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佛是心往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界 下联:即空即色成就无上菩提

收藏的版块
您还没有收藏版块 提示:收藏版块请点击列表页的
发表于: 09:32
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九品度众生,威德无穷极 ..
级别: 版主
发帖: 6647
威望: 9999 点
金钱: 0 RMB
所在城市:山东淄博
在线时间:1197(小时)
往生极乐世界就是密宗的即生成就与即身成佛
— 本帖被 彻悟 设置为精华() —
往生极乐世界就是密宗的即生成就与即身成佛 1、印光大师:   “修净土者,既生西方,即了生死,亦是即身成佛。”(《印光大师文钞》) 2、索达吉堪布:  “贡嘎上师也说过,往生极乐世界就是密宗的即生成就,与即身成佛实乃互不相违。”(《显密问答录》) 3、黄念祖金刚上师:    “一生成办”现在很多人还是不大懂。密宗是一生成就。净土更是一生成就。我曾经问过贡嘎上师,现在学密的人有意标榜自己,压低净土,我问:“往生净土算不算密宗的即身成就?”贡嘎上师很负责任,“你说的是哪个净土?”贡嘎上师的汉语说的非常好,我们这个对话很畅快,话稍微说的慢一点,他直接用汉话说,比翻译强的多,“你说哪个净土?”我说“西方极乐净土。”“哦,那就是即身成佛。”所以,到了极乐世界就是一生补处,没有别的再要生的了!最后都成佛。那一生成就了,就是这一生嘛! (《净修捷要报恩谈》)千佛万佛不离阿弥陀佛黄念祖老居士是密宗的金刚上师,他说「密净不二」。 密和净是一,不二那肯定就是一。说「称名何异持咒」,就是你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和持咒它有什么不同吗?没有,它是一样的。说「大日即是弥陀」,密宗不叫大日如来吗?咱们净土叫阿弥陀佛,他是一不是二,大日如来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大日如来。  黄念祖老居士的老师是夏莲居老居士说,「净宗是密教的显说,根本并无二致」。从根本上来说,净和密不是两样,是一不是二。  密净不二之说,也曾屡闻于密教的大德。宁玛派的诺那祖师说「千佛万佛不离阿弥陀佛」。这是密宗的祖师,宁玛派的祖师,是这样说的,千佛万佛不离阿弥陀佛。祖师大德说的你信不信?  又如噶举派大德贡噶呼图克图亲自对黄念祖老居士说过:「往生极乐世界即是密宗即身成佛」。密宗不是讲“即身成佛”吗?大德告诉我们说,往生极乐世界就是密宗的即身成佛。  我认识的喇嘛教活佛师父,他是一个金刚上师,掌管八所寺院,他到哈尔滨来,我们都是他汉传弟子,他教我们读《无量寿经》、念阿弥陀佛。还有莲华精舍的金刚阿阇黎,说「以往生极乐作为全体信徒之共愿」。这是密净不二。  (刘素云《极乐归舟---净土法音宣不尽》)4、大安法师: 往生净土就是即生成佛(大安法师)   居士问:净土是念佛往生成佛,密宗是现今成佛。请问净土有没有现今成佛?净土念佛什么时候成佛呢?    大安法师:你要了解这个问题,就不能浮光掠影。其实你对净土和密宗的两个说法都有问题。 我们讲密宗是即生成佛,实际上净土就是即生成佛。何以故?你临命终时,你是活着走的,当时你的神识不经过中阴身,没有经过中阴身这个阶段,马上随着阿弥陀佛的莲花,一刹那间就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莲华一出来,就能悟证无生法忍,很快得三种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成为不退转菩萨,即阿毗跋致,一生成佛),很快成佛。这个过程,当下的死,就是当下的生,生和灭是同时的,这就叫“文成印坏”。“文成印坏”这样的一个过程,他是即生的(现世的)成就,可以说是即生成佛。    关于密宗的即生成佛和禅宗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印光大师对这个问题也开示过。禅宗的见性成佛,不是我们理解的那种福德智慧圆满的佛。他是属于开悟了,见到了法身。那个见到了法身、开悟的境界,在“六即佛”里面,还属于“名字即佛”,离“究竟即佛”还有四个阶段,那距离还远。所以密宗讲的“现身成佛”,属于禅宗的“见性成佛”这个水平(“名字即佛”,即“名字佛”,跟福德圆满的佛相差太远),就是圆教初住的菩萨,四十一个位次的最低一个位次。圆教初住位的菩萨就能在一百个三千大千世界中示现八相成道,就能够一种音声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相当于《楞严经》里观世音菩萨示现的位次,你用这个尺子去勘验一下,你到这个世间找找看有几人?如果他没有这个水平,你怎么说他是成佛了?所以净土一法什么时候成就?你当下就能成就,叫“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你当下这一至诚念佛的当下,西方极乐世界莲华就标上了你的名字,你不是当下成就吗?所以大家可千万不要高推其他的法门,而看不起我们净土法门,净土法门是非常圆顿、不可思议的,菩萨尚且难以理解,唯佛与佛乃能究尽。你产生这些疑问还是信心不够的表现。 5、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的最大愿望 索达吉堪布 引导无边无际的苦难众生往生极乐世界,是法王一生中的最大心愿,也是最主要的事业。 他老人家经常说:“我今生中最大的愿望就是将凡与我结下仇缘或亲缘的所有众生都引到极乐世界。虽然有东方现喜刹土、邬金铜色吉祥山刹土等许许多多清净刹土,可是像极乐世界那样功德圆满,又极易往生的净刹却绝无仅有,而且往生后可以成就一切所愿,无勤度化一切有情……” 法王时常宣讲极乐世界的功德,不仅自己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并且劝无量有情发愿往生极乐世界。 既然法王说:“我今生中最大的愿望就是将所有众生都引到极乐世界。”那我们就坚决求生极乐世界,肯定不会吃亏的! 更何况,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也回向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了。 法王还说:“像极乐世界那样功德圆满,又极易往生的净刹却绝无仅有。” 其他的理论问题可以慢慢讨论,但一定不要错了方向,要随顺十方诸佛和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的教导,坚决求生极乐世界!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南无文殊菩萨!南无普贤菩萨!
南无阿弥陀如来,南无观世音菩萨
发表于: 12:37
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九品度众生,威德无穷极 ..
级别: 版主
发帖: 6647
威望: 9999 点
金钱: 0 RMB
所在城市:山东淄博
在线时间:1197(小时)
念一遍就灭尽罪障、得尽功德、累劫往生净土、当下即身成佛只要你有缘能够念一遍,真的是不可思议!能够得见此文的人就有大福德!南无皈依百俱胝(zhi)恒河沙数清净等觉如来。(念诵一遍与念颂大藏经功德等同。)南无十二现等觉如来。(念诵一遍能消除十二万劫所做种种罪障。)南无三摩地现日光坛城正法威德如来。(念诵一遍能消除七万劫中一切众生之迷惑。)南无上师日光支如来 南无多罗树王圣德如来。(念诵一遍能消除断众生肢体及杀生、食肉等罪障。)南无无量无垢正等觉如来。(念诵一遍能消除无始以来偷盗罪障。)南无月光如来 南无如月光白色如来 南无威德庄严决定清净如来。(念诵一遍能消除邪淫罪障。)南无具安乐如来 南无无垢光明如来。(念诵一遍能消除由贪欲毁犯律仪之罪障)南无清净尊胜音如来。(念诵一遍能消除十恶所生罪障。)南无月光灯如来 南无尊胜如来 南无月光宝如来 南无鼓音王如来。(念诵一遍能消除四重罪障。)南无无量光如来 南无诸香及香王如来 南无华自在力王如来。(念诵一遍能消除毁犯律仪及菩萨戒之罪障。)南无大梵天如来 南无施香光如来 南无胜宝焰光如来。(念诵一遍能消除盗用十方僧物之罪障。)南无金光明圣贤如来 南无现金光明如来 南无无量大光明如来。(念诵一遍能消除受用三宝、佛塔、经典等十善财物之罪障。)南无无垢光明如来 南无焰光尊胜如来 南无妙香威德如来(念诵一遍能消除取上师及密乘财物罪障。)南无胜宝藏如来 南无尊胜宝幢如来。(念诵一遍能消除骑乘牛、马等罪障,亦能积集无量无数福德资粮。)南无宝生如来 南无妙华庄严如来。(念诵一遍能於十万劫具不可思议菩提心,乃至成就佛果无所违缘。)南无一切诸佛海会如来。(念诵一遍能消除毁犯密乘三昧耶罪障。)南无大势精进真实定如来。(念诵一遍等同於念颂所有经藏之功德。)南无金刚勇士威猛寂静柔软降伏敌势如来。(念诵一遍等同於念颂所有三藏之功德。)南无威严须弥山现种种宝塔如来。(念诵一遍能消除五毒罪障,一切世中不离诸佛。)南无威德宝藏圣宝伞盖如来。(念诵一遍从今乃至成就佛果,得一切诸佛大悲摄受。)南无无量寿如来 南无持长寿宝瓶如来 南无种种无贪莲华眼如来。(念诵一遍能消除一切横死之因,往生三十三天。)南无现种种宝华威德严如来 南无狮子吼如来 南无幻化威德象如来。(念诵一遍能消除无量无数大劫种种罪障。)南无吉祥伞盖如来 南无莲华如来 南无欢喜如来 南无妙宝如来。(念诵一遍能消除十万、百万乃至无量劫罪障。)南无宝月光庄严妙智音声如来。(念诵一遍之功德能生为转轮圣王。)南无灭除一切有为法及种种迷幻定解威德生如来。(念诵一遍能即身成就。)南无种种清净月坛城如来。(念诵一遍急速成就佛果。)南无具种种三摩地如来 南无灭除疑惑如来 南无初发心怙主不动如来。(念诵一遍能消除罪障直至成就佛果,不堕三恶道。决定成就究竟圆满之佛果,莲华化生不动如来净土。)南无怙主无量光如来 南无圣光明遍吉祥王如来 南无大悲功德宝王如来。(念诵一遍从今乃至九十六亿劫、无量无数恒河沙数劫往生极乐世界,决定无疑。)
南无阿弥陀如来,南无观世音菩萨
发表于: 16:58
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九品度众生,威德无穷极 ..
