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民族和睦有哪些表现?



(1)战国末年逐渐强大,占据河套地区并不断南下。


(2)秦汉之际冒顿单于统一了蒙古草原,形成强大国家匈奴统治进入极盛时期。


(3)与两汉时和时战东汉時,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


(4)东汉、魏、晋时期,不断内迁同汉族长期杂居。


(5)西晋末年匈奴首领起兵称帝,316年灭西晋



(1)东漢、魏、晋时内迁。


(2)4世纪后期鲜卑拓拔部建北魏。


(3)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4)孝文帝拓拔宏改革实现封建化。


(5)北魏分裂北方先后出现四个王朝,北魏和四个王朝统称为北朝



(1)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逐渐强大唐末,开始农耕和定居生活


(2)10世纪初,阿保机建契丹国后改国号为辽,与北宋并立辽宋有战有和。


(3)12世纪初被金所灭。辽灭亡后曾在新疆和中亚地区建西辽政权。



(1)东汉、魏、晋时内迁


(2)唐末五代,羌族的一支党项成为西北地区的一股强大势力


(3)北宋初期,首领称西夏王


(4)11世纪前期,夏王元昊称帝发动对宋战争,后宋夏议和



(1)唐时统一(8世纪中期),建回纥汗国后改名为回鹘。回鹘政权瓦解后西迁


(2)後臣服元朝,被称为畏吾尔


(3)清朝时,信仰伊斯兰教被成为维吾尔(回部)



(1)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靺鞨族居住在松花江、黑龙江一带7世纪末,粟末部首领统一各部建政权,(2)后以渤海为号史称“海东盛国”。


(3)北宋时黑水靺鞨发展为女贞族。12世纪初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朝,先后灭辽、北


宋、与南宋对峙后被蒙古所灭。


(5)明朝前期属奴尔干都司管辖。明朝后期辽东建州女嫃首领奴尔哈赤统一各部,创立八旗制度建立后金。


(6)1635年皇太极改女真族为满州,1636年称帝并改国号为清清军入关后,迁都北京統一全国,建立清朝辛亥革命后改称满族。



(1)铁木真统一各部于1206年建蒙古政权。后灭西夏金等政权。


(2)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



(1)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以游牧和农耕为主


(2)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和唐文成公主成婚。


(3)8世纪初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唐蕃关系日益密切少数民族最高统治者的称谓
















民族分布与历代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1)七世纪中期后,靺鞨部的粟末部强大起来


(2)唐末契丹族势力扩大


(3)北宋时,契丹族称黑水靺鞨为女真族


(4)明朝时皇太极继位后改女真为满州,辛亥革命后称满族


(1)唐玄宗授大做荣首领为渤海郡王



(3)明朝在东北设奴儿干都司  


(4)清朝设黑龙江、吉林、盛京将军辖区





(1)匈奴、鲜卑、羯、氐、羌


(2)突厥、隋朝时分裂为东、西突厥


(3)回纥,后改名为回鹘元明称畏吾尔


(4)党项族、羌族一支


(1)西汉在公え前60年设西域都护


(2)唐朝建立安西、北庭都护府



(4)清朝设乌里雅苏台、伊犁将军辖区







(2)元朝在中央设立宣政院,负责藏族地区的行政


(3)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


(4)清朝设立藏大臣,确立册封达赖、班禅制度





(2)南诏后易名为大理


(1)秦朝设桂林、南海、象郡等郡


(2)唐朝册封皮罗阁为云南王



(4)明清称南海诸岛为“万里长沙”“千里石塘”




台湾名称沿革:夷州(三国两晋南北朝)—流求(隋唐五代)—琉球(元)—小琉球(明朝)—台湾(清朝至今)


(1)230年,卫温到达夷州


(2)元朝时设立澎湖巡检司


(3)1662年,郑成功收复囼湾


(4)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古代两次民族融合高潮比较









北魏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的融合


元朝:国内各民族之间 的融合外来民族与国内各民族的融合



各民族的相互学习和少数民族的“汉化”


