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和佛法哪个更高深中旁生听法能够成为人原因是什么意思

白云禅师佛法谈
我的图书馆
白云禅师佛法谈
白云禅师佛法谈
★什么是佛法?
佛法,就是分辨世间的相对,了解相对的纷扰;于中予以突破,不为纷扰而迷惑,精进修养而出离;直到入达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胜境界,才算是圆具了的佛陀之法。
烦恼的内涵,总不外色尘内境,引起烦身恼心;无论是善恶、对错、褒贬等,悉皆是相对法。
菩提的形成,来自烦恼之中;也就是烦恼发动之时,面对烦恼,于中认识了解,予以突破;不为烦恼而迷惑,却于烦恼中发现道的踪迹,获得修养功德的帮助,化烦恼而成菩提。
烦恼是世间法,出离世间得智慧之助是出世间法。最后,化烦恼而成就菩提;因之,获得圆满的结果;这样,便是绝对的佛法。
行者!你曾如此的修行么?从相对中而成就绝对!若未,精进是时。
★什么是正常人?
正常之说,并无标准;如以常情而论,则“不逾矩”可为界说;依国之风范,族之传统,凡所树立特定的规矩,或法则,或习俗;逾越之,便称之为不正常。
健全无缺失的,应以言语表达意向或情感;但是,却以“手语”而眩耀于非残缺的人,反而令人莫明其妙。
尤其是本国族性相同的人,不以国语或相同方言交谈,甚至以外国语眩耀其特长;殊不知语言的本身,乃是情感交流的桥梁,倘若没有桥梁的沟通;试问,你的意向何在?!
仁者!什么是正常,什么是不正常,应该很容易分别;只要少许留意一下他人,而后返照自己,便能发现二者的差异。
你以为如何?就像是学佛不是学人。
对么?!慎思之,慎行之!
★劳力之辨
劳力,乃是疲惫于劳动,消耗体力的一种行为;就像是引擎消耗能源,无论是油能、火能、水能、电能,以及核能、光能、风能等;唯一不同的是人的体能,涵盖了较多能源。
人,同样是付出劳力,而所执着的却大不相同;有的心甘情愿,有的怨天尤人;其间的关键所在,在于自我的分别。
正当行业的工作者,以劳力交换报酬,认为是理所当然;但是,却有人认为是帮别人赚钱,而自己只是出卖劳力,不以为然;一旦,是他自己做老板,他又肯定的说是理所当然。
另一类型的人,坐在赌桌旁,日以继夜,不眠不休;从事赌博,循环输赢,直到曲终人散,回到家里,倒头便睡,睡前,若是赢家,想到明天更多的侥幸;若是输了,盘算明天如何翻本,包括毫无着落的赌本。
可是,他从未想到所付出的劳力。
佛陀一词,在梵语中的意义,最简明的说法,应该是:“觉悟的智者”。即所谓:
觉烦恼不害,可以转变成道。
智事理不惑,可以彻底分明。
因此,佛陀的法义,乃是以圆满的智慧,而证究竟的觉悟。
不过,依名相而言,佛陀一词,乃是以成就了的境界而言,亦如典籍中所说:
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当然,欲得“觉”的基因,仍以“般若”为条件;所以,佛陀的梵意,在名相上,称之为:
从上所说,可以发现:
凡是学行般若,探讨菩提的是学佛行者。
凡是圆满了般若,究竟了菩提的成就者,即可以称之为佛陀。
达摩一词,在梵语中的意义,最简明的说法,应该是:“行持于轨范者”。即所谓:
如法轨持,遵行不逾。
能持自相,轨生深解,
因此,达摩的法义,乃是如法遵行,能持深解。
不过,依名相而言,达摩一词,乃是以“法”为诠释:泛指名词和代名词,甚至但以“菩提达摩”专称之属。
不过,法的构成条件,总不舍“因缘和合”;亦即所谓:
缘聚而法生。
缘散而法灭。
从上所说,可以发现:
凡是如法轨持,遵行不逾,能持自相,轨生深解者,即可称之为学法行者。
凡是世出世间已成之法叫做达摩,或刹帝利种的香至王第三子,以菩提达摩为之简称。
僧伽一词,在梵语中叫做“和”或者是“众”;凡比丘三人以上,即称之为僧伽。有所谓:
多比丘,聚一处。
多比丘,众和合。
因此,僧伽的法义,乃是以多比丘,众聚和合者。
但是,依名相而言,僧伽一词,是以“众多和处”的比丘群而名者;亦如古时,以万二千五百数而为之军。由此可见,僧伽的本意,是指多数比丘和聚,以之而为代号;当然,不可以一比丘而谓僧伽,个己亦不得自称做僧伽。
从上所说,可以发现:
凡披剃出家之男女众,均谓之僧伽。
凡众多和合一处之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所有众聚者,悉皆称僧伽。例如:
寺院中的僧伽。
法会中的僧伽。
★金刚萨上师
梵语:日、萨怛婆、阿黎。
译义:金刚、勇猛、行法者。
简称:金刚上师,或尊称为秘密法主。
密宗宗师,称金刚上师者,有五相成就:
①从一切如来受授灌顶时。
②从一切义成就菩萨受授职灌顶时。
③成就十大愿为诸佛之长子(普贤)。
④从菩提心所生之万行。
⑤凡真言宗行修之传法者。
但是,金刚上师,必具四大行法的成就,非只依一法或数法,而为他人传法者,如:
净身大法,戒具庄严。
护身大法,咒神维护。
化身大法,行修自在。
大手印法,生死密主。
从上所说,可以发现,金刚上师,非比儿戏;具相具法,威德庄严,绝不是有家有眷的学密之人,而可以称当胜任者。
★佛法补白
佛法,肯定地说,就是从无明中发现问题,于住世中从事出离的修养。
所谓无明,就是迷惑而不觉,又叫做烦恼。
烦恼即菩提,学佛行者就是如何从烦恼中发现菩提;或者说,迷惑之时,如何突破迷惑,而能转迷惑变成觉悟。
因此,可以确定,修学佛法的人,必须面对世间的一切,举凡人与人,人与事发生任何问题之时,能够深入的认识问题,了解问题,突破一切障碍,务必刻意的明见真实,达到究竟觉悟的圆满境地。
世俗的为善去恶,是人的本份;佛教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提示人的本份,赞成护持;但是佛法的第一义谛,必须以人本为基础,进而提升境界,不局限于善恶之中,要求突破局限,步入无善无恶的境界;最后增上修养,达到一个“无”字也是多余的境界。
这,就是佛法概要。
★牺牲奉献
牺牲,以财物济助于人,使其获得饶益,完成于丝毫也不吝惜的情形之下,甚而至些微的迟疑。
奉献,以智慧资助于人,使其获得饶益,进行于顷囊相授,竭尽所能的情形之下,甚而至义无反顾。
牺牲奉献,不是己所勿欲者;而是但能饶益他人,必须忘了自己。
牺牲奉献,不是愚鲁的行为;予钱财,为他人无能为力的急难之时;予智慧,为饶益更多需要饶益的人。
仰天俯地,无愧于心,只是尽了个己的本份;既不是牺牲,也不是奉献。
牺牲奉献,运作于权利与义务之外;甚至无人奖励,无人知晓;当然,更沾不上报酬的机会。
牺牲,包括了钱财与所有。
奉献,包括了智慧和生命。
★烦恼之说
烦身恼心,迷惑的根源,众生总是拒绝,忘了身心造作,无非都是自己;谁为之烦?孰予以恼?总谓:
“要不是他,或她,或它,或——”
应该知道,法谓“声色”之惑,说音声,说行色,影响所及,全为根尘作祟;若不分别,烦恼无从生起!
因此,行者修学,于烦恼中觅菩提;一旦烦恼生起,你该面对现实,刻意识知,冷静探讨,于研析究竟中有所发现;待到揭开了其中奥秘,你:
烦恼怎么会迷惑人?使人造作成业!
身心怎么会为之迷惑?因何不能以之为道!
如是修养,如是行持;尽形寿,何愁不能转烦恼而成菩提!
注:烦恼是惑,菩提是觉。
★多看、多听、多问
学佛之道,以如理而知,如法而行,以达解行圆融的境地。
如何得解?如何修行?当以三多为解行。
多看:于见识中搜集资料;或经典,或人事,皆是对象。
多听:于聆闻中搜集资料;或听法,或人言,皆为利益。
多问:见闻中难免疑问,必须获得圆满要领;但是,同样的问题,应该求教不同的对象,方能得到不同的利益。
如是看,如是听,如是问,必然搜集许多的资料;从许多的资料中加以比较,自然可供选择的机会;否则,单一的解行,将只能局限于没有选择的余地。
试想:那岂不成了人云亦云,止于学“人”而已。
★要珍惜、不要计较
珍惜现前拥有的,于己于他,都是饶益;基于生命与生活的价值观,亦即是佛典中所说的:
人身难得,不要耽在是非、对错、善恶等相对的分别里;必须深入相对中去认识,去了解,建立起正知正见;然后,才能将行为的缺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佛法难闻,不要耽在名相、文句、注解等文采的皮表上;必须深入法义中去发现,去返照,建立起实修实证;然后,才能将修养的境界,逐步地提升更高。
珍惜,自己以及他人的色身和法身,于身的造作,口的言说,意的起动;必须是从事障碍的突破,转烦恼成菩提,转所知成般若。
计较,往往是发生于自我意识强烈之时,所谓得失、利害、无非是私欲的作祟,如果,不为烦恼所惑,不为所知障碍,必然拥有的全是菩提与般若。
因此,珍惜的结果是饶益的道,计较的后遗是感报的业;学佛的主旨是道的修养,业的清净;把握住了,受用无穷,错过去了,轮回不息!
