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徒基础丨中国佛教徒徒出家必须经过哪些程序

佛教【僧侣】是什么意思?_僧侣和僧人的区别 - 弘善佛教网
佛教【僧侣】是什么意思?僧侣和僧人的区别
  僧侣,指和尚,也借称古印度教,中世纪天主教等的者。亦用来指其他的修道人员。
  僧侣,是离开世俗,为了而独自的人们,在东方指和尚僧人,在西方则是指修道士。
  最初,修道院实际上是作为反教会机构而存在的。修道士们反对教会世俗化,他们认为这是违背教义的,人应该追求来世生活和精神上的拯救。他们坚持原始基督教义,以独修方式代表个人的意愿,生活俭朴、孤独。修道士最早在埃及出现,后来发展到叙利亚等地。
  后来,这种修行方式随着罗马的灭亡而传到欧洲西部。逐渐地,基督教会注意到修道士在宗教范围内的影响,一部分修道士也认为修道院不能脱离与世俗而存在。于是修道院与教会双方开始接近,最终,修道院被纳入教会的分支,两者形成了结合。
僧侣和僧人的区别
  僧侣亦指和尚,和尚是一个尊称,要有一定资格堪为人师的才能够称和尚,不是任何人都能称的。
  僧人是指修行人,依照净戒而行的,没有破的一切修行人,都可以叫僧。
  释道安,姓卫氏,常山扶柳人也。形虽不逮於人,而聪俊罕俦。七岁读书,再览能诵。年至十三,日诵万言,师敬异之,为授具戒。至邺,遇佛图澄见而嗟赏,与语终日,因事澄为师。澄讲安覆,疑难锋起,安挫锐解纷,行有馀力。后避地南投襄阳。时襄阳习凿齿锋辩天逸笼罩当时,其先藉安高名,早以致书通好,及闻安至,即往修造。既坐,称言&四海习凿齿&,安曰:&弥天释道安&,时人以为名答。安常注诸经,恐不合理,乃誓曰:&若所说不甚违理,愿见瑞相。&拇饰见胡道人头白眉毛长,语安云:&君所注经,殊合道理。我不入泥洹,住在西域,当相助弘通,可时设食。&后至远公,乃知和上所梦宾头卢也。以晋太元十年卒,年七十二。罗什在西国闻安风,谓是东方,恒遥礼之。初,安竖而便左臂有一皮,广寸许,着臂上,可得上下之,惟不得出手,时人谓之为印手菩萨。
  康僧会,其先康居人。吴地初染大法,风化未全。僧会欲使道振江左,乃杖锡东游,以吴赤乌十年初达建业,营立茆茨,设象行道。时吴初见,疑为矫异,有司奏曰:&有胡人入境,自称沙门,容服非常,事应检察。&权曰:&昔汉明帝梦神,号称为佛,彼之所事,岂非其遗风耶?&即召僧会,诘问有灵验否。会曰:&如来迁逝,忽逾钦簇,遗骨,神曜无方。昔阿育起塔八万四千,塔寺之兴,以表遗化也。&会乃洁斋静室,以铜瓶加几,礼请三七日,果获舍利。权大叹服,即为建塔,号建初寺,名其地为里。
  法师玄奘,陈留人,姓陈氏。贞观初,肇自咸京,誓往西国,穷览圣迹,经六载至摩伽陀城。凡十二年,备历圣君,龙庭之文,就岭之秘,皆研机睹奥矣。又造伽叶结集之墟,千圣道成之树,虔心,焚香散花,设大施会。於是五天亿众、十八国王献&毛&投珠,积如山岳,咸称法师为大乘也。及东归,太宗诏留於弘福道场,乃召名德僧灵润等二十人译梵,自《》至《摩诃》总七十四部,一千三百馀轴。法师身长八尺,眉目疏朗,凡所游历一百二十八国。
  释智严,晋义熙十三年,宋武帝西伐长安,克捷旋旆,涂出山东。时始兴公王恢从驾游观山川,至严精舍,见其同止三僧各坐绳床,禅思湛然。恢至,良久不觉,弹指三人开眼,俄而还闭,不与言。恢心敬其奇,访诸耆老,皆云此三僧隐居、求志、高洁法师也。恢即启宋武延请卉骷,莫肯。既屡请情至,二人推严随行。恢道怀素笃,礼事甚勤,卉骷即住始兴寺。严性虚静,志避喧尘。恢乃为於东郊起精舍,即枳园寺也。严在寺不授别请,常分卫自资。道化所被,幽显咸伏。有见鬼者,云见西州太社闻鬼相谓云&严公当至,当辟易。&此人未之解。俄而严至,聊问姓字,果称智严,默而识之,密加礼异。
  释昙始,关中人。晋孝武太元末,赍经律数十部,往辽东宣化,显授三乘,高句骊闻道之始也。义熙初,复还关中。始足白於面,虽跣涉泥水,未尝沾湿,天下咸称白足和尚。
  竺昙摩罗刹,此云法护。其先月支人,本姓文氏,世居郡。年八岁出家,遂随师至西域,游历诸国,遂通外国之言三十六种,书亦如之。以晋武之末,隐居深山,山有清泉,恒取澡。后有彩薪者秽其水侧,俄顷而燥,护乃徘徊叹曰:&人之无德,遂使清泉辍流,水若永竭,贞尾C自给,正当移去耳。&言讫而泉流满涧。法护以世居敦煌而化道周洽,时人咸谓敦煌菩萨也。
索达吉堪布
洛桑陀美仁波切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达摩难陀长老
坦尼沙罗法师
索达吉堪布
玛欣德尊者
多识仁波切
玛欣德尊者
玛欣德尊者
玛欣德尊者
东宝?仲巴仁波切
多识仁波切
玛欣德尊者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多识仁波切
索达吉堪布
宗萨钦哲仁波切
达摩难陀长老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强帝玛法师
索达吉堪布
金基德,金汶映
多识仁波切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益西彭措堪布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玛欣德尊者
果硕仁波切
宗萨钦哲仁波切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坦尼沙罗法师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玛欣德尊者
多识仁波切
普巴扎西仁波切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坦尼沙罗法师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坦尼沙罗法师
祈竹仁波切
坦尼沙罗法师
多识仁波切
普巴扎西仁波切
索达吉堪布
多识仁波切
索达吉堪布
多识仁波切
坦尼沙罗法师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德兰根迥仁波切
索达吉堪布
宗萨钦哲仁波切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玛欣德尊者
多识仁波切
玛欣德尊者
索达吉堪布
创古仁波切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坦尼沙罗法师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多识仁波切
多识仁波切
多识仁波切
索达吉堪布
祈竹仁波切
慈诚罗珠堪布
索达吉堪布
玛欣德尊者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多识仁波切
多识仁波切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坦尼沙罗法师
索达吉堪布
多识仁波切
多识仁波切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多识仁波切
强帝玛法师
索达吉堪布
坦尼沙罗法师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玛欣德尊者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坦尼沙罗法师
玛欣德尊者
多识仁波切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多识仁波切
多识仁波切
玛欣德尊者
索达吉堪布
多识仁波切
多识仁波切
多识仁波切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普巴扎西仁波切
多识仁波切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多识仁波切
夏坝仁波切
索达吉堪布
希阿荣博堪布
索达吉堪布
坦尼沙罗法师
多识仁波切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多识仁波切
多识仁波切
祈竹仁波切
宗萨钦哲仁波切
普巴扎西仁波切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普巴扎西仁波切
多识仁波切
多识仁波切
索达吉堪布
晋美彭措法王
坦尼沙罗法师
多识仁波切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宗萨钦哲仁波切
多识仁波切
索达吉堪布
玛欣德尊者
玛欣德尊者
多识仁波切
多识仁波切
玛欣德尊者
索达吉堪布
噶陀仁珍千宝?贝玛旺晴
