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 信息技术怎么考的最新相关信息

当前位置:&>&&>&&>&【观点】高考改革来了,究竟意味着什么?
高考排行榜
【高考改革新方案2017】【观点】高考改革来了,究竟意味着什么?
时间: 10:24:02 来源:网络
泰山教育智库服务|树人
3年前的9月,国务院把浙江、上海列为新一轮全国高考招生综合改革试点省市,至今年6月正逢2014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高三毕业。他们是我省新高考启动以来的首届高三毕业生。新高考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记者于近日走访了甬城的部分高中学校、高校,采访了各高校专业老师、招生老师、高三考生及高中老师们,寻找新高考带来的变化。1新高考究竟新在哪里?自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考命题、招生制度一直在不断调整、优化。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确定浙沪两地为全国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为其他省(区、市)高考改革提供依据。浙沪两地的高考怎么改、改成什么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全国高考改革的风向标。简单概括两地的高考改革方案,两个简称醒目形象——“两依据一参考”和考试科目“3+3”。所谓“3+3”指的是2017年起高考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3门学生自主选择考试科目成绩构成,作为高校录取的基本依据。其中,语文、数学和外语每门满分150分,我省3门选考科目每门100分,上海市3门选考科目每门满分70分。同时,两地均不再分文理科。对于高校来说,录取学生的成绩标准从以往单纯看一次高考成绩变成了依据三门学科高考成绩、依据三门自选学科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即“3+3”。此外,还要参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即“两依据一参考”。对此,有一位高校招生办主任形象地说,“传统高考如桌餐,现在的方式有点像自助餐,选择自己喜欢的菜,提供了选择的机会和权利。”此外,外语考试也由一年一次变为一年两次,可选择较好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高考综合改革方案体系看起来复杂,但背后的价值指向十分明确——鼓励学生个性需求、高校多元选拔,同时保证制度的公平性和科学性。据媒体报道,按照安排,2017年山东、北京、天津和海南等4省市进入新高考;2018年江苏、河北等17个省市进入新高考,2019年陕西、云南等8个省区市进入新高考。2新高考带来新挑战新高考也带来了新挑战。新高考考试科目排列组合多元,还有志愿填报和录取方式也较以往有很大不同。对于高校来说,不同专业对考生选考科目要求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考生的难度,毕竟要在自己感兴趣或擅长的科目与高校要求之间兼顾平衡。记者了解到,今年在我省招生的高校有1368所,均公布了选考科目范围,涵盖23719个专业(类)。各高校所有专业(类)中,不限选考科目的占54%,限选考科目的占46%,其中设限范围为1门的占5%,2门的占8%,3门的占33%。各校提出选考科目要求的专业(类)中,选持最多的是物理,涉及设限专业(类)的81%;其次是化学,涉及64%;再次是技术,涉及36%;生物、历史、地理、政治分别涉及32%、19%、15%和13%。而今年我省参加普通高考25.01万人,单独考试招生4.12万人,总量比去年减少1.6万人。选考思想政治的有41.87%,选考历史43.48%,选考地理47.79%,选考物理35.78%,选考化学50%,选考生物50.08%,选考技术29.12%。志愿填报和录取环节也与以往不同。我省从按批次分批填报志愿、分批录取的方式,变为按考生成绩分段填报志愿、分段录取;从学校平行志愿变为专业平行志愿。普通类高考考生可填报80个专业平行志愿,专业平行志愿投档,将依据考生位次、志愿顺序进行。计算机对考生所填报的80个志愿依次检索,一旦符合投档条件即直接投档到该院校专业。3新的教学生态形成新高考给了考生在选考科目、填报志愿上的多元组合选择。这无疑在向外界传递一个信号:考生、家长和学校都应该更加重视学生的个性成长和发展需求。采访中,一位高中校长坦言,这其实是件好事,学校要做的是让考生和家长尽快熟悉规则,填报志愿时做到心中有谱。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经过3年实践,我市高考综合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其一,对学生而言,选择自主权大了。新的统一高考模式的核心是文理不分科、语数外3门必考、选考科目7选3。目前我市已有78%的学生突破了传统的“文科”、“理科”的科目选择,让学生“学其想学、考其所长”得以体现。其二,对学生而言,扭转了“一考定终身”的局面,选考科目和外语都有两次考试机会,“一考制”的弊端和压力在减少弱化。其三,对学生而言,上大学的途径不再单一。我省新高考改革推出了统一高考、高职单独考试、三位一体、高职提前招生等四种模式,体现了新的考试招生制度多类型、多元化的特点,这就为学子们搭建了“升学立交桥”。其四,对高中学校而言,新的教学生态正在形成。选课制、走班教学、分层教学、分组教学等成为新常态。