所以,要珍惜,不要计较。
★般若之辨
般若,是了生脱死的依皈,是转迷成觉的基因;是从相对的觉知,入达绝对的圆觉至极之境。
般若,依于知识与经验为构成因素,展现于适时、适地、适机、适境的圆融之下;使人与事的问题,获得完满的解决。
因此,世间法是知识和经验之大成,是世俗的谛理与事相;出世间法是依于世间法从中探索和研究,但求有突破性的发现;然后,依于人与事的问题,觉知无明惑所,以般若之功而圆成真如实性,到达无上正等正觉的妙境地。
般若是从相对而入于绝对的依皈。
般若是从无明而转进觉知的基因。
般若是从世间而出世间的桥梁。
般若是从问题而显真如的功德。
学佛的旨趣,是在培养般若。
学佛的目标是在追求菩提。
般若与菩提,是波罗蜜的功德聚。
沙石、钢筋、水泥、板模等可以建造房舍;但是,必须有“水”的调和,“人”的调配;否则,不能混凝,不能发挥作用,永远不能建造成房舍。
水,般若。
人,是般若的运用者。
房舍是功德聚。
总合起来就是觉之果。
★定不是麻木
定,于心念的起动而不乱。
定,制心一处,是专注一事一物的行为。
定,是梵语“三昧”的概念,具正心正念而不散乱或偏邪的意思。
定,于世俗相对意识的知解,却不以感性或理性而生分别。
定,于人与事的关系欲,不起污染执着之心。
定,发起于“奢摩他”──止;成就于“钵舍那”──观。
定,从修养而得,因欲念而失。
定,是佛法修学行者必具的基础。
定,是菩萨行道者运用智慧的依凭。
定,是成就道业的资粮之一。
修学佛法的行者!定的认知,不是空境,不是痴呆,更不是麻木;而是心住一境,念聚一处,从事佛陀的道理与方法,予以探究行深的一种力量。所谓:
心识不乱,运用思想;境处清净,发挥智慧;入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殊胜境界,是为“定”的体用功德。
因此,综上所举,可以发现:
不乱,是定之相。
清净,是定之境。
止观,是定之体。
行深,是定之用。
★八关斋戒法之释
不杀生,在培养慈悲心;不是吃素,更不是持斋。
不杀生,为学佛者戒;学佛不是吃素,也不是持斋。
在家学佛,不论何种皈戒,都要不杀;但并不要求吃素,亦不定持斋。
三皈五戒,并无吃素持斋的规定;
菩萨戒,同样没有吃素持斋的规定;但有授受八关戒法的作业。
八关斋戒法,源自中阿含持斋经。
斋戒,是以洁净防犯为旨趣。
八关斋戒法,又名八支斋法;其实,依内容而言,计八种戒,一种斋法,合而谓八戒一斋。如:
不杀、不盗、不,不妄语、不饮酒、身不涂饰香、不自歌舞或观听、于高广之床座不眠坐等,是为戒法;不过中食,是为斋法。
凡菩萨戒行者,得受八关斋戒法;受后,每月作持八天;行法时,犹同出家者之肃穆威仪。
究竟斋戒之意,戒为防犯,斋为不过时或不过中食;其中并无吃素持斋之断肉等说,基于我国出家众,住伽蓝,自炊自食,故而要求断肉食,却不以吃素持斋而谓之断肉食。
八关斋戒的宗旨,为历炼在家学佛于每月中,设八个关卡,于八天中受持考验,效行出家众之修养;如是认识,于中了解,以达突破世俗的浊与犯而入清净戒敬之境地。
★慈悲的培养
不伤害他人,也不伤害自己;当然,最好是帮助他人得到利益。
因此,先从“不要一味的计较”上下手,进而时刻提醒自己,要“珍惜现前所拥有的”。或许,有人要问:
“如何不计较?如何去珍惜?”
众所周知,佛菩萨以“慈悲”待众生;唯有培养慈悲之心,才能行于不计较,去珍惜的生命流程中。
慈悲的旨趣,是生命流程中的内涵,建立在拔苦与乐的前提之下;生命的关系者,总不外“人”与“事”,基于相互间的运作,必然发动每一个体的欲望;因而,多少分别意识便随着变化,产生不同的作用,展现于人与事的时空之中。
这,有意或无意的,问题发生了。
但,却也是认识问题的时刻。
所以,当问题的时刻来临;如果能够面对问题的关系基因,从中着实的能认识,能了解,必定会发现忽略了的许许多多。
什么是忽略了的?
一味的计较,从不曾珍惜。
假若,认识了计较,了解了珍惜;那末,凡所有的问题,随即迎刃而解了;人与事的内涵,将会是慈悲的生命流程!
您说是吗?!
★非常的教化
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何必斤斤计较?如果,能够珍惜眼前的每一时刻;那末,生命中的过程内涵,将会丰硕无比,富裕安和。
因此,山门开处,问你所为何来。
若欲荷担如来家业,想想:凭什么?!
若是但求清净无为,劝你:畏因果。
若为换个生活方式,注意:他处去。
若果看破红尘世界,当知:度众生。
是以,进入山门,一切放下,从新开始,老老实实的做个修学佛法的学子;尤其要注意,来到这里,有其宗旨:
清净、庄严、澹泊。
这里的家风:
不管人家对不对,
自己一定要对;
做对了,是应该的。
做错了,赶紧忏悔。
能么?来者不拒,去者不留。
★行者与常住
剃染为僧,不止守着古佛青灯,僻居草庵,做个尘世隐者;必须脱胎换骨,突破自我,做个慈、悲、喜、舍的大乘菩萨。
因此,为了做个完美的大乘菩萨;所以,僧伽之身,并具行者与常住的双重身份,才能入于无生法忍的究竟境地。
何谓行者?又如何兼具常住?或者说,何谓常住?又如何兼具行者?其实,行者与常住,原本是一体两面,相提并重的僧伽事业;基于行者以伽蓝为安身处,以修养为立命处。可想而知,伽蓝安身,修养立命;应如何安其身,立其命,几乎是不能分别独善的事题。
众所周知,安身乃安其色身,不离四事供养,唯伽蓝以为庇护之所;立命乃立其慧命,当以戒定慧三学为依皈,唯伽蓝构成护法之地。因此,但作行者,不事常住,或者但事常住,不作行者;于千佛山而言,身为派下子孙,是绝对不容许的事。也就是说:
行者是身为常住的权利。
常住是身为行者的义务。
试想,但享权利,不尽义务;或者,但尽义务,不享权利,将会造成怎么样的局面?!即使是出世之事业,仍然必须权利与义务并重,不可有所偏歧,耽着只有自我;何况,出世之道,必须突破自我!
★随缘、随顺、随境
缘,是一种助力,包含了各种不同的环境和现象。
随缘,于助力的运用,于环境的适应,于现象的调和。
顺,不违逆,不排斥,不否定,颇具自然之性。
随顺,消除障碍,不制造障碍,随现前所有的人或事,顺乎自然,不以勉强而为之。
境,意念之标的,包括了理想和愿望。
随境,自己或他人的理想与愿望,以意念的分别而建立;分别的能力,关系到个己所具备的知识和经验;随境之说,便是依据如此的利害而为之,不以单纯的自我而分别,或者以个己的标准建立。
随缘,住正知正见而不变。
随顺,顺其自然而不勉强。
随境,不执着自我为标准。
修学觉悟的行者,当以楞严经中所说:
是因,是缘,是自然性。
非因,非缘,非自然性。
但此是非,不是相对,而是于因,于缘,于自然性的前提之下;如何随缘不变,如何顺其自然,如何不执持自我。
★处世之道
人生于世,人与人之间,关系最为密切;有所谓亲情、爱情、友情、恩情等,近亲远疏,总在一个情字。基于情的交流,不免产生许多利害;自然,利害所及,问题重重,随着发动的,便是各型不同的是是非非。
因此,人生于世,少不了出入是非之中。
因此,在是与非的选择之时,有意无意间就沾上了是非,变成了是非人。
涉及是非,关系利害,人与人之间的“情”也就变得复杂了;所谓好坏、顺逆、喜厌、恩怨等等,弄得手忙脚乱;加上许多的无奈,使人感慨万千。
或许,有人要说:
“人世间,本来就是这样!”
然而,可曾想到:
“为什么这样?”
这是人人不可忽略的问题,多少纷争,全在于不肯探究“为什么”的关键所在。
当然,探究为什么须要具备修养,并非任何人都可以做到;尤其是较具深度,为人所能接受的。但是,处世中,仍有其可以去做的,人人能做的基本道理,那就是:
“不伤害他人,也不可以伤害自己;尽心尽力,去帮助他人,爱惜自己。”
这,可说是处世之道,也是学佛之道!
★师僧之责在道
师徒间,相处之道,莫以世俗情识,像父母子女间的关系,来维护彼此的共住;应该以超脱的师生关系,来维护彼此的利害。
基于佛陀住世时,从来与依止者但重教化,不在理或感性上打交道;而依止者亦以尊敬之心,奉佛陀为世尊,悉皆执弟子礼。
师徒间,可以肯定,亦如师长授业,解除弟子的迷惑,弘传佛陀的觉悟之道。
因此,传道、授业、解惑,以人天所尊的师僧而言,应该是:
传道——弘传佛陀的觉悟之道。
授业——授予转烦恼而成菩提道业。
解惑——解除众生无始无明的迷惑。
行者!身为天与人之师,当知何以为范;切莫以名利的追逐为犯,而污染了佛陀之教的清净、庄严、澹泊。共勉之。
★莫染着是非
人与人之间的是非,知道的越少越好,最好不要知道;如果无意而知道了,最好的处理就是算了;否则,必然惹来许多的麻烦,以后的日子也就离不开是非了。
当知,是以非相对,言非总是是,是是不离非,原就无绝对;因此,当你站在“是”的一方,你已经与非相对了。你说:
任是任非,如何分辨,总归是非。
若欲脱离是非,不是不明是非,而是不可参与是非,也就不惹是非;当然,你的角色,扮演的是:
明了是与非,不做是非人;
排解是与非,置身是非外。
如此,才是寂灭是非之道,远离是非之圈;安安稳稳的面对是非之世,做个清净是非之人!
行者!愿能深解,切实力行,当可发起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法的洒脱
业,是众生的生缘;众生不同的生命现象,是由于不同的业力所感;所以说,生命过程中的种种际遇,无论是好或是不好,都是缘于业感而展现的酬报现象。
学佛的人,知道了这种现象的存在问题;于是,便从佛陀的道理和方法中,寻找解决问题之道;于是,一旦找到了,随即信心十足,一股道的热忱,像激起的海浪,汹涌澎湃。
可是,道的热忱,止于业的认识,业的清净;一味地,但求如何转业成道,如何弘扬所得,如何普度众生。从来不曾走向增益至上的境,也就是:
“法的洒脱!”
如何是法的洒脱呢?
于业,不是畏惧,不是不在乎;而是如何去清净它,既不否定,更非无可奈何!
于道,依于佛法,正信正行,从知解而实证,正勤精进之。
于法,不是误会,没有些微的自我意识;或者说,法的执着。
宗下强调:
“无相,无住,无念。”
其实,法的洒脱,就是面对业的存在,予以认识,进而了解,于中有所发现;然后,使之突破,达到转业成道的目标。唯独,洒脱是整体的,不是自我的,包括了人我的洒脱;换句话说,就是:
看破,放下,于己于人,悉皆做到自在!
★众生我与菩萨我
众生我,随业因,顺缘境,循业感常住世间而迁流不息。
菩萨我,藉道因,识缘境,循愿力出离世间而慈悲行道。
业感,乃众生轮回六道的依凭;一方面承受因果的酬报,一方面于承受中相续造作;因此,种子生现行,现行不离业。
愿力,乃菩萨来去沙界的依凭,一方面宣导因果的关系,一方面于宣导中刻意奉献;因此,现行薰种子,种子皆是道。
菩萨行者,效行菩萨,因地法行,如何转业成道;乃是修习般若,运用思想之最,入于如来阿耨菩提不二行门的旨趣之向。
因此,可以肯定佛陀遗教,告诫学佛弟子,行解脱道,确切是为了化众生我,成就菩萨我圆具无上正等正觉的果位。
认取吧!莫蹉过,抹煞但能成佛的人身,将会留下无尽的后悔!
