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玉米今日玉米淀粉现货价格格压力大么

相关行业:
关键词:  从五月初开启的政策粮拍卖包括东北三省一区的分贷分还玉米、以及全国范围内的超期储存玉米定向销售,另外还有中储粮玉米的包干销售。可以说政策粮的投放已经一个月由于,从整体的成交量来看:分贷分还玉米共计成交近1700万吨,超期储存玉米定向销售共计近210万吨,中储粮包干销售玉米共计成交154万吨,三者累计成交玉米超过2000万吨左右。按照国内玉米月均消费量1500万吨左右来计算的话,此轮投放量可以说算是明显的“超量”投放,正是因为如此,市场买卖双方开始担心未来玉米市场会因为政策粮不断流入市场进而出现下跌,甚至还有的声音传出—玉米会迎来“断崖式”下跌。那么问题来了,政策粮的陆续出库,玉米现货价格真的是“压力山大”么?  本网认为未来随着前期拍卖的政策粮不断出库,玉米现货市场必然会承受一定的压力,价格方面也很有可能因此出现小幅的波动(以向下为主)。但单凭这2000多万吨的政策粮就能将玉米市场打的“体无完肤”甚至说出现“断崖式”下跌,其可能性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之所日如此认定,最为主要的一点那便是当下玉米现货市场可供流通的粮源并不多,尤其像华北地区,在没有政策粮支撑的下,其本地粮库存势必会不断的下降。虽说销区终端将采购标的从华北地区转向东北政策粮拍卖,但其当下需求依然是本地粮源供给在后期最大的“隐患”,这也是过去几年当中,在二季度末乃至三季度初期华北玉米“涨多跌少”的主要原因。  反观东北玉米市场,虽说有政策粮不断出库,但其整体成交均价加上出库、贴水等固定成本计算在内,其实际的价格也跟市场的现货价格相差无几,虽说整体成交的溢价空间在缩小,但13年的玉米跟16年的玉米年份上的差距也足矣弥补这个价差。另外一点不容忽视的是,本周政策粮的投放量大幅缩减,分贷分还玉米的整体投放量仅有180万吨左右,超期储存玉米投放更是寥寥无几。可以说,国家在政策粮投放力度方面还是做了一定的“把控”,投放进度张弛有度。在当下玉米出库压力较大的前提下,大幅缩减投放量,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运输压力,另外一方面也给了玉米现货市场一个“消化”的时间,以防止玉米现货价格出现大幅波动。  总的来看,当下玉米市场虽然存在政策粮大规模出库下行的风险,但考虑到市场的整体需求以及供应量来看,即便出现下跌,其空间也不会太大。像近期广东港口大幅调整的情况也是基于前期其涨幅过高出现的正常回落,并不会对市场产生更多的“利空影响”,因此在此轮政策粮的集中出库,玉米现货价格压力应该不会“太大”。(审核编辑: 钱涛)分享我来说两句(人参与评论)加载更多【求购】山东仔1【央广乡村之声】 冯永辉:后期猪价2286212月19日评:猪价总体平稳 部分12273多因素制约 豆粕抗跌9754福州逐步减少白条肉产量 增加分割肉9345养殖板块暴增时代一去不返8896全国二元母猪销售价格、生猪出场价格821712月20日评:猪价在14.9元/69087名检疫人员监而不管放纵走私肉被抓5739养殖规模变动背景下 我国近十年的生4851012月20日屠宰日评:冬至来临需求469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热门关键字:
>>期货市场
华泰期货:玉米现货价格 下行压力加大
来源:微博
  玉米:抛储尚未形成实际供应
  1.国内玉米现货持续稳中偏强,主要源于现货实际供应下降,由于临储抛储未能形成实际供应,北方港口库存持续下降,南方港口内贸玉米库存和进口饲用替代谷物如大麦、高粱库存亦有持续下降;
