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哪一项物品爱情具有排他性非排他性

2010高职经济学基础练习与复习(2) 三亿文库
2010高职经济学基础练习与复习(2)
高职经济学基础期末练习
一、填空题 1.需求曲线是一条向
倾斜的曲线,它表明某种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成
变动。 2.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移动称为 需求量的变动 ,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称为
需求的变动 。 3.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
方向变动,均衡数量
方向变动。 4.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
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
变动的比率。 5.若某种商品的需求有无限弹性,则其需求曲线是一条
与横轴平行
的线。 6.当边际效用为
时,总效用是增加的;当边际效用为
时,总效用达到最大;当边际效用为
时,总效用减少。 7.当消费者面临X和Y两种商品时,用公式表示的消费者均衡的限制条件是:
PXQX+PYQY=M
;消费者均衡的均衡条件是
MUXMPX=MUYMPY
。 8.商品价格不变时,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增加,则消费可能线向
平行移动;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减少,则消费可能线向
左下方 平行移动。 9.如果生产者的货币成本增加,则等成本线向
右上方 平行移动;货币成本减少,则等成本线向
左下方 平行移动。 10.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 最低点
,这个相交点被称为
点。 11.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相交于
平均可变成本
曲线的最低点,这个点被称为
停止营业点
。 12.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对整个行业来说,需求曲线是一条
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对个别企业来说需求曲线是一条
由既定价格出发的平行线
。 13.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短期均衡的条件是
,长期均衡的条件是
MR=MC=AR=AC
。 14.在垄断竞争市场上,短期均衡的条件是
MR=MC ,长期均衡的条件是
MR=MC和AR=AC
。 15.在长期内,一切生产要素都是可以调整的,没有
固定 成本。 16.公共物品具有
的特征。 17.免费搭乘者难题是指人们不具有为
生产提供费用的动机。 18.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生产的并在市场上销售出去的 最终产品
市场价值。 19.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等于
,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
。 20.经济周期是
国内生产总值
以及经济活动的周期性波动。
二、混合选择 1.生产可能性曲线是指(
B ) A.产品生产和各种任意组合 B.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所能达到的两种产品的最大产量的各种组合 C.实际收入最大情况下所能达到的各种最大产量的组合 D.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的组合可以带来相等的产量
2.如果其它各种条件均保持不变,当X商品的互补品Y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对X商品的需求 (
D.无法确定 3.对化妆品的需求减少是指(
A ) A、收入减少引起的减少
B、价格上升而引起的减少 C、需求量减少而引起的减少
D、价格下降而引起的减少 4.一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如果其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则会引起(
C ) A、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上升
B、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下降 C、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上升
D、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下降
5.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7元下降到5元,需求量从8个单位增加到10个单位,该商品卖者的总收益(
) A.将会增加
B.将会减少
C.保持不变
D.无法确定 6.已知X商品的价格为5元,Y商品的价格为2元。如果消费者从这两种商品的消费中得到最大效用时,商品Y的边际效用为30,那么,此时X商品的边际效用为( D ) A.60
D.75 7.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 B ) A.效用水平相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也相同 B.效用水平相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却不同 C.效用水平不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也不同 D.效用水平不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却相同 8.某位消费者把他的所有收入都花在可乐和薯条上。每杯可乐2元,每袋薯条5元,该消费者的收入是20元,以下哪个可乐和薯条的组合在该消费者的消费可能线上?(
B ) A.4杯可乐和3袋薯条
B.5杯可乐和2袋薯条 C.6杯可乐和2袋薯条
D.7杯可乐和1袋薯条 9.一个企业使用50单位的劳动,可以生产出1800单位的产量;使用60单位的劳动,可以生产出2100单位的产量。生产额外―单位劳动的边际产量是( B ) A.3
D.36 10.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时( A ) A.平均产量达到最大
B.边际产量达到最大 C.边际产量为0
D.平均产量最低 1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种说法是(
B ) A.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 B.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也一定减少 C.边际产量曲线一定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与之相交 D.只要平均产量增加,边际产量就大于平均产量 12.等成本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表明( B ) A.产量提高了
B.货币成本增加 C.货币成本减少
D.生产要素的价格按不同的比例提高了 13. 经济学分析中所说的长期是指( A ) A.全部生产要素均可随产量进行调整的时期 B.1年以上 C.只能根据产量调整部分生产要素的时期 D.10年以上
14.在短期,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固定成本( B ) A.先减少后增加
B.一直趋于减少 C.一直趋于增加
D.先增加后减少 15.下面关于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的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C )
