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五年元月退伍战士张腾跃的战士现在安什么补常

东海岸行(一九八四年九月八日至一九八五年元月二日)
东海岸行(一九八四年九月八日至一九八五年元月二日)
一九八四年七月三十日
于福州市鸟山路寓所
今为骑自行车旅行写报告致福州军分区党委并转福建省军区政冶部要求准许于九月初骑车出行。担心独行不准,提出于与福州市人民银行干部陈达结伴,沿东海岸线北行出沈阳再沿长城去西安、成都、昆明、广州、预计于明年十月归来。
晚十八时军分区纪念国庆座谈会,宴会,福州市委书记袁启同市长等多位客人参余将出行之意在会上介绍,大家一致赞成,并为此祝酒送行。
八月四日,军分区老干办,通知由卫生所上官所长陪同去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全面检查身体,由此可以看出军区是会批准我出行的。
五日,请战士黎广雄检查自行车,购自行车零件化三十七元九角,旧自行车上海永久牌之号尚杜但车龙头入上海凤凰牌,乃旧车装配,余调警备区来说给工作使用,已骑几年,军分区管理科决定一律作价卖给个人,此车四十二元,破车一辆已属于个人私产,今大修一番好在旅行中安全。
十一日,得体检结束,血小板九万二千,又一万五千,其他一切平常。
十三日,与陈达骑车,还有陈炳粲游西禅寺,十时游金山寺,金山寺又名小金山,与阔江之中,刘海栗书金山寺之字,原有林森书:是最胜处四字。匾额尚感好,小殿堂西房为张经读书处。十二往洪山桥西偶谒张经墓、有阮宾禅拜,墓诗刻石,谓谓堪恨阶前无铁相,张愤何与岳家愤。十八时返家。
十六日,与陈达骑自行车往北郊,访崇福寺。今改称安养院,为尼家居住,僧尼八十余人,另女尼学习班三十余人皆新参入之女青年,普雨法师书草体:泥牛卸,天是心闻太迹有。
十九日,余与亚萍带领全家骑自行车游闽江金山寺,周颖、秀琴、沦梅周缇、毓慧小昭寺。
二十二日,小昭去三明读书,沧梅为其超学号,周元九月一日,冒雨骑自行车到西湖省美术馆,经廖国宁馆长介绍,认识上傅庆胜,此人骑自行车旅游,行程三万六千公里。
下午军分区政治部羌干事告知:福建省军区首长已批准就可以骑自行车外出旅行,非常高兴,晚间全家喝酒,祝余花甲,甲子年六十寿日。福建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郎一森(已离职休息)原晋江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周长清送来寿字大蛋糕,气氛和谐,共祝幸福。
二日晚间再访傅庆胜,上海青年骑自行车骑游全国携多斤炒面粉盖为省俭化费,经途访著名武术家万簌声,姜老交待携带长绳作为紧急时之救命。
&六日购《徐霞客游记》、《中国名胜大辞典》去市体委寻老年体育协会秘书长郑煊同志得介绍信已之币晚间全家敬酒,祝余花甲,甲子得年六十寿日。福建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郎一森(已离职休息)原晋江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周长清送来寿字大蛋糕,气氛和谐,共祝幸福。
六日购《徐霞客游记》《中国名胜大辞典》去市体委寻老年体育协会秘书长郑煊同志得介绍信乙币。
八日,骑车东行至五一广场,在毛泽东立像前赡立默念,为祖国改革开放大业而游览九州大地,继而东行时八时许。十时三十分到达马尾。投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姚克诚(廿军战友,原宣传处干事,嘉兴人)招待面条一碗。继续沿海岸东北行。十八时抵连江县城,宿县人民武装部,这是一座破庙之中,今五十五公里。
骑车漫游,思索万千。当年解放福建,在打完上海,警备苏州政治部住常熟,而后来出南到浙江玉山下车,步行遇仙霞岭,沿建溪到达福州。今行东北沿海岸线北上。多了一辆自行车已是轻松多了。自行车成为游历九州的工具,与自行车结缘,是有生来的第四次。五岁时,在沧州文昌街西口北之曾瑞生祥洋货店,时见自行车在门市部屋中,以右手摇脚踏,统转间,以伸食指到飞轮中,鲜血流满水盆,自始食指甲两半生长,记忆犹新。二次乃十三岁骑车,闯进街房电线干之中,幸还未出事故。三在解放山东张店战斗中的一女式红色自行车,作为下部队采访十分便捷,此次骑之自行车为警备区住上工作车,于一九八三年五月七日由司令部管理科以四十二元售于个人之车,旧车加固亦然旧车。独骑破车走天下,车为伴侣度年华,斯世有兴,足可乐,春风老后笔生花。
