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以什么借口挑起淞沪会战日军伤亡

战争概述/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日~11月12日,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攻上海的战役。又称八一三上海抗战。1937年后,日军企图进一步侵占上海、南京。8月13日凌晨,驻上海日军以冲入的水兵被击毙为借口,由第三舰队司令官指挥,突向驻一带的中国守军进攻;同时,日本军舰也开始炮轰上海市区。14日拂晓,张治中指挥第87、88师予以还击;同时出动轰炸日军陆战队及其,炸伤旗舰。同日,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爆发37天后,日本军又向上海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中国军队英勇抗击,进行了历时3个月的淞沪会战。日,驻沪日海军陆战队官兵两人,驱车闯入虹桥机场进行武装挑衅,当即被中国守军击毙。8月13日,日军以此为借口,大举进攻上海(八一三事变)。驻上海的中国军队第九集团军,在张治中率领下奋起抵抗。政府陆续调集6个集团军70余万人抗击,初战获胜。从8月23日起,日军多次在长江口登陆,攻击守军左翼,遭顽强抗击。随后,日军逐次增兵,加强派遣军的力量。中国军队也陆续增援,不断调整部署。9月11日以后,蒋介石自兼第三战区司令长官。9月下旬至10月初,日军增援部队陆续在上海登陆。9月30日拂晓,日军向中国军队发起猛攻,中国守备部队陷于苦战,伤亡惨重。10月26日晚,守卫大场防线的中国军队第88师第524团第2营400余人(报界宣传称“八百壮士”),在副团长谢晋元、营长杨瑞符的指挥下,奉命据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掩护主力部队连夜西撤。在日军的重重包围下,守卫四行仓库的中国军队孤军奋战,誓死不退,坚持战斗4昼夜,击退了敌人在飞机、坦克、大炮掩护下的数十次进攻。11月5日,日军一部从杭州湾登陆,迂回守军侧后,合围上海。守军被迫撤退。11月12日,上海市区陷落。日本帝国主义进攻上海,严重威胁到的统治,国民党政府被迫实行抗战,从此,全国进入了抗日战争。15日,国民政府下达总动员令。任蒋介石为最高统帅,将全国划分为5个战区。上海方面属第三战区,为司令长官,顾祝同为副司令长官,陈诚任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集中了30万兵力作战。在中国军队的猛烈反击下,日军仅据有公大纱厂及虹口之狭长阵地,凭借坚固工事,死守待援。8月23日,会战进入第二阶段。 日本上海派遣军司令官率2个师团及炮兵、航空兵一部,在张华浜及长江方面川沙口强行登陆,与中国军队展开激战 。9月21日,自兼第三战区总司令长官,并重新调整部署,兵力增至40余万。日军此时也已增至10万人,实施陆海空军联合攻击。但中国守军仍坚守北站、、庙行、一线。10月26日,大场失守,苏州河以北守军腹背受敌,中国军队开始撤退,会战转入第三阶段。次日晚,中国守军第88师第524团团副谢晋元 ,奉令率部800名官兵坚守四行仓库,掩护主力撤退。谢晋元率孤军沉着应战,坚持4昼夜后奉命突围撤退至租界。11月初,中国守军后方受到日军威胁,被迫全线撤退。11月12日,日军占领上海,淞沪会战结束。淞沪会战是八年抗战中最为剧烈的战役,历时3个月,日军参战兵力达25万余人,死伤5万余人;中国军队参战兵力共70余万人,伤亡达10余万人。中国军民浴血苦战,粉碎了“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并争取了时间,从上海等地迁出大批厂矿及战略,为坚持长期抗战起了重大作用。