级别: 版主
发帖: 6647
威望: 9999 点
金钱: 0 RMB
所在城市:山东淄博
在线时间:1197(小时)
索达吉堪布:发愿往生极乐世界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往生极乐世界! 无解轮回海,如罪犯脱狱,愿义无反顾,趋往极乐刹。&&&&无始以来,众生沉沦于无有解脱的轮回大海,愿我们像罪犯越狱一样义无反顾地舍弃轮回苦海、前往极乐世界。&&&&对于解脱来说,世间的财色名利是极大的障碍,大家应当看破这一切。怎样才能看破呢?要以智慧进行分析:我所贪执的任何法到底有没有实义?如果自己没有分析的智慧,可以多翻阅一些高僧大德的教言。这样逐渐就会明白:世间其实没什么可贪执的,只不过自己的心迷乱了,所以对虚妄的外境产生了错误认知。如是了知万法皆妄后,自然会消除一切贪执。&&&&在颂词中,乔美仁波切用“无解”来形容轮回,强调轮回难以解脱。轮回犹如鲸鱼所居的大海一样恐怖,无始以来众生沉溺其中感受了无量的痛苦,现在我们这些恶业深重的众生应该醒悟了,要像罪犯逃离牢狱一样出离轮回,义无反顾地趋向极乐世界。这就是我们所强调的发愿内容。&&&&每个人都要经常想到,世间的房宅、财物、亲友等任何对境都不值得贪恋,如果平时对此有深刻的认识,临终时就能做到不贪恋一切。&&&&在一切贪执中,人与人之间的贪恋是往生的最大障碍,所以生前一定要放下这些。世间人非常可怜,因为没有受过佛法的教育,所以他们一直觉得:亲人肯定是应该贪执的,不贪执亲人怎么行?我一定要抓紧他们!在这种想法驱使下,他们一直用执著的“獠牙”紧紧咬住亲人,始终不肯放下,甚至到死都不肯松口,还死死咬着对方。其实这对自他都没有利益,一方面自己没办法解脱,同时也会给别人带来痛苦。&&&&由于畏惧刑罚、牢狱的痛苦,逃脱死牢的囚犯根本不愿回头看一眼,同样,想到轮回中的种种过患,求解脱者也不愿意再留恋轮回。真正观察起来,三界轮回实在是太可怕了!没有任何可贪执的,所以明哲之士理当彻底放下一切,求生净土。&&&&《净土圣贤录》中说,清代有一个老太太,她一心念佛,最终往生到了净土。以前她虽然念佛,但对亲人和家务还是很耽著的,后来有一位法师对她开示:“念佛欲求一心,应拔去爱根,放下一切。”从此她依教奉行,遇事便以“百不管”推掉,久而久之人们都称她为“百不管”。我想:如果人人都像她那样专心念佛,求生净土,不耽著世间琐事,那该多好啊!
南无阿弥陀如来,南无观世音菩萨
发表于: 16:32
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九品度众生,威德无穷极 ..
级别: 版主
发帖: 6647
威望: 9999 点
金钱: 0 RMB
所在城市:山东淄博
在线时间:1197(小时)
往生极乐世界是一生成佛明安法师到极乐世界后,“一切种智自然显发,乐说无穷,位在补处”,这是说往生极乐世界后得到的利益,“一切种智”就是佛的果觉智慧,到了极乐世界确实就是如此,“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都证三不退,念不退,念念流入佛的果觉智海;“乐说无穷”就是得到四无碍辩才,乐于为众生说法,去教化一切众生,这四无碍辩是:一、法无碍,教法里面的名、相、文句都不能障碍,都能够表达得很清楚;二、义无碍,对于教法所表达的真实义理,都能通达,没有阻隔;三、辞无碍,中外各地的文辞方言,都能通达,运用自在,这是辞无碍;四、乐说无碍,由于具有以上三种智慧,乐于给众生说法,所说契于正理,自在演说如来真实之义,没有障碍,也叫做辩无碍。极乐人民都能用四无碍辩,宣讲法要。“位在补处”到了极乐世界就是一生补处的地位,就像现在的弥勒菩萨一样,是候补佛,下一尊就是他成佛了。确实此法太不可思议了,利益真是广大无边!  此处我们也可以看到,宝箧印陀罗尼的加持,任运的往生到极乐世界,可见此法与极乐净土的关系是很大的!所以我们也不要生分别心,我们是修净土的,你们是修宝箧印的,看到这里我们知道是一样的!其实不仅此经,很多的大乘经典,都是指归极乐净土,所谓:“千经万论处处指归”。大家都知道的《华严经》是经中之王,到最后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世界,华严经这才圆满,此处又提到极乐世界,所以我们修此法,也要回向极乐世界啊!为什么佛总是提到极乐净土呢?那是因为极乐净土殊胜无比,成佛快速,又容易往生!  像《佛说无量寿经》上,阿弥陀佛因地就发愿说:“令我作佛,国土第一。其众奇妙,道场超绝。国如泥洹,而无等双。”我们以前讲过四十八愿,知道只要往生到极乐世界,我们虽然没有成佛,但神通道力几乎与佛同等!到了极乐世界以后,我们都是不退转的菩萨,与诸上善人聚会一处,“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所见所闻都是增长我们道业的,所以很快成佛。通途的修行从初发心需要三大阿僧只劫才能成佛,而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成佛至今才十劫的时间。我们在极乐世界无量寿,所以是一生成佛。仔细认真的学习净土经典,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极乐世界的殊胜啊!  极乐世界还很容易往生,因为有阿弥陀佛的愿力加持。黄念祖老居士也说:“十方都有净上,为什么世尊独劝我们往生极乐世界呢?这就显示出阿弥陀佛大愿王超胜独异的特点。十方都有净土,但是不容易生。譬如考大学,各校的录取标准不同,它们的录取分数高。又如《药师经》中说,若人念药师佛名号或《药师经》,药师如来在这些人临终时,派八大菩萨护送往生极乐世界。这也是要求的分数高,往生药师佛国土是不容易的。诸方净土若不是断了见惑、思惑就去不了,甚至需要在破无明后方能往生。但是阿弥陀佛那里门槛低,一般都能通过。而且一旦考进极乐大学,便没有降班,没有开除,保证个个是博士,是大科学家,都大成功;保险你成功——这就是说个个成佛啊!所以阿弥陀佛是大愿王,他招收极广,教育极精,凡有来者,必定成佛。所以我们要去极乐世界!”  《龙舒净土文》也提到:“智者十疑论云,三菩萨修兜率,一名无著,二名世亲,三名师子觉。约云,先生兜率见弥勒者,即来相报。师子觉先亡,数年无报。次世亲亡,三年乃来报云,天日长,我生兜率,礼弥勒佛,听其说法,即来相报,已三年矣。问师子觉如何。云生兜率外院,恋著天乐,即不曾见佛。且以菩萨而修兜率,犹有恋著不见佛者,此轮回之根本。是知兜率难修有坠,非比西方易修无坠也。智者又云,有见释迦佛而不得道者。若修西方见阿弥陀佛,无不得道。则释迦佛与阿弥陀佛,其愿力所加,故不同矣。故大慈菩萨云,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念其名号,消一切罪,遂生净土。”  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上师也经常说:“我今生中最大的愿望就是将凡与我结下仇缘或亲缘的所有众生都引到极乐世界。虽然有东方现喜刹土,邬金铜色吉祥山刹土等许许多多清净刹土,可是象极乐世界那样功德圆满,又极易往生的净刹却绝无仅有,而且往生后可以成就一切所愿,无勤度化一切有情……”  诺那祖师也说:“修任何本尊皆必须兼修西方净土”;在《佛说阿弥陀经》上我们看到,一切的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弥陀经讲的就是念佛求生净土,一切的佛都劝所有的众生要求极乐净土啊,所以,我们要随顺诸大祖师,随顺诸佛如来的教诲,求生极乐世界!  我们只能简单讲这一点,有时间我们来共同学习净土的经论,那个时候,我们才真正能够体会一些净土的殊胜之处,求生净土的愿望才更强烈!
南无阿弥陀如来,南无观世音菩萨
发表于: 14:53
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九品度众生,威德无穷极 ..
级别: 版主
发帖: 6647
威望: 9999 点
金钱: 0 RMB
所在城市:山东淄博
在线时间:1197(小时)
依止善导大师,持念弥陀名号   黄念祖《心声集》     密净不二之说,曾屡闻于密教大德。例如宁玛派诺那祖师曰:“千佛万佛不离阿弥陀佛”。“成佛最稳最速之法莫过于明白自心与弥陀大法。”先师噶居派大德贡噶呼图克图曾亲示笔者:“往生极乐世界即是密宗即身成佛。”  善导大师是我国唐代高僧,乃中日等国净土宗同尊的大祖师。大师得十方如来之心髓,作无量世界人天之眼目。依止《无量寿经》,独赞持名念佛。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以身弘道,恩德无极。超世希有,万古同钦。日本净宗称大师为“高祖”,“吾家”,“宗家”等,并有尊奉弥陀为净宗初祖,善导大师为二祖,日法然上人为三祖者,法然上人赞大师之《观经疏》说:“此疏是弥陀传说,此文是弥陀亲讲。”上人并赞大师是“弥陀愿王之垂迹”。日亲鸾上人说:“善导独明佛正意。”我国莲池大师说:“善导和尚世传弥陀化身。见其自行精严,利生广博。万代之下犹能感发人之信心。若非弥陀,亦必观音普贤之俦。呜呼大哉!”是以中日净宗先德,对于大师莫不俯首归心崇敬景仰。承恩众生,则顶礼膜拜,永劫依止。   大师为什么能长受后世无限的尊崇敬仰呢?只因大师依止《无量寿经》,十念必生的本愿,拈出持名妙法。指出径路修行的径路,显示弥陀愿王的本心。大师出家后,初依《观经》修观,已成深妙。但二九岁时(贞观十五年,公元六九一年)于玄中寺,蒙道绰大师授予《无量寿经》。顿如贫子归家,全承富业。衣底明珠,照用无穷。大师说:“释迦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而详陈弥陀本愿之金文,唯此《无量寿经》,于是力弘经中十念必生之大愿。