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博安杰火星有没有人上去过投资过?

马云说没有人能靠炒股发财真是这样吗?马云说没有人能靠炒股发财真是这样吗?巨人投资百家号有一个理论我觉得非常有道理,那就是二八理论。任何一个行业都是遵循这个规律,百分之20的人赚大钱百分之80的人赚小钱或者不赚钱,投资创业打工选美等各行各业都遵循这个规律。马云在第三届世界浙商大会第三场论坛“新作为——创客好时代”上发表的言论:“很多人讲炒股,记住,天下没有人靠炒股发财,没有。要靠投资(才能赚钱),投资和炒股是有巨大差异。“对这段话的上半部分我非常的不认同,投资包括了炒股,比如投资地产,投资股票,投资艺术品,投资期货,投资邮票,投资的领域太多了,炒股只是其中一种。投资和炒股当然有差异了,在这里不去讨论这一点,我主要分析前半部分,天下没有人靠炒股发财,真是如此吗?首先我是不认同的,而且我还有很多理由和案例反驳这一点。下面我详情分析一下。外国人靠炒股赚钱的我就先不举例了,因为大家都认识,比如索罗斯,巴菲特。任何一个行业都有人赚钱有人亏钱。我举些国内靠炒股赚钱的案例吧马化腾腾讯创始人创业之路是靠炒股掘得的第一桶金,有传言马化腾的启动资金来自炒股,传说他曾经有过把10万元炒成70万元的手笔。对此,马化腾本人没有正面回应过,但马化腾承认自己曾经靠开发股霸卡发过一笔小财,并借此进入资本市场,获取资本原始积累。众所周知,马化腾的父亲本是上市公司的高管,因此在资本市场上马化腾还是有人可以请教的。刘益谦1990年,上海为股狂。虽然对股票一无所知,但强烈的财富欲望让刘益谦决定必须要搏一下。他以每股100元的价格买入100股“豫园商城”,到了1992年,这100股股票竟以每股1万元的价格卖出,净赚了近100万元。生命中的第一只股票成了刘益谦财富之路崛起的转折点。就这样,苦日子出身的刘益谦享受着“钱生钱”的快乐。如果说从国债到股票,彻底打开了从小在“小生意”中摸爬滚打的刘益谦的视野。那么,炒股票认购证则成为他积累亿万身家的关键一役。他说过,自己是一个趋势投资者,所赚的都是来自于趋势,“在资本市场上,任何一种投资方法,其实质都是在相对安全的情况下,谋取比较大的收益。而对于中小投资者来说,不要为了做股票而做股票。做股票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收益,而不是用来享受过程的。”2015年怒砸10亿为国护盘这点值得广大股民学习杨百万“杨百万”绝对是中国股市最醒目的“传奇”之一。跟很多日后有了成就的“名人”一样,杨百万只是因为“穷则思变”,开始了他“从没想到过的”人生,那时他不曾想到,有一天自己的故事会广为流传。杨百万原名叫杨怀定。1988年以前他是上海铁合金厂的一个普通职工,干“第二职业”赚外快积累了两三万元余款。有一次他管的仓库被盗,他因出手“大方”,常买烟请厂里的工友们抽而被怀疑是监守自盗,公安局还请他“谈话”。这件事深深地刺激了自尊心很强的杨怀定,他一横心就辞职了。那是1988年2月。辞职后杨怀定开始从订阅的几十份报纸信息中埋头搜寻致富的机会。4月的一天,一条“上海将开放国债交易”的消息引起了杨怀定的关注,他在4月21日开市第一天一早,买了10000元三年期国库券。“银行利率5.4%,三年期国库券年利率超过15%,为什么不买?”等到下午,很多人明白过来开始纷纷买入时,价格一下涨到112元,杨怀定抛掉了。半天时间,他赚到了以前一年的工资——800元。很快,杨怀定发现全国8个城市的国债价格差异很大,他开始日夜兼程做起了国库券异地交易。他带着全部的积蓄前往全国其他省市,在当地银行以较低的价格买入国债,然后再带回上海,以较高的价格卖给银行,赚取差价。为了赶时间,他最忙的一次七天七夜没有睡觉。1989年,赚到了“第一桶金”的杨怀定,转身投入炒股。杨怀定的第一只股票是“电真空”。半年后,股票大涨,杨怀定在800元以上价位抛掉,净赚150多万元,“杨百万”的外号,就此不胫而走。一年后,“电真空”跌到了375元,他又买了回来。在股市行情低迷时,杨百万的“绝招”就是全部卖光,远离熊市,“2001年开始的国有股减持的四年大熊,我一直远离,直到2005年1月份,虽然四年的时间我每天还要去股市上班。”还有好多我们不认识的隐士在股市赚钱了,我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按二八理论计算的话也有很多了,我始终认为要靠提升自己的能力赚钱,不能埋怨所在的行业,那是无能者找的借口。创业工作生活有什么是容易的呢,哪些事是不用靠努力就能实现的呢,更何况是赚钱这件事。努力提升能力成为那百分之20里面的人才是正确的思路,让我们为自己的的理想奋斗吧!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巨人投资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跟上主,洞察商人的道路,像愤怒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有点钱但没有投资经验的人
要如何开始投资?
