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实洪都战役之战,究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军事奇

在抗战期间,这5支部队有什么杰出的战绩?
战绩:共与日伪作战12万次,毙伤、俘虏日伪125万人,建立了面积达246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亿的抗日根据地,为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战绩:万家岭战役上高会战常德会战湘西雪峰山会战死守过罗店保卫过首都驰援过徐海大战过兰封南浔路显精忠张古山血染红,歼敌估计在10万以上。
战绩:缅北会战,击毙日军3.3万余人,伤日军7.5万余人,俘虏323人。
战绩:仅一次衡阳保卫战就毙伤日军4.8万余人,毙伤日军高、中级军官910余人。
战绩:淞沪罗店拉锯战长江石碑要塞保卫战湘西雪峰山会战等,歼敌估计在5万以上。
其他答案(共9个回答)
时守衡阳40天 没其他部队做的到.74军血战万家岭,新1军、新6军远征缅甸,都是战功赫赫。 八路军(18集团军),新4军是国军战斗系例.就不用讲了.
回答:独立寒秋2005
级别:学者
9月14日 10:57
楼主问的是抗战中中国军队的五大功勋部队,那么共产党领导的第18路军无疑应该排在第一位,前后消灭击毙日军52万,但以前的统计好像是133万,这里面应该有大量的伪军,不管怎么说,平型关,神头岭,韩略村大捷,黄土岭,百团大战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战例。
说的好像不对!!抗日战争胜利后的统计好像我国军队总共击毙133万!!
在说共产党的军队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统计是100多万正规军,200多万民兵!!击毙日军52万也不能说太多呀!!
楼主问的是抗战中中国军队的五大功勋部队,那么共产党领导的第18路军无疑应该排在第一位,前后消灭击毙日军52万,但以前的统计好像是133万,这里面应该有大量的伪军,不管怎么说,平型关,神头岭,韩略村大捷,黄土岭,百团大战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战例。
如果抛开意识形态不说的话,八路军和74师,新一军,新六军和五军应该是最著名的五只功勋部队.
如果纯粹说国民党军队的五大功勋部队,就是74师、18军、新6军、新一军、第5军了。也就是他的五大主力部队,五大主力在八年抗战中浴血奋战。都取得了辉煌的战果、突出的成绩,写下无数传奇故事,有力的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和独立,他们是优秀的军人是我国人民的骄傲.
74师原来叫74军,抗战胜利后改编为74师,但它的编制仍旧是一个军的编制.74军在抗战期间几乎一只战斗在抗日第一线.
38年万家岭战役,作为核心主力,给日军重大杀伤,次役首创歼灭日军几乎一个完整师团的佳绩,此战既无平型关八路军奇袭之利,又无昆仑关国军火力之优,全靠将士浴血苦战,74军攻得上守得住,居功至伟。(305团团长张灵甫率一支部队奇袭张古山,又坚守数昼夜,为最终的胜利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事后郭沫若专门派田汉编剧,歌颂德安大捷,张灵甫在剧中以真名出现,一时间闻名天下).一代名将叶挺将军如此评价万家岭战役:“万家岭大捷,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并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而三,盛名当垂不朽。”
41年参加上高会战,歼敌16000,缴获骏马2800匹,击毙日军中将、少将各一名, 74军在战役中“拼死力拒,虽血肉横飞、伤亡惨重,仍不稍退,是日一日间敌我伤亡均在四千以上。
常德会战中74军57师8000之众面对日11军数万人马,死守常德16天,顽强抗击了日军陆、空、坦的协同攻击,在日军猛烈炮火甚至释放毒气情况下仍死战不退,伤亡殆尽。
湘西雪峰山会战几乎全歼日军116师团,消灭日军3万左右。
在南昌会战中,即使兵败如倒,该军仍不改其英勇豪迈之抗日铁军本色。曾两次荣获军委会最高荣誉——飞虎旗,一次国民政府第一号武功状,连美军顾问团曾有过“中国只有74军能打”的赞誉。国军中无人出其右者。
提起第5军就要先说大名鼎鼎的200师。该师前身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直属战车营,1937年3月。
38年1月,该团扩编为第200师(五团制,20000余人),原团长杜聿明担任该师首任师长,为我国第一个机械化师,由军事委员会直接指挥)11月,该师扩编为新编第11军,(戴安澜继任成为200第二任师师长,也是最有名的一任)1939年1月,番号改为第五军,杜聿明任军长,下辖第200师师长戴安澜、荣誉一师,师长郑洞国和新22师,师长邱清泉。
1939年日军在防城、北海登陆,进占钦州,准备开辟华南战场,截断西南国际交通线。5军(新22师、荣誉第1师、200师)在桂南会战中取得昆仑关大捷而一举成名,也成就了5军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战斗。
这一场激战,成功收复昆仑雄关,日军损失空前巨大,昆仑关一战,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长中村正雄被击毙,该旅团班长以上的军官死亡达85%以上,士兵死亡4000余人,被我俘虏的100余人。5军也付出了15000人伤亡的巨大代价。
1942年第5军作为远征军先头部队赴缅甸作战(1939年11月,日军攻占南宁,切断了桂越公路,次年6月,又切断了滇越公路。这样,滇缅路就成为中国西南大后方唯一的国际交通命脉),保卫滇缅路,在著名的同古保卫战中,200师孤军与数倍于己之敌作战(日军55、56两个师团4万多人),击毙日寇5000余人,在同古坚守12天,同时,该师成功掩护友军英缅军第1师一部逃出日军包围圈。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
后200师收复棠吉,但是因上级指挥失误,远征军被迫撤退回国(途中200师被日军伏击,戴安澜负伤不治,壮烈牺牲),兵败野人山,为保卫滇缅路,远征军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仅杜聿明第5军42000人中就牺牲了21000余人。当时滇缅路战线两侧,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惨不忍睹。由于损失惨重,不得不进行长期整补,直到1944年再次作为远征军参加滇西反攻,才再度上阵。
5军的历史上,特别要提两件事:第一次印缅战役同古保卫战前,200师师长戴安澜召集军官开会,大家对是否坚守存在分歧,争论不休,此时,598团中校团副黄景升愤然而起,慷慨陈词,自愿领兵御敌,师长问其有无把握,慨然应曰“成功虽无把握,成仁却有决心!”。第二件则更加悲壮,1942年5月远征军第5军向印度撤退途中,由于后有日军追赶,途中又没有道路,将全部机械化装备之辎重(汽车、装甲车、大炮等)全部烧毁,随后军长杜聿明率全军进入野人山的蛮荒之地。而确实无法随全军长途跋涉,留在莫的村堪迪佛塔一侧的医疗站中的千余名伤患官兵,从大局着想,不愿受被日寇俘虏之辱,抱着生为中国人,死为中华魂的志节,宁愿烈士死,不愿降虏生的赤子心,慨然于5月21日全体引火自焚,含恨而终!。这一史实在中国军事史上可以说是空前绝后、气壮山河的英雄壮举!
