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行业前景怎么样公司前景分析怎么写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中国三大物流公司发展现状的调研分析..doc 28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5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中国三大物流公司发展现状的调研分析
院:商学院
级:2009级
业:电子商务
指导教师:
物流是一个控制原材料、制成品、产成品和信息的系统,从供应开始经各种中间环节的转让及拥有而到达最终消费者手中的实物运动,以此实现组织的明确目标。
物流业已成为国际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物流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也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服务业。近年来,世界现代物流业呈稳步增长态势,欧洲、美国、日本成为当前全球范围内的重要物流基地。
在中国物流行业中,佳吉快运与德邦物流代表了中国民营物流发展的现状,中外运则是中国国企物流发展的代表。结合在佳吉快运公司的实习经历,对此三大物流公司的发展历史、发展现状、企业需求以及发展前景做了一次详细的调查分析,并得出相应的结论,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可以为实现中国的现代物流化做一些贡献。
关键词:物流企业;现状;制约因素;措施
Logistics is a control of raw materials, finished products, finished goods and information system, starting from the supply by all kinds of the transfer of the intermediate links and have reached the final consumers in the hands of physical exercise, in order to achieve specific goals of the organization.
Logistic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system. Modern logistics is the produc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s also important for promoting globalization of economy services.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is growing steadily in recent years, the world, Europe, America, Japan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of global logistics base
In logistics industry in China, JiaJi express and gravels logistics on behalf of the Chinese private logistics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sinotrans is on behalf of the logistics development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China, I am in JiaJi express company internship, this three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logistics company, the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the enterprise needs,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s are made a detailed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and draw the corresponding conclusion,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hope you can for the realization of China's modern logistics makes some contribution.
Key words:logistics enterpress;status;restraining factor;measures
Abstract Ⅱ
一、三大物流企业简介 1
(一)上海佳吉快运有限公司简介 1
(二)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2
(三) 中外运化工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简介 4
二、三大物流企业经营特色 5
(一)佳吉快运经营特色 5
1. 完备的车辆体系 5
2. GPS定位时代 5
3. 电子商务物流化 5
4. 客户信誉度降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3页20页12页25页18页106页40页64页18页18页一、&中国物流发展现状及其特征&&中国物流产业相对于欧洲物流产业而言,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其发展的主要特征是:&&1、中国物流以企业化为中心,初步形成专业化服务运作模式&随着市场发展,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进步,中国物流以企业方式立足市场,在探索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优化企业管理,降低物流成本,已成为中国物流企业共同的焦点。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生产,中国制造业及其跨国公司的发展迅速,不仅带动了中国物流产业的迅速发展,也成为中国物流市场的中心。私营企业,电子商务市场在国内不断发展,把中国物流产业推向了中国市场,与此同时,中国物流不断的专业化服务,不断地改进,已成为中国市场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2、中国物流专业化,多元化服务不断发展近年来,我国经济中出现的许多物流企业,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跨国公司。跨国公司入驻中国市场,中国物流势必会根据跨国公司的需求及其要求进行服务。