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移民政策到底发布了什么涉及种族歧视的政策

“大嘴”特朗普是个什么样的人
随着“超级星期二”的到来,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初选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如无意外,这次超级星期二之后,地产大亨、前知名电视真人秀主持人特朗普的共和党初选选情将迎来顺风满帆之势,很有可能成为正式大选时共和党的候选人。这个极具娱乐气质、充满争议的“大嘴巴”,无疑已经成为、也将持续成为这次选举的看点。从只有1%的支持,到真有问鼎白宫的可能,特朗普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充满争议的“大嘴”,敢于触碰敏感问题的“政治正确”,是特朗普的主要特色
在中国年轻人的社交网络上,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被昵称为“川普”或“唐床破”,这两种听起来非常不严肃的译名,很好地对应了特朗普身上的娱乐气质。他的本质身份是一个商业大亨,兼营房地产和娱乐事业,以高调展示自己的品牌和理念闻名全美。如常被津津乐道的一个事实是,他旗下的每一栋大楼,上面都有硕大的“TRUMP”字样。
美国地产大亨、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
作为一个商人,特朗普非常热衷于政治,有鲜明的保守主义政治理念,早在1988年和2000年他就两度打算角逐美国总统宝座。近年他比较有名的一个事情是一直对奥巴马的出身地和信仰问题纠缠不休,认为奥巴马并非出生于美国,没有资格当总统,并质疑奥巴马是个穆斯林而非信仰基督教。在这个问题上,特朗普基本是捕风捉影,没有拿得出手的证据,但迄今仍有很多讨厌奥巴马的美国人相信特朗普的说法。
这件事可以集中反映为什么特朗普充满了争议。在一些人看来,特朗普在很多问题上根本不靠谱,充满逻辑不通和事实谬误,根本就不适宜担任公共事务的决策者,把总统职务交给他还了得?而在另一些美国人看来,特朗普坚持直觉、敢于直抒胸臆反而是优秀的特质,他讨厌奥巴马,他对奥巴马的挑战能形成影响力,这就够了,对于他说的话是否靠谱并不十分在意。
自特朗普去年宣布参加总统竞选以来,他这种充满争议的特质、以及口无遮拦的大嘴,使得媒体迎来了一场盛宴,不仅报道铺天盖地,对他言论的各种查证、统计、剖析、批评等数不胜数。特朗普或许是有史以来最受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美国总统候选人。他也不在意与媒体对抗,甚至与倾向他所在的共和党的福克斯电视台闹翻。他把媒体对他的批评视为歪曲与偏见,而他的很多支持者也这么看。
但镜头不会说谎,特朗普言论的争议性可以说是随处可见。许多国人大概已经清楚,特朗普特别喜欢针对中国发表言论,去年一家电视台曾剪辑过一个视频,内容是特朗普在各种演讲或访谈里,在3分钟内说了243遍“China”。当然,绝大多数并不是什么好话,甚至一些说法不管怎么看都已经到了荒谬的程度――例如他曾经说,“为了削弱美国制造业的竞争性,中国人为自己创造出了全球变暖的观念。”这与许多中国人的认知――“全球变暖是美国人给中国下的套”恰好完全相反,大多数中国人很难想象大洋彼岸居然有这种观点。这个说法当然是毫无依据的,但在许多相信中国人侵占了美国人工作机会的人眼里,特朗普的话很有市场。
在共和党候选人辩论节目中,特朗普与女主持人激烈冲突
特朗普“大嘴”的另一特质,在于敢于挑战敏感问题的“政治正确”,这点恐怕是他如今受到许多欢迎的重要原因。例如,他有无数“冒犯女性”的言论。在评价在共和党电视辩论中刁难他的福克斯女主持梅根?凯莉时,特朗普称“你可以看到血从她的双眼流出来,血从她身上其他地方流出来。”(暗示凯莉来月经情绪不稳所以刁难他)这些说法在讲究名声、讲究“政治正确”的政治圈子,可以说难以想象,很容易遭到千夫所指。但特朗普很成功地引起了公众对“政治正确”厌恶情绪,他表示自己只是有话直说,做实事,并不在意修辞,他辩称他对女性的尊重甚至胜过了希拉里。