一心持佛名号,诚笃精进,如救头燃。如《新修传》说:“入堂则胡跪合掌一心念佛,非力竭不休。甚至寒冷亦须流汗。”又《往生传》说大师念佛“如是一声,则有一道光明从口中出。十声乃至百千声光亦如之。”  大师的《观经疏》说:“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又于《观念法门》中,为使弥陀第十八愿文义明确,乃将愿文写为“若我成佛,十方众生,愿生我国,称我名字,下至十声,乘我愿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按魏译经文中原作“十念”。“念”字则有想念、忆念、参念,或为观念等义。今写作“十声”,则只含“称念佛名”之义,不容更作别解。所以日法然上人说:“须将此文常唱于口,浮于心,遇于眠。此文是四十八愿的眼、肝、神。”我国善导以后莲宗诸祖,亦皆同遵此旨,首宏持名念佛。  又《新修传》说大师:“出即为人说净土法。”《往生传》说:“续至京师,激发四众弟子,无问贵贱。”《往生传》说:“士女奉者,其数无量。”又《往生西方略传》说:“三年后,长安城中,已被念佛者所充满。”可见大师弘化之盛,冠绝古今。  夫念佛法门为易行道,优于余法。故称捷径。但念佛有四:一实相念;二观想念;三观像念;四持名念。持名念佛,更为简易精深,直截了当,契理契机,万修万去。故持名一法称为径中之径。《阿弥陀经》说:“执持名号。”《无量寿经》说:“一向专念阿弥陀佛。”《观经》说:“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可见净土三经,同赞持名念佛。又此法门,乃十方如来所同赞。千经万论所共指。或问六字片言,为什么有如是无量功德?此一问题,实难酬对!因此一句名号,乃如来自证境界。唯佛与佛,乃能究竟。我一个凡夫,何足语此。只能略综显密教典,禅宗公案,一抒盲人摸象之见。  净宗之妙,首在“以果地觉,作因地心”。弥陀一乘愿海,六字洪名,即是如来大觉圆圆果海,以此果海,作我因地修行之因。从果起修,所修即果。性修不二,因果同时。直截根源,千了百当。不历阶梯,非因造作。至圆至顿,不可思议。所以《弥陀要解》说:“故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也。又近代太虚法师于所著《佛教宗要论》中,归纳印中日三国大乘佛法为教理行果四门。(一)教门:以言教为宗。三论、唯识、天台、华严等宗属之。(二)理门:唯显真理不假言说,以心为宗。临济、曹洞等宗属之。(三)行门:注重行持。律宗、莲宗(指偏重自力实修之净土宗)属之。(四)果门:依佛果福智圆满之身土,加持自之身土。密宗、净土真宗等宗属之。净土真宗乃日僧亲鸾上人所倡。此宗所凭,唯一个“信”字。纯依他力。唯以佛果功德为依。与密宗相类。太虚法师分净土为行与果二门,实则我国之净宗正派的承传正是果门。如蕅益大师说:“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是谓往生关键,全凭信愿。往生后品位之高下,则由持名之深浅。日净土真宗之说,即全在其中。先师夏莲老常说:“净宗是密教显说。”今承其旨。  又密净不二之说,曾屡闻于密教大德。例如宁玛派诺那祖师曰:“千佛万佛不离阿弥陀佛”,“成佛最稳最速之法莫过于明白自心与弥陀大法。”又如先师噶居派大德贡噶呼图克图曾亲示笔者:“往生极乐世界即是密宗即身成佛。”又如莲华精舍金刚阿阇黎则以往生极乐作为全体信徒之共愿。至于东密,如日古德兴教大师曾说:“毗卢弥陀,同体异名。极乐华藏名异一处。”又于《阿弥陀秘释》中说:“天竺称阿弥陀,唐翻无量寿、无量光等(中略)。一者无量寿,法身如来居法界宫,不生不灭。是故大日如来或名无量寿佛。二者无量光,法身如来妙观察智光,遍照无量众生,无量世界,常恒施利益。故大日如来或名无量光佛(中略)。是故唱阿弥陀三字,灭无始重罪。念阿弥陀一佛,成无终福智。如帝网一珠,顿现无尽珠像。弥陀一佛,速满无边性德也。”又释阿弥陀之梵字(阿弥陀)说:“(阿)字一心平等本初不生义。(弥)字一心平等无我大我义。(陀)字一心诸法如如寂静义。”又(阿)字佛部义。(弥)字莲花部义。(陀)字金刚部义。又(阿)字空义,(弥)字假有义,(陀)字中道义等等。又于《阿字观》中说:“(阿)字是诸字之母(中略)。自(阿)字出一切陀罗尼。自一切陀罗尼生一切佛(中略)。(阿弥陀)之宝号,胜于诸法者,则此(阿)字之故也。”  兴教大师之说,不但深明密净不二之义,且将持名一法中果觉因心之旨,剖露无余。洪名中一个阿字,即是平等不生之本心,亦是一切真言与一切诸佛之母。故知持名,是称性而修,非余法所能及。又密教所以能即身成佛者,在使行者之身口意三业顿同如来之三密。唯三密齐修,乃上根利智所能行。东密大德,圆融无碍,即一即三。故云一密相应,亦必成佛。如兴教大师所说:“唯诵一明一字成佛,唯相应必定即身成佛故。”净宗持名即是持咒,即修语密。但能一念相应,即是一密相应。亦必即身成就。可见净宗,即是果门,乃密教之显说也。  上明密净不二。其实禅净、禅密都是不二。如兴教大师引《观经》说:“‘是心是佛’,本来一体,更不可求。‘是心作佛’,迷却(却者除也)智显,即身成佛。”夫不二,于兹益显。又“是心是佛”即马祖之“即心即佛”。“是心作佛”亦即宗下之“真参实悟”。请问禅净二宗,又有何别?夫“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能作佛者,是本妙明心。所作之佛,即此本心,别无他物。故知能作所作,能念所念,囫囵是个妙明真心。故云“一声佛号一声心”。如蕅益大师说:“光则横遍十方,寿则竖穷三际。横竖交彻,即法界体。举此体作弥陀身土,亦即举此体作弥陀名号。是故弥陀名号即众生本觉理性。持名即始觉合本。始本不二。生佛不二。故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也。”以即佛即心故,“念念佛”即是念念心。大师此论,精彻无比。  至于直显禅净不二者,莫过《大集经》所说:“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即无上深妙禅。”可见持名不但是禅,且是无上深妙之禅。因为此禅,不待参究,当念即是。不论迷悟,全体现前。故先师夏老有诗句说:“念佛即是自心现。”古德也常说念佛之人,譬如“此身已在含元殿,更从何处问长安”。又如临济禅师常说的“孤明历历”。念佛人万缘放下,一念单提,这就是“孤”。清清楚楚,净念相继,便是“明历历”。又“孤”即是《金刚般若经》的“无住”。“明历历”即是“生心”。故持名即是无住生心。又如有僧名慧超,问法眼说:“如何是佛?”答曰:“汝名慧超。”这等于说“你就是佛”。又如僧问洞山:“如何是佛?”答曰:“麻三斤。”且道这两则公案与“一句佛号是什么?”“念佛之人是谁?”是同是别?“麻三斤”尚且是佛。所念之佛与能念之人焉能不是!又如《楞严经念佛圆通章》说:“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自得”二字,宜深着眼。盖谓不从外得,自然圆现也。所以蕅益大师说:“岂知念得阿弥陀佛熟,千七百公案,向上机关,亦在里许。”元中峰国师说:“禅者,净土之禅。净土者,禅之净土也。”  又这一句佛号,如蕅益大师说:“三藏十二部极则教理,都在里许。”可见天台的圆顿三观,性具性造,一念三千等;华严宗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圆融具德,一真法界,都在其中。  如上所说,表明持名法门的“契理”,因能信所信,能愿所愿,能念所念,能生所生,一一皆是实相的正印。但此法门之卓绝,更在于它的契机。机者,指根机与时机。持名一法,普被三根,广应群机。《大毗卢遮那经》说:“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方便为究竟。”太虚法师解释说:“须知方便之义,全在利乐众生,故可称为大乘之究竟。”今此持名往生一法,上至文殊普贤,下及五逆十恶,但能临终十念一念,皆得往生。可见摄机至广。又但得往生,便横出三界,圆净四土,圆证不退,位齐补处,即与观音势至等诸大菩萨并肩。故知此真是方便中之方便,究竟中之究竟。  又持名一法,最契时机。盖此法门,不废世法,而证佛法;不离佛法,而行世法。因持名之法,随时随地可行。不须入山潜修,闭关宴坐。于有益世间之事,仍可进行。只要深信切愿,一向专念。若不得闲,下至行十念法,或临终十念一念,皆可往生。所以说“不废世法而证佛法”。又大乘宗旨是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因持名念佛,最为方便。故于当前人民,亦应随缘利乐。现居国土,正好一并庄严。可见净业行人乃“不离佛法而行世法”。足证持名法门契合时机无能过者。  粗知持名殊胜,弥感善导大师宏赞恩深。大师说:“弘誓门多四十八,偏标念佛最为亲。”念佛何以最亲?蕅益大师说得好:“盖所持之名号,真实不可思议。能持之心性,亦真实不可思议。持一声,则一声不可思议,持十百千万无量无数声,声声皆不可思议也。”普愿具信之士,永遵大师遗教,持念阿弥陀佛,同入不可思议果海。
南无阿弥陀如来,南无观世音菩萨
发表于: 16:01
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九品度众生,威德无穷极 ..
级别: 版主
发帖: 6647
威望: 9999 点
金钱: 0 RMB
所在城市:山东淄博
在线时间:1197(小时)
往生极乐世界就是密宗的即生成就与即身成佛
南无阿弥陀如来,南无观世音菩萨
发表于: 16:02
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九品度众生,威德无穷极 ..