&&3、物流产业的大力发展,形成市场竞争。&随着物流产业不断涌现,物流企业不再是垄断,而是竞争。促使他们不断专业化,多样化服务。另一方面,来自于第三方对与物流企业不断的要求与监督,是物流企业形成不断改进服务。&&4、新兴、专业化的物流企业·,如东莞的顺丰公司。他们依靠灵活的竞争策略和对专业化物流的认识,在市场竞争中发展较快,成为我国物流产业发展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力量。&物流公司发展迅速,市场形成竞争,促使多元化的服务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运作模式有了一定的发展。国内物流公司以商业配送,商业加盟、货运代理等环节在国内发展迅速,加之系统化的的专业服务,全程配送服务,显示了国内物流公司的灵活、快捷、方便性。中国物流发展的重要意义及其影响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多,地域辽阔,是农业大国,广大的经济不发达地区、贫困地区与一部分经济发达地区、比较发达地区并存。因此,中国物流现代化具有如下四个特点:1、发展物流产业,要依托交通优势和地理优势。市场是前提,交通是保障。交通运输指的不仅仅是公路铁路,更是指由水运、民航、管道等多种交通体系构成。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视交通发展,经过50年的大力发展,我国的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等交通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为物流行业提供了有效,快速的便利。&&&在我国,物流企业以形成以点带面的发展趋向,物流企业主要以东莞为中心,以上海和厦门为中心,以广州和深圳为中心成立经济辐射点,以灵活性、快速性向国内各个城市乡镇输送。这种一点带面的辐射效益,带动和融通全国领域的物流。我们不能看出,上海,深圳等几个城市不仅仅是经济发达,最重要的是这几个城市具有优胜的交通优势和地理优势。京九铁路的开通,如同长蛇搬在神州大地盘绕,架起了沿海地区与北部交流的桥梁。2、物流产业发展是市场的需求生产制造企业由于拥有产品的物权,又处于供应链的中心,所以有权力也最有可能对物流全过程实行有效的安排和协调。因为物权属于制造商,所以相对而言物流服务企业处于从属的地位。物流企业是为制造商的客户服务战略提供服务的。&制造商是物流服务的需方。它所要考虑的是自营物流还是外购物流的问题,要进行“服务/成本”的效益测算。但不管是自营物流还是外购物流都要考虑功能以及相关的资源整合。从企业竞争战略的优势考虑,自营物流要对分散于不同职能部门的物流服务功能进行统一管理。外购物流则须对市场上的物流服务功能进行协调安排。所以,发展物流产业最根本的是要激发制造商的物流服务需求。换句话说,物流企业要能为制造商提供物流服务解决方案,整体的或者是局部的。要能用优质的服务为制造商的市场营销战略提供支援,并能够消化掉一部分制造商自营物流的成本,同时自己还能获得足以维持发展的利润。这是市场对物流企业发展的最基本的要求。对制造商的服务要求和标准有透彻的了解是物流企业发展的前提。&&物流产业服务方针是带动企业生产从主观全局去看待物流,他与我国的经济根本相连,从客观去看待物流产业。物流产业将是推进我国经济的桥梁。相信未来,我国的物流将会成为市场的核心力量。3、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3.1、物流产业的形成有效促进制造业降低产品成本,有利于制造业核心竞争,打破垄断市场的格局,提高了制造业的生产率。&3.2、物流产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新兴企业及其私营企业的兴起&3.3、物流产业促进运输业的健康发展效率与水平不断提高,运输方式之间的界限将被打破&,一体化运输是交通运输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改善运输服务质量、提高运输效率的突破口。因此,在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网络和运输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物流服务向集约化、规范化方向的发展将不断加快,物流运输的组织效率与水平会不断提高,运输与物流成本会不断降低,运输方式之间的界限将被打破。& 现代物流要实现最佳的价值效能,就要使物流运作过程更加通畅迅速。对于公路而言,就是要完善网络,减少断头路,为物流企业提供最佳的运输路线,减少运输成本和时间,使物流运输过程达到最佳运输效果。&4、中国物流产业发展对我国在国际的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4.1,、完善、健全的物流产业能够带动中国市场健康发展,4.2物流产业的发展、能够吸引外资在我国进行投资,使更多的外商加入中国市场,4.3物流产业提高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为中国企业还有外企创造了高校、快速的物流企业。总之物流企业他是市场的纽带,企业、经济发展的促进剂,从整体上提高了中国的经济实力,对促进中国经济良好、健康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意义。三、1、提高专业化服务,专注人才培养人才始终是物流快速发展的条件,专业的服务的是物流在市场站稳脚跟的保障。只有专注于人才的培养,才能具有规范化的管理,具有更为专业化的服务。现在我国众多高校已经认识到了物流的重要和物流人才的紧缺不成正比,开始加强培养物流人。为了加强科学的、规范的培养物流人才,解决理论和实践结合问题,物流研究机构也出现了。培养物流人才已成为我国高等学院物流专业的当务之急。2.中国物流发展重在创新中国物流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市场,中国物流应在执行物流法律,法规中不断摸索,制定出属于物流企业的物流战略方案。以点带面的物流运作方式适合大中型城市,物流产业应该把战线拉得在长一点。完善机制改革,建立健全相应的规制制度。物流企业应在跨地区经验者,办理工商登记,营业执照,统一纳税。促进做好社会保障和就业机制,3.基础设施是物流产业的基础设立物流综合市场,是物流效益的核心,综合物流中心是指:多功能,上档次,辐射范围广的社会物流中心。推动物流企业加盟原则,把市场辐射到小型城市。.4&重视对外交流,立足以我为主&&吸取和借鉴他人的经验教训,是取得成功的一条捷径。虽然ITS的发展历史不长,但其对交通运输业来讲是一种质的飞跃,具有非常现实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我们应一方面积极地进行国际性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了解和掌握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同时也应考虑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资金来源、道路状况、交通特点等实际情况,进行全面认真的分析研究,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战略,加快中国ITS业的发展。