特朗普触碰“政治正确”的冒犯言论还有很多,如说“墨西哥人都是强奸犯”、“禁止穆斯林入境”,他都不在乎是否引起攻击。他最新的一个举动是,拒绝谴责白人至上主义团体三K党,他向媒体表示,“你不会希望我谴责一个我一无所知的团体。”
在很多美国人看来,特朗普的这些举动反映了他是个“真诚”的人,而不是挂满各种面具的政客。
特朗普之所以选情火热,是因为听上去他真的在传达着“再造强大美国”的理念
特朗普百般展示自己的个人特质,或许是性格所致,但从竞选的角度来说,也是一种策略。相比起其他候选人,特朗普不太需要具体的竞选政纲,他的策略就是让选民信任他,相信他是合适的、带领美国前进的领路人。而他的主要办法则是展示自己是个优秀人士,展示自己过往的成功经验。特朗普时刻告诉选民他是一名出色的企业家(对于这点也有很多质疑),因为在美国社会,出色的企业家往往被认为是有能力的人。不仅美国各地光鲜的特朗普大楼可以成为他成功的注解,更让人熟悉他作为成功人士脸孔的,是电视真人秀节目《学徒》(又译《飞黄腾达》),这个节目找来一群求职人士,每集要完成各种任务,由特朗普来评定他们的成绩,失败者要被淘汰出局,最后的成功者可以成为特朗普旗下的高管。这个诠释美国梦的节目让特朗普作为“成功者”的代表名声大躁。相当多的人仅仅因为这个节目就支持特朗普当总统。
电视真人秀《学徒》让特朗普作为成功人士广为被美国人认知
特朗普“美国梦式的成功学”何以有如此魅力?实际上,这深刻反映了当下美国人对当前美国社会现状的不满。知名政治学家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在其最后一部作品《我们是谁?》(Who Are We?)中写道,美国的国家认同有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一个组成部分是美国的盎格鲁-新教传统,另外一个组成部分是美国理念,这是美国人独一无二的东西。正如历史学家霍夫施塔特(Richard Hofstadter)所言:“美国是一个没有意识形态的国家,它本身就是一种意识形态,这是我们的宿命。”
在美国知名政论家查尔斯?穆雷看来,被亨廷顿称作“美国信条”的意识形态,其核心价值观可以概括为平等主义、自由和个人主义这三点。由此衍生出久为观察人士所认同的那几条人们耳熟能详的国家信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机会平等,言论和集会自由,独立自主,有限政府,自由市场经济,分权制衡。
这些信仰由来已久,可以被视为保守主义的信条,也广泛被视为近几百年美国之所以强大的原因。然而在今天,这些信仰却并不是公共政治的主题,主题是跟进步主义有关的――例如医疗保险、气候变化、移民政策、种族歧视、同性恋权利等等。这些内容当然是很有价值的,但也使得美国人过于讲究政治正确,而关键是,这些主题看起来与“强大”没有什么关系,而很多美国人忧虑的是,美国正处于“衰落”之中。多年来的两党政争越来越激烈,极化政治越来越明显,却解决不了“美国衰落”的问题。
这就是“特朗普主义”兴起的根源,那些对生活现状不满的中下层白人,成为特朗普的坚定支持者,而“让美国再次伟大起来!(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的特朗普竞选口号,也非常容易鼓动民心。他们认为特朗普可以带领美国人走出现在的政治僵局。他们认为,特朗普才能真正代表传统的、具有保守意识的共和党人,并不信任为了选举胜利而推出拉丁裔候选人(克鲁兹、卢比奥)的共和党高层。特朗普在许多问题上也与其他共和党人有巨大的偏差,例如他主张向富人加税、为中产阶级减税,这种相对民粹的做法与其他候选人完全不同。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出现“特朗普总统”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那么,特朗普真的有可能当选吗?在很多人看来,让特朗普这种“离经叛道”、“胡言乱语”的候选人最终当选美国总统是不可想象的。他能做到他竞选时的承诺吗?在美国墨西哥边境修建一道墙?迫使中国教训朝鲜?禁止穆斯林入境?每一条看起来都非常荒谬。