★自我的有无
学佛行者于心路历程中,最大的障碍是强烈的自我意识;就像是影子随着身体,遇到任何关系自我的缘境,便会顿然展现出来。
意识的内涵,虽然不定是感性或理性的,但总归都是自我的情识作用;因此,佛陀的教诫中,提出来突破自我的指标,如金刚经里所载的,开示行者说:
“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无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是以,于相也好,于见也好,行者应该体取突破的关键,全在其中的一个“无”字;无,不是没有,不是否定,而是在“不可以”的法义之中。
但是,要了解不可以的法义,必先深究“无”的因缘。例如说:
为什么不可以?
不可以什么?
应该如何才可以?
当然,这关键归之于一个“有”字;有,不是“无”的相对,不是自我意识的肯定,而是在于“有”的变化与作用;如果,认知了变化与作用的能所关系,摄取了变化与作用的功德效益,那末,便可以从中发现:
无,是有的突破。
有,是能所的相应之妙。
从有,可以认清自我意识。
显无,即能突破自我意识。
行者同道!欲突破强烈的自我意识?!
从有,显无。
无能,有所。
有能,无所。
若尔了得,便已进入“应无所住”的禅那境界;何在乎自我不自我,意识不意识?!
★希望不是妄想
希望是愿,愿的对象是自己以外的他;属于利益他人的一种行为,其行为自始至终都是付出,不计代价,也就是奉献与牺牲。
希望的实现,在于自己做了一些什么,而且是有价值的内涵;不是但有希望的编制,其实什么也不愿意做;不是来去匆匆,怀着妄想,一味地局限于自我意识中的人。
肯定的说:希望是愿,使愿成为力量;完全地利益他人,而且是多数者能够获得的。
学佛行者,尤其是具足菩萨精神行者,佛陀教诫中说:
信、愿、行乃慧命的三大资粮。
行者以大乘菩萨为典范,建立大慈大悲的德行;正是利乐众生,饶益群命为事业,当然,慧命的功德,不舍奉献与牺牲;唯独如此,才能达到希望的目的,使愿成为力量。
切记,希望不是妄想,而是愿的实践!
★分别与认识
是非,善恶,美丑,在在都是分别;不舍于自我的意识,抓住的是相对的世间法;好像不能推翻,却也不能肯定。
对错,良莠,好恶,在在全赖认识;归功于智慧的运作,突破的是相对的出离法;有似雏儿脱壳,获取更多利益。
分别是认识的基因,认识是分别的深入;依其基因,不致流于虚妄,深入探讨,可以发现利害得失。
但是,如果仅事分别,无异是表现强烈的自我,陷于计较的诤辩之中;因此,深入的认识,方始于分别中珍惜,摄取相对法的价值,出离平常人的许多束缚或造作的不安。
人生的道途上,所谓智愚的差距,应该是肯定于分别与认识的价值上;进而发现价值的约率,必须了然于计较或珍惜成份的比量。
行者,学佛的谛义,便是如此的方程式;
分别止于计较,是业我。
认识即是珍惜,是道我。
深思之,慎行之,共勉之!
★功德效益
功是能,造作者是,属于付出者。
德是所,饶益者是,属于收入者。
能与所相应,功德成为一种力量。
能所不调和,功德成为一种累赘。
功德之道,有赖布施;布施之法,则:
资生者,凡是资养生命之物。
慧命者,凡能除愚去之法。
无畏者,凡属牺牲奉献之行。
因是之故,功能造作,德所饶益,有施有受;是一种力量,不是一种累赘,个中三昧,绝非凭藉自我意识而任性之行为也!
或爱怜,或无相,或三轮体空;布施总归功德,唯以清净,功德无量。否则,任何分别,所获利乐有限;甚至积成福因,享受果报,福尽之余,仍然随业堕落,那时只是一场欢喜,永无了脱之期。
功德回向,庄严觉悟圣境,方是大自在行为,迳登无碍常乐清净之地。
★把握情识的作用
身、口、意,是人造作之本,造作的原动力,是自我的情识作用;情识缘起于欲,欲缘起于贪,贪的内容,不外财、色、名、食、睡。
情识的发动,相应于外的,依色尘缘境而变化,相应于内的,依记忆经验而变化;不同的变化因缘,形成不同的作用;但是,无论如何的不同,总归都是“人”的堪忍之苦果。
然而,人,个个从情识而来,随情识而去,短短的几十年,为情识,销磨殆尽;幸亏,佛陀降世,慈愍众生,广弘觉悟之道。谓:
情识,虽然为贪欲所迷惑,若能把握住情识的变化,转有欲的迷惑,成无欲的觉悟;那末,情识的作用,便可以化业我而为道我,必能入达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胜境地。
如是行者,方称如法的学佛沙门,所拥有的,必然是:
常住于自在的出离情识。
行舍于众生的饶益功德。
于时空中畅通无碍。
于弘愿寂默能仁。
同道们!学佛须信佛,信佛须修行;唯有老实修行,才能成就佛道。尤其是身为僧伽者,不仅要毕生将自我投入修行,更须以所有修行功德,也就是修行的知识经验,帮助自己以外的他,或者是她;而且,必须是佛陀的觉悟之法,不是自我的意识内涵。
★应该做什么?
有这样的人说:
应赴佛事,是为经忏鬼。
发展佛寺,是搞观光事业。
广行慈善,是沽名钓誉。
弘传教义,是克尽本份。
培育僧材,是拒绝众生。
老实修行,是个自了汉。
山水潜隐,是在逃避现实。
好像出家人只许弘传教义一途,其余毫无是处;甚至不是贬以名闻利养,就是毁以不务正业。
大德们!可曾想到,除了弘传教义,其他的可以舍弃么?再想一想,自度度他,自觉觉他,应该怎么做?何况佛陀之教,讲求普利群命,饶益众生!您说:
活着的需要,死了的需要,而且所需要的都不相同;是否?必须各种不同人,提供各种不同的需要呢!
更应该想一想:
成为一位菩萨行者,是否应该:
要有自度的基础,才有度他的能力?!自觉觉他,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能力与所为;在于不同的相应;切勿以一而概诠,要出家人变成印刷物,从一个不变的模版中翻印出来;毕竟佛陀之教,本身也不是一个单纯的制造者!
★维护自尊
自尊,就是自己尊重自己。
自重,就是自己重视自己。
其实,自尊与自重,二者是同义而异词的名相;于义理的内涵,应该是完全相同的。
人人都有自尊,却不太在意自重,而又强调自尊;殊不知,自尊的建立,来自当然的自重;也就是说:
“要维护自尊,唯有自重。”
从来,尊重必具“贵气”,贵气不是名位的显赫,也不是庞大的财力,而是有否“可贵”的“气势”,值得他人尊重或重视;这其中,颇具潜移之功,默化之德,于他人是肯定的饶益,绝对的利乐。
因此,古人流芳千秋万世,无不是以重视自己而为他人所尊重,逐渐的建立起从维护的尊重而受他人所重视;否则,自尚不重,谁为之尊,于他,又何尊之有?!
大德行者!如果,毕生能时刻的重视自己,显然,也就是在时刻的维护自尊;学佛之道,何尝不是在学习自重,修养值得重视的本钱!例如:
学戒,旨在不犯。
学定,旨在不乱。
学慧,旨在不痴。
倘若识取“无漏”源于“戒、定、慧”的修学;那么,“贵气”的功德,即可发挥成力用;如是,行者所有,不就是具足了因“自重”而圆成“自尊”了么!
★事相与意境
事相:情识的分别。
意境:理性的认识。
“你为什么痛哭?”
“他打我!”
第三者以为:“为什么打他?”
旁观者发现:“为什么被打?”
这些都是事相上的分别,总不离是非或者是对错;但,如果深入的认识:
打者,有一个我。
被打者,有一个我。
第三和旁观者,分别有一个我。
“我为什么要打他?”
“我为什么会挨打?”
那末,第三者,旁观者的“我”便不会生起;同时,“我”不打,“我”不被打,则“我”亦不会生起。
如是,我无我,是非和对错俱不起。
如是,没有事相的发生,自然无从分别。
即使,事相已经生起;如果,不从分别而计较,反尔,从分别中认识;同样,诸我亦将消失,是非和对错亦不会生起。
这就是从事相而知自我的意境,从意境而觉自我的真义。
没有问题,不制造问题。
有了问题,化解问题。
★独处随缘
独处不是孤立,是为了有更多的时空,将身口意投入修养;使得自己不至沦于智慧的贫穷,做一个同于凡俗的出世行者。
孤立是消沉的意识型态,往往只是为了逃避一些什么,认真的时刻,几等于零;其实,处于这种型态的人,究竟起来,很可能连自己都不知道答案,甚而至问题之所在!
因此,“什么”的“疑”,“究竟”的“知”,加起来才有“觉”的机会;否则,生活中拥有的只是罔措的迷惑。
随缘不是攀缘,攀缘是有所为,随缘是有所不为;身为出世行者,于家业的责任,原就不可以舍弃众生,必须饶益众生。
饶益于“有所”是“功德”,不攀缘是无分别心,以功德饶益众生必须随缘;因此,出世行者荷担如来家业,少不了随众生缘,以如来功德而与之饶益。
功德来自修养,修养的内容是“觉”为标的;欲使如来功德而能饶益,必须化如来的而成为自己的,也就是吸收而后消化,方能圆成力用;所谓融会贯通,圆满具足,在在来自正勤的修养?!