最后补充一点的是,当200师师长殉国的消息传到国内时,蒋介石老泪长流,连说几句:一将难求,一将难求.
军长杜聿明虽是抗日名将,但在撤离时犯下大错,根据当时的严峻形势,他应该和孙立人一样往印度撤离,但他选择了往国内撤退,从而导致兵败,5万多远征军将士因病和饥饿长眠在“野人山”戴安澜将军因伤无药医治牺牲在“野人山”。
新6军的骨干班底(或者说前身)为新编22师,在编入新6军之前还是5军的主力,昆仑关的胜利也有新22师的汗马功劳,(消灭日军4000多人,克复昆仑关,一战扬名,著名剧作家田汉还专门采访了廖耀湘,称其为抗战中的狄青)
42年在5军的建制内参加了印缅远征,西渡怒江,第一次远征中主要战斗为接应200师自同古撤退,打完后也还有7000多人,实力仍存,可惜远征军撤退时军长杜聿明却不听廖耀湘建议,尝试突破日军阻击,非要往野人山炼狱里钻,这一昏招的直接后果就是新22师兵员从进山时的7000直线下降到了到达印度时的不足3000,牺牲超过半数。
42年底,5军回国新22师留印(当时隶属于新1军,军长郑洞国),换装美式装备,在兰姆伽整军经武,刻苦训练,经过一年的整训,练就了丛林战的过硬本领,自此掀开了新22师——也就是后来的新6军最辉煌的一页。
1943年10月参加第二次缅甸战役,向缅北挺进,与新38师(师长孙立人)互相配合,二进野人山,占领胡康河谷,克于邦、下孟关、攻占瓦鲁班……在整个缅甸反攻战役中,新22师给日军的王牌18师团毁灭性打击,歼灭敌人20000多,一雪2年前野人山兵败的耻辱,其中新22师单在卡盟一役就毙伤日军不下5000,间布山山区3000多,在攻占瓦鲁班战斗中突袭18师团司令部,缴获18师团发布作战命令的关防大印,这在抗战期间绝无仅有。蒋介石的嘉奖电只有三个字:中国虎!)。
随着第14师(龙天武)和第50师(潘裕昆)空运来到缅北反攻的前线,驻印军扩为两个军,原属土木系54军的第14师、第50师加上新22师组成了著名的新六军。随后攻克八莫、南坎、芒市,打通了遍染鲜血的滇缅公路。45年5月运抵芷江,并参加了对日受降签字仪式,负责警戒。
新1军的前身为新38师。该师的底子就是财神爷宋子文大名鼎鼎的财政部税警总团改编而来。
41年底随66军进入缅甸作战,日,西线英军步兵第一师及装甲第七旅被日军包围于仁安羌,粮尽弹缺,水源断绝,陷于绝境。孙立人奉史迪威之命亲率113团星夜驰援,18日凌晨向日军发起猛烈攻击,至午即攻克日军阵地,歼敌一个大队,解除了七千英军之围,并救出被日军俘虏的英军官兵、传教士和新闻记者五百余人。仁安羌之战是中国远征军入缅后第一个胜仗,孙立人以不满一千的兵力,击退数倍于己的敌人,救出近十倍于己的友军,轰动全球。,蒋介石、罗斯福、英王乔治都给他授勋章,由此声名大振。
仁安羌战后,新三十八师掩护英军撤退。4月下旬,英军撤过曼德勒后继续向西逃往印度。中国远征军副司令官杜聿明拒绝了战区参谋长史迪威要他撤往印度的命令,决定率军向北撤回云南。孙立人奉命率新三十八师为第五军殿后。5月9日,杜聿明见滇缅公路上已被日军占领,急令各部向西北穿越野人山回云南,并要新三十八师继续殿后。孙立人当即表示反对,认为绕过经野人山路途较远,且道路艰难,渺无人烟,给养样困难。而目前远征军尚有四个师,不如集中兵力,趁敌立足未稳,沿滇缅公路回国。杜聿明不听。孙立人便拒绝服从杜的命令,而按照史迪威和司令官罗卓英的命令,率新三十八师向西撤往印度。撤退途中,他亲自端起冲锋枪率领士兵冲锋陷阵,打垮日军多次阻击。部队装备不但没有损失,还收容了数以千计的难民和英印散兵。
当38军到印度边境时英国军队竟要求新38师解除武装,以“难民”身份入境!孙将军当即回绝,下令加强警戒、准备战斗,后来英军参观了新38师营地,军装虽破却干净齐整,枪械虽差但擦得锃亮,还带来2门迫击炮4挺重机枪。与那些连裤子都扔在逃跑路上的英军绝对天壤之别。英国人一下被折服了,第二天就奏乐鸣炮欢迎。
1943年撤退到印度的新22、30、38合编为新1军(首任军长郑洞国,此时新22师也在其建制之中),出国远征的中国士兵,在美英盟军的帮助下,在兰姆伽整军经武,刻苦训练,练就丛林战的过硬本领.
