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邮速递易官网的跨界营销如何

中国邮政入股速递易
智能货柜获新空间_网易新闻
中国邮政入股速递易
智能货柜获新空间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中国邮政入股速递易
智能货柜获新空间)
北京商报讯(记者&吴文治&实习记者&陈韵哲)传闻多日的中国邮政有意收购智能快递速递易一事近日终于尘埃落定,速递易获得中国邮政入股。速递易公司对北京商报记者坦承,中国邮政将弥补公司上游快递业务的空白。这与智能快递柜尝试通过寄件业务寻找盈利点的趋势吻合。成都三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泰控股”)近日发布重大资产重组停牌期届满申请继续停牌的公告。公告显示,速递易已与中邮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中国邮政全资子公司)和亚东北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复星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之全资子公司)等签订初步的合作意向书。三泰控股曾在4月发布公告称,确定谋划中的子公司股权转让及增资事项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彼时业内人士曾透露,中国邮政有意入股速递易,交易额约20亿元,不过态度较冷淡。5月23日晚间的公告证实了这一消息,速递易首次承认正在与中国邮政进行谈判。北京商报记者联系了速递易市场总监刘源并被告知,速递易的确在与中国邮政谈判,并签订初步合作意向书。此次中国邮政的加入弥补了速递易对于上游快递业务的空白。截至发稿前,中国邮政方面未对该事件进行回复。速递易母公司三泰控股连续两年亏损,并亏损加剧,仅2016年就出现营业收入和利润的多重下滑。2016年三泰控股将亏损主因归于旗下公司速递易的大规模扩张、整体设备折旧及运营费用增加。数据显示,速递易目前已在全国79个城市布放运营智能快递柜5.6万个,合计箱格262万个;而丰巢运营智能快递柜3.5万个;邮政易邮柜、中集e栈等快递柜公司等合计约6万个。有业内人士称,此次入股是中国邮政三种方案中的一种,对中国邮政来讲不是最好的方案,更多是因为价格原因入股,未来可能还有很大变数。
快递专家赵小敏则表示,未来最大的股东还是三泰控股,邮政系参与多深还有待长期观察,对三泰控股来说,能否充分利用邮政系在全国的资源进行深度合作是关键,实际上速递易已跟邮政合作多年,邮政也有自己的易邮柜,铺设成本远远低于速递易。此次合作很可能是邮政混改的一部分。邮政入局暂时还很难令速递易扭亏,速递易与快递企业的捆绑力度不够,其他业务也没有做出规模,发展方向不明确。整个快递柜行业在三年之内也很难盈利,现在的市场还没有足够多的流量,覆盖广度和密度不够。一家快递柜企业的快递柜数量若达到15万-20万个,基本可保利润空间。&此外,此次公告中提到的上海复星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是韵达的重要股东,同时也是菜鸟占比超过快递公司的股东,它的入局是一个重要信息,目前暂时不清楚是否是代持结构,以最终的详细公告为准。根据ST三泰的公告显示,目前涉及的都是初步协议,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原标题:中国邮政入股速递易
智能货柜获新空间)
本文来源:北京商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菜鸟等将参股速递易 据说合作是中邮牵头的
腾讯科技讯(孙宏超)6月8日消息,停牌两个多月后,智能快递柜公司速递易宣布了最新合作进展。今天下午,速递易的母公司成都三泰控股发布公告,继中国邮政和复星之后,新增与菜鸟签订初步合作意向书。三泰控股公告称,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已与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的交易对方签订了初步的合作意向书,并于日增加新的交易对方。目前本次交易对方为中邮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亚东北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复星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之全资子公司)和浙江驿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浙江菜鸟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之全资子公司)。有消息称,此次合作是由中国邮政牵头,复星参与其中,随后菜鸟被邀请参与跟投。资料显示,速递易是目前国内最大快递柜公司之一,其在79个城市拥有有5.6万组快递柜。随着快递越来越多,能否便利的收取包裹成为困扰消费者的事情。经常不在家、不希望被频繁打扰、担心个人住址信息泄露等成为困扰的主要因素。快递柜作为新兴的快递收件方式,具有取件时间灵活、收件及时、不被打扰等特点,获得了不少消费者的喜欢。