A.如果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可能上升或下降 B.边际成本上升时,平均成本一定上升 C.如果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一定下降
D.平均成本下降时,边际成本一定下降 16.下列关于LAC曲线与SAC曲线说法正确的有:(
) A.LAC曲线相切于无数条SAC曲线
B.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左边,LAC曲线相切于SAC 曲线最低点的左边 C.LAC曲线相切于无数条SAC 的最低点
D.LAC曲线相是无数条SAC曲线的包络线 E.在任何情况下LAC曲线都不能相交于SAC曲线的最低点 17.引起内在不经济的主要原因有:( ACDE ) A.企业管理效率降低
B.企业生产要素的价格降低
C.企业生产要素的价格提高
D.企业产品价格下降且销售费用提高
E.企业销售费用提高 18.当一个产品有非竞争性的特征时( A ) A.提供给多一个人使用的成本为零 B.不能排除其它人消费该物品 C.一人消费某种物品会减少其他人的消费 D.只有一个消费者 19.下面哪一项物品具有非排他性( C ) A.城市公共汽车
B.收费的高速公路 C.国防
D.艺术博物馆 20.在下列情形中,应该计入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是(A ) A.当年生产的拖拉机 B.去年生产而在今年销售出去的拖拉机 C.某人去年购买而在今年转售给他人的拖拉机 D.生产企业今年计划在明年生产的拖拉机 21.一块土地用于种西红柿的报酬是10000元,用于种芹菜的报酬是6000元,其经济地租为( B ) A.10000
B.4000 C.6000
D.16000 22.工资、净利息、租金和利润之和称为:( A ) A.国民收入
B.国民生产净值 C.国内生产总值
D.国民生产总值 23.使用产品流量法计算国民收入的公式可以写成( B )。 A.GNP=C+I+G
B.GNP=C+I+G-X C.GNP=C+I+X-G
D.GNP=C+I+G
23.在以下四种情况中,乘数最大的是(
) A.边际消费倾向为0.1
B.边际消费倾向为0.4 C.边际消费倾向为0.75
D.边际消费倾向为0.2
24.总需求等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
B ) A.加上进口减去出口
B.加上净出口 C.减去净出口
D.加上出口和进口 25.下列哪一种效应使物价水平的变动对投资产生反方向的影响(
B ) A.财富效应
B.利率效应
C.汇率效应
D.乘数效应 26.根据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当总需求不变时,预期的物价水平上升会引起( C ) A.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价格水平上升 B.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价格水平不变 C.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价格水平上升 D.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不变,价格水平下降 27.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会导致(
) A.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和利率提高 B.货币供给量的减少和利率提高 C.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和利率降低 D.货币供给量的减少和利率降低 28.经济增长的源泉有(ABC
)。 A.资本
D.技术进步
E.汇率变化 40.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 ABC E
)。 A.物价稳定
B.充分就业 C.经济增长
D. 贸易收支顺差
E. 国际收支平衡
三、判断并说明理由 1.根据调查,青年人中有80%希望自己有一辆车,我国有3亿青年人,因此,我国目前的汽车需求极大。(×) 提示:仅仅有购买欲望并不是需求。尽管80%的青年人希望有汽车(有购买欲望),但其中许多人并没有购买能力。
2.苹果价格下降引起人们购买的桔子减少,在图上表现为需求曲线向左方移动。(√) 提示:苹果与桔子是替代品,苹果价格下降引起人们用苹果代替桔子,从而桔子购买量减少,这种减少不是由桔子本身价格变动引起的,是由其他因素(替代品价格)变化引起的。由于是需求减少,所以,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3.某种物品越是易于被替代,其需求也就越缺乏弹性。(×) 提示:如果某种物品有许多替代品,在价格上升时,消费者就会购买其他的替代品;而价格下降时,消费者就会购买该种物品来取代其他替代品。因此,替代品越多的物品,其需求越富有弹性。
4.A物品价格上升10%引起B物品的需求量增加6%,那么A与B两种物品之间必定是互补关系。(×) 提示: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动,其弹性系数为负值。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量成同方向变动,其弹性系数为正值。由题意可知,A与B两种物品之间是替代关系。
5.利用两条等产量线的交点所表示的生产要素组合,可以生产出数量不同的产品。(×) 提示:同一条等产量线代表相同的产量,不同的等产量线代表不同的产量水平,所以在同一平面图上两条等产量线不可能相交。 6.停止营业点就是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交点。(√)
提示: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相交于短期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在这一点上,短期边际成本等于平均可变成本,价格只能弥补平均可变成本。如果低于这一点,不能弥补平均可变成本,生产者无论如何也不生产了,故此点被称为停止营业点。 7.只要厂商实现了均衡就获得了经济利润。(×) 提示:厂商均衡是指在供求关系的作用下厂商在不同类型市场上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价格和产量的决定。经济利润即超额利润是指超过正常利润的那部分利润,又称为纯粹利润。只有在动态的社会中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才会产生这种利润。动态的社会涉及到创新和风险。不完全竞争就是存在垄断 8.劳动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面的曲线。(×) 提示:劳动供给取决于工资变动所引起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当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时,劳动供给随工资增加而增加,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当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时,劳动供给随工资增加而减少,劳动供给曲线向左上方倾斜。劳动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后弯曲的曲线。 9.造纸厂附近的居民会受到造纸厂污染的影响,这就是负的外部性。(√) 提示:负外部性指一项经济活动给与这项活动无关的主体带来的不利影响。生产者生产纸张实现了利润最大化,消费者购买并消费纸张是实现了效应最大化,市场调节使他们双方都满意。但既不生产纸又不用纸的居民受造纸厂污染的影响,这种污染就是负的外部性。 10.在商品品市场上,利率与国内生产总值成反方向变动是因为利率与投资成反方向变动。(√) 提示:利率与投资成反方向变动,投资是总需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投资增加,总需求增加;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而总需求与国内生产总值同方向变动。因此,利率与国内生产总值成反方向变动。 11.政府采用赤字财政政策发行债券时,主要是直接将公债卖给个人或企业。(×) 提示:政府把债券卖给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筹资方法。货币筹资过多会增加通货膨胀压力;债务筹资过多不仅财政负担加剧,而且公众会拒绝购买。因此,政府不能仅用一种方法筹资,而是交替地用这两种方法为赤字筹资。 12.物价上升时,财富效应使实际财产增加,总需求增加。(×) 提示:财富效应就是物价水平的变动通过对实际财产的影响而影响实际消费。当物价水平上升时,实际财产减少,消费减少,从而总需求减少(消费是总需求的一个组成部分)。