  “对于拥有一定积蓄但没有投资经验的人来说,应该如何开始自己的投资呢?”这是新来的小编提出来的第二个问题。上一次我们讨论的话题是《作为一名理财小白想要进入理财领域应该具备哪些基础知识?》。虽然我一再强调“理财并不等同于投资”,但她还是迫不及待的将话题引向了投资。  这其实也符合理财小白的特性,对于大多数刚刚接触理财的人来说,都是希望能够尽快通过钱生钱来赚钱。特别是手头有一定的积蓄的话,那就更加急不可待了,因为谁都不希望自己的钱只是放在银行里吃利息,然后眼睁睁地看着这些钱因为通货膨胀而贬值。  另外,我在上一期的话题当中也提到:学习理财最好的方法是在“用”中学。如果这个“用”字能够结合兴趣和渴求,那么学习的效率自然会大大提升。对于学习理财来说,想要通过投资来赚取更多的回报,这本身就是一种渴求,合理的利用这种渴求,能够让我们学习理财的劲头更足。&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我当年之所以要学习理财,也是因为发现工资收入越高,钱反而越是不够用了。后来通过阅读,才发现了“理财”这个解决财务困境的法宝。所以,学习理财不要一上来就想着系统化的学习理财知识,而要顺应自己对投资的兴趣和渴求,在实际操作当中查漏补缺,缺少哪块知识再学习,现学现用。  不得不说,现代的理财人是幸福的,因为你们有很多适合理财小白的投资工具可用。比方说,很多理财小白的第一笔投资就是从余额宝开始的。正是余额宝将“货币基金”这种安全的、平民化的理财工具变得家喻户晓。  而我那时候刚开始学习理财投资就是从股票投资开始的,也走了不少弯路。虽然我运气还算不错,在股票投资上没有亏钱,但是我也看到了不少理财小白在股票投资上亏得血本无归,对他们来说,理财的第一课竟然是从痛苦的记忆当中开始的。  从那以后,但凡有人问我要如何学习理财投资,我都会告诉他们,不要一开始就去参与专业化的投资项目,比方说:股票、期货、贵金属之类的。不是说这些投资项目不好,而是说这些投资项目非常的激进,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心理素质,所以不适合理财小白和投资新手参与。  像余额宝这种安全系数极高的投资品种,最适合理财小白用来当作进入投资大门的敲门砖。可能投资一段时间以后,你会觉得余额宝并不能满足你的需求,于是你就开始思考:有没有跟余额宝具有同样的安全系数,而且投资收益要比余额宝更高的投资品种呢?  针对这个想法,你可以研究余额宝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于是你发现,原来它只是一支货币基金,而且基金市场里有很多只货币基金,其中还有不少货币基金的收益率要比余额宝更高。当然,与此同时,你还可以研究,为什么货币基金的安全系数就很高呢?你看看,一个一个的疑问就带着我们越来越深入的了解“货币基金”这一投资品种。  还别以为货币基金就很简单,即使有很多人投资了余额宝,他们也未必知道余额宝其实就是货币基金,也不知道货币基金为什么是一种很安全的投资品种。  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在操作投资的过程当中,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然后,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性查找资料,尝试自己想办法去解答这些疑问。对于投资来说,有时候答案本身可能并不重要,往往是你获得答案的方法以及过程更重要。因为,投资并没有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投资是非常个性化的。  就好像有人问:是货币基金好,还是债券基金好,又或者是股票基金好?这个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因为每个投资品种都有它的特点,只有合理运用这些特点,才能够将每一种投资品种都变成自己的盈利工具。  随着对问题的深入研究,你会发现“基金”这个投资品种并没有想象当中的那么简单,它其实是一种包罗万象的投资工具。比方说,通过指数基金,我们可以间接的投资几百只股票或债券;通过黄金基金,我们可以间接投资贵金属;通过QDII基金,我们还可以投资美国的房地产市场。甚至可以这么讲,对于绝大多数的理财人和投资者来说,只要能够把基金投资学好,就足以享用终身了。  在这里我也提醒你几句:作为投资新手,不要一开始就把触手伸向投资的各个领域。最好是从自己力所能力的投资项目开始,一边操作一边学习,把问题研究透,把基础打扎实,这比什么都重要。因为很多投资知识和技巧都是一通百通的。如果加减法都没有学好,你是很难理解乘除法的基本原理的,更不用说四则运算了。  另外,也不要认为收益高就是好的投资项目,高收益往往也伴随着高风险,如果没有足够的投资经验,高风险对你来说就是一场灾难。  这就好比,当你看到有人靠表演高空走钢丝赚了大钱,难道你也要去表演一下吗?人家表演是要钱,但是你来表演的话就是要命了!