近年来,各级政府也大力支持快递柜的发展。《快递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形成包括“智能箱投递”在内的多元末端服务体系。速递易引入资本传闻已久,这次有望尘埃落定。接近菜鸟的人士表示,菜鸟一直以来和各家快递柜企业都有合作,这次参股速递易后,不会影响和其他快递柜公司的合作,“快递柜市场远未饱和,还需要更多参与方。”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honestsun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拒绝访问 |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afa0f49b45e3aa6-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中邮资本联合速递易,带来小黄筒智能寄件复古潮
中邮资本联合速递易,带来小黄筒智能寄件复古潮
大家都知道,现在快递行业可以说闹得沸沸扬扬,先是菜鸟与顺丰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而今天京东方面也提出封杀天天快递的消息,现在的快递行业固然进入了优胜劣汰的快速发展的时期,至于最近的一直受到关注的速递易也开始强势冲击。根据相关的消息称,经过了中国邮政旗下的中邮资本以及菜鸟网络等对速递易进行了投资之后,最后中邮资本持有速递易50%的资本,之后更是对速递易进行了新一轮的调整,不仅更改名字为中邮速递易,更是在之后计划推出线下自助寄件终端“小黄筒”,并且提出了把“最后一百米”转向“最先一百米”寄件市场的战略目标,以此取得更大的物流市场。顾名思义,小黄筒自助寄件服务其实就是像当年我们使用小绿筒寄信件一样的模式,只是这一次的的物体的体积有所变化,简而言之就是像寄信一样寄快递,只要将快递放进自己所在的位置的小黄筒中,快递公司就会根据时间规定而进行收件。其实中邮速递易也是基于为了大力发展快递柜市场并且积极推进市场改革而做出的战略目标,而小黄筒式的自助寄件同样也是充满着发展空间。根据其他的消息称,目前小黄筒自助寄件终端目前已经率先在上海正式投入使用,而主要面向的人群则是高端商务楼以及居民小区。至于收费标准,暂时还没有给出一个固定的收费标准,但是相关人士提到将会按照区域划分而同意定价,至于更加详细的方面,也许需要等到小黄筒正式落实之后才能知道了。而不少的人认为小黄筒的推出弥补了上门寄件的的时间差问题,对于没有时间的人来说,选择小黄筒自助寄件模式更是方便快捷得多了,可以说有了中邮资本加持的速递易将会迈上一个更高的台阶。大家觉得呢?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面对生活,向前迈进。
作者最新文章投资潮: 中国邮政入股速递易,从三泰控股剥离后如何逆行突围? 5月23日,成都三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重大资产重组停牌期届满申请继续停牌的公告。公告中指出,三泰控股的全资子公司... - 雪球分配悬赏奖金 剩余可分配奖金:<span data-balance="1元元剩余奖金需在悬赏结束前分配完,否则将按规则自动分配来自雪球中国邮政入股速递易,从三泰控股剥离后如何逆行突围?  5月23日,成都三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重大资产重组停牌期届满申请继续停牌的公告。公告中指出,三泰控股的全资子公司成都我来啦网格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将部分股权转让及增资。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的交易对方为中邮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和亚东北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复兴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之全资子公司)。具体交易方案以重组预案或报告书披露为准。我来啦公司,即速递易的运营主体,日前有传闻称,中国邮政入股速递易的交易额约20亿元。  三泰控股从2012年开始看到快递配送“最后一公里”的市场潜力,投入到智能快递柜业务中。2013年11月,三泰控股发布配股公告,计划募集7.5亿元加码快递柜业务;2014年6月,又通过配售募集了7.12亿元;2015年1月,通过定增募集了29.4亿元;2015年11月,再次定增,募得28.7亿元。两年时间,共募集资金大约72亿元。截止日,这些募集资金累计使用20亿元,其中有13亿投入到24小时自助便民服务网格及平台(三期)。  然而三泰控股从2015年就亏损了近3800万,财报显示,2016年亏损竟然高达12.69亿,今年第一季度也亏损了近3000万元。三泰控股除了速递易业务之外,还在做金融服务外包,其主要参投控股的公司除了我来啦之外,还有成都核桃网络有限公司、烟台伟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四川金投金融电子服务有限公司等,而这几家公司去年的盈利都为正,其他业务都有大幅亏损,尤其速递易,去年亏损了5.03亿元。