我市各高中学校以新高考改革为契机,结合自身的办学定位,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教学内涵。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市85所普通高中当中,已拥有省一级特色示范学校16个,占全省1/6,此外还有省二级示范学校32个,这在全省是处于领先水平的。其五,对高校而言,采用“专业+学校”的志愿填报新模式,由原来的“投档到学校”转变为现在的“投档到学校的某一专业”。这一方面释放出强烈的专业建设导向,突出高校加强专业建设、促进校际学科均衡发展的导向,与我国加快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发展目标是一致的;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扩大了高校的招生自主权,通过高考可以提出专业选考科目要求,选择适合的学生。一位首届新高考生的心得体会 ——用好自主选择权,理性面对选科目宁波中学的小烨同学刚刚结束高考,正是把握了新高考所赋予的选择自主权,他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被交大三位一体录取。高一下学期在决定“七选三”科目时,他刚刚从上海返回宁波中学。那时,他的同学都已经确定了各自的科目开始走班上课,而小烨却足足落下了一个学期的课——所有科目仍停留在高一上半学期的水平。当时,小烨对自己高中的前途充满了怀疑和迷茫,因而他除了观察自己的学科特点和兴趣取向,也积极寻求班主任和父母的意见。而小烨的父母对于选课主要考虑三点:一是平常心,对于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检测,无需过度焦虑;二是兴趣性,选考不仅要扬长避短,也要发挥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尊重孩子的选择;三是信任感,充分尊重学校的组织和班主任的建议,在走班组织和选考策略上相信学校的综合考虑和统筹组织。首届新高考的同学对于7门学科选择差异明显。学科特点比较明确的同学选择起来相对容易,各科比较均衡的同学在选择过程中显得焦虑。班主任会给出几个建议: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尽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目;二、多与任课老师交流,结合学科特点,选择相对优势且发展潜力大的科目;三、结合高校报考专业限制甚至职业规划层面考虑,针对性选择科目。最终小烨选择了原本基础较好的物理、化学、生物3门课。而原来所在班的大部分学生也选了这3门课,小烨这么选择也是为了走班后能和尽量多的熟悉的同学一同学习。小烨深知自己当时最需要稳定的学习环境。一年半里,小烨实现了学考全A和选考300分的目标。临近高考,他尽可能地充分利用一次性结束选考所获得的额外时间,并通过学习MOOC和练习编程参加NOIP比赛来应对“语数外”三门课单调的复习刷题而带来的枯燥和紧张。怎样选择大学和专业?事实上,小烨在初中时对计算机编程兴趣浓厚,那时就已经有了专业目标。高中期间的研究学习和竞赛活动帮助他确立专业方向为计算机相关领域。其次需要考虑的便是学校的选择。小烨高一暑假在浙江大学参加物理夏令营,认可了浙江大学的学习环境,因此把浙江大学作为了第一梯队的目标;小烨家长的策略是基于城市比学校重要、学校比专业重要,在三位一体与自主招生中帮助孩子选择了清华、交大、浙大、华东师大的组合,最后被交大三位一体录取。新高考形势下,高校纷纷积极行动采访中,一位知名高校的招生办主任坦言,新高考给高校学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高考一本线以上招生有“大树底下好乘凉”的庇护,各专业录取分数差距不会特别大;而新高考按专业招生,倒逼高校各个学科建设的提升,突出专业对优质生源的吸引力。浙江万里学院招生办夏主任说,志愿填到专业,这要求高校的专业设置得切合市场需求,特别是办学特色与人才培养得把准市场的脉搏,否则将会面临招不到学生。以该学院为例,今年专业就做了调整,新增的3个专业分别是金融工程、电子商务及法律、机械电子工程。金融工程侧重金融产品开发。而电子商务及法律是在杭甬作为国家跨境电子商务实验区,产业人才需求量大的背景下推出。机械电子工程则是围绕“中国制造2025”,着重为宁波培养智能制造与自动化人才。同时停掉了3个专业,分别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工程专业。这3个看起来“高大上”的专业为什么要停办?夏主任说,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人才培养的市场指向不明确,近些年报考人数较少。信息与计算科学属于应用科学范围的专业,需要非常好的数理基础的生源;而信息工程专业更是基础性学科,更适合学术型高校,适合研究生人才培养。作为万里学院这所应用型大学,目标很明确,就是做好做足应用型人才培养。另一位高校招生办老师说,过去所有大学区分度不高,一起办同样名称的专业,特色并不明显;而新高考将推动高校专业的重新洗牌,促使学校形成自己特色与强项。宁波诺丁汉大学招生办的胡老师说,各高校今年招生宣传的力度较往年大大提升。以宁波诺丁汉大学为例,各学院老师进中学作专业宣传,让高中生提前了解大学专业。特别是宁波诺丁汉大学与传统高校不同,全英文授课,让高中学生结合自己所长规划选择未来报考方向。同样,记者从宁波大红鹰学院了解到,该院先后派出百余名专家、教授和博士分赴省内各市、县区及高中开展咨询。浙江万里学院今年也在招生季之前入校宣讲,百分百覆盖往年生源高中。