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苏联仍然存在,平行世界之后苏联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震惊世界的苏联政变
震惊世界的苏联政变
1991年8月19日至8月21日,在苏联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史称苏联政变)。当时苏联党政军系统的一些高级官员成立了一个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企图废除总统戈尔巴乔夫并取得对苏联的控制。这是为了挽救社会主义苏联而采取的一次果断行动。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成员们,企图通过这次非常行动保持共产党的领导地位,防止社会主义多民族国家和苏联社会的继续分裂,使改革走上正常的轨道。
政变领导人是苏联共产党强硬成员,以副总统亚纳耶夫、总理帕夫洛夫和苏联国防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巴克拉诺夫为核心,基本上集中了除戈尔巴乔夫以外的党、政、军、工、农等各个方面的要人。同时,国防部、克格勃和内务部的一把手参加无疑有利于控制全国局势。以至于当时的美国总统国家安全顾问斯考克罗夫斯特得到苏联“八·一九”事件消息时,也认为历史经验表明,由如此强有力的人物支持的政变很可能成功。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一个由政界、军界强有力人物参加和支持的政变,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在与以叶利钦为首的“民主派”阵营进行了三天的激烈对抗后,事变以失败告终。随之而来的是: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苏联共产党被迫解散,一个强大的唯一可与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苏联终于解体。人们不禁要问:苏联政变何以发生?苏联政变是如何组织和行动的呢?苏联政变是如何被粉碎的呢?它对苏联乃至世界又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鉴于国内外关于苏联政变的版本繁多且众说纷纭,对“8·19事件”的评价分歧更大。有人认为它是历史的进步,有人提出它是历史的倒退。网上对此事变的叙述更加是颠三倒四、条理不清,导致很多网友一头雾水、莫衷一是。故此,本人通过大量阅读苏联历史及当时政变资料和观看事变录象,决定将浩瀚而又支离破碎的各个历史片段,力求按照事情发生的时间顺序整理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资料,以共大家参考。不足之处敬请原谅并批评指正。
==================================================================================================
一、戈尔巴乔夫上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1985年3月10日,苏共中央总书记契尔年科因病去世,翌日,在苏共中央紧急全会上,经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兼外交部长葛罗米柯举荐,戈尔巴乔夫当选总书记。
上台伊始,戈尔巴乔夫雄心勃勃,决心对苏联的内外政策进行调整与改革,但由于其改革理论的错误和实践的紊乱,致使改革变为改向,使苏联这个在20世纪显赫一世的世界大国迅即分崩离析。
1、提出改革与新思维
1986年2月25日—3月6日,苏共二十七大召开。戈尔巴乔夫提出了改革与新思维,力图从根本上用全新的思路审视社会主义道路,并摆脱斯大林模式留给苏联的一切不合理的遗产。然而戈尔巴乔夫缺乏一个大国领导人应有的胆略和能力,面对种种困难和压力,他仓促应对,在领导改革中出现种种失误和错误的导向,致使整个国家迷失方向,危机骤增,秩序失控。在此危急关头,戈尔巴乔夫又只顾自己的得失,在复杂的政治较量中节节败退,主动放弃阵地。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改革受挫,进展缓慢的情况下转向政治改革,在国内实行经济重建和开放性政策,对所谓“历史错误”进行“清算”。但他的“改革”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后果。随着中央权力的下放,各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开始寻求更大的自主权力。随着所谓“开放性”的日益深入,苏联和苏共的一些历史错误被提出和纠正,但是更多遇到的是敌对势力对苏联及苏共历史的故意抹黑。戈尔巴乔夫却放任这种抹黑行为的扩大,最终导致了苏共党内和苏联社会的思想混乱。这个政策导致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于1989年后发生了一系列剧烈的“政治地震”。
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发生。
1987年11月,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新思维》一书由美国一家出版公司正式出版。开始全面推行所谓“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鼓吹“民主化、公开性、多元化”,取消苏共领导,将改革引上了歧途。
2、强调社会多元化
1988年6月28日,戈尔巴乔夫在苏共全国党代表大会上提出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概念,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个人所有制以及多种经营形式的基础上实行计划与市场相结合;贯彻按劳分配原则;高度文化素养和道德的制度;实行社会主义人民自治、民主化、开放性和公开性;各民族真正平等制度;实行和平对外政策。
准备彻底改革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全面充实人权”。“要根本改变我们的政治体制”,实行“社会主义多元化”和“舆论多元化”,要改变共产党的职能,把国家的“一切权力归苏维埃”。力主“促进多元化”,提倡议会民主和三权分立。
& &&1989年2月15日,苏联撤出最后一批驻阿富汗军队,苏联侵阿战争结束。
1990年2月,戈尔巴乔夫提出对苏共进行革命性改革,修改宪法中有关苏共领导地位的条文,并建议实行总统制。
1990年3月14日,第一次苏联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关于设立苏联总统职位和苏联宪法(根本法)修改补充法》,决定设立苏联总统,从而改变了由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集体行使苏联国家元首职权的制度。翌日,戈尔巴乔夫当选第一任(也是最后一任)苏联总统。此后,各加盟共和国纷纷选举新的行政首脑称为总统,加盟共和国下辖自制共和国行政首脑亦称为总统。于是,在当时的苏联竟然出现了三级总统制。同时,修改后的苏联宪法取消了苏共的领导地位,允许多党制和政治多元化,实行三权分立的政体和议会民主。
1990年12月,第二次苏联人民代表大会上,还决定实行总统直接领导下的内阁制,并设立副总统职务,亚纳耶夫在这次人代会上当选为苏联副总统。总统被赋予远比最高苏维埃主席更为广泛的权力。按宪法规定,总统作为国家元首有16项权力。立志于改革“斯大林主义”专权的戈尔巴乔夫,却把过多的权力集中于总统一人,不仅有悖于其改革初衷,而且增加了个人的责任和风险。总统成为矛盾斗争的焦点。
3、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1990年7月2—13日,苏共二十八大召开。大会经过激烈争论,通过了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报告,通过了《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纲领性声明,宣布苏共改革的目标是“在国内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其特征是:
①人是社会发展的目标,克服人与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分离,确保人能积极地参加社会进程。
②保证社会公正和劳动者的社会保护。
③人民的自主意识是权力的唯一源泉,国家保护人的权利、自由、尊严与人格,而不管其政治地位、性别、年龄、民族和宗教信仰,所有政治力量在法律范围内自由竞争。
④各族人民和睦、平等合作,尊重各民族决定自己命运的权利。
大会除了在纲领性声明中提出推进改革的战略之外,还通过了在政治、经济、民族国家体制、军事、外交、教育和文化科学等领域继续进行改革的15个决议。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经济改革。改革所有制,变国家所有制为社会所有制;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所有制和混合所有制,允许私有制存在。各种所有制平等竞争。向“可调节的市场经济”过渡:政企分开;企业和其他商品生产者自主经营,建立消费和生产资料等广泛的市场;推行财政、信贷、货币和计划体制的改革,建立新的国家宏观调节机制。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和能保证各加盟共和国利益的全苏统一市场。
(二)政治体制改革。使权力从党转移到人民代表苏维埃,建立公民社会和法制国家。民主通过的法律至高无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排除任何阶级和政党对权力的垄断。保证全体公民能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担任任何职务。各政党和组织在宪法范围内自由竞争;实行直接的普遍选举制;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立法过程民主化和公开化。
(三)改革民族国家体制。大会确认每个民族共和国享有自决权和分离权;各共和国之间、共和国和联盟中央之间将以不同形式(联邦形式、邦联形式或特殊地位)结成真正主权国家联盟;既照顾各民族的特殊性,又保持联盟的统一。
(四)对外政策方面。主张继续以和平、合作、进步和人道主义为出发点,为实现国际关系非军事化、建立区域和全球性安全结构,建立保障社会和政治选择自由的国际法律基础而奋斗。参加广泛的国际合作。