与此同时,顺丰控股2016的财报也显示,旗下同样在做终端快递柜的丰巢净亏损了2.36亿元。智能快递柜的行业现状就是集体亏损,速递易也就一步步拖垮了三泰控股。  据悉,目前一个智能快递柜的成本在1.8-5万元,在小区的占地成本为0-8000元,再加上安装、维护、运营、折旧等,成本较高,而前几年做智能快递柜的企业都集中在铺设网点上,投入了大笔资金,但是由于各家快递原本送货上门的服务,以及菜鸟体系的代收服务非常成熟,快递柜并没有被太多用户接受,因此前期一直面向消费者提供免费服务。依靠和快递公司收取双向服务费,以及小规模的广告,并不能实现盈利,甚至运营都难以维持。在完善的基础网络形成,并获得用户认可形成消费习惯之前,快递柜业务还将一直烧钱。  速递易是最早进入智能快递柜市场的一家,为缓解成本压力,曾尝试实施“4小时取包裹,超时收费”的方式,但是在人们没有广泛接受快递柜取件的情况下,这种政策显然是行不通的。2015年顺丰、阿里先后找到速递易想要入股,但是未能合作,最终顺丰牵头,与申通、中通、韵达、普洛斯五家物流公司等投资了5亿建立了丰巢科技,还拿到了25亿元的A轮融资。由物流巨头来引导快递柜市场。  目前市场上主要的快递柜品牌除了速递易、丰巢之外,还有富友收件宝、云柜、中集e栈。其中,速递易网点数达到5.6万,丰巢4万,富友收件宝也有2.4万个网点,云柜和中集e栈网点布局较少,分别2.1万、1,4万个。除了最早入局、网络最大的速递易和快递公司联盟成立的丰巢,富友收件宝、云柜、中集e栈于去年9月成立了一个创赢联盟,联盟加起来的网点也超过6万个,市场占有率能达到34%,他们还将继续吸收其他成员。此外,电商京东、苏宁,物业公司万科、绿地等也开始纷纷布局快递柜市场。  按照目前的格局,以顺丰为代表的“丰巢派”拥有资金、资源、链条优势;电商公司和物流公司虽然相对更加初级,但电商有天然的货源优势,自带线上平台,也有自己的物流格局,物业公司则有基础优势和选择权。如此一来,纯第三方平台将在夹缝中求生。纯第三方的“创赢联盟”缺乏优势,只能抱团取暖,而速递易则只能继续寻求资本来渡过基础建设时期。  速递易显然意识到了问题,所以想要逆行突围,尝试连接寄件业务,在“最后一公里”还无法盈利的时候,从上游快递业务找到赢利点。基于这样的想法,速递易推出了一款“小黄筒”,包含太阳能供电、GPS定位、GPRS数据传输、超声波测距模块等黑科技,做“随时取、随手寄”的自助寄件服务,号称“快递界的小黄车”。理想是美好的,但是这样的“小黄筒”同样面临着寄件安全的问题,从小黄筒到快递小哥人工收取快件,还是需要人力辅助,并且并没有减少环节,甚至可能耗时更长,再加上搭载黑科技的硬件投放和维护,还需要继续进行大量的成本投入。此外,如果要盈利,必然需要消费者付费,快递公司的快递费不会减少,快递公司也必定需要支付相应的费用,谁都难以接受平白多出一笔支出。综合计较,还是给快递小哥发工资较为合算,而且能保证精准投递。  三泰控股已一直快递柜业务上吃亏,其实早就开始想办法“抱大腿”。一开始顺丰、中通等公司寻求入股速递易,当时因为股权分配问题,速递易没有同意。然而在2015年6月底,三泰控股和丰巢科技达成了协议,向丰巢转让了30%-40%股权。  后来速递易又携手菜鸟网络和6家物流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对接了5.3万台设备。通过这样的战略合作,就已经从主要的快递公司获得了上游快件资源。  此次速递易又接入了中国邮政,一直以来,邮政掌握着大量的基础资源优势,拥有全国最广泛的配送网络。邮政能给速递易需提供资金、上游快件来源、以及更广泛的终端渠道,速递易还能通过邮政享受到一定的社区资源,拓展日常生活类的线上服务,如果顺利,也有机会向农村、社区等布局快递柜。但是邮政也在做自己的易邮柜,并且比速递易的铺设成本更低,速递易看似进入国家队,变成了正规军,但仍然是在夹缝中生存。  EMS如今的市场份额已经被顺丰和三通一达甩在了后面,邮政系在最后一公里上并没有太强力的布局,目前有实力争夺最后一公里的还是以顺丰为首的“丰巢派”和阿里的“菜鸟派”。  一门好的生意,要让消费者觉得方便、便宜,自己也要能够从中获得利润,如果快递柜本身要通过向消费者收取超时费来维持,还比不上快递小哥的效率,基础建设投入也**超过了人力投入,那么这门生意就必定面临着消亡。本质来讲,快递柜本身就是信报箱的加大集成版,只做投递服务是没有利润可言的,如果要存活,必须将快递柜的盈利任务弱化,基于基础硬件设施,向其他能够盈利的场景扩展,例如社区生活场景、线上服务等。  目前不仅仅是速递易,整个快递柜行业都处于混沌状态,没有明确的方向,更不用谈怎么赢利。快递柜前途不明朗,人力还将持续下去,但是未来缩减人力成本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丰巢的快递柜与菜鸟的快递小哥、代售点也不会是一个你死我活的状态。快递柜的规模化依赖资本,基于快件的多样性,终端配送将通过各种方式的互相配合来提高整体效率。各家快递企业背后交织的股权结构和联盟体系,也表明物流行业将逐渐集中化、专业化。终端配送环节不需要独立出来,而是融进整体链条中,形成产业联盟,获取整体回报。打赏同时转发到我的首页拒绝回复支付并发布发布分享到微信扫一扫雪球社区汇集了千万投资者,提供沪深港美股票实时行情、实战交流、实盘交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速递易的技术与市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