对高一高二学生,招生办老师们有几句话要说:新高考改革促使高一学生入学时就要开始选择选考科目,这使得学生从高一开始就要着手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越早明确自己的专业方向以及选考科目,学业负担和压力就越小。另外,在高一、高二时要合理安排时间,脚踏实地打下坚实的学科基础。最后,从高一就开始重视每门学科的学业水平测试,对于报考大学的三位一体和自主考试非常重要。在填报志愿时,合理安排志愿梯度,“冲、稳、保”原则同样适用。具体来说,选学校、选专业结合起来,对于专业目标非常清楚的同学,可以把选专业放在首位。对于还在犹豫,觉得很多专业都可以接受的学生,可以先确定学校,结合城市选择、985、211、中外合作大学等因素进行选择。不要太关注是否“热门”专业,建议选自己喜欢的专业,记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最后,了解心仪大学的转专业政策条例,转专业的条件如何设置。
【上一篇】
【下一篇】关注2017年高考改革新方案:每门课程学完即考 考试将按高考标准
【导语】:根据实施意见,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根据高校的要求扬长避短。  今后在每年的高考日,高考考生只需要考语文和数学。昨天公布的《意见》对考试科目设置有了调整。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实施意见提出,将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2014年上海市、浙江省分别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从2014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试点要为其他省(区、市)高考改革提供依据。  高考当天只考语数  根据实施意见,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根据高校的要求扬长避短。  强化学业水平考试  由于语数外考试基本没有变,其实本次改革最大的重点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也就是目前所说的“会考”。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表示,这次改革强化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主要是为引导学生认真地学习每一门课程,避免严重偏科。  刘利民表示,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和等级的方式呈现。除了进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科目以外,其他学科达到了国家规定的基本教学要求,考试合格即可。每门课程学完即考,“一门一清”。同时鼓励为学生提供每一个科目两次参加考试的机会,以减轻学生集中备考和一次考试所产生的心理焦虑和精神负担。2014年,教育部将出台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指导意见。  &&官方解读为什么要推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避免学生严重偏科  教育部负责人表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程度、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避免严重偏科的一项制度设计,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这次改革的重点,是在近年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考试的规范性、安全性、科学性和公信力。学业水平考试范围覆盖国家规定的所有学习科目,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必修课程,避免严重偏科。  如何确保水平考试成绩的可信度?  考试将按高考标准  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表示,这次为了增强学业水平考试的权威性,确保成绩可信、可用,所以学业水平考试我们要求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管理,这就保证了它的权威性。一是省级专业命题机构要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统一组织命题,确保试题的科学性。二是考试是在高考标准化的考场里进行,来确保考试的安全。三是统一阅卷程序、统一标准和方式,确保评分准确。  &&专家观点  让学生有更充分的选择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谈松华表示,将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有可能分为两类,分合格和不合格,其中一类是由学校来规定的选考科目,选考科目分等级。对于是否会增加学生的负担,还要看将来的情况。如果学生按专业大类来选科,就是理科要考理科科目,文科还是要考文科科目。他表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首先是中学必需的学生考试,让学生知道每门课都很重要。不分科可以给学生有很大的选择自由。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雷庆认为,我国推行的是3+X考试,在各地的高考考试中,语文、数学、外语都是必考科目。