第二次缅甸战役开始,孙立人指挥新三十八师如下山猛虎般扑向胡康河谷。日占领新平洋,12月29日攻占于邦,并在新平洋和于帮的战斗中俘虏大量日军战俘.当曾在中国参加南京大屠杀,参与攻陷广州坏事做尽的日军十八师团的俘虏被带到孙立人的面前时,面对这些在中国耀武扬威,不可一世恶贯满盈现在已经成为阶下囚的衣冠禽兽,孙立人厌恶地皱皱眉头,毫不犹豫不加思索地命令参谋:“你去审一下,凡是到过中国的,一律就地枪毙,今后都这样办。”满腔怒火集国仇家恨于一身的中国士兵迅速执行命令。当即运用各种工具挖了若干个硕大的坑,把当年曾在中国战场上犯下累累罪行的手上沾满中国人的鲜血的日军十八师团战俘全部坑杀。在缅甸做了异乡之鬼。只有一名台湾籍的士兵被放走逃生。
三十八师12月29日攻占于邦占领于邦后,攻势不减,于日攻克太白加,3月4日与廖耀湘新二十二师两路夹击攻克孟关。3月9日,三十八师113团与美军突击队联手攻占瓦鲁班。号称“丛林作战之王”的日军第十八师团死伤过半,狼狈逃出胡康河谷。
 攻占胡康河谷后,日乘胜向孟拱河谷进攻。新三十八师113团从左翼翻山越岭迂回到坚布山后方,和新二十二师两面夹击,29日攻占坚布山天险,扣开了孟拱河谷的大门。4月24日,按史迪威的计划,新三十八师和新二十二师分别向孟拱和加迈攻击前进。5月下旬,孙立人从缴获的日军信件中获知:由于日军第十八师团主力在索卡道被新二十二师包围,加迈城内兵力极为空虚,师团长田中新一坐守空城,惊恐万状。孙立人见机而行,不拘泥于原定计划,以112团秘密渡过南高江,向加迈南面的西通迂回,切断加迈日军的后路;以113团向西进取加迈;以114团向南对孟拱实施大纵深穿插。6月16日,113团与新二十二师会师加迈,日第十八师团团长田中新一率1500余残兵靠钻进地洞仓皇南逃。6月25日,孙师114团攻克孟拱。至此,反攻缅北的第一期战斗结束。中国驻印军给日军王牌第十八师团等部以毁灭性打击,歼灭日军2万多人,一雪两年前兵败缅甸的耻辱。
后来部队进行休整扩编,由新一军扩编成两个军,即新一军和新六军。孙立人任新一军中将军长,下辖新三十八师和新三十师(后廖耀湘新六军回国增援国内抗战,其五十师编入新一军)。
  1944年10月,反攻缅北的第二期战斗开始。中国驻印军分两路继续向南进攻。孙立人率新一军为东路向南进攻,连续攻取八莫、南坎。日,新一军与滇西中国远征军联合攻克中国境内的芒友,打通了滇缅公路。随后,孙立人指挥新一军各师团继续猛进,3月8日攻占腊戍,3月23占领南图,24日占领细胞,27日攻克猛岩,胜利结束第二次缅甸战役。
孙立人将军率领的新一军和三十八师,在历时两年的第二次缅甸战役中,共击毙日军3个联队以下33000余人,击伤日军75000余人,俘虏日军大尉以下323人,缴获火炮
186座,战车67台,汽车552台,夺取公路646英里.是中国歼灭日军最多的将领。
后来,日军一听新1军、新38师大名望风而逃,博得“天下第一军”的美誉。缅北与滇西的反攻战,是八年抗战中,中国军队取得彻底胜利的一次歼灭战,对中国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都起了重要作用。到1945年6月,新一军凯旋回国。
18军是五大主力中建军最早、历史最长,在军阀混战、抗日作战、国共内战中屡立战功,为蒋介石与陈诚所心爱之嫡系部队,其骨干皆为黄埔军校毕业生,与敌作战时又都能以身作则,堪称主力王牌。
抗战最有名的战绩为淞沪罗店拉锯战(18军力敌松井石根指挥的第3师团历时近一个月日军为争夺这个弹丸之地,战死的就有3000人,整个罗店血流成河,被日军称为“血肉磨坊”。).
1943年长江石碑要塞保卫战(奉命固守要塞的18军11师师长胡琏。大战在即,胡琏写下5封诀别信,然后沐浴更衣,做好了决死一战的准备。在石牌外围拚搏战中,日军一度钻隙绕过石牌,冲到距三斗坪仅60里的伏牛山。胡琏立即命其属下将国旗插到最高峰上,并严令守军不得后退一步。
在孤军奋战的情况下,为保证这个将来可作为反攻的支撑点,保卫陪都的最重要门户,一直坚持到国军展开全面反击并彻底击败日军为止,11师的巧妙部署,顽强坚守,为最终胜利起了关键作用,此役日军损失惨重,死伤2万多。
有报纸在报道时曾将其寓为东方之斯大林格勒,虽过分夸张,但是第11师所固守的要塞对于整个会战获得最终胜利的重要性则不言而喻。石牌口战役是战争重要一役,使倭军占领重庆进入四川计划破产,使重庆国民政府转危为安。
石牌战后,18军阵亡的15000名官兵
在不久之后的湘西雪峰山会战中表现突出,和74军联手作战,给日军重大杀伤。整个战役历时55天,击毙日军12400多人,击伤23300人
74军、18军、第5军、新1军、新6军,这就是国民党军队中的五大王牌。这五支部队最主要是凭借在抗日疆场上的战绩而闻名全国,值得后人景仰。
74军 ?代表人物:王耀武 张灵甫
蒋家王朝“御林军”。第74军是日在浙江组建,由王耀武第51师和俞济时第58师合编而成,全军共8个团,2.1万人,1946年改编为整编74师,全师3万余人,全副美械,师长张灵甫.