很多媒体嘲笑特朗普的“美墨边境墙”并不现实
然而,在特朗普的支持者眼里,特朗普即便没有信守承诺,大概也没有关系。一些分析家指出,支持特朗普的选民,早已意识到他的企业家身份,理解他的言论只是一种营销论调。这些论调是由一位精明的商人制造的,他们理解特朗普需要这些论调来夺取媒体关注。然而这些支持者也相信,恰恰因为特朗普是一位商人,他会变得务实,一旦他掌权,他不会再老把煽动性言论挂在嘴。
会是这样吗?很不好说。特朗普虽然是个商人,但无数的事例也表明他是个很直性子很傲慢的人,他会如何解决美国面临的各种棘手问题,以及与各国首脑打交道,目前仍然是难以想象的。
但不管怎样,很多美国选民已经认定特朗普是一个脑袋好使的成功人士,他当选会给美国带来不同。根据汇集预测市场数据的机构Predictwise,博彩市场现在认为他有81%的机会获得共和党提名。而最终特朗普与希拉里(她也很可能获得提名)决战的时候,如果他成功唤醒了中立选民、以及偏民主党选民中具有同样思想的人,那么他就有可能赢,即便他会失去绝大多数非裔、拉丁裔、甚至是女性选民的选票。
也许三言两语甚至一篇文章都说不清特朗普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但这么一个充满特质的人物,以及背后反映的美国社会思潮,是颇为值得关注的。
总统的穿戴看似无所顾忌,其实小心翼翼
竞选经费膨胀是事实,08年总统大选花费达创纪录的24亿美元
历史图片经常由于时间久远、来源不明等原因被错误解读。
“中国人的智商是不是全球最高?”,其实是一个不会有答案的伪问题。
联系电话: Email: 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今日话题微信
#我要问编辑#
还能输入140字我的位置:
特朗普显然参透了一个道理:要想下届继续干,这才是头等大事!
来源:上观新闻&&作者:徐剑梅
百日的华盛顿纸牌屋就像一口开水锅,咕嘟咕嘟,似乎总是处于沸腾状态,水温没有最高,只有更高。要想看清楚蒸气和水泡下是什么,不容易。
1.多举措探路内政外交
如果评选特朗普百日执政的重大新闻,对内,废除奥巴马医改失败、移民入境限制令两遭司法冻结、提名保守派大法官进入最高法院、美墨边境墙因费用问题搁浅、提出大规模税改方案;对外,中美国家元首海湖庄园会晤、针对化武使用向叙利亚发射导弹、高调发力朝鲜半岛无核化问题、对重启美俄关系态度由热转凉、废除TPP协议和推动重新谈判北美自贸区,都应名列前茅。
其中,成功提名年富力强的保守派大法官戈萨奇,是特朗普最没有争议的成就。因众议院共和党内部分歧,在投票最后时刻撤回废除奥巴马医改法案,被认为是他和共和党的最大挫折。两颁行政令限制全球难民及中东非洲部分国家移民入境,两遭司法体系冻结,停止向庇护非法移民城市发放联邦政府拨款的行政令也被裁定涉嫌违宪,显露美国司法体系的制衡力量。不过,如白宫所说,特朗普收紧移民政策已见成效。数据显示,今年头3个月美国非法入境人数为17年来最低,申请高技术移民签证人数或申请赴美留学的外国学生人数都出现下降。
此外,特朗普还签署行政令赋予美军更多作战权力,批准美加输油管道项目,重新审核外籍高技术移民签证机制;推翻奥巴马气候变化政策,取消一系列能源生产限制;新制裁伊朗25个实体和个人,宣布不再认为北约“过时”,提出增加540亿美元国家安全预算。至于旨在排干“华盛顿沼泽”的游说限制令,和奥巴马政府相比,有所收紧亦有所放松。
