的呢?

  师:所以按照因数个数的多少,自然数又可以分为哪几类呢?

  课件出示:可以把非0自然数分为质数和合数以及1,共三类。

  师:怎样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呢?

  生1:可以把每个数都验证一下,看哪些是质数。

  生2:先把2的倍数划去,但2除外,划掉的这些数都不是质数。然后划掉3的倍数,但3不划掉……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完成100以内的质数表,使学生形成一个知识网络,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三、课末总结,梳理提升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质数和合数的概念,知道了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在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时,我们要抓住质数与合数的本质特点,从因数的个数入手进行判断。在对整数进行分类时,要明确分类标准,不能把质数和合数与奇数和偶数混淆。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

  《质数和合数》这一课内容比较抽象,很难结合生活实例或具体情境来教学,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另外,到本节课为止,已经出现了因数、倍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等概念,有些概念学生容易混淆,如学生往往把质数和奇数,合数和偶数的概念弄混,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辨析这些概念。

  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2、能熟练判断质数与合数,能够找出100以内的质数。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的意识;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发展过程,进一步完善学生对自然数的分类方法的掌握,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重点:理解质数、合数的含义,能正确快速地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难点:能运用一定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判断、感悟质数合数。

  (一)导入新课。找出1~20各数的因数。

  (学生可能回答:1只有1个因数,其余的数都有2个以上因数;2,3,5,7,11,13,17,19这些数的因数都只有1和它本身)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与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有关。

  设计意图说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1~20各数因数的特点,通过观察学生虽然没有质数与合数的概念,但对这些数已经有了自己的分类与认识,为之后的分类与概念的学习打下基础。

  探究一:认识质数和合数

  师:请同学们按照因数的个数,将这些数分分类。

  (学生可能回答:将1,2,3,5,7,11,13,17,19分为一类,它们的因数都是1和它自己本身,其余的数分为一类;将1,4,9,16分为一类,它们的因数个数都是奇数个,其余的分为一类,它们的因数个数都是偶数个)

  师:同学们都说得非常好,请打开课本翻到第14页,请你按照它的方法分一分。

  师: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作质数(或素数)。上面这些数中,哪些数是质数(素数)?为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2是质数,它的因数只有1和2;3是质数,它的因数只有1和3;2,3,5,7,11,13,17,19都是质数,它们的因数都只有1和它们本身。)

  (学生回答:1是质数,它的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1不是质数,1的因数只有1个,质数有2个因数)

  师: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作合数。上面这些数中,哪些数是合数?为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4是合数,除了1和4以外,2也是4的因数;6是合数,除了1和6以外,6的因数还有2和3)

  (学生可能回答:1不是合数,它只有1个因数1。)

  小结: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师:你还能找出其他的质数和合数吗?

  (学生举例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说明:质数和合数的定义可以教师直接给出,也可以让学生自己看书自学,这里的重点是要让学生理解定义,根据定义判断一个数(除了1)是质数还是合数。学生在一开始可能会将1归为质数,这时要提醒学生仔细理解定义中“两个因数”的含义。在小结和板书中也要强调,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探究二: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做一个质数表。(课本P14例1。)

  师:你有什么好方法?

  (学生回答:先把偶数去掉,它们除了1和本身外,一定还有因数2(教师提示2是质数,不能去掉);除了5以外,个位是5,0的数先去掉)

  师:利用我们之前学习到的知识,可以先将2,3,5的倍数划掉(不包括2,3,5)。一直可以划到几的倍数?

  (学生可能回答:50的倍数,51的2倍是102,超过100了。)

  (学生制作100以内的质数表。)

  设计意图说明:由于小学用到的质数比较少,所以教材中只要求学生找出100以内的质数。这些质数不必要求学生都背熟,但是熟悉20以内的质数还是有必要的。

  (课本P16练习四第一、二题。)

  1、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作质数(或素数)。

  2、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作合数。

  3、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8

  例3是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教材通过创设用整块的正方形地砖铺满长方形地面的问题情境,应用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求方砖的边长机器最大值。

  学生已掌握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及求法,本课内容主要是帮助学生通过分析,使学生发现这样的地砖必须即使16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在此基础上学习本课不难。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培养学好数学的信心以及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合作的精神。

  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课件展示教材62页例3,今天我们要给这个房子铺砖大家感兴趣吗?要求要用整数块。

  1.几个数( )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 )

  2.16的因数有( ),24的因数有( ),16和24的公因数是( ),最小公因数是( ),最大公因数是( )。

  3.A=225,B=235,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

  4.用短除法求出99和36的最大公因数。

  小组合作学习教材第62页例3。

  用按一定比例缩小的方格纸表示地面,用不同边长的正方形纸表示地砖,我们发现边长是 厘米的正方形的纸可以正好铺满,没有剩余,其它的都不行。

  2.仔细观察,你们发现能铺满的地砖边长有什么特点?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交流。

  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把铺砖问题转化成求公因数的问题来求。

  根据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情况明确展示任务,进行展示。教师引导讲解。

  (1)要将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剪成正方形的纸,没有剩余,边长可以是几厘米?最长是几厘米?

