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苏两国如何管理德国进攻苏联

二战后美苏英法分占德国 柏林墙割裂自由_卫视_凤凰网
二战后美苏英法分占德国 柏林墙割裂自由
凤凰网专稿【
最后,三国首脑决定,由“欧洲咨询委员会”来进一步研究德国问题,该委员会是在1个多月前召开的莫斯科三国外长会议上组建的,任务是研究战后欧洲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向三国政府提出相应的建议。但是,诸如是否分割德国这样重大的问题,它是没有权力做出决定的,实际上,三国首脑是以此为缓兵之计,暂时搁置了这个问题。
1944年初,英国根据艾德礼委员会的报告,正式向欧洲咨询委员会提出关于划分出三国占领区的建议。该建议按1937年即德国版图扩张以前的疆界,把德国分为3个占领区。东部占领区占全德40%的面积,33%的生产资源,由苏联占领。其余地区,西北部包括重工业中心鲁尔区,由英国占领;西南部和萨尔地区,由美国占领。柏林作为德国的首都,也由三国实行分区占领。
该建议充分照顾了苏联的利益,因此苏联除了要求再把位于英占区的费马恩岛划入苏占区外,表示同意接受这个方案。但英国在交涉中没有同意划出费马恩岛。
美国对这个方案的意见很大。一方面,它认为苏占区的面积太大,超出了1/3的范围;另一方面,它所感兴趣的鲁尔区落入了英国之手。于是,美国制定了一个新的占领方案。该方案以柏林为界,把德国分成东、西两部分:东部占全德22%的面积由苏联占领;西部再划成南、北两个部分,北部包括鲁尔区,由美国占领,南部由英国占领。按照该方案的设计,柏林也将由美国单独占领。美国方案同英国方案相比,除了苏占区面积有较大缩小外,最大的区别是美、英占区的位置正好换了方向。美国方面对此提出的理由是,倘若德国南部由美国占领,“就可能使美国卷入巴尔干事务”,因而不如由英国占领为好,而且美国占领德国北部,占领军的交通线就可以直接通往出海口,不必经过法国。
美国的方案送到欧洲咨询委员会时,欧洲的军事形势已发生很大变化。苏联红军已经接近德国边境,而美、英军队还在忙于在法国北部开辟第二战场,苏联的地位得到加强,美方担心再不同意苏联业已表示接受的英国建议,苏军可能会进一步越出40%的范围,于是匆忙地表示接受原英国方案中苏占区的划定范围。
美、英之间交换占领区的讨论,持续的时间比较长。1943年底,美、英两国领导人在德黑兰会议的归途中举行第二次开罗会议,美方就正面提出这个问题,英方没有作任何让步。以后,罗斯福在同丘吉尔的通信中,也频频提到这一点,结果同样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在1944年9月的第二次魁北克会议上,罗斯福作了让步,但他同时提出一个附加条件,要求从英占区里划出不来梅地区由美国控制,以便美方能够越过英占区取得出海口。丘吉尔当即表示同意。由于三方事先达成了妥协,因而雅尔塔会议很快就这个问题达成了一致,即以艾德礼委员会的方案为基础,再作些小的调整。
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召开,德国问题又作为首要问题列入议程。会议的第一天讨论对德作战问题,第二天就讨论处置德国的问题。斯大林首先发言,他要求三国首脑在会上明确表态,并把三国的共识作为决议明确地确定下来。经过讨论,三国首脑达成了原则上同意分割德国的协议。最后,雅尔塔会议决定在伦敦成立一个分割委员会,由艾登任主席,美、苏两国驻英大使任委员,负责研究分割德国的事宜,并要在1个月之内制定出一个肢解德国的计划。
然而,雅尔塔会议之后,三国对分割德国的态度有了微妙的变化。
日,丘吉尔表示:“在我对俄国意图的猜疑消失之前,我很不愿意分割德国。”两天之后,三国分割委员会苏联代表也向英、美两国的代表表示,“苏联政府把雅尔塔关于分割德国的决定理解为并不是一种负有义务的计划,而是在其他方式尚不足使德国失去伤害力的情况下,一种对德国施加压力的可能做法。”4月6日,罗斯福在分割委员会美方代表怀甫特的报告上批示说;“我认为,我们的态度应是进行研究和延迟做出最后决定。”
日,德国签署投降书的第二天,斯大林发表《告人民书》,在末尾部分他表示:“德国被彻底打败了,德国正在投降。苏联获得了胜利,虽然它既不打算割裂德国,也不打算消灭德国。”
苏、美、英三国的态度发生变化,是有其原因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德国遭到摧毁性重创,很难再次崛起,成为新的世界大战策源地。更重要的是,随着三国的共同敌人即将败降,苏联与美、英之间的矛盾进一步上升,这种矛盾既来源于社会制度的差异,又同国家利益之间的冲突有关,三方都希望让德国保持完整,把它纳入到自己的营垒之中。