责任编辑:fh
黄金T+D 同花顺旗下
了解黄金交易>
一手收益波动达2.3%
*以上为黄金TD收盘数据 *投资黄金有风险
禁止发表不文明、攻击性、及法律禁止言语
请发表您的意见(游客无法发送评论,请
还可以输入 140 个字符
热门评论网友评论只代表同花顺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同花顺金融服务网观点。
以下为热门自选股
代码|股票名称
同花顺财经官方微信号
手机同花顺财经
专业炒股利器
同花顺爱基金& & 投资的本质是将钱借给高效率创新单元,从而推动高效率创新单元更快速的成长,达到消费者、创新者和投资人的三方共赢。投资真正创新的收益率大多会超过百倍。
& & 创新判断标准:1、在订单订单充足的情况下,单人可创造营收大于500万人民币,单人可创造利润大于100万人民币。也就是社会平均值是人均创造人均创造20万营收,如果新模式通过引入新技术,新设备使单人可创造营收比市场平均值高25倍,那么这种领域即使未来有竞争,也能保持较高收益率,值得投资。2、实际创造巨大价值,只是现在不被市场承认。
& & 窃以为:投资的本质是发现价值、创造价值、实现价值。
& & 正当获利的的渠道不外两种:交换与套利。
& & 只是,交换获利与套利获利,目的是不同的,手段也不同。交换是战略投资,套利是财务投资。现实中人们所说的投资,往往只是指后者。
& &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在彻底退休前,一直都在投资&&我们的不断学习、工作都是在付出,目的是为了自己具备某种价值,通过付出这种价值换回我们生存发展所必须的各种要素,通常可以以钱来表达。
& & 所以我们上什么学校,读什么专业,去哪家公司应聘,需要拍谁的马屁&&都是发现价值的过程。我们各种付出,都是创造价值的过程。我们得到期望的收入,都是实现价值的过程。
& & 只是这些就是我们生活的内容,大部分人意识不到其中的投资本质。所以说这是不以退出,而以持续持有并获利为价值实现手段的战略投资。
& & 单纯的投资,说到底就是套利,也就是发现价值差,包括利差、息差、汇差、现值和终值差&&。这些都是现实可比的,是可确定和可计算的,更多的是固定收益。
& & 再细分下去,更狭义的投资,应该指的是现在没有与未来可能的价值之间的差。因为不确定,自然也就不可计算,所以可能的收益下不保底上不封顶。因此,如何考量判断完全在于投资人自身的能力。当然,各种间接的参考资料和预测方法是有的,但无论如何也没有直接的确定的依据。
相关文章推荐262被浏览46,468分享邀请回答gsxt.gov.cn/index.html 查询就可以了,包括股东信息,股份变更历史。但是这些信息对投资决策,贷款评估,商业尽调有价值吗?有,但是价值并不大。在我们尽调工作的实务中,我们需要更细致且准确的信息来辅助决策,这些信息包括:工商注册信息、股东身份信息、股东关联方信息、公司业务往来关联方信息、纳税信息、对外投资信息、诉讼信息、采购信息等。在这所有的维度里,公认最核心的尽职调查信息,是企业关联方信息。这是目前红海一片的企业信息调查工具市场里几乎不可见的。而实现这个功能实际特别困难,这涉及到公开市场数据抓取,同名重复数据清洗和使用,最终呈现的可视化图标所能表达的公司趋势和行为,在国内能把这个做到可用性的公司一只手就能数的过来,而做到能帮券商、银行、律师和买方直接做风险控制和投资决策的,大概也就一两家了。下图是天眼查对安邦集团关联方进行查询和可视化输出的结果(奇怪,为什么每次我用这种工具都会去翻翻安邦的底子,笑……)。可以看到,以安邦大老板吴小晖为核心,安邦保险集团展示了一个巨大的商业帝国,一张图解释了公开市场上安邦的资本结构和业务版图。橙色的圆圈是自然人股东,蓝色的是公司。点击橙色的部分,可以查询该自然人关联的企业名单:例如安邦集团董事,副总裁朱艺旗下关联公司有这些:但凡做过IPO或者并购资料的投行和律师朋友一定知道,搞关联方查询是一个要死人的工作,所以天眼查这种服务可以极大减轻大家的工作压力,也保证了较高的准确度。知乎大部分人可能确实不太清楚这种穿透核查对我们工作的意义,那么我再举个例子:2015年,北京朝阳区发生了一起大规模的集资诈骗案,叫秀水投资诈骗案,讲的是唐人街物业投资的事情。