  (2)玫瑰花72朵,玉兰花48朵,用这两种花搭配成同样的花束(正好用完,没有剩余),最多能扎成多少束?每束有几朵玫瑰花和玉兰花?

  (3)有一个长方形纸,长60厘米,宽40厘米,如果要剪成若干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形而没有剩余,剪出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最长是多少?

  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练习十五5,6题。

  铺砖问题:求公因数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9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概念,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

  1.学生通过操作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并初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会用求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会用求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剪刀,投影仪

  1.什么是长方体的长、宽、高?什么是正方体的棱长?

  2.指出长方体纸盒的长、宽、高,并说出长方体的特征。指出正方体的棱长,并说出正方体的特征。

  1.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

  (1)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纸盒,在上面分另标出上、下、前、后、左、右六个面。

  师生共同复习长方形的特征。请同学们沿着长方体纸盒的前面和上面相交的棱剪开,得到右面这幅展开图。

  (2)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正方体纸盒,分别标出上、下、前、后、左、右六个面,然后师生共同复习正方体的特征。让学生分别沿着正方体的棱剪开。得到右面正方体展开图。

  (3)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的展开图,看看哪些面的面积相等,长方体中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

  观察后,小组议一议。引导学生总结长方体的表面积概念。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经常需要计算哪些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

  (2)出示教材第24页例1。

  理解分析,做一个包装箱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实际上是求什么?(这个长方体饭包装箱的表面积)

  先确定每个面的长和宽,再分别计算出每个面的面积,最后把每个面的面积合起来就是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3)尝试独立解答。

  (4)集体交流反馈。

  老师根据学生的解题思路进行板书。

  方法一:长方体的表面积=6个面的面积和

  方法二:长方体的表面积=上、下两个面的面积+前、后两个面的面积+左、右两个面的面积

  方法三:(上面的面积+前面的面积+左面的面积)2

  (5)比较三种方法,你认为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关键是找什么?这三种方法你喜欢哪种方法?

  (6)请同学们尝试自己解答教材第24页例2, 集体交流算法,请学生说说你是怎样解答计算正方体表面积的。

  1. 完成教材第23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24页做一做。

  3.完成教材第25~26页练习六第1、2、3、4、6、7题。

  今天我们又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并掌握了长方休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学习,你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0

  1、使学生能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知道100以内的质数,熟悉20以内的质数。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4、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质数、合数的意义。

  2、自然数分几类?(奇数和偶数)

  教师:自然数还有一种新的分类方法,就是按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来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分类方法。

  1、学习质数、合数的概念。

  (1)写出1~20各数的因数。(学生动手完成)

  点四位学生上黑板写,教师注意指导。

  (2)根据写出的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

  (3)教学质数和合数概念。

  针对表格提问:什么数只有两个因数,这两个因数一定是什么数?

  教师: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如果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板书)

  2、教学质数和合数的判断。

  判断下列各数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教师引导学生应该怎样去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根据因数的个数来判断)

  质数:1、7、29、37

  3、出示课本第14页例题1。

  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做一个质数表。

  (1)提问:如何很快地制作一张100以内的质数表?

  ①根据质数的概念逐个判断。

  ③注意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1

  课本第97页例1及“做一做”,第99页练习十九第1、2、3题。

  1.我会用分数与小数的关系,把小数化成分数。

  2.我能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数化分数的方法。

  请大家回忆一下,说说小数的意义是什么?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怎样把小数化成分数?

  二、合作探究、检查独学

  1.自学例1,小组合作交流

  这两个结果有什么关系: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怎样把小数化成分数?应注意什么问题?

  ②完成课本97页“自己试一试”三个填空题。

  3.小组代表展示、汇报

  5.我能行:“做一做”把下列小数化成分数。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2

  《圆柱的'表面积》包括圆柱的侧面积和圆柱的表面积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例2是求圆柱的表面积。先说明圆柱的表面积的意义,在给出圆柱表面积的展开图,让学生了解圆柱表面积的组成部分,求表面积。例3是让学生运用求圆柱表面积的方法求出做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的用料,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让学生了解进一法取近似值的方法。

  本班学生动手能力不是很强,自主探究方法、方式较少。

  使学生理解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运用公式计算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理解和掌握求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一)创设生活情景,激励自主探索

  在导入新课时,老师用孩子们喜欢喝饮料的爱好创建生活情景:“同学们爱喝饮料吗?”“爱喝。”“给你一个饮料罐,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提了很多问题,“有的问题以后在研究,今天我们来解决用料问题。假如你是一个小小设计师,要设计一个饮料罐,至少要多少平方米的铁皮?”