此次变化很大的是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计入高考成绩,而这3个科目则由学生自主选择。雷庆认为,此次变化让学生可以让学生与高中课程的学习更加紧密,除了语、数、外之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喜好来选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课程,也实现了文理不分科的想法。高考的意图就是为了选拔出多元化的人才,学校可以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指导,将来很可能出现学生选择一门文科再选两门理科学科的情况,灵活性和组合性都有更多选择。  &&学校说法  或分ABC等折算高考成绩  北京九中校长林乐光表示,按照一门一清的原则,学业水平考试未来对学生来说不会增加负担,目前学生也要参加会考,只不过新的政策是将高考的压力分解到高中的各个阶段中。  对于实行学业水平测试,目前北京的各个学校都已经有了应对措施。林乐光说,学校从今年起会给新高一学生进行生涯规划,让每个学生思考未来想从事的职业。根据想从事的职业,有针对性地对所涉及的科目进行重点学习。比如有的学生想学医药专业,那么高中三年就要重视生物及化学的考试。“总体是以合格加特长的方式进行培养”。  对于具体的改革方式,林乐光表示,水平测试很可能分为ABC等等级折算成高考成绩。达到某个分数段,列为一个等级,学生在这个分数段内不必计较具体分数,对学生来说会是一个解脱。但是按照目前的说法,A级水平的学生也会有一定的限制。通常是前15%到20%的学生是A级学生。出题者也会通过出题来控制A类学生的数量。  林乐光称,在水平考试等级一样的情况下,很多学生会更加拼语文、数学、英语的成绩,分分必争。学校也加强了语文等科目的学习。比如会增加对对联、古文的理解,要求写作能力加强。  □教师反应  学业水平考试难度将升级  对于会考改革要求“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北京五中高级语文教师徐淳认为,这意味着会考水平将“升格”,难度要提高。会考改革是与“改革招生录取机制”相关联的。会考将成为评价学生标准中的一个要素。比如,英国学校在对学生的评价机制中,期末考试仅占总成绩的一部分权重,平时课堂回答问题也占部分分值,所有的过程性学习都占一定比例。由于学生平时的学业水平无法统一监控,所以本次改革对会考进行规范,让会考成绩与高考挂钩,成为衡量学生平时过程性学习的小指标。这是从评价机制的根本出发,打破“一考定终身”,从全面动态来评价一个学生。  英语教学将打破年级界限  北京六十五中校长助理蔡雷认为,英语学科的改革将打破年级的界限,对英语学科教学模式产生极大影响。比如,对于一些英语成绩很好的学生来说,可能在高二甚至高一就能达到高考所需的成绩要求,那么这些学生之后的课程需要如何安排是学校需要考虑的问题。如果学生希望提前修大学的英语课程,或排其他课程的学习,都需要学校提供相关的师资及场地和可供选择的课程设置。而对于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根据英语考试改革的新规定将突破年级的限制,转化为按照等级划分,由A、B、C……不同等级的教师对相应等级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北京现状  北京高中仍文理分科  目前,北京市大部分高中仍采用文理分科。学生进入高二,根据未来专业方向选择学文还是学理,由学校按照文科班和理科班进行随机编班。  2008年,农工党北京市委曾就“取消高中阶段文理分科”进行过一次面向中小学生家长、中小学教师、大学生、中小学校长以及大学老师的问卷调查,在600余位受访者中,约60%的受访者认为,高中文理分科会使学生由于缺乏文理科交叉的综合优势而缺乏创造力,而76.6%的人赞成取消文理分科。  综合素质评价记录学生成长  《实施意见》指出,改革招生录取机制,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高校要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研究提出对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报考要求和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提前向社会公布。  教育部负责人介绍,开展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品学兼优、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培养个性特长、扭转“唯分数论”,评价结果作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这次改革的重点,是更好地规范评价的内容、程序,确保内容客观真实、程序公开公正。一是建立规范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注重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内容。二是严格程序,强化监督,确保公开透明,保证内容真实准确。三是各省(区、市)制定综合素质评价基本要求,学校组织实施。2014年,教育部将出台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意见。  成绩公布后报志愿  在录取方式上,《实施意见》指出,推行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方式。