四、我国物流业企业现存的问题和几点建议中国物流起步迟,对于许多管理理念,运作模式还在尝试探索中。中国众多的物流企业对于物流管理还处于对其表面的认识,缺乏长期的规划及其战略运作能力,意味的盲目效仿发达国家物流模式,造成了规模不断扩大,物流系统及其管理却出现了问题。出现了在前台店铺数量不断增长的同时,企业总利润却在不断下降的利润负增长趋势。其主要原因就是对于物流认识不清,只停留在物流表面的了解。1、中国物流现存主要问题4.1.1、物流人才的匮缺物流,他需要管理和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不仅要掌握物流的管理理念,更要具备网络及其自动化技术。但是目前我国物流人员职业素质来看,缺乏理论依据,缺乏经验,难以提供综合物流的业务能力。4.1.2、网络化管理有待提高中国物流的第三方物流都集中在国内主要城市,而物流网络采取加盟方式,导致物流成本居高,物流加盟过于分散,难难以控制,不能为客户提供全面服务。我国科技事业蒸蒸日上,网络发达,物流产业应加强物流网络建设,满足客户不同需求、不同线路的优化物流服务。4.1.3、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法规。是制度与物流流产相配套合理的,健全的制度能够有效的增进物流产业的大力发展,激励物流员工的服务水准,建立良好的诚信服务。2、几点建议及其改进措施4.2.1、打破传统观念,建立新思想,为物流行业培养新人才我国物流近几年发展比较迟缓,是因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要想解决物流产业发展速度问题,必须要打破传统观念,培养具有专业性、技术性的物流人才,带动物流发展,多方面、多层次开展物流员工培训、交流活动,组织物流员工进行多方位的实地考察,组织外国物流人才与国内物流人才的交流活动,提高我国物流人才专业性、技术性,有利于提高我国物流人才的思想及其职业素养。 4.2.2、企业物流信息化有待提高物流的发展离不开网络信息化,可以说物流网络信息化是物流的核心,只有将信息技术运用在物流系统规划,管理、设计与控制中,物流企业才会发生质的飞跃。也就是说信息化是推动物流发展的核心力量。信息化是衡量物流产业的标准。对于规模过大,业务量大,建立经营网点,实现资源共享,在科技发达的今天,科学技术成为物流迅猛发展的有利支持,&可以说没有现代科技就没有现代物流。 4.2.3、物流产业重在创新作为物流行业,重要的是服务,专业化的服务团队能够提升物产企业在市场的信用度。也就是说,要打造一支具有专业化,综合化,一体化、个性化的专业团队,以适应消费者的需要。4.2.4、中国物流应走向国际物流交流与合作交流是一种学习,是一种进步。每一个国家都从自己国家的实际情况出发成立了物流组织,不管是工商组织还是行业组织,都需要相互沟通,相互合作,相互交流,中国物流应与国际物流协会进行多方面,全方位的合作,交流,学习。与各国物流及其采购组织加强联系、合作。五、对于中国物流的展望&尽管中国物流有点诸多,也是市场发展的需要,但从全局来看,中国物流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由于网络化物流体系的落后,我国的物流由于具有很好的资源,有丰富的运营经验,有很好的客户基础,在人才、技术、系统方面也有很大的投入,中国物流最有可能借助中国市场力量,稳扎市场,成为市场及其经济发展的促进剂,适应现代物流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1]吴必善从不同方物流形式的出现论物流发展科协,2008,2(下[2]谢雨蓉现代物流发展的新趋势综合运输[3]赵静.试分析我国现代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与采购,2006(12)[4]刘南,赵成锋,陈远高.现代与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8.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大件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
物流十大社会效益
访问: 次 发布时间: 13:31:00
&&&&&&&&&&&&&&&&&&&&&&&&&&&&&&&&& 物流十大社会效益&&&&&&&& 1、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和GDP的增长&&&&& 物流基地的建设是基础设施建设类项目,总投资达11亿元左右。建成后,以建设主体运用企业营销手段开展招商工作。可集聚物流与货代企业800家。预计传化物流基地运行后可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实现年营业额25亿元,同时为物流基地配套的三产服务项目,如物流基地内的餐饮、住宿、副食、服装、广告等,预计实现年营业额1亿元左右。
&&&&&&& 苏州传化物流基地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为苏州及周边地区众多的工业企业和商贸企业提供物流服务,所承运的货物价值有望突破500亿元。这些物流客户资源的集聚,是物流服务需求的集聚,而物流服务需求的集聚不但为吸引物流服务资源的集聚提供了支持,高效的物流环境将会吸引外资投资,有效地推动区域进出口贸易和进口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因此,苏州传化物流基地的建设不仅有利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同时有助于周边的制造业和商贸业的发展,有效促进了地方经济和GDP的增长。&&&&&&& 2、有利于减轻道路、环境、能源的压力物流基地的建设,为各类物流资源的集聚和整合提供了基础平台,使各种服务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使各种物流设备设施的利用率得到了全面提高。尤其是社会回程车辆的利用,对车辆的空载和超限运输治理有着显著的改善功效,有效减缓了经济发展对道路的压力、对环境的压力和对能源的压力。&&&&&&&&&3、有利于促进流通业的发展与带动流量经济的发展物流产业的发展,有助于物流与商流、信息流、资金流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与顺畅,物流的快捷、高效在推动商品流通的同时,提高了商品货物的周转速度,降低了销售成本,从而促进了流通业的健康发展。传化物流基地的建设,将有效推进了周边地区专业市场的发展。&&&&&&&& 4、有利于促进连锁商业与电子商务的发展.物流配送有助于连锁经营中的统一采购、统一配货、统一价格得以实现。配送中心直接连接从厂家到零售业店铺的货架,显示出可能建立的效率化的供应链系统。因地制宜、大型化、网络化的配送体系,有利于更好的发挥其对货源和运输线路集中调配的优势,带来配送的高效率,充分发挥规模效益,有效推进连锁业与电子商务的发展。&&&&&&&&&5、有利于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促进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物流作为一个服务性行业,目前多数地方将其性质划入第三产业。