  (二)创设探究空间,主动发现新知

  1、 认识圆柱的表面

  师:我们先来做一个“饮料罐”(出示模型)薄纸壳当铁皮,你们想怎么做?

  生:要卷一个圆筒,要剪两个圆粘合在圆筒的两边就行了。

  师:用什么形状的纸来做卷筒呢? (有的学生动手剪开模型)

  生:我知道了,圆筒是用长方形纸卷成的

  师:各小组试试看,这位同学说的对吗?

  (其他小组也剪开模型,有的得到了长方形,有的得到了平行四边形,有的得到了正方形。)

  师:还有别的可能吗?如三角形、梯形。

  生:不能。如果是的话,就不是这种圆柱形的饮料罐了。

  (评析:学生能拆开纸盒看个究竟,说明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学生是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完成了对圆柱各部分组成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2、 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师:我们先研究把圆筒剪开展平是一个长方形的情况。“求这个饮料罐要用铁皮多少?”这一事件从数学角度看,是个怎样得数学问题?

  学生观察、思考、议。

  生A:它是圆柱体:两端是同样的两个圆,当中是长方形铁皮卷成的圆柱。

  生B:求饮料罐铁皮用料面积就是求:

  圆面积X2+ 长方形面积

  生C:必须知道圆的半径、长方形的长和宽才能求面积。

  生D:我看只要知道圆的半径和高就可以求出用料面积。

  师:我们让这位同学谈谈他的想法。

  生D:长方形的长与圆的周长相等,长方形的宽与高相等。

  所以只要知道圆的半径就可求出长方形的长,也可求出圆的面积。

  师随着板书:长方形 = 长 × 宽

  圆柱的侧面积 = 底面周长 × 高

  (三)自主总结规律 验证领悟新知

  让学生就顺利地导出了圆柱的侧面积计算方法: S = 2 r h

  师:如果圆住展开是平行四边形,是否也适用呢?

  学生动手操作,动笔验证,得出了同样适用的结论。

  (四)解决生活问题 深化所学新知

  师:大家谈得很好,现在小组合作,计算出“饮料罐”的铁皮面积。

  师:通过计算,你有哪些收获?

  生E:我知道了,圆柱的则面积等于地面周长乘以高,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则面积加上底面积和的两倍。

  生F:在得数保留时,我觉得应该用进一法取值,因为用料问题应比实际多一些,因为有损耗,所以要用进一法。

  长方形 = 长 × 宽

  圆柱的侧面积 = 底面周长 × 高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3

  (1)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收集原始数据和分类整理的方法。

  (2)通过有说服力的数据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收集数据的方法。

  (1)用投影制作出教材的复习题

  (2)学生每人准备一枚一元的硬币。

  我们已学过收集静止的数据,如:第1页的复习题(投影显示)。

  1、点一名学生上来完成下面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其余的学生做在书上。

  2、统计一下我们班同学寒假里读课外书的数量情况。

  以前我们学习的是收集静止事物的数据,如复习题,但有的时候要收集的数据往往不是静止的,要随着时间的变化逐个收集和积累,这时就要采用另外的方法来收集和积累数据。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

  (板书课题)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1、探索收集数据的方法。

  放:例1中的路口在10分种内各种机动车通过的录像,让学生看。

  (1)小组合作,探索研究

  ①各种车辆的出现有没有规律?

  ②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才能准确无误地记下各种车辆通过的数据?

  ③小组讨论:用什么方法记录数据?

  ④汇报展示,统一方法。

  (2)学生实际操作。

  每人拿出一张纸写出各种车辆名称,然后听老师报通过的车辆,并画“正”字记载。

  讲:你们纸上收集的数据是原始数据。为了清楚地表示10分种内各种机动车通过路口的辆数和总辆数,需要把这些数据加以整理,制成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

  想:这个统计表该怎样制?要分几栏?

  (2)条形统计图。

  投影显示教材第2页空白的条形统计图。

  想:①图中的每格代表几?

  ②每种车的辆数如何用竖条表示出来?

  ③如果收集的数目较大怎样办?

  做:让学生翻开书第2 页,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硬币,按照刚学的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进行,并填好书上的统计表。

  做练习一的第1题。做练习一的第3题。

  收集本班同学家庭人口数的数据,并按照所学的整理数据的方法进行整理。

  课后反思: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依照他们积累的经验解决问题,是新课程观的具体体现。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深入研究的课题。

  课题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教学要求①使学生认识分组整理和编制统计表的意义;②初步学会分组整理原始数据的方法;③学会填写简单的统计表。

  教学重点分组整理原始数据的方法。

  教学用具放大例2的两张统计表。

  1.我们复习一下已学过的简单数据整理和一些统计表的知识。

  2.下面是某班数学兴趣小组中女同学测量身高的统计表。

  独立之后思考回答问题:

  ①如何求出这组女同学的平均身高?