多识仁波切
索达吉堪布
多识仁波切
太桥旦曾堪布
多识仁波切
索达吉堪布
噶陀仁珍千宝?贝玛旺晴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多识仁波切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宗萨钦哲仁波切
慈诚罗珠堪布
多识仁波切
多识仁波切
多识仁波切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东宝?仲巴仁波切
普巴扎西仁波切
索达吉堪布
玛欣德尊者
坦尼沙罗法师
多识仁波切
丹增嘉措仁波切
索达吉堪布
坦尼沙罗法师
多识仁波切
多识仁波切
玛欣德尊者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多识仁波切
索达吉堪布
玛欣德尊者
慈诚罗珠堪布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玛欣德尊者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普巴扎西仁波切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多识仁波切
索达吉堪布
玛欣德尊者
慈诚罗珠堪布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夏坝仁波切
格桑扎西仁波切
多识仁波切
玛欣德尊者
多识仁波切
宗萨钦哲仁波切
索达吉堪布
祈竹仁波切
多识仁波切
多识仁波切
多识仁波切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多识仁波切
夏坝仁波切
祈竹仁波切
索达吉堪布
多识仁波切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多识仁波切
慈诚罗珠堪布
夏坝仁波切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希阿荣博堪布
索达吉堪布
益西彭措堪布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多识仁波切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多识仁波切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玛欣德尊者
索达吉堪布
普巴扎西仁波切
坦尼沙罗法师
玛欣德尊者
索达吉堪布
格桑扎西仁波切
多识仁波切
多识仁波切
噶玛天津仁波切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坦尼沙罗法师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祈竹仁波切
玛欣德尊者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多识仁波切
慈诚罗珠堪布
蒋贡康楚仁波切
太桥旦曾堪布
多识仁波切
索达吉堪布
坦尼沙罗法师
祈竹仁波切
多识仁波切
多识仁波切
坦尼沙罗法师
索达吉堪布
宗萨钦哲仁波切
洛本仁波切
祈竹仁波切
多识仁波切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宗萨钦哲仁波切
慈诚罗珠堪布
索达吉堪布
多识仁波切
阿旺提秋仁波切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祈竹仁波切
普巴扎西仁波切
噶玛天津仁波切
东宝?仲巴仁波切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多识仁波切
多识仁波切
洛本仁波切
多识仁波切
德兰根迥仁波切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多识仁波切
宗萨钦哲仁波切
多识仁波切
多识仁波切
索达吉堪布
洛桑陀美仁波切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多识仁波切
索达吉堪布
夏坝仁波切
索达吉堪布
宗萨钦哲仁波切
果硕仁波切
索达吉堪布
多识仁波切
慈诚罗珠堪布
索达吉堪布
祈竹仁波切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希阿荣博堪布
东宝?仲巴仁波切
宗萨钦哲仁波切
索达吉堪布
祈竹仁波切
希阿荣博堪布
希阿荣博堪布
索达吉堪布
东宝?仲巴仁波切
索达吉堪布
希阿荣博堪布
索达吉堪布
多识仁波切
索达吉堪布
慈诚罗珠堪布
联波仁波切佛教的教义中,如何看待婚姻呢,就我所知道的,佛教主张人离开家,称为出家_百度宝宝知道佛教基础常识 《有些刚刚入门的看看学习学习》 - 美篇
/&&&&佛教基础常识 《有些刚刚入门的看看学习学习》
扫码分享到微信
佛教基础常识 《有些刚刚入门的看看学习学习》
 (有些居士刚入门不要什么都问法师
简单基础的可以网上搜一下 不昧因果的的故事 一句话四个字说错一个字让大和尚做了五百世野狐
请您慎重发问不是每个出家人都是学识渊博 披上这身袈裟就很难得 居士们好好护持 别让一句话 一个词语误了她们阿弥陀佛
那天徒弟问我什么是涅槃 我就告诉他基础知识可以看书学习网上也方便 有些问题不要轻易向出家人发问要先观察她是不是通达教理 要善巧的保护法师们 有些问题如果他解释错了还要背误导众生的果 一定要慈悲的护持三宝 阿弥陀佛) 1、三宝:佛、法、僧(与自性三宝:觉、正、净相应);  2、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3、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4、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  5、八关斋戒:一日一夜受持以下八法: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涂脂粉香水,不穿华丽的衣服,不观玩歌舞妓乐,七不睡卧高大床褥,八不非时食(日中一食,过午不食);  6、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7、四正勤:已生恶令断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  8、四神足:又名四如意足,就是用四种定力摄心,使定慧均等,神力充沛,所愿皆得。欲神足是希慕欲乐,勤神足是精进无间,心神足是一心正念,观神足是心不驰散;  9、五根: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因此五法是生圣道的根本,故名五根。  10、五力:五根坚固发生力量,叫做五力。即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信力是信根增长,能破诸邪信;精进烽是精进根增长,能破身之懈怠;念力是念根增长,能破诸邪念;定力是定根增长,能破诸乱想;慧力是慧根增长,能破三界这诸惑;   11、七觉支:又名七菩提分或七觉分。为五根五力所显发的七种觉悟:  1)择法菩提分,即以智慧简择法的真伪;  2)精进菩提分,即以勇猛心,力行正法;  3)喜菩提分,即心得善法,而生欢喜;  4)轻安菩提分,即除去身心粗重烦恼,而得轻安、快乐;  5)念菩提分,即时刻观念正法,而令定慧均等;  6)定菩提分,心唯一境,而不散乱;  7)舍菩提分,即舍离一切虚妄的法,而力行正法;  12、三法印:诸行无常印、诸法无我印、涅槃寂静印。  1)诸行无常是说一切世间法无时不在生住异灭中,过去有的,现在有的,将来终归幻灭;  2)诸法无我是在一切有为无为的诸法中,没有我的实体;  3)涅槃寂静是说涅槃的境界,灭除一切生死的痛苦,无为安乐。故涅槃是寂静的,凡符合此三原则的便是佛正法,有如世间印信,用为证明,故名法印。   13、四圣谛:苦、集、灭、道  1)苦谛:  a、生苦:初出母胎,冷风割体,烦恼业力,众苦交集;  b、老苦:颜衰色变,体力减退,举止言行,皆不如意;  c、病苦:四大不调,精神欠和,身心受病,苦痛无安;  d、死苦:五蕴分散,神识相离,茫然自失,业境现前;  e、爱别离苦:亲族朋友,名位权利,一切爱乐,离失之时;  f、求不得苦:一切荣乐,可爱诸事,心生欲望,求之不得;  g、怨憎会苦:怨家仇人,及诸事物,相遇会见,心生不安;  h、五阴炽盛苦:身(色)心(受想行识)无常,变易炽盛。  