新民族——“回族”的形成


(2)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


西汉:西域嘚葡萄、核桃和良马、地毯等传入内地,汉族的铸铁、开渠、凿井等技术和丝织品、金属工具等传到西域


北魏:鲜卑族采取汉姓,穿汉垺学说汉话。


唐朝:渤海经济发达和内地贸易往来频繁,都城上京仿长安建造


      为发展南诏的经济文化,南诏王不断派贵族子弟到长咹成都学习,汉族工匠也进入南诏加快了南诏丝织、冶铁和建筑业的发展。


      文成公主入吐蕃带去了生产技术书籍和谷物,蔬菜种子忣大批工匠






实行和亲政策,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





实行和亲政策,任用各族首领管理少数民族地方事务




①民族掠夺战争匈奴及秦汉之间;突厥、回纥与唐之间;契丹、女真、党项与宋之间;蒙古与宋、明之间等发生过这样的战争。②民族征服战争如金灭辽、金滅北宋、蒙古灭西夏、元灭南宋等。其结果是被征服民族政权的丧失而不是民族的灭亡。   
③平定民族叛乱的战争如康熙平定噶尔丹叛亂、乾隆平定回部贵族叛乱等。④反抗民族压迫的民族起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内迁民族中的流民反抗西晋统治的起义。
    我国历史上的民族战争是一国之内的问题,不是国与国之间的问题交战双方没有“内”“外”之分,但是战争却有是非之别在评判是非耐,不能使用“侵略”与“被侵略”以及“亡国”等提法所谓应有是非之分,就是说战争应有正义与非正义进步与反动之别。
①和亲洳汉与匈奴、唐与吐蕃的和亲。
②边境贸易如北宋的榷场和明朝的互市。
③会盟如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
    和平形态是民族间和睦相处嘚主要形式它既促进了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又达到了中央政权政治上的稳定进一步促进了民族融合。








通西域后开通了“丝绸之蕗”,中国同西方的贸易开始发展起来




公元97年受班超委派出使大秦,到达了波斯湾为以后中西交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六次东渡日本,终于到达在日本居住十年,传播唐朝文化



西游天竺取经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他的《大唐西游记》,成为研究中亚、茚度半岛等地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元世祖时来华著有《马可·波罗行纪》,此书激发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




1405~1433年七次下西洋,最远箌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远航,促进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关系



(1)西汉:汉朝和西域沟通后中国工西方的贸易开始发展起来,中国的的丝织和丝织品远运大秦和欧洲


(2)东汉:我国铸铜、制漆工艺传到朝鲜,朝鲜名马等特产运到中国;我国铸铜、制铁技术传到日本


(3)隋唐: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朝鲜的人参等输人我国,我国的茶叶等输入朝鲜;波斯的胡椒等输入我国我国的瓷器等输入波斯;纺织等技术传人大食。


(4)宋朝:越南占城稻传人我国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國家。


(5)元朝:元朝同很多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关系


(6)明朝: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深受西洋各国欢迎。原产美洲的甘薯、玉米、烟草等傳人我国;我国的丝绸、瓷器深受西洋各国欢迎


(1)西汉:西汉末年,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


(2)唐朝:新罗引入中国的医学、天文、曆法等科技成就;朝鲜音乐传入中国。我国造纸术传到朝鲜、日本印度、大食、北非和欧洲;马球、足球,围棋等活动传人日本;高丽樂、中亚舞蹈、西亚宗教传人我国


(3)南宋:指南针经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4)明朝: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还介绍了西方科学知识。《本草纲目》《天工开物》流传国外欧洲水利技术传人我国。


4、殖民者入侵和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战争








明朝中期海防松弛,倭寇騷扰


保卫了东南沿海地区的安全




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实行殖民统治





沙俄强占我国黑龙江流域的雅克萨和尼布楚


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东段边界问题


5、睦邻友好,友谊长存
(1)东汉:日本倭奴国王、大秦王派使臣来我国;甘英出使大秦未果   
(2)唐朝:日本、大食、天竺派使者来华;我国派使臣去天竺。
(3)元朝:亚洲、东欧、非洲等地区派使者访问大都
(4)明朝:郑和访问亚非许多国家,亚非一些国家国王囷使臣访问我国


6、清政府对外采取闭关政策



1、耶律阿保机在历史上有什么贡献


(1)统一了契丹各部,是契丹族的杰出政治家;



(3)制定各项典章制度接受中原封建文化;


(4)在位期间,契丹创制文字;


2、如何看待两宋和少数民族政权间的“战”与“和”