在“百日”的最后一周,特朗普政府如同最后冲刺一般,提出大规模减税方案、推动重谈北美自贸协议、再度谋求废除奥巴马医改,通过避免政府关门的临时拨款法案,参议院还接连投票通过农业部长和劳工部长提名,特朗普内阁至此组建完成,只有美国贸易代表提名人选仍在等待参议院最后投票,但通过没有悬念。白宫官员还宣布,截至“百日”,特朗普共签署32项总统行政令,为上世纪中叶杜鲁门执政以来最多。
2.白宫易主影响尚未抵达基层
实事求是地说,特朗普政府做了很多,但做成的不多。从内政到外交,从经济到军事,从移民到环保,特朗普接二连三投掷“深水炸弹”,轰轰隆隆四下溅起非常壮观的水花,但或者没有落实方案,或者势将大打折扣,或者已经变成哑弹。
由于政府重要职位仍有大量空缺,致使政策推进迟缓(据《纽约时报》,截至4月21日,在行政部门553个最重要职位上,迄今仅任命50人,90%的空缺尚无提名人选,主要原因是提名慢、人选多为投资家和富商,涉及利益冲突多,背景审查需时久)。在共和党同时掌控白宫和国会参众两院的情况下,特朗普没能在百日内实现任何一项重大立法,致使右翼媒体也不乏失望或质疑之声。此外,签行政令数量其实是噱头。特朗普签署的行政令,有的宏大而尚无具体路径,如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有的引发轩然大波中途夭折,如移民入境限制令;有的细琐而无人注意,如下令在某州某县设立诊所;有的百日之内立而又废,如1月冻结联邦政府招聘,4月早些时候已悄然取消。
总体看,不论白宫自我宣扬的政绩,还是众多媒体的差评,都存在不分事实轻重,眉毛胡子乱拎一气的现象。如特朗普所言,“百日”只是人为设定的时间窗口。单纯以百日之内做成了什么来衡量特朗普未来四年的成功与失败,未免偏颇,站不住脚。
走出华盛顿,美国人仍然在过自己的生活,白宫易主的真正影响似乎尚未抵达基层。在肯塔基州南部巴特勒县小镇摩根敦,一位名叫Tommy Hines的文博系统官员对库叔说,他认为对特朗普需要“留心观察……给他机会,目前作任何判断,都还太早。”
3.展现政策调整的灵活性
特朗普上任不久,便深切认识到,他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所从事的工作,“是世界上最困难的工作之一”。在决策过程中,从医改到朝核问题,他都发出“没有想到”的感叹。用外界的话说,他经历着“陡峭的学习曲线”,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正在不断进化”。
大选时,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屡次攻击特朗普“不靠谱”,胜选后,外界也普遍预测他是“一位难以预测的总统”。执政百日之际,很多分析家开始看到,他“难以预测”和“立场多变”的另一面,是能够灵活调整,并不死磕到底。肯塔基州巴特勒县一位地方官员以赞赏的口气对记者说,特朗普“每一天都在学习妥协”。
灵活性体现在方方面面。百日来,和他的竞选言论相关,特朗普的不少内政外交政策如同翻烙饼一般,令许多媒体和智库大跌眼镜。与卷入“俄罗斯门”的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弗林迅速切割,令其最快速度辞职;对待竞选功臣、白宫首席战略专家班农权力先放后收,使其在国安会进而复出;随着竞选团队成员多人受调查,对重启美俄关系的态度迅速降温,甚至声称两国关系跌至历史新低。这些做法,削弱了特朗普身边的激进右翼,也安抚了对俄罗斯持鹰派立场的国会高层,从而极大缓解了他所遭遇的政治阻力。美国版英国杂志《一周》(The Week)杂志还为特朗普女婿库什纳在白宫西翼的“崛起”欢呼,认为库什纳属于自由派精英,称在民主党的克林顿和奥巴马执政时期,自由派精英从未能在政府赢得一席之地,但在特朗普时代,却与新保守主义者结盟。