战争原因/淞沪会战
根据当时参与淞沪会战指挥全过程的中国军队多名将领事后的回忆,可以判明南京政府调动大军进行淞沪战役的意图,主要规为以下三项:& 一、从政治上说,上海不仅是中国最大的都市,而且也是一个国际大都市,乃“中外”,“国际观感”十分重要,包含以来引发西方列强的干预这一目的。因此最高统帅部决定“不惜任何牺牲,予以强韧作战”。& 二、从经济上说,上海是我国经济重心,聚集于上海的国民政府经济和财政方面的利益,无论如何是需要保护的。且上海和江浙一带的工厂、物资也需要在对日作战的掩护下,向内地迁移。这也是不惜任何牺牲,予以强韧作战的一个目的。& 三、从军事战略上说,中国军队在长江流域作战,比之在黄河流域较为有利。因为,中国缺乏机械化部队,不宜在华北平原对日作战,且就全国地形言,在黄河流域与敌作战,不若在长江流域有利。因长江中下游可利用湖沼山地掩护,较为有利。& 淞沪战役期间在中国军队最高统帅部指挥部担任作战组组长的刘斐忆述统帅部的战略意图和目的如下:上海一战,对整个抗日战争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有很大的价值。首先,上海抗战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有利于全国总动员;其次,上海是一个国际市场,上海抗战可以扩大帝国主义国间的矛盾;第三,是国际观瞻所在,在这里进行坚强的作战,可以一正国际间对中国的视听;第四,打乱了敌人的作战计划,争取了主动;第五,上海是中国工业中心,群众觉悟程度高,群众运动的影响可以振奋全国;第六,可掩护沿海各省工业“物资向远后方撤退”。因为有以上原因,对上海一战,指挥部作战组是主张适当地硬拚的。刘斐的亲历忆述,真实地反映了举行的目的,此种战略企图在当时指挥部中是占着主导地位的。
外交原因/淞沪会战
上海当时是一个国际性大都会,有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国的大量投资和财产。在战前,西方列强不愿意责备对中国的侵略,因为它们在反苏联的政治立场上一致,并全神贯注于欧洲局势。蒋中正认为,日本人进攻上海将刺激美国和英国站到中国这边参战。
大战的序幕/淞沪会战
&由于以上原因,蒋中正决定沿沪宁铁路调动军队,迎接即将来临的战争。8月9日,日本海军陆战队的大山勇夫企图进入上海虹桥机场,被驻扎在军用机场附近的中国保安队射杀。8月10日,日本驻上海总领事为闯入机场道歉,但要求中国解散保安队,并拆除防御工事。枪击事件还导致日本在8月10日运送增援部队到上海。针对日军的行动,蒋中正也在8月11日开始调动中国军队进入上海地区,撕毁了1932年(禁止中国军队进入上海)。第二天,日本要求列强迫使中国解散进入上海的部队 ,但市长俞鸿明日本7月7日对中国的侵略已经违背了协定。上海市民狂热地欢迎出现在该市的中国部队。 8月13日上午9:00,中国保安队和日本便衣队在上海闸北宝山路附近交火。零星的 射击持续了一天,直到下午四点,日本总部命令停泊在长江和黄浦江的海军第三舰队,向市内的中国目标开火。淞沪会战开始了。
战斗经过/淞沪会战
中国军队迎战日本侵略军自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即加强了对经济重心上海的挑衅。日,日军侵入上海虹桥机场警戒线滋事,藉此集中多艘战舰,并以海军陆战队登陆,要求我撤退驻沪保安队,经我严词拒绝。其后,日军长谷清师团企图重演“七七事变”,于8月13日上午9时15分,集结驻沪及陆战队约万余人,向我进攻,淞沪战事拉开揭幕。 鉴于淞沪会战是抗战初期首次重要会战,双方集中了大量主力部队,中国军队方面集结兵力达七十个师,日军则有十多个师团,并得到重炮与战车的火力援助。在海方面,日军先后出动多个陆海军航空队支持地面部队作战,其总兵力约为中国军队的三倍,由此可见日军战斗力远较中国军队为强大。