因此,出世行者的两件事:
独处,利用时空修养般若波罗蜜。
随缘,饶益功德从事檀那波罗蜜。
想一想,做了多少,无论是于己于他。切莫空过。
★闭关的知见
在中国的佛教丛林生活里,对于“十夏”以上的禅行者,或者说是“静思”的修行者,往往享有独处潜修的方便;也就是所谓的“苦行”,或者称作头陀行。通常,传统式的方法,大约有如下的几种:
①语禁——口业占十业之四,行人为修养说的功德,惟恐造作恶的口业,故有行修语禁的法门。
②食禁——食为五欲之一,因贪食而危害健康,尤以肠胃负荷过度,以及营养过剩,油脂过多,或偏食,或精食等,最容易造成疾病,毁伤色身。
③足禁——为偏好游化,结缘攀缘,而愿之所系,不能舍诸善缘;故设“界”局限行止,以不逾越界线为范畴,仍能随缘接引众生,广结善缘而行“足”禁之法。
④关禁——为行度化,自感修养不够,故取独居,远离尘俗,暂舍众缘;设三年,或一年,关禁潜修,增上学行,务期精进而达胜境界,是为关禁的旨趣。
(注:中国有生死关禁之作,系以行将舍报为时机,设三年或一年为度,于关房中究竟解脱,如台湾的慈航法师。)
总之,行禁之道,非同小可,乃是沙门必须体验的历程;可以说,是清净身、口、意的实务修养之道。因此,禁制的法门,不仅是维护修养的正常作法;更是基于自我修养的不够,而行潜修精进,作为忏悔的方法。
★忏悔之道
梵语忏摩,意谓:包容与宽恕的要求。
心地观经说:若覆罪者,罪即增长;发露忏悔,罪即消除。
忏悔有三种方法:
①作法——向佛前披陈过犯。
②取相——自心中深悔过犯。
③无生——深悔后不再过犯。
忏,是检讨;悔,是改过。
忏悔,不是陈述认错,道歉了事;更不是期求包容和宽恕,所有过犯即已心安理得;必须的忏悔之时,自心虔诚,发动真实的意念,生起如下的忏悔之心:
①惭愧心——不要归咎业重,确知修养太差,惭愧自己恶劣行为。
②恐怖心——过犯伤害戒行,造罪自设道障,时刻警惕恶劣行为。
③厌离心——生命短促无常,染着徒耗时光,厌离毁道恶劣行为。
④菩提心——难得拥有人身,更有机缘闻法,怎能轻忽菩提大道。
⑤报恩心——四恩深如浩海,佛陀慈悲度我,想想如何回报众生。
⑥平等心——现前人伦莫忘,无始父母勿舍,爱憎敬厌都是亲情。
⑦罪性心——罪本无有真性,行为过失偏差,造罪只因染着缘境。
如果,能够忍恕于人,一切过犯行为都不会发生;在修行觉悟的道路上,必然化坎坷为平坦;心意识里,轻安喜乐,行为运作,洒脱自在!
同道们!忏悔得安乐,即使现前并无过犯;无始以来,须要悔改的太多了,何况欲想检讨莫明的过去,真还无从下手哩!不过,华严的普贤行愿品告诉我们说: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要问为什么?
菩提就是觉悟,觉悟的层次很多,例如:
名句——一念破无明。
解释——一个意念的生起,便可以破除所不明了的。
请教——为什么呢?
例示——当你走在街上,迎面来了一位似曾相识的人,却又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连姓名都记不起,他到底是谁呢?
思惟──有两种可能:一是向身边的人询问,可能获得揭晓;但是,却不属于自己的。一是整理思惟,从记忆中搜索;当然,也可能获得两个答案:一是根本想不起来,一是忽然启开记忆;后者的一念生起,你的无明不就“破”了么!
不过,这种所得,于觉悟的层次而言,只是那么一点点;必须了解,觉悟的最高境界是没有缺失的,是个总体的圆,像浑圆的球状。但是,也不可忘却,总体的圆是许多不同的、平面的圆组合起来的;而每一平面的圆,又是许多的点与线聚合而成。因此,即使所得的觉悟,只是那么一点点;如果不断的累积,终究,可以达到从平面的而至总体的圆!
学佛的行者,为了面对现实,在既不能逃避,又不能否定,甚而许多的无可奈何之下;唯有培养智慧,修学觉悟,才不至一直处在无明中,迷惑里;当然,如理的知,如法的行,循着可以解决一连串“为什么”的佛法,只有迎着“为什么”而下工夫。
因此,你必须去探讨,去究竟;而且,一定要问为什么?而能有机会化解许许多多的为什么呢!
为什么呢?!
肯定的说:不是一味地教化,须要智慧的教法!
★不要开庙店
神道之属,以香火鼎盛表示神明威灵,可以有求必应;现前庙堂林立,无不香火鼎盛,热闹非凡,似乎每人都能有求必应。
如果,因此而使某些野心人士加以利用,当能达到两种令人忽略的目的:
一者是开发财源的最佳途径。
二者是掌握票源的可靠门路。
因此,原有的“拜拜”宗旨与精神,逐渐地蜕化变质,使得一份神圣和庄严,流于粗俗和势利;甚至相互之间,利害争斗,造成百弊丛生,而达竞相发展,满足少数人的地步!
庙店的流弊,似已形成传染性的疫症,影响所及,朝着佛、道、耶、回的殿堂浸入,大有难能招架之势;再过些时,各教的神圣宗旨,庄严精神,洵然,势必成为一贯道“统”了;到那时,在流于腐烂了的“信仰自由”,完全误解的“刻意”之下,恐怕佛陀、老君、上帝、阿拉诸尊,都将哀叹悲泣,无可奈何了!
宗教,民间信仰,民主政治,宪法精神,从来因势利导,上承传统,国际公认;在有教义,有教堂,有教徒的具足条件之下,而且是肯定的,属于此一宗教自己所建立的,从事社会的精神建设,人民的心里建设工作;与国家民族或地区的利乐而发扬教义,相应“势导”,绝对不是形同商业行为,以“仿冒”方式,大发利市;何况时下的,国际性的,人人不齿的仿冒行为,已经到了老鼠过街的地步!
同道们,既以“正道”自居,理当如何行道;是否应该强调教义?维护教义?发扬教义?如果,自身都能行于传统教义,更能大行正道,则举凡“弊”端,无论政或教的本身,都不会发生愚痴的情形,伤害的现象,以至莫明的误解。
您说呢?!
这不是单纯的政教问题,尤其是现前国际局势,无论是任何有形或无形的战争,几乎都已经涉及到政与教了;有识之士,请认取,切勿制造纷乱,毁坏了已有的安稳与祥和哩!
★计量理论
什么是计量理论呢?
计,计度;量,衡量。
依于个己的知识和经验,计量人或事所发生的问题,表现自己的看法,强调自己的观念;甚至否定传统,却又不能说出可以替代传统的更好的方法。
这种思想的发表,有的称作创意,有的名为革新,有的什么也不是;但,都不离自我意识,或者是推销自我。
因此,时下流行“拉风”,无非是“知名度”的向往;以强烈的自我,而计量于人、于事,以至这个世界:
说人,应该怎么样,不可以怎么样;最后,却又应该也成不应该,不可以也是不可以!
说事,别人做,不应该做不好,必须克服困难;轮到自己,口口声声,不是不肯做好,实在困难太多,甚至可以找出一百个理由,掩饰自己的无能。
说世界,涉及利益的,他有权;涉及责任的,他无权;涉及义务的,他有藉口;似乎他就是上帝。
或许有人说:
“这不就是自私吗!”
其实,计量不成理论,原是人之常情;如果执着自我,强调观念的话;那末,确然是个完全的自私者。
因此,少计较,多珍惜,是个修行者。
如果,更能做到不管人家对不对,自己一定要对,做对了是应该的,做错了赶紧忏悔;那末,计量的理论,便可以改写注释了,谓:
不要伤害别人,也要保护自己。
能帮助他人,应该尽一份力量。
学佛之道,就是必须面对自我;于心念起动之时,欲认识,欲了解;更欲从中有所发现,终究,定能突破自我;使得计量远离感性,利用理性,转变而成利乐的觉悟之性!
★自我的价值观
推销自我,必须具有高过他人的品质。
强调自我,必须拥有超越他人的凭恃。
坚持自我,必须效率胜于他人的原则。
维护自我,必须效益优于他人的价值。
人,往往活在浓厚的自我意识里:
有时,为了保护自己,却会伤害他人。
有时,为了帮助他人,却会伤害自己。
什么时候?不伤害自己,也不伤害他人;而且,还能尽一份心,使他人得到利益!
品质,是肯定自我的价值。
原则,是衡量自我的凭恃。
然而,品质是来自修养,如同琢玉成器;原则是周详订立,如同效仿商措。
假若,自我的品质高,原则好;那末,何患乎不得尊重,不成珍贵呢!不然,即使推销,即使强调,即使坚持,即使维护;终究,局限于毫无意义的“业”的自我里。
行者!自我的杰出和伟大,不是一味地表现强烈的自我,而是如何发挥其价值,使得众生能够享有实质上的饶益!
佛陀以慈悲为怀,行者修学佛法,应该知道佛陀的意旨,即所谓:
普利群命,饶益众生。
众生有尽,我愿无穷。
自我,毕竟是什么样的成份?
品质的价值,是随业而转?抑或是转业而成道?原则的凭恃,是知识与经验的累积?抑或是纸上、口头上的发挥?
您!最好是作一番较为理性的检讨,然后肯定自我的意识,展现于众生的饶益功德之上。如何?!顶门具只智慧眼,能看清楚别人,也能看清楚自己!
★身份、立场、观念
修学行者,在荷担如来家业的前提之下,不可忽视了自己的身份,是出家?是在家?各具不同的立场,表现不同的身份;尤其是出家身份,有着人天师范的至高地位,必须拥有可以为人为天师范的修养。
以身份确定立场。
以立场表现身份。
以观念肯定修养。
正道的行为,依于理法的正知、正见、正行建立起观念,然后解行并进,是为行者修养的肯定。
明朗的立场,依于观念的本起、法行、目的维护其修养,然后事理通达,是为行者内涵的价值。
严肃的身份,依于效用的表现、功德、值率完成于饶益,然后三轮体空,是为行者奉献的精神。
因此,必须有如下的认识:
身份,以戒为基础,才能圆具行者的奉献精神。
立场,以定为基础,才能圆具行者的内涵价值。
观念,以慧为基础,才能圆具行者的修养肯定。
戒、定、慧是教界的三无漏学,亦是学佛行者肯定修养,展现内涵,庄严精神的不二法门;如果,真能行修圆具的话,那末:
戒,于犯而能不犯,岂不是行者的奉献!
定,于乱而能不乱,岂不是行者的内涵!
慧,于痴而能不痴,岂不是行者的修养!
同道们!这不是教条,也不是口号,而是真实的语言;既可以不负自己的身份,又可以发挥自己的价值,展示其至高无上的立场,更可以饶益众生,无亏天职!试想看:
我,是甚么样的身份,具有甚么样的立场,应该展示甚么样的观念呢?!
平心静气的多想一想,不要但凭受想,相应于色蕴,而发动止于自我意识的行识!!!
★没有自我
出家佛子,荷担如来家业,为天人师;应该具备的人生观,必须是完全的没有自我;无论是自度而成佛成菩萨,或者是度他而饶益群命。
如何是完全的没有自我?
在表面,似是消极的行为。
于实际,却是积极的作法。
譬如“孝道”,以子女舍亲为僧伽身,世人往往认为不孝;父母生养之恩未曾酬报,却弃置不顾,但以个己而行为,太过自私。殊不知舍俗出家,是暂舍“小孝”而行“大孝”;正因为父母恩重,必须感恩图报,所以更不可忘失了无始以来,生生世世的父母;除此,重恩的对象,尚有国土、国主、师佛等恩德,悉皆虔诚酬报!
为什么呢?