经济上,尽管和墨西哥与加拿大都发生龃龉,但特朗普最终未如竞选时宣示的那样决定撤出北美自贸区;在避免政府关门的法案中,他最终让步,同意不纳入在美墨边境建墙费用的内容;在大规模税改提案里,他也没有像之前坚持的那样纳入边境调整税;他还放弃了自己的竞选承诺,没有宣布中国为汇率操纵国。美国分析人士认为,从这些迹象来看,特朗普政府尽管仍会动用贸易制裁手段,但采取重大贸易保护主义行动、发起贸易战的可能性在市场预期中已经大大降低。华尔街进一步认为,“高盛帮”正在成为白宫经济政策的主导,将使特朗普政府成为一届重商、亲市场、亲华尔街的政府。
去年特朗普胜选后,关于他执政百日内就会遭到弹劾、没有耐性在白宫干下去,将酿成美国或世界的历史性灾难,这些预测如今已经破产。认为特朗普混乱、低效的大有人在,但认为他离谱的声音已经大大减弱。多家美国媒体认为,特朗普上台以来,展示了肯妥协的灵活性,修正了不少重要立场,政策趋向温和,更多任用温和派和共和党建制派,包括多位小布什政府时期官员,并未与美国传统外交政策决裂。4月23日在接受美联社专访时,特朗普自己也谈到,事情会发生变化,他“需要展现灵活性……第一是灵活,第二就是上任以来,我一直很灵活,人们有目共睹”。
4.一路颠簸全面搅动美国
百日前,特朗普在欢呼和抗议声中宣誓就任总统,百日后,欢呼者仍然欢呼,抗议者继续抗议。白宫和媒体,共和党和民主党选民,沿海大城市与铁锈带和农村,观感趋于两极。不过,双方有一点高度一致:特朗普这一百天,绝对不乏味,充满戏剧性波折。作为“美国现代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总统”,特朗普被普遍认为是“搅局者”——在全面地搅动着美国。
日前,白宫网站已专辟网页列出特朗普执政百日成就清单,宣布特朗普取得“历史性成功”(有媒体因而这样取标题:“白宫称特朗普取得历史性成功,但历史不同意”)。特朗普本人一方面表示“百日”是“人为障碍物,意义不大”;一方面声称他头一百天的工作,为任内美国的进步奠定基础。前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共和党内激进右翼茶党领袖莎拉·佩林欢呼特朗普干得“非常棒”;力挺特朗普的布赖特巴特新闻网认为特朗普“行政上成功”,但缺少在国会(立法)的胜利。右翼福克斯新闻四平八稳地总结说:“满满当当的议程、好坏参杂的结果”。
在中美关系提振、空袭叙利亚、对俄罗斯态度转冷、改变对北约立场等外交决策上,特朗普收获了来自两党的好评。
但他百日来的其他执政表现,则被民主党和多数美国主流媒体几乎一边倒地唱衰。民主党全国委员会主席佩洛兹形容特朗普百日执政“极度失败”,《纽约时报》评论称创下“最糟纪录”,《洛杉矶时报》认为“几无建树”,《华盛顿邮报》载文称,特朗普执政行将届满百日,“还没有取得过一次胜利”。《纽约邮报》更为刻薄,称特朗普执政百日的最大新闻是:他仍然是总统。《政治》网站则发表长文,从特朗普竞选期间涉及性别和种族歧视言论,到就职总统后使用“另类事实”抨击媒体造假、竞选团队多人被曝卷入“俄罗斯门”、一再拒绝公布纳税单及裙带政治和利益冲突等问题,以失望伤感的口气数落个够,叹息美国政治伦理的衰落成为“新常态”。
商界的反应,却不像主流媒体那么负面。总部设在瑞士苏黎世的UBS公司发表投资者观察报告认为,特朗普的百日执政,激发了工商界对美国经济的乐观情绪。报告提供的调查数据显示,逾六成投资者对未来一年美国经济前景感到乐观,66%的投资者对短期内股市前景乐观,91%的投资者相信基础设施投资将提振美国经济,66%的小企业计划增加投资,56%的小企业计划增聘员工。
5.民调支持率发生微妙变化
特朗普上台时是美国民调史上民望最低的当选总统,他继续成为美国民调史上执政百日之际民望最低的总统(支持率最低——综合民调结果为42.1%;不支持率最高——综合民调结果为52.3%),这其实不足为奇。