双方部队自日开始至11月下旬,激战达三个月以上,双方损失均极大。中国军队在达成迫使日军将主力自华北转移至上海方面,并达到消耗其战力目的之后,开始向内陆转移,淞沪会战遂告结束。现将会战经过概况分述如下:一、中国军队围攻时期日上海战事爆发,中国军队第9集团军于次日完成围攻准备,15日晨攻击据守上海市区约1.5万日军,重点指向日海军陆战队主力所在的海军,但因日海空军实力远超中国军队,故我军损失惨重,多次攻击亦未能成功。由于中日战争逐渐扩大,日本准备派遣增援部队,决定彻底摧毁淞沪守军。 南京军事委员会鉴于战争扩大,遂在8月20日颁发战争指导及作战计划,以达成持久战的基本主旨,拟定攻守计划,并分为五个战区,其中淞沪地区属第三战区。在整体上,中国军队以一部集中华北,重叠配备设防,阻击华北日军沿津浦铁路南下,同时以最小限度兵力守备华南沿海各要地。最后,中国军队主力应迅速扫荡淞沪日根据地,成功阻止敌军登陆,并确保了山东、山西,力求争取时间以牵制消耗敌人。 8月20日晨,中国军队发起第四次攻击,经一昼夜战斗,攻抵汇山码头,因日军增援部队已到达,而且威胁淞沪守军,中国军队攻势乃告中止。23日晨,日军一部于吴淞及其以东地区登陆;另一方面,淞沪中国军队也抽调部队予以迎击。但其后配有重炮与战车部队的日军不断增援,淞沪中国军队遂陷于苦战。至9月11日,双方对峙于吴淞──江湾──洋泾一线。 国民革命军第3战区司令官冯玉祥(右)与京沪警备司令张治中在淞沪前线二、吴淞镇浏河口间地区反登陆作战8月23日晨,日军增援部队分别在、、川沙口各附近登陆,夺取沿江各要点,其后日军部队陆续增加。同时,中国军队则以长江南岸守备部队以及第9集团军专负对上海市区作战,吴淞镇以南归新编成的第15集团军负责,中国军队空军亦连日出动支持地面作战。但日军配备战车及重炮的支持,加以沿海作战,日军可藉海空军配合作战,致使我军伤亡惨重,激战至9月10日,战区重新调整部署,改取守势。 三、中国军队守势时期 中国军队调整部署后,集团军与陈诚集团军分别在9月11日至14日退守浏河镇────蕴藻滨──江湾──洋泾之线。日军自14日对该线发动全面攻击,且集中火力于罗店附近。21日再发动攻击,以重点指向中国军队左翼部队,迫使中国军队退守蕴藻滨之线。此后日军,向蕴藻滨进行突破作战。至10月26日,双方已苦战二十余天,10月22日中国军队发动最后攻势,遭受,日军并全面反击,突破中国军队阵地。中国军队被迫南移,至11月5日双方对峙于浏河镇──西方──苏州河左岸至南站之线。 淞沪会战四、杭州湾北岸日军登陆上海战事爆发后,中国军队英勇奋战,成功打乱日军初期的部署,日军增兵至15万人,仍未能获得决定性的胜利,乃于10月中旬决定增派一个军自杭州湾北岸登陆,以打击中国军队侧背。11月5日拂晓,日军在金山卫附近正面登陆,击破中国军队守备部队后,继以主力向松江进攻。此时中国军队在外围地区作战之大军侧背受严重威胁,鉴于迫诱日军主力转用于华东地区目的已达到,指挥部下令各作战向吴福线转进。 五、沪京(南京)地区持久作战 11月8日战区下达向吴福线转进命令,中国军队两个集团军在10日夜开始沿京沪线两侧地区撤退,但遭敌机日夜轰炸,一路陷于混乱。在两个固守新泾河西岸集团军下,战区主力顺利撤退,向吴福线转进。日军也向中国军队发动小规模攻击,并在白茆口、浒浦口间,企图切断中国军队主力退路,但作战失败。19日日军正面追击中国军队主力,迫使中国军队在吴福线决战。结果,在登陆之日军在19日陷嘉兴,即沿太湖南侧向吴兴进击。 蒋介石鉴于吴兴、广德地区战略价值十分重要,亲令第7军向吴兴挺进;并令川军六个师,向广德急进,以策应第7军作战。其后自20日激战至26日吴兴。第7军在第144、145两个师掩护下,向孝丰转进。此时日军又派两个师团进攻广德,川军五个师在长兴──广德间地区阻敌数日后,待锡、澄线守军向南京转进后,乃退至广德以西山地,淞沪会战至此。