  2.抛储已经进行4周时间,前三周成交火爆,伴随着高成交和高溢价的特征,但国家抛储力度亦随之加大,第四周抛储成交溢价有所下滑,考虑到后期临储拍卖成交玉米逐步出库形成实际供应,再加上前期成交的高粱大麦进口或将逐步到港,后期供应压力或将逐步体现,对应9月合约仍有下行空间,当然下方空间不大,以临储拍卖底价成交后的注册仓单成本为限;
  3.远月合约更多参考下一年度玉米供需格局,市场对远月的定价逻辑可以分为两个层次,首先,新作期价主要参考新作玉米的供应,而不包括国家临储抛储的部分,因市场认为国家抛储不会打压市场价格;其次,玉米新作供应因为种植面积下滑而继续下降。在我们看来,这两个层面其实都可能存在问题,但验证可能要到8月之后,6月期间或更多跟随9月期价。
  玉米淀粉:关注淀粉-玉米价差交易机会
  4.5月期间淀粉-玉米价差持续收窄,淀粉盘面生产利润持续下降,这主要源于当前供需过剩的现状,行业开机率整体高企,而需求处于淡季,行业库存持续上升,现货价格持续稳中偏弱;
  5.但后期需求将进入季节性需求旺季,后期行业库存或将逐步回落,行业供需格局有望出现转变,其中途径有二,其一是华北地区持续亏损,导致供应收缩,其二是季节性需求改善,现实中可能是两者的共同作用。在供需格局可能发生转变的预期之下,对应淀粉-玉米价差有望扩大,淀粉盘面生产利润有望改善;
  策略方面:
  综上所述,我们建议投资者可以考虑持有前期玉米9月空单,待回落至临储拍卖底价成交对应的注册仓单成本之后逐步平仓离场,或买入淀粉构建做多淀粉-玉米价差的套利组合,亦可以在9月淀粉-玉米价差300下方布局做多价差的套利组合,以250一线作为止损。
  风险:
  华北玉米现货价格意外大幅下跌,淀粉需求不及预期。
  玉米篇:抛储成交尚未形成实际供应
  一、现货价格继续强势
  5月间国内玉米现货价格震荡分化运行,华北地区震荡偏弱,因东北地区玉米持续入关,再加上华北地区小麦即将收获,农民和贸易商滕库销售上量;但东北产区和南北方港口现货价格持续强势,截至5月26日,大连港玉米平仓价和广东蛇口玉米成交价较4月底均上涨90元,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是社会供应下降,南北方港口饲用谷物库存持续下滑;其二是临储拍卖成交火爆,成交溢价带动北方港口集港成本和南方港口到港成本上升,且临储拍卖成交尚未形成实际供应。
  首先,进入5月之后,东北传统售粮时段临近尾声,社会余粮供应大幅下降,导致北方港口玉米集港量和南方港口到港量持续下滑,继而带动南北方港口库存下降,汇易网数据显示,截至5月19日北方和南方港口玉米库存分别为324万吨和32万吨,较上月同期分别下降52万吨和18万吨;粮达网数据显示,截至5月19日当周南方港口内贸玉米、进口高粱和大麦全部饲用谷物库存总计为89.2万吨,较上月同期的127万吨下降37.8万吨。其次,国家自5月初启动临储抛储,5月间总计完成四轮2012年临储玉米定向销售和2013年分贷分还玉米竞价销售,前三轮临储成交异常火爆,伴随着高成交率和高溢价的特征,据测算,吉林和辽宁溢价成交的玉米集港成本与北方港口玉米现货价格大致持平,部分成交甚至更高,第四轮分贷分还竞价销售计划交易量大幅提升至700万吨,使得市场氛围有所降温,黑龙江和内蒙古成交率有明显下滑,总体成交溢价亦有明显下降。除了成交溢价之外,更为重要的是,临储抛储成交的玉米尚未出库和集港构成实际供应,2013年临储玉米分贷分还竞价销售累计成交已经达到1308万吨,但截至5月底,仍未看到北方港口集港量大幅上升的迹象。
  图1.玉米现货价格 单位:元/吨  图2.南方港口玉米库存 单位:吨