四、计算题 1.某种化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为3,如果其价格下降低25%,需求量会增加多少?假设当价格为2元,需求量为2000瓶,降价后需求量应该为多少?总收益有何变化? 参考答案:(1)已知Ed=3,△PMP=25%,根据计算弹性系数的一般公式:
需求量会增加:△QMQ=Ed〃△PMP=3×25%=75%
那么降价后的需求量为:×75%=3500(瓶)
(2)降价前的总收益TR1=2×(元)
降价后的总收益TR2=2(1-25%)×(元)
从以上计算结果可知,该商品降价后总收益增加了:=1250(元) 2.某人拥有一个企业,假设该企业每年收益为100万元。有关资料如下: (1)如果不经营这家企业而去找一份工作,他可以得到每年2万元的工资; (2)厂房租金3万元;
联系客服:cand57</西方经济学整理15年7月_中华文本库
第3页/共36页
2.5%) 。 假设一种商品的需求无弹性,如果其供给曲线向左移动,那么(C 均衡数量保持不变,均衡价格上升) 。 今年的物价指数是 180,通货膨胀率为 20%,去年的物价指数是: (B. 150) 经济学分析中所说的短期是指(C 只能根据产量调整可变生产要素的时期) 。 经济学家认为,工会的存在是: (A.对劳动供给的垄断) 经济学上的需求是指人们的: (C.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的统一 ) 经济学上所说的“资源是稀缺的”是指(B 相对于人们的无穷欲望来说,资源总是不足的) 经济学所建立的理论: (A.是从一系列假设中推导出来的) 经济增长是指(B 国内生产总值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 。 经济租是指(D 生产要素所有者得到的实际收入超过他们所希望得到的收入) 。 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是: (A.制度、资源、技术) K: 开放经济中的乘数(C 小于封闭经济中的乘数) 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是要通过对(C.货币供给量)的调节来调节利率,再通过利率的变动影响总需求。 凯恩斯主义所重视的政策工具是: (A.需求管理) L: 劳动力总量包括: (A.工作年龄人口中的所有就业者和失业者) 垄断竞争市场上长期均衡的条件是: (B. MR=MC,AR=AC) 垄断企业采取歧视定价时(C 对同一种商品向不同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 垄断企业采取歧视定价时: (C.对同一种商品向不同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 垄断之所以会引起市场失灵是因为(A 垄断者利用对市场的控制使价格没有反映市场的供求情况) 。 M: 每个企业都可以充分自由地进入或退出某个行业的市场是: (A.完全竞争市场) 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利亚尼提出的生命周期假说认为人们: (B.工作时期储蓄以便为退休后的消费提供资金) 某位消费者把他的所有收入都花在可乐和薯条上。每杯可乐 2 元,每袋薯条 5 元,该消费者的收入是 20 元,以下哪个可乐和薯条的组合在该消费 者的消费可能线上?(B. 5 杯可乐和 2 袋薯条) 某种商品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如果该种商品的一种互补品的价格上升则会引起: (D.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下降) 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 10%,需求量变动 20%,则它的弹性系数是(D. 2) N: 内在经济是指: (A.一个企业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 能够做到薄利多销的商品是(C 需求富有弹性) 逆向选择意味着(A 为防被骗,保险公司对投保人收取较高的保费) 。 P: 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 (B.等于 1) Q: 企业每增加销售一单位的产品获得的收益叫做: (D.边际收益) 企业生产与经营中的各种实际支出称为: (A.显形成本) 清洁
第3页/共36页
寻找更多 ""A国总需求增加引起B国国民收入增加,这种情况称为(溢出效应),反过来,B国国民收入增加又引起A国国民收入增加,则被称为(回波效应). GDP-折旧=NDP
NDP:即国内生产净值 IS-LM模型是说明(物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国内生产总值)与(利率)决定的模型. IS曲线是描述物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内生产总值)与(利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
IS曲线向左下方移动的条件是(B.自发总支出减少) 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明在货币市场上国内生产总值与利率成同方向变动. 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是由于(A.货币供给量增加)
M=(通货)+(商业银行存款),M=(M)+(定期存款与储蓄存款). 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称为(名义的国内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计算的某一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称为(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按照国际上能用的标准,表示收入差距悬殊时的基尼系数为(0.5以上).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是(技术水平不变). 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时(平均产量达到最大)
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 边际消费倾向为0.80时,边际储蓄倾向是(B.0.20)
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B.等于1) 边际消费倾向越高,乘数(越大);边际消费倾向越低,乘数(越小). 边际效用是指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补偿性财政政策是指在(经济萧条)时,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税收,使财政有赤字;而在(经济繁荣)时,减少政府支出,增加税收,使财政有盈余. 不同的等成本线与不同的等产量线相切,形成不同的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点,将这些点连接在一起就可得出(扩张)线. 财产效应是通过物价水平的变动对实际财产的影响而影响(A.消费) 财政赤字就是政府收入(小于)支出. 财政政策是通过(政府支出与税收)来调节经济的政策,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政府支出和税收). 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长期中存在的失业称为(自然)失业,短期中存在的失业是(周期性)失业. 超额利润的主要来源是(创新)、(承担风险)、(垄断). 乘数发生作用的条件是(B.社会上的各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代理人在不违背合约的情况下,以违背委托人的利益为代价来实现自己的利益,代理人的这种行为被称为(机会主义行为). 当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递减)