苏共二十八大选举产生了新一届苏共中央政治局,上届政治局委员中除了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苏共中央副总书记伊瓦什科留任,其他全部更新。15个加盟共和国的第一书记全部当选中央政治局委员,同时,所有苏联党政部门的首长全部退出政治局。扎索霍夫、谢苗诺娃、斯特罗耶夫、舍宁四人担任中央书记处书记,处理苏共中央日常工作。
4、社会动荡不安
戈尔巴乔夫的言行表明,他不仅要改变苏联的经济结构,还要修改苏联制度的思想基础,甚至要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苏联的政治程序。有朝一日党甚至可能丧失对社会的垄断控制。
很显然,戈尔巴乔夫实行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改革路线,无疑扭转了改革的方向,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社会主义道路,对苏共党亡政息以及苏联解体产生了直接影响。
戈尔巴乔夫在重大政治问题上的急转弯,引起了苏共党内和苏联国内的政治分化。苏共党内随即形成了以叶利钦为代表的“激进派”,以利加乔夫为代表的“传统派”和以戈尔巴乔夫为代表的“主流派”(自称是“政治中间派”)。同时,社会上还出现了500多个形形色色的政党,6万多个“非官方组织”。各种政治力量的消长,把戈尔巴乔夫推到风头浪尖之上。全国各地罢工游行示威活动此起彼伏,民族分裂主义份子乘机做乱,社会动荡不安。
1990年10月15日,戈尔巴乔夫为结束“冷战”作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90年11月12日,国防部长亚佐夫元帅去会见戈尔巴乔夫并提出:“到该收拾民族分裂主义者的时候了”。
二、叶利钦崛起政坛
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初,面临国情积重难返,立志改革,急需“改革先锋”与人才,叶利钦恰好成为急切寻将的戈氏最佳人选。
1985年4月,苏共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党委第一书记叶利钦被调任苏联建筑部长。
1985的7月1日,叶利钦当选苏共中央书记处书记。
1985年12月23日,戈尔巴乔夫召见叶利钦,指派其为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
1986年3月6日,苏共二十七大上,叶利钦当选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成为前苏联政坛上的明星。叶利钦开始为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摇旗呐喊,充当先锋,也为自己垫下了雄厚的政治本钱。
叶利钦上台后烧了“三把火”,一是大声疾呼“反特权”,痛斥苏联社会的等级制,宣布取消特权,争取人心;二是公开揭露官场腐败,指责官僚的“厚颜无耻”,深得下层群众和广大知识分子的赞赏;三是果断冲击官僚体制,实行干部换血。他当莫斯科市委书记第二天,指令老市长立即退休,接着撤换市警察局长,克格勃主席、报社主编等,一年内莫斯科市33个区委书记撤换了23个,轰动当时苏联社会,群众欣喜,官员胆战心惊。这三把火一烧,叶利钦在全苏联形象大振,成了改革的闯将、“反特权”的英雄、“反官僚”的斗士。在苏联群众长期处于无权、消沉、万马齐喑的气氛之下,叶利钦的勇气与冒险精神,客观上让人们一吐为快,自然对他百倍颂扬。叶利钦夺权的时机终于来到了。
1987年10月,苏共中央全会上,叶利钦利用民心,对党中央发起突然袭击,矛头直指苏共中央,公开谴责戈氏“改革无成效”,指责前苏共第二把手利加乔夫作风官僚等,意在夺取最高权力职位。但这次叶利钦惨败,被逐出中央政治局,撤消莫斯科市委书记职务,安排作建委第一副主任(正部级)。戈叶联盟就此破裂。
受到严重打击的叶利钦,痛定思痛,他深知民意仍属于他,因而克制消沉与绝望,汲取社会和民众的关注与鼓励,坚定斗志,决心冒险,将自己置死地而后生。
1989年2月15日,苏联撤出最后一批驻阿富汗军队,苏联侵阿战争结束。
1989年3月26日,苏联举行人民代表选举,叶利钦违背前苏共中央的决定,擅自决定在莫斯科参选,并以89.44%的压倒多数选票击败苏共推荐的正式候选人(利哈乔夫汽车厂总经理布拉科夫),当选为前苏联人民代表。与此同时,苏共一批正式推荐出的党政领导成员在各地纷纷落选。
叶利钦敢公开违反党纪政纪参加竞选,是因为他知道,他此前的作为已博得了人心,故决心冒险争夺人民代表席位,以取得发言权。一个党员,置党纪政纪于不顾,公开与党抗衡,竟然,能得到90%的群众拥护,当上了人大代表——这是震惊世人的危险征兆,是当时时势造出的风云人物。叶利钦就此挣脱了受挫后的困境,重返政坛,并成为“民主反对势力”实际领导人。
1990年5月,俄罗斯联邦举行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叶利钦当选为俄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
1990年7月,苏共二十八大上,叶利钦所代表的“民主纲领派”提出改造苏联社会的一系列措施,但未获大会接纳,会议结束后他随即宣布退出苏联共产党,结束近30年的共产党生涯。
三、社会主义阵营风雨飘摇
按照最早开始变化的时间顺序排列如下:
1、波兰巨变
1989年1月,波兰统一工人党十届十中全会通过决议,宣布“实行政治多元化和工会多元化”,答应实行议会民主,开始向多党制过渡。4月,波兰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确认团结工会合法化,决定实行总统制和议会民主。6月,波兰举行全国大选,团结工会获99%的议会席位,波兰统一工人党失去执政地位。
1990年1月,波兰统一工人党召开十一届中央全会,通过《关于波兰统一工人党停止活动的决议》。9月19日,雅鲁泽尔斯致函议会议长科扎凯维奇,表示愿意结束总统任期,以防止社会动乱。11月19日,波兰议会通过了没收原波兰统一工人党财产的法令。12月9日,波兰再次举行大选,团结工会主席瓦文萨当选波兰总统。
2、匈牙利巨变
1989年2月10日,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中央全会公报,称1956年匈牙利十月事件是“人民起义”,并宣布放弃一党执政地位,实行多党制。5月31日,党中央全会重新评价纳吉,称“纳吉·伊姆雷是社会主义改革政策的象征”。匈牙利最高检察院决定撤销1958年6月对纳吉及其同案人审判的决定。6月16日,即纳吉·伊姆雷被处决31周年纪念日,纳吉被重新安葬,全国有25万人参加吊唁安葬活动。7月,匈牙利最高法院宣布1958年对他的判决违法、无效。10月,党中央召开第十四次(非常)代表大会。会上以多数票通过决议,将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改建为匈牙利社会党。不再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组织。10月23日,匈牙利国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决定实行总统制,确立多党议会民主制和市场经济,取消马列主义政党在国家机构中的领导作用的规定。并重新评估匈牙利十月事件。将国名改为匈牙利共和国。
1990年3月,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参加国民议会选举,失去执政党的地位。
1989年5月,大批东德公民通过匈牙利外逃至西德。10月,莱比锡等许多城市相继爆发了规模不等的示威游行,要求政府放宽出国旅行和对新闻媒体的限制等。局势发生了急剧变化。10月18日,召开党的十一届九中全会,解除了埃里希·昂纳克的党中央总书记及所有党政军职务,由埃贡·克伦茨接替。11月9日,东德市民将柏林墙推倒。11月28日,西德总理赫尔穆特·科尔提出关于两个德国实现统一的“十点计划”。
3、中国六四风波
1989年4—6月,······
4、捷克斯洛伐克巨变
1989年11月,捷克斯洛伐克成功发起“天鹅绒革命”,捷政局发生剧变,联邦议会批准修改宪法,取消其中关于捷共在社会中起领导作用等条款,实行多党议会民主制。12月10日,米洛什·雅克什被迫辞去总书记职务,前总书记胡萨克辞去总统职务,两人同时被免去党内外一切职务。12月21日,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举行非常代表大会,选举总理阿达麦茨为捷共总书记。12月29日,无党派人士瓦茨拉夫·哈韦尔当选总统,捷共正式丧失执政党地位。1990年4月20日,改国名为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1993年1月1日,分裂为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共和国两个国家。
5、也门巨变
1989年11月30日,北也门领导人阿里·阿卜杜拉·萨利赫和南也门领导人阿里·萨利姆·比德在亚丁签署了统一宪法草案。
1990年5月22日,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与阿拉伯也门共和国合并为也门共和国。
6、罗马尼亚巨变
1989年12月22日,罗共中央总书记、罗马尼亚总统齐奥塞斯库被推翻,新成立的救国阵线委员会接管国家一切权力,宣布10点纲领,主张建立多党制、自由选举、制订新宪法,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罗马尼亚共产党停止了一切活动。12月28日,改国名为罗马尼亚共和国。​
7、保加利亚巨变
1990年1月26日,保加利亚国务委员会决定禁止在军队开展党派活动。2月,保加利亚共产党举行第十四次(特别)代表大会,决定自行放弃一党专政体制。通过《保加利亚民主社会主义宣言》和新党章,提出把党建成民主社会主义政党,允许党内有不同派别存在;建设民主和人道的社会主义;主张多党制、议会民主;实行市场经济,多种所有制并举。4月3日,保加利亚共产党正式改名为保加利亚社会党。9月,保加利亚社会党加入社会党国际。11月15日,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改名为保加利亚共和国,决定实行多党制。
8、东德巨变
1990年2月13日,东德总理汉斯·莫德罗首次访问西德。3月18日,东德人民议院实行自由选举,洛塔尔·德梅齐埃任东德总理后,两德统一的步伐大大加快。5月18日,东德和西德在波恩签署《关于建立货币、经济和社会联盟的国家条约》。8月31日,双方在柏林签署《两德统一条约》。9月24日,东德退出华沙条约组织。10月3日,东德并入西德,两德正式统一。
9、蒙古巨变
1990年3月和4月,蒙古人民党中央先后召开八中全会和党的特别代表大会,彻底改组领导班子,前总书记泽登巴尔和巴特蒙赫分别被开除出党和留党察看;放弃了宪法规定的党的领导作用的条款,同意实行多党制。确立了深化改革、建设人道、民主的社会主义的目标。
1992年2月,蒙古人民革命党中央召开二十一大,宣布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实行多党制的总统制和民主议会制。2月12日,蒙古人民共和国改名为蒙古国。
10、埃塞俄比亚巨变