级别: 版主
发帖: 6647
威望: 9999 点
金钱: 0 RMB
所在城市:山东淄博
在线时间:1197(小时)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至善——《净土》杂志善终专题北京座谈会 地点:北京松堂临终关怀医院 时间:日原载《净土》2013年第2期  王和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至善常人所求的善终就是临终的时候没有痛苦,没有疾病,没有意外。佛弟子眼里的善终,要求更高,也更复杂一些。因为我们首先要理解这个善的具体含义,来生得人天福报不是我们佛弟子所求的善,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生死,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才是我们佛弟子的最终目标。然后还要扩充这个目标,就是让自己的家人也相信、跟随阿弥陀佛的指引,在临命终时能听闻佛号,往生西方净土。古人说,孝是至善。善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自己的小善,自己身体好,精神好,一生无忧无虑,不用父母操心挂念,这只是小善。到达中善的时候,就是让你父母以你为荣—你的工作、社会地位十分荣耀,也就是光宗耀祖了,这是中善。但是,最大的善,则是让父母亲在这一生,能够得闻阿弥陀佛的名号,让他求生净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才是最大的善。作为佛弟子,这是我们的行为准则。我们要做阿弥陀佛的使者,把这一名号传播给周围的人,首先是亲人。最起码,先把这个金刚种子给他种下去,不管亲人信不信佛,都会获得极大的利益。我是做居家关怀的,照顾的大多数都是老人、病人。他们虽然离过世还有一段时间,但也不会很远了。所以在这个阶段,就要有意识地进行善终的准备,也就是不管对方信不信佛,都想办法给对方种下一粒金刚种子。一般情况下,亲人去世之后,家属哭喊嚎叫,悲痛得没办法。深入观察就可发现那些哭喊掺杂了很多私心,比如房产、遗产、存款、家属关系等等。亡人尸骨还没凉呢,家人就为了房子吵起来了,这是很悲哀的一件事情。对于亡者毫无利益,只是生者情绪的一种宣泄。很多家属的哭喊更重要的还是情执的问题,放不下那点感情。人非草木,怎么能没感情呢?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平日学会运用佛法的智慧来看待和处理与亲人之间的关系,珍惜彼此这一世的缘分,但不要去贪著。这样到了该割舍的时候,就能坦然面对,洒脱离去。情执太重,会对亡者造成很大的障碍,这时候临终开示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有针对性地去排解病人的忧虑,看他最惦记什么,劝他放下,能多放下来一点,利益就多一点,能都放下来,利益就最大了。陆志农:临终助念是善终的关键人想得到善终,其实还是很艰难的。比如说在大部分医院里,几乎95%的老人都得不到助念,这是很可惜的。病人以及病人家属,对助念从接触认识到信任接受,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所以为了更多的人能得到善终,我们佛弟子要以最大的耐心和毅力去努力实践。其实很多病人临终的时候特别痛苦,要善终并不容易。比如有个佛友,癌症晚期,根本没希望治疗,就等着往生了。她还跟我下了决心呢,要彻底放下,要往生西方!但临终那天,又哭着闹着要回家,要见亲人啊,要给儿子做饭吃啊。结果那天我没在,她家属就来把病人从往生堂接走了,当天晚上就死了。很多病人临终的时候觉得孤独、害怕,非要见家人。使劲地叫嚷,把护工吓得不敢进来。我把佛像挂上,念佛机打开,但我一走,家属就把佛像撤下来了,把念佛机关了,还坐在那里闲聊。我就说,你们别聊这些家长里短的了,病人能听见,会给病人增添烦恼的。可家属却说,人都快没了,怎么能听见?这就是愚痴,病人当然能听见,而且在临终的关头,反而听得更清楚呢。所以说,善终这个事,临终助念是关键。而在临终助念中,家属能起到最大的作用。病人极度衰弱,没有能力表达自己的意愿。如果遇到不太通情理的家属,我们就没办法。我在做居家关怀的时候,有时候就劝病人立下遗嘱,要求家属在他临终时安排助念,这样就有了一个好的保障。那些哭得最响、花钱最多、事办得最大,鸡鸭鱼肉杀得最多的家属,不知道这种大操大办的丧事是在给亡者制造更多的障碍。所以要使亲人得善终,家属要有大孝、至善,更要有智慧。当然,即使家属不同意助念,咱们作为佛弟子,还是要尽最大的努力。有个病人,自己是学佛的,按说就应该助念,但是家属死活不同意。没办法,病人过世之后,我就自己到后边停尸房里,念了好一会儿佛。我觉得对亡者也是有利益的。朱永旺:平日念佛  临终不痛苦我小时候常听老人说,死的时候能不受罪就满足了。我那时候不理解,怎么死的时候那么受罪呢?现在我知道了。死的时候四大分离,十分痛苦。所以善终呢,首先要不痛苦,这是个很大的问题,也是很多老人的心愿。要善终,要不痛苦,最好的办法,就是活着的时候修行佛法,信愿念佛。临终的时候,在阿弥陀佛的加持护佑下没有业障现前,他肯定痛苦就少。道理就是这么简单,可惜的是很多人往往意识不到。所以说,善终最好的保证,就是平时要信愿具足,念佛、礼佛,按照佛法的原则要求自己。学佛人临终时,由于身体病痛,提不起正念,就需要同修帮助他,给他助念,送他一程。对不学佛的人,临终的时候若有佛弟子指引助念,令其信愿持名,往往也能起到特别的效果,也能达到善终的目标。高万忠:临终一念的重要性最糟糕的死亡,就是在生的时候没有听闻到佛法,没有机会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这是最可怕的了。像陆志农师兄在做居家关怀的时候做得就很好,就把这个金刚种子给播种下,这样迟早有一天会开花结果的。我们现在已经做了七十七例临终助念,根据我们的经验来看,只要临终者坚定信心,十念,乃至一念,都能得到很好的善终。如果对阿弥陀佛产生一点的质疑、动摇,就会出现很大的业障。另外,临终者家属的态度、做法也非常重要。有对从四川来京打工的夫妻,住在北京一个居士家里。夫妻俩以前从来不学佛,后来丈夫患胃癌死了。这位北京居士就劝亡者妻子来做助念。她哪知道什么是助念啊,但人家愿意尝试,因为毕竟对亡者有益嘛,人家就诚心请我们助念。助念的结果很好,这说明什么呢?金刚种子,因缘所致。人家也能往生,而且走得挺好,这说明临终一念的重要性。从经验上来看,出生在富贵之家的人,贪执就比较重。因为他觉得这个世界挺好嘛。所以他对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就不怎么相信。相反,那些受了不少苦的人,就比较容易接受。因为他在这个世界有太多的痛苦,当他得知极乐世界没有痛苦,没有恶道,没有轮回,他一听,这么好的地方,我要去呀!就这么一念坚定的信心,人家就去了。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能依靠的东西越多,往生的障碍就越大。一个人能在这个世界依靠的东西越少,他的障碍就越少。因为他没有依靠,就把身心都放空了。放空之后,就把所有的信念都放在阿弥陀佛上,走得就十分安详。所以作为病人家属,在病人弥留之际不要哭闹,不要干扰病人安详离世。同样,病人也不要挂念家属,因为你挂念家属,你自己走不了,双方都纠缠,纠缠来纠缠去,结果对大家都不好。送别人善终,情况也十分复杂的。比如有些居士,也受戒了,也吃长素,但是走的时候,情况就是不怎么好。他还是有放不下的东西,我们就要了解情况,通过询问家属,了解病人的内心,对于亡者放不下的东西,要对机地开导,让他走好。比如有个穆斯林,人家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学《古兰经》的。后来持名念佛,时间也不长,但信心却十分坚定,就是发愿往生,不再治疗。不吃不喝二十多天吧,最终往生净土。我们都很感慨。所以不论是什么人,只要生起这一念,萌发去极乐世界的愿望,就一定能成就。杨建明:善终最大的障碍是愚痴世间人对生死问题的无知是最可怕的。绝大多数人都不相信“形灭神不灭”,所以就会干出很多不利于亡者的荒唐事来。亡者本身因为这种无知,也会贪恋这个世间的一切,就会产生一种“爱别离苦”和“死苦”。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善终最大的障碍是愚痴。面对亲人离世,不懂佛法的人一般会做出以下几件不利于亡者的事。一是亲人刚断气,家属就哭喊和搬运。对于亡者,人死的时候,就如同活牛剥皮、生龟脱壳,痛苦到了极点,那种痛苦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我父亲去世的时候面色不好,可以想象他是十分痛苦的。我当时也不懂啊,还搬运父亲,搬来搬去的。父亲的手指头攥得紧紧的,别人说那样不好,得给他掰开。我就使劲去掰呀,怎么掰也掰不开。现在我们知道,这对于亡者是十分痛苦的。亡者刚去世的时候,轻微的一阵风吹过,都像刀割一样痛苦,更何况你搬他、弄他呢?我们因为无知,就给亡者增加了很多巨大的痛苦。我们感冒的时候,因为心里烦恼,别人要跟你唠嗑,你都不想多说话,只会觉得十分厌烦。那么我们就可以想象一下,对于亡者来说,他的烦恼痛苦要比感冒的时候重百倍千倍万倍。你还在他旁边哭喊,甚至搬弄,他的神识能不烦恼、痛苦吗?这就是以善心作恶事。哭喊和搬运都是绝对不可以的。二是杀生。家里亲人死了,就要宰杀很多鸡、鸭、鱼等,当场杀了,招待客人。这是个很要命的坏事,能给亡者增添很重的罪业。我爸爸去世的时候,按照风俗,就要抱着大公鸡,使劲打它的头,敲它,折腾它,让它不停地叫唤,然后才杀了。这样做不仅自己造业,更要连累亡者,是很可悲的一件事情。再一个就是抢救。有个病人,已经脑死亡了。医生告诉家属,病人没救了,但家属就是不同意,要求医生不顾一切地抢救。为什么呢?要等病人的大姐从外地赶过来,让他们见最后一面。于是,医生不得不把各种电路仪器都架在病人身上。其实病人此时已经痛苦极了。等到那位家属来了,又拼命地拍打病人的身体,连蹦带跳的,拼命折腾。其实他们不知道,他们是在给病人增加无限的痛苦和烦恼,是在拼命把病人推向三恶道。还有个居士,学佛特别精进,早课拜佛的时候,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就跌倒,当场咽气了。在我们看来,在念佛的时候,在佛像前,在大殿里往生,又没有病痛,这是多么吉祥、多么好的事啊。可结果还是被家属送到医院抢救了半天,根本没有用,不仅让亡者承受了更多的痛苦,也障碍亡者往生。 赵翠萍:关注年轻人的往生我觉得探讨善终并不一定只是针对老人,也有年轻人。因为现在有很多年轻人突然过世。善终这个问题,年轻人自己也要关心。因为死什么时候到来,我们谁也不知道。我做居家关怀的时候,有个名叫小阮的孩子,才十几岁,在小学的时候,就患上了一种奇怪的疾病。医生就说,他是活不过十八岁的。我去探望他的时候,就给他带来一张念佛往生的光盘让他看,虽然他从小不上学、不识字,但他看了之后却特别欢喜,他说我要去西方极乐世界。后来,他爸爸说他已经被送到医院去抢救了,人快不行了。我就赶紧赶过去。我们到了医院之后,小阮已经处在弥留之际了,从医学的角度来说,已经死亡了。虽然家属并不信佛,但我们还是在亡者的床前做了短暂的助念,我们相信,这对亡者也是有利益的。
南无阿弥陀如来,南无观世音菩萨
发表于: 19:00
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九品度众生,威德无穷极 ..