兵力规模/淞沪会战
日本海军陆战队越过边防线进入中国守区在会战兵力规模及战斗力方面,中国军队出动陆军约七十个师,外加七个旅及上海、江苏各保安团队,轻战车约一个营,还加上独立野战炮兵五个团又两个营等,合计50多万人。日本陆军总兵力九个师团又一个旅团、外加两个支队又两个步兵联队,共计约22万人。此外,日军拥有重战车约两个大队、轻战车两个至三个大队;还有攻城重炮兵一个联队、野战重炮兵两个联队、野战三个联队,一个日军联队的编制相当于中国军队一个团。海军方面,中国军队除海圻、海宁、逸仙、楚有、应瑞等轻巡洋舰与驱逐舰十余艘外,另有永绥、江贞、顺胜等炮艇,以及鱼雷艇二十余艘,合计约四十艘。而日本海军初期动用联合舰队第一、三两舰队兵力,包括“加贺”号航母在内,共有、及以下共五十余艘。 空军方面,“七七事变”时,中国空军虽拥有各式飞机六百架。但可用于作战的机数只有230架,预备机75架,合计305架。空军编为九个飞行大队、六个独立飞行中队,另有由航校师生组成的暂编大队,以及一个空运队,飞行员620人,设空军总站十处,空军机场110处。空军装备的各种型号飞机均靠进口,计113架,重型17架,轻型轰炸机52架,攻击机20架,侦察机103架。而同期日本陆海军飞机数达2700架,为当时世界空军强国。日本航空兵分隶于陆军和海军。陆军飞机1480架,下辖三个飞行团及直属第四、第五飞行联队。抗战初期,日本海军及其海陆军航空队兵力均占绝对优势。此外自明治维新后,日本科学技术逐步实现现代化,能够自行生产威力强大的武器,例如陆军配备的,射程达3500米,比中国制造的“汉阳造”步枪远出1400米,而且在数量方面,日军枪炮数量也是远超中国军队的。此外,日本能制造性能优异的飞机、、航空母舰和主力舰。中国除小型枪炮外,什么大型、和船舰都不能制造,军力悬殊。
按编制装备计算,中日团级和师级部队的火力比较约为一比二,而中日师级部队按编制装备并依其发射速度其火力比约为一比三,故中国师按编制装备战力约为日军师团三分之一。若加上士兵训练、机动能力、补给能力和海空军对地面部队作战之支持等因素,则中国军队一个师的战斗力只及日军的十分一至十二分一。
过程/淞沪会战
8月13日,在位于虹口的公共租界越界筑路地区周边的国民革命军与日本海军陆战队在周边防御阵地进行零星交火,8月14日,国民革命军第88师进攻位于虹口的日本海军陆战队,空军第四大队于上海西南方百里的浙江杭州笕桥上空击落多架日机。(1940年,国民政府明订每年8月14日为中华民国空军节。) 8月14日早晨,中国军机前往黄浦江轰炸日本第三舰队旗舰。投下六枚炸弹,其中五枚落入河中,一枚击中怡和洋行仓库。当日下午,中国军机再度前往轰炸日本军舰,其中两枚炸弹遭投弹手刻意投掷在国际租界与法国租界内,造成数千人死伤[4]。 8月22日,日军第3、8和11师在海军炮轰的配合下,发起两栖作战,继续在川沙、宝山登陆。中国军队在敌舰的猛烈炮火下,无法进行有效反攻。 8月23日晨,日军第11师团与中国海防司令沈鸿烈部激战;下午,著名的先施百货公司遭日军炮弹击中,造成上海平民伤亡。8月30日,日军船舰吨量占优势,中国海防失守,日军在30余艘敌舰密集炮火掩护下,向狮子林、川沙口登陆,攻击宝山、月浦、罗店。美国国务卿科德尔·赫尔呼吁中日双方停战。但此时日军先行在狮子林登陆的先锋军已经与国民革命军开战,激战数小时之后,双方都损失惨重,但日军的伤亡情形更惨,刚登陆的先锋军几乎遭到歼灭,连后来支援的几排兵力也是非死即伤,甚至是登陆艇也被国军击沉数艘、重毁2艘。  8月31日拂晓后,日军以飞机30余架,并以海军舰炮猛击吴淞,强行登陆;日军另一部由市轮渡码头登陆。中国&守吴淞的第六十一师的一个团,伤亡过半,不支后退;惟吴淞炮台,仍由上海保安总团固守。将在刘行的第六师调到杨行、吴淞,驱逐登陆之敌。该师于31日夜,向吴淞攻击前进,与敌遭遇于杨行以北地区,发生激战。  9月1日,日军1000余人围攻狮子林炮台。