代表人物:胡琏
陈诚土木系支柱。18军可以说是陈诚的起家资本,陈诚军事集团别称“土木系”中的“土”字即代表着18军骨干部队11师,“木“则代表18军,它也是罗卓英、黄维、方天、胡琏等将领日后赖以晋阶的基础。
代表人物:廖耀湘
印缅远征驻印军主力“中国虎”。新6军的骨干班底(或者说前 身)为新编22师,在编入新6军之前还是5军的主力,昆仑关的胜利也有新22师的汗马功劳,
代表人物:郑洞国 孙立人
驻印军主力“天下第一军”。新1军的前身为新38师。该师的底子就是财神爷宋子文大名鼎鼎的财政部税警总团改编而来。
代表人物:杜聿明 邱清泉
就像新6军的新22、新1军的新38,提起5军就要先说大名鼎鼎的200师。该师前身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直属战车营,1937年3月,该营与交通兵第2团装甲汽车队改编为装甲兵团(团长杜聿明),由军政部直接指挥。38年1月,该团扩编为第200师(五团制,20000余人),原团长杜聿明担任该师首任师长,为我国第一个机械化师,由军事委员会直接指挥)
详细介绍请看这里
蒋家王朝“御林军”。第74军是日在浙江组建,由王耀武第51师和俞济时第58师合编而成,全军共8个团,2.1万人,抗战第一年内已显露其?G悍本色。这支由浙江保安团队,原山东北洋省军与中央军第1师旁枝部队合编而成的奇异组合,是抗战八年之间战功最为辉煌的部队,精彩战例不胜枚举:38年万家岭战役,作为核心主力,给日军重大杀伤,次役首创歼灭日军几乎一个完整师团的佳绩,此战既无平型关八路军奇袭之利,又无昆仑关国军火力之优,全靠将士浴血苦战,74军攻得上守得住,居功至伟。(305团团长张灵甫率一支部队奇袭张古山,又坚守数昼夜,为最终的胜利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事后郭沫若专门派田汉编剧,歌颂德安大捷,张灵甫在剧中以真名出现,一时间闻名天下)41年参加上高会战,歼敌16000,缴获骏马2800匹,击毙日军中将、少将各一名, 74军在战役中“拼死力拒,虽血肉横飞、伤亡惨重,仍不稍退,是日一日间敌我伤亡均在四千以上”,被罗卓英评价为“战斗力量坚强”!(荣获国民政府第一号武功状和最高荣誉“飞虎旗”,被誉为**铁军。何应钦称之为 “开战以来最精彩之作战”)。常德会战中74军57师8000之众面对日11军数万人马,死守常德16天,顽强抗击了日军陆、空、坦的协同攻击,在日军猛烈炮火甚至释放毒气情况下仍死战不退,伤亡殆尽(时值开罗会议期间,57师的英勇奋战极大的提高了国威、军威,给罗斯福总统的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还专门在备忘录上记下余成万师长的名字。著名作家张恨水就根据常德之战写出一部名叫《虎贲英雄》的小说。为纪念74军为国捐躯的牺牲将士,常德人民自发募捐,于1944年3月在市青年路东侧修建占地达30000平方米的阵亡将士墓地,作为永远的纪念)。湘西雪峰山会战(几乎全歼日军116师团,消灭日军3万左右)。第51师的师歌唱道“我们在战斗中成长,我们在炮火中相从。我们死守过罗店,保卫过首都,驰援过徐海,大战过兰封。南浔路显精忠,张古山血染红。国家的武力,民族的先锋!”这支抗战时期最伟大的部队,在武汉会战后由蒋中正亲定为军委会总预备军,为华中三大战区之前卫。日军对这支国军中的王牌部队也深为畏敬,并以”三五部队”称之(指所辖的第51师,第57师,第58师,皆以5开头)。在南昌会战中,即使兵败如倒,该军仍不改其英勇豪迈之**铁军本色。曾两次荣获军委会最高荣誉——飞虎旗,一次国民政府第一号武功状,连美军顾问团曾有过“中国只有74军能打”的赞誉。国军中无人出其右者。
  1946年改编为整编74师,全师3万余人,全副美械,师长张灵甫(1923年考入北京大学,1925年南下广州考入黄埔军校四期)兼任南京警备司令,拱卫首都,号称“御林军”。进攻苏北解放区,连克两淮(淮安、淮阴均为解放军在苏北战略要地淮阴是苏皖解放区首府,具有非常重要的军事、经济和政治意义,即使在解放军采取积极防御,不计较一城一地得失的战略下,也是属于不到万不得以绝不轻言放弃的要地。两淮和华中解放区基本丧失,华野主力只得北撤山东,华东局势日趋严重,造成了很大困难),二战涟水(第一次是搭档整28师太不经打,未能攻占,国军方面损失7000其中74军2000多,解放军6963,10纵司令谢祥军也在战斗中阵亡,这是华东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阵亡的职务最高的将领。