级别: 版主
发帖: 6647
威望: 9999 点
金钱: 0 RMB
所在城市:山东淄博
在线时间:1197(小时)
有我还是无我?就看是梦中还是觉醒!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对治方法:凡夫四颠倒——认苦空无常为常乐我净,为破我执故,说无我;二乘四颠倒——认常乐我净为苦空无常,为破空执故,说有真我。《大般涅槃经》卷第一,佛云:“何者是我?若法是实、是真、是常、是主、是依性、不变易者,是名为我(真我、佛性)。”  《大般涅槃经》卷二十,  佛云:“杀(出离、灭除之意)无常者,得常涅槃。杀苦,得乐。杀空,得实。杀无我,得真我。”《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一 云: “佛告大慧:我说如来藏(真我),不同外道所说之我(我执)。”华严经:“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真我),但以妄想执着故,不能证得;若离妄想执着,则一切智、自然智、无师智,即得现前。”金刚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离一切相,即名诸佛(真我)。”“若以色见(真)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如来导师体,法性法界身;真如(真我)深难见,法身不可测。”楞伽经:   “犹如伏藏宝,亦如地下水,虽有不可见,蕴真我亦然。    心心所功能,聚集蕴相应,无智不能取,蕴中我亦尔。    如女怀胎藏,虽有不可见,蕴中真实我,无智不能知。    如药中胜力,亦如木中火,蕴中真实我,无智不能知。    诸法中空性,及以无常性,蕴中真实我,无智不能知。    诸地自在通,灌顶胜三昧,若无此真我,是等悉皆无。    有人破坏言,若有应示我;智者应答言,汝分别示我。    说无真我者,谤法著有无;比丘应羯磨,摈弃不共语。    说真我炽然,犹如劫火起,烧无我稠林,离诸外道过。    如酥酪石蜜,及以麻油等,彼皆悉有味,未尝者不知。    于诸蕴身中,五种推求我,愚者不能了,智见即解脱。”圆觉经:“诸幻灭尽,非幻(真我)不灭。”楞严经:“狂心自歇,歇即菩提(真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归元性无二 ,方便有多门。……生灭二圆离,是则常真实。纵令在梦想,不为不思无,觉观出思惟,身心不能及。”“见闻如幻翳,三界若空华;闻复翳根除,尘销觉圆净。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梦”这个譬喻最容易理解真假之别——梦中全是假,醒来一切真!所以佛经中极力提倡梦幻观——“一切譬喻中,梦喻最胜”“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不是难不难,关键信不信!!真信佛者几人哉!一切诸法皆空性(苦空无常无我),破空显实即净土(常乐我净)!  (益西彭措堪布  《阿弥陀佛修法极乐捷径》讲义)  般若(空性)是诸佛之母,诸佛无一例外均因彻证空性、破空显实而成佛。(了达诸法空,始信一切有。凡夫在梦中,见闻皆虚妄。般若是醒梦之法,故《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净土是大觉之境,所谓离一切相即名诸佛。《法华经》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故大乘经典皆指归净土。可见,净土是实相,唯佛与佛乃能究尽,凡夫只能依教奉行,不可妄加测度。凡是说极乐世界是凡夫自心所造、净土虚幻不实、或当下即是净土不必往生西方净土,让人失去信心者,皆是地狱业。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无量功德愿行之所庄严,我们凡夫有何德能说是自心所造?六道轮回才是凡夫自心所造,为何不求出离?十方诸佛一致赞叹净土,劝进往生,我们有何资格阻人往生,断人慧命?以凡滥圣,拨无净土,犯大妄语,果报自忖!——了悟子谨按)我们在修净土的过程中,必须将阿弥陀佛当作实有的佛祈祷,西方圣境当作实有的境界来希冀,此土的烦恼痛苦当作实有的苦痛来厌弃(了则业障本来空,未了即需还宿债),这样只要坚持不懈,无疑可以因阿弥陀佛的无边悲愿而得度;而已有闻思,对空性已有认识的人,则可以结合佛所着重弘扬的般若空性进行观修。空性怎么修呢?有上师指点的人,可当下安住于无生的大空性中,也可在空性的基础上,再按莲宗截流大师所说:“要信得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是未成之佛,弥陀是已成之佛,觉性无二”进行观修。一般的初学者,则可以通过一个简便易行的方法,取得较好的效果:大家都做过梦,而且知道梦境都是虚幻不实的,而我们现在的娑婆世界其实也是一场梦境,因为佛在《金刚经》中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既然是梦境,那么周围的房子、人物、自己的身体、感情,这一切的一切本来都如镜中花、水中月,并不实在,只是我们自作多情,太当真了,结果反把自己给套进去了。再进一步观察,梦中的一切虚幻不实,醒来后,连那虚幻的相状也找不回来,也就是说,我们所见到的娑婆世界这些虚幻的山河大地等,在已觉醒的佛陀面前,也是连其相状也不可得的,即世俗万法为本来空性,空性中本净,无不净的显现,因此宽松下心来,不去理会这些子虚乌有的东西,等你安住到位,空性就呈现出来了。这个方法因为借助了我们所熟知的梦,故无论是哪种根机都很容易获得经验,不但在修行时,我们在平时行、住、坐、卧中,都应提醒自己:“这是一个梦,毕竟无所有(醒来即净土,念佛即成佛)”,慢慢习惯后,你会发现怒气可控制了,怨言少了,病痛也少了,人缘变得融洽起来了,佛法的甘露就真正品尝到了。观一切法空性(从而万缘放下,一心念佛,求生净土),是这个仪轨正行修法的第一步,比较重要,根据上面的引导,大家都会感到并不困难,因此应认真练习,不能马虎!净空法师:般若离幻,净土归真,两全其美!     净土与般若,语别而义无别,净土由“有”门入,一般人以为净土著相,般若讲“空”,似相对又似矛盾,实在是相辅相成,正好两门合修,则道业日进。  “般若”一词,是属无恰当词汇而不翻译的。它的梵文原意是“大智慧”,不是世间的一般智慧。大到什么程度?它是告诉我们“诸法实相”。“诸法实相”是什么意思?“诸法”就是我们人生和宇宙间的一切真相,包括六道三界轮回的过程,“实相”就是佛不加一点夸张和修饰,实话实说地告诉了我们(法华经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这么重要的内容,不论大小乘各宗各派,都应该高度重视,认真学习(以期离妄归真,离苦得乐,断惑证真,背尘合觉——括号内文字系了悟子所加,下同)。  佛对这个真相,是从两方面告诉我们的。一方面是(离幻)讲我们的人生和人所依赖的生存环境,这并不光讲地球,三界六道的真相全部告诉了我们,那就是无常、苦、无我、不净,且轮回不休。(法华经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所以修行首先要有出离心——出离三界火宅;离妄、离苦,即厌离娑婆;以破除“凡夫四颠倒”——以苦空无常为常乐我净)  另一方面(归真),佛讲了一真法界(极乐世界)的真相,也就是如来果地上的境况,这自然也是般若的范围。如来果地上的境况是怎样的呢?佛在《大般涅槃经》中用了四个字告诉了我们,那就是“常、乐、我、净”,和我们凡夫的境界正相反。(《楞伽经》云:“十方诸刹土,众生菩萨中,法身及报身,化身及变化,皆从无量寿,极乐界中出。” 《佛说阿弥陀经》:“汝等众生若有信者,应当发愿,求生彼国。”所以要发愿求生净土——归真、得乐,即欣求净土;以破除“二乘四颠倒”——以常乐我净为苦空无常。)  我们光看看“无常、苦、无我、不净”的凡夫境界吧,《金刚经》说得再清楚不过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大般若经中,佛反反复复地给我们讲解这种缘生缘灭的真相,真可谓苦口婆心。  这种缘生缘灭无常的程度,绝不是世间人所能感觉的那样,觉得人生过得很快,“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佛讲的无常之快,是“瞬间生灭的连续相。”一个念头刚一生,紧跟着这个念头就灭了。这个生与灭就全结束了。而这个念头从生到灭都是假的,是妄想。这才是无常的真相,也就是“缘生缘灭”的真相。这么快的生灭相究竟是苦是乐呢?世人不觉,追逐五欲六尘,以为是乐的,充满幻想和诗意。佛告诉我们,这假的、妄想的生灭相是苦不堪言的,由于世间人追逐五欲六尘,所以贪嗔痴越来越重,下场是一世不如一世,多在三途受苦。而众生执着这以假为真,以幻为实的六道境界,以为有“常乐我净”,所以在三途生死流转,无有停歇。佛告诉我们这是颠倒妄想,枉入诸途,这真是太冤枉了。  说到“不净”,落入三途,受苦不尽,哪里有净可言?即便是人道,也是不净的。人身是四大合和而成,现代科学叫细胞,佛说是小虫,名词不同,实质却完全相同。表面看好象挺讲卫生,挺干净。其实五脏六腑是没有办法洗干净的。说得再深一点,学佛前能思维的妄心妄念头也是不净的。天道好一点,但有无明,还是要往下堕。  一般的学佛人,般若学到这一半(离妄离苦,即厌离娑婆)就结束了。其实般若还有另一半内容(归真得乐,即欣求净土),那就是一真法界(即极乐世界)的真相,这自然也是般若的范围。《道行般若经》中就详细地介绍了一真法界的境况和《华严经》中的“华藏世界”,《无量寿经》中的“西方极乐世界”无二无别。可见般若经典中的真空和妙有不二。  一真法界是“常、乐、我、净”。不但寿命无量,一切境界都是永恒不变的,所以她是常。一真法界,不管是微风轻拂,还是洗浴,都是那么的快乐,这里的快乐可不是世间人所能理解的乐,那是心地清净到一定程度后才有的真乐(极乐)。由于寿命无量,无有轮回,住不退转,所以是真我。一真法界是莲华化身,那才是真净(《无量寿庄严经》云:“彼佛如来,来无所来,去无所去,无生无灭,非过现未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 )。  所以古大德们常说,不读《华严经》,不知佛家之富贵。现今在社会上,佛教还蒙受着不白之冤,不少人都认为佛教只讲看破放下,不知道看破放下后,心地清净后的真乐。所以一般人提到佛教,总是会说:“学佛是堕入空门”。这实在是错之千里了!殊不知不学佛才会往下堕落,学佛恰恰是一步步往上升。佛家讲的空,是真空,真空不空,真空和妙有是一回事,真空就是妙有,六道轮回才是苦海无边,学佛是离苦得乐,这一点我们学佛的人一定要清楚,然后要厂泛地为那些不明真相的人做细致的解释。  我们明白了上面般若的义理,才会真正生出一心求生净土的心来。特别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十方佛国净土都好,但没有凡圣同居土,换句话说,有因才有果,你得修到法身大士,才能随意往生十方佛国净土。而要修到等觉菩萨的品位,谈何容易!唯有西方极乐世界,不需断惑证真,只要发愿即可往生。这当然也是有因有果,不是找便宜。阿弥陀佛大愿为因,往生为果,所以是二力法门。虽是凡夫,一经往生,住不退转,圆成佛道。阿弥陀佛真慈悲无尽呵!所以古大德说:“闻到净土法门,是千百劫来稀有难逢之事。”  有人总觉得求生净土太容易,又怀疑凡夫求生净土,怎么就成为菩萨了呢?佛在《道行般若经》中“阿惟越致品”里明确指示:“阿惟越致菩萨闻佛说净土,即发愿求生”。这是什么意思?这明明是在告诉我们,发愿求生净土的不仅是一般菩萨,而且是阿惟越致菩萨(一生补处菩萨)。(《般舟三昧经》云:“三世诸佛,念弥陀三昧,得成正觉。” )  明理后,没有不求生净土的(莲池大师说得好:“若悟后不求生净土,敢保老兄未悟”)。求生净土当以信愿念佛为正行,以断恶修善为辅行。所以学佛并不仅仅是修善,做善是报国家、父母、众生之恩,是为了使地球的众生能过上太平祥和的生活。佛法确定能使地球的众生过上好生活。依报随着正报转,若人人深信因果,转恶为善,虽然根性还没有转到求生净土,也必有好报。地球上自然就会刀兵不起,和平美满。但佛弟子一定要明白,佛的本意是要我们知佛之知见,入佛之知见,证佛之知见,要想尽快成佛,只有发愿求生净土。这才不违诸佛之教诲。        般若与净土,关系非常密切。净土是一切法的归宿,任何法门均与净土脱不了关系。兴趣专于那一宗尽可由之,但必修回向求生净土,若舍弃净土则其所学不过世间学问而已。 净土与般若,语别而义无别,净土由“有”门入,一般人以为净土著相,般若讲“空”,似相对又似矛盾,实在是相辅相成,正好两门合修,则道业日进。     空有二边均非中道:凡夫著“有”,不知苦空无常,出不了三界六道;小乘着有余涅盘偏于“空”,不知常乐我净。念阿弥陀佛,往生极乐世界,既不着三界六道,亦不着有余涅盘,这才是大乘的境界。
南无阿弥陀如来,南无观世音菩萨
发表于: 13:55
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九品度众生,威德无穷极 ..