日军为连接和扩大两个师团的登陆场,于9月2日至5日,连续以军舰、飞机、坦克支援,向防守月浦、宝山的中国第98师夏楚中部发动猛烈进攻,第98师一部与敌反复白刃搏斗,多数牺,因伤亡过重,第98师撤出阵地。9月2日起,日军重兵进攻三官堂第六师阵地&,并强渡泗塘河,被击退。3日至4日,日军连续向三官堂一带进犯。第六师十八旅奋勇阻击,歼敌不少,但该旅伤亡甚众,旅长和团长负伤。5日晨,敌分由吴淞、张华浜和沙龙口夹击宝山至三官堂阵地。第六师腹背受敌,各村落都被烧夷,火药局守兵全部牺牲,第十七旅旅长丁友松以下伤亡过半,相持至午,该师退守泗塘河。日军越过泗塘河桥向西侵犯,于是,狮子林、吴淞间联系通道被敌打通,而宝山城中国守军由此陷入重围。9月5日,日军集中30余艘军舰,掩护陆军向宝山发起猛攻,中国军队顽强抵抗,奉命坚守宝山的98师第583团3营500余人在营长姚子青率领下,与日军展开激战。日军炮火猛烈轰击,步兵轮番冲锋,然全营官兵抱与阵地共存亡之必死决心,一次又一次打退敌军疯狂进攻。日军恼羞成怒施放硫磺弹,城中燃起冲天大火,所有建筑化为瓦砾堆。战至7日晨,日军以坦克为前导始得突入城内,姚子青率全营官兵与敌巷战,打尽最后一颗子弹,至当日上午10时,除一人前夜受命突围向上级报告军情外,其余全部壮烈牺牲。此次战役日军的伤亡也很大,远比在南京一带损失还要惨重,甚至日军指挥部高层被迫三度阵前换将。 9月20日前后,日军在长江和黄浦江沿岸集结有陆军五个师团,另十五个大队,共约十二万人,有战车两百辆、飞机两百余架、火炮三百余门。 10月26日早,陈诚阵地司令部所在地大场失守;晚,守卫“大场防线”的国民革命军第88师第524团第2营400余人(报纸宣称“八百壮士”),沿途收容伤兵、散兵,在团附参谋兼任代理副团长、营长杨瑞符的指挥下,死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掩护主力部队西撤。在日军包围下,守卫四行仓库的国民革命军孤军奋战,誓死守城,坚持4昼夜,击退敌人数十次进攻。同时,上海人民也以极大热情支持壮士,慰问品、药品源源不断地送入了四行仓库,女童军杨惠敏更在日军战机扫射之下,将国旗送予部队,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在枪炮下飘扬,提振国民的抗敌之心。战至30日,国军粮弹俱尽弃守防线,撤入英租界。后被汉奸出卖,缴械俘虏再被转至南洋作为苦力俘虏营。 10月,孙立人率税警总团第四团在周家桥成功击退日军渡河。但在此役孙立人受到迫击炮弹攻击身受十三处创伤,因宋子文之助立即送往香港接受完整治疗。 11月5日,日遣自华北战场抽调第10军下辖三师团援军于金山卫(杭州湾北岸)登陆,侧击上海。中国守军撤退。 11月8日,太原、任县失守。 11月9日,松江失守,下令撤退,国军兵分两路(北路沿京沪铁路,南路沿苏州河)向南京及杭州撤走,因日军战斗机不停朝沿路退兵机枪扫射,国府军此阶段伤亡尤为惨重。 11月11日,上海、大名失守。13日,济阳失守。14日,嘉善失守。16日,昆山失守。18日,、失守。 11月20日,苏州失守,蒋介石宣布迁都重庆。 21日,吴兴失守。25日,无锡、长兴失守。29日,宜兴失守。30日,溧阳、广德失守。
后果与评价/淞沪会战
这次淞沪会战,中国人虽然在军事上战败了,付出了极其昂贵的代价,但在士气上胜利了。它让世界清楚中国政府的立场:不再等待日本“和平地”将其一块一块地征服,也证明了中国不会向日本投降,最终美国和英国站到了中国一边。中国方面除中央军外,先后投入78个师、7个独立旅、3个暂编旅、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炮兵7团、财政部税警总团、宪兵1个团、上海市保安总团、上海市警察总队、江苏省保安团4个团,兵力总数75万人以上。 为了证实他的观点,蒋中正还将他受德国训练的精锐部队送上前线,与给养充足,又有军舰支援的日军作战。