而且随着物流基地自身的发展,又形成了以物流基地为核心的,由物流和商贸业以及配套服务业共同组成的第三产业链,这些企业在物流基地的集聚和发展,可有效提高区域第三产业的比重,促进我区国民经济的平衡协调发展。&&&&&&&& 6、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以更好的吸引投资 .传化将通过加大物流基地平台面的建设,成就一大批现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优化投资环境。区域物流环境和服务意识的强化,将会吸引更多的外商企业投资落户苏州。目前,许多跨国公司和国际先进企业在选择新的区域市场和物流基地时,其着眼点逐步从优惠政策转向综合投资环境、当地的物流设施和物流服务水平上。物流环境的优劣已经成为投资者评价一个地区投资环境的重要内容。&&&&&&&& 7、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以扩大就业.传化物流基地可吸引外省、市众多物流企业入驻,除高层管理人员由投资方注入外,其他员工将多采用当地招聘,将为苏州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预计苏州传化物流基地内入驻800家物流企业,可为当地富余劳动力扩充了1000个就业岗位。& 另外,物流基地的建设和运营,需要提供各类配套生活服务,该部分的服务可为当地居民提供大量的隐性就业。当地市场的繁荣与企业物流成本的降低,直接或间接的提升了当地企业的经济效益,这也使得区域内企业进一步稳定和加大了用人需求,扩大了就业渠道。& &&&&&&&&& 8、有利于当地企业竞争力的提升.随着物流基地的发展和物流服务水准的提高,当地的专业市场也随着物流产业的发展而更加兴旺起来。工业企业把物流职能分离出来交给三方物流企业,通过其先进、科学的专业化服务,减少了流动资金占用,提高了核心竞争能力,将实现从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的转变。企业的集聚和外资的投入也将给苏州地区带来创业的市场信息,必将推动本地掀起第二次小企业创业高潮。传化物流基地内的企业可服务于当地众多的各类制造业、商贸业等企业,预计一年可为工商企业平均降低成本幅度高达40%左右。&&&&&&&&&& 9、有利于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传化物流平台是一项基础设施的投资,预计物流基地内第三方物流企业可向当地政府纳税增加到7000多万元;同时,传化物流基地配套的三产服务项目,如物流基地内的餐饮、住宿、副食、服装、广告等企业当年也向当地政府缴纳了500万元税金。随着苏州传化物流基地第二阶段项目的投产和功能的进一步扩充,必将进一步促进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 10、有利于推动城市化建设,优化城市居住和创业环境物流基地项目具有很强的社会公性,能完善当地的物流基础设施,改善运输环境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同时物流平台也能对外来货运车辆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调配,在改善运力状况的同时,提升城市的整体面貌,推动城市化建设。现代物流,尤其是城市配送物流的发展给城市居民、商务用户带来极大方便。苏州物流基地项目将根据当地外资企业集中、零售业发达的实际情况,加强在城市配送方面服务能力的培养,优化当地的居住环境和创业环境。&&&&&&&&&&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与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上海物流公司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 如果您有需要,请电话联系我们,随时真诚为您服务!在我们接到您的电话预约后, 根据您预约的时间准时到达,让您享受最优质的服务,最低廉的价格。 请认准道旭物流官方网址: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银都路2988号南方综合物流园区
电话:021-
&&&&&&&&&&
传真:021-
手机: 曾先生:&&--&&&&&--&&&
广东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发布日期:
  内容摘要:物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涉及到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商品流通配送和加工、商务包装、物流信息咨询服务等,是一个跨行业的综合性产业。近年来,广东物流业发展方兴未艾,物流规模持续快速扩大,发展模式不断创新。本文利用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和交通运输邮政年报资料,对当前广东物流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机遇,提出发展对策。
  关键词:物流业 分析
  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发布的《物流术语》(GB/T2),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根据实际需要实施有机的结合。物流业涉及到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农产品和工业品的流通、批发零售业中的配送和流通加工、商务服务业中的包装服务,以及物流咨询、信息、保险等服务,是一个跨行业的综合性产业。根据广东省统计局制定的《现代产业统计报表制度》定义,在国民经济行业划分中,物流业应包括铁路货物运输及货运站,道路货物运输,水上货物运输及货运港口,航空货物运输,管道运输业,装卸搬运、货物运输代理和其他运输代理业,仓储业,邮政业,批发零售业中的包装、流通加工和配送,商务服务业中的包装服务等。由于批发零售业中的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业务基本都与主业黏连在一起,数据资料提取难度较大,因此,本文仅利用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中能够独立核算的物流业法人企业①情况,结合交通运输和邮政年报统计资料,对当前广东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前景作分析。
  一、广东物流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国家和省陆续出台了不少物流业发展政策和规划,广东省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里提出要推进现代服务业大发展,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更给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广东物流业发展方兴未艾,物流规模持续快速扩大,发展模式不断创新。据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13年,广东独立核算的物流业法人企业户数为22756户,年末从业人员68.59万人,营业收入3677.04亿元,分别比2008年增长79.5%、32.0%和94.7%,增长速度分别比普查的全部法人企业快2.8、5.9和7.6个百分点。广东物流业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一)企业分布趋向集聚化