  ②这组女同学的身高有什么特点?

  ③最高的女同学比最矮的女同学高多少厘米?

  ④如果这张表上的女同学很多,又不能清楚地看出她们身高的分布状况,怎么办?这节课我们学习把原始数据按照数量的大小划分成几组,再制成统计表。

  1.分组整理原始数据的方法。

  (1)教师出示记录单,学生独立思考

  ①谁最高?身高多少?

  ②谁最矮?身高多少?

  ③身高大多在什么范围?(很难看出,要分组整理一下)

  怎样分组整理?说说你的设想。

  (3)分组整理的具体做法(对照着做):

  ①找出原始数据的范围(学生找出记录单中原始数据的范围)。130~154厘米。

  ②把数据的范围划分成几组并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制成表。(按5 厘米一组可分为五组,再分成“身高”和“人数”两栏制好表并出示例2的统计表)

  ③统计各组中的数目,填写统计表(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并让学生填好统计表)。

  (4)看书回答问题:

  ①看教材第3页,回答下面的三个问题。

  ②看教材第4页,“想一想”该怎么办?(说明记录单上的原始数据的重要性,不能随便丢掉)

  1.调查本班学号1~32的学生的体重,并将调查结果按分组的方法进行整理。

  做练习一的第4、5题。

  收集信息、整理信息是现代化社会对人的最基本要求,是每一个人必备的技能之一。而让学生感受体验到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意义,是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内的最好方法。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4

  1.加强动手操作训练,促进学生的思维。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设计积极引导学生理解天平平衡的原理,加强对用天平称物和画图的动手操作训练。使学生经历称物、分轻重的过程,了解和思考称物的不同情况,逐步把思维条理化、逻辑化,并想办法用图示表示出来,从而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

  2.自主探索,体会优化思想。

  本设计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的空间,通过试验、汇报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发现如何分份是优化“找次品”方法的关键,从而总结出最佳的分份方法和最佳的图示方法,渗透优化思想。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天平 药瓶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你们每天上学通常要走哪条路?为什么要选择这条路?

  2.你们真聪明,在平时做事的时候就能选择最简便的方法。在数学学习中,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通常都有一种最有效、最简便的方法,我们把它叫最优化的方法。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优化的思想走进课堂。(师出示2瓶钙片)

  师:老师这里有2瓶钙片,其中有1瓶少了3片,你们能不能想办法帮我把它找出来呢?(生回答想法)

  师:老师准备了一架天平。如果在天平左右两边的托盘里放上质量相同的物品,天平就会平衡;如果一边重一边轻,那重的一边就会沉下去,轻的一边就会翘起来。今天我们就借助天平来完成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次品的特点发现用天平“称”的方法,知道并不需要称出每个物品的具体质量,而只要根据天平的平衡情况对托盘两端的物品进行判断就可以了。

  实践操作,自主探究

  1.提出探究要求。

  师:同学们很容易就从2瓶钙片中把这瓶次品找到了,如果是3瓶钙片,你还能从中找到这瓶次品吗?同桌可以用学具摆一摆,试一试。

  2.动手操作,汇报方法。

  学生动手试验后汇报。(先在天平的两端分别放上1瓶钙片,如果天平平衡,剩下的一瓶就是次品;如果天平不平衡,轻的那端就一定是次品了)

  3.总结归纳记录的方法。

  组织学生把用天平称的过程用图表记录下来。

  合作交流,研究探讨

  师: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容易就从3瓶钙片中找到了次品,其实你们已经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了教材中例1所提出的问题。那么,例2又向我们提出了哪些问题呢?

  理解题意,动手操作。

  (1)先让学生读题,说说“至少”的含义。

  (2)小组分工合作:用学具摆一摆,并尝试用图示和表格表示摆的过程,完成下表。

  (合作要求:2名同学摆学具,1名同学用图示法作记录,1名同学填表)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5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第12―13页。

  1.我能理解因数与倍数的含义。

  2.我会有序地思考,掌握了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3.我知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

  1.互动分享收获。

  1.小组讨论:乘法算式中的因数和这里讲的因数一样吗?

  (2)小组代表交流、汇报。

  (3)自读课本第12页下面的一段话。

  2.自学课本第13页例1。思考:

  (3)也可以这样表示: 18的因数

  3.组内交流并讨论:怎样找最快,而且不容易遗漏?

  4.小组代表汇报,总结。

  5.试试身手(第13页“做一做”)。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5篇)】相关文章: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用192厘米的铁丝做一个长方体框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