1990年3月5日,埃塞俄比亚工人党举行11中全会,海尔&马里亚姆&门格斯图总统提出新政治经济政策,主要内容为:在埃塞俄比亚全国民主统一前提下,反对派可参加新党和国家生活;实行混合经济体制。全会通过有关国家统一和进步、和平解决北方问题等6点建议。
1991年5月28日,“埃革阵”联合“厄人阵”推翻海尔&马里亚姆&门格斯图政权。海尔&马里亚姆&门格斯图与3000名官员潜逃国外后流亡在津巴布韦。7月1日,成立过渡政府,“埃革阵”主席梅莱斯·泽纳维任过渡政府总统、人民代表院主席兼武装部队总司令。
1993年5月24日,过渡政府宣布承认厄立特里亚脱离埃塞俄比亚独立。
1994年12月,制宪会议通过新宪法。决定改国体为联邦制;实行三权分立和议会(内阁)制,政教分离。
11、柬埔寨巨变
1990年9月,柬埔寨抵抗力量三方西哈努克亲王、宋双、乔森潘同金边政权代表洪森在雅加达会晤后宣布组成柬埔寨全国最高委员会。
1991年7月,西哈努克被推举为柬全国最高委员会主席。10月23日,柬埔寨问题国际会议在巴黎召开,签署了《柬埔寨和平协定》。11月14日,柬埔寨政治强人金边政府总理洪森亲自到北京迎接并陪同西哈努克亲王夫妇回国。随后,韩桑林与洪森等宣布柬埔寨人民革命党改为柬埔寨人民党,党主席谢辛,副主席洪森,名誉主席韩桑林。同时,实行自由经济和多党民主,保证公民的一切人权,宣布佛教为国教,对外实行开放。
12、安哥拉巨变
1990年12月,安哥拉执政党“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安人运)决定放弃马克思列宁主义,确定其战略目标是“民主社会主义”,并决定在安哥拉实行多党制。
1991年5月31日,在葡萄牙、美国和苏联的推动下,安哥拉政府与“安盟”签署《比塞斯和平协议》。
1992年8月,安议会决定将国名改为安哥拉共和国。9月,安哥拉举行首次多党制大选。“安人运”获议会选举胜利并在总统选举中领先。“安盟”拒绝接受大选结果而重开内战。
13、阿尔巴尼亚巨变
1991年2月6日,阿尔巴尼亚公开刊登第一个反对党民主党主席贝里沙批判霍查个人迷信的文章。当天,霍查大学学生举行罢课、绝食、游行,要求更改校名。矗立在地拉那市中心广场上的霍查铜像被民主党示威者推倒,其他城市的霍查塑像也遭到同样的命运。接着,开始出现大规模的骚乱······4月1日,阿尔巴尼亚人民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决定取消宪法中规定阿尔巴尼亚劳动党是唯一的政治领导力量的条款,确定阿是政治多元化的法治国家;阿公民有成立党派和政治组织的权利。6月,阿尔巴尼亚劳动党易名为阿尔巴尼亚社会党,并公开批判霍查。
14、南斯拉夫巨变
1991年6月25日,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宣布独立;10月15日,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简称波黑)宣布独立;11月20日,马其顿宣告独立。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简称南联邦)开始解体。
==================================================================================================
一、社会动荡不安人心思变
1991年初,“传统派”对“激进派”采取了一些反击措施,并对戈尔巴乔夫提出批评和警告。力量对比曾一度向“传统派”倾斜。但是戈尔巴乔夫仍然坚持所谓“政治中间派”的立场。“激进派”则联合民族分离主义势力,鼓动矿工罢工和在一些城市组织游行集会,要求改组政府和最高苏维埃,实行军队“非党化”和没收苏共财产,并要求戈尔巴乔夫辞职。“政治中间派”的游戏,已经使戈尔巴乔夫引火烧身。
1991年4月,戈尔巴乔夫倒向“激进派”。他对叶利钦作了一系列让步,改组联盟中央政权。结果,戈尔巴乔夫招来党内的一片谴责。以叶利钦为代表的“激进派”势力猛增。
1991年6月12日,叶利钦当选俄罗斯联邦总统。
1991年6月28日,经济互助委员会正式解散。同年7月1日,华沙条约组织正式解散。
1991年7月20日,叶利钦发布“非党化”命令,限期解散俄罗斯联邦各机关、企业和军队中的苏共组织。俄罗斯议会通过一些实行私有化的法律。
1991年7月26日,戈尔巴乔夫提出苏联共产党新党纲,公开取消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是苏共党的指导思想。从而引发苏共党内大争论,大分裂,大混乱。这时,苏联经济严重衰退,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全国各地开始出现罢工高潮。民族分裂主义份子不断挑起事端。
1991年7月,在苏联军事委员会全会上,国防部长亚佐夫元帅、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大将、内务部长普戈上将坚决要求实施紧急状态,戈尔巴乔夫没有采纳。
1992年12月30日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条约》70年期限到期的日子,为了维护苏联的统一和完整,必须签订新的联盟条约。戈尔巴乔夫开始酝酿着和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格鲁吉亚等加盟共和国总统协商新的联盟条约草案。
承认所有加盟共和国的主权,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改为“主权苏维埃共和国联盟”的《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简称“新联盟条约”)准备在8月20日签字。这个新联盟条约一旦签署,至少有5个加盟共和国不再属于苏联,这涉及到苏联国家的完整和统一。
这样,关于苏联的前途、苏共的命运和社会发展等重大问题,都以尖锐的形式提到各种政治力量面前,激烈的较量在所难免。
二、构思新的联盟条约
8月4日,戈尔巴乔夫携家人来到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克里米亚福罗斯的苏联最高领导人别墅休假。戈尔巴乔夫1985年入主克里姆林宫后就拥有了这幢别墅。他著名的《改革与新思维》一书,就是1987年休假时在这幢别墅里完成的。戈尔巴乔夫在这幢别墅休假还有一项重要任务,那就是为苏联的新联盟条约作最后准备。
8月14日,苏联公布了新联盟条约《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文本。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将改名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简称仍为苏联。新联盟条约的签署工作预定在8月20日开始。
新条约规定:苏联为平等共和国联合组成的联邦制主权民主国家,缔约的每个共和国均为主权国家;结成联盟的各共和国保留独立决定涉及本国发展的一切问题的权利,在国际关系中苏联为一个主权国家,但结成联盟的各共和国有权同外国建立直接的外交、领事和贸易关系;联盟成员国的相互关系原则是“平等、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干涉内政、和平解决争端、合作互助、诚实履行根据联盟条约和共和国间协议而承担的义务。”;在联盟职权范围内,联盟法律至高无尚;在共和国职权范围内,共和国法律在本共和国境内至高无尚;土地、矿藏、水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均为各共和国所有;条约签字之日起生效后,1922年12月签订的联盟条约即同时失效。
8月16日,发生了两件引入注目的事件:①苏联军队党的监察委员会和武装部队党的特别委员会发出呼吁书,呼吁军队中的苏共党员加强团结,保卫祖国;②曾任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苏联总统首席顾问的雅科夫列夫在《消息报》上发表声明退出苏共,并警告社会各界:苏共领导正准备进行一场政变。
8月17日,戈尔巴乔夫通过电话同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分别讨论了即将签署的新联盟条约和联邦委员会会议的有关事项。并说他准备8月19日飞回莫斯科,8月20日在克里姆林宫主持新联盟条约的签字仪式,并发表演说。
8月18日中午,戈尔巴乔夫同副总统亚纳耶夫通话,并告诉亚纳耶夫他抵达莫斯科的具体时间,亚纳耶夫答应要去机场迎接戈尔巴乔夫。
三、不速之客的来访
8月18日16时50分,总统办公室主任博尔金、苏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舍宁、国防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巴克兰诺夫元帅、国防部副部长兼陆军总司令瓦连尼科夫大将、克格勃第九局(负责苏联领导人安全保卫工作)局长普列汉诺夫等5人来到克里米亚总统别墅,向戈尔巴乔夫汇报准备实施紧急状态的意见。
贴身卫士长列夫列也茨进来报告:有一群人前来求见总统。戈尔巴乔夫听后心存疑虑,立即问是什么人。因为他没有邀请任何人,事先也没得到有人来访的通知。戈尔巴乔夫马上问卫士长:“那么你为什么让他们进来?”卫士长回答:“普列汉诺夫同他们一起来的。”普列汉诺夫是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即克格勃)负责苏联领导人警卫工作的保卫局局长,卫士长是他的下属,当然不能阻拦,否则卫士不会让人接近总统。
戈尔巴乔夫似乎预感到什么。他拿起一个话筒,不通,一连拿起5个话筒,都未接通,内线电话也被切断了。戈尔巴乔夫觉得事态严重。
这时来访者已经进入他的办公室。戈尔巴乔夫认为,这是“一种前所未闻的失敬”。来访者是戈尔巴乔夫总统办公室主任博尔金,苏共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舍宁,国防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巴克拉诺夫元帅,国防部副部长兼陆军总司令瓦连尼科夫大将,克格勃保卫局局长普列汉诺夫中将。
来访者随即向戈尔巴乔夫摊牌:签署紧急状态令,否则把职权交给副总统。
戈尔巴乔夫拒绝了这一要求。他说:“如果有不同意见,让我们到最高苏维埃提出这些问题,让人民代表大会讨论并寻求解决方案。”他告诉来访者:“你们和派你们来的人是不负责任的。你们会毁掉自己,但这是你们自己的事,去你们的吧!但是你们也将毁掉这个国家,毁掉我们已经做的一切。告诉派你们来的委员会吧。”
  瓦连尼科夫向戈尔巴乔夫提出:“交出你的辞呈。”戈尔巴乔夫回答说:“这两件你们一件也得不到——把这告诉派你们来的人吧。”
赋有使命的来访者当然不会妥协,戈尔巴乔夫也毫不让步。戈尔巴乔夫最后说:“那么就这样吧。没有什么可以再谈的了。回去报告,我绝对反对你们的计划,你们将被击败。”会面就这样结束了。
四、事变策划者的紧急会议
8月18日黄昏,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正在莫斯科郊外苏联总理帕夫洛夫的别墅里参加庆祝帕夫洛夫的一个儿子返回莫斯科举行的晚会。晚会的气氛正浓的时候,克格勃打来电话,说国家安全委员会(即克格勃)和克里姆林宫其他领导人需要马上开会讨论一项可怕的紧急事件。亚纳耶夫和帕夫洛夫立即驱车前往。