我朋友的妈妈投了70万养老钱,案发当日,警方立案,我就琢磨给她家做点什么,于是我就去翻了秀水投资的底子,花了很大精力搞清楚了关联方,并且做成一份报告给了朝阳公安。如果放在现在,公安人员很容易得到下面这张关联谱系图:当年为了搞清楚这张图,受害人、公安机关都费了大量的精力,这恐怕也是历史的局限性吧。如果换到今天,工作难度就会降低很多。所以,从我们商业用户的角度来说,我们还是比较注重这类商业调查工具的实质性价值。光提供股东信息和对外投资信息,以及备考报表这基本没啥用。大量的关联交易,财务造假都是基于企业图谱,而我们在做投资决策和业务合作的时候必须要搞清楚对方的企业图谱,这恐怕就是天眼查给我们行内人最大的价值。回到本题,标题叫这笔融资会给天眼查带来哪些变化。那么我们还是要确定一下这笔融资是真的还是假的。这笔钱是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清华银杏资本投的,国家队的钱。如果这么说的话,我对这笔投资到账之后的变化大概是这么理解的,不一定对,权当抛砖引玉:1. 国家队的引入,有助于公司在数据来源上更加丰富,多维。清华银杏是清华控股的子公司,无论是上市公司资源还是技术资源都很丰富,在这个行业最大的门槛:数据源和数据挖掘技术上,可以给天眼查更多的支持和帮助。2. 1.3亿的投资方向主要还是深耕公司关系图谱,面向媒体、金融机构和调查机构实现商业化运作,实现秒级生成的公司基本面尽职调查报告,提供更多专业垂直领域的数据和信息结论。从我过去对客户层的调研看(利益相关,过去研究和尽调过几个相关公司),银行、券商、律所、会计所和财经媒体机构是这类应用的刚需客户,而且客户普遍会接受按次输出和包年按终端机输出两种商业模式。而且这玩意属于一次开发边际成本很低。在目前行业还是人肉尽调的历史阶段,无疑这种项目未来的发展空间还是很大。总之这是个刚爆发的行业,做的事情也都是行业客户的刚需,我也很高兴总算有一个免费的关联图谱工具可以给大家用了,如果有必要的话,我也愿意为了收购资产而给他们出点服务费,获取我要的资料。2052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早期投资人投什么?“我”拿到投资的概率有多大
为什么项目找融资这么费劲?为什么商业计划书无人问津?创业公司如何合理地估值?传统行业升级如何确立创业方向?从投资人角度,评价一个创业项目的标准是什么?创业者可依照这些标准评估自己能否拿到投资。创业的过程,第一点要确定创业的方向,这需要做行业的整体研究,然后再去组建靠谱、合适的团队。一、高效的行业调研如何做行业的调研,并保证一定的效率还有质量的情况下去做调研?首先,要看一下这个行业所对应的市场空间和规模。比如,原来就互联网领域而言,大多投资人都希望市场容量能达到千亿元级别的规模;而传统行业升级方向中,因为传统行业大多存在大量产能过剩,利润率一般比较低,所以要求的市场规模就要更大达到五千亿以上或者是甚至是万亿以上级别,这样才有可能产生体量比较大的公司,对后续阶段的投资人才有持续的吸引力。确定规模之后,看这个行业国内外的一些公司的情况,包括上市公司,以及初创类型的公司。关注上市公司的话可能会尽量的帮助大家在业务上面减少试错,因为有些上市公司可能在一些方向上已经进行了一定的尝试,尝试的结果也比较容易获取。互联网投资机构们的钱比较难进入到上市公司里面去,大家就比较倾向于在外部去扶持一个新的公司存在。看中国与国外的发展情况对比,尤其对传统行业升级的创业项目非常关键。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面向C端的互联网轻质化的产品,面向的更多是人性的本质,国内外差异并不大。但对基础行业,如农业或者是一些制造业的升级来说,中国和国外的差异可能存在30年甚至60年的差距,这样处在中国的现阶段直接拿国外的模式套用做项目,可能会很吃力,因为市场成熟度还差太多。在对比中国与国外的发展史情况中寻找撬动这个行业发展的一些关键节点和那些在当时成长起来的公司,再回过头看这些公司的经验能不能够借鉴到中国现下的情况当中。如果在调研之后发现市场空间足够大,并且这个行业还比较落后,有很多提升的机会,并且竞争对手里没有巨头或者融资速度比较快的公司(如融到B、C轮的公司),可能这个方向就是一个很有价值、值得深度挖掘的方向。