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用是增加的;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达到最大;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减少. 当产量为3(单位),固定成本为120元,可变成本为90元时,平均成本为(D.70元) 当法定准备率为20%,商业银行最初所吸收的存款为1000万元时,银行所能创造的货币量为(C.5000万元)
当经济存在失业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增加政府支出) 当经济中存在失业时,所采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 当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当某商品的价格上升%,而需求量减少%时,该商品属于需求(富有)弹性.当某商品的价格下降%,而需求量增加%时,该商品属于需求(缺乏)弹性. 当有正外部性时,市场失灵之所以存在的原因是 社会边际利益大于私人边际利益 .
当债券收益不变时,债券价格上升必然导致利率水平(下降)
当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为0) 道德危险意味着 投保人掩盖自己的疾病,欺骗保险公司 . 等产量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等产量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表明(产量增加)
等成本线是一条表明在(生产者成本)和(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生产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数量的最大组合的线. 顶峰是(繁荣阶段过渡到衰退阶段的转折点) 顶峰是(繁荣)的最高点,谷底是(萧条衰退)的最低点. 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相交点是(A.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这个相交点被称为(收支相抵)点; 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相交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这个点被称为停止营业点点. 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之后(B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 短期边际成本是短期内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总量). 短期成本分为(短期总成本)、(短期平均成本)、(短期边际成本). 短期总成本等于(固定成本)加(可变成本). 短期总成本曲线不从原点出发,而是从(固定成本)出发,向(右上方)倾斜. 短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线,表示短期中物价水平与总供给量是(同方向)变动的关系.
对个别企业来说,只有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平均收益、边际收益与价格才相等. 对国内产品的支出=(国内支出)+(净出口). 对化妆品的需求减少是指 收入减少引起的减少 . 对香烟征税时,税收(主要由消费者承担) 反馈规则与固定规则之争的实质是(要不要国家干预经济). 菲利普曲线是一条(A.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菲利普曲线是用来表示(D.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浮动汇率制分为(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两种. 个人收入-(个人所得税)=个人可支配收入. 个人收入与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差别是(A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是税收的一项重要内容,它通过(累进所得税制度)来调节社会成员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 根据乘数理论,在边际消费倾向为0.80时,1亿元的自发总支出增加量将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D.5亿元)
根据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结合的分析,生产要素最适组合之点一定是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的(切点),这时就是既定成本下产量最大或者既定产量下成本最小. 根据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结合的分析,两种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是(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切之点) 根据菲利普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办法是(C.提高失业率)
根据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当有保证的增长率大于实际增长率时,经济会出现(累积性收缩)
根据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当有保证增长率的小于实际增长率时,经济会出现(累积性扩张) 根据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当资本一产量比率为4,储蓄率为20%时,经济增长率为(5%)
根据货币数量论,在长期中通货膨胀发生的唯一原因是(货币量增加). 根据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消费减少,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储蓄增加,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即:总支出的变动会引起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同方向)变动. 根据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引起国办生产总值减少的原因是(A.消费减少)
根据凯恩斯主义的解释,需求拉上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是(A.消费的过度增长)
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的模型,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是资本的增加、劳动的增加和(技术进步). 根据行业的市场集中程度、行业的进入限制、产品差别,可以把市场分为完全竞争、垄断、垄断竞争,寡头四种类型. 根据需求定理,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 .