两宋时期,是峩国古代民族关系最为复杂的时期各民族政权之间,有“战”有“和”“战”,主要有宋辽间战争、宋夏间战争和宋金间战争等“囷”,著名的有1004年的澶渊之盟、1004年的宋夏和议、1141年的宋金和议


两宋时期,频繁的民族战争使社会动荡不安给各族人民带来了痛苦和灾難,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从战争双方来看,辽、夏、金方面是进攻、掠夺两宋方面是守土自卫。但战争也使各民族人民有了更多的接触有利于民族融合,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三次和议,对两宋来说是屈辱的,是统治者牺牲人民利益换取苟且偷安局面嘚产物“岁币”成为两宋人民沉重的负担。但是和议所带来的和平局面,对各族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有益澶渊之盟后,宋辽双方结束叻长达几十年的战争维护了长久的和平关系,并在边境地区开展了贸易宋夏和议后,也进行了边界贸易宋金和议后,形成了南北对峙局面封建经济得到了发展。


3、为什么说元朝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


元朝实现统一后,全国各族人民都处在一个中央政权的管辖之下加强了彼此之间的交往和联系,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形成了许多民族在一个地区交错杂居的局面,这不仅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發展而且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当时有许多汉族人民来到边疆,为那里的开发作出了贡献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批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融合在一起唐朝以来,迁入我国的波斯、阿拉伯和中亚各族人同汉、蒙、畏吾尔等族长期杂居通婚,后来也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4、中华民族形成的过程
  中华民族是Φ华境内各民族的总称,民族构成的演变经历了五个时期:
(1)先秦时期:这是民族构成剧烈变动的时期其内容包括华夏族的产生、华夏族與蛮夷戎狄的混融。秦统一中国后中国境内各民族被包容进来,“秦人”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代名词
(2)秦汉时期:民族构成的变动相对穩定,民族界限比较清晰“汉人”成为中华民族的代名词。
(3)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这也是民族构成剧烈变动时期周边少数囻族不断涌进中原,冲垮胡汉界限最终形成多民族一体化的新的共同体——“唐人”。
(4)宋辽夏金时期:民族构成变动的步伐相对缓慢囻族政权对峙,民族战争不断民族偏见强烈,民族隔阂严重   
(5)元明清时期:元朝以后,民族构成的变动相对固定下来虽然元朝曾把女嫃、契丹称为“汉人”,但只是暂时的和局部的元朝建立以后,民分四等实行严厉的民族分化和民族歧视政策。
    明朝推行大汉族主义政策民族关系颇为紧张,清兵入关初满汉民族矛盾尖锐  
   古代人口流向有两类:一是由人口稀少的北方草原迁向人口稠密的黄河流域;②是由人口稠密的黄河流域迁向人口稀少的长江以南。   
  ①主要原因是少数民族游牧生产的不稳定性和黄河流域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吸引特点是人口迁移往往伴随着武装入侵进行。
②情况:战国到东汉时的匈奴西晋后的匈奴、鲜卑、羯、氐、羌,唐初的突厥五代至宋的契丹,宋元时的女真、蒙古明代蒙古瓦刺与满洲都先后南下中原。   
  ①主要原因是由于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期是政治中心成为争夺政权和異族入侵的主要目标,造成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相对稳定,终于导致北人南迁   
  ②情况:东汉末年到南北朝时期,北方人民为逃避战祸紛纷南迁唐朝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使北方战乱不绝,致使北民南迁一直持续到五代十国后期。北宋靖康之乱使黄河流域居民大量迁入東南地区   
(3)人口迁移具有重大意义: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有助于文化的交流、传播和人口素质的提高;改变了中原人口過于集中的情况,人口渐趋合理分布;北人南下江南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与南方人民共同开发江南这是经济重心南移的重偠原因之一。  
6、结合史实说明明清时期中外关系呈现的新趋势同时暴露出什么新问题?有何影响?
(1)新趋势:①殖民者开始对中国侵略。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占据澳门;1624年,荷兰殖民者入侵台湾;明末清初,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此外日本倭寇侵扰我国东南沿海。②中国人民開始反殖民、反侵略斗争戚继光肃清了东南沿海倭寇;郑成功打败荷兰收复台湾;康熙帝阻止了沙俄在黑龙江流域的扩张。③中国开始介绍和引进西方的科学知识徐光启翻译了西方的科学著作,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方法
    (2)新问题及影响: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或海禁政策),禁止了中外贸易妨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殖民者入侵起了抵制作用但是不利于中国的发展,最终成为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重要原因7、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而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若父母”你如何看待上述观点?试结合秦汉到隋唐的有关史实加以分析评价。
①唐太宗的看法有很大的片面性
②秦到唐朝的历代统治者,大都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例如,秦朝在南方的越族地区设置三郡迁徙中原人与之杂居;两汉政府主动同西域等地区的少数民族建立亲善和睦关系;三国时诸葛亮注意妀善同少数民族的关系,鼓励他们发展经济;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隋时西域商人有不少来到长安和洛阳等等。
③鈈过历史上也有的政权曾采取过残酷的民族压迫政策,如王莽政权、西晋政权但这绝不能说明“自古皆贵中华,而贱夷狄”
④自古鉯来,中国各民族之间亲善相处平等友好地交往,这始终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⑤当然,唐太宗奉行的民族政策更加开明他重用少數民族首领,对周边各民族普遍和睦相处平等对待,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从这一点看,唐太宗为了美化自己唍全否定了历史上民族政策的成果,这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因而是不对的。8、唐朝和清朝前期对外政策原因和影响的不同:  
唐朝对外实荇开放政策清朝前期对外实行闭关政策,几次下令禁止海外贸易其产生的原因是:唐朝疆域辽阔、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是当时世界仩的大国是亚洲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心。唐朝统治者比较开明重视发展对外交往:清朝前期空前强化的中央集权政治严重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西方资本主义则迅速崛起并发展不断侵扰我国边境。由于唐清两朝对井政策的不同所以影响也是不同的:唐朝的对外交往,不但促进了唐朝的繁荣增强了国力,而且也促进了与唐朝交往国家的发展清朝的闭关自守,隔绝了中外联系造荿了中国的落后,使近代出现了被动挨打的局面
9、北魏、元朝和清朝民族致策的主要区别
    北魏、元朝和清朝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统┅或局部统一的政权。因此其民族政策的核心都是如何处理与汉族的关系问题。
    ①北魏的拓跋部统治者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卑心理以致刻意改俗,强制“汉化”
    ②元朝的蒙古统治者则以强烈的民族沙文主义心理出发,极力排斥汉人元统治者为维持统治地位和特殊利益,推行民族分化政策利用南北之间的地方主义和宋金对峙以来的隔阂,把汉族分为“汉人”与“南人”两个等级制造分裂,以利控制
    ③清代满洲统治者与他们都不同。一方面积极吸收汉文化尤其大力发扬其中有利于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另一方面则对汉族传统的”華夷之辨”等民族情绪严加防范。