第二次对王必成6纵战术成功,顺利成功),攻占宿迁,立下头功。47年5月13日在 孟良崮被围,力抗华野五个主力纵队(1、4、6、8、9,不计打援),也全力支撑了三天。(本人认为,此战主要在于汤恩伯判断失误,急功近利,友军不全力增援解围,张灵甫又过于狂妄自大,孟良崮是石头山,既无法构筑工事,又没有水源,是标准的绝地,重炮也无法带上山,炮弹落下,碎石飞溅,杀伤力倍增,失败再所难免,即使换了美军陆战1师,同样条件,3天也挂了)。重建之后的74军,保卫阜阳(对阵中原野战军第1、2、3、6和11纵队以及华东野战军第10纵队,成功坚守6天),济南战役死守商埠(48年9月,济南战役打响,王耀武飞赴南京求援,蒋介石命令74师空运济南。但一天后解放军就以炮火封锁了飞机场,仅空运了7个连,这7个连后来被王耀武派往商埠,担任第2绥靖区司令部的守卫。9月20日,解放军猛攻商埠,22日开始攻击第2绥靖区司令部,74师凭借司令部坚固的钢筋水泥大楼和四周明碉暗堡组成的工事,负隅顽抗。此出的战斗相当激烈,被誉为济南战役中的“绞肉机”,解放军集中炮火猛轰,整幢大楼被炸得千创百孔,满目疮痍,几乎被炸成个躯壳架子,但74军的这7个连仍然拼死抵抗,子弹和手榴弹不断从窗口和弹孔里飞出,即便在解放军攻入楼内后仍与解放军逐楼、逐屋、逐层争夺,力战不降,解放军称之为“打死不缴枪”,这7个连即使在军官大半死伤的情况下,士兵也极少投降,秉承了老74军的顽强战斗意志,最后全部战死。资料来源:战争秘史档案馆)
  战术上,74军爱出险招、奇招,出其不意(在张灵甫任军长期间尤其突出),可谓艺高人胆大,多采取正面佯攻,侧后迂回,或超越攻击(在第二次涟水之战中,6纵就中了声东击西、调虎离山之计,和整28师、整7师在城外猛干,最后被74军强渡黄河迂回偷袭涟水成功)。“部队骄横,攻击精神较顽强。善于集中使用兵力,先以集中炮火打我阵地一点,掩护步兵攻击,且善于使用小部队,以锥形渗入我侧背,错乱我部署,但不善于近战。官兵素质在蒋军中算是比较好的,**占很多,军官、士兵甚至马夫都经过严格标准训练,战术指挥及技术动作均较正规熟练。装备精良,补给充足,两淮战后,该敌伤亡惨重,敢于大胆缩编建制,也不顾兵员缺额。其官兵对蒋甚为信仰,且骄横自大。”(解放军评语,在当时的情况下,已经比较正面了)当然,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最终74军也就栽在了险招上,如果不冒险前进,被围不坚持“中心开花”,也不会翻船。(但另一方面,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若真放弃了“中心开花”,不敢铤而走险,那也就不是74军了)74军的战斗意志、战斗力、纪律 性都是国军中首屈一指的,(孟良崮战后,华野监听还有国军电台活动,立即判断74师还有残部没有解决,果然在孟良崮、雕窝之间的山谷中发现约7000多人,这些官兵不开枪不走动,静静等待解放军撤走后与增援部队会合,解放军先前曾发现过,但见其既没有开火也没有奔跑,以为是友军而未注意。大败之后还能如此,其战力之强军纪之严可见一斑!),待遇也是最好(该军发双饷,薪水是国军其他部队是两倍。老蒋宁可饿着其他人,也不能委屈74军)。同样,也拥有各国王牌军的共同特点:傲、狠、悍,全军自军长以下普遍瞧不起其他部队,不仅是杂牌,甚至也包括中央军,这也是孟良崮战役时83师见死不救的主要原因。
  在战绩上,五大主力中最辉煌,更加难得的是,抗战中的许多战绩都是在使用劣势装备的情况下取得的(万家岭就是典型),美式装备抗战后期才装备部队,与新1、新6等比起来,难度系数更高,综合各方面,力压18军,位列五大主力之首,74军当之无愧。
  二:18军
  代表人物:胡琏
  陈诚土木系支柱。18军可以说是陈诚的起家资本,陈诚军事集团别称“土木系”中的“土”字即代表着18军骨干部队11师,“木“则代表18军,它也是罗卓英、黄维、方天、胡琏等将领日后赖以晋阶的基础。18军是五大主力中建军最早、历史最长,在军阀混战、**作战、国共内战中屡立战功,为蒋介石与陈诚所心爱之嫡系部队,其骨干皆为黄埔军校毕业生,与敌作战时又都能以身作则,堪称主力王牌。抗战最有名的战绩为淞沪罗店拉锯战(18军力敌松井石根指挥的第3师团历时近一个月日军为争夺这个弹丸之地,战死的就有几千,整个罗店血流成河,被日军称为“血肉磨坊”。)、1943年长江石碑要塞保卫战等(奉命固守要塞的18军11师师长胡琏。大战在即,胡琏写下5封诀别信,然后沐浴更衣,做好了决死一战的准备。在石牌外围拚搏战中,日军一度钻隙绕过石牌,冲到距三斗坪仅60里的伏牛山。