在波茨坦会议上,三国讨论了德国的管制原则、分区占领问题和赔偿问题,偏偏没有讨论以前一直很热门的分割问题。德国的分割问题已不了了之。
另一个问题,是法国该不该单独拥有一个占领区。英国积极赞成法国应该单独拥有—个占领区。丘吉尔考虑到,英国在战后需要得到法国的支持,这样既可以在西方阵营中牵制美国,又能够在欧洲范围内对抗日益强大的苏联。于是,三国分区占领德国变成了四国分区占领德国。
法国占领区位于德国西部,在德比、德法和德瑞(士)边境处,占地约4万平方公里。
根据协议,在占领期间,由四国驻军总司令组成的“盟国管制委员会”作为全德的最高机构,该委员会内实行“一致同意”的原则,即每一国的代表都拥有否决权。管制委员会的工作机构为“协调委员会”,由4个占领区的副总司令组成。
日,四国驻德占领军总司令在柏林正式声明把德国分成4个部分,东区归苏、西北区归英、西南区归美、西区归法。“大柏林”区由四国共同占领。声明还规定由四国总司令正式组成盟国管制委员会。7月中旬起,四大国在德国和柏林按划定区域实行占领和管制。
在7月底召开的波茨坦会议上,四国又通过对德管制的政治经济原则。
对德管制的主要政治原则有4条;(1)解除德国全部武装,使之完全非军事化,铲除或控制一切可用于军事生产的德国工业。(2)消灭纳粹党及其附属与监管的机构,解散一切纳粹组织。(2)德国行政事务的管理应以政治结构分散及发展地方权限为原则。(4)目前不成立中央政府,但某种必要的中央行政部门,特别是财政、运输、交通、对外贸易,以及工业等方面,应予以设立。
对德管制的主要经济原则也有4条:(1)德国经济应使之分散,以消灭目前经济力量因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及其他垄断办法所造成的过分集中。(2)在占领期间德国应被视为一个经济单位。(3)在德国保持一个不超过欧洲国家平均水平的生活水平。(4)德国偿付赔偿时,保留充分的资源,以使德国人民能够不依靠国外的援助而生活。这些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非军国主义化、非纳粹化、非卡特尔化和政治民主化。
至此,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德国的局面正式形成。(来源:中国军网)
2后一页 &&二战后美苏法英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出现这种格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二战后美苏法英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出现这种格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0-02-02 &匿名提问
日德国战败投降。战后,根据雅尔塔协定和波茨坦协定,德国分别由美、英、法、苏四国占领,并由四国组成盟国管制委员会接管德国最高权力。柏林市也划分成4个占领区。1948年6月,美、英、法三国占领区合并。翌年5月23日,合并后的西部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同年10月7日,东部的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从此正式分裂为两个主权国家。1989年民主德国局势发生了急剧变化。自同年5月起,大批公民出走联邦德国。10月初,许多城市相继爆发了规模不等的示威游行,要求放宽出国旅行和新间媒介的限制等。10月18日,民主德国总统昂纳克宣布辞职。11月9日,“柏林墙”开放。 11月28日,联邦德国总理科尔提出关于两个德国实现统一的十点计划。至14日,民主德国总理莫德罗首次访问联邦德国。3月18日,民主德国人民议会实行自由选举,德梅齐埃任总理后,两德统一的步伐大大加快。5月18日,两德在波恩签署关于建立货币、经济和社会联盟的国家条约。8月31日,双方又在柏林签署两德统一条约。9月24日,民主德国国家人民军正式退出华约组织。10月3日民主德国正式加入联邦德国。民主德国的宪法、人民议院、政府自动取消,原14个专区为适应联邦德国建制改为5个州,并入了联邦德国,分裂40多年的两个德国重新统一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美抢德国科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