国土是寄生之处,有国土才能建立家庭。
国主是治理国土之人,国之安危关系家庭的安危。
师佛是人类智慧的开启者,众生的无明迷惑,均赖智慧的突破。
因此,古有名言,谓:
出家事业,非将相之所能为。
为什么呢?
基于出家佛子,必须远五欲,离八风,从事三学,五明,十德的修养;为道法,为众生,牺牲奉献,完全的没有自我。
同道们!如何才能做到呢?
面对惯于染着而起分别的“自我”,当受想发动之时,最可靠的办法,就是:
认识清楚,问题的缘起。
了解透彻,变动的内涵。
以五重唯识的观法,以三摩钵提的禅法,以天台止观的教观,以缘起性空的中观,以法界无碍的谛观,甚至观无量经中的十六观法;举凡佛陀之教,但能谛审觉照,必然于中发现许多,可以把握完全的没有自我!
大德!唯有突破自我,才能发挥意识效用。
★尊重就是信任
现代人的尊师重道,但取师长所说之道,不受为人处世之教;何以故?自我意识太过强烈故!究竟原因,总在“功、利”圈子里打转,忽视了功利之外,尚有未知的更多!
其实,师之所以为师,是具有许多的知识和经验,可以为人之师;要不,师的诠释,何以作如是说?
传道,所传何道?!
授业,所授何业?!
解惑,所解何惑?!
因为,“人”有强烈的自我意识,论知识,乃“师”应传之道;论经验,倒不一定有业可授;何况,时潮变化太大,很可能已经不合时宜了。至于解惑,乃“师”不妨作个“有应公”罢!待我有所要求时,“师”不知“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的话么?!
从佛法的观点来看,现阶段的人,大多数是这样的:
道,我佛慈悲,请“师”开示。
业,我自分明,忌“师”提示。
惑,我有求时,烦“师”方便。
这,就是“师、生”的关系吗?!
大德们!自我不是“专利”,“功利”不是独享,“酬劳”是“回互”的实务之学;现前的“教、师、学、生”关系,就处在如此“不应该”的时刻!请多想一想:
症结之所在,应该如何面对呢?!
老禅师说:
道乃净业之道,业是障道之业
如欲转业成道,先须于惑明了。
★讲经说法的理念
佛,是觉悟的意思。
佛法,是可以圆满觉悟的道理和方法。
我佛世尊,就是曾经圆满觉悟了的圣者。
佛陀的教法,正是开示圆满觉悟的道理和方法。
哪些是佛陀的教法呢?
总括有十二大部:契经、重颂、讽颂、因缘、本事、本生、希有、譬喻、论议、自说、方广、授记。
佛陀遗教中的道理和方法繁复,非仅是文义必须善解,法义更是不容差错;因此,出家佛弟子,很自然地成为荷担如来家业的专业人员,从事“弘法利生”的神圣工作。
但是,欲推行这份工作,当然,在道理上须要融会贯通,在方法上须要圆满无碍;然而,如何才是融会贯通,圆满无碍呢?!
肯定的说:能够
化佛陀的语言为人类的语言而为人说法。
换句话说:
依经论中的文句、名相、颂偈等语言,不经过消化而以照本宣科的方式,介绍佛陀甚深微妙的教法;既不能弘扬法义,复不能利益众生,当然不能说是弘法利生;即使勉强的认定,亦不过是依文解义罢了!
★参学之道
行者参学,不可以依赖之心亲近善知识;往往,多少行者把善知识当做佛学辞典,甚至字典;但求一问一答,得解字义或名相,殊不知求学典藉,应自习工具书为参考,方是为学之道。
那末,善知识于参学者理当建立如何的认定呢?禅和的意识是这样的:
研读经论,字义和名相之外,关系法义的奥旨,必须请教善知识,化解一连串的疑难,也就是为什么?!
听经聆法,或有不解的地方,或有异议的地方,必须请教善知识,重复解释所障疑难,究竟是为什么?!
启请开示,切勿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应该请教善知识,以虔诚谦逊的心念,化解疑难中的为什么?!
行者大德!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善知识也!具足启发、示导、释疑的智慧;是问题的化解者,却不是替代或依赖者!
人的听觉分别,不可以说“不对”,但可以诚恳的告诉他“错在什么处”。常言道:
“人,不一定喜欢戴高帽子,如果把话说得中听一些,总是令人舒畅的!”
其实,话,好不好听,并不在乎言句的含意,却非常在乎说的语气;从来,古今中外,凡属有情众生,无不是依“听觉”的感受,决定自我的分别意识!
虽然,眼睛所见,更容易混淆自我;但是,见了之后,往往会找机会,印证所见的真实性;基于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是“人”类不容否定的意识作用;即使,“色、声”的尘境,原本来自个己的“五蕴”变动,也没有人愿意循“受、想”之时,作一番慎思谛审。
因此,语言为沟通情感的桥梁,少不了从事语言的修养,几乎是人类必须的课程;就像是吃饭必须注意营养,最好是了解吸收者,是否能够消化;不然,乱吃,猛塞,结果将是无可避免的后遗症。
懂得了这些道理,应该了解为什么说:
“说话是门境界最高的艺术。”
佛门同道!如果有心从事“度他”的工作,立意成为大慈悲的弘法者;请注重,修养平常待人的“口德”,方能建立令人“信服”的道德庄严!如果,但趁一时的“快感”,你即已经在“拔舌地狱”挂了号,遑论是身为人天师范哩!
切莫小看了。
因果不饶人,是佛教“化人”的经典之作,任谁也不能“抹煞”其利与害;尤其是荷担如来家业的僧尼,请先从“口语”上下工夫,培养你必须具备的语言力,最好能达到以“爱语”而摄伏众生的境界。
★学佛知见
佛陀说法,以“开、示、悟、入”而导众生,行于菩提大道;但是,去佛时遥,知见纷纭,无所适从;后学行者,纵然依“法”不依“人”,而所依之“法”,如何建立或者是辨认“是法”归属正知正见呢?!
于是,考证,辨伪等学应时而现,说真道伪,仍然众说纷纭;言“伪”者,提不出反证资料,说“真”者,但取现有典籍;结果,依然“自说自话”,不离现前,分别现前,反对现前,固执现前,在“现前”里打转儿。
因此,学佛行者,知见的建立,不免分别意识,与其在现前里打转,不如“把握”现前;依据自己的兴趣,凭藉所具的条件,在适合的前提之下,把握住有限的时间和空间,精进于正勤的修养,为道为业,如实行持,方是正觉之道!
★切勿欺师灭祖
欺,以“负、辱”相向,轻慢之心过也!
灭,以“毁、残”破坏,横蛮之行过也!
学佛之人,学戒唯求不犯,学定唯求不乱,学慧唯求不愚;是为住心菩提,行于觉道者也!
中国人投师学佛,宗旨固立三宝为依皈,然师佛,师法,师僧之道,仍在“色、法”二身,不舍“知识”而予护予嘱,得承教承诫而与之处;故“依止、参学”之举,立一日师,终身父,流传诚信之句!
依止在求学理法,参学在求证知见,其间有修养与比较之义,却无忤逆侮之情;师授弟子以教,化身色而身法,恩犹山海,德逾严慈,焉有“负、辱、毁、残”之理?若不尽然,则为师有愧,乃教之不严,乃太过于慈,仍属师之过犯,责无旁贷,难辞其咎!
即使弟子等业障深重,毕竟彼为求学之辈,未具求证之能,故仍属过失,犹缺救方;当以检讨为趣向,重复改进其教法,入于“真善”境界,始为度众之知识!
然虽如是,为师过犯,弟子者,可以远离,另觅知识,求学佛法;切不可相向诋,以至侮辱。否则,即成
欺师灭祖之辈!切诫,慎勉。
★经得起考验
寺院庵堂,是僧伽生活的地方;当然,生活就有规范和法则。
规范和法则是常住们共立的公约,于律仪中关系到止持与作持。
时代虽然在不断地变迁;但是,僧伽总归是团体,团体少不了维护的法则,共处的规范;不然,一盘散沙,任听个己,必定沦于懒散、脱序、任性、胡作非为;久而久之,变成“外僧内俗”,标准的寄生虫!
因此,所谓现代人为现代僧,只不过借现代的名义,强调完全的自我意识而已;其实,教内的“依教奉行”,无非是提醒行人,凡所有言语、行为、意念,都必须如法适度。老僧以为:
不守规矩的人怕规矩;
肯守规矩的人学规矩。
同道们!僧宝为天人师,没有理由可以强调自我意识,更不可以自以为是;必须想到,为天师,为人师,究竟凭藉什么?!好好的,冷静的想一想:
时间与现实,在你的机缘际遇里,能够经得起几许考验?!
★生命的价值观
成就,是希望的落实。
人生于世,在短短的几十年旅程中;生命迁流于时空的变化,总归都该拥有不同的希望;只是,有的成就,有的幻灭。
因此,唯有使希望落实,必须追求、创造、奋斗,促使成功,才能圆满生命的价值观;也就是说,刻意地达到希望的目标,才能完美成就感。
人,最忌讳的就是浪费生命,活在希望的幻想里,扼煞每一个必须珍惜的时空;为了把握成就,圆满落实,最要紧就是在时空中,运用思想,发挥智慧;将有限的生命,投注任何可资抓住的机会,利用个己的潜能,务期成为“希望”的力源,臻于“成就感”的落实效益的世界里。
成就,其实就是生命史上的记录,几十年的生命史页中,谁都在刻意的创造各种记录;如果,史页中的记录资料充实,生命的价值便很自豪的表现出来;相反,所显示的尽是页页空白,那末,所拥有的生命毫无意义,所经历的时空,即是完全的浪费!
可见,希望的落实讲求价值,不是一些成就感的满足而已。
★三学之识
学戒,为了防止过犯。
学定,为了面对散乱。
学慧,为了避免愚痴。
如何学戒呢?
从闻见中认知贪欲的危害,不可犯,必须持戒。
如何学定呢?
从止观中修养恚的影响,不可乱,必须习定。
如何学慧呢?
从思虑中警觉愚痴的后果,不可迷,必须修慧。
佛陀立教,以戒、定、慧三无漏学而针对众生,于身、于语、于意三者的造作行为,发生难以避免的缺失;促使依法修养,臻于完美,以至圆满的境界。
如是知,如是学,如是修行,即是“如”佛陀之“法”,依佛陀之教的“不二”法门!
★唯佛独尊
佛,是觉悟的意思。
佛法,是促成觉悟的道理和方法。
信佛,当然不是迷信。
学佛,必然是追求觉悟。
成佛,肯定是成就觉悟。
基于这种立论,很容易发现:信佛,只要去学习,最后一定可以成佛。
但是,佛教以外,无论任何宗教,即使信,而且学,却不能获得相同的结果。
众生因业而迷,而业是自己所作;未学佛以前,随业而轮转不已;一旦学佛,便是追求觉悟,突破自我,远离迷惑!