2)集谛(无明):  a、贪:名利财色,一切贪欲;  b、嗔;嗔恚忿恨,嫉忌不平;  c、疾:事理不明,迷暗愚昧。  3)灭谛:  无明烦恼,集谛业断,我法执除,贪嗔痴尽,生死解脱,众苦云消,得寂灭境,安住涅槃。  4)道谛:即八正道  其中,四谛里又分迷界与悟界两因果。“苦”是迷界果,“集”是迷界因,“灭”是悟界果,“道”是悟界因;苦当知,集当断,灭当证,道当修。   14、十二因缘:又名十二有支或十二缘起,是说明有情生死流转的过程;  1)无明:贪、嗔、痴等烦恼,为生死的根本;  2)行:造作诸业;  3)识:业识投胎;  4)名色:但有胎形,六根未具;  5)六入:胎儿长成眼等六根的人形;  6)触:出胎与外境接触;  7)受:与外境接触生起苦乐的感受;  8)爱:对境生爱欲;  9)取:追求造作;  10)有:成业,因能招感未来果报;  11)生:再受未来五蕴身;  12)老死:未来之身又渐老而死。  以上十二支包括三世起惑、造业、受生等一切因果,周而复始,至于无穷。   15、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16、六道: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  17、三学:戒、定、慧  18、二谛:真谛、俗谛  19、三福:1)、人天福/孝敬慈悲身善口善意善  2)、二乘福/三皈自性三宝住持三宝严持戒律之精神和原则  3)、大乘福/发菩提心先断烦恼再度众生/深信念佛必定成佛/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20、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21、四无量心:慈、悲、喜、舍  22、六和敬:见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利和同均  23、六度:布施——财富聪明健康/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24、十愿: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弘扬修持净土念佛法门即是最殊胜最圆满之供养/忏悔业障——称念阿弥陀佛能消一切罪障/随喜功德/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普皆回向  25、三资粮:信、愿、行  26、四大菩萨:大悲观世音菩萨,大智文殊菩萨,大行普贤菩萨,大愿地藏王菩萨;  27、四天王: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  28、三藏  何谓三藏?即是经藏、律藏、论藏,经诠定学,律诠戒学,论诠慧学。精通三藏,并能以三藏自利化他者,尊称为三藏法师,如姚秦鸠摩罗什,唐玄奘等。试略谈其义:  一、经藏。梵语素怛缆,或曰修多罗,华言契经,佛所说之经典,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有关佛陀教说之要义大都属于经藏。  二、律藏。梵语毗奈耶,华言调伏,亦翻善治。佛所制定之律仪,善能调治众生之恶,调伏众生之心性,有关佛所制定教团之生活规则,皆属于律藏。  三、论藏。梵语阿毗达磨,华言对法,又翻无比法。对佛典或经义加以议论,化精简为详明,以决择诸法性相。为佛陀教说之进一步发展,后人以殊胜智慧加以组织化、体系化的论议解释,均属于论藏。  三藏有大小乘之分。小乘三藏:四阿含经为经藏,四分律、五分律、十诵律为律藏。六足发智论为论藏。依大智度论说法,三藏属小乘教专称,但依据摄大乘论说法,大乘亦有三藏。华严经等为经藏,梵网经等为律藏,阿毗达磨为论藏。   佛教八宗(注:以下为龙树菩萨之八宗)  1)、禅宗:直指人心,即生见性成佛,不执著禅定而不离禅定  2)、密宗:以心物一元之原理,大开方便,提倡肉身成佛  3)、唯识(法相):建立一切,说八识如来藏等,接引畏空众生  4)、天台:三止三观,建立如来禅方便程序  5)、华严:华藏世界重重无尽,世界一切清静...不读华严,不知佛家之富贵  6)、三论:否定否定,破人法执  7)、成实:三心、二谛、二空  8)、净土:佛我互感,信心而往生∞
六斋日《六斋日》又称作六斋。指每个月的初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小月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中文名六斋日又作六斋说明布萨说戒的日子来源《四天王经》目的
听语音僧众每月于此六日集会一处,布萨说戒,在家二众乃于此六日受持一日一夜八关斋戒,持斋布施,则令诸天欢喜,小鬼不得其便,利益行者。来源
听语音【六斋日】 [出《四天王经》并《增一阿含经》] 六斋日者,据《毗婆沙论》所说,凡遇持斋之日,则过午不食。(一)帝释敕四天王各治一方。每月初八日,四王遣辅臣观察世间人民善恶。(帝释,梵语释提桓因,华言能天主。言帝释者,华梵双举也。四天王者,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也。)(二)每月十四日,四天王遣太子按行天下,伺察人民善恶。(三)每月十五日,四天王亲自按行天下,有慈教父母、恭敬三宝及尊长者,并修六度、持八戒斋者,诸天相庆,则降善福,注禄增算。如不修善持斋,唯造恶业,诸天忧戚,降以不祥,减禄除算。(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八戒者: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坐高广大床、不着华鬘璎珞、不习歌舞戏乐也。斋者,过午不食也。)(四)每月二十三日,四天王遣辅臣观察。与初八日同。(五)每月二十九日,四天王遣太子观察。与十四日同。(六)每月三十日,四天王躬自按行观察。与十五日同。
弘一大师严持戒律、弘扬戒律,后被尊为南山律宗十一代祖师,因此若要对律学的阐释,大师的言辞的权威性毋庸置疑。文中,大师称自己“沙弥戒和比丘戒决定未得”,只“可谓为出家多分优婆塞而已”。当然这只是谦辞,也正是在这谦辞中,表达了大师对戒律的重视。末世众生,如果对戒律不够重视,则纵然“乘急戒缓”,也还要轮回受苦;所以大师也一再劝时人,持戒同时精勤念佛,归心安养。我出家以来,在江浙一带,并不敢随便讲经或讲律,更不敢赴什么传戒的道场。其缘故是:因个人感觉着学力不足。三年来,在闽南虽曾讲过些东西,自心总觉非常惭愧的。  这次本寺诸位长老,再三地唤我来参加戒期胜会,情不可却,故今天来与诸位谈谈,但因时间匆促,未能预备,参考书又缺少,兼以个人精神衰弱,拟在此共讲三天。  一  今天先专力求援比丘戒者讲些律宗历史,他人旁听虽不能解,亦是种植善根之事。  为比丘者,应先了知戒律传入此土之因缘,及此土古今律宗盛衰之大概。  由东汉至曹魏之初,僧人无归戒之举,唯剃发而已。魏嘉平年中,天竺僧人法时到中土,乃立羯磨受法,是为戒律之始。当是时,可算是真实传授比丘戒的开始。渐渐达至繁荣时期。  大部之广律,最初传来的是《十诵律》。翻译斯部律者,系姚秦时的鸠摩罗什法师。庐山净宗初祖远公法师亦竭力劝请赞扬。六朝时此律最盛于南方。  其次翻译的是《四分律》,时期和《十诵律》相去不远,但迟至隋朝乃有人弘扬提倡,至唐初乃大盛。  第三部是《僧祗律》,东晋时翻译的,六朝时北方稍有弘扬者。  刘宋时继《僧祗律》后有《五分律》,翻译斯律之人,即是译六十卷《华严经》者。文精而简,道宣律师甚赞,可部律论甚多,不逞枚举。  关于《有部律》,我个人起初见之甚喜,研究多年。以后因朋友劝告,即改习《南山律》。其原因是,《南山律》依《四分律》而成,又稍有变化,能适合我国僧众之根器。故现在我即专就、《四分律》之历史,大略说些。  唐代是《四分律》最盛时期,以前所弘扬的是《十诵律》,《四分律》少人弘扬。至唐初《四分律》学者乃盛,共有三大派:  (一)相部律依法砺律师为主;  (二)南山律,以道宣律师为主;  (三)东塔律依怀素律师为主。  法砺律师在道宣律师之前,道宣曾就学于他。怀素律师在道宣之后,亦曾亲近法砺、道宣二律师。斯律虽有三大派之分,最盛行于世的可算《南山律》了。南山律师著作浩如渊海,其中《行事钞》最负盛名。是时任何宗派之学者皆须研《行事钞》。自唐至宋,解者六十余家,唯灵芝元照律师最胜。元照律师尚有许多其他经律的注释。元照后,律学渐渐趋于消沉,罕有人发心弘扬。  南宋后,禅宗益盛,律宗更无人过问,所有唐宋诸家的律学撰述数千卷悉皆散失。迫至清初、椎存南山《随机羯磨》一卷。如是观之,大足令人兴叹不已。明末清初,有藕益、见月诸大师等欲重兴律宗,但最可憾者,是唐宋古书不得见。当时藕益大师著述有《毗尼事义集要》,初讲时人数已不多,以后更少,结果成绩颓然。见月律师弘律颇有成绩,撰述甚多,有解《随机揭磨》者,毗尼作持,与南山颇有不同之处——因不得见南山著作故。此外尚有最负盛名的《传戒正范》一部。从明末至今,传戒之书,独此一部。传戒尚存之一线曙光惟赖此书。虽与南山之作未能尽合,然其功甚大,不可忽视!但近代受戒仪轨又依此稍有增减,亦不是见月律师《传戒正范》之本来面目了。  南宋至清七百余年,关于唐宋诸家律学撰述可谓无存。清光绪未年,乃自日本请还唐宋诸家律书之一部分。近十余年间,在天津已刊者数百卷。此外《续藏经》中所收尚未另刊者,犹有数百卷)  今后倘有人发心专力研习弘扬,可以恢复唐代之古风。凡藕益、见月等所欲求见者,今悉俱在。我们生此时代,实比藕益、见月诸大师幸福多多!  但学律非是容易的事情。我虽然学律近二十年,仅可谓为学律之预备,窥见了少许之门径,再预备数年,乃可著手研究。以后至少须研究二十年,乃可稍有成绩。奈我现在老了,恐不能久住世问,很盼望你们能发心专学戒律,继我所未竟之志,则至善矣!  我们应知道,现在所流通之《传戒正范》非是完美之书,何况更随便增减。所以今后必须恢复古法乃可。此皆你们的责任,我甚希望大家共同勉励进行。