级别: 版主
发帖: 6647
威望: 9999 点
金钱: 0 RMB
所在城市:山东淄博
在线时间:1197(小时)
极乐世界怎么还有二乘(声闻缘觉)?《阿弥陀经》中云:“又舍利弗,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非是算数之所能知。诸菩萨众亦复如是。舍利弗,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又云“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往生极乐者既然都是三不退转的大菩萨,为何又有声闻菩萨之别?大乘境界为何会有二乘行人呢?请看大安法师及净宗法师、大虚法师的相关开示。大安法师开示:一、请看下面经文。“又舍利弗,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非是算数之所能知。诸菩萨众亦复如是。舍利弗,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好,这是描述极乐世界教主成就之后,他的声闻、菩萨眷属的成就。主、伴圆融。如果教主很伟大,但是下面的弟子没有什么,是光杆司令,那也不庄严了。一看:噢,阿弥陀佛有无量无边的声闻弟子,这些声闻弟子都是证果阿罗汉的水平,其数量也是算数所没办法知道的;不仅阿罗汉这么多,诸菩萨众——三贤十圣的菩萨,他们的数量也是无量无边阿僧祇的——算数所不能知。好,那有人就会问了:“西方极乐世界是大乘菩萨的法界,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声闻呢?天亲菩萨不是说‘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吗?二乘的种子不能往生嘛,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声闻弟子?”这里面,对天亲菩萨这个偈颂有很多人误解。“二乘种不生”,不是指二乘种性的人不能往生,而是指极乐世界那个刹土不会生起声闻、缘觉二乘的种子。他方世界的声闻、缘觉,如果他具足信愿,也能往生。因为阿弥陀佛是平等普度九法界众生的,声闻、缘觉也是其中两种法界,不能遗漏的。声闻、缘觉——特别是定性二乘,他常常生起不了菩提心,不能庄严净土,饶益众生;在大乘佛法来看,称为焦芽败种,就是不能成佛的。但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愿力有一个胜妙的利益,就是令那些定性声闻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去能发起大乘的菩提心,就有一种巨大的转化力量。因为西方极乐世界全体都是法性土,是有大乘菩萨巨大加持力量的地方。他只要去了,一定能够回小向大。在往生之前他能够回小乘心向大乘心,当然更好:提升往生品位。但很难要求一些声闻、缘觉:在此土能够很方便的、很容易的回小向大,那不可能。《法华经》讲大通智胜佛以来的声闻都很难转生大乘心。这些声闻,也就是用了声闻的名号,实际上他们就是大乘菩萨的种性。《无量寿经》讲到:这些声闻弟子到他方世界去救度众生,能令他方世界无量无边的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你看,他都能令他方世界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他自己难道还是定性声闻吗?所以这个经文告诉我们:现在这些往生的声闻弟子——闻到弥陀的名号信愿往生,他的种性已经是别教和圆教所摄的根机了。如果他是藏教乃至通教的根机,都闻不到他方世界佛的名号;闻到了,他也不相信。现在他闻到了弥陀名号,还愿意往生,从根本上来说,他已经是别教、圆教所摄的根机。(恭录自大安法师讲解蕅益大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二、十方佛刹的十界四土,皆有净秽之别,分齐有别。唯极乐世界为阿弥陀佛大愿之所成就庄严,有净无染。凡夫带业往生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即已横生上三土。四土在一处,往生者根机有殊、所见有异。若见思惑断尽,即见方便有余土;尘沙惑断尽,分破无明,即见实报无障碍土,亦分见常寂光土;无明断尽,即得了了见于常寂光土。于极乐世界方便有余土横生上二土,即实报无障碍土与常寂光土;于彼实报无障碍土横生上一土,即常寂光土。 又极乐世界的佛菩萨声闻,能随于自己所居之土,横向竖向自在无碍。若证常寂光土,能于下三土随心寄托;如欲教化法身菩萨,则寄实报无障碍土;欲教化权乘圣人,则寄方便有余土;欲教化凡夫,则寄凡圣同居土。实报无障碍土的法身大士,能示现下二土;方便有余土的圣人,能示现同居土教化带业往生者。 西方极乐世界的殊胜,体现在凡圣同居土。与娑婆凡圣同居土相比,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净土中,凡夫与圣人俱会一处,直至成佛,非暂同;凡夫与圣人如师如友,朝夕同聚,非难遇;极乐世界的圣人,一生补处菩萨无量无数,非稀少。极乐世界的凡夫与圣众一道,同尽无明,同登妙觉,与娑婆众生所作不同。可见极乐同居净土胜过娑婆同居秽土百千万亿倍。下凡众生带业往生凡圣同居土,悉皆圆证三不退,于念不退中超尽四十一因位。不必舍身受生,一生必补佛职。此等往生者,非凡非圣;若谓是凡夫,却不历异生圆证佛果,与观世音大势至,无二无别,故非凡;若谓是圣,就所带烦惑业障而言,却可名凡夫,不可名等觉菩萨,故非圣;而又即凡即圣,十方无量佛刹,无此名相,无此阶位,无如是凡圣同居土。这种情形,“非心性之极致,持名之奇勋,弥陀之大愿,何以有此?”(《弥陀要解》)。蕅益大师的赞叹,弥显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的超绝殊胜。十方世界的众生,见思之惑难断,分段生死难出,故凡圣同居之关最难透脱。唯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圆融具足上三土,圆证三不退,故能圆断诸惑,一生圆成佛道,超出十方凡圣同居土之外。吾人深契此中真相,方可感戴阿弥陀佛的深重恩德。 (恭录自大安法师著述《净土宗教程》)净宗法师开示:舍利弗!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非是算数,之所能知。诸菩萨众,亦复如是。舍利弗!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译解】还有,舍利弗啊!彼阿弥陀佛有无量无边的声闻弟子,都是阿罗汉,数量之多不是用算数可以知道的;菩萨大众之多,也是如此。舍利弗啊!彼佛国土如此高德圣众之庄严,都是彼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自然成就的。另外,舍利弗啊!众生只要往生到极乐世界,自然都是不退转地,必定一生成佛;而且其中现在就有许许多多显现为一生补处菩萨的果位,数量之多无法用算数来说明,只能说是无量无边、又无量无边。【要义】十劫所度    紧接着弥陀成佛十劫之后,说圣众无量,悉皆不退,使知:弥陀寿命无量,今才十劫,而蒙此佛无量光寿名号救度、已经往生者,如此之多,而不退成佛如此之易,所以应当追踪前贤,速求往生,称佛名号,蒙佛光照,获佛寿命,得入极乐圣众之数。声闻与菩萨    极乐圣众,虽然在名称上有声闻、菩萨的不同,但实际上极乐是纯一大乘菩萨境界,并没有真正的声闻。《往生论》说「大乘善根界,二乘种不生」。那又为什么要说声闻呢?一、为显彼佛愿力不可思议。《往生论注》言:声闻以实际为证,计不应更能生佛道根芽。而佛以本愿不可思议神力,摄令生彼;必当复以神力,生其无上道心。譬如鸩鸟入水,鱼蚌咸死;犀牛触之,死者皆活。如此不应生而生,所以可奇。然五不思议中,佛法最不可思议。佛能使声闻复生无上道心,真不可思议之至也。二、为引他方声闻求愿往生。声闻畏厌佛道长远,自求灰身灭智,今见极乐声闻,自然入于不退,普皆一生成佛,故能欣欣以求。三、顺余方俗。根据《无量寿经》,极乐世界虽然有声闻、菩萨、天、人等不同的称呼,但实际上极乐所有人民,智慧、神通、功德,都是一样,平等没有差别,身体长相也都一样,没有差别,自然都是虚无之身、无极之体,也就是佛的功德法身;智慧之高超、功德之殊胜、形体之微妙,十方世界找不到恰当的名称,而又不能直接称为佛,所以只好顺应他方世界的叫法,也称为天、人、声闻、菩萨等。四、为成主伴庄严。声闻为佛出家弟子,仪相同佛,念报佛恩,常随佛后,譬如龙动云随。极乐虽无出家在家之别,顺此方俗,为成主伴庄严,不妨多有声闻。五、为显极乐差即无差,绝对平等之境。平等有二:一、即平等而平等。如说极乐人民悉皆金色。二、即差别而平等。极乐是无为涅盘界故,依正主伴,一一皆是阿弥陀佛体性功德的显现,众鸟原是弥陀变化所作,风树能够应机演畅妙法,声闻、菩萨,一切人民皆同秉彼佛无量光寿。往生   不退   补处 经文说:「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阿鞞跋致,意为不退转。善导大师《法事赞》说:人天善恶,皆得往生;到彼无殊,齐同不退。他方凡圣,乘愿往来;到彼无殊,齐同不退。此往生、不退、补处,有以下几个特点:一、 根机不限。不论凡、圣、善、恶,皆得往生。二、 时间立即。一旦往生,当下立即获致不退转。三、 果证平等。虽在此界,有善恶凡圣之异,一旦往生,则毫无差别,果证全同。四、 超证常伦。若在此土,从凡夫至阿鞞跋致,至一生补处而成佛,甚大久远;然生极乐,则不经诸地,不历时劫,速疾超证。《往生论》言:「速满足功德大宝海」,「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量寿经》第二十二愿说「超出常伦诸地之行」,《往生论注》言:「十地阶次者,是释迦如来于阎浮提一应化道耳;他方净土,何必如此」,《弥陀要解》言:「下凡众生,于念不退中,超尽四十一因位,与观音势至无别」。五、 自然成佛。一旦往生,则毫不费力,不加任何人为造作,自然不退转,自然一生补处,自然成佛。《无量寿经》言:「道之自然」、「自然之所牵」、「自致不退转」、「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法事赞》言:自然即是弥陀国,无漏无生还即真。六识纵横自然悟,未藉思量一念功。《往生礼赞》言:到彼华开闻妙法,十地愿行自然彰。《般舟赞》言:念念时中常证悟,十地行愿自然成。《五会法事赞》言:到彼自然成正觉,还来苦海作津梁。六、 缘佛愿力。所以如此,全因弥陀愿力。《往生论注》言:「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往生与成佛    关于往生与成佛,有三种表述:一、往生定成佛。二、往生速成佛。三、往生即成佛。