九日七时行,十一时到达罗源县之白塔公社上楼村。烈日炎炎,时在秋日,何以为此天热,头昏欲叶,依路边小屋稍坐。主人余采英留食南瓜与大米稀饭。十五时又行,不久到达罗源名城,投宿人民武装部,今行四十公里。
十日,四时起床,五时半行,八时四十五分推车爬坡共计九公里。至油车岭。此乃罗源与宝德交界处,下坡又八公里,飞速十三分钟到达飞鹜:为海军基地,飞鹜滴月,是宁川十景之首,明清邑人的有诗作咏怀。十一时半入宁德县城。在县委宣传部的《宁德县志》乾隆四十六年刊本影印件。今行四十六公里。
十一日,三时半起床,四时半行。多云天暗,推车半小时爬到达闽坑岭,八时十五分至眉洋岭,由此福安县境,此处青山长河,灵境幽幻,名神仙世界。道班许长青夫妇挽留食宿,无奈天时过半,遂继行,十三时四十五分钟到达福安县城。
十二日,台风急雨,福安人民武装部留住一日,逐借此,减轻负荷,将部分书物单衣托人捎到宁德转回福州。
十三日夜雨,三时冻醒来,启灯夜读,五时半行,冒雨骑自行至潮圹,雨更急。于锦卓村头有小食店主人一位小姑娘稀我孤单赠大塑料袋,得于捆扎行装,又邀余入村吃茶,余深躬致谢,感念情激怀不已,又一路冒雨推车爬坡,沿公路行进,于十六时到达拓荣县城。该县在解放初人口五万,至今仍仅人口七万。是福建最小的县份。有谣曰:小小拓荣县,两家豆腐店,老爷打板子,全县听得见“其实县小山多,人口分散,县城几千人,今已达万,还是仍属贫困山区农业县。可以看到半城山水半坡农田而已,福安城至拓荣城五十二公里,全是上山坡,骑上车行不足五公里,雨水汗水交溶,湿透全身,阵阵清风,时时发抖,又是骚痒,又是腿酸,强忍振奋,虽苦亦乐。此山无人,村落无声,苍天地间,唯我独行,山此不快哉。夜宿县人武部院中一间古老破楼之上,幸有管理员徐春光同志深夜关怀,以灯泡烘烤衣鞋。又有通讯员小庄名庄国山帮助检修自行车,早餐饥饿如狼吞虎咽。一顿饭食加五只鸡蛋。我自笑引起大家笑。笑中无限温暖与关怀切之情,深留记忆中。今天行五十二公里。
十四日三时醒来,又阴雨,饭而行。至金溪亦金沙溪村,山间有花亭桥,村后布瀑如练,垂垂落溪中,小溪断流注清潭中,余弃车步入谷底,流连于山林间,心趣荡然。看公路里程牌,为二百公里处,是离福州之里程。心爱此景青树翠曼,若终老于此,不慕高屋珍食,不恋城市繁华,于此粗食淡食,编著昔之散篇,该是梦中所求。
又行一公里至花亭村,有老屋似精舍门楣书:运启图南:四字,惟不见花亭,空其名,十六时正入福鼎县城,人武部部长周彬同志是我儿周颖的战友,其妻陈旭是我女儿沧梅在九江时之好友。告知有福州警备区姜干事电话谓:福建省军区白藻香副政委告知余一行动,担心安全,要求终止旅行,返回福州。余于我外出一年,今才旅行几日,何谈归程。但也深感军区领关怀之情。
十五日,为游太姥音母山骑车东南行。经点头至百步溪过大桥到白琳,白琳为著名白茶产地,称白琳功夫茶,茶白色,形如花朵,哧美香而韵厚。时已十一时,再行至盘岐方向尚约六公里,又折回白琳,向东行当面大山迎路,问乡人高山何名,曰:大将山,再问高峻之岭,曰:周仓山岭。山与岭相连隔去半天,延阻东海,推车上山直线十二公里始达峰顶,费二小时又三十分钟。在岭头山风激当,寒冷撤骨。少时骑车下山,亦十二公里,廿分钟到达山谷。夜宿秦岭镇办公大楼三层,今行六十四公里。
十六日,阴有零星小雨。六时半步行登山,九时十五分抵达下寺,即兴国寺,遇太姥山风景区导游刘桂成,小刘热情带路,一一介绍。
下寺前高大石柱有七,山志载原有石柱三百六十,毁殿,多湮埋于地下,昔日,规横宏大可知,有葫芦谷,又称美人洞,风景管理处设此。再上有一片瓦即太姥修道处,设尧封太姥遗骨塔,丹井,称鸿血洞井,传说:龙王之三公主由此泉眼进此游历世界,故又名龙泉,《太姥山志》载:山下有才堡村名兰姑者,童养媳,游居于山洞,称众洞庵,以丹井之水浇灌茶树,制成仙茶,绿雪芽,又药用,医治诸多疾病,后兰姑化升去,鸿雪洞旁有兰姑之墓,实衣冠冢。
太姥山白云寺塑太姥娘娘之像,山上香山寺新造像,高一米五,端庄秀丽栩栩如生,为太姥山更添风采。香山寺主持品善法师,知吾系解放军,个人骑自行车来,分外招待,香茹金针素面,又赠其手植新制绿雪芽一小包,品此茶清心又口味奇香,真仙品也。据介绍浴名白毛猴,全白色形如银针,亦称白茶蕊。忆起二十五年东闽东出差,曾有享称旧时每斤银元千块为英国女皇特供。原产量极少,纤细柔软,毛茸茸,比之杭州龙井明前更胜一筹。