 二  今天续讲三皈、五戒乃至菩萨戒之要略。  三皈、五戒、八戒、沙弥沙弥尼戒、式叉摩那戒、比丘比丘尼戒。菩萨戒等,就普通说,菩萨戒为大乘,余皆小乘。但亦未必尽然,应依受者发心如何而定。我近来研究《南山律》,内中有云:“无论受何戒法,皆要先发大乘心。”  由此看来,那有一种戒法专名为小乘的呢?再就受戒方法论,如三皈、五戒、沙弥沙弥尼戒,皆用三皈依受;至于比丘比丘尼戒、菩萨戒,则须依羯磨文受;又如式叉摩那,则是作羯磨与学戒法,不是另外得戒与上不同。再依在家出家分之,就普通说。在家如三皈、五戒、八戒等,出家如沙弥、比丘等。实而言之,三皈、五戒、八戒,皆通在家出家。诸位听着这话,或当怀疑,今我以例证之。如明代灵峰藕益大师,他初亦受比丘戒,后但退作三皈人。如是言之,只有三皈,亦可算出家人。  又若单五戒,亦可算出家人。因剃发以后,必先受五戒,后再受沙弥戒。未受沙弥戒前,只是五戒之出家人。故五戒通于在家出家,有在家优婆塞出家优婆塞之别。例如明代藕益大师之大弟子成时、性旦二师,皆自称为出家优婆塞。成时大师为编辑《净土十要》及《灵峰宗论》者,性旦大师为记录《弥陀要解》者,皆是明末的高僧。  八戒何为亦通在家出家?《药师经》中说:比丘亦可受八戒。比丘再受八戒,为欲增上功德故。这样看起来,八戒亦能于僧俗。  以上略判竟。以下一一分别说之。  三皈:不属于戒,仅名三皈。三皈者一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未受以前,必须了解三皈道理,并非糊里糊涂地盲从瞎说。如这样子皆不得三皈。  所谓三宝,有四种之别:  (一)理体三宝;  (二)化相三宝;  (三)住持三宝:  (四)一体三宝。 ? 尽讲起来很深奥复杂、现在且专就住持三宝来说。三宝意义是什么?佛、法。僧。  所谓佛——即形像。如释迎佛像、药师佛像、弥陀佛像等。  法——即佛所说之经,如《法华经》、《楞严经》等。皆佛金口所流露出来之法。  僧——即出家剃发受戒有威仪之人。  以上所说佛、法、僧道理,可谓最浅近。诸位谅皆能明了吧。  皈依——即回转的意义。因前背舍三宝,而今转向三宝。故谓之皈依。但无论出家在家之人,若受三皈依时,最重要点有二:第一要注意皈依三宝是何意义?第二当受三皈依时师父所说应当十分明白。或师父所讲的话全是文言不能了解,如是决不能得三皈; 隔离太远听不明白,亦不得三皈、又正授之时,即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说。此最要紧,应十分注意!以后之“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是名三结,无关紧要。所以诸位发心受戒,应先了知“三皈”意义。又当正授时,要在先“皈依佛”等三语注意,乃可得三皈。  且就杀生而论。未受戒者,犯之本应有罪;若已受不杀戒者犯之,则罪更加重一倍。可怕不可怕呢?!你们试想一想,如果不能受待,勉强敷衍,实是自寻烦恼。据我思之,五戒中最容易持的是不邪淫、不饮酒,诸位可先受这两条最为稳当。至于杀与妄语,有大小之分,大者虽不易犯,小者实为难持。又五戒中最为难持的莫如盗戒,非于盗戒戒相研究十分明了之后,万不可率尔而受。所以我盼望诸位,对于盗戒一条,缓缓再说。至要!至要!但以现在传戒情形看起来,在这许多人众集合场中,实际上是不能如上一一别受。我想现在受五戒时,不妨合众总受五戒,俟受戒后,再自己斟酌取舍,亦未为不可。于自己所不能奉持的数条,可以在行礼师前或俗人前舍去,这样办法实在十分妥当,在授者减麻烦,诸位亦可免除烦恼。  另外还有一句要紧的话。倘有人怀疑于此大众混杂扰乱之时,心中不能专一注想,或恐犹未得戒者,不妨请性愿老法师或其他善知识,再为重授一次。他们当即慈悲允许。诸位:你们万不可轻视三皈五戒!  我有句老实话对诸位说:菩萨戒不是容易得的,沙弥戒及比丘戒是不能得的。无论出家或在家人所希望者,唯有三皈五戒。我们倘能得三皈五戒,那就是很好的了。因受持五戒,来生定可为人。既能持五戒,再说念阿弥陀佛名号求生西方,临终时,定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岂不甚好。  就我自己而论,对于菩萨戒是有名无实。沙弥戒及比丘戒决定未得。即以五戒而言,亦不敢说完全,止可谓为出家多分优婆塞而已——这是实话。所以我盼望诸位要注意三皈五戒。  当受五戒应知:于前说三皈正得戒体最宜注意;后说五戒戒相为附属之文,不是在此时得戒。又须请师先为说明五戒之广狭:例如饮酒一戒,不唯不饮泉州酒店之酒,凡尽法界虚空界之戒缘境酒,皆不可饮。杀、盗、淫、妄,亦复如是。所以受戒功德普遍法界,实非人力所能思议。  宝华山见月律师所编《三皈五戒正范》,所有开示,多用骈体文。闻者万不能了解,等于虚文而已,最好请师译成白话。此外我更附带言之。近有为人授五戒者,于不饮酒后,不吸烟一句。但这不吸烟可不必加入,应另外劝告,不应加入五戒文中。
 三  以上说五戒毕,以下讲八戒。  八戒:具云勺“八关斋戒”。“关”者——禁闭非逸,关闭所有一切非善事。“斋”——是清的意思,绝诸一切杂想事。八关斋戒本有九条,因其中第六条包含两条,故合计为八条。前五与五戒同,后三条是另加的。后加三者即:第六,华香璎珞香油涂身。这是印度美丽装饰之风俗,我国只有花香并无璎珞等。但所谓香,如我国香粉、香水、香牙粉、香牙膏及香皂等,皆不可用。  第七,高胜床上坐,作倡伎乐故往观听。这就是两条合为一条的。观略为分析:“高”——是依佛制度坐卧之床脚,最高不能超过一尺六寸;“胜”——是指金银牙角等之装饰,此皆不可。但在他处不得已的时候,暂坐可开。佛制是专为自制的,须结正罪;如别人己作成功的,不是自制的,罪稍轻。作倡伎乐故往观听——音乐、影戏等皆属此条。所谓故往观听之“故”字,要注意,于无意中偶然听到或看见的不犯。以上“高胜床上坐,作倡伎乐故往观听”共合为一条,受“八关斋戒”的人皆不可为。  第八,非时食。佛制受八关斋戒后,自黎明至正午可食,非时食一即平常所说的“过午不食。”正午后,不单是饭等不可食,如牛奶水果等均不可用。如病重者,于不得已中,可在大家看不到的地方开食粥等。  受“八关斋戒”,普通于六斋日受。六斋日者,即初八。十四、十五、廿二,及月底最后二日。倘能发心日日受,那是最好不过了。受时要在每天晨起时,期限以一日一夜天亮时至夜,夜至明早。受“八关斋戒”后,过午不食一条,应从今天正午后至明日黎明时,皆不可食。  又八戒与菩萨戒比较别的戒有区别,因为八戒与菩萨戒是顿立之戒(但上说的菩萨戒,是局就《梵网》、《璎珞》等而说的;若依瑜伽戒本,则属于渐次之戒)。这是什么缘故呢?未受五戒、沙弥戒、比丘戒,皆可即受菩萨戒或八戒,故曰顿立。若渐次之戒,必依次第。如先五戒,次沙弥戒,次比 丘戒,层层上去的。  以上所说“八关斋戒”,外江居士受的非常之多。我想闽南一带将来亦应当提倡提倡。若嫌每月六日大多,可减至一日或两日,亦无不可。因仅受一日,即有极大功德,何况六日全受呢!  沙弥戒:沙弥戒诸位已知道了吧?此乃正戒共十条。其中九条同八戒,另加手不捉钱宝一条,合而为十。但手不捉钱宝一条,平常人不明白,听了皆怕。不知此不捉钱宝是易持之戒。律中有方便办法叫做“说净”,经过说净的仪式后,亦可照常自己捉持。最为繁难者,是正戒十条外,于比丘戒亦应学习,犯者结罪。我初出家时不晓得,后来学律才知道。这样看起来持沙弥尼戒亦是不容易的一回事。  沙弥尼戒:即女众法戒,与沙弥同。  式叉摩那戒:梵语“式叉摩那”,此云“学法女”。外江各丛林皆谓在家贞女为“式叉摩那”,这是错误的。闽南这边那年开元寺传戒时,对于贞女不称“式叉摩那”,只用贞女之名——这是很通。