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改进投档录取模式,推进并完善平行志愿投档方式,增加高校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机会。2015年起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录取批次改革试点。  建立统一电子管理平台  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表示,为了保障综合素质评价真实可靠,改革着力加强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对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活动和事实要如实记录,比如学生参加公益活动、参加志愿服务。第二,对活动记录和事实材料要进行公示,教师要负责审核把关。第三,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建立统一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电子管理平台,便于监督。记录了孩子的表现,同学之间可以监督,“这个孩子参没参加志愿服务同学们都知道,这一点公开透明很重要”。第四,对于弄虚作假的要严肃处罚。通过这些制度的设计,保障综合素质评价真实可靠。  &&官方解读  &&专家观点  综合素质评价应多元化  中国教育科学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理想情况是,招生的高校按照自己的专业特色,由高校自己制定对学生的要求。每个学校会有不同的要求,这会让招生更加多元化,更加丰富。目前的政策则是要求各省份制定综合素质评价的基本要求,学校组织实施,这就难以形成一个多元的要求。对于什么是学生综合素质,具体应该怎么做,暂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特色,他认为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也应该是多元的。  &&北京现状  综合素质评价可做求职参考  2007年,北京进入高中新课改,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综合素质评价成为记录学生成长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展示学生成长经历的同时,也在高招录取、求职中成为参考信息。  按照规定,高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册包含:学生基本信息;个性发展评价及教师评语表;北京市高中学生课业考试(考查)成绩学分登记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北京市中学生健康体检表;研究性学习成果等。为实现信息记录的电子化,北京已建立了全市联网的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通过该平台,学生还可建立自己动态的成长手册,作为过程性评价,教师、家长均可参与填写。  2010年,北京从新高一起,对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进行升级。新版综合素质评价中的报告册需要加盖学校公章,这使报告更加具有真实性和权威性;“个性发展自我评价和特长成果”将原有“班主任签字”改为“班主任(教师)签字”,除了班主任,学科教师或指导老师也要签字,对自己的评价负责。  按照市教委规划,今后综合素质评价不仅可以为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和入学后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提供参考依据,还可以为用人单位选择合适的人才提供参考依据,为学生和家长选择适宜学生发展的高等院校或工作岗位提供参考信息。  &&专家观点  先考后报减少盲目性  中科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极盛介绍,目前全国仅有北京和上海两地还在实行考前填报志愿。与考后填报志愿相比,考前填报志愿不确定因素更多,存在一定风险性,从填报志愿到真正高考有近一个月时间,这一个月内学生的考试成绩和考试状态可能存在一定的变数,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最终的实力。  王极盛认为,考后知分报志愿对考生更有利,一方面可缓解考生和家长在考前的压力;另一方面,考后填报志愿还应注重科学性,即在学生拿到自己成绩的同时,还应知道自己在全市的位置,并以此作为考后填报志愿的依据,减少盲目性,提高录取几率。  &&北京现状  今年首推一志愿平行填报  此前,北京的高考录取一直实行一志愿优先的录取,其余的志愿实行平行志愿,这被称为“小平行”。去年,北京考生和家长呼吁高考录取也向其他“大平行”志愿省份看齐。今年高考录取中,实行多年的小平行志愿,首次变为一志愿平行的志愿填报方式,一批一志愿满足率较往年大幅提升,高达97%。今年高分落档考生明显减少,650分以上的高分落档考生共计20余人,其中文科考生仅1人。大多数考生只填报了一批一志愿,甚至只填一所学校,其他志愿均为空白,因此未被录取。  □链接  目前16省份自主命题  2014年高考统一命题的省份有13个。分别是新课标全卷适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新课标全国且卷适用地区:青海、西藏、甘肃、贵州、内蒙古、新疆、宁夏、吉林、黑龙江、云南。