太姥山亦称才山,在东海环抱之中,由于海陆变迁,海水东移,海中之秦岭成为大陆之乡,钟、人、烟聚合,太姥山遂成隔山望海之圣地。山有通海洞,志载:昔有小和尚入洞失踪,百日后浮尸官井泽。清代堵塞洞口,立塔碑于洞口碑文:海塔,镇海二字。所谓“一线天“,乃巨石之裂缝威严纵立,若刀斧所劈,高长各二十余丈,宽尺许。比之福建永安县桃园洞一线天更加艰险。游人须侧身行走。出洞登陀九岭,过天桥,在天门之侧,纵观”九鲤朝天“最是奇特高险,磅礴辉宏,庶游天日,真天下奇景。山峰为七,高数十丈,头朝上,鳍鳞可辨,拔地而起,直插云天,无比雄伟,望之令人喜悦,若狂若癫。据说山有通天洞,可达九鳗石顶此言不足信。最后攀登摩霄峰,入白去寺,为上寺。寺后有”天下第一名山“六字刻石,传为东方朔之手笔,又谓”汉武帝册封太姥山为三十六名山之首,更不可信,但太姥山之高雄俊秀,危崖壁后称五十四峰,四十五石,廿四洞,注:解放后洞穴编号七严九泉,三溪二山岭一谷,三百六十景,则不灵也。主峰千零八米,登临绝顶,只见水在天际流,峰从山际出真绝妙山海大观。夜宿葫芦谷。
十七日,阴雨七时与小刘同行,循旧路下来(山)回望太姥云雾缭绕,海山连天,海中七星岛肚隐时现,虚幻缥缈,不胜感慨。吾有生再来,则永注山海成一滴一尘之梦实现顾望也。又想到汉武帝如能自莱子国南下登太姥当也有为丈瀛洲之命名。乾隆年间有王锡。十三岁父入山寄读水湖草堂,其功绩是编修《太姥山志》今存于福鼎县图书馆。
九时至秦岭,冒雨骑行到山秃村开始摔推车爬坡九公里,在郭阳村避雨时,有小姑娘见我模样,大有偻爱老年人之情,从村中购来啤酒,其家又端出鱼肉,说是招待,解放军是久有之顾,余饱饮一顿拿出钱欲付酒和面条钱,主人谢绝,强留一元而谢别,房东名杨朝泽,谨记其名。再登周仓岭于十八时许返抵县人民武装部。今行七十四公里。
十八日,赴县委宣传部,得福鼎名志,太姥山传说,去县图书馆阅读明清四种太姥山地。馆长文峰,原名朱炳南,上海人,新入军文化工作者,告余一件事:临鼎县在一九四三年至一九六四年有当时县长王道纯,湖南益阳人,离职时携去鼎县志木刻本,愿骑自行车游湖南时顺便察寻,余诸之。
十九日,七时冒雨行,遇万古亭,亭尚存。一八六二年浙江平阳金钱会义军大战官于此,伤亡惨重,义军败走。过山前村迎面有双髻山,山顶有一览轩,系朱熹讲学遗址,轩堂已毁,仅留碑石。继雨中爬坡十三公里,九时三刻到达闽越分界之分水关。关隘建于五代番知年代,形胜险要闽王拒险以御吴越,为八闽门户。宋末永嘉陈自中随秀王兴择入闽殉即于此。前述金钱会义军由谢公达率领奇袭分水关,全歼清军而长驱入关。清乾隆开郡间郡守李拔题:分水雄关,四字,乡人称其字仍在古道边,已半埋土中。今有新建“友谊亭“一座。
一九八四年八月
十九日,阴雨,下分水关入浙江境,行三公里入一小村吴姓一人,邀请入室用餐,不收饭金。浙江好客,古风醇扑。虽温州经济,民间乡镇,企业振兴,而文化气氛不减。余解放初在廿军工作,曾走遍浙车大地,传统文化与饮食早已溶入我家中生活,为宁波孟家香糕,绍兴老酒,余桃霉菜,四明山的豆都美味佳品。苍南县城。住人民武装部,今行十七公里。
廿日,七时离灵溪。苍南原属于平阳一九八一年新设之县。去年四月在灵溪开始办公。新建楼房林立,旧村落依然存在,遇岱口大桥(敖江)到麻布镇、水头镇,再上为南雁,即南雁荡山。自下分水关到桥桥墩镇,而后山势渐开,土地平坦,人烟稠密,公路上车水马龙,妇女着装华丽,一片繁华景象,水头七区有四乡操闽南语。十一时,水头区副区长翁诗选一集,又邀至小饭店及海鲜。说此地富有,万元户称一只猴,十万元户称一只狮,家有数十万元者不鲜。十五时十五分,到溪心乡,弃车登舟,过大溪到达南雁,宿山口乡供销社饭店,识该社干部徐怀富,访南雁东洞会文书院。
夜宿徐广富抵足而卧,谈及家事及抗战中新四军部队活动地区,彼幼年受到教育影响一生,故对解放军情感特深,愿今后去福州访问成为老朋友。
廿一日,昨夜读手抄南雁荡山志至深夜,陈展为苏步青题字:生乎怀古道,晚岁志名山,书于七戌各月。苏曾就读于会文书院。昔年南雁有四大书院,今只存会文,朱熹曾于此讲学。陈老师。再三要求余留下所谓墨宝,无奈大书“溪山大观”与“福地”两幅。由徐怀富陪同再登西洞,即仙姑洞,有道士居此。见一女道士名光静,平阳金乡,陈氏女,十六岁出家,今四十五,至其室,展示所画神像数幅,彼能书善画。自谓数年耕种积蓄及募化得两万余元,于一九八四年初开始在南雁东山三台峰下建三台道院,今已基本峻工。余自西洞望去,果然即自渡口所见高耸洁白之殿宇,确为南雁生色不小。自仙姑洞右上侧,即怡心院,殿堂书“诚者”二字,前有大桂树月月开花,名贵品种也。再行至云关,与徐怀富合一摄影。十一时在仙姑洞与道士同桌吃素饭,化五角钱。十二时经云关过东南屏障石门至爱晚亭,乘渡船,于十六时半到达平阳县人武部。入门即福州军分区数日前电话追踪,再次提出军区领导关怀,希望终止旅行,返回福州。今行四十公里。
廿二日,早饭罢,整装骑行,七时至十一时半,经飞云渡过瓯江,再过瑞安县城至温州城。十二时半在军分区值班室等待休息。十四时在政治部党史办与福州军分区政治部姜干事,又与秦可东顾问通话报告出行,以来经过坚持继续旅行。今行五十七公里。
二十三日,今晨诸多人围拢来,问:你是从南雁荡山来否?其中有自南雁见过题字。六时半行,又乘船渡瓯江,于港头登陆。又行至马牛镇,(永嘉县属)挠乐清县城南,至牛鼻洞,到清江渡,宿区委门外黄姓家车间。今行六十六公里。