  广东物流业法人企业分布状况,主要从行业分布、区域分布和经济类型予以观察:
  从行业看,交通物流运输是物流业主体。据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13年,在广东物流业法人企业中,交通运输物流业19649户,从业人员44.98万人,营业收入3012.42亿元,分别占广东物流业法人企业的86.4%、65.6%和81.9%;仓储业1437户,从业人员5.31万人,营业收入403.98亿元,分别占广东物流业法人企业的6.3%、7.7%和11.0%;邮政业1300户,从业人员17.91万人,营业收入251.33亿元,分别占广东物流业法人企业的5.7%、26.1%和6.8%;商务包装服务业370户,从业人员0.40万人,营业收入9.31亿元,分别占广东物流业法人企业的1.6%、0.6%和0.3%。广东物流业法人企业行业分布情况及构成见表1。
表1& 广东物流业法人企业行业分布情况及构成
法人单位(个)
期末从业人员(人)
营业收入(亿元)
一、绝对数合计
交通运输业
商务包装服务业
二、构成(%)
交通运输业
商务包装服务业
  从分布区域看,物流业法人企业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据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13年,珠江三角洲地区物流业法人企业19832户,从业人员59.91万人,营业收入3429.98亿元,分别占广东物流业法人企业的87.2%、87.3%和93.3%;粤东西北地区物流业法人企业2924户,从业人员8.68万人,营业收入247.06亿元,占广东物流业法人企业的12.8%、12.7%和6.7%。广东物流业法人企业区域分布情况及构成见表2。
表2& 广东物流业法人企业区域分布情况及构成
法人单位(个)
期末从业人员(人)
营业收入(亿元)
一、绝对数合计
二、构成(%)
  从经济类型看,民营物流企业表现活跃。据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13年,国有物流业法人企业有497户,民营企业21115户,港澳台商投资企业794户,外商投资企业350户,国有、民营、港澳台资和外商投资企业分别占物流业法人企业总数的2.2%、92.8%、3.5%和1.5%。广东物流业法人企业注册类型构成情况见图1。
图1& 广东物流业法人企业注册类型构成情况
  (二)现代物流业发展进程加快
  近年来,广东现代物流发展速度较快,据广东省统计局测算,2013年,广东现代物流业增加值达1906.23亿元,年年均增长12.9%,现代物流业增加值占全部物流业增加值的比重将近6成。广东现代物流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新兴的快递业发展势头迅猛,快递从业者规模迅速扩大。网络购物催生了快递业的持续发展,据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13年,广东从事快递业企业户数为1229户,从业人员9.66万人,营业收入161.18亿元,比2008年分别增长1.2倍、3.3倍和6.0倍;快递业户均从业人员为79人,比2008年增加38人,比物流业法人企业多48人;快递业户均年营业收入为1311万元,比2008年增加889万元。2013年,广东完成快递业务量21.07亿件,人均快递20件,广东快递业务量约占全国1/4。
  物流分工趋向社会化和专业化。标志之一是运输代理业取得较快发展,在广东运输代理业中,超过8成为货运代理。据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13年,广东从事货物运输及其他代理业的法人企业为10932户,从业人员16.44万人,营业收入1538.43亿元,比2008年分别增长93.8%、66.7%和283.4%,增速比物流业法人企业快14.3个34.7个和188.7个百分点;户均营业收入达1407万元,比2008年增加696万元。其中,从事货物运输代理的法人企业为9880户,从业人员14.72万人,实现营业收入1070.65亿元;从事报关、国际货代、信息咨询等其他运输代理的法人企业为1052户,从业人员1.72万人,实现营业收入467.78亿元。
  物流分工趋向社会化和专业化标志之二是商务包装服务开始起步。据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13年,广东从事商务包装服务的法人企业为370户,从业人员4011人,营业收入9.31亿元,比2008年分别增长1.3倍、1.4倍和1.6倍。商务包装服务企业主要分布在物流业比较发达的深圳市,深圳全市有商务包装服务企业149户,从业人员1597人,实现营业收入3.12亿元,占全省同行业的4成份额。
  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在物流业的应用加速推进。发展电子商务是拓展消费市场和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也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广东物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应用走在前列。据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13年,广东“四上”企业②计算机使用率为99.2%,其中,物流业法人企业为99.4%;“四上”企业互联网覆盖率为97.6%,其中,物流业法人企业为97.9%;“四上”企业网站覆盖率为51.1%,其中,物流业法人企业为59.2%;“四上”企业每百家企业拥有网站63个,其中,物流业法人企业为73个;“四上”企业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③ 1.80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33.1%,其中,物流业法人企业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118.48亿元,比2012年增长135.2%。
  公路货运建设向绿色化和信息化发展。近年来,广东交通部门逐步加大对“黄标车”的整治力度,运用政策引导和市场调节双重机制,积极鼓励二级以上公路货运站场升级改造,重点改造专业化运输站场,促进公路货运车辆向绿色化发展,高排放、高污染货运车辆逐步退出运输市场,物联网在交通引导、停车诱导、城市公交智能管理、实时路况、客货车辆管理、危险品运输管理、电子通关等方面广泛应用。据交通年报资料显示,2013年,我省货运车辆拥有量为94.19万辆,其中,安装GPS卫星定位21.41万辆,占比为22.7%,比2008年提高20.9个百分点。