德国帮蒋介石训练的30万精锐在淞沪会战被打残,这些精锐部队在战斗中损失了三分之一,使蒋中正的实力大为削弱。此外,李宗仁将军在回忆录中指出:“当时我军参战约五十余师,战斗兵员在七十万左右。约全国兵力的百分之六十. 当时淞沪战场离第一道国防线尚有百余华里。投入战场人数既多,然而上海是十里洋场,四面平旷,无险可守,日军陆海空三军的火力可尽量发挥,我军等于陷入一座大熔铁炉,任其焦炼。敌方炮火之猛,猛到我炮兵白日无法发炮,而夜间又无法寻找目标,只是盲目轰击。所以淞沪之战,简直是以我们的血肉之躯来填入敌人的火海。每小时的死伤辄以千计,牺牲的壮烈,在中华民族抵御外来的历史上,鲜有前例。……是我国抗战八年,牺牲最大,战斗最惨的一役。”蒋中正知道中国军队只有极小的机会获胜,上海将会失去。冯玉祥说:“我们的部队,每天一个师又一个师投入战场,有的不到3个小时就死了一半,有的支持5个小时死了三分之二,这个战场就像大熔炉一般,填进去就熔化了!” 日国民政府发表自上海撤退之声明:各地战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阵地化为灰烬,军心仍坚如铁石,陷阵之勇,死事之烈,实足以昭示民族独立之精神,奠定中华复兴之基础。
英烈谱/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历时3个月,国军投入兵力70个师近70万人,伤亡25万余人。日军投入兵力10余个师团近30万人,军舰130余艘,战机500余架,坦克&300余辆,伤亡4万余人。这次“七七”事变后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会战虽以国军失败撤离上海而告终,但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面对强敌视死如归、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彻底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企图。在这场极其悲壮、可歌可泣的淞沪抗战中,国军阵尉级以上军官近千名,其中少将以上高级军官&10余名(不含牺牲后追晋者)。1.&黄梅兴。字敬中,梅县人,1897年生,黄埔一期毕业,国军第9集团军第88师第264旅旅长。8&月14日下午3时许,将军亲临前线指挥,在连续攻破十余个日军坚固堡垒后,不幸在爱国女校附近被日军迫击炮弹击中,壮烈殉国,时年40岁。一同殉国的还有旅部参谋主任邓洸中校及通讯排官兵30余人。黄梅兴将军是淞沪抗战国军牺牲的第一位高级将领,后追授陆军。2. 少将。字洁宜,安徽人,黄埔一期毕业,国军第18军第67师第201旅旅长。淞沪抗战中有“血肉磨坊”之称的罗店争夺战中,第67师协同第11&师保卫罗店,与日军展开反复争夺,8月27日晨,蔡炳炎将军亲率402团两个营攻击罗店日军,不幸中弹阵亡,以身殉国,时年35岁,后追授陆军中将。3. 少将。武进人,1902年生,黄埔四期毕业,国军第98师583团团长,师部少将参谋长。号在上海月浦与日军激战中牺牲,时年35岁。4. 少将。字子英,容城人,1895年生,黄埔四期毕业,国军第1军第1师第1旅副旅长。,在淞沪会战顾家宅之役中牺牲,时年41岁。5. 少将。字胤宗,靖西县人,壮族,1899年生,广西及中央军校南宁分校高级班毕业,国军第7军第170师第510旅旅长。1937年&10月18日,庞汉祯将军率部抵沪参战,19日夜进入阵地,接替517旅守备谈家头至陈家行一线,10月22日,日军集中第3、第13&、第101&三个师团主力进攻国军第21集团军,在庙行与陈家行之间突破守军阵地,战斗惨烈。10月23日下午3时,在陈家行指挥战斗中,被日寇火炮击中牺牲,时年&38岁,后追授陆军中将。6. 少将。