根据引起成本增加原因的不同,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可分为(工资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进口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根据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供给不变时,总需求减少,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物价水平(下降). 根据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供给不变时,总需求增加,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物价水平(上升). 公共物品的特征是 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
公共物品是由集体消费的物品,它的特征是消费的(非排它性)和(非竞争性). 公开市场活动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
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它表明商品价格与供给量是成同方向变动的. 寡头垄断市场具有其他市场结构所没有的一个重要特征:(寡头之间的相互依存性). 寡头市场的特征是几家寡头(的相互依存性).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项目分为:(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和(官方储备项目)三类. 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 国内生产净值与国民收入的差别是(A间接税)
国内生产净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差别是(B折旧)
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主要有(支出法)、(收入法)以及部门法. 国内生产总值扣除折旧之后的产值是(国内生产净值).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国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市场价值的总和. 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C既包括有形的产品,也包括无形的产品)
哈罗德模型的基本公式是(G=S/C).
衡量社会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称为(劳伦斯)曲线,根据这种曲线计算出的反映社会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是(基尼系数).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运行的规律,以实现经济稳定和增长,研究的基本问题是(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 宏观经济政策应该的目标是(实现经济稳定),为此要同时达到四个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 (减少经济波动) (实现经济增长)如果考虑到开放经济还应该包括(国际收支平衡)与(汇率稳定). 划分市场结构的标准有:(行业的市场集中度)、(行业的进入限制)、(产品差别). 汇率贬值将引起(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改善) 汇率制度主要有两种,即(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 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之和称为(经济成本). 货币筹资是把债券卖给(中央银行),债务筹资是把债券买给(中央银行以外的其他人). 货币数量论的基本观点是,商品的价格水平和货币的价值是由(流通中货币的数量)决定的. 货币主义货币政策的政策工具是(控制货币供给量) 货币主义者认为,货币政策应该根据经济增长的需要,按一固定比率增加货币供给量,这被称为(简单规则)的货币政策. 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即使企业不生产也必须支付的成本是(A.固定成本)
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支出法又称(C最终产品法)
技术效率是(生产要素与产量)的关系,经济效率是(成本与收益)的关系. 加速原理表明投资的变动取决于(产量变动率). 价格管制是政府控制垄断者产品的价格.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自然垄断行业,其原则有三种,一是(边际成本定价),二是(平均成本定价),三是确定一个合理的资本回报率,按成本加这种回报率定价. 价格下限一定(高于)均衡价格,价格上限一定(低于)均衡价格. 价格在经济中的作用是 决定收入分配、传达信息、提供刺激 . 假如某企业的收益不足以弥补可变成本,为了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它应该(停止生产) 假如要使经济增长率从5%提高到8%,在储蓄率为20%的条件下,根据哈罗行模型,资本一产量比率应该是(2.5)
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说明了在短期中,(总需求)是决定均衡国内生产总值的最重要因素. 简单规则的货币政策就是根据经济增长的需要,按一固定比率增加(货币供给量). 金融中介机构在经济中有一种特殊的作用,即(可以创造货币). 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运用导致(货币供给量减少,利率提高)
紧缩性缺口是指实际总需求(小于)充分就业总需求时,实际总需求与充分就业总需求之间的差额,紧缩性缺口引起(周期性)失业,膨胀性缺口引起(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经济学分析中所说的长期是指(A.全部生产要素均可随产量进行调整的时期)
经济学根据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
经济学家把失业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各种难以克服的原因引起的失业,这种失业称为(自然失业).另一种是由于经济中总需求不足引起的失业,这种失业称为(周期性失业). 经济学家认为,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的根源在于(C.企业的垄断确)
经济学上的需求是指人们的 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的统一 . 经济学上所说的稀缺性是指资源的相对有限性. 经济学研究方法中的规范方法 研究”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
经济学研究中的实证方法要回答的问题是(是什么),规范方法要回答的是(应该是什么). 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是(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是(制度与意识的相应调整) 经济增长的前提是(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源泉是(资源)的增加,核心是(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是指(国内生产总值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
经济增长最简单的定义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
经济中的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一般用(物价指数)来表示,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是(物价指数). 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内生产总值的波动). 经济周期是经济中(繁荣)与(衰退)交替.