二、以农业为例看市场研究目标创业方向确定之后的任务便是输出具体的业务模式,这里有两点值得关注:1、横向上:基于行业的整体产业链结构做某个环节上的模式规划;2、纵向上:充分考虑时间维度。举一个很浅显的例子,原来还是马车的时候,道路污染很严重,很多人就会做道路清洁来赚钱,但是后来有汽车之后,这个行业就被颠覆掉了,做这种眼前生意的人可能就没有了机会。传统行业升级领域中升级的都是中国比较落后的行业,第一产业农林牧副渔,还有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升级过程中大多都是往服务行业去转型,从企业做利润、营收的角度来看,未来更多的利润可能是从服务中获取,而不是直接的靠眼前的这种贸易买卖性质,互联网在其中不再是以App或者网站的形式存在,而是变成了一种数据化、信息化、规范化的管理方式来降低业务成本、提高效率和利润率。关于业务模式中的盈利点,看起来比较好做营收的点往往不能持续。就像传统制造业中的一些工厂,一家赚钱了,很多人都会冲进来开同样的工厂,导致了大量的产能过剩,最后就拉低了整个行业的开工率、利润率,这些便是由于信息不对称不通畅导致的。这便是眼前容易赚到的钱可能只是一个短暂的赢利点,公司希望长期发展一定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再至少多往前看两步,看未来哪些钱可以赚,要有一定的危机意识。关于行业的分析,举一个例子,是我最近比较专注的农业互联网的升级,大逻辑是这样的: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第一产业GDP占比只有大约2%(国内约10%),国内约10%的人还在亲自做养殖、种地,而美国只有2%,但他们却有10%到15%的人口来服务第一产业的群体。所以中国参照这些发达国家来说,是有巨大转型升级、创业的机会的。农业有近10万亿的空间。整个产业链条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从最上游的农资生产厂家、农机制造商到分布在60多万个村里的农户,农产品产出后流通到加工厂、批发市场、菜市场、商超、餐厅、家庭。这其中食品安全、订单农业等社会性的问题亟待解决。而能够优化、解决这些社会性问题的公司,也会拥有巨大的成长空间和投资价值。农业最根本的核心是提高农民的整体收入,才能从源头上逐步解决问题。生产经营层面的农业技术服务和指导在国内还很落后,只有极少数的大中型农户主动获取这种服务。在美国,四大粮商为农民提供产中经营指导服务,会在种植之前就告诉农民应该怎么去种植,包括怎么施肥,然后农机租用,产后销售,他们会给农民提供一系列打包服务。也就是因为这样美国靠四大粮商,还有扁平化销售体系得以实现订单农业,农产品的价格也会比较稳定。而在中国呢,往往需要政府补贴的力量来维稳价格,因为后端的销售渠道太复杂了,信息不通畅,会导致很多滞销和不合理种植的现象出现。针对消费者而言,目前国内的监控体系不完善致使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农产品溯源体系在发达国家比较完善,可以追踪到包括产量,产地、土壤、气候、施肥、用药、流通的系列静态、动态数据。当农产品从产地输出的话,一般会存在几个过程,90%的货会发到批发市场和水果市场,还有少数会走高端超市,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会走电商平台。看完整个流通链条之后,我们可能会去做一个投资框架的设计,也就是如何去做投资组合,整个能使上下游企业可以达到很好的配合程度,共同降低成本提高收益。如果我们单独投了一个农业金融的公司,他们需要一个线下的团队,投一个农产品的公司,他们也需要一个线下的团队。而且在农业里面,中国有60多万个村,地推的成本是一个非常巨大的考验,所以我们可能优先会投一个农村里的线下渠道,成为高效到达农户的方法。比如可能承担这种角色的农业经营技术服务项目,像“老农帮”、“农农医生”等平台,一方面能够直接触达农户,另一方面可以未来把农业金融、农机租赁、产品溯源等相关的其他业务低成本高效带入进来。