胡琏立即命其属下将国旗插到最高峰上,并严令守军不得后退一步。他用电话告诫将士:“打仗要打硬仗,这一次一定要使日军领教中国军队的作战精神!"11师在孤军奋战的情况下,为保证这个将来可作为反攻的支撑点,保卫陪都的最重要门户,一直坚持到国军展开全面反击并彻底击败日军为止,11师的巧妙部署,顽强坚守,为最终胜利起了关键作用,此役日军损失惨重,死伤2万多。有报纸在报道时曾将其寓为东方之斯大林格勒,虽过分夸张,但是第11师所固守的要塞对于整个会战获得最终胜利的重要性则不言而喻。石牌口战役是**战争重要一役,使?鹁?剂熘厍旖?胨拇?苹?撇??怪厍旃?裾???N?病U胶螅?Τず?鲆蚬淌厥?埔??泄Γ?皇谟枨嗵彀兹昭?拢??糁?拧⒂?ひ哺骰竦昧俗罡呒兜慕闭隆J?普胶螅?8军将此战阵亡的15000名官兵的忠骨埋葬在他们用生命鲜血保卫的土地,深信忠骸有寄,然而仅仅60年之后墓地已然被夷平,成为学校,带路的学生居然还很新奇地称当年学校伙房还把挖出的棺木当柴火。为国御侮而亡的将士最终受到这样的对待,实在令人寒心,是为民族的不幸……)1944年11月,作为嫡系主力,得到了第一批换装美械的待遇,使得战斗力大幅度提升。在不久之后的湘西雪峰山会战中表现突出,和74军联手作战,给日军重大杀伤。(整个战役历时55天,击毙日军12400多人,击伤23300人)
  46年5月, 18军整编为11师,师长胡琏。在解放战争中,他率领的整编第11师一直充当着救火队的任务,哪里有难便被投入哪个战场,取得了辉煌战绩:46年10月章逢集大战,中野主力近6万人(3、6、7纵),三个纵队围攻整11师32团一个团五天五夜,最后打成平手,中野伤亡四五千人, 11师32团伤亡2700余人(32团本不想撤退,因一营营长牛镇江擅自带两个连突围撤走,才不得不带余部撤走,战斗连头带尾总共5天。32团一个团能够面对十倍以上解放军人海般猛攻,奋战5天,坚守章缝集3天3夜,重创对手,最后安然撤退,保存了500多人的骨干,在古今中外历史上都属罕见,够拽。中野忙活了一大顿,不但没有战果,反而受到重大挫折,全军不得不后撤100余里休整,丢掉了鲁西南所有根据地,损失重大。);山东南麻战役,华野集中五个纵队,其中一个打援,四个纵队外加鲁中军区三个团猛攻南麻5天5夜,仅歼11师一个团,自身伤亡达1万余人(比较有名,不再多说);47年9月曹县战斗,整11师孤军突出到土山集、大义集一带,华野急于报南麻一箭之仇,调动5个绝对主力纵队(华野1、3、4、8、10纵,中野11纵)设下口袋阵,严密包围,11师师长胡琏嗅觉敏锐,马上停止前进,进驻两个村庄挖掘工事固守。解放军还是老战术,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打歼灭战,以3、8两纵猛攻土山集守军18旅,4纵阻击大义集增援。18旅坚定守住土山集,经过3天激战,重创3、8两纵,同时大义集的11旅及时出击,痛扁4纵一顿,打垮4纵坚强阻击,猛烈从后攻击3纵后方,华野见势不好,迅速撤退。解放军伤亡4413人,11师伤亡3000多。
  进入大别山之后,18军这只猛虎更是威风凛凛,中野不但是高度警惕,几乎是轻易不敢接战,如中野1纵绝对主力20旅于48年1月在包信集与整11师遭遇,损失很大,其中一个主力营,4百余人被成建制消灭; 2纵也好不到哪里,在大别山里不停地躲避11师,基本上是一个11师追着打,追着包围的过程。6纵虽然整天躲躲藏藏,但在48年1月16日,在王家店宿营的中野6纵18旅还是被逮了个正着,旅长肖永银一听整11师来了,丢掉旅直属队,使300余人全部被俘虏,总算保全了18旅。王家店成为永远抹不去的痛。一直到18军淮海战场被歼之前,解放军数次企图歼灭18军的计划都没有成功,在此之前可以说18军对中野、华野基本保持了非胜即平的长胜战绩(虽说46年底宿迁整69师被歼一仗不太光彩,但至少自己也没吃亏。)胡琏也被毛主席老人家称为“狡如狐,猛如虎”(放在哪里,哪里解放军都头痛,属于“最不受欢迎的部队之一”)。在淮海双堆集,18军118师“老虎团”33团(该团全部是由战斗经验丰富的**组成,作战时凶狠顽强,罕遇对手,堪称是18军之精华)与解放军两个团血战大王庄,殊死肉搏,攻守双方几乎都拼光,此战为整个淮海战役中最残酷、激烈的争夺之一,战况之激烈,以至吓得旁边85军一个主力团直接投降了事。该团全部是由战斗经验丰富的**组成,作战时凶狠顽强,罕遇对手,堪称是18军之精华,理所当然成为12兵团的刀尖。守卫核心阵地大王庄一战与解放军两个团殊肉搏,为淮海战役最惨烈的战斗。