廿四日,七时半渡清江,十时到达雁荡山。雁荡分为南中北三雁,中雁尚待开发中,所谓雁荡山,乃徐霞客游记中的北雁荡,即著名之雁荡。
在雁荡山风景区管理局,见到原二十军副师长任光离休后在此从事接待工作,(余于一九五三年在二十军五十九师工作三年),任老住老年六十七,虽初识,极热情。安排住宾馆二一六号套间客房,且补助特别伙食,日交费一元钱。
廿五日,六时四十分,奔大龙湫。车辆行至上灵岩石,弃车步行,沿马鞍岭鸟道小道上山,遇普明寺再上山要登天梯至三官堂,挥汗如雨,此处有小卖梨,称大荆梨,大荆即徐霞客入雁荡山之起点,形态为佛手味美水多,大者三斤,小者斤半,足以解渴。下岭过龙湫桥,乃大剪刀峰,环远迥合入连云峰之涧底,则见大龙湫之奇观。
午后于十四再游灵峰,登山入观音洞。寺莲于巨石裂处,为九级殿宇,逐级而上于顶端,有山泉如瀑漂飞而下,乃水簏洞天。守泽法师年七十四,住观音洞五十余年。文革中寺毁僧散,寄寓大荆。一九八一年政府拨款三十九万元重修。
今恢复旧观音,帷观音洞一处。十六时游三折瀑至中的瀑而返。郭沫若有诗:我爱是折瀑,珠簏掩翠楼。珠簏确是翠楼尚无。
廿六日、七时告别任老。遇三家桥入温岭县境。至大溪镇,时十一时,邮局局长莫晓霞,工作人员潘其富约余参加会餐,吃白酒。十二时告谢,过泽国镇入黄严县境骑车行进中突然下泻沾染衣裤,粪随踢轮,摩擦皮肉,巨烈疼痛,气奈浙江田间处处无人,寻不到避人地方。继续骑行三十余公里。于十五时四十分到达黄岩县城,住宿民主训练中心主楼一O六房间。急用热水洗净上身换新裤,疼处稍轻,而行走艰难。
廿七日,推车到十二时半行。黄岩至临海已修通扬梅岭,长石岭二隧道。后者长道四百余米。道内昏暗,曾多次发生事故。十六时十五分抵达临海县城。住台州军分区招待所别院二楼二O三房。
廿八日又过麻岑岭入宁海县境。过双湖岭,于十七时入宁海县城,入武装部,见政委某,出示证明信,该领导冷眼相侍,拒绝接待。无奈出走,时有该部政治工作科干事董淑强打招待引入其卧室,热情地问候,取出人参酒来共餐,时余之骑游颇感兴趣作了纪录,夜宿对门小旅店。董江苏赣榆县金山乡马家村人。
廿九日五时行,十公里到达梅林乡,在一位农户陈筱翠家中讨杯水吃,主人以新玉米著熟相赠,甜美异常。过奉化县城,又七十七公里于入宁波市区。宿军分区招待所。军分区政治部电话告知,宁海县人武部董淑强已与北京老年人杂志联系,写出报告,要求军分区补拍照片。
十月一日,九时购海轮船票三等舱柒元四角。十六时参观天一阁。二日,八时半登船度海,遇沈家门行船四十九海里,于十三时半到达南海普陀山。住普济寺东之陆军招待所后楼五O六房间。十三时游普济寺梅福庵,盘陀庵,百步沙诸名胜。访普陀山风景区管理局局长叶国洋,据云:普陀山于清代有三大寺,八十八余院,百十八茅篷,即小寺院。有僧众三千人。素称普陀山有室皆寺有人皆僧。故称佛国一九四九年以后岛上始有居民。设乡政府。一九五八年大炼钢铁中,岛上树木遭到破坏,文革中一万多尊佛像,一扫而光,和尚遣散,只数十载家可归者集中无处居住。解放军进驻在混乱中,保护了许多重要文物和寺庙建筑。一九七九年,省人民政府拨款四十万元进行维修,并设管理局,发展旅游事业。一九八四年五月一日对外开放,已有廿多国家的外宾来此观光。已确定十七处庙宇可进行宗教活动。至今修建七处。北京清华大学参与制定规划,未来之普陀将保持海天佛国之风貌,与发展旅游事业相结合,然树木生长确非短期能所成林。晚间在小食店购一碗半青菜面贰角五分。
三日,天阴决定返宁波。七时到码头,已停止登船,余持介绍信,补四等舱船票三元二角,坐二等舱位。十时许,海上起风落雨,风在八级以上,旅客晕船呕吐众,站立船头,全然无事。忆一九五O年九月廿八日在福建三江口乘船木船到石城半岛,遇十级大风,亦站立船头,今日精神不减当年。
五日,六时五十分冒雨行,遇大桥至曹娥原为乡,共八村南行两公里孝庙村有曹娥庙,沿曹娥江与小河之间,殿宇宏伟,前殿原供孝女娘娘及殿供孝女之父母像,东侧有孝女墓,之道东墙有碑,即著名曹娥碑。碑文朝墙内,所见者为宋元佑八年,由蔡某重书碑。以铁栏保护。墓已毁,现为一九八二年群众集资重建。墓前有康熙年间立石坊,尚完好。石坊书刻慧感灵孝胎顺纯觳夫人之墓道。曹娥庙曾于一九二七年遭大火,一九三四年至一九三六年重建,据称重建耗费十九万银元。一九五八年以后,改作之土文物展览馆不久改作土产公司仓库。文革以后约在一九六九年,在此养长毛兔。一九八四年四月成立曹娥庙维修办公室,拨款五万元,计划仍作展览文物使不再重造神像。八时离庙,雨中行进十一时到达绍兴东郊南行一公里雨中游东湖。湖为人工采石凿成,东西长达一里南北狭下,南依箬篆山,峭壁深塘,岩奇谷幽,湖洞相连,路隘难通,北门长垣花墙与市并相隔,有秦桥,传说秦始皇东巡曾在此停车喂马。另一桥名霞月桥,有对联:剪取监湖一曲水,缩成漓海三山图。东湖虽小丽酷似盆景,千奇百态,巧夺天功。因天雨游客东湖稀少,湖水清冽幽静,使人留恋忘返。十四时到达绍兴城,宿军分区招待所。