传统互联网由App或网站构成线上渠道,而如今传统产业升级的渠道可能会是线下为主,线下的点之间通过互联网信息化的方式高效组织起来。因此小结一下,现在看农业里面归纳起来差不多有五六个方向是比较有投资价值:1、一些轻质化的农业无人机和一些小型农机具监控设备的一些制造公司,这里面是一个制造业升级的过程;2、产地服务管理类型的公司;3、具有实现订单农业的想象空间的农产品大货流通渠道;4、还有一些做农产品品牌输出的公司(但现在如果说做一些直接面向消费者的水果电商或者生鲜电商的机会,实际上是已经没有了);5、在整个打通整个环节的过程中,还有两个模块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是金融的服务,另一个是高效压缩成本降低损耗的物流服务,这两类公司都是具有比较大的投资价值。三、早期投资人投什么?通常所谓的风险投资,其实不是说投资人就是要去为风险去买单,而是要做合理的风险控制,尽可能的使风险降低使收益提高,其实这个才是风险投资的一个意义。对行业大方向的梳理,下一步是要做一些具体的投资逻辑,看项目有一些准则。其实投资是分成两个层面。1、第一层面——“VC to VC”首先投资人投资一个项目要考虑后面是否会有足够多的其他机构愿意继续关注这个项目的发展。投资人投资项目的理想状态是希望公司能够独立上市并成为一家巨头级企业,完成投资之后,投资人心理上大多也是可以接受退而求其次的被一些大的公司收购的,这样投资人才可以实现退出并获得回报。先从基础层面的投资来说,就是整体的判断是要符合整个投资市场的大逻辑来去进行的判断的,这样才会保证后面有更多的投资人来去按照同样的逻辑去关注到这个项目。基础层面包括:a.所谓背景强大的团队。就是传说中拥有BATJ360等大公司背景的管理层,确实更受投资市场的欢迎。毕竟非熟人关系下,通过过往经历去大致判断一位创业者的情况,对于投资人是一种非常高效的方法。b.大市场。就如刚刚前面讲到,是如果做一款独立的产品的话,市场空间最好能达到千亿规模,如果是传统行业转型一般是五千亿或万亿级别以上的。c.所谓的窗口期。互联网是一个马太效应比较明显的行业,再加上资本的一些推动,就会使得大多数方向只有半年或者一年投资的窗口期。窗口期内的公司比较容易快速获得多轮融资,形成一定资金壁垒,利用资金去更高效的撬动更多市场资源、用户资源,这对于后期进入的创业者而言就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所以对于创投期的把握,最好的就是当时市场即将成熟的时期,成为第一批进入这个领域的创业者,这样也有助于提高融资的成功几率。(当然,有幸融资成功更多还是需要真正的做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toVC一味刷单,VC最多被骗3个月,之后就能想透彻,毕竟圈子小,获取真实信息太容易。)d.有一定概念化的模式。所谓概念化的模式,因为VC们快速的投资企业,使得大家不可能把每个行业看的那么详细的,这其实也是没有必要的,主要还是从一些大的理论上的逻辑做出的一个宏观上的判断,这些创业者做的项目暂时而言还是比较小众的,所以快速让VC们了解这个事情是什么东西的时候,就会套用一些筹资上的概念。如果能够符合以上这四点的话,就能保证后续投资人有比较高的持续关注度。一般一个团队基本满足这四点的话,我们就会进一步看这个项目的可行性。2、第二个层面——“对自身、团队、社会负责”1)创始人本身实力最为重要创始人CEO决定了一家公司能够走多远。除了强烈的对于成功的渴望,有4个比较易于观察到的点显得格外重要:a.学习能力,自身可以形成比较正确的方法论。因为一个创始人想挖掘一个新的领域的话,TA肯定需要一个强大的学习能力的,市场留给大家创业的时间并不是很充足,从入手到启动到跑通,可能只会留给创业者几个月的时间,所以需要创始人拥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自我总结能力,方法论可以减少试错和迷茫。在后续的不断发展中,还需要带动整个团队的持续学习能力。b.组建团队的能力。一般作为一个跨行业的创始人,肯定需要去找到其他行业优秀的,最好是比自己牛的人。