  淮海双堆集被歼之后,重建的18军随胡琏12兵团参加了金门之战(古宁头之战,太耳熟能详了,不再叙述),撤台后胡琏官至陆军一级上将,金门警备司令,当了一回“金门王”,1977年病逝(胡琏死后的1979年,粟裕视察南京军区、福州军区时与老三野们座谈,提及胡琏不无惋惜地说:悍将谋才,古宁头之恨难消啊)。
  与74军不同,18军不那么张狂冒进,更加谨慎、狡猾,且注重构筑工事,例如子母堡,进可攻,退可守(如南麻之战);胡琏44年掌军后,经过调教,其战术与一般国军完全不同,对付我军的近战、夜战,18军也改变了防御战术,采取“大纵深的弹性防御”,其特点就是主要加强本阵地周围的移动警戒,通常以一个前哨连游动不定,迷惑对手,使之扑空,一经接触即迅速后撤。与之相应,其村落防御的重点不在村外而在村内,又以村中心为核心,沿街构筑无数地堡,核心阵地外围鹿砦多至3层,不仅障碍进攻,更主要的是诱使冲锋部队进至鹿砦前沿后实行突然的火力杀伤。攻击得猛时,全部收回去,在攻击无效或攻击乏力时,一下又反弹回来。对付这种防御,突破村沿只是战斗的开始,这与一般国军部队作战有本质不同,即突破村沿强固工事即基本获胜有很大的区别。针对解放军巷战特点(用炸药包先爆破房屋,然后突击组迅速冲锋,一般国军不降亦跑。),胡琏制定了特别反突击的战术。解放军爆破组将房屋炸开后,突击组一涌而上,就遭到11师守军小集团有组织的射击和反扑,一般小集团由两三个人组成,全部配备冲锋枪和卡宾枪,两三个小组在爆破后同时出击,从不同方向对准爆破口集火猛烈射击,突击小组几乎无一幸免,大都死伤在突破口,(资料来源:战争秘史档案馆)章逢集就是最好的例子。与74军一样,18军作为王牌军,军纪严明,(1948年3月,在执行搜索任务的时候整11旅(11师)有一个便衣队纵火烧毁民宅数座,致使民怨沸腾。整11旅从1928年建师起至今从未发生过烧杀抢掠违反军纪的事件,此一事件引起旅长杨伯涛极度重视,立即命令将带领纵火的班长逮捕枪决,以肃军纪。在双堆集被围困的日子里,第11师担负着保卫第12兵团兵团部的任务,官兵仍兢兢业业,克尽职守。)且先后产生了5个一级上将、4个参谋总长、两任海军总司令、1个空军总司令、1个勤联总司令、20多个军长,在五大主力中排名第一。
  总的来说,我更喜欢18军,但在抗战时的战绩不如74军,荣誉也没74军多,其他方面我认为两者不相伯仲,解放战争中的战绩在国民党军中绝对数一数二,由于形态意识的缘故,人们对战绩知之甚少,加上74军“御林军”的名头,知名度不如后者,屈居第二。
  三:新6军
  代表人物:廖耀湘
  印缅远征驻印军主力“中国虎”。新6军的骨干班底(或者说前)为新编22师,在编入新6军之前还是5军的主力,昆仑关的胜利也有新22师的汗马功劳,(消灭日军4000多人,克复昆仑关,一战扬名,著名剧作家田汉还专门采访了廖耀湘,称其为抗战中的狄青)42年在5军的建制内参加了印缅远征,西渡怒江,第一次远征中主要战斗为接应200师自同古撤退,打完后也还有7000多人,实力仍存,可惜远征军撤退时军长杜聿明却不听廖耀湘建议,尝试突破日军阻击,非要往野人山炼狱里钻,这一昏招的直接后果就是新22师兵员从进山时的7000直线下降到了到达印度时的不足3000,牺牲超过半数。(树林里,草丛中,一支支锈蚀的枪支,一堆堆散乱的白骨,无言地诉说着情况之惨烈,上万名官兵的骸骨永远留在了异域他乡。远征军在正式作战中未损失团长以上将领,而在撤退中竟损失四员之多。)反倒帮了日军大忙。(其实当时远征军的当面日军只有56师团,还因为长途行军疲惫不堪,实在没有多大把握能把整个远征军都拦住,远征军的不战自乱让师团长渡边高兴得半死。)42年底,5军回国新22师留印(当时隶属于新1军,军长郑洞国),换装美式装备,在兰姆伽整军经武,刻苦训练,经过一年的整训,练就了丛林战的过硬本领,自此掀开了新22师——新6军最辉煌的一页。1943年10月参加第二次缅甸战役,向缅北挺进,与新38师(师长孙立人)互相配合,二进野人山,占领胡康河谷,克于邦、下孟关、攻占瓦鲁班……在整个缅甸反攻战役中,新22师给日军的王牌18师团毁灭性打击,歼灭敌人20000多,一雪2年前野人山兵败的耻辱(史迪威语,其中新22师单在卡盟一役就毙伤日军不下5000,间布山山区3000多,在攻占瓦鲁班战斗中突袭18师团司令部,缴获18师团发布作战命令的关防大印,这在抗战期间绝无仅有。蒋介石的嘉奖电只有三个字:中国虎!)。随着第14师(龙天武)和第50师(潘裕昆)空运来到缅北反攻的前线,驻印军扩为两个军,原属土木系54军的第14师、第50师加上新22师组成了著名的新六军。随后攻克八莫、南坎、芒市,打通了遍染鲜血的滇缅公路。45年5月运抵芷江,并参加了对日受降签字仪式,负责警戒。随着国府南京光复,新6军成为首批进驻的部队,早于74军。(极高的荣誉!)