实际上,更应注意的是美国民调的微妙变化。在执政头一个月,特朗普在民主党选民中收获的支持率仅8%,而3个月后有民调显示,民主党选民对特朗普支持率升至16%,与此同时,支持特朗普的共和党选民始终稳定在84%上下。去年大选投票给他的选民中,96%甚至百分之百表示不后悔,表明特朗普的基本盘非常稳固。此外,他增加美国人工作机会的主张和努力,跨越两党分歧,获得美国四分之三选民的支持。民调还显示,相比特朗普,美国国会以及深陷党争的共和、民主两党,比先前招致更多不满。废除奥巴马医改的失败,严重损害了共和党“金童子”、众议长保罗·瑞安的声望。
库叔在采访调研中也发现,特朗普的许多支持者并不在乎特朗普的道德品行,也不关心他的商业帝国能够从白宫获得多少好处,对“俄罗斯干预门”的发酵更是漠然。他们当中很多人甚至不喜欢特朗普的作派,觉得他“爱自夸”“话太多”“太热衷发推特”,很多人也不相信他真能在美墨边境建成墙,对他许多竞选承诺的兑现没有太高期待,但他们认为,传统政客的很多竞选承诺同样落空,和政客相比,商人至少要好一点。
与其说支持特朗普这个人,不如说他们普遍看重特朗普的核心政策主张和保守社会理念,期待这位商业成功的总统能够把国家经济搞上去。雇美国人、减少政府管制、减税、振兴基础设施建设、废除奥巴马医改、反堕胎、反控枪、打击非法移民、加强反恐、强化本土安全、打击内地城市犯罪……这些都深受特朗普支持者欢迎。仅仅成功提名保守派大法官,让保守派未来几十年内都会在最高法院占上风,就足以让他们认为“值回票价”。皮尤民调显示,美国社会保守派(福音派)对特朗普的执政表现尤为满意,支持率比大选投票时又高出三个百分点。
显然,特朗普民望的低迷,背后是美国民意的分裂。美国采取选举团人制度。从人口上说,民主党选民数量大大超过共和党,希拉里赢得的普选票比特朗普多出近290万,在美国非白人人口中占据绝对优势。但从地域上说,共和党红州从数量到面积都大大超过民主党蓝州。深入传统铁锈带和美国乡村地带,“红脖子白人”对特朗普执政的看法,和立足东西海岸大城市的美国主流媒体态度,南辕北辙。“蓝”占人数之多,“红”占地域之广,交织成特朗普时代撕裂美国的“文化和身份战争”大背景。
6.执政着眼点不是四年是八年
即使最严厉批评特朗普的美国媒体,也不能不承认这样的事实:这位不依常规行事、没有行政经验、地产商人出身的“素人”总统,真心渴望有所作为,获得称赞,成为一名成功的总统。从上任第一天起,特朗普就宣布四年后将竞选连任,就职3个月,为他筹集连任竞选资金的3个委员会已筹款逾1300万美元。这意味着,特朗普执政的着眼点,不是四年而是八年。
从政权过渡到入主白宫,特朗普经常显得急躁、莽撞,笨拙,缺乏许多领域的政策背景知识,不守美国政治规则和潜规则,藐视利益冲突与裙带政治争议,白宫人事纷争屡起波澜,政府要职大量空缺拖累政策执行。他仿佛一头蛮力公牛闯进瓷器店,举手动足总要打碎些坛坛罐罐。但详细分析民调结果,一个事实在浮出水面:特朗普深刻理解自己为什么会赢得大选,紧紧握住自己的成功要素;反倒是不少反对他的美国媒体和学界精英,一直沉浸在失败的伤痛和道德主义的不甘中难以自拔。
正因如此,特朗普执政头一百天的言行,一方面是极力塑造忠于竞选承诺的姿态。
做不做得到是一回事,有没有去做是另一回事。百日来,特朗普不仅做,而且大张旗鼓地做,充分造势,牢牢维系基本盘。最新民调显示,多数美国人认为特朗普在努力兑现竞选承诺。去年投票支持他的选民,超过九成认可他的执政表现。共和党民调专家葛伦·博尔格(glen bolger) 感叹,投票给特朗普的美国选民,对特朗普“异乎寻常的忠诚和支持”。
另一方面,也与美国主流媒体展开了持久战。
特朗普不走寻常路赢得大选,入主白宫后,他同样不打算循规蹈矩,而是刻意维系竞选风格,不断举办竞选式大规模民众集会,坚持发布推特,继续把社交媒体作为自己塑造舆论导向、向民众直接传达信息的至关重要工具。
特朗普在就职次日,就宣布与美国媒体进行“持久战”,指责它们是“假新闻媒体”,随后点名《纽约时报》等5家美国主流媒体是“美国人民的敌人”,并打破历届总统惯例,缺席白宫记者协会的年度晚宴。执政届满百日之际,他又先发制人地发布推特“预告”,不管他取得多少成绩,“都将被众多媒体扼杀!”