牛人团队可以事半功倍,牛人两方面都要很牛——硬背景、软实力。c.执行力。投资人再看项目的时候,对业务的增长速度还是有比较高的期待的,合理范围内的快速发展更容易吸引更多投资人的关注的。d.心理上的抗压能力,有过受挫经历。在创业过程中,不管是团队内部沟通管理还是市场上的外部竞争,都会形成比较大的压力,绝大多数创业者会出现连续彻夜难眠、焦虑、选择迷茫的情况,所以创始人内心的状态也是很重要的。有时候坚持过一个节点,就有可能获得新生。还有就是每个方向上的创业团队的气质都是不一样的,像农业的团队,一般普遍实干型的比较好一些,然后执行力强一些,像社交类的团队,可能整个团队的文化氛围、气质是比较重要的,创始人在选择创业方向、吸引合伙人的时候,最好还是找气场相符的会好一些,这样对团队的合作会好很多。2)判断市场空间的走势一般判断项目的第二个逻辑就是市场空间的走势问题,市场方向一定要大刚刚已经提供不再多说了,如果这个行业走下滑趋势,但是基础产业,不会消失,其实也是有机会的,最好是朝阳产业。3)好的模式首先,看项目的太多细节反而容易失焦。很多优秀的创业者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方向,过往投资的案例发现,创始人融资时候讲的逻辑在资金到位后会不断的调整,业务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偏差,但目标方向一般是不会变的,所以看项目一般不太看模式的正确与否,会更关注创始人做出选择时的逻辑,是否有数据对比、方法轮来支撑判断。这个过程中会看创始人在选择A或者B方案,有没有经过多方向对比思考的结果。看团队对行业和战略上的把控能力,是否对未来三到五年再到十年的展望。四、创业者如何少走弯路?1、团队很重要,比业务本身还重要整个创业过程中创始人可能会要花60~70%的时间用于搭建团队、与团队沟通。需要不断努力挖人,挖比自己牛的人,如果觉得很难那可能说明自己的创业的时机并不对,不妨可以考虑转型做些现金流比较好、比较轻的项目。在团队组建的过程中,跟不上团队发展的人就要及时换掉,有时候甚至包括创始人自己。比如出行方面的巨头公司在成长的过程中,管理层的更新速度就是比较快的,企业发展快很多管理人员没能跟上节奏,如果过多顾虑情面问题给了不应该给的很多尝试机会,那么其实是相当于浪费了团队其他有能力的人的时间。2、业务方向和模式定位业务和模式怎么跨过一些坑和减少试错?主要是有三点:a.出发点:需要抓住行业的本质,跨行本身就是壁垒。比如就过往的O2O而言,为什么之前依靠一个概念,然后很多投资人都非常看好,然后又遭到整个市场的冷淡,就是因为O2O升级的是传统门店,这种行业是要求盈利性的,扩张的前提是要先探索出一个合理的盈利模型,再去快速的扩张,而不是像线上的产品,先考虑占有率追求规模,再去考虑盈利。线上的产品团队规模一般不需要很大,成本比较可控,后续依靠用户的人口红利做营收挑战并不是很大。而对于传统行业的升级而言,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盈利模式,后续的压力就会越来越大。跨行往往更容易带来快速增长和高收益。当占有两个行业的核心资源和经营思维本身就是一种壁垒,用两个行业最优质的资源来做一个产品,在产品质量、运营效率、投入产出比上都会有不错的优势。比如说一个在互联网中经历过高速发展的优秀人才在进入门店连锁经营行业之后,会更加注重提升服务品质、运营效率。比如小恒水饺、HomeCar、厘米健身等连锁经营品牌,他们的坪效或运营数据会较传统门店有几倍甚至是10倍的提升。过往的案例发现这些创始人都是有跨行业经营的能力和背景的。b.模式:同样的模式在不同行业里的价值不一样。用投资人容易理解的理念,像共享经济、O2O、B2B,让投资人快速了解项目的基本定位,如果创业者把这种概念性的模式真正当成是自己的模式,风险是非常之高的。比如在几个月之前B2B是比较火的,这几个月投资人的热度明显的下降,因为投资人也要有一个学习的过程,之前给B2B很高的估值是因为对标阿里、京东这种消费品为主的电商平台,但后来发现其实以公司为单位的经营型消费主要还是靠线下完成,互联网线上电商带来的价值大大低于期望。