字松涛,广西人,1900年生,广西陆军讲武堂毕业,国军第7军第171师第511旅旅长。1937年10月率部抵沪参战,驻守南翔,初在张家楼、湖里宅、季项宅、一带二线布防,为预备队,后入一线参战,所部作战勇猛,日,秦霖将军在日机轰炸中不幸中弹牺牲,时年37岁,后追授陆军中将。7. 中将。字强生,长沙人,国军第78军第18师师长。日拂晓,日军在150架轰炸机,10余辆坦克掩护下,集中兵力猛攻18师驻守的大场镇,18师官兵苦战3日,万余官兵几乎全部牺牲,大场镇失守,朱耀华将军悲愤交集,举枪自尽殉国。8. 少将。字剑豪,广东曲江人,黄埔四期毕业,国军第4军第90师第270旅旅长。日在嘉定清水显牺牲,时年36岁。9. 刘启文少将。河南南阳人,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国军第67军第108师第322旅旅长。日在石湖荡与日军激战中牺牲。10. 中将。字静山,省宁安人,满族,保定军官学校5期炮科毕业,国军第67军军长。所辖107&、108师是淞沪抗战中最后赶到战场的原东北军主力,日拂晓,日寇柳川第10军主力渡过黄埔江,猛攻松江县城,吴克仁将军率部与日军展开激战,击退敌军多次进攻。9日,吴将军在掩护上海守军撤退时,在白鹤港遭到日军便衣队袭击,不幸中弹,壮烈牺牲。11. 吴桐岗少将。辽宁人,国军第67军参谋长,日在上海松江与日军激战中牺牲。12. 少将。辽宁东港人,国军第67军第107师参谋长。在上海松江与敌激战中牺牲。13. 朱之荣少将。辽宁人,国军第67军第107师第321旅旅长。日在上海松江与日军激战中牺牲。14. 少将。湖南邵阳人,早年投军,国军第28军第63师第187旅旅长。1937年11月在上海金山卫阻击日军登陆部队,激战中牺牲。15. 少将。江苏盱眙人,1903年生,黄埔二期毕业,日在白鹤港与日军激战中牺牲,时年34岁,后追授陆军中将。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安徽文学(评论研究)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50次
参与编辑人数:33位
最近更新时间: 13:09:54
扫码免费获得此书, 新用户手机专享特权。
贡献光荣榜
扫码下载APP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教案.doc 5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第15课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一. 课程标准
1.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江东门新街2号《南京大屠杀雕塑》眼泪干枯的母亲抱住死去的孩子仰望苍天为了进一步侵略中国
日本侵略者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吞我国东北后,为进一步挑起全面侵华战争,陆续运兵入关。到1936年,日军已从东、、北三面包围了北平
3.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制造事端和借口挑起战争是侵华日军一贯的伎俩,这一次他们又找了什么借口?卢沟桥事变的经过又是怎样呢?(学生阅读课文75页,了解卢沟桥事变,完成表格“简单经过”部分。)
事变名称 时间 地点 发动者 简单经过 结果 标志性意义
卢沟桥事变 日 北平西南卢沟桥 侵华日军 以士兵失踪为由提出无理要求,遭拒后进攻卢沟桥,炮轰宛平城。
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
4.面对日军的侵略,我们中国军队表现出怎样的态度?