十五时参观鲁迅纪念馆,十七时入咸亨酒店吃绍兴老酒半斤,三角二分。回香豆一角。咸亨酒店开业于一八九四年,今迁新处大屋顶开门三间,古色古香。作家李准去年来此,题写中幅谓:上大人孔乙已高朋满座,化三千七十七至壶生春。上联:小店名气大,下联“老酒醉人多。今日自上虞至绍兴三十三公里,游曹娥东湖及市区十公里,共行四十三公里。
六日,雨中参观青藤书屋,明代大画家书法家徐渭住处。自号青藤道士,天池山人。一屋分前后二室,屋前有小天井,窗前有池,十尺见方,通泉,水旱不涸,若神州大地,故名天池。池中有方柱,刻其手书砥柱中流四字。小天井西首栽青藤一棵,终年葱绿。徐渭爱慕其长于顽石之中倔强狐傲之性。明末画家陈洪绶(老莲)也曾寄居于此。故前室悬徐渭画像及手书一尘不到四字,并悬陈洪绶题青藤书屋匾额二方,东壁嵌有天池山人自题像赞刻石由有徐渭像,九时半往观秋瑾纪念馆,十时参观沈园陆游纪念馆,昔年沈园占地甚广,今仅宋代园地七分之一,即其残角一隅而矣。现仅存假山一座,山旁有葫芦形水池,为宋代之景物。陈列陆游字画书物之大屋,据称为宋代建筑。十一时至土谷祠,即土地祝庙。余至对面酒店吃加饭酒,状元红各半斤,以毛豆作肴。在坐酒客谓:当年阿毛在此饮酒,酒后卧于对门之谷祠中。十二时四十分至周恩来祖居,于对门借竹木竹橙坐等至十四时,方开门入内参观。十五时半至府山参观越王台越王庙,台与庙原仅存残基一九八一年重建台,一九八三年重建庙。庙前有东西二亭,陈松柏化石,各重千斤,高一。三公尺,经围亦一。三公尺,据称为外城进贡而来,又谓原在北京颐花园于明嘉庆年间煜给山阴夺守而移来绍兴。
一九八四年十月
十月十二日,十三时过吴越交界之太平XX县境行十五公里至平望镇。此镇南临太湖安澄湖北通大河白太浦河。商船云集,市街繁华,并投宿于平望旅行社一O六室。
十三日,阴雨,七时行三公里过太浦河之平望大桥,公路与过河并行向北,运河船泊内流不息,货船由机船拖十数木船,形如水龙,客船乃高大两层彩色楼屋,犹如宫殿,河岸数里一亭。一片兴旺景象,八时半至吴江穿城而过,忆一九四九年五月五日作为新华社记者随军曾入吴江城。四日后接急电部队参加解放上海战役,余随军经苏州到常熟之甘露镇,当年路线与今日同。过吴江入吴县境。至苏州郊区过宝带古桥,桥顺河于长桥五十三孔均呈半圆形卷式桥孔跨经约四米,其中三大孔达七米,桥两端各有石狮一对,现北端仅存一只。北端有碑亭与石塔,桥之左于一九七二年新建公路大桥,与老桥同长,亦名宝带桥。再往前,过当秀桥即入苏州市区。过人民桥沿南门路过盘门、胥门至金门,再转向景德路行,苏州军分区,时已十时卅分。
苏州解放初曾住过此城今第五招待所。饭后至葑门附近至苏州大学寻吴卒,吴仍在福州。又去狮子林拙政园,北寺塔等处游览。十五时至长春巷寻访周文在将军,居委会称无此住户。又至中街寻九十三号战友烈士刘铭五父刘联生,在新门牌九十一号门前寻问一位白铁工师傅,曰曾记得解放初有刘姓记者及牺牲之人,到老九十五号间,无人起,到居委会问亦不知,茫然再去问白铁工师傅,曰我们内有刘姓者又询问。白铁工师傅名袁耀庭,引出一中年男子名刘谦明,曰知刘呜此人,其长兄谦元即刘呜之继子,至其住室取虫刘呜二只大之照片,确实无误。刘联性原系吴县东少人,为失去其独子,竟神经失常,离苏州去东山,不久故逝,时在解放初期。刘呜之母也于一九六一年病故在苏州。谦元之子读大学,之女读高中。余于廿时半始返抵住所,在市区行约四十公里,今日共行八十三公里。
十四日,七时去官钱街富仁坊,见到周老,周原为福建省军区副政委少将军衔,一九二五年入党,南昌起义中任连政治指导员,曾是福建省历史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今是江苏省政协副主席。数年未见,交谈甚久。十时至留园,再至虎跑。
十五日,七时步行,自石路去枫桥,游寒山寺,又返回石路,时已九时,离苏州北去无锡十三时住进军份区招待所二楼二O二号高级单间。十四时去锡惠公园内无锡市博物馆。十八时去盛峰新村十二幢四O二室见到老友博物馆副馆长顾文圣并识南博物院保管员主任曹者祉。顾曰。汝可篆刻一章为“天地独行侠。
十六日,七时在,园门有郭沫若题字“太湖佳绝处“归途游蠡园。十三时返招待所,于沙发上闭目半小时。出游以来从未午睡,闭目片刻及休息。十三时半去惠山泥人处参观。与与遇伯勤师傅交谈,该厂老工艺师,陈阿兴年八十二岁,仍经常来厂指导工作。原称仅有惠山脚下十八亩半水田一公尺以下有此无沙细粘黑土,能制泥人,今生产扩大,十八亩半何以使用,十数里之外,均可以选出优质泥料。今创作室人员四十八人,全厂工人六百多人。天津泥工张景姑于一妨五六年曾来无锡与惠山手捏艺人蒋子贤,雕塑艺人周作瑞,彩绘艺人陈敏秀等交流技艺月余。南有惠山,北有天津,更有山东潍坊为中同泥人艺术之著名产地。