  数据来源:汇易网文华财经 华泰期货研究所
  图3.北方港口玉米库存  单位:吨  图4.南方港口饲用谷物库存 单位:吨
  数据来源:汇易网 华泰期货研究所
  图5.2012年临储玉米定向销售   图6.2013年分贷分还玉米竞价拍卖 单位:吨
  数据来源:汇易网 华泰期货研究所
  二、各合约逻辑更新
  由于当前临储抛储成交火爆,具体体现为高成交和高溢价,且尚未形成实际供应,北方港口玉米库存和南方港口全部谷物库存持续下滑,临储拍卖高成交和销区库存下降一起带动现货价格持续上涨,玉米基差在很大程度上支撑玉米期价,9月和1月合约已经在大约50点的区间内震荡一月有余。
  但在我们看来,有两点是相对确定的,其一是国家去库存意愿比较明显,从拍卖量上看,在临储拍卖成交火爆的情况下,抛储量逐步增加,第二周增加至380万吨,第三周增加至500万吨,第四周增加至724万吨;从抛储价来看,需求增量中重要的一块源于抑制进口替代,但目前南方港口玉米现货价格接近1850元,较美玉米近月到港成本高于100元有余,较7月船期大麦报价高出300有余,已经有南方销区需求企业大量采购进口饲用谷物,从海关公布的高粱大麦月度进口量来看,饲用替代谷物进口并未得到有效抑制。
  其二是从我们调研了解到的情况来看,由于深加工企业和饲料企业补贴政策,东北当地深加工企业和饲料企业库存应能维持到7月中,且目前抛储成交高溢价,当地需求企业多维持观望,那么拍卖成交的临储玉米(主要是分贷分还玉米竞价拍卖成交的)将主要发往华北地区和南方销区,后期将逐步出库形成实际供应,将导致南北方港口库存增加,现货价格强势或难以持续。
  综上所述,我们合理预期,在临储拍卖玉米出库集港形成实际供应之后,国内玉米现货价格或将趋于下跌,而玉米拍卖成交溢价或趋于下滑,大概率实现底价成交,对应9月合约期价仍有下行空间,或跌向底价成交之后的注册仓单成本。
  对于远月合约而言,目前总体呈现远月升水的格局,这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市场定价主要的逻辑大概基于两个方面,其一是新作期价更多基于新作玉米产量,未纳入临储抛储量,因市场更为相信国家抛储不会打压市场价格,而决定市场价格的仅限于市场供需;其二是预计新作产量下降,这更多源于种植面积下降预期。但在我们看来,其中两个方面都可能存在问题,其一是国家抛储实实在在地增加了社会总体供应量,需要考虑在内,且从临储玉米年份分布来看,下一年度临储抛储压力更大;其二是新作种植面积趋于下降,但总体产量预估并不一定下降,因去年产量下降更多源于单产下降,如果今年单产恢复至常年水平,单产恢复部分或可以抵消种植面积下降部分。
  当然,考虑到新作玉米东北地区目前播种完成,华北地区新作尚未种植,目前尚无法证伪,从玉米季节性规律来看,我们预计大致在8月中。综上所述,我们简单预计,接下来玉米期价短期或继续受近月合约带动小幅下跌至抛储底价成交对应的仓单成本附近,后期逐步转向远月带动,在抛储出库和新作天气炒作等因素的带动下出现反弹,8月中以后可能在新作压力的带动下再度下跌。
  图7.玉米近月基差  单位:元/吨  图8.玉米1-9价差  单位:元/吨
  数据来源:汇易网 华泰期货研究所
  图9.美玉米近月进口利润    图10.南方港口饲用谷物价差  单位:元/吨
  数据来源:汇易网 华泰期货研究所
  图11.高粱月度进口量  单位:吨  图12.大麦月度进口量 单位:吨
  数据来源:汇易网 华泰期货研究所
  图13.临储玉米库存分布&& 单位:万吨
  数据来源:粮达网 华泰期货研究所
  玉米淀粉篇:关注淀粉-玉米价差交易机会