1 经济租是指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所得到的实际收入高于他们所希望得到的收入,则超过的这部分收(生产者剩余). 净现值是指一笔投资未来所带来的(收入的现值)与现在投入的资金现值的差额. 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政策,主要是(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以及(各种转移支付). 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是(制度)、(资源)和(技术)、 均衡价格是某种商品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时的价格. 开放经济中的乘数(小于封闭经济中的乘数) 凯恩斯主义所重视的政策工具是(需求定理)
凯恩斯所说的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发生的重要条件是(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而总需求仍然在增加)
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的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业务)、(贴现政策)、(准备率政策). 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的直接目标是(利率),最终目标是(总需求的变动). 扩张性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紧缩性财政政策包括(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劳动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后弯曲)的曲线. 劳动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这表明劳动的需求量与工资成(反方向)变动. 劳动力参工率是指(B劳动力与工作年龄人口之比) 劳伦斯曲线是用来衡量(社会收入分配或财产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 利率提高时,货币的投机需求将(C.减少)
利率效应就是物价水平通过对利率的影响而影响(投资). 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B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利润最大化就是要同时实现(技术)效率与(经济)效率. 利息是(资本)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
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同方向)变动. 两种商品X和Y的交叉弹性系数为-2.8,说明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互补关系)
垄断企业对卖给不同消费者的同样产品确定相同的价格,这种定价策略称为(单一定价) 垄断企业对卖给不同消费者的同样产品收取不同的价格,这种定价策略称为(歧视定价). 垄断企业实行歧视定价可以实现更大的利润,其基本原则是对需求富有弹性的消费者收取(低)价,对需求缺乏弹性的消费者收取(高)价.
垄断企业是价格的(决定者),它按照自己规定的价格出售产品,而不像完全竞争企业那样是价格的(接受者),按照既定的市场价格出售产品. 马克汇率贬值是值马克与美元的比率(由1:2变为1:1.5)
贸易赤字是指(出口小于进口). 每次经济周期并不完全相同,但它们却有相同之点,即每个周期都是(萧条)和(繁荣)的交替. 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是指(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之比称为(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摩擦性失业是经济中由于(正常的劳动力流动)而引起的失业. 某人愿意用20元第一件衬衫,愿意用35元买头两件衬衫.第二件衬衫的边际效用是:(15)总效用达到最大时(边际效用为0) 某商品的需求弹性大于1时(价格下降,总收益增加)
某银行吸收存款1000万元,按规定应留200万元作为准备金,这时的法定准备率为20%;通过银行的信贷活动,可以创造出的货币额为5000万元. 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10%,需求量变动20%,则它的弹性系数为(2)
内在均衡是指(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外在均衡是指(国际收支平衡). 能够做到薄利多销的商品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 逆向选择意味着为防被欺骗,保险公司对投保人收取较高的保费 . 平均收益等于边际收益的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
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 企业生产与经营中的各种实际支出称为(A.显性成本)
企业之间关系最密切的市场是(寡头市场) 清洁浮动工资是指(汇率完全由外汇市场自发地决定)
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量增加,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从而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下降). 人类的最基本欲望是(人的基本生理需要)
人民币汇率升值是指(人民币与美元的比率由1:0.2变成1:0.25) 认为资本-产量比率可以改变的经济增长模型是(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如果把1995年作为基期,物价指数为100,2001年作为现期,物价指数为115,则从1995年到2001年期间的通货膨胀率为(15%). 如果把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等成本线必定与无数条等产量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生产要素最适组合或生产者均衡). 如果本国货币的汇率升值,可以使(本国的出口减少,进口增加)
如果交叉弹性为负值,则两种商品为 互补 关系. 如果经济中发生了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那么(C.债务人受益而债权人受损失)
如果经济中发生了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那么(D.工人受损失而雇主受益)
如果某种商品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富有弹性,则税收就主要落在 消费者 身上.基数效用论采用 的是
边际效用 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如果把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消费可能线必定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
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如果其他各种条件均保持不变,当X商品的替代品Y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对X商品的需求 增加 .
如果收入不变而两种商品的价格同比例上升,则消费可能线(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如果一件事件未来的可能结果可以用概率表示就是(风险). 如果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5%,需求量因此变动2%,那么该商品的需求(缺乏弹性)
如果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完全没有下降,那么该商品的需求(无弹性)
若某商品的需求曲线与横轴垂直,则该商品(需求无弹性)
商业银行体系所能创造出来的货币量与法定准备率成(反)比,与最初存款成(正)比.
生产―单位产量所需求的资本量被称为(资本―产量比率) 生产可能性曲线是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所能达到的两种物品最大产量的组合. 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 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这条曲线也是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生产一单位产量所需要的资本量被称为(资本―产量比率). 失业率是(失业人数)占(劳动总数)的百分比. 实现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是(技术进步),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是(制度和意识的相应调整). 使地租不断上升的原因是(土地的需求不断增加,而供给不变). 市场经济的决策机制是(分散决策),协调机制是(价格) ,激励机制是(个人物质利益). 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用(价格)机制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三个基本问题上,一是(决策机制)不同,二是(协调机制)不同,三是(激励机制)不同. 市场上具有垄断地位的企业为了增加利润而提高价格所引起的通货膨胀称为(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 市场失灵指在有些情况下仅仅依靠(价格调节)并不能实现资源配置最优. 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 适度规模就是指生产规模的扩大正好使(收益递增)达到最大. 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时,基尼系数(等于0).