  与会者除亚纳耶夫和帕夫洛夫以外,还有苏联国防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巴克拉诺夫,苏联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苏联内务部长普戈,苏联农民联盟主席斯塔罗杜布采夫,苏联国营企业和工业、建筑、运输、邮电设施联合会会长季贾科夫,苏联国防部长亚佐夫,苏联总统办公室主任博尔金,克格勃负责苏联领导人安全保卫工作的第九局局长普列汉诺夫,苏共中央书记舍宁。除戈尔巴乔夫以外的苏联重要领导人几乎都来了。
  会议主持人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在会上说:克格勃得到消息,有人要发动武装起义。但他没有说企图搞武装起义的人是谁。他还说,那些人就要包围首都的一些战略要地,其中包括电视台总部、火车站和议员们居住的两个饭店。他还发现一个黑名单,黑名单上列有与会绝大多数人员在内的一些政府官员的名字,这些政府官员和家人都将被处决。普列汉诺夫说,他也通过其他渠道了解到同样的情况,问题的确很严重。同时,苏联总统办公室主任博尔金说戈尔巴乔夫总统病势严重。他和其他几位刚从戈尔巴乔夫的克里米亚福罗斯湾总统别墅回来的人说,他们看到了戈尔巴乔夫,医生不让打扰。博尔金还说:“他可能是心脏病发作或中风。”
克留奇科夫坚决要求实施紧急状态,与会人员都表示赞成。接着,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宣告成立。成员包括:副总统亚纳耶夫、总理帕夫洛夫、国防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巴克拉诺夫元帅、国防部长亚佐夫元帅、内务部长普戈上将、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克留奇科夫大将、农民协会主席斯塔罗杜布采夫、科学工业联合会副主席兼工业国营企业和联合公司建筑交通与邮电协会主席季贾科夫。
参与事变的领导人还有:苏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舍宁、最高苏维埃主席伊万诺维奇、国防部副部长兼陆军总司令瓦连尼科夫大将、苏联总统办公厅主任博尔金、克格勃保卫局局长普列汉诺夫中将、克格勃保卫局副局长格涅拉洛夫少将。
五 、软禁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
8月18日晚上,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大将向保卫局局长普列汉诺夫中将下令,对戈尔巴乔夫实行隔离并切断他与外界的一切联系。
8月19日凌晨1时,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大将派两名克格勃高级特工人员到塔斯社去工作。
8月19日凌晨4时,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开始工作。克格勃的塞瓦斯托波尔团奉苏联防空军参谋长马尔采夫上将之命,封锁了戈尔巴乔夫在克里米亚福罗斯湾的别墅。这个团用两辆牵引车切断了别利别克机场的飞机跑道。当时机场上停放着苏联总统的两架专用飞机:“图—134”型飞机和“米—8”型直升飞机。
8月19日凌晨4时30分,国防部部长亚佐夫元帅签发了致各副部长,各军区、各兵种司令长官的密码电报,要求所有部队进入战备状态。
同时,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派军队占领了中央电视台及中央广播电台。全国只开通一个频道,其它节目全部停止。
  被软禁的戈尔巴乔夫心急如焚,他急于知道苏联政局到底变成什么样子。而他除电视外,又没有任何信息来源。后来,他的贴身卫士在服务区找到一些旧的无线电收音机,安上天线,开始收听外国广播。他们居然收到英国广播公司和自由广播电台,又设法收到了美国之音。他的女婿用袖珍索尼牌收音机也收到一个西方电台。他们开始汇集和分析信息,评估局势的发展趋向。
  戈尔巴乔夫对自身的安全十分担心。戈尔巴乔夫认为,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会使用一切手段来摧残他的身心健康。
  值得戈尔巴乔夫庆幸的是,他的32名贴身卫士仍忠诚于他。卫士们为了戈尔巴乔夫的安全,将整个住地划分了责任区。他们决定拒绝接受每天从外面运来的食物,只靠原存食品和卫士食堂的供应生活,防止加害戈尔巴乔夫。
  戈尔巴乔夫多次提出要求:恢复他与外界的一切联系,派一架飞机送他回莫斯科。这当然没有结果。
==================================================================================================
一、惊心动魄的第一天(8月19日)
1、成立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
8月19日清晨,克里姆林宫钟楼上的大钟刚敲完六响,苏联中央电视台和广播电台正式直播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的讲话: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因健康原因已不能履行总统职责,根据《苏联宪法》第127条,由副总统亚纳耶夫代行总统职务。
接着,国防部长亚佐夫元帅发表了10分钟讲话,他号召部队为维护好社会秩序及军事设施做出努力。只字未提镇压措施。
8月19日7时,又播发了副总统亚纳耶夫、总理帕夫洛夫和国防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巴克拉诺夫三人联名签署的《苏联领导的声明》,宣布从1991年8月19日4时起,在苏联个别地方实行为期6个月的紧急状态。同时宣布成立“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成员由由副总统亚纳耶夫、总理帕夫洛夫、国防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巴克拉诺夫元帅、国防部长亚佐夫元帅、内务部长普戈上将、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克留奇科夫大将、农民联盟主席斯塔罗杜布采夫、国营企业和工业建筑运输邮电设施联合会会长季贾科夫等八人组成。国家的全部权力由“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接管。
代总统亚纳耶夫致函各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以及联合国秘书长,重申苏联信守以前“承担的国际义务”,希望“得到各国人民和政府以及联合国的应有理解”。苏联国家通讯社塔斯社向全世界转发了这个消息。
这一爆炸性新闻,不仅使苏联人感到十分吃惊,同时也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西方各大国领导人纷纷中断休假和外出访问旅行,召集高级助手研究事态的发展。
2、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布《告苏联人民书》
8月19日9时,作为对此次事变的正式解释,国家紧急状态委员发布《告苏联人民书》说:“由戈尔巴乔夫发起并开始的改革政策,原想作为保障国家迅速发展和使社会生活民主化的手段,却因种种原因走入死胡同。无信仰、冷漠和绝望取代了最初的热情和希望。各级政权失去了居民的信任。······“我们呼吁苏联全体公民意识到自己对祖国承担的义务并大力支持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支持在使国家摆脱危机方面作出的努力。”指出苏联党和国家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呼吁人民起来拯救祖国。
与此同时,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成员、国防部长亚佐夫元帅召集各军区司令员开会,并下达指示:根据形势,维护秩序,加强军事设施的警戒;其余情况,注意收听广播和看报。苏联内阁亦举行会议,表示支持紧急状态委员会作出的决定。
3、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布第1号命令
8月19日11时,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布第1号命令,要求各级政权机关“确保无条件实行紧急状态”,立即解散各种非法组织与武装,禁止游行、集会、示威和罢工,中止妨害形势正常化的政党、社会团体和群众的活动。并提出使经济形势正常化的一些措施。
4、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的回应
8月19日清晨,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还住在莫斯科郊外的乡间别墅中。政变事发后,俄议长哈斯布拉托夫、俄总理西拉耶夫、科别茨上将、索布恰克4人去会见叶利钦,共同起草了《告俄罗斯公民书》,并以小报、传单、快讯等形式广为散发,有的还是手工抄写的。在得知政变消息之后,叶利钦随即驱车返回莫斯科,并且开始计划如何控制局面。
8月19日11时46分,叶利钦在俄罗斯议会大厦(白宫)举行记者招待会,宣读了《告俄罗斯公民书》,宣布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是“非法的”,是“右派反宪法的反动政变”,“
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所有决议在俄罗斯领土上无效”。要求立即召开苏联非常人民代表大会,呼吁“俄罗斯公民对叛乱分子给予应有的回击”,号召在俄罗斯全境内进行无限期罢工。在叶利钦和俄罗斯联邦其他领导人的号召下,很快形成了反对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浩大声势。叶利钦很快在俄罗斯议会大厦成立了抵抗指挥部。
在“8·19”政变的非常时刻,政变当局和反政变当局都向人民发出了呼吁。
5、军队出动欲弹压暴乱一触即发
8月19日12时许,莫斯科跑马场上,有人举行集会,开始只有上千人,人越聚越多。集会者宣读了叶利钦的《告俄罗斯公民书》。
此时,在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命令下,军队开到莫斯科。数百辆装甲车涌进莫斯科市中心,长长的坦克纵队占据了主要交通要道、广场和国家重要机关附近的阵地,进而包围了俄罗斯联邦议会和政府大厦。这座大厦因其白色的外墙而获“白宫”这么一个有人爱之有人恨之的别名。
集会开始不久,一队装甲车从大剧院方向开往跑马场广场。示威者在民族饭店前用两辆无轨电车封锁了特维尔大街。市中心的所有桥梁上都停着坦克。军队开始在莫斯科市内大规模调动。