  进入5月以来,国内玉米淀粉期价依然相对弱于玉米,淀粉-玉米价差继续收窄,淀粉盘面生产利润继续下滑,其中9月合约淀粉-玉米价差一度收窄至270元下方,淀粉9月盘面生产利润一度打压至盈亏平衡点附近,淀粉1月和5月盘面生产利润已经大幅亏损。这主要源于淀粉行业库存的持续回升,天下粮仓重点跟踪的29家玉米深加工企业淀粉库存从4月底的18.13万吨持续上升至24.54万吨,港口库存从13.5万吨持续上升至16万吨。结合我们5月中旬东北地区玉米淀粉企业调研所了解的情况来看,东北地区7月之前由于补贴政策的存在将继续维持满开状态,补贴到期之后,由于临储玉米库存分布的优势,东北地区开机率亦难以出现下降。
  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重点关注华北地区供应预期和下游需求预期,根据我们的测算,华北地区玉米深加工企业淀粉生产利润已经亏损1月有余,华北地区深加工企业开机率已有持续小幅下滑,5月间由于华北玉米深加工企业收购价有持续小幅走弱,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亏损,但进入6月之后,原料成本下降有限,华北地区深加工企业开机率持续亏损之后开机率或继续下滑。
  下游需求方面,市场普遍仍有季节性需求改善预期,从此次东北地区玉米淀粉调研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多数企业对需求仍抱有乐观预期,淀粉工业协会公布的月度淀粉消费量数据也表明2017年3月和4月淀粉消费同比增长20%以上。当然,我们结合3月初华北淀粉调研来看,认为其中存在两个方面的变数,其一是是出口目的地所在国家的反倾销政策,国内淀粉下游需求增加最大的部分来自于果葡糖浆,主要源于与白糖巨大的价差,但出口增加之后,大量替代白糖,导致当地糖农的罢工抗议,促使一些国家出台进口抑制政策,走访过程中,多家企业反映菲律宾已经出台进口配额制度,使得东北地区淀粉糖企业转而开发印度、印尼和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市场,后续亦可能引发这些国家相继出台相关政策;其二是前期需求增量中或包含了提前补库的需求,年后淀粉需求旺盛,淀粉需求淡季时行业高开机率下行业库存却持续下滑,在前期华北淀粉调研总结中,我们大致分析得出其中包含补库需求,目前应该已经得到部分印证,行业开机率近期持续小幅下滑,但淀粉行业库存却相应持续上升。综上所述,我们预计淀粉行业供需有望出现转变,主要通过两个方面的途径,其一是华北地区供应收缩,其二是行业整体季节性需求改善,当然,现实中可能是上述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考虑到淀粉盘面生产利润已经打压至盈亏平衡点附近,再加上到华北农民余粮有限,后期重点参考东北临储成交玉米运输至华北的成本,以吉林2013年分贷分还玉米底价成交测算到华北地区的到厂成本在1700左右,加上300得淀粉生产成本2000元,减去交割升水95大致在1900左右,预计9月淀粉期价1900下方空间有限。我们建议投资者可以考虑在淀粉-玉米价差在300以下时做多9月合约淀粉-玉米价差,以250一线作为止损,亦可以考虑在前期玉米9月空单下跌至目标位后买入淀粉9月合约构筑套利组合,建议重点关注淀粉行业开机率、库存和淀粉现货价格走势。
  图14.淀粉行业开机率  单位:%  图15.玉米淀粉行业库存  单位:吨
  数据来源:汇易网天下粮仓 华泰期货研究所
  图16玉米淀粉现货生产利润
 图17.玉米淀粉盘面生产利润 单位:元/吨
  数据来源:汇易网 华泰期货研究所
  图18.淀粉-玉米价差  单位:元/吨  图19.淀粉月度消费量 单位:万吨