  涌现出较多知名的大型物流企业和物流园区。据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13年,在广东物流业法人企业中,营业收入超过10亿的大型企业有48户,营业收入占全部独立物流法人企业将近5成,物流龙头企业主要有中远航运、中海散货、盐田国际、广东省邮政速递、顺丰速递、德邦物流,以及深圳飞马国际、信利康、朗华等供应链企业等。目前广东省物流园区约有500多个,绝大部分集中在深圳、广州、佛山、中山、东莞等珠三角地区,广东天润物流市场发展有限公司、广东林安物流发展有限公司、东莞市虎门港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广州南沙国际物流园开发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深圳市宝鼎威物流有限公司、广东鱼珠物流基地有限公司、连州市南北农产品批发市场、广东欧浦钢铁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与惠州金泽集团有限公司等10家单位在2012年被广东省物流协会评为“广东省诚信物流园区”。
  (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
  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是物流业发展的基本支撑和保障,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广东向来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据交通年报资料显示,2013年末,广东公路通车里程20.29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5703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112.9公里/百平方公里,位居全国前列,业已形成以珠江三角洲为核心,直达东西北,联通港澳,辐射泛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高速公路网,路面等级不断提高和完善。
  港航建设不断加快,建设重点由传统的重公轻水逐步转向公水联运协调发展,内河通航里程达到12096公里,港口码头泊位3128个,其中万吨级泊位273个,沿海港口深水化和船舶大型化持续推进。
  铁路网络建设日臻完善,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3203公里,运输线路14条,其中客货兼营线路10条,贯穿和连接广东省内及周边省份,成为经济发展和日常出行的快速通道。
  民航航线886条,航线里程214.06万公里,设有广州、深圳、珠海、揭阳、湛江、梅州和佛山等7个民航机场,南航、深航、汕航、珠航等专业航空公司4个,是全国航空业比较发达、机场密度较高的省份。
  (四)物流保障实力显著增强
  全社会货物运输量快速增长。据交通运输年报资料显示,2013年,广东完成社会货运量为30.58亿吨,货物周转量为12495.93亿吨公里,年分别年均增长14.4%和18.1%,比GDP增长快4.7和8.4个百分点。分运输方式看,随着公路港航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加快,运输网络日臻完善,运输需求层次不断提高,公路、水路、航空货运增长较快,货运量分别年均增长16.5%、13.2%和9.2%,货物周转量分别年均增长18.6%、19.9%和19.2%。而受经济结构调整、环保要求升级、能源结构优化、经济区域布局调整等多重因素作用,煤炭、石油等刚性需求减弱,铁路货运和管道运输增速缓慢甚至回落,年铁路和管道货运量分别年均增长0.8%和4.1%;铁路货物周转量年均下降2.7%,2008年以来只有2010年是正增长,其余年份均是同比下降;管道货物周转量年均增长2.7%,2013年步入负增长轨道。
  货物运输结构市场化导向明显。广东货物运输量中,货运量以公路运输为主,公路货运量占比达到7成左右;货物周转量以水路运输为主,水路货物周转量在2013年超过7成。铁路在整个货物运输链条中以满足生产用的原材料类刚性运输为主,铁路货物运输量和周转量在全社会运输量中占比不到10%,且逐年走向萎缩。航空货运在整个物流交通中占比偏小,管道运输因运输产品单一,受经济发展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影响较大,近年来发展相对稳定但占比也逐渐缩小。
  表3& 年广东货物运输结构变化情况(单位:%)
一、货运量
二、货物周转量
  图2& 2013年广东货运量结构图(单位:%)
  图3& 2013年广东货物周转量结构图(单位:%)
  广东港口业发达,拥有广州、深圳等世界级大港。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13年,广东从事港口货运的企业为228户,从业人员3.31万人,营业收入215.95亿元。当年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5.6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4951.07万TEU, 分别比2008年增长58.3%和22.6%。广州港货物吞吐量达4.72亿吨,在全国排名第4,在世界排名第5,是中国华南地区枢纽港。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达2327.85万TEU,在全国排名第2,在世界排名第3。目前广东地区货物吞吐量超过5000万吨的大港达10个,分别是广州、深圳、湛江、东莞、珠海、惠州、中山、江门、佛山、汕头等港口,已形成以广州、深圳为龙头,东西两翼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
图4& 2013年广东港口货物吞吐量前10位
  广东是快递业务大省,快递业务量和快递业务收入占了全国的将近1/4。近年来,广东快递业务持续高速增长,据邮政年报资料显示,2013年,广东完成邮政业务总量592亿元(按2010年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9.8%,年年均增长30.6%;规模以上快递企业完成快递业务21.07亿件,比上年增长57.5%;实现快递业务收入336.78亿元,比上年增长37.1%。广东快递业务量和快递业务收入分别占全国的22.9%和23.4%。从全国城市排名情况看,广州市快递业务量和快递业务收入位居全国第3,深圳市快递业务量和快递业务收入分别位居全国第4和第2,东莞分别位居全国第8和第7。从全省地级市排名情况看,深圳、广州、东莞等3市快递业务量和快递业务收入分列全省前三名,佛山、中山、汕头、珠海、惠州紧随其后。
图5& 2013年全国快递业务量前10位省(市)
图6& 2013年全国快递业务收入前10位省(市)
  二、广东物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广东物流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涌现出不少大型知名物流企业和物流园区,现代物流发展特征明显,但发展瓶颈问题也比较突出,主要有基础设施建设和布局规划性不足,发展进程不够快,多式联运协调性不够强,生产和流通领域物流社会化发展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等。