十四至无锡图馆抄阅无锡县志,李氏母谱。李钢之父母葬无锡,世谱记李钢事略。十八时接福州军分区政治部电话询问途中情况,并云省军区首长指示,此后天气的冷可结束旅行返回福建。李钢祖籍绍武,生长在无锡,晚年在福州,有李氏后代。藏有大画像文革中遗失。十七日,饭而告谢招待所黄所长。再至图书馆摘录李氏世谱一、二卷部分,十时离馆。一个九分钱,十时半出北门,遇江阴巷,直奔并阴大道,至界经东折五公里到达马镇乡政府,与工作人员刘正泉同往东南一公里之蜴岐村,访昭朝大旅行家徐霞客故居。原马镇在马桥东南五里处,一九五八年新挖马公河,并建马公桥。所谓马公,即马镇公社人工河,与桥,现为马镇乡人民政府所在地亦谓新马镇,也称马桥。南蜴岐有徐姓七十余户,霞客直系亲属后裔有两户。原霞客之睛山堂在村之西,太平天国年代焚毁。一九七七年在村南首重建晴山堂。徐氏宗祠折除后,数年十方珍贵刻石移至睛山堂。霞客墓原葬马镇北之沈村,有墓碑高一百卅公分,宽卅九公分,厚十一与十九公分,现不见之毛石条刻碑。碑文为阳文曰:明高士霞客徐公之墓。共九字。一九五八年公社建革命烈士墓,公社领导好事者作主将霞客之骨骸装入陶缸迁入烈士陵园。江阴县人民政府发现此事,大加批评,故又于一九六二年迁回原墓地。一九六六年文革中,墓又毁。一九七七年,江苏省人民政府拨款八万元,县人民政府拨款两万元重建睛山堂后按明代风格重建霞客墓,但墓碑已失,至一九七八年始于稻田埂路上寻到,作为铺路石达十二年之久,霞客故居在村之东,新建睛山堂经此,为明代建筑,有大树一株传为霞客之母手植,以此为据,故定为故居。村中仅存此明代建筑前后三进,连同周围,共廿三间屋,均已征购。一九八二年、一九八四年两次由江苏省拨款共卅万元,作为修建故居,纪念堂即睛山堂以及以东之石桥之经费。石桥在纪念堂而皇、故居之东,桥东有水塘,桥名圣水桥,霞客出游时在桥边登舟而行。十六时离南阳岐,返界经上公路,赴江阴县城,十八时到达县人武部,毕部长推我车到食堂同吃晚饭,又推车送我至招待所。
十八日长江如节,而南岸之黄山北望,则若军港之汛地八时至黄山要塞炮子区,山下一户蒋志贤者,愿为响导,该人世代居此,讲述抗日战争,日本军住此,蒋介石军队炮兵起义之情景。先登三炮台阵地,沿山脊而走,至东山顶,再望五炮台黄山阵地沿江东西十数里,抢守大江,十分险要。登山之巅,大江南北展示在目。江阴县决定建黄山公园,而今已建成盘山公路。江阴天江之阴,自古为军事要地,明朝于黄山建炮台,文管会今存之古炮及炮弹,初步断定为明代抗倭战争之遗物,清末光绪年间增设重炮,已成相当规模。孙中山曾来黄山视察,蒋介石亦曾到过江阴码头。日寇侵华炮台遭破坏。
寻瞿秋白纪念馆,至庙沿街河(街)八十四号,此乃瞿氏宗祠,四厅三院,另东侧院北屋两间小天井,秋白随母亲曾居住数年。而今全部祠堂在改建之瞿秋白纪念馆,某小工厂尚未搬迁完毕。秋白出生之地属常州青果巷八十二号,名曰八桂堂之天香楼,之后去清凉寺,常州市博物馆参观瞿秋白革命事迹展览。陆定一为瞿秋白纪念室之题字亦展出。博物馆另展出常州刘国钧损献五百余幅名人书画及近百件红木器物。
廿一日,饭而行,骑车去焦山,而后奔固山,金山,于十七月时返抵住所。行程廿五公里。焦山屹立于扬子江心,满山苍翠,宛如碧玉,故又名浮玉山。焦山定慧寺隆花得尚云:文革中寺庙败破佛像皆毁。一九七九年开始复建。经赵O初联系,自五台山运来铁罗汉分予定慧寺,金山江天寺,丹徒招隆寺各十八尊,为五台山五百铁罗汉之一部分。为有明成祖自南京运来北京之楠木佛龛亦运至南京栖霞寺。定慧寺大雄宝殿系唐玄装弟子法宝建造,元代改名焦山寺,毁于火,明宣德年间重建,但今所见殿宇顶端及飞檐皆大楼为宋代建筑。近年重修已将木柱改为水泥,使殿宇更趋稳固。隆华云语寺旧藏有周鼎,杨一清玉带,岳飞手卷,文微明唐伯虎字画,李燕眠十八罗汉手卷,共五十余件珍品均遗失。余入列峰庵,此乃郑板桥读书处,有木刻匾额尚存。横书聊游风雨四字,长幅书烹茶活火还温酒,洗砚余波好浪浪花花之句。历有栽培心上地,涵养性中人,宝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吴山作画并,诸句。焦山刻石众多,其名贵列于一两进院落。最后一亭为瘗鹤铭,原刻于焦山西麓,崴石堕入江中。一九一三年将崴石捞起,解放后将散落之五石断片收集建亭保护。此残碑刻于东晋,相传为王羲之手法迹。书法之妙为书家冠冕。素以大家之祖著称。在金山寺访方丈慈舟,老人住金五十余年,自云年老身衰以大雄宝殿于一九四六年毁于火,至今未能重建而系于心怀。解放前夕大雄宝殿,藏经阁等数百间焚毁,文革中庙宇又遭大劫,一部宋藏及一九六O年从北京运来雍正年间大龙藏宫本均损失,近自浙江购得碛沙藏一部,缺五册,为明抄本影印,是为今存。