负责攻占俄罗斯议会大厦(白宫)的突击队指挥官是克格勃少将卡尔普欣,其指挥的包围白宫的部队有独立别动队摩托化步兵师,别动特警队及克格勃三个局的部队,共计1500万人。部队出动的时间是8月20日午夜,强攻时间是21日凌晨3时。不过行动计划早已有人通报到白宫。
莫斯科近郊还有降兵司令格拉乔夫中将指挥的3000名空降兵在待命。
6、叶利钦临危不惧逆转局势
  8月19日13时,叶利钦走出俄罗斯议会大厦,登上封锁俄罗斯议会大厦的塔曼师110号坦克,他的几名助手也随其登上坦克。叶利钦发表了演讲,呼吁莫斯科人和俄罗斯全体公民进行反击。号召人民起来保卫合法民选的总统及政权机关。电视直播了这一镜头,影响很大。
  8月19日15时30分,由于莫斯科流传军队要在下午16时进攻俄罗斯议会大厦,示威者开始在红色普列斯尼亚河岸的俄罗斯议会大厦旁设置路障。实际上进攻并没有发生。
8月19日16时46分,亚纳耶夫在苏外交部新闻大厅举行首次记者招待会。参加记者招待会的还有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成员巴克拉诺夫、普戈、斯塔罗杜布采夫、季贾科夫。亚纳耶夫表示,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决心“采取最果断措施使国家和社会尽快摆脱危机”,并打算提请预定于8月26日召开的苏联最高苏维埃非常会议确认实行紧急状态的权力。亚纳耶夫在谈到戈尔巴乔夫时说,戈尔巴乔夫“处于十分安全的状态中,没有受到任何威胁”,“现在正在克里米亚休息和治疗”,希望“戈尔巴乔夫康复后履行自己的职责”。“我的朋友戈尔巴乔夫总统将会归队,我们还将在一起工作”。
紧接着,亚纳耶夫颁布命令,宣布从8月19日起在莫斯科实行紧急状态。任命莫斯科军区司令加里宁上将为莫斯科市卫戍司令,授权他颁布严格规定维持紧急状态必须执行的命令。当日,列宁格勒警备司令也宣布,在列宁格勒及其附近地区实行紧急状态。
8月19日17时,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卢基扬诺夫宣布定于8月26日在莫斯科召开苏联最高苏维埃非常会议,会议将批准在苏联个别地区实行紧急状态的决定。以履行法律手续。
此时,莫斯科有消息讲,戈尔巴乔夫已被解职并遭囚禁。还有人传言戈尔巴乔夫已经死了。
7、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布第2号命令
8月19日18时,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布第2号决定,决定暂时限制中央、莫斯科市和州的社会出版物。只允许下列报纸出版:《劳动报》、《工人论坛报》、《消息报》、《真理报》、《红星报》、《苏维埃俄罗斯报》、《莫斯科真理报》、《列宁旗帜报》、《农村生活报》。
然而,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在控制电视台、电台、报纸等媒体机构的同时,却遗漏了部分通信管道,让叶利钦得以将《告俄罗斯公民书》昭告全世界,最终致使政变流产。在此过程中,尚处于幼年阶段的国际互联网发挥了通风报信的作用。根据日后披露的情况,叶利钦及其亲信在别墅中就已经开始利用传真向外发送这份文件。进入“白宫”后,他们更是利用各种手段全力向外传播。人们很快便惊喜地发现,“紧急状态委员会”根本没有堵死所有信息传播管道,其中就包括互联网。
8月19日21时15分,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表声明,指出国内局势保持平静,居民对紧急状态委员会所采取的措施表示支持,国外也表示某种程度的理解。声明对俄罗斯领导人“直接纵容人们采取违法行动”的“不负责任的、不明智的举动”提出警告。
晚上,苏联总理、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成员、政变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帕夫洛夫在内阁晚间会议之后,突然高血压病发作。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决定,在帕夫洛夫患病期间,委托第一副总理多古日耶夫履行总理职务,这对紧急状态委员会是一个不利影响。也有人认为,这是帕夫洛夫撤出政变的一种做法。
在“紧急状态”的第一天里,一切按计划进行。反对者没有组织起有效的抵抗。除俄罗斯联邦外,其他大部分加盟共和国保持相对平静。乌克兰、哈萨克、亚美尼亚、立陶宛、格鲁吉亚等共和国领导人都对事件表了态,虽口径不一,但一般都要求共和国居民保持平静、克制、谨慎,遵守纪律,不受挑唆,不与军队对抗。
8、世界各国对苏联事变的态度
美国等西方大国对亚纳耶夫等人的行动完全持否定态度,纷纷表示支持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同时宣布中止对苏联的经济援助,向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施加压力。
  正在缅因州休假的美国总统布什午夜被叫醒,听取了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斯考克罗夫斯特的汇报。布什在休假地举行记者招待会并发表声明说:“显然这是一个令人不安的事态发展,将对苏联社会、苏联同其他国家的关系,包括同美国的关系产生严重的后果。”但斯考克罗夫斯特劝布什,“由如此强有力的人物支持的政变很可能成功”,“我们也不要截断和他们联系的桥梁。”
  但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主任弗里茨·埃马斯却以情报分析为基础向总统提供了相反结论的报告。埃马斯在得到苏联事变的消息后,迅速到中央情报局总部启动电脑查询近几天来苏军和克格勃的调动部署情况。令他吃惊的是与事前没有什么变化。他对同事说:“嘿,这些家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他给总统的报告指出:这次政变是一次不协调的、仓促准备的临时性行动。对事件的后果评估中,他预测克里姆林宫回到保守派手中的可能性是10%,保守派和改革派之间处于无限期僵持状态的可能性为45%,而政变早期失败的可能性也是45%。
布什在得到一系列情报分析并与助手磋商之后,对苏联事变的措词更加强硬。美、英、法、德、意、日、澳等西方国家统一口径,对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大加谴责,形成围剿之势。美国还利用“美国之音”,转播叶利钦号召推翻亚纳耶夫等人以及布什表示同情的讲话,使叶利钦有了一个向俄罗斯人民发表讲话的重要机会。
二、形势逆转的第二天(8月20日)
9、戈尔巴乔夫的声明
8月20日上午,戈尔巴乔夫向他的助手契尔尼亚耶夫口授了一个四点意见的声明。他本人还亲笔写了开头语并签字:
1、亚纳耶夫借口我生病不能履行职责而担任起总统的责任,这是企图欺骗人民,因而只能称之为政变。
   2、这意味着由此而产生的一切行动都是非法的,没有法律效力。无论总统还是人民代表大会都没有授予亚纳耶夫这种权力。
   3、请向卢基扬诺夫同志转达我的要求,紧急召开苏联最高苏维埃和人民代表大会,考虑已发生的局势。因为他们,只有他们,在考虑局势后,才有权决定政府应采取的措施以及付诸实施的手段。
  &&4、我要求立即中止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活动,直到上面所述的决定由苏联最高苏维埃和人民代表大会作出之时。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行动的继续和措施的进一步升级最终将证明是对各族人民的悲剧,它将进一步恶化局势,甚至将使中央和各共和国为走出危机而进行的共同努力全遭破坏。
&&&&&&&&&&&&苏联总统:米·戈尔巴乔夫(签字)
  于克里米亚
  &&&&&&&&&&&&&&&&&&&&&&&&&&
1991年8月20日
戈尔巴乔夫的这个申明通过秘密渠道传到了莫斯科。
8月20日13时,莫斯科才有消息证实总统还活着,并由克格勃少将卡尔普欣率领的阿尔法突击队保卫着。
8月20日16时,“白宫“发言人讲戈尔乔夫身体很健康。
10、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犹豫不决
8月20日,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没有采取什么重大行动。亚纳耶夫发布一项命令,指出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发布的命令旨在攫取苏联最高权力机关和管理机关的权限和使共和国执行机构享有联盟机关的权限,是违背宪法和法律的,责成俄罗斯联邦所有政权和管理机构及其负责人必须“绝对执行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决定”。命令宣布叶利钦8月19日发布的4项命令“自颁布之日起没有法律效力”。命令要求苏联护法机关的领导人“保证俄罗斯联邦内务、国家安全和检察机关的工作人员遵守苏联宪法和法律以及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决定”。
  莫斯科市卫戍司令加里宁宣布,从8月20日起23时至凌晨5时在莫斯科实行宵禁。
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要求俄罗斯广播电视委员会服从全苏广播电视公司的领导。苏联内务部撤销俄罗斯内务部关于向莫斯科调遣数百名军事学院武装学员的命令。
8月20日14时,苏军总司令部长官姆·莫伊谢耶夫签发的密码电报发送各地驻军,要求各部队要服从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签发的命令。
11、叶利钦行动迅速主动出击
与此相反,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及其拥护者在8月20日采取了一系列行动。
8月20日凌晨3时,俄罗斯副总统鲁茨科伊在白宫广播中发表讲话,号召年轻的军人们在关键时刻做出自己的正确选择,不能有任何失误和摇摆。
8月20日9时,约5万名游行者聚集在俄罗斯议会大厦旁,表示要保卫大厦。数以万计的民众响应号召,不断上街游行示威。在莫斯科,示威群众估计达15万,群众在议会大厦外阻止坦克前进;在列宁格勒(现圣彼得堡),约有25万群众上街;西伯利亚煤矿工人罢工人数增多。
叶利钦站在俄罗斯议会大厦(白宫)阳台上慷慨激昂发表演讲,并向苏军士兵喊话:“你们已经向苏联人民发过誓,你们不能将枪口对准人民。”
8月20日12时,白宫四周架起了四个广播,用中波和短波向外播放叶利钦的决议与命令。同时,俄罗斯议会主席团发表《致军人们的一封信》:“军人弟兄们!老的党的上层不惜一切代价在作最后挣扎,企图保住他们的特权与权力”。“他们在欺骗你们,就像在阿富汗欺骗你们那样。”