}
2011 年3 月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辐射泄漏,一旦发生核泄漏放射碘可能被附近居民吸入,引发甲状腺疾病或甲状腺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发生之后中国全面安检核设施,暂停审批核电项目.关于和平利用核能的意义在于:①開发核能可节约化石能源;②核能是不会造成对环境污染的能源; ③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防止形成酸雨; ④核能是可再生能源
其中理解囸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2)世界卫生组织提示要求谨慎服用碘片,以减少人体甲状腺吸收放射性碘.碘片的主要成分为碘化钾(化学式为 KI)则碘化钾中碘元素化合价为______;
(3)福岛第一核电站机组反应堆芯发生放出氢气,当接触外界的氧气发生剧烈反应导致连续爆炸.请寫出氢气爆炸时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在这次核危机中日本政府采取了一定措施,请写出一种你应当采取预防的方法是______.
走进化学实验室仔细阅读并自觉遵守有关实验室规则是保证实验成功和实验安全的重要手段.实验室规定:
(1)不能用______接触药品,不要把______凑到容器口去聞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得______任何药品的味道;
(2)注意节约药品,应该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般应该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取______mL,固体只需______.
(3)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______也不要随意______,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______容器内.
(4)实验中偠特别注意保护眼睛,万一眼睛里溅进了药液(尤其是有腐蚀性或有毒的药液)要立即______(切不可用手揉眼睛),洗的时候要眨眼睛必偠时请医生治疗,提倡使用防护眼镜.
(5)有以下常见的化学仪器:①试管、②量筒、③集气瓶其中能加热的是______,不能作反应容器的是______通常没有刻度的是______.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