廿五日,七时行,六公里至大桥南路,七时半过长江大桥大雾,白茫茫一片混沌世界,能见度不足十米,经廿分钟行过大桥,十一时十分至六和县城,又行至十二时四十分入仪征县境,往返六公里游仪征县城,参观古真如广塔,仅存塔心,周围仍为油米厂占据。塔为省级保护单位。工厂搬迁及重修古塔,化费过大,财力不足。数楼正在修建中。十六时半入迁江县境。十七时十分到达古城扬州军分区招待所住后楼二楼十三号房间。晚冷浴。南京盐仓桥至扬州一百公里。
扬州名胜中最为古老者,为大明寺,在文革中未受到任何重大损失,因周恩来总理发布特别命令加以保护。一九八O年又拨三公斤黄金以重新为大雄宝殿佛像装金。后参观监真和尚纪念堂。该堂系梁思成主持设计,唐代风格。
一九七三年建成。监真和尚脱胎塑像系扬州美术公司刘玉(女)之作品。导游和尚云:日本运来监真像至扬州仅留七日,刘玉每日来至第七日以一天时间一气呵成,作品与日本运来者,两尊像难以辨别。为日本客人警奇叫绝。
廿七日半至环城北路,入富春花园茶社,花园至南半部即著名个园。园为清嘉庆间的两淮盐总黄玉均于寿芝园旧址扩充而成。园内分春夏秋冬四假山。匠心独运,与苏州园林不同。为假山艺术独树一帜。
廿八日,七时廿分由高邮县政府人员陪同去西后街,参观高邮王氏纪念馆,一九八三年十一月在扬州召开金潭。
段玉载高邮王念孙王引之父子训沽字术讨论会,纪念馆工作人员姜庆棠,马其赠学术讨论会专辑。王氏纪念馆占地一千平方,已建大门,围墙,并整理修原有东北角,留南角两座清代建筑。第二期工程将修大厅。王氏七世孙王先世捐赠横幅王氏行乐图,印刷件。九时至运河边参观镇国寺七级方形砖塔。十时至文游台。此处原为泰山庙,日本军侵华时为日军折毁用其木料作军用工事。所幸者古文游台尚存。当时伪县长王宜仲重建后楼,重修前楼。王仲宜即今中央文化部副部长徐平羽,原名王伟雄之叔父。县文物管理委员会秘书朱熙元,负责文游台修建工程,文游台今存宋明诸名家书法刻石,介绍苏东坡秦观等人聚会于此的故事。朱年四十,倾注心血于文游台后复工作,亲自绘制建筑设计图纸,亲自动手古建雕塑以及土木工程。朱邀余留字。书文游胜迹四大字,并为朱书秦观诗词:我乡复孟,地处扬楚脊,环以万顷湖,连天四无圣。
二十日十五时正入淮安古城,立即去驸马巷去参观周恩来总理故居。见门首警卫森严办公室主任告余,因有任务须等一小时后再参观。余在街上修车,十六卅分,胡耀邦总书记离开周总理故居,群众围观,胡抬手致意。今行五十公里。新安学校之学校址原不在此,此地校园广大,一九八五年将庆祝新安旅行团建团五十周年。已拨款将建教学大楼。十二时四十分参观文通塔苑乐湖及金代大钟。后至古运河岸参观韩侯钓台及漂母祠,此即汉韩信气食漂母临河垂钓之处。明万年间建台,清同治年间重修,十年动乱中毁,一九七九年重建。
参观关天培祠词系关之宅地。祠在县东街,原系塑像已百年,未受破坏。祠有林则徐联联“六载固金汤,问何人忽坏长城,孤注竟教躬尽瘁;双忠同坎壈,闻异类亦钦伟节,归魂相送面如生。下愚弟林则徐拜撰。今后去参观韩侯祠,原系坐像,文革毁,今由浙江美院塑立像。淮安西街有肽下桥遗址,今立木牌坊。两淮有“马上文肽下武”之说,即板乘之子纂骑作露布以与韩信肽下受辱相对称。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淮安人,吴承恩故居,在北门外河下估衣街粉章巷。故居全系新建。美有诗句:睛空走需雨。草底千尺云。展品中有吴书扇面。墓志铭刻石。八时四十五出离吴承恩故居北行,半小时入淮阴境,十时到达淮阴市,至军分区经沈司令批示住分区招待所大楼二层五十四房间。下午游淮阴花街。今行廿六公里。
十一月一日,七时行,九时四十五分到涟水县之成集,十一时到灌南县之高沟,张成林镇长云,明末清初硕项湖东移,此地形成高茶,存一沟等高周,即高周二户,后周姓搬走,仅留高氏一户,故名高沟。后开六塘河,沟平成一条街,即今之高沟镇大街。镇今人口八千,工厂林立,处产值一千二百万元。十五时三十分,过柴米河入灌云县境。十六时半入灌云城。该县历来属海州,古称朐山县,因南有灌河,北有云台山,取两地名首字而得名。一九五三年划归淮阴专区,一九八三年归属连云港市。今县城西北有大伊山,故名大伊山镇。宿盐河西街县人武部。清江市至小营(淮阴县治所在地)四公里。