8月20日13时36分,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副总统鲁茨科伊、议会代主席哈斯布拉托夫、政府总理西拉耶夫联名致信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卢基扬诺夫,并要求:在收到信的24小时内会见戈尔巴乔夫;在三天内对戈尔巴乔夫进行有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参加的医疗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公布于众;取消对俄罗斯所有舆论工具活动的限制;在俄罗斯联邦8月21日召开最高苏维埃非例行会议期间停止在俄联邦境内实行紧急状态;将军队撤回原驻地;确保俄罗斯总统不受阻碍地行使职权;停止对俄罗斯领导的威胁,确保他们不受侵犯和自由出入;解散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撤销其所有命令和决定。
卢基扬诺夫会见了鲁茨科伊、哈斯布拉托夫和西拉耶夫,答应保证8月21日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会议正常进行,进驻莫斯科的军队返回原驻地,保证俄领导人不受威胁。
叶利钦发表声明,他开始接管俄罗斯境内的武装部队,宣布苏联国防部长亚佐夫8月18日以后发布的所有命令无效。命令部署在俄罗斯境内的苏联军队和克格勃军队原地待命,所有离开原驻地的部队必须立即返回。叶利钦还任命谢尔巴科夫少将为列宁格勒军区司令。
8月20日15时,叶利钦先后与美国总统布什和英国首相梅杰通话,寻求国际支持,呼吁西方要求释放戈尔巴乔夫。布什和梅杰都表示不承认亚纳耶夫政权,从而争到了世界支持。
8月20日16时,被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查封的新闻工具全部开通,报纸重新出版。各媒体报道说8月21日凌晨将有军队攻占白宫,准备将叶利钦等人劫往别处。
8月20日18时,在白宫局势十分紧张的时刻,叶利钦打电话给卢基扬诺夫,卢讲:他对攻占白宫一事一无所知。叶利钦又打电话给亚纳耶夫:“你干嘛?想攻占白宫吗?”“你想一想你的后果,你是想留在国内,还是想出国?”亚纳耶夫在电话中回答说“对此事我一概不知。如果是这样的话,我马上取消关于实施紧急状态的命令”。从这段精彩的对话中,我们能够看出到底是谁在指挥谁。
8月20日19时,全苏新闻工作者协会发表声明,对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查封新闻单位表示强烈的抗议。
8月20日19时30分,叶利钦任命海军少将弗·谢尔巴科夫为列宁格勒军区司令,并命令该市所有部队归他指挥,还要求军队拒绝执行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命令。叶利钦又签发命令,任命科别茨上将为俄罗斯国防委员会主席。
8月20日23时,叶利钦发布《告塔曼师、捷尔仁斯基步兵师、康捷米洛夫坦克师官兵们的一封信》:“军人同胞们!我,根据人民意志选举出来的总统,在这艰难的时刻向你们呼吁!摆在你们面前有两种选择:要么支持那批阴谋家,执行他们罪恶的指示,从而走上反人民道路;要么起来捍卫民主、法律及人民选出来的政权机关。我寄希望于你们的正确选择”。
12、叶利钦获得地方诸侯广泛支持
8月20日,莫斯科市市长波波夫、列宁格勒市长索布恰克公开反对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支持叶利钦。各加盟共和国的形势也发生了不利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变化。全苏各地政府都表态,认为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是非法的,各地都举行罢工、游行与集会。
一些地方明确表示不执行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文件与决议,不实施紧急状态。
乌克兰总统古伦科明确表示支持叶利钦,反对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
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发表正式声明:“宣布紧急状态只能以宪法和法律为基础”,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在没有苏联共和国最高苏维埃的参加下制定出公开违法的文件”。他希望听到戈尔巴乔夫本人的意见,建议立即在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上讨论政治形势,在10天内召开苏联非常人民代表大会。
摩尔多瓦总统斯涅古尔发布命令宣布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决定和命令在该共和国境内不具有法律效力。摩尔多瓦总理穆拉夫斯基发布命令,禁止在该共和国发行《劳动报》、《工人论坛报》、《真理报》、《消息报》、《红星报》、《苏维埃俄罗斯报》、《农村生活报》、《莫斯科真理报》。
格鲁吉亚总统加姆萨胡尔委阿发表呼吁书,要求西方国家支持苏联的民主、多党制以及人民选出的议会和总统。
俄罗斯最高苏维埃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卢金在8月21日中午的记者招待会上说,约有70%的地方政权机关的领导人支持叶利钦。
13、军队开始倒戈转而支持叶利钦
8月20日凌晨4时,空降兵副司令列别德率图拉师部分兵力及50部军车进入首都保卫白宫。随后位于郊区的塔曼师已宣布听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指挥。
8月20日上午,苏联远东军区司令诺沃日诺夫对记者说,他的部下已有一半人拒不执行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命令,他自己的态度是“拒绝让部队卷入一场政治冒险。
8月20日中午,空降兵司令格拉乔夫中将指挥的3000特种伞兵部队,拒不执行国防部长亚佐夫元帅的命令,调转枪口,决定服从叶利钦指挥。
克格勃特种部队“阿尔法”小组(服从克格勃主席并直属苏联克格勃第九局)原定于8月20日凌晨3时攻占俄罗斯议会大厦(白宫),但因受到叶利钦的感召而拒绝执行命令。
图拉步兵师的师长是叶利钦的私人朋友,自然不会命令自己的部队去为难老朋友。
驻守在莫斯科周围的多数师的指挥官拒绝出动。
驻萨哈林、堪察加等地的远东苏军表示支持俄罗斯总统叶利钦。
8月21日上午,苏联海军司令切尔纳温元帅拒绝执行国防部长亚佐夫元帅的命令。
8月21日下午,苏联空军司令沙波什尼科夫元帅也倒向叶利钦。
叶利钦及俄罗斯政府始终把争取军队当成自己的中心任务。
三、政变失败的第三天(8月21日)
14、政变者犹豫不决导致军事行动失败
8月21日凌晨,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采取行动。零时的钟声刚刚敲响,空降兵的一队军车从美国大使馆方向驶向俄罗斯议会大厦旁的路障。打头的那辆军车遭到拦阻,士兵对空实弹射击。第一批军车穿过美国大使馆旁的人墙,向新阿尔巴特街方向开去。20辆装甲车冲破新阿尔巴特街第一批路障,驶向俄罗斯议会大厦。特警别动队清理街垒,并用水枪及催泪弹驱散人群。
8月21日凌晨1时30分,军队的装甲运兵车并没有通过由无轨电车构成的屏障,只好退回到新阿尔巴特街。在美国大使馆区有两名叶利钦的支持者被打死,一些人受伤。此后,军队停止前进。部分军队继续倒戈支持叶利钦。
8月21日凌晨1时45分,从美驻苏大使馆方向传来枪声。这时白宫前边出现了上万名志愿保卫者。对白宫的第一次攻击被挡回。莫斯科响起了零星枪声。一名试图掀开装甲车炮口上帆布的青年被击毙。
8月21日凌晨2时,莫斯科下起倾盆大雨。这场大雨也帮了叶利钦的忙。这时已有三支部队数十辆装甲车开到新阿尔巴特大街,海军陆战队的50部军车距白宫最近。国防部还动用了3个坦克团,1个直升飞机航空大队包围白宫。
但是,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没有下达强攻命令,这个命令一直到最后也没有下达。八人帮被捕后,专案调查组没有查到一份攻占白宫的命令与计划。
据说是空军司令沙波什尼科夫元帅的最后通牒起了作用。他警告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如果攻占白宫,他将下令轰炸克里姆林宫。当然,别动队及其他几支部队的军官迟迟不愿进攻的态度起了主要作用。军人们尽力避免流血事件发生。
8月21日凌晨3时30分,白宫前部队已开始撤离。在部队撤退时的冲突中一人被打死。
8月21日6时,人们用瓦块袭击坦克,有一人摔下坦克被压死。
在冲突中,有三辆装甲车被烧毁,军人有伤亡。最后没有一个参与行动的部队(克格勃、内务部、莫斯科军区)承认这三辆车是他们的。
15、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内部分歧
军队继续开始纷纷倒戈。驻萨哈林、堪察加等地的远东苏军表示支持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普利沃尔日斯克——乌拉尔军区等一些军区公开表示支持叶利钦。一些军官明确表态:拒不执行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命令。
8月21日上午,苏联海军司令切尔纳温元帅拒绝执行国防部长亚佐夫元帅的命令。
8月21日下午,苏联空军司令沙波什尼科夫元帅也倒向叶利钦。
军人的态度使政变策划者陷入危机,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内部发生分歧,一些人已丧失了信心。由于策动政变者了解到,他们的行动遭到民意的反对,军队也不会向人民开枪,所以,他们似乎只好放弃自己的决定。
由于本身的无能、缺乏周详计划等因素,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最后走上内部分裂。
最后,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同意卢基扬诺夫、伊瓦什科、克留奇科夫、亚佐夫、季贾科夫等人下午乘飞机到克里米亚,向戈尔巴乔夫解释他们的行动。
8月21日9时,叶利钦签发了关于整顿舆论工具的第69号令,解除了苏联广播电视部部长普·克拉夫琴科的职务,任命俄罗斯联邦出版局局长波尔托拉宁接替了他的职务。第69号令还取消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关于新闻部门的所有决议,并提出禁止宣传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所有文件,并由俄罗斯政府负责监督播放中央电视节目。
16、国防部长亚佐夫元帅下令撤军
8月21日10时,当国防部长亚佐夫元帅听到有死人的消息时十分震惊,并立即签发命令停止攻占白宫,命令所有部队撤离首都返回原驻地。
  8月21日中午时分,叶利钦在俄罗斯最高苏维埃非常会议上宣布:他已经控制了在俄罗斯的武装力量。许多部队,尤其是塔曼步兵师、坎捷米罗夫卡师以及空降兵集群已经转向俄罗斯联邦方面并且执行俄罗斯总统的命令。空降兵图拉兵团没有攻打俄罗斯议会大厦,反而保护了这座大厦。叶利钦还向会议通报,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部分成员已来到莫斯科的伏努科沃机场,要求俄罗斯内务部和克格勃派人立即封锁该机场。