不过,特朗普与美国主流媒体的“持久战”,已经显现两败俱伤的态势。媒体公信力和影响力固然受损,而特朗普也深受掣肘,政策施行备遭诘难,执政基础难以扩大。弥合大选分裂,团结国家,对历任美国总统都较顺利,在特朗普,却将是一个道阻且长的艰巨挑战。
7.特朗普政府仍将处在颠簸期
一般认为,头一百天,是美国新任总统民望最高、权力和影响力最大的时间段,即所谓“蜜月期”。但这对特朗普显然不适用。和大选期间相似,特朗普从宣誓就职之日起,就一路颠簸磕绊,备受争议。就职次日,全美就爆发女性大游行;随后的入境限制令引发全美抗议风潮。即将届满百日际,还发生科学大游行。百日里,各种主题的抗议特朗普的游行示威成为了华盛顿、纽约、洛杉矶等大城市的日常风景。特朗普和美国多数媒体及反对他的民众之间,不存在蜜月。
显然,执政百日之后,在相当一段时间里,特朗普政府仍将“处在颠簸期”,政策还在不断调整中,经历着自我塑造和被塑造,特别是在外交领域,尚没有清晰连贯的政策。预判充满波折将是一种常态。
不过,特朗普时代虽然没有成形,却也初见端倪:
思潮上,保守主义正在大规模回归;政策上,不讲求意识形态的实用主义色彩浓烈;
经济上,大规模减税、减少政府管制、刺激企业投资、振兴基础设施的思路,令人们处处联想起“里根经济学”的供给侧改革;
外交上,不论朝核问题这块试金石能试出特朗普什么来,美国势必不会走向孤立主义路线,无法置身国际事务之外。
从特朗普对空袭叙利亚的处置来看,他重视军事外交,但从根本上不愿陷入海外军事行动泥潭,而更愿意把军事行动作为威慑手段、作为“大棒”来挥舞。
过去百日显露的重要倾向还包括,在外交上,特朗普表现得“更为接近一名传统的共和党总统”,有媒体甚至认为,在政策层面,特朗普俨然是一个有种族主义色彩的小布什总统。在内政上,由于百日内遭受的一系列挫折和白宫内部人事,班农有所失势,加上弗林的去职,特朗普渐与右翼白人民粹主义拉开距离;在经济上,充斥华尔街“高盛帮”、企业家和亿万富翁的内阁,显现浓厚的重商主义色彩。
“百日”之后,暂时不再有人为设定的时间窗口压力。但未来的一年,对内,预算案、税改案、提升债务天花板、重启废除和替代奥巴马医改案、解决美墨边境建墙费用……对外,剑拔弩张的朝核问题、久拖不决的叙利亚问题、打击“伊斯兰国”和反恐、为任内美欧和美俄关系定调等,都是他无从回避的重大挑战。他究竟能否以及如何“搞定”这些挑战,仍是未知数。如何与国会共和党合作,利用好共和党同时掌控白宫和国会两院的执政优势,特朗普执政团队仍在探索中,围绕废除和替代奥巴马医改风波,白宫与国会关系已发生微妙调整。
(本文转自:瞭望智库
编辑邮箱:)题图来源:本文
图片编辑:邵竞
输入您的评论
在@后输入空格完成输入
登录并发表
&&评论内容
登录并发表
没有会员号请
上海辟谣平台
第三届绿色账户微电影大赛
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整合推广平台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客户端下载
Copyright (C) 上观(沪ICP备号-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站长统计
沪公网安备 61号
解放日报新媒体研发中心技术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特朗普贸易保护政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