  (一)统筹规划不足,行业发展的引导和规范有待加强。目前,针对物流业发展和物流园区建设,政府部门多在制定政策、订立发展目标、建立标准等方面发挥作用,但未明确物流园区建设主管和审批备案单位,物流业发展基本以自发性民营资本为主体,靠企业自身等民间力量自发性推动,之间缺乏关联。物流企业建设模式普遍停留在物流站场建设、摊位出租和联系运输等各自为政的分散经营状态,服务水平较低,也造成物流成本浪费。
  (二)物流发展处于较低水平,物流需求社会化程度不高。目前,广东虽然也形成了诸如农产品、钢铁等产供销一体化物流园区,但总体上不多,功能定位也不清晰,物流企业仍以运输、装卸搬运、货代、仓储等传统物流为主,现代物流服务功能较弱,综合服务水平较低。2013年,广东独立核算物流法人企业户均营业收入只有1615.85万元,远低于普查的全部法人企业2495.84万元的户均收入水平。在生产和流通环节仍以自货自运为主,欠缺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介入,物流社会化程度不高,2013年,广东独立核算的商务包装服务企业只有370户,从业人员4011人,营业收入9.31亿元;全省提供供应链管理和服务的企业只有319户,从业人员6786人。
  (三)各种运输联运性能较差,综合运输协调发展功能较弱。目前,广东各种运输方式基本是各自发展,物流运输大多没有经过科学的规划和设计,难以实现不同运输方式的合理衔接,公路、水路、铁路、航空、管道之间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等缺乏连贯性和相互衔接,水、电、路、网络、通信、信息、联运等配套能力和服务功能不强,兼容性较差,存在绕道运输和重复运输等问题。就是在单一的运输行业,运输企业往往也存在着规模较小且分散、结构雷同、管理水平不高、竞争压力较大、盈利水平较低等问题。
  (四)物流产业涉及面广,至今未有权威的统计分类标准和调查制度,不利于加强管理。物流业涉及到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农产品和工业品的流通、批发零售业中的配送和流通加工、商务服务业中的包装服务,以及物流咨询、信息、保险等服务,是一个跨行业的综合性产业,因此,在物流业广泛发展的今天,国家仍然没有建立起全国统一的物流业统计调查制度,物流业统计至今仍然缺乏统一的统计标准、行业划分范围和统计指标设计,物流主管部门用以反映物流业发展情况的统计数据是零散和不连贯的。现行的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也主要是按产品归集成本,并没有为物流成本核算而单独设置科目,物流成本核算包含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项目中。虽然近年来商务部门及个别省份先行先试,建立了地方性的物流业统计调查制度,但经常被用来反映物流业的统计指标如物流增加值、物流总额、物流收入、物流费用、物流成本等,企业在填报时因缺乏原始资料,基本是估算,导致物流统计数据不够准确,不能客观反映物流业全貌。
  三、广东物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物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业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物流业的重视,相继出台了不少有关物流业的发展规划和纲要,物流业的发展迎来了广阔的空间。
  (一)国家和省相继出台了不少有关物流业的发展规划和纲要,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政策导向。2011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突出强调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国务院关于物流业发展的相关规划陆续出台。2012年11月,广东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现代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着力建设国际现代物流中心,完善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推动发展综合性物流服务,提高物流专业化服务水平。2013年9月,国家发改委等12个部委联合印发《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广东的广州和深圳被列为全国一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佛山、东莞和湛江被列为全国二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同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提出与沿途国家在政策沟通、设施互联互通、贸易畅通、资金融合、民心相通等五个重点合作领域,其中的设施互联互通和贸易畅通关乎物流业领域的发展构想。
  (二)物流枢纽地位突出,是广东物流业发展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广东地处东南沿海,有着漫长的海岸线,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海洋运输和沿海港口业发达,水路运输周转量在广东全部货物运输周转量中占比达7成左右,广东也是港口较多的省份,年吞吐量1000万吨以上的港口就有17个,2013年,广东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5.64亿吨,其中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3.08亿吨,占全省的83.7%。广州、深圳、湛江、珠海、汕头等沿海大港在地方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少地方纷纷打出“港口立市”的指导思想。
  (三)现代物流需求快速增长,对物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消费多样化、流通高效化时代的到来,社会和客户对物流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农业现代化和种养技术提高,人们对农林牧渔产品和鲜活农产品的需求升级和多样化;经济跨区域发展和全球化,为工业品生产原材料和产成品物流创造了巨大的空间;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升级,迫切需要建立现代物流体系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电子商务、网络消费等新兴业态不断涌现和快速发展,也催生着快递物流持续快速增长。因此,物流业需顺应时代的发展脚步,强练内功,才能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四)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为物流业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条件。21世纪是物流全球化的时代,新技术、新管理不断出现,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管理不断发展并在物流业推广和广泛应用,为广大生产和流通企业提供了越来越低成本、高效率、多样化、精益化的物流服务,以新技术、新管理为核心的现代物流体系逐步形成。随着国际产业转移和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物流发展模式也面临着全球采购、全球生产和全球销售等全球化转变,物流企业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应用,整合业务流程,参与客户的生产经营过程,建立新型物流管理模式,融入物流全球化进程。