自主命题的省份有:北京、上海、天津、重庆、辽宁、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广东、四川、陕西。共16个。  □相关政策  浙江上海率先试点  2014年上海市、浙江省分别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从2014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周光礼说,目前的两个试点区已经相对成熟,原来国家的综合实验区设在“两校一市”,也就是北大、清华和上海市。因此,此次试点选在上海并不奇怪,上海教育无论从哪个方面都走在中国前面,很多试点都率先通过国家验收,因此具备了此次试点的基础。浙江省距离上海很近,在高等教育改革方面力度很大,考虑到两地前期的做法,试点起来会更加顺畅。  &&专家解读  具备实验基础  统一命题省份将增  改进评分方式,加强评卷管理,完善成绩报告。加强国家教育考试机构、国家题库和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2015年起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  &&专家解读  分数线不统一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扩大高考统一命题考试,是为将来能够统一考试打下基础。基于统一的测试,可以对将来更好地实行自主招生进行保证。目前很多省份是分省份命题,原本是为了给地方自主性和保证考试安全,但实际命题的执行结果并不理想。他认为,随着统一命题省份的扩大,未来全国实现统一考试,不采用一条分数线,而是用统一测试加上自主招生,就会在招生制度上有很大的改变。  储朝晖认为,目前普通百姓更希望是统一考试,认为这样将会更加公平。但是,目前统一命题的省份多集中在东部地区,这些地区的命题水平及教学水平都偏高,恢复到统一考试后,会对中西部地区的学生产生影响。  》》  》》  》》  》》  》》&
相关推荐 &&&今天从北京教育考试院获悉,2015年北京高考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划定。北京市小学入学服务系统5月1日正式启动,家长们登陆注册通过审核后便可以开始信息采集。审核的时间只需要两个小时。另外要注意的是家长填写信息时一定要特别仔细,因为采集时间过后要改就很麻烦了,严重的
记者查询各省市共20所知名高校的官方校历发现,中国传媒大学43天的寒假碰上吉林大学后,可谓小巫见大巫。吉大超长的48天寒假让不少寒假还不够一个月的小伙伴羡慕不已。网友kuangrenyishi表示“想当年在2015年北京中学高考成绩排名数据主要来自各中学,仅供参考;而且由于时间匆忙,一些学校的数据仍在统计当中,最终数据以学校正式发布为准,排名不分先后。
4月21 日消息,社会各界对全国高考改革的呼声已经很久了,日前终于得到了回应。据悉,全国高考改革方案初定为考语数外三门,外语一年两考,再让学生选考三门,按五级制评价。昨天,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2012年开始,有一种论断逐渐发酵:“两院院士和长江学者,当时来讲还没有发现高考第一名他们的名字踪影,他们在中学的时候学习成绩是很优秀的,是顶尖的人才了,但是走到社会以后的话,好像他们离普通人的日前,《上大学网第四批中国虚假大学警示榜》发布,此次警示榜曝光了118所虚假大学,并列举出这些虚假大学的十大“罪状”。教育部日前印发了《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共9条,282字,涵盖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让我们一起先来看看新版的真容。北京市少年宫2015年上半年招生工作开始,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上一篇文章:下一篇文章:猜你喜欢
北京宫颈癌疫苗预防接种门诊时间地点电话一览表
11:37 来源:北京市疾控中心
北京宫颈癌疫苗可预约时间在哪里打及接种对象价格
11:28 来源:北京本地宝整理报道
2017年11月起北京可预约接种宫颈癌疫苗 售价580元一支
11:39 来源:北京本地宝整理报道
日全国天气预报:中东部大降温 13省会城市气温将创新
10:00 来源:中国天气网
日未来三天全国天气预报:青藏高原有雨雪天气 南部海
09:59 来源:中国天气网
日北京天气预报:今晨接近0℃ 明后天最高气温回升至
09:58 来源:中国天气网
日未来三天全国天气预报:较强冷空气影响北方地区
14:14 来源:中国天气网
日全国天气预报:冷空气袭北方气温将创下半年新低 京
14:11 来源:中国天气网
日北京天气预报:冷空气携大风“粉墨登场” 能见度将
14:07 来源:中国天气网
日10月29日北京周末交通出行提示
21:23 来源:北京交管局
本地宝郑重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地宝无关。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地宝对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网友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大家都爱看
汇深网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考改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