平常人多不解何者为式叉摩那,我现在略为解释一一下。  那一种人可以受式叉摩那戒呢?  要已受沙弥尼戒的人,于十八岁时受式叉摩那法,学习二年,然后再受比丘尼戒。因为佛制二十岁乃可受戒。于十八岁时,再学二年,正当二十岁。于二年学习时,僧作羯磨与学戒法。二年学毕,乃可受比丘尼戒。但式叉摩那要学三法:  一学根本法——即四重戒。  二学六法——染心相触;盗减五钱、断畜命;小妄语;非时食;饮酒。  三学行法——大尼诸戒及威仪。  此仅是受学戒法,非另外得戒,故与他戒不同。以下讲比丘戒。  比丘戒——因时间很短,现在不能详细说明。唯有几句要紧话先略说之。  我们生此未法时代,沙弥戒与比丘戒皆是不可得的,原因甚多甚多,今且举出一种来说。就是没有能授沙弥戒比丘戒的人,若受沙弥戒,须二比丘授。比丘戒至少要五比丘授。倘若找不到比丘的话,不单比丘戒受不成,沙弥戒亦受不成。我有一句很伤心的话要对诸位讲:从南宋迄今六七百年来,或可谓僧种断绝了!  以平常人眼光看起来,以为中国僧众很多,大有达至几百万之概。据实而论,这几百万中要找出一个真比丘,怕也是不容易的事,如此怎样能受沙弥比丘戒呢?  既没有能授戒的人,如何会得戒呢?  我想诸位听到这话,心中一定十分扫兴。或以为既不得戒,我们白吃辛苦,不如早些回去好,何必在此辛辛苦苦,做这种极无意味的事情呢?但如此怀疑是大不对的。  我劝诸位应好好地镇静地在此受沙弥戒比丘戒才是,虽不得戒,亦能种植善根,兼学种种威仪,岂不是好?又若想将来学律,必先挂名受沙弥比丘戒;否则以白衣学律必受他人讥评。所以你们在这儿发心受沙弥比丘戒,是很好的!  四  这次本寺诸位长老,唤我来讲“律学大意”,我感到有种种困难之点。这是什么缘故?比方我在这儿,不依据佛所说的道理讲,一味地随顺他人,顾惜情面敷衍了事,岂不是我害了你们吗?若依实在的话与你们讲,又恐怕因此引起你们的怀疑,所以我觉着十分困难。因此不得已,对于诸位分作两种说法:  (一)老实不客气地必须要说明受戒真相。恐怕诸位出戒堂后,妄自称为沙弥或比丘,致招重罪,那是不得了的事情。我有种比方:譬如泉州这地方有司令官等,不识相的老百姓亦自称“我是司令官”,如司令官等听到,定遭不良结果,说不定有枪毙之危险。未得沙弥比丘戒者,妄自称为沙弥或比丘,必定遭恶报,亦就是这个道理,我为着良心的驱使,所以要对诸位说老实话。  (二)以现在人情习惯看起来,我总劝诸位受戒挂个空名,受后俾可学律。不然定招他人诽谤之虞。这样的话诸位定必明了吧!  更进一层说、诸位中若有人真欲绍隆僧种,必须求得沙弥比丘戒者,亦有一种特别的方法:即是如藕益大师礼《占察忏仪》求得清净轮相,即可得沙弥比丘戒。除此以外,无有办法。故藕益大师云:“未世欲得净戒,舍此《占察》轮相之法,更无别途。”因为得清净轮相之后,即可自誓愿受菩萨戒,而沙弥比丘戒皆包括在内,以后即可称为菩萨比丘。礼《占察忏》得清净轮相,虽是极不容易的事。倘诸位中有真发大心者,亦可奋力进行。这是我最希望你们的。  以下说比丘尼戒:  比丘尼戒:现在不能详说。依据佛制,比丘尼戒要重复受两次:先依尼僧授本法,后请大僧正受。但正得戒时,是在大僧止授时。此法南宋以后己不能实行了。  最后说菩萨戒:  菩萨戒:为着时间关系亦不能详说。现在略举三事:  (一)要有菩萨种性,又能发菩提心,然后可受菩萨戒。  什么是种性呢?就简单来说,就是多生以来所成就的资格。所以当受戒时戒师问:“汝是菩萨否?”应答曰:“我是菩萨。”这就是菩萨种性,戒师又问:“既是菩萨,已发菩提心否?”应答曰:“已发菩提心。”这就是发菩提心,如这样子才能受菩萨戒。  (二)平常人受菩萨戒者皆是全受。但依《璎珞本业经》,可以随身分受,或一或多,与前说的受五戒法相同。  (三)犯相重轻,依旧疏新疏有种种差别,应随个人力量而行。现以例说。如妄语戒:旧疏说大妄语乃犯波罗夷罪;新疏说小妄语即犯波罗夷罪。至于起杀、盗、淫、妄之心即犯波罗夷,乃是为地上菩萨所制,我等凡夫是做不到的。  所谓菩萨戒虽不易得,但如有真诚之心亦非难事,且可自誓受。不比沙弥比丘戒,必须要请他人授。因为菩萨戒、五戒、八戒,皆可自誓受,所以我们颇有得菩萨戒之希望。  五  今天《律学要略》讲完,我想在其中有不妥当处或错误处,还请诸位原谅。  最后我尚有几句话:诸位在此受戒很好。在近代说,如外江最有名望的地方,虽有传戒,实不及此地完备。这是这里办事很有热心,很有精神,很有秩序,诚使我佩服使我赞美。就以讲律来说,此地戒期中讲《沙弥律》、 《比丘戒本》、《梵网经》、他方是难有的!  几年前,泉州大开元寺于戒期中提倡讲律,大家皆说是破天荒的举动。本寺此次传戒之美备,实与数年前大开元寺相同。并有露天演讲,使外人亦有种植善根之机缘,诚办事周到之处。  本年天灾频仍,泉州亦不在例外。在人心惨痛境遇萧条的状况中,本寺居然以极大规模很圆满地开戒,这无非是诸位长老及大护法的道德感化所及。我这次到此地,心实无限欢喜——此是实话,并非捧场。此次能碰着这大机缘,与诸位相聚,甚慰衷怀。最后还要与诸位“恭喜!”
何为八关斋戒?八关斋戒是佛陀为在家弟子制定的、暂时的出家修行的戒律与斋法。在家修行弟子常常忙于家庭、社会的种种事务,有心修行却障碍很多。佛陀悲悯,特别制定了在家人的出家戒——八关斋戒,过一日一夜的出家人的清净生活,既种下出世的善因,也适应在家人生活的特点。“八戒”,即八条戒律。“戒”,含有止恶防非的作用,是我们法身慧命的护身符。“斋”,是指不非时食,也就是过午不食,含有使身心清净、妄想消除之义。“关”,指关闭,即关闭众生生死的门户。■NO.2八关斋戒的内容 1.不杀生杀生的恶报最可怕,现前的花报往往是疾病缠身或短命;死后的果报,是常堕恶道中。2.不偷盗不予而取叫偷盗。凡是未给与你的财物,不管用什么手段把它变为自己的,都是犯盗戒。从因果律讲,种布施因,获财富果;种偷盗因,获贫困果。3.不非梵行“梵行”是净行,“非梵行”是不清净的行为,指淫欲。在家受持八关斋戒,夫妻宜分房、分床,以保持三业清净。4.不妄语包括四项:妄语,说欺骗人的谎话;恶口,用恶毒语言咒骂别人;两舌,说翻弄是非,挑拨离间的语言;绮语,花言巧语,包括黄色下流的语言。5.不饮酒(包括不吸毒)酒能乱性,使人失去理智,而破戒犯罪。吸毒害自己,害家庭,危害社会,学佛的人更不能习染。6.不非时食“非时”指日中至次日清晨,即过午不食。过午不食叫“持斋”,“持斋”虽不是戒,却是戒之体,是八关斋戒中最重要的一条。吃素不等于持斋,“斋”含有内心清净,摒绝杂乱的意思。从事相上说,过中午而食者,即为杂乱不净。所以,三世诸佛都是过午不食。从根本上说,必须身,口,意三业清净,才叫“斋”。不问在家出家,要净化三业,均应持斋。 7.不着香花鬘、不香油涂身、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观听“香花鬘”是用香花制成的花冠、花环,如现代人用的手镯、项链、耳环等,在八关斋戒中都不要用。这条戒的目的是让在家人种出世之因,所以衣着力求朴素。“香油涂身”是热带人的习惯,在八关斋戒中,凡香水、香粉、香脂均不应使用,因为这类美容化妆品,容易诱发淫念,使三业不净。“歌舞倡伎”指唱歌跳舞,在八关斋戒期间,不应故意前往观听,包括不看电影、电视等。因为既然向往出世,何必再贪恋世间的娱乐,应该以“禅悦”、“法乐”来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8.不坐卧大床过去西域的“床”,包括坐椅在内。什么叫“高广大床”呢?藕益大师《十戒威仪录要注释》说:“床脚高一尺六寸,坐时脚不挂空,过此量者,即名为高。但可容身转侧,过此即名为广。既高且广,即名为大。”依此解释,现代人用的席梦思和绸帐、绣枕、锦被等豪华用品,八关斋戒期间均不要用,否则容易影响身、口、意三业清净。只有看淡物质享受,才能提高精神境界;只有习惯过简单、朴素的生活,才有利于修行方面的精进。以上两条,都是追求物质享受和导致淫欲的媒介,影响身、口、意三业清净,甚至使人道心退失,所以列为禁戒。■