  1946年2月新6军遵令远赴东北,急先锋还是新22。新22师“虎师”之名决非浪得虚名,以师单位计,无疑是东北国军,或者说是全国国军头号王牌。进东北后所向无敌,多次以一个团大败东野一个军,基本说明战争初期新22师一个团可以顶东野一个军,差距非常惊人。新22师三个团个个凶猛异常,1、李定一65团威远堡门进攻击败3纵。2、罗英66团5个连沙岭防守完胜4纵。3,64团沙后所大败东野王牌2纵4师。(新6军在东北战场的战斗以往材料介绍都不多,很多****,在此多介绍一些。)
举几个战例:46年2月初闯关东的新22师相继占领盘山、台安、辽中,在辽河以北地区形成一条线式防御阵地。其66团和师属教导营总共就3千人(一说66团守沙岭只有5个连,加团直属部队,1500——1800之间。)推进至辽河南的沙岭村,成为突出孤立部分。2月16日辽南军区总共集中8个团(10倍以上绝对优势)。以人海战术猛打猛冲,如羊顶架般以月夜攻势连顶一昼三夜。该敌利用重机枪、火焰喷射器、火炮的绝对优势构筑防御工事。构筑完毕即龟缩一团,固守待援。至18日夜仍未啃下这块硬骨头。次日晨敌援兵至,不得不下令撤退。民主联军伤亡2100余人,新22师624人,伤亡比3:1。这仗是新6军在东北的成名作。(4纵承认;“这是一场地地道道的败仗,千真万确的一场耻辱。”)
47年12月沙后所战斗新22师先和2纵4师开打,4师1个营刚占领了新22师1个团团部就遭到反冲锋,国军用机枪和迫击炮猛打,这个营基本报销了,新22师2个团凭借工事顽强抵抗,我军与之反复搏杀至天明。2纵4师原来战斗设想是全歼守军,结果非但没有完成战斗任务,伤亡惨重退出村,骨干基本打光,仅营以上军官就被打死6人。虽然2纵公开史料不提,4师军内总结完全承认,说;“主要教训;指挥员轻敌麻痹,对敌情掌握不准,未具体贯彻林总的战术思想,造成严重的战斗失利。”(注意,严重失利。另外东野阵亡2纵4师10团副团长王国华,4师损失942人。新22师64团损失801人,64团打败4师后,从容撤退。新22师出动了两个团,林总本来命令2和7纵围歼该师,但是由于协调等问题,只有2纵4和5师参战。在47年底还准备调两个军对付新22两个团,足以说明新22的地位、威胁。)
  据新6副军长回忆(唯一从辽西会战逃出的新6军高级军官):新6军入东北近3年败仗极少(包括消耗仗,败仗主要集中在三下江南、四保临江,而新22作为该军主力骨干及第9兵团的精华保持常胜记录,与宣传有很大不同)。一开始攻占鞍山、本溪、辽阳到2次四平战斗(第一次新6军迂回包抄四平守军后路,迫使我军撤退;第二次新6军169师血战八棵树,死扛几天,保证了其他部队及时增援)、安东战役(全面内战初期在东北战场上发生的一次重大战役,新6军与52军作为参战,此役是东北民主联军的重大挫折之一,伤亡6万多。但由于各种因素制约,国内各种资料对此役描述皆只强调新开岭一役,而其余均言语不详,理由很简单,其他都是败仗。南满军区屡战屡败,已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林非常不满,派陈云萧劲光主持南满工作,取代萧华,才有了决定东北生死存亡的三下四保。),最终打到伪满洲国首府长春,使东北国军的势力达到了顶峰。(当时东北的女学生都以嫁给新1、新6的军官为荣。东北都流传着“吃菜要吃白菜心,打仗要打新6军”的顺口溜)直到辽沈战役在辽西新3军龙天武得空军通知东野6纵逼近,但他疏忽未将紧急情报及时上报兵团部,导致警戒的新22师先被6纵突袭击溃,东野“旋风部队”第3纵队楔入砸碎兵团部,打烂了新1、3、6军3个军部(纯是巧合,当时攻击的3纵第7师21团3营还以为是个团部,直到打进去看到文件才知道是兵团部。韩先楚后来也回忆到,要是知道是廖的兵团部,怎么也得派一个团去打。运气也不在国军这边,冥冥之中,似有天意?)。而打到最后掩护廖耀湘突围的还是新22师。林总在辽西会战对新22师还是很有戒备的,可惜周围境况变了,兵败如山倒的危亡战局下,素来战无不克的新22师也独木难撑,回天无力。
  自1943年在蓝拇伽营地接受了全面、严格的美式军事训练之后,新22师——新6军具备了很强的丛林作战技巧,成为擅长山地丛林作战王牌主力:基本的枪械操作、拆卸,丛林生存技巧,士兵在训练中把丛林里所有能爬动的东西——蜘蛛、蝙蝠、蚂蚁、蟋蟀、蝴蝶、螳螂蚯蚓……全吃了一遍,学习辨别防方位的方法就有十多种,等等,数不胜数,美国的黄油奶酪也将国内长期营养不良的士兵喂的身强力壮,不象在国内补给困难,条件艰苦,营养不良。同时,在印度,伙食是美军的标准,不限数量,随便吃;训练时弹药随便打,很多士兵惊呼:国内当兵3年,打的子弹没在印度机枪射击训练时一天多;军官不打骂士兵,不克扣军饷;医疗等各设施齐全。只有一点:各项训练逐一考核,有一项通不过,屁股上盖个章就淘汰回国!(由于素质要求高,所以国军补充了大量的青年学生去印训练,这些都使其战斗力名列前茅
孙立人将军的部队吧。
组建民国最精锐部队,参加凇沪抗战崭露头角
1930年孙立人入陆海空军总司令部侍卫总队任上校副总队长。1932年调财政部税警总团任第二支队上...
利税不是一个独立的统计指标。而是利润和税收两个不同指标的简称,主要用于考核和说明企业对国家财政的贡献情况。由于过去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国家财政代表国家以所有者的身...
古体诗也称古风,是相对于格律诗(也称近体诗或今体诗)而言的一种古典诗体。因为格律诗是唐代兴起的一种诗体,所以唐代人称格律诗为近体诗或今体诗,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SAS有很多的称号,最直接的是英国皇家特别空勤团的简称!日他们开始了第一次的任务:袭击敌方的机场,因为空投没有经验,66人只有22人回来!
{其实学习英语很简单的,知识因为你的基础知识不够牢固,我是英语课代表.}1Iamagirl.主语是"I"谓语是"am"宾语是"girl" autiful是定语....
答: 彭老总!
答: 三战 60%是由核冲突爆发的,40%则是资源掠夺,土地纠纷,或其他原因
答: 人权还没有保障。谈民主
大家还关注
Copyright &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洪都保卫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