所以说:唯佛独尊;因为迷,是我自己所造成;能够觉,仍归自己去学习,或者说是修养行为。因此,佛陀降世之时,说:
唯我独尊!
★行者的方向
学佛行者,为调适贪、、痴,而修学戒、定、慧,有所谓“净业”与“修道”的事业;其实,净业也好,修道也好,无非是为个己的“生、死”大事,而为“了、脱”之行。
了生之道,在于转业惑而成觉悟,知烦恼而现菩提;打从皈礼开始,即得学道理,行方法,面对现前的“人、事”,注重个己的起心动念,无论是感性或理性,悉皆作适度的调理,才不至沦于旧业未了,复又造作,使得无始诸业,随缘而感,随之而循环不息。
当然,这些说词,人人理会;但是,一句“面对感报,欢喜承受”,想想,欢喜得起来么?!如果,能够做到强烈的自我,稍微淡泊一些,将可以称得上“不容易”!何况,学佛行者,时刻都在为“突破自我”而精进,才是不折不扣的沙门!
基于改变自我,原是人生旅程上,最最痛苦的事,遑论是彻底突破的事业!
因此,行者的修养,是以自我为方向,亦所谓“了生”的前提;假使,不能把握本起和法处,将所学的道理和方法,不运用于“自我”之上,却以之挑剔于“他我”,无异成了反行其道!
从来,多少大德,懂道理,知方法,不能作自我的修养,好像“解”不必“行”,教他行,才是“度”的重点;殊不知以何“德”而成其“功”,就像是巴士司机载运乘客,除了应该具备驾驶条件,熟知交通规则,随时注意路况,更须拥有初步(一二级)排除故障的能力;然后,才能顺利而安稳的“度”乘客,从此地而至彼方!
您说是么?!
★问题与答案
自我意识的肯定,从现象上看,在于问题与答案;好像是“问、题”衬托“自我”,答案完成“意识”;无论是自己的,或者是他人的,甚至除了“感性”之外,连“理性”亦包含在内。
其实,学行佛法的人,自我意识的肯定,在于色、受、想、行、识五蕴的迁流变化;虽然,其间不离于问题与答案,但是,必须确定当问题获得答案之时,可曾发现答案中仍旧有问题?
因此,行者修行,除了通常的问题与答案并不舍弃,必须耐心的,恒久的,从事五蕴的调适功夫。何者是五蕴的调适功夫呢?
色蕴起,是色心相应,人人皆有的分别意识;问题是分别生起之时,必须注意计较和执着,是否经过认识和了解;也就是说,调适之道,不是在色蕴中钻牛角尖。
受蕴起,是因色蕴而引发的感受,必然的分别意识,将作如何的处理?这之后:
想蕴起,有“我、法”的不同;如何认识是强烈的自我?如何了解是执着的法相?到此时刻,千万不要忙于行为。
行蕴起,受想于“色”的问题,已经确定了答案;如果,行蕴未起之前,在“受、想”上多下一些功夫;那末,便已经做到了“想、行”之间,于调适功夫,有了“间隔”的修养。
识蕴起,即是结果的展现,无论是业的,或者是道的;到了这个时候,已经不是懊恼或后悔,安心或得意的分别意识,而是当问题所完成的答案,于答案中是否仍然有问题?!
★信仰的选择
宗教,少不了以“神”的偶像型态,夸张“信”的依赖,完成追求理想的意识,达到心理上“无奈”的满足感。
因此,颇具迷信取胜之道。
佛,虽然以“教”的姿态,建立“信”的宗旨;但是,具备了“法”智慧大藏,以“道理”建立知见,以“方法”帮助修养,务期从“迷惑”中突破出来,达到圆满而彻底的“觉悟”境界。
因此,佛是觉悟的意识,学佛是学觉悟;佛法是帮助觉悟的方法,肯定了以“智慧”为大前提。
因此,佛陀的注释,应该是:
智慧加觉悟,即等于佛!
朋友!想想看:
您的选择如何?!
★根见、见见、性见
眼睛,除了用来“看”事物,还须要能够“分辨”事物,深入事物的内层,了解事物的真实面目。
世间人以眼睛看事物。
佛法中以眼睛见事物。
因为:见的理念,讲求“根见、见见、性见”的不同!以“耳、鼻、舌、身、意”等,悉皆具足如是的理念。
因为,世间人的眼睛,交付给“直觉”的“业我”意识;而佛法中的眼睛,究竟于“道我”的“修养”功德!
因为,业我是依凭感性的“受想”而作肯定;道我是依凭理性的“调适”而行决择。
是以,根见是世间的现象,见见的修养的功德,性见是出离的境界;修行的人,不舍根见,必入见见,方得性见,始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道。
★容忍和谦逊
虚荣和骄傲,是蚕食快乐的凶手。
快乐的泉源,来自容忍和谦逊。
学佛行者,讲求修养慈、悲、喜、舍等四无量心,无非是发挥生命的价值;以六波罗蜜法,增上菩萨入达“现实”行修中的力量。基于天人师的事业,在广播佛陀教法,饶益无边无量的有情众生;因此,所面对的,都是各种不同“业力”形成根器的众生必须具备无缘大慈,同体大悲,随缘喜赞,尽心净舍的四种佛菩萨胸怀。
容忍在导引众生的过程中,不是将就害怕或讨好,而是宽恕善待去维护;行者面对众生是帮助众生,但求众生获得利乐,如何从无明中能够明了,不为现实的困惑和无奈而束缚。
因此,忍行之道,称做波罗蜜法的一种。
谦逊是为人处世的美德,是行者必须具备的修养;所谓和霭可亲,令人好感,谦逊的言行,即是最堪信赖表达方式。
因此,因摄法中说爱语,说同事,便是最好的法行之谛义。
大德们!学佛行者,于身、语、意的造作行为,讲求如何清净,如何转业成道,不就是使烦恼障能够消除,使所知障能够化解,而显现无上正等正觉么!
容忍当培育宽恕。
谦逊展现你的修养。
共勉如何?!
★慧命与生命
把握时间,利用空间,是珍惜“慧命”最好的方法;同时,也是发挥“生命”价值最可靠的行为。
时间如流去,随着不同的环境逐渐消失,唯有认真的把握,才能从事更多的工作;无论是奉献时的付出,索求时的筹量,以至远诸物与的精神修养。
空间无定相,却充满了物质与精神的资源,必须刻意的像位搜集破烂的拾荒者,才能拥有繁多的、看起来并不显眼的财富;即使只是一些破旧和烂损的杂物,却能成为再生价值的相当利益。
累积如聚沙成塔,却必须要有沙可聚。
于时间中的把握是每一个现在。
于空间中的利用是每一个点滴。
若能如是,毕生可以拥有慧命,更不浪费生命!
五辈身为行者,以三宝之尊而庄严姿态,切不可忽略了必须具备的内涵;犹若山中灵气,水里龙踪,方称珍而且贵,是谓之宝。
★僧伽的落实
这是个承继历史从事延续使命者“人”的世界。
有创造,有改革,有奋斗。
有善恶,有是非,有对错。
人与人之间不可避免的竞争。
但是,出尘僧伽,虽然不能否定相对的现实世界,却也不能舍弃从“认识”与“了解”中学着突破;因为,“计较”与“执着”的原动力,来自参予相对的自我意识,或者说,来自未经调适的五蕴变化。
因此,僧伽之所以出尘,全在于调适五蕴,不至成为相对的参予者;也就是能够修养自我,意识分明,步向突破相对而能进入绝对的境界。
因此,当五蕴变化之时,僧伽不可但依“色蕴”而“受、想”而“行、识”;应该从“受、想”而深入“色”之所“蕴”,方能入于突破“时、空”的领域。
人的世界,多于苦厄和灾难。
出尘者,并不能远避人群,逃离世界。
因此,只有凭藉佛陀教法中“戒、定、慧”的修养,面对“人、世界”,从“认识、了解”中,突破“计较、执着”;圆具无上正等正觉的殊胜境界,方能称得上荷担如来家业的真僧伽!
★觉悟之道
人往高处爬,免不了越爬越辛苦。
水往低处流,很容易愈流愈走样。
辛苦也好,走样也好,止于行为现象;问题是为什么爬,爬的辛苦,目的何在?流,流得走样,又是为了什么?
如果,说是“人”的“生”象,以之譬如;那末,“人生”的历程,高处与低处,甚至平坦与坎坷,在“行相”的实际价值上,应该是取决于“相对”的认识和了解,不是一味的计较和执着;因为,相对的任何一面,一旦深入的究竟,将会很自然的发现别有效益,影响“人”的一“生”。
因此,生的现象,在哲人的思想观念中,往往“爬”的有劲,“流”的无聊;但是,在佛法的理念里,是如何突破相对,圆成绝对;就好像于“是、非”的明辨,而不是选择性的参予。
人,具“众生”同异之相,于“身、口、意”的造作行为,确定“善、恶”,分别“是、非”,强调“对、错”,取舍“好、坏”,总归是局限于相对之中;人要学佛,不同于众生,便是兢业于相对的修养,求得绝对的成果;就像是转“无明”所起的“烦恼”,求得“明了”而证实的“菩提”,也就是佛法中的“觉”之道!
★师的排行榜
传道,授业,解惑,是为人师者的重责大任。
教下“师”愈过鲫,僧尼无不有份。
试思之,稍作探索:
传道,以“觉”为前提的佛道,传的如何?道在那里?
——为什么广大的信者,不得觉悟呢?
授业,无疑的是如来家业,以“戒、定、慧”为无漏之学的佛陀遗教,自己拥有多少?授了多少?
——为什么缁素四众,对佛陀之教,尽都那样陌生呢?
解惑,世俗人事,悉住“无明”之中;解脱迷惑,助使明了,是负担如来家业者的责任;试自问,解得多少?惑然也未?
——自己倘无度脱之能,依旧住在无明里,又如何普度他人呢?
具足“师”字的同道们!当心平气和的想一想:是不是应该好好的,冷静的,认真的,对自己这个“师”,作一番澈底的检讨呢?!或许,有的已经做得很好了,有的差强人意,甚或根本没有什么不好的;但是,放眼静观,现前“法师”的社会地位,究竟在排行榜上,数一数,是第几位呢?
那是为了什么?
您说:这是否值得深思,值得探讨呢?
★个性与修养
个性,是无始以来所造作的业而形成的一些习惯之性。
修养,是现世中于感性和理性经过调适的一些成果。
人人少不了有个性,却不一定有修养。
人人有机会修养,可以改变坏的个性。
不过,个性的展现,如影随形,无须刻意的造作;但毫不疑拟的,伤害多于利益。而修养的呈现,往往像乌云掩日,很不容易露出痕迹来;但可以肯定的是,既显则利乐无穷!