八关斋戒的功德利益壹 脱离病苦若有人想要解除疾病之痛苦,那么应受持八关斋戒。贰 消灭罪障《优婆塞戒经》云,受持八戒,除五逆重罪外,其它罪障都可消除。凡是想忏悔罪障的人,必须受持此戒和斋。叁 免除横祸《四天王经》有云:凡是受持此斋戒的地方,恶鬼必然远离,此处必定平安无事。所以,如果能在六斋日精进持斋守戒,那么福报必定增长,灾难必然消除。凡是想要求得自身、家眷平安吉祥,永免遭受各种飞灾横祸的人,一般受持斋戒。肆 远离恶道《十善戒经》云,持八关斋戒的人,一不堕地狱,二不堕饿鬼,三不堕畜生,四不堕阿修罗。如果有人行为举止一向不够检点,现在很害怕自己会堕入三恶道,那么就必须受持此斋戒。 伍 福报优厚《佛说护净经》上说,一天持此斋戒,即可得到六十万世不愁吃穿的果报。如果有人担心因世乱米贵,会遭受饥饿之苦,那么就必须受持斋戒。 陆 成就迅速如果年高体弱,恐怕将不久于世的人,或者身陷牢狱,性命朝夕难保的人,想要在极短的时间内成就殊胜的果报,那么必须受持此斋戒。八关斋戒的持法,只以一日一夜为期,时间很短,但功德极为殊胜。柒 来世贵尊《佛说普达王经》云:一个国王的随从,曾随国王斋戒一天,死后便转生为王子。若有想求来世贵尊的,则必须受持斋戒。捌 得生天上佛经上说,有一天女,相貌极为庄严,容颜超群,天人见了都赞叹不已。释提恒因便问天女过去曾作过何种善事而获得此种福报。天女便作了一首偈语回答说:“昔于迦叶佛,受持八戒斋,今得生天上,获此端正报。”要想来世求生天界的,必须受持此戒。玖 往生助缘佛经上说,如果有人受持八斋戒,凭着这种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土,定能获得中品中生。想要求生净土的人,必须受持此戒。拾 临终欢乐《药师经》云:受持此斋戒的人,凭此种善根,如果听到药师如来的名号,临命终时,将有八位大菩萨来迎接他往生净土。有念佛的功夫,但尚没有得到一心不乱,担心临命终时没有把握往生的人,必须持此斋戒。拾壹 得相好身《长爪梵志请问经》说,有一婆罗门,问伟大的佛陀往昔曾作何种善业而获此种庄严好相。佛说持八分净戒(即八关斋戒),若能一天一夜,或者常随从师父受持,都能获得此种果报。如果见佛相好,由心生敬仰,想在来世获得端正相好,就必须持此八关斋戒。拾贰 成佛道缘《阿含经》云:受持八关斋戒,可以获得漏尽通,入于涅槃城;若求生四圣法界,也可随愿而成。想求得速成佛道的人,必须受此戒。■
如何受持【六齋日、十齋日】十齋日(農曆)初一、初八、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三十日「是諸日等,諸罪結集。佛說:“能于是十齋日,對佛菩薩諸圣賢像前,讀是經一遍,東西南北,百由旬內,無諸災難,當此居家,若長若幼,現在未來,百千歲中,永离惡趣。能于十齋日,每轉一遍,現世令此居家無諸橫病,衣食豐溢。」——《地藏菩薩本願經》六齋日(農曆)初八、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四天王經》中載:每月農曆初八,四大天王會派遣部眾巡行人間,觀察世人是否孝順父母,敬順沙門,齋戒布施,救濟窮乏等行諸善事,然後將巡視結果向四天王報告;十四日,由四大天王的太子到人間巡視;十五日,則是天王親自巡視,上至帝王,下至臣民,乃至龍鬼、蜎飛蛟行蠕動之類,一切有情眾生身口意所行之善惡;下半月的二十三日及每月的最後兩天,亦如上半月般從天王的部眾、太子、及天王依序至人間視察。最後四天王再將巡察結果,上報予忉利天的天王釋提桓因。如果這六天中,世間的眾生少行布施、持戒、孝順父母,且不修善持齋,唯造惡業,帝釋諸天聽聞天王的回稟,則感到憂慼不悅,因世人行惡,則阿修羅道的親眷愈來愈多,而諸天的親眷愈來愈少;反之,世人多能慈孝父母,尊敬師長,恭敬三寶,並修六度,持八戒齋,則帝釋諸天皆心生歡喜,因諸天眷屬愈加增益,而阿修羅的眷屬日益減損。諸天皆歡喜讚歎世人行善,所以能令世人福德增多。佛陀更教示弟子們說:若能受持此戒,其未來功德果報,更能如佛一樣,得究竟解脫。又此六齋日中,諸多惡鬼惱害眾生,所在的聚落、郡縣、國城,如果有持齋受戒的善人,以此持齋戒的清淨功德,惡鬼因而遠離,所有一切住處皆能安隱。此六日為四天王巡視人間善惡之日,也是惡鬼伺機害人之日,所以功德黑暗常相隨逐,互為消長,若為善者就能迅速消災增福,而造惡者則受因果報應之苦。了解因果的道理,在這六天當中就要修一些善法;如同社會上研究法律的人,因為了解法律,依律而行,就能趨吉避凶,修行學佛也是如此,在每月的六齋日能受持八關齋戒,並且精勤修習一切善法,就能增福延壽;進一步達到天天行善,乃至時時刻刻都是善念、正念,如此則二六時中就能時時吉祥、處處吉祥。同時受持六齋日,也能為自己播下出世解脫的因,將來就能得出世解脫的果。&
在《华严经、十忍品》里,普贤为菩萨摩诃萨提出十忍,若得此十忍,即能于一切佛法无碍无尽。(1)音声忍:菩萨对佛所说一切教法,不惊不怖不畏,深信悟解,爱乐趣向,专心忆念,修习安住。(2)顺忍:菩萨能于诸法思维观察,平等无违,随顺了知,令心清净,正住修习,趣入成就。(3)无生法忍:菩萨不见有少法灭。何以故?若无生则无灭,若无灭则无尽,若无尽则离垢,若离垢则无差别,若无差别则无处所,若无处所则寂静,若寂静则离欲,若离欲则无作,若无作则无愿,若无愿则无住,若无住则无去无来。(4)如幻忍:菩萨知一切法,皆悉如幻,从因缘生。于一法中解多法。于多法中解一法。菩萨了达诸法如幻已,则了达国土、众生、法界、世间,悉皆平等,了达佛出现平等,了达三世平等,成就种种神通变化。菩萨虽成就佛国土,知国土无差别;虽成就众生界而知众生无差别;虽普观法界而安住法性,寂然不动,虽达三世平等而不违分别三世法;虽成就蕴处而永断所依;虽度脱众生而了知法界平等,无种种差别;虽知一切法,远离文字,不可言说而常说法,辩才无尽;虽不取度化众生事而不舍大悲,为度一切众生转于法-轮;虽为开示过去因缘而知因缘性无有动转。(5)如焰忍:菩萨知一切世间,同于阳焰。譬如阳焰,无有方所,非内非外,非有非无,非断非常,非一色非种种色,亦非无色,但随世间语言显示。菩萨如实观察,了知诸法,现证一切,令得圆满。(6)如梦忍:菩萨知一切世间如梦。譬如梦,非世间非离世间,非欲界,非色界,非无色界,非生非没,非染非净,而有示现。菩萨观一切世间,悉皆如梦,无有差别。(7)如响忍:菩萨观如来说法声音,悉同于响。虽非内非外,非内外出,而能示现善巧名句,成就演说。譬如谷响,从缘所起,而于法性,无有相违。菩萨观察一切众生,以广长舌相而为演说,其声无碍,遍十方土。菩萨虽知声无起而普现音声;虽知无可说而广说诸法。妙音平等,随类各解,悉以智慧而能了达。(8)如影忍:菩萨非于世间生,非于世间没;非是世间,非出世间;非修菩萨行,非舍于大愿;虽常行一切佛法而能办一切世间事;不随世间流,亦不住法流。譬如日月男子女人,于明镜等清净物中而现其影,影与明镜,非一非异,非离非合。菩萨亦如是,于无二法中,分别二想,善巧方便,通达无碍。菩萨成就此忍,虽往诣十方国土,而能普现一切佛刹,亦不离此,亦不到彼,如影普现,所行无碍。(9)如化忍:菩萨观世出世间法,一切如化。观世间染法如化者:一切众生意业化,觉想所起故;一切世间诸行化,分别所起故;一切苦乐颠倒化,妄取所起故;一切世间不实化,言说所现故;一切烦恼分别化,想念所起故。观出世间净法化者:清净调伏化,无分别所现故;于三世不转化,众生平等故;菩萨愿力化,广大修行故;如来大悲化,方便示现故;转法-轮方便化,智慧无碍,辩才所说故;菩萨行如化忍,能不住世间,不离世间;不住于法,不离于法。菩萨安住如化忍时,悉能满足一切诸佛菩提之道,利益众生。(10)空忍:菩萨了知一切法界,一切世间界。一切法犹如虚空,以无想、无起、无二故。一切众生、一切佛、一切佛力犹如虚空,以无所行,无分别,无差别故。一切禅定,所说一切法,一切佛身犹如虚空,以三际平等,不可言说,无著无碍故。菩萨修空忍,能证知一切诸法而无分别;严净一切佛国而无所依身。通达一切波罗密,普坐一切金刚之座,普发一切随类之音,为一切世间,转于法-轮,未曾失时。
三学指的是戒、定、慧三学。戒学是佛教徒的行动规范和守则;定学是禅定、静虑;慧学是彻悟宇宙人生真相的般若智慧。三学是对八正道的归纳总结,是佛教修行的根本,三学是修行者获得解脱的必由之路。戒学,三学的第一个阶段三学的戒学指的是佛教为出家和在家的信徒制定的戒规。戒主要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菩萨戒等种类。戒学按内容可分为止持戒和作持戒两大类。止持戒是指止非防恶的各种戒;作持戒是指奉行一切善行的戒。这二者相辅相成,为的是让佛教徒严防身、口、意三业,不做一切非法的、不合理的、足以使身心染污的事情。如果按照合乎戒学的去做,就能促使身心安定,品行纯洁,达到清净无染的境界。?定学,三学的第二个阶段三学的定学指的是禅定、静虑。戒学是佛教为信徒追求生命超越竖起的路碑,但这些佛路历程中的指南要内化于人心,使人的心性受到改造,却需要入主观上能专注于这些路碑和指南,否则也难入于心。同时,佛教生命超越的指归是涅槃寂灭,是要让躁动不宁的生命意志归于平静,因而佛教的生命超越之道对人的心境和精神状态有着特殊的要求,这就产生了佛教的定学。定学就是禅定,禅的意思是静虑,也就是清除杂念,使心灵和思维纯净。定的意思是心专注于一境而不散乱,即精神状态集中。大乘佛教定学通过戒学进入禅定的状态,就会去除掉人生许多的烦恼,渐渐进入彻悟之境。慧学,三学的第三阶段三学的慧学指的是彻悟宇宙人生真相的般若智慧。佛教之所以守戒律,习禅定,追求解脱成佛,基本缘由就在于佛教智慧彻悟宇宙人生真相,通达社会事理,所以佛教智慧既是佛教守戒习禅的理性基础又是守戒习禅的理性结果。戒、定、慧三学与八正道的关系戒、定、慧三学是对八正道的归纳总结,八正道指的是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戒学主要是对人身体行为的特定约束,包括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定学主要是对人精神状态的严格控制,包括正定;慧学主要是对人认识的正确指导,包括正见、正思维、正念。