  数据来源:文华财经 华泰期货研究所
  后市行情展望
  一、玉米
  首先,5月期间国内玉米现货价格稳中偏强,华北地区相对偏弱,而东北产区和南北方港口现货价格继续强势,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是社会供应下降,南北方港口饲用谷物库存持续下滑;其二是临储拍卖成交火爆,成交溢价带动北方港口集港成本和南方港口到港成本上升,且临储拍卖成交尚未形成实际供应。
  其次,我们对各合约逻辑进行更新,近月合约受现货价格和基差支撑在50点左右的空间内持续震荡一月有余,考虑到后期抛储成交玉米将逐步转为实际供应,而进口谷物将陆续到港,后期国内玉米现货价格或将趋于下跌,而玉米拍卖成交溢价或趋于下滑,大概率实现底价成交,对应9月合约期价仍有下行空间,或跌向底价成交之后的注册仓单成本;远月合约升水更多基于两个侧面的逻辑,其一是新作期价更多基于新作玉米产量,未纳入临储抛储量,因市场更为相信国家抛储不会打压市场价格;其二是预计新作产量下降,这更多源于种植面积下降预期。在我们看来,其中两个方面都可能存在问题,但目前尚不能证伪,参考往年季节性规律,或需要等到8月之后。
  最后,我们简单预计玉米期价节奏如下,接下来玉米期价短期或继续受近月合约带动小幅下跌至抛储底价成交对应的仓单成本附近,后期逐步转向远月带动,在抛储出库和新作天气炒作等因素的带动下出现反弹,8月中以后可能在新作压力的带动下再度下跌。
  二、玉米淀粉
  首先,5月期间淀粉-玉米价差持续收窄,淀粉盘面生产利润持续下降,这主要源于当前供需过剩的现状,行业开机率整体高企,而需求处于淡季,行业库存持续上升,现货价格持续稳中偏弱;其次,后期需求将进入季节性需求旺季,后期行业库存或将逐步回落,行业供需格局有望出现转变,其中途径有二,其一是华北地区持续亏损,导致供应收缩,其二是季节性需求改善,现实中可能是两者的共同作用。在供需格局可能发生转变的预期之下,对应淀粉-玉米价差有望扩大,淀粉盘面生产利润有望改善;最后,考虑到两个方面的安全边际,其一是淀粉盘面生产利润已经打压至盈亏平衡点附近,其二是以华北地区玉米原料成本推算,玉米淀粉9月合约1900下方空间有限,我们建议投资者可以在9月淀粉-玉米价差300下方布局做多价差的套利组合,以250一线作为止损,亦可以考虑在前期玉米9月空单下跌至目标位后买入淀粉9月合约构筑套利组合,建议重点关注淀粉行业开机率、库存和淀粉现货价格走势。
  华泰期货 范红军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免责声明:本网站资讯由计算机自动采集于网络、报纸、杂志等其它媒体,如侵犯了原作者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立即删除。
我要点评此资讯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给朋友:
以上行业显示为大行业分类,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客服电话:400-806-1866
&&&&客服QQ:1223022
&&&客服Email:
Copyright@2002- 备案序号:冀ICP备号-2
京公网安备:37
本网站用于投资学习与研究用途,如果您的文章和报告不愿意在我们平台展示,请联系我们,谢谢!行业领先的食品资讯网站
┆┆┆┆┆┆┆┆┆┆┆┆┆┆
站点位置: &
【设置字号:大 中 小】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当前玉米现货价格压力大么?