因此,老衲常说:
不要以个性待人,必须以修养影响人。
何以故?只因:
学佛行者,旨在离苦得乐,追求解脱之道,必须从心性上着手!
仁者大德!愿大家:
恶者止息,转向于善,善者能够更好!
★二众修学的差异
佛弟子,有出家与在家二众;其修学的旨趣和内容亦有不同
出家,具天人师身份;于修学,不仅要自度,更须度他。
在家,乃教中外护;于修学,但得自度,随缘作导引,广结善缘。
出家,上承如来家业,下化无量众生。
在家,供养常住三宝,推介未学能学。
或许,有人要问,修学上究竟有什么差异呢?
依戒律而言,在家但具五戒十善,以及梵网经中所说戒法;最上,奉持八关斋戒
但是,出家戒律,要求三聚净戒,有沙弥,比丘、比丘尼等非常繁复的戒法;即使,作个学佛女,亦须受持式叉摩那净戒。
依佛说经论而言,有的对在家说,有的对出家说,有的对在家和出家同时宣说;更有专门对某些众生而说。
但是,亦有许多例外;佛陀为告诫出家众,往往慈悲方便,准许在家众,以至天龙八部,人非人等六道众生,作随喜旁听,同沾无上法益。
因此,凡佛弟子应当熟知:
在家修学,但能自己获得饶益,切勿学过人法,反被损伤;盖不可受供养,更行布施故。
出家修学,自己获得饶益,多闻多思多修,具足五明十德;务期广被众生,行菩萨大慈大悲大喜大舍的无量功德;盖可以受四事供养,普利无边有情众生故。
在家不可学出家法。
出家更不可学在家法。
虔诚奉言,为了生脱死,切莫浪费了难得的菩提种子,以及短短数十年宝贵的生命。
★圈子之外
是,是圈子;非,同样是圈子。
善与恶,美与丑,爱与恨,生与死,乐与苦等,举凡世间一切相对之法,都是一个个不同的圈子。
佛陀说法,告诉世人,不要迷惑在圈子里;要认识圈子,要了解圈子。尤其,必须从圈子里发现一些什么;然后,才不会为圈子所转,更有机会突破圈子。
由此可见,佛法于世间的相对法,是建立在认识、了解、发现,而后突破;也就是不舍相对法,辨知相对法,但不参予相对法。
善与恶,佛陀的理念是:如何使恶的转变为善,使善的更好;进而,于善的也应该清净,基于积善成福报,将来往生天道享受福报,待到福报享尽,仍须随未净之业而堕,故不究竟,不可执着。
凡所有功德,悉皆回向,方得清净。
相对是圈子,绝对是圆满。
认知相对,不沦于圈子里;了解相对,不参予任何一方,必能有所发现;久而久之,护持不懈,自有突破圈子的一天,入达绝对自在的殊胜之境。
★推销烦恼
色身不安是烦,所谓烦燥。
情绪紊乱是恼,所谓恼火。
人类,拥有烦恼,制造烦恼,推销烦恼。
烦恼是一种业相,有轻与重的不同:
轻,是精神的骚扰者,也是情识的伙伴。
重,是构成迷惑的力源,也是展现觉悟的泉源。
烦恼是人类的敌人,颇具破坏力;也是人类的朋友,常为鼓励的功德主。
烦恼,是人类交往中的桥梁,桥端是集散之地,相互推销产品。例如:
把自已的痛苦,建立在他人的快乐中。
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中。
无论如何,所造成的都是要求对方分享烦恼,使得彼此身心不安。
因此,学佛的人,在求转烦恼而成菩提;或者说,不论为己为他,不要拥有烦恼,不可制造烦恼,更不应该推销烦恼!
★来去自如
千佛山有两句话,谓:
“来者不拒,去者不留。”
意思是说:
凡所有来者,一视同仁,无分门派;盖山门内,四事供养,来自虔信的在家菩萨;寺院是僧伽之家,任谁也可以挂搭,当无理由拒僧尼于山门之外。
不过,挂搭时,可以安心受信施的供养;离去,则不可带走一草一木,或一针一线,举凡僧伽余物;否则,犯偷盗罪。
其此是欲离去者,既然久住不安,另有因缘;与其身心烦恼,不如任听自由;否则,即使勉强留下,身在而心不在,反而影响常住,又何苦来哉!
来去自如,为个人,为常住,当以因果为关系,因缘为法则;故取任听而随缘,非是勉强而生事故。
切记,其中并无不在乎的意思!
★成就的喜悦
成就感,不是名利的诠释。
成就感,是饶益众生的喜悦。
度众生的事业,是僧伽责无旁贷的本份;如同保全工作,肯定于勇猛精进的笃践行为之中;虽然,面对着太过繁琐的问题,有的甚至横蛮,不可理喻;但是,认清了责任的本身,原就是如此这般的话;那末,心念中所存在的,便是工作的成就,成就于工作的喜悦了!
行者的本地风光,涵盖了但事奉献,完全没有自我的基因,作为生命价值的评估要件;或者说,于“信、愿、行”三大前提,为众生一点一滴的去实践,务期圆满成就而使得饶益为功德。
信成就、愿成就、行成就,其中没有自我,只有他人,肯定于饶益功德;住处是无所有相,清净而庄严!
如果,勉强说明些许的刹那意念,仅止于他人的利乐,生起成就的喜悦。
★错的知解
烦恼即菩提,是因为烦恼中蕴藏有菩提;学佛行者,于修养的工夫,便是能从烦恼中发现菩提;这是正知正见。
有人口不择言,竟说:
“菩提即烦恼。”
请教,菩提中可有烦恼在?!
众所周知,烦恼是无明,是业惑;菩提是明了,是智觉;二者于体用,于相境,可说截然不同,怎能说“即”呢?
错的知解,误了佛意,毁了功德;害了自己,更害他人;想必知道其间的严重性,未来将会担负什么样的果报!
弘法是正行,功德无量;但是,错解了,即是谤佛谤法,不仅所行偏邪,造业无算,地狱极恶之苦,任谁也救不了;尤其是,错的知解既已形成,尽毕生忏悔,亦不能稍减所作之业。
因此,古德有一字之错,堕五百年野狐身;试想,以错的知解而弘教于善信,怎能不受极苦之感报!慎言之,勿作狐说。
★不要眼高手低
时代的进步,一切归之于实力的推展;实力的推展,仰赖个己才能的发挥;于是,避免不了高低起落的现象。
因此,民谣中有了“要拚才会赢”的警句;也就是说“要竞争”,要踏踏实实的比较实力;唯有将个人的实力供献出来,才能跟他人作比较。
当然,比较不一定会赢,很可能是不如人;但是,输、不如人,并不表示没有实力;如果能够虚心检讨,改进缺失,提升实力;同样可以走上理想的境界。
不是么?比较而分高下,相互有起有落,只要不断的检讨和改进,自然能作实力的提升;怕就怕,眼高手低,但做评论家,而拿不出“好、不好”的实力,则便连比较的机会也没有,何况是跟他人分高低呢?!
要拚,肯定于实力的推展,比较于才能的表现;也就是必须发挥,然后改进,才能赢!
★适可而止
行者的道德修养,表现于“戒、定、慧”三学的成果之上,也就是佛弟子的“心性”之庄严。
心性的庄严,建立于“功德”和“行法”的基础上;也就是行者所具备的道德修养,确定“心性”的明见成份。
禅门中讲求“明心”和“见性”,即是心性熏习之道。
心性的调适,在调整偏差,在适可而止;就像是张弓射箭,瞄准鹄的;中鹄固然是希望,张弓则需洽到好处,二者把握得宜,全归调适之功。
依六波罗蜜中的精进要领,即在“正勤”而行修,不可一曝十寒,不可强弩矢坠;当以精粹无瑕而重质,递增前进而不懈;如细水长流,永无枯竭之虞。切忌山洪凶涌,造成灾害;待洪流消尽,仅余一片荒芜,生气荡然。
因此,说“适可”在调理,言“而止”在稳定,也就是“量力而为”的“熏习”行为,若修若养,若愿若行,亦复如是!
★应无所住心
当贪欲之火升起,切莫任它随业风激动,赶紧藉“戒”功德水浇灌,便可以使五蕴清净,不至承受炽盛之苦。
当恚之火升起,切莫任它随业风激动,赶紧藉“定”功德水浇灌,便可以使五蕴清净,不至承受炽盛之苦。
当愚痴之火升起,切莫任它随业风激动,赶紧藉“慧”功德水浇灌,便可以使五蕴清净,不至承受炽盛之苦。
学行觉悟之人,依戒定慧而修养,旨在针对吾人的贪痴;若欲入达“不”的境界,唯有不犯、不乱、不痴,才是清净无漏之道!
因此,为了静寂业风,调适五蕴,老衲提示了想、行之间建立起间隔的理念;同时,更明确了于理念中进一步的修行方法,也就是面对“业感”发动之时,改变自我的有为,消除有所的内涵;使得五蕴转向皆空,然后必可突破而圆成无为!
当然,从有为及有所,从有为空及有所空,以至突破有为成无为,远诸有所成无所,圆满应无所住心的修养,并非是佛道的极至;必须从有、从空、从无而恒常护持,达到生灭灭已,寂灭为乐的湛然清净境界,才是明妙圆觉与圆慧的殊胜究竟的佛陀世界!
★勿存妒忌与怨恨之心
妒忌之心旺盛,表示内在潜伏恶念。
怨恨之心旺盛,表示内在充满自卑。
学佛行者,应该化妒忌为进取的力源;在满心欢喜的心情之下,潜伏的恶念,必然会被祥和之气化于无形。
同样,怨恨之心,不仅会伤害道行;而且,有意无意中,总爱转化自卑而成优越,既伤害他人,也伤害自己;甚至,将会失去许多善知识的建言。
因此,佛陀教人净化身、口、意,为的就是恐随业转,随业造业,永无见道之机;毕竟学佛行者,举凡起心动念,悉皆与道相应,与生死相关,随时照见业我,展现道我。何况,行者基于身、口、意于“有所”之时,必须调整“有为”,方能谓之修行的行者!
大德们!行于“菩提道”上的最善表现,在于法喜丰硕,虔诚有余,道心不断地增上;有所谓勿以自我勉强他人,但具道德修养而影响他人;必然,接近你的人,都会敬你如佛如菩萨!
您说是吗?!
南无沙界天人师。
★中阴身的认识
中阴身,顾名思义,是已舍报,未往生之前,于此中间,有一“业识”待因缘而趣向“轮回之道”的“无形体”者,即是中阴身;或者说,就是此身“业报”暂时告一段落,待转而受余报,却尚未趣向其道者,即谓之中阴身。
综观中阴身的理念,可以想见,举凡六道五趣之众生,于此身报尽,无论是“福报、业报”既已暂告段落,必须转往他道受报,在未趣向彼道之前,其间所载负“福、业”因果的无形之身,即称之为中阴身。
因此,可以肯定中阴身,不仅是“人”的暂时舍报,当尚未趣向彼道之前是中阴身;其他“天、阿修罗、畜生、鬼、地狱”各道众生,亦复如是。
进一步,更可以发现,沙界六道众生,于各道中受报者是定位众生,中阴身则是不定位众生;因彼待缘力之牵引,而趣向“福”或“业”的感报故。同时,更可以明了,佛陀所说,修学行者,何以必须超三界,出六道,方称诸业尽,感报亦尽的道理了!