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时,劳伦斯曲线将(与45°线重合). 收入再分配政策主要有两大类,即(税收)和(社会福利政策). 说明长期中货币决定价格的理论是(货币数量论). 随着产量的增加,长期平均成本的变动规律是(A先减后增)
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的是(外国居民在本国旅游的支出)
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属于内在稳定器的财政政策工具是(社会福利支出) 停止营业点是由(平均可变成本)与(价格水平)决定的. 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移动称为(需求量变动),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称为(需求的变动). 投资函数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投资函数是指(投资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土地的供给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垂直的线).
外部性指某种经济活动给与这项活动无关的主体带来的影响.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企业不能控制(价格)
微观经济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整个经济).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 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 资源利用. 位于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任何一点表示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 无差异曲线之所以向原点,是因为(边际替代率递减) 无论什么原因,名义工资的粘性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工资粘性引起物价与短期总供给(同方向)变动. 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称为(通货膨胀). 物价水平上升对总需求的影响可以表示为(A.沿同一条总需求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西方经济学根据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下,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学. 稀缺性就是指资源的(相对)有限性. 下列哪一项会导致某种商品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互补品价格上升 . 下列哪一种效应使物价水平的变动对投资产生反方向的影响(B.利率效应)
下列哪种情况所对应的收入分配最为平均(基尼系数为0.15) 下列情形中,应当计入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是(A当年生产的拖拉机 下列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最小的是(食盐)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种说法是(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也一定减少)
下列说法中属于规范表述的是 治理通货膨胀比增加就业更重要 . 下列说法中属于实证表述的是 低利率会刺激投资 .
下列说法中属于实证表述的是 医生挣的钱比工人多 .
下面不构成总需求的一项是(D税收)
下面存在搭便车问题的物品是 路灯 .
下面哪一项不是市场失灵的原因 物人物品 . 下面哪一项经济活动可能引起负外部性 汽车排出的废气 .
下面哪一项经济活动可能引起正外部性 在街心花园种花 .
下面哪一项物品具有非排他性 国防 . 现代寡头理论就是运用(博弈)论来研究寡头行为. 线必定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消费函数图中的45°线表示在这条线上的任何一点都是(收入与消费相等),在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中,45°线上表示任何一点都是(总支出与总供给相等). 消费可能线的假设条件是(消费者收入即定)和(商品价格即定).
消费可能线的限制条件可用公式表示为:(M=Px?Qx+Py?Qy). 消费者从物品与劳务的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称为(效用)
消费者对某物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所以成反方向变动,根源在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消费者均衡研究的是消费者在(收入)既定的情况下,如何实现(效用最大化). 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的(主观感觉)
消费者愿意对某种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称为(消费者剩余). 效率工资是指企业支付给工人的(高于市场均衡工资)的工资. 信息不对称就是双方拥有的信息是(数量)与(质量)不同. 形成垄断的关键条件是(进入限制). 需求弹性是指(需求量)的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同)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供给的减少和需求的增加将引起均衡价格(上升). 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需求定理表明的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动的关系是(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需求管理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需求管理是通过调节(总需求)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需求理论表明,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这个规律的根源在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需求缺乏弹性是指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需求富有弹性则是指需求量变动的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选择就是如何使用(有限资源)的决策. 研究生产要素最适组合时采用的是(边际)分析法和(等产量)分析法. 研究消费者行为的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因此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表示.
2 一般地说,收入弹性为正值的商品是(正常)商品,收入弹性为负值的商品是(低档)商品. 一个企业使用50单位的劳动,可以生产出1800单位的产量;使用60单位的劳动可以生产出2100单位的产量.生产额外一单位劳动的边际产量是(30)
一个完整的理论包括定义、(假设)、(假说)和预测. 一国总需求与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对别国的影响,称为(溢出效应).反过来,别国由于”溢出效应”所引起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又会通过进口的增加使最初引起”溢出效应”的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再增加,这种影响被称为(回波效应). 一年内在本国领土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被称为(B国内生产总值)
已知X商品的价格为5元,Y商品的价格为2元.如果消费者从这两种商品的消费中得最大效用时,商品Y的边际效用为30,那么,此时X商品的边际效用为(75) 已知产量为9单位时,总成本为95元,产量增加到10单位时,平均成本为10元,由此可知边际成本为(A5元)
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又有政府适当干预的经济制度被经济学家称为(混合经济). 银行所创造的货币量与最初存款的比例称为(简单货币乘数),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两者之间的比例是(货币乘数). 引致消费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和(收入). 影响供给弹性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时间).