时间: 18:44:35 来源:饲料在线
&&从五月初开启的政策粮拍卖包括东北三省一区的分贷分还玉米、以及全国范围内的超期储存玉米定向销售,另外还有中储粮玉米的包干销售。可以说政策粮的投放已经一个月由于,从整体的成交量来看:分贷分还玉米共计成交近1700万吨,超期储存玉米定向销售共计近210万吨,中储粮包干销售玉米共计成交154万吨,三者累计成交玉米超过2000万吨左右。按照国内玉米月均消费量1500万吨左右来计算的话,此轮投放量可以说算是明显的“超量”投放,正是因为如此,市场买卖双方开始担心未来玉米市场会因为政策粮不断流入市场进而出现下跌,甚至还有的声音传出—玉米会迎来“断崖式”下跌。那么问题来了,政策粮的陆续出库,玉米现货价格真的是“压力山大”么?
&&本网认为未来随着前期拍卖的政策粮不断出库,玉米现货市场必然会承受一定的压力,价格方面也很有可能因此出现小幅的波动(以向下为主)。但单凭这2000多万吨的政策粮就能将玉米市场打的“体无完肤”甚至说出现“断崖式”下跌,其可能性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之所日如此认定,最为主要的一点那便是当下玉米现货市场可供流通的粮源并不多,尤其像华北地区,在没有政策粮支撑的下,其本地粮库存势必会不断的下降。虽说销区终端将采购标的从华北地区转向东北政策粮拍卖,但其当下需求依然是本地粮源供给在后期最大的“隐患”,这也是过去几年当中,在二季度末乃至三季度初期华北玉米“涨多跌少”的主要原因。
&&反观东北玉米市场,虽说有政策粮不断出库,但其整体成交均价加上出库、贴水等固定成本计算在内,其实际的价格也跟市场的现货价格相差无几,虽说整体成交的溢价空间在缩小,但13年的玉米跟16年的玉米年份上的差距也足矣弥补这个价差。另外一点不容忽视的是,本周政策粮的投放量大幅缩减,分贷分还玉米的整体投放量仅有180万吨左右,超期储存玉米投放更是寥寥无几。可以说,国家在政策粮投放力度方面还是做了一定的“把控”,投放进度张弛有度。在当下玉米出库压力较大的前提下,大幅缩减投放量,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运输压力,另外一方面也给了玉米现货市场一个“消化”的时间,以防止玉米现货价格出现大幅波动。
&&总的来看,当下玉米市场虽然存在政策粮大规模出库下行的风险,但考虑到市场的整体需求以及供应量来看,即便出现下跌,其空间也不会太大。像近期广东港口大幅调整的情况也是基于前期其涨幅过高出现的正常回落,并不会对市场产生更多的“利空影响”,因此在此轮政策粮的集中出库,玉米现货价格压力应该不会“太大”。
相关搜索: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热门图片新闻
冬季养生:饮食温补助阳 忌食生冷损伤脾胃
幼儿冬季养生小常识
一天中8个最佳的养生时间段
冬至时节女性养生法则
冬令养生六字要诀:御寒 养肾 闭藏
&更多关于本文的相关文章
本网站内的相关新闻: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
相关热点专题
中国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 &
ALL RIGHTS RESERVED.当前位置:> >
2016年9月玉米价格走势分析
国际市场方面,9月玉米期、现货价格继续保持震荡,产量预期乐观,新玉米开始收割,供应保持充裕是价格上涨乏力的主要原因。国内市场方面,港口现货和大商所期货价格均走跌,但现货价格跌幅大于期货。一、 国际市场玉米价格保持震荡,上涨乏力美湾2号黄玉米现货9月1日报收142.12美元/吨,9月30日报收146.84美元/吨,较月初上涨3.32%,月平均价格为146.51美元/吨,低于上月的149.19美元/吨。交易所玉米期货主力合约9月1日报收127.45美元/吨,9月30日报收129.42美元/吨,较月初上涨1.54%,月平均价格为131.32美元/吨。&&图一&9月国际市场玉米价格走势玉米产量前景看好致价格上涨乏力美国和全球谷物供应充裕,分析机构纷纷乐观看待未来玉米产量致本月美国玉米价格上涨乏力。美国国际资产控股公司福四通集团(INTL&FCStone)将2016年美国玉米单产预估上调至每英亩175.6蒲式耳,高于该公司先前预估的175蒲式耳,创纪录高位。