念佛一法,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因该果海,果彻因源;本来果地法门故,既以果觉往生,必以果觉得证,妄身谢灭,果觉现前,如印坏文成,更无纤隔。然因一土唯一佛故,故从极果下而一位,居于因位之极,称一生补处;一生补处者,即具足佛德、待补佛处之位。又虽内证无量光寿极果,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顺余方俗故,仍称菩萨、声闻、人、天等,不名佛。又因往昔本愿故,自在所化,为众生故,示现普贤行德,因地修相。成就功德    功德有三:一、国土功德,无苦纯乐;二、本佛功德,无量光寿;三、圣众功德,不退成佛。此三种功德皆由阿弥陀佛因地为法藏菩萨时,发四十八愿,历劫修行,于十劫前成佛之时,同时成就。「成就」是愿望已经实现,结果已经达成,法尔如是,既不需要更加功力,也不可能稍有改变。国土功德既已成就,则彼国现下即是无苦纯乐的清净宝所。反观此娑婆世界,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应当厌苦求乐,厌秽欣净,求愿往生彼国。本佛功德既已成就,则弥陀圆满具足无量光寿救度众生的大能大力。反观自身,罪障深深,福慧微微,旷劫流转,常没不出,应当舍弃自力,顿归弥陀佛力之救度。圣众功德既已成就,则一生彼国,自然舍罪恶凡夫之名,入不退成佛之位,应当誓毕此生,不再作阎王眷属,而成为极乐人民。功德虽说三种,实则一体不分。赞国土功德,说「阿弥陀佛变化所作」,即是依正一体;赞本佛功德,说「彼佛寿命及其人民」,即是主伴一体。依正一体故,国土广大庄严,即是涅盘妙境;主伴一体故,人天声闻菩萨,同证光寿极果。《无量寿经》说:「以大庄严,具足众行,令诸众生,功德成就。」三种功德庄严,收入一句名号,一心称名愿生,西方十万亿程,毕竟不隔于半步;弥陀无量光明,恒常腾辉于舌端;而无量圣众,闻声共邀为胜友,相期聚会于一处。有此大利,释尊反复赞说:「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恭录自净宗法师讲解《阿弥陀经》要义)问:经典里提到往生净土之后“花开见佛”,当往生者还在莲花苞里的时候,是否净土殊胜庄严的境界就一点都看不到?要等到出来之后才能看到?另外《阿弥陀经》里提到极乐净土里的天人、阿罗汉是什么?大虚法师答:我们看经典的开示是很明白的,净土的实报庄严土的境界,当往生者还处在莲花里的时候,他们的确是体验不到的。他们只能体验莲花里的相似境界,而且他们所体验的这个境界的程度深度,还要依各自的信解、各自的行持、各自的体悟而有所不同——这个在讲《观经》、讲《洞见和真相》的时候早就已经讲过了。不过他们并不是绝对听不到佛菩萨的讲法,也不是绝对见不到佛菩萨。在那个莲花的境界里,还是会有佛菩萨化现的“引导者”去给他们讲经说法,去给他们进一步的开示,进一步的指引的。那么随着各人的用功程度不同,各人的悟性、根器的不同,领悟程度的不同,所以他们从莲花里出来的时间也不尽相同。他们一旦真正出来,从那种境界里把自己的心完全打开,打开自我的心,破除我执,那么净土无量光寿的无限境界,就会在他们的体验里有“同又不同”的呈现。然后在净土里面示现的,我们看到经典里面描述的所谓天人、阿罗汉,他们并不是像我们三界轮回里面所定义的“天人”,阿罗汉也不是一般小乘经典里面所定义的那种“阿罗汉”、“定性声闻”,而只是一个假名,一个方便的、暂时的称呼。因为极乐净土,阿弥陀佛的这个实报庄严土的境界,你们记住一点,记住一个根本原则:它是大乘无为涅槃界!它是阿弥陀佛圆成佛果以后显现出来的、至圆至顿、至高无上的这么一个境界!生命的本来境界!没有小乘之名,没有小乘之人!更没有三界,没有恶道之名!经典上怎么讲的?说净土里面的众生纯是大乘,都是入了“大乘正定聚”的。但是奇怪了,有的居士就是没有圆融地去理解,他看到经典上有的地方写有天人、有阿罗汉,比如说《无量寿经》里就提到净土有天人,《阿弥陀经》上也讲净土的声闻圣者“无量无边” 、“非是算数之所能知” ,为什么会有这种看起来好像很矛盾的话?实际上不是的!这个名称只是对十方世界往生到净土的、这些九品往生的修行者,是对他们当下所开显、所证入的那个生命境界、生命状态的一个定义。比如往生的时候,他是以天人的状态往生的,还没有突破自我,没有断除见思惑、断除烦恼,那么到净土之后呢,就暂时定义他还是“天人”,阿罗汉的道理也是一样的。但是他们必然、必将趋入阿毗跋致不退转的境界,这个就不像在三界里面还有退转的可能,他们不会再退转了!也不会像定性声闻——修行小乘极果的定性声闻那样,他就定在那个阿罗汉涅槃的、空性的境界里,很难再有转变。他们必然会由凡夫慢慢修持往上,趋入涅槃空性的境界,趋入阿罗汉的解脱境界;继续往上,必然由阿罗汉的境界趋入大乘菩萨道的境界;再由初地菩萨,趋入八地不动地、不退转的境界,乃至趋入和观世音菩萨、弥勒菩萨、地藏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同样的十地,等觉妙觉的境界,最终圆成佛果,一直都不会再有退转的可能。所以那个所谓的天人、阿罗汉的名称,只是暂时的方便称呼而已。当他们处在阿弥陀佛这个无限的无量光寿的怀抱里,他们会怎样?打个比方,就像千千万万条河流,不管是宽是窄,是清是浊,如果全部汇向大海、流入大海之后,它们会怎样?会咸同一味!它们会成为一个整体,成为本来不二的整体!了解吗?不要错解。
南无阿弥陀如来,南无观世音菩萨
发表于: 13:57
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九品度众生,威德无穷极 ..
级别: 版主
发帖: 6647
威望: 9999 点
金钱: 0 RMB
所在城市:山东淄博
在线时间:1197(小时)
于海波:净土宗的四大特色净土宗又称莲宗,是中国传统八大宗派之一,唐宋以来,在民众中广为流传,逐渐成为佛教主流宗派。那净土宗与其他佛教宗派有那些区别?净土宗有向死而生、舍自归他、指方立相、果觉因心四大特点。一、向死而生净土宗以信、愿、行为三大纲宗。其中愿指的是愿离现实的染污世界,从这点上来看,实际上净土法已给人们提供了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信息。即此土八苦交煎不足恋,彼土快乐无极应当取,故此生不足恋,死亡不足惧,因为我们死后会到一个更为祥和、快乐的世界去。这一论点和德国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先行到死中去”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海德格尔认为真正的为死而在就是“使自身自由地去为此不可超越的境界而先行”, “先行到死中去”实际强调的就是一种直面死亡的态度。面对死亡的威胁与恐吓,净土宗把目标直接指向了来世,用对来世的渴求而降低了对今生贪生怕死恐惧心里的忧虑。这实际也是人们对死亡忧虑之后的一种理性升华。为何要舍弃今生呢?佛教认为我们所居住的娑婆世界是八苦交织的:受生时在胎狱中有难忍的住胎、出胎之苦,是为生苦;容貌、气力、寿命等衰退之苦随时间流逝都会逐渐现前,是为老苦;在生之日四大不调和,身体有各种疾病所恼,是为病苦;生的尽头,就是死亡,财富、地位、亲友、眷属乃至肉体都要分离,是为死苦;活着的时候,亲爱的人盼望相聚却偏偏分离,是为爱别离苦;对冤敌想逃避反而天天相遇,是为怨憎会苦;心中的欲求常无法实现,是为求不得苦;由色、受、想、行、识五种因素组成的身心生刹那变化,烦恼炽盛,是为五盛阴苦。而来生要去的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所建立的国土:“彼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通过对比,我们自然而然会对娑婆之苦产生厌倦之情而对极乐之乐产生欣慕之愿,从而降低了对死亡的惧怕。因为笃信弥驼、愿生西方,我们来生的生命就会找到一个比今生更为圆满、更加理想的归宿,因此,净土宗三纲宗的“切愿”一法已经为净土行人提供了一个稳妥地解决死亡问题的办法,即向死而生:通过放弃对今生肉体生命的执着而获得精神与灵魂的解脱。可见,净土法门是视死如归的法门,即直向死亡、接受死亡,放下对这一期生命的留恋,是通过来生净土获得永恒生命的解脱。所以,净土宗的第一个特色可以说是向死而生的,即因为无视死亡而超越生死,因为来生有更美妙的修行场所而放弃对今生这一世界及身心的留恋与执着,其效果是在临命终时得到阿弥陀佛的接引而安然地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故该宗是以无畏的精神视死如归,以一种放弃娑婆欣慕极乐的情怀向死而生。二、舍自归他在了生脱死诸法门中佛教有圣道门与净土门的区别,而净土门因具有仗佛慈力接引的特点而被称为特别法门。净土法门十分强调阿弥陀佛大悲愿力的重要性,以自身信愿持名的力量与佛的慈悲摄受之力产生感应为立宗之本。关于难、易两个法门的区别,印光法师在《文钞》中有一段比较精彩的论述,现录于下:以一切法门,依戒定慧力,修到业尽情空地位,方有了生死分。业尽情空,岂易言哉。断见惑如断四十里流,况思惑乎?纵令见地高深,以烦惑未断,仍旧轮回。再一受生,退者万有十千,进者亿少三四。自力之不足恃,敢矜己智,而不随顺如来誓愿摄受之道乎。修净土法门者,但具真信切愿,志诚恳切,如子忆母而念。其平素所作所为,不与佛法世谊相悖。则临命终时蒙佛接引,往生西方。纵丝毫惑业未断,带业往生者,其所得,尚超过业尽情空之阿罗汉上,以种性不同故。况已断者又何待言。以佛力不可思议,法力不可思议,众生心力不可思议。合此佛法二不可思议之力,俾自心之力(此自力与不仗佛法力之自力迥别),得以圆显。固与专仗自力者,奚啻恒河沙数之天渊悬殊也。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这里面佛力是关键,如果没有佛力的加持,净土法与其他法门便混合了,失去了其简易与方便的特色。因此,净土宗特别是善导流一派非常强调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与大威神力,认为即便是业力烦恼具足的凡夫,乘坐上阿弥陀佛的大愿轮也能顺利地抵达生死彼岸。净土宗三大纲宗第一个便是信心,即相信阿弥陀佛他力的救度。信心建立的同时,行者便会对弥陀的救度产生一种纯粹的归依与感恩之情,这与圣道门所说的“是心即佛、唯心唯识”等说法不同。其强调的是舍自归他之思,是一种对阿弥陀佛纯全的信任。因此,净土行人便会放弃自身的各种努力与挣扎而投靠到弥陀广大无边的愿海之中。那些真正相信他力的人往往会对弥陀产生无尽的感激之情,不知不觉中就会忆念和称诵阿弥陀佛的名字。可见,净土宗认为众生能够往生西方是感应道交的结果。阿弥陀佛的愿力具有强大的增上缘力量,在生死海中,自力是微不足道的,而佛力是广大无边的。打个比方就如同过数百里的大江大河,自力就是行者自身靠各种各样的游泳招数过河,往往既劳累又危险;而佛力则是依仗船的力量顺利到达彼岸,这里船力指的就是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两者的难易程度可以说是有天壤之别的。