8月21日16时,形势急转直下。苏联国防部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国防部部务会议决定把部署在紧急状态地区的军队撤回原驻地。莫斯科卫戍司令加里宁发布通告,说在首都莫斯科“实行宵禁是不合适的”。决定从8月21日起解除首都的宵禁。塔斯社还发表通告: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8月19日关于限制中央、莫斯科市和州社会政治出版物出版的规定予以撤销。
8月21日20时,所有进入首都的部队已撤离完毕。
17、叶利钦派兵解救戈尔巴乔夫
8月21日17时,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非常会议决定向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出最后通牒;立即解散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释放戈尔巴乔夫;在全国解除紧急状态。会议获悉克留奇科夫、亚佐夫和季贾科夫等人前去克里米亚会见戈尔巴乔夫的消息后,决定派俄罗斯联邦副总统鲁茨科伊和政府总理西拉耶夫也去克里米亚会见戈尔巴乔夫。
  鲁茨科伊和西拉耶夫带了36名全副武装的特种部队民警乘座“图—134”客机立即出发,随行的还有苏联安全会议成员巴卡京和普里马科夫,几名俄罗斯议员,两名医疗专家。另外还有几名苏联记者、法国驻苏公使佩西克、哈萨克驻莫斯科代表捷米尔巴耶夫。
鲁茨科伊等人在飞机前舱商议了三种作战方案:1、在戈尔巴乔夫别墅10公里处发最后通牒;2、包围别墅发最后通牒;3、突击营救戈尔巴乔夫。
鲁茨科伊还在飞机上给海军司令切尔纳温去电,要示派海军陆战队增援,并保证俄罗斯专机在塞瓦斯托波尔附近的一个军用机场降落。
  8月21日19时,飞机抵达克里米亚别利别克机场。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主席巴格罗夫去机场迎接,建议先给戈尔巴乔夫打个电话。西拉耶夫说:“我们直接去。”
  总统别墅一片寂静。俄罗斯代表团、记者和医生被安排在别墅电影厅等候。有人寸步不离地盯着他们,并告诉他们:卢基扬诺夫、伊瓦什科、克留奇科夫、亚佐夫、季贾科夫等人已先期到达。
  半个多小时后,俄罗斯代表团被请到主楼。戈尔巴乔夫先同代表团全体成员见面,然后同鲁茨科伊、西拉耶夫以及卢基扬诺夫、伊瓦什科谈话,没有理睬克留奇科夫、亚佐夫、季贾科夫等人。
8月21日21时许,戈尔巴乔夫发表声明,宣布他已完全控制局势,一度中断的同外部的联系也已恢复,过几天他就可以完全履行总统职责。苏联国防部决定撤回部署在实施紧急状态地区的部队。苏联内阁发表声明,表示完全执行总统的指示。
8月21日深夜,戈尔巴乔夫夫妇、女儿、外孙女和俄罗斯代表成员乘车到机场。戈尔巴乔夫一家乘上了俄罗斯代表团的“图—134”客机,还带上克留奇科夫作人质。卢基扬诺夫、伊瓦什科、亚佐夫、季贾科夫等人乘他们来时坐的飞机。两架飞机同时飞回莫斯科。
四、反攻倒算的第四天(8月22日)
18、拘捕政变领导人
8月22日凌晨2时,飞机抵达莫斯科伏努科沃2号机场。鲁茨科伊让俄罗斯突击队员下去一人,确信忠于叶利钦的斯坦凯维奇等人在场,才同戈尔巴乔夫等人一起走下飞机。
戈尔巴乔夫在机场说的第一句话是:“我似乎回到了另外一个国家。”但是,他当时并没有深刻地体会到,在短短几天里,莫斯科、俄罗斯甚至整个苏联已经发生了剧变。莫斯科的实权已经掌握在俄联邦总统叶利钦的手中,而他并不打算与其他人分享这份权力。
戈尔巴乔夫从克里米亚返回莫斯科后,立即做出几项决定:撤销了由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或个别成员颁布的一切决定;解除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所有成员的现任职务;任命总参谋长米哈伊尔·莫伊谢耶夫大将为国防部长,克格勃第一总局(负责对外情报工作)局长列昂尼德·舍巴尔申中将为克格勃主席,俄联邦部长会议主席伊万·西拉耶夫为苏联临时代总理。
  与此同时,逮捕政变成员工作已经开始。亚佐夫、克留奇科夫、季贾科夫三人在莫斯科机场即被逮捕。
8月22日10时,苏联内务部长普戈上将与妻子在卧室中开枪自杀。
8月22日11时,俄罗斯检察长宣布国防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巴克拉诺夫元帅、国防部副部长兼陆军总司令瓦连尼科夫大将被软禁。因为他俩是全苏人大代表,只有在最高苏维埃解除他的人大代表资格之后才能逮捕他。同时,农民联盟主席斯塔罗杜布采夫是被人用欺骗手段逮捕的,因为他也是全苏人大代表,享有豁免权。
8月22日16时,在政变之初就隐藏在克里姆林宫地下室中的两名忠于戈尔巴乔夫的助手,制服了亚纳耶夫身边仅有的一名卫士,破门而入,闯进亚纳耶夫的办公室。亚纳耶夫问:“每个人都被逮捕了吗?”其中—位卫士韦尼阿明·亚林骗他说:“是的。”亚纳耶夫神情沮丧,连喝两瓶伏特加后醉倒。次日晨,亚纳耶夫被押走。
  因高血压正在接受治疗的苏联总理帕夫洛夫被就地监护。
这次事变后,苏联局势更加复杂化。俄罗斯联邦等乘机从联盟中央手中接管了原属中央的一系列政治、经济、甚至军事部门和权力。苏联一些地方出现反动浪潮。
当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举行会议,同意苏联总检察长的报告,对原人民代表巴克拉诺夫、博尔金、瓦连尼科夫、斯塔罗杜布采夫和舍宁追究刑事责任和逮捕。
五、苏联共产党垮台
19、叶利钦步步紧逼戈尔巴乔夫节节败退
戈尔巴乔夫错误地估计了形势,叶利钦并没有和戈尔巴乔夫一道建立所谓的“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
8月23日上午,叶利钦来到克里姆林宫与戈尔巴乔夫会面,气氛相当紧张。因为叶利钦知道戈尔巴乔夫任命强力部门的领导之后便大发雷霆,要求他取消已经颁布的任命。叶利钦强烈要求苏联总统在进行任何人事变动的时候必须要与俄罗斯总统协商。
戈尔巴乔夫在叶利钦的强势威逼下,撤销自己昨天的命令,重新任命叶利钦推荐的人选:空军元帅沙波什尼科夫为苏联国防部长、巴卡京为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即克格勃)主席、俄联邦内务部部长巴兰尼科夫大将为苏联内务部长,苏联驻捷克斯洛伐克大使鲍里斯·潘金为苏联外交部长。这些人在“8·19事变”中都是支持叶利钦的。
随后,应叶利钦和哈斯布拉托夫的邀请,戈尔巴乔夫到“白宫”参加俄联邦最高苏维埃非常会议。在会上戈尔巴乔夫被迫默认苏联共产党参与此次政变,而叶利钦当场签发俄罗斯总统命令,“暂时停止俄罗斯共产党的活动”。
会中,戈尔巴乔夫收到了一张俄联邦国务秘书布尔布利斯写给他的小纸条,上面写道:“苏共中央正在加紧销毁文件,总书记应立即下令暂停苏共中央委员会的活动。卢日科夫已经切断了电力供应。将有人奉命执行苏联总统、苏共中央总书记以及卢日科夫的指令。布尔布利斯。”苏联总统、苏共中央总书记在这张纸条上潦草地写了句批示:“同意。戈尔巴乔夫。1991年8月23日。”几天之后这个文件的照片复印件被张贴在许多建筑物上。
20、苏联共产党被摧毁
随即,根据戈尔巴乔夫、叶利钦和莫斯科市长波波夫的命令,苏联共产党中央大楼被查封。正是依照戈尔巴乔夫的这个批示,而并非叶利钦关于取消俄共的那道命令,开始了对苏共中央各大机关的破坏行动。
由戈尔巴乔夫批准的对苏共中央委员会进行的摧毁行动是导致苏共解体的不可避免的步骤之一。
8月23日15时,由苏联克格勃主席巴卡金和苏联内务部长巴兰尼科夫领导的克格勃和警察包围了苏共中央、俄共中央、苏共中央监察委员会、莫斯科市委以及对面的苏联克格勃总部大楼。许多驻首都莫斯科的苏共高级领导人被捕,包括部分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书记处书记被关在列福尔托夫监狱里。
8月23日18时30分,苏共中央大楼正面的党旗被十月革命前俄罗斯的红白蓝三色旗代替。
8月23日晚上,叶利钦连夜赶回阿尔汉格尔斯克村的官邸,并在那里举行了由其亲信和朋友参加的盛大的庆功晚宴。
8月24日早晨,戈尔巴乔夫召集了几名亲信来到自己的办公室,其中有普里马科夫、雅科夫列夫、瓦季姆·梅德韦杰夫、格拉乔夫。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发表声明:“苏共中央书记处和苏共中央政治局没能阻止国家政变,苏共中央委员会没有果断地予以谴责并表现出不同的立场,没能号召共产党员开展反对践踏宪法的斗争,而且叛乱者中不乏党组织的领导成员,这就使成千上万的共产党员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在此情况下,苏共中央不得不采取自行解散这个艰难但又是唯一合理的决定。各共和国共产党和地方党组织的命运由它们自己决定。我不认为我本人今后还能够完成苏共中央总书记的职责,我将辞去自己的所有职权。”随即,戈尔巴乔夫身边的人将此申明交给了媒体,并且立即通过电台公布了这一声明。
同时,戈尔巴乔还以苏联总统的名义发布命令,停止各政党和政治运动在苏联武装力量、内务部和国家安全委员会以及其他护法机关、铁道部队、其他军事单位和国家机关中的活动。他还颁布命令,取消内阁,成立一个以西拉耶夫(俄罗斯政府总理)为首的国家国民经济管理委员会治理国家经济。
戈尔巴乔夫当时十分清楚,苏共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的多数成员并没有参与“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任何准备和组织活动,在对“8月事件”进行调查之初,就有人散布说建立“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决定是经过了党组织的批准。而实际上,在8月中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召集到所有的苏共中央书记处的成员,更不用说政治局成员了,因为他们大都是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 
当苏联这艘巨轮遇到强烈风暴、面临灭顶之灾的时候,作为船长的戈尔巴乔夫却是第一个离开了这艘巨轮,对于一名船长来说,这样的行为简直让人无法容忍。
8月24日上午,俄罗斯为三名在冲突中的牺牲者送葬,戈尔巴乔夫、叶利钦分别致悼词。戈尔巴乔夫甚至称这三个人是英雄。应该说这三个人的死确实阻挡了事态的进一步恶化,小牺牲制止了一场大流血。
8月24日中午,曾任苏军总参谋长和戈尔巴乔夫军事顾问的阿赫罗梅耶夫元帅在办公室上吊自杀。他从1991年年初起就曾激烈地批评过叶利钦。
8月26日清晨5时,苏共中央办公厅主任克鲁奇纳从自己住所的阳台上跳楼自杀,据说他掌握着苏共120亿美金的财产。还有塔斯社的二把手德&利索沃利克开枪自杀。这些自杀事件给人们留下了许多不解之谜。
8月25日,叶利钦签署《关于苏共资产的命令》,明确规定:“鉴于苏共中央已经解散,俄共活动也已被停止,因此属于苏共和俄共的一切动产和不动产、所有的卢布和外汇资金将成为俄罗斯联邦的国有资产,这包括存在俄联邦境内外的银行、保险公司、股份公司、合资企业,以及其他企业和机构中的所有资金。关于苏共中央在境外的其他资产,将按照各加盟共和国签订的同盟条约来进行分配。”叶利钦已经将戈尔巴乔夫关于解散苏共中央的一纸声明当成了全党的既定决议来执行。