美国农业部(USDA)在9月供需报告中预计美国玉米单产为174.4每英亩蒲式耳,尽管略低于8月预估的175.1蒲式耳,但仍处于历史高位,且该单产数据高于分析师预期。美国民间分析机构Informa&Economics将2016年美国单产预估从169.8英亩蒲式耳上调至174.8英亩蒲式耳。此外,美国商品经纪公司及分析机构Allendale&Inc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美国玉米平均单产预计为每英亩172.6蒲式耳,处于历史最高水平。美国早期收割启动致价格承压随着美国玉米早期收割逐步启动,新玉米上市预期施压市场价格,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价格上扬。美国农业部发布的玉米生长情况报告显示,截至本年度第40周(9月26-10月2日),美国玉米收割率为24%,尽管低于去年同期及的平均收割率,但随着收割的持续推进,市场价格承压。投资者空头回补和技术性买盘操作阶段性推升价格投资者逢低买入和回补空头等技术性操作阶段性推升了本月玉米价格,致玉米价格走势持续波动。例如,9月2日,因美国玉米价价格在前一日跌至近7年低位,受空头回补带动,美湾2号黄玉米现货价格报收146.06美元/吨,较前一日上涨2.77%;CBOT玉米期货主力合约价格报收129.32美元/吨,较前一日上涨1.47%。此外,9月6-9日,因空头回补和技术性买盘,美国玉米价格连升4日,美湾2号黄玉米现货价格2日报收146.06美元/吨,9日报收150.78美元/吨,上涨3.23%;CBOT玉米期货主力合约2日报收129.32美元/吨,9日报收134.25美元/吨,上涨3.81%。二、国内期、现货价格均走跌,现货价格跌幅大于期货南通港玉米9月1日成交价1980元/吨,9月30日成交价1830元/吨,较月初下跌7.58%,月均价格1930.91元/吨;大连商品交易所玉米期货主力合约9月1日报收1452元/吨,9月30日报收1392元/吨,较月初下跌4.13%,月平均价格1431.75元/吨。图二9月国内市场玉米价格走势(1)新玉米逐步上市,供应压力压制价格下跌9月,华北、西北春玉米陆续上市,东北早熟玉米也逐渐开始收割,随着新上市玉米数量和范围的持续扩大,先前现货市场供应偏紧的局面迅速得到缓解,供应逐步增大拖累企业收购价格加速下行,现货价格止涨回落,同时对期货价格也形成压制作用。(2)中储粮增加临储玉米投放致供应压力进一步增加中储粮受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委托,9月7日、13日陆续开展2014年政策性玉米竞价销售,拍卖数量分别为100万吨和153万吨,政策粮加大投放使现货供应压力继续增加,逐渐由华北地区扩散至全国,期货市场空头氛围浓厚,价格下跌。(3)新季玉米收购政策出台,政策明朗化抑制了期价下跌幅度9月21日,国家粮食局发布《关于切实做好今年东北地区玉米收购工作的通知》文件,依照“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分别从积极引导多元市场主体开展市场化收购等8个方向提出要求,以确保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平稳有序推进。新季玉米收购政策出台,玉米市场未来走向逐渐清晰,加上政策文件强调“新粮上市期间,国家有关部门将暂停相应地区库存玉米销售,2017年5月玉米收购结束后再安排库存玉米销售,将按照不打压市场原则确定销售价格,并合理把握销售时机、节奏“维护市场平稳运行”,一定程度上稳定了购销情绪,抑制了期价下跌幅度,期货价格跌幅小于现货。三、后市展望国际市场方面,随着美国玉米收割的进一步推进,供应扩大预计将进一步施压国际玉米价格,短期内美国玉米价格下跌压力较大。国内市场方面,东北新玉米将在10月份大量上市,现货市场存在进一步下跌的可能性,期货市场预计以弱势震荡为主。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商务部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商务部网站”。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玉米现货价格走势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