(1)(展示二十九军司令部的命令)
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2)(展示《卢沟桥歌》歌词、图片《中国守军在卢沟桥上奋起抵抗》、《驻守宛平县城的中国军队出城抗击日军侵略行动》等)
二十九军上下一心,同仇敌忾,他们高唱着《卢沟桥歌》,抗击日本侵略者。敌人冲入阵地,战士们抡起大刀,冲入敌阵,展开激烈的肉搏战,几乎全部战死桥头。他们用血肉之躯开始了全民族抗战。烈士的鲜血染红了卢沟桥。音乐家麦新为此做了著名的《大刀进行曲》。
(3)随着日军大批援军的到来,他们向北平、天津发起大规模的进攻,在抵抗过程中,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都英勇牺牲了(展示两人图片),
“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身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多难,军人应当以死报国。”
——佟麟阁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儿为祖国战死对得起祖宗。
——赵登禹牺牲前留给母亲的遗言
他们是中国抗日战争以来最早牺牲的高级将领。现在在北京有佟麟阁路和赵登禹路,就是为了纪念这两位烈士,人们还为包括他们在内的这些爱国将士建了卢沟桥事变纪念塔。(展示图片《卢沟桥事变纪念塔》)中国的军人将自己的生命与民族、国家的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体现了崇高的人生价值。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些为中华民族献身的英雄们。
5.保卫卢沟桥的战斗打得十分激烈,但日军早就做好了战争的准备,来势凶猛,经过反复争夺之后,卢沟桥失守了。7月底,平津相继沦陷。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北京第三次被帝国主义国家占领。
(完成表格“结果”部分。)
事变名称 时间 地点 发动者 简单经过 结果 标志性意义
卢沟桥事变 日 北平西南卢沟桥 侵华日军 以士兵失踪为由提出无理要求,遭拒后进攻卢沟桥,炮轰宛平城。 7月底,平津相继沦陷。 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全民族抗战爆发。
6.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占领了中国大片领土,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全国人民强烈要求团结起来抗击日本侵略军。
卢沟桥事变爆发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呼吁全面抗战,全民抗战!(展示《中共抗日通电》)
7月17日,蒋介石发表庐山讲话,表示要对日本的侵略给予抵抗。(展示《蒋介石庐山讲话》)
国共经过谈判,达成协议,将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展示图片《八路军、新四军臂章图》),开赴抗日前线。
9月下旬,国民党公布了中共提交的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
(展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示意图》)
从此,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各党派、各民族、各阶层,都积极地投入到这场波澜壮阔、史无前例的抗战洪流中。卢沟桥畔的隆隆炮声震惊了世界,也唤醒了一个民族。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共赴国难,开始了一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
(二)南京大屠杀
1.卢沟桥事变只是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华北战事一天天扩大,与此同时,日,日军又大举进攻上海,史称“八一三事变”,中国军队奋起抗击,淞沪会战从此开始。(展示《淞沪会战要图》)
淞沪会战中,日本海陆空军逐渐增至20多万。中国军队英勇抵抗,战斗非常激烈,历时3个月,共消灭日军6万多人。
到了11月,日本援军从杭州湾大举登陆,由西线迂回中国军队的后方,对上海实行包抄。为避免腹背受敌,中国军队全线撤退。11月12日,日军占领上海,淞沪会战结束。虽然淞沪会战失败,但这次会战在战略上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2.(展示《日军侵华形势图》
随后日军开始进犯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日,侵华日军攻陷南京城。
(展示图片《日军攻占南京》、《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91页67页96页61页139页58页60页80页73页93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淞沪会战 电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