拥有信息多的一方以自己的信息优势来侵犯拥有信息少的一方的利益,实现自己利益的可能性被称为(道德危险). 用公式表示消费者均衡的限制条件和均衡条件:(Px?Qx+Py?Qy=M)、(MUx/Px=MUy/Py=Mum). 用先进的机器设备代替劳动,这一措施会导致(劳动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用于企业家才能的成本费用称为(正常利润). 由于政府引起的资源配置失误就是(政府失灵). 由于资本而提高的生产效率就是(资本的净生产力). 在IS曲线不变情况下,货币量增加会引起(A.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上升) 在IS曲线不变情况下,货币量减少会引起(C.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利率上升) 在LM曲线不变情况下,自发总支出增加,会引起(A.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上升) 在LM曲线不变情况下,自发总支出减少,会引起(D.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利率下降)
在LM曲线不变情况下,自发总支出增加, 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从而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上升); 在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之前,长期为际成本(小于)长期平均成本;而在相交之后,长期边际成本(大于)长期平均成本. 在短期,典型的平均成本曲线是(C.U形曲线)
在短期,价格的粘性引起物价与总供给(同方向)变动. 在分析技术效率时,短期是指(企业不能全部调整所有生产要素投入)的时期. 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中,价格变动引起(供给量)的变动,而生产技术的变动引起(供给)的变动. 在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中,常用的有(需求管理)、(供给管理)以及国际经济政策. 在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中,°线上表示任何一点都是(总支出与总供给相等). 在经济分析中,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边际收益MR=边际成本MC. 在经济萧条时期,应该采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在经济繁荣时期,应该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在经济增长中起着最大作用的因素是(资本)
在开放经济中,出口的增加会使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改善). 在开放经济中,国内总需求的减少会使AD曲线向(左下方)移动,从而使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贸易收支状况(改善). 在开放经济中,国内总需求的增加会使AD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从而使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恶化). 在开放经济中,国内总需求的增加将引起(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恶化)
在开放经济中,决定国内国内生产总值的总需求是指(对国内产品的总需求). 在垄断竞争市场上,(存在)产品差别,厂商数量(较多). 在垄断市场上,长期均衡的条件是(MR=LMC=SMC)
在垄断市场上,企业的成功取决于(产品差别)竞争. 在垄断市场上,企业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在垄断市场上,企业数量是(一家)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汽油的价格上升时,对小汽车的需求将减少 .
在图形上,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移动),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长期均衡的条件是(MR=MC=AR=AC)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长期中厂商无法获得超额利润,只要获得(正常利润)就是实现利润最大化.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是(与价格轴垂直的线)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平均收益(等于)边际收益;而在其他市场上,一般是平均收益(大于)边际收益.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取决于(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而市场对个别厂商产品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由既定市场价格出发的线). 在物品市场上利率与国民收入成(反方向)变动,而在货币市场上利率与国民收入成(同方向)变动. 在下列情况中作为最终产品的是(C旅游公司用于载客的小汽车)
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拥有信息少的一方作出不利于另一方的选择,这种情况被称为(逆向选择). 在需求的价格弹性小于的条件下,卖者适当(提高)价格能增加总收益. 在以下四种情况中,乘数最大的是(C.边际消费倾向为0.75) 在以下四种政策工具中,发球需求管理的是(货币政策) 在影响总需求的财产效应、利率效应和汇率效应中,(利率)效应最重要. 在影响总需求的财产效应、利率效应和汇率效应中,最重要的是(B.利率效应) 在正常情况下,会计利润(大于)经济利润. 在总需求的构成中,哪一项与物价水平无关(D.国外的需求)
在总需求中,引起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是(B.投资)
粘性工资理论是指短期中(名义工资)的调整慢于劳动供求关系的变化. 正常利润是(企业家才能)的价格,它包括在(成本)之中. 正常利润是一种特殊的工资,其特殊性就在于(工资额远远高于一般劳动所得的工资). 政府实行赤字财政政策是通过发行(债券)来进行的. 支持价格一定(高于)均衡价格,限制价格一定(低于)均衡价格. 只有在何种情况发生时,存在供给小于需求? 实际价格低于均衡价格 .
中央银行规定的银行所保持的最低准备金与存款的比率称为(法定准备率).
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工具主要是:(公开市场活动)(贴现政策)以及(准备率政策),这些政策也称为货币政策工具. 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会导致( 货币供给量的减少和利率提高 )
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 周期性失业又称为(需求不足的失业),周期性失业是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 自发总支出增加100万元,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1000万元,那么此时的边际消费倾向为(C.0.9) 自然失业率是衡量自然失业状况的指数,可以用(自然失业人数)与(劳动力总数)之比来表示. 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上升而后下降,这反映了(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总收益减去(会计成本)就是会计利润,总收益减去(会计成本)再减去(机会成本)
就是经济利润. 总需求等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B.加上净出口)
总需求曲线表明,随着物价水平的下降(A.实际GDP增加)
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线. 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这表明总需求与物价水平成(反方向)变动.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D.以上都是)
总需求指一个经济中对物品与劳务的需求总量,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与国外的需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是要说明(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与(物价水平)的决定的. 最需要进行广告宣传的市场是(垄断竞争市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非排他性管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