二日,七时半行。行廿二公里,八时半至灌云老县治板浦镇。访镇政府与姚祥麟交谈。姚年四十岁,打字员,素爱文学,曾写板浦二许与镜花缘一文,刊于县文史资料。余谈其文而慕名访问。清乾隆年间板浦有许乔林评桂林弟兄,并称二才子。直肃大兴人李汝珍娶二许之姐为妻,住许氏家中,与游览云台山小莛莱诸名胜,并得助于二许之支持,著成镜花水缘一书。姚曾写过板浦春秋一文,乃五千字,在连云报港摘要连载。姚本山东德州五里庄人,寓居板浦已三代之久。自云有老母妻子及二子五口人五十三元工资,生活艰难。余在板街道走访,李汝珍之兄李汝璜任职之盐课司大使衙役,已至复存。其地现为供销合作社职大家属宿舍。据店民说:一九三八年日寇飞机轰炸板浦连续四日,全镇房屋多为炸毁,二许故宅仅存一对大门石鼓。九时半行,十时分至南城镇,登古凤凰城南门城楼。访镇医院院长陈广奇,得至云台山原为海中岛屿,贾似道筑凤凰城以抗金为岛上之城。洪武年间重修城池,加高加宽周十三里,有城堡十五,城门四,东门曰拱街东瀛,北门曰秀雅云台,西门无字,南门曰凤凰城。今仅存南城门楼。据称古城,唐代有之,魏徵来此,题宁海门三字,各一尺二寸见方,今存连云港市博物馆。约一七O一年,岛屿渐与大陆通,所谓凤凰城即座落于云台山之余脉,城之东西两侧形为凤凰展翅,或谓,古时凤凰常棣集于此。明代在墟沟建城曰北城,故此称南城。一九五四年,灌云县委书记某某,涟壮人,经他批准,由涟水人来此,尽将城池折除城墙皆石,城门楼皆砖,石与砖运往涟水。据云城砖多有涟水军字样,可谓涟水人建城毁城有始有终。一九八四年南城人化六千元重新修补仅存之南城楼。从原城东南角水门关遗址挖取一尺二寸长之古城砖七百余块,重修古凤凰城楼。登楼眺望古城南北大街,亦然古建旧貌。南城人士与淮安百姓皆为失去古城而深深挽惜。十三时卅五分离南城。十四时廿分入连云港市,住军分区招待所。下午张凤佳副参谋长来看望,晚间军分区王宁亭副政委又来看望。今行灌云至新浦四十二公里,去板浦南城七公里,共行四十九公里。
三日,八时经解放路至浦东宋桃过花果山桥,然后走小路至新村、大村、行十二公里至花果山风景区管理处。工作人员问余曰,昨去板浦否?因今早连云港广播有福建军区一位老同志访板浦,李汝珍著书处。再步行七公里至三元宫,启经十八盘,南天门,古关帝庙,今为花果山小学,至三元宫时已十一时。宫系在废墟上重建,规模宏大,由山门,前后殿东西配殿组成,前殿为一九八一年年底建成,共化五十五万元,木料一百七十四立方,至殿全用水泥购件。后殿为一九八二年至一九八三年底建成,共化七十八万元,木料七百立方米,后毁,东西两殿于一九八四年建,今即告竣工,亦化钱三十二万元,用木料三百十四立方米。
工程十分浩大,费时达五年之久。至于塑像,彩绘还须一至两年时间,所用木料多为从美国进口之上等木材及中国东北红松。古建筑砖瓦系自曲阜运来。另三元宫之后为藏经阁,至于一九八四年八月建成,用钱三十二万元,木料一百七十五立方米。三元宫之下为自在天,早在一九八O年十一月完成,用钱廿二万元,木料一百零三立方米。三元宫之右上方为屏竹禅院已建成,院门关闭,乃招待外宾之所。为苏州园林式建筑。化钱十三万元,木料三百十四立方米。三元宫之右上方为照海亭,一九七九年建成化钱十八万元。据园林管理处席财银科长介绍,全部重建工程化三百廿四万元,乃省政府拨款。此外在九龙桥附近重建茶庵,已开工,将用钱四十四万元,重建九龙庙。须十二万元即将动工,目前正由上海方面设计绘制西游记大圣画,三元宫不再塑像,将成为西游记圣画三宫。据说已新修重建之庙宇,不塑像佛教界就无再进住之理由。花果山原有寺庙十座,抗日战争中,遭敌人彻底破坏。
六日,八时骑车至海州城,有东西二城,古为小城在东,新者为大城在西,两城相连,古东城之西门城楼名镇远楼。城上有碑记,城门砖作卷式拱门,长一O。三八米,宽三。一五米。城南门外有白虎山,多有石刻,城周十二里,有街三条,余绕城一周,海州原县府之地,民初分县,为东海县治所。今为连云港市新浦区之一部分。海州重要建设,居民三分之一从事农业,小街小屋依然为故。
七日,八时至博物馆,诸工作人员展纸备墨欲留余之黑迹。故各写一幅。得到古论文多种。十一时返抵住所。十五时五十分接到文莉寄来秋衣一套。而后立即离新浦。十九时到达赣榆县城,宿武装部值班室。
八日,昨入夜三时所未成眠,五时起床,六时半至文化馆,访刘传芳同至文化局会见徐福研究会成员,李克文生生得徐福像片。十二时行,廿四公里至后徐福(阜)村,在民兵营长、共青团书记宋永恒家中,邀请村中老人座谈,并阅韦氏族谱。晚间村长及宋永恒请酒。夜宿于宋之西屋。
九日,参观村北古庙遗址,及村中收藏古文物。宋家又为余做锟饨,九时半饭而行。行五里至以南之鸟家村,访董淑强之父母,送三斤桃酥为礼。二老人留酒饭,余至村长处索红纸,为老人写福寿堂三字,留于至屋。十三时行,十公里至海头镇,再行廿三公里至汾水桥。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退伍战士张腾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