故净土宗认为,修行者应舍弃自力而投归到阿弥陀佛的怀抱,舍自归他之思可以说是净土宗区别其它法门最重要的特色之一。三、指方立相净土宗区别禅宗、华严宗、天台宗等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该宗具有非常明确的目的性与方向性。它反复强调二有的存在:西方有国土名曰极乐世界,其土有佛名曰阿弥陀佛。和禅宗所说的“本来无一物”、“华严宗”的法界无碍、“天台宗”的一念三千等相比,净土宗在目标上无疑是更为清晰和明确。净土宗是处处强调有的,有和无相比,有显然更加容易把握和操作,故这使净土宗具有“三根善被、利钝兼收”的特点。净土宗指方立相的特点让任何行者都很容易把握。这里的“方”是方位之意,指的是西方。这与唯心论(“唯识法身之观”)和自性论(“自性清净佛性观”)解释阿弥陀佛及其净土有很大的区别。由于法身无色,行者就无法直观,这就需要依靠使行者能够集中注意力的形相,也就是要“指方立相”,为行人指明方位(西方净土),树立形相(弥陀相好)。这一特色的优越之处在于只要行者相信西方有净土及阿弥陀佛并愿意往生就足够了,“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依仗佛力,任何人都可以抵达极乐世界。有无之争,在佛学界自古以来都是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是有胜于无还是无胜于有,争论一直很激烈,禅宗祖师显然在无上面提倡的要多一些,而净土宗祖师则反其道而行之,指定西方佛国与佛的存在,即强调有。也许,只有具有很大力量的大菩萨才可以无所依,即达到“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尽是法身”的自如境界,而净土法门则是处处倡导有,这轻而易举地使行者具有了明确的方向性,再加上专而复专的修行,净土宗显然更适合多数人的根机。净土宗正是以“有招”胜“无招”的特点,赢得了广大民众的支持,成为佛教在民间最为流行的宗派。四、果觉因心因与果是佛教最基本的一个概念,和佛教其它法门从因到果的特点相比,净土宗具有“因心契果觉”的特殊含义。印光法师曾在《文钞续编卷下·无量寿经颂序》中对此有较详细的说明:“净土法门,其大无外,全事即理,全修即性,行极平常,益极殊胜。良由‘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故得‘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于一代时教中,独为特别法门,其修因证果,不得以通途教义相绳。”因此,净土法门被称为果地法门,相对而言,通途法门则是因地法门。果地法门的特点是从佛果起反向修行,具有“因该果海,果彻因源”的特点。这里“该”指的是包括、兼备,“彻”指完全透达、没有遗余,说明在净土宗里面,因与果并非截然两事,“盖因为未成就之果,果不外因,故曰该。果为已成就之因,因不隔果,故曰彻。海源者,果因之喻也”。这说明净土宗是因果相应、因果同时的,即在念佛与忆佛的因时,已经包含了成佛与作佛的果觉。比起从因向果修行的通途法门,该特色以其果地的殊胜抹去了漫长的修行过程,强调因果同时,可以一念顿超,一称佛名,便已“全摄佛功德为自功德”,因此又被称之为“横出”和顿超的法门。其超越时间性、超越根机性的特色显然要大大优越于需要累劫勤修、因果异时的竖出法门。关于“横出”这一特色,印光法师曾用“虫子横咬”的比喻进行说明:古人有个譬喻,拿来解释,就把我们具足惑业的凡夫,比做一条虫,生在一根竹里最下的一节,这根竹子,就比做三界。这个虫子要想出来,只有两个法子,一个是竖出的,一个是横超的。竖出的,是自下至上,一节一节的次第咬破,等到最上的一节咬破了,才能够出来。这是比修别的法门,定要断尽见思烦恼,才能出三界的。见惑有八十八使,思惑有八十一品,这许多的品数,就比做一根竹子的节数。那虫向上直钻出来,就叫做竖出。例如一个断见惑的初果圣人,要经过七生天上,七生人间的长久时劫修习,才能证阿罗汉,了生死。二果,亦要一生天上,一返人间,才能证四果。三果,欲界思惑已尽,还要在五不还天,渐次修习,才能断尽思惑证四果。这才算是出三界的无学圣人。如果是钝根的三果,还要生到四空天,从空无边处天,以至非非想处天,才能证四果。这竖出的法子,是如此艰难久远的。横超的,就是这条虫子,不向上面一节一节咬,只向旁边横咬一孔,便能出来。这样的法子,比那竖出的,是省事得多了。由于净土宗具备因果互含、因果相容的特点,行人在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同时便使凡夫心转化成了佛心,“全摄佛功德为自功德”,此生现世即已不退转于佛果,往生极乐世界更是即时即证,故称其为横超法门再也恰当不过了。
南无阿弥陀如来,南无观世音菩萨
发表于: 14:00
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九品度众生,威德无穷极 ..
级别: 版主
发帖: 6647
威望: 9999 点
金钱: 0 RMB
所在城市:山东淄博
在线时间:1197(小时)
阿弥陀佛和释迦牟尼佛、十方诸佛的关系大安法师莲华能放出三十六百千亿光。这个“三十六”是表它的圆满,表它的无量。这个一一华中能放出无量种光,所以就表达“三十六百千亿光”。那每一束光又能“出三十六百千亿佛”。大家注意了,这就很奇妙:这个莲华本来是个依报,但依报的光中却显现了正报的佛——佛身属于正报。那这些就是莲华里面显现的化佛。这就表明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和正报庄严是互相融摄在一起的,这叫依正不二。那产生这个情况,也就是阿弥陀佛愿力、神力的结果。那么这个佛是从哪儿来的?光里面来的。光是从哪儿来的?你一追,就是法性真如的特点——来无所来、去无所去,然后应和十方世界度化的因缘显现出来。显现的这个佛,也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紫磨真金色——具有非常殊特的相好光明。这些莲华光明所现的佛,每一尊佛又能放光——又能放出“百千光明”。&&&&&& 他放百千光明到哪儿去?这里面我们结合一下唐译的《无量寿经》,就是《大宝积经》这个“无量寿如来会”。他就在这里表达得更清晰一点儿,就是这些莲华光明显现的这些佛:是诸佛等现往东方为众说法,皆为安立无量有情于佛法中,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唐译本它有这几句,我们特别要注意。他放出这个光明里面的佛不是在极乐本土,而是要到它方世界去。那么他们首先是说到东方去——“现往东方”。那我们再想,西方极乐世界是在娑婆世界的西面,那么站在西方极乐世界的那个方位来看,他到东方去——那就是指东方无量刹土,其中包括娑婆世界。那这些莲华化的佛,现在在东方世界“为众说法”,那东方世界很多刹土当中,娑婆世界是其中之一,其中我们这一期的教主是释迦牟尼佛。那你说释迦牟尼佛从哪儿来?是不是可以推论释迦牟尼佛就是西方极乐世界莲华光明所显现的一尊佛呢?我们信众有时候会推到本源,说:“释迦牟尼跟阿弥陀佛到底是什么关系?”从这个经文来看他们的关系,那可是很明显地告诉我们,就是报身和化身的关系呀!&&&&&& 那释迦牟尼佛就是阿弥陀佛莲华所显现的一个化身——当我们这样说的话,因为我们是凡夫众生,好像没有这个资格来说这个话。我们来引证一下一些祖师大德的观点。首先这个华严宗的祖师清凉国师,他在作《华严疏钞》谈这个十玄门的时候,就有一个基本观点:他就指出阿弥陀佛即本师卢舍那。在华严法、报、化三身中,法身是毗卢遮那,报身是卢舍那,百千亿的化身就是释迦牟尼。像清凉国师,这不是一般人了,基本上都判断他是华严菩萨。当他说阿弥陀佛即本师卢舍那的时候——卢舍那是释迦牟尼佛的报身佛,如果阿弥陀佛即本师卢舍那,换句话来说,释迦牟尼佛也就是阿弥陀佛的应化身,是不是啊?&&&&&& 那这么一个观点,莲池大师在《弥陀疏钞》讲这个《阿弥陀经》属于圆顿之教,跟《华严经》是无二无别的,只不过是谦逊一点儿说《华严》是全圆,《弥陀经》是分圆。就圆顿这一点儿相同,相同在什么地方?由于《阿弥陀经》具足《华严》的十玄门,那么莲池大师在论证的时候也引证了这个观点——阿弥陀佛即本师卢舍那。那这个观点,你看在蕅益大师,他也是这样认为的。蕅益大师在给庄西居士的一个偈颂里面第一句就是“弥陀师即毗卢遮那”,他把阿弥陀佛就等同于毗卢遮那。所以极乐国即华藏——是莲华藏,西方极乐世界就是华藏世界,把它们等同起来看。&&&&&& 那你再看看《净土圣贤录》,宋代有一位比丘叫道因,他是修华严教观的。华严教观就是用华严观法界的观法来修行。他一生修这个行,到临终的时候他写了一个偈子,那个偈子很长,但我们来看看他前面四句,非常有意思,非常能说明问题。他是修华严教观的,他的偈子:“无边刹海海涵空,海空全是莲华宫;莲宫周遍遍空海,空海独露弥陀容。”华严教观要观想无量无边的刹土就像海一样深广,这些像海一样深广的刹土当中,它含裹虚空——“海涵空”。这个无边刹土的虚空里面,他临终显现的全都是莲华的宫殿。这个莲华的宫殿周遍在整个无边刹海的虚空里面。就在这个无边的空海当中,独独显现的是阿弥陀佛的容貌。你看他修华严教观,竟然见到的是阿弥陀佛。如果说阿弥陀佛即卢舍那佛,实际上他也就是见到了卢舍那佛。但是他所感知的却是阿弥陀佛的愿力、阿弥陀佛不生不灭的不二的自性。所以从这里我们来深刻地理解释迦牟尼佛这个我们娑婆世界教主跟阿弥陀佛的关系。&&&&&& 这一点在《楞伽经》里面也讲到,十方诸佛都是从哪儿来的?都是从极乐世界出来的。于是我们会讲,阿弥陀佛是法界藏身,极乐世界是法界藏土。藏就是含藏一切。为什么叫“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他是佛中之王。如果十方诸佛都是从极乐世界出来的,那阿弥陀佛可不是佛中之王吗?他可就不是法界藏身吗?如果我们认知了这一点——阿弥陀佛佛中之王,一切诸佛都是从西方极乐世界过来的,那你说所有的佛法全都导归西方极乐世界,它就是很顺理成章了。于是我们看《华严经》这种大乘圆顿的佛法——众经之王,最后导归《普贤菩萨行愿品》,普贤行愿品最后以十大愿王劝进善财童子、华藏海会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全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这个就是顺理成章了,一切法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无不还归此法界。因为都是从极乐本土出来的,你回归,这是回归你本有的法界。&&&&&& 那这样我们看看,这些从西方极乐世界莲华显现的化佛,他到十方无量无边的刹土去教化众生,去宣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方极乐世界往生骗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