同时,叶利钦发布命令,将苏共中央总务部和苏共地方党委的档案以及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档案转交给俄罗斯档案机关。
8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非常会议决定,暂停卢基扬诺夫最高苏维埃主席职务。随即,被叶利钦称为“政变军师”的卢基扬诺夫被俄罗斯联邦检察机关逮捕。
8月29日,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决议,终止苏共在全国范围内的活动。随之,各加盟共和国共产党或被终止、禁止活动,或被迫自动解散,或在共产党基础上改建新党,有的共产党甚至被宣布为非法。这样,统一的苏联共产党实际上已不复存在。短短几天,具有93年历史、执政70多年、尚有1500万党员的苏联共产党就被摧残。苏共领导人有的被逮捕,有的自杀,大批苏共党员干部加入失业大军。
==================================================================================================
一、政变前后各加盟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
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发表独立宣言。
1991年4月9日,格鲁吉亚宣布独立;8月20日,爱沙尼亚宣布独立;8月21日,拉脱维亚宣布独立;8月24日,乌克兰宣布独立;8月25日,白俄罗斯宣布独立;8月27日摩尔多瓦宣布独立;8月31日,乌兹别克宣布独立;同日,吉尔吉斯宣布独立;9月9日,塔吉克宣布独立;9月21日,亚美尼亚宣布独立;10月18日,阿塞拜疆宣布独立;10月27日,土库曼宣布独立;12月16日,哈萨克宣布独立。
二、成立独联体和制裁GCD
12月8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舒什克维奇在白俄罗斯的别洛韦日会晤,甩开坚持签署新联盟条约的戈尔巴乔夫,签署了一项关于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协定(《别洛韦日协定》),考虑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
12月17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迫于当时苏联人民反共的强大呼声和强烈要求,共同宣布苏联共产党为非法(宣布全文如下):
“马列主义这一套荒谬绝伦的邪说经过俄罗斯七十多年的试验,从理论到实践都是彻底失败了,并用历史事实证明马克思主义是彻头彻尾祸害人类的谬论邪说。前苏共暴君斯大林为要奴化全人类自己做共皇,在世界上贫穷落后,文盲众多的民族和地区以饿死俄罗斯人民的血汗钱培养当地流氓恶棍文痞政客组织GCD,为推行这个极权暴力恐怖的社会制度给不少国家造成内战,饥荒与极大的罪恶和灾难,世界任何角落只要出现GCD就把烧杀,掠夺,暴乱,篡国夺权,血流成河带到哪里。为此我们在克里姆林宫真诚地向全世界受害人民和国家赔礼道歉。现在郑重宣布:①前苏联GCD所有大小组织全部解散,从即时起原GCD任何活动都是非法并要受到法律制裁;②一切参与政变暴乱的党徒立即到指定机关自首登记等候处理;③没收苏联GCD全部财产为俄罗斯国家所有”。
12月21日,除波罗的海三国和格鲁吉亚外,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吉尔吉斯斯坦、摩尔多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11国领导人在阿拉木图会晤,通过了《阿拉木图宣言》和《关于武装力量的议定书》等文件,宣告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及苏联停止存在,苏联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席位由俄罗斯继承。并通知戈尔巴乔夫,取消苏联总统这一职务的设置。
三、叶利钦逼宫至苏联不复存在
12月23日,叶利钦来到克里姆林宫,同戈尔巴乔夫进行了8
小时的会谈,要他交出武装力量的最高指挥权、核按钮、克里姆林宫总统府等。叶利钦保证戈尔巴乔夫辞职后享有包括国家别墅、汽车、警卫人员在内的优厚待遇。
12月25日10时,戈尔巴乔夫来到克里姆林宫总统府,精心准备将于晚上发表的《告苏联公民书》。
12月25日下午,戈尔巴乔夫同法国总统密特朗、德国总理科尔、英国首相梅杰、美国总统布什通了电话。
12月25日19时,戈尔巴乔夫在苏联中央电视台向全国和全世界发表《告苏联公民书》,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并将将国家权力移交给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讲话一结束,戈尔巴乔夫就把发射2.7万个核弹头的“核按钮”(一个装有发射苏联核武器密码的1.5公斤的黑色公事包)郑重地通过“独联体”武装力量临时总司令沙波什尼科夫,交给俄罗斯总统叶利钦。
  12月25日19时38分,克里姆林宫上空那面为苏联几代人所熟悉的印有镰刀铁锤图案的苏联国旗在沉沉夜色中最后一次降落下来,俄罗斯白蓝红三色旗升上了旗杆。苏联历史合上了最后一页。
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举行了最后一次会议,正式宣布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停止存在。
最终,苏联解体并分裂为15个主权独立国家。1922年12月30日成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不复存在。
==================================================================================================
第五部分& 后记
“8·19事件”虽然已经过去21年了,但是它的影响是深远的。事件的结束正是苏联大国解体的开始,也是社会主义阵营分崩离析的最后一幕。
在“8·19事件”前后几天中(准确地讲应该是从8月18日~8月26日整整一周内),在苏联政治大舞台上出现了三个中心,三种政治力量:克里姆林宫(八人帮据点)、克里米亚福罗斯总统别墅(戈尔巴乔夫住地),俄罗斯议会大厦(又称白宫,叶利钦住地)。经过几天的较量,八人帮(实际上有12人)被捕了,戈尔巴乔夫被架空了,叶利钦成了捍卫民主与法制的民族英雄。
最主要的因素是叶利钦的对手太软弱。事件的泡制者们目标不明确,手段不合法,斗争不得力,从头到尾都给人以受人操纵的感觉。有人说八人帮是“祖国的救星”,有人说他们是“被出卖的受害者”。有人说他们是些“没有犯罪的罪人”。苏共书记伊瓦什科指责这些人是“盲动分子”,戈尔巴乔夫也指责它们“有政治盲动性及缺乏责任感”。在镇压叛乱中立了功的科别茨将军说:“政变是由一些对自己没有信心的人发动的”。事实上这些人在8月19日召开了一次记者招待会,前后共发表了三个通告,8月20日基本上没有大的举动,8月21日已接近尾声。他们是些没有作为的政变者。
说他们企图通过阴谋手段夺权那就太冤枉他们了。因为他们本身就大权在握,几乎所有国家机器的要害部门都由他们掌握着。而且,他们都是在近几年中由总统戈尔巴乔夫亲自挑选的亲密战友,总统多次表示这些人是“可以信赖的”。说他们太软弱也有点让人费解,因为他们确实手握生杀大权。8月19日要是逮捕叶利钦,一个排的兵力就够了。在某种程度上说叶利钦是单枪匹马地在对付整个国家机器。再没有比国家机器更强大的政治力量了。八人帮手里掌握着舆论工具与军队。但是他们很快就失去了优势,成为失败者。
尽管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主要矛头是针对叶利钦的,但亚纳耶夫等人试图借助宪法的权威,使紧急状态委员会行动合法,迟迟没有对叶利钦和俄罗斯联邦其他领导人采取措施,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失误。当叶利钦在俄罗斯议会大厦前举行记者招待会时,大厦四周市民极少。如在当时采取措施,叶利钦等人难逃厄运。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甚至没有切断俄罗斯议会大厦的对外联系,叶利钦还可用国际电话与布什等外国领导人通话。
叶利钦等俄罗斯领导人对自身的安全也十分担心,叶利钦曾作了最坏的打算。当天下午,叶利钦签署成立业务管理小组的命令。该小组实际上是俄罗斯的“影子内阁”,由俄罗斯联邦副部长理洛博夫、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成员克拉萨夫琴科和俄罗斯联邦国务委员会委员布洛科夫领导,由20多人组成。“影子内阁”被派到俄罗斯中部位于离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市70公里处的森林中的备用转播站领导俄罗斯。准备万一俄罗斯议会大厦失守,可组织另一个根据地,进行长期斗争。
现在看,“8·19事件”是一场在不适当的时机(联盟条约签订前夕),以不适当的手段(早已被人们所唾弃的政变形式),由一些不适当人选(政治上不成熟,跟不上历史发展步伐)发动的不得人心、不合潮流的运动。
戈尔巴乔夫是“8·19事件”的主角,也是头号牺牲者。他既想站在八人帮一边,又想站到叶利钦一边。他的悲剧根源就在于他左右摇摆,看风使舵,政治上不坚定、处事没主见。而不坚定,没主见又是政治家的大忌。
八月事件中的真正指挥者是叶利钦。他始终掌握着事态发展的主动权,白宫门前的几天斗争使他成为万人拥戴的英雄。他在这几天中所取得的威望及影响远远超过了他在俄总统选举中所取得的胜利与成功。有人讲这几天叶利钦的任务就是发文件和打电话,他击败八人帮靠的不是坦克,而是电话;靠的不是子弹,而是语言。叶利钦在关键时刻抓住了舆论,争得了民心;他抓住了地方,架空了中央及看风使舵的总统;他抓住了军队,争得了主动。历史的瞬间十分宝贵,瞬间即逝。谁抓住宝贵的瞬间,谁就抓住了历史发展的关键,谁就站到了历史潮流的前沿。
1994年2月,俄罗斯国家杜马宣布中止对“8·19事件”的审讯,所有叛乱分子全部赦出狱。惟独原国防部副部长兼陆军总司令瓦连尼科夫大将不出狱。他拒绝大赦,坚决要求法官继续审理此案,以证明自己无罪。
1994年7月,法庭对瓦连尼科夫进行最后审理。在法庭上,瓦连尼科夫慷慨陈词,揭露事件真相,痛斥戈尔巴乔夫消极无为,投机误国的卑鄙行径,引起了一阵轰动。法庭最后判定他无罪释放。
===========================================================================================&
谁来做中国的戈尔巴乔夫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冲突世界苏联入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