这样B2B公司更像是贸易商,而贸易商在二级市场上的表现并没有那么理想,所以就不会给很高的估值(不过贸易商在掌控了足够多的资源和资金后,是有可能承载一部分投资整合剩余产能的可能性的)。所以选择创业方向跟风这样的商业模式的话,风险会很大。而且同样的一个模式,比如说所谓的B2B,它对于每个行业带来的价值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建议是尽量避免期望用一个模式化的理念去改造所有的行业。因为一旦几个月甚至最多半年的投资风口过了的话,很可能接下来融资再继续讲同样的概念难会非常大。c.竞争力:尽可能减少与巨头大公司的业务重合度。在业务层面上来讲的话,很多创业者都认为自己的项目和这些拿到钱比较多的大型的公司或巨头是有很大的差异度,或者是认为巨头大公司哪里做的不好不到位。但其实对于投资者而言,如果上下游有比较大的相关度,那可能就是竞品。即使电商平台品类存在一定差异度,但在投资人看来这个差异度是不足够大的。因为大公司、上市公司,他们是可以有很多的钱来调整团队结构、业务方向、产品服务品类的。如果选择从强大潜在竞争对手手中分一小杯羹的话,就会存在很大的风险。比如说做餐饮ERP的项目,每家都会生存的比较好,靠收服务费的方式可以短期盈利。但是长期来看,团购类巨头也会做这样的业务,并且有充足的资金投入到其中。所以之前很多餐饮ERP的公司找到这样的巨头尝试融资,巨头就会比较强势,因为这块的资源对于他们来说,是比较容易去获取的。比如之前班车类项目的投资,因为班车的用户群体和滴滴对比还是存在在差异度,还会有很多投资机构关注这个方向。但是当滴滴去年五月份说要拿5亿来做班车业务,投资人很快就不在关注初创的班车类的公司了。同样,海外购类项目也是如此,之前某上市大公司说拿10亿来做海外购,此前已经融到B轮或者C轮的项目瞬间融资变得很难。3、融资的时间点的把控所谓的把控,其实就是外部和内部的时间节点的把控。a.外部节奏把控:对于外部时间点来说,大多数投资机构会给排名第一的公司一个很高的估值,但是对于第二名,第三名就会比较苛刻。当一个赛道里面已经存在融资2、3轮的公司,此时新出现的创业团队如果背景不是特别豪华,基本上找互联网专业投资机构融资成功的可能性就不会很大。所以创业团队应尽可能快跑跟上整个市场的节奏,否则慢了一次以后都会慢,越来越吃力,因为每轮融资之间的金额差距会变得非常大。从最开始的几百万的天使,到D轮的几个亿,先于竞争对手提前几个月完成融资就可以加大推广力度迅速抢占市场份额。b.内部节奏把控:因为现在这个阶段整个资本市场上的环境并不是很好,投资人会对项目的运营数据要求比较高,投资策略比较谨慎。这里面有两点比较值得注意:第一点,投资人普遍希望当创业者在讲了一个业务模式或者一个故事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了验证有一定运营数据的支撑,而不是听到创业者说我们正在等着拿钱来尝试做这样的事情,这样对投资人来说风险是比较大的,所以投资人并不愿意为了这样的风险来买单;第二点,投资人希望看到比较超预期的运营数据。尤其现在这个阶段,天使轮融资是基本不能靠PPT拿到的,需要产品上线并且有实际运营数据来支撑。现在对于PreA运营数据的要求基本等同于14年A轮的标准。以上这些就是关于整个项目过往投资的经验,和团队交流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希望能对创业者们有一定的帮助。很多观点都是有利有弊的,也希望大家都能有所权衡,尽可能的多方面的考量,毕竟每个投资机构、每位投资人的风格都存在着一定差异。本文由隆领投资Iris(微信,BP邮箱)编撰,欢迎业内人士交流探讨。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授权 虎嗅网 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137404.html
未来面前,你我还都是孩子,还不去下载 猛嗅创新!
后参与评论
互联网早期投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没有人打过瘦腿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