《食存五观》 在佛门中,学道者吃饭时,要观想:  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面对供养,要算算自己做了多少功德,并思量粒米维艰,来处不易。智度论云:此食垦植收获,舂磨淘汰,炊煮及成,工用甚多。量彼来处者,僧祇律云:施主减其妻、子之分,求福故施。凡受食时,当作此观。  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藉着受食来反省自己,想想自己的德行受得起如此供养吗?毗尼母律云:若不坐禅诵经,营三宝事,及不持戒,受人信施,为施所堕,则不宜受食。德行若全则可应供受食。凡受食时,当作此观。  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谨防心念,远离过失,对所受的食物,美味的不起贪念,中味的不起痴心,下等的不起瞋心。  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将所受的食物,当作疗养身心饥渴的良药。  五、为成道业,应受此食:要藉假修真,不食容易饥饿,体衰多病,难成道业;但是如果贪多,也容易产生各种疾病。所以,必须饮食适量才能资身修道。吃一顿饭要把它与佛法结合在一起,能如此,即使硬如钢铁的食物也能消化;反之,就是滴水也难以消化。因此,佛门中过堂有一语:五观若明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难消。
(合掌)合掌又称合十,其中内含有十种意义:一、十指合于心口,表示诚心诚意,所谓“十指连心”。平时十指散乱,代表散乱的妄心,现合于一处,代表一心。佛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又说:“一心不乱”、“一心皈依”。二、合掌时,要掌背微躬,掌心略弯,这样,两掌之间形成空洞,表示真空之理,意即我们要悟入空性。三、合掌于心口处,两掌竖直,表示竖穷三际,指时间;而掌背略鼓,向横向发展,表示横遍十方,指空间。这样,宇宙融为一体,万法归于一心。四、双手相合,而且是掌心相合,代表止住双手的妄动,收敛放逸的身心,就是息灭“贪、嗔、痴”也。又掌背为外,代表外境六尘;掌心为内,代表觉心菩提,合掌则代表背尘合觉,为修行解脱之路。而成就佛果,则改合为开,所以佛像掌心向前时,表示放光接引,普渡众生。五、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唯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妄想即是分别,以左右手代表。执著即是坚持分别,有我执与法执,也用左右手代表。左右之相是假名,是虚妄。合而为一,无有左右,却亦左亦右,于相离相,平等一如。妄想执著即除,如来德相便显现。?六、十指相合,手心相对,且合于心口,表示十法界归于一心,下至地狱法界,上至佛法界,皆唯心所造,从心而显。七、十指代表十方,合十于心口,既表众生平等,又表摄取十方众生归于佛道,施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普渡,又十方也代表十方佛国,合十于心口,表示以恭敬心供养十方佛菩萨,并摄取十方佛国的功德,庄严自心,成就善根。八、佛子见面,合掌称一声“阿弥陀佛”,即是归于弥陀一乘愿海。又表十方佛国,同赞阿弥陀佛。九、合十于心口,表示我们的心要修十波罗蜜才可成佛,即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方便、愿、力、智波罗蜜等十种。双手合十,即表示能圆成佛果。十、左手多静,代表“自觉”;右手多动,代表“觉他”。合二为一,方是菩萨行者,才能趣于觉行圆满,成就无上菩提。
《礼仪50条》1、寺庙内的一针一线不得取用。2、不得盗取寺庙的水果。3、入佛堂不得吸烟、穿拖鞋、皮鞋、嚼槟榔或口香糖。4、进佛寺不得由中门入,当从旁门入。5、进佛堂,不得高视佛面,当即低头作礼拜,更不得溜达作观赏态,东张西望。6、佛寺内不得大声谈话喊叫,或躺卧,或跑跳。7、佛寺内勿随地吐痰或擤鼻涕。8、入佛堂,应即拜佛顶礼,或绕佛唱念佛号,佛言:当得五种福德。①后世得端正好色;②得好音声;③得生天上;④得生王候家;⑤得涅槃道。绕佛方向:应由右向左绕行。拜佛后当即退出。(切勿喧哗)9、寺庙内用食,要捐献功德金。(因所食之物,皆为十方善众捐献,不应白吃,非出家人不得供养)10、入佛堂,不可穿木屐,拖鞋,随身衣帽、手袋应放于地上,不可随便放在佛桌上。(免扰清静及污染拜佛圣地)11、佛堂中央,是主持师父所礼佛的位置,一般人不得站之或礼拜。12、入寺庙,服装要整洁朴素。不可穿迷你裙或露胸露背的衣服,有失礼仪。13、勿让小孩在佛堂内奔跑嬉戏。14、佛寺非游乐场所,入佛寺应恭敬肃静,不高声说话,不带烟酒荤肉,不扰乱出家人清净修行。15、入佛寺应念“阿弥陀佛”向师父问讯。16、皈依弟子入佛寺应向师父顶礼。17、入师父房间,应扣门三声,若不应声,不得强入,即可离去。18、师父在刷牙、洗脸、理发、睡眠、吃饭、休息、打电话、写字皆不应作礼,在马路上也不应作礼,问讯即可。19、奉饮食于师,应两手高捧,食物要洁净,若吃剩食物不可让师父食用,是为不净罪。20、与师父谈话,不得面对师父,应侧立或侧坐,不得于高处立,或太远立,对师父说话应轻晰小声,和颜悦色,师父讲话中,不得插嘴。21、师父的座位、衣物、用物、不得用。22、随侍师父之礼:师若坐,应当在旁边站立,若不命坐,不可坐。站立时,不得靠壁斜立,对师不敬。23、对师父的尊称:若有人问您师父的法号,应当说上某下某,不可直称师父名字。24、入佛寺食堂或休息室,不得争座或高声呼叫。25、在寺庙过夜,师父打板通知大众入睡时,应熄灯睡觉,不得开电灯读书或闲聊,以免打扰出家众睡眠,又犯盗用常住物之电力,若真的不能入睡,要开灯看书也可以,须交电费或自由捐献功德金给寺庙作电费用。26、在佛寺内用物要节省。27、在佛寺内刷牙、洗脸时,不得面向佛金身或出家师父。28、勿将寺庙当观赏地区,勿乱丢纸屑果皮,应维护道场清洁。29、拜佛前应洁净身体。30、礼佛之前,勿吃荤食、辛味、烟酒。31、有人礼佛,勿从前面过。32、拜佛姿势要庄严,不可倾斜不正。33、徒弟与师父不可同时拜一人,要等师父拜完了,自己再拜。34、持佛像不得向人做礼。35、拜佛不一定要点香,重要的是至诚的恭敬心与清净心。36、不可用嘴巴吹三宝物经典。37、佛桌上不可乱放杂物。38、有人诵经,请勿在旁走动,或在中央照相。39、点香勿用口吹,勿用鼻闻。40、佛教经典不可乱放。41、受戒弟子不得学习外道学术。42、在寺庙浴室中不得小便洗衣。43、入厕勿穿鞋,需换拖鞋。44、睡时应吉祥卧。45、在佛寺内过夜睡觉,不得高声谈话。46、在佛寺内协助工作后,不可私带物品回家。来佛寺帮忙工作,是在积造你的功德,而在工作中或打破物品要赔,拿常住剩物,看偿值多少,再将钱投入功德箱,如此可得圆满。(功德无量)47、勿用不净物或剩物供养师父。48、法师讲经开示,不得讲话打瞌睡。49、供养师父物品或供养现金,当跪拜手奉,或受师赠物结缘,亦需跪受,表示恭敬之意。(有人身材高大,站着比师父高,供物站着上供,居高临下,较为不敬)身材高者,平时应站立师父身后两步距离,不可与师父平行站立。50、顶礼师父应面向佛位或正位。(很多人在佛堂顶礼师父,无论师父站在哪个方向,都朝着师父的身体跪拜,这是不合乎礼仪)应朝着佛像方向跪拜才对,若无佛像,亦应朝着入门处所对的方向跪拜,一般可顶礼一拜。?阅