  四、加快广东物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当前,全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国家的“一路一带”新战略又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广东必须坚持稳中有进和统筹兼顾,加强对物流行业发展指导和政策扶持力度,努力完善综合运输体系,积极推动物流业智能建设,提高物流社会化和分工水平,促进广东物流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政府部门加强介入力度,促进和引导广东物流业协调健康持续发展。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在推进物流业发展的基础和主体作用,建立物流园区建设立项登记审批备案制度,统筹协调全省物流园区布局和发展规划。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应加大对物流园区建设的参与力度,注意协同不同地区、不同性质、不同功能定位的物流园区建设,避免出现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和功能不清和不衔接等现象,提高物流园区建设的科学性、专业性和协调性。在科学规划基础上,对物流园区建设给予资金扶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物流园区做大做强,成为物流产业发展的标兵和表率。
  (二)促进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物流环节社会化,物流园区建设突出功能定位和专业服务特点。生产和流通企业应转变观念,将生产和流通环节的产品和商品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仓储、包装等业务从主业剥离或外包,移交给专业性较强的第三方物流,促进生产和流通环节物流社会化。支持和鼓励现有运输、仓储、货代、快递等物流企业进行资源整合和业务创新,开放和引入社会化和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做大做强。物流园区建设应紧密结合产业布局和区位优势,突出功能定位和专业服务特点,促进物流业专业化分工。
  (三)加强对运输业的统筹规划,积极发展多式联运。推动综合运输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进程,依托主要港口、铁路物流中心、公路货运枢纽、枢纽机场及主要口岸,发挥交通区位优势,科学规划统筹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等多种交通运输枢纽和周边的物流园区建设,大力发展公水、公铁、海铁等多式联运,积极推进多式联运装备标准化和交通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形成综合交通枢纽,促进多种运输方式之间的顺畅衔接和高效中转,使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运输网络相互配套,使货物的位移合理通过各种运输方式运输,充分发挥综合运输的作用。
  (四)大力推动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提高综合竞争力。传统物流企业首先应转变观念,加强合作,整合资源,促进物流企业资源和信息交换、共享和互通,实现共赢。其次,大力推广信息技术在物流业的应用,加速物流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推动物流企业向网络化、信息化、电子商务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再次,积极学习国外物流公司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和管理办法,促使我国物流业在区域布局、对外开放、标准化建设、技术创新、运作模式等方面朝着国际化发展进程迈进,努力提高物流企业国际竞争水平。
  &(五)亟待建立物流业统计分类标准,为全面准确反映物流业发展情况提供数据支持。建议国家有关部委深入研究,加强沟通,尽快建立起全国统一的物流业统计分类标准,执行统一的物流业统计调查制度,在现有财务会计核算体系基础上增设“运输成本”、“库存成本”、“物流管理成本”等与物流业相关的会计科目,以利于物流业统计数据的收集和横向比较,客观全面反映物流业发展现状。
 &&&&&&&&&&&&&&&&&&&&&&&&&&&&&&&&&&&&&&&&&&&&&&&&&&&&&&&&&&&&&&&&&&&&&&&  供稿单位:服务业处
  &&&&&&&&&&&&&&&&&&&&&&&&&&&&&&&&&&&&&&&&&&&&&&&&&&&&&&&&&&&&&&&&&&&&&&& 撰&&& 稿:杨骁婷 王国伟 李新娇
  注释:
  独立核算的物流业法人企业①:包括铁路货物运输及货运站,道路货物运输,水上货物运输及货运港口,航空货物运输,管道运输业,装卸搬运、货物运输代理和其他运输代理业,仓储业,邮政业,商务包装服务业等。
  “四上”企业②:指达到一定规模标准的工业企业、建筑业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批发零售企业、住宿餐饮企业和服务业企业。具体地,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有资质的建筑业法人单位,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法人单位,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法人单位,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法人单位,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或年末从业人员数50人及以上的服务业法人单位。
  电子商务交易额③:本文为电子商务销售额和采购额之和。
相关链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物流行业发展规划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