★想行之间
想行之间建立起间隔,乃系“色蕴”已经形成,“受、想”亦已生起变化,我意识发动了分别作用;此刻利用间隔,调理“受、想”,换取造作的空间,不至使“行、识”随缘境而有“成业”的危险性;此种修养是比较艰辛的,甚至太过争扎,因劳累而损害道心!
因此,一个修养有素的行者,往往“色、心”尚未相应,色蕴不曾形成之前,即能主宰色法,自我意识便不会生变化、起作用,凭藉观照的功能,色与心便可以不相应行。
于是,色蕴不起,五蕴皆成空相。
于是,一切有为,皆不受影响。
于是,有所不为,随心自在,随缘无碍。
于是,色心不契,自心明了清净。
于是,色蕴空寂,受想寂然;想行之间“空”的建立亦成多余。
于是,五蕴无我,想受灭尽。
于是,色心非我事,那伽常现前!
★学佛方程式
当分别心生起时:
不要一味地计较或执着,
应该深入的认识或了解;
尤其要于中有所发现,
久而久之,必能自我突破。
概念——陶瓷器物。
分别——茶杯。
计着——于中国的传统是泡茶的杯子。
可以泡咖啡,可以泡牛奶。
可以装饮料,是盛物之器。
认知——茶杯是代名词,其实是陶瓷器。
发现——陶瓷器,因需要而制作不同。
突破——从概念到分别,从计着到认知,一旦有所发现,仍得慎审有多少自我;不然,是不可能突破的!
因此,转烦恼而成菩提,当知,该如何从分别心生起之时,一连串必然而又不相同的过程,以及有所发现等,是否突破了自我意识?
如是的方程式,乍闻之下,似乎没有什么?若能心平气和的运用于人或事之中,久而久之,会有许多发现,也就必然能够自我突破!
★现代人知见
现代,于人与事,应该是相互并具利害;有现代时,现代人,现代事,绝不是但喊现代时,自称现代人,而不识现代事!
时下现代人,满城满市,比比皆是。
当下现代事,漫天漫地,认真不得。
禅的宗旨,似乎远离了佛法,根本不须要与生死攸关,与解脱道相应;但止于些许的发明,仃点的感悟,即已堪称“禅师”之流,可以高悬法幢了!殊不知:
吾辈何许人?真的佛陀亦为之逊色么?!
不错!佛系人成;两千六百年前,相较如今,早已是历史了;于时于地,更不是现代,在“空间”的多变理念中。似乎不能相提并论;但是,众生与世间的存在现象,一个任谁也不能否定的“苦”字,能说有所差别吗?如:
二苦、四苦、八苦,以至无量苦。
佛陀说法,为众生之苦而说。
禅法是佛法中的一环,乃离“苦”而得乐而立宗旨。
现代或过往,举凡政、经、文、工、商等等行为,全归世间之法;即使是日本铃木大拙的“生活艺术”,仍然是世俗之法。
佛法或禅,无有时空分别,更没有过去与现代的距离;就像是太虚法师所提倡的“人间佛教”,众所周知,佛陀之教,针对人间,本说人乘,应该是佛陀说法的对象,原本欲教化的就是“人”!君不闻:
人身难得之句么?
三藏十二部典,何者不是以“人”为本?应人之病,与疗病之药!
现代、现代,佛陀教法,永远屹立于时代的前端!
信不?无妨从四部阿含研读为起始,进而方等,般若,以至大般涅经为末后;深思熟虑之余,看看可有不合现代,有违现代的道理与方法之处!
★太多的自我意识
有漏、如果像茶壶漏水。
无漏,该是茶壶不漏水。
那么,世出世间法,岂不变成研究茶壶了吗?就像是有为法、是有所作为,无为法便变成无所作为了!
无,不是没有,而是从“有”的突破,所显现的一种现象;同时,还具有不一定的道理,含藏繁复的玄机。譬如:
于烦恼中见菩提。
见、有深有浅,菩提更有高低。
又如吃饱了。
吃、有好有坏,饱相涉及营养。
能见,是一种突破,所现菩提的成份却不一定。
所吃,是一种突破,所现饱相的内涵却不一定。
因此,于世间法若欲出离,必须深知“法”的关键性;所谓一针见血,把握当前的症结之所在,也就是了解“法”在哪里!
佛法是从世法做基础,一切关系人与事、或事与人所发生的现象,通称之有为法,悉皆有缺失——有漏;吾人学佛修行,即在从事“有”的突破,也就是修改缺失,逐步圆成完美,以达“零”缺失的境界——无漏。
行者大德!知见的拥有,必须是“正”当的,也就是依佛陀所教,如佛陀之法;决不可依自我意识而错解,以自我意识而教人;不然,自误已是可怜,来生走向悲哀,如果进而误人,那份因果可不好受!
现前教界,知识如过江之鲫;甚至再来人,在世佛,活佛等等,有若雨后春笋,分别教界每一角落;真的,好不热闹的场面,令人耳目为之紊乱;孰正孰邪,是非对错,不仅众生迷惑,即使是当事者亦为之迷惑!
狮吼声哪里去了?
护法的金刚哪里去了?
佛陀的正知正见在哪里!
但愿教界的晨钟能够响彻宇寰,唤醒迷惑!
★慈悲喜舍的要领
众生要慈悲,行者须喜舍。
欲大慈大悲,得受苦受难。
修学菩萨行道,当习菩萨心性;基于菩萨的成就,首在没有自我,意念中但有无量无边的苦难众生。有所谓:
众生有病我亦病,
众生有苦我难安。
因此,为众生拔苦与乐,行大慈大悲,唯有落实大喜大舍;否则,如何肯定是菩萨行道,具足了无我的菩萨心性,而为广大的众生,以奉献的精神受苦受难!
行菩萨道不是口号,
发菩萨愿须要实力。
不然,如何饶益众生?怎能圆满功德!
声闻不难成就,菩萨最难效行。
行者大德!学行菩萨,请把握要领,切莫只是挂一块响亮的招牌而自欺欺人!
★知识与修养
知识,是理论上的见闻。
修养,是实践中的体验。
学佛法行者,固然须要有渊博的知识;但是,见闻知理,如果不能融和于现实生活中,历经事务的体验,完成落实的修养,则无异于纸上谈兵,不可能表现出成绩的饶益性。
华严经中强调“理事无碍”,其旨趣即在入达“圆融”之道。古德们也说:
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
虽然,丈与尺并非把重点放在比例上,却肯定了修养的重要性;就像是万物需要阳光和雨水,但绝不希望乾旱和水灾。
佛法于众生,讲求饶益功德,事实上,就是实际的价值效益;因此,不可误解佛法的主旨,偏于形而上或形而下,必须认知崇高的值率,并非寄托于遥不可及的理想,而是肯定于每一个现前的圆满。
切记,过去的已成过去,未来的不止编制;最要紧的是、务必把握住每一个现在!
★圆觉境界
不要在意别人说你甚么?
应该知道自己正在做甚么?!
佛法中说:莫为境转,当转于境。
学佛行者,以觉(佛)为前提;但事计较和执着他人的对待,忘了自己应该如何,岂不是在“声、色”中讨生活么?说得难听一些,无异是自认作牛,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学佛在开启智慧,培养智慧,增上智慧;如果,每一个时刻,都能心平气和的提起正念,知道自己正在做甚么?那末,可以肯定你是一位耕耘者,是一位名符其实的修行者。
行者大德!修行的胜义谛,是修正自己的身、口、意,照顾并维修自己的起心动念,务期不使行为从事“业”的造作,必须从“业”的受、报中发掘“道”的踪迹。
因此,知道自己正在做甚么?是学佛修行“应该”重视的理念;融和于现实中的每一时刻,入达实修实证的“圆觉”境界之中。
★深入“经”藏
学佛行者,当学佛之法,如法之行。
譬如:各家各宗,皆具经之依典,论之参考;所谓依法不依人,即使是世亲、龙树、马鸣等菩萨,所造之论,是依经典而提出心得报告,并不能代表佛说之法。
吾人同样是学佛,学佛陀之法,当依经藏为“法”的依皈;切记、学佛不是学人,更不是学人法。
譬如:学习律法,当以律部而为依皈,方能确知佛陀制戒;无论戒的任何方式,其体为何?其用为何?其相为何?其境为何?也就是说:制戒的宗旨,用意,精神,以至缘起等相关的问题;尤其,不可凭自我意识而揣测,或者,依后人的知见而认定为佛的本意。
三皈中说:
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不过,必须知道,经文不能从“字”义而解,必须了知“法”之所在;知“法”不是探究即能发现,必须有正知正见,如实行证的善知识开导与释疑,才不至沦于瞎摸的流弊。
总之,经是依典,论供参考;吾人远佛时遥,知识难求,最好的修学方法是:
多看、看原典,看不同的注解。
多听、听讲解,听不同的讲解。
多问、问所疑,问不同的善德。
依三多之法,搜集许多的资料,然后作比较而行选择;就这样,不断的搜集资料,不断的比较,不断的选择;久而久之,可以从一个吸收者而成为消化者;终究,不仅只是一个拥有者,而且,可以成为一个灵活的运用者。
皈依法,如入宝山,不仅要发掘宝藏;而且,必须使其发挥实际的效益,圆成其珍宝的利乐功德。要不:
何以称之谓、深入经藏,而能达到智慧如海的饶益性!
如果,以摄影、加上剪辑的手法,将两个“心”字重叠起来;可以毫厘不差的“贴”在一起,完成一次属于“现代”所要求的杰作。
但是,这其中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心”字两个,究竟是哪一个心,将就哪一个心;就像是“人”与“人”之间,如欲二心相贴,必然是:
“你心贴我心,不是我将就你。”
贴心话,自古以来,若谓“心心相印”,不如说:“顺我心、称我心”,也就是教人说,喜欢、如意的话,即是贴心话。
由此,可以发现佛陀说“四摄法”,以“爱语”而接引众生,不正是针对“人之心”而应机,以“善巧”而行“方便”么?!不过,这里所说的“人之心”,乃专指世俗之人,既成学佛行者,将不属此一行列中。
基于学佛行者,行将成为众生的接引者,既然是“接引者”,当具接引的修养;亦如行“慈、悲、喜、舍”之心,但事付出,完全奉献,已经不容许有自我的保留;如是,欲行四无量,其必须具备的修养,肯定于“施、忍、戒、}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净界法师佛法修学概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