佛教节日  每一个宗教为纪念其教主或信仰的对象,都订有特殊的节日。如耶稣教、天主教有圣诞节、万圣节、复活节等;伊斯兰教有圣纪节、古尔邦节、开斋节等;道教有三元、三清、三会等节日;佛教也有许多特别的节日,其中以农历四月初八佛诞日、腊月初八佛成道日、七月十五佛欢喜日为佛教史上最重要的三个佛教节日。    佛诞日除举行浴佛法会外,另有一盛大的「行像」庆祝活动,也就是用装饰华美的车子载著佛像巡行城市街衢,供民众礼拜植福,所以又称「行城」、「巡城」。佛成道日也会在寺院中举行纪念仪式,特别是煮腊八粥供众,已成为民间的习俗;佛欢喜日为盂兰盆节,举行供僧法会,提倡孝亲报恩。    此外,中国还有许多佛菩萨的节庆,依时间先后有:正月初一的弥勒菩萨圣诞、正月初六的定光古佛圣诞、二月十五的佛陀涅槃日、二月十九的观音菩萨圣诞、二月二十一的普贤菩萨圣诞、三月十六的准提菩萨圣诞、四月初四的文殊菩萨圣诞、四月廿八的药王菩萨圣诞、五月初三的伽蓝菩萨圣诞、六月初三的韦驮菩萨圣诞、六月十九的观音菩萨成道日、七月十三的大势至菩萨圣诞、七月三十的地藏菩萨圣诞、九月十九的观音菩萨出家日、九月三十的药师佛圣诞、十一月十七的阿弥陀佛圣诞、十二月廿九的华严菩萨圣诞等。    在这些节日期间,大部份的寺院也会举行纪念仪式,诵持与佛菩萨相关的经典或礼拜忏仪等。如代表欢喜的弥勒菩萨圣诞,正值新春佳节,一般寺院均举行礼拜千佛法会,象征迎接弥勒菩萨早日降诞成佛,并以此贺年。    观世音菩萨以其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广大悲愿,受到民间普遍信奉,因此观音菩萨圣诞、出家、成道纪念日,一般寺院均举行观音七,或礼拜大悲忏,或举行有关观音菩萨雕塑、画像展等修持、纪念活动。另外,在民间也会举行规模庞大的观音庙会等节庆活动。    在药师佛、阿弥陀佛圣诞时,寺院则举行三天至七天的佛七或药师法会。在佛教里,药师法门强调的是现世的平安吉祥、消灾延寿;修持阿弥陀佛的念佛法门,则着重在将来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求得安稳解脱。可见一个重视「现生」,一个重视「往生」。总之,称念弥陀圣号或药师佛号,无非是藉此修持因缘,了生脱死,解决人生「生」和「死」两个最大的问题。    中国的佛教节庆,不但展现佛菩萨慈悲智慧的精神,也反映佛教与中国民间固有思想、习俗相互融和发展的信仰特色。不过,佛教对节日的看法和世俗社会不太一样,例如夏安居、冬安居、每个月的六斋日或十斋日,也都算是节日。结夏、解夏、冬至、年朝是丛林极为重视的四大节日,而一般信徒则于六斋日、十斋日自行持斋、诵经、礼拜,甚至举行放生植福。    自古以来,佛教最重视怀恩报德,不仅是报父母生养的恩德,更要报三宝、师长长养慧命的恩德,因此寺院每逢祖师诞辰均举行扫塔祭祖的法事,如《敕修百丈清规》即载有达摩忌、百丈忌及各寺历代诸祖忌等仪式。    在佛菩萨圣诞时举行各种庆祝活动,主要是希望大众在纪念、缅怀佛菩萨的慈心悲愿、功德特质之余,还要能唤起信众的宗教情操,激励自己,提醒大众学习并实践佛菩萨的普济精神。    不过,佛教的节日虽然很多,但截至目前为止,中国佛教还没有一个全国性佛教节日,因此,多年来佛光山积极提倡,希望能订定四月八日佛诞日为「佛宝节」,十二月八日佛成道日为「法宝节」,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日为「僧宝节」,并进一步推动成为国定假日,就如南传佛教的卫塞节一样,让佛教徒有属于自己的节日来共同庆祝,一方面促进佛教徒之间的团结,同时让佛教积极走向社会,走入群众。此一理想的实现,则有待全体佛教徒共同的努力推动,以期能早日达成。
很多初学佛人见到佛像,口中便念如来佛祖,如来佛祖。其实“如来”与“佛”,都是诸佛的通号。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由于应化不同,各有别号,或言“阿弥陀佛”,或言“药师佛”,或言“释迦牟尼佛”,佛佛各异。然而诸佛具足一切智能、德行,无有差别,诚所谓“佛佛道同”,故有十种尊号,为诸佛的通号。“十种尊号”的意义列举如下:一、如来:指佛陀乘如实之道而来,即谓“如来”;也可译为“如去”,即乘真如之道而去达佛果涅槃。“如”是指佛陀的法身,遍满虚空,充塞法界,如如不动;“来”是指佛陀的应化身,此“身”为救度众生“应化”而来。“如”是静态的,“来”是动态的,成佛以后本是动静不分、法应不二的,如《金刚经》说:“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因此,“如来”是说佛陀在如如不动的法身中,因悲悯救度众生,应化而来,故曰“如来”。二、应供:佛陀三只修福慧,百劫修相好,经过累劫的修行、度众,证断三惑,超越二死,积聚福德因缘,达到“三觉圆满,万德具足”的究竟佛果,堪受人天供养,故名“应供”。三、正遍知:又作正等觉者,即佛陀能正觉一切法,有别于凡夫的不觉与外道的错觉;佛陀能遍觉一切众,有别于二乘的自觉与菩萨的“虽正知而不遍”。由于佛陀的智能能正遍了知一切法,故名“正遍知”。四、明行足:即三明、五行悉皆圆满具足。三明指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五行为圣行、梵行、天行、婴儿行、病行。证得三明则“慧具足”,修持五行为“福具足”,佛陀福慧双运,故号“明行足”。五、善逝:即妙往的意思。佛陀乃证悟无上菩提的觉者,已经超越生死对待。佛陀“来”为众生“来”,“去”为众生“去”;佛陀妙出世间,以一切智为大车,行八正道而入于涅槃妙境,不再退没于生死苦海,故名“善逝”。六、世间解:佛陀具足彻悟宇宙真相的智能,包括认识诸法总相是空的“一切智”、认识诸法别相是缘生而有的“道种智”,以及认识空有不二、性相一如的“一切种智”。由于佛陀能彻底了知世间、出世间的一切实相,故名“世间解”。七、无上士:佛陀的智能、禅定、戒行等一切智德圆满,福慧具足,于人中无有过者,所以有谓:诸法中,涅槃无上;诸果中,正觉无上;一切众生中,佛陀至高无上,故号“无上士”。八、调御丈夫:佛陀大慈大智,能以种种方便调御修行者的心性,使往涅槃正道,故名“调御丈夫”。九、天人师:佛陀为人、天的导师,示导众生何者应作,何者不应作;何者是善,何者是不善。众生果能依教奉行,不舍道法,即能解脱烦恼,故号“天人师”。十、佛: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圣者。佛陀三觉圆满,万德具足,为世间、出世间一切凡圣所共尊,因此世人用种种的异名来称扬佛陀的巍巍功德。除了上述十号以外,诸如:世雄、世英、世眼、法王、佛日、能仁、大导师、大圣人、大沙门、大医王、两足尊、人雄、师子等,都是世人对佛陀的尊称。从这些名号中,也可以进一步认识佛陀的崇高伟大。佛弟子在称念佛名时,则应欣羡佛陀的断德,仰慕佛陀的智德,乃至“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以报答佛陀的恩德,这才是我们称扬佛陀名号的积极意义。让我们一起恭敬称念佛陀名号,功德无量: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回向(梵语parinama),又作回向、转向、施向。意谓回转自己所作的功德善根以趣向菩提,或往生净土,或施与众生等。如旧译《华严经》卷十五〈十回向品〉所说(大正9·495a):“此菩萨摩诃萨修习一切诸善根时,以彼善根如是回向,令此善根功德力,至一切处。”《无量寿经》卷下云(大正12·272b):“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东晋慧远大师之大乘义章卷九分回向为三种:一、菩提回向:回己所修之一切善法,以趣求菩提之一切种功德。二、众生回向:念众生故,回己所修一切善法,愿以与他。三、实际回向,以己之善根,回求平等如实法性。道绰禅师于安乐集卷下,解释回向有如下六种:一、以所修诸业回向阿弥陀佛(梵语Amita-buddha),往生净土,待得六通后,再返世间救度众生。二、回因向果。三、回下向上。四、回迟向速。五、回施众生悲念向善。六、回入去却分别之心。综贯经论,回向可分十种:一、回因向果。二、回事向理。三、回小向大。四、回向佛道与回向众生。五、回劣向胜。六、回自向他。七、回少向多。八、回自因行向他因行。九、回世向出世。十、回此向证。附:回向──功德的施与菩萨连自己的功德,都愿施与别人。把自己所积的功德,为了别人的幸福,转向给别人,叫做“回向”,这也可说是博爱精神之大乘佛教式的发展。功绩或善根,本来是作为善行之果报而自动蓄积的,故其果报,本来是一定会带给善行者本人的。除了当事人本身做不善而其功绩抵消之外,其行为的效力是不会消失的。现在,对于如此的功绩,菩萨也说:“为了别人,要把这个功绩转给别人。”“为了一切有情,愿我不会发生没有用处之善根!”如此,菩萨所积的善根,乃变成慈悲的力量。以慈悲的实践为其一切行的整个内容之菩萨,他一面实践布施等善行,为别人而积聚功绩,同时为防止自己的功绩被抵消而尽量回避恶行。因为如果做坏事而堕落地狱,则为别人的幸福而欲做的奉献,以及菩萨道的实践,都会变成不可能。因此,为了完成奉献于别人之目的,恶行是必须回避的,持戒是必要的。[《中观思想》第七章第二节(摘录)]
<ads :show-footer='true' :recommend-ads='{"type":1,"j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缅甸佛教徒血洗穆斯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